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1: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精神病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93-01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精细、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起病广泛而复杂的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脑血管病的发病也有年轻化倾向;神经内科的护理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具有致死率高、病情重、病程长等特点,患者所承受的心里压力较大,易对护理人员发泻不满情绪,致使神经内科发生纠纷的次数较多[1]。本文对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
1 神经内科常见的护理问题
(1)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书定的不规范或书写错误是护理中较常见的问题,是引发护患纠纷重要的原因。常见病历书写的问题有:第一,因多种原因,导致医嘱单漏签或不及时签字。第二,患者体温单上内容填写不完整,如页眉、页码漏填;患者的姓名、住院号不填或填写错误等。第三,对患者健康教育填写内容过于简单。第四,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单部分数据不准确,医学概念比较含糊。
(2)管理不到位:第一,病区内的基础设施不全,如对某些意识障碍或烦燥的患者,没有设置床栏,致使出现患者摔伤现象。第二,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沟通,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欠缺,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明白疾病的治疗方案及作用,不能给予较好的配合。
(3)服务质量差:第一,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简化护理操作,如对偏瘫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仅仅间隔二小时给予翻身一次,而没有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情况,导致形成褥疮。第二,给予患者吸痰时,没有完全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要求进行技术操作,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第三,由于护理不员不充足,在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时,不能给予及时有效地抢救,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第四,在给予颅内压高的患者输入甘露醇时,由于护理人员操作不慎,使药物渗出,而护理人员又没能及时发现,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出现坏死或肿胀。
3 相应的防范措施
(1)规范病例书写:第一,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聘请人员讲座或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向护理人员讲解护理病例书写的要求与要点。第二,要求护理人员在书写病例时,要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及时改正存在问题的病历,保证病历客观、完整、及时、真实地反应护理情况,不得销毁、伪造、涂改病历[2],加强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病例书写的能力。
(2)加强管理: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高危患者在护士站与患者的床头挂上警示的标识[3],并加上床档,若患者有燥动症状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约束带,并告知家属应注意发生的意外情况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给予做好皮肤护理,减少受压情况,指导患者增加营养,避免压疮的发生。
(3)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各种应急预案,让其熟悉各类的突发事件处理的流程。对危重症患者抢救的程序进行模拟训练,利用晨会提问、业务查房、业务讲座等方式[4],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学习,定期对其进行考核,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并耐心地回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将其形成制度,放置于质量考核当中。
(5)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确保技术力量均衡。
2 结 果
相应的护理措施在神经内科实施后,神经内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优质化的保证,也是护理质量与护理管理的组成部分,更是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提高与法律意识增强,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工作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规范自己护理行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自觉执行院内的规章制度,实施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 何丹.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22):114―115.
一、精神病的种类和表现
(一)精神疾病的种类
精神疾病分为多种类型: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三种: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组织直接受到损害而造成的器质性精神病,如: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
2.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这是由于躯体疾病影响了大脑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肾发生疾病,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
3.酒依赖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由于长期饮酒形成依赖(成瘾)后逐渐出现精神障碍,或在突然停饮后急剧发作。
4.鸦片类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伴发的精神障碍。
5.中毒性精神障碍:某些非依赖物质(如苯中毒、铅中毒、一氧化碳、医学药物中毒等)短期大量或长期少量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碍。
6.精神分裂症:为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壮年,常见症状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打人毁物、抑郁多疑等。
7.偏执型精神病: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
8.情感障碍:为较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
9.心因性精神障碍:由严重精神打击或强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0.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常见症状有:恐缩症即害怕。
11.人格障碍: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影响其社会和职业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
12.性心理障碍:指两在心理上偏离正常而导致活动行为上的异常。
13.精神发育迟滞:童年起即表现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表现
1.性格改变:性格变得与平时不一样了。
2.行为异常:行为作派变化明显或者变得让人不可理解了。
3.语言异常:说话的方式方法变得不正常了。
总之,如果一个人现在与过去相比,像是变了一个人,与其他人相比,明显与众不同,那他可能患上了精神疾病。
二、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原因
(一)自杀与精神障碍
1.情感障碍:65%以上的自杀患者有情感障碍(主要为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自杀病因。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自杀率约为5% ~10%。有研究提示自杀与精神病人的自知力有关,即认识到疾病性质,担心今后精神分裂症复发而自杀。
3.酒精中毒与药物滥用:酒精中毒自杀最危险的年龄为40-50岁,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自杀者多在年龄40岁以下,尤以30岁以下最常见。
4.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的住院病人自杀率增高,主要是因为病人有惊恐发作。可能由于受过心理打击,当记忆重现在脑海时,就会造成心理的巨大压力,打击再此重现,于是选择自杀。
(二)精神病人的自杀与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病人由于长期疾病的原因,社会功能受损,许多病人存在人格缺损,不完整,并对社会、家庭均构成一定的危害,很难取得社会的理解与同情,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精神病人所面临的社会心理压力就更大,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矛盾的压力,亲人的拒绝,社会的冷落,面临着经济问题,他们期待着与其他人平等的权利,期待着社会的理解与接纳,由于这些社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精神病人自杀危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精神病患者自杀的手段
(一)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方法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或镇静安眠药或农药;2、自缢(上吊);3、触电;4、用尖锐物品自身伤害;5、撞头;6、溺水;7、跳楼;8、其他自杀方式。
(二)精神病人的自杀工具
精神病人精神失常,随时都可能发病,严重者随时可能做出一些预想不到的害人害己的事情。身边的物品随时都可能成为精神病人的作案和自杀的工具,如水果刀、棍子、锤子、斧头、电插头、绳子、电线等等。因此对日常不起眼的用品,严加看管。
四、精神病人自杀的防范措施
(一)非住院精神病人的防范措施
对有自杀企图的精神病人,家属要保证在24小时内不离人的照顾,要密切关注精神病人的一言一行,多与病人谈心,询问要自杀的原因及方法,好多时候精神病人的自杀主要来自于犯病、他人的歧视,因此作为精神病人的家属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早送病人住院治疗,只有住院治疗,才能进一步遏制住病人病情地发展,使其尽早康复。
