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德育要求范文

时间:2023-08-16 09:21: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课标德育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20-01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实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日益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为此,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按照这一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也应充分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积极探索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一、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正因为如此,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立体的描述,形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质上就是德育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可概括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

由于物理学极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历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中外科学家无不经历了巨大的艰辛和磨难,尤其在他们发现新定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很多次的复杂实验,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通过对中外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轶事、重大贡献、成功经验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物理学的每一项成果的获得,都与物理学家们良好的个性素质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从中学习他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真理的信念,学习他们勤奋不息、不知疲倦的实干精神,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学习他们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他们为人类幸福终身服务的责任心。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

1、对德育渗透的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和构思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德育时,经常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总体的规划和构思,这使得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状况处于分散、混乱的状况,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事实上,教师应当将德育渗透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每学期开始教学前,应结合该学期的具体物理学科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年龄和思想状况,在明确物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同时,应对该学期的德育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内容都要进行详细计划,从而保证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够有步骤、分层次的有序进行。

2、结合物理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隐性的有机渗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进行学科内容教学时,将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道德等德育内容作为授课内容,逐一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就会喧宾夺主,主次不分。尤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章节内容的德育因素并不突出,而是融汇在对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对于这些内容,应将德育内容渗透于知识讲解过程中,并不一定非要将德育内容提到课堂教学的高度。因此,“德育渗透”的重点在于渗透,即如何在不影响物理学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德育内容隐性地穿插于课堂教学内容与过程中,使学生在学到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例如,在讲解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时,教师可提示最大静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的临界点,这实际上就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观点。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并不需要将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从哲学角度进行详细地教学,而是通过对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相互转换的介绍,引发学生的类比思想,使他们自觉地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再如,物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物态的改变,而物态的改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等量的变化,让学生进行比较,自然地渗透量变、质变规律的教育。

篇2

二十一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致力于受教育对象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新的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内蕴丰富,知识层面复杂,既具体生动、血肉饱盈,又思想深厚、风光蕴藉。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职称论文。

一、语文创新教育的目的

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一味地接受,为学生创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能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初步的问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加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社会实践性,从而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成的教育真谛。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由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向多元的立体结构模式转化。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学习知识,掌握信息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交流方式多数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单向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所有问题是老师提出,学生没有质疑,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探究思考,思维停滞、萎缩。

其次是语文课堂授课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活动少,死记硬背的多鼓励创新的少,没有很好地去鼓励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表达独到的见解。在写作的练习上,拟题和指导构思没有给学生的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写作题目单一,构思内容雷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读出来的是教师分析的内容。学生在笔记本上所记的也是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丧失了话语权。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学习不够深入。

三、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策略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讨论、总结。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其次,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导而有方,营造最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它自身的特色。语文学科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可以是校报、校刊、学校美化校园的标语、征文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勤于观察,写日记、作笔记,平时有所积累,在需要时才有好的东西利用。第二课堂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了更多的比语文教学中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具挑战性,促使学生大胆思维,转化角度,变化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第二课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最宝贵的机会,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3.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材中有许多充满人性美、人情美与语言艺术美的风光蕴藉的华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崇高的审美趣味和愉悦的审美感受,则必将加速学生精神自由的回归。加快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道德、个人信念、审美趣味的回归,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兴趣得到激发,意志得到锻炼,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审美需要。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模式,勇于创造,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大模块,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也应当围绕三大目标来进行。新课标要求下的试卷讲评课,不仅要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参与试卷分析与讲评,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激励式讲评

传统的试卷讲评课往往表现为训斥式讲评,教师以训斥的语气来讲评试卷,学生以负罪的心理来听课,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调适师生关系,以平等的心态来讲评试卷。要以平和的语气来分析试题解答错误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共同寻找正确答案。要找出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更要挖掘他们答卷中的可取之处,高调地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对进步快的学生,也要进行表扬。对于优秀学生,则要鼓励他们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推动他们学习难度大的知识点。

二、对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

在讲题时,可以列出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时,可同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成因进行对比讲解。通过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和北美洲分布的比较,学生容易得出如下结论: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呈块状,而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却成南北向条带状。然后引导学生从地形角度对两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点的成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欧洲西部地势起伏相对较小,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对西风的阻碍较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得以向大陆内部扩展而呈块状。②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碍了西风的东进,使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在北美洲呈现出南北条带状。可将国内的某些地理事物与国外的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中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比较;中国东北松嫩平原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比较。

