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09:24: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学的哲学思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用化学》是医学高等专科院校的重要基础课,是培养医学人才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职学生的反映来看,普遍存在着难学现象,再加上《医用化学》课程内容不断深化、拓展和更新,学生需要了解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但是,高职医学院校的《医用化学》课时数普遍较少,因此,造成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
高职院校的教学总体要求是“实用为原则,够用为度”,实用本位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想来源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实用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从实用、够用的角度出发,寻找解决《医用化学》教、学两难之矛盾。
一、高职《医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
1.学生特点
当前医学高职院校实行的大都是文理兼收,文理科学生的思维逻辑本就不同,再加上高中时期学生的化学基础也存在差异,而在医学高职院校还存在对口招生的情况,对口生的文化课基础更是堪忧,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入学成绩大多集中在三百分左右,即使是理科生,对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律、基本化学反应等都掌握不牢固,接触到《医用化学》感觉很难。再加上学生没有认识到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对医学基础课的基础的《医用化学》存在轻视,不愿花大力气去学习。
2.教师特点
目前,由于《医用化学》教师对医、药方面知识了解不多,往往在授课过程中只强调化学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专业的需要,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广度而忽略与专业的联系。因此,《医用化学》教学存在的“纯化学”教学的问题依然明显。虽然医学化学教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始终未能实现医学、药学与化学的有机融合[1]
3.课程和课时特点
《医用化学》虽然主要分有机和无机两大类,但所涵盖的内容却涉及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相关内容,内容繁杂、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不同编写者的认识不一,导致编写的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也各不相同。
从课时来看,现在高职医学院校《医用化学》课时普遍偏少,一般都在一个学期内上完,还包括实验课在内。课时少,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课时进度必然快,而对化学基础不好的高职医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新的知识是困难的。
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简介
1.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沿革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来源于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创立并发展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通过杜威的同事和他的追随者的阐述和传播,在上世纪20~30年代,从美国开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后来由于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取消而影响减弱,到60~70年代又有所复苏,在我国,1919年后,由于杜威在我国多个城市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曾流行一时,影响较大。
2.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特点
①注重儿童个性特点,强调儿童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
②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对经验的不断改造;
③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④倡导做中学,重视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儿童为主体的教学实践。
⑤认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强调合作,主张师生平等。
三、实用主义关照下《医用化学》教学模式改革
1.学生层面
实用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经验,其实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服有些学生对《医用化学》的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将化学知识与医学应用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医学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化学的热情。
2.教师层面
虽然实用主义强调学生为中心,但是也倡导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实,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
①总结适合学生的知识体系
《医用化学》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总不断总结适合高职医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区学习实用的医学化学知识。《医用化学》的知识零碎且涉及面大,即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又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取分散中的有效知识点,就要对即将讲授的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整合化、系统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2]
例如,在讲解烃类化合物时,可以再最后把烷烃、烯烃、炔烃合到一起进行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也可以增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增强直观教学能力
《医用化学》知识枯燥,学生兴趣不高,文科生和对口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增加课堂信息量,以加强直观教学,也便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也能更好理解重难点知识[3]。尤其现在运用多媒体硬件设施都较完善,用多媒体进行《医用化学》教学,借助电脑、投影仪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便微观为宏观,使静态变动态,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加强临床联系
虽然在高职院校中,讲授《医用化学》的教师大多不是在医院工作的,有很多都是工科毕业的,但是《医用化学》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保证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要加强同临床医学应用的联系和渗透 。例如,医学生常用的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的浓度和渗透压的关系。通过将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医用化学》有用性的认识,提高重视度,增加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周丽平. 提高《医用化学》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与实践[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 19( 2) 223 -224.
[2] 王亚玲. 情境教学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7) 76 -77.
功利主义主张功利是衡量立法、政府政策和道德原则的尺度或标准,凡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就是好的。根据这样的观念,功利主义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信条,并以此信条作为伦理规范判定人们行为的善恶。功利主义的观念和信条使得它最终深信科学,相信科学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人的生活处境,而且也可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边沁认为,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人行动的心理依据。换言之,人们总是希望外物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和利益,不希望痛苦和不幸的事情发生。这种功利原则使人们变得更为理性,更善于算计。依据功利原则,从政府立场出发,政府应该以“最大多数人最大的幸福”为目的,这样政府就以是否有利于“最大多数人最大的幸福”为决策立法的原则。边沁把功利原则引入政治哲学,构筑了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伦理基础,但是他对个人的原子式的解释,对苦和乐的算计,成为其理论的致命弱点。当他倡导为了“最大多数人最大的幸福”而牺牲少数人的幸福和快乐时,就违背了自由主义的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因而遭到很多人的批判,其中包括罗尔斯。
在罗尔斯看来,功利原则实质是维护少数有财产人的利益,增进少数人的幸福和快乐。罗尔斯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因此,正义否认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所以,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允许我们默认一种有错误的理论的惟一前提是尚无一种较好的理论,同样,使我们忍受一种不正义只能是在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决不妥协的。”[2]4“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修正。”[2]3这就意味着,在正义的社会里,基于公民权利的确定性,政府不能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剥夺少数人的利益,也不能为了更多数人更多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种剥夺少数人利益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侵害。
罗尔斯认为有必要寻找这样一个社会正义原则。
“第一原则每一个人都拥有和其他所有人同样的自由体系相容的、最广泛平等的自由体系的平等权利。
