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活动范文

时间:2023-08-17 15:53: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营管理活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营管理活动

篇1

二、工作目标

农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得到稳定,市、乡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规范运行,力争全年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土地承包纠纷得到及时调解和仲裁;重点培育农庄业主30个、种养大户30户、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4家、市示范社10家,创新试点专业联合社1个、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1个,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社,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参与协调组织农超、农商对接及农博会活动6次,多途径培训合作社带头人、经管人员100人以上;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运营体制机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村2个;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监督,“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申报审批及时规范,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2-4次;高质量完成农经统计工作,确保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20%。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1、深入贯彻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加强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宣传贯彻,进一步落实和维护好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不断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建设,指导各地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2、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健全完善乡镇土地流转交易中心运作体制机制,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制定流转价格指导办法。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和监管制度。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入股,建立切实可行的分配机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登记制度及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3、切实提高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能力。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员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开展仲裁培训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考核评价,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及时有效化解土地承包纠纷矛盾。

(二)着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1、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大力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依法指导合作社建章立制,统一设立成员账户,规范财务管理。继续实行合作社辅导员联社开展规范社创建活动,每个经管站重点联系辅导合作社3家以上。推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建立示范社名录平台,实行动态化管理。

2、推动政策完善落实。积极会同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增加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配合相关行业,推行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指导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社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配合金融机构,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市级及市级以上示范社经管人员人才库,支持和指导建立示范社人才培训实训基地,依托基地逐步健全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本领强、服务意识好、热心合作事业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大力引导和推介高校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

3、强化服务指导。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支持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建立直销店(连锁店),推进“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开展行业联合社创新试点,探索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办法。

(三)强化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1、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农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强化乡镇“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和村级“三资”工作站运行的监管。严格执行“五项”制度。即资产产权登记制度、项目建设招标投标管理制度、资产产权转移变更评估制度、年检备案制度和财经管理制度。指导各地逐步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承包土地、农民负担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

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指导社区股份合作社规范运作,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3、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强化村级财务公开,进一步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报表及时编制和汇总报送机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指导各地做好日常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开展村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等专项审计。

(四)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减负惠农政策落实

1、拓展农民负担监管范围。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创新监管思路,拓展监管范围,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减轻农民负担长效机制。继续完善和落实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制”、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农民负担“监督卡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逐步建立涉农负担政策文件会签、信息公开和备案制度。研究制定相关监管措施,推动农民负担监管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等领域延伸。

2、推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范化建设。按照《农业部关于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程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审核、专项检查和专项审计,推动一事一议项目规范组织实施。逐步建立文件、项目审核、项目管理、数据统计一体化的网络监管系统,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3、开展农民负担重点问题治理。针对农民反映和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重点解决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等领域多收乱罚及向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摊派问题。继续开展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加大涉农利益违规违纪查处力度,加强农民负担重点案件督办,解决农民反映的难点问题。

4、强化对减负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实地督查,及时通报督查结果。组织开展一事一议专项检查,切实纠正筹资筹劳办法不完善、组织实施不规范、超范围超限额等问题。坚持开展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年度检查,深入督办违规违纪问题。

(五)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基础工作

篇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条件的不断完善,纺织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传统行业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下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已经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500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920亿美元,纺织化学纤维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这样的发展现状不仅标志着我国纺织企业发展实力的增强,也体现了国家纺织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发展脚步正在进一步的加快。如何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实现纺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及加强纺织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在外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优势成为了当前纺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对规范纺织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纺织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不高

目前,由于纺织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持续下降,难以满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纺织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纺织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等方面,一些纺织企业还重复着以业务部门销售计划为准的传统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这种计划模式的生产经营管理由于决策信息和生产实际上产生的滞后性导致了企业市场敏感度降低,产品从开始计划投产到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在慢慢增长,不利于企业在同类型产品市场中竞争实力的综合提升。

(二)企业管理人才专业能力偏低

纺织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纺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当前依旧有些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管理中实行“凭经验、靠借鉴”的管理方针和决策,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这种管理现状导致了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管理缺乏必要的战略性与前瞻性,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管理工作集中在企业刚性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与安排。因此,纺织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建立起一个能够维持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机制,才能保障企业在未来市场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

二、纺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与实施的程度是当前经济环境中用于衡量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客观要求。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来,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逐渐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一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自控手段,对企业的规范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和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纺织企业切实面临着内需增长放缓和出口形势严峻等市场问题,加快实现纺织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自身转型发展是当前纺织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据市场定位实现企业内资源整合成为了当前保障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纺织企业内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体系,将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推动企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考验下持续发展,并不断挖掘企业的自身价值。

三、纺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

(一)内控制度的建立优化了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

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纺织企业可以改变过去 “凭经验、靠借鉴”的传统管理方法,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在企业中架构多层次的管理组织,将企业涉及的各项业务内容和管理事项纳入到内部控制决策与管理的程序中去。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治理结构、职位设置和责权分配以及业务流程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纺织企业发展实际同企业运营效率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二)内控机制的建立在企业内形成了有效的制衡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立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引入不兼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轮岗制度以及授权审批控制。通过这些内部控制手段,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岗位职责明晰、切实做到职责落实到岗、到人的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在企业的岗位和职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从而形成内部控制制度下企业有效的制衡机制的形成,继而防范企业内部出现营私舞弊等经济事件发生,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创造更加安全有效的环境。

