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如何应对范文

时间:2023-08-15 09:28: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危机如何应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危机如何应对

篇1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少国家前两个月经济仍呈负增长态势,陷入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虽然各国政府就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陷入严重经济衰退达成共识,但全球经济复苏尚需时日。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作为基础能源行业的煤炭行业处于产业链条的最上游,所受影响虽然滞后于其他行业,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给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金融危机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一)煤炭需求大幅减少,产能严重过剩

2008年上半年,我国煤炭行业延续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煤炭价格强势上涨,企业效益大幅提升,行业景气攀上顶峰。然而,2008年9月起,全球金融动荡使得世界经济同步放缓、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主要耗煤产业产品产量或价格下降等因素使得煤炭需求迅速减少。从各煤种来看:首先,火力发电量下降,电煤消耗明显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社会用电需求减弱,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加剧,企业用电量减少,从而影响到电力及电煤需求。其次,钢铁产量回落,冶金用煤大幅减少。金融危机导致钢材价格下降50%左右,钢铁产量连续出现月环比负增长,钢铁企业限产带动上游焦炭企业限产70%以上,从而使得炼焦精煤、高炉喷吹煤需求下降。最后,化工行业急转直下,化工用煤需求锐减。金融危机的迅速传导,使化工产品市场行情急剧下滑,企业出现被迫减产或停产的现象。化工产业链条上因需求锐减而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迅速向上游传导,最终导致原料煤炭需求减少。

相对于煤炭市场需求的大幅减少,煤炭产量持续增加。目前全国煤炭产能已经达到30亿吨以上,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产量还将不断增加,会给全行业带来市场冲击。而煤炭行业缺乏统一的产能控制目标,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无法避免,这对整个煤炭市场非常不利。

(二)煤炭价格大幅下滑,企业资金面临考验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受国际油价、煤价大幅下挫影响及我国宏观调控因素作用,我国煤炭市场也出现了较大范围、较多煤种价格下滑的情况,经历了一场高位回落的过山车式行情。动力煤方面,以秦皇岛港大同优混煤为例,由2008年最高时的1 080元/吨下跌为630元/吨,跌幅达41.7%;炼焦煤方面,受钢铁行业景气持续下滑影响,焦煤价格延续下跌态势,由历史高点1 500元/吨下跌为870元/吨,跌幅42%;喷吹煤、化工用煤、电煤则分别下跌了18.2%、16.7%和47.9%。

(三)煤炭进出口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际煤价和海运费大幅下滑,国内煤炭价格也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国际煤炭市场,国内外煤炭价差不断拉大,造成我国国内煤炭进出口格局发生变化:煤炭出口量大幅下降,进口量相对平稳。首先,由于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偏低,会刺激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放弃采购国内煤炭,转向采购国际市场煤炭,减少对国内煤炭的需求。其次,由于国际煤炭市场下滑的幅度较大,速度较快,势必倒逼挤压国内煤炭市场,加大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最后,由于国内外煤炭市场价格的反差,再加上煤炭出口加税的影响,势必使我国的煤炭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二、煤炭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一)限产保价,平衡煤炭市场供求

销售不畅、库存增加、价格下滑、成本上升、回款困难等现象是当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煤炭企业应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来平衡市场需求,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减产停产、以销定产对煤炭总量进行平衡调控,杜绝压价竞争、恶性倾销,保证煤炭价格稳定。建立煤炭库存预警机制,根据合同组织生产,控制企业合理库存。

(二)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

在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天然气、煤炭各占30%左右,在我国,煤炭更是占到能源消费的70%左右。从长远看,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煤炭在我国的基础能源地位不会动摇且不可替代。只要国家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对煤炭的需求就不可能长期、持续走低。而经济走低的时候,往往也是发展和建设成本比较低的时候。因此煤炭企业要抓住市场放缓的时机,适度调节资源开采,增加资源储备,在低成本整合资源的同时,加快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重点是转变发展方式,优胜劣汰,建设以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为保障的高安全性、高回收率、高效率、高环保性大型现代化矿井,使黑色的煤炭业向“绿色矿业”加快转型。

(三)安全生产,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安全是效益,安全也是煤炭企业规避危机的重要手段。出了事故,不但使企业经济雪上加霜,遭受损失,还会带来政治上的影响,精力上的付出,也会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煤炭企业要从严从紧抓好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扎实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从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良好的安全业绩体现效益。

(四)强化管理,健全防范风险的机制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煤炭企业要想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就要不断挖掘管理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竞争力。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煤质管理,有效降低商务纠纷。要充分认识到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煤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强各个生产环节煤质和计量控制,加大考核力度,减少商务纠纷和市场损失,保证品牌影响力,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用户满意的质量稳定市场。

2.加强成本管理,提升控制成本的能力。要加强成本费用计划和预算管理,完善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度并层层分解落实,强化定额标准管理。要强化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控制材料投入,减少机物料消耗,严格机电设备管理,搞好修旧利废、回收利用和节约代用,强化过程监督管理,加强考核兑现力度。要强化招标、集中采购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要加强费用审批,压缩管理费用和非生产性支出,精简会议和各种活动,控制日常费用支出。要真正实现从源头上抓,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抓起,切实把不合理的支出降下来。

3.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资金链条断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外部环境恶化、投资风险加剧、资产质量下降、财务负担加重等新情况新问题,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因此,要应对金融危机,煤炭企业就要加强财务管理,尤其要注意现金流的管理,因为决定企业生存的是现金流量。要健全企业现金流管理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坚持资金计划管理,统筹安排资金收支,严格控制大额资金的流向,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结构,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要建立财务危机的预警、监测和应对系统,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煤炭企业在体制变革和市场波动的阵痛中走过,迎来了明媚春天。有理由相信,当前金融危机是市场更加成熟的催化剂,在它的砥砺下,我国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层面,金融体制和市场会更加完善,更加健康。而煤炭行业在宏观经济发展增速的带动下,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韩文.金融危机重创煤炭大省 山西“救市”措施频出[J].中国经济周刊,2008(46).

