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5:53: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环境管理与工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工程现场、环境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it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ot only can show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f enterprise culture, more show deep management level of an enterprise.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alysis several points in this field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t the scene
一、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组织措施
1、 建立施工现场全面的环境控制系统建立全面的环境控制系统,设环境管理总指挥技术和施工总负责层层分解定人定责分工明确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环境管理总指挥是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负全面责任。技术总负责是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项目环境技术管理。 施工总负责是项目生产副经理负责项目环保施工管理。技术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为环境管理员。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设大气、固体废弃物、废水、噪声、振动和光的6 个防止污染组由6 个环境管理员任组长施工班组长和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任副组长。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的综合治理认真做好全体施工人员、驾驶员和临时外来辅助工等的自觉保护环境意识如利用企业报、民工学校、宣传栏、宣传标语等为阵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搭建工作平台做好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结合起来的宣传教育。 对现场污染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按要求报批连续施工时间并予以公布。经常与当地居村委会、周围居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等进行联系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及时解决问题。若有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经济补偿与礼节解释工作取得有关部门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并限期整改。
3、 完善施工现场环境管理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将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做到责权分明管理有序防止互相扯皮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岗位责任制 环境责任岗位主要有环境管理总指挥、技术总负责、施工总负责、环境管理员、防止污染组组长、施工班组长、分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和责任区负责人等并明确各级环境管理人员职责。(2) 环境检查制度 由环境管理总指挥组织的每季、月、旬进行定期检查由施工和技术总负责组织的季节性、节假日检查和机电、消防等专项检查由环境管理员和防止污染组组长组织的日常检查由防止污染组组长和责任区负责人组织的班前检查由班组或分包单位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3) 环境教育制度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三类人员培训教育、施工技术交底和班前活动等都要有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内容。特别要做好经常性现场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栏、警示标志、宣传标语和环保录像等多种形式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教育。
4、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是指导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具体行动的纲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环境污染隐患如果预见不到或管理不善环境将受到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与危害。防止大气粉尘、废气污染及其造成的危害。
(1)施工现场垃圾杂物要及时清理。清理多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垃圾时采用定制带盖铁桶吊运或利用永久性垃圾道严禁凌空随意抛撒。
(2)施工现场堆土应合理选定位置进行存放堆土并洒水覆膜封闭或表面临时固化或植草防止扬尘污染。
(3)施工现场道路应硬化。采用焦渣、级配砂石、混凝土等作道路面层有条件的可利用永久性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时洒水和清扫养护防止道路扬尘。
(4)易飞扬材料入库密闭存放或覆盖存放。如水泥、白灰、珍珠岩等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入库存放。若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以防止扬尘。运输水泥、白灰、珍珠岩粉等易飞扬的细颗粒粉状材料时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货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
(5)施工现场易扬尘处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使一网两用并定人定时清洗粉尘防止施工过程扬尘或二次污染。
(6)车辆不外带泥沙和不洒污染物。装车时不应装得过满行车时不应猛拐不急刹车。卸货后清扫干净车箱注意关好车箱门。场区内外定人定时清扫做到车辆不外带泥沙、不洒污染物、不扬尘消除或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7)禁止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 如焚烧沥青、包装箱袋和建筑垃圾等。
(8)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应安装净化消声器防止噪声和冒黑烟。
(9)施工现场炉灶如茶炉、锅炉等采用消烟除尘型烟尘排放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0)拆除旧有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并且在旧有建筑物周围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和草帘搭设屏障防止扬尘。
(11) 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害 ,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固体废弃物临时贮存场所用砖砌成池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对储存物应及时收集并处理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回收再利用。
(12)固体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分类、密封、覆盖避免泄露、散撒并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
(13)施工现场应使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工器具、临时设施、灭火器和各种物质的包装箱袋等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14)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或杜绝工程返工避免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
(15)施工中及时回收使用落地灰和其他施工材料做到工完料尽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16)防止废水污染和危害,施工现场搅拌站的污水、水磨石的污水等须经排水沟排放和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避免污染水源。施工现场存放油料、化学溶剂等设有专门的库房必须对库房地面和高250 mm 墙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或刷防渗漏涂料等。领料使用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而污染水体。
(17)施工现场临时厕所的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污染水体。
5、定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对所有的班组成员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文明施工教育,定期进行大课教育,并用板报、讲座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应知应会考核,以提高全体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自已应尽的义务。
结束语总之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就是实现施工企业整体优化。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在生产现场的深化和体现。通过大量施工实践证明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施工现场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能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消除施工现场的外部干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但由于施工受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近年来出现地球变暖,这都是由于人类对于自然没有正确的认识。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在不断的进步,在进步的同时也有很多的问题暴露出来,最为突出的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问题。因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效益,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起步。
一、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来看,所有的工程都要接受环境的评价,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环境评价显的尤为重要,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涉及的地域较广、且影响的人较多,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的管理与监测一定要加强。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就越来越重视。环境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的改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问题才能促使水利水电工程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土地的影响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庞大,对于区域的占地较广,就会造成很多居民的被迫迁移,当居民迁移后对土地进行利用。影响土地环境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促使水库淹没了很多的土地,使很多以耕地为生活主体的农民被迫迁移,到别处重新开荒造地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第二个方面就是不仅仅只有水利水电工程对土地征用,还有其他的建筑行业也会对土地进行占用。第三个方面就是当水库中的水蓄满时,由于一些自然环境的作用使得水位的升降不断变化,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一些滑坡、崩塌等危害,这样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威胁。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造成水土流失,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地面的占用,将原有的房屋等一些设施都迁移,这就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就会造成水土流失。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进行砍伐和处理工作,迫使原有的天然植被和灌树林消失,造成地表的状态,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尤其是当雨季时,水土流失的状况特别严重。对于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废弃物的堆放也可以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
(三)水利水电工程对植被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土地的占用迫使居民迁移,这就会造成居民在建房过程中对于树木的砍伐利用,对于森林植被造成破坏和不利的影响。
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计划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其相较于普通工程而言,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洪、发电以及用水灌溉等,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容和计划方案,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的管理体系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例如:政府环境保护、施工单位等很多的部门和成员。
(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测体系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的监测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环保移民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对于影响环境的因素由环保移民部与环境监测机构共同承担。利用监测机构能够充分的减少业主的开支和增加技术与设备上的利用率。
(三)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体内容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主要影响在于施工人员和水质以及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还有一些影响比较普遍,例如:水生植物、土地植被、水土流失、废物排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中心内容。
(四)加强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与监测的队伍中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进行评价与监测的过程中,由于项目本身复杂且庞大,涉及的人员也较多,因此应该让所有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加入到管理与监测的体系中来,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进行管理与监测。可以通过一些环境安全教育课来提高公众对于环境的管理与监测意识,对于整个项目中所涉及到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公开,让所有的人员都参与到其中,这样就能有效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
结束语
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深远,因此,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一定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好的生活环境才能给人们带来健康。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进步趋势,对于人们日益生存的环境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希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不断的在发展中保护环境,这样才能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彭盛华,翁立达.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探讨[J].水利学报,2001(10).
