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刚与柔范文

时间:2023-08-15 09:28: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治理的刚与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治理的刚与柔

篇1

一、社会管理需要政府管理的“意志刚性”

管理学家西蒙曾经说过:管理的全过程就是决策。这样的决策无疑包含了管理者的智慧和意志。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公民社会的日益勃兴,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加剧的利益分化和多元的社会心理,使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此情形下,肩负着繁重的社会管理任务的政府部门,必须在丰富的社会管理实践中不断涵养自己的管理智慧,并熔铸和体现为刚强的管理意志,才能确保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一)社会管理“意志刚性”的必要性

社会管理作为一种对社会的管理,不仅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各社会主体为了在社会利益的分配中获有足够的话语权,以促进本部门(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必然想尽办法逃避或对抗对自己追求私益的管理,甚至不惜妨碍他者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肩负着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使命的政府管理者,在社会管理中必须体现出不容质疑的“意志刚性”,对任何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部门(个人)的行为施以严格的管理,以确保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

1.社会管理过程的矛盾性

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样,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也充斥着丰富多样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逐步深入,有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和尖锐。如城市化推进中的征地拆迁纷争、社会分配领域的两级分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异质化趋势,等等,几乎社会管理的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矛盾,有赖于社会管理者的管理智慧。

2.社会管理目标的向善性

所谓“善”,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社会管理中的“善”,不仅意指社会的共同福利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幸福,这是目的“善”;也指社会管理过程中管理宗旨、手段、方法、力度等的适度和正当性,至少不对社会的长期发展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损害,这是工具“善”。社会管理对目的“善”和工具善的伦理追求,要求社会管理者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阻止影响“善”实现的不利因素,促进社会意志的统一。

3.社会管理任务的艰巨性

社会管理有着十分广阔的管理谱系。在广义上说,社会管理是指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1]“人”的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安全保障、衣食住行、公共空间等全在社会管理的范畴之中。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加快,原本由政府管理的内容将逐步过渡给社会管理,因此必须有高度发育的公民社会以及社会中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充分觉醒的现代公民。这就要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健全各类社会管理法规制度,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4.社会管理对象的多元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单位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2]而且,社会“人”的构成、诉求、阶层日益多元化,流动性日益增强,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必须由被动、弹性的管理过渡到主动、刚性的管理。如就城市来说,不仅有常住居民,还包括外来务工者、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流动摊贩、外来旅游者等,由此引发一系列对变动中的“人”的管理,以及由“人”带来的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大,必须抓紧建立相应的社会管理机制。

(二)实现社会管理“意志刚性”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而政府应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能作用,负责具体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等。总体上说,社会管理的“刚性”来源于管理的法规、标准、目标、计划、政策、制度等。

1.社会管理的法规、标准

在法制层面上,社会管理的“刚性”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从宏观上说,对应社会管理内容的不断增多,国家必须抓紧健全社会管理的法规体系,如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法等;从中观上说,是各级地方政府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出台各类规章规范,如盲流管理条例、外来务工人员暂住条例等;从微观上说,是指各行业部门要着手编制和普及推广相应的管理标准,以统一管理的行动,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如城市管理的市容管理标准、河道管理标准、数字城管处置标准等。

2.社会管理的目标、计划

各级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牵头者和组织者,要及时编制便于社会管理体系各部门执行的各类管理目标和计划,既包括中长期规划,也包括近期重点突破的发展目标,使社会管理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层次。目标的制定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科学、全面,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各时段科学、务实的实施计划,如城市管理中有建设清洁宜居城市的总目标,也有各年度的专项及日常工作计划,如截污纳管、街面保洁、庭院改善、路面修缮等。

3.社会管理的政策、制度

系统、刚性、科学的政策和制度是社会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换言之,充足、刚性的政策、制度资源是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由于社会管理内容的宽广性,不同的社会管理领域有着自成体系的政策、制度资源,因此,各社会管理部门应把政策、制度建设作为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力推人本化、标准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如对流动摊贩的管理,杭州坚持“堵疏结合”,既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对影响道路通行和破坏城市秩序的摊点实施严格的管理,同时又坚持“以人为本”,在适当的地段、适当的时段开拍早市、夜市等,实现集中、规范管理,并在税收、租赁等方面给以政策扶持,使管理与营生的矛盾得以缓解。

4.社会管理的措施、手段

最主要的是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落实机制。当前,要重点建立六大机制:一是目标考核机制。为确保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实施,要建立层层分解落实的目标考核制度,以进一步增强社会管理的“意志刚性”。二是利益协调机制。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公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调节不合理的利益关系。三是诉求表达机制。要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准确、便捷地到达相应层面并获得响应。如城市管理部门要经常开展“三进四问”(进广场、进社区、进家庭和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绩于民)活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四是矛盾调处机制。将源头治理和长效管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各类社会风险和隐患,确保社会稳定。五是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利益补偿和救助保障机制,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六是责任监督机制。对社会管理的职责履行、政策落实、行为选择、目标实现等实施全面的监督,确保社会管理的和谐、高效。

二、社会管理“刚性意志”的“柔性执行”

社会管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由于发展的阶段性和管理对象的差异性,社会管理的“刚性意志”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产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推行柔性的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其原因是:

(一)“刚性意志”易造成大面积“杀伤”

管理的“刚性”是管理高效的前提。而管理的“刚性”却是寓于管理的统一性之中的,这种管理行为的整齐划一在有效遏制各种社会乱象的同时,也势必挤压了一部分弱势群众的生存空间。如城市中以摊点经营为生的职业者等,他们的利益诉求和生存权必不可免地要受到侵占,由此引发与城市管理者的尖锐矛盾,进而造成肢体对抗和冲突等。

(二)“刚性意志”易激发抵触性对抗

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天生矛盾性,管理者的“刚性”,尤其是妨碍被管理者利益实现的“过度刚性”,必然要遭受来自被管理者的情绪抵触甚至行为对抗,有时,“刚性”的作用力越强,对抗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在此种情况下,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必将难以实现,并恶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认同,形成心理定势,造成恶性循环,使管理双方本应产生的合作关系异化为对抗关系。

(三)“刚性意志”易超越权力的界限

根据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假说,利己乃人之本性,人们从事经济活动,都是“为他”的利己之心所驱动“而付出的”竭诚努力。由于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因而由“人”执行的社会管理“刚性意志”必然具有与生俱来的自利性。孟德斯鸠有句名言:一切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倾向。权力使用到有边界的地方才停止。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此,社会管理者的“意志刚性”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也有被滥用的风险。如近年来饱受社会诟病的城管执法现象,固然有被恶意炒作的妖魔化倾向,但客观上说,也有执法主体的“乱执法”、“违规执法”的原因。

(四)“刚性意志”易恶化政府的形象

实践证明,社会管理的“刚性意志”超过一定限度必将对社会心理造成损伤,尤其是社会管理中的“自利”行为,使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严重质疑,弱化了政府权威,产生公信力危机的“塔西坨陷阱”②。“塔西坨陷阱”的存在不仅使社会管理丧失了群众基础,也增加了日后社会管理的难度。

(五)“刚性意志”易激化社会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社会总体发展还不够平衡,还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多元性直接导致了社会管理的多样性。由于多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的存在,社会建设发展缓慢,社会管理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尤为不足。同时,由于社会管理的功利性,因而在不少地方的不同领域,推行的社会管理往往简单机械,整体划一,管理的“刚性”已大大超越了社会底层的可承受程度以及生存生态,使管理“刚性”披上了“冷漠”的外衣,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刚柔相济:管与被管的二音和谐

“意志刚性”与“执行柔性”是社会管理取得最佳效果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意志刚性”与“执行柔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好两者实施的分寸和尺度,越界的“刚性”和过度的“柔性”都会使社会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具体来说,“意志刚性”是社会管理的必要条件,管理者只有坚定地将“意志刚性”贯彻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既定的各项目标、政策、措施等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但“意志刚性”的权力膨胀、过分张扬、一视同仁等内在属性,容易挫伤民生并殃及自身的执行效果,必须实现管理意志的“柔性执行”。反之,“柔性执行”缓解了社会管理过程中管理着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对立和尖锐冲突,为社会管理敷上了一层剂,但过度的“柔性”会大幅度稀释“意志刚性”的权威,弱化社会管理效果的实现,使社会管理由“刚性”变为“柔性”以致可有可无的“弹性”。因此,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既有管理意志的“刚性”,也有管理执行的“柔性”,刚柔相济,才能实现管与被管的“两音和谐”,提高社会管理的效果。

(一)提高社会管理者整体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是社会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法制素质、道德素质、政策执行素质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就能妥善把握好“意志刚性”和“执行柔性”的关系,既能把“刚性”约束在合情、合理、合法、合度的范围内,又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亲善形象赢得被管理者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使社会管理始终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确保社会管理“意志刚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可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会管理者队伍是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优化管理沟通与决策民主

管理者对全社会的管理必须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社会管理者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梳理,科学提炼,形成社会管理的各项政策、制度和举措,并在不断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各界群众的沟通,反复征询意见,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的开放性、民主性和科学性,条件成熟时也可以吸收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充当社会的“代言人”,使管理沟通机制化,经常化、规范化。由于社会管理决策中内含了“社会智力因素”的积累,因而确保社会管理赢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既增强了社会管理的“意志刚性”,也减小了管理执行的难度,使社会管理始终在和风细雨中进行。

(三)体现人文关怀,不搞“一刀切”

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归于和谐、秩序、幸福、美好。当前,我国地区和个人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社会管理对象多元化,也增加了社会管理工作的难度。有鉴于此,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触犯社会秩序行为的惩治力度,该堵的一定要堵;同时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政策的坚定性和措施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设法为社会弱势群体营造一定的生存空间,并健全社会保障、救济、扶助制度,受损的给以补偿,困难的给予救助,不公的予以纠正,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安抚失衡的社会情绪,使社会管理得以顺利进行。

(四)把握“刚性意志”的执行梯度

由于事物的两面性,一项管理措施的出台,往往既能使社会一部分人受益,也会使一部分人受损。因而,要建立社会管理“刚性意志”的试错机制,每一项社会管理政策、计划、措施的出台,必须坚持先期试点、稳步铺开、逐步完善的原则,在颁布初期应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领域搞好试点,待时机成熟时再向全社会推广,并逐步纠正试行中的不足和问题,如此,就能有效避免因社会对政策的大面积抵制而产生剧烈的社会动荡,化解了政策执行的风险。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现社会公平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为此,必须充分尊重人的各项权利,尽力满足“人”各方面的合理诉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阶层中的“五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有些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导致的,有些是由于社会分配的不公平性带来的,累计到一定程度都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隐患,是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当前社会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建立深层次、广领域、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分配不公和机会不均等的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众。