篇2

首先,危机爆发的领域明显不同。以前往往是从实体经济领域开始爆发,由于生产过剩导致实体经济领域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工厂倒闭。而这一次危机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爆发,在这之前,亚洲金融危机,拉美危机,俄罗斯危机,也都有这样一个特征,这一次更加明显。

其次,危机产生的根源与以往不同。无论是用马克思理论来研究,还是用凯恩斯理论来研究危机,通常都是由生产过剩引起,而这一次是由于消费过度引起。次贷问题就是这样,一些明明没有消费能力的人进入消费领域,银行提供了过多资金。

再次,危机传染力不一样。在这之前的危机基本上都是局部的,而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率先开始,然后冲击到欧洲,以及亚洲。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危机也开始具有全球化的特征。

最后,此次危机发生的频率跟以往不同。以往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很明显,平均五年左右一次。但是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经济没有出现过大的起伏。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事件。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二、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首先,出口增速下降,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全球经济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由于美国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美国经济减速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此外,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口需求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上半年,珠三角等地有不少中小企业倒闭,而就行业来看,主要是玩具行业,接下来是纺织服装出口行业。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限于倒闭困境中的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指出,出口增速的下滑和出口企业的倒闭不能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是与人民币升值、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技术水平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有很大关系。受到冲击的出口企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这些企业被列为调整的对象,只是金融危机的来临使此类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或者说是调整提前来临了。对其他企业而言,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

其次,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下跌,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前几年,由于美元贬值、投机盛行、需求旺盛等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逐步从大宗商品市场撤离资金,同时,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日益悲观,从而预期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下降,价格下跌。国际原油价格从140多美元的历史高位下跌到目前的30多美元;铁矿石价格也终止了上涨势头,开始回调。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商品市场的主要买方,国际商品价格的下降将大大缓解中国企业的成本上涨压力并增加中国企业在价格上的话语权。

最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汇衍生品风险上升。近期,中信泰富、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企业投资外汇衍生品招致损失的现实提醒我们。全球性金融危机形成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欧元、英镑、澳元等国际货币的波动幅度增大,从事外汇交易的风险大增。此前,有些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或投资中为避免汇率损失,从事套期保值交易;另有一些企业从事外汇衍生品投机交易,这些交易中的风险因素不可忽视。当然,由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境外投资的严格管制和中国企业对境外投资理财的审慎态度,所以,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损失只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应该引起警惕。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每个企业如何面对如此的冲击,国有企业如何在危机中所作为,本文将以重庆国企为例:

三、重庆国有企业应对此次危机的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重庆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化挑战为机遇,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首先,科学判断,增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紧迫感。受美国次贷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0月份,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虽同比增长21.8%,但环比下降19.1%,扣除3.7亿元政府补贴交通企业因素,实现利润总额6.7亿元,环比下降26.4%。重钢集团、机电集团等少数集团利润已出现大幅下滑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国有企业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接受严峻考验,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做好发展思路上、组织安排上、经济措施上的充分准备。

篇3

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主要源于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造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背离。这种非正常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危机的出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差了10多倍。

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行业遭受重创,也给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表现为市场上资金流动性不足,资金流产生冻结。企业筹借不到资金,银行资金充裕却不敢放贷,使得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减少,资金链条断裂,导致美国房地产和汽车价格下跌,结果百姓更不敢消费。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状况迅速波及世界主要国家。中国自然也未能独善其身。不过,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有自己的“防火墙”,现在也是它最健康的阶段。但是,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已经显现。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我国的经济外贸依存度达到70%,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今年9月份我国GDP从两位数的增长下降到一位数;税收增幅从20%以上下降到2%,预计10月份的税收将是负增长。

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不仅仅是金融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的确起到了“强力制动”作用,而导致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还包括宏观调控、产业升级、房地产出现泡沫、新《劳动法》颁布、人民币升值等,并且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早已存在:

一是宏观调控。前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存在过热现象,政府不断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如调高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在今年年初还对这些措施进行了加强。

二是产业升级。我国企业过去多是为国外企业代加工生产,这在广东地区尤为明显。而中国劳动成本的上涨,导致在产业升级中,大批中小型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或者向内地搬迁。

三是中国房地产出现泡沫。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调控房地产业发展,使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

四是新《劳动法》颁布。新《劳动法》的出台使国内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造成一些企业利润率迅速下滑。

五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汇率从2005年7月的8.3升值到最近的6.8左右,升幅超过22%。

这五个因素已经逐渐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来势汹汹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紧随其后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无异于雪上加霜,造成了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景气。

影响到底有多大

毋庸置疑,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重要转折的双重影响,作为服务于整体经济发展的物流装备业,必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也许不能再继续保持近年来20%以上的快速发展了。最先尝到金融危机之苦的是叉车企业和一些外向型企业,现在,包括货架、托盘、输送分拣设备、单元化产品、以及系统集成、物流信息化等几乎整个物流装备行业都明显地感觉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正日益加重。

据了解,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叉车行业承受的压力比较大。从销售情况看,近3年来,我国叉车年销量和出口量均以3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叉车销量达到93632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3.93%;其中叉车出口31287台,同比增长51%。而7月份之后,叉车销售尤其是出口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实早在2007年,国内叉车市场就出现了需求增速放缓的征兆。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统计,2007年我国工业车辆销售量约16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36.6%;其中,国内市场叉车销售量为11.4万余台,比上年同期增长26.66%;出口形势更好,其中,电动工业车辆(包括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和电动步行式叉车)出口16200余台,比上年同期增长51.7%,内燃叉车(含集装箱叉车)出口30600余台,比上年同期增长78.6%,叉车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盟、美洲和俄罗斯等地。显然,我国叉车销量增长越来越依靠出口拉动,因此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非常敏感。而恰在此时金融风暴迎面袭来,叉车企业受到的巨大冲击可想而知。

据本刊记者初步调查,进入9月份后,国内多家知名叉车企业的销售订单锐减,生产量下降50%以上。部分叉车企业还出现了裁员现象,更有一些叉车企业无奈之下挂牌出售,却无人问津。

与叉车行业相比,目前货架、单元化产品、输送设备、系统集成、物流信息化和自动识别等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比较小。

以货架行业为例:2008年上半年,货架产品仍供不应求,货架生产企业订单排得满满的,对小额订单干脆不接。但是由于钢材成本非常高。企业的利润微薄,甚至出现亏损。今年下半年,为了完成上半年的订单,货架企业的产量依然很高,并且随着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利润增加了。但货架企业普遍担心的是,原本谈好的项目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被延期或者取消。同时,今年年底前拿到的订单会减少,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的生产和效益。

输送机行业:与货架行业类似,由于合同执行周期较长,输送设备生产企业受到的影响并不太明显。也有部分企业反映,目前一些客户取消了合同,或者合同延期执行。

物流信息化和自动识别行业受到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以某知名自动识别企业情况来看,今年下半年的订单较往年有所减少,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因为其客户生意不如以前,一般性的订单基本被取消。重要的订单也在推后。由于该企业在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金,眼下还能应付。

如何迎接挑战

面临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我国物流装备业将何去何从?物流装备企业该如何迎接挑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在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和应对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这场金融危机到底要拖多久?

