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1: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学的几大原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6-0222-01
1、引言
21世纪的大学校园环境应该是便于促进师生交流、激励学生学习的环境。在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学校文化底蕴及时代感,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适合师生休闲、学习、交流的优美环境,以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动机和塑造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大学毕竟是一所以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环境,所以,在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时,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并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让大学校园环境真正满足师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它研究环境中人的行为,着重从人的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与环境和谐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才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它包括空间认知、领域性、私密性、个人空间和环境知觉等。
2、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对于校园景观设计而言,我国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现代大学校园中,用地面积越来越大,也增大了学校的规划。大学城不断涌现,校园景观逐渐成熟起来,整个校园的学习氛围也增强了。
但是我国校园景观设计虽然有一些发展,就国际接轨的意义而言,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现代大学新校区的不断扩建,导致了某些高校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冲突,忽视了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其次,某些高校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对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功能分区不明确,导致校园景观布局的不合理。再次,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体现还不够充分,在校大学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运动、休息的活动外,还应该为其创造更多可以交流与娱乐休闲的户外空间,以满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最后,在校园建设中,忽视了学校特色和办学宗旨,使大学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得不到恰当的体现。
3、环境心理学在现代大学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 营造特色的校园景观环境
从领域性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的精髓与核心,是赋予学校生命与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面貌13L而校园环境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它为校园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场所,记载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结合学校历史而设计的校园景观对于烘托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
在景观营造中,应使校园文化与景观相互渗透,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让师生在校园内找到一种真正的归属感。如确立本校的校树或校花,加强特色植物的景观建设,这有利于加强景观的历史人文性,还能烘托出校园自由、活泼、创新的学术氛围。可以在校园内增加一些历史和传统的景物或雕塑,如纪念碑、人物塑像、特色亭阁等,既能使校园景观丰富化,又能让在校师生对学校校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3.2 规划合理的景观空间布局
从空间认知的角度来看,合理规划的景观设计对于实现学生对学校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而言,应呈现出综合化、组团化、信息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有利于大学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大规模建设,还有利于符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首先大学是一个整体,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遵循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在统一中完成变化,在调和中找对比。做到景观的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相结合,自然的、人文的景观可视为静态,在校内的活动的师生可视为是一种动态。在校园景观中可创造出多层次的空间,为师生创造一个动静结合的美好校园环境。其次,布局上可进行组团化的景观功能分区。大致可分为主要景观区和辅助景观区,主要景观区是学校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了学校的办学主旨和文化内涵。辅助景观区有景观亭、特色景观雕塑、入口景区、景观休息区等,具有较强的领域性。最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和信息化普遍的今天,如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现现代校园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新话题,可以将功能强大的虚拟现实空间融入到校园中。所谓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人们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使人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将以往的二维空间转变成三维空间,更加真切地感受校园环境。虚拟现实空间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宣传校园文化,还能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度与自豪感,扩大学生的学习氛围。
