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09:28: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途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的研究实验此起彼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体而言,中小学德育研究的形势令人振奋,研究问题日益集中,研究焦点正在形成。实际上,这些研究焦点就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一、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
受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等社会思潮的冲击,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正朝着四面开花、各放异彩、不拘一格的方向发展,各种德育理论与实践层出不穷,相继呈现,不断丰富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研究领域。从德育理念上来看,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各领,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观念智囊;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都是德育工作者创造出来的德育实践样式。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德育理论深化了,德育实践丰富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拓宽了。然而,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态最适合我国中小学的需要开始成为令所有德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如若对该问题给不出一个科学的答案,德育工作者极有可能在这五彩缤纷的德育理论面前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所以,在吸收、统整、综合所有德育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的优势和智慧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综合创新、整体转换,就成为摆在我国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而言之,这种“整体化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对各种德育理论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学校校情的德育思路;以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为纽带来协调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培育学生应对特定社会境遇、道德问题的道德智慧;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线索来协调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网络德育,构建立体交叉、合力最大的德育网络,为学生品德的发展建立一条高速公路等等。这些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工作者与教育者思考的重点问题。
二、德育工作要回归生活
在90年代以前,德育工作者一直将德育视为一项道德规范、道德认识的传达活动、道德理论的教授活动,甚至认为它与一般的学科教学活动别无二致。其结果,德育工作沦为课堂教学事件,沦为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毫无关联的事情,学生对道德教育产生了一种无言的抵制情绪,导致德育影响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近年来,随之德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认为:德育源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一种合理的德育活动应该时刻保持与学生生活间的血肉联系,必须回归生活,获得德育活动的生动形象;德育必须在走进生活的同时将自己“隐藏”起来,着力构建一种“无痕”、“无言”的德育形态。正是在此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德育研究者们炙手可热的一个课题,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1]关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努力构筑一种社会与个体发展所期待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德育回归生活的真正目的所在。在当前,德育到底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怎样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与联系生活、面对生活的区别何在?到底是德育要回归生活还是面对生活等等,这都是让德育工作者绞尽脑汁的问题,是需要德育工作者给出创造性答复的问题。因此,德育回归生活这一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德育研究的现实和状况。
三、德育观念现代化
当前,现代化是许多社会领域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社会实践追求创新和自我超越的表现。与之同理,德育也需要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的基础就是德育观念的现代化,德育的其他现代化内容,如德育手段、德育管理、德育内容的现代化等都是德育观念现代化的表现与延伸。德育观念现代化是推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稳步前进的引擎,是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合理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学者们对德育观念现代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认识德育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德育视为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能动因素来认识;对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进行反思和深究,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功能在人们心目中的认同度,切实转变德育工作的思路,创造一种服务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增进的德育观念形态;认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摆正学生与教师间的地位,实现从灌输型德育向学习型德育、从规范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从道德知识传授向道德素质提升的转变;推行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面德育的观念,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德育、全面关注学生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发展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顺利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
中小学德育不是一项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而是有其特定的关注对象、目标定位的,那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日益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所拒绝。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一转变必将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培育上,促使德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叶澜教授指出,德育具有四个层次的内容:最基本的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其次是责任心,再次是爱国,最后是追求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2]应该说,这一概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是一个从爱己到爱人,从爱家到爱社会,从爱国到爱人类依次推进的过程,推己及人、爱及社会是当代德育应该具有的一种视野。因此,那些基础品德的培养正是德育的重中之重、立根之基,正是中小学德育的直接目的、核心使命所在。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的转变体现着德育研究者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认识的深化,体现着中小学道德教育正步入一个科学的轨道。
五、德育工作者专业化
在中小学中,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两部分:德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和学校的其他专职德育教师(德育处、团队专职教师)两部分。所谓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就是指按照专业的标准来培养、管理上述人员。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基础是德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源自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综合性、高水平的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来要求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实质。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德育教师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德育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与其在德育实践中的积累。[3]同时,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西方,伴随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兴起,开设专门德育课程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德育专业化问题随之出现。因此,教师德育专业化是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前提。要实现德育教师专业化,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其一,确立“将德育作为教育目的与教育任务同样重要”观念;其二,建立对所有教师的德育素养专业标准;其三,对狭义德育教师(即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标准提出有更高要求。[4]
六、德育实验研究活跃
