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范文

时间:2023-08-16 09:21: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篇1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区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较好,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2014年为例,各项农业工作指标均顺利完成,蔬菜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面积达到18.6万亩,产值突破9.3亿元,标准园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千亩蔬菜标准园7个;农村沼气建设指标全部完成,新建沼气池300个;惠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共落实农机具、良种、沼气、一事一议、设施蔬菜等方面的补贴资金1600余万元;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植物检疫、病虫防治、农民培训、农业执法、种子管理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新增专业合作社8家,土地流转面积突破8000亩,“三资”管理趋于规范,所有村街全部建立了财富积累机制。农业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发展现代农业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高,从生产设施建设到栽培管理都较以往更加严格,为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据我们调查虽然近两年各级对农业有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仍不能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不愿发放小额贷款,更加加剧了资金瓶颈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2)组织化程度不强。当前农民进入市场很不顺利,原因之一是组织化程度低。针对目前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现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但就目前全区的实际情况看,各类合作社数量虽比较多,但真正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并不多,没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抱团发展。

(3)品牌效应不太明显。以蔬菜为例目前,虽然我区已经注册了“营绿”、“碧缘”、“乾绿”等蔬菜品牌,但在开拓蔬菜销售市场方面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找出路的局面,没有拧成一股绳,创立代表本区域蔬菜特色的大品牌,致使蔬菜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

(4)技术服务不能及时跟进。专业农技人员缺乏,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不健全是我们的现状。所有技术服务工作全部由农业技术综合股一个部门承担,业务上不堪重负,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完全处于“真空”状态,有名无实。区农业局现有工作人员中,非农专业人员多,涉农技术人员少;工人多,干部少;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多,高级职称人员少。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全面的技术服务,对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技术服务队伍现状严重阻碍了农业向前发展。

2、发展对策

(1)拓宽融资渠道。建议政府在加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同时,积极组织建立产业发展融资平台,适当地为融资提供担保,协调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合作社及农户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建立起合作互信关系,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政策吸引,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拓宽融资渠道。

(2)加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议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对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予以扶持,使其运作更加规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

(3)培树“广科源”蔬菜大品牌。建议对现有的蔬菜品牌资源加以整合,聚零为整,抱团发展,逐步培育并树立在京津市场叫得响的,能反映有机蔬菜发展特征的大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区蔬菜的知名度。

(4)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技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乡镇农技服务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给予经费保障,使空转的乡镇一级农技服务机构真正运转起来。在确定人员编制中,重点向农业系统予以倾斜,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引进和吸收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扎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农村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农民负担监管还存在一些间接收费问题。一是少数部门仍然违规向村集体收取资料费、培训费、学习考察费等费用;二是村街报刊超限额,存在报刊订阅向村街摊派,部门刊物过多过滥等问题。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力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减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入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属于哪个部门,由哪个部门负责治理,没有文件依据收费的要坚决不能再收。明确要求乡镇各部门确需向农民或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收费的,需要经过区减负办审核备案,以防止乱收费行为的发生;村街订阅报刊应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行摊派。报刊征订要严格按照省规定的标准执行;三是加大农民负担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减负工作的更好开展,查漏补缺,确保今后农民负担执法检查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突出。一是村民实际筹资比较困难,部分村街存在集体垫资现象,把应发给村民的福利代替筹资。二是由于申报程序比较繁琐,部分村街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上级资金拨付迟缓,造成报帐不及时,影响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四是未将筹劳纳入奖补范围,奖补数额小,难以满足村街公益事业建设的实际需求。今后我们将尽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重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篇2

一、现状

1、经济现状。全县村级现有资产6602.75万元,其中:货币资产1219.67万元;应收款1198.71万元,其中50%以上是农户三金尾欠;库存物资4.73万元;林木资产417.41万元;长期投资53.23万元,短期投资1.6万元;固定资产3658.38万元;在建工程49.02万元;负债总额963.94万元;所有者权益(积累)5638.81万元,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大部分资产是非经营性资产。

2、收益情况。,全县村级总收入3387.04万元,其中:发包收入520.89万元,补助收入73.61万元,投资收益14万元,其他收入300.04万元(大部分是农户土地流转收入,要分配给农户)。支出总额3016.16万元,其中:经营支出2480.78万元,管理费用299.96万元,其他支出235.42万元。收益370.88万元。在全县101个村(社区)中,无收益的村13个,占13%;有收益的村88个,占87%。当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64个,5-10万元以上的村9个,10万元以上的村15个。