(三)内部会计控制实现了企业资产保护与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的真实完整程度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实现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可以为企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上的必要信息,帮助纺织企业在国内内需增速趋缓、企业产能向国际市场发展、纺织原材料市场紧缺、功能性与机能型高科技面料研发技术落后、企业竞争淘汰趋于紧张的宏观市场环境中求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同时,内部会计控制不断加强对企业的财产记录管理、定期盘点、账目核实和授权审批等方面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实现对企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的目的,防止危害企业资产的风险产生与影响。

(四)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得以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提高当前纺织企业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纺织企业可以实现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加强企业预算管理推行的监督。通过科学编制、监督落实、加强管理、理性分析等手段,对企业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同时对未完成预算产生的不良后果在责任落实到岗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改M措施,从而保证企业各项预算内容的顺利执行。

(五)绩效考评控制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必要的保障

企业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工作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下,结合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员工进行工作业绩考核与评价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反映出员工在岗期间的表现情况。同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反映在员工薪酬、岗位晋升和辞退依据等方面,其决策将更加公正和公平。

(六)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了经营管理效益

内部控制制度通过风险识别、预警与评核,对生产管理系统、质量及环境等管理体系、作业流程制度的执行操作实施监控和评价,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效率。同时,运用系统有效的方法促使企业经营运作得以增值、改进与保障,持续改善提升生产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的经营管理目标。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为了不断提高纺织企业在经营中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建立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前决定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成败的关键。内部控制管理在纺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会计信息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快纺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是现阶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防范企业风险发生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实现纺织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保证纺织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的原则,采取基层单位推荐、广大群众评选的方式,推选人民群众满意的“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并予以表彰奖励。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励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任务上来,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我市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

二、评选范围

评选范围:**市内所有企业、企业界人士、投资者或有特殊贡献的其他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在评选范围之内。

三、评选名额

1、“经济人物”评选10人;

2、“诚信企业”评选10户;

3、“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10人。

四、评选条件和标准

(一)“经济人物”评选条件和标准。

1、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对党和人民忠诚,顾大局,识大体,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纳税、增加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3、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站在改革发展的潮头,以搞好三个文明建设为己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诚实守信,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拥护;

4、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

(二)“诚信企业”评选条件和标准。

1、有合格的工商、税务及相关的行业经营许可,愿意公布企业正常的办公地址电话;

2、在安全生产方面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3、在近2至3年内,质检、工商给予“免检”待遇或授予“重合同、守信用”称号;

4、产品质量连续2至3年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均合格,或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严格遵守物价政策;

6、连续两年被国税、地税部门评为纳税信用企业;

7、近2至3年内银行信用良好,无不良记录;

8、严格遵守《劳动法》和《工会法》的有关规定,按时发放职工工资,足额上缴工会经费。

(三)“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条件和标准。

1、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诚信经营、照章纳税、艰苦创业、清正廉洁,能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民主作风较好,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2、有较丰富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具规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连续几年来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全县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各项经济指标每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工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纳税总额在20万元以上;商贸企业年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纳税总额在10万元以上。

3、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胆地进行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成绩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支持企业的党、团、工会组织建设,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党团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4、有较强开拓创新意识。能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企业挖潜改造,技术更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不断拓展市场,生产出具有行业优势、名牌优势、市场优势的新产品。企业环保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产品获得专利或填补我市乃至牡市、省级空白者以及被评为省市高新技术示范企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优先。

5、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中专以上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单位及个人在纪检、计生和综治等方面无违反规定。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

五、评选方法和程序

1、推荐预备人选。预备人选的推荐采取主管部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根据连续几年来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工作实绩,严格按照评选的基本条件,研究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要填写《“经济人物”推荐表》、《“诚信企业”推荐表》或《“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推荐表》,经企业或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连同有关证明材料(包括简介、企业、个人的获奖、经营业绩的奖状与证书等。要求:上报人选的事迹材料(500字)、推荐表各一式两份。)一并于规定时间上报市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版权所有

2、确定候选人。由市评选领导小组对推荐预备人选进行考察、筛选,根据考察结果,按1:1.5比例每项确定15个对象作为本次“经济人物”、“诚信企业”或“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候选人。

3、搞好集中宣传。利用新闻媒介、举办事迹报告会、设置宣传栏、印发事迹材料等各种宣传手段,集中宣传介绍候选人的事迹,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掌握候选人的情况,为投票评选奠定基础

4、评选“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对候选人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由市评选办统一印制选票,设置投票站,分别组织金融、税收、质监、工商、工会、劳动等部门代表及各方面群众代表直接进行投票评选。同时在报纸和网络上刊登选票,群众可以通过报纸裁剪投票或网络投票。投票结果由市评选办进行汇总统计,得票前10名者为本级“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人选,经评选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市委批准正式命名表彰。

5、评选活动于每年2月份开始,3月份结束。

六、表彰奖励办法

1、由**市委对“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表彰。组织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2、对“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当选者可优先评选为**市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享受参政议政的权利。

3、不定期组织当选者外出考察,拓展视野,加强合作。

4、对当选者兑现各种奖励政策,对企业经营者的子女就业、上学、就医、落户等问题,一切从优。

4、为当选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其身体情况进行定期免费检查。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评选工作的领导,成立“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市委书记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市委副书记

---**市委常委、副市长

篇4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的原则,采取基层单位推荐、广大群众评选的方式,推选人民群众满意的“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并予以表彰奖励。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励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任务上来,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我市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提供精神动力。

