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17 15:53: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产品加工发展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产品加工发展前景

篇1

我国需要用更少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口,但他认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全可以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除了把没有完全掌握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会威胁粮食安全以外,有毒食品是粮食安全的又一大祸患。在食用后会引起人身体乏力、恶心、头疼等症状的毒大米事件曝光后,国人一片震惊。认为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除了遵纪守法以外,企业就像人在社会中要遵守社会道德一样要遵守行业道德,正如总理在2012年“两会”上说的那样:企业家身上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尤其关乎国计民生,在生产中应自觉不越雷池一步。如果粮食加工企业连最起码的法规规定的食品安全生产底线都守不住,企业的存在不但没有了社会价值,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反倒对社会起到了危害作用,那么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二、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突出;一些地区产品单一,精深加工不足,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检测体系滞后,国内外不接轨;加工企业繁多,但有实力的甚少,粮食加工的科技含量很低,呈现小而散且不精的局面,不像国外的大米加工企业等粮食加工企业那样,虽然少但个个都有雄厚的实力,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三、对粮食加工行业总结与指导办法

1重视产品品牌效应笔者认为应让有实力的大企业兼并自身实力弱小的企业,这样不仅可以使生产难以维继的小型粮食加工企业起死回生,又能使本来就有一定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进一步壮大。随时关注国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最新生产动态,不断更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同时通过对大米及其他粮食作物的先进加工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用与时俱进的粮食深加工技术武装企业。放眼世界,将粮食加工标准逐渐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只有目标立下了,企业才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实力雄厚的企业很重视所生产产品的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世界500强企业正是靠品牌赢得世界的尊敬,一家名企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它有一个品牌做支撑。食品行业的品牌效应更是如此,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吃饭穿衣。大米加工企业生产的是食品,如果在这食品领域创立起了品牌,那么势必会比其他行业的品牌吸引人们更多的目光。

2粮食加工企业需要与种粮农户紧密联系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激励农户多种粮食,种好粮食,这样保证了企业有稳定充足的粮食供应,生产加工无后顾之忧,为企业赢利奠定了基础。反过来,企业赢利后需让与之有合作关系的种粮农户体会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从而提高了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由此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会进一步增强,随之而来的是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出的食品品质的不断提升,带动企业知名度的提高。

3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需要同步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理念是硬实力;在互联网上的企业品牌宣传、企业道德是软实力,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需要同步,哪一个方面欠缺了都不行,只有这“两只手”同时抓起来,企业才会不断做大做强。

篇2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措施,为实现“保增长”夯实基础。近期,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带领市委农办、经济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到部分镇(办事处)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听取部分镇(办事处)负责人、企业老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引发了一些思考。一、当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围绕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截止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21家,从业人员7192人,资产总额24.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从业人员6413人。实现加工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5515.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加工产值23.4亿元,上交税金3574.6万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形成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和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食品、水果、木材、饮品、饲料、纺织、白酒等十大类农产品加工行业,其中粮食、油料、纺织、白酒、饮料5个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全市粮食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263家,创产值7.49亿元,占加工总产值的21.4%。(二)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坚持引进与培育、改造与创新相结合,引进新上或改制发展了“蒙牛乳业”、“亚源乳业”、“新世纪食品”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竞争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全市共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三)农产品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全市拥有“蒙牛”牛奶和冰淇淋、“凤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长坂坡”大蒜、“慈化菜”、“仙草”大米、“楚田”大米、“关公坊”系列白酒、“六粮国宴”、“三峡人家”苕酥、“仙人掌”茶等10多个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品牌所占份额达30%以上。清平猪被纳入省级地方标准管理;凤凰山现代生态农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金水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两河镇“长坂坡”大蒜种植基地和王店镇柑桔种植基地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四)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日趋活跃。随着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民创业的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创业平台,激发了部分有意投资者的热情,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日趋活跃。(五)农业产业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化的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强化了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发展了一大批与龙头企业关联的板块基地,使基地真正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车间。仙草米业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在全市建起28万亩优质稻基地;天阳食品在王店村建立了5000亩的红薯基地;新世纪食品公司继续采取“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的方式,通过提高朝藓蓟收购价格来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基地面积。(六)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前景看好。去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攀大附强、借船出海”,转变经营策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改步伐,改变传统的加工方式,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提升产品加工档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前景看好。新世纪食品投资1000万元新上一条生产线,可新增产能3000—5000吨,使公司生产规模达到3万吨以上,计划销售收入达到1.2亿以上。翔鹤食品计划分割肉猪18万头,比上年增加4万头,2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即将投产,计划在宜昌、当阳建5家专卖店,开发终端市场。金桥油脂投资1.2亿元,兴建占地200亩、仓储位达8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关公酒业万吨原酒生产项目预计8月底建成投产,并开发了“关公典藏”、“关公家宴”、“中国红”等系列瓶装酒,计划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澳利龙饮料和亚源乳业公司与太子奶集团合作,投资1100万元新上太子奶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亚源乳业在中部六省订货会上签订了6000万元的销售订单,是去年的20倍。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数量大,规模以上企业逐年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企业个体规模小,龙头企业少。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4家,占加工企业总数的12.3%;共培育省级和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分别占加工企业总数和规模以上企业的5.6%、45.3%,作为龙头企业所应具备的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加工增值的开