三、适当增加难度

为了促使学生对考题中难度较低的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讲评试卷时可以围绕原有知识点提出一些难度更大的问题。比如:在讲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向”这一试题时,可再提出以下问题:①当北印度洋海水东流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②此时南极洲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在讲解有关我国“南水北调”的试题时,可介绍国外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俄罗斯的东水西调、美国的北水南掉、埃及的东水西调。又如:在讲解黄赤交角时,可补充讲:如果黄赤交角变为零,那么太阳将终年直射赤道,地表某固定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将没有变化,全球各地皆是昼夜等长。

四、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如果能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解释地理理论,则会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地理规律与原理。例如,在有关热力环流的题目中,学生了解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冷热温度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分析:①为什么夜晚山坡有风吹向山谷,而白天却有风从山谷吹响山坡?②城市与郊区之间大气怎样水平运动?原因是什么?③白天与夜晚,湖泊与陆地之间的风有什么变化?在讲解有关地域分异规律的题目时,可以联系气温分布的纬度变化、降水量分布的纬度变化、土壤分布的纬度变化、植被类型分布的纬度变化等具体的知识点来分析。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思考练习中透彻理解相关知识,而且掌握了这些知识的灵活应用,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解题方法的传授

1.要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有些学生审题能力不强,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如:面对 “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学理解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优势”应该是指矿产资源在储量、品位、分布集中程度、开采的难易程度、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等方面具有的优势。

在讲评试卷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提高审题能力,就必须对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准确区分。比如:对“时区”和“区时”的区分;对“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分;对“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分。

2.答题时知识点要表述完整

很多学生做完题后感觉很好,但实际情况却是得分不高,答题时知识点表述不完整便是重要原因。如:“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南部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什么?”很多学生只回答“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劳动力”。除此之外,还应该补充下述内容:东南部地区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需要劳动力数量少,且工资水平较低。

3.文字表达要规范

在答题时有不少学生存在用口头语言来表达的现象,比如,用“下雨”来代替“降雨”,用“出太阳”来代替“晴天”,导致因表达不规范而被扣分。要提醒学生在解题时必须用地理专业术语来表达。平时学习要养成用专业术语来表达的习惯;对地理专业术语要准确记忆,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要能准确表达。

总之,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试卷讲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锻炼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梅.地理试卷的讲评课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5期

[2]刘永红.地理新课标下互动式试卷讲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5期

[3]徐佳香.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例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6期

[4]阳桂英.浅谈地理试卷讲评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2期

[5]任忠.地理试卷讲评课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年4期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97-01

新的课程需要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增托知识和能力;在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做到: 一、师生融为一体 也就是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能居高临下,师道尊严。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们共同扮演对话里的角色,而不是只当导演,这样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减少了对老师的畏惧感,表演起来自然到位,同时也增加r师生之间的感情。

1.尊重学生

上英语课有的老师上来第一句总是"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lesson×",而有的老师则说"Let's learn ksson×,will you?"这就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不是把学生看作被动的机器。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曾在一堂语文课上,就读课文与学生商最了三次:"是齐读还是赛读?""是一章一章读还是三章一起读?""易错处是先提醒再读还是等你们掉进陷阱后再读?',这种态度带来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英语与语文同属语言学利,有许多类似的地力,我们英语老师不妨借鉴一下魏老师的这种做法。在尊重学生问题上,我们要经常反思,在我们的行为中,其实是有许多无视学生之处的。比如让学生一遍一遍地默写单词,错了要罚抄儿遍,甚至几十遍,这种做法是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2.善于倾听

课堂教学中,师生要进行情感的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可能不能很快领悟教材或教师的用意,常常不能一语切中,这时老师要有耐心,不要轻易地打断学生的发育,要尽可能地点拨。在做Discussion练习时,要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他们的说法能自圆其说就行。

3.学会赏识

赏识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一般来说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不可能样样都不行。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比如,有些英语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对了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老师应该说,You are very clever.Thank you.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改作业是赏识学生的好时机,要多用Very good!Well done!等具有良好催化作用的话。总之,在师生交往中,老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使他们"爱屋及乌",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幸福,一种享受。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习英语,在活动中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重要方法。唱英语歌曲、做中说、画画说说、我说你猜、角色扮演、英语短剧和一些竞赛式的游戏和活动还可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教会学生处理好协作与竞争的关系,锻炼与人的合作能力。因此教师首先是英语游戏、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提供游戏的机会、形式、内容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放飞自己。其次,教师还应是英语游戏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是学生眼中完美的化身、同时,教师还应是学生的伙伴和朋友。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适时的表扬和肯定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之感。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游戏,和学生一同活动、畅想,与学生~起快乐、悲伤,学生往往会感到格外的兴奋和投,活动的质量也会出奇地高,从而大大超越预期的效果。

