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16 09:20: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

篇1

2007年时,一场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逐渐全球经济的逐渐回暖,中国也步入了后次贷危机时代,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似乎正逐渐散去,但就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而言,仍面临较大的金融危机,多种潜在威胁并存,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金融危机潜在威胁

同世界经济比较,我国的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但仍不可忽视当前存在的金融危机潜在威胁。

首先是巨额的不良资产存在着潜在威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比率上有五成之高,假如依照国际标准,中国的中、工、建、农四大国银在技术层面已经实现了破产。就当前我国银行的运营情况上看,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不良资产的下调,以达到国际上的标准要求。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信息,当前国有银行中已经产生的不良资产很难再剥离出去,需由四大银行自身内部消化。此外,当前我国在不良资产的处置方面,在手段上比较单一,缺乏必要的方法,处置不良资产的速度非常慢,下调进程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就出现了一种边消化不良资产,还要持续增多不良资产的恶性循环,很多地方在不良资产上非常没有减少,相反在快速上升。

其次是金融对外开放后难以避免的威胁。我国自正式假如WTO之后,至2005年金融实现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国家很难再进行“他方”的保护,依照当前我国金融自身多方面的能力而言,有着较大的威胁:金融体系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在金融市场开放之后会增大国有金融组织在经营上的压力,金融资产的质量逐步恶化;此外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外债现象,投资结构不合理、多头举债等潜在隐患普遍存在,出现外债规模严重失控的风险;在资本账户的开放速度上假如把握不好,将是影响国内金融安全的巨大隐患。中国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最严重在于,一旦在开放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慎的操作,将会出现很多问题,极可能同国内金融体系中过去就存在的问题糅合在一起而异常复杂。在之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能够成功避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强力冲击,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对外封闭。这已充分说明,我国的金融采取对外开放措施之后,具有很大的金融风险。

此外,在在金融监管体制上,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在分行业的监管体制中,国内的证监会、保监会及银监会三家监管组织自成一派,各司其职,在它们当中的合作协调非常重要。我国自2003年开始起建设三会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监管联席会议的成员主要由三方机构的主席共同构成,会议确定每一个季度举办一次例会,由主席或作为其的副主席参与,协调并讨论相关金融监管的主要事项、已实施措施在市场上的反映以及效果评估、另外一些需要通报、协商及交流的事项。可是,这种监管合作协调机制欠缺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框架,比如明确的职能定位,信息交流、收集及共享等的安持续不断增加,难以避免的出现了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并存的现象,即在涉及审批权力的地带出现了资源控制重复和权力设置重复,在涉及责任追究的地带呈现监控真空和问题处置的真空,导致监管成本的提升以及监管效率的下降。

在中国金融危机的应先下,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出口加工型企业纷纷出现倒闭破产的。因为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对外程度非常高,对一些欧美市场具有很高的依赖度,欧美国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影响,在需求上相对减弱时,直接削弱了中国的小商品、家电服饰的出口。出口的减少使得这些企业在开工上严重不足,对那些盈利能力差、没有自主品牌、附加值很低、在之前的资金累积较为薄弱的出口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企业纷纷倒闭,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面对潜在威胁的应对措施

(一)扩大内需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金融危机具体突出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下最大的发展缺陷之一,对国外市场有较大的依赖。在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环节上,我国只是在初级加工制造方面具有优势,而在物流、金融、贸易、科技创新、品牌等多方面比较欠缺,总是受到西方的制约,中国目前只是位于以西方为核心的体系的外层空间,在经济链条当中位于最低的位置,中国必须付出牺牲资源、环境和廉价劳动力的巨大代价去换取一些微薄的利益。中国存在的金融危机已经告诉我们,对于我国而言,对出口依赖大、在内部市场上消费过小的经济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中国需要在金融危机下,下定决心转变过去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出口的模式,将扩大内需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让中国市场更加充分完全的发育起来,建立起以中国市场为主外部市场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全面改进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