 

发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务功能、联结农户的带动功能均不强。同时,因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类同,削弱了全市的整体竞争力,一出现市场不稳定,产品销路不畅,企业就面临着停产的危险。,油菜籽收购价格从最初的2.8元/斤下降到1.6元/斤,因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造成油料加工企业严重亏损,大部分企业停产。(二)从事农产品粗加工的多,精深加工的少。虽然我市部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技改步伐,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有所改进,但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偏低,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整体上还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少,产品档次低,进入中低端市场的较多,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的需求。有的甚至还停步于传统的手工作坊和简单的机械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三)精品名牌少,知名度不高。我市虽然培育了“凤凰王”金水柑、“春之源”食用油等几个国家、省级农产品品牌,但因有些地方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商标品牌意识,创牌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自主特色品牌,产品定位不突出,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四)企业与基地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就是要让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中的利润,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虽然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如新世纪食品采取“三包”方式发展朝鲜蓟基地、仙草米业和龙之泉采取“订单农业”方式分别发展优质稻和红薯基地等,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但多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缺乏稳定合理的有效机制,基地与企业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多数是农产品合同契约型,服务型、保护型不多,加上双方义务和权利不明确或无规范措施,单方面违约或毁约现象十分普遍。同时,我市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才刚刚起步,龙头企业建立的基地比较分散,并且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连接,导致企业在短时间内收购足量的原料十分困难。

 

篇3

加工不只是为农产品找出路、找市场,把产品推出去,而是为其增值、增效,为经营增加新的财富。农产品进行加工,哪怕是简单的粗加工,都容易形成特色,实现增值、增效;粮食加工一般可增值1~4倍,棉花加工可增值2~4倍,禽畜加工可增值1~3倍,薯类加工可增值3倍以上。农产品深加工是一项非常有“钱图”的产业,难怪专家说,“农产品深加工是取之不尽、开发无边、增效无底的黄金产业。”

农产品加工虽有市场发展前景,但并不等于只要一加工就有市场,有钱赚。根据我国目前市场需求情况,农产品加工不能在表面上做文章,应在“深”字上下功夫。

1.要深入分析市场,找出市场的新需求点 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市场来看,简单、粗放式农产品基本饱和,有个性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还非常缺。因此经营者应该深入市场调查,从多层次、多类型的消费中找出新的需求点,推出适应市场的农产品。如,贵州凯里市的谢志新虽有祖传的竹织工艺,但由于过去只加工箩筐、簸箕等简单竹织产品,粗放式的竹品加工,一根中等竹材加工后,扣除成本只有几元钱的利润。后来他通过对市场调查分析找出了新的需求点。于是他改变竹品加工方向,专编织动物之类工艺礼品,结果不仅产品在国内外畅销,而且大大增值、增效;同样一根竹材,加工后,扣除成本,可赚利润100多元,是过去的20多倍。

篇4

一是推进了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可转化各类农产品资源,惠及农户,调动激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了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是龙头企业发挥“领头雁”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产业需要龙头企业作载体,市场需要龙头企业来拉动,发展经济更需要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可带动农户实施订单农业,转化本乡农产品资源回报农民。

四是显现了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双赢的效果,农产品加工业惠及众多农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历史问题。

二、我乡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乡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观地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

一是整个产业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平稳,农业支柱产业可转换为工业产值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水泥制品和砖制品也大多是在本乡销售,更没有形成品牌。

二是产品结构优化不明显。市场销路窄,企业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速缓慢的客观现实。

三是资源与加工对接出现矛盾。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融资难度大。金融部门流资贷款渠道越来越窄、难度越来越大、门槛越来越高是制约部分加工企业达产达效的主要“瓶颈”。

三、下步措施

1、坚守不移地稳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量的数据和不争的事实说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加快工业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农业、工业双跨越的基础。

2、加快加工产业战略调整。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挖掘产业潜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据现有企业建设若干个加工基地,通过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二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导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有远瞻眼光,不能一直停留在传统式的农产品简单加工上,企业要滚动发展,必须在产品升级上档上下功夫。三是实施质量战略,积极扶持企业依靠质量闯市场,依靠名牌提升效益,各相关部门要下功夫积极协调、扶持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研发。

篇5

中图分类号 F32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28-01

云和县位于浙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发展衍生了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近年来云和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初具规模,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但产业附加值不高,极大地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与效益提升,亟需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1-2]。