(二)住院精神病人的防范及护理措施
1.严格监测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及时给医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产生自杀行为的先兆,及早干预,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控制病情。
2.做好心理护理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主动接触,态度和蔼,加强与患者内心世界的交流,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宣泄,缓解消极的情绪,淡化自杀意念。
3.对有自杀意图者的护理
应床头交接班,将病人放在重点病房,专人护理,形影不离,不让患者单独活动,可让家属陪伴。
4.加强服药监护
每次发药时,应要求患者当场服下并仔细检查口腔,确实咽下方可离开,严防藏药或蓄积后一次性吞服。
5.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
不向外人泄露患者的病情,尊重患者的人格,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要尽量给予满足,家属探视时不给患者带任何危险物品,并对物品进行认真检查,不得疏漏。
6.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清查病人的床铺、室内物品,加强环境的安全检查。
7.做好恢复期的防范工作
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自杀行为发生在恢复期,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加强自知力教育,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病情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疏导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参加各种康复活动,培养生活的情趣,以减少自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明圆:精神科手册,[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由版杆1999.3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100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14 a~71 a,平均(34.8±10.18) a;精神分裂症67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0例,抑郁状态5例,神经宫能症4例,老年期精神病4例;文化程度:大学5例、高中36例(包括中专)、初中及以下48例、文盲11例。排除明显精神衰退者。
1.2 方法 (1)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有同一医师对被调查者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使患者完全理解后填写,并当场收回调查表。对文盲和眼花者, 患者口述,调查者代为填写。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2)采用单项选择法调查患者现有精神病方面的知识水平及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按每项累积人次计算百分比。(3)采用多项选择法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按每项被选择的人次多少统计。
2 结果
2.1 患者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状况,见表1。
表1 患者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状况(略)
表1显示,21%~38%的患者对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33%~38%的患者了解部分知识。
2.2 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 讲解、答问78%,推荐图书、手册、卡片51%,病友现身说法48%,观看幻灯板报、墙报45%。
2.2 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 介绍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93%,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76%,介绍住院须知38%,获得有关精神病方面的知识85%,了解自身疾病的诊断及表现55%,了解口服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不良反应64%,了解心理、音乐工娱治疗的作用43%;了解各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45%,了解精神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处理75%,了解睡眠障碍及应对措施64%,如何应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57%,如何适应社会及调节不良心理36%,便秘应对措施55%,了解健康的概念38%,如何合理安排生活41%,了解吸烟及酗酒对健康的危害分别为50%、37%,了解出院后服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87%,掌握如何防止复发及复发的早期迹象57%,掌握生活技能训练的重要性36%,掌握复诊的时间及方法68%。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有20%~28%的患者了解精神病方面的知识,对出院后的自我护理知识及如何防止复发只有24%的患者了解。其原因有:(1)病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影响对信息的获得。(2)急性期病人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影响对信息的接受。(3)部分病人的理解力、记忆力低下,影响信息的储存。(4)少数病人对自身疾病的康复缺乏信心,对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感兴趣。(5)护士对相关的知识掌握不够或缺乏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还显示,多数患者希望介绍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85%的患者需求获得有关精神病方面的知识,其中以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睡眠障碍的应对措施为主。
从调查结果分析,大部分患者需要护士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同于日常一般的信息交流,它要求传递的信息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适用性。为做好健康教育,首先要掌握好医学知识,同时还要广泛吸收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护士在工作中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总结新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从生物学角度关注患者和疾病,还要从患者的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等角度考虑其健康,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
健康教育有多种方法,其中护理人员面对面地给患者讲解和演示,可简捷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患者,便于患者接受。责任护士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予有效地、正确的指导。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改善其病态思维和异常行为,从而缩短病程,防止疾病复发。因为患者最终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为此护士应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各种知识信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参与意识和能力,避免家庭中的高情感表达,减少疾病的复发。
总之,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但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护士相关知识缺乏、观念陈旧、认识偏差、护理文化缺乏力度;医院经济投入少;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等[2]。这需要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突破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上的局限,融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与健康教育之中,注重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促进健康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学习班的内容主要有讲义授课和论文交流分两大部分,讲义共有10个课目,如精神病护理学进展;睡眠中危急状况的识别与护理;精神(心理)护理文书相关问题;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护理科研中的科研——选题技巧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简述如下:
一、精神病护理学进展。国际精神病与精神卫生护理联盟关于约束、隔离精神病患者的原则。
1、ispn认为患者有权保持尊严、获得关爱、高质量的护理。注册护士应提倡和保护患者的权利;任何精神卫生机构应将患者权利以通俗懂的语言置于显着的地位。
2、应有合格专业护士,实行24小时责任制护理。ispn认为约束与隔离只有在其他手段无效、无法保证安全的紧急情况下使用。
3、所有患者在病程中应接受全面评估,包括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方面、评估发育水平,既往精神创伤史,共患疾病,基础行为水平。
4、提倡依靠环境,设施尽可能保证安全及减少约束。
5、护士应接受行为评估,各年龄段用药,安全监控等专业培训,应接受对攻击行为评估和干预的培训,如症状的识别,语言干预技巧,选择最小约束的思考策略。
6、需完善制度及机构对工作人员涉及攻击的反应。
7、医生或资深执业护士应在约束后1小时内对患者进行面谈评估,24小时内对患者必须更改指令,同时应进行面谈评估。约束时间应标明:成人<4h,9-17岁青少年<2h,<9岁儿童<1h,到时需行行为评估。
8、资深注册护士是最佳再评估人,可以观察记录患者的日常行为试行解除约束后评估。
9、约束时不得遮挡患者面部,不得单独约束或隔离儿童,被约束的患者至少每2小时应活动其身体,必须提供给饮水,解便及测量生命体征。
10、有内外科疾病的患者应尽可能用其他手段代替约束以策安全,约束后1小时内必须告知医师或执业护士。
11、约束或隔离的决定应即刻通知家属,应予书面通知,不应以约束为理由阻止家属访视。患者及家属合作制定治疗护理计划,治疗护理计划是否正规、是否适合患者特点应受到监控。
12、使用约束或隔离时护士应接受患者的询问及给予清楚明白的解释。益处:促进对症状的认识、促进解决问题、提高冲突解决技巧,可减少约束对患者的负性心理体验。
13、精神卫生机构应收集约束,隔离的效果资料,以帮助改进有关指南,需要在循证基础上研究约束,隔离的有效性。
14、应警觉掩盖之下的“零容忍”规则,这将造成很多副作用及意外。
二、睡眠中危急状况的识别与护理
怎样看病人睡觉?
