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5:53: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古典文学的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并行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开阔,中国文学文化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到了近代时期,伟大的学者提出了使用白话文,最初白话文与文言文并行使用,在以前,文学系统以白话文占据先导,很多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意思被代代相传,例如:先秦时期的很多句式、词汇都在文言文中被广泛使用,很多的词汇活用现象甚至在文言文中稳定使用。由此可见,文言文保留了自身的词语特征与语法系统。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异常繁多,甚多不朽篇章依然被现代人所传颂,在文字表达上的意思也相对浅显,多数能被现代人读懂,例如:孔子的不休之作《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中的意思很容易被后人读懂。古代的很多名篇名作甚至国家的文法章节也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其中的语言文字以简练精辟而闻名于世。文言文的简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文章中的词语多属于单音节词,很少有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语。第二,文言文中缩略的现象十分明显,多数的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谓语甚至是宾语。总之,整体来看文言文属于简练、精辟的语言文学,略去冗杂词汇,忠实韵律和音节,才形成了文言文这种简约的风格,铸就了中国古代文言文学宝贵、珍奇的文化氛围。
3汉字意义理解的多重性
汉语是一种独立性较强的语言,单个词句就可以表达多重涵义,正是由于汉字的这个特点,才导致了文学篇章理解与阐述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词的前三句单纯描写了九个单独的景色,景色词语之间没有多余的词语,逐句逐词都表现出了非常简练、独立,乍一读只有几个凋敝的景观映入脑海中,然而却就是这样几个词语去表达出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浓郁的羁旅秋思之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缺少谓语、宾语以及完整语言结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渗透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情感,而且这种非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能够给读者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可创造的艺术形式,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所渗透出的文字特质。进入了20世纪中后期,人们对于语言文学、文字的探究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往的语言探究,转向了文字探究。从文字的发音、结构再到文字的历史起源与用法都成为了文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二、汉语典故的特征
什么是典故?《辞海》中“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将“典故”释义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故是“故事”和“词语或词句”,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和词语或词句,有其自身的特征。
1.汉语典故来源广泛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成为典故的来源,但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它们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将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后人使用简单的说法来表示它们的含义,这些简单说法就变成了后世常用的典故。比如“飞将军”,“草木皆兵”,“围魏救赵”,“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等等。
(2)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大多是古代英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主人公往往是神仙或者被认为是有魔力或法力的人。它们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简单的、天真的设想,也表达了古人对幸福和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均来源于神话故事。
(3)寓言。寓言是含有讽喻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可以是人、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其表达方式,或借古喻今、或借物喻人、或借小喻大、或借此喻彼,皆透过具体浅显的故事,寄寓深奥的道理。这些寓言流传至今,也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典故。如“黔驴技穷”、“守株待兔”、“李代桃僵”,等等。
(4)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人类或者动物的经历,这些经历也许发生过,也许没有发生过。它们表达了某个民族的传统信仰,通过口头的方式流传下来。例如,“世外桃源”、“画龙点睛”、“鹊桥相会”,等等。
(5)文学作品。许多典故来自文学作品。有些未做任何变动,有些为了表述简单而做了简化。比如“巴山夜雨”出自《夜雨寄北》;“百发百中”出自《战国策•周策》;“不郎不秀”出自《诗经•小雅•大田》;“管窥蠡测”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巫山云雨”出自《高唐赋》;“红娘”出自《西厢记》,等等。此外,还有许多汉语典故来源于谚语、民间习俗、动植物名称、人名地名,等等,这里不再列举。
2.典故的精髓在于隐含的意义
汉语中的典故是汉语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们由一个或几个单字组成,字数不多,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鲜明的文学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清楚。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的两句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在这两句诗里,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个典故“江湖”和“扁舟”。春秋时期,范蠡一直辅佐越王勾践,最终帮助其成就了霸业。在载有范蠡与勾践相关事迹的史书中,有这么一句:“(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通过引用这两个典故,李商隐表达了他想挽救危难局势并对当前社会进行重大变革的雄心壮志,凸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的志向,表明了自己想避开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看见“大刀头”时,读者一般会认为它是指某件兵器的某个部位,实则不然。此典故的源流是:西汉大臣李陵出使匈奴,兵败投降。后来汉昭帝即位,派李陵的老朋友任立政出使匈奴,召李陵回国。匈奴单于宴请汉使者,任立政一面摸着自己的大刀头,一面用眼睛暗示李陵。因为刀头上有环,“环”与“还”同音,意即劝李陵返回汉朝。后以“大刀头”为“还”的隐语,至此我们明白“大刀头”隐含的意思是“还”,即返回的意思。
3.典故的意义主要在于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
典故的比喻意义不同于字面含义。典故的内在含义暗示的是一种比喻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字面意义的组合。如果仅仅从构成某个典故的字或词的意义来推测典故的意义,我们不一定能够推断出这个典故的准确含义。当看见汉语典故“刻舟求剑”和“中山狼”时,我们很难知道这些典故的真正含义。因为“刻舟求剑”和“某人不愿意采取灵活的措施来处理某紧急事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山狼”和“一个忘恩负义残忍的人”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本体和喻义之间只是一种比喻关系。几乎每则典故都包含丰富的、流传久远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有具体的来源,可以引起读者广阔的联想和想象。读到“凤求凰”时,我们肯定会联想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读到“高山流水”时,我们会联想到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贵友谊,会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简言之,典故能使人产生一系列联想,这是其一大特色。
三、汉语典故的英译方法
将汉语典故翻译成英语,就是向英语读者传达包含在这些典故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使他们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来接受另一种文化里的信息。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尤金•奈达认为“语言与语言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同的语言具有同等的表现力。也就是说,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同构现象(isomorphs),某一概念或意义在这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奈达为我们翻译典故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理论依据。
