时间:2023-08-14 09:24: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云计算的相关技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 要】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Web2.0的发展导致网络用户和网络数据量高速增长,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云计算应运而生。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能够向各种互联网应用提供硬件服务、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存储服务的系统。实现云计算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现有的云计算系统的部署相对分散,各自内部能够实现VM的自动分配、管理和容错等,但云计算系统之间的交互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关于云计算系统的标准化工作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云计算;数据处理;虚拟化;并行编程模型
0 引言
云计算是指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超级计算能力的资源。目前的依赖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状态将被未来服务信息的存储方式打破,软件和数据将会被存放于网络之中;因为云计算是开放的标准,所以任何个人和企业用户都能够利用云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使自己的应用和数据存储得以完成,而且能在云上进行二次开发。因此,近年来的云计算赢得了众多厂商和企业的关注并得到了长远发展。
云计算的产生有其潜在的背景,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Web2.0的发展导致网络用户和网络数据量高速增长,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网络资源的需求和利用出现失衡状态,某些应用需要大量的网络资源,而大量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云计算应运而生。
1 云计算的特征
一般而言,云是指数据中心的硬件和系统软件,云分为公共云(对公众开放)和私有云(业务组织自己使用)。在公共云的基础上,云计算系统是指终端用户应用软件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形式由SaaS提供商交付,云提供商向SaaS提供商提供数据中心的硬件和软件服务。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1)支持虚拟化,云计算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虚拟资源池。通过在一个服务器上部署多个虚拟机和应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当一个服务器过载时支持负载的迁移。
(2)提供服务质量保证(QoS)。云计算系统能够向用户提供满足QoS要求的服务,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系统作出调整,如用户需要的硬件配置、网络带宽、存储容量等。
(3)高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放性。云计算系统必须保证向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保证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访问所需要的服务,并且用户的系统规模变化时,云计算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伸缩。
(4)自治性。云计算系统是一个自治系统,系统的管理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不同的管理任务是自动完成的,系统的硬件、软件、存储能够自动进行配置,从而实现对用户按需提供。
2.1 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实现的关键技术是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单个服务器可以支持多个虚拟机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从而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通过虚拟化为应用提供了灵活可变、可扩展的平台服务。虚拟机技术的核心是Hypervi2sor(虚拟机监控程序),Hypervisor在虚拟机和底层硬件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它可以拦截操作系统对硬件的调用,为驻留在其上的操作系统提供虚拟的CPU和内存。目前VMwareESX和CitrixXenServer能直接运行在硬件上,虚拟的操作系统又运行在Hypervisor之上,从而能够按照用户需求提供IT基础设施。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对虚拟资源的管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可将VM提供模型集成到现有的资源管理框架中,采用两级调度的方法将对VM的管理集成到批调度器中,向用户提供最大努力的调度服务,但目前不支持虚拟资源的预定服务。
传统的调度器对短期租赁请求调度时,要完成严格的预定资源服务租赁是很困难的。多用虚拟机的无缝挂起和恢复计算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可用性要求不太严格的批量计算任务,调度器先挂起当前计算任务,然后去完成具有严格可用性要求的作业,如预定资源的作业。
当前的云计算系统一般是以虚拟机的形式来满足用户的计算资源需求,但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将这些虚拟机手动配置成一个工作集群。针对这种情况,虚拟专用网络VPN的发展为用户在访问计算云的资源时提供了一个可以定制的网络环境。目前对于虚拟资源管理的研究,在满足用户对虚拟资源的QoS需求及服务等级协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Web服务与SOA
云服务一般是以Web服务的形式来实现的。在云中服务的组织和协同可以在面向服务的架构中进行管理。在SOA架构下的云服务可以部署在各种分布式平台上,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各种服务。近年来SOA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关注,但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期一些基于网络的SOA的例子有RPC、DCOM和ORBs等,近期的网格计算就是基于SOA的架构和解决方案。
在一个SOA环境中,终端用户请求一个IT服务(或一组服务的集合),并希望这些服务满足一定的QoS要求,用户请求可以得到即时服务,或在一特定的延迟后满足。可以预期在未来十年,基于服务的解决方案将是向个人和机构递交信息和其他IT相关功能的主要手段。例如软件应用、基于Web的服务、个人和商业的桌面机计算等。
2.3 并行编程模型
随着Web2.0的出现,互联网上的信息呈指数级增长,如搜索引擎、在线事务处理等应用系统处理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云计算系统必须给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编程模型来并行处理用户的数据,从而更好地利用云计算系统的资源。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分布式系统和并行编程模型来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
Google文件系统GFS(Google file system)被用来满足Google快速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为发挥GFS集群的计算能力,Google提出了Map Reduce并行编程模型。Map Reduce是一个简化的并行编程计算模型,模型采用函数式编程中的函数来实现并行编程,模型的核心操作是map和reduce。Map操作对每个元素进行操作并生成一组新数据,原数据保持不变,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因此map操作可以高度并行实现;reduce操作对map操作的中间结果进行合并,并得到最后的输出。只需对map和reduce函数进行并行化处理便得到了MapRe2duce的基本框架。
科学家针对Map Reduce模型调度建立在系统同构的假设上对Map Reduce模型的调度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新的调度算法LATE,使Map2Reduce能够在异构环境中高效运行。还有科学家提出了另外一个并行编程模型Grid Batch。Grid Batch也是一个隐藏并行程序复杂性的并行编程模型,主要用来解决在计算云中大规模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并行化问题。文献的整个工作与Google的Map Reduce模型相似,但是GridBatch主要针对分析型应用,对Map Reduce模型作了优化,允许用户控制数据的划分,减少了系统的通信开销。针对数据密集型云计算应用系统,提出为用户提供一个抽象接口来定义任务的计算和存储需求,并以科学领域中的all2pairs问题为例实现了这个抽象接口。
综上所述,并行编程模型的发展对云计算系统的推广实现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现有的云编程模型均是以Map Reduce编程模型为主,编程模型的适用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3 云计算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现云计算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现有的云计算系统的部署相对分散,各自内部能够实现VM的自动分配、管理和容错等,但云计算系统之间的交互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关于云计算系统的标准化工作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云计算系统中,用户数据存储在云端,如何保证用户的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泄露是系统必须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即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同时云计算系统本身的可扩展性、可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等都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服务的层次上,云计算系统必须要解决服务的描述及转换问题,如何将用户的业务理念需求转换成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如何确定高层的服务需求和度量到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度量之间的映射、如何保证多级别的QoS,这些都是云计算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在云计算系统的管理方面,云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当一个云系统需要使用另外一个云系统的计算资源时,要能够提供跨云的管理策略,从而使得云系统之间能够自动交互。同时为了保证SLA,系统必须能够进行SLA的监测,当有服务失败时,自动地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基础设施层次上,云计算系统要能够进行服务的动态迁移,目前的虚拟机只支持共享存储的迁移,如何将虚拟机迁移到没有共享存储的其他物理主机上也是云计算系统面临的挑战之一。
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利用高速互联网的传输能力使数据的处理过程由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转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集群中,给用户带来空前的计算能力。虽然目前的云计算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未来一定会有越多的云计算系统被投入使用,云计算自身也会不断地完善,从而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另一研究热点。云计算系统已经成为下一代IT的发展趋势,但是关于云系统的安全性、自治性、服务QoS、服务描述发现、云间交互等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国良,孙广中,徐云.并行计算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2009,54(8):1043-1049.
[2]赵慧玲,韩苏川,霍晓莉.三网融合下的电信网技术与网络发展[J].中兴通讯技术,2011,17(4).
[3]阳旺,李贺武,吴茜.互联网端到端多径可靠传输协议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49(2).
[4]Iyengar,J.R.,Amer,P.D.,Stewart,R.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J].2006,14(5).
