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8-18 09:31: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利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研究状态。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讲了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猴山上有一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叫多多。猴王就利用分饼的机会教育帮助他。猴王分别给每个猴子8块饼,要它们平均分2天吃完。许多小猴子都拍手表示满意,唯独多多大叫着说:“8块饼太少了,不够吃。”猴王说:“那好,我给你16块饼,平均分4天吃。”话音刚落,多多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猴王又说:“那我给你32块饼,平均分8天吃完。”多多还没等猴王说完又嚷道:“太少,太少,还是不够吃。”猴王最后说道:“那我给你64块饼,平均分16天吃,怎么样?”多多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猴王和其它小猴子都笑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学完商不变的性质你们就知道了。

通过“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境,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通过口答列式组成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算式,使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饼,看起来分的饼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饼的块数都是一样的。隐含着量的“变”与“不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商不变的性质。接着提出问题:猴王是运用了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从而揭示课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和思考算式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商不变性质,使整堂课自始至终在这个情境的基础上发生、发展并得出规律。

2 合作交流,还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是微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把学生分成相应的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索、研究,不仅能调动中差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在第一行摆4个,然后提出问题:第二行摆,比多2个,应怎样摆?请小组同学互相研究一下。学生都积极地思考、交流,最后汇报研究的结果,从而得出要先摆和同样多的4个,再摆比多的2个。然后我又设计了一组拍手游戏:①女生拍6下,男生比女多拍3下;②男生拍10下,女生比男生多拍4下。

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例题:美术小组做黄花7朵,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做红花多少朵?提问:怎样求红花有多少朵?再次引导小组同学讨论,学生根据前面的基础,很快就会解答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 启发点拨,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升华

让学生自主地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味地“放”,教师要在重点、难点、关键处进行启发性点拨,疏通性点拨,帮助学生领会知识,解决疑难,实现思维的升华,做到“放”中有“收”。

篇2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验证性实验在教材中已有完美精确的实验结论,实验之初不必猜想假设,实验完成也没有必要评估交流,学生无论实验效果如何,都可免费享用此结论,甚至不必花费任何气力便可坐享其成,谈不上能力培养。而探究性实验一般没有明确结论,学生实验之初就需认真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猜想,并通过实验,评估交流猜想的正确与否,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结论。所以我个人认为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和评估交流能力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关键点。

1.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猜想假设是探究的指路灯,是实验探究的目标。猜想还可吊起学生的胃口,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去,但猜想并非凭空瞎猜,不着边际的胡猜乱想。虽然有牛顿、爱因斯坦在当时看来不可想象的大胆猜想,才有了万有引力、相对论,但这些理论是他们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得出的,而非一时冲动,脱口而出。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1.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合理猜想

初中物理阶段的猜想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对探究问题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猜想。这对学生将来在高科技未知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因素实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根据生活经验:拉一辆车,装的货越重,需要拉力越大;路面越“难走”,拉力越大。猜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当然猜想和接触面积大小、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也是合情合理的,有错误才对正确有更深刻的认识。再如:在探究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时,依据串联电阻的特点很自然猜想出:(1)R=R1+R2,(2)R=R1+R2,(3)R=R1R2……尽管这些猜想都是错误的,甚至不可能猜出正确结论,但同学们都兴致高昂地投入到实验中去,经历挫折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出正确结论。无论探究过程、结论,记忆都尤为深刻,使学生探究能力得以快速提高。

1.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想敢说

在猜想中,有的学生怕猜错不敢说,这时正确对待猜想特别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你的猜想在“猜想”这一环节中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之说。实验考试中猜想的填空是不能空的,猜上就是正确的,树立学生敢于猜想的自信心。

1.3对于学生的猜想,要不吝鼓励和表扬

恰到好处的表扬和夸奖会使人像喝了蜜一样甜,学生尤其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后,更感觉在同学面露了脸,甚为光荣,更加积极思考,认真探究。对于错误猜想,是允许的,教师切忌否定,言语打击,甚至耻笑,否则,学生将低头沉寂,无人敢说。

1.4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上课时,老师板着面孔,对有“动作”的学生怒目而视,甚至大声呵斥,是不会有积极猜想的。给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创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学生不再受束缚,没有思想压力,自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此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状态。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绽放,各种猜想才会产生,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充分展示。

1.5适当引导,循序渐进

探究中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有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教师应适当引导,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循序渐进。例如: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的猜想往往仅局限于电压、电流,考虑不到这么多,教师要耐心引导,不可急躁。

