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特色范文

时间:2023-08-15 09:28: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理学科特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理学科特色

篇1

教师要巧用语言,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地理教学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所以地理教师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改变平铺直叙,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使课堂具有极大的魅力,强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的投入。

如:经常地运用诗词、歌谣等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描述三峡的“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冬季风的“北风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横断山气候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这些诗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倍感亲切。又如趣味小故事,保持听课注意力,达到知识内化:我在教学生识记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出差的途中,我被困在高大的大巴山上一天一夜,想着香喷喷的饭就流口水。同学们,你们有过饿的感觉吗?饿了是否吃什么都很香?来一碗肯定舒服吧?注意,要干则富,不干事则会穷哟!我嘴里一边念着黑板上板书的简称,一边分别画上横线。(鄂湘,皖苏,赣浙沪。)学生这时突然会心一笑,笑着望着同桌,嘴里不停地说:“鄂湘,皖苏,赣浙沪”哟!当同学们说得正欢时,一位学生举手说出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中午,我和朋友到湖北去,饿(鄂)了,想吃午饭(武汉),朋友说干脆到湖南去吃,因为那有特别好吃的香肠(湘、长沙)!吃得太多了,我们两个胖子在一起(合肥)决定下一盘围棋后再到安徽去,结果黑子赢了(皖―白子完了)。听完,同学们和我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就这样,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记牢了图上的地理事物。

二、图文并茂,以图释文,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地图不仅仅指普通行政区划图,还包括各种专题地图,如地理景观图、地理剖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等。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重要区别。运用地图和其它地理图像培养和发展智能,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又是中学地理教学特殊而重要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运用图像信息启发诱导,图文结合,以图释文,以图释理,把地理知识和规律巩固在地图上,切忌图文分家。另一方面,在课外对学生绘图、用图要加强指导。要求学生养成读图、用图、识图、绘图、填图的习惯,养成左图右书,手不离图的习惯,并要求学生能够据图思文、据图思理、图文转化、图文并举、一图多思、多图并用。鼓励和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地图语言反映出来,并且能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归纳总结知识要点。所以,只要我们用好了地图,就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三、联系实际,教“活”地理,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学科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人们的服饰、饮食、旅行等,都无一不与地理环境相关,很多地理问题都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说这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例如:讲到季风气候时,可让学生分析黔江为什么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讲到河流水文特征、土壤、工农业生产等,可让学生观察河流一年四季的水位变化,分析本地发展工农业的有利条件,联系乡土实际,教“活”地理,从而体现地理教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天气与气候时,让学生回忆天气与气候给自己吃、穿、住、行,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交通等带来的影响。不难看出,通过对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学生不仅易懂,而且会觉得这些知识离得很近,并不陌生,听起来很亲切,这样的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讲到地震、火山时,可插入近年来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并可以适当的加以描述;讲到水电站时,可以联系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巨大的效益;讲到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时,可联系海湾战争、阿以冲突;讲我国西部地区时,可联系西部大开发等。联系时事、热点问题,教“活”地理,提高地理课堂效益。

篇2

(1)指导思想: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课堂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结合德育和情感教育,包括环境教育、人口教育、资源教育、灾害教育等。树立其正确的社会观和地理观,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积极开展地理活动,并把此活动作为学科特色。

(2)设计内容、形式及教学目标:不同学期不同年级课堂活动计划紧密结合课程标准设计如下。

七年级上学期结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开展“我爱地理——地球仪制作”展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地球、地球仪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或者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内容开设“我爱我校——校园平面图制作”或“我爱我班——班级平面图制作”展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对地图三要素的运用。对学生的“一笔画世界”简笔画作品进行部分展评(如图1、图2)。

(注:图1、图2 为学生在白纸上绘制的世界大洲轮廓图,并画出主要经纬线以及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七年级下学期结合世界分区地理教学内容开展“世界风情录——地理手抄报”展评活动(如图3、图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美术绘画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拓展世界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注:图3是学生绘制的以漫游法兰西为主题的地理手抄报,图4是在校园里集中展评的特等奖作品。)

八年级上学期结合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进行“爱我中华,喜迎国庆——中国政区地图填图比赛”活动。培养学生识图、填图能力,加强对课内学习内容的巩固及中国政区空间概念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对学生填注着色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河流湖泊图》、《中国铁路线分布图》进行部分展评(如图5、图6)。

(注:图5、图6由学生填写中国各省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进行着色,标出中国的邻国)

八年级下学期结合中国分区地理进行“走遍中国——地理手抄报” 展评活动,可培养学生动手绘画、合作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习地理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二、趣味课外作业

(1)地理野外实践:根据不同学期实际情况,政史地生四个教研组会与政教处共同组织相关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曾经组织学生到新郑轩辕黄帝陵、始祖山、黄河游览区、商城遗址、桃花裕等地考察,地理知识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得以拓展。各种地理课外活动过程都是对课堂所学知识强化和巩固的过程,也是知识提高和运用的过程。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可丰富学生的地理生活经验,增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使学生的地理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理小论文每年都能获得优异成绩。

(2)地理专题讲座:为扩充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可在年级开设地理专题讲座,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八年级进行“” 、“时区和日界线”等专题讲座,七年级开设“地震”等专题讲座。充分调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塑造浓郁的地理文化氛围。

(3)其它形式:可针对时事地理如“节能减排,共享蓝天”主题,并结合校规中“三管两静”、“弯弯腰”等长期活动在学校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节能减排在我身边”活动,活动形式为张贴自行设计的节能标语、抓拍志愿捡拾废弃物、低碳生活照片展评等。促进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作业评比办法及管理