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来形容这场全球金融动荡也许再恰当不过了。对于金融危机何日能够

痊愈,全世界多个权威经济组织与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概括起来,乐观说法是一年后可以结束,悲观预测则会持续5年。

无论如何,当前,各国都在积极出台经济振兴方案。为了从经济衰退的泥潭中重新站起来,美国、欧洲和日本政府不断推出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救市措施。然而,其效果很一般,投入的资金好像打水漂一样,在荡起几圈涟漪之后,水面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在美国政府拿出“救市方案”没多久,通用汽车面临破产、花旗银行即将倒闭的问题又浮出水面。由此可见,经济严重下滑的负面影响正在加深。

中国政府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非常迅速。9月以来,国务院已连续颁布了诸多刺激经济的政策。其中包括投资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4次降低存贷款利率等。但是。这些措施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中国经济何时能够跨过金融危机这道槛?正处于高速发展周期的中国物流装备业何时才能继续高歌猛进?目前仍然是未知数,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

实际上,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装备业的影响已经开始量化在一些企业的财务报表上了。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收效不理想,如果国际经济继续衰退,企业势必会减少投资项目,减少物流工程改造项目,减少物流装备采购需求,这将会对物流装备行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其增长速度将会进一步下滑,甚至负增长。果真如此,物流装备企业可能会在明年下半年遭遇最困难的危机,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物流装备企业已经开始转变经营策略,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准备安全度过经济寒冬。

其中,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的叉车企业。较早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国内某知名叉车企业采取的措施就有一定代表性:首先,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以适应现在订单突然减少的局面。其次,苦练内功,把企业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档次,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销量。

相对于叉车企业的做法,货架企业的应对措施包括:回访老客户,争取新订单;不再对小订单挑三拣四,以保证业务量少受影响;加强回收应收账款:在业务操作上更加小心谨慎,坚决不承接可能产生坏账的项目。

输送机行业厂商的应对措施包括:保证项目的成功率,保证稳定拿到项目;加大市场宣传投入,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少数资金雄厚的企业开始考虑并购,以扩大市场占有率。

金融危机对于物流信息系统供应商和咨询服务商的影响并不严重,这恰好是其进行市场整合的好机会。

自动识别行业厂商的应对策略是:不断研发新产品;减少不必要的产品功能。尽量把产品价格降下来;保持12个月以上的现金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等。

专家支招

2008年这场“突发性的危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当时。由于资金流动性不足,导致经济不景气,消费市场低迷。今天看来,两次金融危机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这两个时期企业的应对策略也会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经过记者的了解和对一些行业专家的采访,我们总结出三条经验供物流装备企业参考:

第一,坚守“现金为王”理念。保持镇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会长王继祥认为,“在这个‘冬天’里,谁拥有现金,谁就可以生存发展,具有竞争优势。企业不要盲目扩张,等到经济形势明朗时再寻求最佳投资商机也不迟。物流装备企业应该保证资金安全,注意回款情况,尽量收缩投资项目,做好过冬准备。”从目前看,为保持企业的正常发展,至少要保有12个月以上的流动资金。

第二,最重要的是物流装备企业要树立信心。并且向客户传达企业的信心。正如总理所说,“经济困难时期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传递信心就需要通过广告、会议、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企业品牌,展示良好形象,树立企业信心。因为有了信心,客户才愿意与企业做生意。其实与进行投资相比,企业在宣传方面投入的费用要少得多,也更易做到。一些物流装备企业的宣传费用正在增加,说明它们在严冬来临的时候对宣传更加重视。例如,知名物流软件企业博科资讯最近就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启动“赢在物流”的大型活动。实践表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宣传造势的企业,往往更容易度过难关,并在经济形势好转以后能够占据更为有利的市场地位。

篇4

虽然现在中国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考验,企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亏损,甚至破产。但是,辩证的来看,危机的“危”字虽然代表了危险,但是危机的“机”字则代表了危机背后的机遇,笔者以为,这将是一次春随冬至的经济危机。寒冬中有料峭的风雪,也有温暖的港湾,如何趋利避害,关键是要冷静的思维与明智、果敢。以下就金融危机时企业该关注的5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经营建议。

1、 减少消耗,以度寒冬

我们的企业要向自然界的动物们学习,冬天时尽可能降低自身消耗,只管控好心脏、呼吸等关键环节,以挨过寒冬。企业也是如此,此时能不花的钱尽量不花,降低非必要性开支。消减企业中可有可无的部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控制营销投入;减少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库存量;取消不必要的扩张计划等。当然,战略性扩张与储备等计划除外,但必须严格控制在风险线以下才能实施。

中国的企业很多还都是粗犷式经营,管理成本很高,浪费很大。遇到市场不景气时应该及时进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初也是因为市场前景不清晰,原材料价格波动非常大,市场低迷等因素才逼出了零库存管理方式。而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库存等不合理带来的消耗;人员利用率低或不恰当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负债结构问题造成的利息损失;各种非必要性支出增加的成本等问题,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市场情况乐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当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时,这些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此时应该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解决各种浪费与消耗问题,财务方面要严格监控资金链的健康运转,减少负债,增加资金流动性,减少呆坏账。经营上要缩短经营周期,放下架子与贪念,不过分苛求经营的高利润率,因为高利润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与激烈的竞争,可以选择利润率虽低,但风险小,竞争相对较小的经营方式,把功夫放在如何提高周转率上。

沃尔玛成为世界第一大卖场,一年几百亿的收入,不是靠的高利润,他们的利润率不过2%——3%,但是他们的资产周转率竟然可以到达24次/年。而我们一些企业宁可承担高额风险去追求商品的利润率,结果资产一年周转不了几次,总体收入并不理想。

2、调整产品结构

企业必须敏感的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所销售的产品,很多中小企业面对滞销,不是减产就是全力促销,从不想自己现有的商品是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需求。其实,有时只要根据市场情况,应时而动,调整产品,就可以回避滞销。比如,当原油价格高涨时,一些汽车制造商洞悉商机,推出小排量节油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减少大排量汽车的产量,回避了商品积压的风险,还获得了商机。