要推进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德育实验是一条有效路径。在探索中认识德育、开展德育、改进德育是当代我国德育工作的一大优势。同时,随着国家德育类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有序化,一批有识之士、专业德育研究人员对德育实验研究青睐有加,倍受关注。随之,德育实验研究在我国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性认识。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中央教科所开展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德育研究”实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开展的“欣赏型德育模式研究实验”、肖川教授等人开展的“主体性德育研究实验”、山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主持开展的“活动德育模式研究”实验、江西省黎川一中开展的“3+1”德育改革、黑龙江省小学开展的“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广东省小学的开展的“信息化条件下德育课程改革”实验、重庆石柱中学校的“开发人性化德育校本教材的实验研究”等等。这些实验的开展为开拓我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径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值得所有德育工作者重视和借鉴。
纵观上述研究焦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德育研究正日益呈现出面向实践、注重创新、专业发展的道路。这一研究势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效能,有助于拉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间的距离,从而为促使我国德育研究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近年来,我县根据县城教育现状大力提倡抓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但是不论城镇学校,还是藏区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相对滞后的现象仍未改观,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的水准。下面我谈谈近半年来在农村中小学挂职期间了解到的藏区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一、学校思想品德工作现状
农村中小学学生均来自乡下贫困的农牧村,由于这里相比城镇学校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加之乡村基础教育的薄弱,造成了认识水平、个人修养、生活习惯等还有一定的差距。养成教育、健康文明整洁的生活习惯成为学校的一大棘手问题。目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在校期间常见的不良行为有:(1)衣冠不整,而且衣服脏、头发乱;(2)见长辈或师长没礼貌,横冲直撞的现象屡见不鲜;(3)语言不文明、举止不文雅,在教室、宿舍里有抄袭作业、偷东西、以大欺小的现象;(4)痴迷于上网、玩游戏等。纵观农村中小学学生存在的诸多陋习,不难看出他们大多数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不符合中小学学生的日常规范
作为学生,应该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环境下,严格遵守中小学学生行为准则,在校尊师爱幼,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争当合格学生,但是,农村中小学学生当中没有学习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生活习惯不良者,在家欺骗家长,在校隐瞒老师等严重现象。
2.不具备中学生应有的心理素质
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相比,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则非常脆弱。可以说是“一碰则倒,一说则晕”。具体来说是20世纪的农村中小学生因家庭条件的艰苦,学生能够自觉学习,同时还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甚至随父母上山下地,难免受到家长的误解、责骂或老师的批评,但是,从行为习惯上可以看出能以端正的态度诚恳接受,久而久之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且增长生存技巧。而当今的学生,经不起教师的批评教育,回家不听父母的教诲,一旦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就有弃学逃课现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最基本的困扰都不能解决,常见的表现为“紧张”“慌乱”,受到挫折便会有“忧虑”“失落”“厌学”等不良情绪。
二、分析存在的原因
1.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没有正确的定位
各级各类学校虽然有德育机构、德育工作室、德育工作人员、德育计划,但是现阶段评价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益的唯一方法仍是应试教育培植下的“升学率”“合格率”。所以,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起初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却为教学维护稳定、安全以及应付上级检查工作“让路”,这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教师素养有碍于德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当中招录毕业生,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的困难,但是,大部分优秀毕业生以“教师工作辛苦,地位偏低,待遇较差”为由,不愿加入教师行列而想方设法“跳槽”,这样导致招进来的教师“专业成绩差,素养偏低”,在教师工作岗位上不能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很难完成学校德育工作。
众所周知,近年来,大部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下滑,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片面地抓教学成绩,却忽视了德育工作,这种教育下的学生是没有学习兴趣、没有感恩意识、没有人生理想的,更谈不上教学成绩。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办学水平,要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质量间的关系,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规划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并能为学校的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
三、存在原因的改善措施
1.提高认识,全面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上至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要正确认识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和,是人形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最需要的教育,是一个能否成功的教育,只要科学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有利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良好德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所以,不能以成绩指标来定,且不可忽视德育工作,应把学校德育工作回归到学校工作的首位。
2.构建并完善“三全”“四化”“五育”“六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
“三全”,即德育工作以全面领导为保证、全员教育促落实、全程管理为途径;“四化”,即经常化、制度化、网络化、科学化。
德育工作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础,德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齐抓共管。还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科学性的育人方法,这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近十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成绩有喜人之处,但实事求是地说,总体效果特别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还是不尽如人意。如广东省关工委2010年11月份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广州市需要入读工读学校的学生有5000多人(其中有学习障碍和思品偏常的学生,思品偏常的学生占的比例相当大),目前广东只有三所工读学校,广州市入读工读学校学生的竞争率仅高达63:1。可能其余4000多5000名思品偏常(学习障碍)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应该进的学校;社会需求高而学校建设不足真令人触目惊心。另外,也就是在近几年,时常在各类报刊杂志上会阅读到类似于《九成人叹当下好老师不常有》、《谁能告诉我,班主任该怎样批评学生》和《谁教过我们当老师》等,反映老师处于无可奈何及师德教育仍需加强的文章;当然还出现马加爵、毛苒等闻名全国的教不好的坏学生。本文着重阐述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思考与对策。
学校德育工作从理论而言,当国家将目标和内容确定之后,学校主要是把握好德育过程和实施好德育工作。从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来看,调是蛮高的,“将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但从本课题组一年多时间的调研和对大量资料的阅读研究,在追求“升学率”和“唯智倾向”长时间的作用下,其实德育首位未真正落实,因此,其实效性不高。究其原因故然很多,如社会和学校的反差、家庭与学校的脱臼、目的和手段的无赖、教育与教学的对立和师德问题等。为有效提高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欲尝试从下面找对策和思考。
一、学校内部德育影响的优化组合思考
中小学德育工作包括过程和实施两个方面,作为学校,应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德育工作的实施,只有将一定的内容,通过相关的途径选择和与之相适的方法,才能达到德育目标。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教育影响因素来看,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实践也表明,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不可能单独的运作。它们的教育效能和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各种教育影响是否实现优化组合,组成一个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系统。提到教育影响的优化组合或网络系统其实有两个层面,但不管是实践者还是理论研究者,关注的更多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优化组合,这是学校德育过程最为传统的有影响力的优化组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教育环境越来越复杂,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人文环境等都在变革中影响、冲击着正在成长的儿童少年;另外,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一些家长受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在如何帮助孩子成长方面存在种种偏差;加之留守儿童少年数量在学校的比例越来越大。传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优化组合给多元社会的冲击、家长人才观的偏差影响,形成了家庭与学校的“脱臼”,导致学生父母难以成为学校之外的家庭中的“老师”。因此,为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那就选择学校能够有效控制的,内部德育影响的优化组合来思考和尝试。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城乡师资队伍