(六)培育先进理念,寓服务于管理

要适应我国政府体制的服务型转向,进一步树立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逐步从“习惯管控”转到“为民服务”上来。“服务”理念的确立,一方面能使社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牢固确立公仆意识,增强控制“意志刚性”过度膨胀的自觉性,防止管理意志的扭曲和管理权力的私有化,使“刚性意志”得到正确的贯彻;另一方面,也能使社会管理者在管理执行中主动俯下身子,设身处地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将管理过程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过程,展示政府良好的亲民、为民形象。

(七)加大法规宣传,安抚社会民心

社会管理法规意识的淡薄和社会心理的失衡,是社会管理容易诱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社会管理中,既要加大对管理者自身的法规教育和宣传,从根本上杜绝“执法违法”的现象;也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以及宣传册、橱窗等载体,深入开展社会管理法规的社会普及运动,使社会公众增加对相关法规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既能用法规知识为自己维权,并始终在法规的范围内从事社会活动,也能通过强大的民意从反面加大管理者滥用权力的压力,促使管理者掌好权,用好权。同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滋生的两级分化、社会不公、权力腐败等消极现象引发的“仇富”、“仇官”等社会心理,既要强化源头治理,也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进行安抚,力求让民众看请主流,看见希望,看见政府为此付出的努力,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管理氛围。

总之,在社会管理中,唯有正确把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运动,妥善处理好管理者“刚性意志”和“柔性执行”的辩证关系,就能避免社会管理本质的异化,使社会管理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产生双赢的社会管理效果,发挥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并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实现自身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注释:

①正和博弈: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

②塔西坨陷阱:通俗地讲,就是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篇2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images of the hexagrams in the zhouyi , the author of the chapter of yi zhi yi of the silk manuscript of the zhouyi discussed the implications of qian-kun , yin-yang , hardness-softness as well as civiland military affairs, stressing the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 the complementariness between hardnessand softness, and the thought of harmony. in addition, these ideas were extended into actual daily life, hence its relatedness with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the idea of softness highly valued in daoism. the tendency of unifying the opposite elements mentioned above evidently exhibits the chapter’s author’s attitude of the mean and orientation of value in his social life.

key words: yi zhi yi in the silk manuscript; qian-kun; yin-yang ; hardness-softness;civil and military affairs

帛书《易之义》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对《易》之卦爻象、卦爻辞的解释,来阐明作者对《易》的理解。WWw.133229.Com由于学术界尚无对《易之义》文本的系统阐述,故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将《易之义》的思想内涵揭示出来。

一、键川合论

《易之义》在论述阴阳文武之道时,对键川(即今传本《易传》“乾坤”)二卦,既有分说又有合论,而且合论往往是在分说的基础上进行的。《易之义》的键川合论,其核心思想,从自然观的角度说是阴阳合德,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说是文武并用。

(一)阴阳合德

《易之义》开端即云:“易之义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曲句焉柔,正直焉刚。六刚无柔,是谓大阳,此天[之义也。]……六柔无刚,此地之义也。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柔成。”[1](以下所引《易之义》文均同,不再赘注出处。)此是从解释《易》之卦爻象入手,来证成阴阳合德的学说。这种学说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运行的阴阳观念。阴阳作为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概念与天道相关,此处所云天道是自然观意义上的。《易之义》在运用阴阳概念时,既有自然观的内涵,又有人道观的内涵,可以视为以天道下贯人事。其开端的一段话就是天道人事的混合体。由于讲《易》卦的构成,所以其是人文的产物。以阳对刚对天,以阴对柔对地,并分纯阳纯阴,显然是为了认识、分析哲学问题方便起见而进行的逻辑划分。在真正的人类生活中,并不存在纯阴纯阳的事物,所以《易之义》在分别纯阳为天、纯阴为地之后,又说“天地相率,气味相取,阴阳流形,刚柔成。万物莫不欲长生而恶死,会心者而以作《易》,和之至也。”天地、阴阳、刚柔的一一分立,并不是万物长生的条件,万物若要长生不死,必须“和”,这种“和”,在《易之义》的语境中,就是天地和、阴阳和、刚柔和,具体到此处,就是我们要谈的阴阳合德。

《庄子·天下》云“《易》以道阴阳”,《黄帝四经·称》云“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诸阳者法天……诸阴者法地”,今本《系辞上》有“阴阳之义配日月”之说。这些与《易之义》的阴阳学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庄子·天下》所云较为笼统,似乎是指自然观意义上的阴阳。《称》所云则将阴阳与天地对应,为《易之义》所有。《系辞上》将阴阳与日月相配,为《易之义》所无。《易之义》的阴阳理论,其旨归是“和”,也就是阴阳合德。《易之义》中的“长生恶死”与《老子》的“长生久视”应有理论上的联系,然而其已将“长生恶死”扩展为万物的本性,是其独到之处。这种扩展是根本性的扩展,为下面进一步地论述打下了基础。这种长生已不再局限于人类寿命的长短,而是扩展到一切与人类生命相关的领域。

《易之义》后面的键川合论还是在阐明阴阳合德的道理:

是故键义沾下就,地之道也。用六坎也,用九盈也。盈而刚,故《易》曰“直方大,不习,[吉]”也。因不习而备,故《易》曰“见群龙无首,吉”也。

此段文字前面缺字很多,但从古人行文习惯推测,肯定是论“天之道”的,以与后面的“地之道”对应。这样,就是键川之德的合论。键之德处上,川之德处下,水土皆处下。“沾”与水相关,“就下”指其处于下位的取向。《易之义》的用意在明确键川两卦卦德的相反相成的关系,正是键川互补、阴阳合德的基础。这里,《易之义》运用了一种很特别的论证方式,即键川二卦交叉论证。最典型的是“盈而刚,故《易》曰‘直方大,不习,吉也’;因不习而备,故《易》‘见群龙无首,吉也’”。“盈而刚”,应指键之用九爻,而“直方大……”云云,则为川之六二爻,将二者连在一起论述,体现《易之义》作者对《周易》的独特理解,六二得川之正,柔顺而中正,以柔为其至德,“不习”指顺其自然,其柔而顺恰好与盈而刚相对,故下文又云“因不习而备,故《易》曰‘见群龙无首,吉也’”,川象征地,因其柔顺之德,无所作为而充裕完备。

(二)刚柔有体而文武兼备

《易之义》云:

子曰:易之要,可得而知矣。键川也者,易之门户也。键,阳物也;川,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化。

这段话与《易之义》的一贯主张完全吻合,又将天地、阴阳、刚柔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虽未提到文武,但前后文都有关于文武的讨论,故我们在分析时亦将文武纳入其中。

从《易之义》倡导的主导思想来看,虽然在言天地、阴阳、刚柔时,以天道为主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高扬键之阳刚之德,但具体到集中体现人事的文武时,则侧重于文的一面,所谓人文化成的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得到较多的重视。《易之义》的作者已经认识到武的极至和文的极至以及它们的偏颇。“故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保安而恒穷。”达到极至的文和武,各自偏于一端。武可建功立业但必将走向灭亡,因为刚者易折;文能够确保安宁但容易陷于衰弱,因为柔者易衰。若要既建功立业又长治久安,就应刚柔相济,文武兼备。键之六刚能方,体现的是汤武之德,虽然刚健强悍的精神为《易之义》所认可,但“群龙无首”却得到了“文而圣”的评价,由此可以发现,文与圣相连,武与圣并未相连,因此“川之至德,柔而反于方;键之至德,刚而能让。此键川之参说也”,从卦象上说,川为纯阴,其德为至柔;键为纯阳,其德为至刚。《易之义》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参”,即键川调和。川以柔为主但能有方正刚毅的因素加入,方为其至德;键以刚为主但能有谦恭退让的因素加入,方为其至德。《易之义》所推崇的至德是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既不偏于阳刚,又不偏于阴柔,而是阴阳合德刚柔有体,这既合于《尚书·洪范》的“皇极”,又合于《中庸》的庸常之道,还可见到贵柔的道家思想的影响。

从《易之义》的文本来看,它在讨论问题时,将键置川前,阳置阴前,与今传本《周易》一致。由此而来,将武夫置前,文人置后,武为键,文为川,突出以力服天下的思想,显系战国时期作品。然而,在其论证的过程中,又明显加大了对“文”的论述篇幅,其以德服天下的思想又占有很重的比例,这很能说明作者的折衷态度和价值取向。其论键卦,虽强调刚而能方,但所言爻辞肯定文与静的价值,对武与争反而是抑制的。其论川卦,对于其“求贤”、“美情”、“语无声”、“有而弗发”、“文而能达”、“学而能发”持赞赏、褒扬的态度。另外,其对其他卦爻辞的评论亦显示了这一点。如“易曰‘何校’,刚而折也。……[遯之]‘黄牛’,文而知胜矣。涣之彖辞,武而知安矣”都是如此。[1]对武强调安,显然希望强盛能长久,若要长久,必然要文、柔。对文强调胜,显然希望安宁能长久,若要长久,必然要融入武、刚。

二、《易之义》论刚柔与文武

《易之义》在探讨天地、阴阳、刚柔时,通过对《周易》卦象的分析,突显了阴阳协调、刚柔相济、中和的思想。这些是从卦象立意,从一般的抽象的意义方面入手的。但是,如果要将这些思想导入人生实践,达到“和之至”的境界,就需要通过《易》之经文阐述社会历史文化的内涵,《易之义》以刚柔与文武相互涵摄的形式尝试了这一点。

(一)武与刚与动

《易之义》论键卦完全按照六爻顺序,自初九至用九。其文云:

子曰:键六刚能方,汤武之德也。“潜龙勿用”者,匿也。“见龙在田”也者,德也。“君子终日键键”,用也。“夕惕若厉,无咎”,息也。“或跃在渊”,隐[而]能静也。“飞龙[在天]”,而上也。“亢龙有悔”,高而争也。“群龙无首”,文而圣也。