在确立监管目标的基础之上,需要着力于更新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在强化风险监管的核心基础上,全面实现监管手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实现从以合规监管为主转变到风险监管和合规监管相结合;实现分割式监管转变为金融机构法人整体风险监管;实现从一次性监管转变为持续性监管;实现监管重心从具体业务监管转变为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有效性监管;实现监管方式从定性监管转变为主向定性监管和定量监管相结合的转变,全面提升风险监管工作的水平。更进一步的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制,使得金融监管有法可依,同时使用修改、废除、制定和补充等多种手段,及时的对现存的金融监管法规、法律和规章等实施重建和清理。

(三)审慎开放资本项目

应对金融对外开放的现状,应做到先开放长期资本之后再实现短期资本的开发。由于长期资本在逆转性上很弱、非常很强的经济冲击力、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成熟、监管经验方面丰富,所以应先增大长期投资的开放程度;而短期资本大多是逆转性强、投机性质、具有较强的经济冲击力、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管实践经验欠缺,所以只要条件成熟时才能够取消或放松对于短期资本的制约。

篇2

一、提高政法机关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反应能力

深入加强形势政策教育。迹象表明,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尚不可知。而**经济受冲击较早、影响较大。在金融危机考验面前,要顺势应对,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加强对政法干警的形势政策教育,坚决克服思想滞后和行动慢拍的问题,增强其应对金融危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注意学习应对金融危机知识。要像经济管理部门一样,抓紧学习经济社会管理和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知识,找准政法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知识储备和工作准备。

建立联系群体、帮扶企业机制。要深入基层、深入发展一线、深入各种困难群体,切实了解困难情形、发展状况、金融风险情况。建立领导联系困难群体、机关帮扶企业工作机制。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金融风险的意识,切实提高政法干警应对金融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把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作为政法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育引导政法干警树立必胜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应对金融危机,首要的是要坚定信心,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要教育引导政法干警增强发展、渡过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用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去应对新情况,破解金融风险新难题。

对政法干警特别是新进人员、新任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教育培训。要利用各种培训和举办专家学者讲座等形式,加强金融风险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座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着力培养理论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推动政法干警深入基层和企业调查研究,注重从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

注意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发现和选拔政法领导干部。对那些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的重要岗位,要配备熟悉经济、金融工作的政法干警。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对应对金融危机中政法干警的考核,把考核情况作为检验干部政绩、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有作为、能够应对发展和稳定考验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予以重用。

三、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作用

切实肩负起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安全、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政法机关能否切实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各类矛盾碰头叠加的严峻形势下,政法机关尤其要真正担负起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全面加强政法工作,确保国家政治稳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政法机关要善于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要强化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犯罪、管理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四、切实做好金融危机下的政法工作

着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加大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及灾后重建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确保政府投资安全。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从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职工利益和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出发,进一步规范执法、文明办案,依法妥善处理涉及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案件。

着力维护司法公正。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重点加强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量刑畸轻畸重和违法立案、刑讯逼供等问题的监督,切实防止放纵犯罪和冤枉无辜。重点解决只保护大企业、服务大项目,对中小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权益重视、保护不够等不平等保护的问题,维护社会公平。重视做好息诉服判等工作,依法纠正裁判不公、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加强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依法查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贪赃枉法、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促进司法廉洁。

着力保 障和改善民生。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查处力度,促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查办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犯罪活动,查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对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依法处理,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司法保护。及时执行已复查纠正的案件和刑事赔偿决定,探索实行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着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司法素质,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处理力度,努力建设严格、公正、文明、廉洁的政法队伍。

五、以应对金融危机考验作为促进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的重大契机

篇3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虽然不像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损失惨重,但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危害。因为我国坚持的改革开放战略方针,致使一些海外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并且逐渐传递到国内经济发展中。例如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如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中石油等等都产生了巨额亏损,如果还不赶紧从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着手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金融危机就极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所以归根结底,要想国有企业能够承受住金融危机浪潮的冲击,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金融危机大环境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1.我国国有企业特点

我国国有企业在众多企业之中一直扮演着老大哥一样的角色,是我国政府大力扶持、重点培养的结果,是各类新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率先应用的典范,是其它私有企业或民办企业效仿学习的模型。正是在这种优异的环境下出生成长,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不能适应金融危机浪潮的影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短短两个月,包括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国有企业就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再不改革,必将灭亡!