我国家电行业也是如此,刚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就有一些家电企业敏锐地发现了危机与其背后的机遇,不再研发、生产昂贵的高端家电产品,而是在商品的节能、实用、便宜上下功夫。在卖场里,虽然商品上贴有大大的打折条幅与诱人的降价金额,但高端家电展位前依然是门可罗雀。而高性价比的中、低端家电展位前却人头攒动。很多家电企业还把握住了商机,推出一些迷你型小家电,单价相较大型家电便宜很多,而商家的利润率却并不低,销路也出奇的好。

3、 弹性营销投入

中、小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常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迷思之中:遇到市场环境不利,要么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想以强势营销的方式冲出市场困局。还有一些企业则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大幅减少,甚至彻底停止营销活动,以求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其实,本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说是问题就是问题,说不是问题就不是问题,因为,对与错之间就看你怎么把握,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把握正确,危机就会转化为机会。

在营销投入上我们很多中小企业也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现在市场不景气,营销投入就要精打细算了,要避实就虚,不进行大规模、高投入,风险性大的营销投入。减少大众化广告传播和品牌传播费用。可以专攻一个点,或进行低成本营销,比如口碑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操作的原则是投入要小,方法要巧。

4、危机时如何用人

说到用人,又是一个中国企业常犯的通病:经营战略的短视导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经营情况良好时不去管理可能已经臃肿庞杂的内部组织,导致人浮于事,造成很多人力成本的浪费。当企业经营情况不利时,才想到削减成本,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量裁剪员工或降薪。这样虽然暂时的减少了成本开支,但是可能因为企业短期大量“失血”而引发更大的危机。当危机度过后,岗位缺失,自然又大量招募员工,这一裁一招便产生了很多的人力成本浪费,因为,一名新员工要熟悉并胜任工作岗位,必须有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所能产出的价值是很低的。

曾经,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汽车行业不景气时没有盲目裁剪员工,而是进行了合理调配,当时企业的研发工作基本全部停止,技术人员就是多余的了,三菱集团没有把这些经验丰富,业务专精的人才辞退,而是向他们表明态度:企业不舍得赶走你们这些与企业一起打拼的伙伴、行业的精英,但是又实在没有工作给你们做,建议你们到“战场”的最前线——做销售人员,与企业一起度过难关。大部分技术人员都留下来做了销售,他们最了解汽车不过,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做销售时他们的专业得到了顾客的认可,销售额比普通销售人员好得多,在市场危机时为企业增加了很强的竞争力。当经济危机过去以后,汽车销售开始复苏,那些研发人员又被招回去做技术研发,因为做过了销售,这些研发人员更知道顾客最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开发出了很多受顾客欢迎的汽车。

这个例子可以提示我们,重要岗位的员工不可以轻易的裁掉,否则当企业再需要他们的时候将付出高昂的成本。企业在迫不得已需要裁剪员工时,主要是裁剪可替代性强的岗位,比如没有熟悉、适应工作成本的低技能岗位。而核心或高技能岗位的员工尽可能通过变通的方式将其留下,因为,企业面临经济寒冬已经很不好过,此时在体内大量失血,必将更难挨过危机,虽然眼下看来这些人才“没什么用处”,但是,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时还需要他们帮助企业一起耕耘,而在寒冬中帮助企业比同行更快的复苏也主要仰仗这些人才。

5、 危急中的机遇

笔者预计,未来一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金融危机对虚拟与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企业的压力也会随着经济萧条而更加沉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危机的另一面就是机遇,因为,无论是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或市场经济中,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市场环境的恶化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进行市场洗牌,淘汰掉了一些弱小的企业,也为生存下来的强者留出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待经济复苏时,市场需求大量增加,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第一要务就是活下去,等待暴风雨过后的阳光。

生存下去的技巧是即要不做,又要去做。所谓不做,就是不做那些消耗资源,加重企业负担,高风险的事。而去做,则是去做那些发现机会,可以突破困局的事。比如像前面提到的家电企业不去做那些高风险,消耗资源的大型家电,去做金融危机带来的商机——便宜的小家电。市场需求量大,利润率又高。相信拥有这样智慧的企业,他们的冬天不会太难过。

企业内部也是一样,不去做那些伤元气的改动,而是去做那些强健筋骨的事情,比如改善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产负债的结构与利用率;消减繁琐臃肿的管理层级;加强与客户的合作等。

篇5

生产传统产品国内企业面对重重困难、压力山大,生产传统产品国内企业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老客户进行销售宣传

企业应尽力服务好每一个老客户,使老客户满意并建立良好关系和口碑,例如做好了万宝路的促销品,会使世界其他烟草企业幕名而来,另一方面如果万宝路向其他同业介绍推荐您的产品这将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也会节省许多销售公关费用和新客户实地考察生产企业的费用。如全球最大的零销商沃尔玛,她要确认一个新的供货商起码要实地考察3次以上,所以服务好一个老客户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世界级行业领军企业,它把您推荐给其它著名企业就可能很快接到订单,如果与这些供应商从零开始发展关系的话,将耗费巨大。良好的客户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效应是开拓市场最好方法。

二、认真做好竞投标和售前准备

前一段时间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售后服务,当然做好售后服务是必须的,是企业信誉和是否能赢得市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但售前准备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志在必得的竞投项目中,要做好对竞争对手分析工作,对竞争对手的强项尤其重视。如竞争对手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人员配制、设备状态、设计做首板能力、财务状况、厂容厂貌、公关能力等要十分了解,并较准确预判其生产首板质量,竞投价格。企业在竞投前要设计制造出高质量首件样板,并做好竞投书的每一个部分。在拍摄办公室和生产现场之前做好清洁、整理工作,并配置好现场采光、灯光,拍摄角度和拍摄效果也要尽善尽美。竞投的样板应用最好的技术人员和制板师,参加竞投人员要穿着整齐、举止优雅,并在竞投前进行多次预演练习。竞投前要对方方面面和突况预判和准备应对的处理措施。竞投前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越有胜算把握,投标书要制作精美别致,让客户一看到投标书就看到投标单位的实力,售前准备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要一环。

三、开拓新市场

过去只做订单的企业可以开发零售市场,如沃尔玛、家乐福、天虹场等或在其它专业零售商场设专柜进行柜台销售。另外也可进行公共区域推销,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商业街、居民社区、广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置推销展台,以便迅速扩展企业知名度和占领部分市场。过去只做西欧、中欧订单的企业也可尝试做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的订单,通过网站、微商也可以增加销售业绩。

四、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并尽力实现企业的设计领先

只做成人服装的企业,在流行童装热卖时应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及时组织生产热销的童装。又如做锌合金饰品的企业,在金、银等贵金属饰品热卖时应及时组织生产贵金属饰品。

