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市场调研范文

时间:2023-08-18 09:31: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市场调研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市场调研

篇1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及CNKI学术期刊网检索相关老年体育消费的学术论文,并查阅相关数据和信息的书籍、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持。

(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的需要设计了不同问卷。

(3)数理统计法:对所调查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访谈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对经常参与锻炼的老年人,和老年体育用品店等群体进行访问,了解目前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对访问的结果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市场现状

有研究表明: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以下时,娱乐性消费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据2013年西安市统计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00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6%。说明西安市已进入了娱乐文化体育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时期。截至2013年年底西安市共建设社区全民健身路径594个,拥有中型群众集会的健身广场20个。如,规模较大的有朱雀健身广场、革命公园健身广场、莲湖公园健身广场和西安市会展中心健身广场等。

2、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态度与动机

据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态度的调查中可知:有19.17%的老年人认为,体育消费是非常值得的,46.14%的老年人认为还算值得,有33.29%的老年人认为体育消费是不值得的,总体来说,大部分老年人对体育消费持肯定态度,说明,大多数老年人已经有了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他们的健康,“花钱买健康”,“健康投资”对他们来说是值得的。在访谈中发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是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最主要的动机;其次是提高生活质量、休闲娱乐、增进交往、消磨时光、求新攀比、审美追求,个人兴趣、爱好等锻炼动机。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体育消费已从单纯满足生理需要向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等多元维度拓展,但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仍然是老年体育消费的最重要动机。目前老年人体育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尚未固化,体育消费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软弱性,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较多,尚未充分认识到体育消费的价值。因此,老年人体育消费意识需要接受正确、有效的引导。

3、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据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调查表可知:大部分老年人每年在体育消费支出方面低于300元。该结果表明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消费水平,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的经济水平低和体育消费意识的淡薄;还有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或其它某些方面没有参与体育消费。经过调查可知,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其消费意识也越强。在消费行为中有:实物型消费,如体育服装、体育器材等;信息接受型,如健身指导、减肥与健美咨询、健康咨询和体育培训等;观赏型消费,观看体育赛事、体育彩票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西安市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将会出现一个较大的发展。据对老年人体育消费结构的归类的统计,结果表明:老年人在实物型体育消费方面最高,其次是信息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项目排名较后,说明西安市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大多还处于较低的基本需求层次。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西安市老年人的体育消费类型已经慢慢的由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向参与型体育消费和信息型体育消费转变。说明西安市老年人的需求层次已经由基本的需要向较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转变。通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体育消费结构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很高相关性,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年人体育消费越多样性;此外,文化程度的高低,职业的不同使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老年人收入差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和退休前职业特点等因素影响。

4、制约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的因素

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人们解决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后才会考虑更高的需求。老年人的消费也不例外,当他们能够满足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消费后,才会选择高一级的需求消费。

四、结论

西安市老年人虽对体育消费持肯定态度,但受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的制约,总体消费水平较低,且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为此,本文给出以下建议来刺激西安市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

(1)积极开发体育消费环境。当地政府要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资,对现有的体育场馆实行免费或低收费,为老年体育消费创造条件。

(2)促进西安市老年体育健身社区服务化。社区工作应当把老年体育工作作为重点,通过举办各种健康讲座、辅导更新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引导其在运动中消费,在消费中运动,让“健康第一”观念带领消费观念,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进一步扩大老年体育消费市场。

篇2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长春市区体育经济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抽取了长春市区中不同阶层的16岁以上男女居民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国内有关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文献。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按照体育统计的制卷原理,设计出“长春市区体育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调查问卷”,于2015年6月―2015年9月初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400份,收回326份。其有效问卷311份,有效率77.75%。

3.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长春市区体育馆现状分析

长春市的场馆大都集中在大小中学校,主要先满足本校、本地区青少年、群众健身活动,其次才承接各种商业活动增加收入,经营规模初级水平,属于半经营性质的场馆。纯经营性质场馆休闲项目也比较单一,主要以篮球,排球、健美、游泳、羽毛球等项目。较大的长春体育馆,郭守敬游泳馆,设施一般水平,与省级体育场馆有很大差距,举办大型比赛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体育场馆经营、健身行业发展初具规模

健身行业在长春发展势头较好,经营较好的俱乐部主要有赛乐健身俱乐部,名仕健身中心,金力豪健身俱乐部,动组阳光健身俱乐部,英派斯健身俱乐部等;这些俱乐部的经营方式都为私营,所以经营方式灵活,目标群体较为集中,市场经营程度较好,定位层次多样,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场馆大多有健身场、篮球排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但不是很完善。

(三)体育用品销售火爆,体育彩票业刚兴起,观赏性体育收入较低

长春市区居民实物性体育消费仍占主导地位约占85.33%,说明长春市体育用品市场有较大需求量。体育参与性消费有快速发展势头占13.53%;观赏性体育消费相对滞后,占1.1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实物性体育消费是获得可持久使用的体育中介物质,可以代替日常生活必需品,如运动服装、鞋袜等,这样的物质产品消费是一举两得,比较符合我国人民传统的消费习惯。由于长春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低,各种休闲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不高,加上居民的预期收支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居民的体育劳务消费。还由于长春市整体竞技水平不高,甚至某些运动项目的整个环境不良,导致很大一部分居民对其失去信心,再加上媒体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宣传引导不够,也是人们的观赏性消费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市民消费意识及体育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经过调查从侧面发现广大居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这是由于近年来学校教育、健康教育、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人们对体育健身娱乐的功能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我国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带动了人们参与或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再就是长春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在满足低层次需要后 ,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而体育需求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需要。

对于在体育健身方面花钱是否值得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值得”的有132人占32.44%;“适当投入”的有159人占51.13%;“没有必要”的有20人占总数的6.43%;说明长春市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保守性的消费观念仍占主导地位。其大多原因是下岗失业的可能性使今后的收入存在不稳定性;再则就是教育费用过高、医疗负担、房价等因素都制约着人们进行体育消费的热情,不敢放开手脚消费。

(五)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大多数居民的锻炼场所都是就近为基本原则,大部分调查对象体育健身场所集中在家附近的广场,公园,空地以及公路道边等非正规健身场所。其中利用学校机关体育设施锻炼的占26.05%,而到健身房消费锻炼的只占13.83%,这也反映了消费健身在市民当中占的数量还很少。