每学期因活动内容、目标不同,评比办法和要求也会不一样。在此以2008—200年下期地理组第二课堂活动为例说明活动方案。

内容——世界地理风情,体现知识性。

主题——自定,或选择课内某一地区、某一国家,也可选择课外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版面上一定要有鲜明、突出的主题字体。

制作方式——手绘也可电脑设计,要求图文并茂,体现艺术性。

版面——A3纸大小,要留有边框,版面紧凑、美观、大方,班级和名字设计在正面。

时间——从学期初教师布置后,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在期中考试前后进行总结。

参与方式——可独立制作也可小组合作,要求人人参与,计入量化成绩。

评比方式——由地理组教师评比出奖次,参加有奖,开设特等、一、二、三等奖。

篇3

一、确定任务

确定任务阶段即筹备阶段,要精心地设计教学,合理地分工分组。

教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基础。分组合作式学习教学能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顺利展开的前提是需要教师精心地准备这堂课。作为地理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注意平时多读书、多看报,关心时事,学习新知识,用鲜活的地理知识来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看报纸、上网也是在备课,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

教学目标下要进行分组学习,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需要做好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如何能充分挖掘分组合作式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如读图能力,做好学情分析就很有必要。而且,分组合作式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解,课堂上教师的必要讲解是不能没有的,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能解决的不讲,把课堂时间大部分留给学生。

二、分组搭配

1.科学地分组与明确地分工,是分组合作式学习顺利开展的保证

以往的初中地理课有试过分组合作式学习,方式与内容乃至过程都非常简单,导致分组合作容易“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科学分组,就是小组成员的编排要有科学性,这里要讲的是备小组与备个人。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进行分组。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小组分好,可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特点,即按其个性、性别、能力水平、知识结构乃至家庭背景等各种因素考虑,选择采取以下方式分组:“好、中、后进”学生搭配分组、男生女生搭配分组、相近个性搭配分组、学生自愿组合分组等,或是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考虑,混合分成四至六人一组,让每个组尽可能具有同样的竞争力,处于同一个水平,尽量均衡。一旦划分好后该小组人员就定下来,以便以后能培养成为成熟的小组。

2.划分好小组后,小组成员的分工也很重要

教师对各个组员进行认真、合理的分工,分给每个人一项适合他的好操作的具体职责,也就是组内角色。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各一名。交代清楚合作前先要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同时又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另外,分工要采取轮换法,即角色互换,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不同的角色,得到不同层面的锻炼,实现互补,增进互动。

三、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分组合作式学习可以有讨论式、竞赛式、辩论式等多种形式。具体要看教材内容比较适合采取哪一种。例如,七年级地理教材中关于地球名称的看法:是叫“地球”好还是叫“水球”好?这种情况可以进行随机分组,举手赞成称“地球”的为甲方,举手赞成称“水球”的为乙方。

辩论:地球?水球?

甲方:应该继续称我们的家园为“地球”。

乙方: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学生开始辩论自己所居住的星球是应该叫“地球”,还是应叫“水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辩论的方式活泼又有趣,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讨论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任何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的问题都可以采用讨论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例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对策分别是什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四、效果评价

不管采取哪种分组合作方式,都要有这样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统一交流。每个学生先要独立思考,然后将思考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记录员将信息归纳整理后由小组发言人发言,最后教师做评价总结。努力营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差异参与的氛围,实行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中学习的交替融合。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分组合作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而是充当着“管理者”“协调者”“引导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教师要组织好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随意谈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而且,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要因势利导,一般主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探索,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才能调动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56-03

图像教学是指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板图和板画教学。它们是地理课程的特有教学语言、特色教学手段和有效教学方式,与板书并称为地理课程的 “三板教学艺术”。板图和板画技能也是地理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基本技能,教学中与其他教学语言、多媒体等手段协调配合,能够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

板图是黑板地图的简称,常用于世界、大洲、国家和地区轮廓图及其区域的主要地形、气候类型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图。

板画是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的简笔黑板画,常见的板画有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示意图、统计图、模式图、景观图等。

作为地理课程的特色教学手段,板图和板画都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简笔图并运用它们进行教学。运用它们都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绘图技巧。

一、提高对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认识

(一)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魅力。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配合口头讲授,快速、准确地默绘各种板图和板画,其精湛的绘图技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更富活力、充满生机,也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感情。

2.说明大尺度区域的特征。地理课程突出的特点是区域性,地理课程教学中大量的内容是研究不同区域、不同范围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为说明区域特征,地理教师需要绘制板图,特别是大尺度区域板图,在板图中进行区域轮廓形状、位置范围及其地形、气候、河流、城市、资源等知识教学,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图。

3.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板画可以将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复杂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形象地表现出来,解释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图2:黄赤交角示意图。

教师仅简单几笔就把地球的地轴、赤道面和黄道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黄赤交角的位置和大小绘制出来,学生一目了然,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语言表述。

4.展示地理事物演变过程。许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空间运动变化过程,其间存在着复杂的因果关系,教师难以单纯用语言表述清楚,必须借助板画形式边讲边画,以这种动态分析,促进学生对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如图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全球大气环流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采用边讲边画板画进行分析讲解,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赤道地区、副热带地区、副极地地区和极地地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和所形成的高低气压带、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风带等事理,有效地促进认识与理解。

5.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板图、板画将区域空间的分布特征、事物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和规律,采用讲、画同步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知识落实在形象、直观的图像上,便于学生比较、判读、联想、理解和记忆,掌握作图步骤、技巧,效仿老师作图,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读图、析图、绘图等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二)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主要类型