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兴起,逐渐的形成新型的水电工程,将集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为一体,工程的组成越来越复杂。这就更要求我们更要注重其对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它是发挥工程效益,减免工程的不利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研究发现,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工程可行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其问题的严重性具有敏感的特点,为此,国家专门设立了相关的机关单位对其合法性,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由此可见,环境的管理和监测是水利水电的重要环节,要想稳步快速的发展必须抓好相关的管理。
1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的特点
要想制定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首先应当对其影响的环境特点了如指掌,才能有针对性的建设。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主要的特点是影响的区域范围广,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在工程的建设中,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减免措施。
1.1 库区的影响表现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人群健康、土壤侵蚀、社会经济等因子,主要是库区中水质的影响。决定其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水库淹没和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
1.2 大坝施工区的影响表现在是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区卫生、水质、大气、噪声、景观等,主要的因素是施工时间的长短。
1.3 坝下游区的影响表现在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等,但是其影响不全是弊端的,也有利端的一面。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由此看来,要想改善工程的环境带来的隐患,需要在这三方面加大投入,时时刻刻重视相关的动态变化。
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相关措施
要想管理好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首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环境的相关方案,理论结合实际,组织专业的讨论研究小组,仔细分析当下的形式,认真总结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问题以下是本人在一地区做的拟定计划。
2.1 工程环境管理体系工程的环境管理体系由工程业主、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施工承包商、合同服务提供方和世界银行环境官员等组成。各个部门一定要尽责履行相关的任务,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与其他部门相辅相成,互利共赢,在实际工作中,分配好自己的工作关系。有矛盾出现时,相互协调,不能僵硬的持续自己的观点,讨论的形式解决纠纷问题。例如,环保移民部经理由公司一名副总经理兼任,另配备5名专职人员,不怕人员多,并不是多人力的浪费,而是为了把工作做的更到位更完整。
2.2 工程环境监测体系工程的环境监测体系主要由工程业主的环保移民部和有关各类环境监测机构组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部门的设立还不够完善,应当加强其管理范围落到实处,所以要将工程环保移民部委托有关各类监测机构,完成和规划相应环境因子的监测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把容易忽视的问题,具体化详细化,有利于快速有效的解决。同时,对于监测机构在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上的使用,也有很大的优势,减少了固定资源的浪费。
2.3 工程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的主要内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成果,所以必须分析好相关的影响内容,根据其影响环境的因子,制定针对性的策略,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总结,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旋工人员健康、水质、大气质量、噪声、施工迹地、水生生物,土地利用、库区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等方面。工程业主环保移民部实施环境管理与监测的活动,一定要安排的妥当,在上级政府部门来检查时。给予详细的检测内容表格,使其一目了然。
2.4 做好库区的动态水质监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动态的工作,工作人员应当定时定量的进行巡查,这就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文部门密切配合起来,并且要开展取水许可水质监测、责任河段水质监测、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突发事故水质监测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等。把各项需要监测的工作必须落到实处,然后适当的做工作总结报告,详细的记载相关的数据和相关的内容,及时的向上级汇报情况,同时,为政府提供很好的规划和决策依据。
2.5 环境监理的岗位职责
施工区开展环境监理的一项重要责任是,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保设施落到实处,不能纸上谈兵。环境监理工程师必须遵守《实施意见》中相关的职责,按其规定,把工作做好。环境监理人员应对承包商提出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参加完工后的工程验收中关于环境的影响是否有破坏的建设,保证与环保有关的单元验收必须有监理师的签字,保证每一个监理师对工程中有关环境建设的那部分,清楚的了解。
3 环境管理与监测的思考与建议
3.1 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是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
施工期环保费用是间接计入标底的,然而环境保护效益是通过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表现其价值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承包商,导致其投入没有产出的“负效益”。所以环保工作,必须有强制性和被动性。
3.2 完善合同标书环保条款
合同标书有关环保条款的内容还不够完善,但是监理的依据是合同书,这就要求完整的规定。并且注意细节问题的规划,很多严重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对小问题的忽略,导致越积越多,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在招标设计阶段,深化环保工作、规范技术等有关环保的工作是环保的理论保障。
3.3 环境立法的实施
环境立法能够为环保措施的顺利实施提供强制性的保障,如果有违反的人员,要根据其规定,给予一部分的处罚,警告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处理环保的问题。只有通过环境立法,才能在资金上、组织管理体系上,有效的保证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理的工作正常的开展。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中,立法的相关规定十分匮乏,应当及时加强。
3.4 组织机构
承包商以及分包商是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想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必须加强其组织机构的建设。要求现场经理和高级职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强,并且专业知识要够硬。在环境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下,承包商组建自己的环保机构,在现场监理临时的办公地点,对施工的动态管理进行定时的巡查。由此看来,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环保工作做好的重要保障。
4 总结:
总之,通过本文的论述,了解到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还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策略针对性的解决,这就要求加大监测等一些措施。通过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的拟定,规划工程的建设系统,加强各个部门的责任意识,规定工程业主、施工承包商、合同服务机构的责任,严格监督履行的义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根据实际的勘察状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开拓创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范群杰.高琦河流信息档案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8(11).