以前有些企业只推行成本领先理念,很少企业采用设计领先的理念,产品好销于同业除了保证质量外,也要不断学习国内外领军行业的先进超前设计思想,有条件可高薪聘请一些高精尖的设计人员。特别在金、银、珠宝饰品行业设计思想尤为重要,产品不一定用材料多而价高,如果产品设计达到前卫、优雅、精美的话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扩大企业盈利应不成问题。一个企业想扩张市场,又要实现较小的投入实现较大的收益,就必须实现设计理念领先于同业。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五、做好适用于企业广告

广告可具体分为报告纸广告、杂志广告、电话簿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灯箱广告、路牌广告、传单广告、海报广告、促销礼品广告、站牌广告、条幅广告,车体广告、飞艇广告、客机和车、船坐椅广告等。企业要根据的需要和力所能及地选用适合于企业产品的广告。不一定要花大价钱,但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广告语的设计要醒目易懂、尽善尽美,一招中的。

六、努力推动技术进步和提全员职工的技能

篇6

一、 金融危机给社会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影响。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和深入,逐渐形成了国际金融秩序,使全球经济发展处在同一个频率上。特别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直接造成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稳定有着及其严重的影响,其结果会出现工厂倒闭,失业率增加。据有关部门预测,全球失业率由过去的百分之三点几,上升到百分之五点几。这样,就会有大量的失业人员在为了寻找工作而奔波。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经济是基础,稳定是前提,只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才能进步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但是,一旦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岗位,对于社会就会产生一系列反应。一是,经济危机造成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稳定,甚至失去经济来源。我们知道,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得到提高,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步和发展。随着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造成一部分的企业倒闭。这其中,有一些人重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可以弥补由于失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工人会下岗失业,失去经济收入。二是,经济危机给社会稳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大量的失业人群为了寻找新的工作而奔波。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其中,一些人找到了新的工作,但是,总觉得不如原来的工作称心如意,心里不满意。而一些原来有工作的人群,由于失去工作机会,又一时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心理上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开始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把一些不满发泄出来。同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也是参与岗位竞争的主力,更加给就业形势带来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将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 金融危机给交警工作带来的影响

金融危机发展成经济危机后将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的交警工作也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交警工作展现政府们形象的窗口,也是维护政府形象的一线单位。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将是考验交警部门的应对能力,以及检验交警工作是否真正负的起自身社会职能的一道考题。我们知道,交通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机动车数量和驾驶员队伍也在以相当的速度在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道路交通行列里来。机动车参与到道路交通之中来主要是跑运输经商,车越多管理起来越难。这样,就使交警部门的管理任务越来越沉重。驾驶员队伍作为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对交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驾驶员队伍的素质也是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驾驶员队伍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交通管理工作的稳定与发展的趋向走势。

在这里,我们首先来对驾驶员队伍进行分析。作为驾驶员队伍本身组成复杂,且走东闯西,见识广,思路开阔,思想接受新事物快,因此,要管理好驾驶员这个群体非常困难。我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农村驾驶员,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当今,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购买了农用车,在做好农耕的同时,也开始驾驶车辆跑运输经商。虽然走上了经商之路,但是,他们的思想还没有真正的与当前发展的形势相适应,特别是在参与到道路交通行为之中后,无牌无证驾驶、农用车载人、闯信号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不断发生。在他们眼里经济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可以把交通法律法规置之度外。这也是农用车驾驶员队伍不好管理的重要原因。笔者在对一些农用车驾驶人进行采访时,一些人这样说“一年也跑不上几趟城里,还花那些钱干什么,挂牌办证太贵”,真是让人感到十分无奈。这些人涉及人群广,但是,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若强制措施,必然会引发警民矛盾,给当前社会稳定和谐带来影响。一是常年从事运输行业的驾驶员。这类人群山南海北都能到达,接触的人多,各种事情都经历过,管理起来也非常困难。这当中的部分驾驶员对于交通法律法规非常明白,但是,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却明知故犯,屡屡违法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他们有的从事货物运输,有的是从事旅客运输。特别是涉及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使交警部门非常难以管理。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对这些驾驶员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新加入到运输行列里来的驾驶员队伍。这些驾驶员原先在从事其他工作,可能由于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

其次,对交警工作进行分析。一是服务态度问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是一个服务加管理的工作。交警服务态度对工作开展影响非常大。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民警服务态度不好,执法中态度冷、横、硬、推,使群众很有意见。二是执法程序不合理。在实际工作中,民警在执法程序上不尽合理,没有真正落实有关规定,授人以柄。三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民警还没有认识到当前金融危机给交警工作带来的影响,仍然停留在过去正常的管理思路之中。如果这种思路不调整,工作就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四是大局观念不高。有的民警大局观念不强,眼光只停留在自己工作的环境内,没有将本职工作与社会大环境相结合,影响到交警工作在社会大形势下的形象。五是工作不到位。交警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广大群众对交警工作要求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很多原因,一些工作不能达到群众的意愿。比如事故责任认定的公平公正和肇事追逃工作的时间性,因此,群众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这样对交警工作非常不利。

三、 应该采取的措施

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交警工作作为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力的部门应该紧跟形势的发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大局出发,着眼社会发展稳定大形势,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和社会职能,应对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积极加深认识,提高全局观念。作为交警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从社会稳定发展这个大局来认识交警工作应该发挥的作用。特别是要做好民警的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孟建柱部长有关应对金融危机的讲话精神,以及当前正在开展的执法 教育培训活动中提到的学书记以及同志和孟建柱部长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在这当中,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当前形势,要有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把握工作重点,积极把广大民警思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转变工作思路,维护社会稳定。执法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一项工作,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和发展。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作为交警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出发,在路面执勤中,把严管重罚改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对于一些轻微违法行为做到不扣不罚。对于一些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要最大限度的进行教育,在处罚的同时,要耐心讲明白严重违法的危害,使被管理者做到心服口服。

篇7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区域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世界各国再次经受了一次缓慢的经济衰退。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新加坡政府及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团结社会各界,避免了因经济衰退导致的社会紧张和社会分化的威胁,保持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使得它在2009年迅速恢复元气,其成功的国家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在金融危机下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及其政府所采取的相关措施,不同的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姜卫平(2009)研究认为新加坡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功做法包括:鼓舞国民坚定信心,正确对待危机,加强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劳资政通力合作制定正确的指导原则,安排受危机影响的员工去接受培训,提升受雇能力;成立经济委员会,重新检讨未来经济发展策略;促进社会和谐,为应对危机构建良好环境;加大援助力度;保住工人饭碗,减少裁员;坚持“新加坡哲学”,加强长期竞争力等。