二、评选范围

评选范围:**市内所有企业、企业界人士、投资者或有特殊贡献的其他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在评选范围之内。

三、评选名额

1、“经济人物”评选10人;

2、“诚信企业”评选10户;

3、“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10人。

四、评选条件和标准

(一)“经济人物”评选条件和标准。

1、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对党和人民忠诚,顾大局,识大体,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纳税、增加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3、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站在改革发展的潮头,以搞好三个文明建设为己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诚实守信,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拥护;

4、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

(二)“诚信企业”评选条件和标准。

1、有合格的工商、税务及相关的行业经营许可,愿意公布企业正常的办公地址电话;

2、在安全生产方面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3、在近2至3年内,质检、工商给予“免检”待遇或授予“重合同、守信用”称号;

4、产品质量连续2至3年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均合格,或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严格遵守物价政策;

6、连续两年被国税、地税部门评为纳税信用企业;

7、近2至3年内银行信用良好,无不良记录;

8、严格遵守《劳动法》和《工会法》的有关规定,按时发放职工工资,足额上缴工会经费。

(三)“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条件和标准。

1、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诚信经营、照章纳税、艰苦创业、清正廉洁,能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民主作风较好,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2、有较丰富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具规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连续几年来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在全县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各项经济指标每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工业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纳税总额在20万元以上;商贸企业年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纳税总额在10万元以上。

3、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胆地进行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成绩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支持企业的党、团、工会组织建设,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党团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4、有较强开拓创新意识。能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企业挖潜改造,技术更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不断拓展市场,生产出具有行业优势、名牌优势、市场优势的新产品。企业环保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产品获得专利或填补我市乃至牡市、省级空白者以及被评为省市高新技术示范企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优先。

5、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中专以上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单位及个人在纪检、计生和综治等方面无违反规定。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

五、评选方法和程序

1、推荐预备人选。预备人选的推荐采取主管部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原则,由企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根据连续几年来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工作实绩,严格按照评选的基本条件,研究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要填写《“经济人物”推荐表》、《“诚信企业”推荐表》或《“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推荐表》,经企业或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连同有关证明材料(包括简介、企业、个人的获奖、经营业绩的奖状与证书等。要求:上报人选的事迹材料(500字)、推荐表各一式两份。)一并于规定时间上报市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版权所有

2、确定候选人。由市评选领导小组对推荐预备人选进行考察、筛选,根据考察结果,按1:1.5比例每项确定15个对象作为本次“经济人物”、“诚信企业”或“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候选人。

3、搞好集中宣传。利用新闻媒介、举办事迹报告会、设置宣传栏、印发事迹材料等各种宣传手段,集中宣传介绍候选人的事迹,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掌握候选人的情况,为投票评选奠定基础

4、评选“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对候选人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由市评选办统一印制选票,设置投票站,分别组织金融、税收、质监、工商、工会、劳动等部门代表及各方面群众代表直接进行投票评选。同时在报纸和网络上刊登选票,群众可以通过报纸裁剪投票或网络投票。投票结果由市评选办进行汇总统计,得票前10名者为本级“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人选,经评选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市委批准正式命名表彰。

5、评选活动于每年2月份开始,3月份结束。

六、表彰奖励办法

1、由**市委对“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表彰。组织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2、对“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当选者可优先评选为**市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享受参政议政的权利。

3、不定期组织当选者外出考察,拓展视野,加强合作。

4、对当选者兑现各种奖励政策,对企业经营者的子女就业、上学、就医、落户等问题,一切从优。

4、为当选者建立健康档案,对其身体情况进行定期免费检查。

七、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评选工作的领导,成立“经济人物”、“诚信企业”、“十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市委书记

---**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市委副书记

---**市委常委、副市长

篇5

1、保障企业管理信息的真实性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而采用内控管理能够有效实现上述目标,由此可见,采用内控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领导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可以为企业经营方针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保障;熟悉掌握现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动向以及熟悉掌握企业经济实力,能够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和判断提供依据。

2、防范企业风险,确保实现目标

及时地预防和控制企业风险,作为实现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目标的一种根本措施,而采取科学的内控管理能够强有力实现预防风险目的,由此可见,内控管理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内控管理首先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其后采取合适的措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调整,将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予以消除,因此,可以实现有效防范企业风险,确保企业目标实现。

3、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企业资产的安全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并以内部控制结构作为企业控制制度的重点,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健全且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不仅能够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能够有效控制物资财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如计量、采购和验收等,可为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企业内部制衡的核心机制是会计控制,其以《会计法》相应要求监督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体现在几点。(1)企业内部员工、部门以及岗位之间相互验证仪保证各个机构间的相互制约,而内部结构之间相互牵制并形成相互影响的效果。(2)企业内部员工个人或者单独部门无权处理经济商业业务活动,且与本商业活动无直接关系的部门或者个人的许可证需要经负责人员核对后方可发挥效用,适当更换重要岗位工作人员,防止出现固定个人担任控制关键要害结构。(3)财务监控权由熟悉和了解企业经营环节的人员掌控,其主要是通过有效实现分权制度的方式,防止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失和亏损,进而避免企业的各项利益受到损伤。

