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8-18 09:31: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篇1

根据统计资料,我国县域单位(县、县级市、区)的国土面积为9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5%;人口总数为9.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县域经济的GDP约为6.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9%;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477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3.6%;县域经济的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5万亿元,占全国的36.7%,因此,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就整体性来看,县域经济仍未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生产方式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农业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发达。另外,县域经济的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其国有经济绝大多数已经改制或者破产,民营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不强。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或非农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就是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关于我国工业化过程的讨论中,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地位相对萎缩,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村的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包含农业产业化、非农生产和农村城镇化的大部分内涵,农村工业化的实现主体是农村工业企业。我国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工业企业起源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社队企业。农村实现土地家庭承包制后,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出现了农业剩余,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那么进一步地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吸收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因素的刺激下,转向非农产业寻找就业出路就成为了现实的必然选择,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工业化,到1996年乡镇工业产值已达到了5538.76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其推动了县域中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现代化部门大多数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它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低,而农村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本、技术的要求条件不太高。据测算,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相比,具有生产率低、资源消耗量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吸收劳动力就业多等特点,但是农村工业整体上仍然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优化农村工业的经济结构,避开城市现代大工业的竞争,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开发出适合农村工业中的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来带动县域经济中落后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到20%,而发达国家前者是后者的数倍,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要鼓励农村工业产业结构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服务环节方向转变。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偿或低价土地、和睦的地方乡土关系、强有力的社区政府庇护等,来增强农村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目前农村工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大多数还是中小企业,还是在为城市现代大工业企业“查漏补缺”,仍然处于城市现代大工业的夹缝之中。目前,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农副产品市场程度低,使得我国县域的农业产业化面临着巨大的障碍,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扶持发展农业大户,加快推进企业+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的广泛实施。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从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例来看,1994年―1998年5年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了6.6%,平均每年下降1.32%,按此平均速度,到201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预期将下降到33.96%,基本接近于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的标准。中国城市化水平1990年为26.4%、1999年为30.9%,按此速度,2010年预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为35.92%,距工业化第二发展阶段结束时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标准相差悬殊,这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分治制度及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因此,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难以支撑日益递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之目前我国城市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向大中城市转移并非现实,仅仅依靠城市工业及城市第三产业不可能单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再者,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量过大,还会造成大量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中青年人口涌入城市,从而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凋零衰败,农业停滞,这种现象已经在我国内陆省份的一些地区有某种程度表现。因此,要靠“两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农村工业或非农部门,一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业;二是为城市现代大工业提供零部件或劳务,服务于城市现代大工业;三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大中城市的城市工业区、城市经济开发区、甚至是乡镇工业区、城市社区的服务类中小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主要企业类型。实际上,县城、重要区镇基本上是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前后花园或经济技术开放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首先发展毗邻大中城市的这些县城、区镇的经济,以此来缓解大中城市的高失业率,避免“城市病”出现,既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可以促进城乡结合区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发展起到扩散、辐射或激活作用,进一步地为城市现代大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供给和产品的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

各县域单位应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照搬沿海地区或发达县域的发展模式,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利用比较优势,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农村企业工作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来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项目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开发一批新产品,形成以畜禽肉制品、果蔬茶制品、中草药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例如湖北省宣恩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贫困县域,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中突出了特色,其未来5年县域经济的农村发展规划就是发展特色山野菜100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20000亩、每年培植蔬菜加工企业2―3家、发展中药材50000亩,其计划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实;湖北省长阳县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特色清江人文生态旅游项目上,大力打造其特色,获得了很大成功。

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近几年来,县域经济中出现的农村山庄、农村特色饮食服务、农村中介组织及机构、农村中小企业、农业生产服务公司等都是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绝大多数发达的县域经济是靠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越发达,其县域经济就越发达,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正相关性。民营经济是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中的主要经济成分,要大力发展;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条件下,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大社会、小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篇2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伴随着全球影响力日渐强大,一直处在跌宕起伏的高风险运行状态中。现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且深得社会认同的看法是:中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中初级)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中国国家的深度与广度,这种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肯定还能持续很长时间,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过程再带动中国高速发展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是没问题的。这种观点过于天真乐观了。大国发展过程是从来不可能复制的。自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与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地球环境与世界经济进入极为异常、多难与动荡时期,也许人类已经踏入一个需要改变与调整的发展阶段,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模式,美国近百年的大国风光,可能都将过时。中国、上海,都已经走到了人类历史舞台的前台,只有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智慧、更新的潮流、更高的目标、更强的实力,才能在当代人类历史大舞台上,挥洒自如、引人入胜地演绎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彰显东方大国的风采与魅力。

一、引言

自从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产能过剩与出口一蹶不振,迫使中国经济走向更加依赖刺激内需、鼓励创新的战略调整之路。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慢下来,上海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今后这可能会成为常态。假如国内经济今后数年以8—6%的速度增长,上海可能会是7—5%的速度,这对一个超大国家与一个超大城市来讲,都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适应过程。

横向比较,上海作为国内经济中心的地位优势,在弱化而不是在加强。gdp占国内总量的分额不断在缩小,原有的强势地位不断被兄弟城市超越。以2008年为例,上海的gdp是136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7亿元、进出口贸易额3221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4829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136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442亿元、存款总额35589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12083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350亿元、财政收入2382亿元、人口1888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8:45.5:53.7 ;

而北京2008年的有关数据为:gdp是104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9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71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3826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1908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498亿元、存款总额4398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11955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610亿元、财政收入1837亿元、人口1695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25.7:73.2 ;

深圳2008年的有关数据为:gdp是780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亿元、进出口贸易额2999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467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额44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012亿元、存款总额13011亿元、其中居民存款额9058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260亿元、财政收入800亿元、人口876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1:48.9:51.0 ;

人们一直惯性地认为,上海是至少是国内的金融、贸易中心,但事实上gdp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小,金融业附加值、货币存款资源、人均存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已经被北京超越,进出口贸易、高科技产业附加值一直又是深圳领跑,上海经济金融贸易国内中心地位面临强大的竞争与挑战。

再比较比较发展素质与质量。人均生产率、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科研投入、高端产业发展速度等等,已经远落后于北京、深圳等城市。未来是创新的社会,年轻的深圳本身在国内科技创新领域就走在国内的前列,深圳的金融市场同样又充满活力,具备挑战上海作为国内资本市场领先地位的潜力,2009年满载希望、充满活力的创业板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起航,更使深圳的创新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如虎添翼,如果上海不能在代表未来的多种小企业股权融资与转让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中有所作为,从最重要的市场交易量与上市公司数量指标来讲,未来深圳甚至存在超越上海的可能。

有比较才有鉴别。上海与中国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到底如何还是让专家学者们研究分析吧,我在这里罗列数据只是想提个醒:上海要建设国际化的金融、贸易、商业、文化中心,并不完全具备舍我其谁的领先优势。

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改变中国,也在深刻影响世界。2008年开始的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预示着人类一个时代的结束,对中国与上海来讲,危机确实孕育着更大进步与更大超越的机会,关键是在战略战术上如何顺应与把握。

二、现实巨变、困境矛盾、内在逻辑及策略选择

(一)巨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以为地球上发生的标志性的事件包括:网络社会与网络经济开始盛行,911灾难与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以原油达到147美元/桶为标志的能源资源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环境危机加剧、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包括大地震、大水灾、大流行病等等),中国开始真正影响世界、全球进入多极化合作时代、美国出现第一位黑人平民总统等。

通信网络与虚拟文化的发展,使地球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人类沟通的时空隔阂已经消失,如果再有一种方便流行的语言翻译工具,或人类语言文字实行统一,全世界真的就成为一个言论自由的网络大家庭了。人类网络时代刚刚开始,仍将呈现巨大的潜力与能量。网络经济与虚拟社会活动,环保节能、思想自由、信息量大创意多传播快、运行成本低等等,但危害也较大,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接触交流减少,生命的本质属性——自然、运动、社会性,难以表现,长此以往人可能会退化、身心难以健康。网络是一种工具,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但最好不要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

911灾难是美国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拐点。形式上虽说只是一个超乎人们想象的恐怖事件,但重创的却是美国经济体系的心脏,一个小小的恐怖组织或病毒,能成功挑战强大美国的防务自卫与反击力量,并制造出千古的骇人事件,难以用偶然性解释。与之相关的,美国出兵伊拉克半个月内消灭萨达姆政权,但耗资庞大的军事行动5—6年后仍然没有得到伊拉克民众的认同与拥戴,美国也只有在没有真正取得战争胜利的情形下决定自我撤兵,强大美国的意志与价值观并不象以前一样具有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与之相应的,是美元持续走弱了近10年,而且似乎有日薄西山、每况愈下之势,可能未来世人面对的将是另一个价值层面的美钞。另一方面,美国人过去一、二十年内消费过度、坐吃山空,而且过度鼓吹自由化、私有化,国家与企业价值空壳化,社会与集体的力量不断被削剪。正是因为此,在2008年开始爆发的、起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美国金融经济体系表现得不堪一击,赫赫有名的大企业纷纷倒下,美国经济的核心体系——金融与房地产遭到重创。美国可能存在在下坡路上加速衰败的趋势,优越惯了的美国人可能有一个非常长的不适应过程,更多的美国人与美国企业会走出国门来到充满希望的地方淘金,美国也肯定开始走向变革之路。过多的学习效仿美国过时的东西,或者过多的依赖与追随美国,是不明智的。

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是世界步入多极时代的重要推动力。盛衰是此消彼长的过程,一种价值观、生活模式、社会制度,不可能一直处于生命周期的青壮年时期,总有衰落的时候,美国引领世界的时代是该结束了;但人类并不一定肯定迎来中国时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惊人的成就,但是靠大规模粗放投资与廉价出口带动,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环境、牺牲广大劳动者与全体国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且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资源紧张、环境恶化、重灾频发、产业结构畸形过度、社会矛盾丛生,等等,这些因素无一不是致命的原子弹。虽然幸运之神在关照中国,但未来中国只有主动改变、迎难而上,创造出真正能够担当起领导世界潮流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社会制度与人类发展价值观,才可能真正引领人类进入又一个更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时代。

(二)困境矛盾、内在危机与出路选择

中国人多,在自由竞争制度下,通过不断扩大投资、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改变或污染自然生态,来真正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全面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不可能的。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态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破坏与消耗,已经接近自然生态可以承载的极限状态,(流行病肆虐、异常天气天象频繁、水资源能源紧张等等都是具体表现);局部与整体、城市与农村、西部与东部、规模企业与弱小企业、精英与平民、老板与农民工等等层面或阶层的富裕与收入水平及发展机会差距所引起的矛盾,也到了可能动摇国家稳定基础的程度。我们现在人均gdp才3000美元左右,距离当代人均20000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非常遥远;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发展与分配方式,按原有模式再发展十几年,国内经济发展的动态总量在目前的基础上可能会再扩大一倍或更高,人均gdp可能会达6000—7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以上,但持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持续紧张的资源供应、持续膨胀的经济与金融泡沫、持续加大的收入差距与财富集中度、让世界更加恐怖的生产过剩能力,等等问题与矛盾,不可能再给我们这么多和平地扩张gdp的时间,这些问题与矛盾都可能成为我们自己打垮自己或被打垮的内在因素与主导力量。难以预料、难于抵御与难于避免的天灾、人祸与外来侵害,都会迫使我们改变简单、粗放、甚至是掠夺性的积累扩张gdp与个人财产的生产与创富行为模式。

现在真正到了必须将关心公平、关心未来放在比关心当前效益更为重要的地位的时候了。没有将来的利益价值为零,失缺公平的利益价值为负值,掠夺性的经济逐利活动与扭曲性的社会财富分配,终将受到自然与社会的惩罚与唾弃。公平与效益,本来就不适合规范为一个对立的矛盾体。牺牲未来、违反基本公平原则的利益追求,是短命的自私自利行为,根本就不应该成为国家意志与国家策略;个人利益至上、金钱欲望不断膨胀、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价值观是非观扭曲环境下“优胜劣汰”的社会发展逻辑,永远不可能成就和谐美好幸福的社会,永远也不可能自然地实现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文明富裕。如果社会私欲横流、仇恨累累、一盘散沙,如果社会没有稳定的基础,如果资源耗竭、大地干枯耕地紧张,如果大气异常、空气浑浊、洁净水源短缺、自然灾害与流行病频发,民族、国家、人类的未来都是未知数,一个人的地位、金钱、房产能保自家性命吗?将百年的大树掠栽在自己院中,将生产必需口粮的耕地用于豪宅、高速公路,或用于产能过剩行业的工厂甚至是污染性的落后作坊,将千万年积累遗传下来的自然资源掏空、破坏与污染,只有贪婪的索取没有奉献,能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吗?地球、大气、自然物态,空气、水、土壤,矿藏、森林,等等,不是一个人的甚至不是一个国家的,是不能用金钱、地位、强权来衡量或交换或霸占的,破坏、污染、耗尽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包括最普通的水与空气,是不能复生的,害了他人,也拯救不了自己。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看是无处不在、廉价的,却是无价的。公平、未来、文明的现实内涵也在此,它不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分配不公,不断改善国民整体生活与社会文明环境,提高社会整体健康发展的综合效益水平,是三位一体的改善人与人关系的关联方面;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保护水源、大气、地球,同样是相互关联的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诸方面。人与人、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诸多被极化的矛盾,正是今后必须重点解决的。