所谓的云计算这属于一种商业计算模型,这也就是在大量计算机所组成的资源地上分布计算任务,以便能够将各项应用系统按照需求获得信息服务、计算力以及存储空间,从而实现发展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以及并行计算。通常来说,云安全所包含的关键技术与风险应对策略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数据安全。一是数据传输安全。在云用户或者企业借助于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公共云的过程当中,黑客随时都可以篡改与窃取数据,严重威胁数据的真实性、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这就给予云用户造成严重的商业损失。而该阶段所采取的保护策略就是加密传输数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安全传输协议;二是数据存储安全。云用户数据在对数据存储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由数据审计、灾难恢复、隔离、数据滥用以后即存储位置等。为有效防范被云服务提供商、恶意邻居租户或者部分应用滥用,那么采取的做法是在应用IaaS加密静止数据,可是针对PaaS与SaaS这类的应用过程当中,由于不能加密数据,密文数据对于搜索与索引的应用造成妨碍,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尚未发明能够用于商用的算法来对数据同态加密实现,云用户并且应该把握对数据具置维持的基本原则,另外还应该使用数据标记,数据隔离在单租户专用数据平台当中实现,从而做到对数据非法访问的防止,而灾难恢复实现则是使用数据多备份;三是数据残留安全。所谓的数据残留安全就是说数据在被以某种形式擦除之后残留的物理表现,党擦除存储介质之后,存在着一定的可能借助于某些物理特性来重建数据,数据残留在云计算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可能对敏感信息无意当中流露,这就使得云服务提供商为做到有效保证数据完整清除,往往使用内容发现、加密数据相关介质销毁、擦拭磁盘以及销毁存储介质等方法与技术。
其次是应用安全。一是终端客户安全。云客户端为对应用安全进行保证,则应该做到对各项防御功能开启,并且对于IPS类型安全控件、反恶意软件、个人防火墙以及防病毒软件在云客户端进行部署,并且为做到避免浏览器遭受攻击,还应该积极使用各种必要保护措施,从而做到端到端的安全在云环境当中实现,这就要让云用户通过对自动更新功能的使用,从而对于浏览器更新与打补丁等定期完成,而其中的企业客户必须从制度上做出严格的规定连接云计算应用的PC机就严格禁止安装虚拟机,定期检查PC机;二是SaaS应用安全。在安全评估选择SaaS提供商的过程当中,应该按照相关保密协议要求,在一定情况下存在着一定的必要聘请第三方安全厂商做好黑盒安全测试这样的渗透测试,从而能够做到对详实安全信息的获得,并且对于SaaS提供商所供的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功能,这属于唯一性的安全控制措施在客户管理信息风险当中,对于云特定访问控制机制用户应该尽最大可能了解,通过采用必要步骤来对运载的数据进行保护;三是PaaS应用安全。基于云基础知识对用户采购或者创建的应用进行部署这属于PssS云提供给用户的能力,对于引擎在内的平台软件与地层安全由PssS提供商负责,当如果有Web服务、组件以及第三方应用在PssS应用使用,而那些部署在PaaS平台上面的应用的安全则是由客户负责,云用户部署的应用安全还应该得到PaaS应用开发商的积极配合,开发人员必须对平台被封装成安全对象与Web服务的安全特性熟悉。
再次是虚拟化安全。从一方面来看是虚拟化软件安全,这种软件层在裸机上进行直接部署,这样所能够提供的能力是对虚拟服务器进行创建、运行以及销毁。保持着可用性与完整性的虚拟化层这有着极其重要与关键的保持创建可用性与完整性的公有云;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则是虚拟服务器安全,通常来说,在虚拟机软件之上的虚拟服务器,这就是在虚拟服务器上面运用物理服务器的安全原理和实践,并且要做到对虚拟服务器所具备的特点兼顾,所采取的措施对具备TPM安全模块的物理服务器进行选择,在对服务器进行构建当中,必须在所有的虚拟服务器分别分配出一个独立的硬盘分区,还应该严密监视虚拟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以便做到对各个虚拟器当中的防火墙日志与系统日志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能够做到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关闭不需要运行的虚拟机。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主要通过部署硬件服务器并购买特定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来实现建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在项目管理系统运行后需要特定的专职人员对软硬件进行维护,因此,项目管理成本中包含了一定的系统维护成本,并且该成本通常相对较高,这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方面的竞争力,也在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发展。
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作为一种新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实现硬件、软件、平台以及服务等多种资源的按需获取[1]。云计算技术是继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之后一次新的IT浪潮,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云计算技术基于分布式技术和虚拟化技术将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部署在分布式计算机上,用户无需部署任何复杂的硬件和软件就可以通过网络以按需付费的方式获得无限可扩展的资源[2]。基于云计算技术,服务提供商根据用户访问量,动态弹性地增减IT资源来满足动态变化的用户规模和应用规模,从而及时进行资源分配、回收和再分配,实现资源的弹性供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3]。
作为新一代信息产业浪潮的中坚力量,云计算技术不仅让用户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享受丰富的服务,让服务提供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而且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云计算技术还处于产业化应用的初期阶段,本文对云计算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云计算技术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2 云计算技术的特点
云计算技术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技术并非是一种突然产生的全新技术,而是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和网络数据传输速度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技术融合[4]。本章节将具体分析云计算技术的特点,为确定云计算技术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提供基础。
回顾60年代和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发现云计算技术是一种旧趋势的回归:中心,共享计算资源。在数据处理早期,计算机和计算机操作都非常昂贵的,拥有大型计算机的公司将其计算资源提供给外部用户,这就是专门部署计算资源的独立服务提供商的开始。大型计算机提供完整的作业环境,包括不同的软件包,编程环境,文件存储和打印服务。这个时期的定价模式通常基于终端的固定的租赁费和变化的连接时间、消耗的CPU时间和存储的使用情况。随着个人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发展,数据存储转移到本地设备。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回归到信息技术的集中化,特别是数据存储的集中化,而这种趋势就是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向用户提供按需的租用服务的,从用户角度看,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具有弹性扩展,按需服务,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5]。弹性扩展要求云计算资源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性能要求的服务,能够在服务高峰期和低谷期保证服务的质量;按需服务允许不同用户申请不同大小的资源,对用户来说云计算资源是“取之不尽”的;高可靠性就要求在部署一位用户的服务时,应充分考虑到数据中心部分主机宕机的风险,并给出策略能够在部分主机故障时确保服务仍能够正常提供;高安全性确保云计算中服务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不被非法查看。
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同时通过云服务提供商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软硬件平台进行维护,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管理方面的资本投入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成本,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基于云计算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拥有以下特点:
(1)整个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和软件由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并且对其进行专业的系统维护,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者则是对软硬件设备以租赁的形式得到其使用权,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在软硬件方面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都存储在云端,因此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数据独立存储时较高的使用费用。
(3)云计算平台是由专业的大型IT公司负责构建,通过大量的计算机组成的机群集中为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并且基于软硬件的冗余机制来提供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总之,与传统的建筑工程项日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更可靠稳定,更利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实际成本。
3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架构
基于云计算的技术特点,根据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架构。该架构拥有较好的弹性可扩展性和较高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如图1所示,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角色关系图。这里主要包括硬件平台提供者、软件平台提供者和系统用户。硬件平台提供者负责提供硬件平台基础设施并且对其进行专业维护。软件平台提供者负责系统软件的开发、部署和维护。系统用户以租赁的方式使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而无需考虑软硬件平台的维护问题。
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高效地提供网络服务,在搭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时采用B/S三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的体系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基于客户端上的浏览器对表示层进行访问,并且将其以图形界面的方式显示。云端的服务器群处理业务逻辑,并且同客户端和数据存储服务器群进行交互。数据存储服务器群对静态和动态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4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如图2所示,给出整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划分。通过这些主要的功能模块,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对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的各种状况进行及时监视和控制,并且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投入成本、设备材料、完成质量以及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管理。
(1)进度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主要负责建筑工程项目的形象单元管理、进度计划管理和进度控制管理。基于建筑的工程的预估工程量、制定的各种质量指标和工程分解结构确定工程开展计划(以网络图或者横道图的形式给出)。这里需要包含工程不同阶段的顺序,并且明确起始时间和最短最长持续时间,同时确定这个过程中的核心工作的基本线路。基于确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可以将按照一定的周期将进度报表(包括已完成工程量和已完成工作天数)基于计划进度进行评估,进而可以明确误工拖工的原因所在。此外,通过对工作计划的调整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进行有效控制。
(2)成本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从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报表四个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进行统一管理。基于各个项目的工程工作分解,对所有工程的工程量和造价进行统一的核算。对于发包和承包进行分别核算。此外,基于市场调查和资源需求量,对劳力、设备、原料以及工程管理的各种相关费用进行核算得到项目的计划成本。基于实际的工程成本与评估的计划成本对建筑工程的财务状况实现及时获取。
(3)质量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主要负责工程分解定义、施工工序检测、施工材料检验和质量问题备案。根据预定的质量要求指标和合同以及实际的质量情况来保证工程的完成质量。这里主要包括工程相关人员之间的数据共享。
(4)合同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从合同会签、合同变更、合同支付和合同查询四个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合同进行统一管理。具体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合同的起草、签订、执行、归档和索赔。
(5)设备材料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主要负责设备采购、设备调拨、设备库存、材料采购、材料库存和材料报表。在设备材料管理过程中,根据确定的项目进度计划,确定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明确何时采购,何时应该到货,应该提前多久等信息。由于库存有限的问题,需要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施工工艺,进而确保设备和材料采购的不间断进行。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的供应问题。该模块涉及到建筑工程开展的各个阶段以及计划、财务和资源等各个工程管理部门。
(6)安全管理模块:该功能模块从施工安全检查、安全状况分析和伤亡事故处理三个方面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统一管理。这里需要明确现场监工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对整个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的安全相关问题进行动态监控。此外,对于项目施工过程的相关文档和图像资料进行自动存储,从而为以后事故的调查提供依据。
5 小结
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IT资源交付和使用新范式,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技术,而且是一种新的服务提供模式。本文在对云计算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与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相比,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项目管理系统无需购买、部署和维护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可以对部署在云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安全可靠的方式。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项目管理的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此外,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提供者基于系统使用者提出的反馈意见,通过专业的技术对管理系统不断更新,从而保证项目管理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鹏. 走近云计算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2] Michael Armbrust, Armando Fox, Rean Griffith, Anthony D. Joseph, Randy Katz, Andy Konwinski, Gunho Lee, David Patterson, Ariel Rabkin, Ion Stoica, Matei Zaharia. A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0, 53(4): 50-58.
