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1: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诵读欣赏”选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文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诵读欣赏”包括古诗文阅读与理解、中外诗歌阅读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欣赏等,是对单元内一组课文很好的补充,因而对语文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 它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热情。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语感”,就是对语言有一种深层次的感悟,也是对语言表述的直观判断。语文学习中,只有对语言有灵感,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才能具备更丰富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官刺激越激烈,记忆和理解将越深刻。阅读欣赏从表达、记忆和理解等多角度入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感官系统接受更多的信息,反复刺激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的感受和领悟,很好地帮助学生强化了语感,激发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2. 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的过程就是表达的堆砌,有对事物的表达,有对情感的表达,而这个表达过程需要素材的支撑,就像是做饭,要有食材才能烹饪美味。学生阅读、观察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积累过程。在“诵读欣赏”的平台上,大量阅读,经常阅读,学生更容易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语感进一步增强,语言的创作情感也由此喷射出来,创新和审美体验也逐步形成。比如说七年级上册中“文笔精华”,江南水乡的春、夏、秋、冬四季之美,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素材,对于四季景色的描绘有着更加生动的表达。另外,选取的文章语言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肯定也想自己试一试,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能够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
3. 它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诵读欣赏”所选的名家名篇书面表达规范,不同于简单实在的口语表达,也是语文学习的范本。“诵读欣赏”教学,首先要通过文章诵读,初步了解其大意及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口语表达将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比如诗歌朗诵中,感慨的“啊!”和赞美的“啊!”字在不同的语境里有很不一样的表达情绪,反复的朗读让学生渐入佳景,情感也就从声音和语调中自然流露出来,必将给固化的文字赋予更加生动自然的表达。通过诵读不同语言风格的文章,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让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语文理解力和感受力,同时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词汇量也不断积累起来,从而学生言语表达的辞藻更为华美,表达的内容更为准确,能够适应更多的交际场合。
二、“诵读欣赏”教学存在的瓶颈
“诵读欣赏”环节虽然属于是主题单元的补充和深化,但同样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其多样化的教学作用,一般只针对应试题目和应试能力进行教学。执教古诗文不再强调诵读而是强调默写,现代诗歌也只是做简要的分析,常常缺失带感情朗读的环节,这样学生只能浅尝辄止,难以达到真正诵读欣赏的目的。
同时,在“诵读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比如古诗文理解完全按照参考书上的“翻译”进行学习,而这些“翻译”只是根据某种教学套路对古诗文进行白话文描述,并没有多少对诗歌内容及诗歌感情的细致传达,更缺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自我建构,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更忽略了诵读文学的语文教育价值。
新课标明确指出,古代诗歌文体诵读学习,文言文简单阅读理解,能够依照注释理解基本内容,重点应当落在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文素养上。如果说“阅读欣赏”只是按照表层含义,单纯的“诵读”和“欣赏”,那么文章的文学性没有得到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极大的遏制。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教师没有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在“诵读欣赏”学习中,教师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学生有了正确的引导,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所以教师的范读很重要,学生应当从范读中体会阅读的技巧,领会阅读情感与文学情感的联系,声情并茂能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课程安排上更重视讲解和简单的演绎。讲解文章内容和知识理论,更偏向于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诵读内容被大大缩减。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便进入讲解和讨论的环节,也不利于记忆和应用,这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诵读欣赏”教学的突破策略
很多“诵读欣赏”的内容都与单元的课文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该板块的内容可以作为主题单元文章的扩展内容,有利于学生丰富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1. 将“诵读欣赏”的内容作为单元课文的补充。这里我们用经典篇目《春》进行举例说明。首先延展性学习要注重目的性,扩展性教育内容主要目的是深化文章理解,扩展学生思维领域,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笔精华(一)选用了高晓声的《钱包》中《充满活力的春天》来诵读,其文章内容画面感很强,可以从“文笔”和“情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品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结合相同题材的文章,对比写作手法,写景侧重点,针对景物描写展开分析,并能够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蕴含的深层次情感。由此引出由此及彼的探究学习过程,触类旁通,不断积累的过程正是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诵读教学
引言:
传统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抱着书摇头晃脑的进行死记硬背,学生虽天天有晨读, 但大多满足于熟悉课文内容和音韵上押韵的浅层次上。书读了十来年, 到头来读报念稿都难,尤其是对经典古诗词的诵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最主要的就是认识的偏颇, 忽视了诵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就是一种艺术。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基本课文中有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课文, 要了解内容, 能顺畅地朗读, 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的明确要求, 但就学生的阅读来说, 绝不应仅仅满足于对课文的朗读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 否则我们便陷于为课文而教的难堪境地。
一、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意义
1、积学储宝,增强能力
