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

时间:2023-08-15 09:28: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篇1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按照一般规律,企业升级之后,所需劳动力将逐渐减少,这样一方面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失去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若大量外来人口撤离珠三角,会对当地经济收入、消费市场造成极大冲击,所以当前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的转型势在必行。

作为企业怎样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首先企业领导者应从思想上进行根本转变,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同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握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三是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更快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推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创新工业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作化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其基本原则是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资源化,重点是发展清洁生产、推行资源节约和开发资源综合利用。这就要求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资源开发上,要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尽快转向对知识资源的开发,新型工业应从开发自然资源转向开发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使知识要素成为加快工业化最主要的动力;在生产方式上,要从粗放生产向清洁生产转化,实施清洁生产可以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省各种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和企业的排污费,改善工作环境,保护职工健康,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的目的;在产业结构上,要把单纯注重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同时,既能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又能解除信息化条件下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二、充分认识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的根本途径,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先进技术我们当然要努力学习、引进,也要组织力量做出创造性的突破,这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必须投入足够的力量,投入必要的资金,务求有所突破。但是现代先进技术需要很强的投入且有一定的风险,目前还不能齐头并进遍地开花,因为我们发展现代先进技术的力量尚感不足,经费投入也受到一定限制。笔者认为,在努力发展现代先进技术的前提下,踏踏实实地大力发展适用技术,以廉价的方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较切合实际。因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颇大,适用技术一般都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大力发展适用技术已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企业管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一贯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高污染的典型粗放式增长特征。企业是由人财物等各种资源配置而成,其资源的质量、以及配置、协作关系,决定企业的整体素质。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重视管理工作,加强企业管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强管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实现企业发展中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企业发展在很大程长上表现为经济总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在质量基础上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内在统一。我们要求的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中的健康和持续,是和人力资源、资金、企业实际相协调发展,全盘考虑,在战略目标制定、短期发展速度的选择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周密部署,稳健实施,不是头脑发热、竭泽而渔式的短期发展,我们加强管理,就是要实事求是,将不合理的速度降下来,提高增长的质量。二是可以在资源与效益之间取得效益的最大化。任何企业都是在其所能控制、调节资源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任何企业对资源的占有都是有限的,要在限的资源中求得最大的效益,就必须加强管理。首先,我们要提高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主要是加强对人力资源和资本等的争取和利用,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前提下,通过企业内部集约化配置,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一定要用好用足资源。要切实抓好人力资源、资本、土地资源、生产资料的管理利用,持之以恒地搞好全面质量管理,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推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小结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企业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企业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发展转型取得成效,也会推动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参考文献:

篇2

从2009年10月起,各地区的房价开始疯长,少则提高50%,多则如海南般从炒出了7万元一平米的天价,房地产市场已然到了泡沫经济破裂的边缘。同时各地也开始限购令等措施企图抑制房价的飙升,逐步推出物业税、房产税等政策实施调控,以期将泡沫经济的房地产业拉回正轨。而高房价的源头实际在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更多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进行炒作,要治理应该首先从根上解决土地流通的高价格。

当前研究影响房地产销售的主要经济因素,将为政策调控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可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分析其风险性,有效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在学术上,一般而言,认为对房地产销售的主要几大影响因素包括:国内经济状况、居民收入水平、房地产投资情况以及由于市场偏向性明显而引入的货币流动性。关于这几个因素,可以相应的用GDP,居民平均收入,房地产投资额及M2。本文正是希望在短期,通过调整以上四个主要宏观变量的办法,来实现局部性的市场健康,使房地产市场偏离较小些,以为出台根本治理政策腾出时间和空间。

一、实证分析

首先,设定五个变量,即房屋销售额(SALE)与GDP、居民平均收入(INCOME)、房地产投资额(INVEST)以及M2等,其中设定房屋销售额是因变量,而其他四者是自变量。样本时间是从2005年到2009年的各个季度。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署网站及参考文献数据。

将以上数据在EVIEWS6.0下建模,分别得到以下四个结果:

模型一:SALE=0.196569*GDP-3807.647;模型二:SALE=117158000*INCOME(由于居民平均收入单位是元,而房屋销售额单位是亿元,故需要给系数成上10的8次方);模型三:SALE=1,297095*INVEST-1088.059;模型四:SALE=0.008375*M2-2828.738。

首先,做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一中,GDP系数为正,GDP对房地产销售正相关符合经济意义。且房地产作为GDP中的重要―部分内容,常数项应当为负。模型二中,居民平均收入提高应该提高了房地产销售额,但由于此处是个人收入水平,故系数较大且为正,符合经济意义。模型三中,房地产的投资额与销售额成正相关,系数为正,符合经济意义。模型四中,M2由于流动性偏向于房地产,故其系数为正,符合经济意义。

其次,做统计检验。模型一,其T(t=11.19985)检验和F(F=125.4366)检验都通过,且拟合优度(R-squared=0.850783)较好,D.w.值(2.485862)也较好,统计检验通过。模型二,其T(t=6.217661)检验通过,D.w.值(I,530392)也通过,但拟合优度(R-squared=0.197351)较差,需要进一步修正模型。模型三,T(t=8.113526)检验和F(F=65,82930)均通过了检验,拟合优度(R-squared=0.749514)也相对较好,D.w.值(1.874327)也很好,该模型通过统计检验。模型四,其T(t=4.543239)检验和F(F=20.64102)检验通过,D.W.值(1.853102)也很好,但拟合优度(R squared=0.484065)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修正模型。