护理要点:
1、对所有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主要用药都要有一定了解,对睡眠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有预感性。
2、重视对睡眠的观察:“窗口”,有无主观性失眠、有无打鼾及鼾声特点、有无表情和动作异常等;
3、与医生做好沟通,及时反应病情变化、“清醒”地执行医嘱;
4、重点病人的护理:睡姿、防护、观察生命体征和引流搐等;
2、做好解释、安慰和心里支持工作;
3、重视自身的睡眠;勿误导患者。
三、护理文书相关问题中的病情记录常见缺陷
欠准确:如;护理记录为“发现患者呼吸困难,要求吸烟,在大厅行走。”医生记录:“患者自诉呼吸困难,要求护士给烟抽就好,未见呼吸急速,缺氧表现”;
欠具体:如护理记录为“已认真检测心率、心律”,但没有具体的心率值和心跳节律的记录。
用词不当:如“未见抽搐行为”。“情绪不协调”。
抄袭检查结果没有护理意义:有时还抄错,例如:心电图报告非特意性st—t异常,护士写成“特意性st—t异常”。
语句组织欠妥,造成错误意思:“仍有饮酒欲望,按医嘱予凯西来利血生,沙肝醇等药治疗”。
欠全面:记录中有防压疮护理,但没有写皮肤情况。
病情观察无连惯性:例如;一些药物不良反映、腹痛、咽痛等情况,无跟踪记录。
护理措施不彻实际:例如“四肢肌张力高,已瞩病者放松”。患者便秘写:“瞩多饮水”,建议改为“督促病人多喝开水,或瞩陪护予多喂开水”。
自暴滥用约束:例如:“病者主诉没有不适,已告知医生,未见三防行为,按医嘱予2条短带保护性约束”。保护性约束没有医嘱,解除约束后,未停医嘱。保护性约束病人无跟踪记录。
语句欠条理,表达不清楚:例如“三脂偏高,戒糖饮食”。
特殊病情没有交班:例如:病人空腹血糖2.2mmol/l,没有交班。
记录用方言:如:“烂饭”。
在疾病高峰期,护理措施为向病人讲解相关精神病知识,不适宜。
护理记录过期、留空行、字体太小、字体不能辨认、签名字迹不清。
四、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
(一)提高管理者的支持
是影响个人工作满意度和心里健康最有效的方式。
1、维护护士人才身心健康的基本对策;
(1)制定特殊岗位的人才政策;
(2)推行一线留人的优先对策;
(3)解除后顾之忧的保障措施;
(4)维护身心健康的咨询机构;
(5)提供调控护士人才职业心态的良好环境氛围。
2、注重护士心理、社会、伦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
(1)注意提高在职护士,尤其是基层医院的社区保健护士与人沟通的技巧,加强护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教育,掌握自我心里调适技巧。
(2)在发生各种冲突时,找有类似经历的同事,关心自己的亲属或朋友倾诉,使自己的苦恼得到宣泄、疏导而减轻精神压力。
(二)护士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措施
1、培养乐观的阔达的人生态度;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
3、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4、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5、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
6、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
论文交流部分,有两篇交流论文使我有深刻的体会,
1、带教精神科新护士的体会: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精神病患者恢复期患者的心理重建,减少焦虑状态,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26-02
虽然药物能改善和控制精神病湿性症状,但仍残留有精神症状,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不仅要注重提高治疗效果,更要重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的舒适性。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进入恢复期后,精神症状得到基本控制,重入社会难以适应角色转换,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1]。因此,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对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的标准;②年龄16~6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文化程度初中以上;④入院前心电图在正常范围;⑤既往无心血管病史;⑥精神症状已缓解。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及内、外科合并症,;③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④合并酒精及药物依赖;⑤对语言文字理解和沟通困难者;⑥脑部肿瘤,有意识障碍。其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16~63岁,平均41.5±6.3岁,病程2~13年,平均7.5±3.5年。将该组患者分为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支持。护士应使自己从语言、表情、动作到专业技术水平都给患者可信赖和亲切的感觉。尽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倾听患者的感受,表达适度的理解和同情,发挥倾听者的作用,在言行上、感情上认可患者的主诉。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启发、安慰、鼓励、诱导、保证、暗示、督促等方法[2]。帮助患者建立合理而规律的生活制度,为出院后的社会功能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1.2.2松弛疗法。教会患者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在心情较为烦躁、抑郁时可自行进行训练。具体方法为:吸气时10s先将身上的肌肉群紧张起来,吐气时缓缓放松,放松部位从双手开始,依次双脚、下肢、头部、最后是躯体。借此可感受到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反复8~10次,使患者充分达到精神的放松状态。期间还也可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作为干预材料。
1.2.3非语言沟通的运用。通过眼神、表情、适当的触摸和手势的运用,让患者感受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表现的有条不紊、淡定、从容,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保持平和冷静、态度温顺,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以减少患者的疑虑、误会。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况和社会功能情况。其中焦虑: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该量表均20个条目。轻度焦虑:SAS评分50~59分为,中度焦虑:SAS评分60~69分,重度焦虑:SAS评分≥7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越焦虑。社会功能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价。该量表包括生活需督促、孤僻退缩、对周围活动无兴趣和对他人态度四个方面。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为48.54±8.79,对照组为57.87±8.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于兴奋、幻觉、抑郁、妄想等精神症状,常见于青壮年,具有迁延性、易复发、高致残性疾病等特点。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给患病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精神病患者计入恢复期后,心理活动更为复杂多变,一方面他们得益于疾病的治愈,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很多顾虑,担心在社会中收到其实,与人交际也较为敏感、多疑。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护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心理护理着眼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以人为本,通过采用特殊的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相关的负性心理,缓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本研究对精神病恢复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主要措施有心理支持、非语言沟通和松弛疗法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P
院内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精神科患者因为心理活动紊乱,是发生院内暴力行为的主要危险人群[1]。住院精神病人因幻觉妄想、心理功能紊乱及客观冈素等常常发生攻击行为,且往往难以预料,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及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2],因此,探讨暴力行为干预措施,对病区安全管理、预防和处置院内暴力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从2012年6月开始采用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现将我院开展暴力行为标准干预措施及效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开展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后因暴力行为所致不良事件例数同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未开展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时因暴力事件所致不良事件例数进行对比。