第二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加以安排,以使它们:适合于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并与正义的储蓄原则相一致;在公平的机会平等的条件下,使所有的职务和地位向所有的人开放。”[2]60-61第一原则一般被称为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原则的第一部分被称为差别原则,第二部分被称为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在这两个原则的安排次序上,第一原则优先于第二原则,在第二正义原则中,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可以说,第一原则是用来确保平等的自由和权利的,正因如此,第一正义原则的目的是保障所有人的基本自由和权利,第二原则是用来确保平等分配的,其中,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适合于机会和权力的分配,差别原则适合于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二、罗尔斯反思平衡的方法论
在罗尔斯看来,正义原则是需要论证的,这种论证是根据条件预设进行逻辑推理而产生的,“它的证明是一种许多想法的相互印证和支持,是所有观念都融为一种前后一致的体系”。其实,罗尔斯的《正义论》就是在做这样的工作,其正义两原则就正是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产生的。罗尔斯力图说明在坚持自由原则的前提下,人们如何能够保证实现平等,这对于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提出一种原初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被假定为具有必要的理解和实行任何原则的能力。人们凭借这种能力选择原则,选择原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正义,因为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社会和自然的偶然因素方面的利害情形,基于自己利益,最终只能遵从理性的选择,这种选择既是平等的,也是有利的。因此,罗尔斯说:“它既表达了合理的条件,又适合我们所考虑的并已及时修正和调整了的判断。这种情况我把它叫做反思平衡。它是一种平衡,因为我们的原则和判断最后达到了和谐;它又是反思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判断符合什么样的原则和是在什么前提下符合的。”[2]20罗尔斯想通过反思平衡的方法,从方法论上避免绝对主义,他主张关于正义和道德问题需要论证,使观点能够为人们一致接受。他说:“正义的原则是在一种无知之幕(vielofignorance)后被选择的。这可以保证任何人在原则的选择中都不会因自然的机遇或社会环境中的偶然因素得益或受害。由于所有人的处境都是相似的,无人能够设计有利于他的特殊情况的原则,正义的原则是一种公平的协议或契约的结果。”[2]12
人们通过反思平衡方法,就可以消除造成不平等的因素,从而设计出一种公平的协议,这对每个参与选择的人来说都是公平和公正的。罗尔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为他后来提出公共理性和重叠共识思想奠定了基础。在罗尔斯看来,一个人就有关正义和道德问题作出判断时,可能会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和曲解,反思平衡使得人们对道德和正义的判断更为合理,人们在阐明判断的原则之后,可以对判断本身作出修正。在这个意义上,“正义观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有关道德情感的理论,它旨在建立指导我们的道德能力,或更确切地说,指导我们的正义感的原则。这些推测性的原则对照于一组确定的事实(即我们在反思的平衡中所考虑的判断)来进行监测”[2]50,从而使我们能够很好地处理两个正义原则和优先排列方式。罗尔斯认为,作为原初状态的理性人,应该考虑到这些原则的优先性。与此同时,正义原则通过社会基本结构表明了人们不希望相互把对方作为手段,而只是作为自在的目的来对待的意图,正义的两个原则恰恰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罗尔斯这种反思平衡的证明方法中,如果某组道德原则阐释了某组道德判断,后者也就为前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也有学者对罗尔斯的这种理论提出质疑,比如,这种方法究竟能否克服相对主义的困境。同时,虽然它的阐发点是一组“深思熟虑的判断”,但在证明过程之中,只是“暂时性的定点”,而不是不可改变的。当在契约中导出一组原则与这组判断不相符合时,我们就可以选择,要么放弃该组原则,要么放弃该组判断,这就形成整体主义理论与实证主义理论的差异[3]。
三、罗尔斯政治哲学方法论批判
现代哲学家以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为视角,认为人们基于生活之中的社会或文化的道德原则所达成的一致性,即现实主体的一致性是构成道德原则和判断的必要条件。因此,罗尔斯从主体一致的道德客观性模式出发,运用平衡方法与原初状态的策略,力求解决有关社会正义的问题。罗尔斯为了确保“客观性”,把原初状态的当事人假设为自由的、理性的、相互冷漠的、不相互嫉妒、不知道自己在现实中处境的个体。他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各方是利己主义者,即那种只关心自己的某种利益,比方说财富、威望、权力的个人,而是被理解为对他人利益的冷淡的个人。”[2]13罗尔斯以原初状态作为自己理论的核心,然后,通过原初状态来规定其他概念,从而表明其自身的客观性。在这里,罗尔斯是把原初状态的人假设为理性人,这样,作为自由平等的理性人将会根据自律行事,并确定同意行事的基本原则,而同意行事所确立的原则又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表明,不仅确立的原则是客观的,而且构成原则的条件是客观的,正因如此,人们一旦获得恰当的观点,就必须遵循这些原则。从罗尔斯的论述之中,我们会发现,罗尔斯所指称的同意原则是建立在主体间的一致同意基础上的,是基于建构主义意义上的由普遍性转化而来的道德原则,即“道德原则是理性选择的目标”[4]。
哲学本身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但它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不具体讲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知识,而是讲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整个世界的共同性质和规律,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事物直观、简单,抽象的事物需要概括总结。而要把这抽象的概括和总结的学问教得深入浅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难道不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应该说它要求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纵知古今,横知中外,而且还要有一定艺术表达的功夫,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有理有据,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课堂才会变得生有趣,丰富多彩;学生才会对教师有敬爱之感,学习兴趣才会油然而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身加强学习,加强修养,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放眼世界,所需人才绝不是专一型而是一专多能型或多专多能型的。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尤其是教人以方法、启迪人智慧的哲学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技能,拿什么教给学生,启迪学生?随着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信息来源途径增多,教师如果还只是就本知识而讲课,课堂肯定枯燥乏味,学生不讨厌不反感才不足为奇呢。所以,作为现代教师的我们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洞悉当今世界时态,调整知识构成,传授给学生有时代感的知识。
有人道“教师不是用一小时、两小时来备课,而是用他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就当有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做学习型的教师,首先应当有创新精神。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谁创新,谁进步、谁发展;谁不创新,谁落后、谁倒退。创新的基右在哪儿?在教育,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创新学习实验已在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学校中进行。站在素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再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的哲学教学正是教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事物发展的能力(目前政治高考命题中的创新能力考查基本上都属于这种),其实质就是教学生创新。故哲学教学应教出哲学的智慧,教给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味哲学方法尤其是辩证思维方法的精髓。要达到这种境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哲学的内容触及学生的心灵,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从哲学层面上去激活学生“自强不息”的信念。
其次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就要相信学生有创新潜能,要不断激励学生质疑,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人文精神的教育,因为我们哲学常识宏微两观的网络构架,主体思想就是人的思想。
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丰富课堂教学情感,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情感教育,要突破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积极的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比如:讲矛盾的基本含义时,我选了这样一道诗作为我的总结词:
“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妈妈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给了我”
拳拳学子心,幽幽母子情。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伟大、圣洁、无私的妈妈,每一位有良知的学生都能体味到浓浓的母爱。我在分析母子间的“矛盾”,在加深了对矛盾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的同时;在灵魂深处又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的洗礼和净化。
关键词:信息网络 社会哲学 哲学
Key words:Information Network social philosophyMarxist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吴雪莹,天津师范大学学院哲学专业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哲学基本原理。
第二作者:吕奕炜,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助理管理员。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应该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关注时代命运、把握时代脉搏、展望未来前景,是哲学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信息网络建设时间并不长,但发展迅速,对信息网络的哲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实践意义上而言,对网络空间的哲学探讨有利于人际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理性对话和秩序化重构。信息网络就是信息的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存在于一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或系统中的关系的实质,体现了开放、多元、自由、共享的精神价值。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科技现象出现,要求哲学尤其是社会哲学进行理论概括和反思,信息网络以其重要影响成为现时代最显著的标志性技术物,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实在、中介以及交往等的看法,况且这种改变还在进行中尚无终结痕迹。完整的信息网络是人机以及人际互动的衍生物,纯粹的技术哲学审视并不能真正掌握信息网络的本质,必须在科技与人文、工具和价值结合的理论视点上寻找信息网络的本质内容。
