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与传承范文

时间:2023-08-15 09:28: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文化理解与传承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化理解与传承

篇1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19-2

小学课程活动是小学整体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师生共同参与并承担一定教育目标,且与小学主要课程密切相关的常态性学校教育活动。本文所说的文化传承,主要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加以认知、理解、体验、内化,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而本文所指的文化理解,主要是指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接触各种外来的异质文化,从而了解文化的多元性,通常是从语言入手,来进入文化层次的认知和理解,并在习得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外来文化,达到理解、尊重、包容等目的,促进人类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

小学阶段是奠定人的综合素养的基础期、关键期,更是黄金期,因此我们充分发挥小学课程活动之功效,在小学课程活动中实施文化传承与文化理解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作为学校,理应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小学课程活动中,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国际文化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通过在小学课程活动中文化传承与文化理解的实践探索,把文化传承和文化理解渗透到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活动之中,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一、小学课程活动中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盲目地颂古、信古、好古、怀古,简而言之,并不是像社会上有些机构打着传承国学的旗号,让学生穿上古人服饰,手捧“四书五经”,摇头晃脑摆花架子,而是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立足当今,古为今用,更要做到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并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创新中繁荣。

中华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责任,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利器。我们在感慨当下的流行文化、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冲击或担忧时,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我们炎黄子孙从小接受祖国灿烂文化的熏陶,并将之传承,我们想到这必须从娃娃抓起,更需充分考虑这些娃娃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或途径,因此,我们将这艰巨而义不容辞的任务纳入小学课程活动中实践尝试。

我校充分整合校本资源,在学生中实施经典诵读活动、传统艺术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等一系列课程活动。这些课程活动既有别于校园文化课程,但又与校园文化课程相交融,它的展开与实施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具有学科性、活动性、环境性。

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日,我校利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拉开一年一届的阅读节的帷幕。持续整整三个月的阅读节中,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我们的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徜徉书海,品读经典,体验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一届阅读节就是一项浩大的阅读课程活动,学校为此于每届阅读活动中专门精选经典国学诗文汇编成经典诵读的册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诵读,随后各班不定期不定形式的进行考查、汇报演出等。同时,我们还邀请国学专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汇编了古诗词专册――《古韵今咏》;精编了一到六年级各一册的《经典诗词诵读》读本,并通过诗词考级等考查形式来深化。我们的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了诵读经典这一课程活动中,这样的活动也感染了家长,每一届的阅读节,我校的家长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小学生天性好动,而我们的课程活动正好切合了学生这一特点,让他们不仅动嘴、动脑,更是动手,动心,真是全身心动了起来。在阅读课程活动中,学生会摘抄经典,汇编手抄小报;写读后感;中高年级学生会学以致用,编制楹联;甚至还会将国学经典篇目或相关主题搬上舞台演绎话剧、小品等。课程活动的丰富化、情景化、活动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有了逐渐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课程活动,让学生更加亲近历史、亲近传统,也会主动承担起承传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从中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另外,我们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和相关人文资源,实施传统艺术、体育课程活动。艺术方面以闻名全国的苏州籍中国音乐学院竹笛大师张维良教授为特聘导师,建立宝带实验小学张维良竹笛训练基地,开展竹笛课程活动。体育方面以围棋课程活动为切入口,开设了棋类课程活动。传统艺术、体育课程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我校课程活动内涵,为文化传承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二、小学课程活动中文化理解的实践探索

在各国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学习外来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世界上许多国家成功例证都说有力地说明了这点,他们较好地传承自身独特文化,同时又非常重视吸收外来文化,能正确理解、合理融合外来文化,并且在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合、壮大……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多元文化早已交汇在一起,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近年来,就我们苏州地区来看,在苏州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的引领下,正在部分实验区尝试实践国际理解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作为一所在苏州市内颇有知名度的省级实验小学,也正好把握这个发展契机,提出“承传民族文化,培养国际意识”的办学理念,借助多方力量,在办学中突出小学课程活动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研究过程,结合学校特色办学进程,实施小学课程活动中文化理解的实践探索,从而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为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新世纪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做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另一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依托我校逐步形成的英语特色文化,进一步挖掘、开发我校特色课程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外来的异质文化,了解文化的多元性,从而达成初步的学生文化理解的目标。

我们首先把英语课程活动纳入到整个学校课程建设框架之中,借助学校课程设置,根据学校原有英语特色文化,从加强英语语言训练基点出发,引导学生立足自我,放开眼光,做到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各种外来文化的特点和现象,从而又有所选择,学会理解、包容、尊重外来文化。

我们主要依托一年一度的外语节开展英语课程活动,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拓宽其国际视野。自2003年以来,我校先后成功举办英、法、美、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非洲等十届外语节,并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在以外语节为平台的课程活动中,学生们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访问参观展览馆,聆听各国驻中国大使馆领事的介绍等,获得了大量实用的一手资料,然后师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相互合作、家长与孩子合作,开展外国文化知识竞赛、英语儿歌大赛、英语情景剧表演、观赏英语原版片,练习给英文片配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外国文化,增进对异域风土人情的了解,从而逐步达成文化理解的目标。学校更是定期聘请外教加入我们的英语课程教学,组织英语教师出国考察学习,组织学生与外国友好学校学生定期交流,从而来拓展师生视野,力争做到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

篇2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TU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00-01

一、“渐行渐远”的历史街区――城市特色何所依?

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文明,自古至近现代虽历经战火不断的洗礼,但仍有大量的文物流传至今,包括古建筑(地上、地下)、古街区等文化遗产,这些以物质形态下来的文化遗产不但承载的文明,更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城市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发展到近现代,渐渐落后于世界。似乎是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贫穷与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浪潮也随着涌来,大拆大建、采用类似或相同的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来建设自己的城市,由此造成了千城一面的局面,非但如此,城市建设也影响到了历史街区的“生存”,何谈城市特色?

当城市经济发展上去,人们又想到了塑造自己城市特色,由此想到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建设了一批又一批的假古董、假文物、大体量的仿古建筑,来招揽游人,标榜自己城市的特色与魅力,殊不知,古建筑、古街区是有生命的、不只是徒有外表与形式,即使发展到现在,虽然破败,却是伴着岁月的洗礼而来,从斑驳的墙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古文明折射的影子。水流环绕的威尼斯古城将建筑都建设于水上,是其一特色;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的平遥古城、以布局严谨的“四合院”著称,其建筑显著特色“房子半边盖”和当地干旱气候有密切关系,这些都表达出其鲜明特色,是山西历史文化重要的见证。

二、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手段及其途径

现代城市要发展、人民需要生产生活,这并不意味着与古街区的保护、发展相悖,相反,二者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支撑发展。合理的开发古街区,使之有机、有序的发展。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一句名言,保护古建筑,“要让它延年益寿,不要返老还童”。换句话说就是在不破坏它的基本建筑形式、色彩、结构,可适当在内部增添现代生活设施(供水、供电、供暖等)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建设现代城市,“注意新老建设风格的自然过渡。运用设计手法,使长远的建设发展与文物建筑有机融合。”[1]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街道空间来连接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取得协调性,同时也强化了历史建筑在历史街区乃至整个城市中的重要性。