经检验,模型一和模型3不存在异方差;而模型二和模型四存在递增性异方差。需要进行修正。通过对模型二、四加权消除异方差,可以得出结果如下:

模型二修正后为:SALE=139072300*INCOME;模型四修正为:SALE=0.005626.M2

经过修正后的模型,无论是经济意义检验或是统计检验都通过,且消除了异方差,故该模型较好。

由于四个模型均是单变量模型,无须作多重共线性分析,同时五个变量均有明显季度性,且变化规律相同,序列相关分析对结果并没有经济意义,可不做序列相关分析。

另外,由于研究的房屋销售额具有明显的季度性,对其作时间序列检验,根据ADF法建立模型,由于模型的统计检验均通过,可以根据其分析得出,房屋销售额对于其滞后一、二、三期均有明显的时间序列影响和滞后性影响。在研究房屋销售额问题时应相应得根据其季度滞后作用,分析其变化规律。

二、综合分析

根据前文得出的最终修正后的四个模型,可以得出:SALE=0.196569*GDP-3807.647,SALE=1 39072300*INCOME SALE=I,297095*INVEST-1088.05%SALE=0.005626,M2这四个模型。从中看出四个因素的乘数影响程度依次为居民收入水平、房地产投资额、GDP、M2。但可以明确地是,GDP和M2又深刻影响了前两者,同时GDP对前两者影响程度更高。

(一)居民收入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作为居民买房的首要条件,直接有效的影响着房屋的销售额。中国人对衣食住行,尤其是“住”十分讲究。有房才能有家,成家才能立业,因而无论有多少收入,购房的首要目的是居住安家,其次才考虑买房投资。所以居民即使没有太多的富余资金,也会尽可能地通过各类途径贷款购买住房。从我国国情来看,只要房地产泡沫适中,尚未脱离居民收入水平太巨大(如北海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房屋的销售还是有相当保证的。当然,收人多了,才能保证买房的资金充足,才能有效消化泡沫。因此当前我国迫切要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还富于人民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各方,尤其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房地产业。当个人有足够资金购买住房,则当前所谓的房地产泡沫市场也会回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了,因此,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收入问题,同时收入问题的解决也切实的解决了许多当前矛盾突出问题。

(二)房地产投资额

正如上文所说,我国的国情所决定房地产业需求是相对刚性的,所以说投资额的影响作用乘数性极大。当然,房地产的投资额是与房屋销售额呈紧密地正相关关系是毫无疑问的。一旦市场机制的深入完善,这种程度的扩张投资必将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当前出台和即将出台很多政策都只是对于开发商和投资者的限制,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这么多年各种紧缩手段以控制房地产投资的扩张,并未对房地产泡沫起到彻底的抑制作用,泡沫风险依旧存在且摇摇欲坠。

(三)GDP

从模型一中可以看出,GDP对房屋销售额的影响是正相关,积极的。而房地产产业在我国也是一大重要的GDP构成成分,同时,GDP

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房地产投资额。GDP作为整体宏观环境的重要指标,意味着我国的房地产产业发展必须紧跟着整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国家一直的GDP保8的增长速度,对于房地产产业是受益颇深的,就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一旦GDP增长速度放缓,甚至衰退,房地产立即受挫,且销售情况相当冷清。但当国家保8政策出台后,其销售额迅速回暖,在09年下半年的经济复苏时期,房地产整体行业一路高歌猛进,甚至是翻倍的增长,其中与GDP大环境的回暖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会推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GDP特别是人均GDP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时,是一个国家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黄金阶段。2005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700美元,与此相应,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显示,1998年至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平均在8.6%以上,房地产投资直接拉动GDP增长达2至3个百分点,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10%至20%之间。所以,作为反映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房地产业发展经济背景的GDP,同房地产价格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紧缩放贷政策时期,抑制房地产的过快扩张会反作用于GDP,导致国民经济环境受挫。GDP这一因素进入两难的处境,究竟是保民生,还是求发展,将成为一大难点。从当局的行为可以发现,逐步放缓GDP的增长,乃至持平是当前良策,宁可短期损失部分增长,来调整产业风险,使之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是关键,抑制房地产的泡沫膨胀才是短期内的首要目标。

(四)货币供给量M2

货币供应量将从供给方面影响房地产投资信贷规模,从需求方面影响购买水平。同时,自国家鼓励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政策放宽后,个人住房信贷消费逐渐发展成为住房消费最主要的形式。1997年全国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余额仅为190亿元,到2004年增加到15853亿元,比2003年增加4073亿元,是1997年的83倍。从模型四中也会发现,其对房屋销售额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其贡献作用比前三者,不够明显。但不得不承认,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是央行在控制房地产产业发展过程中最有效、最可控的工具。每一次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往往不能直接明确的对房屋销售额和房价起到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后,总能收到其想要的结果,M2不失为一种带有丰富间接影响效果的因素。