3.3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从领域性的角度来看,优美的校园景观环境能让身在其中的师生产生自豪感和认同感,满足其审美取向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现代大学校园环境应为师生创造一个服务于师生,和谐优美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和陶冶情操。
从私密性和个人空间的角度来看,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始终是“人”设计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宜人性、合理性的学习环境,增加环境空间的安全感和认同感。所以,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把景观环境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尊重环境,同时环境也关心人。在进行校园景观规划时,也可以特意地创造一些私密的个人空间,这既是对人身心的“塑造”,又可以满足个人情感的宣泄与隐私流。因此,设计应充分体现育人于乐的精神,考虑到人的日常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考虑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创造出适合人活动的环境空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4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
现在全国各大高校每年都持续扩招,生源的不断扩大带来的是高校学习、住宿用地的紧张,许多高校纷纷建立新校区和大学城,这成为当下热潮。但就目前许多高校的校园及新建的大学校区,校园景观的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大学校园内的广场、草地缺乏生机活力。缺少规划和设计感,老师学生经过也不愿过多地驻足停留,这些景观久而久之成为摆设。不少高校的建筑仍然照搬模仿,缺乏鲜明的个性,意境深远的作品。究其原因,这些建筑、景观的设计并未深入了解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忽略了校园景观与适用人群的互动关系,出现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现在部分大学在建造新校区的过程中设计者并未深入研究环境心理学,没有真正将它运用到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上。
一、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相对于人工环境而言,过去设计者忽略了什么样的环境才可令人感到舒适,还有在创造人工环境时应该如何选择侧重点。虽然心理学重视过环境,但因注意力只是放在解释人的行为上,所以对环境的理想状态的探讨被忽视了。如今人工环境日益增多,因而探讨环境的优劣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以心理学的方法探讨环境的一门科学就是环境心理学。
(一)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
我们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亦或是内心来感知和体验周围环境,我们既可以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事实和认识,同时还可以记住通过经验习得对周围环境的情感反应,所以,把感知对象及其前后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了人对环境的知觉。知觉输入人大脑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人们会运用知觉对周围环境的实际状况“描绘”成一幅幅“图画”或对其进行最佳猜测。这样知觉呈现给我们的或许是一副自然风光的远景,或许是一个充斥着声音和弥漫着气味的城市街道。这些信息通常都以意象或地图的方式在我们大脑中存储和再现。试想,我们也许能用这种关于自然环境的心理意象来制定计划、了解地形或解决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等。
(二)唤醒理论
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提高唤醒的强度。主要表现在生理反应上的自主性活动增强,如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速和肾上腺分泌增多等,也可表现为行为反应上的肌肉运动增强,或者简单的自我报告唤醒水平。唤醒是评估环境的维度之一。唤醒模型通常可以预测,低唤醒行为和高唤醒行为的不同结果,还可以有效地解释诸如温度、拥挤和噪音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行为后果。不论是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刺激,它们都能提高唤醒程度。
(三)个人空间与领地性
个人空间可定义为一个围绕在人们身体周围的可移动的无形的区域,其他人不可以进入这个区域,它界定了人们彼此之间以多近的距离交往,它随着人们的移动而移动,随着人们所处情境的改变而扩大或缩小。相反,领地是相对固定的区域,具有可见的界限,规范着什么人能相互交往,另一方面,领地通常以家为中心,可以与人分离。领地更多地反映群体的行为,而个人空间更多地反应个体的行为。二者的结合可以提高人对环境的依赖及满意度,同时也会增加环境的丰富程度。
二、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在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不断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处理好使用者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环境心理学有关理论的内涵,并将其运用于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建立具有能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丰富环境内容又可以体现环境心理学深刻内涵的大学校园。
(一)因地制宜,突出校园特色
保罗•贝尔在其书中说到“你决定进入你们学院或大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做出这种决定难道仅仅是出自于你的理性考虑吗?还是受到你独特品味的影响甚至是源自于你的突发奇想呢?调查表明,60%的寄宿大学生都把外在的视觉环境列为他们选择学校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环境—行为关系理论中的唤醒理论,外在环境景观给使用者最直接的感觉便是视觉上的感受,或愉快或冷淡,校园景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宽敞、舒适、干净的校园环境对师生的工作及学习以促进作用。在突出校园特色,展现校园特色文化的同时,突显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的设计理念,建设集校园特色文化和绿色建校理念于一身的大学校园。清华大学在校园绿化与突出校园文化方面实现了完美结合。清华大学校园景色,像一幅画卷一样,各种各样的绿化设计恰如不同的线条和色块相互交织辉映,组成一个多彩的整体,既避免了建筑群的呆板堆砌组合,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特色。校园西部近春园的“零零阁”,以及著名学者朱自清笔下荷塘周围的“自清亭”等古典式的园林设计,强调自然和谐,它与大礼堂和主教学楼前开阔的、具有现代化风格的大草坪形成有机的结合,既展现出这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又时时令人想起其校园的深远文化背景及代表的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底蕴。