1.套译
套译指在目标语里找到接近原语典故喻义的对应典故。MonoBaker在他所著的《InOtherWorks:ACourseBookonTranslation》里提出两条套译翻译技巧。其一是用不同形式但相近含义的习语典故;其二是用形式、含义相近的习语典故。我们可借用这种方法把汉语里的典故翻译成英语。比如“管鲍之交”。如果直译,再加上一个很长的注释,原语中的联想意义及隐含意义丧失殆尽。有人将此译成“DamonandPythias”。“Damon”和“Pythias”是古希腊民间传说中的一对生死之交。Pythias得罪了国王狄奥尼休斯,被判死刑,数日后执行,他想在临死前见母亲。Damon知道后愿为Pythias在监狱里代刑,国王答应了他的请求。Pythias回家处理完事后,急忙踏上回狱归程,路上却遇到重重障碍。当国王在刑场准备处决代刑的Damon之际,Pythi-as赶到了,避免了Damon一死。国王深受感动,将二人释放。用西方文学典故成语来翻译汉语成语典故,用词简练,还能达到“对等”的联想效应。有人将“焦不离孟”译成“DavidandJonathan”。据《旧约•撒母耳记》记载:Jonathan在他父王要杀害David之际,帮助David脱险而躲进深山老林。他的父王威胁他这样做将失去王位的继承资格,还用枪来刺他,但他全然不顾。英语读者一看到“DavidandJon-athan”就会产生“真诚、无私和忠心的同生共死的朋友”之联想。
2.意译/直译/音译加注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翻译来源于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内涵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之类的典故及来源于传统文化术语之类的典故。传统文化的精华就包含在这些特殊的术语和典故之中。为了向目的语读者传达这些传统文化,翻译时这些文化内容绝对不能省略。比如:“一饭千金”(tore-paythegiftofamealwithonethousandtalesofgold,加注:HanXin,thePrinceofQiinHanDynastyrememberedthegiftofamealtillhisdyingdayandbestowedonthewasherwomanwhohadfedhimathousandtalesofgold);“因念都城放夜(周邦彦《解语花》)”中的“放夜”(opennights,加注:TheLanternFestivalfallsonthefifteenthdayofthefirstlunarmonth.IntheSongDynastythecelebrationlastedthreedays,fromthefourteenthtosixteenth,withoutanycurfewimposedsoastoletallindulgeinaspree);“清明”(Chingming,加注:atraditionalChineseholidaytocommemoratethedeadinlastspring)。
3.保留形象加注直译
许多汉语典故包含鲜明的文学形象。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省略或改换包含在原语中的这些文学形象,必须在目的语里把这些形象所含的意义准确地表述出来。因为目的语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他们不一定能理解这些文学形象。我们可以采用保留形象加注的方法来翻译这类典故。如:“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译文:"Can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ryflowerslikeTai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so,she′s′TungShihimi-tatingHisShih,′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一般的目的语读者可能不知道TungShih和HisShih是谁,他们看见“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会感到茫然。首先译者使用音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把“东施效颦”翻译成了“TungShihimitatingHisShih”。“东施”和“西施”是两个人,她们是鲜明的文学形象,不能被其他形象所代替。译者保留了形象把“东施”音译成TungShih,把“西施”音译成HisShih,符合英语的发音和表达。汉语里的“效”即“仿效、模仿”。译者将其直译为“imitating”。然后译者给整条典故加注:“His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ue.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s.”目的语读者看见这条注解就会明白这个典故的含义。
4.省略或改换形象意译
一、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诸多情形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是一个系统,从传播学角度思考,主要包括传播的目的与功能、传播媒体与介体、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与传播效应等子系统在内,具体情形如下:
(一)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功能与原因
任何一种传播都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也彰显了传播的功能。同样,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也有自己的功能和目的动机。其中,功能是客观性的,目的和动机是主观性的。
1.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功能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总体说来,其功能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娱乐功能以及记录历史发展变迁和反映人生酸甜苦辣的功能,具体如下:
(1)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政治功能
主要体现为介入政治和影响政治。古代文学传播干预政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间作家的文学创作表达,比较典型的就是汉朝乐府诗词,由统治者采集汇编而成,以便了解和知晓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是当政者通过文学创作,表达自己对时政的看法。
(2)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经济功能
主要体现为文学创作者出于维持基本生存需要而著书立说。这一方面比较典型的体现在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与传播中,此一时期作家写作基本是出于商业目的,维持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传播小说的目的也是为了赚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3)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抒情言志和娱乐功能
文学创作首先源于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是表达作者的理想、梦想等之类的东西。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比较典型的是两大类,一是古代诗歌;二是古代小说。
(4)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社会功能
主要体现为对社会风气有巨大的感染和净化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文学传播打破了文学创作个体的自娱自乐和孤芳自赏状态,能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
(5)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文学鉴赏和文学追求功能
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一批专门沉浸于文学追求的高层作家群,比如较为典型的是形成一些文学传播团队,相当于今天的文学沙龙。
2.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驱动原因与目的任何一种文学或者文化传播总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些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客体来看,其动因如下:一是人们心灵世界波动引发的主观动因;二是企图建立一种人们生存生活和发展秩序的现实动因;三是获得生存知识和技能的功利性动机;四是感叹人生苦闷和追求一种精神超脱快乐和满足人们特殊兴趣的心理动因。
(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体与方式
任何一种文学传播都是需要借助一定的介体和媒体,采取一定的方式方能传播开来。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传播媒介对整个文学发展具有很大的助推。
1.形式多样的口语传播媒体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口语传播媒体形式多样,从口语语音的强调、传播场所场合和传播广度与效果来看,有以唱为主的演唱、吟唱口语传播媒体,有以讲为主的讲学和论辩口语传播媒体,有以诵为主的吟诵和朗诵口语传播媒体,有以说为主的说话和说书口语传播媒体等。
2.丰富多彩的实体传播媒体
