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类范文

时间:2022-09-27 07:03: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学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学类

篇1

1、经济学是一个学科门类,下面包括两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2、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

3、应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 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等。但在本科专业中一般是设置有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等专业,其他一般在研究生期间开设。

4、经济学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把握、运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理论主导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和生态日趋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文化冲突、社会矛盾日趋加剧,人类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和文化体系正在逐渐消失,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经济学、人类学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一)传统经济学及其缺陷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增加产出和财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经济学有三大基本假设,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完全竞争。即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商品都是同质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然而竞争强化优胜劣汰意识,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2、完全理性。认为每个人都能理性的预期未来,以最小的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实践证明,并非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完全理性的,一些地区的居民是按照宗教、风俗或者传统习惯而并非理性来进行决策,因此导致某些自上而下的援助项目的失败。

3、完全信息。在完全信息假设下,交易双方能够准确做出最优决策。然而贫困地区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很难满足完全信息假设,往往导致市场缺陷,将导致拥有信息优势一方侵占他人利益。

(二)经济发展与国际援助项目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如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收入分配结构等,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二战以来,发达国家通过实施援助项目试图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的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生活。

(三)发展人类学

发展人类学指将人类学观点应用于发展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国际发展与国际援助,通过实地调研,解决、缓解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或者通过探讨本土文化,以提高发展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信息和建议。

发展人类学家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应用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发展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演变具有工具理性的机器,利用政府和国际组织所赋予的权力,随心所欲地渗透和干预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从而对本土文化、社会结构和关系带来不良的后果和影响。

二、传统经济理论在经济发展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量的国际援助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下,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大行其道。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复制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城市化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农业技术、法制、理性等。然而,实践表明,这种发展思路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民族冲突、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等。西方一厢情愿的输入发展,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不是消除贫困,反而毁坏了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发展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运作过程,其中所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不合。实践表明,项目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强权的管制者并不总是能够迫使被管制者服从规则。斯科特指出,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发展项目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项目过于标准化和与简单化。

(二)忽略了地方知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知识指某一个特定社会或文化的一种特有文化。“一种文化只有在它自身的背景中才可能被正确认识,因此一个文化的成员就不能要求另一个文化的成员应该怎么做”:

地方知识存在于某个特定地点,是当地居民创造出来的,是他们长期经验的总结。一个地方的传统知识并不一定在其他地方也适用,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本土知识依靠口头、模仿和演示的方式来传承。传统知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断地变化、创造和发掘,是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传统知识源于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并代代相传,因而被称作“人民的科学”。但知识分布不均衡,社区精英、宗教领导和社区领导可能成为传统知识的化身。

本土文化和传统知识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强烈冲击下承载传统知识的传统工艺和民间文艺正在被遗弃。面对现实社会中的贫困、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族群差异等问题,我们应当关注地方性知识对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在援助实践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经济、技术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影响深远,技术和物资的援助仍是发展援助的核心,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性知识则较少被关注,或者带有明显功利性和工具性,导致人们缺乏对地方性知识的整体性研究,忽视了对当地人价值观层面的地方性文化逻辑的探询。

(三)扩大了收入和社会福利的不平等

商品经济鼓励竞争,一部分精英率先掌握先进技术,能力较强而先富起来,而大部分农民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他们没有能力积累资金,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这些都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增长的“滴漏效应”越来越受到人类学家的质疑。同时随着技术日益进步,妇女逐渐从生产中脱离出来,进入生活部门,男人在商品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另外,人们在获得发展项目所提供资源的机会时,并不能平等的获取这些资源,某些群体对资源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促使了不平等的扩大。

三、发展人类学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技术进步、工业化的愿望进一步遭到质疑,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和商品价格上涨,使得最贫困人群依旧缺衣少食,得不到良好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不仅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提高其合法权利、表达的自由和生活质量”。人类学家应当积极参与发展当中并对发展的问题和发展方式提出建议,最终使其转变为更合理的发展,把争论的焦点从“发展”转向产生贫困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原因上来。

(一)给被发展者更多的发言权,自下而上的发展项目

发展人类学的核心在于发展,人类学家以有能力改善被殖民者的生活状况为由,为人类学家参与殖民地管理的行为辩护。人类学家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的援助,利用国外资金与专家修建基础设施,并培训技术人员和官僚,建立一个完善的政治体系,为“经济起飞”创造必要条件。

人类学家对发展规划的批评主要针对发展项目的“自上而下”方式,这些规划是由来自远方的项目官员制定,这些官员对当地的状况、需要一无所知,他们把所指定的项目强加到社区而不让社区参与到决策过程,这种做法注定要失败。而人类学家应当改进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通过田野调查了解本土文化,平衡发展过程中的权力不平等,倡导自下而上的参与发展模式。

