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价值范文

时间:2023-08-16 09:21: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价值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教育价值

篇1

第一,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考虑。你会发现如今在中国,很多社会的病态都与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不高有密切关联。比如,一些人为富不仁,一些人一心想赚快钱,还有很多人喜欢炫富,等等……这些社会乱象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不劳而获或是少劳多得。或者,我们从特定角度看,很多社会病态都可以归因于与劳动有关的价值观的偏差,需要通过在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正如你在问题中所说的,现在咱们国家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很快将会成为第一。我们的人均GDP也已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说整个社会包括我们的教育都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那么,当我们告别了以体力劳动为主导的旧时代之后,有一些课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脑力劳动的比重会不断增加,但最基本的体力劳动的成分依然存在。那么,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去定义劳动教育所说的“劳动”呢?究竟怎样的社会安排才更有利于让人们在诙中获得尊严、拥有劳动的光荣?应当怎样让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看到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直面、回应这些课题,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迫切、重要。从更积极的角度看,一个能够拥有劳动意义感的劳动者可以更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让全体国民特别是少年儿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从而愉快地劳作在共和国的大地上,这对于新时代中国人生存质量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从教育本身的角度考虑。我们强调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教育本来就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另一方面,一个最根本的理由,社会主义运动说到底是为劳苦大众主张权利的,是以承认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为非常重要的价值原则、教育原则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让劳动者克服劳动异化状态,摆脱剥削压迫、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本来就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最为根本的一个诉求。从价值体系上讲,无论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还是今天的中国,崇尚劳动价值、追求劳动创造、尊重劳动创造的主体――劳动人民,都一直是最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体系中,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教育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形态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所以,如果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办真正的社会主义教育,按照讲的“不忘初心”,劳动教育就应该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劳动教育的内涵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内容也很丰富,包括了劳动技术、社会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等。在您看来,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檀传宝:你提到的这些都是劳动教育的具体形态,但是形态的划分标准不一样,比如说以场域划分的话,就包括家务劳动、学校劳动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等。我更多的是想谈另外一个标准,我觉得无论是在学校、社会还是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显的部分,比如说在劳动过程中学一些劳动技能、产出一定的劳动产品等等;另一方面,我认为之所以要开展劳动教育,在外显的部分里面隐含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劳动教育固然要学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是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确立劳动价值观。在的价值理论里,非常崇尚和强调的一些原则,比如说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所强调的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强调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以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教育理论强调体力、脑力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等等。开展这些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劳动教育要特别注意让孩子通过参与劳动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人民。我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这个。

:您认为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是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呢?

檀传宝:真正要把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建立起来,当然是要靠学校来进行相关的教育。但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我觉得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社会风气和家长的观念要有所改变。如果社会本身风气就不好,比如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富二代”炫耀其不劳而获的生活,居然还有很多人羡慕不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想要有效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肯定会遇到重重阻力。另外,很多家长在心底其实并不认为劳动观念是重要的,认为只要学习好,孩子在家里就可以什么都不干。在这种情况下,谈怎么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就会很困难,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根本没有加强劳动教育的土壤。

对学校教育来讲,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第一,劳动教育本身要在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在整个学校文化中确立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应该成为当前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学校文化里本身就存在大量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那就算是学校有劳动课,作用也会很有限,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我认为社会氛围的改变,包括学校文化环境的改变,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形成一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比开设多少劳动课程更为重要。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被弱化、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有老师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异化的现状呢?

檀传宝:目前可以说劳动教育的异化和边缘化非常厉害。我认为主要有三种表现:

第一,把劳动看成是一种惩罚,比如迟到了罚做一周的值日等等。劳动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但是当劳动和惩罚等负面心理体验建立联系的时候,就是反劳动教育而不是劳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种异化。

第二,把劳动教育异化为学习一种技能。设想一下学生花很长时间只是学会怎么剪纸,若这一学习经历对他的课业成绩、身心健康没有太大作用,这样的劳动教育肯定会被边缘化。通过劳动生产和实践的确应该、也有可能学到某种技能,但是劳动如果仅限于技能的学习,而有些技能高考又不需要,这样的劳动教育怎么可能不被边缘化呢?

第三,把劳动教育异化为一种娱乐,比如一些毕业班学生平时学习很辛苦,所以学校会组织他们去参观一下工厂、农村,当作生活的调剂,这就更没有意义了。现在很多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些劳动安排,认为这就是带着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了。其实所谓的“劳动安排”,基本就是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用一天或半天时间带学生“活动”一下,而这就同时意味着平时学生都不会做这些“劳动”的“活动”……这样的劳动教育,效果当然会极其有限。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这三种思维或异化、或窄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

这就回到了刚才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里边缘化,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劳动教育,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家对劳动所蕴含着的最重要的教育价值没有清醒的认识。劳动教育其实有时候只是要还原某些人生的常识。例如,如果所有人都不种庄稼,面包从哪里来呢?这是常识,但问题是现在很多人会忘记,一心想着不劳而获,不愿意通过辛勤劳动去创造价值。其实,劳动教育也可以有使人愉悦的功能。但劳动教育真正的愉悦,应该是对劳动过程、劳动果实的欣赏带来的那种精神性愉悦。在帕夫雷什中学,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叫面包节。孩子们种的头一茬麦子收获以后,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苏霍姆林斯基会让孩子们请自己的家长来品尝。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愉快真正是劳动的喜悦――由他们亲手种植的小麦做成面包的那种芬芳,是劳动的芬芳,能够鼓励孩子以后再去进行新的劳动,而不是肤浅的认为,劳动就是我学习累了、去放松一下,那不是真正的劳动的愉悦。

:虽然一直以来学校都有开展劳动教育,比如开设劳技课、组织劳动实践活动等,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您认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才能够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呢?