我国古代的传播媒介都是比较传统和原始的,这和当时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相通,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刻在特殊媒体上的传播。如甲骨文通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传播,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文学传播形式;金文刻在青铜器上而传播;石刻文是利用石头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图书形式.另一类是写本媒介。它是指用笔将文学作品写在一些类似纸张的媒体上,比如写在竹子上的简称竹写文;写在木头上的叫木写书;写在丝制品上的叫帛书;写在纸上的,叫纸写书---这是一种比较发达的文学传播媒体,与我国古代造纸术发展息息相关,比前面媒体有诸多优点,后来慢慢装订成册,形成了现在书本形式;雕版印刷体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文学传播媒体,由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渐渐成为后来文学传播的主要媒体。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媒体经过了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口语传播媒体、手写本传播媒体、雕版印刷传播媒体。
(三)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主体构成与传播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不光是在传播形式上多种多样,在传播动因与功能上多姿多彩,在传播思想和观念上也具有诸多丰富的内涵和要求。
1.多彩的传播思想,闪烁古代人思想的智慧火花
任何一种文学传播背后都有一套传播理论和思想,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也不例外。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思想主要有"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再次立言和成一家之言"、"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文章可以立身"、"以幻为真和声律传文"等等,这些传播思想,一些是通过文人的理论阐释表达出来,另一些是通过文学创作的倾向和实践活动展现出来的。
2.多样化的传播主体,彰显了传播者不同的心态和风格
任何一种文学传播都是需要一定的传播主体的,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发展史,其传播主体主要有两大类别,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原创者个体;二是团体性的传播主体,比如古代的乐府。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主体具有多彩的特点:一是传播主体彰显了非常个性化的要求和倾向,比如政府机构为文学传播主体,展现了其强烈的政府信息;文学印刷和出版传播主体,展现了诸多商业性的目的;其他文学团体传播主体展现非常多的文学气息。二是传播主体的影响力具有巨大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其中,作为政府性的主体机构文学传播影响最大,作为文学创作个人的传播主体,其传播影响力最小。三是传播主体采用的传播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其传播的效果。
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经验带来的诸多经验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达繁荣除了原创作者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传播体系的成功运行,它包括传播主体、目的和功能、媒介与方式和传播客体及传播的效果等等,具有十分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方面对当今中国文学和文化传播带来了诸多启示.
第一,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功能多样化,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也有个人的功能。这一点启发我们当今的文学传播务必要注重其功能的发挥和挖掘,尽可能为其创造各种条件,让文学传播真正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和造福人类。第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体和方式多种多样,经历了原始的人工传播媒体和非人工式的传播媒体,启发我们既要注重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比如充分利用口语传播媒体和纸张传播媒体,又要利用现代化的文学传播媒体,比如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网络文学传播媒体,积极整合和优化组合各种文学传播媒体,力求形成和建构一套复合创新式的文学传播媒体体系,从而推动文学更好地服务人类和社会。第三,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主体既有个体主体,也有集体形式的团体传播主体,这启发我们当今的文学传播要充分发挥文学作品原创者个体利用各个场所和场合,包括利用网络传播媒体,给予文学作家真正的独立创作空间和自由;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团体、民间团体等机构来传播文学,彰显团体传播的巨大力量。第四,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思想丰富多彩,具有一定的高度,这启发我们当今的文学传播要注重文学作品本身的文采美和内容美,还要注重通过文学作品传播来彰显时代的风采。
三、结语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文学创作几乎同步,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从传播阶段、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观念、传播媒体和效果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诸多特点,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的种种情形,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当今文学传播借鉴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草萌。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目的与功能[J].甘肃理论学刊,2009,(6)。
[2]郑艳玲。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J].当代传播,2010,(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一套名词术语、范畴系统,一些传统批评的概念和术语,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至今仍然为汉语文学批评所沿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系统,除了借鉴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概念工具,还需要认真清理中国古代的批评术语。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25-01
中专语文教学,是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活动。现在的中专学生,文学素养都相对较低。基于对他们认知实际的适应性,设计的课堂教学策略,大多是以激发兴趣,循序渐进和量力套用来实现的。将现代多媒体教学理念和社会性实用性手段,转变传统课堂的枯燥性、无趣性,架构他们知识,提高他们能力,让他们实现自主学习能力。
1 古典文学特点
古典文学作品,是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显示国家智慧和民族博大精深理念的主要坐标。其永恒的魅力,就体现在阅读之中。阅读古典文学,可以培养和陶冶美的情操,在阅读中,倾注人的情感,抒发一种情怀,展现出一幅个人生活的精彩画卷。
在激发人的内心情情感的同时,古典文学作品还以其展现的故事内容,表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尽皆表现于文学美的特质之中。古典文学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也是以其价值来打动人,让人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尽皆付诸于古典文学的特质之下。
2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和现状
对于中专生而言,语文阅读教学远远没有语文口头表达能力来的重要。以“演讲和口才”为宗旨的教学活动,其中寄予着学生内心的情感,也是枯燥的语文课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从这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就成为一项被忽略和不被重视的教学,处于古典古典教学的底端。中专生的性格特点和自制能力,决定他们对静默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兴致缺缺。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得阅读教学远远达不到他们希求的轻松感觉。
古典文学阅教学读由以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延伸为主。课内阅读以教师从旁协助为主,选定优秀阅读作品,实施精讲精练,指导特们进行完备的阅读分析。课外阅读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优势,锻炼他们阅读实践的能力。课内阅读,涵盖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义,课外阅读延伸出的内容,是以知识、实践和总结为主流,形成阅读感受,在对其过程指导方略之中,遭遇阅读难点等情形的制约,成为古典阅读诗篇中比较鲜明的一支。
3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思考