当今世界,互联网时代进入以云计算技术、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阶段。互联网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宽广,信息量越来越庞大,全方位地渗透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个人或组织,能否跟随其发展步伐,提高自身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很好地融入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不仅关系到它的进步和发展,更关系到它以何种形式立足和生存。
中学图书馆系统也不能例外,如何利用好现在各校已有的资源,同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满足师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样化要求,是值得中学图书馆管理者思索的问题。
一、当前中学图书馆的现状
教育部2003年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指出,图书馆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但是观察目前各中学图书馆,可以说服务大多局限在图书借阅的传统状态,由于学科教育学习的任务繁重,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不少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低的情况。
图书的借还只是图书馆对其纸质媒体的服务。然而,当今的信息科技技术高速发展,提供了海量数据资料。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天约有近百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在传递,并以年递增15%~20%的速度发展,全球共有超过30亿个网页,10300种数据库,这些数据资料可以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具有吸引力的各种形式展示。总体而言,信息科技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二、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建立在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网络存储、虚拟化等最前沿的IT基础之上的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提供资源的网络系统被称为“云”。
云计算技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资源池,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时从资源池获取所需的服务,共享各种资源。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IT资源使用的成本,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中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1.投入较大,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IT资源昂贵,要建成一套比较像样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投入软、硬件的购置成本,还要配备专人将已有的印刷资料电子化扫描入资料库。系统建成后,要安排人员对系统的使用进行推广和培训,后期也需要投入维护力量;如果涉及某些定制功能开发的,费用更贵。这样的系统,对于一般普通中学而言,已经算是不小的投入了。问题是,系统建成后,发挥的作用往往不及预期,单个学校的系统使用量有限,读者同系统之间有很长的磨合过程,系统的有些功能又不能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总体来看,使用方面的问题较多。
2.单个图书馆资源有限
信息在单个学校的局部范围内得到组织,在某个学区的大范围内关联和整合程度不高,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信息孤岛。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所在行政区内的中学图书馆的馆藏约为10~20万册左右,重点中学可能略高,能达到30万册。而一般大学的馆藏为100~200万册,国外的大学馆藏资料更为丰富。从这方面来看,单个中学能提供的资料相当有限。
3.提供的资料的访问友好度不够,师生认可程度不高,与读者互动不够
师生现在的选择空间很大,电视、网络媒体各种内容目不暇接,高清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各种新颖的电子终端层出不穷,这些都对传统的图书阅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读者流失严重。
4.提供的服务价值有限,注重资料内容的提供,忽视研究方法的培训
以往的图书馆系统建设,注重资料的提供,不注重资料的整合,这样的系统只能说是一个知识的叠加,而不是知识的有效组织,无法将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让学生活学活用。
5.同课堂教育的结合不紧密
从现在的教育整体格局而言,课堂教学、入学考试、升学的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学生就学的很大驱动力是为了能够去更好的更高阶段的学府深造。而最佳途径无非是通过升学考试。因此,毫无疑问,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投入课堂教育、备考中的,在图书馆投入的时间最多只是见缝插针。
6.在学生德育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我们认为,以上这些对图书馆而言,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各中学的图书馆机构在对学生的品德培养、社会公民意识、社会行为习惯训练等方面的作用更有限。图书馆本来应该是人们终身学习的最佳场所,然而实际情况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远不如某些地方卫视的娱乐节目。这同图书馆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应有的地位是格格不入的,长期而言,对社会下一代的塑造是不利的,值得图书馆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四、基于云计算的中学校际图书馆建设构想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考虑在当代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规划一套IT系统,实现跨学校的区域性中学校际图书馆系统。我们初步设想,该系统应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1.依靠现代化IT存储基础,以各个中学已有的电子图书、音像资料等电子化数据为基础,构建各自的电子资料数据库系统,对于各校的资料按照密级加以区分,能够公开的资料,加入系统的公有云,对外开放访问;不便于完全公开的,加入需要身份验证后才能够访问的私有云。
2.以各学校的机房设施为基础,搭建区域性的运营中心,统一部署已有的或者重新开发的图书馆应用软件系统,提供对外服务。这样的区域性运营中心可以一个实力较强的学校机房为主,其他1~2个为副,当主中心出现故障时,由副中心接替,保证整个系统的连续运行。它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权限设置,用户分配,各类资源的访问控制等。
3.以光纤、高速交换机、路由设备等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搭建该系统的主干网络,连接各中心和数据库存储设备,有机地将所有设备整合起来,形成服务云。
4.在学校的各种场所,开放网络端口,提供无线网络访问,支持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终端的接入。用户只需要接入服务云即可享受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无需关心设备的提供者和所在位置。
5.邀请其他区域性图书馆、综合型大学的图书馆,地区性图书馆等外部资源提供者接入网络,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料支持。
校际图书馆云系统架构图
■
五、基于云技术的图书馆系统的优势
1.提高中学图书馆建设、维护的性价比,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该系统是基于若干中学的共同需求,建成后可以由各校共同使用,解决单个中学经费不足,投入有限,系统使用量又不高的一些局限。系统正常运行后,大部分维护工作可以通过运营中心统一部署,集中解决,各学校自身只需要维护基础数据库等相对有限的一些设备。更进一步地,该系统在建成后,可以产品化的形式低成本地在不同地域复制和,形成多个跨地域互联的“区域云”,进而整合成一个“整体云”。
2.从读者的角度,可以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访问、获取本校图书馆系统以外的信息资源内容而不用关心信息的来源,信息资源较以往极大丰富;由云服务提供的各种访问形式也可以满足师生在图书馆馆舍以外的浏览需求。读者不仅可以通过云服务实现电子信息的搜索浏览,还可以通过配套的物流支持体系,实现异地图书资料的借阅和归还。
3.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造就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更新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得以实现的。因此,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的知识,是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信息素养首要解决的问题。上海“二期课改”要求我们学校不仅注重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加注重加强学生的方法训练。图书馆系统可以利用现代化搜索引擎和信息关联技术,有效提高各个学校的资料的相关性,将资料有机整合,方便读者搜索使用,提高学生的信息使用和整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服务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
4.通过校际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使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互联网行为观念。我们认为,青少年同互联网的接触,其成长过程同互联网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互联网对青少年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通过其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对学业、事业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利用得不好,也可能被其中的有害信息侵蚀,误入歧途。我们可以依靠类似校际图书馆这样的系统,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培养其开放、共享、互助的互联网理念;培养其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其不断创新、突破原有束缚的创新意识。
六、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考虑的一些问题
1.处理好人与云之间的关系。云是为人提供服务的,为了能使云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应当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处理好系统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增加读者对于系统的使用兴趣。可以考虑使用BBS,网络社区,微信平台等新颖的互动方式,吸引读者的关注。对于读者关注的问题,可以定期对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优化,提高服务质量。
2.处理好各校的实物馆藏和基于云的“虚拟馆藏”之间的关系。各校的实物馆藏是基础,基于云的电子化的“虚拟馆藏”是对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可以预计,基于云的网络平台一旦建立,读者的选择将极大丰富,在后续的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实物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同步发展,不可偏废。
3.处理好图书馆系统和日常课堂教学的关系。日常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来源,抓好课堂教学,能确保学生获得升学和就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然而,可以预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学习将从原来的知识记忆,逐渐过渡到培养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依据课堂教育的主题,图书馆可帮助学生获取、整理课外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这些工作,不仅对于学生后续阶段的学业,而且对于其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习、工作习惯的形成都会有帮助。最终,对社会人才结构的优化作出有益的贡献。
云计算等IT技术方兴未艾,图书馆的信息化过程也任重而道远。如何利用已有的IT技术,更好地为中学图书馆系统建设服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摆在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就需要我们不仅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工作业务功底,而且跟上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的节奏,把握信息科技时代的脉搏。
参考文献:
[1]贺志刚,李修波.现代信息检索.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2]董鸿晔.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3]黄铠,福克斯.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从并行处理到物联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颜玉怀.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印象.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2).