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对课本课文的学习而延伸到课本课文之外, 学会阅读课本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以成句, 生涩无味, 令人尴尬。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意,每一作品各配了一幅精美的彩图,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情画意融于一体,这在全国教材史上是独树一帜的。编者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精神美食”。在阅读与欣赏中,我们常常发现作品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富有哲理的名言警策性的诗句,读后深受启发,令人感奋。
例如《长歌行》的结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就是总结性的语言,是全诗的主旨。诗人从自然景物的变化归结到人生少壮难得,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及时努力,莫负众望。因此,中学生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每首古诗词学好用好,有条件的还可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课外读物。
2、启迪思维,领悟哲理,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事
经典古诗词中有不少说理诗,它们意蕴深远,技巧高超,还包含许多人世哲理,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例如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用通俗平实的语言说明了“知”与“行”的道理,在这里,作者特别强调“躬行”的重要性。经过亲身的实践,自己有了切身体会,才能够彻底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并能自如地运用。
又如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下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以池塘之美,隐喻读书心得。通过对首联描绘的景象加以议论,揭示题旨。要使所做的学问大有长进,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探究新问题、认识新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造。事实证明,阅读这些发人深省的诗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说理性诗歌,作者从生活中捕捉形象,在表达手法上将描写与议论巧妙地结合起来,寓理于形象之中,细心体会内涵无穷,反复诵读含英咀华,我们就能够领悟到作品所蕴含的深邃的哲理。
3、辞采美丽,让学习感受古典汉语的魅力
和现代文一样,古诗词诵读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反复、顶真、反问等。细心阅读,认真钻研,我们一定会发现作品“借喻”例句最多,如“沉舟侧畔千帆过”、“小荷才露尖尖角”、“谁言寸草心”、“尝将冷眼观螃蟹”等。当然也有不少“明喻”例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比喻极其新奇精当,既能刻划人物形象,抒发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又能使人深刻地认识事理。可谓言之有辞采,传诵百千载。这些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掌握了这些修辞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提高欣赏其他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古诗词的诵读教学方法和技巧
1、创设意境,身临其境法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 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境呢? 所谓意境, 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诗歌的意境, 通过意象的把玩, 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从而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 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 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 提高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有着优美的意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学在诵读的时候再现诗歌的意境。
例如《天净沙 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用低沉的阅读声音感受那种萧条孤独和思念亲人的情感。
2、走进内心,感同身受法
对于抒情性诗作, 教学时, 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 体验诗人的情感, 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教学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将心比心。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 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 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 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 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李白, 那是因为李白想到仕途坎坷,报国无门, 心里感到憋屈, 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跌到最低点, 是不是就这么一直低沉下去呢? 李白毕竟是李白, 在逆境中他还是充满着希望, 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庭重用的, 心情一下子又乐观起来, 但是又想到路途艰难, 出路又不知在哪里, 心里不免沉重起来, 但李白并没有消沉下去, 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下子振奋全篇。理出本诗情感轨迹,然后运用先低沉再逐渐亢奋的阅读声势感受诗人的豪放情感。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52-02
1 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学习是主动的加工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在此理论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下引入“以读导学”教学方略,试图在实践中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方法,并使之具有操作性,这显得十分必要。
读书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但近年来人们对之有所忽视,“讲”和“问”代替了读。其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读中可理解,理解中再读,记忆久、感悟深、效果好。教改需要教师转变一个观念:课堂上克服教师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能力,尤其是对初中生,其思维需要得到持续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与课程共同成长,在探讨如何传授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时,教师要不断转变、优化教学的方式,做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示范引领者。
2 概念的界定
“读”、“导”与“学”有辩证关系。“读”是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导”是教师多种形式的导,学生“读”与教师“导”二者有机结合,读导互促,最终目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学”语文,以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笔者分析认为,这里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通过读,感知探究文本,二是让学生学会读的方法,即掌握学法,学以致用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前者是课堂目标,后者是最终目标。