1 云和县特色农产品现状

1.1 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是云和县传统产业,早在1 800年前先人们就采用“砍花法”种植香菇,通过千百年的技术革命人类已撑握食用菌的人工种植技术,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代料香菇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食用菌成为云和县农业的支柱产业。2013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为6 440 t,产值2.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2%。并已成功研发了杏鲍菇、茶树菇、金福菇、滑子菇等10余个珍稀菌品种[3-4]。

1.2 茶叶产业

云和茶园主要集中在石塘镇朱村一带,全县20年前茶园面积仅有400 hm2左右,现在发展到2 533.33 hm2,增长了约6倍;全县从事茶产业的有6 000余人,有1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同时该县还积极打造“云河绿羽”“仙宫雪毫”“金枝玉叶”等品牌,茶叶产业对云和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强的推动作用。2013年全县茶园总面积为2 533.33 hm2,总产量805 t,总产值达1.10亿元。

1.3 雪梨产业

雪梨为云和县名果,至今已有54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全国市场都有较好的口碑,销售业绩高。云和雪梨作为浙江省的三大传统名梨之一,具有果大汁多、肉细味甜、爽脆美味等优点,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在各大超市卖场广受欢迎。目前全县栽培面积已达1 440 hm2。

1.4 板栗产业

板栗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以科技示范园为引领,带动全县板栗产业发展,由于经济效益高,全县合力推动产业发展、品种开发,板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云和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基地项目的建设、无公害板栗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云和板栗的质量及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全县有板栗2 000 hm2以上,从事板栗种植的农户有5 000余户。

1.5 有机鱼产业

云和县是渔业大县,水域面积3 466.67 hm2,水域范围内水质优良、光照充足、水面开阔,适宜于渔业生产。2013年,全县水域养殖面积达2 733.33 hm2,其中水库养殖2 233.33 hm2,各类水产品产量4 050 t,实现渔业产值5 800万元。近年来,云和县大力发展渔业品牌,不断提高有机鱼的知名度。

2 云和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

目前,云和县共有10余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食用菌类加工企业有13家,茶叶类加工企业有10余家,水果生产销售企业有7家,有机鱼类加工企业有3家,禽类养殖销售企业有3家,蔬菜加工销售企业有5家。但经营规模较小,品牌效益不高,并且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实力不强。

2.2 加工技术与装备落后,增值水平不高

云和县农产品加工还停留在贮藏、保鲜和初加工,深加工产品少,深度开发的产品更少。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经营效益。

2.3 品牌建设混乱

如茶叶产业,全县就有天恩、仙宫雪毫、云禅、梅之源、山里人、天成、高山阿婆等企业、合作社,创建有“金枝玉叶”“秀山翠羽”“云河绿羽”“山里人”“仙宫雪毫”等多个品牌。同类型的产品品牌多且杂,品牌定位不高,难以推广,不仅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5-7]。

3 云和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对策

3.1 推进资源整合

一是加速品牌整合。加快品牌整合步伐,将全县同类型农产品繁杂的多种品牌进行整合,确定全县统一的品牌定位,形成产业发展规模,同时制定统一的生产加工标准规程,并完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在做强农产品品牌的同时,可适当开发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整合研发力量。农产品深加工由于涉及面较广,需全面统筹发展,例如云和雪梨酒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奖,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仍未有雪梨酒的规模化生产。应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合研究,借助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经济效益高的新型雪梨酒产品,必能提升雪梨的经济价值和保健价值,为云和县经济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2 招商引资,加大投入

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使更多的外来企业和商人参与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业化水平。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引进一批加工技术成熟、实力强大的企业进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鼓励企业、大户、经营能手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产品产业基地。

3.3 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在财税政策上扶持。对于示范引领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二是在贷款政策上扶持。目前许多龙头企业由于资金匮乏而难以扩大规模、发展自身实力,因而也不利于其示范带头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应设立农业产业化项目专项贷款,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3.4 积极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向旅游商品深层次开发

特色农产品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应集中于与旅游文化主体相吻合的产品,这样既可借旅游地名声为农产品宣传,又有利于旅游地的推广,是一个双赢的开发项目。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向旅游商品的深层次开发,既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又能推动该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陈月玲.我国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33.

[2] 朱维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业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7):71-73.

[3] 刘春泉.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07(5):22-25,99.

[4] 章杏杏,路建忠.浅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绩效、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25):69-70.