2.培养学生的评估交流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猜想的正确与否,实验验证固然重要,但实际物理实验不是物理模型,它涉及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给实验现象和数据带来偏差,导致不完善或不正确的结论所以指导学生做好评估交流,去伪存真,获得探究成功,才能培养更深层的探究能力。

2.1指导学生评估实验步骤设计的是否合理

实验步骤设计的不合理,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失误。例如:在《测盐水的密度》时,我分给各小组一样的盐水,但测量结果有的组明显偏大,各小组又都坚持自己测的对,经过交流评估他们的实验步骤,发现测量过程中,有的小组是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再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用m2-m1得盐水的质量,然后倒入量筒测体积,这样做将使所测质量与体积不对应,因为烧杯壁上附着一部分水倒不出。有的小组是先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然后减去倒入量筒后剩下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1,得盐水质量m-m1。经评估交流,改正了不合理的步骤,提高了探究能力。

2.2评估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

实验结论与学习知识有明显出入,再次正确操作仍然如此,交流评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探究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后,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也随之改变,得出“电压越高,电阻越大”的结论,这与老师强调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极不相符。通过评估交流得出是“温度”对电阻产生的影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探究的能力。

2.3评估交流实验中系统误差带来的差异,提高探究能力

实验中,器材不可能是理想中的物理模型,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力,存在电阻,自身重力等,使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有出入。例如:理论上,动滑轮省一半力,即F=1/2G,但实验无论多么规范,实验数据都不可能得出F=1/2G,评估原因是动滑轮有重力,有摩擦,不可避免再如: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时,总电压U与各灯泡电压之和总有些误差,评估发现实验电线、灯座存在电阻,而理论分析通常忽略它们的电阻。通过评估,使学生对理论分析和实际实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未来更高层次的探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篇3

“假说”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未知事物或运动规律的预测性解释。“假说”的科研作用,在于它立足已知,探索未知。从现有知识和理论出发,建立与未知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毋庸置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适当授予学生“假说”运用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科研环节与方法,其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信息收集、综合分析、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思维过程,学会发散思维、整体思维,继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假说”的研究方法大体经历如下几个步骤:“假说的孕育”“假说的提出”“假说的验证”“形成的结论”。

例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请设计一组实验,证明铁在潮湿空气里的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实验,画出简图),现象和结论用文字表述。

根据铁与潮湿空气接触这一特定信息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放置于潮湿处的铁器易生锈,而干燥的铁器则不易生锈;表面涂了油漆的铁器不生锈,不涂油漆的铁器在空气中则不易生锈……,鼓励学生思维由一点向外辐射,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想象,大胆提出各种新颖的猜想和实验方案。这就是“假说”运作的第一道程序――“假说的孕育”。

收集学生的讨论意见,综合提出关于铁生锈的3个猜想:①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而生锈;②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而生锈;③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上述猜想,做如下逻辑推论:若猜想①成立,则铁在干燥的空气中能生锈;若猜想②成立,则铁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时能生锈;若猜想③成立,则铁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的条件下才能生锈。

该阶段是“假说的提出”,随后是“假说的验证”。根据上述3种猜想引发的3个“假说”,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集思广议设计出既简单又符合要求的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实验装置,见图1。

静置3~5天,观察各试管中铁钉表面,其中A,B所置铁钉无明显变化,C管中铁钉表面覆盖一层褐色铁锈。结论:铁生锈是水和空气与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化学教学中引入“假说”方法,其深层次的内涵就是让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主动探索,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思维活动,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总结出规律或作出合理的解释。

例2,钠置于CuSO4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CuSO4+2Na == Na2SO4+Cu

②CuSO4+2NaOH == Cu(OH)2+Na2SO4

③Na+2H2O == 2NaOH+H2

④Cu(OH)2 == CuO+H2O

A.①B.①④C.④D.②③

这是一道设计独特的试题,争议焦点在于反应生成的Cu(OH)2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

处理方法有两种:其一由教师作出定性的回答;其二是引导学生运用假说的方法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前者虽省时省事,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倘若选择后者,将如何操作?