王茜(2009)研究认为,在遭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冲击下,新加坡独特的劳、资、政三方机制积极应对,提出了发展和培养具有全球竞争性劳动力的任务目标,实施技能培训和提升计划,提升劳动力素质;建立良好雇佣关系行为规范,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实行全面弹性工作安排及弹性薪酬体系,采取负责平稳的裁员办法等措施,以获取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新加坡通过劳、资、政三方分工合作推出适合于月薪在2500元左右人群的职业再造计划,目的在于减弱危机后失业的影响,同时通过职业形象的提升、环境的改善以及工资的提高等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该种职业。

何惜薇(2009)研究表明新加坡政府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充分发挥新加坡在高科技、可靠品质、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优势,并向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争取更多机会,或在亚洲的新兴经济体中开拓新市场。另外,着重经济的重组、转型,并为此设定发展新目标,以期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正如李显龙总理所说的“那恰恰是新加坡的哲学,正是我们竭力在做的事情。”

谢燕燕(2009)研究认为在面对经济衰退时,新加坡的劳资政三方通力合作,发挥同舟共济的精神,为维护工人利益和发展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主要做法是:鼓励雇主推动每月可变动薪金机制;在缩短工作周时让雇主有更大的灵活性;无薪假期的运用。另外,新加坡政府接受工资会新的指导原则,呼吁公司削减成本,保住工人饭碗。此外,政府也呼吁雇主要对员工负责和公平对待员工,员工则要适应并接受目前的经济环境,愿意自我调整,并尝试不同的工作。

李雪静(2010)研究认为面对金融危机,新加坡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推出总值205亿新元的振兴配套计划,并首次要求民选总统批准动用49亿新元储备金;此外推出了“特别风险分担计划”,计划公开给所有本地公司及落户新加坡的海外中小型企业申请。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自2003年以来第二次放宽货币政策,将新元汇率政策区间中心调整至新元名义有效汇率主要水平,同时升值速度维持在零。同时该局也宣称,新元没有理由出现任何不恰当的贬值,新元区间波动幅度保持不变,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水平适当。

李豫(2010)研究表明随着危机过后,新加坡经济形势有所改善,新加坡将会逐步退出旨在帮助国民及企业脱困的特别风险分担计划。同时,新加坡政府将会继续密切跟踪短期经济发展趋势,全力以赴进行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的增长,为危机后的新世界做准备。另外,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一是稳定就业,对低薪工人实行就业入息补贴的额外援助;二是增加养老和住房福利,主要有公积金计划和居者有其屋计划;三是建立起广泛的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体系。

马腾飞(2010)研究认为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新加坡政府在实施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刺激力度,努力促进经济复苏;新加坡政府还鼓励并支持企业积极引起人才,提升新加坡在经济复苏时期的竞争力;立足东盟,推动东盟与区域外的合作,加强其在国际特别是区域内的地位和影响,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此外,新加坡央行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国民信心,稳定金融市场。

陈彤(2011)研究认为面对金融危机新加坡采取的治理范式为“国家资本主义”,而治理的基础是建构在健全的法制和开放的战略基础之上。其次,促进发展的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及时做出战略调整,政府力挺新元汇率稳定,从而稳定市场信心,使得在金融风暴下新加坡的金融体系表现相对稳定。第三,以危机为契机推动出口产业转型,首先,帮助企业降低对三大贸易伙伴日本、美国和欧盟的需求倚赖,积极开拓中国和印度市场。其次,对出口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由FDI代工出口转向开发出口国内需市场。再者,致力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最后,把握后危机时代人力资源战略机遇,积极谋划全球性人才战略,笃实企业竞争资本。

王磊(2011)认为新加坡是最善于利用金融危机的国家,它总是在国际金融发生变动时,为自己创造优势。新加坡政府一方面严格管控国内金融,持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信用法制建设,另一方面又尽其所能地吸引国际公司入驻,放宽法令,降低交易税等。

根据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新加坡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方面:一是新加坡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对外投资。二是促进发展国家的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保持汇率稳定,增强国民信心,构建良好的社会、市场环境。三是劳资政的通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良好的雇佣关系行为规范,加强社会福利与保障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豫.《金融危机下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2]王士录.《东南亚研究报告》[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彤.《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新加坡的国家治理》[J].《亚太经济》,2011,(2).

[4]李雪静.《新加坡挺过金融危机力促经济转型》[J].《国际金融报》,2010,(8).

[5]王磊.《最善于利用金融危机的国家》[J].《中国报道》,2010,(6).

[6]王茜.《新加坡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应对金融危机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7).

篇8

虽然现在中国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考验,企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亏损,甚至破产。但是,辩证的来看,危机的“危”字虽然代表了危险,但是危机的“机”字则代表了危机背后的机遇,笔者以为,这将是一次春随冬至的经济危机。寒冬中有料峭的风雪,也有温暖的港湾,如何趋利避害,关键是要冷静的思维与明智、果敢。以下就金融危机时企业该关注的5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经营建议。

1、减少消耗,以度寒冬

我们的企业要向自然界的动物们学习,冬天时尽可能降低自身消耗,只管控好心脏、呼吸等关键环节,以挨过寒冬。企业也是如此,此时能不花的钱尽量不花,降低非必要性开支。消减企业中可有可无的部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控制营销投入;减少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库存量;取消不必要的扩张计划等。当然,战略性扩张与储备等计划除外,但必须严格控制在风险线以下才能实施。

中国的企业很多还都是粗犷式经营,管理成本很高,浪费很大。遇到市场不景气时应该及时进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初也是因为市场前景不清晰,原材料价格波动非常大,市场低迷等因素才逼出了零库存管理方式。而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库存等不合理带来的消耗;人员利用率低或不恰当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负债结构问题造成的利息损失,各种非必要性支出增加的成本等问题,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市场情况乐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当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时,这些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此时应该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解决各种浪费与消耗问题,财务方面要严格监控资金链的健康运转,减少负债,增加资金流动性,减少呆坏账。经营上要缩短经营周期,放下架子与贪念,不过分苛求经营的高利润率,因为高利润率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与激烈的竞争,可以选择利润率虽低,但风险小,竞争相对较小的经营方式,把功夫放在如何提高周转率上。

沃尔玛成为世界第一大卖场,一年几百亿的收入,不是靠的高利润,他们的利润率不过2%――3%,但是他们的资产周转率竟然可以到达24次/年。而我们一些企业宁可承担高额风险去追求商品的利润率,结果资产一年周转不了几次,总体收入并不理想。