在针对中专的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学过程要与时代和社会形势变革需求相适应。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因为他们钟爱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就可以实现实现针对他们自身发展特质,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建构玩中学、学中进步的教学体系。除了引导他们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计划外,还要引导他们利用网络学习,对相关事项实施整合,利用网络有声阅读,来提升个人境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长期的积聚作用下,文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得阅读教学收到了显著成效。
阅读教学要从教学设计上开始着手,以阅读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理念为基准,让他们跟随教学目标,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在阅读中,以例证和举一反三的学法,对学生实施启而不发的教学,激励他们克服阅读中的难题,进而通晓古典文学作品中描绘的思想深意。在明确掌握思想主旨之后,善于从阅读的小问题中,发现主旨背后埋藏的深意。
在创设的情景式教学环境中,对古典文学作品中,譬如戏剧成分的阅读上,让他们内心自设场景,获益匪浅。教师在设计古典阅读教学设计中,无论是针对中专生学生学习个体,还是针对全体学生,为了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都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中,尤其要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实施及时的师生互动和反馈。在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思考文学作品内中的深意时,还必须从认知场景出发,培养他们合作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
中专古典阅读,可以立足于课内阅读,将读书作为第一要务,即自大量的读书中,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不能在语文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训练一些只对考试有用的东西,而是要把握真正的古典把阅读使劲,进而提升阅读质量。在古典阅读中,读书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然,读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可囫囵吞枣,也可浅尝辄止,更可以精益求精。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教育,学会和人物、故事交流,学会体味作品背后的深意,学会在不断的阅读积淀中累积知识、语言、情感和经验,最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思想,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让学生子啊阅读的地严重,体会愉悦、悲苦、幸福、感动之情绪。这样在中专生之间,就营造出一种美好且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课程,不但心向往之,而且解放了自身思想,提升了自身整体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时,对里面的文章、诗词和阅读,要在反复品味中明晓道理,指导其中的意识,明白期间的美感。从真正意义来说,也能更明确阅读目的,反复品味阅读背后的深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人物就会产生感同身受之感,在万确成熟的环境里,体验到古典阅读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潜移默化的接受新知识、新教育或可达到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目的。
中专古典文学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必须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创新的、不同寻常的道路,在道路实施中,教师要发挥领路人作用,在实施课外阅读延伸时,推荐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设置课程讨论,利用多媒体影像设备,综合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学能力。
4 结语
1.前言
现代文学是时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受传统的民族文化影响而自然形成的。鲁迅先生曾经评价现代文学说:“符合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禁锢中国的民族性。”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诗歌、小说、散文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爱国明理、诚信守礼、勇敢自强的核心是历经时代幻化而永恒不变的,是文学歌颂和赞扬的主题。现代文学的产生对古典文学是一种精神上的继承和内容与形式上的革新的关系,在保持古典文学内涵不变的情况下,又为其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内容。现代文学从优秀的古典文学中汲取精华发展自身,因此说古典文学为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诗歌产生的影响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成就斐然,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和意义。自之后,白话文得到了大力提倡,涌现出了大批的现代诗人,他们使用白话文作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但是现代诗从诗歌的意境、韵律、形式上看,大多却来自传统的古典诗歌。
2.1对现代文学诗歌意境的影响
意境是指诗歌创造中通过语言文字构建的诗歌环境,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可在精神层次上引起共鸣。古典诗歌尤为重视对意境构造,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圣杜甫可谓是对意境的描写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王维更是被人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营造了一种山间秋夜宁静而有生机的意境,石上流动的清泉,松间照耀的明月,归来的泛舟渔人,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脱俗的精神追求,读者仿佛是路过的游人,此种意境很容易与人产生共鸣。受古典诗歌的影响,现代诗人对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的运用成就了现代诗歌的意境美。比如冰心的现代诗《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他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通过营造花儿绽放背后的苦楚,表达人们成功的得来不易。徐志摩的诗句“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简单的几句写景,意境和心情便全然而出。这中创作手法以是古典诗歌的意境创作为基础,进行了现代的创新和改变。
2.2对现代文学诗歌韵律的影响
古典诗歌对韵律要求非常严格,有其必须要遵守的规律,对音调的搭配、字词的协调十分讲究,盛唐之后的格律诗在社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对押韵和对偶的运用也较为讲究。比如杜甫的《三绝句》,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飞”和“稀”同属平水韵,在今天读来不押韵,但其实是押韵的。俞平伯和闻一多创作的现代诗歌最具古典诗歌的韵律美,俞平伯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来自古典诗词的。湖畔诗人也曾经创作过一些具有格律特点的诗歌。与传统的古典诗歌相比,现代诗歌对韵律的要求更加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实用美。除此之外,在诗歌的创作的形式上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影响,现代诗歌继承了古典诗歌的简短形式,以宗白华的诗歌为例,特点尤为显著,简短凝练,琅琅上口,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3.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小说产生的影响
古典小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对现代文学小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当时古典小说的一些主题表达和小说结构被沿袭了下来,甚至古典小说的内容也被现代人津津乐道,甚至在其基础上进行翻版和创新。
3.1对现代文学小说主题的影响
在古典小说中“仁义礼智”、“爱国思想”等是小说永恒的主题,是当时社会人们追求境界的一种反应和体现,通过作家的笔赞扬了社会的传统风气,讽刺了不良的社会现象。比如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儒林外史》以讽刺的手法表达对当社会黑暗的控诉。现代作家鲁迅的《故事新编》受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的影响,以暗喻和讽刺的手法表现时代的主题,给人以深刻得反思。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从诞生一直到今天,依旧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热捧。小说里详细阐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个家族从繁荣到衰落的整个过程,浓缩了历史的变迁。对封建贵族的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性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进步。《红楼梦》的主题在现代小说中经常有所体现。老舍的《家》、《春》、《秋》等都吸收了古典小说的主题内涵。
