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5:53: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高中学习中,对于理科生而言,物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其在理综中占比分数最高,同时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其难度也是最大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内容最多也是高考分数占比最高的部分,其在综合题中通常为第二道或者第三道,难度较大。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要提升物理成绩,就必须攻克力学综合题。文章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学教学大纲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结合实际学习解题中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解题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的技巧,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 强化审题,找出隐藏信息
在综合题解题中,通常而言综合题的题目一般字数很多,同时图片也十分复杂,因此要作对这道题,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审题环节,在物理力学综合问题中对于审题阶段而言,值得我们格外的注意,尽量不漏下任何一个条件,同时还要能找出题目中所隐藏条件,进而深化题目理解,提升解题效率。通常而言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问题,都会设置一定的情景,甚至有时还会和生活有所联系,因此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边审题边在题目中进行重要信息的标注,挖掘题目中没有直接表述但是对解题有帮助的隐含条件,并将获得信息加以罗列分类,帮助解题进入正确思维之中。
例如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中最为常见的题目设置情景为,一个或者多个物体,它们会发生相撞,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应力,并且这些都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时就需要我们首先物体受力情况的细致分析,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受力分析时要深化审题,找到题目中的明显信息和隐藏信息挖掘并标注,判定物体整体为受力情况还是部分受力情况,进而画出不同参考背景下的受力分析图。具体而言审题中需要注意以下3点:1.对于力学综合题而言,物体通常会处于运动中,这是就需要具体分析物体的运动形式,静止还是均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还要考虑到运动相π裕2.下一步便是明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具体受到的外力个数,外力方向;3.如果物体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可以从从整体上考虑,列出相应的受力方程式,逐一进行单个物体受力分析,确保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
二、巩固基础,做好受力分析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基础知识牢固都是提高分数的基础,对于物理力学综合题而言也同是如此。力学公式、受力分析这类基础性知识,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对于一些概念和定理除首先要记住文字描述,同时还需要深化理解其所内涵的意思,尽量减少解题中一些定理、概念上的失误。在物理力学综合体的解题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便是做好受力分析图,巧用受力分析图,对于每一位学生而言都是必须掌握的物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通过受力分析图我们可以清楚地认出题目中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受力情况以及找到解题突破点。以下以一道实际物理题进行讲解。
题1:如图(图1)所示,在间距为4米的两垂直杆之间系有一根长为5米的无弹性绳子,两端点分别为A、B,在绳子之上悬挂有一光滑且轻质的挂钩,当挂上重量为12N物体时,两杆平衡,问此时的绳子的张力T值。
在对该题解答时,首先需要挖掘题目中的隐藏条件,进而对受力物体做出正确受力分析,画出相应的受力分析图,最后采用方程式进行解答。在本题以挂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做出图2受力分析图。
绳子在水平角度存在一定的夹角,设其为α,根据受力图显示,以及受力平衡的条件可知2Tsinα=F,同时F为已知量,进而根据绳子长度进行数学几何分析可知sinα=0.6,因此计算出T为10N。
三、采取合理的解题规律,制定解题方案
在近几年的理综考试中,物理部分的力学综合体一般只有一道,但是分值一般都是最大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要提升成绩就必须学好这部分。在物理力学综合题的解题中,首先需要通过对物理题目中运动状态的分析,对其动态过程进行分析,进而结合解题的规律,找出最为合适的解题方案。对于同一题目的,同于物理过程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的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出最为合适的解题途径。例如:对于很多的力学综合题而言,很多题使用牛顿定律可以解题,同时使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也能解题,但是一般而言使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解题相对更为简单。通常情况下学生要实现力学综合题解题时,快速找出最佳的解题途径最为有效地解题措施,为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以及在练习之后的规律归纳总结。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力学学习对于我们学生的高考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学习中对其难点、重点都给以重视,进而有效提升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的解题效率和正确率。找出隐藏信息、巩固基础,做好受力分析、采取合理的解题规律,制定解题方案。三种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的解题途径,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广大高中生在学习物理力学时充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曾芳.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解题方法的分析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3,(03).