1.地图。进行地理区域教学时,许多教师通过绘制板图来说明区域位置范围、轮廓形状、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常见的有大洲和中国等区域轮廓图及其地形地势、河流、交通、城市等要素的分布地图。如图1:世界大洲和大洋轮廓板图。

2.示意图。板画示意图主要是为了展示地理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规律或过程,如太阳光照示意图,冬、夏季风示意图以及图2的黄赤交角示意图等。

3.模式图。板画模式图是将地理原理和事物用框图、箭头、线条、文字等表现出来的图形,多为一些理想化的图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如地球公转图、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候分布模式图、岩石成因图以及图3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等。

4.统计图。板画统计图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常用的有坐标类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扇形统计图等。如图4的某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示意图。

5.景观图。板画景观图是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的简洁、形象、直观的描绘,使学生虽不能亲临,也能了解地理景观的形状和特征。如图5是高中地理课程教材中的风蚀地貌、海蚀地貌、冰川地貌、河流三角洲地貌、风积地貌等景观图,地理教师可用板画说明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二、加强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策略

(一)认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中的常见谬误

1.知识错误。个别地理教师对某些地理知识把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出现板图、板画错误。如图6的纬线上的方向。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纬线上表示正东、正西方向,图中A点的东、西方向不能偏离纬线,不能绘成A点的切线方向。

2.区域缺失。板图、板画虽然是简略成图,但重要、关键部分是不能缺失的,然而局部缺失却是板图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如图7的中国轮廓图,图中缺失中国南海区域,个别教师甚至丢失台湾岛,这是严重的知识性错误。

3.变形失真。地理教师在课堂绘制板图、板画时,由于时间紧、绘画水平有限,往往出现横纵比例失调、局部变形失真等现象。如地区轮廓图中某一部分严重变形失真;绘制的地球或经纬线等圆弧度不准确,误导学生,影响教学效果。如图8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教师板画比较随意,三级阶梯高度及宽度比例严重失真。

4.画面零乱。由于绘画水平不高,布局计划性不强等原因,有些教师的板画比较随意,造成画面零乱,学生难以清楚、准确掌握。如图9的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学生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海洋、陆地之间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和特征。

(二)提升地理教师进行图像教学水平与动力

1.内在动力。图像教学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许多地理教师都认识到其重要意义,且非常重视其运用水平的提升,只要不断研究其规律,勤加练习,教学时就能成竹在胸,信手拈来。(1)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课前精心设计板图、板画,使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形象直观、逻辑清晰,确保学生直观地理事物,掌握相关知识。(2)熟能生巧。常态教学中许多地理教师经常使用板图板画,反复练习,熟能生巧。(3)正确示范。有些教学内容,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绘制板图、板画,也要求学生课上或课下模仿绘制板图、板画。学生在自己动手绘制板图、板画过程中,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提高了绘图能力。这要求地理教师的板图、板画必须准确、科学,给学生以正确示范,并及时纠正学生绘图中的不准确、不科学之处。

如湘教版高中《地理课程》必修Ⅰ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 “活动”中对学生提出的绘图要求,列表总结如下:

2.外在动力。

(1)强化教研。地理教研员应该十分重视地理课程的图像教学,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强化图像教学意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图像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倡导教师多加练习,规范、科学、合理地使用,特别是在公开教学中,更要求作课教师精心设计、高效使用图像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区域评比。为提高地理青年教师图像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和魅力,我们举办了“桥西区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技能大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为科学评价图像教学技能水平,我们参考了有关资料,并结合区域教学实际,研究制定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评价表。

地理课程教学板图板画、评价表

(3)全省评优。河北省地理课程教研员高度重视地理课程图像教学的作用,倡导地理教师使用图像教学。在“河北省青年教师地理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中,明确提出使用图像教学要求,充分发挥了省级课堂教学评优的引导、激励评价作用,促进了地理课程青年教师图像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5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新疆大学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四期项目(项目号XJU2015JGY70和XJU2015JGZ07)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56-01

一、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国内很多高校给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作为本科课程时该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路口和路段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现场实验和仿真实验方法。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 重点教学内容是人、车、路和交通环境的协调管理和控制有关的理论内容、步骤、方法、手段等。课程教材在选题时考虑结合了各种交通场景及现代控制方法,内容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及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学生如果仅仅记住了概念的解释或只了解基础理论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难以使学生形成对交通系统运作的感性认识 。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能自主地进行科技文献检索、实地调研、方案设计、方案比选与评价等,能从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

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需要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的需要,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从平面交叉通问题的分析开始,到方案的评价结束,具有以下基本内容:

1.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对单点交叉口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 找出工程问题。根据方案设计和仿真软件需要选择采集的数据内容,包括控制方式、交通量、延误等。

2.概略设计:依据分析结果,对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从渠化方案、信号配时方案、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改良的可能性,这样体现了问题的系统性。初期制定若干个概略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确定详细设计方案。

3.初选及详细设计:从渠化、信号配时及交通组织这三个方面选定若干个优化设计方案在概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4.评价指标选择: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目标和交通仿真软件的评价模块可输出参数及其特点确定1到2个评价参数及参数的阈值。

5.方案比选和完善:根据仿真输出结果对所设计的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比较, 选择出满足评价要求的最适宜方案, 并形成最终方案。

三、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

通常,交通工程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进行:

1.到典型交叉口或路段进行现场交通观察,认识交通现象。

2.使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课题,投入到生产实际中去提炼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交通工程仿真实验,分析和解决有关交通问题。交通仿真软件利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交通仿真软件的掌握已经成为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基本的要求。

