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16 09:21: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篇1

1.劳动技术教育被研究型学习等新型课程所代替

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综合性课程。大多数的学校和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选择了具有时代色彩的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几乎没有学校开设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即使开设了学生也不愿意选择。劳动技术课也就形同虚设。

2.劳动实践基地已经被占用和荒废

在 80年代—90年代建立起来的劳动课实践基地,由于现在劳动课不能正常开设,大多数原来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被改做他用,只有少数被转为综合实践基地,如学校农场,校办小工厂等劳动教育基地,大多数已经转卖或被社会占用,劳动课的开设失去了条件和可能性。现在许多学校因没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而不能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要求。

3.新型的综合实践基地缺乏劳动教师教育的条件

现在新建设的综合实践基地是按照新的研究型学习的要求建设的,许多综合实践基地不适应劳动技术课教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新的设施,没有与劳动技术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很好对接,综合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现有的自然资源的参观、绘画、摄影等,没有以劳动为内容的实践内容,达不到劳动实践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被削弱和冷落,导致了中小学劳动技能的下降和劳动观念的薄弱。据对学生劳动技能情况的调查,现在60%以上城区的中学生分不清庄稼的类型;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和叠衣服;有的学生连烧开水都不会,更不用说一般的劳动技能了。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劳动锻炼,不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爱惜粮食,浪费饭菜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家里,许多学生不愿意帮助家长做家务,在学校不愿意做值日,劳动观念的淡薄等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劳动技术课的冷落和停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二、 新课程条件下劳动技术应该加强

1.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要加强规划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加淡薄,许多学生不知道劳动的作用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浪费粮食和食品的现象十分普遍。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不单是培养劳动技能,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增强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城区的中学生,一直生活在城区,很少有机会接触劳动,加强劳动技术课教育是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能因为新课程的开设去代替劳动技术教育。传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是不可替代的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规划,真正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劳动技术教育。在开设好与新课程配套的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要明确规定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时间和内容。

2.综合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过程中,学校要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在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要有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原有的劳动教育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的设施,通过增加部分相关设备、设施,在保证综合实践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很好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要不断完善劳动技术教育条件,达到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篇2

国外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实践作为教育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利用学校自身、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设立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很多学校实行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2],如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直接去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则实行从二年级开始在企业里接受培训的“学徒培训”制度。泰国、日本等则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活动,泰国学校安排指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农村调查,或帮助农民建立学较,教当地少年儿童认字等劳动。而日本则结合学校特别活动进行清扫校舍、绿化校园、慰问和照顾老人及伤残人士、维护公共秩序、学习木工、电器、烹调等活动。墨西哥大学为学生设立了社会服务课,学生们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向落后山区的印第安人聚居区,传播科学和文化。在实施学生军训的国家中,美、俄、共、印等国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是较高的,加强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及军事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感。

国内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化、持久化,我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将基地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取得了稳步进展。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整理如下: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的共识[3]。经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具备社会实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效化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形成资源共同开发、共同分享、共同收益的局面。各高校之间的联合逐步形成,高校与社会,与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问的共建已形成良性循环。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不断创新,有主题式基地,如各类经济教育基地;也有目标任务式基地,如“三下乡”活动基地;有专业性强的基地,如教育实习见习基地;也有复合型的基地,如与政府、社区共建的基地;有创业、创新类基地,如博士团基地;也有服务奉献类基地,如社区服务基地等。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批成熟的经验。高校和社会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测评,不断总结、积累、交流和推广成功的经验,使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逐步迈上理论台阶。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设立基地、管理基地、协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基地本身都肩负有生产、景点等单独职能,作为实践基地,却处于无人过问、名存实亡的地位,几乎看不到高校的宣传,也没有大学生的身影。许多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时,缺乏深入调查、仔细研究,没有针对性地选择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另外,尽管很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书,但是对双方的职责、义务规定不够明确,协议仅仅是面上的呼吁,这样的结果是基地建设失去了抓手。总之,基地建立不科学,考察不仔细,建立之后没有管理、管理不善、协调沟通不够,学校与基地的联系无法深入持久,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建完废、废完另建的尴尬局面。

(二)各类基地使用单一、划分单一。各类基地的侧重点不一样,育人的效能不一样,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也不能过分割舍基地之间的关系,就业(创业)基地完全可以含有德育基地的功能,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也可以含有勤工助学基地的功能。同时,不同高校建立了不同的基地,很少有“共享”意识。很多高校对基地的“地盘"意识很强,一个大学建立了基地,其他大学往往不会在此建立基地。这样使用单一的基地、高校之间不能交叉使用的基地,效能是大打折扣的。

篇3

以xxx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教和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德育工作思路和要点,加大德育创新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命战争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完善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科研带队伍,突出特色,务求实效,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过程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结合学习贯彻全教和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制度,使德育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德育领先,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挖掘新的德育工作增长点,确定把德育工作真正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要求全员在工作确定德育目标,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做到有机渗透,在新的实践中实现德国育工作新的创新发展,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及活动的流程体系,优化管理环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的师德教育为保证,以生活化、社会化为基本形式,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二)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在“双全学校建设的基础上,乘势而上,以完善日常评比机制,规范学生个体行为,发挥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为重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上水平,上品位,努力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行为自律,文明规范上见实效,从开学第二周起,以规范教师护导,学生值勤工作形成风景线为起点,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

1、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校风,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优化班级文化氛围。

2、构筑师生、学生间和谐和的人际空间,倡导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团结、合作、尊重、爱护。

开展道德风景线,风景点建设(校门区风景线,间操风景线,放学路队风景线,绿色通道,花海世界风景点,值周师生风景点,课间活动风景点)

(三)、加大德育科研指导,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巩固科研成果,进一步壮大德育科研队伍,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力争出新成果,上新水平,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落实德育总体目标,以递进性,分层性原则,改革教学与活动方法,落实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识,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学生达应社会的能力。

1、搞好德育科研工作,成立科研小组,每位班主任要认定科研课题,制定计划,开展实验,积累经验,转化成果,总结提高,争取学期末出有力度的科研成果。

抓好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发展教育为主导的创新教育实验的德育研究,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以校园网建设为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提高德育活动实效的研究,让学生感受“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搞好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建立班级学生心理分析档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以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加强课外活动小组的管理,开展主题活动课的研究,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展示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全面技能,做好活动小组辅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课外活动小组做到“四有”(有活动计划,有备课,有总结,有成果)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各项竞赛活动,本学期进行活动成果展示活动。

(四)完善德育网络,建立开放型德育新体制

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开放型德育新体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重新认定家长委员会名单,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请家委会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生反馈表,建立校长热线,共商育人大计,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完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双体日小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

重视劳动教育,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开展“一日家长”实践劳动,(低年级不让父母为心,以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孝敬父母,学习家务劳动,高年级在家长指导下做一日小家长)期末各班评选出劳动小能手。

(五)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学习研讨在德育管理与实施中,处理三个关系:

1、主导与主体关系:注重学生自主管理,自行设计,自我教育。

2、放手与放任关系:提倡教师精心管理,精心设计,精心教育。

3、指挥与指导关系:指挥得当,指导到位,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改革整体化的管理方法,注重班级特色发展,通过重心下放在德育管理实施中,增强四个意识:

1、集体意识:爱学校,爱班级,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增长增光。

篇4

一、凸显保障功能,打造文化后勤

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今天教育改革发展的滚滚洪流。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享受优质后勤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呼声。在坚持后勤公益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打造满意后勤?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

该校的后勤干部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由主管过德育的同志担任。后勤副校长原来是德育副校长,总务处主任原来是德育处主任,食堂经理原来是德育专干。这是为什么呢?这恐怕要追溯到老校长(现任教育局长)刘吉伟同志匠心独运的用人思想上去了。打着赤脚长大的刘吉伟一再倡导“教父子书”、“办良心后勤”,从德育处出来的同志吃得苦,受得气,对每个学生都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一切恰恰是做好后勤管理的先机。严把入口关,严格体检,严格要求文化程度。从业人员一律要求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一律要求讲普通话,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实行分层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

2.把安全文明创建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质量提高,何谈人民满意教育?师生安全,校舍和财产的安全是后勤工作的重要职能。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出席全国第十五个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日时说:“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是一所绝对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教师,是一个绝对不称职的教师。”该校15年来一直保持着安全事故零记录,是名符其实的“平安学校”、“放心学校”。近年来,安全文明创建一年一个台阶。在今年汨罗市国家级爱国卫生城市创建中,该校再次受到各级的通力嘉奖。

3.创新管理机制,引入社会资源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实行体制改革,组建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生活服务、物业管理、经营服务五个中心,形成全面覆盖、职能明确、责权分明的校园服务体系。在价格低于校外,质量高于校外的情况下,学校商店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在坚持非营利性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源,由晨光文具投资利用科教大楼的架空层兴办了一个文具超市。与市公安局联合建立禁毒基地。在科教楼六楼腾出四间教育,共计160余平米,由公安局出资20万元,建立了全市规格最高的禁毒教育基地。

二、推进“三地”建设,打造课改后勤

《教育的新时代》一书指出:生活世界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生活是一门伟大的课程,高中寄宿制学校的后勤管理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至少有三块肥沃的育人的土地。

食堂是劳育的基地。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缺乏,很多孩子不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存的能力,这正是教育需要紧急补救的地方。该校把食堂开辟成劳动教育的基地,利用每学年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到食堂参加劳动,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社区服务时间让学生自愿到食堂劳动,教务科和后勤处联合对学生劳动情况作出学分评定。

寝室是学生的家,它最有益于学生完美人格的生成。生活自理,良好习惯,融入集体的能力,公共生活道德,保护公共财产的观念,水电资源的节约意识,对制度的尊重心理,对集体对他人的社会责任感,都可以在这里养成。如何让学校后勤对3600多寄宿生发挥管理育人的功能?该校实施自主管理教育,实行“五自”原则,即自己管理、自己申报、自己维修、自己保洁、自己美化的原则。每个年级设有一个宿管部长,负责对本年级公寓的财产保管、水电使用情况进行督查,逐日登记,每日公示。每个班级设有一个宿管委员,负责派发卫生工具,填写维修单,申报维修项目,领取维修材料,界定财产损害责任,办理赔偿手续。每一栋公寓成立一个维修小组,难度较大的维修,协助技工,一般性的通通自行完成。维修完毕签字确认,签字卡片放入个人成长记录袋,情况输入学分管理中心。每一个寝室轮流打扫楼道卫生。各个寝室自己为寝室命名,自己布置居室,养花养鱼怡情。每期一次美化大赛,优胜者在班级目标管理中加上一分。近两年床位爆满,“陪读”的现象销声匿迹。

校园环境是美育的园地。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它能唤起人对一切美好的、有生命事物的、亲切关怀的态度。校园环境的美应当触及学生的心,“只有当学生用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该校是花园式单位,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原来由浏阳园艺师承包护理,去年伊始,该校把园艺锁定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现在该校已培养出自己的园艺师255人,一年为学校节省绿化开支4万多元。

该校后勤与新课程改革捆绑同行,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由后勤处参与开发、直接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程《服务与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该校61.5%的学生的选修课程。

三、发展学生农业,打造生态后勤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教育办成适合每一个学生需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该校的追求。为了把学校办出特色,该校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学校综合发展之路。该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级中学,完全有条件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途径。刘延东同志说,办教育千头万绪、千难万险、千辛万苦,但同时要千方百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该校在京广铁路沿线、201线贯穿、离汨罗城区不到10公里路程的范家园乡征集了480亩土地,准备用于发展学生农业。市发教委已批复同意,200万元专项资金年初全部到位。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学生农业基地建设方案》。方案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学校将贯彻“两全”方针,把这块基地办成花园果园种植园,农田鱼塘鸡鸭圈。把它办成可以容纳1200学生住宿的劳动场地,可以接纳教师休憩和观光的农家乐园。根据估算,搞起来以后,每个学生每年可以带着被褥行李到这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实践,学考结束之后,将有15%~20%的在校生,高考之后将有10%左右的毕业生,还有一部分外来学生,选择在这里接受一年以上的的农业职业培训。根据估算,这个基地可以保障学校的绿色食品供应,每年还可以带来30万~50万元的经济收益,这笔资金将用来资助百名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篇5

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是适应和服务,适应是时代的要求,服务则是根本宗旨[1]。服务型高职的办学理念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危机的客观局势下提出的高校建设理念。服务型高职教育使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直接接轨,看重高校社会服务的量化和最大化。服务型高职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绩效标准,其培养出的人才社会适应程度高[2]。本文以医学营养专业为例,探索高职服务型人才模块化培养的实施路径,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1高职服务型人才模块化培养的意义

服务型工作是以人为劳动对象,为其提供时间、空间、信息、心理舒适等非物质形态需要的劳动[3],服务型高职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需要在不同情境下及时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习惯的人提出的服务要求。服务型工作的质量评价基本上源于服务对象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这既取决于服务质量,也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感受,所以服务型工作中与服务对象相处的技巧、沟通的能力、主观的态度尤为重要[4]。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在于它虽然依托学科,但不以学科为导向,而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各级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开展了不少探索,如专业群和产业群的建设、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合作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确定岗位任务时只进行了简单的任务解析,并未将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要素在教学中融会贯通,脱离了工作过程,只强调学生对能力要素的学习,使得最终的教学形态成了孤立的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难以形成实用性的职业能力。同时,将服务型劳动者的职业意识等同于个人的人文素养,仅在课程设置中加强对传统文化、外语、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学等知识的教育,但是并未将其学习过程与具体的与工作过程进行有机融合。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建构起来的,离开合理的学习方式,单纯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难以确保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的提升。此外,工作技能并不等同于服务质量,虽然服务型劳动中的技术能力很重要,但影响顾客心理感受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也不容忽视。高等医药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医药卫生服务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医药卫生人员的要求也发生着转变。营养服务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新兴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大众提供合理的营养指导和服务成为营养专业就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医学营养人才面临着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服务型人才数量和素质还达不到发展要求的困境,成为限制医学营养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以医学营养专业为例,探讨服务型高职教育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不仅对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专业学生发展研究有借鉴意义,对其他高职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也有重要的启示。