由此可见,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大多数村组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工作开支,部分村组基本无集体经济收入,因此全县村组基本无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农村村组集体经济分配主要是资产性的分配(土地征占费)。

二、主要做法

1、落实责任,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自觉性。为提高村干部工作质量,增强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自觉性,各镇乡建立了党支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把党建和经济工作任务下到支部,责任落实到支部书记,按照表现评优树先,按照能力选拔干部。调动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突出抓了村级财务的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将村级财务全部收归镇乡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实行“社有乡管”。取消了村级招待费,每年可节省开支20多万元,减少了集体资产浪费,增加了农村积累。同时针对各村债权债务严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帐目进行认真地清理、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减了负,松了绑。

3、更新村干部思想观念,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的问题。为增强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各镇乡经常组织村干部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走出去参观学习,从而解放了思想,增强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和开放意识。

4、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路子。贫困村由于家底子薄,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往往缺乏信心。县上相关部门针对贫困村致富无门路,发展无思路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重新制定发展目标,结合各村实际,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因地制宜,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拿手戏,寻求自己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

二、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临近城镇、集镇的村,集体经济较为雄厚,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边远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目前,除新平、五津、邓双、永商四个镇外,其他镇乡集体经济都很薄弱。

2、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的资金和资本。从目前村级经济现状看,全县村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64个,占63%。在5638.81万元积累中,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而固定资产大部分是非经营性资产,如村委会大楼、提灌站、学校等,难以形成资本。

3、地域条件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丘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投资环境差的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难度也较大。在全县20个薄弱村中,丘区就有9个,占45%。

4、个别村干部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发展集体经济思路狭窄。当前村干部抓集体经济发展有两怕:一怕担责任,创办经济实体失败后,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遭群众谴责;二怕困难,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三、案例情况

目前,我县村级经济发展最好的是方兴镇花碑社区。方兴镇花碑社区与大邑韩场交界,有18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081人, 耕地3000余亩,距县城9公里。前,村级收入只有0元,主要是收企业管理费和门市租金。村级经营性资产只有村委会80平方米门市。,社区借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积极鼓励和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目前已有156户农民进入小区居住。通过土地整理、撤院并院,新增土地1276亩,其中360亩由社区经营。预计,社区集体收入可达34万元,比猛增32万元,他们的经验是:

1、主动出击抓机遇。以来,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社区干部一方面做好宣传教育群众工作,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开展土地整理,鼓励农民集中居住。通过格田整理、废沟处理、完善水利设施、撤院并院等,将新增土地中的360亩由社区经营,为发展社区集体经济打下了坚实基础。

2、依托专合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社区依托川浙花碑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方兴镇创新合作社、方兴镇食用菌合作社规模种植蔬菜瓜果,社区不仅实现了土地流转收益28.8万元,同时也带动当地600户农户增收。

我县经济状况最差的村是金华镇五星村。金华镇五星村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678户,农业人口2028人,耕地面积1116亩,人均土地0.55亩。村集体资产总额3.41万元(均是非经营性资产),负债总额49.73万元,村级无集体经济收入。多年来,村级开支主要是村民小组、农户集资和镇乡的支持,其原因是:上世纪80年代,村办企业(砖厂)亏损倒闭,使村上背上了4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企业亏损倒闭,给干部、群众留下深刻教训,重新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和信心不足。为此,我们建议:

1、该村要发展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债务问题,单靠村级经济偿还十分困难,摆脱了债务,才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起点。

2、该村地处金华镇政府所在地,与津华路、金普路、火车站相通,交通便利,有较好的投资环境,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争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鼓励农民到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可以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整理、撤院并院后的增加土地,全部留作村集体统一经营或通过招商引资联营等方式,逐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3、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同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于支持和优惠,使该村集体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

四、对策和建议

1、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合组织。以专合组织为纽带组建经济实体,发展集体经济。各村(社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以村委会为主体,村社合一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产业优势确定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引进业主投资,盘活非耕地资源,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增加集体收入;可以依靠村级成立服务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可以集体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收购公司,使农副产品在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中实现多次增值,使集体收入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开发饮食服务、商业流通、运输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3、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集中居住,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通过撤院并院,新增土地由村上通过调整,集中成片统一经营,其收益在保证组级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村上参与收益分成,增加村级收入。