[2]夏世民.水利事业应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J].经济师, 2010(01).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四项制度;八个结合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ystem;four system; eight combinations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57-01
0引言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对能源的开采、运用及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下面的表格是有关部门对环境问题所做的统计总结。
基于以上各种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于1996年针对环境工程的管理颁布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由此对环境的管理拥有了一个公用的管理手段,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开展,各发达国家都根据各国自身情况积极实施该标准体系。同样,我国也很快加入到对该标准体系实施的队伍中,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1环境因素与识别方法
1.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活动进行、产品的生产或服务过程中作用在环境的因素,它是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核心,也是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
1.2 识别方法对环境因素的识别通常有两条途径,分别为:对环境因素来源进行识别;对环境因素性质进行识别。在识别过程中要么单独对其进行单方面识别,要么对其进行综合识别,而无论是单独识别还是综合识别都不能正确反映问题的关键,因此,一般的识别方法存在缺陷,对环境因素实施关键点识别显得尤为必要。
2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实施现状分析
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重大环境因素缺乏科学、系统及全面的分析评估,使得重大环境因素的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困难。第二,实施过程中软指标多而硬指标少,在目标与指标的落实执行时,机构、资金、职责、方法、监督检测手段及必需的程序文件与实施细则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配套。第三,社会监督机制缺乏,使得很多制度流于形式。例如一票否决制度。第四,环境保护工作一般化管理多,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不够。第五,很多规章制度不具操作性,在实际的管理实施过程中,缺乏一些操作性强的规范程序。
3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四项制度
第一,在环境保护宏观决策方面,环境保护部门要积极参与,并能将环保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对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第二,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政协视察、人大监督、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实施各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协调、协同作战。第三,加大环保多渠道投资机制的建立;制定有利于环保的经济技术政策与产业政策;加快对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第四,对举报、环评及听证等公众参与制度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的监督作用。
4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要做到八个结合
第一,管理体系要和现行组织机构结合,使有关机构的环境管理职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若是现行机构不健全,我们应首先加强对环保机构的完善工作。第二,管理体系要和现行的环境综合治理中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模范企业结合,参照这些城市或企业等的综合治理及其实施的定量考核的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为环境的整体治理找到有效的政策与措施。第三,管理体系要和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在对环境的初始评审过程中,要对现行的环保制度进行评估,凡是符合其要求的制度都将纳入环保体系;对不够完善的制度要对其进一步改造,使其逐步完善;对不符合标准的,阻碍环保工作开展的制度予以修改甚至废除。要使环境管理各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第四,管理体系要和工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对高耗能及重污染的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进行有效制止,要实施资源的优化配制,将企业清洁生产的计划与对策纳入到环境管理体系中。第五,管理体系要和国家及地方环保的工作重点相结合,确保环境的治理能按计划进行。第六,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要和政府的行政管理相结合。现在很多部门、行业、各级组织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管理水平都没达到ISO14000要求,因此很多法律、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还需要借助行政的手段来落实完成。第七,管理体系要和具体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相结合。环境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是进行环境管理的基础依据,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要。第八,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要实行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的相结合。政府要对其各部门的直属组织进行直接控制,但其具体部门应有所属具体的部门、企业等完成,以此来达到政府的间接控制。
参考文献:
[1]宋洪波.环境试验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2.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不足;方法
1环境工程的任务和管理方法
1.1目前环境工程的任务
目前,环境工程的任务是确保人类活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和谐。环境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管理战略的升级,是为了环境达到更完美的状态。因此,环境工程,不仅要完成任务,并使成本最低,获得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例如,一个产品在在使用中有可能受到环境影响,并影响环境,所以通常做法是把这些产品由其他质量更好的产品所取代,另一个办法是提高产品的周边环境,让他们的工作能力在良好氛围内工作能力最大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工程管理表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体系和产品的环境要求之间没有冲突,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在这过程中很难避免冲突,而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就是管理系统升级。
1.2目前环境工程应该使用的管理方法
目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序、合理和谐统一的管理体系,保证管理的制度顺利实施。此外,为了做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我们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及制度,使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同时,也要责任明确,让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更到位。有效监督环境工程管理,确保科学规范工作顺利进行。
2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缺乏科学性及综合性的预测,导致这些因素指标的制定有很多困难,因此软指标多,硬指标少。因此,影响各指标之间的和谐统一。环境工程管理认识度不高,人们了解很少。我国设立此专业的大学不多。因此,没有相应的专业人才。鉴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环境工程管理培训不多,导致环境工程管理不容易。许多人不了解环境工程管理,这样很难避免浪费资源。由于缺乏宣传,导致大量的环境工程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公布,透明度底低,没有及时发现工程质量的不足,没有让环境管理发挥重要作用。环境工程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环境工程管理监督不到位,导致有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但都不作为,这是很难达到应有的标准和规范。同时,环境工程管理的上级管理者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服务价值很小。
3加强环境工程管理控制的方法