檀传宝: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不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本质不清楚。教师可能模糊地知道劳动教育很有必要,然后就M织学生开展几个相关的活动,但可能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劳动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以劳技课举例来说,如果认真去安排的话,可以大大促进孩子各科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要让劳技课变成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综合应用的领域,思考孩子在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这些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哪些在劳技课可以用得上?这样就既有劳动教育,也强化了孩子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劳技课的设计应该是这样的思路,而不是只学一个剪纸或者陶艺就叫劳技课了。因此,我是主张劳技课更多的应该是校本的,学校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思考哪些知识可以应用,再去设计劳技课,才是正确的思路。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专门的活动和课程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仅仅通过这一种渠道去实现劳动教育所有的任务。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真正意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就会明白并不一定非要花很多专门的时间去完成某一个专门的活动,道德与法治、历史课、语文课、班团活动、师生交往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

除了开展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两件事。

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跟上去。比如现在很多老师本身已经没有劳动光荣的观念了,甚至有些老师特别羡慕那些不劳而获、挣快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指望他对孩子有正面的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这对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相关课程的建设要跟上去。比如说历史课,过去的历史教育特别强调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那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历史课就只讲帝王将相,而劳动者在历史中的意义完全被人忘记,那肯定是不对的。无论是历史或其他课程,都要注重挖掘劳动教育的素材。

这两点非常关键,因为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或者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不能渗透到学科教学里,只是偶尔带学生去专门劳动一下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那样,可能劳动课甚至都带有反劳动的性质了――因为大家体验到的只是劳作的辛苦,却感受不到其中的价值,孩子们就更不愿意劳动了。所以归根结底,整个教育系统要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科教学都应该配合,再加上专门劳动教育的课程安排,才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您谈到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十分关键,那究竟如何才能够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实践您刚才所说的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呢?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您又有哪些建议?

檀传宝:要让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我觉得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教育要从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这个角度去看。所有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清楚地意识到,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是保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劳动教育要从孩子的健康人格成长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孩子从小就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他将来必定会非常自私,那样是不会真正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人生将是非常悲哀的。而引导孩子过有创造性的、充实的人生,能够拥有健康的精神人格,是不能离开劳动教育的,教师也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劳动教育要从社会改造的角度去重视。正如我刚才说的,现在有那么多社会病态其实是因为人们看待劳动的观念出了问题。要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也有两个建议。一方面,现在很多老师,尤其年轻老师,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劳动价值观,这就好比数学老师不知道数学,那你怎么教?所以广大教师需要去了解什么是劳动价值观,了解劳动价值观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当教师明白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具体要去实施的时候,要考虑有创造性地去推进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课又变成另外增加的“课业负担”,而是要思考如何把劳动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形成综合学习的课程形态,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动机、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渠道。这种创造性不是异想天开,要与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实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协作,但如今很多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习惯,“家里的活儿不用孩子做,只要好好学习就行”是很多家长仍然持有的观念。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檀传宝:首先还是要明确,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这是一个大前提。具体到家长要做哪些改变?我认为有两点。

第一,不要把学习跟劳动看成是对立的。在我看来,其实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家长完全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学习,来帮助孩子确立付出努力才能够有所收获这样的“劳动”观念。正如大人要通过劳动去创造世界,儿童要通过学习去获得成长,我们完全可以把劳动和学习建立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勤奋学习看成跟劳动没有关系的一个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孩子如果认真学习,也可以视之为勤劳的一种表现,也是值得鼓励的。

第二,家长不能把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看成是与儿童生活没有关系的。你所说的很多家长在家里不让孩子劳动,一方面是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的教育意义,另外一方面是在这个少子化时代,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许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家务。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爱自己的孩子却不考虑教育意义的话,有可能就只是一N溺爱,反而会害了孩子。所以我觉得让孩子适度地参加有意义的家务劳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育儿童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等等。他如果什么事都不做,那怎么学习做主人呢?这就需要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进行变革。一旦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就会自觉去考虑哪些劳动方式对孩子是合适的。我觉得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把学习跟劳动联系起来,是一个最为可行的选择。

篇2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才能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有协调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或长或短都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学校生活,在这阶段,学生的身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充沛、旺盛的精力从事文化学习,以健康的心态进行各种交往,还影响着学生今后能否很好地面对社会迎接各种挑战,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体育教育能实现这一功能,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另外,科学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的功能,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有利于学习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体育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措施。体育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青少年学生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校体育本身就是普及我国群众体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校不仅能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还能了解体育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成为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一员。另外,系国魂于民心的竞技运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而竞技运动的基础也在于学校体育。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学校体育打下的基础,最后才攀登上竞技运动的高峰。所以说,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的高低。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并在练习中得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成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和理论与亲身实践的高度结合这样两个显著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的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基础却是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传授,技战术的演练,示范保护的完成,在教学中对不同学生各类情况的分析和处理,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等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

体育教师的劳动也具有一般劳动的三种形态。即劳动的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结形态。体育教师的劳动在这三种形态中与其他学科也有不同的特点。首先,体育教师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出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那样明显、突出和迫切。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体育教学的要求,一方面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努力保持一定的体能储备。人到一定年龄后,体力必然下降;锻炼停止一段时间,动作就呆滞,技术就生疏,平时不进行身体运动的备课,课堂上就再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师潜在形态劳动的特点。

其次,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性格和运动技能的明显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学生共性的同时还必须特别注意个性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教师的劳动场所多在室外,他们除了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外,还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之其它课任教师不能不说要辛苦许多,这是体育教师劳动过程中流动形态的表现。体育教师劳动的凝结形态(劳动成果),如前面所述,也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和特征。

再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多的教育效应。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范围。他们除了校内的“两课两操两活动”外,还有校外的各种体育竞赛、交流辅导等各类工作。仅就校内来看,他们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大20%左右。从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来看也是如此,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乐观活泼等优良品格,以及娴熟的技巧、健壮的体魄、优美的动作都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尤其是体育本身的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与青少年的心理需要是相适应的,这既是体育引起他们关注和追求的原因,也是体育教师劳动的作用深度所深化的原因。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都是重要的,也是体育教师劳动效应的客观反映。

三、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表现在学生体质的增强上。这种价值在通常情况下既可观察得出,也可用定量的方法测量出来,这是一种有形的价值体现。

2、体育教师的劳动创造了大量的潜在的无形价值。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高尚思想品德和情操。这是一种以意识和能力为表现形式的.无法进行测量的无形价值。

3、体育教师的劳动影响着未来一代社会劳动力的质量。

4、体育教师的劳动促进了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

5、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也表现在学生智力的发展上。体育教师的劳动不仅通过学生体质的增强而间接地作用于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培养他们智力的发展。

四、结论

篇3

一、职业教育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根据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规律,职业教育能够而且应该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两者并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职业教育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在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各类农民工培训1080万人次[9]。农民工培训人数仅占总人数的4.27%,这对农民工的培训需求而言是杯水车薪,职业教育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发展没有从过去的行政指导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还没有完全摆脱对政府的依靠,不能自觉地面向市场、更多地依靠市场需求来自主办学。