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说过:“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必要的数量,是办好教育的基本条件,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的校长和教师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实践也表明这一点,因为教师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是主要方面。
首先,高素质的教师能够自觉转变陈旧的德育观念,形成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德育观。当前教育正处在一个非常变革时期,教师的德育观念必须自觉变革。德育实效性不高,就是因为观念落后。教育观念要更新,要坚持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道德的产生是为了美好的生活,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而是以学生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以创新为标志的二十一世纪,应该在继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德育也应当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重要作用。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应当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和独立人格;树立“让儿童青少年个个主动、健康发展的德育教育观;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采用传统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高素质的教师,能够审时度势,你变我变,并结合新课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可以尝试着运用微格式、问题式、研讨式和学导式,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充分利用德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德育教学方法,达到有效激活学生,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网联动,真正实现新时期德育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其次,高素质的教师能够乐教勤业。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张思明曾这样说过:“(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仅看成是事业,而且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着它、感悟它、享受它。”这是张思明之所言,也是张思明之所为。“把教育看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认为这就是张老师成功的“秘诀”。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是这样,大凡素质高的老师其必定具有正确的高层次的职业理想,意味着这样的教师将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纳入人生价值的框架去思考、去理解。在这样的框架中,教育价值观与生活价值观、教育志趣与生活志趣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教育的真实即生活的真实。在学校德育过程和德育实施中,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他们(她们)的精神面貌,包括他(她)人生价值观、敬乐业精神、责任心、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品德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声无形的示范作用和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因此,如果我们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人人乐教勤业,素质优良,学校除德育实施中负面效应就少外,学校德育实效性有根本的保证。
再次,高素质的教师有爱生如子的高贵品质,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校之外的“家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农村的青壮年基本跑到城市(城镇)务工。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有80%属留守儿童少年,孩子与父母见面一年就那么几次,父母连自己的基本职责都难以履行,哪还谈得上成为学校之外的家庭中的“老师”。当前城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家庭中的“老师”与学校中的“家长”角色缺陷。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失缺的情况下,学校在正规的有组织的教学基础上,将会注重有家庭教育气味的“侧面教学”。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对缺少家庭教育的学生管得更加细致,照顾得更加周到,对学生做更多的个别教育和“侧面教学”,给只注重正规的有组织的教学形成有效补充。另外,老师还会将具有家庭教育内容广泛性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如教学生从最基本的生活习惯、本领,到劳动、社会关系(已了解到的)、风土人情等等,老师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代替家长毫不保留地、无私通过工作和生活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有效地强化学生言行,使我们的学生对教师的感受既是师长也是慈母。学校有这样的教育氛围,教师的影响力就高,学生的德育逆反心理就无产生的空间,其德育实效性高情在理中。
2、构建德育主渠道与各科教学的德育网络
思想品德课及各科教学,是中小学德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途径。
思想品德课和各科教学同为德育途径,但又各不相同,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学科,而各学科是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要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性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除注意发挥自己人格魅力,以身立教外,还应努力将德育主渠道和各科教学结成德育网络,形成合力。
新课程标准已明示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从目标阐述可知,思想品德课整个教学过程都着力于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而言,是通过系统接受社会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在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提高自己的理想、信念、政治方向及水平,于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顺理成章,如何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德育的主渠道?实践表明,“亲其师信其道”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教育信条。一位称职的思想品德课老师,首先,其职责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给学生道理,教给知识和解决疑难;更不能将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人为斩断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锻炼学生记忆能力的填空和判断题。其次,作为与时俱进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感和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要坚信,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满腔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充沛的情感点燃学生思想火花。再次,要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充满炽热的爱,使师生间的知识情感处于相互交融状态,这样才能在知识传授上“共振”,在德育交流上“共鸣”。使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品德课主渠道的地位落实无疑,学校德育实效性高。
各科教学任务主要解决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在素质教育还仅停留在口头上的今天,又有多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认真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协同品德课去解决学生行不行的问题。的确,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需要教师设计得尽量隐蔽些,迂回些,更多的是靠渗透、靠人格的魅力,靠教师的道德影响力,真正以德育德。学科是育德的载体。去年11月,一套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叶圣陶主编、丰子恺插画的小学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受到家长热捧,以至于卖断货。北京十五中校长邰亚臣认为:“这些跨越了70余年的老教材为何还能散发魅力,就是因为它的编写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贯穿始终,教材中渗透着公平、正义、自由、爱与被爱等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处处体现生命间的微妙关系,展现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等等”。新时期的社会学校为了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除重视学科的德育渗透力量外,学校应在努力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应重视抓好各科教学,即各课程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共同承担起德育实效性的责任。如发挥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优势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情教育。通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对学生进行世界观、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熏陶。通过体卫艺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样学校的学科教学在育德的自然渗透的基础上,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结成育德网络,形成学科育德合力。