篇5

学生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世界能否强盛与后人的创造活动或创造有莫大的关系。科学需创造发明,技术需革新进步,人们的观念也需随经济发展而创新等。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作为教师本身具有创造性思维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出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发展他们的独立个性,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探求欲,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就要鼓励他们进行求异思维、立体思维、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其中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未引起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陈旧的教学思想严重地影响了开拓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急需更新。不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低能儿。

二、高超的教育影响力

教师是培养人的人,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以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而且也以自己全部的个性心理品质刻划着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高超的教育影响力是好教师的重要标志。教育影响力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能力。从其性质来看,有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之分,强制性影响力,是由教师职业、职务外界赋予的。在这种影响力的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它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激励是有限的。而真正体现教师教育效果的,则是自然影响力。自然影响力是由教师个人的内在因素与行为决定的,它是以教师个人的知识、思想、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为基础的,这些本质性的因素也是教师形成个人威信的主观因素。教师威信是教育影响力的主要成份。教师高超的自然影响力对受教育者具有内聚力和持久性,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爱感、敬佩感和信赖感、亲切感。因此,提高自然影响力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想有高超的自然影响力,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品格、能力、知识、情感四个因素。品格因素影响是个人内在的本质的因素之一,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高贵品质的师表能使学生产生敬爱感、诱使其模仿,人们通常称之为“导之以行”。能力因素影响是教师个人自然影响力的关键。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等,能力因素能诱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起着心理磁力作用,吸引学生加倍学习。知识因素影响是教师个人自然影响力的能源。知识因素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可使学生产生信赖感,没有较高层次的学识和不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是很难具备好教师才能的。情感因素影响是精神性的,对个人的影响力起催化作用,主要由道德情感、理智情感、美感三种基本形式组成,师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便于产生亲切感,相互吸引力、影响力也较高。据调查资料显示:当今受欢迎的教师内在因素是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态度、创新精神等,这与教师高超的影响力构成因素是一致的。

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提升学校品位、强本固基、推动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新理念下的办学方向。把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引导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既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

篇6

一、以高尚的人格修养熏陶学生

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未来教育非常强调的最终目的之一。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使个体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语文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职责。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具备完善人格素养的语文教师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有着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有着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有着贫穷不移、富贵不、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还有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只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才可以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

二、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教育学生

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更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这种新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三个层面组成。

首先,最基础的层面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新科技、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满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学生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要意识到,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多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也许会使学生不知所措,无从选择。语文教师要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以一种透辟的辩证观,对各种文化进行选择、整合,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在充当文化传承者角色的同时,也充当文化构建者的角色。

第二个层面是掌握2~3门学科专业知识。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去甚远的,主要依教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定。掌握这些学科知识,一方面可以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由“帮助教师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具体可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论、教育管理论等。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并按照这些规律和特点设计语文教学、选择语文教学方法、有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当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尽可能多地储备本学科以及相关的知识。“语文即生活,是生活的浓缩精华史”。教师不妨多从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深入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这也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依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层:首先,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感悟和人文知识素养。这些知识是一切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语文知识的必要补充。每个人知识的渊博,都离不开上述坚实的基础;其次,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他百科知识。语文教师既要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要了解相关学科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中课文《石钟山记》涉及地理学和物理学中的“声音传播”知识,讲《琵琶行》涉及音乐等,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再次,是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变化也是语文教师值得关注研究的领域,是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所不可缺少的。最后是教师的专业素养——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此外,语文老师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教师还应是研究者,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才能完成由“教师匠”“语文师傅”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

三、以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学生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新《课标》将创新教育摆在了突出地位。很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能培养出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为适应课程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根据时代的要求除旧布新,探索新的方法从事教改活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均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的一把钥匙。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要有课程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四、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影响学生

篇7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因此,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正面对着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研究模式,一个要求教师角色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的时代背景。在这个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激烈对峙的转型时期,交织着教师的退缩,彷徨,奋进的各种心态。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就难以成功。但象高素质的人才只能在改革之中而不能在改革之前产生一样,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只能在改革中造就。所以,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英语老师究竟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 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首先,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高考能够出好成绩。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社会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级别目标,对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个综合性的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与学习策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综合性的素质与能力,因为教师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与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通过由于课程促进学生良好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二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学生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