对信息网络的哲学研究可以促进利益论研究的深入。网络作为技术形态以及数字平台出现的根本动力无疑是和人们的利益关切分不开的,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和利益关系密切相关,任何有关技术哲学和伦理问题的思考都无法离开利益考量,网络的出现使网络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满足方式多样化、利益冲突超限化、利益结构虚拟化,这一切现象的呈现使利益论的研究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理论生发点。
对网络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可以促进应用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由于电子信息网络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使得它成为从具有技术创新意义的事物扩展到具有全面社会意义的事物。网络伦理作为对网络空间面临的各种网络伦理问题的价值回应,既有着理论研究的现实紧迫性和内在动力,也有着理论架构的广阔空间。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更是一个负载伦理价值的技术问题。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技术涂层掩盖下的伦理道德问题,网络需要自己特有的伦理道德,网络伦理的建构能使网络由无序走向有序,深刻地体现出人类德性进步的程度。
促进哲学主题的转换和研究范式的变革,使哲学在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吸取理论和实践营养,以使自己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作出前瞻性、指导性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由以前的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中都慢一拍到现在和欧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是一个明显的时代进步,这种进步要求我们迫切拿出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巩固自身的技术成就,尤其是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现实也更加剧了哲学主题和研究范式转换的紧迫性。
网络哲学是对当代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人类存在方式的全面变革进行理论概括和哲学反思的新兴哲学学科。研究网络哲学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对网络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概括和反思,以期为网络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和价值规范;第二,促进哲学主题的转换与形态的变革,使哲学在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永葆青春;第三,在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的交流互动中丰富和深化哲学的新领域、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第四,为我国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持。
信息网络与哲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在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对当代网络实践进行哲学反思,又要在深入思考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对的一些观点、原理、规律进行发展和改造,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网络实践中许多最新的现象、概念、规律、理论是对哲学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网络和网络化为人类社会诸多关系的改变和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条件,未来发展将使历史真正走向世界历史,使人真正回归人自身。目前的关键是处理好网络与人的关系。网络不是金矿,也不是泡沫,网络时代的人不会变成神,也不会堕落为物。未来会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变革本身,而取决于我们昨天的梦想与今天的创造。“如果互联网发生了问题,将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技术、缺乏远见或者缺乏动力,而是因为我们未能把握方向共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林力.网络时代的十大天然法则[J].管理新说,2002(12)
党的十指出扎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进一步彰显了我党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自信与自强。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出现了一些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说到底是与文化建设有关。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的改善了。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条件之外,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的条件。实事求是地讲,30多年来的改革,我国文化建设确实是落后于经济发展,我们自己不满意,外国人也不满意。国内的怨言不多说,英国撒切尔夫人曾妖化诬蔑我国为“只生产物品、不生产思想”的国家。所以说,要综合考虑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作用,我们要具体分析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抓住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扬长避短,加大文化兴国前进步伐。以下关系是文化必须处理的关系:
首先,三位一体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辩证关系在发展文化兴国必须考虑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兴国战略的指导,的社会发展观是他的的哲学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的过程”是发展的特色,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文化是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不是简单地机械的反应而是有其必然的规律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文化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而这些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总的观点。”由此可知,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错,联系时紧密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三位一体社会”的发展,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既是着力点,又是奋斗目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十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的现实目标。可以说,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我国文化领域发生,但现实的生活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还与经济社会发展脱钩,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地方对文化建设没有提到重要议事议程;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部分人社会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离轨道的迹象;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投入不均衡,公民素养差距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其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也是文化兴国要注意的问题。
历史继承性是文化的特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民粹并行不悖,文化兴国是缺不得这两者的。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矛盾是二者不可避免的。其一,解放思想是有中国特色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法宝。李长春同志讲过:“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解放思想着力点在思想大解放,放的过程也要收就是在大方的基础上的大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集中。这就要求把社会中复杂多样的、消极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上来,统一到党的十精神上来;其二,思想解放就必须依靠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指导下的思想解放度与我们对本本主义等观念的破除,固定思维的革新,着眼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伟大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至关重要。其三,中国的历史,的两个重要观点要引起我们重视:前进发展的是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割断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且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出现断层,所以,我们的新思想、新文化都有一个吸收借鉴的优势,所有这些都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传统文化是我们新思想的源泉。
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辩证关系也是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文化的交流实为必须。中外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一刀切,而应辩证地看待。曾强调:“对于外国文化,盲目排外的是不对的,对进步的外国文化我们的策略是借鉴吸收,支撑发展中国新文化;不加思考照搬也不对的的,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与此同时,从全球看,文化呈现出发展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还有加剧的倾向。因此,我国文化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拿捏到位,实现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抽象艺术作为现代派美术,是将实物的形体进行分解、提炼。整合成一副完整的艺术作品,重点在表现作品的形式美。毕加索是抽象艺术的忠实践行者,他的《亚威农少女》和《格尔尼卡》是著名的抽象艺术作品,然而毕加索的作品在对实物形象抽象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形式的创新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保留了事物的一部分真像,所以一部分艺术家认为毕加索的作品只能作为半抽象作品。
