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1: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现代化管理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医学图书馆直接服务于医院临业,担负着教学、科研及保存文献信息等任务,是医院信息化的关键所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图书馆要完成传统信息库到现代信息库的转变,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革。创新管理和服务,实现专业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加强信息资源的互动联通,让现代医院图书馆真正成为医学资源宝库。
一、知识管理概述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目前对于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组织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战略,它力图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得到最需要的知识。通过高效率的知识共享,让每个人能将知识都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升组织业绩的目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知识管理一般化地认为是:为了使组织或成员采取更好的措施,达到更好地目标,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鉴于上述论点,可以将知识管理分为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来说明。(一)知识管理是技术。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依赖于知识管理技术。技术将知识管理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这些技术包括了知识收集分类存储标记技术、知识搜索技术以及一些辅助交流沟通技术,如电子公告、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二)知识管理是管理。知识管理同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其主要目的都是将关键和稀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求最高效率的利用。而知识管理要分配的资源就是知识,或许这是它与其他管理理论相比最迥异的一点。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计划、组织、控制等环节。因此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对知识这种资源的规划与分配、评估与控制,以及通过引入各类先进技术,对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二、现代医院图书实行管理知识化的创新策略
(一)管理观念的创新。在传统观念中,图书管理都是“以书为中心”,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图书馆只是图书馆而已,里面的知识信息并没有得到良性传播。因此,在新时期,管理者要改变以往因循守旧的惯性思维,把“以书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因为书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来实现。如果只是把书整整齐齐地码在书架上,那么它的价值永远不能体现出来。正如纽约公共图书馆,“答疑热线”至今是他们仍然保留的一项业务。想要知道问题答案,就可以通过热线求助于图书馆。为此,图书馆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叫“ASKNYPL”的部门负责接听,该部门由10位图书管理员组成,他们的任务就是每天等候提问者的来电。该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这项业务专门服务于没有办法上网的人或者是老人,当然也有读者是希望有人能亲自解答他们的疑惑,而不是面对干瘪的搜索结果。因为纽约图书馆的这项业务,这群专门解答问题的人被称为“人力谷歌”。当然这里给出这个案例,自然不是说国内医院图书馆也要效仿,而是要学习他们“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精神。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数字信息,帮助他们解决科研上的疑虑,这才是现代医院图书应该达到的管理目标。(二)管理机制创新。优秀的管理机制是以良好的服务为核心理念的,只有做到服务手段创新,才能建立更加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因此服务与管理紧密相连。正所谓“以读者为中心”,只有能满足读者的需要的图书管理机制才是优秀的。在信息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现代医院图书的管理流程、方式、质量,都是建立在一套系统高效的服务体系上的。比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启线上线下的双阅读模式;又比如通过拓展搜索引擎,扩大医学文献信息的使用面。还比如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开架借阅模式,读者可以自由存取,或者提供帮助查询服务等等。除了要配合医院文化而开展必要的服务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专题活动,比如文化展示活动、医学专题报道、学术研讨活动以及各类辅导培训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图书馆的舆论影响力,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读者,为实现管理知识化提供一分力量。(三)管理人才创新。要实现管理创新,自然离不开人才创新,无论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还是建立更为高效的知识信息库,这些都需要拥有更高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并且医院图书大多与医学专业有关,学术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因而图书管理人员在适应信息时代的同时,也要拥有一定基础的医学知识,并掌握前沿的医学理论,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有需要的读者。以培养创新管理人才为目标,医院要加大对培训教育这块的资金投入,培养一支符合现代医院图书发展目标的管理队伍。此外,管理人员自己也要具备学习自觉,通过在职学习、定期培训等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图书管理知识化的基本要求。
三、结语
信息时代下,图书管理知识化是医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医院管理者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顺应时展要求,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秀华.图书馆知识管理及对策浅谈[J].职业圈,2013(10):67-74.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化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因此,医院除了提高基础的医疗设施建设及医疗水平外,还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医院的图书馆也同样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同样重要。
1知识管理和服务创新简述