2高职服务型人才模块化培养的实施路径

2.1根据行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为了解行业对于人才培养需求的现状,笔者于2019年8月至10月对与专业密切联系的行业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的情况调查。调查的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共调查相关行业企业36家(医院营养科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健康管理公司2家、学校及幼儿园2家),得到医学营养专业的人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要求(见表1)。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的结果,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为进行模块化培养提供基础和依据。

2.2基于岗位需求构建以营养服务为核心的专业能力模块课程体系

基于岗位需求的调研结果,将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模块化的整合,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着重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服务型应用技术人才。医学营养专业的职业面向是临床营养技师和公共营养师。临床营养技师要求能够辅助营养医师工作,具备相应的医学、营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与患者沟通的技能,能提供全面的营养服务并能在疾病的预防、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营养服务;公共营养师要求能够进行不同人群营养咨询与指导、营养配餐和评价,能够对特殊生理人群进行针对。根据专业的职业面向和培养目标,确定在高职营养课程设置中构建以营养服务为核心的几大模块:基础医学模块、营养科学模块、专业拓展及社会行为学模块。基础医学模块主要包含:正常人体结构与技能、生物化学、病理学基础、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药理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包括本专业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及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营养科学模块包含: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特殊人群营养、临床营养、食品安全、营养烹饪技术、药膳与食疗等课程,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专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有机融入教学模块中。专业拓展及社会行为学模块包含:健康教育、保健食品与营销、社区营养、营养诊疗技术、中医基础、人际沟通、专业英语等课程。相关课程根据工作岗位对营养专业人才的复合性要求设置,主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如膳食营养管理能力、指导保健医生营养知识的能力。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借助专业实践和情境化教学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情怀,切实提高服务型高职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复杂多变的工作情境为服务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依据,锻炼服务型人才对工作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解决具体问题的丰富经验和智慧。此外,在各个模块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奉献精神、吃苦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服务性人才。

2.3高职服务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根据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和内容,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模块化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配套的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资源库、案例库等在线教学资源)、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教学团队的构建等。2.3.1模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校企—校校合作,共同开发高职医学营养专业配套的专业主干课程(含实训内容)的规划教材。同时建设教学资源库、案例教学库、试题库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和在线课程,用于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创建网络互动平台,建设在线情景互动教学环境,采用实时在线情景互动教学,推动教学模式、方法、手段、评价等系列改革,同时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3.2规范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适应服务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工作场景和职业氛围,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配备能满足职业技能实践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满足学生进行仿真训练的需要。通过仿真或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前模拟执业过程中的工作场景,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择能够提供开展医学营养实践的医院或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要求校外实训基地的医学营养技术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习规章制度齐全。2.3.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采用角色模拟、情境教学、案例教学、PBL等进行教学,创设营养科工作情境,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营养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提高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为抓手,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专业特点,结合每年“全民营养周”“520学生营养日”等特殊时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技能服务。2.3.4教学团队的提升建设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具有行业一线工作经历的行业骨干和专家充实到专职教师队伍中,逐步形成专业实践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的机制,成立专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课课程组,提高兼职教师比例,提升专职教师学历和在职培训比例,提高专业带头人的社会影响力。

2.4服务型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建立

改革考试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完成考核评价,学生课后及时查漏补缺。改革医学营养专业毕业考试模式,采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营养士)及注册营养技师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更早地融入临床工作实际,积极开发1+X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构建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和监督机制,建立教学质量双向监控体系,突出教学实施过程监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体系,涵盖提高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综上所述,高职服务型人才模块化培养,首先需要树立服务型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通过模块化教学,将知识、能力与素养培养相融合,建设“教学—技术—服务”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将专业考核与行业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培养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服务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挺,应德烨.服务型高等教育体系绩效评价研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绩效评价为重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4.

[2]王春柳.服务型高职与创业型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92-96.

篇6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教和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德育工作思路和要点,加大德育创新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命战争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完善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科研带队伍,突出特色,务求实效,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过程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结合学习贯彻全教和全国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制度,使德育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德育领先,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挖掘新的德育工作增长点,确定把德育工作真正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努力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要求全员在工作确定德育目标,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做到有机渗透,在新的实践中实现德国育工作新的创新发展,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及活动的流程体系,优化管理环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的师德教育为保证,以生活化、社会化为基本形式,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1、校级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管理网络,校长——教导处——年级组——班级,党支部——工会——少先大队——少先中队,家长委员会——家长,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班主任工作,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由教导处、少先大队部负责,由值周教师值周生监督具体执行。班级的纪律、卫生、文明程度全部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之中。

2、年级管理

年级组要依据学校总体计划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开展体现年级特色的教育活动,学年组长要及时协调组内工作,每月底要召集一次碰头会,小结学年组内工作情况,具体安排下月工作要点。

3、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晨读、晨训、班会和队会的作用。

制定班级激励机制,完善班级光荣榜的利率,定期公布班级的好人好事,建立学生个人《成长册》

加强班级日常管理,落实班级值勤制度,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到每位学生身上,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班风。

(二)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在“双全学校建设的基础上,乘势而上,以完善日常评比机制,规范学生个体行为,发挥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为重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上水平,上品位,努力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行为自律,文明规范上见实效,从开学第二周起,以规范教师护导,学生值勤工作形成风景线为起点,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

1、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校风,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优化班级文化氛围。

2、构筑师生、学生间和谐和的人际空间,倡导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团结、合作、尊重、爱护。

开展道德风景线,风景点建设(校门区风景线,间操风景线,放学路队风景线,绿色通道,花海世界风景点,值周师生风景点,课间活动风景点)

3、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校级、年级、班级三级护导值勤,分层推进,分段达标,实现七个达标,即升旗仪式,校内外文明礼貌,一日行为规范,课内外行为,间操及课外活动,眼保健操,清洁卫生和身心健康等七个方面设立监督岗。加强管理,履行职责,评比表彰礼仪班,文明班,期末评先出文明小标兵。

规范升旗要求,优化升旗氛围,点评升旗面貌,评选最佳升旗手,升旗式。

三、加大德育科研指导,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巩固科研成果,进一步壮大德育科研队伍,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力争出新成果,上新水平,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落实德育总体目标,以递进性,分层性原则,改革教学与活动方法,落实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识,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学生达应社会的能力。

1、搞好德育科研工作,成立科研小组,每位班主任要认定科研课题,制定计划,开展实验,积累经验,转化成果,总结提高,争取学期末出有力度的科研成果。

抓好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发展教育为主导的创新教育实验的德育研究,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以校园网建设为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提高德育活动实效的研究,让学生感受“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搞好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建立班级学生心理分析档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以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加强课外活动小组的管理,开展主题活动课的研究,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展示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全面技能,做好活动小组辅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课外活动小组做到“四有”(有活动计划,有备课,有总结,有成果)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各项竞赛活动,本学期进行活动成果展示活动。

(四)完善德育网络,建立开放型德育新体制

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开放型德育新体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重新认定家长委员会名单,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请家委会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生反馈表,建立校长热线,共商育人大计,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完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双体日小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

重视劳动教育,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开展“一日家长”实践劳动,(低年级不让父母为心,以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孝敬父母,学习家务劳动,高年级在家长指导下做一日小家长)期末各班评选出劳动小能手。