由于发展倚重科学与“理性”知识,这使外国专家成为主导,而当地人则是被动的、无知的。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群都满足经济学假设的完全理性。因此人类学家必须重点研究那些被发展的人的实际状况,对发展项目的态度。发展人类学家可以帮助被发展者在发展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为减小区域旅游规划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在规划时必须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具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以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主体权;促进当地社会文化保护与发展。钱伯斯在《农村发展:将穷人放在首位》(R.Chambers,1983)指出,规划者没有认识农村贫困的本质,项目永远不能成功,应当将穷人放在首位,让农民自己参与到项目设计与评估中。刘易斯(Oscar Lewis)在20实际50年代在墨西哥的一个贫民区做调查时发现,当地穷人不能够代表他们自己发言,而是由外来者代表处于弱势的群体发表意见。特别是在发展者与被发展者之间的民主决策过程中,被发展者的意愿和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二)倡导多元的发展模式

二战以来,“发展”的思想指导着新兴国家前进的方向,他们认为,北半球的现代技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先进的”。但实际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最优的发展模式,许多发展项目将发展理论权威化,而忽视了发展实践的多样性,最终结果并不理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错觉与失望、失败与罪恶始终伴随着发展,“发展并不管用”。发展具有“种族中心主义与暴力的性质”,使北半球继续对南半球进行殖民统治的机制(Sachs,1992)。

发展经济学认为,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产生这种“滴漏效应”,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和GDP的提高可能会改变穷人、文盲或无家可归者的处境,但并不能根除这些社会病症,市场竞争的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区域经济差异。

(三)重视经济变迁的社会文化影响

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增长导致工业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与部落组织的解体。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失,导致农业产量下降(A.Richards,1939)与文化的衰落(Schapera,1947)。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Eades,1987)。而默里(Colin Murray)认为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带来了经济的不安全、家庭的不稳定,以及传统亲属关系的破坏。换句话说,城市中心资本的积累是以牺牲周边农村地区利益为代价(Murray,1981)。

四、结束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人类学对发展的反思与批判精神灌注于始终。“虽然许多关于发展的假设与研究是有缺陷的,然而仅仅批评他们而不设法提供任何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做毫无价值。发展人类学家应当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其他选择方案,以克服发展者与“被发展者”之间存在的障碍,充分而批评性地讨论真正反映了观点多样性的发展”,虽然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不发展也不能消除贫困,而发展只是出现了相对与发达国家的贫困,因此不能认为发展方法和模式出现问题就否定发展。我们相信人类学家与发展者可以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为提高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而工作。

【参考文献】

[1]斯科特.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篇3

如果我们想判断一个“另类经济学家”的价值的话,也许最合适最突出的例证是马克思。这个深谙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经济学家,以自己的独特的逻辑力量和犀利的批判性语言揭示了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制度的运行特征,“在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驱动力和各参与力量之间的紧张局势方面,无人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因而“马克思必将与亚当·斯密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一起,并称为经济学历史上的三位巨匠”,尽管这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存在着根本的歧见和冲突。马克思的经济学充分显示了一个经济学家(当然马克思并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在引导和影响学术范式和意识形态从而在左右社会思潮方面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无论后代的经济学家对马克思有多少批判性的反思,他作为经济学历史上的一个极其独特的革命性人物以及他贡献给这个学科的思想资源,都是学术史所必将铭记的。与马克思同时关注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时代弊端的还有美国20世纪初的著名经济学家凡伯伦,这个行为怪僻离奇、思想独特卓绝的经济学家,在其他主流派的经济学家遵循着经典的经济学理念进行他们的研究的时候,他却关注制度的变革和演进,断然否定经济学中流传已久的理性人的假说,并将其他社会科学的丰富思想引入经济学来研究人类行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凡伯伦是美国20世纪初最著名的几位经济学家之一。他把从其他社会科学中汲取的知识引入经济学,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拓展经济学。更具体地说,他阐明了习惯、文化以及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正是由于上述研究成果,凡伯伦成为经济学制度学派的智慧之父。”这是对这位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的公允的评价。

篇4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3-02

1 经济学与幸福感关系概论

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生产性资源来生产现在或者将来的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1.1 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动因,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问题,有效的配置资源方式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需求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内容,人类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新的需求,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矛盾是整个人类福利问题的核心,资源配置的目标就是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

资源稀缺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它只是某一时空下对应于特定的人类需求的资源稀缺,从哲学的层面上看,资源稀缺所表明的是资源有限性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归根到底是人类建构资源能力的有限性。事实上,人类建构资源的能力也包含了无限性的一面,原因在于人类在建构资源方面的能力具有无限特征。从动态角度看,人类对资源稀缺问题可通过发现自然和社会中已存在的力量作为替代资源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人工合成资源来解决。