篇3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发展壮大

以来,两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很大发展。目前,云南有各种类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16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01个,专业协会1061个,共有社(会)员33707人,带动农户15万户;贵州有各种类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079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19个,专业协会837个,专业联合会21个,专业联合社102个,共有社(会)员69152人,带动农户近27万户.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多数为农民牵头兴办,主要集中于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在农业生产领域中,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占绝大多数,云南有926个,占总数近80%,贵州有582个,占总数的54%。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

云、贵两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活跃在种植、养殖和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有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主要表现在:1.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带回了新信息、新观念和新技术,促使农民围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云南省元谋县10年来先后组建了各种果蔬生产协会、产业开发协会、种养协会等51个农民专业协会,会员达到2720户。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86元,比2001年净增153元。去年1--6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275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92元,增长达29.7%。2.提高了社(会)员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减少了市场风险。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贵州省农业部门鼓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加工企业进行协作,联建原料基地,形成“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由协会负责组织种植、技术指导和对会员在施用农药、肥料等方面进行规范,公司负责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并在产地销售价的确定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加工企业联建生产基地的方式,既确保了公司利益,又使农民达到持续增收的效果,实现了降低农户、公司双方的市场风险和生产成本的目的。3.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和推广,为普及农业科技成果提供了载体。从两省的经验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根据本地区、本专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目的、灵活地把分散的农户联络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市场经济实际的有机结合,缓解了当前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供给不足问题。4.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分散的、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农民的需要向社(会)员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做到统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分户指导;统一形成生产规模,分户经营,到户服务;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分户供应;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按质销售;统一借贷资金,分户使用等。

(三)两省制定政策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两省各级人民政府积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促进和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主要包括:1.政策支持和引导。云南省委、省政府在2002年11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2003年2月召开的省农村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指出:要积极支持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贵州在《2003年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中确定了优先支持与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相关联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省农业部门还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免费登记注册,简化手续,为其发展创造便捷条件。2.资金扶持。云南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对5个规模在500户以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专项补助,同时,由省财政安排一定的发展资金,每年扶持建立30—6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玉溪市人民政府还明确,对制定了章程、挂牌运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2万元的补助。贵州省2003年从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补助资金中安排了40万元,用于对全省44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涉及畜禽、渔业、中药材、特色果蔬等行业及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领域。3.制定示范章程。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云、贵两省的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制定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规范其运行。如贵州省农业厅2003年8月出台了《贵州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对机构筹建,农户入会、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示范性规定。云南省玉溪市也在总结当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照执行的规范性章程。这些规范性文件,为当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云、贵两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两省同志反映,近年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些具有全国普遍性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对其相关问题缺乏法律规范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按照合作制原则自愿联合组成的共同所有、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经济组织,只有赋予它应有的法律地位,依法保护和协调,才能使其实现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由于目前我国缺乏引导、扶持、规范这类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尽管目前国家和地方都有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示范章程等,但是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法律问题,如这类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当地人民政府的关系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界定。云、贵两省的同志普遍认为,当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以指导、扶持和规范。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大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申请登记。总体来说,这两个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绝大部分是自行成立的,没有获得法律上的认可。如贵阳市,250个专业协会中,已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注册或备案的有47个,正在办理的1个,其余202个专业协会都没有经过登记注册或备案。2.登记不规范、管理混乱。两省负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管理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民政和工商等部门。如贵州1079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已申请登记的有434个,其中,向工商部门登记的有84个,向民政部门登记的有62个,向农业部门登记的有222个,在科技等其他部门登记的有66个。3.登记手续繁杂、费用较高。按照贵州省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实施意见的规定,县级、乡级、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资金分别为5000元、3000元和1000元。除了注册资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要缴纳公告费、代码证办证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等。整个登记过程,涉及登记管理、技术监督、合作经济组织挂靠单位等多个部门和单位,手续较为繁杂。

(三)居住分散地区的农民组织起来困难较大

由于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小,借贷困难,相对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两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受资源、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两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功能单一、分散、辐射力不强,多数局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技术推广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的合作经济组织较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与市场联系也不够紧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四)一些地方的干部和农民的契约意识、合作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是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导致组织内部运作不规范,没有章程或不能严格履行章程,有许多合作经济组织中途“夭折”。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农村干部只是埋头抓生产,不懂得“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道理,这种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亟待转变。