(五)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德育教师队伍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关键,坚持班主任辅导员例会制,加强班主任培训,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年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学习研讨在德育管理与实施中,处理三个关系:

1、主导与主体关系:注重学生自主管理,自行设计,自我教育。

2、放手与放任关系:提倡教师精心管理,精心设计,精心教育。

3、指挥与指导关系:指挥得当,指导到位,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改革整体化的管理方法,注重班级特色发展,通过重心下放在德育管理实施中,增强四个意识:

1、集体意识:爱学校,爱班级,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增长增光。

2、课程意识:重视并认真上好每一门,每一节课,达标创优。

3、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法规范行为。

4、责任意识:做事要有责任心,学习要有责任心,待人要有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老师负责,对父母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

四、工作安排

本学期以“情系祖国,做新世纪的小主人”为主题,以庆“六·一”为契机,通过学校少先大队,创造性开展读书,演讲,演唱,主题升旗式,知识竞赛,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三月份:开展“雷锋与我同行”奉献活动,做“一日家长”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用雷锋精神鼓舞自己,用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意识,学做父母、老师的小帮手。

四月份:1、开展“校园手拉手”帮助特困生活动。

2、开展“学日常规”竞赛活动,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五月份:1、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队会活动。

篇7

面临新世纪的挑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成为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德育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做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中思考的重点问题。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一、认清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目前,有不少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导致不少学校德育工作处于一种只口头上讲讲却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的形式。因此,首先要让学校领导和教师认清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首先要有观念的定位。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首要位置,学校始终要围绕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去开展工作。要把抓好学校德育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主要业务,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应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从感知到初步形成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培养科学的认识论为基础,使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通过一些探究学习的实践,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操。

另外,要进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学业要通过建立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以便德育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二、开展读书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可以每周利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倡导各班学生认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作家的名著、科学札记等,并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最后,在课堂上一起交流学习读书的心得。加强学生对审美观念的引导,提倡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励他们向科学家学习,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通过读书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净化了学生的心,陶冶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更重要是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想把德育工作做好、做扎实,要把加强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教育与基本道德、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重点是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宽德育的渠道,以日常行动规范为基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建设工作,对初中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种形式的健康有益的活动,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终体现在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上,教师要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探索生动活泼而又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家庭教育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广大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要通过广播宣传、家访、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三、加强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

例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可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的方法: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如出去散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唱歌或跳舞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您的建议非常不错,我一定好好考虑的”,“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

篇8

1、校级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管理网络,校长——教导处——年级组——班级,党支部——工会——少先大队——少先中队,家长委员会——家长,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班主任工作,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由教导处、少先大队部负责,由值周教师值周生监督具体执行。班级的纪律、卫生、文明程度全部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之中。

2、年级管理

年级组要依据学校总体计划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年级德育工作计划,开展体现年级特色的教育活动,学年组长要及时协调组内工作,每月底要召集一次碰头会,小结学年组内工作情况,具体安排下月工作要点。

3、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开展班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晨读、晨训、班会和队会的作用。

制定班级激励机制,完善班级光荣榜的利率,定期公布班级的好人好事,建立学生个人《成长册》

加强班级日常管理,落实班级值勤制度,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把养成教育落到每位学生身上,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班风。

(二)突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行为养成教育

学校在“双全学校建设的基础上,乘势而上,以完善日常评比机制,规范学生个体行为,发挥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为重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上水平,上品位,努力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行为自律,文明规范上见实效,从开学第二周起,以规范教师护导,学生值勤工作形成风景线为起点,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

1、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良好校风,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优化班级文化氛围。

2、构筑师生、学生间和谐和的人际空间,倡导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团结、合作、尊重、爱护。

开展道德风景线,风景点建设(校门区风景线,间操风景线,放学路队风景线,绿色通道,花海世界风景点,值周师生风景点,课间活动风景点)

3、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加强校级、年级、班级***护导值勤,分层推进,分段达标,实现七个达标,即升旗仪式,校内外文明礼貌,一日行为规范,课内外行为,间操及课外活动,眼保健操,清洁卫生和身心健康等七个方面设立监督岗。加强管理,履行职责,评比表彰礼仪班,文明班,期末评先出文明小标兵。

规范升旗要求,优化升旗氛围,点评升旗面貌,评选最佳升旗手,升旗式。

三、加大德育科研指导,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巩固科研成果,进一步壮大德育科研队伍,加大德育科研力度,力争出新成果,上新水平,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落实德育总体目标,以递进性,分层性原则,改革教学与活动方法,落实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识,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学生达应社会的能力。

1、搞好德育科研工作,成立科研小组,每位班主任要认定科研课题,制定计划,开展实验,积累经验,转化成果,总结提高,争取学期末出有力度的科研成果。

抓好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发展教育为主导的创新教育实验的德育研究,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以校园网建设为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提高德育活动实效的研究,让学生感受“数字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搞好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建立班级学生心理分析档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以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加强课外活动小组的管理,开展主题活动课的研究,指导学生社会调查,展示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全面技能,做好活动小组辅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课外活动小组做到“四有”(有活动计划,有备课,有总结,有成果)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各项竞赛活动,本学期进行活动成果展示活动。

(四)完善德育网络,建立开放型德育新体制

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开放型德育新体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重新认定家长委员会名单,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请家委会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生反馈表,建立校长热线,共商育人大计,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完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双体日小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爱心。

重视劳动教育,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开展“一日家长”实践劳动,(低年级不让父母为心,以自我服务劳动,中年级孝敬父母,学习家务劳动,高年级在家长指导下做一日小家长)期末各班评选出劳动小能手。

(五)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德育教师队伍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关键,坚持班主任辅导员例会制,加强班主任培训,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年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通过学习研讨在德育管理与实施中,处理三个关系:

1、主导与主体关系:注重学生自主管理,自行设计,自我教育。

2、放手与放任关系:提倡教师精心管理,精心设计,精心教育。

3、指挥与指导关系:指挥得当,指导到位,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改革整体化的管理方法,注重班级特色发展,通过重心下放在德育管理实施中,增强四个意识:

1、集体意识:爱学校,爱班级,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增长增光。2、课程意识:重视并认真上好每一门,每一节课,达标创优。

3、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遵守学校的各

项规章制度,以法规范行为。

4、责任意识:做事要有责任心,学习要有责任心,待人要有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老师负责,对父母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

四、工作安排

本学期以“情系祖国,做新世纪的小主人”为主题,通过学校少先大队,创造性开展读书,演讲,演唱,主题升旗式,知识竞赛,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三月份:开展“雷锋与我同行”奉献活动,做“一日家长”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用雷锋精神鼓舞自己,用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自我服务意识,学做父母、老师的小帮手。

四月份:1、开展“校园手拉手”帮助特困生活动。

2、开展“学日常规”竞赛活动,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五月份:1、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队会活动。

篇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55-02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高校,更注重教师的“技术应用”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针对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提出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共性,更要具备进行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特质,即要具有双重素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其标准共有四条,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②近些年有两年以上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双师素质”的提法不仅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双师型”教师新的更具高职师资特征的时代内涵,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要求高职教师具有专题研究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双师型”涵盖的能力与素质还应包括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职业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交往能力以及革新创造能力等等。因此,加强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密切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从事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活动,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可以优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根本上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可见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具有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背景、经验的教师。当然,“双师型”主要是针对专业课教师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具有其鲜明的职业特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资格的取得,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职业院校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还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双师型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技师”,而是能够将生产、管理、服务和专业能力吸收消化,并能有效的将其组织建构到教学环节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教师与技师”有机融合的本质特点。