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己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可以改进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分析自己的教学经验,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通过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 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研究的习惯。

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自己教学行为原理,促进终身自我发展。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集体备课和研讨课,以类似的研究强化终身型的学者气质。另外,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己。同时,做新教师的良师、参与同行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以他们的观察帮助自己做自我评价,或学习其他在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从而提倡内部合作与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总之,语言习得是终身的过程,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效仿或超越自己;并终身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的技能。

三 根据新课标要求,转变日常教学工作方式

首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给予教师以极大的创造空间,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模式从过去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的课堂模式变成了采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过去,“老师按教材上课”是唯一的教学情景,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同时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改接收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其次,要在整体教学计划与日常教学中贯彻“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的思想。学习一门外语不容易,遇到困难式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同时,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篇8

一、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延续着“一个老师,一支粉笔,一面黑板”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主要以课本知识点为核心,给学生灌输课本内容。在交流方面,只局限于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并未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反而稍微难一点的内容学生就无法理解,也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造成知识掌握不全面。

二、新课标要求的小学数学方法

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上升。正是基于社会的要求,新课标要求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标要求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一是结合实际数学教学的特点,正确理解教学的目标;二是结合内容的学习,强调数学活动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实际,勤于思考。

三、方法改革的相关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学校以及老师在教学时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正确认识到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灵活运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偏向学生最终的成绩,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教学,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其实,只要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成绩只是一种学习的成果证明。

2.强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掌握知识与灵活运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能根据实物的一面形状幻画出图形,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想象几何图形。同时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增加互动环节和数学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标的要求不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重视教学的质量。小学数学虽然只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但是教学方法改革仍十分急切,只有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才能进一步学习。随着改革的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篇9

翻开201 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顿觉一新。新版历史课程标准要比老版课标更符合课程编制的相关理念。具体来说,新版历史课程标准的编制有什么特色?从课程实施的视角出发,怎样才能保证历史课程标准的成功实施呢?

一、新版历史课程标准编制的特色

所谓课程编制,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某一课程,根据相关的课程编制理论,在课程目标指引下,分析影响课程设计诸因素,对学科课程进行的整体设计。以课程编制的视角评价课程标准,就需要从是否有利于课程实施方面,分析课程标准的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实施建议要求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课程性质、目标定位准确,符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目的

新版历史课程标准在继承老版课标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人文教育性质的基础上,强调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明确指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课标认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最基础的历史常识,为高中的继续学习打基础,或者使学生拥有生活必备的基础性历史常识。课标强调历史教育具有明确的社会教化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具体方式是“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这比老版课标“套话式”的表述更具有可行性,体现出历史学科“寓教于史”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具体史实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价值观。上述认识较好地融合在整个课标的编制中。

在课程目标定位上,新版课标继续以三维目标作为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在具体内容设置上,明显要比老版课标叙述翔实、明确。老版课标未能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只是空洞的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一般表现叙述了一遍。新版课标则较为准确地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状况,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与“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别细化为5个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细化为6个方面进行叙述,这有助于实施者的理解和操作。

2.课程内容的确定、表述较老版课标设计具体,便于未来的实施

老版课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的缺陷是内容的概要性、跳跃性,内容目标表述的简约性、抽象性。这容易为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判断学习内容带来困惑。课程内容叙述过于抽象,也容易造成纸笔测试时,考试评价以教科书为依据。新版课标一改上述弊病,有助于未来的实施,试选择新老课标对隋唐时期内容标准的叙述进行比较。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老版)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新版)

乍一看,两种版本的课标差别不大,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老版课标在内容选择和目标的陈述上过于抽象、简单,教师很难驾驭课标的宗旨。例如,如何“评价唐太宗”?关于唐太宗事迹,课程内容只涉及“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而唐太宗人物个性很复杂,仅凭借“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就想对唐太宗做出较准确的评价是不可能的。新版课标删除了这一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让学生认识唐宋历史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变化的原因,需要了解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变乱。老版课标不选择这些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对唐宋历史变迁的认识。新版课标增加了“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使这一段历史更为完整。新版课标对内容目标的叙述较为具体,例如,对隋朝历史内容设计为“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这种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未来考试评价、教科书的编写、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把握。

3.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一线历史教师的理解和教科书编写者的操作

老版课标最大的不足是文本叙述过于空洞,研究者早就批评其是教学大纲的翻版,不利于操作实施。新版课标在文本的可操作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改进。