[5]柯平.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2):1-7.
1引言
确定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设方案,同时确定工程项目管理建设的施工方法,其次在对信息数据进行建设,使项目管理工作信息化,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融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信息技术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当前有机项目工程管理中,计算机基本全面覆盖,应用极其广泛,最明显则体现在工程管理的项目开发上和管理的具体程序,或者是对某些漏洞进行有效措施的提出。
2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2.1提升管理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的机制属于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长,且投资存在风险,且风险系数较高。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拟补了这些缺陷,在传统的项目工程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对内部管理进行强化,使我国整体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得到突出的提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操作手法要娴熟,并且利用现代科技对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这个过程要高效,并且完善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满足当前项目管理整体水平为主要目的,此外,计算机的应用在项目管理中,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迅速找到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处理和解决,使管理工作变得快速方便,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
2.2降低管理缺陷
工程项目建设量较大,有关人员需要对项目整体工程实施全面的管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项目工程中的管理问题。从项目建设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紧密结合,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应用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使其能够高效的运用到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不但能够降低管理缺陷,还能提升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和水平。
3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
3.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多媒体高新技术的作用,推动了整个管理业的发展,并且管理工作中也将多媒体高新技术应用到最大化。科学不断更新换代,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趋向成熟。项目管理工作讲究的是人与物的合一,利用多媒体设备,我们可以对项目模型进行扫描建设,将其构造输入到显示端贮备起来。再利用投影设备把物理模型放射在屏幕上,然后管理者通过模型进行分析,相关人员各执其责,充分发挥相应作用,减少管理工作中信息的漏洞问题,降低工作风险,从而推动我国管理工作的蓬勃发展。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各种情景模式,模拟管理过程,对实际和虚拟进行分析,来发现项目管理者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无疑是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动力机。
3.2网络技术的应用
工程项目参加的单位数量较多,各个单位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我们需要重点注意的,由于工作区域跨分差距大,安排的实际效果也不同,在沟通上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外,在管理工程中的数据总会有不完善的问题,比如数据记录出错,结果与实际存在差值,使得项目管理得不到顺利进行,这样网络技术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其次,项目建设工程的灵活性很大,人经常起到工作的重点对象的作用,从而使管理受到局限,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发展。所以通过网络技术,对项目管理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针对问题逐一击破,制定预防系统,避免数据出现漏洞和遗失。有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3.3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分析
国家的发展依靠经济水平的高低,但只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在于创新,其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建筑业作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项目管理趋于信息化建设也十分重要,在建设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是主要的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且管理更加全面和仔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还能够让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加快施工进度。然而建筑施工管理包括很多中方法和内容,必须通过更加精细的工作,才能够让建筑工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管理更加有效,让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管理要求
1.1概念
由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全面,科学技术也随之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在高职高专层次的一个专业,计算机用用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从事信息采集、组织、分析和传播信息管理工作。但是一般计算机应用技术有两个含义,一种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信息处理功能,可以提供某些服务的技术;另一方面技术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成果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1.2计算机管理的要求
计算机的管理要求一般分为五点,首先是对网络的要求,应该在网络化的环境下,计算机的相关应用才能更加普遍,能够有利于数据和文档的共享,交流更加便利;其次就是要求数据必须是电子化数据,计算机可以当做通讯工具使用,能够处理和传递电子化的信息,但是在储存数据之前需要进行电子化操作,数据电子化后才能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还有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才能发挥出计算机最大的作用;再者就是计算机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对网络和相关软件进行操作才能实现;最后就是对信息管理系统化,统一资源、费用和质量,进行单项管理,每个单元之间需要进行交流,确定项目后进行编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改。
2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概述
2.1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它是在工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管理方法组织、规划和协调工程建设的整个阶段,管理手段具有专业性的一种活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通常较为复杂,工作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管理工程开发商、施工单位、工程投资方、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其核心价值体现在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2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
工程项目管理难度一般分三种,首先是文档管理难度大,由于工程中的一些纸质文件,例如图纸和资料,数量较多,给查找和保存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一般工程进度越靠后,资料越多就越容易丢失,一旦保护出错,就可能对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需要的大部分资源都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项目的动态,其主要是通过控制项的目标来处理大量的数据,然而这一般很难去掌握,随时向上级汇报掌握的数据更是难上加难。
3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网络技术的应用
如果有些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远程工程监控系统,例如在施工地点安装监控装置,例如摄像头,将拍摄到的图像经由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监控人员就可以在监控中心通过屏幕了解各个施工环节的情况,对于违规操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另外需要不同部门合作(图1),参与讨论,才能够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为了更好的实行管理,企业和单位可以为全体人员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这样可以让所有人都参与讨论,对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派相关任人员进行汇总,向上级反馈,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全体员工反映的问题对项目管理内容进行整改,让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另外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根据计算机在过程中的运用,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信号可以自动收集检测,同时将检测到的数据做好录入工作,工程师可以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样还能检测生产过程,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识别出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发生生产事故的概率,让工程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得到提高。
3.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由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样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项目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也日渐增高。例如多媒体沙盘技术,是利用投影设备结合物理规划模型,让多媒体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对目标进行准确对位,制作出动态的平面动画,投射到物理沙盘环境中,进而营造逼真的氛围,让以往不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一进入多媒体沙盘环境中就能够迅速投入到新的环境,适应新身份,进一步提高项目执行和管理的质量,加快项目的进度。另外我国国的硬件设施大体上能够让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的水平,所以大部分企业和单位已经尝试用实物图形的方式去展现工程实践的软体。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软件即使可以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大幅度的加快,然而这一类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较大风险。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来说,工程项目管理多媒体技术软件系统较为复杂,且是开放性系统,管理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仅有来自外界的影响,可能单位和企业内部也会影响管理效果,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效益大打折扣。
3.3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异常复杂,关联到的内容非常多,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如果仅仅依靠人工计算的方法,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浪费,对于管理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状态。单位和企业可以联合推出一款软件,专门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利用这款软件,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建设计划、计算数据和绘画工程图纸等,还能对工程项目管理网络进度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在知晓施工进度的同时,能够做大程度优化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资源和设备设施,让工程项目的施工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既可以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也能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如图2所示。
4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4.1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原先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管理,例如管理工程成本、质量和工程进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现在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管理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主要有工程原料的采购、项目设计、合同管理等,由于管理内容多元化,无法只靠人工计算完场管理,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就可以让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让企业和单位应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更加从容。
4.2提升工程项目国际竞争力
一般工程项目规模较大,导致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和技术风险逐渐增大,如果想项目管理能力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得到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项目管理措施得到完善,且计算机能够为项目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源,还能处理相应的问题,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这也是我国项目管理的最终趋势。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也能够及时收集和统计工程项目的信息,且对这些信息能够进行合理的处理,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5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去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且能够大幅度提升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却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5.1项目管理技术人员方面的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就是项目管理技术人员,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和单位十分缺少水平较高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就需要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其既要掌握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又要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往往都是将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精英调取从事项目管理工作,这些人员虽然都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却没有能力去进行项目管理工作,导致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化发展滞后。
5.2硬件问题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就需要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了让计算机技术应用更加全面,企业和单位就需要从市场中购买大量的硬件设备,包括电脑、电缆、网络设备等,且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设备的安装。由于硬件问题容易解决,很多企业和单位都愿意投资,这不仅让工程项目的形象得到提升。对于各类评比和检查制度也能应对自如。
5.3软件问题
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主要依靠计算机的软件。优良的计算机软件能够让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软件,质量和价格不成正比,导致找到适合的软件极其困难。所以企业和单位应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让其研究出一款适合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6结论
计算机技术在工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和经济效益,也增强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对于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该找出对应的方案去解决,这样才能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于祥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126.
[2]汤勇峰.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7):76-77.