2.财务管理介绍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使之能够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很好的生存发展下去,最主要的就是对其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因为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该企业决策经营调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与整个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就是对内部资金进行各项调控配置操作,保证企业财务行为整体规范化进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并为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最终实现而服务。因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其基础,所以也可以说,金融危机大环境主要考验的就是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

3.金融危机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

我国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规模和水平,但同时也走入了一个误区,即只片面追求利润和企业规模,却没有对内部改革创新起到应有的重视,一味地追求投入最低化和回报最大化,却不去考虑创新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勃勃生机,长此以往必将阻碍企业发展甚至影响企业根基。这次金融危机的到来恰好给了众多国有企业当头一棒,给了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不能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企业长远发展,要求企业积极改革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合理运用科学指导思想和先进管理技术手段,优化财务管理体系,调整总体战略发展方向,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仍能处于不败之地。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危机意识不足,准备工作不到位

许多国有企业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措手不及,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遭受到惨重的损失,这与他们平时的危机意识不足是摆脱不了干系的。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没有很好地树立危机意识,一直认为经济环境高枕无忧,无需采用有效措施去预防危机。全球范围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一些国有企业甚至认为这又是一次小小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产生不了较大的影响,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因此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融资政策和其它措施。直至金融危机实实在在出现在企业面前时,由于准备工作不足,相关措施不到位,应对危机能力不强,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遭受损失惨重,大大影响到其财务管理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许多国有企业甚至走上倒闭清算的绝路。

2.财务管理战略制定不准确

一个好的国有企业应该具备灵活多变、仔细敏感、有预见性的决策层,可以随时根据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来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战略方案,并指导企业融资投资政策的正确执行。不过目前来说我国国有企业这一块的工作环节还是很薄弱的,从实例就可以看出来。在金融危机爆发了以后,一些企业对危机实质和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并没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更谈不上有预见性地提前制定防控措施,财务管理工作滞后,在金融危机中处于非常被动的不利地位,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环境,最终导致企业资金亏损、规模缩减、人员流失,这对国有企业、对我国总体经济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3.危机应对体系不完善

当国有企业身陷金融危机中时,往往会因为危机应对体系的不完善而无作为,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来减少金融危机给企业自身带来的损失,最终酿成恶果。国有企业普遍没有养成居安思危的良好意识,也很少投入一定资金去建立健全危机应对体系,这就直接导致了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企业不能及时应对、完美解决,采取措施不及时不到位,也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监督部门去执行贯彻,导致企业的损失惨重。

4.过于依赖国家部门帮扶

国有企业是国家部门一手帮扶而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帮扶只能帮助其起步并不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给予,否则就会导致国有企业的依赖心理。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许多国有企业就是太过依赖国家有关部门的帮扶,不去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应对危机,而是坐等国家帮助其渡过难关,这也是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只有企业通过改进自身财务管理模式去应对金融危机,才能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让企业自身在这次浪潮冲击中不断完善自身,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屹立不倒。

三、金融危机环境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1.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

国有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首要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其成本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成本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前提下最大化削减成本开支,加强成本预算和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在企业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使企业拥有更强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能承受住一定程度下金融危机的冲击,减轻大部分压力,为企业后期调整政策和采取对策预留了相当充足的时间和资源,有利于企业在金融危机下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成本管理上面多下工夫多多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就能充分挖掘出企业的隐藏潜能,这对企业对国家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加强现金流管理

国有企业在保证了其成本管理工作稳定进行的同时,还应该密切关注现金流,保证企业具有足够多的现金去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金融危机既是威胁又是机会,聪明的企业会善于把握这次机会,提前做好现金流控制工作,利用并购和重组等多种筹资方法整合大量的资金,从而保证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所要求的资金基础,继而促进自身发展,也就将金融危机问题完美地解决了。

国有企业对现金流的管理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既能通过加大催收账款的力度来收齐拖欠的应收款;又能通过加速货款回流的速度来提高企业所需资金运转速度,充分保障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后盾;还可以建立企业财务风险体系,锻炼企业在日后面对一些类似危机时有条不紊展开相应对策的能力和经验,充分吸收金融危机这一教训,帮助企业长远发展,减少类似损失。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只有从财务管理方面着手,加强各方面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不仅不会被淘汰,反而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