3.2对现代文学小说结构的影响
小说的结构对表达小说的主题有着重要作用,古典小说的结构特点尤为明显,比如《红楼梦》采用的章回体的结构,其他小说的特点在现代小说中经常被模仿。比如张爱玲的《沉香屑》、《倾城之恋》在古典小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是人物说话的语气、描写的场景极易使人联想到古典小说中的情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运用的白描和故事性的记叙手法都来自古典小说,《金粉世家》、《吕梁英雄传》的小说结构则继承了章回体的手法,
4.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散文产生的影响
在古典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至今都被不断的传诵和研究,如先秦时期儒家的《论语》、历史散文《左传》,两汉司马迁的《试剂》,唐宋时期的《古文观止》等。现代作家受到了古典散文的熏陶和影响,对现代散文进行创作时,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借鉴了古典散文的创作风格和内涵。
4.1对现代文学散文风格的影响
散文风格是文章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特性,与作者的个性和表现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典的散文风格受当时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表达上较为含蓄,语言大多较为清新秀气,情感细腻,书生气质浓厚。现代散文继承了古典文学的清新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冰心的散文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古典散文的影响,并将这种风格特点与西方的典范相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散文风格。除此之外,著名散文家林语堂在创作散文时经常用到文言词和古典散文的句法,排偶、对仗等方式的运用,也可以看出现代散文深受古典散文风格的影响。
4.2对现代文学散文体制的影响
散文体制是指文章的类型,根据文章所表达中心思想的方式将散文分成几种类别。先秦时期便创立了我国文学的议论与叙事的散文体制,汉朝以哲理性散文著称,唐宋的情景散文尤其引人重视,明清的小品文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古代散文体制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比如古典散文《桃花源记》,属于情景交融式的散文,通过对环境的夸张渲染,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同社会的追求。现代散文依旧保留着议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等体制,并集古典散文之众长,融合了百家散文体制的特点,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如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荷塘月色》,张晓风的议论散文《行道树》等。在古典散文的基础上对现代散文的体制进行了创新,但归根到底,离不开古典散文的影响。
5.结束语:
古典文学成就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杰出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宝,也是中华儿女和世界人民用之不尽的文化遗产。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是众多学者长久以来共同研究的话题,探讨古典文学的构成因素和精神内涵对发展现代文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除了本文阐述的在诗歌、小说、散文方面的影响之外,对话剧、戏剧等均有影响作用,对古典文学的研究仍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莹. 浅谈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J]. 学理论,2013,02:164-165.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对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综合文化素养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以提高技校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并积累了成功经验。
一、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意义
1.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是传承古典文学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古典文学不仅包括汉族民族的文学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古典文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般指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直到五四以前大量的有一定价值的文学作品,包括先秦文学、楚辞汉赋、魏晋文学、南朝文论、唐宋诗词、元杂居、明清小说等。技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加上个人学习兴趣、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很多技校学生的古典文学基础非常薄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已有发现。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非常有必要,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以语文课程改革为突破,能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技校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以散文、说明文、小说、诗歌、古文等文学体裁为单元,每单元安排4~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材。技校语文课程教学主要还是关注每篇课文知识点的内在逻辑性与完整性,忽视了历史文学脉络,这样以知识点为线索教课的方式,让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大多采用灌输式方法,教学评价简单粗放,进一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笔者认为,现行技校语文教材显然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学校及各级主管部门应重视语文课程改革,加大古典文学的教学力度,尝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逐步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能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虽不直接提高技校学生的操作技能,但作为新时期的高技能人才,只懂得技能而不熟悉一定的古典文学,会显得有点苍白。因此,在技校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播古典文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形成对浅易的诗、词、歌、赋、曲、小说等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逐步养成乐学、自学古典文学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存在的困难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尚且存在不少困难。例如,各地技校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身科研能力有限,校本教材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无力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语文校本教材,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教材便难以进入课堂。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够,也影响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特别是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更是严重缺乏,导致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困难重重。
笔者通过语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将古典文学教学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就可以系统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格局。将古典文学教学以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展开,进行古典文学阅读训练,将古典文学知识的讲解融入活动中。可以开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猜谜语、贴春联等语文趣味活动,介绍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例如,过春节时,学生家里经常贴春联,如何辨别对联的上下联,上下联应贴在大门的哪个位置,是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在进行《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迁徙》的课内练习“对联写作训练”时,笔者重点介绍了有关对联的知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实用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