摘要:本文对当前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为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更好的对知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图书馆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关键词 :云计算;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253-02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曾亚汉(1990-),男,汉族,湖南常德人,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工程与应用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信息服务。
图书馆为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必须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资源采购及资源的整合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集合多家图书馆的力量,实现信息服务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而近年来风起“云”涌的云计算,为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1、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研究
我国图书馆已经在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做了比较长期的工作,取得了很不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用户需求的演化,现有的共建共享机制日益暴露出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云计算的环境下,这些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障碍。
1.1缺乏统一协调,资源共享受到限制
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以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形式,图书馆联盟是由高校系统、科研系统以及公共图书馆系统组合而成,或者是以行政区域为联盟基础建立起来的相关组织,比如各省市的图书馆联盟。但是,由于受到区域条块分割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水平差距日趋拉大。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往往局限在一些对口的、接口相同的数据资源上,而那些大馆与小馆之间数据建设有很多区别,从而就会出现大馆的数据和小馆的数据不能相通,这样就谈不上共享。大图书馆与小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建设缺乏协调性,各自为政,导致全国范围内整体的信息服务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信息产业的发展。
1.2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在共建共享平台建立之前,各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是相互独立的,很多资源都是重复覆盖,比如各个高校采购的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从数据资源的丰富程度来说差距不大,但数据内容却有很高的重复率,导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极大浪费。另外共建共享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建设没有很好的利用各个成员图书馆已有的资源库,导致建设费用的增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成员图书馆加入图书馆联盟动机的打击。
1.3缺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机制
在许多共享网络组织中,实行的是“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缺乏激励和惩罚机制,致使很多成员不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某些成员馆可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做出不符合共享组织章程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来对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将很难得到保障。大多数的图书馆联盟或者共享平台规模较小,共享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信息服务标准和规划协调机制,对整个社会的信息服务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施。另外,各成员图书馆因为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就会有所保留地向平台提供共享资源,使得共建共享的水平大打折扣。
1.4技术因素
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各个服务提供商所使用的软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造成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编程语言、操作界面存在较大的不同,系统之间缺乏相应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制约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1]。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广大用户的,因为缺乏行业标准,用户在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造成了用户寻找信息资源成本的增加,反过来就会影响信息资源在共享方面的前进步伐。
2、面向云计算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利用云计算使图书馆无需再为购买哪些数据库而纠结,只要根据用户实际检索下载量按需付费[2]。
2.1共享信息基础设施
对于实体图书馆而言,通常有两种角色:一是云计算服务的提供者,为“云图书馆”的基础架构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是“云图书馆”的存在基础。二是云计算服务的使用方、受益人。这时,它们是一个应用机构的角色,是云图书馆的服务对象[3]。无论哪种形式,“云图书馆”都将区域内的各个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形成一个可控的自适应的新型服务体系,通过对服务体系的确立,满足不同层次的图书馆信息需求,云计算提供的基础架构即服务能使信息基础设施得到真正地共享。另外云计算提供的资源是弹性可扩展的,可以动态部署、动态调度、动态回收,以高效的方式满足业务发展和平时运行峰值的资源需求。
2.2基于云计算服务与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
云服务提供商可以集中采购图书馆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及服务,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即云平台上,各个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定制软件服务。对于一些资金较为紧缺的但又急于实现信息化的中小型图书馆,可通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托管平台,在不需要本地配置设备和安装管理软件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浏览器实施业务管理。对于少数肩负中心节点职能、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型图书馆而言,可能会承担一定的“云”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如目前正在建设的CALIS数字图书馆SaaS服务平台将能够将能够向其他图书馆提供租赁服务[4]。
2.3平台搭建扩充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渠道
“云图书馆”建好后,各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图书馆可以选择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中心进行本馆的数字资源存储,也可以跟集群内的其他馆以及通过“云”平台与其他集群内的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了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建设。
(1)公共云服务中心
“公共云”是当前云计算服务平台最主要的存在形式,这是由云计算的发展情况决定的。公共云服务中心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公共云服务平台由一组软件构成,各成员图书馆可以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分享本馆的资源,也可以让读者在平台上得到集群的统一标准服务,比如提供用户进入“云”图书馆的标准接口、为用户提供联合资源检索服务等。
(2)云平台
图书馆私有云平台由公共云本地应用基础平台、本地应用系统组成。这两部分构成私有云的服务平台。私有云服务平台大部分是由实力比较雄厚的图书馆独自建构,为整合本馆异构的、分布的数字化资源以及为满足本馆读者知识信息需求的的服务器集群。公共云本地应用服务平台具有服务注册管理、统一监控和日志管理、公共服务等核心功能,它是私有云的关键所在。本地应用系统内置标准化接口,可以与公共云本地应用服务平台无缝集成[5]。
(3)云集群服务平台
公共云服务平台仅仅是一个区域内的服务器集群,其整合的资源规模或多或少要受到影响,而云集群服务平台就是为解决“云”与“云”之间的整合问题,用于实现跨云的服务集成,也是实现私有云和公共云互操作的关键。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中介,需要整合多个平台和资源,利用各类公共云,实现不同“云”之间的互操作[5]。
参考文献:
[1]张建芬.云计算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到底(J).现代情报,2010(12):47-50.
[2]YangJie,LiuWanjun.CloudComputingintheApplicationofDigitalLibrary.IntelligentComputationTechnologyandAutoma-
tion(ICICTA),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2010,1:939-941.
[3]袁国骏.浅谈云计算及其发展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9,4,(2):103-105.
1.1云计算数据库的简述
云计算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显示的基础构架和服务器虚拟化的技术的相互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核心就是把其中的某些数据根据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库虚拟化之后,然后提供给用户使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运作形式,这种提供计算服务和资源的已经很常见了,并不是一项新型的技术,但是这是新的创新模式。云计算具有其特有的特征:1)云计算的数据是存在网络云端上的,同时这些应用也是存储在网络云端的,这些对于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是开放透明的,往往这种数据和资源是由第三方所支持和提供的;2)云计算特别注重服务,强调服务,往往在现有的商业模式上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来进行计费的。这种模式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实行共赢;3)云计算是可以把互联网当做发挥的舞台,同时把互联网的浏览系统当做计算的新型模式。数据库指的是一种服务形式,这一般的使用者可以获得自己然后通过接口的模式进行连接,这在以前是一种特别的计算服务,同时这些用户是有着巨大的计算需求。
1.2 云计算数据库的现状
现在互联网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云计算数据库已经悄悄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云计算进行大规模的计算需要大量的,性能良好的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往往是由大量的服务器所组成的。通过这种互联网的强大的计算能力,企业和我们的个人用户就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计算结果,在未来的发展中,云计算数据库很可能实现一种通过广域网的途径来为一些大型或者超大型的企业提供计算能力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一方面不需要投资大量的硬件设备,方便快捷。现在的云计算书籍库的市场基本是由谷歌的Bigtable,甲骨文开源的BerkeyDB,亚马逊的simpleDB,APPJet的APPJet所占据。这些都是最近几年内发展起来的,其中亚马逊和谷歌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管理机构上是数据结构分布式的存储是谷歌Bigtable的一个重要特点,最初的设计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是数据存储的单元系统能够进一步的扩展。这可以通过成千上万的网络服务器完成PB级的网络储存数据,而亚马逊的simpleDB则是一种高效率,高灵活性,高扩展性和可容性的存储模式,这种数据查询和数据存储方式是由公司的开发和技术人员开发的,他们通过向网络的数据服务器发出请求,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亚马逊的这个云计算数据平台来完成。
1.3 云计算数据库存在的问题
1.3.1 没有足够的安全性
现在的云计算数据库也是刚刚被应用,技术还没有足够的成熟,在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很容易丢失,被恶意的程序删除,篡改,这使得企业和用户的数据得到泄露,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这种用户数据泄露,往往云计算运行商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而且,在数据上没有办法没有达到一定的统一性,在使用云计算的数据库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数据库的可靠性,一致性,可用性等方面。
1.3.2 某些传统的功能无法实现
在传统的数据库中,这些数据的边界和使用设备的用户都是可以很好的被定义,这种是通过逻辑和安全方面来定义的。在云计算的数据库中这种功能是没有得到开发和应用的。同时,现在的企业和个人用户,没有权限访问这种数据资源,往往被提示非授权访问,没有被事先授权,得到这份系统的权利,但是可以访问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的某些资源。在这个计算系统中,有着优先访问资格的往往的云计算中的数据库服务商,而不是个人和企业。
2 云计算数据库在智能电网中的广泛运用
由于云计算数据库在智能电网的运用,现在的智能电网可以用来数据更多的电网云。这种方式构建的电网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环保的电力安全系统,这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发电方式协调运转,同时满足高度市场化的电力的商业需求。
电网的信息种类繁多,人户请求次数不断的增加,大量的数据同时请求,传统的电网计算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这种数据请求的需要。而智能电网在云技术的支持下,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海量的请求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和设计,决策,快速的进行回应。采用云计算数据库技术的电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为:1)物理存储层。物理存储层指的是在智能电网中的一些物理网络设备,这是网络存储的基础。2)基础管理层,基础管理层指的就是为达到智能电网中所有程序和设备的协调一致的运行,所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分布和集群式的系统来完成的。3)应用接口层,应用接口层的使用,可以使得管理机构和权限使用根据这自己的需求和所拥有的权限,选用不同的接口,提供不同的服务。运用这种形式的智能电网云,可以使各级电网通过公共的接口进行接入和登陆,从而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和服务。4)高级访问层,这种系统也是运用云计算数据库的形式,这种感觉高级访问层,可以为提供电力系数的电力软件提供强大的运行平台和软件平台。这样智能电网中的海量数据便可以很轻松的处理。