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立足实际,充分认识到形势,分析和解决问题,优化管理体制,让环境工程更好的服务人民,维护人民更好的生活水平,让管理层对此体制认同。在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先进管理模式,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一个标准,为以后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管理系统和规划目标要高度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不断完善,保证目标规划的实现,也验证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规定相关的环境工程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化法律法规,使其更具操作性。还要注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定合理的计划,让员工按计划推进,从而精确的完成工作。应鼓励大学院校发展环境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可以定期邀请环境专家、环境管理专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增强环境管理能力。应尽可能加大宣传环境工程和管理的力度,通过特殊的网络和优秀的管理案例,使人们了解环境管理的经验及杰出成就,并积极参与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
4结语
总之,环保工作已引起全球范围内人们的关注,环境工程管理尤为重要。在环境项目管理中,它具有领先的地位和先进管理体制,保证了环境工程管理的可持续运行,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因此,采取合理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意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视。不仅许多部门都没有意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它的技术、方法和如何操作了解不够,这也是不被重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研究,探索合理的对策,是迫在眉睫的。
作者:王新宇 单位:盘锦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对于建设工程来说,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特别是在施工阶段造成的环境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要对环境问题加以重视。
1 重要性
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在施工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施工不但会对施工现场以及周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施工工作造成妨碍。因此,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对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还有噪音和光等污染进行有效控制[1]。在施工阶段,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垃圾以及废水还有噪声等,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保护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与周边居民,因此,一定要对施工现场做好环保工作,防止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还有噪声污染等。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基本上都是投资以及进度与质量等,没有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要对环境进行保护与改善,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设置专门的环保资金,与环境和谐相处。
2 施工管理要点
2.1 构建环境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完善
从责任与制度方面对各个体系进行完善,对总指挥进行设置,由其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负责,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以及人员调控和设备分配等工作,层层分解,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总指挥要全面负责施工管理工作,总工程师要统筹管理环保技术,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还有质量检验员等需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为了确保环保措施的到位,需要将大气以及废水还有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防治组设置起来,由专门管理人员进行负责。
2.2 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结合施工规范以及技术要求安排施工准备工作,将技术交底以及图纸会审等工作做好。组织人员学习新的技术与工艺。各级人员都要掌握好施工方法与工序,另外还要对质量需求加以重视。
2.3 对施工程序进行严格控制
施工阶段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要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工程记录并签字。对于施工中的关键点,需要对质量管理点进行设置,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2]。结合施工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同时还要对重点部位开展专项检查工作,防止施工问题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4 制定环境检查的相关制度
对于环境管理工作来说,总指挥需要定期组织检查工作,施工总负责人以及技术总负责人开展专项检查,环境管理员以及防污染组组长要开展日常检查工作。
2.5 开展绿色施工管理工作
(1)关于能源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节约能源,同时还要选择比较先进的施工方式以及施工功能设备与工艺,不再使用资源消耗太大的施工设备,对供电线路进行优化设计,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保证运行正常,减少能源污染。(2)关于水资源的管理。水资源是施工中的重要资源,要尽可能减少用水量,避免浪费情况,要使用节水型的设备,并定期检查供水管网,并对其进行维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池以及雨水收集井进行设置,处理雨水与污水,利用处理完毕的水进行清洗车辆以及绿化灌溉等工作。(3)关于材料管理。材料成本占到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对材料进行有效管理,不但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尽可能不使用包装比较复杂的材料,实行回收制度,设置回收点,并依据分类进行回收贮存,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对材料成本进行核对,在预期范围内进行成本控制,防止造成浪费。
2.6 对现场环境管理实行技术措施
(1)防止大气污染。施工杂物以及堆土还有物料存放和运输中的扬尘都是重要的污染源,为了避免大气污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对现场杂物进行清理的时候,要利用桶装,防止杂物扬起。科学选择堆土的位置,并采取苫盖的措施。在对颗粒比较小的物料进行运输的时候,要对其进行覆盖,在存放的过程中也应该防止露天存放。在现场扬尘的地方要对安全网进行设置,同时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洗。在车辆行驶以前,要防止轮胎上的泥沙太多,要在进出口的位置通过铺设石子路或者是利用洗刷的办法将车轮上行的泥沙去除。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搅拌,就要尽量设置搅拌站,同时还要对除尘器进行利用。
(2)防止噪音污染。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噪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设备以及运输车辆都会造成噪音污染。如果施工场地所在的地区人口比较密集,要对施工时间进行限制,在晚上不能够作业,如果必须要在晚上进行施工,那么就要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在施工过程中,晚上车辆行驶的时候,不能鸣笛,在对物料进行装卸的时候一定要轻拿缓放,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不能高声喧哗,高音喇叭是禁止在工地中进行使用的,在对机械进行维修或者是移动的时候必须要利用专门的车辆工具,不能够在工地中直接大规模整修设备,尽量减少噪音。要及时对机械设备和车辆进行维护,防止因为机械或者是损坏造成的噪音污染。
(3)防止水污染。在对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废水污染源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首先,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其次,在工程施工中外排以及渗漏的废水。为了对水资源进行管理,防止废水污染,就必须要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对其排放进行管理。对于施工中产生的所有废水,需要利用污水管道进行排放,不能任由其污染周边环境。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化学溶剂和油料,需要设置专门库房,同时还要对库房中的墙面以及地面做好防渗工作,避免溶剂由于渗漏而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造成污染。在施工场地附近还要对污水收集池进行设置,要对其中的水进行处理,直到与排放标准相符以后才能排放到地表水体之中或者是用其喷洒降尘。
(4)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在对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消耗建筑材料,从而产生废弃物,为了对这些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需要在场地内对专门的废弃物堆或者是废弃物池进行设置,同时还要按照其类别进行处理,如果材料还能够进行回收利用,则需要进行回收后进行利用,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在对废弃物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封覆盖,同时还要运送到专门的场所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要利用环保型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提升施工质量,防止由于质量太差而导致的浪费。