三、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的途径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应当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开发校本教材,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1.发挥技工院校的作用,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
技校以往开展的古典文学教育,通常是教师根据各自的掌握情况,在讲课时自然开展,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课程整体设计。在技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教育,势必会影响原有教学计划规定的语文教学进度,且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大量的备课,在对古典文学进行提炼、梳理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因此,应该从语文课程开发的角度重新梳理技工院校学生的语文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对古典文学的需求,并按照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组织人力对现有的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删除无关紧要的课程,为古典文学课程的开设留下空间,进而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较为系统的古典文学知识的语文教材。
2.加强语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古典文学修养
无论是教学改革,还是课程改革,抑或是语文教学,其最为根本的因素就是语文教师。要能够顺利地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推行古典文学教育,拥有一支高素质、古典文学底蕴深厚的语文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当务之急是做好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业务能力培训,结合各校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情况,以集中培训、自我学习、教研组集体研修等多种方式开展语文教师培训,提升他们的古典文学研修和讲课的能力,为在语文教育中开展古典文学教育夯实基础。
3.提升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在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三、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的《家》等。在我国的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四、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中日两国在地理上相隔甚近,在文化上也有一些共同性。狐意象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不仅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研究中日两国文化异同的重要资料。本文首先对狐这一动物的特性与其意象结合在一起分析,然后对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狐意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狐意象分析
狐之所以能够从一般的动物上升到文学作品中的符号,是基于其作为动物的基本特性,以及人们运用思想对其形象进行加工而完成的。找到狐与人之间的思想结合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狐意象的使用和含义。
(一) 狐狸的特性
狐狸作为一种动物,不但聪明机警,同时也狡诈多疑。在中国,狐狸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尤其是鲜亮柔和的狐狸皮毛,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御寒的好工具,也是达官贵族追求的服饰时尚。可以说,狐狸的性格特征和一些生物特性都是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竞争中逐渐演化形成的。
(二) 狐意象的特性
和狐不同,人类更善于使用抽象的思维情感,通过形象的比喻来概括事物的本质。因此才有了文学作品中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象。而狐的文学意象常常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
首先,狐狸生性狡猾,善于使用计谋。因此在中文中有“老狐狸”的说法,用来形容某人诡计多端或智慧超群。在面临强敌的时候,狐狸经常通过装死的方法来躲避伤害,且会静待时机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足可见狐的狡诈。其次,狐狸身姿优雅、面庞娇秀,因此经常与女性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加上狐狸阴险狡猾的特点,人们常常以狐狸来代指魅惑的女性。对于美丽且招异性喜爱的女人,人们往往用“狐狸精”这一带有轻微蔑视的称呼。然后,狐狸还具有神秘莫测的特点,因此人们常常以狐狸来代指神仙、妖怪等拥有非自然力量的概念。“狐仙”、“狐妖”等说法都是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和崇拜。
二、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
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狐是一种常见的意象,且含有丰富的思想寓意。下面本文将结合实例对其中的一些狐意象进行分析。
(一)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狐意象
狐意象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不仅存在于人们口头传颂的神话故事中,也存在于各类文学作品中。由于狐狸性格多变,人们对狐意象的运用也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在中国文化中,狐是亦正亦邪的典型代表,它可以是阴险狠毒的,也可以是善良美丽的。
狐可以作为一种代表神通广大的意象使用,例如《山海经》、明清各类志怪小说中都对狐的灵性和力量做出了描述。经过各类文学作品的加工,原本只是神出鬼没、行动敏捷的狐狸成为了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它拥有人类所无法企及的超自然力量,因此人类对它又敬又畏。
狐也可以作为一种妖娆魅惑的形象使用。比如在《封神演义》中,美女苏妲己就是狐的化身,它是女娲娘娘派到人间来魅惑商纣王、颠覆商朝统治的意象。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狐的意象不断出现,化身为各个不同的美丽女子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奇幻故事。在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狐作为美丽女子的化身这一意象出现,给作品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结合人类的思维,人们还创造出了一系列关于狐意象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出现在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兔死狐悲”以狐狸假装因兔子的死亡而悲伤,隐喻了有的人惺惺作态,假装慈悲。“狐假虎威”以狐狸冒充山中大王―老虎的权威对动物们发号施令,批评了那些自身能力不足,却假借他人权利作威作福的行为。“狐死首丘”以狐狸死亡时的地点选择揭示了人类对故土家园的眷恋,对落叶归根的思想认同。“狐朋狗友”以狐狸和狗为比喻,代指那些只会嬉笑作乐的酒肉朋友。这些意象的使用其实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狐狸本身的特点,而是人们为了突出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而对狐的形象进行不断深加工,才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典的狐意象。
(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狐意象
体味仁德,推崇爱国情怀
儒家推崇仁者爱人、行仁为乐,孔孟认为由“行仁”而做志士仁人是人生的崇高目的,“里仁为美”要求人们把追求仁德作为自身存在的终极目标。“仁德”作为内心世界的最高原则,至高无上。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这种圣贤的理想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以自我牺牲精神来维护宗族以至国家民族的利益,做事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诗人陆游唱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他们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无疑让后人为之动容和折服。屈原、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等人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词,永远都是激励人心的优秀作品。