1、产业结构的调整

保护与发展历史街区能更合理调整该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就业机会。例如据当地政府部门统计:宏村2006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2580多万元,西递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293元,而宏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3240元,农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收入来自旅游。而这更得益于宏村、西递这两座古村落合理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与当地政府对古村落古街区的合理的保护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修旧如旧的原则、整治周边不协调的建筑环境,保护宏村西递原始景观环境等)

2、传统与现代

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进发展。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纳入现代城市规划中,共同作为城市这个“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应尽可能的做到历史街区的辐射、影响半径的环境与之相协调。作为城市的特殊部分,即该城市的特色所在。例如另辟新区建设的“拉德芳斯”新区位于巴黎西郊,是现代巴黎的象征,它给巴黎这座古城带来了新的活力、

并与其相映成辉。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古城区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同时并没有使现代办公区与古城区割裂开来,拉德芳斯拱门有力的说服了这点,它位于与香榭丽舍大街与凯旋门同一条中轴线上,连接着过去与现代。

3、审美性与认知度

《马丘比丘》“首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创造符合各种人群需要的多元环境。显然“千城一面”的现代钢筋水泥城市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但却已经让人感到疲倦不堪,产生“审美疲劳” 历史街区等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存在,对人们的审美、知识的存储、增强对城市的自豪感、认可度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性”

1、“原真性”的保护

它是城市的文化特色所在,古老的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的存在,以其物质形态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彰显城市的精神与文明。

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遗产固然不能原封不动的“重生”,我们既要它的历史,同时不能对其太过于“苛刻”,原始状态已一去不复返,为此我们唯有做的是保持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遗产的真实性,不可过份修饰添补。因为这样只会“过”,如前文所述。塑造的只是一具假古董。

2、学习与借鉴

中国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已经很少了,为此国人却去日本研究古建筑,因为日本非常完好的保存了古建筑。日本对古街区极其建筑的保护,不只是局限于“单体”,更注重与其依托的环境极其历史景观的保护。这就保护了它的完整性,同时其他西方国家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政策和法规也都相当完善,如德国“《历史性纪念物保护法》所指定建筑周围500米以内的任何建筑、空间环境方面的变革都必须得到有关管理部分的许可。”[1]

我们应当学习国外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完善法律法规。重视对历史环境的保护,并使之适应现代化生活,更好地保护,更好地利用,二者相辅相成。让其拥有“使用生命” 的价值。

同时,“再生”历史街区的文化,让其文化生命更好的延续下去,人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无论是保护还是改造历史街区,都不要破坏就有的社会网络,这样才能保持其完整性。纵观世界各国对古建筑等历史遗产的保护、更新或者改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民众参与,并设有专门的参与机构。集思广益、充分表达民意。同时在改造中以古建筑、古街区等文化遗产为视觉景观的主导,不可让现代建筑在其周围喧宾夺主,玻璃金字塔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起初大多数人觉得一怪物矗立在卢浮宫前,并不接受,直至贝聿铭做了一个足尺模型才使巴黎市民改变了看法并同意这方案的实施,并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透明的玻璃谦逊的反射出周围建筑物的形态,表达了对古老文明的敬意。

四、定位“职能性”,寻找切入点

在发展中不断延续历史街区的“生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发展与保护并举,每个历史街区所在的城市,都各有其不同的职能,我们不应呆板地让其“与世隔绝”式的保护,而是与其所在的城市特有的城市只能联系在一起,例如丽江古城,旅游业是该城最显著的职能,云南省很好的把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切入到了古城的保护中,通过政府投入巨资真实、完整的表现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很好的延续了当地传统产业(银器、铜器的制作、皮毛、纺织等)的发展,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人文气息。以古城保护为基础,以旅游业为中心职能,二者相互促进,和谐共生。

五、结语

城市还要继续前行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未来将进行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希望经济在发展,提高现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与古街区等历史遗产和谐共存与发展,并加强古文化与现代多元文化的对话,同时在发展的过程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材料保护更新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兼顾公共利益与经济利益,强化开发商、政府、公众、城市规划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式对话,在“拆”与“留”、“保护”与“开发”中合理取舍,达成一致,合理保护和处理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周边传统空间环境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关系,从而延续城市的文脉,发扬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8

[2]徐明前.城市的文脉[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12

[3]周岚等.城市空间美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1-0054-04

跨文化能力培养一直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应以“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近十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频频改弦易辙,课程建设成绩斐然,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仍不容乐观,从而并未引发外语教学的质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既是两种以上语言及其文化(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跨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创生活动。这就要求大学外语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

关于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目前尚未有确切定义。我们认为,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外语教师在特定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所掌握语言知识(本土语和目标语)、认识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而达成这两种语言及所承负的两种文化之间的融通和本质规律的教学思维活动过程,是利用原来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把握认识对象的综合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是指外语教师在文化觉醒基础上通过对外语教学中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性的认识和辨析,运用文化隐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手段将其活化于具体外语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外语教学目的而形成的对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理解能力。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包括跨文化洞察力、跨文化直觉力、跨文化思维力和跨文化解释力。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对话、理解、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语言教学的特点使得大学外语教师应经由对自身文化觉醒意识的认知、对学习者文化觉醒意识的推动、对异同文化的发现与整合,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最终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这种跨文化互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社交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就在它必须建立在个体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之上。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也是一种国际理解的能力。既包括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育,也含有知识视野、认识能力、道德品质、信息处理与沟通、心理素质与团队精神、应用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因此,外语教学的特殊教育环境及其活动必然要求大学外语教师具备很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二、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文化机制

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在一定的教育文化场域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这个场域是由弥漫着文化的三维(物理场、社会场、心理场)空间所构成的综合性环境。除了学校、课堂这个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外,文化场域主要由两方面所构成: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及其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个体的文化心理过程。对于大学外语教师来说。前者表现为“社会性跨文化交际活动”,后者表现为“个体文化心理活动”。

首先,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表层文化活动机制。外语教师的文化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分为职前和职后两部分。大学外语教师的职前跨文化交际活动指的是他们所接受的职前跨文化教育。而职后跨文化交际活动指的是他们所从事的职后跨文化教育实践。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的跨文化交际活动。都发生在他和教师或他和学生之间,都发生着两种以上语言及其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活动。这种活动如图1所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就是在这种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其次,跨文化心理活动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机制。跨文化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跨文化认知,在文化体验中产生跨文化情感,从而达成跨文化理解。因此,跨文化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跨文化感知、跨文化思维也有跨文化体悟和跨文化创生。图2表明了外语教师跨文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感知”是两种文化的输入与输出、传承与吸融的双向动态过程。“跨文化思维”与“跨文化体悟”是由文化认知升华为文化情感的心理活动过程。大学外语教师通过了解、感知、接受不同文化逐渐生发对异质文化的好感进而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在心理上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融合。“跨文化创生”则是在长期跨文化感知、跨文化体悟等之后的“豁然开朗”,即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和创生。

三、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四维模式

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多维体系,不仅需要具有自觉的跨文化意识和对不同质文化的强烈情感,需要具有跨文化的领悟和深刻理解以及对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中蕴涵的丰富隐喻的直觉把握,还需要具有从事跨文化活动的能力即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觉醒、文化理解、文化隐喻和文化交际便构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四维模式(见图3)。