篇6

农产品加工业是涉及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能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能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来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空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切实把它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抓出成效。

主要目标任务是:到*年,培育年产值上亿元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

二、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围绕我县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以茶叶、蚕桑、干水果、蔬菜、水产、畜禽、中药材、竹木加工等产业为重点,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我县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采取“五个一批”的方法,即政府引导组建一批;着眼县外引进一批;因地制宜改造一批;个人出资兴办一批;打响品牌牵动一批,使我县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壮大。

确定一批县级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县级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具有促进本县农业结构调整,连接本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本县农户发展生产、与本县农户利益紧密,带动本县农业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作用。积极鼓励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股票上市等途径,提高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外商内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上,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外来资本投向农业产业,鼓励工商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投资农产品加工业。精心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有效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通过会展招商、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向外招商。

加快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县级经济开发区和有条件的乡镇工业园区,设立农产品加工园区,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骨干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区域结构的优化。

三、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水平

(一)加大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推广和创新力度。加快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先进实用技术,发展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鼓励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以多种形式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推广等部门,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使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形成县乡镇配套,基地、加工、流通相衔接的监测网,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实行行之有效的全程控制;建立健全监督保障体系,把农业环保、疫情控制、产品销售、监督检查纳入法制轨道。

(三)引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上新台阶。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HACCP管理(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及CCC(中国强制产品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对采取国际标准、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称号的农产品,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完善加工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稳定农产品产销关系,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订单农业风险基金制度,有关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规范订单文本,做好合同的签证、公证等服务工作。加强对《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诚信守法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农民的契约观念,提高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按照“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规范行为、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把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种养大户组织起来,组建农产品专业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技术开发、标准实施、市场营销、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功能,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共同开拓农产品市场。

五、加大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年至*年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贴息资金,专项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效益农业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资金,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各乡镇每年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

(二)加大对加工企业用地、用电的支持。经政府命名的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建设所需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由县单列向省市申报;建设用地的级差地租经批准后可全额返还。

县级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电,执行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有关用电政策。其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上(含)的,执行大工业用电价;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下的,执行普通工业用电价。

(三)加强金融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信贷扶持重点,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通过资质评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对部分信誉好的加工企业,应与其建立主办银行关系,或根据企业主办银行的契约,授信授权,对其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以解决合同收购、运贮和加工农产品过程中的资金困难。逐步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四)提供有关税收优惠。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向农户收购并进行初加工销售的农产品(包括农产品的初级产品),可按13%的税率计征增值税,收购免税农产品的,凭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按收购额的13%扣除计算应交纳的增值税。

凡被确认的县级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地方留成的新增部分,前二年由财政全额贴补,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贴补。企业所得税,经财政税务部门审核,从认定的当年度起,比认定的上一年度新增地方留成部分,通过安排财政支出的办法,头两年全额贴补,后三年减半贴补。

(五)农产品运销的支持。县内公路收费站及上江埠轮渡、阳光轮渡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六)鼓励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凡加工企业直接开发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的基地,申报省市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时,优先安排。

篇7

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速实现“五个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培育新型支柱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是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了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与国内先进县市相比,仍然存在着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搞精深加工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五个发展”的要求为指导,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实施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和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37”工程,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企业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推进品牌打造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发展目标

根据我市农产品资源分布、市场前景和农业基础条件,以实施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和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37”工程为抓手,培育发展玉米、小杂粮、薯类、果品、瓜菜、油料油脂、中药材、饲料饲草、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按照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分层次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从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选择9个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我市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重点龙头企业,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

三、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

结合“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丘陵山区小杂粮区、忻定盆地高效农业区”等“三大区域”建设,以发展特色优质产品为重点,努力构建规模更大、带动能力更强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一)玉米加工企业。以我市玉米优势产业为依托,重点培育山西如亮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原平盛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发展玉米淀粉、浓缩饲料、蛋白饲料、配合饲料等系列产品为重点,积极推动玉米深加工项目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以山西石鼓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重点,稳步发展真空、速冻等鲜食玉米产品,拓展玉米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加工。

(二)小杂粮加工企业。结合我市优质谷子、豆类、荞麦和糜黍等特色小杂粮基地的建设,重点培育山西石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原平志强农副产品加工合作社等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小杂粮的主食化、方便化水平,提升终端产品的档次和科技含量,提高小杂粮的加工转化率。

(三)果品加工企业。以山西石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水果分级、包装与保鲜贮藏,梨汁、罐头加工等龙头企业。围绕我市东山丘陵区红枣、核桃基地已初具规模的优势,重点培育1-2个深加工龙头企业。

(四)油料油脂加工企业。以原平市京华油脂有限公司、山西锦绣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胡麻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特色植物油脂加工和小品种保健油等特色油料产品,发展蓖麻等工业油脂加工。

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以增投入、上项目、扩规模为重点,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市、县二级梯次的龙头企业要在制订好五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技改、扩建项目的建设。要建立项目库,充实新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项目支持和服务。积极引导、鼓励、帮助资源型企业,尤其是已退出煤、焦、铁领域的企业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对资源型企业转产中的项目选择、审批、建设等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协调解决好立项、用地和环评等问题。

(二)强化农畜产品基地建设

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特别要抓好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农药残留农产品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根据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采取专业大户和规模种植示范园区、养殖小区等多种模式,推动基地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使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提升我市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原料。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龙头企业要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经营方式,搞好资本运营。要帮助龙头企业采取控股、参股、兼并等形式进行品牌整合、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要支持龙头企业、基地、中介组织和农户之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要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指导和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从2010年开始,我市财政每年拿出30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打造优质特色品牌