2.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职业教育的生源绝大多数都是统招或对口招收的在校学生,而广大的已经从事工作的农民工则没有被纳入招生对象。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按年龄分,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10]。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41岁以上的占到55.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到50.6%,而当前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绝大多数为20岁左右由高中或初中毕业的新增的年轻的劳动力。农村新增的年轻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实现了转移,但是现有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则是被职业教育拒之门外。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生产中,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无法有效提高,这又反过来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

3.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的职业教育以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占绝对主导地位,这种2-3年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农业转移劳动力在没有新的收入来源的条件下不可能选择这种在时间和金钱上昂贵的培养模式。而非全日制的中短期职业培训,这种学的快、用的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广大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更能为广大农民工所接受。事实上,职业院校的这种培养方式很少。4.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完全以就业为导向,许多课程内容与实际职业标准脱节;教育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岗位联系不够紧密,忽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应做好以下几点。

1.面向社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职业院校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抓住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个发展的历史机遇,迎合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大力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制度创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职业培训方面的优势,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效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的职业素质,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解决“三农”问题发挥应有的作用。

2.扩大招生范围。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不仅有农村的新增劳动力,更要把现有的劳动力(农民工)纳入招生范围。不可否认,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民工素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却使他们望尘莫及,他们不可能也不会用2-3年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全日制的学历教育与训练,而中短期培训才是他们可能接受的学习方式。职业院校要紧紧抓住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个巨大的职业培训市场,推动办学机制的创新,吸引农业转移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创新农民工在校学习的相关制度,制定适合广大农民工实际需要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农业转移劳动者的从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逐步融入城镇,实现脱贫致富。

3.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重,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突出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面向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学习需要,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将专业课程进行分解,分段让农民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何时学习相应的培训内容。

篇4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学校体育学里面提到: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现代意识、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每个的成长,或长或短都必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才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成员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快慢,同时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

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而学校体育在其中起着基础作用。从我国人口组成上看,青少年和儿童占总人口的1/3以上,每人都要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学校生涯然后走上社会,参与社会的劳动。社会劳动成员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强弱和盛衰。学校体育正是为他们提供了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纲要”实施的对象重点就是青少年和儿童,学校体育为他们成为有丰富学识,有健壮体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学校应该把学校体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地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学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进行的。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练习中收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学就具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的特点。

从体育教学手段特征看体育教学形式是多样化的、具体化的,师生多在动态中,身体与身体的接触对抗过程,潜在的意外和伤害的预防过程、身体与器械结合和使用等等,决定了体育教师劳动的动态性和体能的支持性,技能的获得性以及给予学生的示范表现性的特征。

从体育教师的劳动的本质看: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的。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背后却隐含着颇大的脑力消耗。首先,体育教师除作为示例在形态劳动者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备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出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那样明显,突出和迫切。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它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教师教学组织过程中和其它教学一样,都必须兼有教育的过程,而体育教学的教育过程是在不断的互动中完成的,学生的感观在生理、心理随胜利与喜悦、失败和挫折中得到表现,教师的言行所引起的刺激进而使接受体育教育者,从情感、意志、精神等方面得到振奋和升华。体育教师的教学环境、教学和运动空间、使用的用具、项目的多样性、学生个体运动能力和集体配合的差异不仅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而且还是对人的意志品质、道德行为的考验。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在把自己的潜在形态的劳动通过流动形态的劳动转化为学生成果的凝结形态过程的特点。

从体育教师工作的成果看,体育的劳动成果与其他学科不相同,不能单从科研成果上看,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学校在评定体育教师的职称时就出现了不设岗或拿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的劳动作横向比较的倾向,竟出现了用一般教学程序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来等生搬硬套体育教学。认为体育课既不批改作业又不做实验,体育教师很清闲。殊不知,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全校学生的早操、课外辅导、群体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又是在教师下班休息时进行的。

三、结论

1.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强度较大的劳动。

2.学校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应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3.体育教师的劳动创造着积极有意义的价值。在学校体育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体育教师,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尊重,他们的劳动价值应该得到正确的评价和回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工程”的工作才能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篇5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学生智力开发和个性气质的塑造者。而体育教师同样肩负着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和科学实践经验、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的重任。

一、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体育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通过他们的劳动对象──学生来具体表现的。

第一,学生体质的增强:由于教学和体育锻炼,使学生体格发育匀称,运动能力提高,抵抗疾病和适应各种外界环境能力增强等。它是可察看的,可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出具体量值,称之为明显有形价值。

第二,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体育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它是以意识和能力等形态作为表现形式的,是无法测量和计算,称无形价值

第三,学生智力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不仅通过学生体质的增强而间接发掘他们的智力潜能,而且也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产生良好影响。这一点往往由于世俗的偏见未能被大多数人认识。

二、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体育教师的劳动过程

体育教师的劳动具备的三种形态:

1、劳动的潜在形态:体育教师通过学习和训练、业务进修、备课、开展教研活动等,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身体机能状态达到了适应教学的水平并储备起来,这就构成了体育教师潜在形态的劳动。这种劳动在未投入教学之前是不易被人们认识的。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需要不断付出新的劳动来丰富这一构成。

2、劳动的流动形态:进入教学过程,体育教育在这一过程里,把个体劳动的潜在形态释放出来,积极地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体育锻炼知识、运动技能技巧等,沿着各种途径向学生输送传递,使之从自己的身上向学生“流动”,从课堂教学到业余训练,从早操、课间操到课外体育活动。

3、劳动的凝结形态:是学生被教育加工的过程。体育教师凝结形态劳动的构成形式,是在体育教师主持的各类活动中,学生知识的丰富,运动技能的掌握,思想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发展,体力的增强转入到教育劳动的特殊产品――被教育的学生身上,与学生学习劳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学生劳动的潜在形态,为他们在社会中进行高效率,高价值的劳动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就是参与了社会劳动的再生产。

(二)体育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

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现形式上看,绝大部分由示范动作、帮助保护、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构成这些表现形式的实质基础是颇大的脑力消耗,各种运动技能的获得,示范保护的完成,在教学中对各类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处理,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和灵活运用等都是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因此,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劳动。

(三)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与深度

在同等的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能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产生更多的教育效应,对学生施加的影响胜于其他教师的劳动范围。首先,校内的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外的各类竞赛、交流、辅导等工作,仅校内部分,体育教师的劳动范围比一般教师大15%-20%左右。其次,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敏果断、乐观活泼、为集体高度负责的优秀品质成为一种无形的深沉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发挥巨大作用。再次,体育本身固有的特点,如其竞技性、娱乐性与集体的协调性都是与青少年心理特点相吻合的,这既是体育引起他们注意和追求的原因,也是体育教师劳动作用能深化的原因。