与大自然比较,个人或者整个人类都是渺小的,人类社会可能只是大自然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地球升温、空气污浊、江湖污染、微生物细菌滋生与弥散、地质构造变异、气候异常等等,对人类来讲,都是灭顶的灾难。整个地球是个有机体,人类的活动,已经严重影响与改变着地球环境的自然变化状态:人类一年将差不多20亿吨废气排在大气中,平均到人类居住区大约每平方米几公斤;每年向地球制造丢弃的垃圾上百亿吨规模,估计堆积起来超过泰山;每年开挖地下资源上百亿吨,侵吞与破坏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自然土地与山水生态,向大气排放差不多相当于百亿吨煤的热量,…。这样的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的地球环境能不发生巨变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地球生态因变而变,而且是不可逆的、加速的过程,相对大自然来讲极为弱小的人类,面临不堪想象的生存风险。

未来的5—10年,地球人类处在发展历史的重要关口,中国也是。气候变化加剧异常,导致发生全球粮食突减、奇异病毒流行、超强地震频发等全球性灾难的概率更高;货币持续泛滥,能源资源价格持续上涨、石油价格可能超过200美元/桶甚至更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更为恐怖的投机豪夺与金融经济危机或地域冲突;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如果不调整发展思路与生产模式,在扭曲的分配制度、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利机制、自私逐利贪婪的价值观、装备代替人工等社会环境下,非但不能有效增加就业、提高社会广大低中层劳动者的收入、实现全民富裕,而且将使社会积累更为深重的贫富裂痕与不公,环境污染与产能泡沫、资源浪费更为严重,如此以来即使不出现严重环境危机,也必将产生因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金钱财富畸形不公积累而导致的严重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

中国经济与社会,现在被高投资、高速度、高资源房产价格、高权利投入与参与度所绑架,就象在高山上弯道下坡行驶又必须加速赶路的重载卡车,随时可能出现翻车危险。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存尖锐矛盾,需要大思想、大智慧,需要精神巨人;在钞票漫天、老总遍地、到处是开发区工厂车间交易场所的今天,中国需要文化思想上的升华巨变。人生是美好的,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有无穷尽的有意义的事情去追求探索,以公司生意、工作挣钱、花钱享乐为生活的全部,对许多人来讲是遗憾的,办公楼、工厂、设备、交通工具、商品等等,只是工作生存的工具道具,没有生命价值;生命是纯洁的,时间是公平的,来去无形,众多人日日追求金钱暴增,参与掠夺性的炒房、瓜分资源与国有公众财产,不劳而获,将本来属于全体国民或广大弱势群体的财富与未来盗为己有,“成就财富梦想”,这些如何让个人的灵魂在岁月时光中留痕?如何面对纯真的子孙,如何面对失去土地、失去工作、失去一切的生灵?财富都是炒出来的、聪明投机出来的、偷盗来的,这与老鼠有何区别?

中国商品化、市场化的改革开放行为已经走向畸形,中国现在不但缺失成熟普世的社会价值观,而且正在自私、贪婪、堕落、冷漠的环境世界迷失(一个信仰缺失,或者信仰落后腐朽的国家或民族,很容易自垮或被打垮的)。权利可以商品化(交易)、法律可以商品化(交易),有关国民整体利益与未来、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国家口舌、甚至民族精神的领域都在商品化(交易),本身必须体现全民意志、应由全民公决的事务,都由私人占有与决定,这是非常危险与畸形恶毒的。吃住是人立命之本,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粮食、房子都可以大张旗鼓地作赌注去“竞争”、掠夺、炒赌,实乃灭绝人性,引火自焚。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涨阶段,按照“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全国范围内地价、房价持续上涨,资产证券化、全民买房买股、楼市股市持续牛市,对城市化快速实现有利——这是“自由市场”制度下猖狂逐利式的,物极必反,命运更惨;更何况大约有超过50%以上的中国人没有多少钱与能力买房子、买股票,这种自由市场的逐利规则本身就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基础。更进一步讲,如果中国很快就房子林立、道路纵横、车流滚滚,由此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产业集中度达到60%、70%甚至80%以上,然后怎么维持与发展?结局肯定是比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更痛苦的漫长衰败!循序渐进,均衡和谐,科学发展,方能持久。中国必须控制商品房、工业厂房的空置率,严格控制居住面积达到平均水平以上的2套房以上的买卖及异地购房行为,加快农村城市化与户籍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计划,加快全民均等公平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土地、房屋闲置成本,放开股票发行管制、向国内更广泛的小企业与创业者开放国内资本市场,让国内市场价格畸形结构回归公平价值轨道,公平社会分配制度,使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良性的、全民得利的、有着美好未来的过程。

(三)公平分配

分配制度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人生与社会价值观、社会关系、社会制度问题。人与人之间,要体现基本的人性平等,在公平的尺度下不但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还要体现应有的互助与人文关爱;人与资本之间,要体现主人与工具的关系,不能让资本剥削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集体与国家,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不但要体现局部服从整体、规模与实力决定责任、现实与未来平衡的原则,还要体现民主、共赢、社会责任与利益均衡的发展理念;个人、集体、国家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占有、利用与保护,在已经解决生存、温饱、基础教育、基本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必须体现保护为主、社会与国家利益至上、科学节约开发利用的原则。

现代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还要体现对开拓者的尊重,对负担社会责任的人的尊敬,对青年创新精神的鼓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弘扬,对人权、贫穷、落后的尊重与关爱,对国家利益、国家未来的尊崇与保护,对政府组织的权利的制约与监督,对社会未来与现实的平衡,体现正当消费行为的价值。

宏观上讲,社会财富在全社会之间的分配方式有两种:一是无偿征收或馈赠或掠夺、盗窃等,其特点是价值单方面转移,是最直接的价值转移分配,正常社会最重要的是税收、财政补贴、政府投资或直接支出(包括货币发行)等,个人或企业的馈赠是很小的部分,政府的税收与财政支出,应该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全社会财富分配手段,其公平性主要应体现全民意志、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要缩小地区差异、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建设安全和谐充满希望的社会秩序;二是通过交易活动,实现货币财富转移流动,形成财富分配,这种分配的公平性主要是交易活动的合法性与交易价格的公平问题,一般公民与企业或社会组织,通过合法的交易与公平的价格,以自身的创造与勤劳汗水积累的财富是可以得到社会尊重的,以不合法的交易或不公平的价格或者投机取巧骗得的财富是不应该得到社会尊重与政府保护的。

中国国内现在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问题,更多的是原则性的公平分配问题。首先,国内投机倒把、假公济私、权钱交易等等非法腐败现象严重,国有财产与大众财富,被瓜分盗窃掠夺,富有阶层的非法收入庞大;其次,税收没有真正体现合理均富的原则,对高收入、高消费、高垄断、高占用资源、暴利或坐地生财不劳而获等等,没有真正征以高税或重税或重罚,对低收入、弱势边缘群体,对弱势行业领域,对落后地区,对基础教育、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绿化等等,免税与财政补贴或投资的力度不足;再次,中国“市场化”过了头,一般能使用与消费的商品可以由交易双方确定价格实现利益与需求再分配,但象粮食、饮用水、环卫、能源电力、土地房屋、医疗养老保障、公共交通,等等关系民生的东西,是不能自由竞争、自由定价与自由买卖的,象空气、水环境、土地资源、矿山资源等自然环境与资源,及象货币发行与财政金融政策、教育科学、国防等等,关系全局与未来,更不能成为自由交易的对象,不能被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占有;还有,有关个人劳动的价值问题,人们的工作分工可以千差万别,但工作的意义是一样的,工作就是工作,人不能象东西或商品一样划分等级进行明码标价,不能因为单位、行业不同,同样的工作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单位做同样性质的工作,个人收入差异巨大,因不同的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个人素质与责任心、个人岗位、不同的劳动成果等,可以对个人劳动价值进行合理的修正,动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差异是严重不公平的,国内现在是吹牛皮的投机取巧的挣大钱、老实受苦受累干活的不挣钱;另外,关于政府部门或大国有企业领导者的收入水平问题,这也是对社会“领导者岗位”的认识问题,领导岗位意味着权利、荣誉与责任,权利与责任对等,牺牲、负责、为了集体、为了社会,是领导者的天职,要追求金钱就不要也不配做领导者。

关于企业的价值与分配问题。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小企业是值得社会尊重的,自食其力,自我奋斗,运气好的可能越来越好,大部分平平庸庸,甚至很多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回报。事实上,中国人多,小企业、自主创业是社会主要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在社保、技能培训、减免税、小资金鼓励进步等方面,不断规范与稳定扶持政策,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大企业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并不存在大企业就业者比小企业就业者能力强的问题,大企业的超额利润应该无偿上缴国库,而不是内部瓜分;另外,大企业与政府一样容易形成腐败官僚,浪费社会资源,其内部分配制度等应该更加透明并接受全社会监督。一个现代文明企业,不是个人或一小撮人赚钱的工具,更不是个人人生的全部,而是集体服务社会的平台、手段、工具。一个企业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就发展起来的,其占有或使用了广泛的社会资源,离开社会与他人的参与,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价值只是零;搞个公司几年内就成为亿万富翁,这种财富只可能是掠夺盗取来的,招摇过世更是恬不知耻,可悲的是这正是中国的现实!社会责任感与关心回报社会,是现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企业所有者、有钱人最缺失的,这样的社会环境、以及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吗?!

关于大众就业与财富分配的传导问题。扩大广大普通老百姓真正有效的就业总量,提高广大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与劳动技能,是有效提高社会需求总量、提高货币流通传导效率、加速中国真正走向文明富强的主要手段。以中国现在的国力实情,扩大普通老百姓的有效就业渠道、提高最广大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有效的政策手段非常多:如提高与普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水平,普及医疗社保,建设与普及社区文明与自助文化基础设施与组织,建设与普及自主创业互助组织,加快新农村、中小城镇文明建设(包括住房、道路、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治安、绿化卫生等等有形的无形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新农业产业整合发展步伐,实施全民环保、绿化、创新计划,必要的基础建设投资,加快落后地区居民的文明搬迁流动,财政直补等等。国内政府部门现在仍然热忠于以扩大基础投资规模,尤其是建大交通、大市政、大工业与大资源工程等,作为刺激经济与扩大就业消费的主要财政经济手段,现在这样做其效果不但日渐递减,而且其负作用越来越大:货币投放过多过于集中、资源浪费与腐败盛行、货币分配传导效用下降,产业投资比例结构严重失衡、造成过剩浪费与资源紧张并存、财富畸形分配加重两极分化等。以扩大有效就业、刺激消费、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为目的的政府投资支出行为,关键要看有多少投入资金真正流入到广大劳动者的腰包。事实上国内的投资与建设市场,几十年来已经形成压榨真正劳动建设者的恶性循环,成为权钱交易、行贿受贿、假公济私、吃喝赌等腐败现象最严重的领域之一,是中国社会腐败环境的一大缩影。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再多,承包商也都是老面孔甚至非常集中,不管是权商勾结、还是诟病的低价手段,大皮包公司转给“小”皮包公司,层层剥皮,最终只剩骨头留给真正出力受苦的劳动建设者!广大民工等劳动大军几十年来背井离乡、舍妻抛子、风餐露宿、泥尘裹身、披星戴月地建设了一个高楼林立、交通纵横的现代中国,可他们却不能与时俱进,贫穷如故,每年除去平时自用也就得到一个回家过年的路费与可能不如有钱有势人一顿酒席的生活费!最需要消费、最具消费增长效用、最具奉献精神、最厚道的广大劳动者一直在背井离乡、温饱水平线上(1—2万元/年左右)的生态环境中挣扎,而一套极普通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商品房房价就100—200万元甚至更高,这种人间鸿沟,如何填平?13人口的中国,照现在的市场经济政策与社会环境发展下去,这种鸿沟永远不可能缩小,只会不断扩大。僧多粥少,加上弱肉强食的制度与贪婪自私的人性,中国社会的贫富差异与社会裂痕,在加速扩大,如此下去,最终必将导致全社会在大地震与大劫难中重生。