(五)季度性

房地产销售额的季度性特点是,某一季度的销售额,对其后一季度均有影响,相关性极强。同时就样本数据分析,往往四季度是销售额大幅提高的季度,同时,上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将成为当年销售情况的基准,逐步提高。这点也符合实际房屋销售情况。因此,在对房地产产业的政策调整和规划,易于在四季度末推出,将起到显著的效果,并在下一年逐步调整适应,达到其目的。

篇3

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有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在很大程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法的完善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1]。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就将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法互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变起到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互动的重要性研究

在现代社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突出,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国家和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和不利影响。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党的十召开以来,党的每一届重要会议和经济发展规划都在强调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对此,我们就需要不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在强化其转变方式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就是一项必须展开的措施[2]。我国在之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问题,一般体现为投入较多、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环境问题突出。此外,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体现出很多不平衡的缺陷,造成了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平衡等,也正是上述原因,造成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逐渐加剧,深化了社会矛盾。由此可见,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需要将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3]。为了将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转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质量,就需要依靠现有法律和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这个环节中,经济法作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文件,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对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有着直接反映的作用,所以其对经济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经济法的作用下,能对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引导其经济发展从对数量的关注逐渐转变到质量上,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结合是一项必然开展的重要工作。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还能将强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从而提升经济法的优化和完善,是一项积极的发展策略[4]。

二、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

第一,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消费,同时其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人们不断进行消费才能进一步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同时,消费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动力因素,扩大消费的基础上才能对扩大需求,进而对生产环节进行促进,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想要保证正常消费工作,我国也不断发行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诸如《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各个出发点保证消费的正常进行并将规模逐渐提升[5]。例如,《社会保障法》的实行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问题,解除了人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敢于消费。《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的实行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有保障的消费环境,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经济法的适当完善也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将投资、出口为主的经济方式逐渐过渡为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第二,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有着促进作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其投入较高、资源消耗严重、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不科学的,只有不断向集约型经济进行转变,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问题。在集约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科技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对此,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现阶段的产业结构,通过对能源的节约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代经济法的完善,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提到过相关问题,在法律支撑的背景下,将对企业发展低碳生活和绿色生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方式有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奠定稳定基础[6]。第三,经济法的完善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很明显存在着经济不协调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区域间的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经济结构不协调等。而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经济在发展中的放任自流,导致现在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宏观的调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经济法的方式,帮助我国经济走向更为协调的发展方向,如《企业所得税法》中,在实行新的税收政策以来,主要是以产业优惠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区域优惠为其辅助作用,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能看出,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着可持续发展转变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

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

经济法作为现代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经济法也会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也将紧密地结合,从而不断发现实际问题和工作缺陷,通过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经过研究,其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环节:第一,金融法。自从2008美国的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美国也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成立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不足就应该及时进行修改,同时加快经济法的优化和丰富。第二,产业法。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的影响,我国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就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振兴政策和手段,以此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基于现在我国的政策执行力还比较弱,因此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法,由国家进行强制监管和实行,保证其实施环节的正常开展。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弊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产业法的推进和发展,为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积极的正面影响。第三,企业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其主要组成环节,因此国有企业更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担任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领路人,虽然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收获利益,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对企业法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校正其发展方向,通过对其经济性质的确立,全面促进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内容设计方面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包含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现代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要想真正发挥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就需要不断对经济法进行完善。通过上文的研究,确定只有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才能对经济法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广东社会科学,2012,(5):251-256.

[2]江晓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8-29.

[3]赵兴华.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商场现代化,2015,(1):232-233.

[4]张平.探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贸实践,2015,(12):69.

篇4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85-02

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这个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有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在很大程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法的完善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1]。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就将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法互动展开相应研究,希望对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变起到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互动的重要性研究

在现代社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突出,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国家和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和不利影响。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党的十召开以来,党的每一届重要会议和经济发展规划都在强调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对此,我们就需要不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在强化其转变方式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就是一项必须展开的措施[2]。

我国在之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大问题,一般体现为投入较多、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环境问题突出。此外,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体现出很多不平衡的缺陷,造成了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平衡等,也正是上述原因,造成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逐渐加剧,深化了社会矛盾。由此可见,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需要将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3]。

为了将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D变,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质量,就需要依靠现有法律和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这个环节中,经济法作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文件,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对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有着直接反映的作用,所以其对经济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在经济法的作用下,能对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引导其经济发展从对数量的关注逐渐转变到质量上,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结合是一项必然开展的重要工作。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还能将强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速度,从而提升经济法的优化和完善,是一项积极的发展策略[4]。

二、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

第一,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拉动作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消费,同时其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只有人们不断进行消费才能进一步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同时,消费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动力因素,扩大消费的基础上才能对扩大需求,进而对生产环节进行促进,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想要保证正常消费工作,我国也不断发行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诸如《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各个出发点保证消费的正常进行并将规模逐渐提升[5]。例如,《社会保障法》的实行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问题,解除了人们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敢于消费。《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的实行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更有保障的消费环境,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经济法的适当完善也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将投资、出口为主的经济方式逐渐过渡为消费、投资、出口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有着促进作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其投入较高、资源消耗严重、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不科学的,只有不断向集约型经济进行转变,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问题。在集约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科技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对此,我们还需要不断调整现阶段的产业结构,通过对能源的节约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现代经济法的完善,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因为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提到过相关问题,在法律支撑的背景下,将对企业发展低碳生活和绿色生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经济发展方式有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奠定稳定基础[6]。