1.2.2.对所有护士开展系统的风险评估及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护士风险识别以及沟通技巧的能力。按照新精神卫生法要求充分尊重患者通讯权。各病区根据自身患者特点制定标准健康教育内容,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所管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
1.2.3.院内定期开展暴力行为防范技能培训,对全体护士进行脱身法,双人约束法,三人约束法等技能培训,并将暴力行为防范技能纳入常规护理操作考核内容,提高护士应对暴力行为的能力。
1.2.4.建立护理部――大科――病区三级暴力行为应急小组。小组由3~5人组成,选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一般暴力事件由病区暴力行为应急小组处理,无法处理时求助上一级暴力行为应急小组。夜间暴力行为处理由护理部值班应急小组负责。
1.2.5.注重沟通能力的作用,以降低约束率为原则,加强约束后患者的护理。
2.讨论
精神科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其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威胁着病房工作人员、病人自身及其他病人的人身安全,使病房安全设施遭到破坏,严重干扰病房工作秩序[3],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随时可能发生难以预料及防范的暴力冲动行为.无论对患者自身还是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均构成威胁。精神科护士由于与患者密切接触,更容易受患者的暴力攻击[4],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的开展,较之前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院内暴力干预措施,能够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护士对于院内暴力行为的处置,通过表1表2的对比,在与同时间跨度院内暴力行为所产生的院内伤害例数相比有明显的改善。据国内文献报道,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38.8%[5]。有研究发现,在精神病人的攻击对象中,精神病院的工作人员占首位.而护士所占的比例又最高。暴力行为除了对护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外,也对护士造成巨大精神压力,暴力行为干预技巧培训前,护士面对暴力行为时多表现为紧张、心烦、慌乱,易被烦恼困扰,没有安全感、轻松感,缺乏自信,焦虑评分高于国内常模,暴力行为防范技能培训有利于增加正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对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焦虑状态有重要意义。同时,标准化的风险评估,防范及干预技能,院内各级干预小组的支持,对于护士暴力处置行为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因动作失当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受伤害的风险,保护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及院内纠纷的发生。目前,在职的临床精神科护上在面对患者的暴力行为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大多由以往经验得出,护士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操作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在遇到暴力行为时束手无策,不能有效的控制院内暴力行为,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受到伤害,因此,建立标准的院内暴力防范措施,满足精神科临床护理要求,让护士掌握处理精神科暴力的方法,符合未来精神科护理发展的需要。随着精神卫生法实施日期的临近,在匹配精神卫生法的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完善标准化暴力行为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给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芬.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北方学.2012,9(8):92-93
[2]. 王颖.住院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的干预与护理.全科护理.2009,7(6):1612-1613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12-01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在家休养期间复发率特别高,经常处于住院缓解出院复发住院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家庭访视对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监测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从2008年1月起对江西省萍乡市东大街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各精神病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深入精神病患者家中进行护理,指导,培训。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家庭情况安排合适访视时间,一般每周访视一次或进行电话咨询,如有特殊情况随时访问。我们发现,经过一系列努力,精神病复发率明显减低,减轻了精神病患者的家庭负担,使精神病患者能早日回归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体护理干预内容介绍如下。
1 服药方面的指导 精神病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服药以巩固疗效和预防疾病复发,但因此给病人心理上和精神上带来了很大负担,从而导致一些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而导致疾病复发。常见停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急性发作期控制后患者认为自己的病情已经康复,不需要继续吃药。(2)药物副反应使病人无法上班和无法劳动,以致停药。(3)对用药的不正确认识,如患者认为吃药后脑子会变迟钝或会中毒等。针对以上原因,我们认识到对病人和家属详细介绍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认识到药物应由监护人保管,这样服药时才能有专人督促检查并能按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服药后如出现头晕、口干、便秘属正常副反应,不需做特别处理。服药时间最好安排在午饭后和晚上睡觉前。服药后要适当休息,尽量不要单独外出[1]。
2 心理方面的指导 精神病患者一般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心理支持能增强精神病患者的脑功能,给患者安全感,缓解他们的焦虑恐惧心理。我们鼓励患者家属保持好的家庭气氛,嘱咐他们尊重和理解患者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鼓励及安慰[2]。同时我们为患者适当解释他们可能出现的症状,使他们有心理准备。我们还尽可能为他们担心的事情提供保证,使他们心情愉快。
3 安全方面的指导 精神病患者在幻觉的支配下可能会出现攻击他人、自杀、毁物等行为,更严重的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有病,不安心留在家里,希望外出逃走。因此对病人进行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患者症状明显时需要专人守护;危险物品不能放在病人的房间和流动场所;服药时要仔细检查以防病人储藏药物后一次性服用自杀[3]。这些情况在访视的过程中我们都要认真交待给患者家属。
4 饮食方面的指导 有的精神病患者幻想食物有毒而拒绝进食,有的幻想自己有罪而不愿进食,有的幻想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因此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从而保证病人的营养[4]。我们教会患者的监护人员一些实用可靠的方法。例如,针对幻想食物有毒的患者可先由监护人员当着患者的面吃几口再让患者吃,而对幻想自己有罪的患者,可将饭菜搅在一起,告之是剩饭,从而减少病人的负罪感。
5 活动与睡眠方面的指导 精神病患者意志活动减退,多表现为懒散孤僻,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白天喜欢睡在床上。因此我们嘱咐应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做一些简单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拖地,洗衣服。这样能改善患者症状,增进食欲,缓解便秘[5]。我们还嘱咐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属于保护性抑制过程,睡眠的好坏,预示着病人的病情好转、波动或加剧,因此要巩固治疗效果,就要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为患者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安静的环境,睡觉前不与患者进行有刺激性的谈话。如病人实在无法正常入睡,可适当给予药物催眠。
6 康复训练指导 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对患者进行指导,训练她们自己管理自己衣食住行的能力,传授一定的疾病康复知识。让他们学会如何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和正确进行人际交往的方法。鼓励他们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6]。
7 小结 我们对康复期精神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社区服务、健康教育等有利于恢复健康,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精神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易红霞.精神病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1,(4):75-76.