(四)货币、利率、汇率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伴随着电子货币与互联网的流行普及,货币的功能价值在发生深刻变化。文明社会,金钱只是一个副产品或伴随物,真正有意义的是创造、劳动、追求、互助与共享人生的过程。如果让做事与金钱分开,想做事即可以去做,劳动积极性不被缺乏货币所困扰,每个人在互信互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我创造力与工作热情、享受工作学习与和谐生活的乐趣,这种社会就更加自然、文明、一体化。货币电子化使得信用与金钱可以更为明显的分离开来,买卖交易实现金钱货币无形化转移流动,银行帐户上变化的只是电子数字与信息,看得见的是要做的事情圆满完成了,信用在积累,“看不见”的货币信息内容不重要了。电子货币、信用卡,淡化了金钱意识,方便了交易,提高了支付效率,等同于提高了货币流通与使用效率,让商业活动更为顺畅、活跃,货币流动、分配传导更为畅通,货币也变得富裕起来。

货币流通分配传导规律,用数学语言描述,符合分形逻辑,在时空关系上满足分形规律:用2维的平面坐标来描述,平面空间中任意一个独立的货币投放(聚集)点(可以是中央银行或一个城市、商业中心、银行、规模企业、小企业、人或人群等),所释放出的货币的传导流通“轨迹”呈现分形结构,类似树枝或空中闪电形态,在以货币投放点为中心的平面极坐标系内,货币传导分布密度呈现非线性衰减趋势,分形的分数维接近1.62。货币传导分布密度的这种逻辑规律,有两个非常有用的推论:一、自由市场制度下,不变的货币投放与交易流通模式,必然造成贫富差别趋大化,越“接近”货币投放(聚集)中心点的区域或个人货币积累越快,远离货币投放聚集中心的地区或个人的货币积累可能为零;二、要实现均富或全社会富裕,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尽可能多的设立货币投放(聚集)中心,即全国整体城市化、商业化(当然包括偏远地区人口的整体向城市搬迁转移),全国到处是中小城市(镇),并不断改变成熟地区的分配模式,使全国货币分配分布的分形结构形态密实化,分数维趋于2。由此可知,发展中国家多聚财投资搞开发区确实是有效的致富手段;在货币富裕阶段让货币与资源按人头分配与扩散是正确的均富手段(具体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基本医疗、社区文化建设、失业与低收入救助补贴、养老、廉租房、环保、绿化等等)。

货币流通的速度与使用效率问题。货币流通速度=年货币化交易总量/年平均货币供应总量。以流通中的现金m0为例,200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2009年末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7%,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32%,现金m0的流通速度=12.5343*0.68/(3.82-3.82*0.1177/2)=2.37次/年。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差异大:一般来讲,居民收入的现金以工资为主,每月发放,当月储蓄或花掉,年周转至少12次;大额现金交易一般通过银行回笼的时间更短,不存银行的社会消费品现金交易主要是小额交易为主;可以推断,绝大部分现金在富人或企业手里而且并没有参与社会消费品零售交易。这部分现金的使用效率极低,或者说没有发挥现金的正常合法使用功能,估计超过20000亿元规模。分散在一般老百姓与广大低收入人群手中的“沉淀现金”应该不超过m0的20%。真正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活动中流通的现金估计不超过6000亿元,这是非常大的货币浪费。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交易传导体系,步入了“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效应模式,货币的社会进步价值在消失,货币体系可能已经成为社会有机体的“恶性肿瘤”。

货币的价值体现在真实利率与购买力上。利率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购买力反映货币相对价值,这一点也可以在货币汇率上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越发越多,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在提升,单位货币的价值越来越小,(极限是趋零):购买力在不断下降(换句话讲,物价长期走高),真实利率趋零(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甚至长期在零以下。货币利率趋低是必然趋势,利率低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反之,高利率也不是治理通货膨胀的良药。中国2002年至2006年、1992年至1996年的经济发展情形正是这方面的好例证。当然,随着货币流通传导效率的提升与市场中富裕流通货币的增加,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映灵敏度可能在增加。(以上请阅宋太伟《货币、利率与传导理论》)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请参阅宋太伟《汇率机制、波动规律与人民币汇率》)。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汇率稳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相对与发达国家,稳定汇率制比浮动汇率制更为有效。汇率是国际交易的价格基础,频繁的大区间的波动会造成流通性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与大量流动和转移,对真实的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冲击,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

汇率不是影响中国商品进出口现状的决定因素。成本与品质决定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家发展状况与国际分工差异决定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结构与总量。美国的许多东西是好啊,但中国老百姓想要也买不起呀,汇率变化根本不是一般商品价格的主导因素;中国卖给美国的东西都是日用品,物美价廉,美国又多不生产,不进口中国的也是进口别国的。美国国际贸易逆差完全是美国自身的问题,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与数量,主要是由于该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导向与需求商品结构所决定,在同等国际环境下,日本可以做到持续贸易顺差,美国做不到不可能是因为中国或其他什么国家的原因;另外,中美之间的贸易,美国人赚大头、亏小头,中国亏大头赚小头,更何况中国卖给美国的东西,许多是美国在华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产品的“内部回流”。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一个历史的沉淀,并不存在不合理的价格问题,如果说人民币汇率应该有一个理论价格,按照购买力评价理论,人民币应该是高估了:中国的最大宗商品如房子、车子、汽油、粮食食品、住宿、交通等等,同类产品都是美国美元标价的10倍以上,按消费商品权重平均,人民币汇率应该大于10。但是不管是直接将人民币汇率升值至5还是贬值至10,对中国都是没有好处的,对中美贸易的正常发展也没有好处,只会给投机者制造瓜分国家财富的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与实现自由兑换,应该是一个自然过程。“自由”总是相对的,现在小额或者有真实贸易与实业投资活动的外汇与人民币兑换已经很容易了。真正需要来去自由的,是投机资本,这种资本永远也不可能为中国的社会发展牺牲自己,有机会就呼啸而来,无机会就溜之大吉,他是来赌与吸血的,除了对极小部分利益关联者有利外,是国家的祸害。人民币这种自由兑换,最好永远不要出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与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中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日益增多的中国公民与企业的海外活动,以及外国公民对人民币的认同与需求,需要中资银行的积极跟进参与,如果人民币国际兑换点遍布周遍国家及全世界,每天兑换交易量可观,银行间、货币兑换商与银行间又有便捷的头寸调剂交易模式与渠道,人民币自然就成为国际货币了。估计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内,人民币会成为中国周遍地区的硬通“外汇”,也可能成为大中华的统一货币;但要全球通用至少还需要20—30年。人为的推销人民币与过于宽松的人民币自由兑换环境,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祸。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建设一个国际投机者的乐园,而是建设一个流动的、开放的、类似超级水库一样的“货币流库”,货币聚集来源丰富、畅通,货币应用渠道广阔、畅通,货币头寸调剂便利,让充足强大的资金流泽惠天下、影响天下。金融中心,不但是资金流的聚散中心,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聚散中心,没有深厚的商贸基础与繁荣的商贸环境,没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辐射力与承载力,没有畅通的投资、融资、交易渠道,没有足够多、足够广、足够影响力的人流信息流参与其中,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通俗一点讲,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一要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容量与交易量足够大,参与者众多且遍布天下,其中国际参与者业务量超过15%以上;二要更多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货币证券经纪商、风司注册落地,其中要有许多国际总部级大银行;三要有众多国际化的大公司的落地,业务遍及中国、全球;四要有统揽全中国、领导全世界的大视野,信息权威灵通,国内国际众多权威机构落地参与;五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中心、信息中心与文化时尚交流中心;六要有日渐发达的国内经济作后盾。繁杂的金融产品与交易手段,只是雕虫小技、副产品。上海要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我认为,只需要真正做到在影响力、辐射力、承载力等方面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国内金融中心就足够了,因为上海本身就是国际大都市,而中国现在正是全球瞩目、商机无限的国家,要来的自会来的。这一点,上海似乎在加速退步。

(五)绿色经济与自然生活

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统一起来简单的讲,就是尺度问题,或者说尺度规模决定影响与变化范围,物质从无穷小到无穷大,尺度规律形成一个循环,无穷小与无穷大规律归一,也是内容最简单的变化客体,可能只是一个能量点,一个无边界的能量点。变化最丰富的是人类的尺度层面,即米尺度层面,更宽范围可以从毫米级至千米级。地球的尺度是1000—10000千米尺度,大气、海洋、山脉、河流、森林等等是深刻影响地球有机体的尺度因素,现在人类的活动尺度已经达到“地球尺度”:每天天空中无数的飞机在飞行,成百上千公里、纵横交错的高速道路上车流滚滚,城市的尺度、超大工程的尺度也都上了100千米甚至1000千米的尺度,500万人口规模的超大城市比比皆是,人类年开挖地球矿藏与年制造的垃圾都上百亿吨规模,等等。地球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加剧,影响级别达到100千米、1000千米甚至整个地球尺度,其中人类对地球的作用与影响是日积月累、人人叠加的过程,而地球对人类的反作用,可能通过瞬间的山崩地裂、海水倒灌、气候异常、水氧缺失等等来体现,地球自然环境1000千米规模上的任何反作用改变,对人类来讲都具毁灭性的威力。

地球自然生态的不断恶化,是地球上所有人日复一日共同破坏影响的结果,70亿个地球人的能量相加,其力量与影响是无穷的;地球自然生态的恢复与优化,也必须由所有地球人携手努力一起来营造与呵护。这不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是全体地球人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必须由全人类共同参与,任何人、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无理由例外,任何有人性的人,为了自己、为了子孙、也为了他人,都必须无条件地、努力地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这要成为与生命、自由、人权一样性质的人类价值准则;或者说,环保节约、绿化环境、尊重生命、民主自由、互助互爱、共向美好未来,应该成为人类更高境界的普遍价值观,仅有维护人权、民主自由是不够的。人类可以共同破坏一个地球自然生态世界,也应该能够齐心协力恢复“培育”一个更为美好的新自然生态世界。

能源与资源开发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造成地球环境恶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广义上讲,地球万物之能量,全部来自太阳,地球万物的形成,也是由太阳能的自然作用转化形成;阳光、土壤、水份、岩石,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孕育出千姿百态的绿色有机生态世界。人类要学会象大自然一样自然地利用太阳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光合作用、光照作用、光生伏打效应、光电效应、光热效应、光的透视传播等,应该是人类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主要理论依据。太阳光的特点是自然绿色、普照大地、无处不在、永不停息,但单位面积功率有限。太阳能利用需要大面积与日积月累,人类要学会大自然动植物利用太阳能的绿色本领与耐心。从光能转化效率来看,光合作用、光热效应等光能转化利用效率更高,人类可以将更多的楼房屋顶、更多的荒郊野岭、更多的戈壁沙漠,变成自然吸收太阳能、释放新鲜空气的“绿洲”,并从人类培养的“自然有机物”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等,为人类衣食住行提供充足的绿色原料与养料,既绿化环保地球又创造利用再生资源能源。如果地球上到处是清山秀水、植树茂盛,在无线通信与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类完全没有必要蜗居拥挤在空气污浊、马路拥堵、嘈杂浮躁、单调乏味的钢筋混凝土大城市中,让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健康、青春、友情、宁静,在喧嚣、急噪、混浊、无聊、无奈中消耗殆尽。

建筑物耗能、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问题,是人类必须尽快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超高层建筑与现代节约节能环保理念背道而驰,应该抛弃;大城市中心城区过于集中密集,造成人流、车流、管线拥挤堵塞严重,诟病多多。建筑物运行耗能又污染环境,是大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技术及环保绝热材料,并结合自身可以节能通风保温的建筑结构设计,让整个建筑成为更节能、更节约的绿色建筑;可以完全将太阳能地热等绿色照明、绿色供水、绿色供冷供热节能技术融入到建筑构造与建筑艺术中,让照明、供水、空调、通风干燥等绿色节能系统成为建筑整体和建筑材料构件的一部分,使建筑一体化综合节能工艺技术成为今后的潮流方向。建筑排污系统,也可以根据建筑自身与周遍环境特点,设计建设成自然转化、循环利用、分类处理的环保系统,让环保、绿化、清洁、自然的生态理念,充分体现在建筑系统的每个环节之中。

汽车耗能与污染,是现代社会人造的另一个大公害。拥堵的马路,破旧的汽车、大排量个人用车,更是城市的毒瘤。更节约、更清洁、更环保、更安全应该成为汽车制造者与汽车使用者的行为准则。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零排放的电动汽车、氢能汽车,可能是最有前途的方向,电动汽车要解决电池的节约环保问题,氢动力汽车要解决氢气的储藏运输问题。汽车本身是一个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交通工具,城市居民选择公交出行,应是更文明、更节约、更环保、更健康的行动方式。