此处总论键之卦象卦德,以商汤周武这样的强势君主的品行能力,象征性地表达键之阳刚进取精神。其释键卦之内涵与《乾·文言》的“龙德而隐者”、“君德”、“行事”,《小象》的“天德不可为首”意思相通。首先,《易之义》作者认为键卦的“潜龙勿用”、“亢龙有悔”是“过”的两种表现方式。既肯定阳刚,又否定刚而过;既认为应有阴柔的成分,又否认无所作为。《易之义》顺着这个脉络进行论述。此后间隔了一段关于川卦和其它卦的评论,又出现了与键卦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指出键卦作为八卦之长,应在《易》卦中具有主导作用,这是对键之阳刚特性的肯定。虽然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只进不退。这些议论的核心内涵皆在强调“龙”要刚而能柔。贵柔是老子所倡导的思想,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老子将柔弱绝对地置于刚强之上,认为柔弱胜刚强,并以人之性、物之性来比喻,证明柔弱者为生,刚强者为死。《易之义》的思想与此并不相同。《易之义》是在肯定刚强的前提下,指出要和之以柔,刚柔相济才是其所要阐明的道理。它主要是试图纠过刚之偏,而非主张柔弱胜刚强。然而这种思想可能吸收了老子思想的成果。其次,“君子之德”思想的提出。《易之义》云“易曰‘亢龙有悔’,大人之义不实于心,则不见于德;不单于口,则不泽于面。能威能泽,谓之龙”。此云大人之义不诚实于内心,则不能表现于德行;不在语言方面诚信,则不能表现于颜面。即没有内在的诚实之德,就不会有外在的行为显现。既有威勇,又能柔润,这才能够称之为“龙”。“龙”的境界,是《易之义》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对于这个理想境界,《易之义》以“君子之德”加以概括:“子曰:君子之德也。君子齐明好道,日自见以待用也。见用则动,不见用则静。”君子应有用于当世是正当的,也是君子的美德之一。故《易之义》认为君子中正精明有中行之道,每天都表现自己的才干以期为世所用。九二爻居键卦之中,故称“齐明”。今传本《乾·文言》释九二爻说“龙德而正中”、“天下文明”。“齐明”是对君子品德的正面评价。《荀子·修身》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亦是此意。今传本《文言》对“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身份归属性评价是“君德”,即君主之德,而《易之义》却是“君子之德”,两相比较,《易之义》的“君子之德”更具有道德上的普遍性,而《文言》在这一点上则要狭窄一些。仅仅指君主之德,当然也具有道德意义,但这种道德意识显然不如《易之义》的外延大。《易之义》下文又有对君子之德的详细论述,这些论述都以“子曰”的形式出现。择其要者有“知息”、“恒跃则凶”、“君子穷不忘达,安不忘亡,静居而成章,首福有皇”、“让善”等。其寓意都在戒动主静,突出君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由于具有忧患意识,所以君子能够静居成章,静与动相对,静是无为,成章指自成章法,行为合于自然之道。这段话的内涵还是对动进行节制,强调因顺自然的法则,这样才能趋福远祸。“让善”谓让于贤人,“键之至德,刚而能让”。《乾·文言》释用九云“乃见天则”,此天则指自然法则。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云“此当三皇五帝礼让之时,垂拱无为而天下治矣”,这些可与《易之义》的“让善”相参照。君子之间不相互争为首领,各自完善自身而天下得到治理,何必汲汲追求天下之治呢?龙并不借助于外部环境而行动,可以周游六虚,“无阶而登”,无所仗恃,一切因任自然。此处“群龙无首”的境界,乃庄子《逍遥游》所提倡的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

从上面对《易之义》关于键卦各爻辞的诠释来看,其主旨是在充分肯定刚健、进取精神的前提下,重视让、静等阴柔、谦让的因素,而且认为“刚而不折,然后武而能安也”,武本与刚与动密切相关,但若要恒武而能安,恒刚而不折,就必须融入相反因素,以救武与刚之不足,故有对文与柔与静的重视。

(二)文与柔与静

作为与键之武、刚、动相对的因素,《易之义》对川之文、柔、静亦有系统论述。其文云:

川,六柔相从顺,文之至也。君子“先迷后得主”,学人之谓也。“东北丧朋,西南得朋”,求贤也。“履霜坚冰至”,豫也。“直方大,[不习,吉,][也]。“含章可贞”,言美情也。“括囊,无咎”,语无声也。“黄裳元吉”,有而弗发也。“龙战于野”,文而能达也。“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学而能发也。

这是《易之义》第一处系统地评论川卦卦爻辞。其评论自然承《周易》卦爻辞而来,但明显地带有时代色彩。《易之义》论川卦对其定位是柔顺和“文”(谦让)。今传本《坤·彖传》“柔顺利贞”,《说卦》“坤为文”,与此处的“六柔相从顺,文之至也”内涵相同。《易之义》“先迷后得主”是指贤人寻求明主,“学人之谓”的“学人”是一种很特殊的称谓,应该指今天所说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相对于君主而言,他们谦恭卑下,故以川象之。《坤·文言》对卦辞的解释是“‘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两相对照,《易之义》更注重为川者的身份归属,这一点与其在论键卦时亦注重身份归属相同。从这个特性看,《易之义》的作者比较重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换言之,他重视划分社会阶层,可能是一个比较注重礼的思想的儒者士人。《文言》则更关注坤之德,强调它对乾的承顺,以及化育万物的功能。《易之义》认为“得朋”、“丧朋”皆为君主寻求贤人之举,这仍然是社会两个阶层人的互动。《易之义》对初六、六二爻辞的阐释,由于文字缺损严重,无法得知。也许《文言》的解释可以启发我们。《文言》对初六爻的释读是“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之义》的释读只能见到“豫”字,有学者认为此字为预先之义,并认为此句是“豫为备也”的意思(第250页)[2]。若如此,则《易之义》此处与《文言》一致。《易之义》对六二爻辞的解释阙如。《文言》对六二的释读是“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完全从君子的人格修养出发分析爻辞。以正释直,以义释方。内以敬,外以义。敬义树立之后,君子便具有深厚的德性。这与《中庸》所倡导的思想完全一致。《易之义》于此则非常简约,不若《文言》之系统、完整。《易之义》对六三爻辞的解释具有独特性。其对“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分为两段诠释。“含章可贞”按照六爻顺序,紧随六二之后,“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则在上六之后。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看,并无必然性。或许《易之义》的作者是从文章的句式着眼,做出如此安排的。从对“黄裳元吉”的评论开始,句式皆作“……而……也”,如“有而弗发也”、“文而能达也”等等。其实,从逻辑的角度看,不应该把六三爻辞隔成两截。现在我们把其合在一起分析。其文应做“‘含章可贞’,言美情也。‘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学而能发也。”“言美情”指内在之美,“情”指内在情志。含有内美而不外露,以示川之阴性的顺从之意,与卦德一致。“学而能发”亦是《易之义》对爻辞的独特阐释。《文言》对此的诠释与其完全不同。《文言》着眼于坤之地道、臣道、妻道的附属性。处于阴柔地位的人,即使有所成就,亦不敢居功,而归功于乾阳之人。今传本六三爻《小象》有言“知光大”,或许能够与“学而能发”互相阐发。“光大”为发扬光大,“学而能发”指向别人学习而能有所发现、发明、发展。总之,都是有所承受而来。以上所论,皆强调川柔顺之德。

与论键卦一样,《易之义》对川卦又有一段重申性论述,此段论述较之上面关于川卦的议论大同小异。其所同者在于主旨一致,都是论证川之顺从的本性。其所异者在于二者侧重点不一样,前文比较笼统,加之有阙文,故只是大致陈述了川之柔德。此处再次论述,则更加完整、系统。首先指出《易》之川,是阐明雌道的,故以“牝马之贞”喻之,“童兽”之“童”为幼小之意。大为阳,小为阴,故牝马、童兽皆属川类。(第256页)[2]《说卦》亦有“坤为子母牛”一类的观点,与此类似。此处赞扬川之牝马属良马之类。《易之义》上文论键卦以龙开端,此处论川以马开端,符合《周易》经文的意思,显系承经文而来。川向上承键之性,在下安顺宁静。外表有美好的形态,内里有贤德之品质(此处虽有阙文,但前半句已将大意道出),招徕众人,具有文德。此意《说卦》、《彖传》曾论及。《说卦》云“坤为众,为文”,《彖传》云“西南得朋,乃与类行”、“利西南,往得众也”,皆指坤以文德得众。《易之义》强调川之文德,文与武相对而言,文有文彩谦和意,这里突出的是其谦和、恭逊之意,与键之武、果断、刚强相对。下文又进一步明确川之德落实到人类生活中的身份归属,“是故文人之义,不待人以不善,见恶默然弗反,是谓以前戒后,武夫昌虑,文人缘序”。这段话将川之特性引申到文人身上。文人的德行特征从川德而来。文人以善待人,发现恶则反省自身,《论语·里仁》有“见不贤则内自省”之语,与此意合。此处“以前戒后”若承上文,则有以前恶为鉴,警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之意;若接下文,则有效法键德,警戒自身之意。总之从《易之义》作者的观点看,是“武夫”(具有键德)提出方略,文人(具有川德)遵循规则紧随其后,即《文言》所说“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其后的“履霜坚冰至”,将爻辞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易之义》解为“逊从之谓也”,是从气候的变化(由初寒到严寒)程度,来比喻川紧随键后,正是上文所云“武夫昌虑,文人缘序。”“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属于卦气说,与《说卦》“帝出乎震”的后天卦序相同。东北为艮,为立春;西南为坤,为立秋。万物的生长,始于春而成于秋。《易之义》在此论及“岁之义”,目的并非谈卦气,而是通过季节变化讲义理。故云“君子见始弗逆,顺而保nfdc2”,君子应遵循天道,顺从自然之理,看到变化的开端不要迎向险阻、逆向行事,而应顺应变化谨慎行事。对卦辞“东北丧朋,西南得朋”的解释是丧朋的东北方(艮)非吉祥之处,而西南方(川)可以得到贤人。武夫能够抗击敌人,文人能够辅佐国家,对敌坚强,辅佐长久,这样就是天下的幸事。从《易之义》的论述看,作者每每将武夫、文人对举,而且都是武夫置于前,文人置于后,武夫为主,文人为辅。从卦的角度说,武为键,文为川。从哲学思想看,《易之义》倡导力在德前的思想(当然并未否定道德的作用),突出以力服天下的主张,显系战国时代的产物。其对六二爻辞的解释偏重于文的方面,即偏重阴柔之德。故云“性文武也,虽强学,是弗能及之矣。”“性”,指本性、天生之性。本性具有直内义外的品德,不是后天勉强力学所能达到的。这有点像《中庸》所云圣人天生具有“诚”一样,都是“生知”说。川之内美在此表现为文人之动的特性方面。文人的进取是柔和谦逊的。对于小事,要时时劝谏;对于大事,要顺势成全。其智慧见地不要过度,而且态度务必要柔顺谦和,让君主容易接受。追随君主做事而不能居有其功,这是《诗》、《书》所教导于人的美德。六三爻言《诗》、《书》对人的教化作用。于《诗》言之,中国自孔子以来就倡导《诗》教,后被概括为“温柔敦厚,《诗》教也。”于《书》言之,《尚书》多言道德教化,强调为政以德。《周书》中周公的为臣之道就是居功不自傲。此处言《诗》、《书》之道与孔门教化甚合。《易之义》申明《诗》、《书》之道,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文人如何保全自己,全身远害。其对爻辞作了“君子言于无罪之外,不言于有罪之内,是谓重福”的诠释,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通过对《易之义》的内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易之义》是一个对《易经》进行重新阐释的文本。其作者通过对键川、阴阳、刚柔、文武思想的诠释,表达了自己的易学观。