二、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正面影响的思考
近十年来,中小学德育苍白无力实效不大,成了不争的事实。导致这一“怪病”的形成,原因当然有多种。在调研和近些年阅读大量的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文献,导致学校德育工作这一“怪病”的形成,概括起来两点:其一,德育过程、德育实施组成元素中的内容不变或变化不大。其二,社会变化速度快出现许多新生事物,导致人的思想变化太大,使当前的德育过程和德育实施适应不了。网络文化是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冲击最为明显。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离不开网络。
1、利用网络文化优化德育实施的环境
网络文化的产生,促成了以第四次教育技术的变革为契机而形成的现代教育技术,它的典型媒体是多媒体电脑和计算机网络。因此,将网络技术融入学科和德育教学之中,实践表明融入网络技术的德育教学,其将有效创造教与学的愉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由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形象展示教学信息,增进学习者的理解力;发挥多媒体功用,形成多种感官刺激,提高学习效率;发现与建构知识,培养符合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交流与共享。从上述理论和实践均可说明,融入网络技术的德育教学具有吸引力,较之传统的德育过程和实施,信息网络多元的信息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更具有震撼力和辐射力,对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学生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规范置于同等重要层次加以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自觉网络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切实提高网络德育自我教育能力。
2、利用网络文化引发德育实施的自身革命
在有条件(或创造条件)的城乡中小学,应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尽量建立班级网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小学四年级以上建立个人网页,培养和树立中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开发BBS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利用E-mail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设立校长信箱、班主任信箱和科任老师信箱。学生可以通过E-mail的方式直接与校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交谈,这样既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尽快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当然还可以建立起学生思想品德及日常行为规范的网络化等,使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实施在网络文化的引发下,真正实现自身的革命,德育的实效性切实得到提高。
以上是本人对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可能很不成熟,仰德育方面的专家和同行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冯建军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2]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现代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3]柳海民主编.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10).
[4]唐瑛.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些思考[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8).
[5]朱丽娜.关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6).
[6]民国老教材70年走红拷问现行教育体系[OL].腾讯网,2010,11,30.
[7]晓莎.一位中学教师的教育生活[J].中小学管理,2004(12).
[8]余颖.广东工读学校步子落后了[N].羊城晚报,2010,11,12.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开始,要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确实,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让学生从幼年开始,就在优秀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长。从目前的教育实际来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延长教育半径,努力做到三个最佳结合。
1.学校教育结合主流文化
学校教育应永远处于德育工作的中坚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逐年提高,时时处处要体现主流文化的脉动。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时,着眼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教育活动都能从教育实践中把握时代特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2.社会教育结合社会实践
德育工作仅靠学校远远不够,德育工作离开了社会大舞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日常的社会教育中,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让德育工作产生最大效能。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寻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在于德育的社区化和基地化。为开好德育社会实践课,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建立固定的活动课程基地,使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们与民乐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等单位建立联谊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开展活动,共同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活动基地的选定,为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的社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陆续开展了绿色军训、逃生演练、社会小调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工作校内有场所,社区有环境,校外有基地,社会全帮扶,从社会的热点入手,化大为小,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分解、落实,逐一加以解决,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教育,特别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3.家庭教育结合传统美德
德育工作离开了家庭,就会沦为空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是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最佳选择,离开了家庭的德育就会形成短板效应。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先后开展了“世纪小孝星”“感恩母亲节”等系列活动,表达对父母、师长的尊敬和挚爱;利用假期开展“小鬼当家”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阳红”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爱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动。各班成立了“爱心服务小分队”,与周围社区和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每周定期上门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重阳节带领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老年公寓,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懂得尊老和爱老。这些活动尊重和激励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传统美德教育入手,鼓励家长的创造精神,积极主动地探讨亲子教育、亲情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达到家长配合、学生自愿、全社会受益的目的。
二、从细节处落实,锻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德育工作更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树品牌,只有创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细节的积累和褒扬。要尊重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鼓励在德育工作中根据校际实际,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紧贴学习和生活实际,编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不求整齐划一,更不搞一刀切。
1.创新促发展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雷同,不抄袭,可以大胆引进先进经验,让德育工作紧跟时展步伐,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不上纲上线,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闻乐见,又注重实际,这需要一线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励德育工作者的劳动,多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让创新成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