我们走访和调研了其他兄弟院校,对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本文将结合其他院校的情况,主要以我院为例,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一、师资队伍现状

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是青年老师,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上讲台授课,多数老师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其实这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有了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代表真正的出“师”,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而技术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要真正达到“双师型”水平,一定要在具体专业岗位上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其本质是要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有具体的实践,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实践,因为职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是不断创新的。在我院真正能达到“双师型”水平的人不多,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我院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令人可喜的是,各高职院校领导均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各系(院)、各部门领导在积极思考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大家的一致意见就是要将师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工程去做,普遍认为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主要依靠青年教师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以及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这些都说明各高职院校的领导已将“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

结合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匮乏,各级领导班子极其重视并力求发展的具体情况,现针对我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提出如下看法:

1.青年教师要自加压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尤其是要逐步加强科研工作。学历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衡量了一位教师的水平高低,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始条件。我们走访了几所兄弟院校,注意到各院校和我院一样,多数的青年教师也特别关注自身的学历和学位的提高,都在工作之余积极地学习与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多数已在修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我信息与电子工程的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的比例达到89%,也有的在攻读博士学位。

2.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看,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应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如为了学生的就业,诸多院系要求学生参加一些院内和院外的证书考试,那么,无论是缺乏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还是新分配来的毕业生,都必须到考证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应自己先尽快考取相关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尽快投入到教学一线,并逐渐建立一支能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院规定:凡申请任教全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辅人员,必须先参加江苏省的一级B考试,成绩达到90分以上,才具备任教该门课的教学资格,这一举措就很好地激励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步伐;信息与电子工程系的专业教师如果任教的课程要参加证书考试,该系的主任都安排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这一切都充分证明领导对培养“双师型”教师越来越重视。但仍然希望各院级主管领导能加大投入岗前培训的力度,将专职教师的技能再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让专职教师在精神上有自信和归属感。

3.学院应该在教研室活动和“青蓝工程”上下大力气。从目前的高职院校现状来看,教研室成员越来越年轻化,多数教师都是前脚从高校中出来,随即又走进高校,并很快站在讲台上,教学经验匮乏,因此“青蓝工程”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提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开展一些教研室活动,加强各位老师的教学交流力度的同时,注重与老教授(含外聘)的经验交流,老教授将丰富的授课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老师显得尤其珍贵,多一份交流就多几份收获,而交流得来的知识是无价之宝。学院稍稍投入一点则往往收益很大,可以有计划地聘请资深老教授适时参加教研室活动,在教学计划的修改上,在某些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上,在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上给青年教师一些提示和指导。而教研室的专职教师更要注重教学经验的交流,加大互相学习、互相研讨的力度,特别是教同一门课的教师更要重视交流。既然教研室是教师最基层的组织,所以教研室活动显得更重要,我院领导曾经请资质高的教研室主任来我院指导并组织广大专职教师培训学习,效果显著,但是从具体的教研室活动的细节落实上,感觉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和突破的潜力。如可以适当地投入资金供教研室活动支出,是教研室活动的基本保证;可适当地将开展教研室活动算作部分非教学工作量等等,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的积极性。

4.注重发挥学院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的作用。本课题组的成员均是理工科的专业教师,通过课题组调研,大家都一致认为技术应用类的“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以下方面的素质: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的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具备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各系(院)对专业的设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的结构都是有规划并有着长远考虑的,所以现有的实验和实习基地都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这就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提高自己实践的优良平台。青年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实验基地上,对所任课程的实验及实训做到熟练自如,并提倡在原有的基础上搞出一些专业作品,学院对此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与许多高职院校IT类专业一样,我院也结合当今信息产业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将某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了修订,增加了《嵌入式系统》等相关的课程,学院也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室,选派相应的专业教师进修学习嵌入式的专业知识,这就给这些教师提供了进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机会。专业教师都积极并充分地与实验器材的厂家联系洽谈培训事宜,并借厂家介绍实验器材的机会尽可能地多和专家交流学习,钻研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所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搞一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至小发明等等,这一切都为“双师型”师资培养提供了条件。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来说,这也是专业教师实现“双师型”的重要且经济的途径。

5.实施“校企”、“校校”产学研合作工程。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面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相应工厂企业顶岗学习培训,使青年教师熟悉和掌握本专业、本行业前沿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邀请和吸纳工厂企业有技术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来学院任教,充实师资队伍,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我院职业教育内涵,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实施“校企”合作,把企业的车间办到学校,把学校的人才输往企业,实现校企双赢;在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上,建议寻求与同类学校相近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尝试跨学校去建立相关专业群,师资共享,互通有无,强强联合,共同发展。通过实施“校企”、“校校”合作,充实和提升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在这方面,学院领导要积极搭建好平台,积极投入部分资金,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实践、培训,到专业对口的单位挂职锻炼等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了避免工作与学习的冲突,建议充分利用假期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实践、培训,并能加大培训学习的力度,执行过程中要做到知识和专业面的均衡。

6.建议学院加大资金投入和表彰奖励力度,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年轻教师要及时地表彰,适时的资金投入是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体落实到位的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途径,可以造就一批学术精湛、学识渊博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科研单位挂职锻炼,并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对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我院目前已选派有条件的教师到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作访问学者,并创办了产学研中心,倡导并组织教师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这一切无疑是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些大的举措,但在校教师仍然希望学院领导再加大力度,为学校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做不懈努力。

总之,学院已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希望院领导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潜力,采取多种措施,在培养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工作中早日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10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114-05

1问题的提出

2010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三个坚持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1]。

从目前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各高等学校都将教育实践作为必修课程之一。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及获得相关的情感、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其过程是围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目的而开展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教师与知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知识)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2]。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军事训练、劳动教育等都被明确地列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艺术实践也列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这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但在实践教育的运行中难以否认还存在教育实践的内容不够全面、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不够规范、各个环节相互脱节、联系不够紧密、运行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晰等问题。有的学者在研究高等学校运行机制时,从事物的有效性角度,提出了高等学校运行有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3]。毋庸置疑,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实践育人的意见,并在实践育人理念指导下,开发、研究教育实践的属性、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形成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实践育人合力,设计系统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2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现状

2.1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形式内容分析

《意见》中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明确了高等学校教育实践的主体。但作为体育院校的表演专业在实际的运行操作中还有一些探讨的空间,实践育人中的实践分类根据不同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类。如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可分为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有组织、有要求的教育实践和自我教育实践等三种形式[4]。张文显在探讨实践育人格局中,将吉林大学实践分为教育型、服务型、专业型、文化型、组织型和职业准备型六种形式[5],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分类,必须要保证实践育人目的的达到。

根据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特点和实际,实践教学应包括教学课内实践、课外校内实践、校外教学实践、教育实习和科研实践五大方面。这些实践的落实主要由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学小组共同负责和实施(见表1)。表1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形式及内容