3 云计算数据库在远程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在网络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这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自己的学习能力去安排这些时间和资源。这些是传统的网上教学所不具备的特点。但客观上讲,运用云计算的数据库是可以实现的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实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和数控技术这些要求的学习设备和学习软件都特别昂贵,这方面的学员又是比较少的,为很少的学员提供一整套的学习设备是很浪费的,而运用这种云计算数据库在教学方面可以很好的向学员提供优质的、方便的、全方位的服务。
4 云计算数据库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云技术在现在的电脑技术中不断的被创新发现。这种技术可以使得多个计算机使用同一个系统,同一个数据库资源,储存所有的客户的使用数据。在现在的云数据库中,其本身就有很好的扩展性,在应用中和join操作相互配合,这样可以使得不易被兼并操作进行的join操作所取代。根据云计算数据库市场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现在的NoS QL数据库将会是最好的计算方法。这种推测的根源是NoSQL数据库具有分布式,水平可扩展性,非关系性等特点,非常适合云计算的海量数据的计算。NoSQL,是一种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在互联网网站的大量出现中,传统的web2.0网站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很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非关系型数据库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另外的一项云技术的发展方向就是共享磁盘数据库构架,这项技术也将会成为一项理想的云计算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低成本的服务器和设备进行单一的数据采集,这样可以为用户提供区域网络和附加存储网络。
这些运行模式和技术的使用将会节省大量的硬件设备资源,同时也会大量的节省运营成本。
5 结束语
在现实的生活中,云计算数据库的运用十分广泛。云计算数据库处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个人和企业可以对大型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云计算数据库也会发展的更加的迅速,更大范围的应用在人类的生活中。
云计算作为一种IT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互联网的运作,并使图书馆管理工作进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1]。图书馆以组织和传递知识为已任,必将受到新IT技术的强烈冲击,因此研究云计算技术将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产生深刻影响,对今后图书馆员能否适应云计算技术下图书馆管理的新形势,十分必要又意义深远。这是图书馆员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也是必须肩负的社会职责。
1.云计算环境下图书管员思想理念更新的重要性
面对“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员首先要掌握云计算概念,了解其在图书管理应用过程中的变化,及时更新图书服务、管理理念,积极主动地迎接新技术的挑战、冲击,以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其次图书馆“云”设施建设的过程是由政府牵头主导的,这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是每个图书馆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的重要阶段,图书馆员只有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才能完成这一浩大的信息重组和建设工程。此外图书馆员对本馆的馆藏书目及特色最为熟悉,对图书馆“云”的共享资源也最了解,这对确定“云”环境下各图书馆建设资金的数目,协调各图书馆的行动、统一各图书馆员的思想,共创资源共享的“云”中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2.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员服务与管理理念的更新
2.1 建立健全新的图书管理模式和体制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使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发生质的变化,在这个质变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体制也将随之发生飞跃式的改变。从目前图书馆业务工作角度来分析,除了图书馆借阅、流通与参考咨询等工作外,现代图书馆业务流程几乎已经完全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基础上,如果把IT业务全部迁入“云”中,那么传统的业务流程会被逐一分解,重新组合,外包和虚拟化,从而提高图书馆员处理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处理,并迅速为图书馆用户需求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与技术支持[5]。图书馆同时还可以享受和使用“图书馆云”平台的图书编目、图书管理、借阅管理以及计费、订购等多项服务,这样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效率将大为提高,运营模式和平台将在更大范围进行,与传统图书馆必然存在诸多的改变和不同,由此建立的一整套云计算技术下的图书管理模式和体制就有其诸多的新特点,作为图书馆员必须努力学习以便适应这种新的模式和体制。
2.2 更新调整图书馆管理信息服务手段
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的运用,将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服务理念与方式需要作全新的调整,而且其管理信息服务的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传统的业务流程将被逐一拆解,然后组合、外包、虚拟化,图书馆由原先单纯的服务提供者,变成云计算用户和信息资源的服务者,而信息服务面向网络窗口,其服务内容与方式都将随读者需求变化而变化。利用“图书馆云”的开放和用户参与的特性,开放多种Web2.0的服务方式,实现“人脑联网”的交互服务,使图书馆知识交流中心的功能得到加强,拉近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距离。在图书馆领域,各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可以借由一朵朵“云”统一结合起来,内容高度融合,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他们想要的文献,他们只需要关注获取过程本身,无须理会界面之后的繁复运作,全球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将得到真正的整合和共享[4]。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这种新型的网络互动借阅模式,可以高效地实现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共享,其服务手段与以往传统图书馆有着很大的区别,图书馆员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有所体会。
2.3 认识云计算模式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图书馆的数据部署模式
随着云计算在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入,应用云计算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信息获取、保存方式及服务理念,基于计算机平台的应用也将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选择,图书馆显然不能把所有的数据资料都放在“云”中,实际上,为了安全和稳定,也为了在“云”服务中断或失效时,图书馆仍然能够正常地提供相关的服务,必然要在继续本地保存一些常规的重要的数据依此来作为“云”数据的一个备份,因此云计算模式并不完全图书馆现有的数据部署模式。而是在保留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使现有的部署模式与云计算进行融洽,作为现有部署模式的有效补充,图书馆应对现有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研究来确定哪些数据资源可以放到“云”中,哪些数据必须放在图书馆现有的模式中预以存留,这是值得图书馆员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方面[6]。
3.未来“云”环境下图书馆员的思想理念的更新
3.1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员要掌握新的服务理念和方法
在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员的服务与内容多存于“云”中,传统的业务流程将被逐一被拆解,图书馆员变成云计算的用户和信息资源的服务者,主要业务要随读者需求而改变,所以图书馆员的服务理念与方式需要及时跟上。此外,图书管理过程中仍有许多资料需要梳理和照料,不可能把图书馆的所有业务都托付给“云”。还有诸多的技术问题需要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得以解决。因此,在云计算的新形势下,要求图书馆员应主动了解和掌握云计算的应用技术,及时更新思想理念,否则不是被时代淘汰,就会被工作所束缚。
3.2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管理需进一步突显图书馆特色文化内涵
图书馆拥有的特色资源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石,特色服务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开发特色服务产品,才能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云计算作用于文化的内在机制将逐步渗透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图书馆将处在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中,并随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观念、应用、评价方式等发生改变。图书管理将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配置以实现资源的优化[2]。图书馆“云”筹建的过程中,每个图书馆员都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抓住“图书馆云”腾飞的机遇,积极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工作中突显图书馆特色文化服务,把图书馆特色文化做得有声有色,使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借助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回馈读者。
3.3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员服务宗旨仍是“以人为本”无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模式如何变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永远不变。“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读者和馆员,就要从读者和馆员的需求或实际出发,一切服务方式和管理措施都要考虑实际情况,因此在云计算环境下,图书管理事业对图书馆员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要把读者当作是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在态度上做到温文尔雅,热情周到。如针对读者在云计算环境下,提出的问题或需要技术方面的帮助,就要积极主动给以解决,如果能力有限,就要请教上级技术人员来帮助,不能牢骚满腹或视而不见,须知图书馆应用信息技术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3]。在云计算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员要时刻谨记服务是宗旨,应在图书管理实践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服务理念和水平。
3.4 云计算环境下,要加强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和业务学习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员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图书馆员在服务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并针对个人素质和岗位特点进行培训,特别是对计算机知识与技术、信息开发技术、网络检索技术等的培训。以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另外还需要定期对图书馆员进行文化、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培训,因为图书管理工作的模式相对比较刻板、一成不变,容易使图书管理员思想产生厌倦和惰性,常会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可以给他们善意的提醒,同时也可以使他们更加重视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员以轻松乐观的态度对待从事服务读者,浇灌读者心田的工作,享受高科技技术带来的快捷服务模式,他们自然会倍感自豪和骄傲。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发展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纪,图书馆如果插上了云计算的科技翅膀,必将使图书管理进入到一个耳目一新的时代。
云计算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图书馆员专注于自己的图书信息服务事业,发挥TI技术的最大效益,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减少风险,在更大范围的平台上进行互动式的协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云计算环境下,如何使图书馆员能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把信息服务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如何保证各类读者更便捷的获取信息,使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对于图书馆界的各位同仁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作为图书馆员理应在云计算技术应用的潮流中,把脉新技术的脉搏,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以服务读者为宗旨,真正实现图书馆的协同、服务、联盟,打造出“云”时代的高效、便捷的新型现代化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刘炜.图书馆需要一朵怎样的'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4):2-6.
[2]田雪芹.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变革的进展与趋势[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65-68.