1 抽象主义的定义
抽象主义是二战后发展的绘画流派,抽象主义画家认为作品是即席创作的,更加强调作品的自发性和随意性,更加注重画家思维的表达。抽象流派更加强调艺术的情感表达,和自我的表现,作品不再真实的还原事物原本的模样,放弃了模仿的创作模式。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把自然作来为抽象的系统来表达作家的感知,几何体在绘画中将自然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家们为了更加真实的反应客观实在,用了移动视角来进行创作,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展现实物的不同方面,这一点,毕加索的作品中经常采用。作为抽象主义的代表,帕诺夫斯基认为抽象主义是缺乏实际内容的,只是纯粹的形式的表现,他认为内容是隐藏在作品之后的东西,通过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帕诺夫斯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改变的更加彻底。
2 毕加索不同时期作品风格
毕加索作为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多产而有诱惑力。毕加索一生都在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不断突破,被誉为20世纪美术最伟大的大师。
毕加索不同的人生经历造成了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和特色。毕加索年少时对学院派的保守教学方法不满,在巴塞罗那受到西欧各种先进思潮的影响,想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等对他的影响都很大。由于巴塞罗那受到政治变动的冲击,人民深受其害,对毕加索的作品创作产生了刺激,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呈现出一种悲伤的忧郁色彩,作品色彩多为冷色调。1904年~1906年,毕加索的作品创作被称为玫瑰色时期,他的作品对象多为街头艺人或者年轻少女。毕加索早起的作品仍然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1907年毕加索宣布作品人物必须服从于绘画需要,绘画工具在重新组合后可以重组为立体空间,1907年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作品创作的重大转折,标志着现代艺术的新突破,并由此诞生了立体主义运动的。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将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分解为几何组合体。然而这些几何体的组合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立体感,画面呈现出连续性和完整性。《亚维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的第一部立体主义的作品,作者从新的视角看事物,创造出新的视角下的绘画语言。毕加索随后创作的《卡恩韦勒像》、《小女和曼多林》等作品中作者对空间和事物的关系分解整合,组成新的几何和形体。毕加索的作品没有通过直白的意境或者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只是借助画名来引导观赏者将不相及的事物联想一起去发现绘画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毕加索在1908~1911年的作品中更加忽视客观事物的再现和表达,以一种更加彻底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分解,观赏者在阅读时更加无法找出作者表达的物象,在毕加索这一段时期的作品中,色彩的作用已经被降到最低,只是用单纯的几种色彩来表达事物和结构的张力。毕加索的作品中,线条和几何体被运用在事物外观,抽象绘画的风格表现的更加浓烈。1915年至1920年,毕加索的画风从抽象主义转向了写实,然而他的《格尔尼卡》仍然有着抽象主义的运用,具有较高的成就。
3 毕加索作品中所体现的抽象主义的哲学观点
抽象主义的绘画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哲学思想的影响,画家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是非描述性和非客观性的,都是在逐渐的探索中形成的,受到当时西方哲学思想和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抽象主义强调创作的无意识和自发性,同时也是对人的潜意识的刺激。毕加索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更加注重从自我的感受来描绘实物,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创作特征。毕加索的创作是在不断地探索和新的追求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并运用在绘画创作中。抽象主义是由立体主义发展而来,立体主义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人阶段,不同的阶段对画面结构和色彩度的运用方法不同,分解立体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画作在保持画面平面性和整体性的同时,突破了传统绘画中的模仿,对客观事物的表象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在这一阶段的作品中,画家们拒绝画面中充斥着明亮的色彩和阿拉伯图案装饰。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就是这一作品风格的具现,毕加索在这里面从新的角度对画面进行重组和理性分析,组成了画面新的形体和空间结构。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绘画色彩被重视起来,黄绿色、灰色和淡黄色之间的各种色调被画家们运用起来,画中的形体虽然依旧比较零碎,但是却相较以前有了很浓厚的装饰味道。画家们用新的实物来表现绘画语言和艺术手法,对观赏者提出了现实和幻觉的问题,毕加索的《斗牛士或斗牛迷》整幅作品中看不出斗牛场面也无斗牛迷的动作行为,画面中各种不同形态的几何体拼凑在一起,虽然看似和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无关联,然而在画家所拟的画名的引导下,观赏者在潜意识里形成了画面多表达的场面。
4 结束语
抽象绘画更多的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感知,在抽象派作家的画中,更加注重精神感知,外部自然形象被弱化,作家在作品中充分的宣泄自己的精神意识,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在作品中,作家为人们构造的是更加具有韵律、崇高和平衡的美感,西方抽象主义的发展是由宏观到微观的一个过程,最终达到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目标。毕加索虽然不是纯粹的抽象派画家,但是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实体主义,是对传统画法的突破和创新,为抽象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形式和环境中给观赏者以启迪,毕加索在绘画中将宏观把握和形式表现发展到成熟,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毕加索作为抽象主义发展转折中的代表人物,是我们在对抽象主义进行探索时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深人探讨和研究西方抽象绘画形式发展和变化的关键所在。
透明是真爱梦想的核心竞争力吗?像真爱一样透明是每个公益组织都能做到的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得从另一个真爱梦想的特质:专业高效说起。因为只有追问为什么真爱梦想要采用商业化管理,才能理解我的公益哲学思考脉络。
寻找第一性原理
全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是由柯达的相机工程师Steve Sasson;在1975年发明的。1998年,柯达有17万名员工在全球销售所有相纸的85%。而仅仅在13年后的2012年1月,柯达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2007年诺基亚销售额占全世界手机销售额的40%,同年iPhone上市,谷歌开始做安卓。诺基亚的CEO看到苹果手机说,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小玩意,我们的对手还是摩托罗拉。在功能手机领域连续领先14年后,2013年,诺基亚在智能手机时代被微软收购。当诺基亚CEO在最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把公司卖掉时,他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最近的十几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一些曾经辉煌过的公司和它们的商业模式都消失了。未来,很多行业也将会经历这样的颠覆。身处公益行业的我们是否也会面对这样的命运呢?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李善友教授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每个创业者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真爱梦想创立于2007年,次年获得上海市民政局的支持,获批成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近10年的公益实践中,我一直生活在扑面而来的工作喜悦感和焦虑感中。商业社会不断上演的大戏时常让我陷入一种隐隐的危机感中:如何保持真爱梦想的创造力,获得永续的发展?作为创始人,我必须思考清楚真爱梦想的第一性原理;作为一家教育公益基金会,还必须回答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明确个人与基金会整体的公益信念,从而构建顺应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回顾创办真爱梦想的初衷,我想该有三个基石假设:1、社会进步是由人的认知提升导致的;2、人的认知观念的进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3、教育就是人类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特别是针对儿童。由此推导出真爱梦想的第一性原理:儿童教育改善会推动社会进步。
在第一性原理之上,真爱梦想构建了使命:专注素养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我们相信能够透过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寻找并探索可持续的系统化公益产品和服务模式:怎样让我们关注的孩子有能力和信心去迎接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那些在城镇化转型过程中遇到困境的孩子,在贫困地区指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孩子,他们未来将面对越来越固化的社会阶层形态。我们希望透过社会、企业、政府之间跨界的教育公益合作,帮助学校突破唯分数论的现状,给孩子们更健全的教育;透过为教师赋能,引导孩子们成长为心智健全、认知完整、富有梦想力的青年,而这些孩子就是中国的未来。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就要看今天有什么样的教育。
公益引入商业化思维之一:制定战略,对有限资源合理配置
应该说每个公益机构都有伟大的使命,但不一定每个机构都能找到实现使命的清晰战略。走过9年实践,我们每年会重新审视基金会的战略。找准社会问题的痛点,展开战略思考,根据未来可能获得的资源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借鉴商业化思维的第一步。
今天教育的痛点几乎是全社会的痛点――有教无育,高分低能。9年前,真爱梦想尝试找到解决应试教育的痛点,快速建立了可迭代的原型――梦想中心乡村图书馆1.0模式。我们的战略路径是:以硬件加软件的方式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以农村突围城市的方式来扩大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力。基于“梦想中心”1.0展开的迭代能力,是我们这些年成长的主要动因,同时可以看出我们近年来开展的70多个项目的内在逻辑关系。