首先,文化觉醒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内在前提。教师的“文化觉醒”是其自觉地对自身的教学文化作理性反思的一种内在需求,目的是要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觉醒既是意识的改变,也是行动的方案。意识与行动相互作用。现实大学外语教学生活中,外语教师很多时候并没有文化批判和文化反思意识,更谈不上文化自觉意识,而是怀着“从众心理”,以“习惯成自然”态度埋首于日常语言教学。这种外语教学及其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跨文化诉求、诠释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达成跨文化教学的目的。因此,文化觉醒、文化自觉意识应成为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第一个维度。

其次,文化理解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养成的实践基础。文化理解既是跨文化活动的关键,也是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核心。文化理解强调语言与文化通过对话产生意义。因此要求大学外语教师不断将异质文化输入知识与本土文化知识及自身已有经验进行综合生成意义,意味着本土语文化、目标语文化及个体文化积累三者的互动与融合。这一过程使得教师的文化理解能力不断得以发展和提升。外语教学中文化理解的关键在于本土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双向互动,吸收与同化,最终形成独特的双文化甚至多元文化的耦合。文化理解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的交流融汇,使处于本土文化土壤中的外语教学既诠释、转述目标文化又兼容、转化目标文化,走向跨文化理解。大学外语教师运用差异智慧寻求不同语言文化的同异,从点滴文化内容教学中积累对于外语教学的独特视角和风格,形成不同层次的文化理解,应对不同文化教学的需求。无论是从语言视角向文化视角的延伸,从语言技能向文化素养的拓展,还是从吸纳文化向融合文化的提升,文化理解均至关重要。

篇4

日本语言文学是日本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具体的语言内容,还是体系化的价值理念,实际上都是当前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因此,了解日本语言文学,基础在于内涵诠释,更重要的在于融入和反映了日本茶文化作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茶文化体系影响下,其不仅丰富了日本语言文学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诠释和表达了具体的理念内涵。

1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分析

日本茶文化源于我国,属于我国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影响地区。我国茶文化融入日本之后,经过细致和优化,其逐渐与日本哲学理念和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日本茶道艺术的创新与完善,可以说,日本茶道艺术又回传我国,从而实现了日本茶道的回传。通过对日本茶文化艺术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因此深层次认知日本茶文化里的内涵,极其必要。当然,想要对日本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全面认知,不仅需要其对日本茶文化的物质元素进行了解,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认知载体。结合理念融入和元素分析,从而实现日本茶文化的全面了解。在日本文化体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将茶道艺术作为修身养性,提升自身价值思维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日本文化体系中,其将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了丰富创新,实现了文化元素理念和精神内涵的丰富与完善,无论是生活化,还是艺术化元素,都极其丰富。实际上,想要对日本茶文化进行全面认知,必须认识到日本茶文化是从我国传入的,而且传输早期,其更多作为一种贵族生活元素,因此该文化体系中,融入了修身养性,价值理解等一系列完善的内涵要素,所以这就为日本茶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内涵奠定了基调,所以日本茶文化是从贵族文化推向社会大众的,但是其根本上仍然具有文化理念的内涵融入。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实际上是多方位的,尤其是整个日本语言文学体系中有很多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要素,我国茶文化及茶元素等内容传入日本,并实现体系化创新发展的过程,实际上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入到发展形成,直至反传入我国,可以说,这不仅反映了日本茶文化体系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是日本茶文化体系的融合与体系化。日本茶文化对日本文化体系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具体文化要素,都有茶文化的具体痕迹,因此,了解日本茶文化,就能对日本文化体系形成全面影响。而日本语言文学作为日本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价值诠释,日本茶道艺术是其茶文化体系核心,而茶礼艺术则是日本茶文化体系的价值核心。

2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影响

日本文学作品体系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诠释和表达,通过对这一系列文学作品的具体内涵和创作理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对文化元素的借鉴和应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影响地文化,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理念,还是文学作品创作都深受影响,因此探究日本茶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价值内涵,能够帮助我们全面认知茶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同时也能帮助我们了解茶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作品创作。客观的讲,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文化体系之间有着重要关联,文学作品的基础是文化体系,而文化体系也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当然,任何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在具体创作时,都必须结合融入自身文化理念。对于日本文学作品体系来说,我们能够从中寻找到多种与茶和茶文化相关的题材与作品,而在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影响下,很多日本文学作品从理念的应用和素材的选择上,都具有茶文化元素的价值融入。日本茶文化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具体影响,不仅在具体创作上,其实际上更是将传统文化体系上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内涵,进行全面,有效融入。因此,通过对日本茶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影响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看到,从本质上分析,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综合元素和内容,并且在生活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内涵,因此,认知和了解该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不仅仅有着丰富重要的作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的实质性融合。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要素,还是传统茶文化内涵,都能够对我们了解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帮助和价值作用,文学作品既是文化理念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生活发展的有效理解和准确认知,因此,通过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具体创作内涵进行分析和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发展的具体趋势和方向有重要帮助。

3日本语言文学与日本茶文化的关系内涵

在日本文化体系中,可以寻找到很多与茶及相关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从中看到茶、饮茶和茶文化的语言描述,而这不仅反映了茶文化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成熟度以及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和价值应用。因此,结合日本语言文学体系发展应用过程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理念影响到整个语言文学体系的价值内涵,更重要的是,也为日本文化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效基础。语言文学作为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还是其具体的形成背景,实际上都是对当前整个日本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以日本茶文化为基础的日本语言文学是日本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无论是文化理念内涵,还是具体的文学体系,其实际上都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可以说,日本文化受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影响较深。自唐代开始,随着多元文化传承交往不断推进,如今茶道艺术在日本本土形成了成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日本文化体系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虽然有着广泛市场认知度,但是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日本茶文化体系内的各项关联要素之间,均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因此探究日本茶文化体系中各项关联要素,尤其认知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影响,极其必要,在该背景下,充分结合具体文化传播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就极其必要。通过深层次认知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融合思路,能帮助我们完善了解日本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形式及理念内涵。事实上,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其不仅提供了创作素材,同时其在交往过程中,也大大丰富了文学理念内涵,从而实质性推动了日本语言文学的成熟发展。

4当前日本茶文化的具体传承思路分析

随着当前我们对茶文化的价值认知日益成熟,如今,探究日本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理念,就极其必要。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学体系的具体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解,能够帮助探究日本茶文化对整个语言文学体系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许多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的理念融入和诠释,比如,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有很多描述茶的诗句,我们能够从中品味到茶文化的理念内涵,所以,日本语言文学是茶文化传承的重要要素。日本语言文学不仅是一种语言要素,更重要的是一种融入了丰富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体系化元素,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了解日本茶文化,需要有良好的载体和基础,日本语言文学作品无疑就是其中最好的切入点。通过对日本茶文化的具体创作思路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其对整个文化体系的价值影响。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承发展日益成熟,如今想要实现对日本茶文化的有效了解和传承,就必须通过细化文化内涵,创新文化理念,优化文化思路,从而实现理想的日本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内涵,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融入的价值要素,而这正是实现其价值创新的基础和关键。日本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茶道艺术理念,是当前日本茶文化传承融合的精髓。认知文化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和要素,实现对日本茶文化的理念,其关键和重点在与探究到适合两者系统化融入的基础。而随着当前时代文化及机制理念日益成熟,日本茶文化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内涵到形式上的影响。想要实现日本茶文化传承的理想效果,就必须结合不同语言文学体系的价值理念,通过创新传承机制,从而提升整个文化体系的实质性影响力。

5结语

虽然日本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有着体系化的关联,但是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形成、社会习惯和价值理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人将具体的茶文化元素与价值理念内涵进行融入,从而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理念内涵。探究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价值影响,能够为我们系统化了解日本茶文化提供实质性帮助,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日本语言文学作品理念的创作素材。探究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内涵,能够创新与完善日本茶文化理念的传承机制,同时也能实现日本茶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春燕.浅谈“鱼文化”对日本语言及文学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13(7):118-121.