篇3

儒家在我们社会传统中占显学地位,在国内外影响最大,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和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道家的历史地位与影响非常大,乃至今天的社会都有道家思想影响的实际存在。道家在汉之前一直是主流思想,李约瑟就说,如果没有道家,就没有当时的科学技术。政治上几个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所采用的就是道家的无为治国等思想,西方哲学家一般对中国哲学评价不高。黑格尔对中国哲学评价不高,但他很重视道家学说,认为它的理论达到了行而上的层面。海德格尔欣赏道家的理论,他认为道家的“道”可以理解为理性,认为它是能力的源泉,托尔斯泰认为道家的“道”是神,是上帝的最高律法,只有道才是东方民族的救世主。

一、守柔处弱,柔弱胜强

“物壮则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道家认为“法于自然”的道生成万物,而道的运动规律是“反”,道的基本特征是“弱”,也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庄都强调柔弱而反对刚强。“反”是对立面的转化,这是道家辨证观点的优秀之处,也是逆向思维的方法,而道的表现就是周而复始和循环往复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终结点还是道,道家的“弱”其最终目的在于“强”。反者道之动,刚强在发展中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柔弱胜刚强是一定的。所以强者将死,弱者将生,“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只有“贵柔”才能胜强,“处弱成强”,使处于柔弱状态的人变为强者。这种思维方式一个是很符合思维规律的。

老子还认为要削弱对方,应该把对方推到强的顶端。因为“反”是事物的运动规律,物极必反,他会变成另一面。“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实现“柔弱胜刚强”。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以都说强会变弱,故“弱”的作用也有不足之处。在《老子》一书中,柔弱与坚强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柔弱接近“道”,守柔的目的在于得到道,也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老子说:“守柔曰强。”就是说,作为人,守住了那“柔”就会变得坚强,变得刚强,变得强大!在柔弱中看到了恒久的力量、成功的力量。道家贵柔。我们想要成功,就要有一种以柔弱达到成功的本领。不怕自己柔弱,只怕自己守不住柔弱。要以柔化刚,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反处于上位;天下最柔弱的,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

二、道法自然,自然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无为”意味着不强为、不乱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无为的结果是人民自然富足,同时治国效果得以实现。

道家的目光始终对准社会,“无为即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是说明道的特征是无为,以“无为”为原则治世也就代表着以道治世。当然道家的治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实施也就形成了道家比较完整的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比如说采取减轻赋税、休养生息等看似“无为”的措施,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之治”等可以说都是这种所谓“无为”的结果。“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国家就如同烹炸一条小鱼一样,要保持国家安宁太平。这简单的道理来说明如何治理国家是非常形象透彻的。为政者应顺民心,从民愿。不扰乱民心,可以天下大治。要顺民心,从民愿,达到人与人和谐相处,达到天下安定。

现代意义上的“无为”应该是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主精神,不束缚其思想与行动的“无为”。让人们充分解放思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才干,真正导致了大有所为。这就是由“有为”至“无为”再至“有所为”的辩证关系,在很多的西方国家,“无为而治”思想也被广泛接受,以调动人们工作与创造的积极性为主。古老的东方哲学的智慧在西方社会中也体现出了迷人的光芒,具体的说,在对外上,统治者应避免战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若玩火好战,好战必亡。在生活上,统治者更要体察民情提倡整个社会形成“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风气,达到一种“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境地,从而无形却有力地约束一切人。另外从普适性上来讲,“无为”原则普遍适用于很多管理中。

三、无为与中国社会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68

泰卦是《周易》中的第十一卦,泰卦是接由履卦发展而来,《序卦传》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履卦的卦象为上天下泽,从卦象上看,泽以阴柔行于乾刚之下,在上刚健在下柔顺,象征着明辨上下的等级秩序,符合天地之礼。遂《卦辞》曰:“履虎尾,不A人,亨”。《彖》释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A人,亨’”。其大体意思是讲,小心翼翼地跟在猛虎尾后就不会有危险。反映在社会意义上,就是在下者跟从、服从于在上者,即民众服从君主的统治,这就是社会有礼有序的表现。故而程颐在《易传》中有云:“天在上,泽居下,上下之正理也。人之所履当如是,故取其象为履。君子观履之象,以辨上下之分,以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明,然后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后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

承接履卦而来的泰卦,从卦象上看为地坤在上而天乾在下,这种天地颠倒的安排本是不合“礼”的。因为在《系辞上》中早就有了关于天地位置的设定,这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前一卦的履,之所以被程颐称为“上下之正理”,也正是因为它天上泽下、上尊下卑、尊卑有序的秩序。可我们转看泰卦的卦辞时却发现,其描述为:“泰,小往大来,吉亨”。泰者,国泰民安也,从卦辞上解释,通顺、亨达是泰卦的总体形势特征。为什么从卦象上看,恰恰呈现出一种天地秩序相颠倒、似乎是违背了循礼而行的泰卦,是通畅吉祥之卦呢?

我们知道,阴阳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宇宙自然变化规律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万事万物诞生、变化、成熟、衰亡的内在动力,是奠定中国古代世界观和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从内涵上看,阴阳指代宇宙天地间一切事物和现象中最基本的对立面,表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属性――阳代表刚健、雄壮、明亮,阴代表敦厚、柔顺、暗昧,阳在上、阴在下,阳主动、阴主静。但阴阳双方并非完全隔绝,孤立存在,而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具体表现在:阴阳互体,及阴阳互为前提而存在;阴阳化育,即阴阳配合作用下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阴阳同根,即阴阳产生于共同的起源;阴阳互通,即阴阳性质并非绝对,而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向对立面的转化。

在《周易》中,天地成为阴阳最直接的表征,用至阳表天、至阴代地。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现象从而发现了天地相通、上下相辅的道理。在自然世界中,天赐雨露、地生万物,天地不合、则万物灭亡、万事不通。所以中国先民很早就得出了“独阴不生,独天不生,独阳不生”的结论。可以看出,《周易》中将天定义在上、地定义在下并不是单纯地追求上下等级的差异性,相反地,却是以强调上下相交、天地互通为目的。天阳和地阴是两种相反的作用力量,对事物的影响表现完全不同,实现这两种力量的互通、达到天地交感,才是万事万物保有生机的前提条件。而泰卦描述的正是乾阳上升(“大来”),坤阴下降(“小往”),阴阳相交的通泰之象,自然也就是吉祥、亨通的。

《卦辞》表述的是自然规律,《彖》辞则由此引入社会人事的道理。即先明于天之道,再察于民之政。泰卦的《彖》辞解释道:“‘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周易集解》引何妥之注:“此明天道泰也。夫泰之为道,本以通生万物。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各自闭塞,不能相交,则万物不能得而生。明万物生由天地相交也。此明人事泰也。上与之下,犹君之与臣,君臣相交感,乃可以济养万民也。”很明显,这里的“上下”说的是作为统治者的君主高高在上,和作为被统治的臣民卑处在下。但如果把这种等级之分的秩序僵化固定下来而没有交通往来,就会使二者的关系变得矛盾,相互对立,社会缺少共同的组织目标,无法形成和谐的一体。而要想达到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序,就必须进行交流往来,君主放下尊贵的地位屈就下臣以体察民情,臣民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得下情得以上达,才可以作到“上下交而其志同”。这种“位置”的互换就是“小往大来”的过程。如果说履卦提出了对下层臣民尊礼从君的要求,那么泰卦则提出了对君主体恤臣民的要求,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关于君臣关系和谐的思考。