(二)合理规划校园功能区,突出领域性内涵
校园是集中了教学、生活甚至是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身的环境空间,如何合理规划和分配校园用地,以至于不浪费材料与每一块空地,一直都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校园是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地方,在给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校园景观,满足在校师生及外来参观者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城校区是在桂林市靖江王府的基础上建立的校区,靖江王府是明代的藩王府,是国家五A级景区。校区的建立兼顾了旅游观光和教学的功能,校园的观光区与教学区并非交错布局,王城的中间有连成一线的古榕树,附带一条几乎贯穿王城的人工花圃,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隔而不绝,左边是端礼门、承运门等景点,右边是主要教学区,中间绿色屏障既不显沉闷亦不显呆板,浑然天成。校区以历史系的学生为主,更给校园增添了几分文化特色的气息。王城倚独秀峰而建,师生在学习工作的同时,亦可感受靖江王府当年的巍峨壮丽;目睹奇妙的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领略千年沉积的桂林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丰富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中型的环境空间,其组成元素包括建筑、场地、道路和标识,类似于一个小城镇,老师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为了满足师生不同的活动需求,大学校园应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景观空间,要做到这一点需利用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借用材料肌理、植物种植及其色彩的配合,如可以利用地形的交错、植物的遮掩来营造一个私密空间,地形、植物都起到了遮挡视线、隔绝噪音的作用,可供学生静思、密谈。而开阔的草坪、操场则可以成为师生运动休闲,进行户外活动的公共空间。
三、结语
新世纪我国的景观设计除了要突破照搬模仿的桎梏外,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设计为人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投入更多的关注,深入学习研究环境心理学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型社会,其不仅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场所,使用者对其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心理上的需求,大学校园的建立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给师生以归属感。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要求影响着校园景观的设计,而校园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久而久之,我们的行为、心理不断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甚至产生共鸣,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具有“塑造”的作用,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知觉,长此已久形成人的思维定势。所以,新时期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要不断融入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关注并满足师生的心理、行为需求,建设符合新时念的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贝尔.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梁永基,王莲清主编.校园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学生缘何零基础也能实现创业梦想?园区创业公司缘何保持三年存活率高达50%?记者深入走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探寻大学生创业轨迹,专访学校科研处处长、创新创业与产学研办公室主任徐秋儿,揭开大学生创业园的神秘面纱。
故事
吴水平:风雨兼程,不忘创业初心
人物名片:杭州市华恒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生娃娃脸,一脸学生样。看到吴水平时,人们一下子还真难以把他与丰富的创业经历联系在一起。
吴水平是衢州人,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庭条件一般。2008年,还在学校就读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他,就开始和同学做起了墙绘生意。“我想改变命运,所以我必须创业,我渴望成功。”或许是因为坚持,在他和搭档曹少坡跑了20家装修公司后,终于接到了第一单生意,即做客厅电视机背景墙的彩绘。做完后,装修公司付给他们500元,除了给绘图的学生200元劳务费,还有300元盈利。这成了吴水平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凭借墙绘赚得的3万元,吴水平打起了会计培训的主意。租房、装修之后,积蓄所剩无几。为此,吴水平连学校食堂的饭都舍不得吃。搭档曹少坡从老家带回一袋米,足够两人吃几个月,买来一只电锅,就在寝室里做饭。吴水平则三天两头跑菜场,每次都买一颗很大的包心菜,再加几个贡丸,荤素搭配。这样,一天伙食费用不了5元钱。
与此同时,两人每天早上7点就分头上街,给路人发宣传单,推销会计培训课程。然而天道没有酬勤,3个月下来,没有一个人来报名。刚成立的公司财路遇阻,就此倒闭。
一起一落,吴水平并未就此放弃。“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多,很多小公司为省成本不雇财务人员,而找外面的人代为记账。这是一个机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吴水平再度看到了希望。然而,此时已是2010年夏天,大四的吴水平面临毕业,必须搬离寝室,没有任何启动资金的他“几近绝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0年7月,学校开设创业园,吴水平成了首批入驻者。在学校多方的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倾力指导下,吴水平完成了从财务软件代销到杭州华恒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华丽转变。一年不到,公司客户增至近200家,每月盈利将近10万元。吴水平就此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如今,吴水平的公司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吴水平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变成电瓶车,再变成小轿车。但即便如此,吴水平依然坚持每天“奋战”到晚上9点。