通过调查认为满意的占19.94%,认为一般的占34.41%,不满意的占40.84%,非常不满意的有4.82%。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当今体育场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运动健身的需求。虽然近几年小区体育设施在不断得到发展,但是相对体育锻炼人群来说,在数量上及形式上还有很多欠缺。

随着城市的发展,要求职能部门在场馆建设和管理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场馆缺乏的地方设立比较大的、适合各阶层居民的健身中心和文体娱乐中心,从而弥补一些体育场馆不足的问题。那么,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 ,以及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体育消费市场存在着的问题会逐渐得到改善。调查结果反映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商品意识的逐步增强,城市居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对于体育消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长春市区的体育场馆及设施水平较低,发展比较缓慢,人均占有量也很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难满足人们日常锻炼的需要,虽然私营的健身俱乐部填充了一部分空白,但依然距全民健身的目标相差很远。

(二)体育消费的绝对水平在逐年提高,但相对水平增长幅度不大,体育消费仍是实物性消费占主要地位,这种消费结构在我国现有的大环境下,会长期保持下去。

(三)为促进体育消费,搞活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应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开发和利用,活跃体育市场;增强体育市场的管理,提高服务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盘锦市水稻生产现状

1.水稻生产能力较强

盘锦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和细粮生产基地。平均年种植面积180万亩,占全市粮食面积的90%以上,平均亩产600kg左右,年产量5亿kg。盘锦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2.主体品种明确,品质有改善

近年来,盘锦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培育和应用了一批丰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强、米质较优的系列品种,以辽粳9号、辽粳294、盐丰47、盐粳68、沈农265、辽优5218和屉优418等为主体的高产优质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持续稳定增产效果。

3.稻作技术基本成熟

盘锦历来十分重视稻作高产高效实用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中“三农”密切协作,优势互补。为了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高粮食品质,近几年大力推广了十项实用新技术和新举措。即:推广水稻园田高台育苗技术,推广水稻无纺布育苗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及配套技术,推广超级稻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和完善机防队伍(全市达到25个),推广“三米”生产技术,推广水田“三旱”整地技术,推广水稻机播、机插技术,推广稻田养蟹技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把十项技术推广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县、乡、村、户、地块,并把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抓出成果,抓出实效,推进了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促进了水稻栽培技术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实现了高产稳产。

二、水稻生产与品质优势

粮食生产居盘锦市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首,优质水稻生产又是盘锦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对于盘锦来说,“生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抓粮食生产、抓优质米生产。优质米产业是盘锦农业“十一五”期间重点资助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后劲的战略性举措。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与优势:一是区域比较优势。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城乡居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势头;二是自然资源优势。盘锦光、温、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适宜于常规和杂交粳、糯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发挥优质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品质优势;三是品种选育优势。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坐落在盘锦,该所是以水稻育种为主的科研单位,具有较强的新品种(系)、新组合选育与开发能力,已成功地培育出有较大影响的辽盐、盐粳、盐丰等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四是栽培技术优势。盘锦具有较好的“三农”协作基础,在稻作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上做了很多工作。近年来,在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蟹田种稻技术、无公害稻米生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部分技术措施已经在生产上示范应用。

三、盘锦大米与五常大米的比较及分析

1.五常大米的总体情况

据联合国大气本底监测站设在五常市境内龙凤山水库的检测点证实,这里的气候环境得天独厚,常年活动积温2700℃左右,无霜期130~140d。而且,不同于其他稻田的地下水灌溉,五常市有大小河流200多条,稻田属河流灌溉。五常稻作区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口盆地,像一个开口朝西的巨大“C”字,水稻灌浆到成熟的8月和9月,盆地内气候最为适宜,使水稻成熟期相当集中。真正的五常大米,不白,不好看,但好吃。一碗米饭折到另一个碗里,空碗不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这是支链淀粉含量高的优点。之所以反复强调五常大米的生长条件,是因为其地域的特殊性,“即使同一品种,采用同一技术,出了五常地域改种到其他地区,其品质都将发生变化。曾有专门部站就此问题做过调研,结果发现即便与五常处于同一纬度的地区,也只有极少数地方能种出与五常品质类似的水稻。也因为这些特殊性,五常大米“好吃”在民间广为传播。但真正让五常人意识到“五常大米”这个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米袋子上开始印上产地,由粮贩子带到全国各地,第二年又来了更多的粮贩子购五常米,而且愿意出比一江之隔的区域更高的价格。如同当下时尚人群手中的“LV”LOGO一样,当年“五常大米”4个字就是一袋子大米“身份的象征”。由于造假猖獗,五常大米品牌严重受损,价格甚至一度比周边地区还要低。

2.五常大米存在的问题

如何保护五常大米的课题浮出水面。在哈尔滨市工商局的建议下,五常市成立大米协会,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产地证明商标。彼时,正是五常市的小作坊式米厂纷纷提升加工能力,开始转型为加工能力为50万t以上米企的时期。在大米协会的积极宣传和米企自身需求的相互推动下,证明商标的申请成倍增长。两年后,五常市使用该商标的米企达到200余家。

然而,申请难,监管更难。关于证明商标的指向性,现任五常市大米协会总结了几点:区域覆盖性、区域名称保护性、品质的特殊性、地位的垄断性和手续的完备性,这5条缺一不可。但显然,在过去10年间,这些“门槛”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纸空文。在某些善于“用白萝卜刻公章”的人看来,在米袋子上加上这个标志太容易了。一时间,五常大米袋子遍地都是,但大多装了其他地方的米,每斤便宜几毛钱,口感差别却很大。一次,五常市绿办的工作人员去外地参加展会时在展馆外的地摊上发现,连远在山东的小作坊,也敢在米袋子下面一边印着明晃晃的“山东济南××米厂”,一边在上面烙上“五常大米”四个大字。据介绍,证明商标并非一经批准就可以终身使用的,而是要每年一检。然而,自2009年的证明商标年检开始至今,也只有几十余家企业主动提出申请,而通过年检的也只有三十几家。”也就是说,至今市面上流通着的200多个印着证明商标的品牌,绝大部分是在“违规使用”。