三、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云、贵两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当前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工作中,建议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企业、社团、中介组织等多种形式存在。鉴于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企业。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方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企业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同的是,在这种组织中农民是与市场对接的主体,既与企业相似,在市场中求生存,更重要的是带有中介组织的性质,根据我国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在运作过程中又带有一定的市场行为。因此,通过立法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使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参与市场竞争,是发展和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界定清楚,其他问题就较好解决。

(二)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登记

篇4

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专业协会型。主要以特色产品为依托,以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为手段,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合作。龙镇发展村马铃薯专业协会,1999年将种薯“花525”进行了国内商标注册,定名为“龙发”牌,短短几年,发展村的种薯通过协会远销山东、河北、江苏、辽宁等地,**年入会农户和协会签订订单,种植种薯4万亩,全村1,200口人,人均仅此一项收入达6,000多元。

2、能人创办型。主要是发挥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农户创办合作组织,形成规模生产优势,其特点是灵活、便于联合,带动作用强,农民愿意接受。龙镇管君亭利用自己多年从事棚室蔬菜种植的优势,吸引本村多数农户种植棚室蔬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3、股份合作型。体现在农民资本的联合和劳动的合作,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双泉乡龙丰村借助列入省机械化试点的机遇,利用国家和省投入的大型农业机械,**年建立了股份制农机合作社,集约化种植面积达80%以上,同时,为周边村屯开展有偿服务,带动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4、市场集散型。就是立足特色产品生产,通过组建合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品销售优势。龙镇大豆批发交易市场、二龙山土产站,通过完善收购市场,带动了大豆生产的发展。二龙山土产站在收购大豆时,与农民合作,**年10月——**年4月,共购销大豆2万余吨,为农增收20万元。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

一是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三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供销合作社的职能有了转变,明确了发展方向,使之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宣传不到位,思想认识不高。由于宣传不到位,有的地方乡村干部特别是农民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致使积极性受到影响,阻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当地的发展。

二是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大,发展不平衡。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在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扶持。多头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宏观调控乏力,发展不平衡。

三是多数处于初创阶段,发展数量少,规模不够。大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初始阶段,还仅限一乡一村,规模小、实力弱、作用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开拓市场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连接农户紧密程度不够。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缺乏管理和正确引导,部分协会没有章程,机制不健全,组织与会员的利益关系不明晰,没有稳定的购销关系,与农户的关系不够紧密。

五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环境不够好,制约发展因素。受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同时政府扶持经济发展给予的优惠政策,合作组织也很少享受到,加之办事环节多,程序繁杂,服务滞后等问题,都在制约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篇5

××市工商局立足职能,通过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执法监管和完善各项机制等措施,全力支持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目前,全市“订单”面积 230多万亩,“订单”农户18.6万户,先后发展各类订单 10000余份,涉及肉牛养殖及辣椒、甘蓝、胡萝卜等种植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订单农业的浓厚氛围。采取区别对待,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上门走访等形式,深入到“订单”农户中,与农户广泛接触和交流,宣传订单农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引导教育。通过举行订单农业知识培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此为突破,加速订单农业的发展。例如××乐陵市飞达集团,本是一家以辣椒和蔬菜种植、加工、出口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产品质量好,受到市场青睐。但其主要原料辣椒,市场价格忽高忽低,导致其发展举步维艰。工商人员一方面多次与企业进行座谈,鼓励企业建立基地,实行合同价收购;一方面派专人陪同企业到村里进行宣传,赢得农户信任,提升农户种植辣椒的热情,有效促进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二)强化执法监管,促使订单农业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对农业订单实行全程监管。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订单农业合同监督管理工作,打击合同欺诈行为,提高订单履约率。重点抓住订单农业的履约环节,对农业龙头企业订单合同的履约进行跟踪,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如对××庆云县中澳集团与农户签订的“收购合同”进行监管,共检查合同122份,合同金额20__余万元,督促合同双方当事人提高合同履约率。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规范了订单农业经营秩序,促进了订单农业健康发展。