采访最后,吴水平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再次尝试开展会计培训业务,虽然曾经在这个项目上摔过跤。“现在没有资金压力,也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我们仍不忘创业初心。”吴水平自信地说。
陈万吹:收纳柜背后的千万元生意
人物名片:杭州任真贸易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监
2007年,18岁的陈万吹成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新生。
新生活动,这所创业氛围浓郁的学校就给陈万区上了第一堂创业课:学校内到处是师生创业工作室,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创办了营销策划工作室,揽来不少广告设计订单;艺术品经营专业的学生做起了艺术品经纪人,承接了书画作品拍卖的生意;计算机学院的学哥学姐们,搞起了网站开发、网上商城;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则办起了演艺公司……早有创业梦想的陈万吹跃跃欲试。
“从进入大学开始,我就很清楚自己要学做生意,要走互联网创业之路!”这个从创业之城温州走来的少年满脸的坚毅,然而手中仅有的生活费无法支撑他创业,他首先想到的是“摆地摊式”的创业。
令陈万吹意外的是,他的这个想法并未得到指导老师的支持。原来,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大学生从事无技术含量的“摆地摊式”的创业,教师在实验室中从事着高科技的研发,从而导致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率极低。得益于老师的“指路”,陈万吹带着自己的创业团队走进了学校创业园。
犹如种子遇到了合适的土壤一般,陈万吹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开始在聚美优品做收纳柜的名品特卖。为何从事收纳柜的销售?或许是骨子里有着温州商人精明的“基因”,陈万吹发现组装式收纳柜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品”,只有网络上有少量的店铺在销售,是一片“蓝海”。
“刚创业时,大家兴致很高,自己跑材料市场去买配件。白天在教室上课,晚上就在办公室里研究如何运营网络店铺,产品从组装、拍图到打包都亲力亲为,还真把书上的知识,变成了实践的成果。”陈万吹说,记得刚开始为了把产品推销出去,三个人甚至自学营销推广的课程。也正因为此,陈万区一炮打响,第一天特卖就实现了5万元的销售额。
“井喷式”的销售,凌晨1点钟仍在发货的疲惫,让陈万吹明白,仅仅靠三个人的“作坊”是难以为继的。为此,他们又招纳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杭州任真贸易有限公司,迈出公司化经营的第一步。
几张桌子,几台电脑,80平方米的办公区……公司虽然看着有些简陋,但凭借着“安尔雅”自主品牌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和贴心的售后服务,公司注册第一年就达到了1000万元的销售额。
如今,这支年轻的团队,面向校友,已经招募30名全职或兼职的员工,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创办了杭州纳网商贸有限公司、杭州青析科技有限公司。陈万吹说:“现在我还只能算是迈出了创业的半步,今后能不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但我很明白,我想要朝着创业这个方向去努力!”
杜晓璇:做美丽事业,成美学使者
人物名片:艺雅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3年出生的杜晓璇,既有90后的创意头脑和天马行空的行事风格,也有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的人生经历。
14岁单枪匹马跑去上海当模特,16岁成为杭州可莎蜜儿食品公司西湖店的市场营销经理,18岁参加浙江省公关文秘大赛获得一等奖,20岁创办杭州君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眼前这个大眼睛、笑容甜美的女孩子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创业并立志成为一个美学生意人。
创业之初,杜晓璇就把目光聚焦到了“美丽事业”——秀场活动。因为有做模特的工作经历,杜晓璇不仅对时尚了若指掌,而且对植根于本土的美好事物有敏锐的判断力。“杭邦服饰尤其是女装近年来发展迅速,秋水伊人、三彩等企业都需要更多新鲜的模特面孔。”因此,杜晓璇准备从个体经纪人开始做起。凭借良好的人缘,她将学校空中乘务专业、表演艺术专业有兼职意愿的同学组织成了一个模特团队,专门接洽杭邦服装的秀场活动,包括服装会、服装展销会等。事实证明,杜晓璇“嗅”到了商机。第一次试水,杜晓璇就带着她的“粉色军团”凯旋。
这一次的成功,让杜晓璇更加坚定了继续走“美丽”之路的决心和实现从个体经纪人到公司化经营转型的目标。“没想到,机遇这么快就来了。”杜晓璇说,2013年杭州市政府推广彩妆产业项目。在此契机下,她认识了杭州市人大代表、“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负责人罗红英。同样爱“美”,同样渴望成为“美丽使者”的她们成了忘年交。
得到“恩师”的指点,杜晓璇的美丽事业走出了第一步。她在校内创业园成立杭州君锐文化创业有限公司,开展彩妆、美甲、美容的培训,并为受训人员推荐就业单位。在给培训定价的时候,杜晓璇选择了品质第一、盈利第二的方式。相比于培训市场的暴利,杜晓璇表示:“我们不是不想赚钱,而是要在保证对品质高追求的同时,薄利多销。”从为受训人员推荐就业单位的服务细节上,不难发现她的诚意。
杜晓璇的培训班因此常常爆满。连她自己都觉得“太顺”了。客户的口口相传,让她获得更多大企业的青睐,培训班出现了外聘培训讲师不够、受训人员排队等训的情况。这一突如其来的“顺利”,让杜晓璇明白了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从去年开始,每一期培训她都会遴选1~2位优秀学员“收归己用”。
或许,对很多女生而言,这样的创业已经算是成功。但是对喜欢“创无止境”的杜晓璇而言,还远远不够。抱着打造“文化美学产业”的雄心,2014年5月,杜晓璇将公司更名为艺雅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涉足会场布置、门店装修、活动策划、公关推广等领域,注册资金从3万元增加到100万元。
幕后
教育要慢,管理要柔
——专访科研处处长、创新创业与产学研办公室主任徐秋儿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徐秋儿:一个字——慢。教育是“静待花开”,创业教育更是避讳求快、求多。
其一,我们赞赏创业者,但并不意味着让在校生毕业后都去创业,而是希望通过学校的系列创业教育之后,能在每个大学生心中都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这颗种子,让他们在走向社会后更加善于捕捉创业机会,唯有找到合适的土壤,才能大大提高破土而出的几率。