2、调整产品结构

企业必须敏感的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所销售的产品,很多中小企业面对滞销,不是减产就是全力促销,从不想自己现有的商品是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需求。其实,有时只要根据市场情况,应时而动,调整产品,就可以回避滞销。比如,当原油价格高涨时,一些汽车制造商洞悉商机,推出小排量节油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减少大排量汽车的产量,回避了商品积压的风险,还获得了商机。

我国家电行业也是如此,刚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就有一些家电企业敏锐地发现了危机与其背后的机遇,不再研发、生产昂贵的高端家电产品,而是在商品的节能、实用、便宜上下功夫。在卖场里,虽然商品上贴有大大的打折条幅与诱人的降价金额,但高端家电展位前依然是门可罗雀。而高性价比的中、低端家电展位前却人头攒动。很多家电企业还把握住了商机,推出一些迷你型小家电,单价相较大型家电便宜很多,而商家的利润率却并不低,销路也出奇的好。

3、弹性营销投入

中、小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常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迷思之中:遇到市场环境不利,要么加大营销费用的投入,想以强势营销的方式冲出市场困局。还有一些企业则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大幅减少,甚至彻底停止营销活动,以求降低成本,减少损失。其实,本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说是问题就是问题,说不是问题就不是问题,因为,对与错之间就看你怎么把握,就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把握正确,危机就会转化为机会。

在营销投入上我们很多中小企业也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现在市场不景气,营销投入就要精打细算了,要避实就虚,不进行大规模、高投入,风险性大的营销投入。减少大众化广告传播和品牌传播费用。可以专攻一个点,或进行低成本营销,比如口碑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操作的原则是投入要小,方法要巧。

4、危机时如何用人

说到用人,又是一个中国企业常犯的通病:经营战略的短视导致企业只顾眼前利益,经营情况良好时不去管理可能已经臃肿庞杂的内部组织,导致人浮于事,造成很多人力成本的浪费。当企业经营情况不利时,才想到削减成本,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量裁剪员工或降薪。这样虽然暂时的减少了成本开支,但是可能因为企业短期大量“失血”而引发更大的危机。当危机度过后,岗位缺失,自然又大量招募员工,这一裁一招便产生了很多的人力成本浪费,因为,一名新员工要熟悉并胜任工作岗位,必须有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所能产出的价值是很低的。

曾经,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在汽车行业不景气时没有盲目裁剪员工,而是进行了合理调配,当时企业的研发工作基本全部停止,技术人员就是多余的了,三菱集团没有把这些经验丰富,业务专精的人才辞退,而是向他们表明态度:企业不合得赶走你们这些与企业一起打拼的伙伴、行业的精英,但是又实在没有工作给你们做,建议你们到“战场”的最前线――做销售人员,与企业一起度过难关。大部分技术人员都留下来做了销售,他们最了解汽车不过,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做销售时他们的专业得到了顾客的认可,销售额比普通销售人员好得多,在市场危机时为企业增加了很强的竞争力。当经济危机过去以后,汽车销售开始复苏,那些研发人员又被招回去做技术研发,因为做过了销售,这些研发人员更知道顾客最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开发出了很多受顾客欢迎的汽车。

这个例子可以提示我们,重要岗位的员工不可以轻易的裁掉,否则当企业再需要他 们的时候将付出高昂的成本。企业在迫不得已需要裁剪员工时,主要是裁剪可替代性强的岗位,比如没有熟悉、适应工作成本的低技能岗位。而核心或高技能岗位的员工尽可能通过变通的方式将其留下,因为,企业面临经济寒冬已经很不好过,此时在体内大量失血,必将更难挨过危机,虽然眼下看来这些人才“没什么用处”,但是,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时还需要他们帮助企业一起耕耘,而在寒冬中帮助企业比同行更快的复苏也主要仰仗这些人才。

5、危急中的机遇

未来一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金融危机对虚拟与实体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企业的压力也会随着经济萧条而更加沉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危机的另一面就是机遇,因为,无论是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或市场经济中,都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市场环境的恶化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在进行市场洗牌,淘汰掉了一些弱小的企业,也为生存下来的强者留出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待经济复苏时,市场需求大量增加,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第一要务就是活下去,等待暴风雨过后的阳光。

生存下去的技巧是即要不做,又要去做。所谓不做,就是不做那些消耗资源,加重企业负担,高风险的事。而去做,则是去做那些发现机会,可以突破困局的事。比如像前面提到的家电企业不去做那些高风险,消耗资源的大型家电,去做金融危机带来的商机――便宜的小家电。市场需求量大,利润率又高。相信拥有这样智慧的企业,他们的冬天不会太难过。

企业内部也是一样,不去做那些伤元气的改动,而是去做那些强健筋骨的事情,比如改善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产负债的结构与利用率;消减繁琐臃肿的管理层级;加强与客户的合作等。

篇9

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是指全球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对全球的经济活动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我国因为在2001年12月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来往更加密切,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相比于其他国家,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好的效果。

二、金融危机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影响

1.降低投资增幅,加大管理难度

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打击,这不仅增加了房地产经济管理难度,也延缓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泡沫,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得这一泡沫进一步破裂,房地产业进入低迷状态。

2.失业人口增加,住房销售量下降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它的发展受挫,导致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裁员,从而使得我国失业人口大大增加。经济学人信息部(EIU)根据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进行的研究报告估计,2014年中国的实际失业率超过了英国的6%和美国的6.2%,加上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减员,失业人口的数量就更加庞大了。失业就会导致大众购房能力下降。再加上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市场秩序的进行房价哄抬,也使得大众的购房信心受挫。所以从全国来看,住房的销售量是下降的。

3.资本外流,行业景气受挫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下降,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已经逐渐下降了。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外资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不看好,所以出现了很多外资撤离资本的情况。与此同时,不止外资的投资信心不足,我国国内投资商对国内房地产投资环境也不看好,甚至转移资本向国外其他行业投资。很多房地产企业由于急于转移资本,就抛售楼盘,导致房地产行业景气受到影响。不仅让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困难,也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房地产经济管理工作中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创新房地产金融产品