4.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教学组成员充分利用自身参加的工程实践,或邀请对口的工程实践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在课堂上精选工程案例进行讲解,结合工程案例中的成败得失开展课程讨论。

以上四种实践性教学的途径不仅拓展了原有的教学内容,而且使课堂的理论教学与课外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弥补了单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及工程案例分析,学生虽然参与了整个设计过程,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大胆实施各种改善措施,也看不到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考虑到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办学历史短、民汉混合编班、教师承担的课题任务不足、前两种实施方法达不到全覆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开设创新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的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参照实际工程项目设计适合于学生演练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学会运用课程中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TransCAD等在方案设计和评价中的优势,以具有代表性的交叉通组织及城市快速路立交桥控制方案为案例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设计了实践教学过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验课分组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民汉和组、民族学生单独分组、大、小组长轮流当等管理措施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方案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亲自动手完成仿真过程调动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多的参与实践过程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学习的过程也克服和弥补了语言理解能力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毛保华, 杨肇夏, 陈海波. 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与系统研究[J]. 北方交通大 学学报.2002.26 ( 5): 37 - 46

[2]曹静,杨孝宽,赵晓华. 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 2009(S3): 20-21

[3]陈健,卢国胜.交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J]. 2010(3):63-64

[4]黄芳,胡永举.“交通港站与枢纽”模块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33-134

篇6

作者简介:谢丹凤(1981-),女,辽宁鞍山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郭树荣(196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山东?淄博?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72-02

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房地产经济、基本建设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等专业合并为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到今天,工程管理专业逐渐走向正轨,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与实践环节等方面高校之间还是有所差异。高等教育在全面落实本科优质工程,如何确保教学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挖掘教学特色。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山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提出了“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集”的概念,将“递进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的教学中,深入挖掘教学特色,希望能够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研究的必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交叉的复合性的新型学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渐增大,为适用社会主义市场化的需要,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迅速,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从1998年的不足80所,发展到现在的310所。尽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类型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适应;开设工程管理的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环节或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技术人员相比,其对工程项目的掌控能力较低。同时,基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大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之前,对其所学专业知之甚少,对工程实践过程缺少基本的感性认识,对工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缺乏全局性的概念。

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势必导致课程之间的粘连性大,如果仅仅是各门课程之间独立的、拼盘式的授课,没有良好的协调、互补、递进,则不容易把握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存在模糊不懂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后续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也只能是被动接受。鉴于此,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推行了“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深入挖掘“递进式”的精髓,提出了“课程集”的教学思想,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面进行衔接处理,以期望能够克服拼盘式课程教学的缺陷,发挥“课程集”1+1>2的优势。

二、“课程集”的涵义与教学思想

“课程集”概念的提出来源于项目管理的综合集成思想。1990年,钱学森等在系统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以及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之后,一些学者对综合集成思想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和完善,[1]其宗旨是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整体最优化。目前,集成思想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较多,用集成思想来指导教学过程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在集成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教学研究经验,提出了“课程集”的概念,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集”定义为:为完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结构,将涉及工程管理专业技能的有逻辑关系的课程进行整合而形成的递进式集成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集成、课程教学的集成、案例教学的集成。

目前与“课程集”相关的概念还有“课程群”、“课程组合”、“系列课程”等,其宗旨也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但是具体的操作环节没有考虑到“递进式”的教学方式,很少有连续不断地在后续课程中纠正学生在先行课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薄弱环节的做法。而“课程集”强化了递进式教学理念,其教学思想为: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以本专业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为主线,将相关主干课程进行整合,以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为结合点,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规划,[2]删除交叉课程间的重复,填补课程界面间的空白,体现课程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及修正关系,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解决先行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断地发现并修正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够达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克服各门课程单独教学的分离性,实现课程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即1+1>2的优势。

三、“课程集”的框架构建与教学特色

1.“课程集”的框架构建

篇7

一、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通过对2010应届高校毕业生问卷的数据分析,对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如下分析结果:

(一)就业求职现状分析

就业仍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再深造大军日益壮大。在所调查的毕业生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占87.38%,仍然是毕业后的主要去向;其次,选择再深造的毕业生也占了相当比重,其中在国内读研的有10.12%,出国学习的有1.58%;最后,毕业后选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为数不多,仅占0.19%,体现了经济危机过后高校毕业生对待创业的谨慎态度。

应届高校毕业生刚实现就业后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对工作非常满意的占44.08%,满意的占38.47%,一般的占6.84%,不满意的占1.73%,非常不满意的有8.88%,总体满意度较高。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对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的重视,为其提供较为满意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危机后毕业生调整工作预期,更加珍惜和务实地看待工作机会。

专门的招聘渠道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主要信息来源。参加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占28%),其次是通过专业的求职网站(22.75%),以下依次是参加社会招聘会(14.66%),通过朋友亲戚推荐(14.18%),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12.54%),通过媒体招聘广告(6.57%),通过劳务派遣公司(0.74%)及其他方式(0.56%)。

(二)就业期望分析

大中城市是大部分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择业首选。其中毕业后期望选择在沿海城市就业的占67.64%,在省会城市就业的占23.47%,而选择在地级城市的占6.57%,县区的占1.36%,农村的仅为0.78%。

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仍然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8.88%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期望在党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占21.12%,18.07%的毕业生期望在外企工作,17.75%的毕业生期望在事业单位,有7.62%的毕业生期望在民营企业就业,5.96%的毕业生期望在港澳台企业工作,其他类型约占0.60%。