[3]王捷.云计算带给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馆界,2010(3):24-25.
[4]张叶红.云中漫步:图书馆云计算应用[J].农业图书馆情报学刊,2010(12):212-214.
[5]王丽敏,王淑阁.云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式探析[J].兰台世界,2011(6):70-71.
[6]石美清.云计算对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65-67.
Analysis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Lizheng
Jiangling Motors Company Limited Nanchang 330001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i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provides the improved means and improve the foundation. In view of the present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a varie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model are introduced, and expounds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dea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 Computer management mode
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以企业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和优化。
企业的项目管理具备以下特点:
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被当作项目来处理的运作。
2、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
3、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特殊性
4、项目管理的体制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
5、项目管理的方式是目标管理
6、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种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
7、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具有先进性、开放性
企业的项目与一般作业生产的不同比较:
项 目
一 般 作 业
独一无二
重复的
有限时间
无限时间(相对)
革命性的变革
渐进性的改变
不均衡
均衡
目标之间的不均衡
均衡
多变的资源需求
稳定的资源需求
柔性的组织
稳定的组织
效果性
效率性
以完成目标、目的为宗旨
以完成任务、指标为宗旨
风险和不确定性
经验性
企业实施项目管理的原则:
1、项目经理必须关注项目成功的三个标准 (准时、预算控制在既定的范围内、质量让用户满意)
2、任何事情都应当先规划再执行
3、项目经理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项目小组成员传递一种紧迫感
4、成功的项目应使用一种可以度量且被证实的项目生存周期
5、所有项目目标和项目活动必须生动形象地得以交流和沟通
6、采用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目标
7、项目应得到明确的许可,并由投资管理层签字实施
8、要想获得项目的成功必须对项目目标进行透彻的分析
9、项目经理应当责权对等
10、项目投资管理层及用户应当主动介入,不能被动地坐享其成
11、项目的实施应当采用市场运作机制
12、项目经理应当获得项目小组成员的最佳人选
企业项目管理的四个阶段:
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
企业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
开始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结束过程
企业项目管理的九个领域:
1、项目整体管理
2、项目范围管理
3、项目时间管理
4、项目费用管理
5、项目质量管理
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项目沟通管理
8、项目风险管理
9、项目采购管理
企业项目管理的支撑技术:
1、项目信息管理
2、项目沟通管理
3、项目冲突管理
4、项目风险管理
5、项目健康与安全管理
① 项目的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项目,尤其是较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启动、规划、实施等项目生命周期的展开,与项目有关的合同、图纸、报告、文件、照片、音像、模型等各种各类纸介质和非纸介质信息会层出不穷地产生,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项目信息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管理就是指信息传输的合理的组织和控制。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
处理和交流。项目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成本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其他环节的工作效率、质量和成本,其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项目信息传输的组织和控制为项目建设的增值服务。
很显然信息处理始终贯穿着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如何高效、有序、规范地对项目全过程的纸介质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 internet、多媒体数据库mmdb及电子商务ec等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管理科技的迅猛发展,又为项目(特别是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管理理念、技术支撑平台和全面解决方案。由此导入了E时代的项目信息管理的全新观念。
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主要步骤就是:数据——信息——决策——结果,其含义是,数据经过处理,解释后才能成为信息;而只当占有了必要的信息才能做出决策;决策执行后必然产生结果。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数据资料,信息管理任务就是:收集——储存——加工整理——释放成信息。项目各当事人和项目管理组织各组织单元经过该步骤形成各自的信息进行交流。
在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了跟项目有关的各种信息流。弄清项目各当事人及项目管理组织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制定项目信息流程图对项目信息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确定项目组织分解结构,制定项目信息流路线图,可以进一步确定各部门信息流的传递规律、有秩序地传递,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正确,流畅,不致造成信息漏传或误传现象。
③ 建立通信及数据管理模块
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子计算机,主要特点是计算机内储存有组织的处理信息的程序,输入数据,运行这些程序便可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建立数据库,通信数据模块是信息管理基本部分。但也是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最能体现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步伐。项目信息管理的系统模块根据项目的规模、性质和组织模式的不同是有很大差异的。一般项目信息管理应包括以下基本模块:项目数据库,项目通信及数据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招投标模块,质量控制模块,进度资源控制模块,费用控制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档案资料管理模块等等。项目通信及数据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数据管理,是MIS系统的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集成。由于现代大型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和范围广泛、环境复杂,所以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广泛地获取信息对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该模块主要由通信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组成。一般情况下由数据终端设备、通信线路(包括卫星、微波等无线通信)、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通信控制设备、通信软件、服务器及数据库管理软件等集成在一起。它可以完成远程及近程数据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及输出,借助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为项目的基、中级以上管理人员提供数据服务,不但可以代替人工进行数据的操作,节省人力,而且其高效及高精确度是人工所不及的。
④系统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系统的集成化管理包括时间进度计划、成本控制和资源调度以及图形报表输出,这是一种传统的也是狭义的项目管理系统。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逐渐成为系统平台标准,Windows系统提供的静态剪贴、动态交换、对象连接嵌入、开放数据库连接等数据交换技术,使得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其它领域的单项专用软件之间创造了软件集成的有利条件,更使那些早就成熟并已被大众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电子表格、文字处理软件和项目管理软件有了集成使用的可能,将以时间进度、质量、成本和资源管理为主的软件与项目管理其它领域的单项专用软件或软件功能整合在一起,成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这必将成为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向。
目前最流行的基于Windows的开发工具之一Delphi5就具有将广受欢迎和普及的数据库(包括dBase、SQLServer、Paradox等等)、电子表格、文字处理、Microsoft网络软件等直接集成在项目管理软件中的功能。而最新的SQLServer7。0则已具有数据库空间不受限于Device空间的大小的特点,使SQLServer7。0作为一个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扩展超出单个物理计算机的能力以及对多服务器"分布式"事务的内在支持更加充分。
⑤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在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单机处理到综合应用,从简单处理到文本处理,从文字处理、统计报表到数据分析和预测,从数据库到信息管理系统,从事务管理到辅助决策,从集中式处理到分布式处理等过程。
从目前来看,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已不再仅仅是内部各部门间的数据共享,更要转化为远近不同地域间的数据共享,数据处理,自动化数据交换。要实现这一转变,计算机网络化势在必行,项目管理软件只有在计算机网络上运行,我们的集成项目管理软件才能真正做到多重项目的管理工作,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资源的统一分配和最优调度,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多重项目下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也只有在网络系统下,才能完成远程高速交换信息的工作和远程信息资源的共享。
从技术上来讲项目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应当在物理基础层和系统软件层满足通信协议TCP/IP,为外部远程信息访问(如Internet等)创造条件。如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局域网和Internet技术已得到了很大发展和逐渐推广,尤其是企业局域网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得到相当的普及。其中,将Internet技术和企业内部网相结合的Intranet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项目管理者联盟
Intranet一词,用于描述Internet应用于企业级网络。具体地说,Intranet是基于Internet技术、Web服务和HTTP通信协议及HTML技术之上的信息交换平台。Intranet采用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客户端采用统一界面的浏览器,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应用开发集中在服务器端,系统便于维护。blog.mypm.net
增加、删改应用程序时,不影响客户端的使用环境。
可使用多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
提高企业协作的能力。
Intranet是企业界发展内部网的标准和趋势,也是很有特色的企业信息解决方案。许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Intranet网,利用Intranet固有的信息集成、和浏览技术来加强企业的内部联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Intranet技术必将有力的促进项目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发展。项目管理培训
⑥系统的专用化管理模式
在计算机项目管理软件系统集成化和网络化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项目的唯一性、动态性等内在特点以及不同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的差异及各行各业的千差万别,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在集成化、网络化,同时也向着行业专用化方向发展。
⑦系统的易学易用性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限制,传统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容错性、安全性,界面友好性即软件的易学易用上还不尽如人意,这对项目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和使用效率影响很大。我国项目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不够,有时不能仅从观念跟不上,重视不够上找原因,还得从技术上找原因。因此,系统的易学易用性是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给项目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涌现,必将有力的推动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这不仅关系到各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生产效率,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进程问题。我们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计算机新技术带来的契机,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2000),北京现代卓越管理技术交流中心,2001
2.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2000),2001
3.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 1996),1996
4. 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CB-IPMA Competence Baseline,Eigenverlag,1999
5. 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 (美)杰克·吉多等著,张金成等译:成功的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 戚安邦:现代项目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8. (美)H·詹姆斯·哈林顿等著,唐宁玉等译:项目变革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9. 冯之楹,何永春,廖仁兴:项目采购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0. (美)理查德·默奇著,简学译:IT项目经理实践入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1. (美)凯西·施瓦尔贝著,王金玉等译:IT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2. (美)斯蒂夫·迈克康奈尔著,席相霖等译:快速软件开发——有效控制与完成进度计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与其迅速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逐步进入到企业的项目管理当中,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好地应用在信息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的特点,为自己的企业的项目信息管理提供高效高质量的信息传递,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项目工程信息传递质量,增加其安全性,增强保障,降低了信息管理成本,即相应地提高了项目工程的利润,使企业更好地立足于市场。
一、项目信息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同样也有挑战。如何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便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信息管理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它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
1、时展的需要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市场环境的扩大,企业面临的信息和数据也是与日俱增,如何帮助企业从复杂的数据中发现机遇,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在企业项目信息的管理过程中,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会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企业发展障碍,最终帮助企业做出决策,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2、企业发展的需要
如今,企业的发展环境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如何帮助企业占有一席之地,成了每家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过多的努力,例如:进一步扩大市场,引进先进的技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高薪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等。可是在项目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还是忽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着自身的优势,例如:成本低,效率高等等,为了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企业需要不断的强化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3、信息数据管理的需要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信息资源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命运”。我们知道,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机遇,可是如何获得机遇呢,这就需要加大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在分析中发现时机。正是因为这样,为了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加大对数据信息的分析,项目信息的管理会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进而在市场环境中争取主动,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信息管理中是如何应用的