[2]李行健.日本近代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8):171-172.

[3]李军杰.基督教文化对诞生期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16):353-355.

篇5

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延续,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存在的烙印。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统一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

1 太极图形的美学特点

对称是典型的形式美法则,太极图正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典型代表。太极图采用点、线、面的构成方式,基本形式是圆,中间用一个“S”形的曲线将其分开,黑白对等,两条“鱼”逆向回旋于一个圆形之中。[1]太极图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点的对称、形状相同且首尾相连的面积对称和色彩对称,表达了一种生生不息、阴阳互补、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这种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契合了产品设计要遵循的人、物、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2 太极文化对于产品设计的价值

太极图的形式美感和哲学内涵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符号,具有简练美、动态美、趣味美、吉祥美和意境美。[2]太极图双鱼元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互补,和谐统一。这种阴阳调和的思维方式正迎合了产品设计的“人、物、环境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阴阳调和的产品设计思想表现为与环境、与人的协调统一。主要表现为回归自然,即保护自然的设计和亲水、亲风等回归自然的亲昵自然设计。产品设计与人的和谐关系表现在以人为本、物我相融的设计理念。太极哲学既讲阴阳的相反,也讲相成相生,将产品、人、自然协调统一。

3 太极文化理念下的产品设计基本现状

然而国内的大部分设计师只是拘泥于太极文化理念的形式感,忽略了太极哲学中的精髓――“物我相融,天人合一”,即人、物、环境的和谐。国内设计师了解传统的太极图造型简约,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艺术符号,但也有许多设计师没有对太极文化理念深入了解,将简单的太极符号与现代元素结合,缺乏文化精神的传承,滥用、套用太极文化,歪曲了太极文化的本质内涵――和谐。国外与国内传统文化理念下的产品设计对比,见表1:

4 太极文化理念下的产品设计理念

人是社会的主体,产品设计自然也是围绕人的需求展开的,因此人是认识产品设计最为重要的核心。什么样的需求,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第一次设计,是从人们最常见的基本开始,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上升,仅仅留存者肤浅的认识,是不可能意识到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设计内涵中的传统文化的,而是应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理解,将设计融入文化,使之得到可持续发展。太极文化理念对产品设计提出了三个要求,即和谐理念、伦理理念、自然理念。

(1)遵循和谐理念。和谐是太极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设计的核心理念。社会需求在设计和谐中存在很大合理性。各要素的和谐都影响了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现代产品设计中的真实生活图景便是从和谐中得到的灵感。社会生活需要和谐有序。人与自然应保持和谐相处,如果仅仅向自然索取,便会破坏生态环境,也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水与火互相对立,但是在某种程度下,他们也可以互相融合。和谐是指一种事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匀称的关系,和谐社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协调状态。中国传统和谐观要求树立关爱意识。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大众化”的服务,特别是为设计和人类,人类活动和外部环境更加和谐互动。

(2)遵循伦理理念。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是中国太极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孔子强调“仁近乐”,“仁”是道德,“乐”是设计,设计包含着深刻的伦理意识。伦理在中国是天生的不寻常,而且还因为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礼”,就是这种仪式的起源。我们回忆下古代的伦理仪式:其最为典型的一种生活方式,祭祀鬼神方式,这是表示对祖先和神灵崇拜和祈祷,开始时只是一个仪式行为,揭示了人类生存的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这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生态创作。伦理理念也是一种人与自然共存的伦理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变成设计者必须考虑的,这也是我们现代设计的环保,长期发展,绿色生态设计问题。

(3)遵循自然理念。一切从性质的“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古以来,中国的设计非常注重寻找创作灵感。在产品的设计,学习自然是仿生建模。自然形成的设计从其再现事物现实的角度,可分为具体形式和抽象形式。从中国古代饮食设备的设计,你可以看到很多模仿自然生态的痕迹,“仿生设计”被大量使用。唐代以前,如两汉时期模拟动物如羊,灯;熊脚,青蛙式水箱;兽,画的木鸭,鱼雕像。唐代是植物发育。仿冬瓜,花。锅体仿瓜棱,花瓣等等。生活就像形状和几何造型建模元素相对应的建模方法。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元素模仿。生活是一切的艺术与各种线性和体面的关系组合的形状,也有人在生活中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后创建,从而反映客观事物的艺术。简单,自然,喜欢大自然本身呈现的最高质量的艺术,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和追求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

中国古代“和谐”“道德”“自然”属于三大理念,三者的紧密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它还提供了指导产品设计,形成了以“和谐”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与自然观。崛起的含义状态表现为“设计”“生态设计”和“仿生设计”。

5 总结

太极文化理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阐明了产品设计中人、物、环境的关系,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和谐、伦理、自然的设计理念,对产品设计的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公共艺术教育;传承

0引言

民族文化是具有独特意识形态的文化资源,体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智慧。从汉字、陶瓷、丝绸、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到书画、诗词、礼乐、戏曲等方面都体现出民族价值观与文化精神。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艺术教育与思想诉求间的关系,认识艺术的作用,全面发展自身的独特个性。而公共艺术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内涵是难以用想象力来补充的,因此,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让民族文化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得到良好的传承。

1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受现代文化元素的冲击较大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与更新速度特别快,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介,大量信息不断涌向高校,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造成冲击。高校与学生都无法全面地将民族文化要素与公共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无法将自己学习到的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知识妥善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在目前拥有的知识前提下,进行开拓性的艺术创新。

1.2“重技轻论”的教育思想严重

民族文化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重视技能轻视理论、重视西方轻视东方的现象,难以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师生强调专业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在民族文化理论方面较欠缺,让民族文化教育的地位逐步降低。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不强,进而导致具有价值的民族文化在逐步遗失。

1.3囿于传统,缺乏创新

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及以就业为目标的大学教育,造成现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较差,无法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内涵,导致大学生分析能力、辨识能力差,缺乏完善的价值选择意识与思想理念。尽管学生中不乏有人学习过绘画、书法和音乐,但因为其感知与理解艺术能力不足,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视野的广阔性及完善民族艺术的可能性降低。难以有效的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更无法创新民族文化。

2公共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2.1公共艺术教育缺乏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面对强势侵入的国外文化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狭隘理解,中国艺术教育一度陷入短暂的迷茫中,造成我国民族文化整体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甚至在某一时期产生盲目注重西方文化、无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象。落后的教育理念必然导致教育速度放缓、教育成效较差的情况。因为长时间受实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正确审美观。近些年,国家大力提倡与深入推行素质教育,才让禁锢已久的教育思想获得解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2.2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公共艺术教育限定性存在的矛盾

我国悠久历史造就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如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教育与学生个性间的差异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增加困难。高校艺术教育很难在课程内容、师资等方面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要求。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接受高校教育时缺少必要的文化艺术底蕴,而此底蕴,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继承。加大素质教育力度,是传播与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2.3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公共艺术教育机制尚不完善