龙头企业要实行标准化生产,严格落实“QS”认证制度,逐步推行IS0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产地、基地的认证。对具有区域优势的产品,要以优势龙头企业为依托,对品牌进行整合,打造知名品牌。鼓励和引导企业搞好商标注册和驰名商标的认定工作。龙头企业开展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省、市组织的名优产品展示、展销等经贸洽谈活动,市(县)政府都要列出专项资金给予补贴和支持。从2010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我市财政决定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这方面的补贴。

(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协作,开展专业技术、高新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开发专项费用可从企业利润中列支。市级科技发展计划要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倾斜。要建立科技创新激励制度,采取奖补等形式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从2010年开始,市级科技部门要从研发经费中挤出一定的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企业。

五、加强领导,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环境

(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省财政确定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忻州市政府决定拿出2000万元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龙头企业贷款的贴息。我市也要建立

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决定拿出200万元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用于接替产业部分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山西电源基地建设基金每年在农业生产用电电价中加收的部分,在上缴省财政后全部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交通部门对列入省“513”、市“337”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基地的道路要纳入规划安排修建。水利部门要对列入省“513”、市“337”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的水利设施配套予以支持。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技改资金、科技支农资金等有关涉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权限的前提下,要按照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项目安排整合使用。扶持资金重点用于项目贷款贴息、企业人员培训等。

(二)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要积极协调企业与有关金融机构、投资者进行合作,建立政府、企业、银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合作洽谈会,加强银企项目对接。对列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省“513”、市“337”工程的企业,金融部门要积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对符合银行优良客户条件的给予重点支持,要搞好公开统一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的信贷业务可由经营行按程序和权限考察,并在利率上给予尽可能的优惠。对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所需的农产品原料收购资金,依据企业提供的出口产品订单适时安排放贷。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需的季节性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可采取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多种形式,解决抵押难的问题。要设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委托政策性担保公司经营运作,为龙头企业项目融资提供担保。

(三)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事的农产品初加工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煤、焦、铁等民间资本投资新办和扩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项目,新增税收解缴地方留成部分,执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98号)相关规定。

(四)实行优惠的土地供应政策

列入省“513”、市“337”工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需非农建设用地,可按土地出让现行政策,报经市人民政府优先安排解决。也可采取作价入股、联营、租赁等方式使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于农村建设用地,允许村集体以合作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允许龙头企业通过非耕地开发置换的方式获得建设用地。在土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转包、出租、委托流转、入股等流转形式,依法有序参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营。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建设农产品收购场所用地和兴办畜禽饲养场、水产养殖场及其配套的简易交易场地,用地未永久性固化的,均视同农业生产用地。龙头企业在农业用地范围内的农具房、化粪池、水池等视同农业用地。

(五)实行电价和行政性收费优惠政策

篇8

作者简介:刘倩(1982-),女,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经营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1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33-03

自加入世贸以来,面对经济发展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投入更大精力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是其未来物流业务的发展方向。通过物流外包,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整合与充分利用外部专业资源,降低成本,强化核心能力。目前来看,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尚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发展并不成熟,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物流外包必然会遇到外部与内部的多重风险。本研究将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外包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各种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降低成本

农产品加工企业可利用外包服务供应商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和专业优势,通过提高利用率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物流外包,在产品采购、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投资减少,并真正达到零库存。另外,第三方物流具有强大的购买力和货物载配能力,熟悉物流市场行情,从而可降低运输成本。总而言之,通过和第三方物流合作,利用物流企业专业化的物流水平和信息技术,可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节约运输费用,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成本,进而降低企业成本。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新产品的研发等是其主要核心业务,物流是其非核心业务。自营物流业务方式不仅增加投资,分散精力,且不够专业,得不偿失。实施物流外包既能保证物流水平,节约费用,又能使企业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是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送货是否准时,售后服务质量如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顾客的满意度。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依靠物流公司的专业化服务,将恰当的产品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数量及时送达顾客,保证货物的完整和准确,从而加强服务能力,完善服务质量,缩短订单的配货周期,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

(一)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风险

物流外包是企业实现减少其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规划、外包成本和运输效率,同时会影响企业信誉度和外在形象。错误的选择容易导致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合作中产生矛盾,同时,外包服务供应商大多可以直接接触企业的客户,在了解客户要求上企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企业内部抵制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享有物流企业将提供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同时,但是企业必须面对原有的自营物流与物流外包之间的冲突。内部组织容易产生抵制情绪,因为原有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不仅在物质资源、资金、内部工作流程还包括人力资源方面,一旦采用物流外包的形式就会对企业的整体管理做出重新的规划,在如何处理企业原有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给企业重新带来了值得深思与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另外,企业物流外包的过程,还涉及到利益再分配,意味着以前员工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会被第三方物流所取代,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内部员工的抵制,从而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潜在风险。