(5)防止光污染。如果工程需要在夜晚施工,需要用到照明灯,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就会影响到附近的居民以及医院和学校等,所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照射光线避免对着居民区或者是医院和学校等,同时还要对光隔离屏障进行利用,从而减少光污染[3]。如果在进行电焊类工作的时候,要在生产车间或者是施工厂房中操作,防止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设工程在不断发展,由于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加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在对建设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效益以及进度和质量进行重视,同时还要对环境问题加以重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绿色管理措施,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实现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0102
1 引言
加强装备环境工程管理,是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的前提,环境适应性对装备尤其重要。我国进行装备工作发展比较缓慢,从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实行管理,但是经过国人的不断努力,装备工作总体已经有很大提升,全面装备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我国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发展比较缓慢,由于观念的不同,国人对装备环境工程认知不足,所以装备环境工程各项制度与试验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从而造成我国装备适应性较低,使装备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提高装备环境工程管理,研究装备环境适应性尤其重要。从根本出发,进行科学研究,使环境工程体系进一步细致化,以保证装备适应性强。
2 装备环境工程总体概念
装备环境工程能够试验不同环境对装备的影响程度,所以加强装备环境工程管理至关重要。在我国,装备环境工程已经作为标准工程来进行开发,并使不同装备研究体系进行协助研究,使装备环境工程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与整个装备研究工程相互协调,共同整合成立整个系统。同时,装备环境工程试验目的是使装备在适应不同环境时,追求装备的性比价。使装备在耐不同环境设计时,进行规格准确的试验。
装备环境工程研究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使环境测量设计全面,完全模拟不同环境,突出特点来进行试验,以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在装备环境工程试验方面,有关部门需要考虑装备的寿命周期,使环境技术综合考量装备的适用性,同时不损害装备的寿命周期,使装备环境适应性达到相关要求,以最适合性价比进行装备的生产和研究,不浪费资源,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
3 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
3.1 有关部门对装备环境适应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我国固有观念不同,人们对装备环境适用性认知不足,使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发展缓慢,大多体现在装备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面对装备环境工程问题,缺少具体责任人进行承担。同时,有关部门缺乏对装备环境的了解,缺乏具体研究方法,我国有关责任部门缺乏对装备环境工程领导,使装备环境工程不能全面进行建设,使现有的制度不能落实,工程化管理措施无法实行。再者,有关部门缺乏对装备环境工程的监督,使装备研制部门对环境工程重视程度不足。
3.2 环境工程试验不规范
装备环境工程试验不全面,负责人用不规范技术进行试验,使装备试验不能通过不同环境要求。工程试验项目不全面,缺少环境特点试验,试验技术与试验设备操作不规范,导致装备寿命受到损伤。同时,试验项目要求不严格,缺少顺序安排过程。在试验过程中,有关负责人采取数值不对,缺乏相依据,无法进行对装备的判断。再者,试验过程比较简单,随意进行试验或是试验项目不全面,甚至在生产后进行环境试验补救,导致装备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浪费国家大量资源。有关部门对环境试验监督较少,缺乏正规质量认证部门,使装备数据缺少正规判定。另外,有关部门的试验场地与设备老旧化严重,试验人员缺乏正规培训,试验资格确认不及时,操作试验设备不规范。
3.3 环境试验方法较少
装备环境试验规范在一定程度可以预期装备寿命,不同环境对装备寿命损伤不同,我国目前有具体规定来规范环境试验项目,对装备进行综合性试验,或是运用不同环境的转变来进行装备试验。我国对于常见的环境项目能够具备相对准确的试验能力,能够使装备进行合理的试验,但是对于特点试验项目,或是综合性环境的试验,我国现有的环境试验方法并不能满足,缺乏相应的试验能力。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改革,装备试验能力也得到提高,但是我国应该更加重视装备环境试验,在原有的试验规格上进一步提高。
3.4 环境工程人才队伍建造不全面
装备环境适应性需要考虑不同领域内容进行研究,所以需要大量人才来建设装备环境工程。由于我国缺乏对装备环境工程的认知,使从事环境工程的人才大量流失,使环境工程发展比较缓慢。同时,环境工程在我国发展缺乏相应的制度,无法进行系统管理。我国并没有设立专门学科来进行教学,培养人才能力不足,使我国环境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不全面,环境工程发展停滞不前,无法进行装备环境试验。
3.5 环境工程适用性研究程度不足
装备环境工程缺乏相应的制度管理,环境适用性技术理论缺少更新,使我国现有环境适用性知识不完善,导致装备环境体系建设不全面,缺乏系统管理,使装备环境技术不能满足当下需求。装备适用性研究程度不足,虽然全面概括整体装备环境,但是使我国装备环境工程发展进度缓慢。而且,由于我国发展比较晚,各项制度建设不够全面,装备环境适用性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缺少装备对比数据,使试验人员无法进行对比,导致环境试验不够全面。
4 完善装备环境工程问题的对策
4.1 有关部门需提高认知
装备环境工程需要进行发展,有关部门需加强对装备环境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了解装备适用性。针对装备环境工程管理现有制度进行完善,对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有关部门需要统一安排,进行研究与分析。同时,我国需成立相应部门来进行管理,建立不同试验室等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责任具体化制度,注重加强对装备环境工程领导,在一定程度指导装备环境工程发展方向,使装备环境工程受到统一指挥,方便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4.2 增加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装备环境工程需要不同领域知识来进行试验,需要相应的人才与知识进行管理。由于我国受传统思想影响,使装备环境工程发展体系建设不全面,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管理,各部门比较松散,无法进行有机结合,效率低下。所以我国有关部门需要进行统一管理,完善装备环境工程制度,建设相应管理机构,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知识,进行充分研究,进一步提高环境试验准确度。同时,建设交流平台,使各行业进行密切交流,探讨试验技术与基础理论,使装备环境工程管理大力发展,提高装备环境适用性。
4.3 增加环境试验方法
装备环境试验需要相应能力来进行,由于我国装备种类繁多,环境试验方面比较复杂,但是我国综合性试验与特定试验方法比较少,导致装备试验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类问题,我国需要加强特定试验项目,按照装备寿命周期进行周密的环境试验,运用科学试验来判定装备对不同环境承受能力,试验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操作,对试验样品进行全方位检查,确定数据符合规范要求。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装备环境工程发展比较缓慢,各项制度建设不够全面,所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重要,依靠专业人才来建设制度,能够更好提现制度的合理化,制定专属装备环境工程制度,吸引外来人才。同时,加大对各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有关部门需要成立装备环境工程专有学科,进行系统化教学,使知识相互融合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装备环境工程大力发展,以提高装备环境适用性。
4.5 加强环境工程管理技术研究
装备环境适应性需要不同领域知识来进行管理,我国需要加强对装备环境适应性重视程度,建设基础技术与知识培养基地,使试验人员能够进行综合性环境试验,能够根据不同数据来进行装备判断。装备研制生产周期中,环境适应性设计是重要的环节。没有基础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就没有保证,发展将失去根基;不积极引进、学习、研究和应用各种新技术,环境适应性研究就难以取得突破,就可能停滞不前,必然制约装备的可靠性。对此各方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5 结语
全球化的发展,使信息流通加快,各行业发展也大大提高。装备环境工程需要有关部门重视,以提高装备环境适用性。根据装备环境工程现有制度来进行管理,提高研究力度,使装备适合不同环境,防止损伤装备寿命。同时,国家应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相互融合各科知识来培养人才,增加环境试验方法和项目,使装备能全面进行试验。有关部门也需要建设相应组织机构,更新原有信念,加强装备环境工程建设,提高装备环境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高化猛. 装备的体系适应性评估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6(6).
[2]裴嵩. 实施装备环境工程的探讨[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5(2).