绿色经济是未来社会的特色与主角。住在拥挤、压抑、空气混浊的大城市,不如住在开阔、悠闲、空气清新的小城,住在小城中被绿色、秀水包围的低矮公寓或小别墅,回归人性自然本源,过从容淡定,自由健康的生活。这需要更多的绿地,更多的清山碧水。绿化,绿化大地,绿化地球,培水育林,应该从现在开始成为更为高尚,当然也应该是更为时尚与赚钱的行业,要将更多的荒郊野岭、黄土高坡、戈壁沙漠、不毛之地,变成河流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要让后人足不出户也能饱览江南美景、呼吸清新空气、畅饮甘甜净水。中国中西部、西北部大开发,不能总是走劈山修路、建工厂、开矿山的老路,要植树造林、修渠筑坝、养水培绿,要让昔日的荒野秃地,成为承载中国更多人口的美景小镇。这种绿色经济与自然生活美景,当然不是现在优胜劣汰、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自由市场经济所能实现的。中国要更加文明进步,需要全新的分配制度与价值观。

三、未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问题

上海城市已经足够大,城市的管理,至少在未来的20—30年,不宜再过度强调集中、集权,不宜过多的以“中心经济”为中心,要大而自为,大而分散集中,要走绿色经济、绿色政治与绿色社会之路,要成为绿色的城市、宜人的城市、易达的城市、领先时代的城市、令人向往的城市。

上海人多,居住、就业可能永远都是大问题。居住政策要向卫星城镇、廉租社区、便捷城交方向倾斜,就业主要靠商业、餐饮、交通、酒店、旅游、社区服务、环保、绿化、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建筑装饰、金融服务、科技产业、时尚会展交流、精品或高端制造业等,传统服务业仍占大头,但上海的旅游、社区服务、环保、绿化、卫生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科技创新、时尚交流、金融服务等产业仍有巨大发展潜力。服务业的繁荣,离不开大人流、大物流、大信息流、大资金流,这需要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影响力与承载力。

到上海旅游,除了时尚购物、外滩观景以外,缺乏真正吸引点与线路深度。世博会馆、迪斯尼乐园建设,会增加上海旅游的深度,但要建大旅游产业,还远不够。要大力发展绿化经济,将城市森林化、公园化,并将崇明岛建成一个大森林公园、大乐园,同时发展提高上海的餐饮文化、娱乐文化、时尚文化、大体育文化。让上海充满魅力与吸引力,让游客留恋忘返、各得其所。

篇3

1.大力推进交通建设。按照4D级机场标准,完成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开通铜仁至国内重要省会城市航班;启动建设石阡、思南、梵净山通用航空支线机场。建成长昆客运专线铜仁段,尽快开工建设铜仁至玉屏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铜仁段,加快推进遵义至铜仁至吉首铁路、昭通至黔江铁路铜仁段、都匀至凯里至黔江铁路、重庆经万盛至柳州铁路铜仁段等铁路的规划建设,到2015年,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到2020年,构建起铜仁至黔中经济区、珠三角、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3小时陕速铁路经济圈,力争实现县县通铁路。

加快推进杭瑞高速铜仁段、铜大高速、思剑高速、松桃至铜仁高速、酉阳至沿河至德江高速、江口至石阡高速、德江至务川高速、印江至秀山高速、铜仁环城高速、铜仁至怀化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到2015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公里。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公里以上,形成铜仁至怀化、凯里、黔江、吉首2小时高速公路圈,铜仁至贵阳、长沙、重庆4小时高速公路圈。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村油路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内河航运建设,乌江干流达到内河航道4级标准。

2.大力推进水利建设。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设16座中型水库、16座小(一)型水库、6个骨干引水工程、2个骨干提水工程,到2015年,新增年供水量5.2亿立方米,新增水库库容2.65亿立方米。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铜东、乌中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推进小水窖、小塘坝、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强重点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汛抗旱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加强岩溶地下水和地下暗河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应急能力。到2020年,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工程性缺水问题,全市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3.大力推进电力建设。紧紧围绕“两带两圈”产业布局,加快骨干输变电工程建设,建设500千伏铜仁与遵义互联电网,每个县域建设1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扩建及增容110千伏变电站46座、35千伏变电站24座,到2015年,以500千伏为主、220千伏环网为骨架、110千伏网架为脉络的供电网络得到完善和巩固,彻底解决骨干网架薄弱的问题,城乡电网得到全面升级,实现全覆盖,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抗灾能力得到增强,基本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到2020年,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地方电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4.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城市光纤宽带接入,实现行政村基本通宽带,基本扫除自然村寨通讯盲区。加快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和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施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和“三农”信息服务工程。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上网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100%。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4

(一)“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生存型向发展型阶段转变的最关键时期

衡量一个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阶段转变的重要指标体系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与“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稳步下降。2001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7.7%,到2009年则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按此标准我国城镇居民基本进入富裕阶段,农村居民为小康阶段,似乎可以判断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居民消费阶段。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如果从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在2001年达到0.4031后,就一直逐年攀升,按照2008年世界银行测算的基尼系数为0.47。而0.4为国际公认警戒线,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因此,“十二五”时期面临着全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高低收入群体极不均等的重大社会结构性矛盾。这又同时诱发着其它主要社会矛盾,“十二五”正处在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关键时期,只有在此突破才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安全转型。

(二)“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发展模式转变的最关键时期

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看,国内产业已经到了区域性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要求共存的关键阶段。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正在快速提升。2009年西部地区全年实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4276亿元,占全国比重从2000年的19.2%上升到2009年的23.5%①,且同比增长35.0%,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高于各地区加总和东部地区5.2和12个百分点。此外,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之间的争夺竞争也日趋激烈。

其次,从产业发展的外部支撑看,我国资源型的扩张性增长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重要来源和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2007年,我国创造的GDP占全球的6%,却消耗了全球15%的能源、30%的铁矿和54%的水泥。近期铁矿石谈判权的丧失就是对我国经济安全的一个警示。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迅速升温,同时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外部促进力量。要稳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型向内涵型发展模式转变,“十二五”就亟切需要在重点领域和环节实现突破性进展。

(三)“十二五”是人民生活与发展由传统物质文化需求向现代多元价值需求转变的最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必须开始从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向向真正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转变。现代多元价值的需求开始显现。当前整个国民消费中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新型的消费支出在快速增长,这些都是进入大众消费新成长阶段的特征,也从侧面反映了需求价值的趋势变化。长期劳动报酬率低下,企业工人队伍面临谈判权利的社会认同。1992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8.8%,2007年只有52.3%,16年下降1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收入上升16个百分点。这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积累点。更重要的是,“农二代”(农民工二代)开始正式面临融入城市的现实问题。城市接口再不打开,这将成为影响“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稳定的重大潜在因素。

(四)“十二五”是我国展现应对处理国际经济矛盾纠纷手段和方式的最关键时期

当前国际经济正处在新秩序重构期,国际经济格局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重大变局,东西方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有利于我方的积极变化。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国际经济矛盾和纠纷的集中多发期,我国需要更加深入的参与到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中去,就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适应国际游戏规则的事件处理方式和手段的变化。而“十二五”我国应对处理国际经济矛盾纠纷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速或减缓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过程,这也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

二、“战略转型”会带来哪些重大、突出而紧迫的问题

(一)全球角度带来的关系国家全局的经济战略安全问题

转型时期最重大,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国家整体的经济战略安全。产业发展在转型时期受到外部冲击干扰的程度更大。在新时期,我国依然需要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突发期,要万分重视产业生态状况。一是转型时期容易对传统产业所发挥的重要社会作用有不正确认识。特别要注意产业升级并不意味着必须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味追求高科技附加值。相反,我国产业构架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系统,与我国今后20―30年人口的绝对增长、多层次素质的劳动者群体构成相适应。二是防止国外经济势力通过金融、基因、技术壁垒等手段对我国战略性产业进行控制性垄断。如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各类国际标准制定、资源行业议价权争取等。三是在全球经济复杂互动背景下对宏观经济的把握和调控能力。当前的宏观调控处在非常特殊的情境中,既需要密切掌握国际信息、资本流动大动向,又必须与国内地方经济实力壮大、民间资本扩张、既得利益集团强大的逆调节能力相协调。

(二)经济社会最新发展如何更加惠及普通民众问题

“十二五”时期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未能有效惠及普通民众的问题。在战略转型过程中,以下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概率事件: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避免“拉美陷阱”,形成新型城乡分化。“农二代”进入城市的步伐不会减慢,但又缺乏有效的融入机制,这是造成“边缘化移民”重要体制。二是如何避免不断产生“不停工作着的穷人”,进一步拉大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低素质劳工队伍,现行的产业升级机制、教育培训体系、收入分配体制和法律体系均存在弱化一般性劳动报酬的倾向,“十二五”有必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三是如何简单有效地解决普及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让普通民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如何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现实角度讲,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决定着社会发展很难摆脱对经济增长的严重依赖。这同时也决定“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是“增长中的调整”。经济增长的规模扩张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将会更加凸显,可能引发以下主要问题:对国际资源的争夺造成更加剧烈的国际贸易摩擦;国内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遭遇阻滞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

三、转型期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一)以深入市场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和维护产业安全

市场化改革仍然是“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基调。应特别注重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实质性突破。重点有以下方面:首先,在资源环境市场化上作出制度安排。重点通过资源税、环境税、房产税改革将环境代价内生化,让市场真正反映资源的供求关系和稀缺性。其次,将体制改革提升到与宏观调控同等重要的高度。当前的经济关系更趋复杂,单一的宏观调控手段已经越显无力,必须与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结合以保持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统筹兼顾的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要从国家产业战略安全、产业生态系统性和我国人口进一步持续增长的现实统筹考虑产业发展进程,产业升级转型并不等同于淘汰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明确产业发展认识在今后一段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二)切实进行城乡对接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各种制度设计

“十二五”时期,城乡对接的各种制度设计对缓解社会转型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方面,最重要的是新一代农民工与城市融合的制度安排。可重点在二、三线城市进行身份证管理制度试点;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结构,尽快向公共财政体制转型;推动单一型、覆盖型的基础社会保障制度试点与推广工作;强化教育机会平等化制度设计。强化土地制度改革与探索。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扩充土地资本属性的同时,必须高度警惕变相“圈地运动”和损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允许土地制度试点,但不可强力推行。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特别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对垄断行业进行法律性规制。

(三)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系

篇5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17-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我们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改善民生与良好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笔者从多年从事环保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保持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态平衡是一个整体,各生态部分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一)生态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物质需求的平稳输出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状态。一般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需求,能使生态内部各部分之间,无论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还是非生物环境之间,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态能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有了这种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就能正常运行,否则后果严重。

(二)生态平衡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平衡。同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平衡。

一是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提供可持续生存的自然资源。人类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依赖于生态平衡为人类不断输出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与物质需求;如果人类一开始就破坏了生态平衡,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消亡了。

二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使生态平衡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三是保持好生态平衡,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过度地向生态系统索取,就会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而这种破坏造成的影响是长期的,再让生态系统重新回到和原来相当的生态平衡状态,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甚至有的会造成不可逆转。正因为如此,我国把保持生态平衡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生态平衡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

(一)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基础

大自然是人类的栖息地,生态平衡自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利用生态平衡的资源生产各种商品与劳务,从而满足人类社会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种种需求。可以说,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环境。如果人类为经济社会发展执意破坏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后患不仅仅是经济社会不能发展,甚至招致毁灭性损失。

(二)生态平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升人类幸福指数

生态平衡创造了空气新鲜、水源清洁、土地肥沃的人类生存环境,使得人类在地球繁衍生息数万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更加向往日丽风清、山川秀美的生态平衡环境。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怡然自得,身心愉悦,精神生活丰富,提升幸福指数。这是生态平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高层次境界和美好环境,实现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关系

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一)生态平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务院在2000年12月21日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要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力度保护生态平衡。这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土地资源被破坏。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保护生态平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能力实现“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全国投巨资植树造林,目的在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形成造福于人类的绿色力量。我国还颁布多部相关环境保护法,如1984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还有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这些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平衡的举措,从而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到辨证统一。