(1)“假说的孕育”:指导学生查阅高一化学课本知识:金属钠的熔点较低(97.81℃);钠与水的置换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热促使固态的钠熔为液态的银白色小球;查化学手册Cu(OH)2相关数据,得知Cu(OH)2的热稳定性低,一般受热至70℃~90℃,即可分解为黑色难溶性的CuO和H2O。

(2)“假说的提出”:依据收集到的信息,大胆猜想:反应生成的Cu(OH)2在水溶液中能分解。

(3)“假说的验证”:让学生动手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钠浮在液面上,剧烈与水反应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钠迅速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溶液中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局部变黑;银白色小球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4)“结论”: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使生成的Cu(OH)2部分分解。反应④是可以发生的。故,该试题正确选项应为A。

二、运用“假说”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假说的孕育。提出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方向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规定了探究的方向和内容,是进行实验探究的首要步骤,一般是试题所赋予的问题。来源于:①对教材实验片段的深入分析;②在实验或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困惑。原创题设计时,问题的设计难度应适宜、预设回答的范围要明确。探究性实验的问题不要设计得过于繁杂或开放,尽量将问题控制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达到培养学生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科学探究方法或能力即可。此外预计问题的解决方法要有可行性。充分估计到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有限,生活经验不很丰富,思维模式尚处于转型期,可能对于某些化学现象尚不具备解决的能力。

2.“假说的提出”。科学猜想不是“胡乱猜”,它要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加以支持,为了避免“放养式”的猜想,引导学生科学猜想,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素材,逐步使学生学会运用类比和联想进行有根据的猜想。鼓励根据一定的事实进行猜想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篇4

一、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

对于相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教师采取的是就题论题、机械传授、照本宣科,往往是讲得很详细,出力不少,但教学效果不佳。有经验的教师则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课堂效果显著提高。

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的,衡量问题质量高低的标准应包括难易程度、思维容量大小、思维强度、刺激强度等。只有设计的问题具有足够的思维量,坚持运用让学生“翘脚摘果子”的原则,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也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偏易。如果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学生将茫然无知而失去信心,甚至干脆放弃不学;如果问题偏易,又会使学生养成懒得动脑的陋习,就会泯灭他们求知的欲望。

二、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并非教材内容简单的习题化

有些教师认为,创设自主探究式学习情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教材内容习题化,只要把教学内容编制成习题,并让学生答完这些题就算完成了任务。要在探索中学,克服简单答题、死记硬背、机械地去找答案的不良现象。这样的问题情境既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又是新知识的重点,学生学得灵活,理解深刻,掌握得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然而,有的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如在新课上过多地安排复习旧知识,结果耽误了学习新内容的宝贵时间。还有的因问题安排不当,把学生思维引向了歧途。

三、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都要提高

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有些教师两眼只盯着“尖子生”,设计教学方案总是以少数优等生为标准,起点较高,难度偏大,结果抓了少数人,丢了一大片,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不利于中差生的发展与提高。因此,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要尽可能为全体学生创设适宜的自学情境,按照全体学生的认知情况,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一定梯度。

四、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线。学生只有善于质疑、提出问题,才能形成善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和条件。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中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时,提问:为什么说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时代”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变化?这样的设问,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提出了不少问题。

教材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给学生留一方质疑问难的天地,让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讲解,久而久之,不但使学生养成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推陈出新的独立性品格,而且还大大活化了他们的思维方法,激发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造能力。

五、创设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情境,要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创造条件

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储存知识,而是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情况看,把学生视为储存知识的“容器”,偏重传授,忽视对知识迁移应用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主要是人们往往将知识的应用看成了纯粹的“用”而不是“学”。其实,用的过程也是学的继续,不仅是改变了形式的学,而且“用”的过程本身就是学,通过“用”而使学生学得更具体、更深刻、更有效。

具体说要做到:

一是注重知识应用的训练。即对所学知识要多举应用的实例,如学习某一原理或概念,不能仅停留在学懂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具体应用。试想,如果对知识仅是学会了,而不具体应用,能达到举一反三吗?

篇5

中图分类号:G421;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48-0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见,倾听作为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一种行为能力,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专家研究表明,3岁~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倾听能力的养成也要从学前教育开始。

一、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

一般来说,3岁~6岁的幼儿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好动,理解力相对较差,表达能力比较欠缺。所以,如果选择幼儿没有兴趣的教学方式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而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只有选择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可以理解的内容,才会让幼儿集中注意力。

(1)善于寻找并抓住幼儿关心的话题。幼儿关心的话题往往是他们感兴趣和喜爱的,例如电视里的动画片、少儿电视频道等,是幼儿每天都会关注的。作为教师,可以将幼儿关注的话题作为倾听的切入点,寓教于乐,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活动,让幼儿站起来说一说他看过的剧情,让其他幼儿听,听听他说的是不是和电视里的一样,只要他说出来,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励幼儿下次讲得更好。幼儿本身就喜欢听故事,所以在其他幼儿讲述剧情的时候,都会认真倾听。这样一来,孩子们倾听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不仅能认真听同伴说,而且会更多地关注少儿节目,以便下次能够讲得更好。