2.开放办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三个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众长,最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的社会化,广泛争取社会上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将德育工作引入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不同层面加大对德育的重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德育倾斜。要细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础上,适当细化考核细则,淡化条条框框,灵活验收要求,对一线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励力度,激励基层多出经验,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家长助教进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家长的特长,聘请不同行业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开放的讲台,搭建了全新的教学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实现开放办教育。
一、进一步提高对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四章第八条,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带给学生什么,这四句话道出了真谛,指明了方向,而其中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是根本的目标和归宿,因为它是学习、健体及做人做事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良好习惯作支撑,一切都是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习惯养成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具有根本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工作。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良好习惯抓起,这是一个有思想的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的。从小处来讲,抓良好习惯和良好品行,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一味靠题海战和死拼硬擂来强迫学生学习和成绩提高是徒劳无益的,这是一个明智的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和校长应该清楚的。
实施习惯养成教育也正是从教育规律出发,确立的德育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各校对此务必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确实贯彻落实,决不可偏废。为此对学校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出十项要求,即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总体思路、做好工作计划、细化活动内容、突出教育重点、开展课题研究、完善规章制度、营造文化氛围、注重阶段小结、保证教育效果。各校校长要围绕上述要求,切实担负责任,亲自研究部署,定期督促检查,做到一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评估,确保十项要求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将对照十项要求对各校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其结果作为教育质量评价中德育工作评价的重要方面,并实行一票否决,养成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取消一切质量评价表彰奖励。
二、进一步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目前,各校均提出了习惯养成的基本目标和具体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分学校提出了数十条甚至上百条习惯养成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貌似全面科学,实则是不假思索的罗列和堆砌,研究不深,取舍不当,显得繁杂和累赘。各校应从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认识规律出发,遵照循序渐进和阶梯式训练的原则,分学年学段提出习惯养成的目标和内容。目标要适中,达到度相对较低,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基本能够实现;内容要具体、精要、简洁,最好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学生易记易诵。
各校要对上述十个良好学习习惯和十个良好行为习惯认真研究,合理选用,拟订出最精当的、最有效的、最管用的、最符合实际的、最易让学生接受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三、进一步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能一味说教和灌输,也不能总是提醒或批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学地加以训练和培养,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形成良好机制认真落实和实施,否则就是盲目和随意的。根据我市目前德育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要求:
一是将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月制度。目前各校正在深入开展“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研究”的省级课题实验,大力实施德育主题活动,因此,各校要统筹德育主题活动和习惯养成教育两个重点,协调一致抓落实。习惯养成教育和德育活动课程不是途径上的交叉,不是内容上的重复,而是途径和内容的统一。德育主题活动构建了从小学到高中我市德育工作的一个大的框架,是属于形式范畴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众多德育内容中的一项,是用来填充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是属于内容范畴的。为此我们要把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月制度,以活动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各校“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安排一定要认真,全学期有总体计划,每个月形成书面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内容具体、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要求明确、活动效果明显。各校要把每月的活动主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活动有氛围,让学生有感应。
一、中小学教师探寻德育新路的聚焦点
本研究从班集体建设、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德育环境五个方面对703项课题进行的统计(见表1)。
从表1可看出,教师德育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德育活动和班集体建设三个方面。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德育过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变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的就是将道德教育在学习生活中落实,在学科教育观念上体现。我市教师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德育,此类课题为338项,约占德育课题的半壁江山;讨论德育活动、班集体建设的课题分别是162项和139项。比较而言,教师对于德育课程教材的挖掘,以及德育环境的改造两方面的问题关注不多。
二、中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与
德育融通的探寻
教师德育课题研究关注到“课堂教学与德育融通”的数量居于首位,共338项“个人课题”,学科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课上。思想品德课堂仍是中小学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中,教师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以及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教育,课堂上不仅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有益尝试可谓是百花齐放。如一些课题采用辩论演讲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各种道德现象,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其道德情感。有的研究怎样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让课堂回归生活,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还有的研究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等等。
令人欣喜的是,其他各科教师也较关注课堂教学与德育融通的研究,课题数量约为20%。如语文教师在文本阅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崇高的民族气节;历史教师利用历史事件与人物,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水平;地理教师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警句格言以及祝福语等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意识地将外来的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体育教师在身体锻炼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敢于拼搏的顽强意志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与帮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中小学教师对德育实践活动的探寻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性就在于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点的辨认。[2]”善恶的理念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的理念。道德教育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善,引导我们如何做人,“是使人向善的,是促进人的德性健康成长,为创造人的幸福服务的”[3]。它挖掘学生心中的真善美,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铸造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德育是如何渗入学生的心灵,融化到学生自觉的行为之中的呢?