100-1000人左右适中规模的企业更受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青睐。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5.64%的毕业生期望在100-500人左右的中型企业工作,28.45%的毕业生期望在500-1000人左右的企业工作。特大型企业和100人以内的小企业都不是毕业生的首选,这说明毕业生求职更加理性,并不盲目追逐用人单位的规模,而是更青睐稳健型的中型规模企业。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主要集中分布在2000-5000元左右。劳动经济学理论中,保留工资体现了劳动的供给方劳动者通过对自身就业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综合考虑,得出的接受的最低工资的水平,低于保留工资,劳动者选择不就业。毕业生保留工资最主要集中在3001-4000元,其次是2001-3000元,4001-5000元。低于2000元和高于5000元的保留工资占少数。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用人单位时既注重长远发展考虑,又重视现实劳动回报。“职业发展空间”(22.03%)和“薪酬激励机制”(18.18%)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关注的方面,其次是“人才培养体系”(17.33%)和“企业文化氛围”(16.10%)。而在毕业生就业时结合自身需求首要考虑的因素调查中,决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业前景”被首要关注(33.81%),其次是“薪资水平”(25.22%)。这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关注自身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同时由于生活成本的压力,对薪资水平也有相当的考虑。

(三)就业前准备分析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准备方面,开始重视社会实习和社团经历,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就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的社会实习时间上,82.7%的毕业生参加过1个月以上的社会实习,为1个月(24.46%)和3个月(27.30%)的短期实习为主。社团经历上,78.18%的毕业生参加过社团,有过不同程度的社团经历。但是对于就业前的培训,毕业生重视不足,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未参加过任何培训考试,这一方面与我国的职业认证资格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对就业前资质要求不一,对此,在校毕业生信息不对称,从而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

户口等相关歧视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就业时被户口问题所困扰的占24%,性别歧视占13.77%。同时能力不足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掣肘(17.48%)。另外,感觉到难以迅速融入社会(12.54%)和学历不高(8.96%),不是重点大学(7.61%)等都是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难题。

二、造成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数据对比分析,认为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企业需要能直接投入实务工作的人员,从而尽可能减少培训成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要的缺口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招聘和培养大学生的代价,是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高校扩招造成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指导缺乏使得大学生没有科学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不充分造成不必要的供需信息不透明以及片面的就业观念的影响也是构成就业难的长期原因。

而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大幅度降低用人需求。经济危机引发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骤减,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严重的供过于求,放大了一直以来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现了宏观经济形势对就业状况的影响。此外,应届大学生数目达到峰值,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饱和,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实施带来的雇佣成本的增加都影响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三、关于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平台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应构建起以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地方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开发体系,依托这个体系的有机组合,实现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开发目标。

(一)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是整个提升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枢纽,离开了政府,“体系”将“各自分家”,开发体系将失去应有的作用。为促进地方商科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地方政府首先应确立就业能力开发的理念,让全社会认同和理解就业能力的开发在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共同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

其次,政府在充分发挥地方商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健立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高校学生实施职业训练,增加在校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择业和就业能力。此外,还应推动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体系的建立。

再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在就业中出现的如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就业竞争等现象,引导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严厉查处非法职业中介和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最后,应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使地方商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中有基本的财政保障。积极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费用的分担机制,鼓励用人单位资助高校实施开发活动。加大对愿意去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对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民营中小企业在毕业生的“三险一金”方面给予一定年限、一定比例的补助。

(二)企业等用人单位

企业等用人单位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实践执行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和智慧胜任能力的开发任务,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为此,企业不应该独立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之外,而应该主动地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据此,中小企业应与地方高校积极合作,接纳在校大学生去企业接受就业能力培训,让高校和在校大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环境。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包括开发大学生个人素质和技能的课程,使高校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提高高校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性。

(三)地方商科院校

地方商科院校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中坚力量,更有义务主动了解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学生。为此,高校在开发体系中,应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引导大学生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设计职业生涯

在大学生进校伊始,就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科学地制定人生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使大学生的学习与人生的奋斗日标联系起来。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大学生们初步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帮助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认清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

2.培养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

高校教师应当用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科发展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社会职业特点传授给大学生,为大学生打好专业、职业基础。鼓励并帮助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在接触最新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相关行业发展动向的同时锻炼职业能力。同时地方商科院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支持、指导学校社团活动的力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从学生一入校,地方商科院校就应开展创业普及教育,为大学生举办各类创业讲座,开展创业大赛,培养创业意识。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来校进行创业演讲,激励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3.提升学生的竞聘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大四是一个求学与求职并存的阶段,地方商科院校应加大大学生竞聘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的培养力度。就业指导部门在这个特殊阶段中,应为大学生提供简历制作、礼仪谈吐、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模拟训练,让大学生学会如何介绍自己给用人单位,有效地展示四年的学习成果和就业能力。

(四)在校大学生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在校大学生自身应该主动承担起开发和提升就业能力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不断提升就业能力。

1.确立职业规划

每个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个规划是自我培养的依据,也是自己今后的一个发展目标。从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外部环境,熟悉就业形势,结合自己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为自己确立一个职业发展目标,并不断地培养自己。根据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对职业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以保证自我培养与社会发展同步。

2.考取等级证书

等级证书是证明学习质量的一种肯定方式。在学好专业知识、基础技能的同时,当前大学生的等级证书主要指“四证”,即毕业证、学位证、国家计算机二级证、英语四级证。目前,“四证”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招考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凭证”。

3.转变择业观念

地方商科院校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大学生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公务员、事业单位更是“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而广大基层乡镇和中波企业就业空间很大,是有志青年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转变择业趋向,树立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去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梁晋伟.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03).