(2)选择适合幼儿倾听的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倾听内容。大班的孩子可以选一些相对较长、情节曲折、稍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聪明的喜羊羊和狡猾的灰太狼的斗智斗勇,虽然每次灰太狼都没有吃到羊,可是它依然不放弃,一直不停地向羊村进攻。而小羊们也非常勇敢和聪明,每次都能想到办法脱身。故事里面的每个人物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猜猜、讲讲、听听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从而让孩子们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形成丰富的想象,从中收获兴趣和倾听的激情。

(3)及时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让幼儿在激励中认真倾听。幼儿总是希望得到大人的鼓励,教师在幼儿心里又是极其重要的人物,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指导,运用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例如,当教师在课堂上说错了一个词语,有的幼儿及时发现并勇敢地站起来纠正错误,这正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可以将一朵小红花奖给他,以鼓励他的认真倾听和勇敢纠正错误,引起班内幼儿的惊讶和羡慕,从而告诉他们,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二、尝试多样化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1)用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人倾听的积极性,对幼儿也不例外。因为有了任务意识后,就会积极地完成任务,认真听讲。在听一个故事之前,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倾听,比如在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之前,事先提出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最后它们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妈妈的?”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倾听故事,等老师讲完故事后,请幼儿站起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好的可以奖励小红花或者小星星。

(2)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积累才可以形成的。例如,每天的点名就是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好机会。在点名的过程中一定让幼儿认真倾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耳朵最灵敏,能一次就听清自己的名字。在这当中教师一定要进行鼓励,孩子因得到鼓励而更努力去倾听,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开始时是有规律地点名,然后把点名册上的学号打乱了无规则地点名,幼儿对这种方式特别感兴趣,每一次都会安静地倾听是否叫到自己的名字,慢慢地,就在点名时养成了好的倾听习惯。

三、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努力的同时,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由于部分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忽略了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家长没有进行倾听教育。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需要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可定期开展有关倾听内容的家长座谈会,广泛交流家庭教育中的倾听困惑。对家长而言,应积极主动与幼儿园教师保持联系,共同学习和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及教育经验,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倾听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重视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依据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特征,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将倾听渗透在幼儿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篇6

1.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发展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探究问题,形成主动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的学习过程。因此,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多采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通过质疑、探究过程,从“学会”向“会学”转化,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2.科学新课程顺应探究式教学

宁教版《化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知识的结构编排等顺应探究式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体现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外,还增加了一部分突出科学探究的实验和突出过程体验、科学方法渗透的实验,而且实验不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需要学生做的实验增多。教材知识结构的种种变化,目的是强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增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教材中还增设了一些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的科学小探究,这样可以从熟悉的知识、现象入手,也可以以光盘、实验、多媒体影视中大量的现象为素材,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教材知识的结构安排,提供给学生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品质、习惯、能力。

例如,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等的生锈,进行调查分析,探究生锈因素及防锈措施,做到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获得新知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二、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1. 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的引导

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评价五个环节。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没有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就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在探究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洞察质疑问题的能力,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思考的能力。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问题生长“的土壤,使学生想问;进而引导学生针对内容从不同角度以适当方式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及思维方式,通过一次次探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交给学生提问方法,形成提问技巧,使学生想问、会问、善问,提高学生提问能力,最终形成提问技巧。

(2)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先导。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方向和内容,从而为有目的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避免盲目性,培养学生探究的逻辑思维品质。

(3)制定计划对完成科学探究起引航作用。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完整的科学探究计划,才得以使科学探究活动有计划进行,顺利完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效率品质。

(4)实验与收集相关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实验现象和相关证据是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依据,探究过程中应引导如实纪录实验现象(如化学实验中出现的色、态、味、温度等的变化)、数据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严谨品质。

(5)分析与评价:收集的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纪录,探究的结论是在实验现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或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科学探究中,分析与评价是得出正确结论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恰当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分析指导作用。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巡视学生探究情况,及时给以指导,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缺陷,使学生选择最合理或设计更合理的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或误入歧途等,推动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篇7