品德培养过程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实践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4]。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的多为道德知识,他们还需要在活动中践行。教师寓德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和探索活动,以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感性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道德规则的理解,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参与升旗仪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学会怎样尊敬师长;通过让学生识记“名人名言”培养其坚韧的个性品质等等。
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第一,前习俗水平;第二,习俗水平;第三,后习俗(原则)水平。他指出:“在道德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个体是一次一个台阶地通过各个道德阶段的,9岁以下的儿童大多处于前习俗水平,9岁至15岁是发展道德判断的最合适时期,16岁是开展原则的道德教育最合适的时期。[5]”教师在实施德育时,应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主题为“德育活动”的课题数量共162项,占23%,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小学至初中再到高中的德育活动,从方式到内容并无太大变化,均为参观名人伟人故居、瞻仰烈士陵园、观看爱国教育电影等。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尚需丰富活动的形式,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四、中小学教师对班集体建设
有效方式的探寻
班级生活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更有着各自的特点,班级生活对于学生的成长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作用。一个有着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会始终激励着学生积极进取,主动、自觉地健康地成长,能使得学生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去。研究如何引导、组织好学生建立起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是各学校班级建设的关键。我市中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主题为“班集体建设”的课题数量共136项,占19%,对相关研究文本分析发现,近几年的班集体建设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班主任对学生不再采用空洞说教的方式,而是从孩子日常的学校生活入手,“润物细无声”地将德育渗透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如调查孩子不愿佩戴红领巾的原因,研究怎样调整座位利于孩子之间的互帮互助等。
其二,班级管理形式的改变。教师转变观念,信任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管理班集体,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自理、自律、自立,学会思考各种复杂的问题。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6]”从以上中小学教师对班集体建设规律的探寻中可以看到,教师正在将道德教育的基础植根于生活之中,通过生活履行德育的使命,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德育要求,调动他们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1]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卷 [M].吴潜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3] 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73―80.
[4] 朱洪发.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24―126.
你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吗?班会结束后会收拾会场吗?流水哗哗响你会心疼吗?这样的问
题都是无关学习成绩的身边小事,但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吗?这是教育者应当思索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小学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何打好这些基础,是每个小学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任务。笔者就“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小学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行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是中小学校德育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当前很多小学对小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如何做人的教育并没有充分的开展起来。很多学生直到大学都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质,以致产生了各种思想和行为问题,这已成为我们当前德育工作的最大缺陷。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应当紧紧把握这个有利的施教时期,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通过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习惯和传统美德,教会他们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和谐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关系到他们
今后的发展和终生幸福。
二、“养成教育”落实的方法
1.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是推行“养成教育”的前提
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权威的。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老师的教学影响而形成。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更要用自身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这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也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学校必须抓好教师自身素质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师德的培养应当从对师范生的培养上开始着手,加强对师范生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会他们养成教育的方法、技巧;加强师范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具在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不仅仅是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养成教育的教学,对于在职小学教师,也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养成教育水平,丰富养成教育的方法,增强养成教育的成效,使中小学教师能够真正成为既能“教书”又会“育人”的优秀人才。
2.制订“养成教育”的教育体系是该教育发展的助推剂
养成教育应当具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安排必要的课时,设置“养成教育课”。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确立实施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课程标准,重点抓好传统美德和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读本。为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教育主管部门还要抓紧制订养成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
作为养成教育第一线的各中小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制定符合本校的养成教育实施目标,要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然后,再逐步实施。同时,要根据基本标准制订评价量表,可以采取以美德知识和实际素养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由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共同作出综合评价。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仁、义、礼、智、信”堪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所在。“养成教育”的读本应当是是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核心打造的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和读本。所以,出版发行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养成教育读物迫在眉睫。
首先,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知识,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如评比“尊老爱幼”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关爱小朋友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使养成教育摆脱单纯的说教、枯燥的训练,使学生乐于参与。其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进行榜样的感召。中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朔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再次,发扬传播中华民族的美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确定专题,让学生讲。有些道理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不同的方式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效果往往比老师直接讲要好的多。
4.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行“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个学校的校风的优劣,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必然会养成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的高尚品德。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应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规划。要充分发挥非教学因素的积极作用,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去构建高品位校园文化。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养成教育”的重点。学校还应制定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案,注重构建师生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定期举办全校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坚持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价值的取向。在推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5.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
要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例如,学校和社区形成共建关系,使社区成为学生养成教育的大课堂。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同步性。
三、结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学校应当始终坚持把学生行为习惯训练渗透在学校的每一项活动之中,把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作为训练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参与具体实践活动中,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和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既不能马虎了事,又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我们尽心尽力,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更要有恒心。这样,才能把“成长教育”落到实处,见在细处。
1.中小学校长对德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应该建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整个德育工作体系中,校长是指挥中心。德育工作首先从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开始,建立目标,制订计划,建设队伍,保证时间,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是施教主线的开端。
2.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师在课内和课外均应加强品德教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学校必须明确每个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任务,组织全体教师投身到德育工作中去。
3.班主任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学生的导师。他们和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交往交流最多,和学生最亲近。班主任既要组织好学生,管理好班级,更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思想上、情感上影响学生。