4、保障经营企业的有效运行

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依靠统计、会计以及业务等部门的相关制度与规划,整合经营、财务以及生产等部门,协调各部门间的联系,以实现企业内部整体协同的效果。采取较为严格的绩效考核以及监督制度,真实反映企业员工工作情况,采取奖罚制度激励员工工作潜能以及工作积极性,以实现整体提供经营效率的目的。综合考虑当前市场发展形势,企业发展至特定时期可能出现多种不协调因素,如资源设备、机构设置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等与企业发展形势不适应,资金、人员失控等现象逐渐凸显,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失控风险得到彰显。严格且富有创新性的内控管理制度以及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其重视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建设,目的在于塑造具有企业个性和特色且符合市场发展形势的新型化企业管理模式。

二、内控管理体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运用

1、和谐管理环境的开创

企业员工自身行为受到企业管理环境的影响,即良好且和谐的企业管理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自觉性;此外,企业和谐管理环境能够为企业内控管理措施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企业部门设置、企业监督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均是企业内控管理的影响因素,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指出,企业部门应该构建合理的公司的运行模式以及管理制度的合理构建,能够为企业责任归属、科学分工以及管理经验模式的构建提供保障。企业的经营致力于企业长远持久发展和扩大,而制定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额人力资源政策是前提,实施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是保障。

因此,企业招聘员工首先需要考虑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员工被聘请后,可采取继续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员工的自身专业素质。针对企业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培养,以积极乐观、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员工作为员工培养主要方向,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增强企业管理层面的风险意识,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持久进行创造持续条件。

2、企业经营风险的全方位评估

企业的良好运行同正确的风险评估之间的联系紧密,即企业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离不开风险评估,主要表现在,现代企业对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及时地进行辨别和分析,依据风险评估情况采取对应的弥补措施,进而实现企业安全顺利运行和操作。企业结合市场形势设立合理可实现的控制目标,针对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可靠信息系统予以跟踪和全面调查,联系当前市场发展形势和企业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风险预测分析和评估。

正确预测企业运营活动中的风险并予以良好的内部风险控制,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其一,针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各个风险控制点进行管理,树立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设立有效风险管理系统;其二,统筹使用各类针对如何降低、避免、分担以及处理风险的应对策略,及时有效对风险进行控制;其三,以现代企业业务拓展情况收集以及风险变化等相关信息为依据,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措施,凭借风险评估手段及时地调整企业内部措施,并落实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风险应对措施。

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增强

(1)审批制度符合企业现状

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管理层面充分利用自身职权并积极承担与自身相关的责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予以规范性的操作,进而构建一个同现代企业内部员工素质、机构性质相一致的审批制度,包括企业领导层需要承担的责任、工作流程以及相关权限等。

(2)财政收支审批制度的完善

企业财政需要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进出债务需要依靠严格的规范制度,进而减少企业物资浪费现象;其次,依照严格的管理制度办理企业财务,可以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企业物资浪费现象的发生率。

(3)内部制度与企业需求具有一致性

以《会计法》以及国家会计管理相关制度为依据,构建能满足企业账务处理系统要求的系统。此外,现代企业还需要以自身经济业务流程为依据,不断探寻内控管理的控制点,并充分利用审核、审批制度等原始凭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会计业务章程。

(4)设立财政预算控制制度

严格把控企业未做预算的财政支出,即在企业财政预算范围内,采用责任人限额审批制度的方式对集体审批制度以及预算资金进行把控。此外,企业的评审监督制度需要得到进一步改正,这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由于企业经营活动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故内部控制需要得到严格的监控。

(5)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

篇6

进入新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环境也随之发生转变,企业管理逐步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对外的经营管理以及内部的综合计划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面临着调整及完善。加强电力企业经营活动分析以及综合计划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电力企业一直保持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上,以此来推动电力企业生产及经营效益的提升。

一、企业经营活动分析

(一)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内容及意义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经济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对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析,还能够对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包括电网发展指标、资产质量指标、供电服务指标、经营业绩指标等在内的涉及四大类22项管理指标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来发现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及时对经营活动过程及内容的分析,来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及途径,以此来保障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此外,通过经营活动分析,也能够及时了解电力企业的市场发展动向以及对全行业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并为企业接下来的发展目标的确定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二)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途径

加强电力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工作的开展,具体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特殊时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析工作的开展必须立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发展状况,并以企业最终的经济获得效益的提升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对电力企业经营活动分析进行按阶段划分。

二是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析工作的开展必须既把握整体,又注重细节,要对电力企业涉及四大类22项管理指标的每一项活动内容都进行点到点的全面而仔细的分析,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掌握。此外,对于企业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三是要加强对电力企业各个经营环节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尤其是电力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经营指标多且杂,要做好各个环节的资料收集管理,尤其是对于数据资料更好保证好资料内容的完整性和客观真实性。此外,还应该加强对行业发展信息内容的收集管理。

二、企业综合计划管理

(一)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内容及工作原则

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来说,综合计划管理是针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备管理等内容的。所谓综合计划就是针对电力企业年度目标发展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等内容来进行的具有全局性和覆盖性的企业投资、建设等的综合管理。具体来说,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能够对电力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内容进行全面而精准的覆盖,包括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经营规划及实施、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活动投资管理等等。通过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来全面地把控企业的整体经济运营状况,对于电力企业的长效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加强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必须以“十二五规划”关于电力行业发展的综合目标为战略指导,并结合市场的经营环境等内容,充分结合电力企业专业的经营生产指标内容来进行综合平衡化的计划管理。