知识管理在早期只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之一,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知识管理在各个学科领域受到重视。许多研究者J为: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性、集成性社会活动,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中,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对知识的管理和知识作为信息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对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新,创新也同样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图书馆同样需要为医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想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就需要服务创新。
2现代医院图书馆存在的不足
2.1现代化技术水平不高
在以前,医院对自身的图书馆建设投入并不大,医院的支出基本上用于建设基础医疗器械以及人才的培养。现如今,很多医院对图书馆的建设依然不够完善,并没有使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方式,而是依旧使用人工录入来进行日常的资料信息采集和整理。这样花费在录入和查找的时间比较长,也对读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各个医院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得资源利用不充分。
2.2医院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素养不高
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较慢还与管理员的专业素养不高有关。由于医院图书馆的特殊性,管理员不仅需要其他类型图书馆员的一般要求,还需要有一定的医学相关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基础。虽然大部分医院的图书馆有对管理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但是管理员的素质也并未能充分地满足要求。
2.3医院图书馆服务意识欠缺
根本上来讲,医院图书馆为的就是给医务人员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在现如今,医院图书馆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要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可是,大部分的医院图书管理员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缺乏服务意识。这样使得医务人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到医院图书馆借阅热情不高。从而也降低了医院图书馆的使用率。
3对医院图书管理知识化与服务创新的探索
3.1创新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
在以前,医院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陈旧,并缺少主动管理,而且这种现象至今改善都不明显。医院图书馆一直以来就趋于被动状态,单位少给少办,不给不办。受此影响,管理理念的创新对医院图书馆的发展尤为重要。第一,不断加强培养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第二。管理人员要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知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理念有全面的认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第三,建立健全的服务体制规范,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第四,了解读者的需求,开拓创新服务业务范围,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体验。第五,加快建设并投入使用电子化信息管理,完善与其他图书馆和医院图书馆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资源。
3.2加强医院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随着项目的增多,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变的越来越重要,而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就行施工管理至关重要,下面就简单进行一下论述。
1坚持科学的项目施工管理体制
1.1 坚持科学的项目组织结构,建设一流的项目施工管理团队。项目组织结构应按照项目的所在地域、规模、结构、技术复杂程度组建,项目经理应有弹性的、可变的、动态的,其人员随项目管理的需要而有序流动,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工期的长短、企业应对该工程的期望目标成立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管理核心,一定要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精算帐、会经营。其他各生产组、材料动力组、技术质量组、安装组、财务劳资组、经营预算组、行政后勤组的人员从年龄、知识结构、施工经验、数量上配备合理。实现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的优化。
1.2 坚持优化和动态地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团队应本着“目标统一、管理跨度和层次简单、精干高效、具有弹性”的原则组建。项目团队应坚持三个“一次性”的科学定位,即:项目团队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组织机构;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中心;项目经理是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项目完工后项目团队解体。项目团队成员在接受项目经理领导的同时还应接受项目管理公司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项目团队内部不提倡搞项目股份合作制,以免造成公司管理失控,资产流失等经济损失;目前在推进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中个别工程项目把项目管理搞成个人承包,使项目团队严重错位,出现了项目团队留利,购置生产资料,造成项目经理部固化,严重弱化了项目管理公司法人层次的宏观调控和项目管理公司的总体经济实力。
1.3 坚持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要以领导项目全体成员实现项目目标为已任,保证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从而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项目经理有权决定项目内部具体的分配方案和分配形式,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但工程主要材料采购、资金回收与使用等权力应集中于项目管理公司。
1.4 建立和健全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根据管理体系对所确定的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到每一个班组、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是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使整个项目施工团队做到人人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1.5 坚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公司经营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这是项目管理公司的能量和竞争实力的体现,也是我国建筑改革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眼点。