过去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基本是书本记载和口耳相传,其传承与发展的效率较差还遗失很多优秀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逐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公共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播机制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是脱节的,没有建立起系统、全面的机制。其方式方法与理论基础都较陈旧,难以有效的鉴赏与分辨民族文化的优劣,因此无法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3公共艺术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目的是培育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要提高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全面开展民族文化教育。高校教育应该以辩证、发展、科学的态度引导和鼓励学生既要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也要借鉴与学习其他文明成果,提高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以包容、和谐的处事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积极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3.2分层次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

尽管我国民族文化拥有丰富的内涵与千年的历史,也建立起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态特征、文化理念及创作方式,但还没形成系统、完善的理念体系。现阶段,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中,构建起一系列涉及中国传统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独特、完整的中国民族文化体系是必要且重要的。中国建立民族文化教育体系,为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重视各地区民族文化的实践与传承,建立起分层次、多方面传承民族文化人才的教育体系。其次要建立起以公共艺术教育为介质,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角度、多种类文化艺术作品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引导与鼓励学生建立和参与民间艺术社团,定期开展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艺术展览,在活动中邀请传承民族文化的艺人进行讲座,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文化研讨会等等。

3.3构建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机制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建立起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学习、科研基地,构建起合理、科学、系统的研究机制,逐步探索新方式,补充新理论,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建立起集教育、学习、研究于一身的民族文化基地,第一步要建立一支研究、保护民族文化的团队。借助对民族文化内涵及发展的研究,分析与甄别目前掌握的民族文化资料,努力做到去伪存真,既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也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并研究出发扬民族文化的新方式。

4结束语

民族文化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随着全球化参与水平的逐步增强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分层次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机制,以全面促进民族文化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现代设计源起于西方,全球设计文化呈现出一种夹杂着西方文化观念向其他国家与地区扩散的趋势,也使得其他民族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1]。设计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一方面给我国的设计文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也为不同设计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可能,为我国的设计文化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1]。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会,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使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仍能够不断传承与发展下去。

1国内产品设计现状

1.1设计文化特色性缺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高,科技已经开始出现同质化的趋势,但是科技可以同质化,文化却不能。如何保存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使其能够健康发展而不被其他种族文化淹没,是我们不得不要讨论的问题。虽然“国际化”的设计风格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设计语言,但是通过将全球设计水平较高的一些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透过诸如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一些北欧国家的设计文化风格发现它们背后潜藏着的民族文化背景。对于设计风格,提到美国,我们会想到热情、大胆,提到德国,我们会想到严谨、科学,提到日本,我们会想到精致、细腻等不同的文化特点[2]。但是提到中国的设计文化,人们会想到什么呢?作为一个现代设计起步较晚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仍没有给世人展现出足够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设计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后的设计发展中形成独特的设计文化理念,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解并且记住中国设计。

1.2设计文化与民族文化脱节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如四川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等高校,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当时的课堂中纷纷邀请了民间艺人到教室传授民间艺术,如泥人张、面人郎、竹雕艺人陈松柏等,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3]。但是近年来这种教学形式已经在高校中很少见了。由于现今的高校对于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育更趋于设计技能方向,反而忽视了对于民族文化的教育。设计文化与民族文化严重脱节,不仅民族文化得不到传承,而且新兴的设计文化也成了无本之木,缺少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一味地追逐西方的设计脚步,没有自己的方向,只能在模仿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2民族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融合的价值体现

2.1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同时具有重要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作为文化传承的平台,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个设计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4]。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们能够为设计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例如《论语》中记载“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这里的“”即指过分而到了不恰当的地步。运用到产品设计理念上,则可以理解为在设计过程中,产品的功能和装饰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又如《园冶图说》一书中记载的园林设计理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虽然时隔久远,并且在当时是针对园林景观设计,但是对于其他设计方向也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因此,将民族文化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当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2.2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注入能够为产品带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产品最终呈现效果同时也需要具有时代特征性,时代感不能太过遥远以至于无法引起用户的共鸣。以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虽然这部风靡全球的电影中音乐、景观、服装等大部分元素均出自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制作团队并没有照搬全抄,而是大胆地进行创新,在结合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针对民族文化的创新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结语

现代中国产品设计只有立足于民族文化,全方位的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其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理念,让人们提到中国制造才不会想到山寨,不会想到廉价,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且喜爱上来自中国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朱喆.陈新华.以和合思想发展中国设计文化[J].江苏大学学报,2006,8(1):82-84.

篇8

2014年,公司企业文化落地工作按照公司“231”发展战略和党委“1136”工作思路,以《2014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点》为指引,通过强化基础管理、创新宣贯手段、注重人心凝聚3项工作,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落在“五化”上,即切实做到仪式化、行动化、故事化、可视化、常态化。

切实做到仪式化

保证广大员工“记得住”

全世界的人们记住中国奥运都是从特色浓郁、充满创意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开始的;每个人记住生活工作的瞬间都是从入党宣誓、大学毕业典礼、入职培训、结婚仪式、升职前的领导谈话等仪式中度过的。这些问题提出来思考后,至少相信仪式这个环节是必要的。我们在文化建设活动中,可以利用公司总经理办公会、部门例会、车间班前会等仪式充分沟通,进一步发挥好高级管理者设计师、倡导者作用,中层管理者传扬者、指导者作用,基层管理者推动者、变革者作用,各级管理者带头阐述“责任、机遇、竞争、忧患、创新、团队”六种观念意识,通过仪式化告诉全体员工:“我们是来真的,这不是开玩笑,所有人都要重视观念意识教育这事”。员工反馈不够积极的话,仪式就是调整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或者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倡企业文化落地“多一点必要的仪式,少一点例行的形式”。

切实做到行动化

保证广大员工“感得到”

文化落地过程中,尽量多让员工参与其中,让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在行动中不断强化意识,点燃激情,形成习惯。通过员工亲身参与文化墙评比、征文比赛、子文化落地等活动,对文化内涵的体会就更深刻,感受就更明显,对员工行为、经营活动的影响就更大。大量的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建设都经历过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操作过程,由表及里,触类旁通,只有如此才能得到员工的充分理解和高度认同,进而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各级管理者而言,想方设法让员工将文化理念变为自身的科学行为和具体行动,将生产经营目标、部门重点工作、个人发展需求等事项结合起来一起行动,这才是企业文化落地成败的关键,倡导企业文化落地“我们想要什么结果,就PK什么内容”。

切实做到故事化

保证广大员工“听得见”

人们往往容易记住的是故事和案例,而不是道理,文化落地过程就是不断强化“讲故事”。如:公司开展的“我身边的青春正能量故事”“最美建设人”演讲比赛、“最美一线员工”摄影活动,等等,就是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这类故事最有说服力,便于理解。还有“文化小故事”“案例分享”“管理沙龙”,等等,讲的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他优秀企业发生的故事,这类故事具有借鉴力,便于发扬。文化故事的选题比较广泛,只要能体现公司使命、公司愿景、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形象用语等5项核心理念的故事都可以大力宣扬。不仅仅是正面的,像海尔砸冰箱事件让人形成集体记忆,并变成了保卫质量的实际行动。在8项子文化理念落地过程中,我们继续巩固“精益、质量、安全、廉洁”子文化理念成果,突出抓好“营销、成本、人才、技术”子文化理念落地,党群部门对子文化加强指导,对口单位结合部门职责和业务特点带头宣传、践行子文化理念,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争取子文化理念故事化,力求“故事理念化,理念故事化”。