[2]王素霞.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王春红.关于高校院系就业指导队伍建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1).

篇8

关键词 特色教育;农家文化;课程资源;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1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与农村基础教育有效对接的研究”(编号2013sjd880080)的研究成果。

榆县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占地面积32406平方米,现有班级20个,学生912人,教职工78人。学校始终坚持“强化课程改革,内化常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全新育人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依托所处农村的地理优势,筹建了“一露二铺五室八房”的农家故院,实施“农娃乐”特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升。现就其特色教育的实践过程与经验作如下思考:

一、特色课程建设的来源

1.源于传统文化。中国千年的农业发展,孕育了丰厚的农家文化。学校建造“农家故院”,把千年“农韵”引入校园,挖掘优秀农家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和价值。农家文化的特色教育主要包括农耕发展史、农耕用具、农家生活、农家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中国农耕发展史、中国农具发展史、农家文化概述、农家历法、农家节日、农家谚语和农家诗文等均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农家文化。学校借助农家故院的特色资源,让学生认识农家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智慧,从而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源于地区文化。学校地处苏鲁交界处,农家文化的特色教育集中体现了苏北和鲁南的特点。同时学校位于赣榆县农村地区,农家故院集中体现了苏北农村近千年农家的发展历程,植根于赣榆农村近百年来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史,是对赣榆乡土文化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大胆尝试。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研究农家文化,开发优秀农家文化的教育价值,源本究根传承农家文化,且研且行弘扬农家精神,以“一院一园”呈现农家韵致,着力开展“农娃乐”特色教育,包含赣榆农村发展情况,赣榆农家生活概述,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内容,精神生活方面主要选择了农村孩子最喜欢的三种传统游戏(打木梭、滚铁环、抽木陀螺)进行介绍。教师教授时都结合赣榆农村中一些古老的传说、故事以及历史名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进行阐述,向学生渗透赣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走进赣榆农家的历史,体会家乡农民的勤劳和智慧,感受祖辈的艰辛与顽强,知农、学农、爱农,进而升华爱家乡、爱祖国的真实情感。

3.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丰富育人内涵的重要源泉。学校特色教育应与学校文化的建设相一致,因为真正的学校文化是有特色的,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文化性和整体性的统一。沙河二小学校实施“农娃乐”特色教育,把农家文化引入校园,促使学校文化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相匹配。学校整体布局构建“一院一园”,即建造农家故院和农娃乐园,点面结合,呈现农家韵致。基于农家故院和农娃乐园的特色,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农家特色,地面上成百上千的磨盘福字,近百米的农家文化长廊,操场上布满的农家方格游戏……学生沉浸其中,自然地与学校融为一体。

二、特色课程建设的实施

1.建立正确的教育观。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始终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为指导。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等观念科学地引领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农娃乐”特色教育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让农家娃走向农家生活,边实践边研究,学会生活,弘扬勤劳、淳朴、坚韧、创新的农家精神,体验成功,快乐成长。

2.确定联合的建设者。作为特色课程,必须要获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教师不是特色课程建设的唯一主体。学校“农家故院”的特色资源建设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合作的结果,融师生之心血,汇众人之智慧。首先学校请来当地对农家文化颇有研究的长者,让他们回忆难忘的农家风物,再现温馨的农家生活场景,把要搜集的农家日常生活用品和器具进行分类,精选上千件物品列入农家故院收集目录。然后发动全体师生和家长从自己身边搜集,并一一分类、命名。如今农家物品器具,不论雅俗,应有尽有;耕作、加工、生活、娱乐等用具,一应俱全。同时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定期聘请学生家长到学校来参加特色课程研究活动,也定期组织学生到家庭或社区参加一些家校共建活动,农家故院已聘请了十位名誉院长,全是学生家长,邀请他们定期到学校的农家故院来指导孩子们进行农耕实践活动,演示农具的操作流程。

3.特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了充分利用农家教育元素,促进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将之与各科教学有机融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习作教学,鼓励学生搜集、改写农谚,创编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数学教学,将流传的民俗引入课堂,如“板凳鏊子33,100条腿往上按,板凳鏊子各几何?”引导学生研究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科学教学,引领学生对转铁环、溜旱冰等游戏进行刨根问底的研究与探索;音乐教学,在多方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并创作农家小调……这些农家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不仅拓展了学科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农家文化给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促进学生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校也成长为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省小学数学课改实验工作先进集体、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学校等。

三、特色课程建设的评价

1.重在学生素质提高。特色课程评价与传统的知识课程评价不同,不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而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技能养成。农家教育资源中有很多教育元素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点点农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为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学校鼓励并引导学生开展“追农源寻农根”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开展的“赣榆特色小吃”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学生撰写的《赣榆特色小吃——煎饼》、《走进农家——农家摆设变迁的研究》和《清清白白——豆腐制作的研究》等文章发表在《农村孩子报》、《小学生作文报》和《农村孩子报》上,学校还把学生的研究成果汇编成集,编印了《农娃乐学生随笔》,让全校师生共享探究成果。同时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组建了二十余个“农娃乐”社团。其中有农娃摄影、农娃书法、农娃诵读、农家棋艺、农家气象观测、农家作物栽培等。近年来学校30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县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十佳”读书明星、“十佳”小公民等。