比如脱胎于乡村图书馆的五彩梦想中心教室,我们希望打开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透过图书和电脑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从诞生第一天就受到孩子们欢迎的梦想中心如何能快速复制?设计出连锁店一样的标准化梦想中心建设模式是我们的第一次产品迭代。这次迭代让我们今天有能力每1-2年就升级梦想中心配置,如今梦想中心已经迭代到5,O版。而且我们在一年中,仅用4名员工就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建设400多家梦想中心。
2008年的一次偶遇将华师大课程所所长崔允济教授带进梦想中心,他提出要为孩子们创造出一套跨学科的素养教育课程――“梦想课程”。如何让这些课程能持续地为孩子们带来改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为当地的教师赋能――于是出现了“梦想领路人、梦想教练计划”等一系列教师培训项目,今天这些培训项目已经纳入了“教师发展学院”的教师成长体系,成为老师一校长一局长三级培训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微博兴起的2009年,我们开始设计为老师提供轻社交平台――梦想盒子,今天已经有近10万名梦想老师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悟。深藏在2500多个学校里的梦想中心和梦想课程,如何能让更多的人看见?2015年我们设计出―款能移动的梦想教室一梦想大篷车,今年梦想大篷车项目组历时163天,沿古老的丝绸之路,走过陕西、宁夏、内蒙、甘肃、青海、新疆6省区,累计行驶1.6万公里,超过3万名孩子体验到了包括3D打印课在内的丰富的梦想课程。
2014年,真爱梦想从非公募基金会转制为公募基金会,我们又该如何带动更多人一起发展?于是,致力于帮助小微公益组织和公益理想者们的公益众筹平台“火堆”应运而生――个人与组织不仅可以在火堆平台上发起筹款项目,还可以获得真爱梦想提供的资源对接、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公益咨询等各项服务。
在梦想中心的延续性创新过程中,当我们发现一些突破性的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时,就会把它引入梦想中心。比如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3D打印课程进入了梦想大篷车;随着AR/VR技术的成熟,我们也在研究引入沉浸式学习的方式。
公益引入商业化思维之二:建立有战斗力的团队
中医学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的多种学科的融合体,它是随着古代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以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立足点,结合古典哲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特点及现代医学特点的分析、比较,站在思维方法的高度探讨中医发展的趋向,不但肯定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并认为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 中医现代化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传统中医理论 中医现代化 古典哲学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英文翻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TCM。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被世人所瞩目,并不是它具有当今公认的先进的科学理论,恰恰相反,它是以东方古老而深奥的哲学思想及同学科所没有的特色与优势吸引着世界。中医学的理论模式是在古典自然哲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中医的科学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怀疑,因此,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呢?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指在保持中医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将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纳入现代科学整体发展轨道,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学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通过多学科向中医学的渗透,形成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依靠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来促进中医学向更趋系统化、客观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要求以现代科学思想为指导,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学固有的理论体系,全方位、多学科地吸取一切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作为自身的养料,使其学术理论和临证实践具备现代科学的特征。其最终目标绝非实现中西医全面结合,中西医结合只能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一股巨大力量;西医学只是实现这一过程可借鉴和可吸收的学科,不可能取代中医学[1]。
1 中医现代化与中医特色是否具有相容性
中医的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自然体现,是哲学与医学相融合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实践。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辨证,哪一样都离不开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而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过是其中一个具体体现罢了。总之,中医是传统人文观念和传统科学相混合的产物。中医存在了几千年,其科学文化体系表现在,对生命现象、人体功能、生命规律的直接观察、整体把握以及对疾病未病防治,动态整体诊断,激发潜能,自我调节等。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一门医学哲学,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所派生出来的医学哲学,与现代科学从根本上存在着互不兼容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不能解释脾与胃关系、经络的走向、中医气的运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实践持续了几千年,并以其具有较好疗效性而为中国人所接受,甚至为世界人们所接受,我学院一位方剂学袁教授在美国纽约的"中医黑诊所"(在美国中医诊所暂无行医执照) 里看到中医的汤药、针灸及拔火罐等很受欢迎,这说明中医的传统疗法是有其效果的,但其理论与现代科学从根本上存在着互不兼容性,那么如何真正的达到中医现代化,使其在理论上和临床疗效上与现代科学具有相容性呢?这是我们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实际上仍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因为中医现代化的基点是中医而不是其他学科,是在中医学原有的基础上现代化,因此对原有中医学就有一个继承的问题,而现代化则应是她的发展,不是中医学受到摒弃或为其他学科所代替。
2 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体现着整体观
中医学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原始社会,《黄帝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思维形式采取“比类取象”的方法,停留在宏观的抽象与模糊,是思辨的、逻辑的,把人及其疾病置于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不是用一因一果的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识别疾病[2]。比如在中医整体观中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1)生命有机性,中医学自始至终以人为本,不仅仅局限于人体自身的有机性,更倡导自然界的有机性。“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统一观,认为“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这里的“大同”,无疑就是对“有机”的反映。(2)整体性,系统观认为生命是有序、开放、自我调节和有目的性的整体,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灵魂和精华,不论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都面向人这个整体,同时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个要素,全面加以考察,现代的整体观还包括社会地位,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考察。(3)以模型描述对象,即研究真实现象形成概念模拟对象行为,这个问题,源于五材学说的五行说体现最明确。当古代医家把反映古代农业生态的“五材”比类于人体某种病理、生理状态,五脏配五行,使中医以模型描述对象的方法确立[3]。《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几千年来,这样的思维方法,始终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指导。由此相关的辨证论治体系,“四诊合参”,“司外揣内”也无不一一对应于信息论原理及控制论核心的“黑箱方法”、反馈调节机制等,另外中医理论把人体生命看成是“形与神俱”的统一体。对形神关系,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都认为神随形生,神赖于形。但道家主要从本体论角度探讨人之生成规律及个体生命之自然本性,以达顺从自然,全生全身;儒家则从认识论和伦理本位出发,探索主体能力发挥和心性修养之有效途径。而中医学的形神观则立足于医疗实践,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综合并发挥儒道两家的形神理论[4]。由此可见中医的整体观既是其立足点,又是它的精髓。
3 传统中医理论模式需要现代化重构
中医学是唯一延续至今的与现代医学并存的中国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学科。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上中医药与现代科学发展的不适应,中医的地位可谓岌岌可危。有学者认为,中医理论是一种“哲理式”的思辨,实践是一种“经验式”的积累,从现象上看,中医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略显不足,中医的许多分支学科在萎缩,主动或被动地与西医同化;一些中医院为了求生存,放下纯中医的架子,大量地引进大型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大量地使用西药,甚至超过中药;反映在人才需求方面,中医院校毕业生普遍面临找工作难的窘境。这一切,都无法令人乐观。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医在世纪之交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人们发现,21世纪将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融合的时代,这也反映在现代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上。目前西医正经历由微观到宏观的新转变,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再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而传统中医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没有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没有摆脱古老的哲学的约束,中医学偏重于整体的肯定,而对人体的病理生理缺乏细致入微的考察,过分强调整体经验陷入知而不分之弊,不能细致入微地进行解剖、分析。中医学偏向实用,而忽视实证理论,中医理论仅是用来说理及指导临床的工具,而不是对人体内在的规律的阐释,其真理性不是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仅体现在它联络经验过程中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有用性上,较现代医学缺乏客观、科学的精神。同时,富有辩证性的中医思想体系缺乏对观念的精确界定和细密分辨,造成现象与实质不分,观念与经验混淆,概念的模糊又造成了理论的模棱两可性。中医作为医学应该具备自然科学的特点,故中医学不能免去现代化这一过程。我们应该有勇气突破前人的金科玉律,对传统的中医体系进行整理,对传统的中医理论模式与中医的文化根基进行反思,在重构发展中继承其科学精髓,剔其庸俗糟粕,让现代科学中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成果给古老的中医增添活力,这样,中医必能获得新的发展。