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心学生学到什么,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更忽略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立意为能力的发展。课标突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即与物理学相关的自然、生活和社会中的事实、现象等为内容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初中物理教材以科学探究为编写主线,科学探究活动灵活地贯穿始终。苏科版物理课本中活动安排有138次,其中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占了130次,包括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今年暑假有所领悟,知足常乐,知不足者成长。本人报名参加《自然的恩典》西安欧亚学院青少年心灵成长夏令营,热心为学员服务成为了营中一位优秀义工,梦想着成长为一名更优秀的物理教师。夏令营里有着强有力的讲师团队,一位陕西省著名的教育心理专家伽南老师讲:“一件事情重复21次进入潜意识,重复100次成为习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经过130次的课内活动,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物理教学中,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主要的是:

首先,要激发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现行教材在130多个实验中,都千方百计的从学生兴趣入手。活动1.1 探究声音的产生: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在这个环节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用“试一试”给学生勇气完成“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譬如一张纸就有多种发声方法:单手晃动,手指弹纸,双手搓揉,双手猝拉,撕纸片等。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下一个环节是问题的提出:想一想,上述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日常生活的声现象集中展示,经过思考提出问题。学生把自己的发现,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物理问题,从‘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到‘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明确了探究方向。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体验声音的产生,把手指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音叉在振动吗?走下去就是结论。此次活动内容简单,活动环节简单,从活动中能否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是最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在课堂活动中由老师适时说出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声音的产生,是多么好的鼓励性话语,更能激发兴趣和勇气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物理知识深入理解。例如:活动3.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观察与思考:图3-35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激起了观察兴趣,‘浇不灭的烛焰’成为观察的目标。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说说你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这是怎么回事?也许…’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使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方向,平面镜所成的像就是学生确定的观察目标,实验环节的重点观察:物的像是在镜前还是在镜后?观察并比较物的像与物的大小,把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卡片上能否出现物的像恰是所学物理知识重点。又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预先的细心观察形成学生的感性认知对学生学习有积极意义。

篇8

根据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预习,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但预习必须结合实际有所选择,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预习,不是每种类型的课都适合进行预习,也不要在预习的过程中搞“一刀切”,人为地给学生画框框,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

从预习的效果上看,学生完成预习的质量与他们认知水平、思维水平是紧密相关的。那些思维迟钝一点的学生展示的预习成品大多采用抄书的形式,从他们的预习成品中,很难发现他们通过预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那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往往采用标注的方式,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书上用一些自定的符号标注出来,这样,在听课时,就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可以说基本达到了预习目的。

二、探究能力在查找资料中培养

课前,我把要讲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查找相关的资料,由于学生认知风格各异,找到的资料也五花八门,而且有的与课上所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

课上,在讲清本节课的知识后,我都要安排讨论交流环节。通过这节课,要达到三个目的:①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大家,获得伙伴们的认可,从而体验到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②在小组或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将原来杂乱的信息条理化。③通过交流,使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将本节课有关的信息纳入到各自不同的知识网络中去。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与甄别,保留有用信息,剔除无关信息和错误信息。

三、探究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培养

学生的交流能力受他们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我在进行这个过程时,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分三个阶段进行的。

(1)师问生答形式:在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表达能力低,在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师问生答的交流形式。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学生提出问题形式:到了中年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发展,而且在低年级,学生的置疑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培养,因此,部分学生根据课上所授的知识提出一些疑问。

(3)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形式: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上面简单的交流形式了,出现了师与生、生与生多边互动的交流形式。

四、探究能力在体验中培养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15-01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其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包含大量的探究性实验,练习和习题更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前提和保证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定理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物理学的发展也依赖于物理实验。传统中忽略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只注重把现成的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现行教学中我们应该突出物理学科特点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既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物理知识,同时也弄清知识和规律的来源和建立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物理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做好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

课改后为了更好地突出物理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教材特别突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物理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新的物理知识。教材中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等。习题和练习中还安排一定量的探究习题。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实验内容的教学,对随堂演示实验应做到操作规范,现象清晰并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结论。