其二,我们开展创业教育,但不让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学单打独斗,而是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程中的一个环节,把它作为学生专业成长、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我们不“催生”没有专业含金量的小老板、小店主,我们要求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形成一个互补的格局。
其三,我们主张学生创业项目接轨市场,但并不提倡把社会企业引进创业园,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企业可以在校内这一“有机”平台上自由生长。这并不是说要抛弃市场竞争,而是规避由于完善的社会企业的进入,出现的学生企业“复制”其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从而“跳”过转型期的现象,让学生企业有足够的自我成熟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职业》:学校创业园在管理方面有何特色?
徐秋儿:创业园从成立至今一直走柔性管理路线。
第一,组建专家团,为项目把关。目前每年都有十余个项目申报入驻创业园,我们专门聘请浙商创业园管委会、中国计量学院科创园、杭州广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帮助学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甚至开展相应的市场调研,由此给项目申请者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客观的创业指导。
第二,只提供服务,不干涉业务。我们支持有想法的学生入驻创业园,但并不是说要让学生项目进入“温室”,而是仅仅提供一个平台,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事实上,创业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规划,所以过分干涉学生的创业项目有如“揠苗助长”,我们希望打造的是学生自主的、自助的一种稳定发展的创业模式。
第三,统筹规划,园区独立。为了给创业的学生更好的一个环境,学校将创业园与实训大楼进行“剥离”,虽然两者同处一幢楼,但创业园有专门的走道、独立的场地、专职的物业管理人员。学校还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块公共领域,包括大型会议室、员工活动场地等。如此一来,既为创业学生提供了相对“清净”的环境,又有助于创业企业之间的互动。
《职业》:在创业教育深化改革方面,学校下一步还会有怎样的手笔?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特征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水平低,科学研究能力弱,社会服务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体系陈旧等问题日益凸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通过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价,进行动态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努力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己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行列。与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对比,核心竞争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带来的竞争与挑战,中国大学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需要牢固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功能实现效率,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和空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绩效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大学教育政策、分配教育资源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从我国实践看,现有的大学绩效评价体系是行政主导的“管理主义倾向”的以大学为评价对象的外部绩效评价,没有与高等院校的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借鉴欧美国家大学先进经验,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大学绩效管理体系对中国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在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比较欧美大学与中国大学在核心竞争力和绩效管理方面的差异,并基于大学杰效管理与内部院系绩效管理关系的分析,借鉴集团企业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理念与工具,探讨核心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绩效管理文献与经验研究
1.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绩效管理内涵概述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源于普拉哈拉得(Prahalad)和哈默(Hamel)20世纪90年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在应对变革与激烈竞争时,能够获取和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集合。世界著名的大学往往在功能发挥和责任承担上具有核心竞争力。赖德胜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整合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从USNEWS-QS世界最佳大学排名指标构成看,大学核心竞争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评价社会声望(同行业竞争对手评价,普通民众意见与看法,社会影响力等)、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师生比例、论文引用次数、科研立项等)、国际化与国际影响力水平(包括国际学生比例、在重大国际性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论坛上提出有影响力研究结果)等。