3.盘锦稻米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盘锦水稻生产能力较高,总量供应较为充裕,但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稻米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稻米产、加、销产业链严重脱节,没有形成盘锦米业应有的整体优势,致使盘锦大米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影响米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牢。受面积不能再增加,大幅度提高单产的可能性不大的限制,加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都将受到洪涝、干旱灾害的威胁和病虫害的影响,所以,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难度很大。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受技术和管理水平制约,农业生产中水、肥和农药等投入品的利用率比较低,浪费现象十分惊人,农业整体效益不高。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组织化程度又比较低,订单农业也比较少,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较低,部分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名牌产品,农民销售农产品基本上还是直接面对大市场,风险较大,利润很低。四是加工粗放,品牌意识淡泊。就稻米产后而言,纵然稻米加工企业较多,但由于加工能力弱,市场意识不强,产品不能够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在国际、国内贸易中仍以“大路货”居多,虽然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大米品牌,甚至也有一批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品牌出现,但由于经营规模较小、加工不精、包装粗糙等种种原因,档次明显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稻米品牌化与抢占市场的着力点与出路

盘锦市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区之一。2007年,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当年,大米加工企业由原来的80多家增加到200余家,盘锦大米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盘锦大米市场无序竞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侵权仿冒情况越来越严重。为有效保护盘锦大米这一金字招牌,2009年,盘锦市工商局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切实维护该市70万稻农的切身利益。

在出台《盘锦大米地理标志实施管理细则》的基础上,盘锦市大米协会起草了盘锦大米驰名商标保护管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大米加工企业吸收为协会会员,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书,发放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用证。现有120多家较有影响的盘锦大米加工企业符合盘锦大米的生产要求,其生产销售的大米占该市销售总量的80%以上。此外,为解决盘锦市稻米品牌较多的问题,盘锦市工商局研究制定了品牌整合办法——凡是盘锦市所产大米,统一使用盘锦大米品牌。企业在设计大米包装时,以盘锦大米为母商标,以企业品牌为子商标。该办法实施后,盘锦市大米协会会员企业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品牌整合。

盘锦大米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盘锦市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在做强做大稻米产业上做文章,帮助企业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该局有针对性地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全国性的经贸展示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盘锦大米。2009年,盘锦市工商局利用工商局网站这一快捷、便利的平台,宣传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会员企业,使盘锦大米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工商机关还积极引导企业扩大盘锦大米精品销售网络覆盖面,在市内主要街道建成盘锦大米精品一条街,并在多个省区市设立专卖店和销售网点,盘锦大米在全国各大高端市场的销售份额逐渐增加。

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工程,盘锦大米价格不断上涨,农民获得丰厚收益,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9年,盘锦市每千克水稻价格为2.5元,比2005年增加0.6元,粳冠等品牌精品大米每千克销售价高达40元,盘锦市70万稻农增收6亿多元。当年,在辽宁省驰名商标企业市场价值评估活动中,盘锦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荣获“辽宁省最具综合实力的驰名商标”称号,品牌价值达23.5亿元。目前,盘锦大米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粮食市场最畅销的品牌之一。

五、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1.具体的建议

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必须以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四者统一为目标,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兼顾为原则。以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达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丰产性较好、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为核心技术,加大优质品种的选育、扩繁与推广应用力度,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选择并建立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依照优质无公害稻米技术标准组织规范化生产,采取科研、推广、加工、营销通力合作的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实行“订单生产”。组建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龙头企业,带动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化的发展,在保证一定“量”的基础上,尽快实现“质”的突破,由过去主攻高产转变为以优质为重点,以高效为核心,兼顾高产,逐步过渡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道路,加快盘锦由产稻大市向产米强市的跨越。

(1)优化区域布局,建设专用生产基地。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分品种连片布局,统一社会化技术服务和机械化作业,建设好优质稻生产基地。

(2)实行标准化栽培,确保稻米品质发挥。要提高稻米品质,在选用优质稻品种的同时,必须根据品种本身特性,按照标准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实行优质栽培,充分发挥优质稻品质的优势。根据近年实践与最新研究,优质稻保优栽培措施应重点抓好播种期、肥水、病虫草害、收割等关键技术环节。

(3)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市场销售份额。稻米精细加工可以增值,实施名牌战略更为重要,名牌才能卖出好价钱。因此,要发展盘锦优质米业,必须实施名牌战略,采取横向联合,全面开拓市场,扩大盘锦稻米市场占有份额。当前,关键是培育和扶持优质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改变目前盘锦稻米加工企业小型、分散、低水平、粗加工的状况。把稻米加工从服务加工型向产业流通型发展,组建大型的、设备一流的、工艺先进的稻米加工企业,在用足用好已技术改造的稻米加工厂的同时,新建一流加工流水线,建成由原粮到分级小包装流水生产线,提高优质米精深加工工艺,为创名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具体措施

优质稻米产业是一个崭新的事业,农技部门创业,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呵护。

(1)加强组织领导。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稻谷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粮价持续走低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充分利用开展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加快发展优质水稻产业化。在发展初期,依靠行政推动力量,搞好规划,组织调查论证,制定产业发展目标、计划、任务和具体措施,快速推进盘锦优质稻产、加、销一体化进程。

篇4

关键词体育艺术表演市场调查分析品牌战略

随着奥运会、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的成功举办,我国的体育事业正突飞猛进的发展着,与此同时,我国的体育艺术表演市场正在不断地趋于成熟和完善。笔者以分析体育艺术表演的概念以及我国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现状为前提,通过对我国的几个主要体育艺术表演单位、团体、队伍或个人的比较研究,得出体育艺术表演实施品牌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构建我国体育表演市场品牌化战略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体育艺术表演的概念

体育艺术表演是以体育表演为艺术的素材,专门表现体育文化现象,反应体育生活的艺术。体育艺术表演是将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一种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融体育、音乐、舞蹈及艺术表演于一体的体育文化艺术形式。

二、我国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概述

体育艺术表演市场是指为满足消费观赏需求而举办各类体育竞赛、表演的经营活动,它是一种体育艺术表演为商品,向观众提供观赏服务的商业活动市场。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体育艺术表演商品、体育艺术表演市场供给方和体育艺术表演市场需求方。