切实做到可视化

保证广大员工“看得着”

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公司的VI(视觉识别系统)穿在每个人、每个产品的身上,听到的《建设厂之歌》在公司内外传唱,见到的厂旗、《建设股份》报、《会议规范》等都有文化的影子。还有公司OA协同办公系统上,不断传递着基层动态、《最美建设人》故事、《员工行为规范》问题等。若浸泡在这8小时的文化范围中,不断落实好公司形象塑造及行为规范,最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文化不只停留在理论,必须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紧密结合,通过各种有形的活动和载体,使员工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真正把文化理念渗透到公司各项管理提升和员工行为规范之中。我们在可视化工厂建设中,看板建设作为主战场之一,就可以将5M1E(人、机、料、法、环)、SQDCME(安全、质量、交付、成本、士气、环境)、员工行为规范得分、先进人物事迹等可视化展现出来,确保公司上下保持良好的素养和习惯,企业文化落地就是“员工上班看到的东西都能体现着文化”。

切实做到常态化

篇9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夬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篇10

从茶文化视野看,文化的包容与生动实践,才造就了该文化的深厚价值。茶文化的基础是物质属性,传播主力是社会大众,真正意义上让茶文化的价值得以深度展示与传递的关键则是该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对于,舞蹈艺术来说,音乐是其灵魂,更是舞蹈动作展现的基础。站在茶文化视野看,正是舞蹈与音乐之间的深度包容,才造就了该艺术的最佳合力。

1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文化艺术的包容与传承中,舞蹈与音乐可以通过“搭车”发展,在本质性合作之后,从而实现该艺术的最佳呈现。在文化融合这一大背景下,舞蹈艺术如果想要实现大众广泛认同,就必须立足文化的包容性与价值力,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实现“融合发展”是极其可行的。首先,主要是因为: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开放与包容的艺术。所以,任何一种内涵优秀、形式多样的文化素材,都能被应用其中。对于我国来说,音乐艺术极为多样,这些内容,都能够被具体融入和应用于整个舞蹈表演之中,从而造就最佳艺术表现。

其次,对于任何舞蹈艺术来说,其在展现与表达过程中,都无法缺失音乐艺术。对于我国来说,多种风格和内涵类型的音乐艺术,恰恰都是被应用于舞蹈艺术之中的音乐内容,所以,两者融合极具基础。结合茶文化的融合理念看,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包容”也让两者都得以生动呈现,从而实现了艺术传递与应用的最大价值。

最后,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过程,恰恰也是舞蹈艺术自身价值展现的过程。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作为一种生动、客观的文化诠释,要注重综合考虑文化环境的应用需要,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只有选择合适的传承与表演载体,才能实现音乐艺术的价值。舞蹈与音乐艺术的内涵融入,并且以新的艺术形式来融入我国的文化环境之中,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舞蹈艺术的价值表示。事实上,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势中,充分诠释了多元融合这一发展大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机制,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够让舞蹈艺术实现其价值力和影响力。

2舞蹈艺术中音乐艺术与舞蹈的融入价值

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融入传承之后,从单一的舞蹈动作,发展为诠释艺术性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当前舞蹈艺术普及与传播中,面临文化包容的问题。所以,如何才能更为有效的消除文化传承与艺术融入之间的差异性,并在舞蹈艺术的表现中,诠释相应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特色,就至关重要。所以,将各种音乐与舞蹈艺术相融合,才能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化”与“艺术化”诠释。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今天,舞蹈艺术在发展与表现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涵化”诠释,同时也要从多元文化包容的可行性出发,通过理性分析舞蹈艺术中所包含的各种元素,从而实现文化传递与交流的最佳效果。这恰恰也是茶文化内涵化、系统化发展的关键。当然,我们也要对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关联性与价值内涵形成科学认知。

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在该艺术具体发展和全面传承时,不仅需要生动表现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美学特性,也需要注重选择生动、合理的辅助素材,通过合理诠释与表达,从而实现舞蹈艺术的内涵色彩。音乐就是整个舞蹈艺术中极具价值展现力的元素内容。因此,在当前多元文化融合与交流下,舞蹈艺术,也需要将多种文化理念与艺术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多种精神的合理诠释与生动表达,从而塑造舞蹈艺术的最佳呈现。

3物质传承与精神诠释: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剖析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无论是该文化的物质属性,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多种精神理念与文化元素,都是茶文化价值力的生动展示。茶从一种物质元素逐渐发展为多样化的文化体系,正是茶文化价值推动下的结果。从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茶的价值认识,但是此时受到生产力的局限性与约束,茶仅仅是一种贵族生活元素和药材。虽然魏晋时期,茶的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更多仅限于文人雅士的生活传递,其并没有实现理想的价值力。唐朝时,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茶叶的种植规模与产量大大提升,这就为茶叶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可能。随着大众饮茶风气的不断构建,茶文化,至此就成为影响大众生活的重要因素。

在茶文化传承与应用时,不仅仅在于茶的健康价值与文化属性,更关键在于茶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生动的精神理念。其中所展示的多种精神,都是当前我们理解茶文化和应用茶文化的关键所在。其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背后正是该文化能够包容一切事物和理念的结果,茶文化是包容性文化,无论是各种文化形式,还是理念都能够被融入和应用与茶文化之中,茶文化的表达与应用,正是从包容一切出发的,而包容也造就了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其二,茶文化中,也向我们全面诠释了创新精神的价值影响。茶文化是一种创新性文化,无论是文化自身的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都需要在不断创新之后,来创新性展示与表达。其三,茶文化也是一种人文化理念,无论是茶文化的内容,还是这一文化的价值诠释,都是大众实践之后所形成与推动下的结果。

4从茶文化视野看舞蹈艺术中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从茶文化的生动性与实践性看,正是几千年来的包容性与融合特色,造就了茶文化的价值力和影响力。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想要让其在今天依旧保持生命力,就需要在细化该艺术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文化内涵和音乐艺术形式,坚持包容与创新,造就舞蹈艺术的最佳传承。对于舞蹈艺术来说,选择音乐,则是一种将其应用于舞蹈动作与表演的音乐,所以无论是音乐的具体选择,还是舞蹈动作的价值魅力和艺术欣赏性,都需要充分考虑音乐的风格与节奏,确保舞蹈与音乐能够实现真正有效的融合。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任何文化艺术都被大众所理解与认同。对于茶文化来说,作为一种融入了各种风格与内涵类型的文化艺术,无论其内涵如何表现,其本质上,都是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诠释。所以,茶文化发展与传承,势必是融合之后的“多元化”。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视角看,其为我们了解和认知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包容性视角。在舞蹈艺术中,正是其动作的可视性与观赏性,加上其中融入了服装、音乐和情感美学等等多种内容。所以,完美的舞蹈艺术一定是极具包容性的艺术形式。

当然,从舞蹈艺术表演的实际状况看,舞蹈中往往需要使用相应的音乐艺术作为其补充,但是很多舞蹈表演者,往往只是掌握了系统化的动作姿势,并未能真正读懂舞蹈音乐中所诠释的相关理念和人文内涵,这就大大影响了其舞蹈艺术的发挥与展示。所以,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将音乐艺术融入其中,通过“内涵化”,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从而使舞蹈的表演者能真正体会和理解该艺术中所表现的多种情感,进而实现个人理解与舞蹈动作的全面融合。