篇6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97-04

1.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的现实依据

1.1甘肃选择发展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1.1.1发挥核心优势,激发后发优势,实现“富省“目标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冲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束缚,准确、科学地把握省情,找准最大优势,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思想。甘肃作为一个后发欠发达省份,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亟待破解的难题越来越多。如果不能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后发优势,我们将错失发展良机。甘肃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能源原材料优势、交通通信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等,有些只是潜在的优势,有些优势随着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已经丧失。生态是甘肃最核心、最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就要搞好生态建设,突出山水之秀,黄河之美,丝绸之路之奇。同时,生态又是甘肃最大的劣势,生态十分脆弱;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十分不利;环境污染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产业结构高能耗、原材料消耗大,初级产品多,产业链短;等等。扭住生态这个“牛鼻子”,就是抓住了甘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1.1.2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国家宏观政策也为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带来了新机遇。首先,“又好又快”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导向,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就从发展战略的层面,解决了甘肃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实现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既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其次,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就可以充分发挥甘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制约甘肃的劣势,变劣势为优势,培育今后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第三,实施“生态资本”战略,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同时,实施这一战略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新要求,据一项调查表明,兰州市民对环境的关注度达97.6%,满意度只有五级评分制的2.71。说明人们对优美环境、优良生态的需求与现实环境质量存在巨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2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1.2.1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迅速变生态“原系统”无形化的存量资产为“有形化”资本,为甘肃的发展带来丰厚利润收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甘肃各地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的存量资产已相当可观,但是这些生态的存量资产,仅仅处于生态的“原系统”状态,并没有成为“生态资本”,更没有成为整合其他优势资源的“生态资本”战略资源。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将生态的“原系统”,迅速变成生态“有形化”资本,产生不可估量的“附加值”。

1.2.2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提升和优化甘肃的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甘肃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接续性差、关联度低、资源消耗型产业多、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实施“生态资本”提升战略,既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又可以有效地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提升和优化甘肃的产业结构。“生态资本”战略的内在要求,就是要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甘肃早已把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但多年来受制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巨大惯性,缺乏有效的实施路径,生态资本战略应当是新兴工业化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1.2.3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改变甘肃城市环境质量,树立城市新形象。甘肃的许多城市由于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加之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生产生活能源结构以煤炭消耗为主,每年一进入冬季,大气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多年来,环境问题始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但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特殊的地理条件,改善甘肃城市如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防治的局面。

1.2.4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整合甘肃的旅游资源,大幅度地提高甘肃的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辐射源”。甘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仅森林公园就有十多处,且都是非常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资源更是随处可见,但旅游业并没有成为甘肃的支柱产业,运用“生态资本”战略,就能整合甘肃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业实力,成就“旅游旺省”的目标。到那时,旅游业必然成为甘肃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成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主导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1.2.5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实现“城市要素”集聚战略,为甘肃城市今后的发展和建设开拓出新思路和新天地。甘肃城市的自然地理形态大多相同,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和多山的自然地理形态,使得甘肃的城市大多都不像东部平原地区的城市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给城市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使城市的建设用地少,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局限,目前兰州城市建设量已过于拥挤。实施“生态资本”提升战略,就是要实现“城市要素”集聚效应,打破地域局限,建设“绿色都市”和“紧凑城市”,实现多中心的、组团式城市群落。“紧凑城市”是一种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它是相对于“摊大饼”式的城市无序发展的形态而言的一种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政策中的核心要素。

2.甘肃实施生态资本发展理念的战略架构

2.1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战略

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其内在要求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以清洁能源代替高污染的能源,加强技术更新,减少排放,降低污染,进行“清洁生产”。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理念,它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通过良好的企业管理、合理的工艺改进实现这一目标。“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形成“微观――中观――宏观”连续配套、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微观的层面上,运用法规和政策的引导,规范和调整企业行为,使企业形成系统内部的小循环,刷新企业的目标系统、研发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自处理系统。从中观的层面上,加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接续,特别是在产业园区的建设上,利用企业“出城入园”的机遇,鼓励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间副产品的交换、污染防治、合作培训、共同参与以及技术创新,使园区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形成企业之间的“闭锁式循环”。从宏观发展层面上,通过在全社会推广循环经济的政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整个社会层面生产与消费、企业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大循环。对于甘肃的一些城市来说,首先改变城市垃圾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对城市垃圾进行环保化的层层处理,有机回收,形成回流产业,对回流产业来说,垃圾没有废物。其次要树立环保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的观念。

2.2发展新兴产业的创新战略

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的“总枢纽”就是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生态资本提升战略主导下的产业发展战略,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战略。有回流产业、生态旅游业、都市现代农业、白色农业、精致农业。还有其他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发展这些产业,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兰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

2.2.1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开发新型能源。这符合国家的能源战略,谁先发展,谁就占领了新能源的高地,就会享受到国家的有关政策优惠,就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些产业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风电、生物发电、太阳能利用、浅表地热资源利用等。中国核能集团看好甘肃的风能资源,已在甘肃成立了西北风电公司。甘肃已在河西建设了风能发电厂,意欲打造全国的陆上“三峡”;全省农村正在大力推广沼气能源的应用;兰州市也已建成一座牛粪发电厂,兰州温泉大酒店就是利用浅表地热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范例。应该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发挥甘肃光照资源丰富和发电机电装备领先的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争取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2.2.2打造“生态绿洲”品牌,在推进生态生产、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等生态建设的基础上,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契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依托,把精致农业与文化、休闲结合在一起来做,着力打造“生态绿洲”品牌,使这一品牌成为甘肃的新“名片”。

2.3建设“森林城市”的新发展方向战略

“森林城市”是指在城市地域范围内,以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居民健康为目的,以木本植物为主,包含草本植物及其所居环境共同构成的生物群落,使人工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融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甘肃的天水、兰州、陇南等城市最具备发展“森林城市”,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基本条件,经过近五十年的绿化建设,兰州南北两山已满山披绿,天水、陇南由于本身处在甘肃的南部,具备发展生态的天然优势,森林覆盖率本身就高于甘肃的其他城市。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现在要做的就是以这些城市现有的城市森林为基础,加快山体的绿化步伐,同时,有计划地建造各类主题森林公园,将各山体和林区串联起来,形成城市森林圈。

2.4“城市要素”集聚、城市内生性有机扩张战略

“城市要素”集聚就是把“城市分散化的集中”,使城市成为组团式的紧凑,也就是发展相互之间既用生态化城市森林相区隔,又通过完善的公共有轨交通系统快速相连的、易通达的城市中心群。这种“紧凑城市”又叫“绿色都市”,它是一种为了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城市简单的外缘型扩张,推动城市改造;减少交通流量及进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降低能源消耗,保护大气质量;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群落,各中心的核心区内高密度、高强度的进行发展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以兰州为例来说,就是不能把兰州的南北两山看成是兰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和障碍,而应该看成是兰州市区内的“城市森林”,跳出南北两山对城市发展的局限,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如,发展什川城区、忠和城区、中川城区、龙泉城区、和平城区、定远城区等等。这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市要素“集聚、实现城市内生性有机扩张的根本出路。

2.5建设生态龙头工程,夯实生态“有形化”资本战略

生态龙头工程就是指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型生态工程。黑河流域的生态恢复工程、民勤的生态养护工程、敦煌月牙泉的生态恢复工程、兰州市的“绿桥”工程等等,都属于这类工程。不仅如此,还要有计划地规划一批对区域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生态龙头工程,积极地集聚生态资本,实现生态资本的有形化“溢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强劲的带动作用。兰州市的“绿桥”工程就属于这类工程。兰州城市南部的边缘地带几乎全部被天然森林所覆盖,林缘线长达100多公里,“绿桥”工程就是在天然林区与兰州南山绿化圈之间的宽约5~15公里的森林断带上架设一座“绿桥“,把天然林引入城市,将对兰州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此断带区域横跨榆中、城关、七里河和西固四个区(县),涉及十个乡(镇),全长约50公里。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种原因,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失衡,属兰州市较为集中的贫困区域。因此,在森林断带区内,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三条平均宽度为15公里的绿色“桥梁”,将兰州南部的天然森林与环城的南山绿化圈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连续不断的绿色林带,把天然森林环境引入城市,一是不仅能改变城市大气环境,而且会使兰州的森林覆盖率极大地提高,真正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二是这项工程其中蕴含的巨大的生态资本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必将为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显性效益,为兰州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使这一地区发展经济林业、果品林业、特色农业、都市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成为可能,而且在更大的产业区间、未来发展上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未来兰州经济社会跃升到另一个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2.6实施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实现“旅游旺省”战略

以生态建设为先导,实施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增强旅游产业实力,成就“旅游旺省”的目标。如,“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要使之成为一个品牌,进而成为著名品牌,还要做很多工作。如果把大滩南河、城关南河纳入黄河风情线的整体规划中来建设,学习西安市曲江开发区的经验,把整条南河及周围区域规划成旅游开发区来整体建设,对南河生活住宅区的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定位为旅游开发区,迁建沿河所有的市场及老旧居民区。在拆迁后的区域内布局符合黄河风情的历史文化设施和景观,按照旅游发展规律,把“南河旅游开发区”打造成黄河风情文化精华的浓缩版,使之成为兰州旅游的主打品牌,树立兰州旅游新形象。通过精品旅游区开发,使旅游业成为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成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主导产业,将强力拉动GDP的增长。

3.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的支撑体系

3.1建立保障生态资本战略实施的法律支撑体系

3.1.1通过人大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生态资本”的实施是包括了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建设森林城市、实现城市资源要素集聚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使生态立市的观念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3.1.2政府制定和及时出台一些法规和管理办法,从中观层面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

3.2提供相关政策支撑体系

3.2.1产业发展优先扶持政策。出台对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符合生态创新经济的产业,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优惠扶持的政策。

3.2.2项目发展生态标准限制政策。建立环境准入制,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

3.2.3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奖励政策。对绿化和环境保护的奖励政策;对利废(废物再利用)企业和产品的税收减免政策;对使用清洁能源的设备改造补贴政策;对继续使用以煤炭为主的污染能源的高税收政策。

3.3制订规划目标实施体系

3.3.1把生态资本战略纳入“十一五”规划的中期调整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纳入甘肃的整体发展规划,从宏观的层面上使生态资本真正成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实现生态立省的目标。

3.3.2制定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中观层面的实施蓝图。“生态资本”战略是全新的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战略,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从中观的层面上对“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3.3.3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的资金支撑体系

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要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要政府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和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财政支持“生态资本”战略专项资金。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利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建立生态保护发展基金;同时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的环保资金、技术、人才资源。

4.与具体工作结合建立联动开发工作机制体系

(1)从具体操作层面入手,全面整合原有资源,适时开发新的资源。“城市森林”抓山体;生态环境抓绿地;旅游产业抓品牌;“循环经济”抓企业;“城市集聚”抓规划;产业调整抓创新;新兴产业抓农业;“清洁能源”抓“电”、“气”;生态人居抓社区。

(2)从职能层面上入手。要求各地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划和实施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全面实施“生态资本”战略,按照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履行职能,落实到位。

(3)梳理区域内显性和隐性的生态资本资源,确定重点项目,全面整体推进。

梳理全省显性和隐性的生态资本资源,按照远期、中期、近期建设目标,各筛选和确定100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如,兰州“绿桥”工程;河西森林生态场工程;甘肃城市生态人居工程;黄河风情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甘肃七一冰川保护工程;陇东林果产业工程;甘南黄河“三曲”保护工程;陇南旅游开发与保护工程,等等。认真做好规划,集中和相对固定一批专项资金,分步长期实施,使甘肃的生态“原系统”,更早更快地变成生态“有形化”资本,使之产生出巨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效应。

(4)以生态资本战略整合县域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各市县制定相应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最大化地实现“生态资本”价值。如兰州市安宁区已实施了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安宁桃花溪生态水景观工程;榆中县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基地”为目标,精心打造以特色高原蔬菜、花卉种植为产业基础、以“生态绿洲,黄河风貌”为特色旅游的都市休闲农业基地。永登县以苦水玫瑰、猪驮山为核心,打造生态产业长廊。七里河区、城关区以南河改造为重点,学习成都府南河建设经验,迁建所有市场、老旧住宅小区及周边相应的建筑,使之绿化、美化、风情化,改造沿线污水管道不入南河。力争把南河建成城市宜居品牌。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2008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黄正夫.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宁宁,明.江苏生态省建设的重点与近中期对策[R].江苏省软科学课题研究报告.