第三,经济法的完善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很明显存在着经济不协调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区域间的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经济结构不协调等。而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经济在发展中的放任自流,导致现在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宏观的调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得到稳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经济法的方式,帮助我国经济走向更为协调的发展方向,如《企业所得税法》中,在实行新的税收政策以来,主要是以产业优惠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区域优惠为其辅助作用,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在此基础上能看出,经济法的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着可持续发展转变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

三、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

经济法作为现代社会中反映经济基础的重要方式,在这个基础上经济法也会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也将紧密地结合,从而不断发现实际问题和工作缺陷,通过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经过研究,其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环节:

第一,金融法。自从2008美国的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美国也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成立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和不足就应该及时进行修改,同时加快经济法的优化和丰富。

第二,产业法。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的影响,我国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就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振兴政策和手段,以此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基于现在我国的政策执行力还比较弱,因此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法,由国家进行强制监管和实行,保证其实施环节的正常开展。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弊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产业法的推进和发展,为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积极的正面影响。

第三,企业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是其主要组成环节,因此国有企业更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担任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领路人,虽然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收获利益,但是我国国有企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ζ笠捣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校正其发展方向,通过对其经济性质的确立,全面促进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方式指的是一切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内容设计方面相对比较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质量等,同时还包含收入分配的方式和环境保护问题等。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现代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要想真正发挥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就需要不断对经济法进行完善。通过上文的研究,确定只有不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才能对经济法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广东社会科学,2012,(5):251-256.

[2] 江晓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8-29.

[3] 赵兴华.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商场现代化,2015,(1):232-233.

篇5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家的实力得到提升,但在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以及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想要获得长期快速的发展则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通过对一些经济发展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为了确保我国经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做出积极的调整与探索,制定符合时展潮流的经济发展战略,更加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济发展方式未得到转变,从而引起资源的浪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其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协调、经济发展要全面、经济发展要科学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替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社会、经济、自然、人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明确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中,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最为突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发展条件不同,从而造成经济发展方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时,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廉价与充足的生产要素。随着经济水平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阶段得以提升,技术与资本得到了充分的积累,从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的条件也逐渐成熟,从而完成经济发展方式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转变。

2.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较大的制约性。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下降,投资与出口需求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上升,造成经济整体结构需求失衡,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二是产业结构发展失衡,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减缓了经济发展中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合理,过多的物质资源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缺少技术与创新造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过于迟缓;四是区域化经济发展的差距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性转变。

3.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经济市场主体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且企业制度不完善,从而限制企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造成一定的制约;在市场经济调节的过程中,市场的激励与竞争体制不完善,从而影响国家经济整体的提升,进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不利影响;经济体制中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

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途径

1.改革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保障。在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决定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而通过运行机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快慢程度,因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体制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工作: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的改革;二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而缩小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力度,扩大社会救助的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同时引导大众加强消费的意愿。

2.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中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以需求为引导,推动发展先进产业、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产业,同时也要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扶持服务产业与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二是调整城乡结构,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布局与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并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科学引导城乡结构的调整;三是调整区域结构,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推进西部的大开发战略,加快中部的崛起战略,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四、结束语

通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途径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确保经济科学持续的有利保障。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些因素对其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基于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须进一步落实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优化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肇光.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11):71-76.

篇6

张卓元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大辞典》对“经济增长理论”这一词条的解释是:“通过研究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来解释国民收入长期发展的态势。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出量的增加,一般用国民收入或人均收入量作为测量经济增长的尺度。”而对于“发展经济学”这一词条的解释则为:“它主要研究在发展中国家是哪些因素制约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探索在这些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途径。”“概言之,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从不发达的经济形态发展到现代化经济形态的理论体系。”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指的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经济的量的扩张,还包括经济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的调整,制度变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等在内的整个经济形态整体的演进。可见,在经济学的语境中,“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所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经济发展包含着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远不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崭新的提法,比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虽然只是一词之差,却包括了丰富得多的内容,因而具有更加广泛、更为深远的意义。

二、走向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

发展观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共同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所以在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实质性的转变:

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39.3%,比前两年还有所下降。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60%—7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慢、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这造成了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采取措施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

非协调是当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普遍性的问题。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使我国经济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天然气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2,煤炭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我国资源稀缺消耗却居高不下。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就没有未来。所以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节能减排降耗,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

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片面追求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片面追求GDP的倾向,把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履行好政府职能,实现我国由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向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每年的资金投入,高达近八九万亿人民币。我国每年所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消耗总量40%以上。沿着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下去,不用多久,我国的经济体系将会由于得不到资源的支撑而无法发展。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将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上述五个方面的转变,实质是从非科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科学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体制转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提了十多年而未能根本改变,是由于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长效性的、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靠市场机制的压力,靠价格体系的调整,靠经济手段的制约,靠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靠以法律规定的市场规则的硬性约束,来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形成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效机制。