三、体育教师的劳动需要创新性

(一)体育教师角色的多元性决定了体育教师需要创新性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劳动。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实际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由每个教师亲自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带上每个教师显著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可见,教师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这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关系到能不能始终以一种创新思想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因此,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新者。

(二)教育对象的特殊决定了体育教师需要创造性

教师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意识、有感情、有理智的活生生的人,是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个性、不同思想行为的一代青少年学生,而且他们又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视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征,灵活应用各种适当的教育方法,并积极尝试新的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此,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创新性。

(三)体育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创新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使他们呈现出复杂性、变异性、不可预测性。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表现为乐学、善学、能学、自主学习,只有在创新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体育教师实施创新性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体育教师劳动观念的更新

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其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而教育活动及其效能、质量又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因此创新性教育应从思想观念着手。首先,要树立创新教育目标观。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教育在目标的认定上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师生一致的目标。教师有了创新教育这一目标观念,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均等机遇和平等权利;就会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就会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为创造而教”,创造性地教;就会满腔热情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创新素质。其次,要树立新的师生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唯师是从”专制型师生观,建立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乃至富有理性的健康人文精神的争辩。这对于发展师生情谊,促进学生人格和智力发展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教师劳动方法的革新

教无定法,但又不可无法。实施创新教育要从注重教法转移到注重学法上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参与性”,创造的智慧和结晶往往在教育情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反复探索,日臻完美。这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潜能也就释放了出来。教学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应加强研究和实践。其次,教会学习,尤其是教会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在现代社会,“会学”显然比“学会”更重要,“会学”的深层含义不在于教师给学生以“黄金”,而是教会学生价值更高的“点金术”。国内外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研究探索法”、“小群体学习法”等都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三)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创新

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教育应该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一个人创新精神越强烈,其人生价值也越高,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教育过程绐终应该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完美实现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体育教师只有从更高意义上认识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以此融入生命活动之中和作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手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欧小松,刘洪宇,魏志耕.创新教育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小蓉.体育创新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篇6

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特殊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应从早期抓起,必须将其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让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促进他们的机敏性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树立热爱体力劳动的观念,为实施职业教育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我校作为一所寄宿制聋哑学校,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的职业技能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会家务劳动,加强生活自理能力

聋校大部分学科都含有职业教育的因素,为劳技教育提供有关的基础知识。语文课从发展语言和智力方面打好基础;数学课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测量绘图等技术,为木工、瓦工、缝纫等提供了看图、制图、计算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常识课学习一般的机械原理;美术课为从事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等职业技术打好基础;在专业技术理论课上传授劳动训练项目的基本知识原理、工具的使用等。同时还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兴趣培养,我校共成立了刺绣、织毛衣、缝纫、养花、修理等10多个兴趣小组,使部分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努力加强劳动基地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及聋生特点,我们利用校园空地进行了蔬菜园、花卉园、绿化带、农作物园和果树园的区域种植。我们还准备在农村购地20亩作为校劳动基地,让学生学会农村的种植、养殖技术;准备在校园内建立日光温室,为学生提供冬天课外实践的场所。此外学校还设有注塑车间、纸盒车间、缝纫车间,学生每周拿出两个半天的时间到车间从事实际操作,低年级从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做起,如做绢花、钩手套、打粘布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从不同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劳动技能、技巧。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他们远离父母长期寄宿在学校。学生刚入学时行为能力、自理能力都很差,比如:没有刷牙的习惯,不会洗衣叠被,不会扫地、拖地等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的教育,还对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家政劳动训练。

比如:1—2年级进行刷牙、洗脸、整理床铺、洗衣、扫地、拖地等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3-6年级进行缝纫、编织、做饭等家务劳动的训练。学校安排任课老师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对各班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生活教师则在平时给予一定的指导。经过不断的训练及养成教育,我校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够自己洗头、洗澡、洗衣服,能够自己整理床铺、衣物,能够自己打扫寝室、教室卫生……当你走进学校,看见那干净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还有那些穿戴整齐、漂亮的学生们,你就能感受到我校的学生有较强的生活、劳动自理能力。我校高年级的学生则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手工劳动技术。比如:学生们穿戴的毛衣、手套、围巾不是他们掏钱买的,而是自己编织的;学生们的衣服破了、开线了,他们都能够很快地修补好;放假回家了,学生们能够在家为父母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转贴于

二、学会养花种草,感受美好生活

聋生生理上存在缺陷,性格孤僻、自卑,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偏见和误解,这样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障碍。著名作家航鹰曾经说过:“心理残缺比生理残缺更加可怕,保持心灵的完整与高尚,才会使人活得充实而快乐。”为了让聋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我校在2005年启动了“养花种草,爱心工程”活动,及以班为单位开展了养花种草活动,学生们精心地给一盆盆花草浇水、松土、施肥……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宝贝一样呵护着这些花草。当学生们观察到枝叶上又长出了一片新嫩芽,他们会欣喜若狂;当学生们看到那盆花又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他们会欢呼雀跃。

篇7

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求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这些新论断、新理念、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人才、就业等工作的职能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培训事业发展。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给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通篇贯穿着改革的精神。我们必须抓住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力度,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训、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作为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和持续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要用改革的精神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发展,着力破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业培训、技工院校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的纷纷涌现,势必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产生新的更大需求。我们要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统筹运用制度、法律、政策等手段,确立职业教育培训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发展路径。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加快职业教育培训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大力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表彰、激励等方面的政策。

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对职业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效的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基础,高水平的技能培训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前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要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和稳定就业为指针,大规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不断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

二、增强改革意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改革部署。职业培训是劳动者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把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增强改革意识,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

构建这一体系要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培训对象广覆盖。把城乡全体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基本消除劳动者无技能从业现象。二是培训类型多样化。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兼顾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努力满足劳动者差异化需求。三是培训等级多层次。完善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畅通技能劳动者职业发展通道。四是培训载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动员各类优质资源向职业培训集聚。五是培训管理规范化。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对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质量、资金使用进行全方位监管,实现职业培训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构建这一体系要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健全制度。要以构建技工院校培训体系、用人单位培训体系、社会培训机构培训体系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体系。要把职业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促进就业创业的整体工作中进行部署和推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制度,推动职业培训立法工作。二是完善政策。要及时调整完善培训重点、培训补贴、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发挥就业政策对培训的引导作用,表彰奖励政策对培训的激励作用,技能鉴定政策对培训的促进作用。三是加大投入。要加大职业培训各项补贴资金的整合力度,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的比重,增强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作用。四是突出重点。要抓好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企业高技能人才等重点人群的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要组织实施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等重点行动计划,带动职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