1. 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的国家法规。
(1) 《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2) 《课程方案》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由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下文简称《课程方案》)是初中学校规范开设课程门类的国家标准。《课程方案》明确规定,“生物”是初中必需开设的一门国家课程。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下文简称《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是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程的国家标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 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的国家具体标准。
(1)开课的年级和周学时设计标准。 《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初中生物课的开设年级为七年级和八年级;周学时设计为:七年级每周3学时,八年级每周2学时,即初中学段生物开设学时为每周5学时。
(2)教学的具体内容标准。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将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规定为10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其中,具体内容标准用行为动词标注,规定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应达到的基本学习目标。基本学习目标的要求非常明确和具体。
二、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是深化高中生物新课程和生物新高考的基础
1. 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发展看,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生物是一个有机整体。《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下简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初、高中生物教学应是一个有机整体。
(1)初中生物的学科知识是学习高中生物学科知识的基础。初中生物知识中,其基础性表现特别突出的内容有:观察细胞的结构、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等等。
(2)初中生物的学科能力是发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对比分析《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时发现,初中生物课程能力的具体目标,其显著特点是:初步的和基础的。如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为: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高中生物课程能力的具体目标,其显著特点是:较高层的和发展的。如对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中生物的学科能力是发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
2. 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接近。
(1)实施新课程前,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低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前,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相比,高中生物学科的总授课学时数少,高考生物学科的赋分占理科综合(以下简称“理综”)总分的比例低,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远低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前,高中的生物、化学、物理的总授课学时数和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见表1和表2。
(2)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接近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实施新课程后,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相比,高中生物必修课的总授课学时数完全相等,都为108节;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例非常接近。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相比,高中生物的学科地位大幅度提高。实施新课程后,高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必修课的总授课学时数比以及在高考理综中的赋分比见表3和表4 (以2011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高考理综各学科赋分为例)。
(3)新课程的高中教材建设,大幅度增加生物的知识内容和知识难度。新课程高中教材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知识难度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如绝大多数学科的知识内容都略有减少,知识难度都略有降低。但生物学科,不仅知识内容大幅度增加,而且知识难度也大幅度加大。
3.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的学科地位接近。
(1)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在高考命题时的立意相同。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0年开始,实行高考命题改革,强调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一样,都以能力立意命题。
(2)实施新高考后,高中生物与高中化学和高中物理所确立的高考试题难度接近。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02年秋季明确提出:高考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要平衡难度。从2003年高考开始,理综中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三个学科的难度值比较接近,并呈波浪式前进,共同维持着理综的难度值控制在理想难度值0.55左右。2003年~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湖北卷)学科难度值见表5。
注:2003年~2005年的难度值,引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高考版)》杂志;2006年~2011年的难度值,引自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提供的《普通高考成绩分析与中学学科教学诊断报告》。
三、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是促进学生继续高中学习的基础
1.加强初中生物的终结性评价,可促进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终结性评价最重要的形式是生物中考。大量的调查和实践证明:将初中生物纳入中考考试科目,能有力地促进初中学校规范开设生物课。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配好老师、按《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课,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2.规范初中生物教学,为学生在生物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打牢基础。
(1)初中生物的教学规范,学生在生物高考中能取得理想成绩。如2003年~2005年,荆州市将生物纳入中考科目,初中生物的教学比较规范。3年后,即2006年~2008年,当年中考考生物的学生参加高考,生物高考成绩非常理想。2006年~2008年,荆州市生物高考平均分与湖北省的比较以及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对荆州市的评价见表6。
注:①表中“+ +”或“––”表示水平差异,荆州市非常显著高于或低于湖北省;“*”表示水平差异不显著。②荆州市的人口数占湖北省总人口数的比例为10 . 57% 。2006年~2011年,荆州市参加高考理综·生物的考生数占湖北省高考理综·生物总考生数的比例依次为11 . 82%、11 . 74%、12 . 34%、12 . 38%、12 . 84%和11 . 76%。
(2)初中生物的教学不规范,学生在生物高考中不能取得理想成绩。如2006年~2008年,荆州市未将生物纳入中考科目,初中生物的教学不规范。3年后,即2009年~2011年,当年中考未考生物的学生参加高考,生物高考成绩不理想。2009年~2011年,荆州市生物高考平均分与湖北省的比较以及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对荆州市的评价见表6。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理综·生物卷(湖北卷),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对初、高中生物知识整体性的考查,而2010年又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也是我市2010年高考理综·生物的成绩特别不理想的重要原因。现将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湖北卷)的第32题介绍如下:
例: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 中,神经中枢位于 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 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剌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 (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