第一,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有助于实施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

新版课标指出了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思路,这有助于一线教师和教科书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例如:新版课标强调历史课程内容,“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这种设计思路,要求实施者在教科书编写时或是在教学中,注意体现历史时段叙述的相对完整,不能只想到知识点,还必须注意以点穿线,叙述或表达要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第二,从未来实施的角度出发设计编制三维目标。

就“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与老版课标空泛地概述不同,新版课标的表述比较具体,要求学生“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指出,学习历史不能背离历史的情境,必须结合具体的史料、史实进行思考。缺乏具体历史隋境的学习,或是站在当下的视阈解读历史,只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识到,仅仅围绕干瘪的教科书文本,要想让学生理解历史是不可能的。

新版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第一次从学生的角度指明在学习中应注

意什么,这有利于教师在未来的课程评价中把握好“过程与方法”领域的评价内容与目标。

第三,课程实施建议翔实充分。

老版课标的实施建议多从理念上进行叙述,实施者很难把握课标的具体要求。例如,老版课标对课程评价内容与要求的叙述几乎照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这些评价内容适用于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未能与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几乎无法让实施者进行操作。

新版课标则指出:“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实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批评了课改以来一些教师单纯追求教学形式、忽视历史讲解的做法。由于历史教科书难以涵盖具体历史事件的细节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分析,才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把握具体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更好地认识历史事件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新版课标建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关键点,它制约着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述建议力图改变一些历史课堂只追求花架子,不考虑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错误做法,这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设计水平,设计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四,有助于编写符合课改要求的教科书。

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上,新版课标提出:“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教科书应对历史进行正确的阐释,采用活泼、形象的方式和通俗、准确的语言,陈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时代的特征,使学生了解历史是鲜活的、生动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由此可见,课标编制者意识到教科书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要求教科书文本叙述生动、具体;认识到只有通过具体的历史细节的描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感知历史情景,感悟历史问题,了解历史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贡献,认识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新版课标在我国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科书编写也应适应这一要求。对此,课标建议:“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进入历史情景,由浅入深地感受和认识历史。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力图做到线索清晰,重点明确,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利于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这些建议有助于教科书编写者改变传统编写定势,在编写上应该尽可能关注文本的生动性、趣味性,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有助于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新版课标认识到,“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关键”,要求评价者从三维目标的整体来确定评价目标,“将历史课程每个板块在这三个部分的要点列举出来,并对每个要点进行可测量的描述”。课标一方面就三维目标三个部分的评价内容做出了说明;另一方面,就教师们评价实施中的弱项即“评价标准的制定程序”也给出了建议说明:“评价标准一般包括评价维度、表现水平的规定,以及不同表现水平的实际样例。评价标准制定的程序包括: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确定评价目标和内容;选择重要的内容作为评价的维度;为每一个维度划分水平;确定每个评价维度各水平的评价标准,并用清晰、简要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处理,新版课标指出:“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注重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方法运用、问题解决、论证及表述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使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学习经验,扬长避短,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上述评价建议是积极的,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评价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对学生给予及时的、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鼓励、指导和帮助。这种评价利于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养成和未来学习的进步。

二、实施历史课程标准应注意的

几个关键点

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力图使课程标准具有可操作性,这种变化值得称赞。但是有了较理想的课程标准,能否就一定保证课程改革实现课标所确定的目标呢?实际上,决定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因素很多,不仅在于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方面,还取决于课程内容选择是否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教科书文本的编制是否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否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考试评价是否根据课程内容、围绕课程目标来设计,等等。

从十年历史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若想保证历史课程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避免“穿新鞋走老路”,需要在教科书编写和考试评价方面,以及在课程实施中做出以下变革。

1.考试评价能否真正遵循课程标准预设的目标要求

考试评价是衡量课程实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对课标解读过程中,解读者往往关注课程理念上的分析,这对于考试评价的实施无济于事。从考试评价视角分析课程标准的特色,以及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可能有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有助于各省市有关部门设计出符合课标要求的测评试卷。

传统评价目标的依据是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课程评价则是对课程的合理性做出价值判断,给课程决策者提供信息反馈,一方面利于课程设计者下一次的修订,另一方面以便课程实施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做出适当的控制与修改。课程评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计划与组织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里主要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目标是衡量课标确定的三维目标是否落实、学生是否得到全面的发展,评价的依据不再是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是课标中的目标和内容。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测评,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等是否合理,有没有达到课标预设的目标。