(三)物流外包合同签订风险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时,由于是两个不同行业的合作,在业务规划、外包实施、外包业务终结阶段都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有完善的合同对双方进行协调和限制。在合作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外包服务供应商在合作范围、职责、权力、义务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在合作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外包服务供应商作为过失方推卸责任,例如会导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送、制造等,这样不仅会为企业带来资金物质上的损失,更容易使客户的满意度降低,从而有损企业形象,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四)企业信息泄漏风险

传统的自营物流模式至今仍深受农产品加工企业追捧的重要原因在于对本企业信息安全有保障。目前,即使是进行物流外包的企业也大多限于运输的物流外包,而非完全的物流外包。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物流外包必然会向外包服务供应商提供企业的相关信息,其中不免涉及企业内部的信息。这样,外包商就拥有企业大量的信息和技术资源,从自身角度的利益出发,外包商很可能会把企业的信息资源、核心技术、客户信息、商业机密等泄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造成企业重大损失,相关信息的提供对于企业来说也具有潜在的风险。

(五)外包服务提供商的道德缺失风险

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可能随时监控与管理,这期间就是对外包服务供应商道德的一大考验。外包服务供应商的道德缺失更容易产生很多隐患。其一,当客户提出意见时,外包服务供应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没有及时传达到企业,使企业没有及时根据客户意见做出改进。其二,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具备物流业内部专业认知能力,从而在面对物流业内技术改造、流程创新等问题时,外包服务供应商往往会为保证本身的成本与利润放弃创新改造,导致企业可能损失更多更好的机会。其三,在结算方面没有明确的监管,一般只是由外包服务供应商单方面的提供票据与费用证明向企业要求结算,对于企业来说物流外包成本控制比较被动。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物流外包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选择合适外包合作伙伴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供应商时,需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既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应考虑到外包服务供应商的长远发展,通过外包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这样才有利于与供应商的长远合作与持续发展。企业决策者要根据自己企业的模式,选择能够完成企业要求,具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的外包商。首先,要先对潜在外包合作伙伴进行外部调查、分析、研究、评价;其次,对于外包合作伙伴内部管理状况、战略导向、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自身的可塑性、发展前景、信誉度以及运营经验等做出详细评价;最后,综合内部外部评价后找出在经营理念、前景方面最合适的外包服务供应商。

(二)协调改进内部管理制度

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妥善的处理原有负责物流业务的员工,合理安排内部人员,同时对管理机制做出相应调整。改造后的物流部门独立承担物流外包业务,与外包服务供应商一起负责运输、搬运、仓储等一系列物流业务。在这一过程中调整企业内部人员结构,对于独立的物流部门,需要专门的员工工作。另外,与企业其他部门通力合作,达成使企业总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目的。

(三)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条款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共同制定合作原则与方法,合理选择签约方式,明确权责。首先,要明确物流外包的工作范围;其次,制定解决冲突事件发生时解决的方案,以备发生冲突时,可有据可依。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约是明确权责以及合作基准的重要内容。在签订合约时,要考虑到两家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以保证双方实现目标。另外,合约不能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预测,因此在签订合约后出现实际特殊情况在合约中未体现的部分需要双方及时磋商。

(四)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机制

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外包服务供应商需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保密机制。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可以以网络为平台,分享两个企业的市场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物流资源等。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分享平台,两个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双方的业务流程,业务进展情况,有利于两个企业沟通与协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双方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在物流外包过程中,还应该对于信息泄露行为进行防范和限制。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保密机制,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做到互相保密,一旦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加强市场调研与监管力度

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加强主动性,加强物流市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信息调研与比对,及时获取物流市场最新信息,对合作外包服务供应商和整体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有详细的了解,在第一时间了解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最新动态。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外包绩效评价机制。首先,从时间、数量、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其次,建立企业与客户双方联系网络,以便及时反馈客户信息与对外包服务供应商的评价,并以评价标准为基准,对外包服务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 戴玲艳.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探析[J].经济师,2010,(03):110-111.

[2] 李万春.发展第三方物流是降低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根本途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6):69-72.