1.2 人性假设与有限理性

经济学研究以“经济人”为前提假设,“经济人”假设为功利主义的基本内涵,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伦理学说,该学说也被称为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学说认为,行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错误性只取决于这些行为和实践对受其影响的全体当事人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的道德上的正确或错误,是指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的善或恶而言,而不是指行为本身。虽然求利仍然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不过,现代社会面临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就业失业等问题,产生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环境又是复杂的,人类本质上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

有限理性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涵,是幸福感的核心。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是有意识地理性,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人类采取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工具理性行动。行动者通过理性的计算选择手段与目标;第二种是价值理性行动。价值理性行动也理性地选择行动,但是目的则由既定的价值体系事先决定;第三种是情感行动,行动由行动者的感情或情绪状态决定;第四种是传统行动。行动由习俗或惯例决定。这四种行动类型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其复杂程度不是经济人假设的外延所能覆盖的。经济学研究只有充分地将有限理性作为重要的条件纳入人性假设当中,才具有现实价值。

1.3 边际规律与自我实现

边际规律是重要的经济规律,而边际递减规律是边际规律的基础规律,当一个正向的动因增加时,会换来一定效果,但是当动因持续增加时,效果的增加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无论动因如何增加,效果都不增长了,这就是边际递减规律。边际递减规律使得人类无法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这一最优目标,从而无法达到人类的真正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类幸福感的重要内容。自我实现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自己设定目标并通过实践实现目标、发展才干、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是人发展的主体能动形式。自我实现首先是一种目标与理想,只有理想才具有自我实现的意义,然而边际规律的存在使得自我实现往往只是空想。唯物史观认为,自我实现是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人类只有在对自身的主体条件有正确的认识基础上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取得人类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从而达到社会贡献和自我满足的统一,而其中的客观规律主要是边际规律。

1.4 市场效率与社会规范

市场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市场效率达到最佳状态为有效市场。有效市场是指这样一种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所有信息都会很快被市场参与者领悟并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之中,简而言之,在每一个时点上,市场都已经消化了可以得到的全部最新消息,并且将它包含在股票价格或谷物价格或其他投机价格之中。然而,在实际经济发展中,有效市场只不过是一个理想,原因在于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归根到底在于社会规范因素。

社会规范是幸福感的重要维度。人类幸福感建立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上,没有社会规范就没有人类的幸福感。社会规范是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而共同有意创造的社会习惯或惯例。社会规范在经济领域的反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产权,消费和分配,三者均与市场效率密切相关。因而,做好产权保护,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工作将有利于市场效率的优化。

2 基于人类未来福利的经济学

2.1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能有效地解决当前资源稀缺问题,也能有效地满足当前人类多样丰富的需求,因而是沟通资源配置与人类需求的桥梁。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世界大市场是知识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于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当前以虚拟经济为主的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发展,其发展趋势将延续下去,这将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类多种多样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2 行为分析

行为分析对经济学人性假设和有限理性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行为分析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核心观点为:对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心理特征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抽象的行为假设基础上;从心理特征看,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依靠心智模式,启发式和代表性程序进行决策;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中,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而且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等。当前,市场失灵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市场主体决策模式和行为特征具有心理行为方面的复杂性,各种市场主体不同的心里特征应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人类内在的人性特点,进而提供较为合理的经济学人性假设。

2.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因其具有内在质变性、社会历史性和系统有机性而能有效地规避边际规律局限性,从而顺利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经济学界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获取潜在的利润。当前,创新概念有了很大的延伸和发展,已从单纯的经济学概念演变为含义宽广的哲学概念,它一般指打破陈规,突破框框,以不同以往任何形式的发明创造,产生出新的形式。创新主要类型包括思想理论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人类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无法达到人类所预期的福利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支柱。

2.4 产权保护

经济活动的主要社会维度是产权关系的运动,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保证市场交易,通过人与人之间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使社会规范化而提高市场效率。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与财产有关的一系列权利,是一个复数概念,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当前,产权理论研究是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做好产权保护方面的研究对未来人类的福利具有推动作用。

2.5 政府管理

消费效率和分配公平是市场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与社会规范有直接关系,二者的协调发展有赖于政府科学的管理水平和高超的管理艺术。公平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公平促进效率,有利于效率的实现,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二者是一致的。对管理而言,公平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激励功能,二是合力功能。因此,政府管理的职能是维护市场公平秩序,政府管理对公平与效率至关重要,具有极其深远重要的意义,政府管理研究应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委托机制问题,政府失灵问题等。

3 结束语

经济学将幸福感纳入范畴的研究有利于为未来福利提供理论指导,而在经济学基本维度与幸福感基本维度之间建立桥梁的研究对人类福利增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图在这四对维度之间建立联系,总结研究成果,试建立经济学维度与幸福感维度的融合模式,以供理论经济学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