三、世界体育艺术表演产业运行现状及经典案例分析

国外许多国家在很早就开始了对体育表演市场的开发,经过多年的经营,体育表演市场在欧美等体育发达国家已经逐步的成熟并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对于相关体育项目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们以美国的男子职业篮球赛(NBA)、网球大满贯比赛为例,对世界体育艺术表演产业运行现状进行分析。

(一)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是美国体育表演产业最成功的案例,它推动了美国篮球的高速发展,并成为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赛事。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共有30支球队,分属两个联盟――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每支球队每个赛季参加常规赛82场,每场观众人数近万人,单场门票平均为51.02美元,照此计算,仅常规赛的门票收入就达26亿美元。并且,在世界各地的表演赛也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二)网球大满贯

国际网球四大公开赛简称四大满贯,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网球赛事。随着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夺冠,世界网球赛事日益受到我国球迷的关注。四大满贯包括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参赛运动员大多是职业运动员,在赢得每场公开赛冠军时都会有不菲的奖金。四大满贯作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网球盛宴,吸引着众多球迷的关注,其门票及相关体育商品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四、我国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运行状况及发展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的体育艺术表演市场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以职业联赛、表演赛为主,辅之以各类商业性表演的体育艺术表演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第一,中国体育职业联赛稳步发展。截止到2010年,足球联赛运转了17个赛季,篮球职业联赛也运转了16个赛季,排球联赛和乒乓球联赛也运转了12个赛季。尽管在竞技水平或表演质量上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各大联赛正在不断的提高,在赛事的组织举办、各大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裁判员的规范化、联赛市场的开发等方面都在进行逐步的改善。

第二,体育表演消费群体不断增加。体育表演市场的建设与消费群体分不开,消费需求的增加才能带动体育表演市场的供给。我国各大职业联赛的观众数量不断增加,以CBA为例,2009-2010赛季,整个赛季的电视转播达到3500小时,总共吸引了4亿观众。而众多商业活动开展对体育艺术表演的需要,也为体育艺术表演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五、我国体育艺术表演产品品牌战略规划及其市场前景分析

体育营销就是把营销的原理与过程运用到体育产品和借助体育营销的非体育产品上来,因此,打造体育艺术表演产品的品牌意义重大。一个成功的品牌有利于体育艺术表演商品的推广,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于品牌下的体育艺术表演的认知度。同时,在品牌建设中,还应将品牌规划与人才就业相结合,促进我国体育艺术表演产业的不断发展。

六、我国体育艺术表演市场品牌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我国体育艺术表演市场正在不断的发展,而在体育表演市场中进行品牌投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一)体育艺术表演市场品牌投资的机会

体育艺术表演市场是一块新兴的领域,其中有着大量的品牌投资机遇。第一,体育艺术表演市场中品牌数量少。第二,许多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可以合作。第三,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加强。可以从以上三点中进行投资。

(二)体育艺术表演市场品牌投资的风险

在把握品牌投资机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品牌投资中的风险因素分析,从而保证品牌战略的顺利实施。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品牌形象的维护。第二,投资成本的把握。第三,产品质量的保证。只有以上三点的维护,才能保证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

七、结束语

当前,体育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发展潜力较大的体育艺术表演市场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我们要在明确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前提下,通过对与国际国内体育艺术表演市场的发展经验分析,提出自主的体育艺术表演品牌战略,并处理好品牌投资中的机遇与挑战,实现我国体育艺术表演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在信息时代,现代农业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如何生存并寻求可持续的发展对现代农业企业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那些能够迅速捕捉信息并以之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企业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

一、 现代农业企业开展市场调研的意义

1.了解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其趋势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搞清投资需求的规模、方向和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及消费变化,以确定产品结构调整的目标,生产和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2.可以把握市场行情和大量的供求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不断发现市场机会,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开拓出国内、国外的新市场。

3.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状况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销售、价格、经营手段及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人才实力等情况,以便正确地估量自己的竞争地位和竞争前景,采取对策,战胜对方。

4.可以广泛地获得可靠的信息

通过市场调研,把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变化的状况,从而可以动态地进行市场研究分析,使企业的营销决策建立在扎实的客观的基础之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5.可以掌握生产、供应、消费之间的规律

通过市场调研,自觉顺应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要求,促进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管理水平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现代农业企业市场调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层对营销调研工作认识不明确

(1)在理念上不重视营销调研工作

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认识上的片面。认为营销调研工作就是设计问卷、个人访谈等边缘性营销工作,应该属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责任,企业只需直接运用研究结论而不需从事研究工作;另一个方面是认为广告投资比营销调研支出更加可信和有效。因为它能够带来销售额和利润的直接上升,所以只要能筹措到广告资金,有无营销调研都可直接开展营销工作。出现这些错误理念的深层次原因是这些企业管理者还未形成适应市场长远生存与发展的科学竞争意识与科学决策的思想、制度、程序、方法,所以在管理上,依然采用粗放的经验管理方式,不进行动态营销环境调研,不研究市场供需状况,不研究顾客消费心理,很少进行企业战略决策,更不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产品生产一味盲目仿制他人产品,尤其仿制畅销或名牌产品,因而极易造成一种产品畅销,多家企业追随,市场一旦饱和就竞相降价的恶性竞争局面。

(2)对营销调研工作寄予不合理的期望

虽然不重视营销调研工作,但企业管理者又往往对营销调研工作结果抱有很高期望,希望调研结论具体、简明并能直接带来销售额和利润的上升。实际上营销调研工作是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咨询参谋,而不是代替管理层进行决策,而且营销调研环境的复杂性使营销调研工作常常费时且难以得出非常具体、简单的结论,有些结论只能说明一种消费趋势或一种消费心理,或企业目前营销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它一般比较抽象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要想最终取得销售额和利润的上升,还必须通过企业广告、生产与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具体的营销行为。当不合理的高期望达不到时,期望很快转变成失望,企业管理者对营销调研的不重视程度加剧了。