对于考试评价的目的,新版课标的定位非常准确:“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以及改善教师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其中纸笔考试限于“知识与能力”的测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试,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主要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注重考查和记录学生

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和发生的变化。这种评价是一种长时段的考察测量。对此,教师们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计划方案,否则,以纸笔考试代替定性评价,就有可能造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测量的落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纸笔考试应该围绕课程标准确定的评价目标来设计试卷,而非依据教科书,教科书仅起着辅助作用。上述评价实施的建议合理可行,但评价能否利于课程实施,还取决于以下条件:

第一,试卷制作者应真正理解、把握具体课程内容目标中的“了解”“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要求,试卷编制兼顾能力培养目标。

如果试卷在制作时,仅考虑教科书知识点的落实,考题类型以识记为主,课标中的能力培养评价目标就会落空。试题考核时只有兼顾能力培养目标,关注学生在解题时能否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处理材料题时是否注重证据,回答问题时能否较清晰地叙述分析某一问题,历史试题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是否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阅卷上,评卷教师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只根据答案要点、不看学生语言表达是否通顺、论证是否合理给分的旧习。只有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会积极主动的思考,而不盲目照搬教科书中的话语,从而使历史学科成为一门思考的学科。

标准答案式的应试教育塑造了畸形的国民人格,对未来民主制度的建构不利。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擅长放弃主体性,拒绝独立的价值判断,服从威权,按别人的思路行走;擅长在被规训的压力处境中生存。成为在集体和公务空间里说谎的能手;擅长从社会责任和义务中逃脱,因为在考试唯一标准的体制下,责任变得毫无意义”,“科学、民主和创新等人本主义价值,遭到了难以修复的重创”。

历史教育是为了塑造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应该具备挑战、怀疑、创新、想象等素质,这些素质均与应试背道而驰。笔者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主张历史考试不应只以知识点的测量为基准。学习历史更多是理解历史,感悟人生。历史是一种解释,历史解释丰富多彩。正确树立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既离不开史料,也必须突破思维定式。应试教育方式把学生推人只有单一答案的世界,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这显然与课程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如果考试测评不作出变革,将制约历史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教师能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按照课标的要求,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进行考核。

这种考核难度很大,不可能在一堂课或者几堂课内完成,历史教师必须有耐心、细心、责任心,制定出一个可行的长期计划。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仔细观察、鼓励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表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评价真正落在实处。

2.能否编制出利于课程实施、课程目标实现的教科书

虽然教科书只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辅助手段,课程实施主要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标要求展开。但由于一线历史教师长期以来缺乏课程开发的机会,不懂也不会开发课程。这是多年来的教育现状造成的。在此情况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均离不开教科书的指导,缺乏其他历史学习资源。所以,合适的反映课标要求的历史教科书,将有助于历史课程的实施。

目前的历史教科书不利于历史课程的实施,部分原因在于编写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企图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用简洁、抽象的话语将几千年的历史尽可能多的概述出来。

若想顺利实施历史课程,教科书必须成为学生的“学材”,而不是“教(iiao)材”。学材式教科书在语言上应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活泼、形象。在文本内容设计上要有具体历史细节的描述,能够让学生感知历史情景,了解历史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从而由浅入深地感受和认识历史。同时,教科书要有一定的弹性,利于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评析和质疑,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所以,编写者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选择教科书内容,而应站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角度思考文本的可接受性,围绕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学出发呈现学习内容,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巧妙地融入教科书文本的叙述中。如何把握历史知识的呈现与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构建之间的关系,编制出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教科书文本,对于我国的教科书编写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教师能否真正理会课程改革的宗旨,运用合理可行的教学实施方式,处理好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当前历史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与课程改革理念相违背的异化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的随意性、不明确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极不重视,他们随意将教参或者他人教案上的教学目标照搬过来,并未分析为什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自然容易使历史教学呈现随意性。

教学内容选择的机械性。一些教师依然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好课本,只要把知识点落实了,教学就会有效果;教学内容就是紧紧围绕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机械展开。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形式化。有教师以为,师生对话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够迅速回答。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数量过多,甚至提出一些没必要的问题,学生能够轻易在书本上找出答案,造成虚假的课堂“活跃”气氛,致使“问题”泛滥化、空洞化,互动庸俗化,教学重点不突出。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教学改革,在备课中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件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致使课件设计无目的性。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绝对化。一些教师认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要把旧的东西全部抛弃,既不预设也不敢讲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取而代之的是花哨的游戏、活动或表演。表面上教学形式多样,热闹非凡,实际上并没有实现课程改革要求的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上述异化现象与课程改革要求相抵牾。如不改变,将会使课程改革陷入流产的危险。