实践形式1实践内容1具体要求实践教学1教学课内实践1实训、课的部分实习、编写教案或动作创编设计等1课外校内实践1组织裁判实习、考级、毕业汇演、校内演出活动等1校外教学实践1除校内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外的一切活动1教育实习1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活动1科研实践1组织学生调研、学术交流、实验等活动,达到学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水平军事训练1队形队列1立正、稍息、原地转法、行进间步伐、阅兵式等1内务整理1清洁卫生、物品摆放、室内布置等1兵器的掌握1基本枪械的掌握、射击练习、实弹演练等1军事技能1军体拳的掌握、地形的利用等社会实践1社会调查1专题调查、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会等1生产劳动1听从安排、完成任务、总结报告等1志愿服务1专项咨询、大型活动服务、文化宣传、知识普及等1公益活动1扶贫资助、无偿献血、募捐活动组织与参与等1科技发明1表演健身器械的研制、项目组合的编排创新等1勤工助学1兼职教练、校内外有偿劳动、大型活动的有偿服务等1就业实践1校内外兼职、就业规划制定、就业市场的了解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2月 刘志云,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机制的研究No.1 2014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实践能力可通过基本技术能力、实践创编能力、组织竞赛能力、训练指导和管理能力来体现。体育院校与艺术类院校在技能方面有着共性的要求,强调实践、注重创新、重视能力、突出应用。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包括表演专业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校内代表队训练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考取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有关项目的考级员、裁判等级等;参加省、市、校不同层次比赛的裁判工作和组织工作;到社会健身俱乐部参与教学和指导工作;参加各种演出或进行创编活动等。这些实践的运行,需要各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及教师相互沟通、相互衔接、共同管理。

2.2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开展现状分析

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现状的调查问卷针对表演专业学生实践教育的内容、方式、时长、学校支持及参与目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题目的设计,并重点关注了对实践教育结果的评价,统计情况如下:

2.2.1实践教育的内容。在所设计的专家调查问题中,提到“您认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有哪些内容: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竞赛参与、毕业论文、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统计结果显示,调查19位专家对教育实践内容进行选择,大部分专家认为实践教育内容应该包含艺术实践、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竞赛参与、毕业论文、劳动教育、军事训练,其中认为应当包含教育实习的人数最多,达到100%;认为应当包含社会实践和竞赛参与的人数则相对较少。分析可得,目前的实践教育内容繁多,但重点不够突出。

2.2.2学生参加实践教育的组织方式。在学生调查问卷中,问及“你参加实践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为:学校统一分配实践单位、自行联系实践单位、他人介绍实践单位”。在192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中,学生进行了自主选择,64%的学生教育实践的组织方式是自行联系实践单位,学校统一分配实践单位的人数占25%。在专家调查问卷中,问及“在学生教育实习管理方式上,您认为哪种方式最佳:统一安排、学生自行安排、统一安排为主,自行安排为辅、自行安排为主,统一安排为辅”,58%专家认为应该是统一安排为主,自行安排为辅;没有一位专家认为应当采取自行联系实践单位的方式;学校统一分配实习和自行安排为主,统一安排为辅两种方式的支持率相持平。

2.2.3实践教育的时长与学校重视程度。在专家调查问卷中,提问专家“您认为学生实践教育总计开展的时间为:10周、12周、15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2%的专家认为实践教育开展时间不宜过长,10周最为合适;16%认为18周最为合适;12周和15周的支持率均为26%。在学生192份问卷和指导教师28份问卷中提出同样问题“您觉得学校对于实践教育重视程度如何”。结果显示,有97名学生和12名教师选择了一般重视这个选项,占据了调查总数的绝大部分;还有16名学生及1名教师选择了不重视,这些数据足以体现实践教育的开展并未引起大部分体育院校学校的重视。

2.2.4对实践教育评价的认识。在192份学生调查问卷中,提出问题“你对学校实践教育成绩评定方式的看法:非常清楚评定方式,且比较公正;非常清楚评定方式,但不太公正;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但比较公正;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也不公正”。37%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但比较公正;23%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评定方式,也不公平。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学校实践成绩的评定方式,且其公正性有待考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积极能动性的发挥。

2.3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机制分析

机制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的一种系统化和制度化方法[3]。如果将教育实践或者说实践育人作为一个系统,那么在系统之间必然发生各个环节相互作用和内在的紧密联系,机制决定着事物的运行状态。教育实践运行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方面健全科学决策机制,管理制度方面形成规范机制,激励发展方面完善评价机制。

2.3.1组织领导层面的决策机制缺乏协调整合。目前,各院校已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都是决策的分析者,他们对决策的裁定者负责。如教务管理部门、院、系主要负责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管理的事项,武保部门主要负责军事训练与理论的事项,后勤、学工部门主要负责勤工助学、劳动教育等方面的事项,宣传部、思想政治课部、团委、学工部门负责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事项,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由教研室负责,学生的社会兼职、对外表演则由院系、辅导员负责,但作为学校统一进行实践育人的规划与协调还缺乏一个充当教育实践决策分析者的“常务”角色。换言之,教务部门是教学实践决策的分析者,武保部门是军事训练决策的分析者,宣传等部门是社会实践决策分析者,对于决策的裁定者和审批者来说分管的领导如何根据总体实践育人规划进行科学决策还需要一个整合,从而才能保证实践育人工作落实到实处。特别是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具有实践性强、范围广、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学生表演活动多、竞赛频繁,使得体育院校的表演专业具有体育和艺术的双重特性,如何建立决策的整合机制整显得尤为重要。

2.3.2管理制度层面的规范机制内部“各自为政”。目前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教育实践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教育实践的信息缺陷,包含2个方面:1)信息的分类不够清晰。教育实践所包含的内容及分类不很明确,如艺术实践的问题不仅涉及教学实践还涉及到社会实践。2)信息不够集中。如目前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就业信息,相关职能部门只能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与提供服务,不可能将就业市场的信息集中,导致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各高校不断完善教育实践的管理体系,在实际操作与运行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马鸿韬等就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面进行了综合的阐述,并列举了三所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实践环节[6];英对健美操“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7]等,但这些研究仅仅从实践教学的角度、从一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与研究,而从教育的大视野、系统性的角度还缺乏系统衔接。也就是说,从管理制度层面上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教育实践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状态,管理信息不够集中。教学是教学,实践是实践,这就导致了表演专业的教育实践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2.3.3激励发展层面的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系统。1)评价指标不系统,缺乏专业针对性。经过调查统计,从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开办至今,教育实践的模式一直在体育教育专业及其他相邻的艺术类专业的基础上摸索前进,目前的实践内容分为:一是表演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即课内实践,内容相较完整,但针对性不强。二是课外的实践活动,由于内容的宽泛,分散性大,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容易受到时间和内容的限制约束。最终影响到评价指标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2)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教育实践能力的塑造是教与学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内实践多采用由任课教师评分的办法,从而判断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任课教师有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小界定缺乏公平、公正的评判,从而无法客观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全貌。课外实践能力的评判存在过于粗糙和笼统的现象,如学生在社会团体参加艺术实践时,在递交实证材料的同时,有时指导老师多半依据表面现象给予相同分数,这样就无法体现学生在艺术实践发挥的作用及影响,过于主观[8]。3)评价目的欠缺理性认识。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实践能力的开展多半体现在对任课教师上,而直接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对健全和完善,而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能力的评价相对欠缺和薄弱,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判呈现出考试与主观判断两种,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真实水平。