1.6 收入分配要与每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制订目标责任约束措施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一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在项目实施前由项目经理牵头,对工程项目各主要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制订分阶段岗位目标责任的奖惩措施,并落实到具体人员和班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每一员工或班组岗位责任目标,逐周进行一次检查,逐月分阶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其完成工作目标情况、质量达标情况、与其他班组配合情况、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和创新建言献策情况、为实现成本控制所做的贡献情况、业主单位和监理公司的反映情况,兑现岗位目标责任绩效奖惩条例,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奖优罚懒。
2现代化施工管理技术
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要求狠抓细部,创建过程精品,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要始终注重“过程”、“细节”和“抓落实”。要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确定质量目标,进行目标量化分解,形成全员质量管理体系,要让全体员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明确质量终身责任制的义务,使干好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过程奖罚措施,还要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做到策划先行,使每道工序都要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交底,明确标准,明确要求,项目部技术质量组还要根据工程总的质量目标和项目管理策划纪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工长要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操作技术交底,对一线施工班组工人要进行施工前培训。在现代化施工管理中还要把好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关,材料组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把关和材料分供方的调查评价,所有大宗材料都必须招标采购,材料供应商必须是本企业合格材料分供方,技术质量组对所采购的材料,要检查其外观、品质,检查厂家企业资质、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按规定做好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并对进场材料做好标识,防止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工程实体施工中。要把质量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依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同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难点、技术难题、质量控制难题等成立QC小组进行攻关,创建优秀QC成果。
在施工成本进度控制方面,现代化施工管理要求坚持“项目管理公司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正确处理项目管理公司与项目的经济利益关系,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项目施工成本的措施归纳起来有三大方面: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首先,项目经理应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的各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职尽责,其次,应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最后还要加强和改善施工现场人员组织、节约并合理使用材料、正确调配机械设备、精减管理机构。
在安全管理控制方面,要求安全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安全管理要从组织上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建立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各系统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各类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处理。另外,施工项目的安全控制,必须根据具体项目的性质、施工的条件来制定安全控制措施,可采取政策规范的控制、安全生产权力的控制、团体压力作用等。项目部必须制定适合于本项目的安全计划,依法加强对项目安全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现代化管理办法应用到工程施工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通过工程项目的实践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提高,本文只是简单谈论了一些这方面知识,要想做好做精,我们还需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究。
中国现代支付系统是央行利用现代化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根据我国支付清算需要开发建设的资金清算应用系统。其中城市处理中心是整个支付系统的中间环节,具有协助各大金融机构实现资金跨行运转的作用。然而CCPC的IT服务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支付系统的管理安全,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我国现代化支付城市处理中心IT服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IT服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银行等金融系统电子信息化速度逐步加快,其业务系统也开始逐步实现服务IT化,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目前,CCPC的IT服务已经实现了7×24销售全天候不间断运行。现如今,CCPC的IT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同城清算所(以纸质凭证为基础的业务支付应用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辅助管理及信息传输服务系统等,这些现代化的IT服务系统在CCPC核心设备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其安全运行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例如,安全密押机制、数字证书、网络加密技术、网络防火墙等技术的使用。但是随着CCPC各大IT服务系统的综合性使用,系统运行环境逐步复杂化,运行风险也逐步提高,如何加强CCPC的IT服务管理手段,已经成为业界极为重视的热点话题。