[2] 张培芳.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39-40.
[3] 王萍,郑永泉.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09):49-50.
失眠是指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清晨觉醒过早,睡眠时间短,睡眠中断,白昼睡眠过多(1)。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康复。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精神病人急性症状控制后,他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自卑感、行为退缩、残留症状、受到社会歧视、精神压力非常大,容易导致失眠(2)。遂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82例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类型,失眠的相关因素,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探索失眠发生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康复期失眠病人。将精神症状控制,病精好转后仍有失眠者82例。男38例,女44例,平均年龄35.62±12.81,文化小学18例,初中36例,高中(中专)19例,大专以上9例。职业农民48例,工人4例,教师11例,学生2例,干部2例,自由职业4例,无业11例。平均病程4.82±3.36年,疾病诊断按CCMD—Ⅲ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4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8例,癔症9例,脑类所致精神障碍2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并通过对20例病人预调查后进行修改,成为正式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1)一般资料。(2)康复期精神病人的睡眠状况,重点是失眠的类型及影响睡眠的因素。
2 结果
2.1 失眠类型
2.1.1 入睡困难
82例失眠者中有42例,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所用时间超过1小时,占51.22%。
2.1.2 早醒
36例病人早晨觉醒比正常时提前2小时以上,醒后即不能再入睡占43.90%。
2.1.3 不能熟睡
有34例病人陈述有轻微的响声刺激便会醒来,一夜睡眠中醒来达2次以上,占41.46%。
2.1.4 睡眠时间缩短
虽然有充裕的时间,但一夜合计睡眠少于5小时有32例,占39.02%。
2.2 影响因素
影响睡眠的因素及排列顺序见表1。
3 康复期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3.1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入睡困难是康复期精神病人最常见的类型,就失眠分类而言,本组42例有入睡困难,超过一半以上,精神病人面对疾病的折磨,环境的变化出现入睡困难,针对这一点,我们首先努力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和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睡前通风、控制室内温、湿度,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人床铺及设施整齐、干净,根据季节变化更换被褥。将兴奋躁动病人与恢复期病人分开,避免影响睡眠。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题下,尽量满足个人生活方式,尊重病人生活习惯,其次指导病人讲究睡眠卫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指导病人采取一些放松的措施、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通过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他们睡眠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3.2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患精神病后造成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和经济负担加重,特别是那些病发时对家庭带来极大伤害的病人家属,对病人有显著的排斥,因此有时病人正常的需求都被家属拒绝,甚至还有恶语中伤。针对这些情况,当病人恢复自知力后及时辅以家庭干预,精神科工作人员要及时将疾病的有关常识向家属讲清楚,以求家属的理解,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属要正确对待病人,善于化解矛盾,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住院经费问题是许多病人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提示我们应站在病人角度合理安排其住院费用,让他们少一分担心,多一点放心。我院院领导非常重视病人住院费用问题。为提高病人的报销比处四处奔走,报销比例达70—75%。提供民政救助,困难患者有村上证明医院减免10%的住院费用,特别困难者还增加减免比例,这样可以尽量减轻经费问题带来的压力,使他们安心入睡。
3.3 采取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最大难题,在于社会功能的恢复,我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相对滞后,精神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关爱,甚至还受到不公正的歧视,致使许多病人无法触入社会生活,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到致失眠,我院通过保山日报科普栏目、保山广播电台、168心理咨询电话、墙报、黑板报、节假日到市区街道,向社会广泛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阶层不懈地宣传精神病防冶康复的重要性、消除偏见、关心精神病人,呼吁政府利用引导社会福利企业为精神病人提供尽可能多的职业康复机会,呼吁全社会理解尊重精神病人,使他们感到自己仍是社会的一员,从心理上走出疾病阴影,恢复健康心态,从而安心入睡。
3.4 健康教育的开展
为清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及时了解病人睡眠情况及主观感觉,帮助分析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3)。我们结合整体护理工作,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讲解失眠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以及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作息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使其正确认识疾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冶疗,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恢复正常睡眠。
4 讨论
精神病人病情缓解,自知力恢复后,大多不安心住院,同时又恐惧出院后受到歧视,有明显的无助和自卑,对前途丧失信心,并在以往冶疗过程中经过无数次失败,他们自感达不到亲朋、社会或自己的期望,心理经常伴有挫折感,个别病人对发病时的行为表现自责自罪,环境的改变,药物副反应都能使病人烦躁不安,因此出现失眠。为寻求较好的护理方法,我们对康复期失眠精神病人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住院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与患者家庭、社会、医疗机构等因素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因此,第一要加强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认真落实医疗安全的各项措施,提高医护质量,在精神病人住院冶疗的全过程中都应密切观察,特别是对那些住院时间长,不安心住院,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家属探视后,情绪发生变化的病人,应进行重点监护,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在医疗制度,病房管理,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第二、做好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全社会都应认识和尊重精神病人,努力协调好医、患、患者家属及社会四者之间的关系,对精神病人发病时病态的行为,要用医学的观点向家属解释,以求得家属对患者某些行为的谅解,积极配合治疗。第三、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支持,努力呼吁政府对精神卫生各项工作的重视,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精神病人住院环境,以利患者在治疗和恢复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失眼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的体力,精力及机体的康复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82例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失眠情况调查分析,使我们对本专科患者的失眠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康复期精神病人失眠患者应仔细分析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失眠患者的护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72-01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一系列精神行为异常。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之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持续痉挛或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突然发生阻塞,局部心肌由于血供减少或中断而发生缺血坏死,如缺血在20~30min以上,即为AMI。以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WBC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为临床特点。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所以,做好护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现将精神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急性期监护