3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运行机制发展思路

3.1组建“监控团队”

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得知,目前表演专业实践教育由于其内容多样化、时间不固定化,整个实践过程监控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实践教育问题的流失,实践教育开展现状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组建专门的监控团队势在必行。由教学副院长、督导、教学办公室、指导老师、年级辅导员、学生干部信息员为主体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形成教学管理与教育实践质量双运行的管理模式和教学委员会、教务部门与院系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组织保证体系[9]。其主要工作内容涵盖主持教育实践指导性文件(手册)的撰写;建立健全各项教育实践各项教育实践活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质量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地位;提高师资队伍、学生综合能力、实践基地的质量标准;整理总结教育实践相关资料归档,为提高教育实践评价的质量监控提供科学的规范和依据[10]。特别是教育实践专职监控人员要随机跟踪监督,强化教育实践过程管理,及时整理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研究相关解决方案,达到提高教育实践监控机制的目标。

3.2构筑“教育实践共同体”

随着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近年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跟不上实际需要的增长,为了优化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市场,有序地开展教育实践工作,可以参考“企业大学”或“公司制”办学方式[11],在校内与学校职能部门(学工处、保卫处、团委等)构筑“教育实践共同体”,制定教育实践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通过职能部门的社会影响力,扩展教育实践平台。如通过团委中介,高校资源共享,参与种高校内比赛、表演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一方可以提供教育实践的平台及宣传手段,另一方可以得到锻炼和展示及检验个人实践能力的机会。在校外,在与学校、俱乐部加强合作的基础上,拓展与机关单位、社会其他团体的合作,结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及创业为导向,提高学生专项技能的同时,可以合理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真正实现“校内校外一体化”,教育实践不仅在校园里实现,同时在社会上检验,利用个人所学在社会上展现自身魅力与价值,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3.3建立“监控体系”

实践教育质量监控是集多种相关因素于一身的系统工程,根据教育实践的内容制定各个环节的标准和制度。形成完善的教育实践质量监控制度体系,是教育实践质量监控体系的中心工作[12]。在表演专业已有的理论教学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配套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管理办法,如“教育实践大纲”“教育实践管理规程”“教育实践指导书”“教育实践奖惩办法”等,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有规定可依、有章程可循,进行实践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和反馈。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注重鼓励与规范并举机制,为了提高教育实践质量监控力度,应进行教育实践计划、课程等资料的建设。制定“教育实践档案管理规定”,了解学生参与教育实践动态,清楚教育实践内容,敦促教育实践进度,提高教育实践质量。教育实践大纲是指导性文件,对每个教育实践环节、内容、要求、形式、手段等要与理论教学衔接以及考评方法等做出全面规范,使教育实践正规化[13]。

3.4推行“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在教育实践开展与管理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见图1)。由决策系统直接输出指令后,教育实践过程与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启动,反馈系统通过信息采集,运行反馈循环机制,从而将修饰的信息指令传送给决策系统和监控系统,通过这种有效的循环路径使教育实践达到积极的效果输出。决策系统是整个反馈机制中的核心结构,整个实践教育过程由它指挥。正确的决策使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优化教学教育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决策系统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必须遵守实践性、可行性和科学性。信息反馈系统的逻辑起点是信息源,它制约着信息督促的质和量。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评价依据主要取自信息反馈系统,推行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为决策系统的依据。

图1教育实践反馈系统

4结语

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实践教育作为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指导,自然而然成为重中之重。针对体育院校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结合表演专业学生学科特点,找出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个人表现欲强、性格开朗及适应性强等特性,有针对性地发现现行实践教育的不足之处,并从决策管理的层次上,明确学校对实践教育的总体规划;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对实践教育的管理,明确部门职责,整合教育资源;在实践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表演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深化实践教学、强化军事训练、规范社会实践;重视教师主体保障作用,不断拓展教育实践新形式,不断完善教育实践新内容,不断创新教育实践管理方法;在评价机制上建立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评价机制、管理制度,分门别类加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实践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2012.

[2]冉婷.实践教育与术科专项课程教学研究——健美操课程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08,26:120-121.

[3]肖昊,周丹.高等学校运行机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翟廷立,刘志云,李芳,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教育实践形式的分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79-83.

[5]张文显.弘扬实践育人理念,构建实践育人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3):7-10.

[6]马鸿韬,吴梦晗,李敏.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一三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77-81.

[7]英.对健美操“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2):258-259.

[8]邹道生,谢辅文.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0).

[9]莫艳云.基于过程的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5):168-169.

[10]王建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国际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54-57.

[11]姜大源.日本:企业职业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08-14(2).

[12]陈小玲,张兴旺,王敏.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320-322.

[13]黄旭,刘江海.高职会展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0(4):88-90.

(上接第84页)

[9]Anders C Günther, Matteo Bottai, Anna R Schandl,et al.Palmar skin conductance variability and the relation to stimulation, pain and the motor activity assessment scal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J].Critical Care,2013, 51(17): 2-7.

[10]Julian Wiemer,Antje B M ,Paul Pauli.The effects of an unexpected spider stimulus on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 and eye movements: an inantinational blindness study[J].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3, 77(2): 155-166.

[11]蔡菁.皮肤电反应信号在情感状态识别中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12]Ziyu Lu,Ling Chen,Changjun Fan,et al.Physiological Signals Based Fatigue Prediction Model for Motion Sensing Games[J]. Advances in Computer Entertainment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2, 7624: 533-536.

[13] Ajay K Banga,Yie W Chien.Iontophoretic delivery of drugs: Fundamentals, development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988, 7(1): 1-24.

[14] Gerald B Kasting, J C Keister.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diffusion theory for a homogeneous membrane to iontophoretic transport through skin [J].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989, 8(3):

195-210.

[15]P M Birchall, G S Claridge.Augmenting-Reducing of th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as a Function of Changes in Skin Conductance Level [J]. Psychophysiology, 1979, 16(5): 482–490.

[16]Sarah J Banks, Jenny Bellerose, Danielle Douglas,et al.Bilateral 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 to Emotional Faces [J]. 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and Biofeedback, 2012, 37(3): 145-152.