篇9

一、考察地点情况简介

寿光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9处乡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8万。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六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目前位居第67位,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20__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5.5亿元,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8亿元,农业增加值3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8元,到今年4月底,各类存款余额132.8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

寿光人种菜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国家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有61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被国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寿光市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兴办以蔬菜加工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已有上百种农副产品直接或间接通过加工进入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该市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先后在市区建设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8处乡镇建设了1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其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与此同时,他们开通了寿光到北京、哈尔滨、海南的“绿色通道”,设立了网上专卖店,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开展了直供直销、专柜专销,建立了连锁店,带动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一、经验与启示

在这次考察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整体考察了寿光在农业结构调整,特别市蔬菜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同时,针对我乡实际情况,就如何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重点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考察。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我们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照我乡刚刚起步的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在学到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深深的启示:

近年来,尽管我乡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粮食、瓜菜、果品、畜禽水产品的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粮、菜、肉、蛋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或下跌,农民增产但增收缓慢。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我乡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牵动全局的作用。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的困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第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二)、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2.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

农产品加工业一边连接初级农产品,一边直接面对最终需求,通过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既可以拉动种植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枢纽工程。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一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可逐渐成为带动一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关系。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几点建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和关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枢纽工程,面对农民增收缓慢的压力以及我乡跨入经济强乡进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相应的对策性设计和研究,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针对我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坚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商品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为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提高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积极培育、扶 持鲜鲜食品有限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发展蔬菜、果品、玉米、豆类等农产品的冷藏加工、出口,带动农户发展甜玉米、青豆、草莓、胡罗卜、辣椒等适于速冻加工的农产品;以前岳兴义面粉厂为龙头,发展优质、专用面粉的生产,带动起我乡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并使我乡农产品的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化的生产方向发展,在我乡建设甜玉米、优质小麦、瓜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提高我乡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2.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加工业的发展。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要围绕“优质高效”和适宜加工的品种开展;在种植业上,应大力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青豆的生产;在果菜等经济作物中,重点发展草莓、胡罗卜、辣椒等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冷冻加工品种。为此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调整技术推广的重心,根据加工业的需要,加强专用原料品种开发和技术推广;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完善检测手段,促进优质优价和专业化生产。

3、认真谋划,协调发展。

我乡虽然有鲜鲜冷冻食品、兴义面粉、圣益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却没有一家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对于占我乡农业产值的80的畜牧业来说,应该是一项空白。在我乡今后对农业发展的谋划上,要注重畜对禽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植和培育,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畜禽产品加工业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提高我乡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篇10

寿光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9处乡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8万。近年来,该市紧紧“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六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位居第67位,农业值列全国第19位,是著名的“蔬菜之乡”。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5.5亿元,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8亿元,农业值3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8元,到今年4月底,存款余额132.8亿元,比年初17亿元。

寿光人种菜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了冬暖式大棚蔬菜,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有64种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寿光市是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命名的唯一的“蔬菜之乡”。近年来,寿光市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市已兴办以蔬菜加工为主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已有上百种农副产品直接或间接加工世界20多个和地区,年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该市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区建设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8处乡镇建设了1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全国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与此,开通了寿光到北京、哈尔滨、海南的“绿色通道”,设立了网上专卖店,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了直供直销、专柜专销,了连锁店,带动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二、经验与启示

次考察中,关系,在整体考察了寿光在农业结构,市蔬菜生产的先进经验的,我乡情况,就如何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农民收入,农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了考察。看现场、听介绍,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的,对照我乡刚刚起步的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问题,使在学到许多宝贵经验的,也了深深的启示:

近年来,我乡在农业结构中了的成绩,粮食、瓜菜、果品、畜禽水产品的产量逐年,但供求关系的,粮、菜、肉、蛋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或下跌,农民增产但增收缓慢。农民增收已牵动我乡经济发展全大事。种情况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解决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农民收入,竞争力都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牵动全作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地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收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的,而且可以农业整体素质,农业竞争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应对WTO挑战、国际竞争力的。

(二)、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极其必要,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人们生活的,人们的食物结构了,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2.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还不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

农产品加工业一边连接初级农产品,一边直接面对需求,产品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既可以拉动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又可以带动产业,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枢纽工程。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企业多年的积累发展,可逐渐带动一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与农民了更为密切的利益关系。从而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几点建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的重心和关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枢纽工程,面对农民增收缓慢的我乡跨入经济强乡进程中涉及到的问题,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先进地经验和做法,的对策性设计和,以便在工作中能地解决和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几点: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商品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为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基地建设的整体,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培育、扶持鲜鲜食品有限公司龙头企业,发展蔬菜、果品、玉米、豆类等农产品的冷藏加工、出口,带动农户发展甜玉米、青豆、草莓、胡罗卜、辣椒等适于速冻加工的农产品;以前岳兴义面粉厂为龙头,发展优质、专用面粉的生产,带动起我乡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并使我乡农产品的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化的生产方向发展,在我乡建设甜玉米、优质小麦、瓜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我乡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2.农业结构,农产品质量,加工业的发展。

在农业结构上要“优质高效”和适宜加工的品种;在种植业上,应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青豆的生产;在果菜等经济作物中,发展草莓、胡罗卜、辣椒等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冷冻加工品种。为此要两件事:技术推广的重心,加工业的需要,专用原料品种开发和技术推广;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检测手段,优质优价和专业化生产。

3、谋划,发展。

我乡有鲜鲜冷冻食品、兴义面粉、圣益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却一家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占我乡农业产值的80%的畜牧业来说,应该是一项空白。在我乡今后对农业发展的谋划上,要注重畜对禽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植和培育,社会资金向畜禽产品加工业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我乡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篇11