(二)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措施

一是要加强对电力企业计划指标体系的建立。电力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实施必须具备非常高的严密性和计划性。对于涉及到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各项经营指标要必须完全地涵盖在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范围之内。积极加强电力企业包括的工程建设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城乡供电服务指标以及财务指标、利润指标等经营业绩指标等经营指标体系的建设。对各项计划指标内容要以量化标准来进行明确。尤其是对电力企业各个具体的基础建设项目的发展,要严格把关各个节点指标内容。

二是要加强电力企业各部门的归口管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专业分工。通过严谨、专业的归口管理部门的建设,来对电力企业下属各个分支企业以及生产经营部门进行全局性的综合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经营发展所涉及的四大类22项管理指标内容的具体落实,应该根据各部门、各岗位所需的专业内容来进行更加科学、精准的专业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制,将专业分工与具体到人的工作责任相挂钩。

总之,加强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就应该将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析与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内容结合起来,以精准的市场分析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来对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进行实时的把控。还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及时的调整,并且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跟踪式检查,以此来把握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7

二、内控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探讨

内控管理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企业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内控管理与企业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有着决定性作用,是促进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企业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加强内控管理,强化控制力度,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形成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总体来讲,内控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一)内控管理是确保企业管理信息真实、有效的前提

要想实现经营成本的合理降低,就必须加强对于经营活动的内部控制,重视完善相关内控管理机制,确保管理设计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指导和参照。健全的内控制度是保障管理信息真实有效的基础,也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举措,对于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重视管理决策和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了解企业各方面的真实情况,确保管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但是,信息的获取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要想保障其真实有效,就必须重视健全内控制度。大量实际案例证明,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意义,而且我国法律对于会计信息也做出了明文规定,指出必须重视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显而易见的,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大重视力度。

(二)内控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经营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同时,由于企业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要想实现经营目标,首先必须重视加强风险预防,降低风险危害。内控管理是企业实现风险预防和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科学的内控管理,可以全面掌握风险状况,及时的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合理调整,尽量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和破坏力,实现科学的风险预防。完善内控机制,应从加强环节控制和采购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对于企业经营过程的有效控制。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员工,应重视权责明确,同时完善信息系统;提高内控管理措施的可行性;重视员工信息反馈。另外,内控管理应遵循科学的规范原则进行,不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管理政策落到实处。内控管理不能忽视企业经营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因此,管理任务重、范围广,必须尽可能的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实现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全面管理,确保员工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内控管理是确保企业资产完整的必然要求

内控机制的关键是会计控制,我国的相关法律明确指出,必须对于内部会计进行严格监督,员工之间和部门之间应形成互相制约和牵制的关系;商业活动的处理必须具有相关的许可证,禁止个人和某个部门单独进行业务处理,以便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对于重要岗位应实行调任制度,应尽量避免固定人员长期担任重要职务,对于关键岗位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使内部结构形成互相制约模式。内控制度的完善,对于确保企业的资产完整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明显的监督和督促作用,对于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能够对企业物资进行合理调控,实现对于企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和流程的有效管理,减少其中的资源浪费,维护企业财产的完整性。

(四)内控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篇8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具有护理特色、促进社会发展的群体文化[2]。品管圈活动经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不仅有利于发现和整改临床护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全体圈员的主动能动性,还能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和医院管理文化的形成。这种文化的形成激起了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从而对静脉输液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保证了静脉输液安全达标和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笔者就品管圈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品管圈的概述

品管圈全称为品质质量管理圈,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品管圈活动[3],在持续企业质量中效果显著,后被应用于医院质量管理。品管圈活动是指为解决工作岗位上的问题,由工作性质相近的相关的人自发组成圈[4],针对所选定工作中的问题,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团队力量,发动群众智慧,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探求有效对策,改善工作流程,实现操作规范化,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5]。以激发成员的参与感、满足感和成就感[6],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问题[7],使成员因解决了问题而体验到工作目的和意义。

2 品管圈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2.1品管圈活动在减少不合理输液医嘱中的应用 谢学建等[8]运用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PDCA)方法提出建立药物溶媒等系统,对不合理医嘱在登记本中登记并电话通知医师,及时将新药的信息输入数据库,收集每个药物的说明书,建立快速查询系统。通过品管圈手法将不合理输液医嘱数量从平均16.8条/w将低到10.8条/w,同时增加了药剂师的自信心、责任心,增强了与临床一线沟通的能力。

2.2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差错率中的应用 沈志华等[9]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出规范程序,确保输注时间,患者身份识别及确认,做好巡视及相关宣教,加强护士业务综合能力及护理风险管理,使静脉输液差错率从1.33%将至0.25%。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2.3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输液外渗次数中的应用 为减少输液外渗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减少因输液不良反应引起的投诉及医疗纠纷,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唐红兰等[10]运用品管圈活动对输液外渗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转变观念,强调输液安全重要性;作好输液前预防,制定"预防静脉输液高危药物外渗流程并图文并茂"及悬挂"观察静脉穿刺部位"警示标识;作好外渗后的指导,制定"静脉输注高危药物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供护士随时参照,并给予教育跟进。干预后输注高渗性营养药物时,护士选择输注工具和部位正确率明显提高,输液外渗明显减少。林建华等[11]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外渗率中提出加强护士培训,针对年轻护士15d组织一次大型静脉知识讲座或护理查房,利用早交班10min讲解一些与输液有关的小常识或规范要求;建立输液评估制度;合理选择静脉输液途径及穿刺工具:针对高龄患者输液,推广使用留置针,对不愿使用留置针患者则选用5号半头皮针穿刺,对脆性血管采用小力度、小角度缓慢平行进针,见血后不再进针方法,对手背下1/2手指末梢浅静脉和靠近掌指关节处的血管采用逆向负压穿刺法;合理选择固定工具:固定辅助工具优选用脑外科常用的医用网弹力帽及透明袜固定穿刺部位,老年痴呆患者则采用夹板加弹力绷带及肢体约束方法固定;制定输液流程及巩固完善。实施品管圈3个月后,高龄患者外周静脉外渗率由开展活动前108例降至45例(P