4.学生自我教育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转化过程中产生内在省悟力。一方面,要把学生尽可能地组织在共青团、学生会等青少年的组织中去,通过“学生组织”的纪律和互相影响,起到积极地教育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锻炼,让他们在自我教育和友省中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鉴赏力。
二、拓宽途径主线:做到课堂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层层相扣
1.课堂育人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各科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内容,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更要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2.在着眼课堂育人的基础上,要加强活动育人。学
校要更多地、经常地、反复地组织德育活动,并形成制度,有效地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秩序。
3.学校要时刻意识到通过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一代新人,管理的过程要发挥管理者的教育作用。一方面,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要忠于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学校的工作井然有序。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努力发掘管理中的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无小事”,只有这样,学校的管理才会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4.学校应该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使学生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学校环境氛围,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充实内容主线:做到行为规范、权利义务、科学文明、思想政治教育逐层深化
1.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党和国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准则,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以此为依据,认真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俗语说:“要像个学生的样子”,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就是把学生教育成“有样子”的人规教育。
这些看似简单的人规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做人的起点,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好。
2.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进入社会的教育,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3.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和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社会文明的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知识哺育他们成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科学于育人之内,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还应开展科学普及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的思维训练,陶冶思想情操。文明行为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文明教育也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五讲”、“四美”是社会主义文明行为的基本概括,要教育学生崇尚文明,崇尚科学。
4.确实做好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这是德育的目的。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抓好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
四、慎择方式主线:坚持讲解引导、检查评比、学习交流、慎独省身四个层次互动
1.讲解引导。德育工作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要求,讲明道理,从正面进行引导。教师、班主任、校长要有计划、分专题向学生讲清学生必须知道的要求,讲清学生迫切知道的问题,使学生对此有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2.检查评比。它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实施德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一是做好常规检查,如卫生检查、校纪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做好班级评比,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检查评比是德育制度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分层分项的评比检查,形成多线检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机制,以提高德育的效果。
3.学习交流。在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交流,德育的效果才会持久。举办报告会、经验交流会,通过黑板报、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使德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德育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也不能停留在评比的结果上,更重要的是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风气,共同发展。
4.慎独省身。在集体交往中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完成作为社会人的培养的必然途径。实施创新教育、个性教育,认真对待德育过程中慎独省身的作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自省,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自我教育和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层次。
五、营造氛围主线:使班级氛围、学校氛围、家庭氛围、社会氛围共同起到感染熏陶的作用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级不应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群众功能,组织群体竞争,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
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是工作效率的保证。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中小学教师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有的安于现状,抱着不违反纪律、不被处罚就行的心态,上课教案不切实际,形式化、没有新意,作业批改大错没有却小错不断,学生的课堂纪律、养成教育等基本推给班主任和学校行政;有的热衷于“第二职业”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导致学校领导对教师没有实质性的管理权。这样,既消磨了教师的进取心,又助长了磨洋工的现象,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约束力显得苍白无力,更谈不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了。
现代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行为具有双面性,即管理者和管理对象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互相发生联系,进行管理换位。这种辨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了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最基本的模式。2009年,为了促使全县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局借助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绩效工资机制的东风,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并施行了《阳山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几年来,我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细化《阳山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使其切实体现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真正起到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的作用。我们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分配绩效工资的主要依据,重点面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坚持实事求是,程序规范,切实做到全程公开,考评公平、公正。为了维护大多数教师的利益,我们在《阳山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中既体现梯度级别,又控制个体差异,使绩效工资真正起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杠杆作用,同时辅以由县财政对山区农村教师适当进行津贴的制度。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推行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了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有效杜绝了“吃大锅饭”的现象,有效整顿了教职工“庸懒散软”行为。目前,我县广大教师都已化被动为主动,安教乐教,爱岗敬业,主动承担课务,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教风,促进了我县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2年上半年,全县共开展学科课题实验、教学开放日、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师优秀论文评比、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近20场次。有3个省课题开展研究,3个市课题立项,10个县级课题立项,中考、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用好“问责”杠杆,强化校长质量意识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界在社会上声誉和地位,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办出什么样的学校。走进一所学校,从师生的精神面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性就可看出该校校长的领导水平。只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才能孕育出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为了促使全县中小学校长树立重教学、抓质量的意识,把“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促进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有突破性提高,我县科学谋划,制定了《阳山县中小学校长请假制度》《阳山县中小学校长“五天四夜”住校预警制度》,并着重推出《阳山县中小学校长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目的在于转变校长的办学理念,让他们的管理职能回归到以治校为主责,以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的提升为主阵地上,规范中小学校长管理行为。为了有效转变部分校长不思进取、不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明里打着“推进素质教育”“减负”的幌子,暗里实行“懒人管理”模式的现象,强化校长质量意识,我县对校长管理实行问责制,主要注重校长在抓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的表现和效果,激发中小学校长狠抓教学质量的意识,形成比学赶促、争创优秀的局面。
通过对校长运用“问责”杠杆,促使各校从校长到教职工都彻底改变之前一劳永逸、不求上进的作风,使校长的精力从其他事务中解放出来,着重转为以治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之上,从我做起,真正起到带头模范作用。由于《阳山县中小学校长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办法》是从学生素质评价、学业水平、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对学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促使全县学校校长转变了办学理念,强化了质量意识,突出了以教学为中心,着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在2012年的高考中,全县专科以上上线率比去年提高了11.85%。
三、用好“年度考评”杠杆,实施精细化管理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在教育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学校把平时看似简单、细小的事情全面、全员、全程、用心、精心地做好。我局要求各校在日常管理中在“精”字上下工夫,在“细”字上做文章。“细”是精细化的必经途径,“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精”在于追求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在于追求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