三、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培训是面向全体劳动者、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基本培训制度。技能人才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技能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更多依靠动手和实践。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培训依然存在着教育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训脱节等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式,坚持把就业作为基本导向,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根本宗旨,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直接目标,创新“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中国特色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模式,重点要在四个方面深化改革。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才的桥梁。要遵循市场规律,完善校企合作的机制,形成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推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二是加快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工作规律和学习规律,融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提升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三是积极探索职业培训包教学。职业培训包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集培养目标、培训要求、课程内容、培训方法、考核评估为一体的职业培训规范。要加快开发突出职业素养和技能训练的职业培训包,规范培训教学活动,提高培训质量。四是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学徒制培训是我国传统技术工人培养的主要方式。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改革传统的以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探索建立“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引导企业加强青年技工培养。

四、增强责任意识,全力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各项工作落实

方针政策已经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我们要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

要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整体推动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各级人社部门要勇于担当,坚定信心和决心,把技工院校管好、办好,充分发挥就业服务、技能鉴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等工作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的引导、支持、促进、服务、保障作用。要以管宏观、规划、指导、督查等工作为重点,以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开展活动为抓手,坚持内涵发展、市场制胜,全力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和转型,并着力解决学校经费投入、基础建设、招生就业和教师、学生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F0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01-03

一、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问题

斯密的价值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他在考察价值问题时,最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1]。”同时,斯密进一步分析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决定于使用价值,但却错误地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会有交换价值。他并不理解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并不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及商品之所以具有这二重属性的原因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因此,在他看来,劳动生产物天然就是商品。至于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劳动生产物才变成商品、生产商品的劳动才具有价值,他却从来没有考察过,他所注意的只是商品交换中交换价值的量的比例。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又比斯密前进了一步。他明确指出了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他说:“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或者说,如果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益于我们欲望的满足,那就无论怎样稀少也无论获得时需要费多少劳动,总不会具有交换价值”[2]。事实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成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李嘉图还大体上区别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认为,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而交换价值则是两种商品的交换关系,即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关系。但李嘉图仍然没有考察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看到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态。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因而创造价值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属性,“作为相同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3]。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它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效用作为载体,内在于商品中,外化为交换价值。

二、关于价值决定问题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这是他价值理论部分的最大贡献,也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他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1]。“任何一种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1]。由此看出他肯定了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即肯定了两种商品相交换的基础在于都耗费了劳动,并且斯密还进一步探讨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问题,他认为劳动既是价值的源泉,两个商品相交换就是因为耗费了等量劳动,但劳动又极不相同,“一个小时的困难工作,比一个小时的容易工作也许包含有更多劳动量,需要十年学习的工作,做一小时,比普通业务做一月所含劳动量也可能较多”[1]。因此“一小时艰苦程度较高的劳动生产物,往往可交换两小时艰苦程度较低的劳动生产物”[1]。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把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问题,可见斯密明确地认为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所决定。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他的资产阶级偏见以及方法论上的二重性,造成他在价值论上不能前后一贯地坚持科学的观点,还存在不少庸俗成分。如他混淆了耗费劳动和购得劳动。斯密在正确地肯定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耗费劳动决定的同时,又错误地提出了商品价值是由这个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决定的。实际上就混同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斯密所说的购买到的劳动指的是活劳动。但实际上所能购买的是劳动力,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工资。如果由购买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就是用劳动力价值即工资,决定商品价值,这显然是一种价值决定价值的循环论。由于斯密把耗费劳动与购得劳动等同起来,也就混淆了价值的内在尺度(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和外在尺度(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等一系列概念。

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关于劳动决定价值的学说,在他看来商品有两种,“一种商品如罕见的雕像、图画、古书、古钱以及珍贵的葡萄酒等,单只由它们的稀少性决定,因为这些商品不能由人类的劳动来增加他们的数量……”[2]。这类物品的“价值与原来生产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全然无关,而只随着希望得到它们的人的不断变动的财富和嗜好一同变动”。而另一种商品是由人类的劳动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它们的数量。他所探讨的就是这种商品的价值,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他写道:“说到商品,商品的交换价值以及规定商品相对价格的规律时,我们总是指数量可以由人类劳动增加,生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竞争的商品”[2]。李嘉图把自己的研究限于能够无限制地再生产的商品的价值,这是他的一个功绩。按照李嘉图的意见,商品的价值只能由耗费掉的劳动决定,而价值的大小则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他说:“如果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规定商品的交换价值,那末,劳动量每有增加,就一定会使在其上施加劳动的商品的价值增加,劳动量每有减少,也一定会使之减少”[2]。李嘉图的价值学说的主要科学功绩,就在于他坚持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他批评了斯密用购买到的劳动来决定价值。并且一开始就反对斯密把价值由耗费掉的劳动决定与购买到的劳动决定混为一谈,而同时还指出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和用三种收入来决定价值(即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收入)是错误的。李嘉图之所以能够了解购买到的劳动量不能作为价值尺度,是由于他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由于机器的采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而商品的价值和价格都降低了。李嘉图把创造商品的劳动看成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他没有研究过这种劳动的性质,只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价值量的分析上,因此,他虽然正确地认为价值不是由某种产品生产时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但仍然没有寻找出斯密之所以又提出价值由购得劳动决定的真正错误根源,也就不能科学的解释为何和如何确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由上面分析看出,李嘉图坚持和发展了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为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对李嘉图在这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指出:“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4]。然而由于受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局限,他既忽视价值的本质,也不能历史地考察价值,没有分析价值形式,没有解决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为什么和怎样表现为价值等一系列根本间题。“作为价值,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表述方法,《资本论》第1卷谈道“虽然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就一个货场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由此,各种市场价值相片里的市场价格,按平均数来看,就会平均化为市场价值。”这样,抛开流通过程供求数量不一致的情况,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只是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这一定义阐明了价值的本性。《资本论》第3卷以流通过程作为直接生产过程的补充,以完成资本的整个运动过程。马克思指出:“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这一定义考察了价值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相互作用中,在竞争中所形成的特性。