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只有以一种创新性、包容性的风格予以综合体现,才能真正实现舞蹈艺术的最佳表演效果。茶文化之所以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关键与本质就在于该文化始终能够坚持包容。所以,舞蹈艺术想要实现最佳展现效果,就必须注重融入多种元素,通过选择融入多种合适的文化要素,从而实现该艺术的理想应用效果。比如在采茶戏中,其中既有舞蹈艺术的理念思维,同时也有相应的音乐情感。

篇11

音乐人类学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如整体性观点、实地研究、比较分析等,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是其主要理念,这种理念会帮助我们“从文化上去理解人类的各种音乐行为,并理解音乐在人类生活中与社会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艺术、宗教、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因此,音乐人类学突破了西方传统音乐学理论的局限,将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广阔的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①在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把音乐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授,而非“一种普遍的共同语言”明显不同于以往的“音乐作为国际语言”的旧式哲学。Musics作为一种独立含义的词汇被使用且被国际音乐教育广泛采用,同时也意味着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已被普遍接纳。在音乐人类学理念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多元文化和世界音乐的教育,以期通过边缘来理解中心的缺失。

综观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人类学对世界音乐的渗透。1984年,美国音乐教育者协会、威斯廉大学和西奥多普雷斯基金会共同召开了音乐教学中应用社会人类学知识的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类学家讨论世界音乐在课堂中的应用,这是“美国教育协会组织的人类学家和音乐人类学家与利用他们学术成果的教师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②在威斯廉专题研讨会的影响下,音乐教育对音乐人类学的“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逐渐接受并认可。于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了音乐人类学家与音乐教育者的合作,如1990年的华盛顿的多元文化研讨会上,音乐人类学家、音乐教育者和本土文化专家团结起来,为课堂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出谋划策。许多音乐人类学家都热情地投入到探讨世界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如内特尔、布莱金、梅里亚姆等。音乐人类学对世界音乐教育的渗透大大拓展了音乐教育的研究范围。

通览《教学》一书我们不难发现该书主要以音乐人类学家提顿和斯洛宾的“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为基础进行构思和写作的。③《教学》中关于每一个国家世界音乐教学主要包括音乐的观念、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库和乐器文化及教学设计,这种写作有助于人们从文化整体上来认知音乐。譬如,在“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音乐的信仰体系:在梵天的世界里、音乐的历史:顺着湿婆的头发流淌、音乐的语境:履行自己的达摩、音乐的美学: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的描述让读者深深体味到印度音乐的“梵我合一”的美学思想,以及印度音乐与宗教、人生、舞蹈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伊朗音乐文化教学的社会组织通过“音乐的聚会――场景与目的、部族生活中的音乐文化――融入土地的音符、舞蹈文化――手背上的律动”来说明,巴布亚新几内亚音乐通过歌舞表演、丧歌、宗教仪式等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来。

上述这种对音乐的认知模式对于引导学生从文化整体上理解世界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它消解了形式化的音乐本体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即“没有把音乐理解为是人的生存活动世界的展开或生成,只将音乐本体视作客观的、技术为本的‘自律’或以此为专业方向的学习过程,并以此构成了有一种绝对的或‘纯音乐’或音乐本体加音乐审美形式等为核心的‘客观的形而上学’标准,放弃了音乐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文化意义的学习,形成了狭窄的音乐世界观。”④

二、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为导向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目前是国际音乐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埃里奥特在《音乐的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中详尽地阐释了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的种种论点。埃里奥特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产品或客体的简单集合。根本说来,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事物,音乐至少应包含一个四维的概念――行为者、某种做事的方式、某种做成物、行为者所作所为的整个语境,即musicer、musicing、music、context。人类聆听音乐也包含一个四维概念――聆听(listening)、可聆听的(listenable)、聆听者(listener)、语境(context)。“以音乐作为一种人类行为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原理开始,我们已经得到音乐是一个多属性的包含两种有意为之的人类行为――做乐(广义的音乐创作即做乐)和聆听音乐的两种模式的人类现象的更详尽的观点。这些行为不仅仅是有联系的,它们也是相互定义和相互补充的。我们将这个由这种互锁关系形成的人类行为叫做音乐实践”。⑤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超越了狭隘的音乐审美研究范式,更加注重音乐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必须和其文化语境联系起来。“一种音乐文化的构成被不断地在大量的文化关联中实践、挑选和修正。由此看来,音乐作品之生成于音乐实践活动与它们文化的根基是不可分离的,即与它们基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网络是不可分离的。”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在其中的运用。该书在对印度、泰国、伊朗、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各国音乐观念、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目、音乐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阐释后,都对这些国家的音乐教学做了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作者首先强调的是这些国家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原理,作者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引导人们认知和理解这些国家的音乐。以泰国传统音乐为例,作者在泰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寄语中认为泰国音乐的教学“首先是引导人们关注这一国家的民族信仰并感受泰国的宗教文化内涵,其次是介绍泰国音乐的主要传承模式――口传心授,最后是强调泰国音乐文化与生活世界及其它文化的关系”。⑦在教学设计中,作者以“文化中的舞蹈和舞蹈中的文化”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学生了解“泰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意义,泰国的历史、宗教、服饰、建筑、绘画、音乐等文化内涵与风貌及其民族气质,泰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的分类”。⑧在对这些泰国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赏舞蹈片段及学跳泰国舞蹈的简单动作等实践活动。“在了解、观赏、学跳泰国舞蹈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带领学生以共同观察、共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并体会泰国音乐的文化意蕴。”⑨在尼日利亚的音乐教学中,作者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注意“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非洲音乐文化区的划分、音乐文化的传统与变迁的问题、参与创造音乐、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教学”等教学实践原则。⑩

《教学》中教学设计所注重的“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的认知彰显了哲学解释学在其中的渗透。我们知道解释学是一种哲学,是实践哲学。伽达默尔将哲学的存在问题与人的存在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把哲学解释学与人类实践行为和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于是,以理解为主题的哲学解释就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哲学,而更具有实践的性质和意义。从此意义出发,建构以理解为核心的世界音乐教学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由于音乐是一种文化,只有“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对一种文化理解则需要对其音乐有所理解,而欣赏一种音乐则要求对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有所了解。”{11}因此,以“文化理解”为导向的教学研究范式是世界音乐教学哲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从当前国际教育学发展背景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生了重要的“教育学范式”的转换,即由寻求普遍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音乐教学的实践哲学就表明了文化情境中理解音乐的重要性。

三、跨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人类学发展中的“主位”与“客位”双视角的提出使西方和非西方互为研究对象,这消解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突出了以文化差异性来代替文化同一性,以文化多元性来代替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在世界音乐的教学中我们不能用某一种音乐文化作为基础来认知和理解异质文化,“如果我们武断地进行二元对立的分法,必然会将我们的视野囿于以西方支配性的概念来理解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如用西方的乐理、和声等来规范和阐释中国或印度的音乐”。{12}因此,跨文化认知、理解世界音乐就显得异常重要。