(3)在内部机构设置、职能与费用安排上,不考虑营销调研工作的实际需要

通过学习了解国外企业从事营销调研活动通行的做法是中小企业委托专业调研公司进行,大企业73%以上都设有专门的内部营销调研部门,配备分工明确的专业研究人员如统计分析、心理研究、模型设计等,并按年销售额的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十五进行费用预算。我国则是相当一部分的农业企业还未设置专门的营销调研部门或人员,其调研工作是由广告人员或推销人员兼职担任,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是搜集有关商品信息,典型形式如设在商厦的厂方信息员。他们工作评价的重点在于销售定额的完成情况而不是市场调研;有的农业企业虽设置了专门的营销调研部门及人员,也规定他们的工作职责是专门从事调查研究工作,但是管理层在总体上缺乏战略指导和长久规划,在人员安排、相应设备配置上缺乏必要的支持,在工作成果上不是期望过高就是不相信、不采纳他们的调研结论,在费用预算上不按实际需要做出有保证的安排,这种环境下的营销调研工作是不可能顺利开展的。

2.营销调研工作方法不科学

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在营销调研技术及营销调研工具运用上还处于极原始的阶段,系列的科学方法还未熟练掌握,营销调研问题选择、问卷设计、抽样工作等环节都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在最基础的也是我国运用得最普遍的调研工具调研问卷设计这一环节上就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问卷种类单一,只有开放或封闭的文字提问,少有图画完成、词汇联想等其他方式运用。其次,问卷技术设计不过关。经常看到这样的问卷:包含几十个问题,提供的答案项目限定了被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所提问题含有专业术语或专业内容,所提问题不能反映调查目的等等。这样的问卷,其调研结论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3.营销调研公关意识淡薄

消费者和用户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类公众。营销调研活动是对公众负责、是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良性营销行为,在它开展之前或进行之中针对需要对公众进行宣传,以便得到公众的理解和配合。公众从理解到配合的过程也是对企业从不知、不识到相知相识的心理转变过程。调研结论运用于营销环节,帮助企业改进工作,提高企业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同时又会使公众对企业产品进一步的信任,达到进一步的沟通与理解。这样,企业就把营销调研转化为公关媒介,营销调研活动也就成为企业设身处地为公众着想、与公众沟通、取得公众支持与信任的公关活动。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信任与支持是长久的,给企业带来的回报也将是稳定的、丰厚的。企业在调研中搜集到的有特色的公众语言也将成为企业下期公关或广告活动的宣传主题,成为进一步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与公众沟通的工具。因为用公众自己的语言宣传企业的产品与形象,它的真实性与亲近度是无可比拟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农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怕跟公众沟通、不跟公众沟通,因而营销活动的宣传意识极为淡薄,能够成功地将营销调研转化为公关媒介的就更不多了。

三、现代农业企业市场调研策略

1.彻底转变观念,加强调研意识

对农业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观念”。经营观念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准则,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只有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为基础,企业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为此一定要重视企业不同层次人员素质的提高,力求彻底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市场调研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1)最高管理者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

农业企业大多将决策权集中于企业最高领导一人之手,决策人是否具备了先进的经营理念,能否按照市场营销的理论原则,选择适当的调研策略开展调研活动,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与命运。因此,企业领导要通过实践、进修、自学等各种方式来实现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以适应信息时代对领导的高层次的要求,带领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2)加强从事调研工作的人员和其他人员素质

在提高领导素质的基础上,应当重视和加强对企业调研人员和内部其他管理层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使企业在人员素质方面有质的进步,真正做到贯彻领导的决策意图,使企业内上下齐心协力,发挥协同作用,推动企业的进步发展。具体方法:第一,招聘具备先进理念的工作人员; 第二,对现有人员实施培训计划;第三,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

2.结合自身情况,调整组织安排

根据调查显示农业企业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缺乏战略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这与其没有科学的调研预测系统是分不开的。受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制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策略:

(1)建立正规市场调研部门,专门从事市场情报的收集分析

如果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允许,可选择建立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开展相关的调研工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由企业高层决策部门负责调研计划实施工作

如果企业组织结构简单,资源实力有限,可以由总经理室负责市场调研工作,直接在决策的制定者领导下,进行市场调研的策划、组织、指导、控制工作,为预测决策提供信息数据支持。

(3)建立隶属于市场营销部门的调研组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由其营销或销售部门承担相应的调研预测职能任务,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源,调动人员积极性。

(4)聘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或高校专职教师做智囊顾问

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信息咨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

3.开发公共信息资源,实施文案调研

(1)侧重当地媒介,开发地方信息资源

农业企业因资源能力有限导致生产营销辐射范围较小,多数以企业所在地为生产经营主要地区,产品仅供当地及周边市场。因此,了解当地市场信息的首选媒介是地方报纸,只有更好地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事,才能更好地捕捉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目标消费者。

(2)精选专业杂志

营销类杂志向公司打开了一扇学习他人市场调研和营销经验的窗口,农业企业尤其需要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专业报刊杂志的选择要遵循综合性、权威性原则,要精而专,而非广而杂。通过专业报刊杂志,尽快地了解业界动态形势发展,关注环境的变动,确保适时行动准确调头,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优势。

4.借助现有渠道挖掘非公开信息资源,开展实地调研

(1)借助一线销售人员,大力挖掘一手信息

市场调研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从农业企业特点出发,具体执行工作可借助于销售人员。公司销售人员可以借工作之便进行调研或临时执行调研任务。一方面可以节省公司人力、物力和财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督促销售人员加深对市场的了解,促进业绩的提高。具体可以采用市调的询问法向关键客户询问有关问题以采集相关信息,或采用观察法等实用方法来收集资料数据。

(2)借助经销商商,掌握调研数据信息

经销商或商在做好本地市场这一基本愿望上是与公司完全一致的,在这一前提下,公司可以与其合作向其索取相关信息资料,或者共同策划做好本地区的市场调研工作;一方面解决了调研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

(3)借助竞争者采集信息

此方法由来已久且实际有效,主要通过向对手索要公开资料,如宣传资料、价目表、产品目录等方便形式或借助展会等公开机会了解对手的多方面情况,以便于知己知彼迅速反应。

5.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调研工作

(1)借助网络搜集信息资源

企业要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必须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给农业企业带来了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条件,它突破了部门、组织、地域及时间的限制,为农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环境创造了广泛商机。借助网络,可以详细及时地获取世界范围内的最新经济信息、新产品、新技术、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多种信息,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农业企业优势弥补不足。

(2)借助自身网站开展调研活动

企业网站不仅可以快捷地收集信息数据,而且可借助其开展调研活动,如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意图消费行为等内容,既方便省事又利于整理加工,是企业进行有效市场调研的途径之一。