三、关于商品价值构成

斯密正确地认识到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决定,但是又断言,商品的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反过来,他用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也就是商品的价值只分解为(v+m)或者(v+m)决定商品价值,丢掉了不变资本部分的价值(c)。斯密这种错误观点的要害在于混同了商品价值(c+v+m)和劳动新创造的价值(v+m)。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基于以下原因:从阶级根源上看,他只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看问题,只关心价值的增殖,而不变资本的价值对价值增殖是不起作用的,因此,他重视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却忽视了不变资本的价值。从理论根源讲不了解商品生产的历史性,从而不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有两重性。

李嘉图同意斯密关于商品价值可以分解为三种收入的说法,但不同意斯密的价值由三种收入决定的观点。他认为商品价值中不仅包括直接生产商品时耗费掉的劳动,而且也包括生产生产资料时所必需的劳动,这是李嘉图价值学说的又一贡献。但是,李嘉图并不了解在同一劳动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和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是如何同时进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别创造商品的同一劳动具有两个不同方面,即劳动二重性。

马克思指出,生产费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劳动(物化劳动和直接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构成商品本身的实在的生产费用,与这一相适应的价格,只是以货币表现的价值。”价格是物化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在这个意义上,生产费用等于商品的价值(c+v+m)。在这里生产商品索赔社会必要劳动构成的价值的实体,借助于商品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即生产费用表现出来,并且借助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以交换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在马克思看来是劳动耗费的东西,在资本家看来是资本的耗费,因而可以把资本家预付的东西叫做费用,即《资本论》中所说的成本价格。

四、关于价值实现和生产价格问题

斯密价值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考察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他区分了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他所讲的自然价格实际上是指和价值相一致的生产价格,以此他考察了市场价格怎样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及原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见,斯密已经把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看做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但他终究没有揭示出价值和价格的内在联系。

李嘉图在考察价值时,始终把价值范畴、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化,并把资本主义看成是社会生产唯一可能的形式。不了解商品生产在其发展中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因此也就不理解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作用形式是不相同的。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是直接根据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的。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已转化为平均利润,因此商品已不是直接根据同劳动时间相符的价值出售,而是根据平均利润加上成本价格构成的生产价格出售。由于李嘉图看不到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之间的区别,所以认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市场价格总是围绕那个同劳动时间直接相符的价值上下波动,由于李嘉图没有区别价值与生产价格,所以他就始终无法在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原理的基础上说明为什么同量的,但有不同有机构成和不同周转速度的资本都得到同量利润。由于他没能解决劳动和资本相交换同价值规律的作用,没有解决等量劳动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同价值规律的矛盾,最终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走入绝境。

马克思指出物的价值只能在交换中实现,即只能在一种社会的过程中实现。抛开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垄断,抽象地说,是在价值规律支配下,通过供求的变动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根据必要劳动时间的完整含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所以“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因此,这些商品必然要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其中一部分甚至会根本卖不出去。”如商品卖不出去,作为价值载体的使用价值不能实现,那么其中所包含的价值也无从实现。若产需平衡,则商品平衡,按它的市场价值出售。在实际市场上,价值是通过买者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每一种商品都只能在流通中实现它的价值;它是否实现它的价值,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它的价值,这取决于当时市场的状况。”一般说来,竞争以及同供求关系的变动相适应的市场价格的变动,总是力图把耗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劳动总量同优质福利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

综上所述,斯密的价值学说是二重的,既有科学的因素,又有庸俗的成分。他的主要贡献是首先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把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作为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作用,最先系统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然而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始终。而李嘉图在研究斯密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价值学说,可以看到,李嘉图劳动价值论虽然还不完善,但是他作了比前人更为全面和详细的论述,除进一步正确阐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坚持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外,还涉及到创造价值的不同种类劳动的转化问题和物化劳动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的问题,另外,还提出了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思想,劳动价值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内容上他坚持了科学的因素并加以发展,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他最终陷入困境。劳动价值论与古典价值理论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价值由谁创造和归谁占有,二者建立在根本对立的基础上,因此对于价值的源泉的分析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又决定于与价值创造紧密相连的价值的分配,二者的结论根本对立。只有马克思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绝境中找到了出路,最终建立了科学的价值理论。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42.

篇9

江西省劳动局:

关于职工受劳动教养处分后的工龄计算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

职工受劳动教养处分,其解除劳动教养后的工龄计算问题,仍按(63)中劳配字第537号文的答复办理。即:受劳动教养处分的人员(原系职工)不论是否开除公职,其劳动教养期间均不计算连续工龄。未开除公职的,其劳动教养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开除公职的,应从重新参加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

篇10

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之一在于对商品价格的不同解释上,经济学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值即一般劳动的凝结;而主流西方经济学认为价格是商品的总效用与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效用的比例,价格与商品的效用成正比,效用是商品的价格基础。本文认为这两种理论分别从不同层面解释了商品的价格,效用价值论从现象层面揭示价格,而劳动价值论从本质层面说明价格,劳动价值论比效用价值论深刻。但这两种理论对现代企业竞争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产品的对象化成为商品生产的突出特征时,效用问题更要引起企业的重视,企业可以运用这两种价值理论制定适宜的市场竞争战略。

一、劳动价值论与效用决定论

劳动价值论起始于古典经济学,完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重农学派的先驱阿吉尔贝提出一切商品按各自所包含的劳动量进行等价交换的思想。

亚当·斯密在前人的基础上较完整地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思想。首先,斯密考察价值从交换价值入手,他指出:“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他不愿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其次,他由交换价值导出价值的真实内容,指出商品的交换价值本质,“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再次,斯密指出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方,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都成正比例。最后,他也看到市场价格不是完全地与价值保持一致,“商品的市场价格,有时高于它的自然价格,有时低于它的自然价格,有时和它自然价格完全相等同。只是斯密没有深人研究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情况及各种劳动的共性与商品价值的时间度量。李嘉图在他的价值理论中指出,商品价值的来源有两种:商品的稀缺性和为获得商品所需的劳动数量。这里李嘉图模糊了价值的概念,所以不可能阐释价值的本质。