当然,重仁德的社会心理,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人们高尚其志、净化心灵,有着积极的意义。像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曾起到了激奋人心,唤起正义感的作用,这样的伦理观念逐渐熔铸成中华民族志士仁人的共同信念,是民族得以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因而,仁义也便成了游戏人物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比如三国题材系列游戏,不论是《三国志》《猛将》还是《三国online》《傲视》,这些游戏中最正面的人物始终都是代表蜀汉的以仁义治民的刘备,这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仁德的一种深深体味。至于爱国,也可以看出每每乱世,都会有英雄人物站出来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类游戏的典型代表是《大唐豪侠》。
浑厚的民族精神
古典文学所蕴含的浑厚的民族精神,也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魂魄,中国古典文学披露的正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一个有着强大的民族自信、民族尊严和精神凝聚力的民族,才是真正具有现代化动力的主体性民族,这一点更加深刻地体现在游戏当中,凡涉及到古代题材的游戏,无不蕴涵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无论是《秦殇》《大唐》抑或者是《少林传奇》《郑和》,古典文学融会了民族思想与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充分浓缩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资源在先秦文学中,屈原以其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不仅为游戏塑造了精神主线,也为游戏提供了直接的素材。另外,中国文学又体现了人间的真善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与友爱,千载之后,读之仍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不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现出民族精神中富于人性、温良与美好的心灵价值。行健不息的生命精神、坚韧不拔的君子人格、积极有为的人生取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品质等等,对于当今的素质教育、品德教育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便是对正义、善良、美好的追求和对虚假、丑陋、邪恶的唾弃,无数玩家会踏着正义的足迹前进,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所歌颂精神的一种传承。
古典文学的悲剧意识和隐喻的使用
中国古典文学悲剧意识的这一基本特征是和中国文化注重现时现世,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相吻合的,也和执着与超越统一,此岸与彼岸统一的传统哲学相吻合。《登幽州台歌》先是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呐喊暴露了人的价值困境,然后指出了融入“悠悠”天道的出路,而融入天道的方式就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感受天道,这正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而体现在游戏之中,凡是以中国为背景的游戏,绝大多数都要涉及到复杂的文化背景,反映的都是一种统一体,超越与执着的统一体,在游戏之中探询茫茫之路。
受儒家中庸平和、温柔敦厚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含蓄写意的美学风格,主张要有节制地宣泄情感,委婉曲折、隽永深沉,体现出温和、含蓄、偏重理性的民族文化性格。特别是在古典诗歌当中,几乎没有大喜大悲、狂风暴雨式的情感描写,而是多用隐喻意象来表现蕴蓄深厚的激烈感情。
这一点上和武侠类RPG游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凡这类游戏的主人公都是身兼重任,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以含蓄内敛的性格学得一身武功,锄强扶弱,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无论是《仙剑奇侠传》还是《剑侠情缘传》体现的都是这种隐喻的意象。
而这种隐喻在另一方面也为游戏场景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它在我们眼前立时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一位乘风破浪,高挂云帆横渡沧海,去济时救世的大侠。
彰显乐观知足的民族
文化心理
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古代戏曲二者从来不曾分割,它们从各自的元素中汲取营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古典戏曲文学理论生成
(一)古代戏曲文化理论。古代戏曲理论大多是不成系统的,唯有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本较为系统的戏曲文学的理论作品。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时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戏曲已经进入到一个成熟的时期,只有到了成熟时期的阶段,才会有相应的成熟的理论作品出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代戏曲理论的较为系统化的作品只能出现在明清时期;其次,李渔的自身文化素养。李渔是一个文化素养很高的作家,他不但可以写唱本,也可以对演员进行挑选,并且可以自己导演一出戏。长期从事戏曲的创作和演出,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我们简单的看一下李渔民的主要戏曲理论的主张。
“立主脑”,是李渔的一个重要提法。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切忌多个人物的平面描写,一定要有重点人物。
“脱窠臼”,就是从题材方面,一定要追求创新,不落窠臼。
“密针线”,这一原则是李渔在情节的安排方面一定要紧凑。
“减头绪”是说一定要突出主要的情节,不能漫无目的扩展。
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在《闲情偶寄》一书中,一共有八个章节,写戏曲理论方面的,就达到了三个,所以我们说,李渔的《闲情偶寄》是古代戏曲理论最为系统化的作品。
(二)近代戏曲理论。二十世纪的古代戏曲研究是王国维先生开启的,他奠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术建构、体系,这一点是史无前例的。王国维先生把戏曲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这一点,是对我国古代戏曲的认可。从此,戏曲不再是不入流的民间俗文化的代表,戏曲的研究开始独立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王国维先生认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角度出发,他把元代的戏曲作为元代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也肯定了戏曲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建国以来戏曲理论研究的丰富。建国之后的戏曲理论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不少的成果。《中国戏曲志》这本书把各个地方的剧种资料都收集其中,是较为系统化的一本戏曲理论研究资料。其他地方剧种的研究专著也纷纷出现,如马少波等主编的《中国京剧史》、胡忌等著的《昆剧发展史》、顾峰等主编的《滇剧史》、李子敏著的《瓯剧史》等等。我国的戏曲理论研究的前沿方面在于从交叉学科的视角来进行戏曲理论的研究。潘光旦先生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戏曲研究,写成《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一书。如方龄贵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古代戏曲的观照,也取得了成果。可以设想,我们在戏曲理论研究不仅要局限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人从不同的学科对中国古代戏曲进行研究。唯有百花齐放,学术才能繁荣,这一点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会变的。
二、古典文学在戏曲中重现实践
前面我们从理论方面对中国古典戏曲进行了一个陈述,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国古典文学在戏曲中的具体重现和转化。
中国古典文学从始至终和中国戏曲都是相互交融的。从《诗经》的“颂”,到《楚辞》的“九歌”,都是优秀的戏曲唱词。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初也是用于祭祀的一些唱词。到了秦汉以后,从最初悦神的唱词慢慢转化为多元化的唱词内容。这种多元化表现在唱词的部分不仅仅只悦神,也慢慢的悦人,唱词开始歌颂爱情,歌颂劳动人民,歌颂人性的美,这种唱词的变化体现了人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唐代以后的戏曲唱词的变化多了许多的外来元素。《旧唐书》载:“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宴乐。自《破阵舞》以下,皆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大定乐》加金钲,惟《庆善舞》独用西凉乐,最为闲雅。”陈寅恪曰:“可知唐世庙堂雅乐,亦杂胡声也。”唐代的乐师大多是胡人,所以其演奏特点也有了许多异域的风情。唐代的戏曲唱词融入了许多的西域风情甚至欧洲元素,成为唐代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