2.IT服务管理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央行一直致力于建立第二代支付系统,2013年10月第二代支付系统已经在国家处理中心NPC和CCPC正式上线运行,按照规划2014—2015年将是与之连结的系统参与者逐步向第二代支付系统标准转换发展的窗口期。第二代支付系统在银行信息交换的便利性、安全性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以及操作运维管理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和进步。然而在系统变革过程中,其IT服务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资金清算及查询查复问题。由于各大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同,资金的调度速度以及额度授信也不尽相同,从而使得用户的一些业务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也极大的降低了社会资金的调度、周转速度,从而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系统的社会公信力。除此之外,CCPC的一项主要服务是支付系统查询查复业务,在实际工作当中,CCPC依然多数会采用手工定期、定时检查或电话提醒查复行等手段来实施查复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
灾难备份系统尚未建立。现如今,我国各地城市处理中心的灾难备份系统及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依然没有建立起来。例如,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等无法预料的灾难性事件让当地城市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陷入瘫痪状态,但正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灾难备份及应急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当地灾难后的银行服务系统没有办法得到及时恢复,对此,央行、保监会等主管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建立灾难备份系统,尤其是那些关乎国家金融稳定性的大额资金。
安全管理手段不足。虽然当前我国开始逐步引入第二代支付系统,且各地城市处理中心的清算部门都设置了安全管理岗位,但是清算部门多数人员主要工作内容依然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不仅不可能专门针对安全问题设置独立的科室,甚至所谓的“安全管理岗”也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一人多岗”、“代岗”现象严重,而且这些人员多数没有得到专业化、技能化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对自身所要履行的工作职责更是一知半解。
支付系统风险多。CCPC的IT服务会遭遇多种风险,主要为:第一,模式设计风险。CCPC的IT服务系统是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设计运行的,而且支付指令传输与清算之间会存在时间差,故服务过程中会引起支付风险;第二,技术操作风险。IT服务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处理的,除需具备安全、稳定的技术性能以外,支付系统的技术人员也要具备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和实操技能,而且在后期维护和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软件修改和开发、人工输入数据等操作,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错误,从而影响支付系统的流畅性、真实性。
二、创新IT服务管理模式的具体策略
为了提高CCPC的IT服务管理水平,减少上述服务问题的出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
CCPC的IT服务要实现信息化,即可以建设新媒体平台。第一,CCPC与各大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沟通需要选择一些较为稳定的系统载体,例如短信平台、网络平台等,这样可以直接面向服务受众公告和业务信息。而且,CCPC可以建立“短信监管服务平台”或“网络监管服务平台”,从而实现点对点、跨越时间与空间的7×24小时全天候服务;第二,建立于CCPC各应用体系相一致的网络平台。即要建立基于IP的网络平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例如,央行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及时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并保证网络运行效率。除此之外,在网络平台设计上还要采用QOS服务策略,以保证IT服务的质量。
2.建立大额支付系统的灾难备份系统
由于大额资金集中化程度高,且事关一国金融稳定性。因此,必须要建立大额支付系统的灾难备份系统。在此方面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CCPC在灾备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以成本效益为基础,有选择性的予以借鉴,例如,可以考虑在不同省会城市之间建立互为备份的机制。
3.完善支付清算安全监控系统
由于CCPC的支付系统随时都在处理和发送大量的业务数据,这样对支付系统的安全监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实现“实时监控”。即要减少警报延时时间,提高系统的警惕性;第二,建立反欺诈检测模型。支付系统的信息化延伸出了许多金融信息的安全威胁,该模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链路挖掘支付清算新技术,以实现动态安全监测。
4.强化技术操作风险管理及应急管理系统
针对上述分析所说的模式设计风险和技术操作风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安全性能测试。即针对支付系统中的脆弱环节或资金流转环节,进行入侵测试,并详细记录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并相应的升级安全防护系统,例如口令管理、加密技术、防火墙等;第二,病毒检测。针对内部系统实行病毒检测,提升系统的“抗病毒”能力;第三,加强系统操作人员应急管理知识的培训。即针对支付系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做相应的应急演练和培训,以提高操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四,建立应急管理制度。系统的升级改造和使用需要相应制度的约束,CCPC要针对系统的实际操作问题,不断的修正应急管理制度,从而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
5.从整体考虑建立质量认证管理体系
从CCPC内部利用IT服务综合协调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等管理活动以及变更管理、资产管理、问题管理等流程整理改进,逐步建立ITIL或IS020000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并改变传统的以技术为中心IT管理模式,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从服务管理需求上把CCPC和与之相关的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清算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实施,从而减少重复和冗余的工作,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IT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达到规范IT部门服务水平和工作流程的目标,以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IT服务依然存在着许多管理问题,需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建立大额支付系统的灾难备份系统,完善支付清算安全监控系统,并强化技术操作风险管理及应急管理系统,以实现其IT服务管理的安全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王永勤,董蕴琳,裴志杰,赵天娇,赵漠.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管理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11(9)
[2]董蕴琳.第二代支付系统与城市处理中心(CCPC)的变革与发展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