我国房地产泡沫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破裂时,我国的房地产信贷产品证券化链条太长,掩盖了背后的风险,以至于让人们疏于防范。所以,只有在经济活动中,对原有的房地产金融产品进行大规模的创新发展,才能在可控风险的范围内,预防金融危机的再次冲击。抵押贷款债券化如今已经成了房地产行业金融产品的主流特征,经济管理机构在进行管理工作中,必须不断调整和发展全新的金融产品,必须在央行的帮扶下做好对不规范放贷行为的监控和管制,这样才能使高高在上的房价有所回落,才能确保创新的金融产品更加符合大众需求。比如,绿地集团在2015年4月13日的国内首款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产品――绿地地产宝。这款金融产品前期推出时就市场效应浓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凸显除了新产业格局。并且,因其安全性高、门槛低、收益率吸引力,“绿地地产宝”一经上市,半日之内就销售一空。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这是绿地在金融业务方面的首度触网,是对搭建连接个人投资者与中小房企资源配置平台的积极探索,是对房企自主试水资产证券化的大胆创新,也是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的顺势而为,更是为发展普惠金融所作的大力尝试。与此同时,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通过将旗下交易所、第三方支付平台、财富管理公司等进行整合,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事业部, 全面启动了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业务。

2.加大房地产信贷管理力度

房地产信贷作为我国银行贷款中比例较高的一项,一直以来在信贷里作为不可或缺的角色存在。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和信贷风险太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央行和银监会作为银行的管理部门,必须通过政策法规对银行信贷活动进行严格的规定,避免不规范信贷活动对金融风险的加大。而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就更加要做好房地产信贷的科学管理。

3.扩大融资渠道,搞活房地产经济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房地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就更加离不开庞大资金的支持。而房地产业在发展中想要获得足够的资金,就必须扩大自己的融资渠道,多方面接受资金汇入。在我们国家,房地产业主要是通过贷款、企业垫资和销售款来进行融资的。这样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但不利于经济管理,也不利于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2014年3月1日,我国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审议通过,并正式施行。《细则》中规定当“单笔借款金额300万元以上”、“借款金额1000万元以上”、“涉及的出借人30人以上”等时,借款人应当向管理部门报备。在这一细则的颁布下,也正式宣告了民间借贷的合法化,房地产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拥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和借贷方式。

4.理性引导消费,降低税收抑制房价

篇10

长期以来,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强大拉力,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贸易形势的日趋严峻,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各国为保障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或者实现某些特定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贸易保护政策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全面。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式

细数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所遭遇的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两种新形式:

(一)主动性反倾销反补贴壁垒。

    实践中,随着出口国为了销售多余产品、扩大出口或争夺国外市场,在正常贸易过程中将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对进口国某一产业的建立和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威胁或阻碍,就会招致进口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惩罚。有鉴于此,为了限制倾销而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是合理的,但如果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程度超过了其合理范围或合理程度,就会演变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而对正常国际贸易形成阻碍。而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卖体经济的破坏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进一步发展和强化反倾销手段,使得反倾销反补贴手段正逐步由传统单一、被动的对倾销造成损失所采取的弥补性贸易措施,向主动保护本国脆弱产业不受侵害的保护性贸易措施发展。

(二)隐性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经济利益,凭借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利用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觉醒,通过刻意提高贸易关税,如“碳关税”和非关税如环境标准、环境技术等手段,阻碍他国产品进人本国市场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为了保护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本国制造业,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纷纷表示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迫使发展中国家采纳超出其资源偿付能力的环保标准,弱化其国际贸易的优势。可以看出,以“碳关税”为代表的隐性绿色壁垒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壁垒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措施

1.规范企业出口行为,防止恶性竟争

    多年来,中国进出口领域经营秩序混乱,专业外贸公司和自营进出口企业各自为战,为了争夺出口市场竞相削价,造成出口价格一降再降。再加上产品知名度低,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必然偏低,从而为别国实施贸易救济提供了借口。因此,出口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混乱无序的价格战,只会消耗企业自身和行业的竞争力,削弱行业整体的保护力度。为防止恶性竞争,引导外贸企业有序进人国际市场,关键在于建立政府、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三元化的反倾销机制。中国企业应通过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协调本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改善企业低价竞销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合理调控,规范出口经营秩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国外对中国企业反倾销指控的机率。

    2.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自集中度的上升说明了中国大部分贸易企业还不适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需要。为此,贸易企业应制订制度,培养人才,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市场开发战略和实施计划,开发美、日、欧以外的市场,提高中国在这些市场的占有率。首先要大力开发有潜力的市场,尤其是东欧市场和拉美市场。开拓这些市场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要讲究方法,要将出口、进口、援外、对外投资和劳务合作等多种经济交往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开发。其次要深度开发传统市场,要从进出口贸易渠道进人这些市场的深层次营销网络,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和新品种,使出口适销对路,及时跟上这些市场的需求变化。

    3.提高产品技术标准,跨越技术贸易壁垒。

篇11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一个工程项目中,采购成本占工程总成本一般不会低于30%,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既要保证采购质量、保证工程进度,同时又要利用好本单位宝贵的流动(采购)资金,这是就更加凸显采购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1、准确掌握订货供货时间

一个工程的实施是有施工周期的,工程所需物资一般是根据工程进度按计划分批到达现场的,因此作为采购部门和采购人员就要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安排物资到达现场的时间,并据此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采购订货的时间和供货商交货时间,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就更需要部门之际密切配合,尤其是相互关联的业务部门之间更需要无缝对接。及时的沟通工程进展情况和工程物资到达现场的时间及到货情况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经验,设备的到货时间与安装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不少于十五天,最短应不少于七天,且现场必须及时开箱验收。

2、充分合理利用供货商资金

对于长期稳定的供货商,充分利用长期合作的良好基础和感情资源,力争是供方能够与需方“同甘共苦,共危共荣”。顺境是利益均沾,逆境是风险共担。市场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当然供需双方也是在各自的需求中不断的更替变化。尽管金融危机肆虐天下,但总有一些经营好的企业在逆境中傲然挺立,他们在不断寻求商机,寻求新的合作伙伴,这正是我们择优劣汰选择合格供货商拓宽采购管道的好时机。此时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供货商对于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都将大有好处,同时也为共同抵御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提高了战斗力和抗击打能力。

3、适当改变付款方式

针对不同情况在付款方式上适当采取一些灵活手段对短期内缓解资金压力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缓付少付,对于使用期限较长的工程物资,可是工程进度适当延期分配发货,而发货款可改为到货款,到货款可改为验收后付款,验收后付款可延至合同允许的最后期限。

4、缩短采购周期

篇12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意味着国际上一场大规模的金融调整将不可避免。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这场金融危机,我们该如何解读其本质、根源,该如何反思?面对这场金融危机,

一、危机传导是个动态过程

华尔街危机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