4 中药的现代化
中药的现代化问题,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传统中药饮片的现代化问题, 中医处方是针对某个患者开的特定的临时组方,包括古方、经方、时方、验方(偏方)、秘方等等,这是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传统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临床疗效的基础,发展传统医药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使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名称的统一 我国地域广阔、物种繁多, 不少中医古籍和地方性本草多是民间医生经验的汇集。目前中药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例如有南北区分的药物如南、北五味子,南、北苍术,南、北沙参等。处方调配随意性大,临床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难掌握,学术交流说不清。因此,当前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为纲,抓住国家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契机,用生药学的方法,形态学描述、分类学处理制定中药饮片实名原则。如基源名、传统习惯名、加工炮制名、药用部位名等等,使中药饮片的名称统一,处方规范,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名正言顺”。
4.2 加工炮制的规范化 中药材前期的加工,多在产地采收季节由药农及时加工,中药材后期加工多在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由药工进行。基层医院中药房购入的多为传统的中药饮片,是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的最后关口。目前中药饮片的质量呈下降趋势,有的是野生资源减少,如甘草越来越细,杜仲、黄柏、厚朴越来越薄;有的是栽培品各地品种不一,如丹参、、党参、黄芪等;更多的是加工炮制方法不统一,如茯苓有块状、片状,鸡血藤、苦参块状有大有小;炒黄、炒焦全凭感官而定,如焦山楂、酒炒黄芩、炒山栀、盐炒杜仲;对中药饮片的粗细、大小、颜色、气味、杂质、灰分等以外观、感官确定其质量优劣,国家无统一标准,主观性强。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材534种,其中有200余种需加工炮制的未提到,使饮片炮制品性状无据可依。生药经炮制后显微特征、化学成分都与生药不尽相同,有的甚至面目全非,没有标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4.3 中药剂型现代化 中药剂型的不同与使用者的需要相关,有传统的汤剂、丸剂等和具有现代化表现的超微饮片, 冲剂、气雾剂、胶囊剂、栓剂、缓释剂等新剂型,为方便患者用药、提高中药疗效发挥了作用。中药的现代化应立足于中医药理论,证法方药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解决制约优势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组织中医药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队伍,争取实现飞跃性进展,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5 中医现代化的实现应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实践,中医和西医都各具特色,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它主要从疾病当前的病因、病位、病性、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五个方面来整体地分析疾病,因而,在临床上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就是因为中医强调的是证,以证来论治,而西医只注重病因、病位,具有片面性,有些疾病只治标而未治本,中医则标本兼治,当然西医在急救等方面具有它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要“有的放矢”。中西医结合应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证结合扩大了治疗范围,丰富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病因结构、疾病发展规律随之变化,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退行性病、老年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主导疾病,其形成中的社会因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七情心理等非常重要,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医理论非常重视的,如何利用中医之优势,找到更好的治疗、预防手段应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与焦点。所以说中医现代化在临床上的突破口有两个:(1)现代的疑难杂证是以病因治疗的西医内科和以手术为主的西医外科的难题,而这恰恰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2)在保健方面,中医的养生术和保健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是传统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相融会而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也吸取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成就,它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的多学科的融合体,但在现代层次上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还需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医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罗雄,凌湘力. 从“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谈中医现代化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27(2) :7-8.
2002年,中国汽车行业如一辆驶入快车道的马车,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未来大市场”地位也初现端倪。
当像中国这样庞大的汽车市场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时,便如同一个新鲜诱人的蛋糕“裸”的摆在阳光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希望能分到一口,而且这一口越大越好。在这个“群雄争霸”的年代,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要想不被淹没在进口汽车的包围中,必须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鉴于这种实现“中国创造”的野心,郭谦的观致汽车横空出世了。
与传统的自主品牌汽车相比,观致最大的特点是:从一开始就按照欧洲的标准来设计和制造观致的产品。只是与大多数的自主品牌一样,观致的股东方并没有相关经验,于是观致选择了汇聚全球知名企业人才,打造新产品,并采用了95%的世界顶级供应商公司,包括麦格纳斯太尔、天合、大陆、博世和法雷奥等。
2013年12月18日,观致汽车济南授权经销商――济南嘉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盛大开业,这也是观致汽车在华北地区的首家授权经销商店。它的开业预示着观致汽车在华经销商网络正在按计划全面推进。
时至今日,观致汽车签约的经销商已达到120家。与济南嘉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样,其他第一批经销商也将陆续在年底前开业,2014年新开店将超过100家。
流浪者的最后一站?
“我们拥有国际化的专业团队,能够整合全球资源,生产出各方面都达到国际水准的产品,这是“观致模式”的基本点。”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谦这样解读“观致模式”,足见他对自己的国际化团队的得意。
翻看观致专业团队的资料,不难发现这确实是一支非常国际化的团队。不论是担任各部分负责人的高管还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几乎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来头”。观致汽车将一群牛人从国际、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猎聘过来,足见这是一个野心不小的企业。
有人说一个企业的模样反映的是决策者的野心,这就不禁让人好奇观致汽车的决策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在2013年12月18日的济南嘉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开业盛典上,周刊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谦先生,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平和与坚定的力量。
1989年,在卸下全国学联副主席、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的光环后,郭谦从清华大学汽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了一汽汽车研究所的卡车发动机设计室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凭借专业的技术实力和过人的管理才能,一路高升,以34岁的年纪,任一汽集团总经理耿昭杰的助理(一汽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所谓年少得志,不过如此。但很快,郭谦迎来了人生第一个低潮。1998年,在行内和外界都一片赞誉中,传闻中耿绍杰的继承人郭谦失去了看似顺理成章的一汽集团总经理的职位,不久后离开了过去13年中承载了他太多梦想和期盼的一汽集团,转投北汽。
2002年,郭谦加盟北控。当年10月,北京现代顺利成立后,居功至伟的郭谦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是名副其实的中方大管家。最初的几年时间里,郭谦的个人能力得到了相对充分的实现,业绩突出,甚至在汽车行业极度不景气的2004年,北京现代前10个月的汽车销量仍然突破了15万辆,提前完成销售指标,这在当时一度成为一个神话。但创造了“现代速度”的郭谦并没有将北汽作为自己职业上的归宿,反而做出了一个让大家跌破眼镜的决定:离开北汽。有知情人透露,郭谦这次出走是因为韩国现代越来越多的插手北京现代的经营,甚至企图控制原由郭谦分管的公司关键业务。
后来郭谦又转投大众中国,但这一次,从加入到离开,郭谦只用了一年。每个东家越来越短的了解时间也许能反映很多事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郭谦越来越明白自己要什么。2007年,郭谦悄然加盟奇瑞。
有人说新生奇瑞,注定是郭谦的最后一站,这种说法其实有着一股宿命的味道。尽管奇瑞在品牌价值或者国际知名度上也许在现在看来并不及之前郭谦工作过的几家汽车企业,但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郭谦与奇瑞的契合。