(三)完善各项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首先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把推行订单农业工作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列入年度各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各单位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和定期上门走访制度。其次是构建责任落实机制。健全市局、县局、工商所三级监管体系,将订单农业责任到岗,任务到人。

二、合作强农

在当前形势下,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文秘站 ×市工商局认真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重点环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56户,出资总额1.3亿元,成员总数1.7万户,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一)事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民了解法律,增强合作意识和市场观念。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消费者协会投诉站的双向联络作用,宣传法律法规,并收集农民的意见,反馈给工商部门。

(二)事中做好登记注册工作。开辟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在行政办事大厅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服务窗口,向前来办理登记的农民实行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为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登记辅导、政策咨询。大力推行“四办措施”,即资料齐全当场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重大项目跟踪办。

(三)事后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各个工商所对自己辖区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定期回访,了解其运行状况和遇到的困难。每个季度各工商所所长向局里汇报情况,局里根据汇报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20__年年初,通过回访“平原县玉峰生猪专业合作社”了解到,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竞争加剧,生猪价格下降,很多社员对养殖生猪兴趣不高,合作社运行受阻,社长张玉锋一筹莫展。经过深入调查,该局建议合作社自办市场。去掉了中间环节,实际收益更高,从而拓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路。同时,运用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帮助自办市场创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很快就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一些学校食堂还有超市也纷纷找到张玉锋,希望和他们签订购买合同。销路不愁了,社员们的信心更足了。

三、 经纪活农

为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积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工商局抓住有利时机,采取三大措施:“营造一个环境、实现两个联合、做好三个加强”,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据统计,截止20__年11月底,全市农村经纪人总数(含临时性、季节性)4070户,其中,注册登记农村经纪人1737户,临时性、季节性农村经纪人2333户。

(一)营造一个环境,引领农村经纪人健康发展。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开辟了经纪人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市工商局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经纪人,给予登记发照,规范其经营行为。并在为其办理登记注册时,给予优惠扶持,促进了经纪人队伍的发展。

(二)实现两个联合,推动农村经纪人快速发展。一是与行业协会联合,以典型引导发展。较好解决“单打独斗,散兵作战 ”,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帮助农村经纪人依托各乡镇、各行业创建农村经纪人协会,通过场地、人员固定化,经费保证稳定化,运作模式多样化,使经纪人协会真正运作起来,并逐步走上规范化,成为当地服务三农的 “正规军”。二是与当地企业联合,以龙头带动发展。针对××市农村经纪人整体规模较小的现状,××市工商局通过穿线搭桥、强强联合、帮扶并举的方式,走“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合作形式,采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

(三)做好三个加强,促进农村经纪人规范发展。一是加强监管,维护经纪秩序。开展消费维权进农村活动,及时解决经纪引发的投诉。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网络的作用,依法查处经纪投诉、举报的侵权行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压级压价、合同欺诈、克扣农户、勒索客户等违法经纪行为,维护正常的经纪秩序。二是加强教育,提高执业素质。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村经纪人进行《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知法、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分门别类地对各类农村经纪人进行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帮助农村经纪人改变传统的购销方式和服务方式,使他们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强引导,创造经济效益。定期组织他们召开现场会或座谈会,协调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为他们讲授与农产品生产、流通、经纪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经纪信息,积极为他们打造信息咨询、业务交流的平台,以帮助他们有效规避风险,树立诚信形象,提高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保险护农

由于自然灾害的不可预防、不可预测性,明显制约了“订单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市工商局借鉴试点县先进经验,选准项目,加大力度,全力推进,“订单农业”保险工作有了很好落实。20__年以来,××中华财险禹城、平原、武城三个公司共承保能繁母猪4.9万头,承担保险金额4900万元,现已支付赔款32万元;承保种植业小麦、玉米、棉花192万亩,承担保险金额5.5亿元。由于20__年的特大暴雨,承保的禹城、武城两个县的小麦和玉米受灾面积近16万亩。保险公司已支付赔款70万余元。

(一)加大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入保积极性。联合保险部门利用座谈会、讲座以及发放材料等方式对企业、农户进行宣传。制发了《合同服务明白纸》,对“订单农业”保险做好说明,利用登记注册“窗口”、“一会两站”、年检时机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同时,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农业保险知识讲座,宣传大灾之后农民受益的典型实例,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提高投保信心。