2.4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输液患者红灯报警次数中的应用 陈三娥等[12]通过QCC活动提出强化护士分层管理,将护士还给患者,加强教育培训计划,人员合理分配,加强告知义务,听取患者意见。使病房红灯报警次数有原来每季度12828次降至现在每季度766次,原来平均每人每天报警2.24次降至现在的每人每天报警1.35次,报警次数比原来下降40%,也使护士的分工更加明确,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增进了护患间的信任感。梁美丽等[13]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对策:增加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分区巡视,分工协作;加强宣教,增加患者的信任感;转变观念,倡导护理人员主动服务;加强输液管理,作好输液前宣教和沟通,实施流动护理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使输液患者红灯报警率由原来液体总数184次亮红灯154次降至现在液体总数199次亮红灯45次(P

2.5品管圈活动在输液流程改进中的应用 莫霖等[14]在儿童医院特需门诊输液服务流程改进中运用品管圈活动,提出制定输液登记及交费流程,规范工作人员态度,有效核对处方单并代交费;制定输液接单、配药工作流程,输液高峰时增加1名护士接单 ,保证每人每瓶输液正确;制定静脉穿刺流程,有效核对患儿信息,作好相关告知及输液注意事项;制定输液巡视流程,规范输液留察区各种标识,提供各种温馨提示,重视宣教。使患儿家长对护士服务礼仪、各种标识醒目、输液流程、护士穿刺技术、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满意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

3 小结

总之静脉输液环节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加强核对,及时和患者沟通,使静脉输液各个环节都安全有效。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也促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和谐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15-16]。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也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慧芳,吴秀云,林盈芝.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23):256.

[2]王惠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c3.

[3]张幸国,赵青威,王子迎.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1):233-235.

[4]Wang L R,Wang Y,Lou Y,et al.The role of quality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Springer plus,2013,2(1):141.

[5]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6]王临润,,张相宜,等.品管圈管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导报,2012,31(6);823-826.

[7]唐宏钦,赵丽,谭小云,等.品管圈管理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10):52-54.

[8]谢学建,宋小骏,王楠.通过品管圈活动减少不合理输液医嘱[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21):1758-1760.

[9]沈志华,张海华,孙丽敏.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差错率的应用体会[J].中国药管理杂志,2013,21(12):1333-1334.

[10]唐红兰,张绪红,田春英,张梅.品管圈活动在减少输液外渗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31-133.

[11]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6-127.

[12]陈三娥,徐惠红.品管圈在降低输液过程中红灯报警次数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12):90-91.

[13]梁美丽,谢伟红,陈雪峰,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24-25.

篇9

某集团公司现金流量表(正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33838 28239 23663

收到的税费返回 0 0 0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0 0 51

现金流入小计 33838 28239 23714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19551 17434 16808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3000 2513 2017

支付的各项税费 2807 2033 1435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4580 3741 4552

现金流出小计 29938 25721 2481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00 2518 -1098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78 -143 -890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7 -2035 2346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535 340 358

间接法一般是以企业取得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有关项目,据此计算出经营现金流量。 用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则是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的差异,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净利润的质量和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得知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动的总体状况。如通过上表可以知道该公司200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是3900万元,并且其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非其他,具有可持续性;现金流出量主要用于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以及支付职工,支出结构正常;企业经营活动流出量主要依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支撑,而不是从外部筹资。再者,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上年数据比较,可以得知企业的发展状况。通过上表也可以看出,该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逐年上升,现金流入量比现金流出量的增长速度快,企业的经营能力逐年提升。如果本期现金净流入量较上期下降幅度较大时,就要关注是哪一个流入或流出项目发生变化。

只有把现金流量表作为日常管理、调度和控制现金的有效工具,现金流量才能被真正控制住。只有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因此企业应定期进行现金流量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潜在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因而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金流量预算包括期初结存、本期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现金余额四个部分(这里仅指经营活动现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一般是指经营性收入,即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带来的现金,可以根据有关的数据和计划销售额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量。承上例。假设该公司2005年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12%,2004年的销售额为24400万元,而2004年比2003年销售收到的现金增长19%(28239÷23663×100%),预计2005年销售收入现金流入量为32520[销售额×(1+预计销售增长率)×(1+销售收现增长率)即(24400×1.12×1.19)]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是指涉及到购买材料、支付人工、期间费用、缴纳税款等支出,这些方面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的多少,可以根据以下方法计算。该公司2004年现金流入流出比为1.1(28239÷25721),那么2005年经营现金流出量为29564(32520÷1.1)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为67.78%(17434÷25721×100%),则2005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0038[预计200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占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即(29564×67.78%)]万元。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其他各项目,见下表:

某集团公司2005年现金流量预算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金 额

期初现金余额 813

本期现金收入 3252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0038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2889