绩效(performance)概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是组织或个人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工作职能与责任承担,创造和完成预期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行为态度与业绩结果。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一种关于工作目标以及标准的一种共识和所需要达到目标所需能力的协议,绩效管理是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和过程。大学绩效是指大学在承担功能和责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与持续效能,大学绩效具有目标多元性、产出特殊性、评价标准与指标难确定性、评价信息收集稀缺性和认知效应的差性等特征。大学绩效管理是评价主体在科学的价值观指引下,在科学战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使组织与成员对战略目标和绩效任务达成一致承诺,进而借助科学的战略目标设定与分解以及高效的绩效实施、辅导、监控、评价、反馈和改进活动,保持组织与成员组织战略目标与工作活动的协同一致,最终获得大学绩效持续改进和核心能力提升。作为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制度保证,绩效管理系统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与管理实践,把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核心价值观层层传递给教师职工,激发其工作动机和活力、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欧美大学绩效管理与核心竞争力提升实践经验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实践循序渐进积累的结果。核心竞争力提升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学术自治”、“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一直是西方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法则,赋予大学充分自和决策权,赋予社会、家长和学生充分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这有利于推动大学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欧美大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出台各种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管理制度与法令,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完善内部绩效管理体系和内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西方国家大学陆续开展了绩效管理改革,在大学内部建立绩效评价系统,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以大学绩效管理改革为代表的国外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政府、社会、高校三方评价体制的完善,完善的大学绩效管理体系成为西方国家大学最具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管理制度,已成为国家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分配教育资源和提升大学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帮助大学得到了更多更好的资源,实现了更快更大发展,更极大地提升了西方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大学一直占据世界权威大学全球排行榜的前列,美国大学绩效管理模式也一直是其他国家大学学习与借鉴的对象。美国大学绩效管理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美国大学把院系作为大学发展的基本实体,大学绩效管理落在院系层面。美国大学认为学校绩效的实现依赖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的发展,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内部院系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为例,该校ICES系统即将院系作为大学绩效管理的主要承担者,既有校级考核评价指标也有针对不同院系发展状况设置的院系特色指标体系;其次,美国大学绩效管理鼓励个性发展,倡导每所大学都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绩效管理模式,这与中国高校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绩效评价模式不同;第三,美国大学非常强调绩效管理的双向性,更看重绩效管理的绩效反馈与改进功能实现,坚持以每个绩效周期考核结果作为下周期考核计划制定的依据,这也与中国大学更强调绩效管理的评价功能有所不同。香港科技大学成功的关键正是在于把院系作为等大学功能实现的基础主体,并采用了西方大学先进管理理念与建立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使每一个办学流程都有章可循。
3.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与绩效管理实践现状
现在,我国普通高校总数超过2300家,在校学生规模从1999年的413万激增到2011年的2308.5万,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伴随着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学与境外大学的竞争愈发直接和激烈,2008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年增长率均在24%以上,2010年出国留学总数比2007年翻番,达到28.47万人。当前,核心竞争力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大学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全球大学排名前100名中,美国大学31家,中国香港地区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3家(香港地区共有16所大学),中国大陆只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家(中国大陆共有大学2300多家)。从位次看,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世界排名不如1991年成立只有20多年历史的香港科技大学高,从入选比例看,中国大陆与欧美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大学相比,核心竞争力差距十分明显。近些年大陆高考状元频频选择境外大学也是一个例证,2011年香港地区大学国内招生报名录取比已从2006年23:1上升到40:1。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1年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已经由1999年436亿元增长到4783亿元,2010年科研经费从1999年102.5亿增长到597.3亿,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大学学术造假情况不断涌现,产学研效率低依然广受公众诟病。
