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听课反思范文

时间:2023-08-16 09:21: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音乐听课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音乐听课反思

篇1

白色是纯洁、干净的象征。这次的名师大讲堂,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音乐教学的理性回归――突出音乐的学科特点,让人感受到音乐课堂的纯粹和干净。

音乐教育专家吴斌老师在点评中谈道:“过去,在音乐教学方面国内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国外的音乐教学始终关注音乐本身,不太关注音乐之外的内容。”很多老师一定会有同感,课改以来,听过无数的音乐课,总是觉得音乐课越来越与“音乐”无关,而是以“学科整合”或“拓展”的名义,过多地关注非音乐要素,音乐课成为了囊括天文地理、文学史学、风土人情等等的百科知识的普及课;多媒体过多过滥的使用,更是使音乐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被边缘化。

在本次名师大讲堂的示范课上,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们对传统教学的崭新诠释,正如教育专家曹理老师在点评中所言:“所谓传统,不是陈旧,而是遵循了音乐的规律”。自始至终,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音乐在老师的心中流淌,他们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尽管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始终以音乐的思维、音乐的手段、音乐的语言来解决音乐的问题。

走过纷繁,回归理性,运用简洁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干净”的音乐课堂上和学生分享音乐,那种纯净与自然,正如盛开的白牡丹。

二、粉牡丹――明朗和谐来自情感的交流

粉色代表着明朗、清新、活力。让音乐传递美与快乐,并且让学生平等地分享这种美与快乐,应该是音乐教学的要务。来自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的伍娜老师以她的感染力、亲和力,以及对音乐透彻的理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有效主导,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情境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她的课堂氛围是那么轻松,学生的快乐是那么的无需修饰,让人几乎可以嗅到甜美与清新的味道。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过:“你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请你放弃上讲台的机会。”伍娜老师以她真挚的情感、自然的态度,不动声色地感染着学生的情绪,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她和孩子们共同的课堂活力四射而不失秩序,孩子们精力高度集中而又张弛有度,在她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

没有太多的渲染,不用过分的雕饰,在清新淡雅中绽放活力,如同怒放的粉牡丹。

三、红牡丹――成熟自信基于教育智慧的积淀

红色表达热情、成熟与自信。本次名师大讲堂的授课教师都来自全国各地音乐教学第一线,在银川的异地教学,给他们增添了很多的未知因素和实际困难,但他们传递给大家的是热情、自信、积极的信息,他们处变不惊、举重若轻。来自于他们在教学中点滴积累的教学智慧。来自于把音乐植根于心灵的精神力量。

来自浙江湖州安吉实验初中的胡萍老师对“课本”的独特解读,对音乐资源的深刻挖掘,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的深刻反思;四川成都龙江路小学伍娜老师在回答吴斌老师的提问,“你所教授的音乐听过多少次”时。她脱口而出的“不下一百次”。足以让许许多多的音乐老师深感惭愧;深圳市北环中学的刘宏伟老师始终坚守的原则“音乐在任何地方停下来,你都能接着唱下去”,又将使多少音乐教师为之汗颜?

还有那些积极参加交流课教学的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文化底蕴,无不体现在他们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比如来自银川本地的董丽华老师,亲切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流畅的弹奏,以及介绍家乡童谣的那份自信与骄傲,犹如“沙窝雨”,滴滴落在每个听课者的心头……

点评专家金亚文老师讲到:“成熟的教学心理带来的教学气质,应该是音乐教师追求的目标。”这让我对音乐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成熟的教学心理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厚积薄发、信手拈来。成功的教学,是没有捷径的,教学智慧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而在于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努力过程中永葆职业热情,在教学智慧的积累中培养成熟的教学心理,最终成就非凡的教学气质。这条道路一定不会轻松,但也一定会浇灌出最鲜艳的花朵。

植根于教学的热情,积淀于精神深处的自信,无须刻意便流露出的成熟气质,恰似争奇斗妍的红牡丹。

四、黑牡丹――透彻的教育发生于无言的心灵

黑色是稳重的,也是朴素的、毫不惹眼的,但在花中,它却是最稀少、最珍贵的。深圳市北环中学的刘宏伟老师,是本次示范课教学承担者中年龄最长的,“资格”最老的。在人群里,她朴实的形象让你无法想象她的辉煌;在课堂上,她不显山不露水的教学风格,让人几乎发现不了她的过人之处;在生活中,她的谦逊亲切和对年轻人的倾心提携,让人感觉不到心的距离……她的魅力,就蕴藏在她的朴实之中。

在《苗岭的早晨》的教学中,不用复杂的多媒体,不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音响材料、黑板、粉笔、钢琴、她不算完美的嗓音,当然,还有她真诚的笑容与完全投入的身心,就是教学的全部资源。然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那么丝丝入扣、流畅自如,短短45分钟,苗族飞歌的旋律便牢牢铭刻在学生的心里,在“花儿”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银川孩子,离开课堂时意犹未尽的歌唱,让苗族“飞歌”在他乡尽情飞扬。

“在朴实和传统中凸显创造性”、“堪称一线教师中的教育家”,是点评专家曹理对刘宏伟老师的评价;“不带剑的高手”,是听课教师对她的评价。这些评价,足以说明这朵并不耀眼的黑牡丹是何等珍贵。