总之,现代农业企业调研策略的选择是多方面的,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方针,以确保在竞争中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伯庄:创造性市场调研在市场营销中的渗透[J].商场现代化,2007,(21):109-110

篇6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地流转成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农业的建设,农业经营规模的创新的基础,农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甘肃各地也积极开展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甘肃河西地区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永昌为调研对象,对其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

一、永昌县农地流转基本情况及特点

截止2011年6月底,永昌县农地地流转面积共1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79.99万亩)的14%,涉及的农户8599户。本文在选取调研对象时,主要以永昌县土地流转示范点为主要调查对象,对永昌县六镇四乡的43个土地流转示范点的24个村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点的选择上主要以农地流转中流入方的性质、流转面积、流转期限、租金和流转的用途为主要指标因素,选择了24个有代表性的地方作为调查对象。

(一)、农地流转面积增长速度较快

如图1所示,2009年永昌县农地流转面积2.06万亩,2010年 4.3万亩,比2009年增加2.294万亩;2011年截至6月底已达11.3万亩,比2010年增加7万亩。(数据来源:永昌县土地流转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011年8月3日)

图1 2009—2011年永昌县农地流转面积增长图

(二)、流转形式多样,以转包为主

农地地流转的形式主要分为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代耕五种形式。在调查的24个农地流转示范点中,形式主要以出租和转包为主,出租农地面积20244.5亩农业论文,占调研流转农地总面积的71%,转包面积6347.56亩,占调研农地总面积的22%。(如图2所示)

图2 永昌县农地流转形式分类图

(三)、农地流转期限为1—30年不等,但以短期的流转为主

在调查的24个农地流转示范点中,流转的期限为一年的11701亩,占调研流转农地总面积的41%;2—5年的12565.5亩,占调研流转农地总面积的44%;10年以上的4455.56亩,占流转面积的16%。(如表1所示)

表1 永昌县农地流转期限分类表

 

流转期限

流转面积(亩)

所占百分比

1年

11701

41%

2年

2535

9%

3年

6680.5

23%

5年

3350

12%

10年

1359.56

5%

15年

620

2%

篇7

关键词 嘉峪关第四中学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 现状 对策

2005年全国学生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1]。

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同时在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有健全的师资队伍做保障。中学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学校在全国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热潮之际,纷纷采取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吸引广大学生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3]。

本次调查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特点,群策群力、协同配合,在操场上以长跑接力的方式,正式开启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嘉峪关市第四中学学生,随机抽取300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的认识

经调查,33%的学生认为在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非常重要,31%的学生认为很重要,24%的学生认为一般,1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由此可知,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在中学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重要。因此,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同时应该加大力度宣传,使同学生们真正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认识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的态度统计

兴趣是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最大动力。经调查,有16.33%的学生表示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状态是非常积极,51.33%的学生比较积极,24%的学生处于应付状态,只有8.33%的学生表示反感。这说明,总体上学生对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还是感兴趣的,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不感兴趣。这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是符合自身需求的;另一方面也能希望领导能重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并得到支持。

(三)学生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频率和每次活动时间

1.学生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频率

经调查,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锻炼每天一次的学生有24%,每天两次的有67.67%,每周一次的有1.67%,不一定的有6.67。调查显示:嘉峪关市第四中学学生不同程度的参加了体育活动,学生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锻炼的次数很多,达到了目标,其中每天不能达到两次锻炼的学生有32.33%,大部分学生是由于自身条件和伤病等原因。

2.学生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时间

经调查,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锻炼的时间少于30分钟的占21.33%,30分钟的占65.67%。介于30-60分钟之间的占8.33%,而锻炼时间总和超过1小时的仅占4.67%。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锻炼的质量并不高,锻炼的时间短。学校应该调配好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积极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

(四)学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的动因分析

一般意义上,大家都觉得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只是为了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但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经调查,选择增强体质的占40.33%,调节精神的占27.33%,这反映出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能减压;消遣娱乐占21.67%,摆脱烦恼占10.67%。总的来说,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都有比较合理的动因。

(五)影响学生参加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的因素分析

篇8

体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场地器材的发展和建设。本文希望通过对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设施的调查,以期发现修武县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设施与国家规定标准之间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焦作市修武县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

2.实地调查法。通过对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真实可靠的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规定的差距。将进行调查的焦作市修武县实验中学、第二实验中学、城关镇第一初中、城关镇第二初中、周庄乡中学、葛庄乡第一中学这6所初中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情况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相比较。结果发现,焦作市修武县各个初中的场地明显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篮排球课的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进而影响教学任务。这足以证明部分中学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健身器材在这6所被调查的学校中没有涉及。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学理念的落后,因此没有这一类器械的配置。在体操器材中除了个别学校有单双杠外,其他国家规定的器材都未配备齐全。特别是健身器材、体操器材、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在焦作市修武县许多中学都没有相关的器材设施。这说明焦作市修武县初中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在现行新课标下,基本无法实现“快乐体育”的要求。

2.学生人均体育活动面积的现状。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应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每个学生不少于3.3m2,学校田径场地的要求为:当学生的人数在900人以下的时候,宜采用250m环行跑道,位于市中心区的学校,因用地特别困难,跑道的设置可以适当的减少,但是田径场不应小于一组100m直跑道。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目前焦作市修武县大部分初中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提升,而固有的体育场地几乎不会增加,相对的体育场地必将出现紧张和不足状况,现有的场地和体育器材也将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和学生正常体育锻炼的需要。

(二)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影响因素

1.城市的建设和学校人数的增加是客观因素。修武县近年来的规划建设,由于发展需要,城市由小变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学校被包围在城市建设中,在当今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的情况下,要扩大学校体育场地不仅仅需要巨额资金,更要涉及周围各种问题。学校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地面积无法扩大,但学生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每个学生的人均运动场地面积自然就缩小了。

2.认识不足和资金不到位是主要因素。许多领导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足,把体育课当作一门应付达标的“副课”。在考试压力的指挥棒下,大家根本无暇顾及学生体育活动,导致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学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不能摆正体育健康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只是把体育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放在口头上,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成为次要环节。此外,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学校场地器材与设施的配置满足不了体育教育与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目前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器材设施大部分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有的学校甚至严重缺乏。

2.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面积大部分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3.学校场地器材的不足致使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些内容无法进行正常教学。

4.城市的建设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是影响焦作市修武县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客观因素。

(二)建议

1.各学校应注重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的配备。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中学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各个学校配置不均衡和严重不足的现状,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

2学校领导在注重德育、智育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体育教育,改善学校的体育环境和氛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3.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的财力支持,增加体育专项经费的拨付与投入。

参考文献:

[1]霍宁波,程亦炜,魏思玮.全民健身视野下学校体育场地公益性开放之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8):15-17.