应用监护仪进行连续的心电、血压、呼吸的监测,早期发现和处理AMI的并发症,检查和补齐急救车内的各种抢救物品。保持病室环境空气新鲜,室内安静,温度光线适宜。
2卧床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一环,在发病的急性期(10天~2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耗氧量,防止病情加重。预防压疮,给患者睡气垫床,避免过度翻身。一切日常生活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如洗脸、刷牙、吃饭、大小便、翻身等)。而对于精神病患者,有时行为紊乱,不听医护人员的安排,可能四处活动,这就需要加以适当约束。如无并发症者第2周可在床上活动,第3周可下床在室内活动。在急性期谢绝探视,以免心情激动诱发心律失常。
3心理护理
患者总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悲观心理等,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增强他们康复的信心,安慰病人不要失望,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使其树立乐观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但要告诉患者应该知道的病情,讲明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治疗AMI措施有了进步,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及时处理,使患者得到安慰,有一种安全感,取得患者的信任,使他们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4合理氧疗
梗死的面积决定于心肌缺氧的程度。急性期给患者高流量吸氧,氧流量6L/min为宜。吸氧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减轻疼痛,早期应用有助于缩小梗死面积,待疼痛减轻,休克解除,可降低氧流量3~4L/min,维持1~2天。老年患者鼻黏膜脆弱,宜用鼻塞法吸氧。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和堵塞。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协助患者排痰,给予超声雾化等,防止逆行感染和坠积性肺炎等。
5镇静、止痛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是最早发现的症状,多突然发生,呈持续性心前区疼痛,使患者产生一种焦虑心理。胸闷或胸痛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肌缺氧加重,促使梗死范围扩,诱发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因此迅速止痛极为重要。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及时镇静还有利于精神紊乱症状的控制。护士应严密观察,让患者卧床休息,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镇痛、镇静药物。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从不良的心态中解脱出来,配合医生治疗。
6饮食与大小便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饮食上要给予低热饮食,少食多餐,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因病人多卧床,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故应给病人进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饱食,导致心衰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急性期为了防止便秘、腹胀,保持大便通畅,3~4 天内应给流质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病情稳定改为半流质饮食,也可口服缓泻剂,以减轻因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导致死亡。
7严密监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三大并发症的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护士应每15~30min测P、R、BP1次,记录24h出入量;做好心电监护,注意心音、心率、心律、胸痛的变化。同时,保证输液通畅,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抢救药品及时输入体内,并同时注意输液速度(20~30滴/min),纠正电解质紊乱。
[中图分类号] R7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205-01
精神病人自杀是精神病人安全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住院精神病人自杀与精神病症状有关。住院期间安全问题是医护质量的重要方面,标志医护质量的,也关系病人治疗成败。因此,研究自杀形成的原因,制定应对措施,提高精神病人自杀的防范能力,提高治疗和安全护理水平,加强精神病的后续巩固治疗机制,减少精神病人自杀情况的发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跟踪近几年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自杀行为。其中男性48例,女性 33例;精神分裂症 49例,抑郁症 24例,其他 8例;年龄 19~63岁,平均年龄 40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19例,中学 34例,小学 24例,文盲 4例,其中自杀未遂 76例,自杀死亡 5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问卷式的调查方式,对发生自杀行为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自杀的方式以撞墙为多 男性常见,占比为42%,具突发性,多发生在白天。
2.2 自杀中自缢也比较多 占比 24%,死亡率比较高,此种自杀行为大多为有计划,时间多在夜间,护理工作人员比较少。 2.3 溺水 4例,多为病人出逃后,跳河致死, 1例死亡。
2.4 跳楼 3例,多为外出活动时,冲破防护,跳楼死亡,此种方式死亡率较高。
3讨论
精神科的自杀是最危险的症状,如不能及时发现,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根据经验,节、假日或者夜班的工作人员较少时是住院精神病人自杀多发的时间。黎明,值班人少或疲倦疏于监控,也容易让精神病人有可乘之机。综合分析精神病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3.1意念影响 有罪恶妄想症的精神病人,意念里认为自己是罪孽深重的和不配活在世上的。
3.2外力迫害 患有严重迫害妄想症的精神病病人,总是认为与其被外力迫害致死,不如自己让自己先死。
3.3幻觉支配 患有命令性听幻觉的精神病病人,往往能受幻觉的支配而完成自杀。
3.4弄假成真 患有某些癔病的病人,往往想以自杀的行为来威胁他人,却有的时候弄假成真,最终造成自杀的后果。
3.5抑郁焦虑 在治疗过程中,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所致的副反应,如焦虑或抑郁等,也可以使病人难于忍受而自杀。
3.6病情复发 因为治疗过程中,多次治疗后病情又复发的,由于对治疗丧失了信心而自杀。
4防范对策
4.1 细致掌握住院病人的状况 自杀往往是事先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的,当病人说“不想活”或“要死了”的内容或表达暗示性言语,应引起重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动态,做好护理。
4.2加强病房和管护工作 护理人员应执行预防自杀护理常规和岗位责任制度、病房的安全检查的制度以及重点病人的管护交接班制度。对自杀企图比较严重的病人尽可能要有家属的陪护,重点病人要安排在容易观察的房间,使其处于工作人员的重点看护。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重点,有的放矢,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4.3加强病人的生活护理 要关心病人饮食和起居,督促和帮助拒食病人,搞好病人的个人卫生,高标准的完成基础护理,让病人体会人间温暖,对新入院、返院的病人,应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让病人参加一些简单安全的劳动和娱乐,分散注意力,激发对生活兴趣和信心。
4.4防止节假日病员自杀 病员长期住院,节日里往往有亲属来院探视,而无探视和无望出院的病员,易产生厌烦、厌世的消极情绪。在这种特殊的时间,医护人员要特别细心观察其心态,做心理疏导和安慰工作,使病员能适当的镇静,从而防止自杀的发生。
4.5加强心理工作的进行 关心病人,多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帮助树立疾病斗争的信心,正确引导病人,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做好教育对社会、家庭的宣传工作,减轻病人的压力,减少自杀情况的发生。
4.6提高应变机制和快速反应能力 随时在病房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工作人员要果断快速的进行抢救,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和带班领导,维持病房秩序,避免事件在其他病人中造成更多不良的影响。