要完善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目前我国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远远未能发挥。地方职能部门为了单位利益,往往罚款了事,落后产能照样生产,排污企业照样排污。应该通过价格体系调整、法律规则的完善,把优胜劣汰的职能交给市场,使得市场能够及时地、不断地、自动地淘汰落后企业、落后产能。变主要靠政府、靠行政手段淘汰为主要靠市场、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淘汰。

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制度。当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而大搞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地方保护等,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因素,应该认真研究解决。

金融业要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对农村金融、助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严格限制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放。

要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机制与考核体系。调整考核指标,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社会发展指标、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等。把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引导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轨道上来。

篇7

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通常分析中,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两者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但实际上两者是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衡量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NI)等。经济增长方式实质是指依赖什么要素,凭借什么手段并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振兴。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包含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收入分配、经济效益、城市化程度、环境保护、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强调经济增长,同时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生产技术,完善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内涵不仅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德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而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转变:一是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二是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并举转变。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应该突出经济领域中的“数量”变化,更应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其鲜明特征是: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可持续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2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不能视为同一概念,但是经济发展显然包含了经济增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也要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总结起来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经济质量的提高,二者共同构成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求经济质量增长,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快、又好、又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持续,更有效。总而言之,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经济发展才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经济发展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就无所谓经济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与高发展,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和令国人振奋的光辉成就。但高速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并且这次些问题十分明显和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举出桑,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次提出的目标更强调人均理念。从总量翻两番变为人均翻两番,既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又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这比实现小康难度更大。所以,十七大报告更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同时也是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篇8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10—04

一、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

为了研究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我们有必要研究各种红利空间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对需要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所处阶段进行准确判断,并概括总结该阶段的新特征。

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观点分为三类:(1)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生产结构的变动,通过设置结构性指标体系划分经济发展的阶段,代表人物是霍夫曼和罗斯托。(2)总量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最终是一个总量扩张的过程。因此,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方法是采用诸如人均GDP等总量指标。代表人物是西蒙·库兹涅茨。(3)综合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应该是唯一的,而是若干指标的综合。代表人物是井村干男。另外,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内容因划分的阶段数不同,各阶段的顺序和名称也不尽相同,分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五阶段论和六阶段论。而中国正处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总体扩张状态,长期看来,宏观经济发展已经逐步由利用外生经济机会向利用内生经济机会转变,为了对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准确界定,本文依据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总量标准、经济结构标准、制度水平标准和创新水平标准,构建了一组指标体系来衡量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见表1。

通过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来计算经济发展度,其中经济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权重计算出各年的经济发展度并进行阶段划分得到结论: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第一,当前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制度变迁”的特征,一方面完成由贫穷落后向富裕状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加速实现传统工业化的同时迎接信息化时代工业化的挑战;第二,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等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第三,以知识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均呈现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第四,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第五,经济发展中短期需求因素的作用在下降,而长期供给因素的作用在进一步提升。

在目前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体制转轨红利、投资红利、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资红利和外贸红利等六大红利变化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红利空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处在红利变化的大背景下,而且红利的增加或减少都是经济发展至特定阶段的产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变化的红利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更新的要求,一些红利的消退也为新红利空间的创造提供了现实条件。

红利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经济结构变化速度快、物价波动不稳定的局面,又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双重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一系列供给约束:第一,生产技术滞后造成技术供给缺乏,技术供给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从而约束经济增长质量,不仅表现为高技术、人力资本投资的滞后,还严重表现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领域,因此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技术创新的要求迫在眉睫;第二,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电力供应紧张、部分行业劳动力缺乏等;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超过30岁的农民工比例高达61%,其中41—50岁占比24.7%,50岁以上农民工占14.3%。劳动力供应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十年民工荒的原因。制造业和服务业最需要的是年轻农民工,而劳动力蓄水池中绝大部分是中老年农民工。第三,制度供给缺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益不能完全发挥;第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在资源环境问题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篇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各级政府提出的解决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不适应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离开了人的发展,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失去其所存在的意义。因此,研究人口发展对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对于山西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发展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方面。人口数量主要指人口发展速度和规模;人口质量主要指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和地域构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

一、人口规模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增长导致就业形势严峻以及大量劳动力闲置,增加了贫困人口比重,其中,妇女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同时,人口规模的扩大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方面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山西省的情况而言,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现阶段,山西省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贡献份额较小,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和地区(耕地、森林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基础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压力不得不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和气候变化恶劣,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传统粗放式的低水平上徘徊。因此,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促进贫困人口减少,有利于妇女地位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山西省人口均衡发展,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问题,应该多角度、多方向地审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既不能放松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又不能单方面追求人口的零增长;既要控制数量的无节制增长,更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

二、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素质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一个国家劳动者体力、智力、思想觉悟和科技文化知识水平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方式和人口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从生产要素角度来看,人口素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生产优势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本和劳动力构成的要素比率。但事实上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经济不一定发达,而人口素质高的国家往往具有竞争力(如美国、日本),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首位。

经济发展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从根本上来讲,人的因素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因素。人口素质的变化对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提高人口素质的直接结果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者素质低,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粗放型。因为低素质劳动者不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以在同样劳动耗费的情况下,不能生产出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产品。在这种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商家往往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等措施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即粗放型增长。相反,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可以造就大量高素质的决策人员、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逐步增加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这样实现经济增长就可以较少地投入人力和物力。高素质劳动者能够运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可以制造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身体健康,这样可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促进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消费品的价格,使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趋向协调发展。最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因此,人口所具有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拥有高素质的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就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果人口素质尤其是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低下时,这一现状会极大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