[2]许贵福.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06):28-30.

篇9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基于酒店行业发展对于专业人员的现实需要,根据对毕业生市场跟踪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对酒店客房服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旨在提高酒店专业人才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实现酒店人才无缝隙就业。

二、研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不同需求,共采用两种调研方法。首先利用问卷法,对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情况调查。然后采用访谈法,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随访。

(一)酒店企业调研:通过访谈、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考察用人单位对客房岗位的具体任务、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毕业生调研: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对本专业毕业生就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就业定位、专业建设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

三、调查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学会全面规划职业生涯

调查数据说明,大学生在酒店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职业发展的过程,而起点是基层工作。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客房岗位的职业发展做好全面的职业提升培训。既要端正学生心态,从基层做起,又要鼓励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向职业发展过渡。

(二)提高素质,加强外语学习

企业单位一致提出语言交流是招聘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对此,首先我们要强调英语的教学,教学中增加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外语交流的水平。同时注重自身酒店人员素质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正确对待酒店的实习

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实习,将酒店实习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起点,谦虚地向其他员工学习,深入了解酒店的运作。

(四)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训

教会客房服务人员与其他部门沟通的技巧,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学会和客人良好沟通,才能使客房的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四、客房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设计明确化

明确本课程是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入手,依据酒店客房部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设置。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岗位需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课程内容,以对客服务与管理活动为线索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二)课程目标具体化

1.知识目标

(1)了解客房产品的概念和构成;

(2)掌握客房部的主要任务、组织结构和业务分工及主要职责;

(3)熟悉客房接待服务的环节和项目内容;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介绍客房类型及客房设施的功能布局;

(2)能够初步掌握客房布置和装饰的方法;

(3)能够熟练掌握客房中式或西式包床的程序、方法和动作要领,能在规定时间按标准完成一张中式或西式床;

(4)能够按程序和标准独立完成走客房的清扫;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3)具备使用外语进行接待服务和业务沟通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

1.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同时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2.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主要指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尤其要关注对教师解决客房服务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评价。

3.行业企业评价

组织酒店行业定期到校考核评价,根据行业用人标准,对在实际工作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客房服务与管理是一门操作技能性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使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采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以备学生自学调用,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同时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确保足够的工位数以满足学生的技能实训要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中,就能够对客房服务的精髓与内涵有非常好的理解与把握,从而理解并热爱客房这个岗位,从而让一部分学生愿意为客房服务去努力!

参考文献:

[1]花立明.基于循岗导教的《客房部运行与管理》课程设计[J].价值工程,2012(12).

[2]杨云.校企深度合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篇10

关键词 赣南地区 体育职业培训 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赣南地区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培训市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中国数字期刊网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相关电子资料;其次,通过走访赣州市体育局、赣州市体育行业职业培训基地获得体育职业培训相关情况。最后,对赣南地区近3年来体育职业培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培训基地的宣传手段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参加站点培训的人员得知培训消息的途径主要为“朋友或同事介绍”,占比高达48%,而作为官方主推的“网络广告”方面甚至低于“其他”途径仅占到22%。赣州体育职业培训基地在对体育行业职业培训进行宣传时,仅在学校官网和赣州教育网上贴出了具体的培训项目及收费情况,并没有进行其他的宣传手段。

(二)培训项目情况分析

赣州体育职业培训基地开设了游泳教练员、游泳救生员、健美操教练员、健身教练员四个项目的培训,学员在选择方面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培训机构不能给学员提供多技能、全方位的指导,更是打消了很大一部分学员的积极性。

(三)学员选择项目情况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参加培训的所有人员中,选择游泳救生员的人数最多,达到64人,占总人数的45%,其他三个项目较为平均,其中选择游泳类职业培训的人数高达63%。而在赣州体育职业培训基地的人员中选择游泳类项目培训的却超过一半以上,为什么会呈现如此的景象?原因可以归结于以下几点。第一,社会需求量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把游泳列入了第一批高危体育项目,只有持证的救生员和游泳教练员才可以上岗。第二,持证收入更高。专业救生员必须具备关于游泳的全面的技术和知识,要通过水中潜水、速度游、踩水、解脱等多种考试环节才能拿到证。而没有经过培训的人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因此持证游泳救生人员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

(四)培训基地工作效率分析

赣州体育职业培训基地内工作人员仅为两名,需要完成站点培训工作的所有流程。高强度的工作,很难保障其效率,给站点的操作流程带来滞后性。站点工作效率一旦出现滞后现象,势必会影响到站点工作开展的张力,也势必会影响到市场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

(五)学员对培训重视程情况分析

通过对赣州体育职业培训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访问得出表3数据,以上数据向我们透露了,在2011-2013年间,先后报名参加培训的142人中,获得鉴定资格认证证书的共计104人,合格率为73.2%。笔者针对这部分学员进行了电话访问,未通过这部分学员对资格鉴定重视程度太低。由于他们受到社会上很多不合格的培训机构“交钱就能拿证”经营手段的影响,在培训时,没有认真的进行练习和消化培训导师的知识,从而在技能认证来临时手足无措,不能很好的进行回答,导致出现未通过的现象。

三、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不局限于赣南地区。政府应大力扶持本地区的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给培训的工作提供便利,可以获得本区域内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支持,扩大站点的宣传力度,散布至整个赣南地区及周边城市。

(二)增加培训项目,提高学员的可选择性。赣南地区是一个地域特性、地方色彩相对浓厚的地区,可向有关部门申报具有地域特性、地方色彩的培训项目,让从事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培训的人员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提升站点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培训基地应对外招收专门人才或发展更多的专职人员,扩充工作队伍,彻底改变站内工作人员缺乏现状,同时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优化内部结构。

(四)规范鉴定市场,提高学员重视度。摒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让学员认识到“交钱就能拿证”是行不通的,提高学员对鉴定工作的重视程度,让他们在培训中,真正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篇11