4.7加强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还要调整治疗工作。
在具体治疗工作中,要明确治疗第一,护理监护第二的原则。在强调管护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从医疗工作的角度控制引起自杀的症状源头。对此应该强调在治疗层面尽可能的控制能够引起自杀的精神症状。首先要,尽早用药,快速控制症状。对住院病人有幻觉妄想,消极焦虑等常见精神症状引起自杀念头者,应尽早足量用药,迅速控制引起自杀的精神症状或焦虑情绪,才能有效控制自杀行为。其次,要通过调整治疗计划,减少药源性焦虑引起的自杀行为,在工作中,应对药源性焦虑的急性症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且适当减少抗精神病药的联用,或者更换药物,解除焦虑,减少因此而产生的自杀行为。作为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自杀征象,坚守岗位,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以预防为主,切实有效的阻止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防自杀的工作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精神病病人的自杀行为的发生。
1.1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1]。
1.2产后心情低落
发生率为30~75%,是最常见的产后情感障碍、心境失调。产后出现症状,数日内缓解。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情起伏不定、易激惹、流泪、睡眠障碍、焦虑和食欲减退。产后心情低落是短时间内轻度的功能失调,大多数产妇会自行缓解,不需治疗,约20%的产后心情低落可发展为产后抑郁[2]。
1.3产后精神病
不常见,发生率(1~2)/100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后情感疾患,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典型的抑郁发作或心境高涨、行为混乱、妄想和幻觉。此类型发作迅速,可在产后48~72小时内出现,多数症状在产后2周内出现[2]。
1.4产后抑郁
此类型情感障碍处于产后心情低落与产后精神病之间,是一种非精神病性抑郁症状,多发生于产后四周内,主要表现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2]。
2 界定循证问题
需要循证的问题有:①如何预防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②如何识别和确定产妇出现的症状?③对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的处理策略包括什么?④应对产妇的配偶及家庭成员提供怎样的健康教育?⑤为伴有情感障碍的产妇提供照顾时,对护理人员和医疗机构有何要求?
3基于循证的相关因素分析
3.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精神病史者,尤其是有家族抑郁症史的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的发生率较无家族史的产妇高。说明家族遗传是产妇发生情感障碍的一个较大危险因素[3]。
(2)产时因素:一些研究表明,有剖宫产、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自然分娩时产程延长、疼痛异常、难产、对分娩有恐惧心理及分娩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等情况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4]。
(3)躯体疾病状态:有研究显示,孕产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路感染、乙肝等,这类孕妇常背负很大的压力,产后因为担心胎儿健康常常情绪低落,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5]。
(4)内分泌因素:有资料研究表明,产后情感障碍中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产后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变化与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Beck抑郁量表( BD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6]。
3.2社会心理因素
(1)产妇人格特征:产妇的个性特征是引发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后情感障碍多发生于内向性格、敏感性格及神经质型的产妇,一般情况下,这类产妇往往缺乏自信与安全感、情绪起伏不定、易紧张焦虑、自卑等出现多种负性情绪[2]。
(2)产妇职业及文化程度:一些研究表明,文化程度高的产妇往往思虑较多问题,要求一般较高,背负的精神及社会压力较大,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因为文化程度高的产妇一般年纪较大,对妊娠及分娩的考虑较多[7]。Emma[8] 等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 产妇文化程度与产后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的发生无关。目前研究结果不一致, 在文化程度对产后情感障碍的关系上,还需进一步探讨。某些研究显示,干部、知识分子职业较其他职业产妇更易出现产后情感障碍,与生活节奏快、责任大关系较密切[9]。
(3)生活事件:研究表明,易使产妇发生产后情感障碍的不良生活时间包括:新生儿性别(生女婴被忽略)、职业、居住环境不良、经济条件拮据、早产儿或带有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家庭矛盾、夫妻不和、畸形儿等[10]。这些不良生活事件易诱发产妇发生产后情感障碍。
(4)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因素是影响产妇发生产后情感障碍的外在重要因素,社会支持一般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而社会支持的缺乏会显著增加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通常社会支持缺乏主要表现在:缺乏家庭支持(尤其是配偶的情感支持)、缺乏知心朋友、缺少可以交换意见的对象、感到社交孤立。研究表明,来自丈夫及亲友的有效情感支持能增加产妇的耐受、应对及解决负性情绪的能力,而丈夫则是最有力的社会支持,婚姻满意度低下、家庭纠纷较多的产妇产后较易发生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11]。
综上所述,产后情感障碍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根据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和预测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得出,产后情感障碍较强的预测因子分别为产前焦虑情绪、个人和家庭抑郁史、不良生活事件和缺乏社会支持[2]。
4 循证实践
4.1检索循证资源
通过前期的循证问题,查找经过循证后形成的证据,检索循证资源。途径包括: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实践中心数据库、循证护理杂志(Evidence Based Nursing)等。处理产后情感障碍的干预措施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最佳护理实践指南》中的“产后抑郁的干预” [2]。证据分级系统为(RNAO,2005)。
4.2基于循证实践的处理措施
4.2.1产后情感障碍的预防
研究表明,对较易发生产后情感障碍的产妇进行产前干预未能有效预防产后情感障碍,尤其是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在Cochrane综述中查询到,给与孕产妇产前到产后一个持续过程的干预措施在降低产后情感障碍,尤其产后抑郁症中没有明显的效果(Ⅰа级证据)[12]。
医护人员给予产妇产后有效地家庭访视可预防产妇情感障碍的发生,访视期间,医护人员可以与产妇家庭建立良好的信任,提妇产褥期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小儿喂养的指导,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给与婴儿预防保健[2]。资料表明,医护专业人员提供的产后支持可以有效预防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而非专业人员的产后家庭访视支持无预防效果(Ⅰа级证据)[13]。
4.2.2识别和确定产后情感障碍
主要是识别和确定产后抑郁症状。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产后妇女的自陈测量工具是已被临床诊断证实的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采用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可以较快识别产后妇女情感障碍症状,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程度的加重(Ⅲ级证据)。
资料表明,可用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 在产后一年内的任何时间进行抑郁症状的识别及重复测定(Ⅲ级证据)[2]。
研究显示,产妇独自完成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较之有家属或其他人员在场的产妇准确率更高,因此鼓励产妇独自填写抑郁量表(Ⅲ级证据)[2]。
Edingburgh产后抑郁量表( EPDS)运用时并非十全十美,结果有时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研究表明,确诊产妇产后抑郁症状要通过产后抑郁量表( EPDS)要与临床判断相结合,不能作为诊断性测量(Ⅲ级证据)[2]。
4.2.3产后情感障碍的处理
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孩子、兄弟姐妹、旁系亲属等)支持首先可以及早识别产妇产后的情感障碍及一些负性情绪,缓解产妇的应激性压力,其次也改善家庭成员的精神状况,有研究表明,情感障碍产妇的配偶也可能存在情感障碍症状(Ⅰb级证据)[2,14]。在Cochrane综述中查询到,产妇照护者和(或)医护人员的支持能有效减轻产妇情感障碍症状。