从实际情况来看,山西省人口数量较大,人口素质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反映,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62029人,文盲率为2.13%。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居中①。劳动者素质低,必然使得劳动效率低。以农业为例,山西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比农业发达省份低几倍,甚至十几倍。山西农业劳动效率低的原因,除了资金投入和机械化水平低等因素以外,就是劳动者素质低。在劳动者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遇到很大阻力。

三、人口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一)人口性别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性别比失衡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人口性别构成对消费和投资,进而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于体力劳动,特别是在许多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落后的社会生产使得农民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生育男孩上,这是导致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原因。在城市也存在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现实状况,城市妇女在就业、劳动分配方面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性别角色要求她们承担起生育的责任,这必然会离开职场一段时间,以技能生疏和岗位缺失为代价,进而有可能导致失去工作。人口性别结构的失衡,导致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同时,对消费和投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据统有关计数据显示,山西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而且这一比例已经远超过联合国设定的正常值范围102―107,甚至预计在未来的数十年这种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象将更加严重。妇女对经济生活的参与层次和参与比例与男性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导致家庭生育男孩的愿望大于女孩,由此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性别比失衡使得男性劳动力过剩而出现就业性别歧视;迫于紧张的就业形势和生活压力,传统的女性职业如打字、缝纫等也逐渐被男性所接受,如此就业形势,对女性劳动力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这一现状势必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二)人口年龄构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按照国际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理解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绝对意义说,人口老龄化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被认为是人口自身的不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资源缩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高速发展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技方面比青年劳动力要相对弱一些,对新产业和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也处于弱势。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截止2010年底,山西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70.5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8%,山西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②。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保障滞后,经济实力不足,社会承受力还很弱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这一变动趋势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具体来说,一方面靠资源消耗的劳动力扩张型经济增长得不到劳动供给的支持;另一方面由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实际工资水平必然提高,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成本上升,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总之,由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和持续低水平,山西未来人口必然向老龄化、劳动负担重、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小的年龄结构发展,粗放的依赖廉价劳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不能够得到支持。因此,山西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与人口发展趋势相吻合,由劳动密集型将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变,经济结构将逐步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方向转移。

(三)人口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是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该时点当地的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地域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劳动者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或更高的收入水平是引发人口迁移主要原因。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无疑是吸引人口迁移从而造成人口地域分布的重要力量。

人口地域分布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局部地区人口规模增长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人口增长产生的需求压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高度集中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出,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反而推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建立更加顺畅的人口流动机制的同时,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加强区域经济建设和人力资本建设,是实现山西人口地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还需注意,人口地域分布过度集中、中心地区的过度城市化会造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破坏、住房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

(四)人口城乡分布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推进,出现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由此而引发人口城乡分布的变化。人口城乡分布的变化以及其变化的内容、变化的过程都将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化绝对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简单转移,而是百万人口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且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教育相对落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很少,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也较低,多数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相比之下,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的集中,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同时也具有资本、信息和高新技术等优势,所以城市非农人口与农业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同,一般来说非农人口比例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城市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针对山西的人口城乡分布现状,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针对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正确处理发展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注:

①②数据来源: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参考文献:

[1]王兆萍,郭建华.健康投资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分析―基于人口均衡发展的视角[J].西北人口,2011(5)

[2]彭希哲,黄苏萍,姜忠毅等.上海人口、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转型[J].科学发展,2011(9)

篇10

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在此,总书记科学把握了工业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矛盾,站在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既符合国情世情,又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意义十分深远。

第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从“多快好省”、“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多快好省”是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国提出了“又快又好”的说法,“快”在前,“好”在后。而现在提出的是“又好又快”,“好”在前,“快”在后,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字顺序的变化,应该说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6年GDP突破20万亿元,年均增长9.7%,在世界上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GDP,1981年―1987年,在300美元以下,1998年突破8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6年又上升到近2000美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产品短缺得到改变,卖方市场初步形成。同时,也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进入由中下等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准过渡的状态,而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以及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现实来看,进入工业化加速期的国家通常意味着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高速增长期,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快速增长已不是难点。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是因为,各国工业化加速时期往往也是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结构、市场组织结构等变化最为急速的时期。随着以一般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向以重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的推进,资本问题、技术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排斥问题等等都会十分尖锐。因此,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我国,快速增长已不是主要矛盾,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书记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总书记在这里指明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把原来大家经常使用的提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变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家知道,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论题之一,先后出现了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认识。人们发现经济增长的推动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提高,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即以上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主要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实现经济增长。一般将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投入的经济增长称之为粗放式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规模的扩张;而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制度完善的经济增长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效益的最大化。从这里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分析范式。而发展是进入成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主题。与此相伴,产生了指导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它研究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化状态的规律性,发展方式指的正是这样一种过程。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加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是,2005年的人均GDP仅为1716美元,世界排名108位,相当于美国的1/25,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摩洛哥、乌克兰等国相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要研究经济增长方式,更要研究经济发展方式。