学习是学生了解事物最基本的一项技能。然而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适合进行德育教学的阶段,因为在此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记忆的能力也是最强的。因此,小学教学期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帮助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素养。因此,教师可以把德育教学逐渐地渗透到小学体育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德行,培养一个好的个人素养。因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行体现了学生的道德修养。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注重德育教学,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规律。因此,小学体育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价值观。
一、小学生的个人素质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愈来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但是,现代教学的特点,导致教师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德育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数小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1)小学生在教师讲授动作要领时,经常在队伍中开小差、讲小话;(2)一人霸占一个篮球、足球、跳绳之类的体育器材,导致其他学生只能在旁边干坐着;(3)用过的体育器材随处乱扔,满地都是体育器材,没有学生来清理、收拾;(4)把篮球当作足球来踢,导致篮球损坏;
(5)踢足球时,不在足球场,而是在人多的地方,经常踢到别人等情况。这些情况是每所学校都会出现的情况。因此,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侧重点,把侧重点逐渐转移到学生体育德行方面,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素质。
二、把德育教学渗透到小学体育中的途径
教师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必须学会把握时机并且通过现实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辅助,提升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行为目的,帮助小学生学习小学体育,逐渐把侧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德行方面,把德育教学渗透到小学体育中,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及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行。
1.教师需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要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谈,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并言传身教。如:
(1)服装得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穿运动服,而不是西装、紧身衣之类不适合体育教学的服装;(2)言谈举止文明,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讲普通话,而不是地方方言,而且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话语文明,在学生面前要注意教师的形象。所以在授课期间,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施行德育教学,提升学生在小学体育中的德行。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所以在讲授动作要领时,教师在幽默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自己的言语文明,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
2.拟定一个体育器材使用规定
在小学体育教学期间,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过后随手乱扔器材的情况随处可见,导致体育器材丢失、损坏,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为了增加体育器材的使用率及完好率,在发放体育器材时,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拟定一个器材使用规定,以防器材丢失、破损等情况的出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增强德育教学,提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例如:某校的一位优秀体育老师为了防止教学器材的丢失、损坏,提升小学生在体育中的德行,增强学生的德育教学,给学生拟定了一个体育器材使用规定:在用完体育器材后,学生不能随手把体育器材乱扔,应把体育器材放到统一的位置;或学生在不想使用器材时,把器材放回原处等这些规定。而教师在给学生规定了这些规则后,学生的个人素养相对于以前来说已经有所提高了,体现出德育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学,增强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行,增强学生的个人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应言传身教,注重自身的素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尽量避免粗暴的言语,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增强德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需要把侧重点转移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中,逐渐把德育教学渗透到小学体育中,加强学生的个人素养。
参考文献:
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将逐步试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而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对班主任工作专业性的认可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农村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经验、感觉、惯例仍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据,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等科层管理的方式成为最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造成农村班主任工作这种局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把班主任工作看作是教书的“副业”,既不看重这项工作,也不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导致广大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为了彻底改变目前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低水平徘徊的状况,农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把班主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意见》和《通知》两个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管理。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和《通知》两个文件精神,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增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意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素养。
所谓专业意识和素养,是指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做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武器,去教育解决千差万别的“这一个”学生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和本领。比如,学生迟到了,不是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顿,扣上一堆“自由散漫”、“不受纪律”、“破坏集体荣誉”等一罗帽子,然后责令“下次不准”、“如若不然就请家长”云云,而是弄清学生为什么迟到,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有意是属于心理问题还是违纪问题,然后,从学生进步发展的目的出发,用不同方式去解决。有的很简单,有的要复杂一点,最后达到学生心悦诚服,改正不足的目的。这便是用专业意识处理问题。这说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如果我们处处事事用这种思维方式、这种专业意识去思考、去操作,久之就纯熟了,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了。如是,我们的工作水平、教育效益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的发展、进步也可提速,同样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也会大大提升。
2 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策略的思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如何增强专业意识,提高专业素养,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呢?根据本人多年来担任班主任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条思路,仅供班主任参考。
2.1 涵养师德,加强班主任职业道德
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应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知识能力与道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统一。因此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
新时期加强班主任职业道德,首先应当以同志对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为依据,切实加强师德的自我修养。2007年第23个教师节前夕,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同志在讲话中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这四点希望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是广大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基本依据。概括起来第一是爱岗,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第二是勤奋,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第三是创新,要勇于创新,要奋发进取;第四是乐业,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爱岗、勤奋、创新、乐业是国家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自我修养的准则,广大班主任理所当然应当以此为依据,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其次,作为班主任,和一般科任教师相比,其职业道德素养应当更加充满关怀生命的人文精神。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老师,包括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心理、道德,等等。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关怀学生就是关怀生命。班主任是全面关怀学生生命发展的主要的教师,即包括关怀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包括价值生命)。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 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因而也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基本内容;因而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是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2.2 狠抓理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提高班主任专业知识技能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素质的关键环节。从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方面来看,班主任比一般科任教师要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德育原理”、“班主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需要基本掌握“班级管理学”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步运用到学生教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之中,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风格。
从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方面来看,班主任要比一般科任教师更超前,更熟练,班主任应该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
从专业素养结构方面来看,班主任要比一般科任教师更加深入地、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知识和技能;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知识和技能;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和技能;学习理论与学法指导知识和技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知识和技能;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知识和技能;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和技能。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惟一方法是理论学习。几乎所有优秀班主任的成长历程,都反复证明,善于学习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3 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结构
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能力,但二者密切关联。合理的专业能力结构,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