1.环境监理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研究的意义在于: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落实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理的实施,使环境管理工作融入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变政府强制性管理为政府监督与建设单位自律相结合,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次飞跃。开展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对于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工程监理制度,确保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有效落实,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反映了项目运作和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使项目取得成功。该目标界定了环境监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即进行工程环境保护的三控制,那就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
2.环境监理与工程质量控制
2.1质量控制的原则
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监督和管理。重视事前控制,及时预防和制止可能发生环境影响的各种不利因素,防患于未然;严格事中控制,随时消除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各种隐患;完善事后控制,使承包商提交的工程项目满足设计、技术规范、合同以及环评报告等方面的环保要求。
2.2开展质量控制要点
2.2.1制订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等技术文件
环境监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进行深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环境监理大纲编制环境监理实施方案,作为此后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基础文件。环境监理应在环境监理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分项、分部以及单位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作为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的依据。除此以外,为了保证环境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环境监理单位及工程师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重要环节监理方案、人员培训教材、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应急方案等技术文件。
2.2.2建立、完善工程环境管理体系
在实施环境监理的条件下,工程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建设单位的统一管理、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以及承包商的环境保护等诸方面。因此,督促承包商建立、完善其内部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思想保证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工作管理体系,检查其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是搞好环境监理的重要保证。
2.2.3工程设计管理
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检查、会审工程设计文件是环境监理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地质、社会经济、投资等方面的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变更。此时,环境监理应对变更的设计进行分析,并与设计、环评单位协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这是环境监理开展事中控制的重要环节。
3.环境监理与工程进度控制
3.1论证并分解进度目标,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
要有效地进行工程进度控制,环境监理工程师必须对进度目标进行论证和分解,抓好宏观总体进度控制。因此,对于承包商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年、季、月进度计划)及施工组织计划,环境监理工程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对存在的问题和环境隐患应提出调整建议,这也是监理工程师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3.2严格控制工程进度
进度计划涉及建设单位和承包商的经济利益,监理工程师不能代替承包商制定或执行计划,只能审查批准计划、督促承包商执行经批准并写入工程合同的计划。对于环境监理工程师,为了落实“三同时”,保证环境保护措施与工程施工的同步进行,应与工程监理密切配合,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此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对建设项目某些环境影响的预测也是以某些特定的条件为前提的,环境监理参照各环境影响预防措施的背景进度条件,严格控制承包商施工进度。
3.3疑难问题监理
根据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不同,不同施工段、不同环境敏感点的环境保护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疑难问题(如涉及动物迁徙、夜间施工),环境监理应密切监督期工程进度的进展,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措施,保证其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开展。
3.4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由于影响工程进度因素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进度控制必须采取综合方法,全过程、全方位实施有效控制。进度控制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事前(前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反馈)控制。
4.环境监理与工程投资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他费用开支和其他管理工作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使施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这个工作始于工程项目中标、确认之时,一直到工程项目竣工后的保修期结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做好成本的控制,应该就每一个工序和每一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确保一切开支都控制在计划成本内,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消耗。
环境监理工程师进行投资控制的目的并不在于对工程整体成本的控制,而是监督承包商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因为,在工程投标过程中,承包商为了中标往往将工程单价报的相对较低,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的原因,合同总价必然发生改变,尤其对于工程环境保护,由于其复杂性,很容易引起合同价款的变化。但工程总投资不是无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作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保护工作,其投资控制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工程总体的投资控制,这就要求环境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做好工程环境保护的投资控制工作,保证工程达到预定的投资目标。环境监理进行投资控制的要点包括:
4.1工程预算的审核确认
作为投资控制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环境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预算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其中遗漏或有误的部分进行补充和修改,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在预算中得到正确地体现,尽量减少工程增项、漏项对工程总投资的影响。
4.2进度款核定
主要是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商所完成施工任务中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质与量的核实与确认。
4.3支付控制
支付控制既是投资控制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环境监理参与支付控制主要是通过在核实承包商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工程合同要求的前提下签署付款通知书来实现的。(需要与监理(下转第34页)(上接第39页)工程师协调统一之后)。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如今,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逐步发展起来一种专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管理主要是研究保护和改善环境,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环境工程管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大气、水体、声学、固体等知识都需要掌握和了解,环境工程管理还需要掌握较高的分析测量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现代化测量手段进行检测,并且能够独立判断环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好环境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家对环境工程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工程管理已经在我国工程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环境工程的目标和管理手段
1、环境工程的目标
环境工程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目前环境要求,同时,这种环境要求还不能违背环境管理系统中其他要求,要和其他要求相兼容,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环境工程活动。环境工程管理就是为了从整体上将环境管理系统上升一个层次,使得环境管理达到一个最佳状态。环境工程活动不仅要注重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注重实施环境工程所付出的成本。要保证用最少投资获得最佳环境保护效果。例如:如果发现有一种产品受到环境各种因素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方法是购买更加耐受的产品或者质量更好的产品,或者花费更多资金购买仪器设备制造更好的产品,另一种方法是将生产的产品改善环境,使得产品在较好的条件下工作。如果我们采用环境工程管理方式,我们就会将以上问题纳入环境工程管理整个系统。所以,通过环境工程管理目标以及环境管理系统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得出要使用成本最低的方法,使得环境管理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另外,产品的环境要求一定不能违背环境管理系统中其他要求,要和其他要求相兼容,生产的产品不能够和系统相矛盾,也不能够和系统不协调,尽管从许多方面来说系统中的矛盾比较多,但是,有效的解决这些矛盾可以逐步提升系统的效能。
2、环境工程管理手段
要建立与环境工程相关联的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一定要按照一定管理制度有序的工作,确保环境工程管理有效实施。另外,为了做好环境工程管理,我们还要在这个系统中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环境工程顺利开展。同时,还要有效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使得职责明确化,管理更加到位。有效落实环境评审和监督制度,使得环境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通过科学管理,有效落实,加强监督,保障环境工程顺利开展。
二、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科学、系统及全面的观测,使得重大环境因素的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困难,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软指标比较多,而硬指标却比较少,使得在目标与指标的落实执行时,各方面,包括机构、资金、职责、方法、监督检测手段及必需的程序文件等主观条件不能很好地与实施细则进行协调配合,落实配套,达成基本一致。
2、缺少专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严峻挑战。环境工程在我国还没有引起充分认识和重视,并且它也没有被广大群众接受了解,所以从传统意义上讲,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在全国各大院校中,环境工程专业化培养还极少,所以环境专业化方面的人才更是鳞次栉比。并且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不完善,也没有很好的岗位培训机会提供给环境工程方面的在职人员。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都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有所妨碍。
3、没有大力加强宣传力度,间接地造成了资源浪费。 政府对环境管理工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导致很多豆腐渣工程,没有很好的发挥应有的功效。
4、对环境管理意识缺乏,以及站网和实验室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低。人们没有形成这方面意识,是我们面对的挑战和危机,同时,政府与社会并不高的监督力度,也成为了我们这一问题的刽子手。很多制度只是虚有其表,例如一票否决制度;环境保护工作一般化管理多,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不够;这些制度通常是与我们的制度背道而驰,或是远远脱离了我们生活的预定轨道,在实际实施中,操作性也极差。
三、强化环境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1、提高广泛的意识,充分调动资金储备
现在这个与环境相关的工作还没有被我国人民深入地了解与认同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引导和促进改变观念,由小及大,以保证环境工程工作更好地、更高效地落实。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们始终贯彻从实际出发,去了解、分析问题,于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制定高标准、高质量管理体制,让环境工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有效地保障人民高层次的生活标准,以此得到相关管理层的高度认可和重视