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做好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从实验中得到相应的物理知识,同时学生探究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创设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给予适当改动为学生创设一种探索环境,这样可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教材中怎样连接电压表一节,为了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压表,是让学生先阅读使用说明书,然后回答问题,这样学生根据说明书认识了电压表的连接方法,这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够。若将该节改为实验,让学生通过试触法来自己在实验中根据各种不同地连接来认识和使用电压表的正确连接,这样改动后既可以使学生对电压表的连结方法认识更加具体,则时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认真组织好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应该认真组织好课外实验,课外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外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操作,由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认真分析讨论,研究实验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规律。找出每个实验中所体现的物理知识和用到的原理,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通过总结使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拓宽知识面,真正做到“玩中有学”。使探究能力在“玩”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但同时也必须注重物理实验与现代教学手段相联系。本着从学生实际和培养探究能力出发,加强其他方面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才能使探究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这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作用,增强其独立性和自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激励学生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读时应注重激活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随之而来的就是预料之外的因素明显增加,需要教师提高应变意识和应变能力。但这些并不影响教师在学生初读前“激活”作用的发挥。众所周知,阅读教材只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教材只有回到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之中,死的东西才能被充分激活,知识才会活起来,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必须让它成为“活性因子”。

(一)动员阅读背景。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对阅读材料并非一点都不知晓,他们可能熟悉阅读材料中的部分内容,也可能对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质疑,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教师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新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准备和有创意的安排。

(二)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就容易形成问题情境。因此在学生初读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之后,经过分析筛选,将问题集中在“节骨眼”上。教师围绕重点内容设计“节骨眼”问题指导阅读,目标自然会很明确;学生带着“节骨眼”问题去阅读,自然兴趣盎然。如教学《诚实和信任》就是围绕“纸条”、“电话”这两个“节骨眼”。

A、围绕“纸条”,研读课文1—3节。(“纸条”在文中是一个重要的物件,虽然没有出现具体内容,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纸条”是怎么写的)1.试写“纸条”,交流并评价。2.各自默读1—3节,思考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原因有哪些?3.设问:责任不全在作者,又无人知晓,作者却主动留下纸条,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诚实、勇于承担责任)4.猜想:开始,小红车主人看到……怎样?后来,看到……怎样?(的确,小红车主人和我们想的一样,可隔了三天,他主动打来了电话……)

B、围绕“电话”,研读课文4—10节。(这次通电话的内容,文中写得比较具体,但开头好像少了一句,我们能否把这句补上?)1.口头补充电话第一句,交流并评价。2.同桌练习对话(课文4—10节,加开头)3.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谢我?4.小结:是啊,一张小小的纸条,几行不起眼的字,一次普通的电话,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好。(让我们读一读深深印在作者脑海里的那句话)5.齐读后提问:你觉得小红车主人说得对吗,为什么?6.拓展:生活中,还有哪些品质比金钱更重要?

二、细读时应注重引导

自主学习还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充裕的时间内、宽松的气氛中,才能仔细阅读文本,有所感悟,有所体验。由于学生的阅读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阅读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决不能当“甩手掌柜”,而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两个方面加以引导。

篇11

1.创设愉快教学情境,激发实验兴趣。

情境是一种感情境界,创设良好情境是克服学习疲劳、增加愉快气氛的有效手段,可激发兴趣,诱导学习动机。奇妙的实验现象、直观教具的应用是最好的手段。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实验,如“白糖遇浓硫酸的碳化”、“白磷的自燃”、“试纸的变色”等实验,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增加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许多实验在试管或烧杯中进行,某些细微的现象不易被观察到,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动一番脑筋,做一些工作,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兴趣。也可以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仪补充。电解饱和食盐水;铜、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等实验,在培养皿中反应,经投影后在屏幕上可清楚地观察到现象,效果极佳。

实验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所用物品尽量是学生生活中熟知的,或者让学生自备。如氯气的漂白作用可让学生自备鲜花。“淀粉”、“蛋白质”、“石灰”等均可让学生在生活中索取,教师演示实验同样。在讲有机酸课时,拿出两个西红柿,学生兴趣倍增,他们急切想知道西红柿的用途,便用西红柿做如下实验:①测酸性:用吸管吸取一点西红柿汁,滴一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成红色。在微热条件下西红柿和锌反应冒气泡(H2);②电解质导电实验;③测有机酸实验:用毛笔蘸取一些西红柿汁在白纸上写字,让它自然干燥,纸上几乎看不出痕迹,然后将纸在火上烘烤一下,纸上很快出现黄色字迹,因为西红柿中的有机酸和纸中纤维生成了酯,酯燃点较低,因此涂有西红柿汁的纸就先被火烤焦变黄。特殊的实验手段创造了愉快的心理条件,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学生兴趣倍增。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可引发学习、探索动机。