四、结语

在世界金融危机大环境下,许多企业因为自身综合水平不足和基础实力不达标而被市场淘汰,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所有企业的领军者和带头人,一定要积极改革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从而经受住金融危机的考验,为其它企业提供优秀的榜样效应和可供借鉴的模型,带领我国企业群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本文就作者多年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编写而成,旨在为广大同行工作者日后遇到相应问题时提供一点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篇4

1.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流入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部分资金流入受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债务人资金异常紧张甚至出现资金断裂事项,这就使得企业可能无法按期收回资金。其次,由于预期未来经济不景气,部分企业延期收货,甚至拒绝收货,导致资金不能正常回流。再次,由于资金短缺,部分企业提出延期付款等要求,为维护正常的客户关系,企业不得不接受延期付款的要求。

2.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流出管理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资金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首先,为保障资金安全,部分债权人可能会提前要求回收应付账款,从而加快了资金流出速度。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加大对企业资金流动的监管力度,一旦企业有可能遭遇破产等风险,则可能要求企业提前偿还贷款。

3.金融危机对企业其他资金管理活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其他资金活动也可能遭受影响。首先,从筹资活动来看,由于市场资金紧张,这不仅会加大筹资成本,而且会加大筹资的难度,甚至难以筹集到预定的资金。其次,从产品销售等活动来看,对于大部分产品而言面临需求下降、存货增加的风险,从而会影响企业内部资金周转。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多数企业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资金管理,如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回收应收账款等,但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现实来看,资金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资金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首先,部分企业领导者资金管理风险意识不浓,往往寄希望于“危中寻机”,在资金管理中往往容易忽视潜在风险,或者认为自身有能力把握或者处理这种风险,置风险于不顾。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领导者过于注重处理与大型企业、政府部门的关系,认为公关比内部管理重要,从而不愿意在风险管理上下功夫。其次,资金管理决策不科学,决策过程中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往往依靠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意愿进行抉择,资金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理想”等方面的问题。

2.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且制度难以落实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资金管理较为粗放,细化、量化管理不够。首先,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没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或者即使推行这一制度,也仅仅根据上一年度的收入支出情况编制预算书,没有与企业发展战略、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其次,资金管理制度难以落实,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制度落实监督、考核评价制度,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形成了一种将制度停留在口头上的现象,无法为制度落实提供环境支撑。

3.资金管理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有待强化

部分企业缺乏风险发现、预防、应对体系,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无法及时的进行风险预警,随着危机影响的扩大,企业内部缺乏应急机制,企业无法作出抢救性的应急处理,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此外,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根据市场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指导。

三、金融危机下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思考

虽然爆发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影响逐步退去,但无论是从金融危机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当前全球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来看,未来仍然会爆发形式不同的金融危机,因此必须深刻总结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经验与教训,以用于指导企业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1.认清形势把握金融危机下资金管理重点

不同类型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有所差异,但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下,首先,必须加强对资金流出管理,即要把握好企业的存量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要积极推动成本节约,执行节本增效政策,要谨慎的分析和把握各种投资活动,积极开展各种筹资活动。此外,积极与上游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和协商,适当的减缓资金流出的速度,保障企业内部资金安全。其次,必须加强资金流入管理,加强与债务人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资金流动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尽可能的提前收回应收账款、外借资金,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2.规范管理科学决策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强资金管理的必然途经

首先,企业要构建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针对资金预算、筹资、营运等具体的经济活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有章可循。其次,要完善资金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技积极组建企业资金管理委员会类似的管理机构,有企业总裁或者高级副总裁直接负责相应的工作,并明确财务部、资金部等资金管理执行部门的职责,明确各负责人、经办人员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再次,企业要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决策流程,企业要明确资金管理活动的基本流程,如在重大资金活动中要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经生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批后报企业领导层审批,有效的控制资金管理风险。再如,企业可以明确定期召开资金管理会议,要求财务部门提供资金管理报告,对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积极予以完善,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