传统教学实施只要教好教科书即可。现在的课程实施却不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处理好教学设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的作用。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特点,根据课标要求,分析该节课知识内容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准确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完整与统一。另一个关键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和教材(非教科书),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或信息。应根据教学目标灵活确定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科书知识的组织形式,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层次化,体现“用教科书教”的理念。最后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完成教学任务。

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处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历史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历史课时量有限,而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历史课程培养的是具有批判精神的合格公民,如果教学中知识点安排过多,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保证,反之,有可能会陷入形式化教学的泥潭。历史教学是以知识传递为主,还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是以掌握知识为目标,还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虑如何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进人历史情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与历史进行对话,尝试进行探究学习,而不是简单接受某一历史史实。这样才有助于保证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

4.教师能否正视教辅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目前出版的各类教辅读物良莠不齐,虽然有些打着“新课程”“新课改”等旗号,但大多除了训练知识点的落实掌握外,对学生的成长与课程目标的实现并无多大帮助。如果教师过于倚重教辅布置作业,不加选择、分析,或者设计,学生在课后的训练中,无法有效地迁移所学到的技能。这仍然不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规定。历史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教学思路出发,围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己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后思考题或作业题。

篇10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24-02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目前体育教育的主要旋律,重视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指出课程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正确深入地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当前这一新历史时期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而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角色,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按大纲规定的内容去教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单调枯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没有兴趣与激情。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带来的种种挑战。

一、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理解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推行,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方式诞生了,它将引起学校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对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功能转变

《纲要》首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改变过去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学会怎样做人、学会如何生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程功能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了过去的注重专业教育,偏重自然科学知识与运动技能,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单一的课程结构①。新的体育课程更加重视人文性的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育教育不再是单方面重视实现“生物体育观”价值,更多的重视学生主体性人格方面的培养。因此,强调“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②。

(三)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密切联系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使得课程内容新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新知识、新概念带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便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不再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教学的系统性,改变了过去课程内容的“繁、偏、难、旧”和照本宣科的教学现状。新课改把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运用到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纲要》中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此外,还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完全改变了过去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式的学习现状。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处于被动状态,在上体育课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锻炼,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结果等等相关问题。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过去的体育课程标准过分地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新课改的标准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和体能、技能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范围,同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评价体系更加人性化,对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二、新课改条件下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观念更新、角色转变

随着2000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试行,体育课程的隐越来越显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结合等③。这些全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与课改不相符的旧观念。体育教师职业是教育舞台的重要角色。在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体育教师担当多种角色④。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位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书的“教书匠”,他们是实施大纲的执行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以及课堂的仲裁者,这些完全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需要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变。体育教师不再是执行大纲的“教书匠”,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二)教学方法与内容新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也只管照着教材去教,造成学生上体育课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要转变角色,还要具有新的教学行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式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由于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教学内容新颖而又简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能力要提高

长期以来大多数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陈旧,一直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了⑤。新《纲要》对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应扩展教育视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通过课内与课外两种途径获得新知识,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和展开研究。教育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思、质疑、批判、创新的过程,教育科研是灵活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必由之路⑥。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科研工作能力,将工作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从而真正地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真谛”。

(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⑦。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有助于形成合作、帮助和学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行为⑧。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做到挚爱和尊重学生,同时还要真诚地对待体育教学,以及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②曲宗湖,顾渊彦.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

③周晓军.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80-83.

④曹利民.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倦怠问题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106-108.

⑤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09-1410.

篇11

1.《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不应因循守旧,而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标准》设计和评价的各个环节,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或对学生施以机械的灌输,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和活动的知识容器。而课改新思想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例如在《开火车》游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新的课改思想只给学生条件:用单脚跳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体会成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由2~3人的组合过渡到多人组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学生在身体机能、先天素质、个人爱好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样样精通,跑、跳、投成绩均优秀,这是不现实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所以教师就得下功夫去研究学生,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全面了解了学生个性和兴趣,才能去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二、搞好课堂教学改革

1.制定好教学文件,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教师不要把运动技能教学作为唯一目标,而应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项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多元目标来完成,教师在制定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2.根据新的评价思想,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课堂教学更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五个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思想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一般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跳跃性游戏和体操跳跃中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落地姿势:帮助学生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帮助学生完成动作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篇1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附的写作评价标准中明确提到: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采用综合性评价,也可以采用分析性评价。通常采用分档次按等级评分制。其中最后两项和原来的高考评分标准有着很大的区别,其要求进一步明确:①强调格式和语域恰当;②强调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而这其中"语域"的概念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是个新鲜词汇,第一次提到,并且明确列入评分标准之中。因此,了解其含义及要求,对于我们教师当前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那么,什么是语域呢?