《礼记・缁衣》中记载“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则君不疑其臣,臣不惑于其君矣。”便是主张君主臣民要坦诚相见,沟通交流。《礼记・坊记》叙述孔子言曰:“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则犯也。”说的是,在上位的人能听取臣民的意见行事,上下才能互感互应;反之,则会引发与臣民之间的冲突,发生变乱。古人在君臣互敬中更多地强调君敬臣,认为整个君臣关系能否稳定和谐,君主起主导作用。泰卦《象》辞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助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说的就是,“后”作为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从泰卦的卦象中领悟到“天地之道”、“天地之宜”的普遍规律――即阴阳二气交通往来,双向互动,调适万物,永葆生机的自然规律――进而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财成”、“辅助”的工作,由于君主的主观努力遵循了客观规律,所以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发挥领导的功能,左右民众,治理天下。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小《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汇,类。征,动。茅茹,轻柔之物。用茅茹来装扮自己,使自己象茅茹一样柔顺,然后外出与人相交,就会有所得。初九处于泰之初,象征君主为完成与民交的使命,首先要从形体上装扮自己,做个初步的准备。所谓征,是指用茅茹掩饰自己。其目的是“志在外也”,在于与外卦坤之相交。初九以阳居阳位,其位得正,当初九开始前往与相交,便带动了后面的九二、九三志同道合的回应,一同前往,使得全部阳爻与阴爻相交,如同“拔茅茹”一般,顺利通畅,征而得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小《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二以阳刚之质居下卦之中位,遵循中道,是一个果断而又温和宽容的大臣形象。具有兼容并包,不畏艰险,胸怀宽广,不疏远顽固之人,不结交朋党的品德。九二上应六五,正是刚中之大臣与柔中之君主配合、相得之象。即孟子所说的“贤君必恭俭礼下”,而臣要事君以忠。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九三位于下卦的上爻,下边已经离开了九二中庸之道,上边又处于天地阴阳交接之地,正是进退两难的境地。乾由卑位上升到尊位,坤由尊位下降到卑位,这种发展势头势必会引起上下不交,卑不上承,尊不下施的局面,造成社会人事的混乱。但是,九三以阳居阳位,得正。所以爻辞告诫,要坚持下去,不要担心。不必患得患失,而应以刚正、诚信为本,与人交往,于食禄之道自有福庆。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小《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穿着朴素平常的衣服,轻轻的,渐渐的,接近你的邻居,他不会对你产生戒心的,会以诚相待的。富,并不专指钱财。比如,精神财富;知识财富;道德财富等。只要是代表君子德行的东西,都是财富。以阴爻居阴位,处于上卦之初,柔顺谦逊。当上下交泰之际,首先虚怀若谷,下应阳爻,并带动它的近邻六五与上六一起下降,无须告戒,实现阴阳合德,上下通泰。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小《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六五是一卦之主,是泰卦最圆满的时候。爻辞借用帝乙的典故,来说明六五以阴爻居上体的君位,位尊而性柔,能够屈己之尊与下卦的阳爻九二相应,以助阴阳交泰的实现,这是莫大的吉祥。这讲的还是君主以柔中之德竭诚委任刚中之大臣,“中行以愿”,君臣同心,精诚团结,这就造就了一个政通人和的局面,实现国家治理。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小《象》曰:‘城复于隍’,七命乱也。”

六五是上卦的中爻,代表中庸之道,卦爻发展到上六,已经过头了,离开了中庸之道。泰卦讲的是通畅,上六为了追求过分的通畅,推倒了城,添平了隍。城和隍都是国之屏障,这时,城和隍都失去了屏障的作用,所以不宜用兵。城之高代表了帝王的尊严,隍之深代表了民众的卑顺。帝王失去了威严,民众就不会听从号召。所以曰:“其命乱也。”这时,当务之急是在民众中树立威信,不可以让这种状态再持续下去了。这就是说,在“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同时,还要强调君主的权威性,“为人君而失其命,是不君也”,“不庄以 之,则民不敬也”,这种局面是非常危险的。

刚才我们提到,泰卦是由履卦发展变化而来,可以说履卦与泰卦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履表现的是上下有别之礼,而泰表现的是上下间的一种交和。《论语》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也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和,目的是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同时,这种和谐的局面也不能离开礼的制约。《周易》正是从履卦的卦象阐明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又由泰卦来说明社会和谐的目的性,明确指出阴阳两类势力由秩序发展而来最终达到和谐,其关键在于二者之间形成了交通往来的关系,而不是上下隔绝、闭塞不通。

另外,泰卦中乾卦主内而坤卦主外,呈现的是内阳刚健而外阴和顺之态。其中以阳比喻君子,阴比喻小人。这二者作为对立的两端相互依存,相互消长而存在于社会的统一体中,此乃古今之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社会上善的积极因素居于支配地位,则能合理处理二者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融洽,此乃治世之道;反之,如果小人得势,恶的势力就居于支配地位,就会激化社会的冲突矛盾,破坏社会秩序,成为乱世。泰卦具有阳刚之德的君子在内健于行事,秉承阴柔之质的小人在外顺以听命,正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的治世局面,其吉祥亨通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2012NCW008)

篇5

一、“六位成章”和“刚柔立本”

在东方哲学中,“和”是宇宙最高的准则。《中庸》云:“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相反相成,相合相生,和合孕育着对立统一、变化发展。《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具体到管理思想,中国的东方管理学家认为阴阳和合的管理原则有两条:“六位成章”和“刚柔立本”。

“六位成章”原意是指《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六爻所组成的稳定结构,每一爻都是这个结构的一个层次,在一卦里每一爻都因其性质和位置空间不同,表现出彼此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整体结构的变化。“六位成章”告诉我们,任何管理系统都是一个稳定的系统,管理就是要使这个系统保持稳定和谐。企业是由多个职能部门组成,为了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必须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六位成章”的哲理与现代管理思想是相通的。

“刚柔立本”,“刚柔,即阴阳。论其气,即谓之阴阳;论其体,即谓之刚柔也”。所谓“立本”,“言刚柔之象,在立其卦之根本者也。”每卦的根本是阴阳的变化和相互配置,阴柔阳刚。阳刚代表刚健猛烈,积极的东西。阴柔代表柔弱温和,消极的东西。阴阳二性的调和,构成大千世界稳定协调的状态。在整体的关系上上级为刚,下级为柔,上、下级阴阳调和,协调配合。在管理模式上,制度代表刚,软性的文化代表柔,刚柔相济。

二、“和而不同”

在管理策略上,和合思想的应用之一是“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说:“以他平他谓之和”。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称为和,而简单的附和则是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包括了“他”与“他”即包含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而仅仅是表面的同,并不能生成新事物。孔子进而把这一思想发展为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管理上,孔子强调“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和而不同”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基本准则。这条原则不仅仅能用到个人的人际关系处理,而且可用来处理企业内部人际冲突,也可以用来构建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对业务的独特想法,如何把每位员工聚集到组织目标上来,就是企业文化要做的事情。诚然,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各具个性,都是企业长期经营累积的结果。但任何强企业文化必定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能营造一个共同的组织价值体系,以实现“和而不同”。

三、竞合共赢

在管理策略上,和合思想的另一个表现是竞合共赢。孔子极力崇尚“和”,将“无讼”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但要实现这种理想,就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解决分歧,用“人和”取代无休无止的诉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篇6

[作者简介]郭清(1965- ),女,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天津 300222)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E404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69-03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千年优秀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动力、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尺。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历史战略。而学生的“向师性”和社会的“期待性”使高校教师的人生追求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发展和教育的方向,教师的整体道德水平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个体成长的内化修养和外化表现,更是联系着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企盼。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凸显民族精神的魅力,是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尽责,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一、民族精神给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是民族、血脉、历史、文化、思想等所濡染、渗透而成的文化慧根,更是民族根脉绵延发展的永续。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友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高校师德建设在民族精神中可得到众多启示,本文仅从三个方面阐述。

1.民族精神给予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感。古往今来,教师承担着为国立心、为民立命的历史责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多少伟大的教育家凭借对使命的认知和追求的自觉,责无旁贷地承担着社会责任。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品德完成着社会诉求。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在某些领域我们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很多地方我们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要完成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必须做强高等教育。因此,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居安思危,高校教师作为高校的核心资源,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唯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把握优势,看到不足。从某种角度而言,正是民族精神中包含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坎坷而经久不衰,坚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当下,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多元的思想状况,信念的模糊,理想的黯然,急功近利的追逐,责任意识的匮乏,加之评价体制和人才机制的导向,使有的教师注重个人利益多于事业利益。重科研,轻教学,忽视教育的内涵和精髓,淡化政治理论学习。个别教师甚至忘记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

《易经》有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是爱国者的忧患意识,是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国解难、为民排忧这是中国一切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理性抱负、恻隐情怀、奉献之心,既有独善其身的高洁又有兼济天下的胸怀,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深厚积淀。大学师者作为国家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具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觉悟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

2.民族精神给予高校教师人格魅力。《学记》有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而如何让学生亲其师,在中华民族沉积的伟大精神中给予高校教师众多启示。

篇7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献标识码:A

1 渗透的原理

形成渗透的作用的要点:1、半透膜;2、半透膜两边有渗透压。

2 地下结构渗透原因分析

地下结构渗透原因有多种,综合考虑原因有三种:一是地下结构的自防水混凝土局部失效;二是由防水材料构成的防水层已破坏;三是由变形缝和后浇带等引起的渗透。

2.1 地下结构的自防水混凝土局部失效

2.1.1 混凝土结构蜂窝、麻面、孔洞产生渗透

模板安装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等原因造成混凝土结构蜂窝、麻面、孔洞裂缝。预防方法为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按照混凝土施工工艺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检查。

2.1.2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产生的渗透。

钢筋没有保护层使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外侧很薄的钢筋保护层进入底板钢筋周围,形成化学腐蚀,延着钢筋方向,向地下结构内部渗透。预防办法为施工时,底板外侧、外墙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按规范规定设置保护层并适当加厚,加工、绑扎钢筋时保证端头保护层厚度。

2.1.3 混凝土施工缝造成的渗透

地下结构混凝土施工缝留置位置不当;钢筋过密使混凝土浇捣困难等原因造成渗透。预防方法:施工缝尽量不留或少留,底板混凝土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底板与墙体间如必须留置时,应留在墙上,且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少于200mm,墙体上不得留置垂直施工缝。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粘结密实,加强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振捣密实。

2.1.4 混凝土裂缝渗透水

因温度引起混凝土收缩不一、设计对土的侧压力及水压作用考虑不周,结构缺乏足够的刚度,设计或施工等原因引起混凝土裂缝而造成渗透。预防方法: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施工,混凝土振捣要专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合理设置变形缝,设计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作用的不利情况,认真处理好地下结构的墙根与底板交界处。

2.1.5 预埋件部位渗透水

因预埋件密集处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和表面清理不彻底,导致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间产生裂缝等原因造成渗水。预防方法:施工预埋件时,必须固定牢靠;加强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加强对预埋件的保护,防止产生位移;加强预埋件表面的除锈处理。

2.1.6 管道穿墙部位渗透水

因管道穿墙部位构造不合理或处理不当致使产生裂缝漏水。预防方法:设计尽可能将管道埋置深度提高到常年地下水位以上;对地下水位以下的管道穿墙部位,防水处理严格细致,保证施工质量;根据管道的使用性能,编制可行性的防水施工方案。2.2 防水材料构成的防水层已破坏

2.2.1 空鼓

基层潮湿,防水材料与基层粘结不良,找平层表面被泥水沾污,与基层粘结不良。预防方法:创造良好的基层表面,避免基层潮湿,防水材料各项指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防水材料的施工质量。