2.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探索。

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广泛收集这方面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开展课外活动,弥补课堂不足。鼓励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帮助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如教材问读材料中,介绍石蕊主要成份就是自然界地衣汁。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要求自制石蕊,我们就鼓励他们,有问题给予指导,有十几位同学成功地获取了石蕊,并以家用食醋、纯碱检验,现象明显效果很好。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实践经验,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使他们感觉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学习兴趣,弥补了课堂不足。

二、鼓励质疑,培养观察能力。

1.培养观察习惯,学会观察要领。

观察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养成观察习惯、学会观察事物是提高实验探索能力的基础,也可使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终生受益。课堂教学是养成习惯、学会观察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让学生学会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物质、观察实验仪器及装置、观察实验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等,以及各观察要领,并进行分析、概括,作出结论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可用典型的实验作示范,如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我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回答,由此实验得出了哪些结论,如何得到的。于是引导学生注意下面的观察:①将钠投入水中是沉还是浮;②钠与水反应时发生什么现象;③怎样取用金属钠;④滴有酚酞的水颜色有何变化?等等。

这样既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又可培养观察习惯。

只有实验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课文、习题中的图表、图象、化学式、实验装置等。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观察、观察什么,如图象观察要领。可通过一些实例引导学会观察。如水浴加热、蒸馏、制乙烯都要用到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有何不同。CH4、C2H2、C2H4都能在氧气中燃烧,且CH4、C2H4燃烧热高于C2H2,但只有氧炔焰温度高达3000度,而其它不可以。工业生产设备反应物加入有什么特点(逆向)?根据甘氨酸的结构模型图,写出化学式等。要让学生懂得,学习过程中许多地方都要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才能得出结论。

要鼓励、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全面提高观察能力。西红柿成熟过程中颜色变化、煤炉燃烧过程中现象及颜色变化、鱼汤冷却过程中变化及原因等,都需要留心观察。

2.鼓励学生质疑实验现象,激励观察兴趣。

在铜锌电池实验中,学生提出锌片上也有气泡产生的质疑。针对学生的问题:首先,肯定学生的观察是仔细认真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提倡。然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锌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是因铜片上很快聚集了许多氢气泡,把铜片与稀硫酸逐渐隔开,增加了电池内阻,电流不畅,锌极上形成的许多微电池而产生氢气,这就是电极极化,是电池应用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样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大胆提出质疑的同学得到了肯定和鼓励,而死守书本观察不细的同学受到了启发,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观察和质疑的兴趣,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以后的教学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质疑,如:酚酞试液加入酸中为什么有时会出现白色浑浊;H2、CO、CH4通过玻璃导管点燃,唯有氢气火焰不呈淡蓝色。实验室制得三溴本酚颜色为何略呈黄色。制乙酸乙酯的反应器能否用烧瓶等。对学生的质疑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作出合理解释,教师切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批评指责。长期坚持可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其探索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丰富教师教学经验。

三、创新实验新境界,培养迁移创新能力。

加涅认为:“智慧技能中最高级的智慧技能是高级规则,高级规则可以通过解决问题习得。”在学生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和技能之后,可创设一些实验新情境,由表及里的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将所得知识技能与网络知识挂钩。

在氨的喷泉实验时,学生积累了一些有关喷泉实验的感性知识和技能,根据喷泉实验原理,设计引发喷泉方法。如用氨作喷泉实验,没有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只提供此装置,引发喷泉方法。首先,让学生设计出方案,再归纳学生方案展现:

(1)用手(或热手巾)将烧瓶捂热后,赶出玻璃管内空气,氨气与水接触,既发生喷泉。

(2)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手巾)将烧瓶捂热后,赶出玻璃管内空气,氨气与水接触,既发生喷泉。

(3)打开止水夹,用手指堵住导管口,将烧瓶立正,水进入烧瓶,放回原位,即发生喷泉。

(4)打开止水夹,用指挤压两导管间乳胶管,即可引发喷泉。

(5)打开止水夹,用手拿着石棉网,用酒精加热烧瓶,赶出玻璃管内空气,即可发生喷泉。

将方案以简单的板书板演在黑板上,教师提出问题:以上五种方案中合理的有哪些?不合理的方案,存在哪些不足?问题提出后,学生们思维活跃。他们逐一分析得:(1)中没有打开水夹,(4)操作不当,(5)不符合题目要求,使用了另外仪器和用品。最后得出结论:合理方案为(2)、(3)。最后教师小结:引发喷泉实验原理就是要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实验情境的改变,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及对方案的评价,集思广益,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丰富了解题经验,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创造有意义的表征。有利于学生培养迁移创新能力。当然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仅靠几个实验就能完成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平时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收敛性知识加工能力、相近知识迁移能力、实验实际操作与设计能力、观察能力等,并始终注意贯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四、立足课本,培养综合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对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设计、操作、观察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扎扎实实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清原理、方法、操作,打好坚实基本功。尤其注意在打好基础上发散迁移,如氯气的制法,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时,以课本制氯气装置为依据,可从不同角度,多模式,由浅入深进行发散。

(1)用此装置收集干燥、纯净的氯气,怎样改进?