2、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针对以上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手段,不断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要将环境工程管理纳入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范围。同时,在宏观决策方面环境保护部门要积极参与,宣传环保的重大意义,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一些地方重大经济技术决策的落实,区域开发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环境保护部门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与评估,及时将评价结果上报主管部门,以有效控制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调整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其次,各级政府以及各级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要落实相关部门重点负责全民监管的环境管理体系,积极动员社会民众进行有效的监管。再次,建立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有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以及产业政策一定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有效落实。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制定有效的排污收费制度,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促进媒体以及公众的监督。
3、结合各项具体工作,有效落实环境工程管理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因此,我们要结合具体工作,做好环境工程管理。首先,要不断完善环保机构,环境管理一定要与组织机构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更大的成效。其次,环境工程管理一定要和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有效的评估现行的环保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环保制度,将符合要求的纳入环保体系,修改和废除不符合标准的,影响环保工程管理的制度,进而形成完整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再次,环境管理工作要和建设、规划以及工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相结合,要严格控制高耗能及重污染的项目,要积极评估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有效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积极宣传企业清洁生产计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制,确保环境工程管理的有效落实。
4、从基础教育出发,加强学生队伍的团队建设、大力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加强各专业、各学科的融合,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储备专业技术力量,同时加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环境工程培训、管理、实习,提高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结语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许多地方政府也已经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就可能影响到经济建设,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虽然现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一套很完整适用的管理办法,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科学的的管理以及不断的努力,环境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一定能实现。
我国环境监理工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来说我国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实施的是“三同时”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两项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建设项目动工之前进行环保审批以及项目竣工之后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管理却存在不足,使得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并不理想。
1.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目标及发展状况
1.1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目标
所谓工程环境监理,指的是业主委托监理单位依照现行法律和合同内容,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应的建立方式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建设项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生态破坏。具体来说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与业主共同参与,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高环保意识;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确保其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将影响环境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保障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记录完整的监理资料,保证竣工中环保工作的验收。
工程环境监理的目标为保证工程项目中的环保设计与监理文件中提及的环保工作有效实施,并且还必须确保环境影响报告中涉及到的环保的要求得到确认。
1.2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早在2002年,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同交通部、铁道部以及水利部等部门颁布了一项通知,即《关于在重点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建立试点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在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中进行工程环境监理。随着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理念的发展,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内众多工程项目(交通、铁路、水利等)纷纷开始进行工程环境监理。通过对这些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我国逐渐总结出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内容和方式,并逐步模式化和制度化,从而为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当前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
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引起对于其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监理过程的组织模式都有所欠缺,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缺乏完善的工作机制。这样一来因为缺乏相应的规范指导,导致各地进行工程环境监理的监理单位形式多样,建立效果难评价。
2.2缺乏必要的工作依据
众所周知,工程环境监理单位需要依照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相应的审批文件和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工作,然后再同建设施工单位签订形影的工程环境监理合同文本,随后根据合同内容展开相应工作。但是实际上,很多环境影响报告书虽然提及了在施工期间如果采取各项措施保护环境,但是这些环保措施基本上都与实际不相吻合,缺乏可操作性。除此以外,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环境建立合同内容简单、单一,甚至缺乏对监理内容、职责以及建立权限等具体的操作要求,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监理单位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单位缺乏约束力,基本上无法依照合同条款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置。
2.3环保主管部门对环境监理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以常理来说,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必须得到相关环保部门的支持与考核。但是实际上当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因而导致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行政管理力度的缺失,使得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成为形式性工作。
2.4缺乏专业人才和实践经验
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其综合性很强,设计内容众多,这样就需要一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但是以现阶段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水平来说,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大多由与之相关的单位或者部门调配而来。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与能力,但是现场巡视和监测的工作经验却不足,难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5环境监理的实际效果主要取决于建设方的环保意识
在监理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往往为了追求进度、效益而忽视了环保工作。这样即便监理单位与各方签订了合同,但是却无法落实,也难以对其约束。
3.关于我国工程环境监理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
为了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是环境监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当地的环保主管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处,并依照各类工程的特征,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监理收费标准、管理标准、实施细则以及考核标准等。监理单位如果发现施工单位没有将环保工作落实到位,就可以上报当地的工程环境监理管理处,由该部门下发整改通知,如不执行则予以停工的处罚。通过这样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的健全,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将顺利开展。
3.2完善监理规范标准,进一步明确与拓展环境监理内容
当完善和明确了监理规范标准之后,就可以使得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有章可循。所以相关环保部门需要及时进行工程环境监理操作规范、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除此以外,还需要建立和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以及考核评价指标,从而进一步明确和拓宽工程环境监理的内容。
3.3致力于组建更加专业、高效的监理团队
对于从事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人员来说,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专业知识包括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等方方面面。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该熟悉、掌握工程建筑方面的知识,更要了解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就必须加强培训,提高工程环境监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3.4开展行业内交流和国际合作
我国各省市内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发展程度不同,同样累积了宝贵的经验。而国外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较早,他们的工程环境监理实践经验成熟、丰富。我国工程环境监理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开展行业内交流和国际合作,深入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工程环境监理管理机制和实际工作经验。
4.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的保护了我国的环境。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苛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就暴露了众多的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所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更加辉煌迈进,就需要加强我国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完善相关制度,设定科学有效的衡量标准,并组建高效的建立团队,及时与国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田丰,宋磊,席天功,陈众,毕军.中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0).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了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建设发展需要,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在各个主要流域上都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使得我国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水利工程甚至建设在人员稀少,但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区。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占地面积一般比较广,要开设运输通道、料场、弃碴场、办公区、建筑工地等多个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一般都在野外,这就很容易破坏周围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必须要重视环境管理工作,要全面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施工单位的管理,也需要政府加强自身监督力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一、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