[3]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篇7

印度计划委员会认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在由资本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使得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已经替代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印度认为,21世纪,知识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使服务成为可以进行跨国贸易的商品,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将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过去的30年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主要出现在制造业,下一个浪潮将出现在服务业。印度没能赶上制造业转移的浪潮,但是应当抓住服务贸易全球化的浪潮。

印度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服务出口方面,印度具有比较优势。一是拥有一支庞大的讲英语的科技和专业人员队伍。印度高等教育发达,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为310万人,到2010年毕业生的人数还要增加1倍。二是劳动力成本低。例如,印度从事外包服务的雇员工资要比美国的雇员低1.5―12倍。三是人口结构的年轻化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印度15―59岁的人口比例将从现在的35%升至47%,届时印度将成为世界上工作和消费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印度在软件开发、外包服务、工程咨询、研发服务、生物技术、医药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印度将充分利用本国人力资源的脑力优势,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知识服务产业。因为与制造业相比,知识服务业更节省自然资源,更能保护环境,而且附加值也更高。目前,印度国内和世界对教师、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护士和医疗技术人员已经供不应求。印度将大力发展这些领域的人力资源,把印度建成面向全球服务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研发中心、教育中心和医疗保健中心。

为了促进印度的知识型服务出口,印度全印管理协会建立了一个由企业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高级战略小组制订规划和行动建议。该小组认为,印度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发达国家提供服务:一是利用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电子诊断医疗和电子教学,以及法律咨询等等);二是吸引顾客到印度接受所需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服务,以及护理服务等等)。该小组认为,成功地扩大印度服务出口应当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努力,最为关键的工作有3项:一是推销印度,建立信誉;二是教育和培训具有专业服务技能的知识型人才;三是充分发展连接印度与外界的基础设施,如电讯、信息技术和机场等。

当前,印度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构建知识社会和发展知识经济,印度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知识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负责在5个方面制订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即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知识的传播;激励企业应用知识以提高生产力和获得竞争优势;促进政府机构应用信息技术以改善公共服务。

目前,印度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加大对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创立更多的世界级的大学;增加学生的数量并提高质量;建立教育投资公司;使课程设置更能适应人才的市场需求;加强学生对英语和其他语种的学习。

2.加强应用型的研发项目以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加强科研机构、大学与商业的合作;加大对基础科学、特别是大学从事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企业家园,解决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脱节的问题。

3.加大对知识密集型行业和企业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创立世界级的研发中心,设立信息技术园、生物技术园和药品工业园;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投资自由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跨国公司来印度进行研发投资。

4.充分发挥海外印度人才的优势。鼓励外国公司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或与印度联合开发研究,鼓励海外印度专业人员和企业家参与合作。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研究员孙士海撰稿)

法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法国基本上实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计划调节管理体制。二战后,法国发动多次国有化运动,将煤矿、电力、航空、银行和汽车等部门的一些公司收归国有。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推行“中央集权经济”的典型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干预始终起着突出的作用,对于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持续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国家干预的过度强化,逐渐造成法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僵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90年代以后,希拉克政府全面调整内外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向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制转变,以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主要的战略措施包括:..

1.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增强经济活力。经济结构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减少国家干预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经济管理体制,将国家指导性计划转变为战略性计划,即中央计划通过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先行动领域指明总体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推进经济自由化,废除历届政府一直执行的各种有碍自由竞争的行政立法和规章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发展股票市场等。但是,法国并未放弃混合经济管理体制,而是试图实行受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模式。

2.以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法国的竞争力。为适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根据政府制订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换,首先完成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以及老工业区的结构改组,继而大力发展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群,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了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和注重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益,法国政府确定了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和环境技术等重点发展领域;改革科研体制,规定科研项目的社会经济目标,坚持科研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制订和实施诸如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产业专项远景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和参与欧洲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3.推行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战略,促进就业增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把实现财政平衡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注重扩大内需,促使经济增长由以出口带动逐步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

4.推行对外经贸“多元化”战略。提出经济优先、外交服务于经济的对外政策原则,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

德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7.8%,1968年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战前经济发达的基础。二战前,德国经济发展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汽车、飞机、电机、金属冶炼和化学工业已居世界前茅;农业基础也比较雄厚。二战期间,国家经济的基础(硬件)大部分虽被摧毁,但软件如技术、知识、企业的结构组织,经营管理经验、教育机制、文化基础以及部分熟练工人都保留下来。这些软件优势在举国一致重建经济的努力下,充分释放出了增长潜能。 (2)欧洲长期的和平环境。二战后,美苏虽在欧洲尖锐对立,但一直未发生热战,西德军备和军费开支较少,对经济较快发展有利,促使其成为“经济巨人”。 (3)美国等外来因素的支持。主要是美国出于东西方冷战对峙和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措施采取了支持德国复兴的“输血”战略。

2.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只有3.1%,通货膨胀率平均为4.89%。导致长达10年经济滞胀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技术进步缓慢以及生产费用大幅增加,导致国内投资盈利率相对降低,以致固定资本投资停滞甚至下降;政府错误的财政政策造成的恶果。后来,联邦政府为减少财政赤字,又不得不实行包括紧缩银根在内的经济紧缩政策,从而影响并限制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缓慢发展时期。80―90年代,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9%;2001―2004年,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37%,低于欧元区12国的年均增长率。造成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1)国内需求不振。私人消费与出口一向是德国经济增长依赖的两个轮子,但80年代以来德国私人消费一直不旺。近年来,德国虽实行了税改,但对机动车课以高额使用税和生态税,使其他领域的减税黯然失色,民众消费行为未见起色。(2)失业率不断攀升,造成国内有效需求不足。90年代的失业率在10%以上,目前失业人数已超过500万,创历史新高。失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周期性问题变成了结构和社会问题,导致国家减弱对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3)社会福利过高,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不足。

英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英国经济走走停停,增长乏力,出现“英国病”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老化、国有部门比重大、福利负担重、投资乏力、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等。1979年,撒切尔政府开始对英国经济进行改革并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摒弃了战后一直奉行的以扩大政府开支和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转而推行以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为指导的新经济政策,强调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减少国家干预。政府制订并实施了以下经济政策措施:

1.坚持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紧缩政策,制订并推行中期财政战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削减公共开支和财政赤字等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为生产和就业的增长创造条件,同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2.放松政府管制,强调市场机制,鼓励自由竞争,以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保守党政府先后废除了180多项对经济活动的限制规定,通过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化市场的功能,从而将经济决定权从政府官员转到企业家手中。

3.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减税措施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调动全国各方面的资金,加快投资步伐,更新设备和技术,增加供应,以此推动经济增长。

4.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私有化措施涉及约50多个行业,英国政府出售了200多家国有企业,如英国钢铁公司、航空公司、货运公司、电讯公司、石油公司等,甚至大部分铁路也实现了私有化。

5.改革福利制度。英国过高的福利制度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负作用,撒切尔政府上台后便开始改革福利制度,削减福利津贴,撤销部分福利机构,使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福利开支。为了控制工资增长,颁布了限制工会权利的法律,冻结工资,改革劳动力市场。

篇8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alyze of In-city village renovation in Zhujiang Delta, and discuss the emphases, difficulties, mode and route in Guangzhou In-city village renovation. On example of Tangxi-In-city village, analyze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prospect the renovation which it brings forward the assumption and conception.

Key words:in-city village; renovation;Guang-

zhou; developmental strategy;politic 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114-04

1概念理解

“城中村”已经演化为“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社区”,是有序的、自组织的“类单位制”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城中村不同于“贫民窟”。

2改造遇到的问题与难点

2.1 形成原因

① “城中村”保留了以家庭为单位、以宅基地为基础的居住用地,失去了耕地的村民利用耕地补偿金建造的高密度的、用于出租的“牵手楼”,适应了大量流动人口进城后对低租金住房的需求,同时亦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政府“绕开村落”的空间拓展思路,使这里被城市建成区所包围,呈“镶嵌状”散布在城市新建职能分区内(甚至在城市CBD周边地区)的“城中村”恰恰提供了低收入住房,并使流动人口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相重合。譬如天河区新CBD核心地带“岗顶―天河城―中信广场”周边的石牌、林和、冼村等4个“城中村”聚居了10余万流动人口。

② “城中村”是“有根的”,具有“空间固着性”。它是一个以血缘、亲缘、宗缘、地缘、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深层社会关系网络构架的村落乡土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血脉传承和对村落旧址的历史归属感。

③ “城中村”已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运作的“类单位制”的社会经济系统。以村委会为管理层的村集体经济实行“类国有企业的单位制式”的块状管理,全面负责社区生活,其管理是有序的。从广州市“城中村”运作来看,政府并未从资金上对“城中村”的公共服务做出补贴。

④ “城中村”这种居住模式将是长期的。目前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模式有三种:一是以地缘、业缘为纽带的聚居。二是外来人口以集体户的形式,在企业集体居住,形成当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分开居住的“二元社区”,多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地;三是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城中村”,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最为明显。实质上中国进城的“农民流动人口”处于“无限供给状态”。

2.2政府改造遇到问题

① 要在“城中村”土地补偿和村民安置方面支付巨额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②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政府、村委会、村民二者的切实交流成为关键。③在产权方面,“城中村”房屋产权既清晰,又不清晰,原则的清晰和数据的模糊并存,需要摸清家底。④在资金来源方面,应放弃“补偿”这种运作模式。⑤从利益入手:改造城中村给什么人带来利益?什么人会有损失?哪一部分人的利益重要?⑥“城中村”成为“问题村”,即在土地利用、建设景观、规划管理、社区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城乡差异及矛盾,影响城市的建设质量和发展秩序。物质空间杂乱无序、成为城市社会的藏污纳垢之地、地下非法经济屡禁不止、出租屋和流动人口难于管理,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塌陷带”。

3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再思考

3.1 改造思路分析

“城中村”的演变和形成历史各不相同,非常复杂和多样化,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的改造思路和模式与之相适应。归纳来看,主要有:

①通过“拆迁―补偿―重新安置”的途径,从分散、混杂、设施不足、居住环境差的传统农村聚落,转变为有序、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现代化人居环境;(张建明(1998)、敬东(1999)等专家提出)

②自上而下的“撤村改制”模式,即用城市管理体制取代农村管理体制,期望通过“城中村”集体经济的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调和“城中村”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体制,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房庆方(1999)和郑静(2002) 等专家提出)

这些改造的观点和模式被城市政府广泛地接受,开展了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改居”等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各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进程来看,大多数的城中村改造停留在策划、规划等初级阶段,即使是“试点”的工作推进也十分艰难。

3.2 珠三角“城中村”改造实践分析

①广州市:改造策略:按照“先行试点、积极稳妥”的原则。

第一步是转制。选择位于中心城区的7个自然村作为改造试点,采取“一村一策”的办法,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分两步走:第一步:把城市建成区内的城中村农民转为居民,把村委会转成居委会,同时把原来属于农民所有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把原来由村委会管理的集体经济转为由集体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把城中村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并逐步把市政、环卫、供电、供水、供气以及治安等纳入城市管理范畴,施行统一管理。第二步是有步骤地推进城中村物质环境的改造。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城市建设编制旧村改造规划,改造主要形式是新的农民公寓建设和旧村改造相互结合。以村集体为主导,“三个一点”落实资金。以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出资为主,市、区两级财政视情况,对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及建设事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给予适当支持。市政府在资金问题上不允许房地产开发商插手。

②珠海:市场运作为主导政府给政策的策略,珠海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没有直接投入一分钱,而是巧用市场之手,通过定原则、定规划、给政策,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房地产商投资旧村改造。通过政策借力改造城中村,是珠海开展城中村改造的重要举措和成功经验。这种探索和实践也为进一步推动公共设施与服务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借鉴,是经营城市的一种有益探索。

③深圳:深圳市从1997年开始尝试改造城中村,按每镇一村的办法试点,“以政府为主导、规划全面、制度跟上”是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与特点。规划中以土地系统控制为核心,以合理引导乡村工业相对集中发展,村民住宅联建统建为基点,逐步摸索出一条“经济、建设、环境协调发展”的农村城市化之路。

3.3 “原位改造低收入廉租住房社区”的改造思路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所坚持的“两个原则”和“四项转制”是正确的,不要异地新建农民公寓,应实行“原位改造”,尤其对位于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应通过改变其物质空间模式,最终构建保证“城中村”村民及集体物业收益来源的空间系统,其关键是继续让其发挥为低收入流动人口提供住房的功能。

“城中村”的“原位改造”在保持其出租屋经济和集体物业获利空间的基础上着手物质空间改造,遇到的难题集中在信息沟通、产权界定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村委会和村民掌握着详细的基础数据,而相关规划及法律规章制度的绝大部分则掌握在政府手里(如图2)。这种不对称造成政府和村民互不信任,难以磋商。政府、村委会、村民两者的切实交流成为关键。在产权方面,“城中村”房屋产权既清晰,又不清晰,原则的清晰和数据的模糊并存,需要摸清家底。在资金来源方面,应放弃“补偿”这种运作模式,因为原位改造仅仅是物质空间的调整,不改变其出租屋和集体物业经济,政府只是担当管理者的角色,既不谋其区位,也不谋其利益,因而“补偿”是不必要的。