最能代表戏曲成就的当属元代。王国维先生认为一个时代当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那么属于元代的,就是戏曲文学的兴起和繁荣。元杂剧的作家众多,优秀的作品也层出不穷。元代几十年间,这些元杂剧的作家创作了六百个左右的作品,至今仍留在舞台上面的还有近二百个优秀作品。元曲四大家分别为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窦娥冤》、《倩女幽魂》《梧桐雨》和《汉宫秋》。这四出戏各有各的特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行的双重风格。我们很难说这四部戏剧作品哪一部是单纯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都有着双重风格杂糅的特点。比如《窦娥冤》旨在抨击封建社会黑暗,直指现实中丑陋的成分,却有着夏日飞雪的浪漫想象,再比如我们都熟知的《倩女幽魂》中,虽有女鬼和书生的浪漫想象,却也在讽刺着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迂腐。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中,从文学的视角来看戏曲的变化来说,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杂糅的双重风格是一个重要特点。
三、结语: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戏曲从来都是不曾脱节的,中国古典文学给予了中国戏曲重要的题材,同时,文学作品的创作也从民间的戏曲中汲取了营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尽量二者的演变形式发生着表象的变化,但实质上却生生相息。
参考文献:
[1]陈多.古代戏曲研究的检讨与展望[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03)。
一.日语专业《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
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外语类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日本文学课开设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文学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其中,作为日本文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学日语专业普遍设有《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授课对象多为具备一定日语水平的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开设于本科阶段的第五或第六学期,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日本文学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提高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实践
解读非母语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古代日语更加深了鉴赏的难度,学生会因为其晦涩难懂而觉得枯燥。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典文学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有所收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致力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做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日语运用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根本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文学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选择性,对一些知识、古典语法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对考研和准备过八级的学生有所帮助;一方面,会找一些有趣的、和课本知识、时事等相关的、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做到难易兼顾,让参与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古典文学的乐趣,感觉上这门课有意义。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Seminar“演习”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小组按 “文献检索自主定题主题发表教师补充讲解师生讨论总结讲稿”的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对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读,写,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学生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另外,对讨论中提出独特见解和对课程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可酌情加分。
通过《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日本文化,并用开阔的视角比较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异同,加深对两国文学、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可以为其写好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思考
首先,作为以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需要结合日本文学史的相关知识展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不能脱离文学史知识而独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学史知识,就作品周边(时代背景、文学概观、文学史地位)等方面展开调研,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文学作品的背景、意义和动机,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作品。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例如,介绍《竹取物语》、《伊势物语》等平安时代的作品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就汉文学的隆盛,和歌及女性文学的兴盛等时代文学特征,以及平安时代的政治经济特色等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二,扩展课堂知识,引导学生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进行鉴赏学习。众所周知,中日文学间存在着极深的渊源,这点在古代文学阶段体现的尤为明显。从上代、中古,至中世、近世,日本古典文学深受中国文学影响,很多作品中都有中国六朝、唐代、直至元朝时代作品的影子。基于课程内容的这个特点,在《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学生发表环节,除了作品本身的介绍,同时设置“中国文学とのがり(与中国文学关系考证)”一项,使学生在了解日本古代文学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解上代和歌集《万叶集》时,引导学生从题材、作品风格等方面着手,对《万叶集》与《诗经》、《文选》等中国诗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一方面有益于学生从宏观上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敦促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本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国学热”升温,古典文学价值重新被人们重视的今天,这种形式的研究性教学显然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在鉴赏过程中对常用的古典文法做适当的介绍和讲解。日本学者阪仓笃义认为,文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指导学习者关注一个问题,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运用句子与句子的搭配或措辞的选择等表现方式而创作出来的,并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理解其效果。由此可见语言基本功对能否正确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经过前期基础日语的学习,虽已具备阅读日语原文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还未学会和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以及日本古典语法,致使在阅读过程中,还无法解读出作者是借助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和技巧,来传达出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在对作品内容及相应时代背景的介绍的基础上,可以就经常出现的常用古典语法进行普及和说明,一方面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另一方面,也可对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士超.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思路新探[J].文学教育,2013(6):92-93
[2]刘劲松.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105-108
[3]韩春红,甄琦.试析比较研究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语文学刊,2013(1):89-90
[4]占才成.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