篇2

音乐课堂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她在赋予学生们知识营养的同时,更调剂着他们的学习生活,释放着他们童年的梦想与青春的激情,但很多学生曾经较长时间地徘徊在音乐课堂的门前而无所适从,这个问题,究其原因,课堂少了最基本的因素:倾听,静下心来认真听,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老师的示范,倾听同学的演唱,等等。我也曾经迷茫过,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我认为学生音乐课堂的“钥匙”在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音乐课堂学生倾听的现状及分析

(一)音乐课堂的现象。

1.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根本顾不了听同学讲。

2.当一位孩子在表演唱歌时,许多孩子在饶有兴趣地玩打击乐器,忘记该做什么,“叮咚叮咚”吵得很。

3.老师:“下面请孩子们上来表演,孩子们……”一听要表演,下面顿时兴奋开了,叽叽喳喳,后面的话早就被淹没了……在日常音乐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发现,许多孩子在活动前不注意听清要求就匆匆进行活动,因此活动中会违反游戏规则,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严重的还会出现危险,进而影响活动的参与质量,达不到预期教育目的。

4.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中学唱歌曲部分比较感兴趣,乐于去学,而在倾听音乐部分则“放松或休息”,听到某些音乐作品时,会出现打不起精神、表情茫然、坐不住甚至厌烦等情绪状态。

(二)原因分析。

1.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许多成人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必要培养,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则训斥、责备孩子,如大人讲小孩子听等。训斥、责备则使孩子失去倾听的欲望和兴趣,会变得不爱倾听或不会倾听,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由于小学生存在身心发展特点的局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较弱,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等。

3.老师平时忽略倾听音乐的培养。孩子特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歌,却忽略了对音乐的欣赏,对聆听环节重视不够。

4.学生自身差异。由于学生自身资质参差不齐,倾听能力和倾听状态也会有很大差异。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自身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什么时候听。

二、音乐课“倾听”的诠释

音乐课倾听含义包括三方面。

(一)倾听能力。

听力和理解是倾听能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会倾听的学生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对方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听完,听懂对方的话。不人云亦云,别人说过了的话,不重复,应该同时思考新的观点。

(二)音乐倾听特性。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它需要准确的音高,良好的音质,更需要将各个孤立的乐音有机地结合,使其流动,显示出音的生命活力。音乐艺术又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它所表达的内容本质上更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是通过对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作为媒介,引起某种联想而达到对音乐的感受,而其中的联想动作因人而异、因情而定。

(三)音乐课堂的倾听。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倾听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老师的语言、倾听同学的演唱,才能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音乐课堂活动有效进行。

三、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课堂中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鉴于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倾听音乐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良好倾听能力的训练。结合学生倾听现状及对音乐课堂倾听能力的理解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我认为以下几点策略有助于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

(一)加强常规训练,让学生有序倾听。

音乐课堂教学的常规是让学生有序倾听的保障。对于目前大班教学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从一年级完成一定的课堂常规。培养认真倾听的心态,示范鼓励、树立倾听的榜样,多途径训练,养成倾听习惯。

例如:

(1)培养良好的听音乐指令习惯。

听老师弹钢琴《鸟飞》表示按音乐节奏律动进教室找位置坐好,听到铃鼓要围成圈,听到三角铁能保持安静等,在音乐指令中建立常规。

(2)建立课前领歌的潜规。

(3)让“艺术星星”发光。

(二)结合音乐游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倾听。

1.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可使低年级孩子们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①利用“指令性游戏”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②利用“传话游戏”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③利用“辨错误游戏”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

2.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活动中,要结合歌曲、乐曲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①选用短小而有趣的歌曲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②选择配乐儿歌、律动,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兴趣。

(三)抓住音乐特性,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倾听。

音乐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艺术形式,内涵非常丰富,它不像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门类,让人一目了然。它直接呼唤、激发的是情感与意志。不同的个人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联想到的具体对象也很不相同。因此,有许多学生反映听不懂音乐,这是常见的问题。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提高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

1.抓住典型节奏。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欣赏音乐时抓住典型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倾听音乐。如: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让学生先了解波尔卡的特点,让学生按这节奏律动,欣赏全曲是让学生在主体部分律动,感受乐曲的特点,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2.抓住主题旋律。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是音乐的灵魂所在。音乐有了节奏的支撑,加上起伏的旋律,才具备感人的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更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

3.抓住速度、力度和色彩的明暗变化。音乐的速度力度直接影响音乐的风格、情绪和音乐形象;而色彩明暗的变化,则可以使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更为鲜明,因此,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指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色彩的明暗变化入手,对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4.抓住视觉感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离不开听,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如果适当运用一些辅助手段,视听结合起来,多元化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这已经是共识。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倾听训练,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

1.运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

2.借助电教手段,提高学生注意倾听的能力。

3.多从生活和自然界中寻找声音,进行倾听训练。

4.课堂中进行反复不同形式倾听,保持学生倾听音乐的新鲜感。

5.收集与音乐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倾听欲望。

6.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助自然界丰富的声音培养学生辨析性倾听能力。

7.尝试着走近孩子听的世界,而并不要擅自走近孩子,更不能以自认为是丰富而资深的阅历,来限制和更改孩子的“听”。

方法一:闭眼听。

为排除视频效果对听觉能力的影响,引导孩子们轻松自然地听,学习闭上眼睛,不受干扰,专心倾听,是“听”的基本方法。

方法二:开放性指导。

在孩子们听的历程中,教师语言提示和指导是开放型的(少用暗示型,不用选择型)是关键。更多的应该关注到每个孩子活动中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力求做到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方法三:联系生活地听。

将音乐、声响中的一些片段请孩子们反复听辨,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语:“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听过这声音(或节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