(2)写出你知道的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3)收集到氯气总少于理论值,可能有哪些原因?还有哪些反应有类似情况?

(4)实验过程中浓盐酸用完,只有浓硝酸、浓硫酸能否继续制氯气?简述理由。

(5)制得的氯气有哪些用途?

(6)在制得氯水中加入碳酸钙、二氧化硫等,氯水漂白能力如何变化?其原因。

(7)用制得氯水滴定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最后一滴恰好褪色,可能有哪两种原因?用实验证明是哪种原因。

(8)制氯气主要操作步骤。

篇12

我们身边有着非常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孩子们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有位幼儿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噼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另一孩子说:“有时我脱衣服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光呢!”许多孩子也有同感。还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于是,我在科学角分批投放不同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静电”现象。第一次,我投放了纸屑、塑料玩具、积木和笔等,让孩子们设法把纸屑吸起来。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只要将笔杆在衣服或头皮上摩擦或用手不停地与笔杆摩擦,笔杆就能将纸屑吸起来。对此,我没有急于否定,而是投放了一些铁质小棒、不锈钢盖子、积木、玻璃杯等材料,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当孩子们发现不是所有东西摩擦后都有吸力时,我及时向幼儿讲解了有关静电的知识,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接着,我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质地的纸屑,如:绉纸、蜡光纸、硬纸板、塑料纸等,并设置问题:“你能通过摩擦将这些纸吸起来吗?”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静电现象与物体质地的关系。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培养幼儿探究意识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些抽象的科学道理讲解百遍,不如让他们亲眼目睹和亲手操作。如认识颜色的活动,老师一不小心把两种颜色滴在一起,幼儿发现后问:“老师,颜色怎么变了?”老师没有作任何说明,而是让幼儿动手操作,看看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幼儿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得出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的结论。当这一结论被老师认可时,他们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更强的好奇心和更高的探索热情。这时老师提供材料,有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三种、四种、更多种颜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来拓展幼儿探索的范围。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倾听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刮风声、树枝晃动声、下雨声、水流声、知了和小鸟的叫声、叫卖声等,并染他们模仿。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我请他们相互倾听心脏的跳动声,抚摸声带的颤动,触摸敲击过的锣鼓面,观看小纸人在鼓面上“跳舞”的情形,使孩子们声音是因振动而产生的。最后,我让孩子们制作小乐器,如用彩色水和玻璃瓶做玻璃琴,用橡皮筋做皮筋琴,用可乐瓶做沙锤,用易拉罐做双响筒,用汽水瓶盖做小铃鼓,用小纸盒做手摇铃,等等,并用他们喜爱的歌曲《西游记》、《大耳朵图图》等作为伴奏音乐,孩子们从中加深了对声音的了解,初步感知了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形成了有关声音产生的初步概念。

三、注重生活的实践,鼓励幼儿探究问题

幼儿园每天都要磨豆浆。有一次,厨房阿姨把黄豆拿到太阳底下晒,一个孩子有了重大发现:“老师,快来看,黄豆生虫了。”我走近一看,果然有许多小虫在爬。我立即把全班幼儿召集起来,问他们:“生虫的黄豆和没有生虫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生虫的黄豆是空的。”“我们这样把生虫的和没有生虫的黄豆分开呢?生了虫的黄豆还能发芽吗?”接着,我把黄豆分装在四只脸盆里,请孩子们想办法把生虫的和没有生虫的黄豆分开来。孩子们都专心致志地挑拣着。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幼儿说:“这样拣太费事了,我奶奶不是这样拣的。她把黄豆放在水里,一下子就能把空黄豆捞出来了。”于是,我启发幼儿对此展开讨论,说出其中道理,并提供材料让他们尝试、验证。后来,我又引导幼儿进行两种黄豆的发芽实验,让幼儿在自然角观察、探索。几天后,孩子们有了答案,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了两种黄豆的区别,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科学的方法,提升幼儿探究热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