1、建立企业外部的项目工程信息管理网站
要建立项目工程信息管理这样一个网站主要就是指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型网络交流平台,使应用这个平台的人可以在网站内对各种项目信息相关的资料进行查询,这个平台的相关人员还可以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从而实现项目工程市场的一体化管理。还有,这个项目工程管理网站的建立对扩大项目工程市场和工程项目的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2、建立企业内部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模块
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进程中,项目工程的建设增多,在一些大型的项目工程中,项目工程管理已经成为一项繁琐、庞大的任务,原始的纸质信息传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项目工程管理的需求了,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运用到项目工程管理中成为必然的要求。项目信息管理对项目工程中的信息有效地、系统的保存,为以后项目工程管理人员获取有效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为专门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中分门别类的对各类信息进行保存,形成不同的信息管理模块,这此信息工程管理模块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传递,实现了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在网上进行交流的可能,同时各个工作部门的人员还可以对项目工程建设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网络信息传递在运用的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有了项目信息管理信息传递在网络上进行,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其优势得到工作人员的普遍认可。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至今为止,已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项目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需注意地方
1、硬件方面的问题
在进行项目的时候,要想实现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投入,像是购买计算机、电缆、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安装设施等。但是计算机运用技术在项目管理中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基础。实际情况表明,现在的项目管理团队一般会在硬件上对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资金的投入,因为不仅他们能够看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项目管理的实际效用,而且在硬件上的投入在对于项目形象和各种样式的检查、评比上比较占优势。
2、软件方面的问题
找到一个合适自身项目管理的软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市场上虽然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软件,但是因为从功能到价格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够完全的适用于某个项目、一般情况下,一个综合性的完备的项目管理软件是工程项目的主要选择。
3、项目管理人员中的问题
项目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成功还是要依靠于具有先进管理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因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使用还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技术,而且现在普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现在能够在项目管理中进行熟练操作和使用的人并不多,所以对项目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信息管理中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项目信息管理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相应产生大量的信息,这此信息可能包括项目合同、设计图纸、报告等等,对这此信息的整合保证了项目工作的正常运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运用后,项目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得以建立,各类信息得到统一的处理,然后工作人员将这此信息公布到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上,与项目相关的人员都可以轻松的获取这此信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在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上还可以运用网页的形式将信息集合起来,与工程相关的人员可以直接对网页进行点击,从而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大大减少了项目信息管理的工作量,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现项目信息管理的全方位控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后,项目信息公共信息管理交流平台的建立,使管理工作变得有条不紊,项目工作者通过对项目的全程监控可以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有效信息,还可以对各个子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对决策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项目中的设计、造价、人员、材料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讯手段,促进了交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供了便捷的通讯手段,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下,项目相关人员实现了无障碍的交流,对项目的顺利展开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后,项目相关人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得到加快。
4、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应用之后,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也相应得以建立。项目参与人员可以在系统中更加方便的得到信息,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这一系统的建立也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项目负责人在系统中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可以帮助解决项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5、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项目中各类资源的实行得到有效的控制,项目管理软件的出现实现了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个项目管理软件计算出每种资源在每人可以为大家提供信息的时间,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报警装置就会启动,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体现。
结束语
现在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十分的迅速,计算机应用技术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这种形势一定会在改变和提高传统的建筑行业上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改变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作业方法上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不断地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自身水平,渐渐与国际接轨,也为能够同国际间的大企业进行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琪.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项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宁夏科技特派员创业指导服务中心,2011.08.
1、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项目信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因为涉及到的内容以及专业众多,并且工程建设周期长,这样就会形成各种数据与信息。从工程投资决策、涉及、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中都会有众多的数据信息被记录在内,包括经济类信息、法律类信息以及管理类信息等,这些信息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因此,应加强对项目信息管理的研究,结合信息的行政以及特点,避免其对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造成影响,可以说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对社会发展以及人类进步带来的效益。对于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具体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记录等阶段,为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来源、真实性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技术被应用到项目信息管理中,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其中一个。信息管理技术在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以及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对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计算机技术应用因素分析
2.1 专业要求高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性比较强,并且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式与模式不同,运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如果两个方面不能相互融合,即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要求,这样在应用上存在很大难度。另外,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手段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也有很大影响,如果管理手段与管理模式没有实现信息化与系统,也没有办法实现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与网络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管理手段逐渐不能满足信息管理的快速,面对项目管理信息化要求,必须要进行设计、物资、财务、设备、技术、施工以及运营等方面密切的合作,但是因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项目管理并没有完全融合,致使管理各项管理信息不能顺畅流通,影响管理效果。
2.2 信息系统建设
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类信息,而各类信息又是影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信息系统建设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性影响,在建设时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软件公司都很难有效把握系统使用要求。对于用户提出的要求,一般都是建立在工作较多,往往都很模糊;而软件公司主要是针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然后形成相对完整的框架,最后在框架下完成用户要求。这样如果双发不能达到共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就十分艰难,并且后期使用效果也会很低,进而会影响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2.3 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中很多人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应用系统,但是因为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足,也会对项目管理效果造成影响。如果管理人员长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一旦在项目管理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且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这样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在思想意识上都存在差距,在技术的应用上效果会大大下降,进而会影响项目管理效率。
3、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分析
3.1 软件应用
(1)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内容众多,受各类因素影响也比较严重,在管理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应用人工计算的方式进行管理,将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通过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轻松完成对图纸的绘画、建设计划的调整以及数据的整理计算等,整个过程更为简单便捷。例如通过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管理,通过对工程建设实际数据的分析,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并对建设进度进行编制,不但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而且可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提高项目管理效果。
(2)办公自动化软件
工程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是管理中的重点。办公自动化软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种基础性技术,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例如项目部门可以利用Auto CAD制图软件对项目资料以及信息进行文字、图像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处理,为工程施工部门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或者是运用建筑工程预算软件与Excel电子表格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施工量、成本以及造价等工作进行合理的制作,以此来减轻工程项目部门工作。另外,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与传统纸质办公相比在修改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如果工程需要变更信息,只需要对电子表格进行更改即可。为了确保办公软件使用的安全性与效率性,还需要对特殊管理部门软件做加密处理,避免因为数据信息被恶意更改而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影响。
3.2 技术应用
(1)网络技术应用
一个工程建设往往会有众多参与单位,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等,管理工作因为设计的专业面广泛,内容更加错综复杂,这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实现不同参与单位之间信息及时、准确的交流,实现零距离共享与讨论。对于交流平台的建立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新型的网络交流方式,不断提高项目管理的时效性。
(2)多媒体技术应用
更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面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硬件应用的有效性背景下,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来满足软件管理领域已经势在必行。项目管理商品化软件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技术应用方式,可以针对不同单位、不同项目要求进行设定,虽然对于项目管理具有很大的推动下,但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受外界各因素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导致项目产生损失。尤其是对于部分采用散放式管理模式的企业来说,想要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对基础管理的重视,结合工程实际来选择技术应用方式,做好产品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处理,降低各种因素对工程项目管理造成的影响。
3.3 其他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技术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其所具有的优势与能力,促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对于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对工程建设从投资决策一直到竣工验收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的收集,如施工资料、变更签证以及整改意见等,在保证其完整性与真实性等条件下,将其录入企业乃至行业数据库,不但方便查询,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工程建设与项目管理的依据。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获取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其中的运用,可以结合项目管理特点,针对影响因素对应用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争取能够有效解决管理方面的问题,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与专业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