支付的各项税费 2337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4300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支出 29564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额 2956

期末现金余额 3769

通过对上两表比较可以知道,该企业的销售任务与销售回笼额已完成预定目标,采购成本控制了,但工资费用超支。企业决策者可以根据报表中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加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动态管理。

对现金流入量进行管理就是要开源,以市场为导向,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千方百计提高销售收入。这是企业获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的最重要的渠道,也是企业能否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业务收入越多,说明现金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越短,增量越多。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笔生意都不可能是现金交易,存在着大量的商业信用,即形成应收账款。凡是有信用活动就有信用风险,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如一个企业销售收入高,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但应收账款数额也随着增大的话,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企业会因缺乏流动现金而陷入困境。所以企业必须下大力气采用一切方法加速应收账款回收,降低应收账款的比重,并减少坏账损失。

首先,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在制定与考核销售部门的销售业绩时,应把销售收入回笼额以及回笼期长短、坏账损失都要考虑进去,且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有时客户一次性付清货款确实有困难的,也可以采取分期收款方式进行销售。采取这种方式销售价格要比现销或普通赊销高,部分差额可作为销货企业的信贷收入,部分差额可用来补偿采用这种销售方式而受到的损失。制定合理、科学的信用政策;建立规范的应收账款收账政策和严格的企业收款责任制等等。总之,应把应收账款的催收放在和产品销售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快现金回流。

其次,多渠道增加企业现金的流入量,利用暂时闲置资金获得超过持有现金的收益。如企业月初取得现金500万元,月末才能支付。企业可采取7天通知存款方式。目前7天通知存款利率为1.62%,活期利率仅为0.72%,月利息差为3750[500×(1.62%-0.72%)÷12]元,如将用于日常支付的现金暂时用于以上投资,待需要支付时随时变现,其安全性和变现能力与普通存款差不多,但比普通存款能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

再次,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必须立即入账,特别是现金和银行存款,要日清月结,防止挪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对现金流出量进行管理就是要节流,千方百计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存货是企业是重要的资产项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现代企业存货管理的目标。

篇10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体育市场,是指以体育服务为宗旨,体育经营为手段,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专门市场。

本规定所称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体育活动为内容和手段,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进行经营的活动。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下列营利性体育经营活动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一)体育竞赛、体育表演;

(二)体育健身、体育娱乐;

(三)体育技术培训;

(四)体育咨询;

(五)体育经纪活动;

(六)其他经营性体育活动。

第四条**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依法负责对本市体育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公安、工商行政、税务、物价、财政、卫生、劳动、文化、市容、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

第五条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必要的资金;

(二)有符合治安、消防、卫生和环境保护条件的适宜场所;

(三)有符合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场所和设备;

(四)有经过岗位培训、具备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必须经市体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还必须经其他部门审核同意的,从其规定。

体育行政部门接到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从事一次性或者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体育经营活动(以下称临时性体育经营活动)的申请,应当在7日内作出决定。

第七条体育活动经营者不得擅自变更活动的范围、时间、地点。需要变更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的同意,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八条体育活动经营者应当按照省财政、物价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向体育行政部门交纳管理费。

第九条体育活动经营者在核准登记范围内自主经营,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体育活动经营者有检举、揭发、控告、申诉和要求赔偿的权利。

第十条体育活动经营者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合法经营,维护体育经营场所秩序,保证体育经营场所的安全、卫生。

体育活动经营者不得从事有损于身心健康、渲浸染暴力、、封建迷信和赌博等活动。

第十一条体育活动经营者举办体育竞赛或者表演活动的,应当确保竞赛或者演出质量,并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观众的安全负责。新晨

第十二条体育活动经营者举办临时性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地、报酬等资料,报当地税务部门备案。

举办重大的临时性体育经营活动的,还必须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次等资料,报当地公安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在体育经营活动中,从事教练、技术培训咨询,指(辅)导、应急救护等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有关证照,方可上岗。

体育活动经营者不得聘用未取得有关证照的人员上岗。

第十四条未经体育行政部门同意,擅自从事体育经营活动,或者擅自变更体育经营活动的范围、时间、地点的,由体育行政部门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体育活动经营者聘用未取得有关证照的人员上岗的,由体育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规定,应当由工商行政、税务、物价、劳动、文化、卫生、市容、环境保护等部门处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违反本规定,从事渲染暴力、、封建迷信和赌博等活动的,由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本规定由**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11

一、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对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如奴隶社会的家园式的奴隶制管理,封建社会的农庄式的封建制管理,资本主义初期的棍棒加皮鞋式的雇佣制管理,以及后来资本主义的“血汗制”、“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等等。这些经济管理方式,无论在具体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但是在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都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不平等、不和谐、不融洽的状态。当然,经济管理的双重性,使我们有必要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管理经验和吸取一些必要的管理知识。但是,它们在管理上体现的不平等性、不和谐性,是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经济管理上的不平等性、不和谐性不仅是私有制生产关系的体现,也是生产力发展和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障碍。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是一个和谐社会,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社会和谐奠定了经济基础。社会和谐状态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并通过各种关系体现出来。而经济管理的和谐性,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和体现。社会和谐也理应要求经济管理的和谐。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和谐是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的需要,是在经济工作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需要,也是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规范有序的需要。经济管理的和谐性,要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一律是平等的关系,是一种协助合作、配合适当的关系,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再则,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只是相对而言,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这种二者集于一身的状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使经济管理更应充分体现和谐性。经济管理的和谐性,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是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经济管理的和谐性,民利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是在经济过程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和谐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创造活力,激发人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和谐是经济管理工作取得更好更大效益的需要