因此,“以读导学”就是以达成提升语文素养为目的,逐步构建起以读为本、以学为主、导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3 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语文“以读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方面的研究,时间基本是在2000年后,基本是针对传统教学弊端提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重视读的方式方法。但笔者发现,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而且研究得比较全面,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以读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对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以读促写”的论文也不少,但主要阐述“读”的重要性和与对写作的促进作用,而对“以读导学”系统化的操作研究较少,而且主要是在具体课例中的实践运用呈现的,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具体的操作模式。这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不无关系,也不排除中小学衔接上出现了断层。我们可以借鉴对小学“以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结合初中生特点,进而探究初中语文“以读导学”的可行性与价值。
3.1 小学学段“以读导学”方面的研究
(1)阐述“听、说”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意义。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口头语向书面语转化的重要时期,各种形式的朗读能有效促进这一转变的进程。学生年龄越低,越是依赖词Z以外的信息来理解语义,而说话的语气、表情、语调、音高、姿势、动作等都是儿童学习语言、把握语义的重要渠道。
(2)阐述语文教师要重视“读”,强调学法,“授之以渔”。创设读的氛围,丰富读的形式,渗透读的指导。例如《让“自读导学”穿上“以学定教”的鞋行走》一文。
(3)介绍“以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具体操作步骤。如采用“六读五导法”的“读导互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练导学”的“和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巧用“读导法”的“以读定导”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等。
3.2 初中学段“以读导学”方面的研究
(1)重视朗读这一教学方式。《让朗朗书声回归语文课
堂――重唤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一文引用了新课标里“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要求,对朗读的重要性、通过激发朗读兴趣、优化朗读技巧、注重体验感悟,养成良好习惯等方法将朗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还原语文本色之美。《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训练》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过程既要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也要有专门训练的内容和措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不断趋于完善。
(2)对初中教材中的现代文中兼有诗歌或文言特点的篇目,采用“以读导学”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究。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通过“朗读――精读――赏析――理解”的方式理解文章精髓,“欣赏诗一般的语言”;《端午的鸭蛋》通过学生自主地读、以“读”为主线,穿插老师适时地导的方式品味汪曾祺大师的语言艺术,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重视对初中生思维的培养,学思结合,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思维发展与小学相比有了新的飞跃,提出利用“学生主体参与,分组合作”、 “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策略和诵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初中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思维,以领悟理解为学习的操作目标。在《初中语文“主体参与”模式下的诵读教学法初探――如何运用诵读来管理语文课堂阅读学习》一文中,有其独特之处。除了上述第2点的朗读指导、精读、赏析、理解外,还添加了交流诵读体验、诵读评价及问卷调查等反馈效果的元素,更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值得借鉴。不足之处是诵读只是“读”的其中一种方式,略显单一化。
(4)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较少,而且课型集中在自读课,主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如在《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导学策略探究》一文中介绍了“自读导学七步式”有效教学模式:导入――自读――思辨――点拨――互动――实践――小结,但研究还欠深入,侧重于“读”,轻视了“导”的阐述,作者也在文中提到“仍需继续探究、积极构建自读课文的‘高效教学模式’”,不无遗憾。
由上可见,在研究初中语文“以读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存在指导方法、策略较泛,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只强调如何“读”或强调如何“导”是片面的,是不系统的,如何在“读”中“导”并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模式,是最核心也是最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对初中语文“以读导学”课堂模式的研究需要教学工作者通过在教学第一线进行“反思――实践――反思”的方式,探求落实对学生语文学科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的真正有效、高效的途径。
4 现实意义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在语文新课改不断向纵深推进的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特征,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突破口,以构建“以读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当下聚焦课堂教学,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 张永昌.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训练[J].学科教育,1999,(03).
[2] 霍海生.“读导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1,(23).
[3] 谢琴.以读导学 落实主体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8,(01).
[4] 朱国成.让“自读导学”穿上“以学定教”的鞋行走[J].小学教学研究,2014,(1).
诗歌是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但由于文艺理论知识滞后、教师的学识素养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中学诗歌教学还存在诸如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手段极端等问题。本文就结合本人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进行一些探讨。
一、在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更深层次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现代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现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初中生的人生阅历比较少,难以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将现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进行一些介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将现代诗歌的教学与审美教育、德育结合起来
初中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现代诗歌的教学与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祖国培养一批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当代的初中生思想也受到了许多干扰,所以需要通过现代诗歌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统的思想。现代诗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在初中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