观致的野心与考验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汽车品牌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野心和技术。有野心,一些短暂的“蝇头小利”才入不了经营者的眼,企业才能走的长远;有技术,才能把经营者的野心变为现实。现在很多中国自主品牌难以突出重围也是因为有的缺乏野心,一味压低费用,企图以低价取胜;有的缺少技术,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不过关。很庆幸,观致汽车野心与技术两者兼具。
从价格上看,观致3轿车将三个型号的车的价位定在了119900元到167900元之间。“定价的方法很简单,价格是市场定的,那么我们在市场上找下参照。如果我们与一款20万元的车比较,我们各方面都比它略好一点,我们作为一个新品牌,就应该定价比20万元略低。”正是本着这种建品牌而不是急收益的态度,观致3首先在价格上就有了比较大的竞争力。
由于任一电荷都会在其周围产生电场,为了描述场源点电荷的电场,可引入另一电荷做研究。当引入另一个点电荷时,点电荷本身也产生电场,此时的电场已不是原来的电场了,而是一个复合电场,它的力学特性也不是原来电场的了。
哲学上讲“要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启发了我们。为了研究场源点电荷的电场情况,我们引入的一个检验电荷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电荷电量足够小,产生的电场足够弱,它引入后的复合电场主要是场源电荷产生;二是体积足够小,可以看成质点,这样可以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特征。
能否用检验电荷q所受的力F来描述场源点电荷Q的电场力学特征呢?从F = k Q ? q r 2可知,这是不行的,引入的描述电场力学特征的物理量必须只能反映电场本身的特点,不能与外在的因素有关。而上式中,F与检验电荷的电量q有关,且如果在电场中同一点,分别放置正、负电荷,电场力的方向也不同。
虽然不能用检验电荷受力来描述电场,但也给了我们启发。我们注意到,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放入不同电量的检验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量越大,电场力越大。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即使放入同一检验电荷q,一般来说,所受的电场力也不同,但检验电荷的电量越大,电场力就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考查一下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电量的比值。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分别放入电量为q1、q2、q3的检验电荷,它们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1、F2、F3,则有:
F1 = k Q ? q1 r 2 F2 = k Q ? q2 r 2 F3 = k Q ? q3 r 2
显然:F1 q1 = F2 q2 = F3 q3 = k Q r 2
上式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不同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不同,但它所受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却相同,与检验电荷无关,只跟场源电荷有关(场源电荷的电量Q及在电场中的位置r)。
若将同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则有:
F1 = k Q ? q r 12 F2 = k Q ? q r2 2 F3 = k Q ? q r3 2
则:F1 q ≠ F2 q ≠ F3 q
上式表明,即使是同一检验电荷q,放置在电场中的不同的点(r1 ≠ r2 ≠ r3),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也不同,但它们的比值仅由场源电荷的电场决定。
这样说来,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Fq有三个特性:
1、确定性。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如:距场源电荷Q距离为r 处),不同的检验电荷的Fq均相同(k Q r 2),且只与场源电荷有关。
2、区别性。在电场的不同点,即使是相同的检验电荷,其Fq也是不相同的(r1 ≠ r2),Fq只与场源电荷及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本质性。电场中某点Fq越大,表明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越大,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强;反之,则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弱,Fq可以反映电场力学特性的本质特点。
据此,我们可以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它是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而定义的,这就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新物理量。
考虑到电荷有正、负,我们规定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放置在该点的正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从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可以看出,E = Fq只是电场强度的量度式而非决定式,因而不能说“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事实上E与q、F无关。它的有无、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与外在的因素无关。即使不放入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也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通过外在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度量其本质。正如问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它是由本人长的高度决定的,但可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即使不用尺子去测量,人的高度也是确定不变的,因而正确的测量可以反映出而并非决定人的高度。
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新的物理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已知的两个物理量与要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有关,如电场强度这一概念的引入中,电场就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二是已知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具有确定性和区别性,即对于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一般是不同的,能够将它们区别开。三是两个物理量比值的结果有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本例中,Fq的大小能反映出该点电场的强弱。
散文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种,文学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学者散文也不例外。然而,学者散文特别的创作主体与散文自身的文学性要求之间,存在着难解的矛盾。此外,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文学日益边缘化、市场化的态势愈发显著,学者散文也同样处在这一时代环境的笼罩之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本文试着对学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临的危机,以粗略的描述。
一、 学者与散文之间的天然矛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崛起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学者散文”的关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成为评论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最早的是台湾散文家余光中,他从创作主体以及其文化素养、文体类型、读者反映对“学者散文”进行了描述。后来有香港散文家梁锡华,大陆的学者钟友循,范培松,袁良骏,吴俊,喻大翔,洪子诚,韩国学者金惠俊,他们或关注创作主体,或关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别对“学者散文”做了描述,其中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喻教授认为:“所谓学者散文,主要指各门学科中专业学者创作的,具有现在思维特征、价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识理想、心理内容等质素的,各种类型与问题风格的散文作品。”,这一概括从创作主体、文本、成就三个角度对学者散文进行了准确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有的学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输出或者启蒙、批判立场的表达,这样往往冲淡艺术审美的经营而使其散文成为知识的堆积或一味的说教。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梦》等),充满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从而带来其散文强烈的理性色彩。当然,这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的自觉是有意义的,但是却造成作品的过于沉重、呆板,缺乏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生动和柔软性,也会给读者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再比如余光中,他虽曾指出学者散文“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间。……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但他的所谓的知性散文《书斋书灾》、《和疝气》、《梵高的向日葵》等中,丝毫也见不到精致的结构,生动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从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本质要求出发,很难肯定它们是美好的作品。还有研究者认为,“周涛散文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够坚实有力。”这一说法也是相当中肯的。这种矛盾在现代学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合适的消解。比如鲁迅散文中赤诚的精神,林语堂散文中洋溢着的幽默,梁实秋散文优雅下面蕴藏的淡淡的苦味。近年有些学者散文家则追求散文的个性化、生命化、清淡化,这又导致散文缺乏思想和精神的底蕴。当然,这种结果可能是对于前一种情况的纠偏所导致的,却不如人意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著名散文家柯灵这样说:“寸楮片纸,却是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兴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可见在散文家那里,好的散文也应该是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典范。然而,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与创作实践仍有距离,如何将正确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以实现学者散文文本的某种完满,是当今学者散文家和学者散文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 大众化、商业化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席卷而来。