2.2.2 防水材料搭接不良引起渗透

施工管理不善,工序搭接不紧凑,临时保护墙砌筑强度高,不易拆除,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底板垫层四周架空平伸向立墙卷铺的卷材造成搭接不良引起渗透。预防方法:在混凝土底板下面甩出的卷材可刷油铺贴在永久保护墙上,超出永久保护墙部分的卷材不刷油铺实,用附加保护油毡包裹钉在木砖上,等完成主体结构、拆除临时保护墙时,撕去附加保护油毡,可内部各层卷材完好。

2.2.3 防水材料转角部位后期渗透

卷材韧性太差,转角部位操作不便,不能确保转角处卷材铺贴严密,后浇或后砌主体结构时卷材被破坏,转角处未按要求增设卷材附加层引起转角部位后期渗透。预防方法: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转角部位尽量选用强度高、延伸率大、韧性好的材料,各层卷材要铺贴牢固,并增设卷材附加层。

2.2.4 防水材料管道处铺贴不严密

管道处未进行认真的清理、除锈、不能确保卷材与管道的粘结,穿管处周边呈死角,卷材不易铺贴严密造成渗透。预防方法:管道表面的尘垢和铁锈要清楚干净,在管道的周围宜用细石混凝土包裹,厚度不小于300mm,管道根部抹成不小于50mm的圆角,转角处铺贴严密。

2.3 由变形缝和后浇带引起的渗漏。

2.3.1 变形缝渗透

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开裂或沉降不均产生的墙体受力改变产生的开裂,这些开裂形成的穿水通道变形缝止水带偏位造成漏水。预防方法:施工中应焊钢筋骨架将止水带固定在准确位置上,待水平止水带下方混凝土浇捣密实后,再固定止水带,保证止水带施工品质,起到止水效果。2.3.2 后浇带渗透

防水材料本身质量差,防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底板施工过程中防水层损坏,未进行修补;降水停止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之前,因防水受到水的浮力而破坏;在清理过程中不小心损坏了防水层;后浇带处施工缝处理不彻底,造成后浇带处局部混凝土不密实。预防方法: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在基础底板后浇带垫层处挖一梯形槽,底边宽度每边比后浇带宽100mm,深度为一个垫层厚度,两端为45°角。浇筑基础垫层也按此法施工,并依次做防水层,防止后浇带施工清理对防水层的破坏,也能高效控制水上浮力对防水层的损坏;施工缝处严格按照施工缝要求处理、凿毛、清理干净清水冲洗湿润,在混凝土中增加膨胀剂,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浇注、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加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达到混凝土刚性防水和柔性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效果;在后浇带处预留口槽或预埋止水钢板和止水条的方法,以延长渗透水途径来达到防水的目的。

3地下结构渗透的治理

地下结构的渗透治理,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渗透情况,分析原因,选择相应的材料、工艺和机具设备进行治理。

3.1 渗透治理不成功原因分析

对众多堵漏材料和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不了解,不重视研究防水技术。施工时不找渗水点、渗水线;盲目打眼、盲目灌浆、盲目堵漏的最终结果是钻孔不进浆或不易进浆,变形缝堵刚性防水材料,裂缝后继续渗水,未真正将渗水点、渗水线、渗水缝堵严,造成渗透治理不成功;将点渗、线渗和面渗相结合才能成功;对重点渗水部位和变形缝渗透应采用多道防水线。 3.2. 渗透治理的原则及方法

渗透治理的原则为:大渗变小渗,缝渗变孔渗,将大面积渗水缩小为小面积,使渗水集于一点或数点,最后堵塞渗水点。

渗透治理的方法为:必须先找清渗水点、渗水线,做出标记,有针对性地进行渗漏;检查方法:渗水点大或比较明显的渗透部位,可以直接察觉,慢渗或不明显的渗透,可将渗透处擦干,均匀薄薄地撒上一层干水泥粉,表面出现湿痕处就是渗水的准确位置。对渗水点、渗水线渗透采取“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治理”的原则,内部必须选用在水中能灌浆、能膨胀、能渗透的柔性注浆堵漏材料,外部封堵采用刚性高强堵漏剂;对变形缝渗透治理必须在缝内进行,采用刚柔结合、膨胀增强结合四道堵漏防线效果最好,即由里向外依次为柔、刚、柔、刚四道防线;对预埋件周围渗水治理,剔凿一定深度后,采用柔性注浆工艺进行渗水治理;对线管内部渗透水治理,在治理时必须塞实,地下结构工程的渗透治理与防水,选择适合的材料与专业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人员。

4 结语

篇8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县)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卒于宪宗元和十四年。因其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曾贬官柳州,故又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著名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作品除蕴涵丰富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法学思想外,也包含了一些心理学思想和教育心理思想,这其中就有他的德育思想。

一、德育的目的

柳宗元重视德育,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行道的君子。

柳宗元否定天命而重人事,认为封建王朝施行德政才能得到民众拥护而巩固其统治。他在《贞符》中说:

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德绍者嗣,道怠者夺。未有丧仁而久者也,未有恃祥而寿者也。

柳宗元对于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首先,君子应该“无忘生人之患”(《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心乎生民而已”(《伊尹五就桀赞》)。其次,君子作了官吏,也应该认识到“为吏者,人役也”(《送范明府序》),而不能颠倒主仆,奴役人民。再次,君子是人格高尚的人,内外兼修,“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与杨诲之第二书》)。最后,君子为国家所用,就出而施行治道,“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不能得到使用,就居家修养以完善自身,“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寄许京兆孟容书》),“能著书,断往古,明圣法,以致无穷之名”(《与顾十郎书》)。

二、德育的过程

1.五常为规――道德认识

五常是五项常行的道德规范,沿着五常而行就是圣人的中正之道。柳宗元在《时令论》中说:“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常行者也。”五常之中,基本的是仁义两项。他在《四维论》中说:“圣人之所以立天下曰仁义。仁主恩,义主断。恩者亲之,断者宜之,而理道毕矣。蹈之斯为道,得之斯为德,履之斯为礼,诚之斯为信,皆由其所之而异名。”可见,柳宗元的道德认识就是以五常为规。

2.诫惧忧道――道德情感

柳宗元作《诫惧箴》,说“祸至后惧,是诚不知,君子之惧,惧乎未始。”意思是说祸患临头才害怕,这是不明智的;君子在祸患发生前,就知道提高警惕。一些人干丑事、坏事,往往有前惧早畏与后惧晚畏之分。善于前惧早畏的人,一般当自己的恶念萌发之时,或当自己的恶行实施,或畏于人知,或畏于法纪,立马排除恶念,中止恶行,这样,可使自身及时跃出泥潭,避免无力自拔,避免付出高昂的代价。

柳宗元作《忧箴》,说“所忧在道,不在乎祸”。这表明了他抛开个人的得失,一心只为“行道”的思想。《忧箴》中还以“有闻不行,有过不徙;宜言不言,不宜而烦;宜退而勇,不宜而恐;中之诚恳,过犹不及。忧之大方,惟是焉急”,说出了值得忧愁的几件事。

3.植志笃道――道德意志

立志对行道非常重要,是能否成为君子的关键。柳宗元说:“君子学以植其志,信以笃其道”(《送薛判官量移序》)。柳宗元自己是立志信道的人,实际上,他少年时就树立起宏伟的志愿,他在《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中写道“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又在《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说“夫形躯之寓于土,非吾能私之,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唯恐不慊。”

4.行本诚先――道德行为

柳宗元非常重视道德行为。他认为作家从事写作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好的行为和品德。“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这里不单指个人道德行为,同时是指坚持一定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的各种行为活动。

三、德育的原则与方法

1.方中圆外,经权结合

柳宗元在《与杨诲之书》中说“吾故欲方其中,圆其外,今为足下作〈说车〉,可详观之。”然后在《说车赠杨诲之》》中把个人立身处世比喻为一辆“任重而行于世”的车,且说“中不方,则不能载;外不圆,则窒拒而滞。方之所谓者箱也,圆之所谓者轮也。”要求做人既要有原则,又要灵活。换一种说法,就是要做到经权结合。

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皆仁智之事也,离之,滋惑矣。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偏知而谓之知,不智者也。偏守而谓之仁,不仁者也。知经者,不以异物害吾道,知权者,不以常人怫吾虑,合之于一而不疑者,信于道而已者也。(《断刑论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经,是常规,权,是实现经的手段。都是为了达到仁和智。把经和权割裂开来,那就十分糊涂了。没有权的经是拘泥的,没有经的权是背理的……懂经而不懂权,并不是真懂经。懂权而不懂经,也不是真懂权。

在这里,经就是原则性,权就是灵活性。道德实践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否则就谈不上道德,但实践中遇到具体情况时也要求一定的灵活性。只有经权结合,才是真正的知经又知权,才符合大中之道。

2.韬义服和,刚柔兼济

柳宗元在《佩韦赋》中说“执中而俟命兮,固仁寿之善谋……故曰:纯柔纯刚兮,必削必薄。纯刚纯强兮,必丧必亡。韬义于中,服和于躬,和以义宣,刚以柔通。守而不迁兮,变而无穷,交得其宜兮,乃获其终。”主张纯柔弱或纯刚强都是片面的,不会长久,应该刚柔兼济,避免偏向。这实际上是一种中和思想,符合儒家一贯的“中庸”论。

3.学焉至道,周乎志艺

柳宗元认为,有道的君子并非天生而就,而是后天学习而成。他说:圣人之道,学焉而必至(《送从弟谋归江陵序》)。他学习非常勤奋,即使在疾病缠身的时候也不忘读书,有言为证“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常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与李翰林建书》)。又要求君子在艺能方面具备相当的条件。他在《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中说:“周乎志者,穷踬不能变其操,周乎艺者,屈抑不能贬其名。其或处心定气,居斯二者,虽有穷屈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4.要有乎内,而饰乎外

柳宗元主张作人要内有德才,外有文才;作文要内有思想性,外有艺术性。他在《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中说“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

有了德才,还需要去表现。只有磨练掌握了真才实学,又把它很好地发挥了出来,这样“有乎内”,还“饰乎外”,形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可以达到圣贤所看重的理想境地。

柳宗元对德育的诸方面都有所论述,可见他的德育思想也是比较丰富的。

参考文献:

[1]黄立志.论中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3.