(二)加强调查研究,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方案。从20__年1月份开始,××市工商局联合畜牧局、农业局、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分公司,对59家企业、1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制定出两种保险措施:一种是鼓励有条件的涉农企业和农户自愿加入商业保险,增加险种,并联系保险公司在险率上给予最大优惠;另一种是通过涉农企业给农户作担保,农户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建起养殖大棚,并将大棚投保给保险公司,使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银保互动机制。

篇6

一、分析农村经济管理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家及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农业发展中的经济管理工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需要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环境及发展形式、政策方针等进行全面管理。根据地区情况对经济管理目标及形式进行确定,对农村生产、消费及支配等进行分析,保证农村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正规。

二、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作用

农村经济管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指导现代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经济主体,农村经济发展应该着力于经济体制角度,将个体经济活力有效激发,这种发展积极性一般来源于自利行为,农民可以根据自身努力满足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情况删除。从此角度出发,要想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将农民自身潜能进行挖掘,将农业经济管理加强,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不仅仅可以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农村经济的辅助,还可以保证国家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农村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支撑,一方面能够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指引道理,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方法,避免农村经济在实际发展中迷失方向,利用此将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及效率全面提升,保证其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三、分析农村经济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国家经济基础上对其提出了非常高的发展要求,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逐渐提升。

(一)农村经济管理思维需根据实际进行转变现代农村经济的稳定建设及发展已经让农村经济管理模式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建设,此种管理方式已经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项内容充分结合,管理工作主要从农村经济加工产业链出发,对于产品质量、安全及加工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观具体内容,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将会对农村经济模式进行不断优化。

(二)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现代社会当中的各个行业发展都在被信息化管理影响着,其中包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已经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多个内容进行了结合,使用科学方式将农村生产力不断转变,将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从而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提升农业管理效率。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建发展从目前情况分析来讲,已经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为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这不仅能促进经济建设,还能提升农业在我国经济体制当中的地位。

(三)农村经济管理产业化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出现已经带动了现代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及建设,农产品发展迅速。农村经济与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的充分合作能够将其发展空间扩大。其他合作组织与农村产业进行的有效合作能够将农村经济生力扩大,合作组织同样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合作组织进行结合,促进整个农村产业机制的稳定及合理发展。我国很多中大型企业都能够在实际发展中无形带动农业产品影响力,将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让农村生产逐渐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篇7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推进农村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障,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当前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管理的客观需求,这就要求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政府为主导,制定科学且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2.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作为农村经济开发的重要物质保证,完善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但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来看飞,发展仍然较为落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道路交通不够完善。

交通是实现农村经济对外的基础,是农村最主要的设施之一,当前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较为落后,承载量低且宽度不足,无法满足大型车辆的运行,交通网络结构单一,质量较差,甚至在一些地区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

第二,水、电、通讯网络不够健全。

作为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方法,但从当前我国农村自来水的网络情况来看,生活用水的治疗较差,电力也无法满足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设施不够健全,农民无法及时获取信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的水、电、通讯、网络结构不够完善,严重制约农村经济与社会信息的发展,制约农村经济的进步。

2.2 经济发展生产经营模式落后

第一,生产力落后。

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保障,当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严重制约农村经济模式发展。

第二,农业的结构较为单一。

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植业仍然是最典型的生产方式,结构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渔业一体化的农业,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第三,农村市场不够规范。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市场的健全情况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流通,同时网络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流通的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第四,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从根本上来说,农村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大量潜在的资源优势,但开发力度低且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无法促进资源优势的发挥,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多数农村经济过于封闭,缺乏开放性。

2.3 发展的政策不够健全

制度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前提,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性不够,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与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激励机制,存在严重缺陷,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也不够完善,影响农村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较差。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对策

3.1 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建立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客观需求,也是拓展投资领域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管理。

第一,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水平。

要想提高农村道路交通水平,国家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农村道路交通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村道路的利用率,打造现代化的乡村与城镇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第二,完善农村的水、电、通讯网络的建设水平。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保证后备力量,完善水、电、通讯网络的建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农村工程开发力度,完善通讯网络,实现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信息水平的提高。

3.2 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力度,推动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发展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第一,加大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力度。

生产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力度,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善管理水平,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

第二,加大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改造力度。

这是解决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的主要方法,实行立体化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渔一体化农业方式,建立独特的生产模式,科学合理的布局,建立立体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结构。