从而使文化、文学以及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严峻的形式下,长期回避的利益问题以及相关的价值取舍,导致学者、知识分子的分化。有的学者、知识分子选择“下海”,有的选择趋时的亚文学写作,比如,广告文学,电影剧本,通俗小说等。有的人则表现出面对时代变迁的冷静和自觉,表示坚守知识分子的理想阵地,他们面对压力作出了相对的应对。“没有英雄、缺乏戏剧性、操正步、常规建设,这无疑都是散文时代的标志。在此背景下,学者散文当然地成为了九十年代散文的主流。戏剧理论家余秋雨的散文是学者散文的典型代表,他先后出版了《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笔记》(1998年)、《霜冷长河》(1999年)等一批散文集,本本畅销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季羡林,他的《虎年抒怀》、《清塘荷韵》、《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1999年又创作了《站在之墓前》。与季老相似的年长的学者散文家还有张中行、汪曾琪、董桥,画家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等等,都在散文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学者散文成就了客观的成绩,却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散文评论家韩小蕙曾撰文惊呼:“散文变成了什么?”,“散文怎么离文学越来越远”,并指出当时散文存在的种种弊处:把散文写成论说文;把随笔写成思想提纲;大文化散文变成了百宝箱;更有一类以功利为目的的散文等等。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雷达也这样说:“散文过多地承载文化,压制了文学的灵性,使散文特性正在丧失,严格上说,有些学者散文不是散文。”这一后果不能说和学者本身无关,更不能说和整个时代环境无关,它恰恰说明了学者在时代环境下的选择以及坚持(操守)。
然而总有人面对文学、学术的商业化表示俨然新潮的肯定,他们认为学者以及学者散文无论如何都是新的文化消费中的因素,这好像是给学者和学者散文定命。岂不视这如今文化的严峻形式,以及这背景下面一切的遭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是指向利润和官能享受的,学者散文必将在他们面前丧失掉最后一点可能。学者散文的读者渐渐窄化,学者的审美能力渐渐退化,学者散文家渐渐分化,大部分人将举着文化的大旗,做起商人的经营了。
三、结语
相信不管是学者与散文的天然矛盾,还是当代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性遭遇,学者散文的过去是辉煌的,未来是向前进的。我们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和建设存在着无限的空间,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末尾有人这样讲:“难道我们不该把学者散文当作一个独立的散文品种来研究?难道我们不该有一部学者散文史?不该有一部或几部学者散文选集?”,这个想像似的无疑而问,在今天得到了回应,学者散文的研究上已经有不少可观的成果。然而,散文领域的研究——也许是因为其体裁的特别——向来不是那么热闹,因此其建设的步伐依旧蹒跚。
当然学者散文的研究,不仅仅止于关于它的概念的厘定,文本的解读,生命的关照,更应该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建设。从古到今,从大陆到港、澳、台,从华文世界到整个地球,学者散文有它自己的历史和国度,在巨大的时空下恢复它零碎而又模糊的面影,需要更多智慧而且执着的建设者。
注释:
① 董正宇:《也说“学者散文”》,《理论与创作》2003,1。
② 喻大翔:《现代中文散文十五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③ 余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哲学涉及生活中的众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动等。哲学问题一直以来并仍将继续影响我们的教学机构、教学课程、教学目标等。哲学在宏观层面对教育提出了大体的框架,可以说哲学在决定课程方面的重要性已是定律,无可争辩。作为一线的在职教师,我们有必要理解课程与哲学的关系。
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已有了很多的实践和经验,并在这课改科研方面有了众多的学术与观点。然而,对于课改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却少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是现在众多职业学校流行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体现出这种模式的优越性。近几年的快速的发展,证明了这种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认为,如果对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哲学层面进行思考,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并能深化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哲学在人们作出有关课程和教学的重大决策方面一直发挥作用,包括隐性和显性的。在就影响课程的哲学思想而言,主要有四种哲学影响了教育:观念论、实在论、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这些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课程工作者本身带有深刻的哲学观点。
课程工作者们的哲学观受到他们生活经验、常识、受教育程度、经济制约、政治意识等各个方面的约束和影响。并且在环境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哲学观也在随之变化。所以,课程开发的工作者的哲学观是在课程行动之前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充分的价值观的梳理。当前,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职教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要做到客观地、全面地看待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去审视、分析现象或解决问题,从他人的价值观经济角色来思考。换位思考是课程开发者必备的要素之一。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观念论、实在论、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辨析。
观念论、实在论是属于传统哲学,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属于现代哲学。人们通常把柏拉图视为观念论的代表任务,这个观点强调从道德上和精神上来解释世界,并且把课程分为层次,有等级之别。实在论的典型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要从物体和物质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他们认为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理智来认识世界的。在观念论、实在论的观点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非常符合其要求的。在工作环境下,学生能够非常真实地体验工作的过程,学习即工作,在学校的学习是与社会的工作相关联的,这种关联正是课程开发者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工作情境中,学生通过完成真实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感受和学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包括学习上的,学术上的,还有人们交往的各种技能技巧。从观念论、实在论的观点来看,人们强调有组织地讲授课程,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培养理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这样的教学效果的。工作过程是动态的,任务的完成是依靠多个能力素养来支撑的,如果没有系统的综合的课程素养的形成,那么,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弥补了原有课程中的不足。在工作任务为引领的前提下,有组织有秩序地做好工作相关事物,在工作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训练,更能真实地带领学生体验到今后正式融入社会后的基本职业能力。让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学习所能,这正是应证了实在论、观念论哲学的思想。
现代哲学中的实用主义以变化的过程和关系为基础,把知识看作是现实不断变化的过程。学习发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且,解决问题是可以迁移到一个广泛的学科和情境中的。学习实际是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交换。根据实用主义的观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符合实用主义的特点。因为在工作过程中,周围的现实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学生在这种经常变化的工作环境里得到锻炼,能够应对,这其中产生的隐性的能力发展是我们所需要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后,就会想尽办法来解决它,一个办法不行另外用其他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寻找多种方案来解决遇到的问题。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仅提供问题。在工作环境中,学生与环境,问题与方法,多次地交替和掺杂,能提高真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为完成工作的职业技能。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现了新时期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辞海》对平等的解释是:“平等是人们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教育领域呼吁师生平等的声音不绝于耳。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变迁,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具体到实际环节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在职业学校,无论在入学之前的学业成绩如何,来到职业学校将会接受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不再是普通学校的应试教育,而是职业学校的能力教育。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会是均等的。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主体,为了完成工作,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关系,是组建成的学习的共同体。合作性的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能有共同的目标,形成一种合作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对话式的关系,这势必将给教学模式带来更多的新的气象。
综上所述,哲学对课程至为重要,职业学校所倡导的哲学观影响其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是结合了当前职业学校的现实情况、课改特点而提出的非常必要的课题研究。教育观念的变化必将给教育实践带来改变。工作过程的真实任务情境,是开发本课程的重要关键所在。通过对哲学层面的思考和辨析,我将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陈建华.基础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3]肖化移著.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标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