语域是指根据语言使用的社会情景定义的一种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如科技语体、艺术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等等。简言之,指在专业领域中作者所使用的词汇,可以理解为与题目相关领域的vocabulary。“各语域的词汇具有明确的语域功能”(王珏,1999)。比方说:photograph与photo均可指照片、图片,但photograph是newspaper language,属于正式体,一般常见于报刊杂志,而photo则是随便体,使用较为自由,这主要是语域功能的差异造成的。一般情况,法律、科技、报道,讲演词,政论文等都比较正式,而小说中文体、语域最复杂,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语法正确的句子并不一定是好的句子,这其中牵涉到语域的因素。口头交际时,当然不要使用正式语体;同样,书面交流时,千万避免随意语体。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交际教学法)教学改革前指摘学生的英语口语过于书面化;教学改革后的情况又如何呢?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都有一种感觉:学生的作文大多用词简单、结构松散,从语体角度分析,正式程度都较低,呈口语化的倾向(蔡基刚2001:302)。

在语言是否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的制约下,写作中语域的使用应遵循以下要求:

(一)合乎规范

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相关性和相通性是词语跨域使用产生的基础,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这些关系使人们可以通过比喻、借代、引申的手法进行表达。如:"bug"一词译成汉语"臭虫"。其电脑术语义指"系统、设备或程序中的一种错误或故障"。"臭虫"获其殊荣完全是因为搔扰电脑科研人员晚上工作,遭人痛恨而得。这就要求人们在选择词语时,注意使用词语中最具普遍性的意义。要多模仿原汁原味的精美句型、短文,使用比喻、借代、典故等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理解其文化背景,适应交际的需要,符合词语规范化的原则,才能避免chinglish的。

(二)准确贴切

即coherence( being (of ideas, thoughts, speech, reasoning, etc) connected logically or consistently; easy to understand; clear.)连贯性,一致性。可以理解为观念、思想、言论、推理等表达准确、合乎逻辑;前后一致;让人易懂。这就要求写作时明确试题规定的任务,准确贴切地选择词语有效地表达事物的概念和人的思想情感。如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词义就去跨域使用,必将会出现词不达义、张冠李戴的现象,达不到指称事物和目标读者交际的目的。如要表达的是演讲稿、发言稿,则语言必须符合口语习惯,随意体较为受欢迎,如果过多地采用正式体则显得教条、呆板,缺乏应有的生机活力,语言也就没有感染力。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因果关系表达的丰富性及其文体差别,减少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常用范式的熟悉度,我们从原因表达用词because等其它因果标记(诸如as,since与for,以及复合介词类(because of/as a result of等)、名词类(cause/reason等)、介词(with/through/by等)、动词类(cause/result in/contribute to等)的语料的掌握上,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语境练习以强化域语知识的掌握。

例如:I am not able to watch TV, because I live in school.(逗号显示非正式的特征)I cannot watch TV because my dorm has no TV set. 用since, for表共享原因可能更好,因为本句重点说明我无法看到电视,进而为以后阐释自己对外界知识了解不多提供立论基础;但作者提供的原因并不直接,他所认为的共享知识-“学校宿舍没有电视”并非一定共享。另外,be able to 指“能力”,实际上作者想表达“不可能”-cannot。

(三)避免滥用

即cohesion( tendency to stick together.)凝聚力。凝聚力,可以理解为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讨论,思路清晰,支持有力,不写与题目无关的东西。为追求新奇、标新立异或故作高深,有人不顾是否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把词语跨域使用作为一种新颖、超常的言语方式大加运用,必将适得其反。中国学生易受发展性因素和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过分依赖于汉语运用的感觉且表现出明显的口语化现象,偏离了原汁原味英语语篇运用的常规。因此,作为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多分析语言现象,注意词汇句型的语域功能,多积累,多感知,多体会,方能为写出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有充分理解语域的内涵及其功能特点,才能把握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写作的新要求,才能写出内容充实、要点全面、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渡自然、表达地道、语域恰当的好文章,才能完全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也才能很好地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取得理想的高分。

参考书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