要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首先必须在施工之前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法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将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周围施工状况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这一体系中项目经理负责领导,生产经理负责管理,各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其中在进行工程管理时,相关部门要改针对工程项目提前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方案以及环境保护措施,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污染处理问题,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此外,工程管理部门还需要针对项目本身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其他部门在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质量安全部门应该及时提醒,并且要纠正错误的施工方式,尽可能减少由于水利水电施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工程管理部门和质量安全部门其它各部门也要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对于自身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举办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培训和考核,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几率。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毒、尘、噪音等问题,处理好工程废水和生活废水,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施工。
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新建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比如火力发电厂,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而言,可以有效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属于清洁型能源产业。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水径流量,控制和减少洪涝灾害,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新建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局部区域的环境和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2、不利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对策,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修筑一些临时性的基础设施,所以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土地浪费,并对植被造成严重损害。由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大型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森林、湖泊和水土等自然环境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会对施工现场的土地利用、交通路网、就业、技术进步、生产力布局和区域文化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其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业、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会影响地表水质。再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很多废弃的固体建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会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大量尾气、尘埃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周边住户的生活,对动植物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此外,水库水位抬高、水情变化等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水库周边滑坡或坍塌时,易发生地震;泥沙冲淤对航运、水质的影响非常大;地下水位抬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或者沼泽化;水道径流会影响下游的环境。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噪声污染的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所使用的设备都为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这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施工周围居民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噪声污染产生足够的重视,要使用相关的降噪方法,防止噪声污染。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所使用的机器和设备要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尽可能选择使用低分贝的施工设备;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打桩机、混凝土振捣棒以及运输车辆等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对噪声超过我国规定的设备及时的进行维修或更换;合理安排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止在运输过程中鸣高音喇叭,减少材料运输噪声对施工地的环境污染;对施工地的混凝土和砂浆搅拌机等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的位置,尽可能的远离居民区,防治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空压机等高噪声的机械尽量安排在洞内作业,如果要露天作业应建立隔音间,降低施工噪声。
2、空气质量的保护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大气污染问题。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对表面土层和砂卵石进行作业时通常可以直接采用挖掘机械进行挖桩,但是在挖掘岩石层时应该选择凿裂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中的粉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其次在运输水泥、灰煤粉时要选择密闭式的运输方法,也就是在装卸过程中使用除尘方法,运输过程中采用密闭方式。这样才能防止大气污染;三是在制作混凝土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大气污染,要在拌合过程中安装除尘器,并且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防止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四是在施工过程中严禁焚烧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特别是一些有毒的垃圾,这样才能进一步保护施工人员健康,防止大气污染。
3、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全面保护工程周围环境,防止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实现绿色施工,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实现人类生存与自然法展的和谐共处。
4、水土保持措施及环保防腐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渣场,应当严格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有序堆渣。明挖作业面一定要布设截排水沟,并不断完善排水系统。将施工期临时支护、永久支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对开挖边坡进行及时的支护。施工区和生活区各道路的高陡边坡要严格按照要求挡护,以防边坡失稳、坍塌和滑坡,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沿江河两岸布设钢筋石笼挡护网,杜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料倒入江河,堵塞河道。沿江河两侧建设混凝土护岸工程,以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结束语
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全面保护工程周围环境,防止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实现绿色施工,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实现人类生存与自然法展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兴起,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水利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倍受人们的重视。如今,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创造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希望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保护环境,实现双赢。
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一)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水利建设项目主要是利用水资源建设一些对人们有作用的工程。所属的范畴很大,大到三峡水利工程,小到农田灌溉工程。
受到工程的限制,水生生态环境直接受到影响和破坏。在河道上建立水库后,可以使水位提高,,甚至可以改变水流动向。对于水生生物的繁殖和产卵有直接影响,不仅如此,水库的建设,会使水资源覆盖更多的土地面积,造成陆地的淹没,对野生生物的栖息场所造成破坏,减少了觅食范围,给野生生物带来极大的干扰。另外,水库的建设也给周围的陆地农田带来负面效果。
(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目前,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水环境有直接关系,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随着水利工程的大力建设,许多地方的人们需要进行迁移,甚至于一些有文化历史背景的建筑也要被拆除。水库建设后,淹没不少耕地,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对河流生态的影响
多数的水利工程是建立在天然河流上面的,而且水利建设一旦建设完工,就是对其长期的管理和损害。河流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建设水库后,会对河底泥沙,河床带来各方面的变化,直接影响上下游的水质和河流环境。在河流上建设工程,会使得河道上游流水速度减慢,净化能力减弱,水深增大。水库保存水资源时,会使水温发生变化,对溶解氧,水生生物,水体密度和微生物都产生很大影响。
(四)对泥沙淤积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下游河道泥沙的淤积模式。著名的三峡工程,就是这样,未来式下游河水变清澈,泥沙不在堆积,就把泥沙全部拦截在上游或者水库里,这样的做法极大的危害了上游其他的分支河流。
(五)对气候、水温、的影响
大型水库的建设会改变该地区的昼夜温差,从而影响气候、湿度、降水和风速等。水温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体分层温度的高低变化引起。越是下面的水位,温度越低。这样的温度不适合农作物和其他水生物的生存,会影响水生物的繁殖和农作物的产量。
(六)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库的建设对土壤环境具有两面性。通过修建水库,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洪涝,可以疏通水道,保护农作物不受淹没,拦截天然水流给那些需要肥料的农田。但是,由于水库的建设,阻拦了天然河流的肥料流动,使得下游的土壤质量下降,危害了人们的农作物收入水平。
(七)对河口和上中下游的影响
水利建设对整条流域会产生不同大小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库存区,并且都是一些不利影响,对于中下游流域地区,影响都是长期性的,范围广。河口是各水质交接的地方,并且河口的环境条件很复杂。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保护的对策和补救措施
(一)规划要长远,大力发展能源
长远的规划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责任。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考虑环境损坏程度,是否值得这么运行。水利建设必须做出长远的规划,从长远的角度选择性的建设和发展水利。在建设水利枢纽之前,要对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然后进行预测,预测兴建水利可能造成的影响评定,再根据预测的影响程度大小决定是否兴建。
(二)要增加民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施工中减少污染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要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时也要去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法规的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并且在工程开工之前要注意到不要有扰民和污染的事项。如果因为施工而造成周遭环境的污染或者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那必须采取措施进行严格控制。还要加强对空气质量的保护,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对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若因为工作需要会产生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则必须实现情报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完善相关法律
政府部门需要对一些相关法律进行改进和完善,部分项目可能不适合建立在风景名胜区或者自然保护区,还有对于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优质保护区域,需要严禁在周边建设水利工程和大型工程,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生态环境重点考虑,对那些严重损害环境的不法行为,需要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四)建立生态补救机制
建立生态补救机制是为了将环境污染力度降到最低。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法律化和稳定的补救机制。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生境补偿等措施,协调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的关系。如针对河流开发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在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的同时,采用人工增殖放流的补偿措施,以遏制生物资源的衰退。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性的破坏,性质比较恶劣,影响广泛深渊。为保护环境,人人都要参与进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进行环保设计,加强施工环保,完善环境管理,使有利影响得到充分利用,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并采取减免和改善措施,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获得水利工程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我们应努力达到的目标。)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面对和解决。当前水利工作者急需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意识到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发展现代水利,变传统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彬.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