总书记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的理解还有一层意思是,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任务虽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大。因此,在一般的调节手段和政策设计上进行调整,是不足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必须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责任编辑:戈尚达

篇11

中图分类号:F061.省略

一、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笔者认为,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增长与效益。因为没有发展也就无所谓转变,因此新的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二是民生福利。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切实地改善民生状况[1]。三是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被证明是得不偿失的[2]。四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过度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均衡的需求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上述四个方面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长期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被量化和评价,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是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量化评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选取指标使其更科学地衡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较多,如何选取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的首要任务。沈露莹选取了经济增长、服务经济、城市功能、自主创新、资源集约和以人为本六个领域的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涵[3]。刘春宇和闫泽武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和民生、文化产业和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选取指标以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4]。李志平和刘世奎主要从经济结构的失衡和技术的进步两方面选取指标[5]。以上研究所选取的指标尽管范围较广,但仍未涵盖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几个方面。二是如何选取科学的方法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直接赋权法、专家评分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直接赋权法和专家评分法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测算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难以把握。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相对较为科学,有较强的客观性。

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选取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构建科学发展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系统地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指明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国各地区所处的位置,并据此判断辽宁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二、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绩效,我们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居民消费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均教育投资、人均卫生机构人员数、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每GDP废水治理设施数、每GDP废气排放率、每GDP固体废物排放率、就业人员规模、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电力消费量、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镇登记失业率、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投资消费协调率等十九个评价指标构成我们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上述指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指标数据均来自于各类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数据均真实、可靠;二是上述十九个指标基本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上述指标中许多指标具有相类似的经济含义,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城镇家庭人均收入与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等。基于上述特点,为了更好地架构起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由于上述指标中,某些指标年鉴没有直接给出或不具有正向性(越大越好),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前期处理。其中反映经济协调发展的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与投资消费协调率分别反映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协调程度,以及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协调程度,两者越接近则越协调,即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相同则投资消费结构越协调。因此为将这两个指标变为正向指标,我们对其做一下处理为:

X

其中,I和C分别代表投资和消费,X为协调率指标,其在I和C越接近时越大,即投资消费结构越协调其越大,越失衡则越小。

由于城镇登记失业率、每GDP废气排放率和每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率三个指标为负向指标,即越低越好,因此我们对其取倒数Y*1/Y,从而变为正向指标,即越大越好。

此外,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生产总值能耗两个指标的数据缺失,进行数据分析时,采用SPSS的相邻点的均值替换缺失值的方法对缺失值进行替换。所选用数据的来源为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三、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具有在众多观测变量中寻求数据基本结构以及数据简化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基于主因子得分对样本进行客观绩效评价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原来的多个测量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能充分反映信息的公因子变量。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以验证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借助SPSS16.0统计软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克伦巴赫信度系数法,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克伦巴赫α值系数为0.807,大于0.7,说明可信度很好。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值为0.638,巴特利(Bartlett)球型检验显著性为0.0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如表1所示)。

表1KMO和巴特利球型检验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一共有四个,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3.039%,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能够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表达的信息。此外各观测变量的共同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各观测变量基本均能被这四个主因子所解释。

表2主因子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正交旋转后主因子负荷矩阵如表3所示。

表3正交旋转后的主因子负荷矩阵

主因子民生福利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居民消费水平0.9520.199-0.0320.069城镇居民所占比例0.9490.103-0.086-0.049人均教育投资0.926-0.0410.2570.025农村家庭人均收入0.9120.295-0.0050.205人均卫生机构人员数0.906-0.1100.031-0.136城镇家庭人均收入0.8720.3280.0510.246人口平均预期寿命0.7440.392-0.283-0.066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705-0.1800.034-0.026城镇登记失业率0.5160.2890.2530.070地区生产总值0.2240.964-0.0440.042最终消费支出0.2280.955-0.0560.051电力消费量0.0580.9520.1260.047资本形成总额0.2120.950-0.0820.008就业规模-0.2380.873-0.1920.048每GDP固体废物排放率-0.021-0.0730.9690.034每GDP废气排放率-0.098-0.0960.9630.024每GDP废水治理设施数-0.353-0.011-0.5320.200投资消费协调率-0.019-0.091-0.0330.844投资消费贡献协调率0.1190.218-0.0170.825 注:所使用的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法(Varimax)。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最终得到的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如表4所示。

表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

根据四个主因子的得分情况以及其方差贡献率,我们可以计算出各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绩效情况(因子总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

表5各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评价

从表5可以看出,运用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系,辽宁省总经济绩效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9,绩效得分为0.061,说明辽宁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排在全国前十名之内。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辽宁省与排在第8位的天津绩效得分0.16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紧随其后的河南则与我们差距很小,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仍然需要大力推进。

在民生福利领域,辽宁省的绩效得分为0.275,全国排名第6,这充分说明辽宁省在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经济效益领域,辽宁省取得的绩效得分为0.216,排名全国第8,与辽宁省在全国经济规模所处的水平基本相称。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辽宁省面临的形势则较为严峻,其绩效得分为-0.247,仅在各省份中排名第17,处于全国中等偏下位置,这意味着辽宁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能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好的范围内,辽宁省下一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着力实施节能环保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在协调发展领域,辽宁省暴露出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从协调发展绩效得分情况看,辽宁省绩效得分仅为-0.749,为全国倒数第一。这充分反映了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投资消费结构失衡问题,过分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模式,使得辽宁省经济结构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失调现象,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警觉。