[17]李盼盼.抑郁个体对情绪声音的反应偏向[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篇11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择业定位不准,对自身估计不足,眼高收低等问题,导致频繁跳槽,或者不愿从事基层工作的现象,给就业和职业发展带来障碍,并影响学校就业率。就业率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教育部指出,我国今后的专业设置将直接与就业情况挂钩。在大形势的压力下,如何改进和调整现有的就业指导课课程的内容和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就业指导课项目化的基础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在欧美等国家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逐步在高等院校推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教学方法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欧美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课程改革开始强调的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这些都是秉承项目化教学的精神的有效探索。

就业指导课转变为项目化教学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两个特点:

1.1 就业指导课内容的实践性特点

就业指导课宗旨是帮助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行业发展信息,认清就业形势,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提升职场竞争力与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毕业状况是自主择业和自谋创业共举,这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和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要着眼于能力的提升,不仅让学生通过在校期间课堂的指导,就业理论知识丰富,更要通过见习、实习等环节,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平台,增加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发挥这门课程的指导功能。

1.2 项目化教学学习方式的开放性

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引导,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明线,教学不仅仅表现为系统性的、单学科的,而且要求教师、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类知识来处理。通过合理的任务分解,将庞大的体系具体化为可操作、与实际更加衔接的项目单元,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完成项目,原则上来说,项目的完成也即意味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2 就业指导课项目化教学的现状

就业指导课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我国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形成了一套较为概括的项目体系,但是具体到各高校而言,推广的难度仍在于:

(1)如何将学科体系,转化为应用体系,避免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就业指导课受师资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多为讲授式授课,教师面对学生数量较多,无法在课堂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只能根据学生的总体特点进行,就业指导课无法细化,无法根据个人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受课时限制,内容上无法展开,实践内容在时间和场地上无法保证,使指导流于形式,成为机械的知识学习。项目化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将庞大的体系分解为与实际情况相衔接的实践性项目,学生通过具体项目的练习,在实践中提高就业应聘的能力。

(2)另一关键点是如何结合专业和高职学生特点,结合所在院校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这也是本次课题致力解决的问题。高职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区别于本科教育,就学生本身而言他们更适于具体技能的掌握而不适于庞大的知识体系的学习,因而如何结合高职教育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置就业指导课尤为重要。在课程设置上,将每一阶段理论化的内容更多设置为情景实践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通过课堂即能提高能力,掌握技巧,并将课程与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将所学加以应用。

3 项目化就业指导课的组织与开展

就业指导课开设应兼具理论与实践特质,但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仍然偏重学科体系和理论指导,缺乏与学生个人情况的结合,缺少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在研究中,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任务分解,将必须的理论贯穿在项目当中,直接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能力和素质,大概分为五个大的项目:

(1)正确认识自我优势。通过能力类型、性格类型和职业倾向等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高职院学生入校普遍的年龄在十七岁到十九岁的区间内,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气质类型和主要的性格特征已经稳固,通过相关测试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团体活动相互评价,使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入校后,所选专业方向基本确定,在了解自己的情况下,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和能力类型测试等了解性格与职业匹配度,了解所要涉足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对自我进行锻炼和提高,适应未来工作的行业要求,更顺利地完成入职过渡。

(2)全面分析职业需求。根据学院专业将应聘出路分为技能侧重和人际侧重两大类,针对不同职业需求的技能和人格特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技能侧重型则需要着重学生严谨、客观等品质的培养;人际侧重型则需要着重沟通技巧、自我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3)求职方法与技巧指导。通过模拟就业和面试过程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须的求职技巧。求职方法和技巧不仅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学习,更是能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运用,模拟环境中的反复揣摩和总结,才能真正在未来职场中自如地应对各种面试场合和突发状况。在这一环节的操作,需要与第二环节相配合,一方面是针对自身弱项进行强化;另一方面是将职业需要的品质在实践中加以锻炼和提高。

(4)就业权益保护。通过案例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使学生了解作为企业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有自我保护和应对实习期过长和合同签订不规范等常见问题的能力,保障毕业生就业安全和利益。在现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就业市场同样具有自主性、竞争性和开放性,在发挥了最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弊端,劳动者就业权益的保护和相关法律条文的普及也应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一个环节。

(5)培养职业规划能力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提升。在前四个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立职业目标,找准就业方向,制订一份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后期通过实习等方式,将前期所学用于实践当中,切实提高就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其一定阶段中工作阶段和目标的预期及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恰当的规划可以使人产生工作的动力,更加有效地组织资源,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避免学生因对自身认识不足,在就业市场中因定位不准,求职缺乏技巧等无法正确择业,将就业指导课的项目化教学分为不同的阶段,分设不同目标和培训方式,使学生把握自我,了解市场,明确择业方向,并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不但能就业,而且能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和特点的工作,胜任岗位。

注:本论文为作者2012年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的结项论文

参考文献

[1] 刘景福,钟专贤.基于项目的学习[M].外国教育研究,2003.10.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空前加大;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进入,使我国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社会权威价值理念被弱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人际关系、求职就业等领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受挫几率增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问题干预,对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减少校园问题事件,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促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的改变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因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高中老师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把大学描绘得特别美好,但当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而在中学时是尖子生的学生,上大学时那种优势已不复存在,面临着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为了保住自己在中学时的优势,他们就废寝忘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下去就会相继出现神经紧张、失眠等多种焦虑并发症。

2.学业引起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部分大学生因学业也会引起一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因种种原因,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认为所学专业没有前途,因此学习动力不足,造成上课睡觉,抄作业,甚至经常逃课等不良现象。二是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特别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后,他们一时不知如何安排学习,而且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如学生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留级、退学的危险,教学进度快,如果仍按中学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那么将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三是部分学生认为考入大学,即万事俱备,只等毕业,放松自己,导致提不起努力学习的劲头,造成多门挂科的现象。在这些情况下,大学生心中往往充满困惑、忧郁、痛苦,容易产生强迫、焦虑等心理疾病。

3.自我意识导致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因自我意识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比较常见,如有些大学生看到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展示自我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逐渐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主观、片面,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就往往灰心丧气,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

4.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不良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高校采取寄宿制,步入大学就意味着需要过集体生活,然而有一部分大学生不知如何与人交际,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一些大学生以前从没住过校,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人际交往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进入大学,同寝室的同学要朝夕相处,但经历、认知、习惯、性格、个人爱好等都有所不同,容易产生矛盾。其次,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为“90后”,从小就缺少同伴,交往活动少,且家庭对其教育不当也造成一些负面效应,如以自我为中心。交际困难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孤独、封闭、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

5.恋爱问题引发的情感困扰。

恋爱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常见,大学生基本上都已成年,渴望交友,憧憬美好的爱情,但由于心理不完全成熟,生活阅历欠缺,对恋爱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经济上尚未独立,个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恋爱问题。恋爱问题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6.就业择业困难造成的心理焦虑。

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数以百万计,如2010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达630万,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求职人数众多,就业择业竞争太激烈。这些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找工作难,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更难。在择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或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工作,等等,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

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首先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及心理教育技能的训练,使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心理测量的方法技巧,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培养较强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挑战的勇气;培养坚强的意志等。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教育。

2.开展多种渠道的实践锻炼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个性心理品质,进一步培养顽强意志的重要形式。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和广大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能力、素质和意志品质的锻炼,对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作深层次的思考,增强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调整主体需要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增强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使学生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常能做到自我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地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同时,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成效,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等学校要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加强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校园BBS的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和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

4.综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高等学校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适应大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用书,以及教师参考材料、实施要点和活动设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团体辅导和咨询。团体咨询是根据辅导对象问题的相似性,通过团体活动的形式,解决团体成员面临的发展、适应等方面心理问题的活动过程。通过团体活动,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疏通情感,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重建理性认知。

(3)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新生入学后测试心理健康,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其目的是让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监控,以防患于未然。

(4)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和信息,模拟生活经验,与他人进行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手段。大学应使校园网走进教室、实验室、宿舍。将互联网和大学生的生活、人生发展任务联系起来,恰当地引导大学生,将课内课外的学习生活与网络这一强大的工具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梁宝勇.健康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