2.重在师生教学相长。富有成效的特色课程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师生发展。在农家文化的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深入每户农家,记录农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不辞辛劳,奔走田间地头,向农家请教传统农家习俗,设身处地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不分昼夜,查阅当地民俗资料,了解农家悠久的历史,掌握第一手文献资料……教师通过特色课程的建设,拓展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学综合素质。学校教师围绕农家特色文化和教育在省以上教育报刊188篇,获得省市县基本技能竞赛、优质课评选一二等奖30余人次。

3.重在过程性评价。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特色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师生自评、互评为主,吸纳家长、社会的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形成了多元的评价体系。

(1)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袋评价(搜集了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搜集的原始信息、活动后的体验报告、照片、教师家长的评价表,以及各类荣誉证书)和他人评价(形象类、评语类和园地类)。

(2)对教师评价重过程,由学校行政和学生、家长评价三部分合成。在特色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指导工作和教学资源开发任务相当复杂和琐碎,仅局限于核定一定的工作量并不能体现特色课程建设的意义。故采取平时调研、期末考核的办法对指导教师进行考评,内容包括:教师自我反思,撰写相关案例及总结;学校对指导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及活动实施、指导进行评价;设计评价量表,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同行相互评价;听取家长意见等。

(3)对课程的评价由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形成。学校专门开辟理论学习、方案设计、活动心得、友情参与、资料共享等主题活动,组织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吸取教训。在交流中通过实施中的案例分析,探索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策略,并通过互评、自评和他评对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更多的体现为服务、保障、沟通、引导与激励。

追本溯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依托地区文化资源,挖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元素,集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学校的特色教育,为丰富学生知识,塑造学生人格,引领学生创造而服务,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其进.“农娃乐”特色教育的实践和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1,(12):11-12.

[2]杨孝如.有特色的学校特色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2,(6):24-27.

篇9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基本学科之一,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地理学类包括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专业,经济地理学也自然成为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从2009年开始,中国科协开展了学科发展研究。在地理学学科发展研究中,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指出,“明确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经济地理学的科学地位得以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这既体现了地理学学科结构的客观要求,也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并未真正凸显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核心地位,而经济地理学教学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明显薄弱,同时,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更因为中学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现实,加强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篇10

一、地理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课堂教学应多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

2.关注学科特色与教学效能。运用地图和图表学习是地理学科教与学最基本的特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所教的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

二、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要求

1.转变以往的地理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主动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改变单纯以书本和教师口头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基于现代信息的地理课程。

2.以学论教,评价要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建立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管理者评价相结合,从多个渠道获取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方案

根据上述对构建学生地理学业评价体系的思考,设计出评价体系评价项、评价方式及权重,以及学生地理学业成长记录等内容。以下面表格的形式体现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实践方案能体现的积极因素

1.评价体系较好地使学生展现自我

评价体系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的发展,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

2.评价体系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和记录学生地理学业的成长过程

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参与到地理实践中去,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有关地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总结。

评价体系记录着学生地理学业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包括他们的各种奖励,自评、他评的方方面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长足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评价体系会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的表现,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并及时纠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真正地把教书育人结合起来,更规范、更系统、更科学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90-1

地理学科知识点多、图表多,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要出好一份好的地理试卷,确实很不容易,它的设计与命题的要求很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突出基础,体现课改理念

地理试题设计要以地理课程主干知识为基础,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以地理思维方法运用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多角度地考查地理知识及其运用能力,把相关知识进行重组、迁移,挖掘其内在的联系,要求学生根据设问,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现场学习,解决问题,有效评价不同层次的地理能力和思维水平,体现新课改理念。

在地理学科的阅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回答综合题时,往往是挂一漏万,很难做到答题的全面。比如,请从“自然”或“经济”的角度分析,好多学生不知道“自然”或“经济”究竟有哪些内容,这就表明学生的地理思维模型还不够成熟。再如,“请谈谈北冰洋竞争日益激烈的缘由”,很多学生就只知道“资源”一个方面,思维非常狭隘。这里表面上涉及到的是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的习惯问题,而实际上正反映了学生的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脆弱不堪,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到多少就写多少。从学生的答题中出现的错误,可以清晰的看出学生基础知识的匮乏。所以在地理学科测试的命题时,就必须多进行这些知识的训练,训练得多了,学生自然而然也就能掌握了。我认为一份好的地理试卷要有70%的基础题,学生只有基础题训练多了,才能解决相对难度较大的联系实际的现实题,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得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得到培养。

二、重视图表,凸显学科特色

图表是地理试卷中常见的载体,图表的判读是地理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地理图表有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教师要求学生依据图表运用地理规律、原理进行判断、计算、理论阐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归纳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揭示其空间变化、空间运动的规律,反应了学生应具备的地理素养,凸显了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命地理图表题时,教师要出一些难度较低的,只要学生认真读图、掌握读图的方法,就可直接从图中获取信息而得分的题目,也要出一些难度稍大点的,从图表中读取信息后还需结合地理基础知识才能做对的题目,这种题目能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强文图转换、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的练习,构建心理地图是一个高中生学好地理的必要素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图表题的训练。一份好的地理试卷,图表题的分值要占到80%以上,图表一般也在20幅以上。地理学科离开了图,就不能称之为地理。学生也只有掌握了读图和析图的能力,也才能算是学好了地理。

三、关注生活,注重联系实际

关注新问题、关注热点问题是地理学科的命题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注重新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收集,在命题中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经济文化建设、全球发展态势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形成新的理念,来判断、分析、阐释、评价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现实存在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探讨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甚至提出创新的见解。当然热点问题很多,而且变化较快,教师要因时而变。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不变的重点、重要问题,如重点自然灾害、重要工程建设、国际矛盾与冲突、重要活动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等,更应该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注。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65-03