解析:除第(2)小题考查的属于高中生物知识(共2分)外,其第(1)(3)小题考查的都属于初一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生物知识(共8分)。如果初中学校能规范开设生物课,学生在生物高考时,解答此题应该非常轻松。
四、新课程背景下,规范开设初中生物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文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1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以往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时代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独立思维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从而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文章以高中文综学生为切入点,探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策略。通过探索相应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够构建以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模式。
2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内涵
2.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与大学生及成人相比,高中生的学习模式还处于教师引导、家长监督的状态,如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通过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的一种认知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前能够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主动地完成作业并能够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最终获得的是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高中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新能力,作为高中生,更是应该把培养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人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具备创造力的黄金时期,我国的高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理念,在高中阶段,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与理综学生一样,文综学生也应培养其创新能力。与理综学生不同,文综学生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其思辨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必将对其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3高中文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3.1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动机
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对于学习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样,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获取成功的基本要素。高考的压力让很多高中生将顺利通过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自己学习的动机。一旦学生上了大学,这样的学习动机就不复存在了,他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目标。这也是现在很多高中学习很努力的学生到了大学反倒不知道怎么学习了,沉溺于电脑游戏。针对这样的现象,在高中时,教师就应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分数,而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考试分数只是衡量学生的一个方面,学生的能力绝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只有教师自己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身积累知识、积累信息,是为了拓展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增加认知和思考的广度,上大学并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能够进行终身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高中生也不应该只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3.2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要走自己擅长的路。在文综学习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多看新闻和报纸,用参与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会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分数及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分数不理想背后的原因。究其原因,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才是造成其分数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教师应当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鼓励学生多提问,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高中课堂授课状况。因为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创造力的巅峰阶段,高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课堂上积极地创造有利于学生表达其观点的学习氛围,要让每位同学都意识到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性。以高中政治课堂为例,教师应结合时下新鲜的事物,注重考查分析性、开放性的内容。给学生积极发言的机会,锻炼其思辨和表达能力。相比于仅考查低级的背记内容,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其创造力。
3.3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结成学习小组,提倡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理论进行自我探究,然后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学生在该过程中也锻炼了信息检索能力和筛选的能力,提高其自学、思辨及创新的能力。以文综中的历史学科为例,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提前把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课堂上每个小组通过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来检验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听取其他组汇报的时候,也会吸取其他组的长处。此外,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这样也避免了教师重复讲解学生已经了解的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4完善评价体系
高中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将开放式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引入高中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再是以通过考试为最终目标,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目前,高中的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由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学的好坏。这样的评价体系现在有极大的弊端,也不符合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例如,有些省份的英语高考试卷中没有听力的题型,这就导致学校在高中三年的英语教学中忽视了听力的教学,而把教学重点放在读写上面,这样做直接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没办法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更是无法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针对高中的这种陈旧的评价体系,我们提议应改变教学理念,把终结性评估变成形成性评估,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阶段地进行考核,这样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查缺补漏,有助于其提高整体成绩。
4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教育部为基础教育制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高中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因此,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现实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庞维国.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J].心理科学,2003,(2).
[2]庞维国,薜庆国.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探析[J].心理科学,2001,(1).