[2]杨荣春.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学报,1981,(4).

篇9

一、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原则:无为而治

“无为”是老子思想里最基本范畴之一。它贯穿于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的领域中,“无为”的含义亦有多种。在本原论中,“无为”指道的自然性,在发展论中,“无为”指静止,不变。在认识论中,“无为”是指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内心“极筑虚静”的状态。而在本文是站在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老子的“无为”。

将“无为而治”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有三层含义:

(1)“无为”管理思想的第一层含义:无代为

将“无为而治”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将日常事务的决策权,监督权下放,而应致力于重大方针的确定。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无为而治”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要用辩证法的原则来处理事物。高层的“无为”是基于基层和中层的“有为”,同时“有为”蕴含在“无为”之中。“无为”又驾驭在“有为”之上。领导者一定要处理好“有为”与“无为|”之间的关系,不是要事无大小,都要亲力亲为。那样,不但不能将企业做大,反而会越来越糟。三国时期,诸葛亮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受先帝委托,总是认为其他人做事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因此诸葛亮便事事亲力亲为,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事实证明,蜀国也是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同时,海尔企业的事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多大的舞台。”管理者就是应该像张瑞敏这样,在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给员工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而不是控制,阻碍其成长。

在一个企业中,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人来管理,在这个企业中,他们也算是其岗位的精英,有自己的专长及经验。领导者要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放开手,在规定好企业的大方向的前提下,让员工自己来规划及其发展。使员工在这个企业中有种“主人翁”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尽心尽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更好。如果每一个员工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显才能,那么他所负责的这个部门也就能快步向前,从而使企业整体也都快速发展起来。因此管理者一定要认清一点,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大,都不可能代替另一个人该做,或正在做的事,一旦违背,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也许,你在你的工作范围内你很出色,即便你是领导,也不能证明你在这个企业每个部门都是精通的,只能说统筹大局的能力,对企业发展方向,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时能够给于一个大的方向的指引。上级不能代替部下,就像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写作业一样,只需指引大方向,让他自己去完成,看似我们“无作为”实则在人不注意的时候却发挥了实际作用。

(2)“无为”管理思想的第二层含义:无数为

“无数为”其本意为不要多做。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伊尹认为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见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和伊尹商谈后,顿时觉得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便开始不断地壮大。其实“烹小鲜”就是基于老子“无为”的思想,一件事若经常搅动,事情势必要搞砸。因此,一旦规定下来,就不要经常变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既然定下的规定。定下的目标,我们就要努力去实现,认真去遵守,而不能处处设卡立规,总是变换政策、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会一种思想,给自己的企业做“减法”。“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治大国我们要“烹小鲜”,而管理企业,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诺基亚在做手机之前是做胶皮鞋起家,然而多元化产业,外向经济,曾给苏联人生产胶鞋,造纸,原件,电视,它都做,结果却分散了资源和精力,到1988年遇到了重大的事业挫折和危机,迫使诺基亚经理凯拉莫自杀,结果新的诺基亚班子开始反思:我们资源这么多,为什么做的越短,越差,越小?因为分散领域太大了,最后,诺基亚开始做减法,卖掉了造纸厂,胶鞋厂,电子元件厂,同时也卖掉了欧洲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集中力量只做一个产业:手机。结果不到五年,就做到了世界第一。这就是企业“做减法”的最好例子

(3)“无为”管理思想的第三层含义:无妄为。

“无妄为”是“无为”的最高境界,也是最根本的原则,“无妄为”其实质就是要顺其自然,主张人要在符合其客观规律,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事,合理的利用资源,配置资源,如果违背其行事,就会受到自然规律及客观规律的惩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企业,领导者要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要努力把个人能力与集体的智慧联系起来,这样企业才能够长足发展。而何谓企业的“道”?能够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和实用化的企业运行机制,按照企业所既定的发展目标前进,即为企业的“道”,也是企业自然的发展规律。“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来要求管理者,按照企业发展的既定目标,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而不能任由领导者的想法,随意改动企业的目标及规定。

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方式:柔性化管理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很多语句都表明老子所说的“柔”是一种处世态度以及自我保全的策略.其实对于当今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实行“柔”性化管理也是势在必行。这其中的“柔”主要是对员工来说,要强调其组织的灵活化,制度的柔性化。方法的情感化,影响的无形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化。如果对员工不懂得“柔”性管理,凡事都是用强硬手段的话,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扼杀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很慢,甚至停滞不前。

其实这种“柔”性化管理不仅适用于内部员工,而且对于外部的“劲敌”我们也不能太强,“骄兵必败”。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蒙牛乳业的发展历程。在成立初期,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作为从伊利——当时乳业霸主跳出来的一部分,蒙牛还处于乳业市场的“弱势企业”,牛根生与他的团队在蒙牛品牌建立初期甚是低调,甚至在2000年前后提出了“创内蒙古如乳业第二品牌”的创意,甚至蒙牛通过标杆定义: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这就让很多人记住了蒙牛,甚至到了今天,当牛根生再接受采访的时候仍说伊利是蒙牛的老大哥,这其中不乏有谦恭的成分,但也充分的体现了蒙牛乳业的“守柔”思想在企业当中的运用。

三、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真正优秀的管理者管理好企业的前提管理好自己。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也就是说,“圣人”最重要的是“治身”,提高自身素质,然后才可以治国,接受万民所托的“天下”。同时身为统治者,一定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

治理一个国家统治者需要这样的心胸,其实作为一个企业的的领导者,也应具备这样的素质。因为领导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同样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领导者只有对这三方面来理解“无为而治”,才能真正意义上懂得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在管理方面的思想,然后更好的运用到企业当中,使企业发展的更好。只有对内对外用“柔“性化方式管理才能使员工有归属感,是对手无防范意识。避重就轻,最后赢得一席之地。但是这些都基于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敏锐观察,以及其本身的自身素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

因此,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志在必行。那如何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领导者,带头人呢?

(1)学会倾听

在一个企业中,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上级与下属的关系,倒不如说是家长与子女的关系。领导就像一个大家长一样,带着整个家族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一步步前行,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不应仅仅只知道前进,身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我们要学会倾听,听一听员工的意见,员工的心声,让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精神方面也要得到满足。有的时候,精神上的满足要远远胜于物质上的。当员工能够把心交给企业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就一定会做大,做强。“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有的时候,停下来倾听。表面看我们的步伐是慢了,实则是走的更快更远了。

(2)学会自知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第七十一章)。这句话解释为: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并且要虚心接受员工的建议,对于确实是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自身提高的地方,必须认真接受并且采纳。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员工,对企业负责的一种表现。

四、结论

老子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强势企业还是弱势企业要想生存,就应研读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以及“守柔”的管理思想,只有真正理解明白老子的思想,企业才会运用其思想来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很多外企也涌入中国,这就使我国企业不仅要应对国内竞争,更要阻挡国外竞争。老子的管理思想更是对企业在今后如何应对挑战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将老子管理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运用到现代的企业当中。(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72-02

大至治国用兵得天下,小至个人的家庭、事业、用人、为人处事、游艺等,人们所希望实现的一切,老子全部都能为你实现,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给,全靠自身的悟性去读他,这就是老子。

一、老子《道德经》简介

老子的《道德经》共多少字?答:五千四百多字。两千多年以来,就是这五千言,有人将其看成武学兵书,有人将其看成政治秘籍,有人将其看成养生之法,还有人将其看成修道成仙的要诀,同一书,竟能读出完全相异的道道,真是旷世罕见。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注道德经》中指出,老子的真经在于隐,若虚若实,初看只能看到他的表面,只有透过它的文字才能识得他的宝贵思想。老子说:“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七十二章)意思是说,我所说得很容易学到,很容易实行;然而人们却不易学到,不易实行。

老子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哲学家,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典型的哲学著作,它首先介绍了人的认识与物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创立了系统的概念,比如道、名、无、有、始、异、同、玄、妙、虚、静、德、无为等等,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道经》主要阐发的是老子无名的恒道,给万物运动以本质的根据,《德经》是解决人与道、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探讨人在认识中如何认识道、体现道、践行道,是道和人的自然无为,道的实现和完成。其中的处世观念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部分,这些处世观念也成为中华民族行为习惯和思想定势的主要部分。

二、老子的辩证思想

老子的辩证思想贯穿于《道德经》的始终。“两者同出,异名同谓。”[1]这是老子辩证法的核心,异名是指相异的对立的两项事物,有无同出于道,名字不同但统一称谓。老子还用了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合等词说明同一关系,“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2]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关系,世上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

老子反对片面的观点。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3]意思是说,有部分才会有整体,有曲妄才会有正直,有低洼才会有满盈,有陈旧才会有新鲜,有少才有得多,仅仅是多则会有惑,以上这些相对而生的现象实质上是一体的,圣人就是凭着掌握这个法则来治理天下的。他又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3]意思是,古人所说的偏与全的道理,哪里是说说而已啊!真正是回归到道之根本上了。

由此可见,老子坚持自然的辩证法则,反对片面的思想,不懂老子的辩证法就读不懂老子。很多人认为,老子《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冲突和矛盾,缺乏斗争进取精神,体现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这就没有领悟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体会到老子的贵柔守雌、以弱胜强以及以退为进。“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4]意思是,我一直有三件宝物并坚持保持它。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贵柔守雌(慈悲为怀)就能勇往直前;俭约惜物就能丰而广;不敢做天下第一,就能成为万物的首长。老子的这段话集中体现出他以退为进的精神。当然,老子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贵柔守雌,对于个别违抗者,他也绝不会手软:“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敢矣。”[5]老子的三宝是统治者巩固权力之道。而当处于弱势的时候,老子又主张以弱胜强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6]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凡是能攻克坚强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水,因此水是不可替代的,柔能胜刚,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却不能遵照它而行。老子讲得很清楚,“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4]他的贵柔守雌,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就是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法的真正威力所在,老子是积极入世、斗争进取的。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辩证思想的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他的辩证法并非完美无缺,历史的局限使他只看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但没有看到事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三、老子的“人与自然”