[作者简介]林俊良(1986―),女,广西贵港人,硕士,钦州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重金属污染评价。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大学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也重视学生的实践。这样,学生既有本行业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学知识更接近岗位,对产业调整适应更快。应用型大学的试点,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有利于提高教学内涵和质量。

钦州学院是目前广西沿海唯一的公立本科院校,是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单位,同时也是广西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之一。学校在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挑战。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针对研究型大学提出来的,它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是高校为满足地方发展需要而对人才培养方向做出调整的过程。而培养既具有自身特色又符合地方需求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建立发展的灵魂与宗旨。而转型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一、实践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在于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已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既提高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也为地方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衔接过程中,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曲艺[1]提出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面向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可以说,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是高校完成转型发展的可行方法之一。

根据地理学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三大分支。课程所选用教材是赵荣主编的《人文地理学》(第2版),属“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总―分―总的形式,将工业、农业、民俗、人口、宗教及政治等几个主要的部门地理囊括在内。其中工业、农业又是经济地理的范畴。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野外实践活动。

二、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王国梁[2]认为野外教学是课堂必要的延伸,可分为短途实习与长途实习两种,其中短途实习也称专题实习,为期1~2天,行程200千米以内;长途实习也称综合实习,为期15天左右,行程1000~2000千米。目前钦州学院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与经济地理野外实习结合一起,为人文经济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的时间为一周左右,即两门课程一起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平时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在课堂完成。学生真正参与到野外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另外,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路线涉及区内的其他城市,为了到某个点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师生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乘车路途上,不仅在实践教学点开展活动的时间减少,也增加了师生路途疲劳感,以致实践活动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所想。还有,由于学院资金、教师资源及个人时间精力等问题,难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人文地理学的实践教学中。

(二)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地方性不明显

野外实践教学内容的地方性取决于实习的路线,而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则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内容。在野外实践教学中,资环学院人文经济地理野外实习主要围绕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革命老区、具有生产规模的企业、工业及东兴东南亚民族风情等面向广西特色的人文经济物象。让学生通过实习相应地了解掌握广西人文经济历史与现状不仅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也帮助其提高主动观察、思考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但北部湾的开发、北部湾大学的筹建、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等学校所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不得不引人深思。培养服务地方的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职责与使命之一,需要从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方面体现,但是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来说,人文经济野外实习是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突出地方性的核心内容。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没有充分体现地方性特色。

(三)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从实践教学的授课形式来分,可分为直接实践教学与间接实践教学。直接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到真实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包括野外实习、调查活动等;间接实践教学则指教师为了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讲授、讨论、模拟等方式让学生间接地体会到某情景所发生的教学活动。根据人文地理学目前的教学情况,学生除一次人文经济野外实习的直接实践活动外,大部分实践教学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的,即间接的实践教学活动。经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75%的学生反映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偏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与社会发展衔接性不强;希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到更多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其实,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尽可能地搜集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视频和案例,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或许在传统教学中,该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但是社会知识的更新、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及“90后”学生追求个性、向往开放自由的特点,使得课堂上简单的视频与案例讲解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另外,由于授课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成连续的讨论。当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和发言多次因为没有时间而未进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受到影响。

三、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为改善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现状,不仅需要在增加教学实践内容的同时丰富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形式,更需要突出地方特色,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用型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

(一)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亲身体验直接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实践经验,掌握实践知识的教学活动。资环学院将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这不仅考虑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性,而且结合了教材内容的特点。但是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及学生发展条件的转变,一周的野外实习难以满足人文地理学教学的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师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乘车上,真正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少,以致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学院可为学生增加一次人文经济综合野外实习,也可适当地减少实践教学点或缩短野外实习的路程,合理安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节点,让学生能更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内容。此外,课堂实践活动也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经费及时间精力的不足,使得教学内容中所需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能都由野外实习完成与实现,而课堂的实践教学正满足与弥补了教学现实中的这一缺陷。教师可通过视频、模拟、组织讨论、观点辩论及课后调查等方式间接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若身临其境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此外,增加专题性的短期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及时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地理学实践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

(二)突显地方特色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既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也从侧面反馈课堂教学的欠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面向广西、面向全国,更要突出地方特色。在此主要讨论四个专题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目前发展的形势来看,学院地方特色指向海洋性、北部湾区域性。专题性实践教学为短期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时间为1~2天。

实践教学安排如下:专题一组织学生调查并分析钦州市人口、民族组成的情况,培养学生查阅、获取资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专题二属于经济地理学的范畴,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种养模式及优势工业等。其中,莲藕套种(套养)水稻(鱼)农业示范基地位于钦北区那蒙镇竹山村,基地模式为“藕+鱼+鸭+稻+鹅+沼气”,改进了广东桑基鱼塘模式,充分利用与发挥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此外,位于钦州市南部沿海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业技术水平与规范管理也是值得让学生了解与参观的。专题三包含内容较多,组织学生参观三宣堂、冯宫保、冯子材墓、天涯亭、广州会馆、基督教堂及建于明清时的灵山县大芦村古文化住宅群,并对比钦州老街骑楼及沿街建筑物的变化。专题四组织学生就时事政治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习思考问题与现场反应能力。

由于人文地理学学科的综合性,专题性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体现连贯性与承接性,环环相扣。在进行某一专题的实践活动时,又会涉及另一专题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与学生的积极配合。

(三)提高经费支持

实践经费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活动能否按时开展,在增加外出次数的情况下,若实践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自身,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提高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支持,既提高学生配合的积极程度,也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完成应用型大学转型的使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