4广州城中村实例研究――以棠涌村改造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和政策研究为例

4.1社会经济发展对策

①分析和评估村集体物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提出新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今后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向问题,并提出村经济发展转型和提升村集体公司经营能力的具体建议;②评估现有村委及集体公司的职能,以及与市区两级政府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和保障体系的投资分配情况,以保障村民收益不降低为基点制定合理的补偿安置标准(包括人均合理占地指标、需确权用地量、货币及实物补偿比例、安置面积等);③对未来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治安、民政、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支出进行核算,提出集体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衔接建议。

4.2配套政策设计

①在现状调研、村民意向、政策条件和经验参考基础上,研究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可行的改造模式;②针对会涉及到的周转安置用地、白云新城核心区内的集体留用地、原住民生活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历史用地以及违法用地等不同类型用地提出具体的调整和处理措施,包括开发措施以及相应政策(如土地置换)等;③研究城中村原住民在改造后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制定相应的就业扶持办法以及就如何将原住民纳入城市同一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方面的内容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

4.3主要社会问题的解决

①就业问题:广州失业率统计指标新增加的2%中,“城中村”的“村改居”居民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主要原因是:“城中村”居民长期游离于城市的就业体系之外、集体经济分红和个人出租屋收入可观、35 岁以上的居民缺乏文化教育和劳动技能、20 多岁的年轻人存在着“眼高手低”的心理障碍等。

解决方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改制中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各区劳动就业培训机构为“城中村”居民开设了专门培训。政府还充分利用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4 级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为“农转非”居民提供推荐就业服务。“城中村”居民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政府的“一三一”服务,即“一次就业培训,三次工作介绍,一次推荐就业”。改制使“城中村”居民就业纳入社会再就业工程,为“城中村”居民改变以前的靠集体分红和出租房屋的谋生方式提供了机遇。实现谋生方式的职业化,是“城中村”居民从农村居民转型为现代意义的城市居民的最重要的标志。

②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大多数村仍然沿用原来农村体制下的保障供应制度。目前实现全体“村改居”居民集体购买社会养老保险的只有海珠区的联星村和白云区的三元里村等少数村。“城中村”公共设施的发展也相对落后,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与城市规划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村民由于长期依赖于集体分红和出租屋收入,在社区转型期存在着患得患失的心理,不信任政府政策。

解决方法:在过渡时期,引导、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降低村的医疗保障风险,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以利于加强医疗支出监管和减少医药资源浪费。其医疗保险费用来源,参照合作医疗的做法,实行集体、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

③环境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景观和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环境监督和管理工作滞后;河涌整治还任重道远;海珠区万亩果树林的保护措施还需加强;“城中村”采石场整治和复垦工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公益林和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和维护不到位。

4.4 转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

改制前的集体经济体制存在着限制资产的流动和优化组合的问题。“股份合作制”实行“一人一票”,村民股东一般没有决策权,股份可以继承,但不能转让、退股和抵债。这种产权的占有和收益具有集体的“封闭性”它不允许以外部资金的注入来改变产权结构和分享收益。这种单位利益的排他性和对内部福利的追求,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却限制了资源的流动和增加了公共物品管理的成本。

2002 年出台的改制政策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制为股份制企业(公司)。撤销“城中村”村委会的同时,改变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政企不分的状态,将其转制成为由集体法人股东或个人股东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从整体意义上看,“城中村”企业作为维系村民的社区成员身份的纽带功能不会改变,但是在局部意义上,经股东大会同意后,可以通过成立风险性的投资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进行投资和经营,从而维护了社区资产和消除“封闭性”之间的平衡。

4.5改造方式

①物质空间改造方式

“新建农民公寓” 与“旧村改造”相结合,改造根据农民公寓建设进展情况安置村民后再逐步实施。

“新建农民公寓”,安置本村搬迁村民,为旧村改造创造条件,此用地为该村原有自留用地。而“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自来水供应问题,以及清理村内两旁的违章建筑,各类飘蓬、招牌广告、整治防盗网,清理“六乱”现象及屋顶阳台杂物,外墙整治穿衣带帽,逐步增加绿化、路灯和消防设施的设置,安排市政排污设施的建设。

所产生问题:“异地新建农民公寓”看似为村民提供了漂亮舒适的住宅,但村民失去了原来村落区位所具有的巨大经济价值――出租屋、集体物业以及触手可及的谋生机会。况且富裕的“城中村”村民已有足够资金购买自己所中意的商品房,新建农民公寓对其并没有吸引力。“城中村”,应通过改变其物质空间模式,最终构建保证“城中村”村民及集体物业收益来源的空间系统,其关键是继续让其发挥为低收入流动人口提供住房的功能。

②对社会形态的改造

改造两部分人:村民――不仅是身份转变,仓促的改造进一步边缘化。低收入人群――廉价出租屋。

三个问题:就业问题(一次就业培训、三次工作介绍、一次推荐就业),社会保障问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环境生态问题(公共服务――环卫、治安、市政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现有的地缘、血缘结构,最终在文化上、行为方式上、价值观念上将村民塑造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实现社会形态和村落经济经营形态的变革。文化推进――把“城中村”人的思想和行为融入城市文明。

③中心村规划:a. 在规划村生活范围内征地建设村民新村。b. 村民新村的筹资方式基本上按照1∶1∶1 的原则,由银行贷款、村委会出资和村民户集资3 部分组成。c. 拆除旧村的旧房由村委会按建筑成本价购回。被拆除的旧村用地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尚未完成时,由村委会作为经济发展用地使用。d. 村申请的政策优惠有,按村的申请批准征用建设村民新村的用地;由区政府负责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接入;免除市政配套费和有关税费。e. 新建村民新村的建筑容积率控制在2.0 以内,要求安置村民依据的异地安置调节比为1∶1。建设村民新村的开发方式:主要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在适当的时候,要求允许村以土地入股,引进开发商资金。

5结论与展望

广州城中村改造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离2010年158个改造完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广州市实施“中调”战略。要结合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等新区建设、河涌整治等来进行城中村改造。而新社区及广州新城建设的推进,也为“中调”留下了更多开发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钊.“城中村”改选途径的思考[J]. 安徽建筑,2001,(3) .

[2] 白涛. 珠江三角洲城中村问题探析[J]. 广东社会科学,2004,(3) : 1232127.

篇9

近年来,宽带网络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渗透,推动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一轮浪潮,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就业机会、支撑科技产业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基石。首先,宽带网络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要素和扩大信息消费的基础平台,加快向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经济运行各环节渗透,并孕育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和信息消费热点。其次,宽带网络已成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是聚集全球科技资源、推进协同创新的新平台。第三,宽带网络已成为政府改善民生服务和宣传先进文化的新载体,通过宽带网络提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已成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方式。第四,网络空间竞争形势日趋复杂,信息安全挑战日益严峻,高速安全、自主可控的国家宽带网络,是构筑网络空间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基础。

从世界范围看,大力发展宽带网络已成为共识。截至2012年底,超过127个国家和地区并实施了宽带国家战略,把加快宽带网络发展作为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先导领域,力图通过战略指引,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加大政策扶持。从我国情况看,近十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络能力不断增强、用户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储备和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宽带网络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宽带应用不够丰富、宽带产业链上游环节对外依存度较大等问题,既不能满足在国际竞争中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的外在需要,也不能满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需求。为此,亟需在国家层面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战略方案》基本考虑

(一)关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战略方案》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支撑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为着力点,深化宽带网络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二是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发挥政府战略引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宽带网络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导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宽带网络建设和投资模式。四是坚持产业链协调发展。紧抓网络建设、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推动网络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战略方案》提出了应坚持的五个原则,即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

(二)关于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

在编制过程中,《战略方案》注意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指导意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保持有效衔接,也充分参考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行业规划,以及美、欧、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宽带网络发展规划。结合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经过详细评估和科学测算,提出了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并细化为3个发展阶段、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战略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到2020年,我国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战略方案》在宽带网络覆盖、网络能力、应用水平、产业链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为保证目标实现,《战略方案》将我国宽带网络2013—2020年发展进一步细化为全面提速阶段(到2013年底)、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和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三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发展要求,发展任务也各有侧重。

(三)关于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区域和城乡宽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同地区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二是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针对当前我国宽带速率整体偏低的情况,提出要加快骨干网、接入网和网站等多个关键环节的优化升级,提升网络总体性能。三是提高应用水平。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要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建设、应用普及等方面深化宽带应用。四是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通过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品产业化、智能终端研制和支撑平台建设等,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自主能力。五是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应急通信系统和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等措施,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为落实各项任务,《战略方案》以专栏的形式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的具有重大引导作用和示范意义的7项工程。

三、《战略方案》提出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宽带网络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

这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突破,将宽带定位于与水、电、路等同等地位的公共基础设施,这为我国宽带网络后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各界对宽带网络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加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

在国家层面成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协调小组,加强横向跨部委及纵向跨中央地方两级的组织协调,同时,要求各地将宽带网络发展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实现从中央到地方在宽带网络发展上的超前规划部署,并与地方发展做到有效衔接。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针对我国城乡区域宽带网络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战略方案》提出了多项财税优惠政策,争取多渠道投入。如提出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将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完善电信业增值税抵扣机制;优化基础电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等。通过加大财税支持,将有效加快西部和农村地区宽带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

《战略方案》提出多项措施,以进一步健全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在规范市场行为方面,保障宽带网络在住宅小区及机场、高速公路、地铁等公共服务区域的公平进入。在推动开放竞争方面,提出建立网间互联带宽扩容长效机制,保障网间互联畅通。

(五)进一步规范建设秩序

针对宽带网络建设和改造难等问题,《战略方案》提出要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贯彻落实住宅小区宽带网络设施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两个强制性规范,实现规划、建设和验收三同步。公共设施场所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网络设施要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

此外,《战略方案》还在频率资源规划、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如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明确无线频谱综合利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创新宽带网络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公共政策与规则的制定等。

篇10

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

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初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现有1260万农村户籍孩子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惠及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加强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0%。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5年累计87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74%。

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加860万人和88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4万人。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

篇11

【关键词】应急通信组网移动化产品化志愿服务制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5.19.000中图分类号:F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5)19-0000-00

引用格式:邓坤南. 兼顾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应急通信发展策略[J]. 移动通信, 2015,39(19): 00-00.

Win-Wi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to Bal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for Enterprise

DENG Kun-nan

(Guangdong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Bureau of China Telecom Group Co., Ltd.,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n market environment, countermeasures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mobile networking, service productization, “O2O” marketing business,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al strategy of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to reduce cost, increase efficacy and cultivate talents was researched.

[Key words]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mobile networkingproductization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1 应急通信发展概况

(1)国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发展概况

国家在实施政企分开的发展策略后,建立了以工信部为国家应急通信管理部门、各省通信管理局为地方应急通信管理部门、电信企业为应急通信业务承办单位的三级管理模式;建设了应急通信业务为政府所用、骨干传输网由电信企业所供的架构,采用政府管理、电信企业支撑运营的模式,建立政府专有的短波、集群、宽带VSAT等应急通信网络;建立了政府主导,与电信企业各有分工,相互协同、上下联动的机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2)电信企业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发展概况

目前,在国家规划及企业内部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有成立大区级及省级应急通信支撑单位,同时也作为各自企业通信领域的应急先锋,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置了应急通信保障资源,并均按照“尖刀部队”标准进行“养兵”与“用兵”,成为国家公共应急和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组成部份。

截至2015年,中国电信成立了南方21省以专职队伍为主的省级机动通信局/队或应急中心(以下统称“机动通信局”),北方10省以兼职队伍为主的省级机动通信队或应急中心,并根据地域、交通、灾害类型等特点,将全国划分为5个大区,形成区域保障机制,在大区内指定一个省所属机动通信局为该区域的牵头局,另一个省所属机动通信局为会同局,其他省所属机动通信局为普通局,形成“牵头局-会同局-普通局”协同工作的应急保障机制。装备了卫星、集群、移动、交换、短波、电源、综合保障、冲锋舟等可快速进行通信组网及抢通通信的应急通信装备。

2011年年底,中国移动也完成全国各省公司应急通信局的组建工作,并与中国电信大区建制模式类同,将全国划分为6个大区,形成区域保障机制;装备了应急电源、移动通信、飞艇等可快速进行通信组网及抢通通信的应急通信装备。

中国联通则成立了以北方10省为主的5大机动通信局,装备了卫星、交换、移动、传输、短波等可快速进行通信组网及抢通通信的应急通信装备。

2 应急通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机动通信局是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但又要履行国家及政府有关战备应急、抢险救灾等公共职责,在国家及政府尚未全面推进有偿采购应急通信保障服务的情况下,出现了只有成本投入而没有业务收入的情况,应急通信发展所需的人、财、物力均无法保证,导致或多或少存在了以下问题。

(1)定位“高大上”,投入“低小下”,发展配套资源跟不上。

各机动通信局,肩负“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使命。战时为党政军提供国防战备通信,履行企业政治使命;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为政府、重要客户及公众客户提供应急通信抢险救灾服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平时为各类重大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体活动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为所属企业开展的各项营销活动、热点区域保障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最大程度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定位高,任务重。