寿光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9处乡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8万。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六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目前位居第67位,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5.5亿元,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8亿元,农业增加值3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8元,到今年4月底,各类存款余额132.8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

寿光人种菜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国家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有61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被国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寿光市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兴办以蔬菜加工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已有上百种农副产品直接或间接通过加工进入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该市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先后在市区建设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8处乡镇建设了1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其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与此同时,他们开通了寿光到北京、哈尔滨、海南的“绿色通道”,设立了网上专卖店,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开展了直供直销、专柜专销,建立了连锁店,带动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二、经验与启示

在这次考察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整体考察了寿光在农业结构调整,特别市蔬菜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同时,针对我乡实际情况,就如何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重点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考察。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我们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照我乡刚刚起步的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在学到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深深的启示:

近年来,尽管我乡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粮食、瓜菜、果品、畜禽水产品的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粮、菜、肉、蛋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或下跌,农民增产但增收缓慢。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我乡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牵动全局的作用。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的困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第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二)、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2.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

农产品加工业一边连接初级农产品,一边直接面对最终需求,通过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既可以拉动种植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枢纽工程。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一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可逐渐成为带动一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关系。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几点建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和关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枢纽工程,面对农民增收缓慢的压力以及我乡跨入经济强乡进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相应的对策性设计和研究,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针对我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坚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商品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为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提高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积极培育、扶持鲜鲜食品有限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发展蔬菜、果品、玉米、豆类等农产品的冷藏加工、出口,带动农户发展甜玉米、青豆、草莓、胡罗卜、辣椒等适于速冻加工的农产品;以前岳兴义面粉厂为龙头,发展优质、专用面粉的生产,带动起我乡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并使我乡农产品的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化的生产方向发展,在我乡建设甜玉米、优质小麦、瓜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提高我乡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2.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加工业的发展。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要围绕“优质高效”和适宜加工的品种开展;在种植业上,应大力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青豆的生产;在果菜等经济作物中,重点发展草莓、胡罗卜、辣椒等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冷冻加工品种。为此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调整技术推广的重心,根据加工业的需要,加强专用原料品种开发和技术推广;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完善检测手段,促进优质优价和专业化生产。

3、认真谋划,协调发展。

我乡虽然有鲜鲜冷冻食品、兴义面粉、圣益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却没有一家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对于占我乡农业产值的80%的畜牧业来说,应该是一项空白。在我乡今后对农业发展的谋划上,要注重畜对禽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植和培育,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畜禽产品加工业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提高我乡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篇12

襄阳市襄州金穗源面业有限公司位于襄州区伙牌镇,该镇面积167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193个村民小组,9913户,耕地面积117414亩,其中:水田面积35255亩,旱地面积82159亩,农业人口40268人,人均耕地3亩,距市区20公里,境内交通便利,焦柳、襄渝铁路、汉十高速公路、207国道贯穿其中,地势为平岗丘陵地带,气候兼具南北气候之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5.5-16.2℃,无霜期250天,降雨量1000mm,日照时数1927小时,极宜农作物正常生长。土壤主要为黄褐土,土壤质地良好,有机含量1.2-2.0,pH值6.5-7.5,是种植绿色食品小麦的理想场所。该镇与襄阳市襄州金穗源面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优质小麦长期种植购销合同10万亩,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种植技术要求组织生产。

襄州金穗源面业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国家农业政策发展为导向,不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建立了鄂西北最大的粮食储备库,拥有现代化品控监测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生产技术、监测手段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了襄阳市农业产业化“十强”企业、湖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汉襄牌”小麦粉、面条两大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自2013年,金穗源面业有限公司先后投入4000万元,新增生产、检验检测、保鲜等设备,升级现有生产线,形成了3万吨保鲜面、3万吨非油炸方便面的生产能力。新产品的开发投产使得当年新增收入42600万元,新增利润9600万元,新增税收3200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00余人。

发展农产品加工的好处与前景

(一)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实现农业多元、多层次增值。目前金穗源面业有限公司向农户收购小麦的价格是1.18元/斤(2360元/吨),加工成小麦粉后的价格是4000元/吨,面条的价格是6000元/吨,进而加工成保鲜面和非油炸方便面的价格是7000元/吨。公司的农产品加工一边连接了初级农产品,一边精深加工后直接面对终端需求,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即拉动了种植业,又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条件,实现了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且缩短了农产品从田间到人们餐桌的流通环节,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户就业稳收入。通常季节、气候、产量等因素的变化会给农产品原材料的价格带来影响,但是有了农产品深加工的生产线,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不会受到以上因素的波及影响,分散了农户农业生产受自然影响的高风险,在市场价格稳定的情况下,按照稳定的价格向种植户收购,确保农户收入稳定。农产品深加工使得产业链条延伸,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转移社会剩余劳动力,既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