第三,规范农村的经济市场。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并完善农村市场的管理体制,确定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加强对市场秩序的管理,完善农村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推动农村市场的繁荣,强化各村与市场的联系,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第四,加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改善农村资源的利用率。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看到,农村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科学合理的利用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资源的转变都具有积极意义,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价值,实现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协调。

第五,加大对农村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

篇8

1.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切实落实“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1.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结合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1.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1.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2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中长久存在的制约问题,农业经济管理都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农村实际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手段,确实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制度的保证、提供理论的引导、解决其制约问题,令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2.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在农业经济管理下,结合农村现有条件和经济情况,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制度,产生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制度的保证。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为,使得农业的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行为得到良好科学的规范,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效果。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农业经济的管理下,农村经济发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有了高水平的发展。

2.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在应用方面,农业经济管理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确的引导,农村经济有目的性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农业经济管理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组成成分的农村经济,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了农村发展方案的合理规划,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篇9

一、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的客观存在要求农村应该拥有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依据农村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识的改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

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据科学合理的发展册落的引导和支持。农村作为我国落后地区,以政府为主体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短期不得改变。政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制定的主体单位,必须依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生活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 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分析

1.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有很高的要求。

2.农村经济逐渐转向多元化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3.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介绍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1】道路交通的不完善。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道路交通的不完善,将会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流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即以信息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时代,水、电、通讯网络的不健全将会降低人们生活的质量,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1】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落后将使农村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

【2】农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下。将无法使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3】农村市场不规范,令农村市场无法做到健全繁荣。

【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

【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将使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变得落后,科学含量降低,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使得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降低。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会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了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3.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1】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加重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无法调动农民自主投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基层管理力度下降,基层干部素质降低,社会基层腐败现象严重。

【3】农村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不健全,令大部分指令执行力度低,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程度降低,无法取得较高的成就。

【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引导,将造成农村劳动者素质低,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农村发展实施对策分析

1.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人问题一直是国家进行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问题。虽然目前农民收入有所增长,国家也制定了很多对农民有利的政策法规。但城乡收入的差距依_然在扩大。因此,若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首先解决农民负担沉重问题,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改革农村税费,实现农民负担规范化。坚决杜绝不合理收费;二是反腐倡廉.精简机构。减低乡村行政费用;三是公正执法,尊重农民的人格尊严,使农民充分行使民力。此外。还要改善农产品贸易中的不合理政策,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快农村建设步伐。

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首先,农业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应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为基础;其次。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比较优势的产品为依据,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还要优化品种和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争取更广阔的市场:再次,要创新农业组织制度.以农业市场规模弥补生产规模的不足,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新技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3.建设并完善农村技术市场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技术市场151。可与一些大专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外请一些专家进行定期指导培训,并以讲座等方式提高业户的技术水平,以提高农村技术市场的科技含量。在进行硬件改善的同时,还要进行软件改造,完善技术市场配套法规,建立技术市场资金支撑体系,发挥网络优势。开拓网络技术市场。

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整合旅游资源,实行多元化开发,建设特色旅游强县。同时,把房地产业作为重要财源补充的机遇性、策略性产业来抓,把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着力点来抓,初步形成起点高、收益快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农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发展工业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要坚持环境兴县,发展生态工业。拒绝污染环境的项目,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新型丁业化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

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华. 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 2003

[2]魏下海. 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

篇10

社会的不断进步必将会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经济的发展有其优势但也有其自身的弊端,我国经济发展就存在着个别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加上我国总体经济发展迅速,这就增加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和人们生活水平上的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缓慢,欠发达地区自身也存着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浅谈。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欠发达地区解决经济发展缓慢问题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实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农村土地制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土地是农民所拥有的最大的资产,想要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要从着手。进行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之农业农村要注意农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对于土地经营以及投入的积极性。只有充分的避免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土地条块的分割,才能够很好的对农业实行技术改造和对农业农村规模化经营。在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不仅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损害和剥夺了农民的财产权益。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探讨

以上笔者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探讨。

(一)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村无买方的问题

想要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问题进行解决,就要解决农民发展资本的影响问题,现在的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农民贷款难、资本存量少等问题,想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培养农民,使农民自己能够当老板,就要进行农村市场买方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农村存量资产进行盘活,从而做到经纪人队伍以及各类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最终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民和市场的联系问题