马克思在批判地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内涵。马克思在论述劳动创造价值中通过劳动的二重性深人说明了商品二因素,并通过对商品二重性的论述,阐明了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各种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必然有一个共同的本质,这共同本质就是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虽然各种具体劳动有差别,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都是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效用论几乎没有统一的理论与思想体系。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最早在他的《经济论》中提出效用理论的思想。他认为,财富就是有用的东西,并且指出物品有两种用途:一是使用(即效用),二是交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直觉意义上的价值度量,即价值的内在原因和本质。他认为“经济”的目的在于获取自然提供给人类的生活必需品等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真正的财富就是由这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萨伊强调效用是各种财富内在价值的基础和来源,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既然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而效用又是由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生产的,因此,价值是由生产三要素共同生产的。这里的效用就是财富的价值所在,是客观存在物,其实就是使用价值。

效用后来被杰拉米·边沁系统引人经济学分析中,虽然与边沁同时代的学者将效用引人到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学科中,但效用一词并没得到一致的解释。边沁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阐释效用的深刻含义,从而奠定了效用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地位。里昂·瓦尔拉与威廉·杰文斯、卡尔·门格尔分别独立引人了边际效用概念。瓦尔拉利用效用创立了一般均衡的经济模型。杰文斯在边际效用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相对价格或交换价值理论,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从而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人经济学分析中,精确地阐述了总效用、效用程度或边际效用之间的重要区别。门格尔以边际效用为基础说明了其与价值的关系,并进而总结为所有产生主观满足的行为都是生产性的活动,提出了主观价值理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劳动力的数量或其他必要的生产资料,也不是产品要素的必要数量,而是我们所悉知的这些满足的重要程度。于是主观价值论,即人们对效用的评价成为商品的价值基础,成为西方经济学一以贯之的思想。马歇尔在其局部均衡分析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跌,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更多,就是以效用为分析工具,把效用作为商品的价格基础的。在以后的西方经济学中,都继承了马歇尔的均衡分析思想,效用论成为西方经济学主导性的价格决定理论。

二、两种价值理论的分析

从哲学上说,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及主体对客体的这种意义的主观评价,所以说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哲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对人所具有的意义及人对该商品的意义的评价,是人与物的关系。自然界物的价值就是自然物对人的有用性,其价值是由自然形成的,而商品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价值不是自然生成的,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人类的劳动就是为了使产品更符合人的需要,更能满足人的需要,从而更有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大小与劳动量成正比,因为劳动越多,则这种商品对人类的利用意义越大,越有价值。所以,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一商品价值大小可以通过其所凝结的劳动来衡量,劳动价值论也是从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转变而来的。

效用理论产生后也在不断地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绝对效用价值论到相对效用价值论、从主观效用价值论到客观效用价值论、从基数效用理论到序数效用理论。效用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从客观上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色诺芬、斯密与萨伊所用的效用都是指使用价值;从主观上看效用就是商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有的学者认为使用价值与效用不同,认为使用价值是客观的,而效用是主观的,但笔者认为效用应当包含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客观上就是对人类的有用性,构成使用价值,主观上是对不同个体的有用性,构成效用评价。

在我国的理论研究中,人们一般认为效用论完全是错的,完全否定了效用论。从本质上说,效用论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价格的基础,但却能从市场的角度、从人的方面解释价格。效用理论揭示了交换行为的外在原因及比例关系,而劳动价值论则说明了交换比例关系的内在原因。

之所以有人把效用作为价值的基础,是由于从现象上看,效用影响着市场中商品的价格,使用价值或者效用的大小决定了交换者愿意付出的代价,效用高则相应的价格高,反之亦然。可以通过下面的图1来说明效用与价格的关系。

图1中,U,D,P分别代表效用、需求与价格。图(1)表示了效用对需求的影响,效用越大则需求越大;图(2)表示了需求对价格的影响,需求越大则价格越高;图(3)用45“线把价格由纵轴转移到横轴;图(4)表示了效用与价格的关系,效用越大则消费者愿意出的价格越高。可见,效用与价格成正比。

效用对价格的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显著存在的,但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当消费者出价高于商品价值时,他未来就会选择自己生产,而不是购买。但在短期内,他要自己生产需要设备、技术,其转换成本相当高,而当需求量不大时,沉淀成本也高,交易者就不会选择自己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的效用评价对价格的影响就大。但这不会长期持续下去,因为价值规律,精明的生产者一定会多生产价格高于价值的商品。“商品交换者肯定都已相当精明,在交换中得不到等价物,就不会把他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白白送给别人!厂商在进行商品生产时,必选择那些使用价值高、消费者评价效用高的商品,因为这样容易在市场销售,经过一段时间后,商品价值与价格逐渐趋于一致。所以从长期看,劳动时间成为决定交换比例的核心因素。不过,从现象上来看,商品效用对价格的影响显著,因为价值决定价格会出现各种偶然性偏离,众多的分散厂商生产的商品总量不可能等于市场的需求量,这样,供需之间必产生一定的差额,而且众多的分散厂商在进行“趋利”决策时,很容易使他们的“趋利”决策超过市场需求,成为潜在的“趋害”决策。

效用理论虽然不能解释价格的基础,但在市场经济中,效用理论却有相当的启示作用。首先,对于交换者来说,他们要得到的是商品的效用或使用价值。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最早注重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的前提,是商品二因素之一。马克思认为:“商品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

其次,商品的效用影响着商品的价格,虽然不影响商品价值。由于不同环境下不同消费者对商品效用的评价不同,购买者愿意出的价格不同,所以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

最后,效用理论说明了垄断的基础。商品的效用是由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形成。但在现实经济中,生产者会因为对土地、自然资源、技术专利等的垄断,使别的生产者没法生产,从而造成垄断。所以说,垄断就是垄断了生产某一效用产品的可能性,垄断与效用相关联。

商品效用的形成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产品生产所使用的物质特性,产品的效用由自然物的物理特征作为介质;二是技术水平。效用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所以企业要非常注重商品的效用问题,要从自然物介质和技术两方面提高竞争力,一要获取生产用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二要不断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企业作为生产者要以商品效用作为生产选择的主要依据,即使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劳动时间,如果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得到承认,企业也不能生产。效用是商品生产中企业决策的首要因素,其次才是劳动时间问题。 三、不同价值论下企业在商品生产中的选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具有二因素,商品的首要条件是使用价值能得到购买者的承认,“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能够交换必须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要以使用价值或效用被接受为前提。所以在考察商品的价值时,马克思是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当商品具有了被承认的使用价值后,对生产者—企业来说就是要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商品,从而获得正常的利润或超额剩余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尽地论及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影响因素,论述了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然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抽象地分析商品价值,揭示价值原理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企业的具体竞争过程没有深入分析。