产妇社会支持的缺乏会显著增加产后情感障碍的发生,为缓解产后抑郁症状,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系统指导情感障碍产妇的应对负性情绪,提供健康教育。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中一种特殊群体类型,即同伴支持(产妇对产妇,母亲对母亲)在减轻产妇情感障碍,尤其是抑郁症状中有明显的效果。医护人员可组织建立同伴团体,开展活动,让产妇根据自身的情况参与利用此类资源,对存在情感障碍的产妇提供心理支持(Ⅱb级证据)[15]。
资料表明,产妇可以积极参与自我照顾活动,与医护人员一起对抗、治疗产后情感障碍(Ⅳ级证据)。自我照顾活动通常包含饮食、睡眠、运动等,可以有效促进健康。作为医护人员,可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并通过班杜拉自我效能管理、动机教育支持产妇的自我照顾活动[15]。
产妇情感障碍较严重的是产后抑郁症和产后精神病这两种类型。针对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与咨询是一种有效的手段。Cochrane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针对产后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IPT)是一种效果明显的治疗手段,可显著减轻产妇抑郁症状[16]。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心理咨询也可缓解产妇抑郁症状,效果依个体情况而定[17]。其次非特异性心理咨询(non-directive counseling)是研究中最为提倡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意向性倾听等,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中度情感障碍产妇的康复率,而对于严重产后精神病及抑郁症者效果不好,所以将重症者转诊进一步医疗评估和处理(Ⅰb级证据)[15]。
重度抑郁症或者情感障碍中最严重的产后精神病需借助精神科药物治疗。但目前研究关于药物方面的内容较少,其次无法确定药物剂量对婴儿的影响。研究方法的不便,母乳中的药物浓度及对婴儿的影响也需要论证(Ⅳ级证据)[2]。
4.2.4强化专科护理教育和培训
此项主要针对为产妇提供护理的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护士对产妇产后情感障碍的护理能力提升可以为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及帮助(Ⅲ级证据)[15]。
4.2.5加强医疗机构和政策的支持
作者:黄娟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安排患者住单人房间,病房设施相对简单,窗户安装防护栏,家属24h陪护,房间内不能有刀、剪、绳等危险物品,工作人员每天进行危险品检查,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护理人员方面加强护士对精神病专科知识的培训我院护理部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提高年轻护士素质活动等过程中集中对护士进行精神科知识系列讲座。护士除掌握外科专科护理知识外,还要让外科每一位护士了解精神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的要点,掌握精神科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比如保护带的使用、口服药发放的注意事项等。掌握精神病患者突发事件风险预案,利用早会等时间对精神科相关知识进行提问,以便更好地掌握运用。加强护士对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护理人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和较强的法律观念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前提[4]。认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护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侵权责任法》、《住院患者安全目标》等,使其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患者安全工作主要依赖护理人员的巡视,不能认为与家属签订了《开放式病房住院须知》护士就没有责任了,就有了安全的保证。在患者入院时做好全面的体格检查及精神科检查,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对自身疾病的自知力,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其目前精神症状的控制情况,有无自杀、冲动伤人、外跑等,若有立即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加强医患沟通,履行告知义务精神病患者入院时护士应做好与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共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减少隐患因素,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5]。让家属签订的所有文件资料需逐条解释清楚,使其明白应尽到的监护责任。同时对其进行患者疾病知识、安全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宣教,尤其是入住普通病房的相关注意事项,患者家属24h陪护的重要性,确保患者安全,若有事离开患者,需告知当班护士,待科室安排专门护士负责看护时方可离开。
认真落实好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制度由于精神病患者精神症状的特殊性,护士不能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查对,必须采用腕带识别等两种以上的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由精神科转入的患者责任护士要与精神科护士进行全面的交接,患者手术时护士要认真填术患者交接班本,手术前后要做好与手术室护士的床头交接。重点加强病情观察,切实落实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除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以外,每10~15min巡视病房1次,观察患者的躯体症状及精神症状有无改善,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疼痛等不适反应比较迟钝,术后由于的作用有可能掩盖病情,护士要善于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先兆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按时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体温时做到表不离手,手不离表。准确及时给药,发放口服药时要看好患者服药下肚,确保治疗效果。术后留置的各种管道确保在位通畅及有效引流,对治疗不合作的患者遵医嘱给予使用保护带进行适当的保护,交接班时作为病房的重点患者进行严格交接,当班护士对其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教育家属是患者最亲近的人,患者的一些不适及想法最愿意跟家属倾诉,他们24h陪护患者,对患者的病情、思想动态最了解。但其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不够,对监护缺乏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应有的能力与技巧[6],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潜在的危险性,故对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教育非常重要。嘱其在陪护的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的举止言行,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起到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护士多与患者交流,注意热情、和蔼、真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鼓励患者表达其想法,随时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合理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尽量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自知力、理解力等灵活进行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7],手术前向患者解释疾病有关知识、手术必要性,手术后讲解饮食、相关知识,各种导管留置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嘱其不能私自拔除导管。若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精神病手术患者本身风险系数高,其存在着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情感、意志、行为、意识等方面的障碍,反应迟钝,主诉不准确[8],均能影响患者对病情的表述和治疗的配合,同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安全隐患多,因此,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完善、改进,不断地进行学习,同时注意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在倡导人文关怀的同时加强制度管理,加强风险防范,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及家属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有效的沟通,加强对陪护的管理,降低安全隐患,确保精神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