[3]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二、相关分析及结论
(一)2011届高考成绩总体分析
1 标准差、均分等数据分析
结论:
(1)标准差分析从表中数据分析,语文科的标准差最小,理科9.89、文科8.56。说明语文科学生成绩的离散程度小。学生要在语文科成绩与同学拉开差距每一分都很重要。英语科成绩的标准差也较小,体现离散程度较小。总分、理综成绩和数学成绩的离散程度较大,学生成绩差距较大,即成绩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2)标准差与均分的结合分析标准差较小的语文和英语,均分不同,数据的集散中心不一样。理科语文成绩是在93分的均分上下集中,理科英语成绩是在63分的均分上下集中。从结果看,我校的语文科成绩对学生高考总分达到平均分以上贡献不小,而英语科要达到相同程度距离还是很大的。
(3)从中位数看成绩的两极分布理科数学的均分91.06,成绩中位数是95分,体现该科高分段成绩不错,但部分学生的成绩是较低的,总体拉低了均分。理综、数学和总分分布状态类似的,标准差都较大,表明学生成绩的离散程度较大。
综上,本次考试高考总分指标状态与数学、综合科较为相似。文科和理科大体相同。
(二)高考总分与相关学科的横向分析
结论:
1 学生高考总分与理综成绩相关系数0.93,呈现显著相关;理科高考总分与数学成绩相关系数为0.87,相关性也很强。数学成绩与理综成绩相关系数为0.77,相关性也较大。
2 英语和语文虽都属语言类学科,但在高考成绩中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理科为0.26,文科为0.31,相关性都非常弱。
3 文理科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的相关性非常弱,体现在理科0.23,文科0.13。
4 文科综合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86,文科总分与数学的相关系数为0.81,都体现显著相关。
综上,本次考试中,理科考生数学成绩和理综成绩高,高考总分就高;文科考生数学成绩高和文综成绩高,高考总分就高。都有很强的相关性。
(通过对1班和8班个体进行分析,和年段的总体分析无显著差异)。
(三)、高考成绩与高中三年的学习成绩的分析
1 高考成绩与高中阶段的成绩的纵向分析
结论:
(1)学生的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相关性为中等水平,理科0.57、文科0.61。
(2)学生高中三年学习成绩发展情况,各期末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逐年增加,总体上学生表现出较好的进步势头。
(3)高三上学期期末的市质检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相关系数为最大,理科0.86,文科0.84。
综上,学生在我校的三年发展情况,除高二上学期会考的复习对学生的高考科目造成一定的冲击(体现在这次考试与高考成绩相关性下降),整体表现出较好发展。
2 高三年第二轮复习的三次大型考试考试与高考成绩学科间的横向分析
(1)文科、理科的四次综合考试总分与各科成绩的相关分析
结论:
①在四次考试中,理科的数学学科和理综学科的相关性越来越大,语文和英语则相反。
②在四次考试中,文科的数学学科和文综学科的相关性越来越大,而语文和英语相反。③在四次考试中,理综成绩与总分的相关性在高考时达到最大,文综成绩与总分一直都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综上,学生在二轮的综合应试中数学成绩、文综成绩、理综成绩是两极分化越来越大,但总体表现文科较理科缓和。
(2)三次模拟考试理综、文综三学科相关分析
结论:
①在二轮复习的综合应试中,物理学科和理综总分的相关性都很强。生物学科、化学学科与总分相关性下降。
②在二轮复习的综合应试中,文综的历史学科、地理学科、政治学科与总分的相关系数都下降了。
综上,二轮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很关键,理科学生在物理学科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3)四次考试中数学学科与理综、文综学科的相关性分析
结论:
①在这四次大型考试中,数学学科和理综学科的相关性越来越大。
②在这四次大型考试中,数学学科和文综学科的相关性虽有波动,但到高考时相关性最大。
综上,我校二轮综合考试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理科综合成绩、文科综合成绩展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相关性。数学成绩是与理科综合成绩相关性最大。
三、几点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