效用价值论认为,产品具有差异化,不同产品对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存在差异性,所以同类的不同产品的价格不同。现实的生产者具有较大的差别,各种产品的效用不同,竞争格局也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对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或效用评价的商品而言的,然而,由于不同产品的效用不同,所以差异化的个别产品的生产时间不参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过程,对每个企业来说,生产能被市场接受,或具有垄断性、差异化的产品就成为竞争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不同的企业来说,竞争的主要方式不仅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而且还要集中在商品的效用上,这样才可以具有垄断优势。

现代企业的竞争过程实质上就是劳动价值论或效用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要么是劳动时间—价值的竞争,要么是产品性能—效用的竞争。产品价值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改进或设备更新中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效用的竞争主要是产品生产所用的自然物介质和技术改进或新工艺下的使用价值的提高。通过产品生产所用的自然物介质垄断可以排除另一企业生产该使用价值的可能性,技术垄断也具有相同的效果。而从社会的发展看,价值竞争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由于机器设备与生产管理的相似化,企业间的劳动效率差别不会太大,造成企业差距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的差异化。差异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区别大,从而形成了各企业竟争优势的区别。不过,对于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企业来说,产品在市场上的接受度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产品的对象化使企业的风险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四、现代科技水平下产品的对象化过程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指出,对商品生产者而言,商品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就是商品的社会化过程。商品的社会化就是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具体表现为商品在市场的出清。在马克思所研究的社会,商品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众多的生产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确定产量,供求必然存在不平衡;此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来最终确定。在这个过程中,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生存,所以只要生产能力过剩,社会化失败的风险就存在,而且很大,相应地商品社会化的难度也大。

现代社会已经由产品短缺过渡到产品丰裕,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突出的现象。销售成为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企业为了降低不能实现“惊险的跳跃”的风险,需要在生产前就确定买家,从而提前实现“惊险的跳跃”。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商品的生产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其价值的实现进行“预定”,从而使劳动产品直接对象化为商品。商品的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征,这种特征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主要表现为生产者可以在商品生产前就把商品“销售”出去,从而使“惊险的跳跃”不再惊险。这时,商品生产直接成为社会化的过程,产品是为已经确定的购买者而生产的,产品已经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确定性对象物,这一过程就是产品的对象化过程。产品的对象化过程就是产品不是生产后接受市场的检验,而是在生产前就直接与购买者联结,提前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产品对象化由多种因素推动:首先,信息技术促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流;其次,现代社会由于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的生产风险更高,厂商为了降低风险,加快了产品的对象化过程。产品的对象化过程表现为两方面的对象化,即使用价值的对象化与价值的对象化。

商品生产过程就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而使用价值能否被消费者承认在传统社会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但现代社会,人们借助信息技术的帮助,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了直接对接,产品按照消费者的需要进行设计制造,产品对象化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商品的生产按照需求设计,商品的个性化订单成为生产营销的重要内容,使用价值能够直接被购买者接受。在生产之前,生产者与消费者(或购买者)已经通过多种形式接触以确定使用价值,这就是商品预社会化的过程,它取代了生产后的社会化。商品生产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的对象物而进行,不再单纯是生产者的对象物,这就是使用价值的对象化。

产品对象化的另一表现为价值的对象化。马克思指出,个别商品的劳动时间不能作为价值的决定标准,而要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以商品不存在差异性为前提的,但现代社会的商品生产与传统社会商品生产存在较大的区别,消费者的个性化所导致的产品个性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由于产品存在较大的区别,不同产品不存在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象化的商品都是差异化的产品,产品在对象化过程中,使用价值得到承认,商品的价格也已得到确定,这就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也得到了确认。对象化商品的价值的确定只能以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标准,商品的单个劳动时间直接成为社会劳动时间。

产品对象化以后,企业的风险相应降低了。企业为了降低风险,需要在产品生产之前就确定产品价值的实现,确信使用价值被接受,也即产品对象化;产品对象化后,产品特殊的使用价值成为其与其他产品相区别的特征,其个别劳动时间由于其独特性无法与其他商品相比而不参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存已不是把个别劳动时间控制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内,竞争已不再是缩短个别劳动时间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进行竞争,只要使用价值得到承认,产品的价值就以个别劳动时间为标准。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能成为社会劳动时间标准的另一种情况是垄断。在垄断条件下,由于其他企业不能生产,个别产品的劳动时间就成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产品对象化可以使个别产品的劳动时间成为价值的决定标准,企业可以避免激烈的竞争。

五、商品对象化下的企业创新型竞争

传统的商品是生产之后才接受社会化过程,对象化的特征就是商品在生产之前就实现了社会化。产品实现对象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信息沟通,借助EDI技术实现生产者与购买者的交流,双方互动改进产品;二是垄断。在垄断条件下,产品具有独特性,市场不存在同质竞争,产品作为消费者的对象物生产。传统的垄断主要是对生产要素的独占,而现代垄断则不同。由于要素的流动性已远远高于过去,如何对要素重新进行组合生产新产品成为垄断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成为垄断的主要手段,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体现为整合式竞争力。

在产品对象化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也不同于马克思所研究的竞争。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科技水平不高,产品的差异化生产条件还不具备,产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竞争的主要手段还只是把个别劳动时间控制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内,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篇11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做好今年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是我市继续巩固“两个确保”的重要措施。根据年初确定的总体工作目标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的要求,今年我市扩面征缴工作任务在各区(县)自报指标并经过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各项指标现已确定并正式下达,希望各区(县)按照年初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布置,结合本区(县)的实际,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切实将各项指标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确保”做出贡献。

    2000年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加强基金征缴指标表(略)

篇12

附: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的实施办法

全文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现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一九八七年十月起可以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现行的各级工资标准(基础工资、职务工资之和,下同)均提高10%,也可以在不超过工资标准提高10%的增资总额范围内,将增资总额的大部分用于提高工资标准,小部分用于调整中小学教师内部的工资关系。

二、提高工资标准的范围。小学、幼儿园、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等和初等成人教育学校(含教师进修学校)的专职教师,以及属于事业编制的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站的专职教师。原为教师,因工作需要调做学校、幼儿园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也可以按提高的工资标准执行。

三、提高工资标准的人员调离上述单位后,工资标准提高的部分即行取消,并执行调入单位的工资标准。

四、首次受聘职务的中小学教师,补发工资分两段计算,一九八七年九月三十日以前的补发额按提高前的工资标准计算,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以后的补发额按提高后的工资标准计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