和谐要求规范有序、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协调融洽。规范有序,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能够找到找准各自的位置,明确各自该干什么和怎么干。如果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一个规范有序的行为准则,人人各自为政,只顾自己随心所欲,只能使经济管理陷于混乱状态。这样不和谐的局面,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经济效益的。

公平、兼顾、协调在经济管理中也尤为重要。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公平友爱、协调兼顾,就会失去信任和支持,就会出现不协作不配合的状况,这样的管理也是不会收到好的大的效益的。

三、和谐是激发经济管理工作活力的需要

篇12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42-02

0引言

随着21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流,我国电力能源行业迅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单方面大幅度促进了火电厂热能动力的空前发展。火电厂热能动力指的是输送到火电厂(站)的将燃料热能转化为动能或高温蒸汽的热能动力系统(蒸汽炉、锅炉等)[1]。热能动力的生产经营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经济效益的起伏波动,直接影响火电厂的发展。

1生产经营

火电厂的热能动力生产经营,要做好机组的全面工作,使工作线安全生产;优化资源的配置,合理分配技术人才和资源使用,维护托管市场和开拓火电检修,促进火电厂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火电厂企业文化,提高技术人员的生活质量。

1.1明确热能动力系统对火电厂经济的影响

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的创造、应用和发展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直接带动火电厂的发展。像应用于火电厂电泵的变速调节系统,应用于火电厂锅炉点火系统的少油点火和离子点火两种技术等。技术改造可以提高设备效率,在确保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由于热能动力系统长期不断地使用或者自身设计上存在的漏洞,要对其进行适时的维护和改造,以保证经济能持续增长。对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技术,论证这些技术对于火电厂的经济促进作用的大小,选用对经济促进大的技术作为首选方案,并且不断进行合理的改造。如新型点火方式选择,少油点火技术比等离子点火技术更成熟、更经济适用,那么,通常火电厂通过高频率地使用少油点火技术来增加经济效益。

1.2普及火电厂技术人员经济学知识,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在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的热能动力生产中,多数火电厂都重视生产经营和技术引进,忽视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意识,导致技术人员对经济学知识了解不多,使全体技术人员采取简单的思维解决经济问题。每一种技术的运用都是经济学问题,生产中的技术无一不涉及经济学问题,技术与经济存在内在的互动、促进和制约,而且,作为产业生产最强手段,技术的经济目的性质非常明显而突出。火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日常生产工作都与经济学知识息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基础的经济常识很重要。只有掌握、熟用一些经济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人员才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的每项生产。那么,就要在经营管理上实行工程技术精英制,培养熟悉生产又掌握经济学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根据电价和燃料成本确定生产方案,在指导技术人员生产的同时,制定竞价上网的百家方案,加强生产和经营的结合,以便火电厂由劳动力生产型向技术经营型转变。

1.3建立热能动力经营和生产相统一的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

以利润为中心分层次地建立经营指标和生产指标,并使经营指标和生产指标紧密联系,分析各项指标对火电厂收支的影响已达到分析各县指标对利润总的影响。整合、改造现有的管理体系,将经营指标和生产指标统一,围绕最大利润制定火电厂各项管理措施,力求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生产目标,根据市场和实际情况生产经营。

2改进方向

要实现火电厂安全发电、供电的发展要求,就要对热能动力的生产经营进行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以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对火电厂热能动力的生产经营的深化改革主要在工作流上。

2.1空间数字化、虚拟化建设

火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的工作流是一条流程化管理的工作流主线,工作流的空间数字化、虚拟化等都是设计火电厂总体工作流的关键。热能动力生产经营工作流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现代化建设应与生产系统建设同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注重信息应用集成,建成全面到位、与时俱进的管理系统,以建设跨时代的热能动力生产经营工作流促成火电厂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

2.2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

企业的信息化涉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管理理念、工作模式、运作机制及业务流程的调整,涉及企业全面性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以推进工作流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火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转型。那么,就要在火电厂热能动力生产经营中建立企业价值链运行模式,加强控制盒优化热能动力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高效、科学性的经营管理,提高火电厂的综合管理能力。

2.3建立先进的基础网络和标准的数据管理规范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把原本相连的厂网分离开来,造成火电厂燃料的定价存在矛盾,不利于火电厂成本核算和上网竞价。火电厂的成本核算和竞价上网系统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智能地处理热能动力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分析、统计制约发电成本的各种影响因素[2]。核心业务应用系统根据用电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运行方案,预测不同方案产生的经济效益,选择可带来最大利润的运行方案。成本核算系统监控和分析火电厂燃料、转机设备、维修材料、财务等,给热能动力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因而,根据火电厂的总体目标,在管理组织构架中,建立国内先进的基础网络设施、标准的数据管理规范,促成核心业务由于系统的功能全面性、分析精确性,提高热能动力生产经营运作流程的健全和一体化。

3 结论

我国市场经济全速发展,热能动力的发展在电力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热能动力的生产经各方面存在问题,极大地加大了火电厂的压力[3]。只有在热能动力的生产和经营两大块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技术改进,才能给火电厂创造赢面,缓解热能动力发展给火电厂带来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