跨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首先应具备文化并置的思维观念,即将异质文化(other culture)与本土文化(native culture)放置在一起相互关照。在《教学》中,作者从所要描述音乐的“文化持有者内部的眼光”出发,运用文化并置方法引导人们去理解音乐。譬如,在泰国音乐文化的教学中,作者将泰国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并置来说明二者的传承方式的差异。“泰国的音乐创作,与西方音乐记谱法有着鲜明的区别,那就是他们通常不是把音乐记在一张张纸上,而是采用口头传承模式,通过示范、模仿、记忆等一系列口传身教的方式,从而将泰国民族的音乐代代承袭。”{13}在尼日利亚音乐文化教学中,作者从“时间观”、“宗教观”、“个人与集体”、“社会规范”、“哲学观”、“个人与自然”几个方面的文化并置来说明非洲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14}以此理念作者以“非洲与西方的音乐对话”为主题进行了教学实践的设计。在伊朗音乐的“节奏中的器乐文化”教学设计中作者将伊朗、阿拉伯、中国、日本的部分乐器文化并置来说明。

其次是对世界音乐观念的认知和理解。“音乐在不同文化、同一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同一时期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不同场合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概念、行为和形态,有不同的变化或交融情况,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含义和意义,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15}《教学》别强调引导学生对音乐观念的认知,如印度梵我合一的音乐观、泰国传统音乐与佛教信仰水融的音乐观、伊朗为神而歌的音乐观、尼日利亚生命循环圈音乐观念等等。从音乐观念方面引导人们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突出了音乐教学的“消解中心、突出差异”的后现代特征。这种世界音乐教学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音乐文化差异性的理念,因为“强调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是以以往强调音乐文化的共性特别是音乐的欧洲中心主义盛行为背景的,它的价值在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16}

结语

《教学》中只阐释了印度、泰国、伊朗、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音乐文化的教学,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世界音乐教学的需要,但它为我们认知和理解世界音乐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跳出了传统实体性思维的本质主义的音乐认知方式的樊篱,而关注从文化整体上去理解音乐。《教学》凸显了世界音乐课程及其教学不能脱离音乐人类学的理念以及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的渗透,它为我国的世界音乐课程建设提供了范本,即世界音乐课程建构应从“开发范式”走向“理解范式”,而不是传统的“音乐”拼贴“文化”的课程建构范式。我们期待《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的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也期盼出现更多的能够体现当今前沿的教育理念和音乐文化观念的世界音乐教学方面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的世界音乐教学跟上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①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②(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③提顿和斯洛宾的“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包括音乐的观念、音乐与信仰体系、音乐的美学、音乐的语境、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库(风格、类型、文本、创作、传承、身体运动)、音乐的物质文化,参见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61页

④管建华主编《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1页

⑤埃里奥特著,柳志红译《走向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2003年3、4合刊

⑥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⑦⑧⑨⑩{13}{14}管建华主编《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3页、215―216页、219页

{11}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

篇12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企业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公司始终以“文化创新”为主要抓手,积极带动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师徒结对,拜师学艺,传承品牌文化。“师徒结对,拜师学艺”是公司品牌文化传承的重要活动。我们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传统,传承鲁班工艺,共创六建明天”为主题,让徒弟在经验丰富的师傅、优秀项目经理的言传身教下,不仅学习精湛的工艺技术,更是学习六建人精诚合作、奋发拼搏精神,让“广东六建”品牌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永葆生机,增强了一代又一代六建人对企业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为企业生产经营上台阶而贡献力量。

(二)大力推进六建品牌文化的创新,带动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成就未来,创新永无止境。五十多年以来,公司沉淀了深厚的“技术创新、科技兴企”的文化底蕴,有着浓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我们重视加大科技研究的投入,通过品牌文化的创建,推动科技进步,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公司承建的恒力泰车间工程中,项目部充分发挥文化创新的功能,认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工艺改良和创新研究,大胆提出了改良柱模工艺的方案,经过局部技术验证成功后,在项目部全面铺开应用,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柱身平整度、光泽度和美感,而且节约20%左右的成本。

二、以品牌文化构建为契机,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我们逐渐沉淀了“爱岗爱企、拼搏团结、开拓创新”的文化底蕴,丰富了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从而有效地引领淳朴、宽厚、勤劳的六建人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跨越自我、不断建功立业,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功地在建筑行业中铸造了“广东六建”良好的品牌。

(一)以企业品牌文化,凝聚员工的心。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可见,广大员工、尤其是企业优秀人才是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通过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品牌文化凝聚力,促使广大员工与企业上下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共同推进企业的各项改革、发展工作。近几年来,根据市场变化,我们及时化解企业中不稳定的因素,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的改革,不断地优化组织机构、人员结构,整合个别单位。开始时,一些员工对企业改革、机构调整、岗位转换等问题不理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认真听取员工的诉求,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好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尽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充分利用企业品牌文化效应,使这些员工能以主人翁的角度思考企业的改革大业,理解和支持企业改革,服从大局安排,从而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

同时,以品牌文化感染人才、凝聚人才。百年企业,需要百年育人,才有百年品牌。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但是,由于建筑业利润低微,远不及房地产业,因此加剧了员工的流动,尤其是骨干人才的流失。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公司在佛山建筑企业中拥有着重要席位。这是有赖于我们多年来的品牌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品牌效应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将许多优秀的人才凝聚、招揽于麾下,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我们注重营造良好的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师徒结对、师徒情谊感染各类人才,努力培育企业荣誉感、自豪感,完善各项机制,为人才的成长、成才搭建顺畅平台,很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擦亮企业品牌文化。一直以来,公司有着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长期合作的优良传统,我们把外来务工人员当作企业的一份子,充分让他们感受“广东六建”大家庭的温暖,避免了不必要的劳动纠纷,擦亮了企业的品牌文化,确保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多年来,我们与许多班组、务工人员保持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良性循环。一是我们把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管理工作当作企业头等大事来抓,有效地避免拖欠工资情形出现,很好地维护了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在他们心中塑造了“广东六建”重质守信、以诚待人良好企业人文氛围。二是充分发挥党、工、团等组织的作用,理顺劳工关系,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排忧解难,替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如通过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劳动技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错开中午高温天气,保障他们生命健康;改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等,提高他们的满意度等,充分地向他们展现了一个以人为本、勇担社会责任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的品牌文化在外来务工人员心目中扎根,促使他们与企业共同发展。

三、以企业品牌文化理念,推进精品工程建设

我们注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企业品牌文化理念,推进精品文化建设,以品牌文化创建精品工程,以精品工程展现企业品牌文化理念,从而很好地打造了“广东六建”品牌,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以科学管理,优质高效文化理念,打造精品工程。完美的产品品质是品牌文化的基础,没有卓越的产品品质作为坚实的物质载体,品牌文化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是建筑企业品牌文化的物质载体。相反,优质高效品牌文化理念是企业打造精品工程精神灵魂。如果没有优质高效的品牌文化理念,企业就会迷失方向、背离航道。优质文化理念贯穿创优工作全过程。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以质兴业”的精品意识,加强控制,提高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积极实现公司精品、优质工程建设目标。每年我们都制定创优目标,挑选出多个项目作为创优工程项目,加大对创优工程的投入,加强项目的管理,以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到目前为止,公司共创出佛山市优良样板工程88项,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45项,并先后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市政工程金杯奖”等光荣称号。

正是大量的优质工程、精品工程的涌现,衍生了企业良好的品牌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因而,公司在建筑市场上特别在本地市场上保持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拥有一批长期合作的甲方、业主,为我们获得许多后续工程,大大地拓展了企业承接的工程业务量,使得“广东六建”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四、以诚信守法、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推进企业信誉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