1.人与自然的对立性

老子认为,人区别于他物的特点是“欲”,老子说:“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7]意思是,圣人以不欲为欲,不以难得的东西为贵,学众人学不到的东西,而纠正众人的过失,能辅助万物顺其自然,而不敢妄为。这里的欲不仅指物欲,还包含顺从自然的方面。老子的无欲也不是杜绝一切欲望,而是指人对欲望的节制。“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8]意思是要恪守朴素,少有私念,少生欲望。老子的无欲和无为在用词方法上是相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克服自私之为,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无欲也不是杜绝一切欲望,而是节制私欲,遵循客观规律而欲,这就是老子说的“是以圣人欲不欲”。

老子在欲与道中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重要的是,老子认为自然是主要的,是不可动摇的起决定作用的,无论人表现得如何独立归根结底是被动的,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然。人的行为是自然本身的运动之必然结果,那些对行为结果的判断标准都是人定的,人所欲望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是会改变的。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老子更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对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道、利用道,老子都有他独到的见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9]意思是说,世间的万物并无所谓仁与不仁的区别,因为万物和祭祀时用草编成的小狗一样,都服从自然规律,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同样,圣人和百姓也没有仁与不仁的区别,因为圣人、百姓和刍狗一样,也都遵循自然规律,同样没有善恶、美丑、贵贱之分。在老子看来,人就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与万物没有什么不同,他没有给人以任何超然的地位,反而认为人作为物,一定要服从物的基本规律。“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老子把万物概括为道、天、地、王四类,王就是人,是四类之一。作为物的四类是同一的,人和法和地、地和法和天、天和法和道不过是自然法则而已。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中万物的一类而已。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本能,是自然之性,是无欲无求,老子的社会理想就是希望人能回归其自然之性。“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意思是,国要小民要少,千百人共用的器具不使用,使民惧死而疏远迁徙。有舟车但无所可乘,有军队但无需陈列,使民回归到结绳记事的生活中去。以简单的食物为甜美,以朴素的衣服为美服,以纯朴的民俗生活为乐趣,以无华的居室为安逸,邻邦相望,鸡犬之声互相都听得见,人与人到死都不相往来。人克服对立的出路就是复归自然,要想不违背道,就要认识道,进而遵从道。“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11]

四、老子给予我最大的人生启示

老子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具有欲,能认识,有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说,强调欲就是强调人,说欲就是说人,解决欲就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足。”[12]罪没有比贪欲更大的了,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错没有比贪得无厌更惨的了,所以以知足为足,就会永远得到满足而无罪。“持之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13]意思是,抓太多了就要溢出来,不如算了。怀里揣着利器,必定先伤害自己。就算你有很多钱,金玉满堂,你也受不住它的流失。如果你因为自己有钱有势看不起人、欺负人,就会惹祸上门,自食其果。

老子给予我的最大人生启示就是人在名利面前应有节制,在欲望面前应有节制。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会管不住自己的欲望,过度的追求享乐,日益膨胀的欲望搞乱了无数人的心灵,甚至自伤其身。想想这是多么的不值得啊!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克制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把握好适度原则,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更有价值,也会更幸福。

〖注 释〗

1 《道德经•第一章》

2 《道德经•第二章》

3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4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5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7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8 《道德经•第十九章》

9 《道德经•第五章》

10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1 《道德经•第十六章》

12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13 《道德经•第九章》

参考文献

1 宇文速.感悟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

篇11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作风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去年,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作风建设年。大队党委认真贯彻总书记提出的树立“八个良好风气”、增强“三个意识”的指示精神,按照区委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干部队员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去年,大队党委按照“作风建设年”的要求,确立了把“构建和谐城管、提高执法服务满意率”,作为检验城管执法主要工作目标的工作方针,并且从加强主题教育、分类培训、督察考核、执法方式、社会宣传、社会测评等方面,采取多措并举,积极实践,认真探索。通过教育和实践,干部队员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的变化,体现在:(1)提高城管执法服务满意率,已普遍部队员所认同;(2)“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目的性和要求已进一步明确;(3)“依法行政、服务人民”的思想观念已基本形成。思想,是行动的基础。由于干部队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工作作风、工作方式的转变,从而为大队各项工作上水平、出实效,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干部队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体现在:(1)大队领导干部工作中心下沉,落实“一线工作法”。列入大队“挂牌”难题领导干部“包案”,抓协调、抓落实、抓督办、抓经验总结。领导干部与社区干部群众直面沟通,主动听取意见,抓好整改,认真反馈。亲临一线带领队员整治偷倒渣土车辆。(2)分队干部队员转变执法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从以“刚”为主到“刚”、“柔”相济,从单纯执法整治到协调各方综合治理;(3)主动跨前一步、为民服务比较有效。开展“三走进”活动,重宣传教育,帮助社区解决问题。主动落实八项承诺和政务信息公开。

(三)城管执法工作实效有了新的提高。体现在:(1)认真落实“三个二”投诉处理机制,群众投诉处理提速。群众处理提速,一般问题在15天内处理完毕。(2)违法建筑举报“一口受理”机制得到落实,涉及城管职责范围内的新建违法建筑拆除率100%,有些在建的及时得到制止。(3)难题逐个得到破解,如石皮街、海三通道、4703弄,以及早点摊治理、马路洗车疏导等。

联系大势、区情和区领导要求,结合大队作风建设实际,要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要认清大势。一是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关注民生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地发展;三是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要求体察民情,服务于民;四是区委提出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和干部队伍的工作要求。

(二)要看到城情。一是“天门”事件的负面影响;二是城管工作的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三是城管组织起步晚、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的实情;三是区内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新产生问题,群众迫切需要城管解决。

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群众的意愿、呼声和要求,更加注重端正作风,更加注重工作方法,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方式,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立足本职,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努力在提高工作效率、热情为民服务、遵守党纪政纪上见行动、作表率。使工作更加得民心,顺民意,有实效。

二、正视不足,振奋精神,着力整改当前城管作风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联系当前大队作风建设实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上:执法为民的意识在有些干部队员思想上还比较模糊,找不到结合点;对城管处于的地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强调客观的多,找主观原因的少。

(二)在精神状态上:既有小进则满、固步自封,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的心理,又有在困难面前消极埋怨的倾向。既有精神不振奋,萎靡不振,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又有蜻蜓点水、敷衍了事的马虎现象。

(三)在具体工作上:大队层面,为分队指导服务还不够有力,为基层减负落实还不够具体;分队层面,主要工作落实不够周密,走一步算一步;队员实际工作管事率低,工作粗放。

(四)在执行纪律上: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要求,有时还尚未落实;在规范用语、执法形象上,落实还不力;在执行内务管理制度上,松松垮垮,马马虎虎;在执行廉政纪律上,不认真,执行不力。

针对上述问题,各党支部要结合会议精神贯彻,认真组织党员和队员进行讨论,要从人人是窗口、个个树形象的高度,自找差距,列出整改计划,下月初大队党委将进行检查和听取汇报。

三、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把加强作风建设落实在提高执法服务满意率这根主线上

加强作风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坚持把加强队伍作风“软”环境建设,作为促进城管执法“硬”任务的切入口,从五个方面着手,落实责任,落实措施,使队伍作风建设、城管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班子,做好表率。1、要在抓好令行禁止上下功夫,对现有制度的执行上,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做好表率;2、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在探索创新上下功夫,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二)抓教育,提高素质。1、认真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2、开展“构建和谐城管、争当‘五大使命者’”主题实践活动。

(三)抓规范,提升形象。1、严格规范工作程序。(1)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2)认真落实案件分级审理工作,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2、加强行为风纪督察。(1)日常执法效能督察;(2)执法风纪督察;(3)规范办案、公正办案督察;(4)执行内务纪律督察。

(四)抓重点,提升实效。1、落实“包案制”,破解难题;落实联系制。2、着力做好投诉事件办理工作。

(五)抓制度,形成长效。1、抓住工作薄弱环节,修订完善工作制度;2、引入外部测评机制,增强整改的针对性。

篇12

商业广告是以最终盈利为基本目的,通过各种媒介向用户和消费者宣传商品和服务,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和效益性。由于商业广告的功利性特征较为突出,庸俗化广告、虚假广告、恶性广告比比皆是,对于广告业的治理,除了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之外,更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建立健康的精神理念,以寻求整个商业广告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按照我国国学大师张岱年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具体表现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本文即从这四点人手,讨论一下商业广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利用。

一、刚健有为

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日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举出大量例证,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王勃宣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总理在汶川灾区为小学生题词“多难兴邦”。这些都集中反映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推崇与赞赏。而商业广告也体现了这一点,如李宁体育用品的“行者无疆,自强不息”和“追求,无止境”,安踏体育用品的“永不止步”等,都表现出一种面对困难和挑战无畏抗争、勇往直前的价值观念。

二、和与中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解有多种多样,如“和而不同”的和、“致中和”的和、“和为贵”的和以及“仇必和而解”的和。这些都显示出中华民族宽厚、仁爱的品质。

中是指中庸。“中庸”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人人都应是“文质彬彬”,“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恭而安”,“乐而不,哀而不伤”。因此,中国人言行深受中庸思想的影响,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节、行为有度、进退有矩,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和谐思想。

在“和与中”的文化环境中做广告,广告人常常要含蓄谦和地表现出自己产品的特色与卖点,而不是对自己的产品夸大其词,或者咄咄逼人地攻击对手产品的缺点。这样做只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因为与宽厚仁爱的传统文化不符,公众会认为是在“招摇撞骗”或者“不厚道”。

三、崇德利用

《周易・系辞下》的“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至上思想的点睛之笔。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知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体现出对道德至高无上的推崇,历朝历代都身体力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

道德在我国有多种具体表现:诸如仁爱孝悌、礼义廉耻等,但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精神在我国传统道德中占有核心地位。孟子应对梁惠王“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于吾国乎”问话时,毫不客气地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些都是民族尊崇的圣贤。

商业广告直接的目的是盈利,但裸地表示盈利挣钱的广告在我国没有推广的土壤,还会受到公众发自内心的鄙夷,比如房地产宣称是只为富豪盖的房子、在公益场合挂设商业广告牌等。而借助于宣传仁爱情义等内容来推广产品的广告却被人广为传颂,比如王老吉为汶川灾区捐出了一年的全部利润、海尔援建海尔希望小学等。

四、天人协调

《周易大传》说:“昔者圣人之作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强调了天道与人道的关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协调说的典范。《中庸》也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提出人要顺其自然,而不是去征服自然、毁灭自然。因此,一个人乃至社会组织如果做到了天人协调,其道德就会与天地相合,从而也就能成就人与自然的和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