从上述情况看,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短板在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较差,过度依赖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污染程度也较大;而在民生福利、经济效益领域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下一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调整投资消费结构以及节能减排方面,切实改善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五、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绩效的比较

为进一步认识辽宁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绩效在全国各省份中的位置,我们对全国各省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绩效进行了类型划分。以因子综合得分(即总经济绩效)为自变量,地区为因变量进行聚类,聚类方法采用组间连接法。为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分别按3、4、5类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按聚为4类的方法较为合理。最终得到各地区在四种类型中的属类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各类型主因子统计指标与代表省份

从表6可以看出,类型一的民生福利因子和可持续发展因子在四种类型中排名第一,其经济效益因子、协调发展因子排名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差距较大,从总体上看,类型一的省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水平较高。标准差项反映同类型之间的差异,类型一中各省份在协调发展方面差异较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差异较大。类型二在各省份的优势在经济效益方面,但是该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名最后,标准差表明,该类型的各省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异最小,表明山东和江苏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均较低。类型三的优势为协调发展因子,在各类型中排名第一,但标准差表明,该类型的各省份在协调发展方面差异最大。类型四中所包括的省份数目较多,多为中、西部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从与全国和类型一、三的均值比较来看,与之前因子分析的结果相同,辽宁省的劣势在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这也是今后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应着力改进的方面;在民生福利和经济效益方面,辽宁省具有比较优势,也是今后继续保持的方向。

六、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基于全国三十一个地区的经验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构建了能够系统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经济总量的评价模式,也不同于基于缺乏客观数据支撑的主观判断方法,而是一个既全面又客观的全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体系。

其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四个分指标体系构成:一是反映民生福利发展状况的民生福利指标体系;二是反映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三是反映经济发展中节能环保绩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四是反映投资消费结构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表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兼顾上述四个方面,才能实现总经济发展绩效的提升。

再次,利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全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综合经济发展绩效在全国排名第9,民生福利绩效排名第6,经济效益绩效排名第8,可持续发展绩效排名第17,协调发展绩效排名第31。这说明辽宁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民生发展以及经济效益,而亟待改善的在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绩效。

最后,通过对31个地区经济绩效的聚类分析表明,辽宁省与天津、河北、福建、河南、并归为一类地区,总体处于第三个档次。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而民生福利绩效和经济效益绩效则优于第二档次的省份,但低于第一档次的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危机应对、增长转型与科学发展[J].财贸经济,2009,(12):55-61.

[2] 张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8,(20):2-6.

篇12

一、前言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显著进步。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存在一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少数民族的繁荣。因此,探究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

首先,民族文化引导民族经济。民族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由于民族环境的不同,进而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选择方法等方面对经济生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其次,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是在人的作用下展开的,并且经济活动是人们各种活动的基础,人们以劳动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以及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民族文化得以产生并发展,而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最后,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相互影响。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为民族经济指引方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促进少数民族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三、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式

(一)嵌入式

少数民族实行嵌入式发展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国家的大力开发和资金支持而进行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粗放式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数量。嵌入式发展方式,首先以外来资金作支撑,其发展资源由政府提供,发展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当地发展无关;其次,以国际市场为依托,产品主要流入国际市场;最后,区域经济增长较快,有效调整了产业结构。[2]

(二)内生式

少数民族经济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即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相对于国外市场来说较大,进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突发的市场波动产生有效的抵抗能力。内生式经济主体劳动者的悟性较高、观念较新、思维较活跃;内生式经济发展有选择地接受政府扶持和资助;内生式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本区域内的资源,合理实现资源配置。[3]

四、民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二者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较为落后。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形态主要经历了氏族文化、部落文化、奴隶制严重压迫文化、封建文化、官僚文化以及小农文化。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形态经历的时间较长。第二方面,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以农牧业经济结构为主,现代工业所占比例极小,经济结构形式较单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现代工业比例逐渐上升。第三方面,少数民族文化转型落后。少数民族向现代化的转型时间较长、转型过程较复杂,传统的个性特征鲜明。二者不相适应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依赖性、等待性、索取性在逐渐加强;第二,少数民族的市场竞争意识淡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传统的文化形态依然残留,进而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商业资本的有效转化,进而造成了剩余商品的过度浪费。

(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民族经济的基础,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少数民族实现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其次,要加强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首先,劳动者作为少数民族的主体,要相应提高自身的觉悟性,准确把握时展的趋势,及时进行观念创新、引进先进技术。与此同时,劳动者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民族观,进而在民族观的引导下实现民族经济的有序发展。最后,强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品牌意识,进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民族文化现代化:首先,要以中华文化为发展主体,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强化中国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进而加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丰富主体意识。其次,树立核心价值观,加强少数民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和理解,并⒓壑倒勰钌钊肴诵模进而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然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适当地进行创新,进而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理念,进而充实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稳健发展。[4]

五、结语

要想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优化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首先要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步伐,进而为促进少数民族繁荣实行适合少数民族发展的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作者单位为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吴尚谦(1985―),女,湖北咸丰人,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 马琴.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125-1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