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使我国农业农村千家万户进行分散经营,并且导致分散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严重。一些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规模小、层次低的农产品协会很多,并且协会成员过分注重自己的利益,不和其他农民进行密切的联系,这就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生产市场风险都需要农民来面对,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生产的风险。所以,笔者认为,想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做到加强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农产品生产协会起到自己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信息服务的强化,信息服务的强化可以通过网络销售、信息指导以及网上招商来实现,及时的向欠发达地区农民提供价格行情、产销动态以及市场需求等等方面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都避免了农民进行生产经济的盲目性。在进行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时,还要注意对农产品协会成员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协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最终使他们主动地联系其他农民,并且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一般农业农村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想要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要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进行思考,对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进行改革和发展。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农业农村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从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村无买方的问题以及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农民和市场的联系问题这两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理论应该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够发挥理论的作用,只有将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理论应用到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之中去,才能够更好的指导欠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君,查君,许伟.公共生活与“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住区规划设计初探[J].建筑学报,2007,(04).

[2]陈晓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与“十二五”需要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农村经济问题,2010,(09).

[3]周世其.扎实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我省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J].江淮,2010,(08).

篇1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形势而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想适应我国农业的发展形势,就要有新的突破。这就需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正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迎难而上,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进一步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1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部分地区仍存在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的情况。在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农民不配合工作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农民不了解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概况,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知之甚少,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也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标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财务管理混乱,报账不及时及财务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1.3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进展迟缓

农村现有经济呈现出回报率低的特点,加之农业经济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因而有一定的风险。农业自身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这也是影响资金流向农村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国家对农村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但农民自身的压力依然很大,医疗、教育及生产资料方面的费用支出数额较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迟缓导致农村过剩的人力资源难以就业和务工农民的自身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

加大宣传,发挥舆论作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各个部门更要深入到农村,让农民进一步了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性质。可以积极组织各种讲座,做好各种宣传工作,通过媒体传播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样的形式让农民积极的了解农村经济管理,配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2.2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力度,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切实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力度,杜绝虚假报账、账目混乱不清以及记账不规范的行为。要想办法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团队的业务能力,经常组织培训。还要积极开展动员大会,提高大家思想认识,培养大家爱岗敬业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为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保证。

2.3提升政府服务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在出台各项政策时要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收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各级政府不仅要在理论上有高度的认识,更要在实践上有扶持的行动。作为领导干部要切实为农民谋福利,积极寻找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积极配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通过自身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让农村经济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同时要通过加大乡镇企业的帮助和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3结语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要想解决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首先要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把握好农村财务管理才能不影响农村经济管理的大局,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广大农村经济部门工作人员多总结,多反思,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负责任,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霍淑泠 单位:梨树县泉眼岭乡农村经济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闫宝芳,刘芳,王淑梅,宫文明,刘波.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1,(03).

[2]刘新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

[3]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

[4]魏德荣,钱文超,徐杰,刘微微.关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

[5]许晓蕊.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特区经济,2011,(02).

篇12

2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当前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步的发展。

2.1基层领导没有对发展农村经济引起足够的重视

部分基层领导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上级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更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村领导往往不能建立起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不能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农业项目需要较长时间的投资,但农业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很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而政府又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服务,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相当大一部分的集体经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基层人员,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受其思维和思想的限制,这些基层人员往往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要求。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体制也不健全,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农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受农业技术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仍然很低,有时由于种植不合理,还会出现农产品大量积压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工业化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将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将通过信息化带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能够及时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高水平地发展。

3.1使基层领导重视发展农村经济

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从基层领导抓起,让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市、镇两级政府应当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地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村干部进行调研并撰写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地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3.2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是当务之急,资金是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对发展农村经济给予优惠的政策,对农业项目或农产品加工减免税率,同时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使农村信贷投入有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产品价格,最大可能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3.3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一个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优势资源,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利用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科学带领农民致富。

3.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很多农村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转变个体经营为规模性经营,通过农业产品的深加工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打造“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带头作用。目前实现农村的产业化经营有多种方式,包括加工业、手工业及农产品的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小型手工业提供了优势,农村的手工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在农村得到了迅速规模化发展。除此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加快了龙头企业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3.5加大农业科技的应用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可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了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农业产品,一些学术成果也实现了转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