从实践考察看,我国现行的大学绩效管理主要由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机构组织实施的外部评价,评价多为鉴定性评价,面向过去、标准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指标,带有强烈“管理主义”价值倾向,缺少科学理论指导和管理体系支持,无法实现对大学战略的科学导向、鉴定、激励和改进。在被动接受“应试性评价”过程中,大学在机械遵从或功利奖惩的驱使下,为追求评价等次和排名,刻意保持自身价值取向与行政部门或社会机构评价要求的一致性,不惜为“达标”而放弃“特色”,评估中大学自我价值不断迷失。“管理主义”外部评价抑制了大学的个性化发展,扼杀了大学的办学特色,难以激活大学内在发展动力,更无法满足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从文献研究看,国内学者对大学绩效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以成本与效益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为主。成本与效益理论认为,大学绩效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大学绩效评价就是研究大学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同样教育成果,资源占用和消耗越少,效率越高;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大学绩效评价主要是研究利益主体之间关系以及通过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确定大学绩效管理责任和管理风险分担;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大学绩效管理就是通过资源配置优先顺序安排,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现大学组织结构与战略目标的匹配,以使得绩效管理更加符合组织发展的需要,从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目标。
对比中外大学绩效管理实践,中国大学绩效管理应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理念与工具,从强调一致性与相似性的外部评价转向鼓励大学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内部评价,在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自身特点与优势,科学定位自身战略定位,建立和完善内部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自身特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体系
1.大学绩效管理与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的关系
“院系”是大学按学科或专业性质设置的基层组织单位,兼有行政与学术组织职能,具体承担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大学功能。伴随着我国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格局形成,大学管理重心下移至院系一级,大学内部院系作为相对独立的准办学实体,已经成为大学功能实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微观主体,大学产出直接反映在院系一级,大学核心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大学内部院系的核心竞争力。说可以,作为大学功能实现与竞争力培育的一线组织,大学院系绩效不仅是大学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战略实现的关键要素,大学内部院系运行绩效的优劣决定着大学整体办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建立科学高效的大学内部院系绩效评价制度,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院系绩效管理是大学调控其内部院系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大学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大学与院系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最大限度激发院系实现大学功能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2.我国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实践现状
国内大学开展内部院系绩效管理实践的并不多见,同济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内部院系绩效评估的大学。2005年,同济大学为了适应“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整体办学战略目标的需要,成立了办学质量评估院,制定了《同济大学院系绩效评价方案》。每年由质量评估院专门负责开展同济大学院系办学质量绩效评估,并编制《同济大学办学质量白皮书》。由于各院系在历史条件、学科特点、发展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同时,各院系之间在绩效目标水平和绩效实现能力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济大学提出对不同院系应实行分类绩效管理,将参评院系分为常规院系和特色院系两类,两类院系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案,以便形成公平合理、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以此来促进大学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济大学强调用总量绩效和标准人均绩效两种指标计量绩效评价结果。其中,总量绩效反映的是大学院系的整体实力,是学院作为大学某一学科领域实力的综合体现;标准人均绩效是用总量绩效除以院系标准人数,注重院系单位人均绩效,使不同规模院系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具有一定可比性。同济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同济大学办学理念,参照国内外大学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来的,比较客观地考核评价院系发展,有效地促进了院系竞争力提升。
与院系绩效管理实践相似,国内对院系绩效关注也刚刚开始,少量研究主要集中在院系绩效评价层面,没有关注绩效管理整体,虽然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企业绩效管理思想,但对绩效管理理念的理解和绩效管理工具的使用仍处在初级阶段,完整的绩效管理的理念还未真正树立起来,没有把企业绩效管理最先进的理念和工具融入到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实践之中,绩效管理对大学功能实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没有得到重组发挥。
3.大学内部院系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