然而在运营资金投入方面却出现短缺问题。首先在国家层面,在全国范围内,近3年累计投资购买用于组建专有应急通信子网的新装备,平均每机动通信局不足1套;向企业发放的应急通信运营专项补贴,平均每机动通信局不到100万元,如按2014年IT工程师岗位年薪中位值(12.5万元/人)计算,仅能维持8人组成的团队。其次在企业内部,近3年累计投资购买与大网业务同步的应急通信车,平均每机动通信局不足3辆;在日常运营费用投入方面,基本只减不增,个别电信企业原则上按上年总费用5%的幅度降低,逐年递减,捉襟见肘。

(2)背负责任大,管理行政化,应急通信发展遇屏障。

在工作职责方面,各机动通信局一肩两责,既要履行政府的公共事务职责,又要承担企业的发展职责,责任过大。在运营管理方面,前者往往是通过主管部门,以命令方式进行责任的传递,必须无条件完成任务。后则则是通过自主市场化运作,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从集团公司到省公司,从省公司到机动通信局,进行垂直管理,管理行政化。应急通信保障从提出需求到满足需求,中间业务流程冗长,各部门层层把关,层层审批,运作效率相对低下。

在成本与效益方面,难以兼顾,发展瓶颈越来越窄。市场环境下的企业,要赢得发展,首要是效益。因此,“养兵千日”所消耗的运营成本,总希望在“用兵一时”时,能获得收益。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抢险救灾,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国庆阅兵、2010年广州亚运会及2011年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应急通信保障中,各机动通信局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为己任,第一时间做好通信保障,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灾区或活动现场客户提供应急通信服务。期间虽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表扬,也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但服务费用难到位。

(3)职业通道窄,工作环境差,应急队伍出现老龄化。

据统计,自国家“九五”规划以来,各省机动通信局队伍人员甚少可在电信企业内部进行纵向或横向发展,队伍的职业发展瓶颈一直没有被打破。且由于职责使然,应急通信的工作环境差,集中在充满危险的野外,或被日晒雨淋,需风餐露宿,同时,高空作业也是必修课。因此,给吸引人才、汇聚人才带来极大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某电信企业的所有机动通信局/队的队伍,因为长期补充不到新人,队伍规模逐年缩小,队伍平均年龄逐年增大,在2015年,队伍平均年龄接近45岁。应急通信队伍发展步入衰退期。

3 应急通信发展策略

“打铁还需自身硬”,机动通信局作要赢得更好发展机遇,务必创新现有运营模式,需实行应急组网移动化、应急过程透明化、应急通信产品化、队伍发展志愿服务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运营效能,创新应急通信价值,实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创造经济效益的双赢。

3.1 聚焦应急组网移动化,降本增效

首先,建设移动应用型应急通信接入网,降低相对成本。

第一,建设移动通信指挥部。将现有基于移动端、卫星或E1电路中继、数据专线路由中继、固定端组网,也即“移动端-固定端”的指挥通信组网方式,建设为基于移动端、卫星或E1电路中继、数据专线路由中继、移动端的“移动端-移动端”的指挥通信组网方式。前者在平时需不断投入可变运营成本,维护固定网络及接入端装备;急时因应急通信指挥的主管领导往往前移应急现场指挥调度,并有逐渐成为常态的趋势,导致原有固定网络及接入端装备毫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浪费成本;后者则基于移动端到端的指挥通信组网方式,维护简单、应用灵活,特别适合于应急场景,利用率高、实用性强,分摊可变成本自然较低。

第二,建设机动便携型集成通信系统。当前各机动通信局大部份应急通信车都配备了通信接入与传输中继路由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系统,但这些装备要被投放到应急现场,就须确保道路通畅或车辆停放位置安全、可靠。然而这些条件在应急环境下往往会成为奢求。因此,需研究和部署类似曾被投入尼泊尔地震灾区进行通信保障的“空中基站”,以及曾被投入菲律宾海燕袭击区域进行通信保障的“背包基站”。前者利用热气球作为通信机房,并在热气球内安装卫星传输系统和基站接入系统,基于卫星回传+small cell组网方式,提供救援通信服务;后者组网方式与前者一样,也曾在应急现场保证了140万条短信的正常收发和40多万次的通信服务。

上述新型装备通信接入与无线传输系统高度集成、机动便携、组装灵活,可满足荒野、交通受阻、大面积停电或等应急场景需要,让背负、高空悬挂、空中移动等成为可能,可极大缩短将通信装备投入现场的时间,降低不必要的消耗成本。这也成为了新的趋势。

其次,专注移动互联网应急通信接入网能力建设,降本增效。

当前或将来,应急通信保障即成为应急现场移动互联网的保障。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15年1月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85.8%,而2014年全年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4.5%。可见移动互联网发展已进入全民时代。

以4G移动通信网100Mbps速率为例,足以满足包括应急通信指挥人员、应急现场救援人员、政企客户以及应急现场的公众客户有关多媒体信息沟通、商务处理、移动办公等通信需求。因此,各机动通信局应将绝大部份人、才、物力等资源,专注投入到移动互联网应急通信装备的能力建设中,减少在已有交换、短波、电源、综合保障等相对重要应急装备的资源投放,并将其它非主流业务的应急装备盘活到企业大网中,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能。

3.2 推进应急通信产品化,价值显性化

推进统一的应急通信品牌及产品建设。应急通信服务要走向市场,产品化是必然选择。从基本产品、期望价值、附加价值和潜在价值等方面进行应急通信服务品牌建设和产品细分,按提供应急通信服务的业务种类,建立应急通信服务产品目录、产品价格及说明书,促进应急通信价值显性化,推动应急通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同时,各电信运营商以及应急通信装备厂商也应协同规范应急通信市场秩序,共同培育应急通信市场化供求生态链,促进应急通信供求的良性发展。

随着国家对应急通信产业化策略的推进,以及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推行,今后政府有偿购买应急通信服务产品将成为趋势。其它市场客户,也会逐渐适应和推进应急通信服务市场的发展。应急通信产品化,将有助于机动通信局的市场化发展从粗放走向精细,价值回馈指日可待。

3.3 推进应急过程透明化,开源节流

首先,学习“O2O”商业模式,实现应急通信生产与服务可线上线下互动、过程开放与透明,通过提升客户感知与体验,培育应急市场,开辟应急通信创收途径。

在集团公司层面,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通信线上商业平台。线上可展示应急通信服务产品目录、产品特性、资源库存、客户服务指引等可供客户决策和提升客户需求欲望的信息,提供便捷和即时的客户咨询、客户感知、服务受理与沟通渠道,提供应急通信产品的虚拟体验服务,使神秘的应急通信透明化,客户可知、可觉、可体验,进而增加应急通信服务与客户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孕育和挖掘应急市场客户。

在机动通信局层面,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产品运营一体化、标准化的线下服务。线下根据线上获取到的客服需求、客户特性以及自身应急通信产品等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与客户进行互动,提供客户真正喜爱的产品服务,并让客户乐于支付产品服务费用。同时,结合线下活动及服务情报,与线上互动,促进在客户需求、产品生产、产品交易和产品迭代演进等全流程的良性循环,做强服务,做大价值。

其次,推进应急通信运营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渗透应急通信产品生产、资源配置、服务交易等各个环节,提升效率,节约能源。

当前,亟需建立可第一时间预知自然灾害与电信企业通信网络性能的应急通信预警信息平台,将产生应急需求动因的自然灾害预警、事件、网络灾情等数据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政府部门、电信企业应急主管和机动通信局,提升快速应急响应能力。

亟需建立可第一时间推荐场景化应急通信产品资源的信息平台,将即将开展的应急通信策略第一时间提供给政府部门、电信企业应急主管和机动通信局,提升快速处置效率。

亟需建立可第一时间感知应急通信服务过程的信息平台,将实施的应急通信服务过程动态第一时间提供给政府部门、电信企业应急主管和机动通信局,提升风险快速控制能力。

实施信息化策略,使应急通信服务从产生到再生的全过程快速可见、可为,助力效率提升。

3.4 推进队伍志愿服务制,缓解人才危机

将机动通信局定位为电信综合业务技能训练基地、人才成长的平台,以在编员工担任指挥官与教导员角色,通过“传、帮、带”的方式,锻炼个人品质、提升综合业务能力,不断培育应急通信人才。

应急通信人才的补充通过队伍志愿服务制方式实现。即将合作单位中从事通信网络代维或代优服务的员工,纳入人才储备范围,在其原有工作服务满2年后,按照机动通信局需要、本人自愿、合作单位所在组织考核后,转入应急通信保障志愿服务,并赋予应急通信工程师称谓,其劳动关系不发生转移。机动通信局则按照高于人力市场价30%的有偿服务费用进行服务采购,确保其合理的薪酬待遇。

应急通信工程师采取分期服务制,共为2期,第一期为2年,第二期为3年。应急通信工程师服满本期规定年限后,根据机动通信局需要和本人自愿,经过一定的选取程序,可进入下一期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应急通信成为个人成长与企业队伍发展双赢的新舞台。

4 结束语

“打铁还需自身硬”。本文以互联网思维、“O2O”运营策略及合作共赢的理念,浅析了在市场化环境下机动通信局通过自我革命与创新手段,兼顾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双赢策略,为解决当前出现的困局提供参考,使应急通信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张波.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叶开.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陈灿.互联网+:跨界与融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 曾航,刘羽,陶旭骏.移动的帝国:日本移动互联网兴衰启示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5]孙玉. 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6] 郑林会,陈山枝,毛旭.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电信网技术, 2012(7): 47-49.

[7]姚国章,陈建明.应急通信新思维:从理念到行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堀口区. 精益制造2013:成本管理[M].王占平,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9]王树文.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与政府管制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篇12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88-01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的大部分音乐教师是非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农村普遍经济落后,社会氛围不足,很少有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愿意到农村教学;二是:即使有学生愿意去农村教学,也会因为音乐教师在晋升评优等方面的劣势,而改教数学、英语等课程,不再重视音乐课的教学。这些都导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只能让其他课程教师兼职教授。而且,我国专业的音乐教育也只重技法而轻理论,因此,即使是专业的音乐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由此可知,我国不仅需要补充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还要提高音乐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二)教学软硬件的不足

农村中小学因为教育经费的不足,无法满足音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这使得农村中、小学生学习音乐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例如有些贫困地区,学生在音乐课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乐器,如钢琴、长笛等,几乎没有。音像资料就更少了,无法保证音乐教学的效果。而且,农村中小学虽然也提供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但无论是教师素质、教学设备还是教学环境,都满足不了教材的需要,这就导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无法根据教材来教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很困难。

(三)教学管理落后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表上,虽然都安排了音乐课,但这仅仅是为了满足国家要求。事实上,音乐课经常会被用来上其它课程。特别是要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音乐课通常上的都是语、数、英这三门主课。这是因为除了艺术生,音乐课对学生的升学并不能起到作用,而且学校对音乐课的教学效果也通常不作要求,对音乐教师也没有什么激励机制。

(四)教学环境及家长对学生教学关注的落后

我们这里近几年特岗教师分到农村,改善了师资不足的问题,现在都是由专职教师代课。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城市教学环境好,各个功能室齐全,器乐、道具、服装等设备充足,城市学生接触的书籍、网络、兴趣班多,而农村家长不重视,也没有钱让孩子去学习,所以学生在接受课程的时候,反应慢,难度大。农村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让我们感到惭愧,但凭我们自身的力量,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硬件建设

李书宇等学者认为,国家应该将农村音乐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由国家负担相关教育经费。李小峰等学者则认为需要增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还可以监督管理机制,推动音乐教学硬件的建设。除此之外,学者们强调要完善音乐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图书音像资料。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就是专业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认为要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并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建立一个农村音乐教师的稳定培训基地,鼓励现有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去院校学习,加强基本功,提升他们的水平和能力。农村的环境确实不好,所以要端正思想,重建舆论环境,多方宣传,改变农村人轻视音乐教育的思想。

三、“网络兴教”策略[1]

2003年9月,国家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2]笔者认为,这一策略的实施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机会,基于这一策略所建立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系统将会大大提升农村音乐教学的水平,还会促进其他科目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因为这一策略不仅发挥了网络社会的优势,还顺应了我国目前的教育大环境。实际上,这项策略对加强师资建设和完善教学软硬件都有着促进作用。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网络上的大量音乐教学方面的资料不仅能加快教师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接触到国内乃至世界音乐教学前沿资讯,促使教师不断进步。而且,丰富的网络资源还能提供充足的音乐教学影音资料,使音乐赏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