近四十年的经济建设和法律建设中,我们是否感觉到了市场与契约之间的联接纽带?毫无疑问,规范而有效的商品交换,就法律意义上的条件,依赖于下列诸项:经济主体必须能够在市场中自由让渡自己的商品,保证对方取得商品的所有权而不被迫索,交易必须是基于双方的自愿协商,不能有强迫、欺诈、显失公平等因素,等价、有偿应该成为交易的核心原则,诚实、信用则是市场行为的道德法码……而所有这些,又都凭籍于一种超然的神圣力量才能得以实现与维护。这种力量便是契约法律制度。

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与自由契约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结果。毋庸置疑,商品交换中的主体平等性与意思自治性是人类思想观念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当着资本主义的市场发达到相应程度的时候,必然滋生出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运行规则,即契约法律制度。而契约自由,便成为西方民商法中的基本理论支柱之一。

商品交换的经济表现是市场,法律表现是契约。这就如同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在经济制度上表现为所有制而在法律制度上表现为所有权一样。商品交换产生市场,市场运行需要规则,规则的最高表现就是契约制度。简而言之,契约就是市场的法律表现形式。故而,市场的发育与契约的演进是同步的,只有充分发育了的市场才能孕育出发达、完善的契约理论与契约制度,反之,科学、先进的契约理论与契约制度又必然对市场的发育与完善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市场与契约的结合,经济学与法学的联袂,这是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条可行之道。

一、市场发育与契约演进过程中经济摩擦的不可避免性

七十年代未揭开序幕的声势浩大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创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为目标的,从旧的产品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轨,创新经济秩序的实质意义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市场的发育和契约的演进无可置疑地成为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历史的因素与现实的条件将为这一进程设置诸多路障,不可避免的经济摩擦构成了创立新经济秩序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首先,在一个已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运行体系的社会,实行历史性的制度创新与体制更替本身就充满着矛盾与风险。一方面,新的经济秩序力图摆脱旧体制的约束脱颖而出,而旧体制却以其强大的惯性冲击着市场运行;另一方面,逐步开始形成的新的体制与秩序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不协调,难以同步更新和发展,其效应的积极方面也深受影响。因此,经济关系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矛盾和摩擦便会不断更迭,旧的刚刚消失,新的又会产生。

其次,在新经济秩序的初创阶段,有利于市场健康、正常发育的经济环境尚未形成,新旧经济秩序中各种决定经济环境的因素相互重叠、脱节和冲突,导致现存经济环境过多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经济行为存在过多的盲目性、冒险性和投机性,由此又必然导致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一次化”和短期化。经济主体,尤其是企业法人,还没有从理性上把市场当做生存场所,把契约当作连接自己与市场的纽带,市场交易目前仍以小批量、现货、短期交

易为主要形式,这与新经济秩序中将要创设的交易大宗化、期货化和票据化相距甚远。

第三,改革带来的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构和责任关系的明确,不仅引起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己深入到资产关系和财产制度,但最终会综合反映在市场行为中。旧体制下对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当前利益的漠视和压抑,导致了经济主体追求经济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的虚化。而新体制下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则要求承认这些利益因素的存在,于是,利益对抗与利益排斥现象不可避免,并将伴随着市场的渐进过程而长期存在,成为经济摩擦的主要根源之一。

第四,市场行为的约束机制本身的摩擦,是导致广泛经济摩擦的又一重要原因。在产品经济体制下,市场行为和经济秩序的约束力来源于以行政权力为保障的超经济力量。这种行政约束带着不可避免的盲目性和独断性,同时由于它凌驾干经济主体的意愿之上,体现若国家干预经济的行政随意性,因而国民经济的低效与停滞被表面上的稳定所掩盖。新经济秩序的创建以及由此产生的新型的约束机制-契约法律约束的萌芽,必然要求与旧的约束机制“分庭抗礼”,而这种对抗又衍生出大量的新的摩擦。

第五,长期以来形成的法律虚无主义遗害至今。有关市场秩序与市场培育的民事立法和经济行政立法,无论从立法宗旨、立法内容,还是立法技巧,都与新经济秩序的创立难以适应,使得新秩序的脱胎因缺乏有效的法律导向与法律保障而困难重重。立法的滞后与不严密、执法的随意与不严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摩擦的深度,强化了契约化进程的难度。近几年颁布的一些重要的关于商品经济与市场的立法,如《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企业法》等,就是例证,这些立法尽管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但其立法宗旨、立法内容之弊端与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而很多有关市场秩序和市场培育的立法目前还是空白,如民法中的物权法、担保法等,商法中的公司法、信托法、合伙法等,经济行政法中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二、经济摩擦与契约难题的主要表现形态

市场发育过程中的摩擦也就是契约演进过程中的难题。这种摩擦与难题以多层次、多形式表现出来,互相交叠,错综复杂,从一个极为重要的角度揭示了我国目前市场与契约制度的总体轮廓。现择其要者列举如下:

1.对契约行为的非法律干预,致使大量已订立的合同无法履行。契约神圣的观念尚未扎根于经济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头脑,契约成为行政权力的附属物,使得已签订的合同往往处于法律效力的不确定状态,威胁着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

2.市场发育的低水平给交易伙伴带来的高成本,是摩擦的重要体现。由于旧的流通体制仍在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新的市场体系尚显稚嫩,交易对象的广自由选择和交易伙伴的自由组合因受制于单调、狭窄的市场渠道而十分困难。

3.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不适应,给发展契约关系也带来难题。旧体制下的产品价格对于企业来说是无足轻重的。长期的计划价格制度使得不少企业时至今日仍对市场价格缺乏应有的敏感与准确判断,不适应突然出现在经济关系中的市场价格波动与变化,更难形成根据市价变动而及时调整经营计划的能力。现在许多合同纠纷就是由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根本来考虑价格因素,因而一旦发生价格变化,便往往以违约作为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反应而产生的。

4.因大量违约造成的严重拖欠货款现象,引起市场交易中的连锁反应,造成新秩序的不稳定。拖欠货款的原因,有确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支付的,也有故意拖欠、无理拒付的。追不回货款的企业,只得“另辟蹊径”,靠对别的企业再违约而缓和自己的困境。于是,错综复杂的连锁违约和三角债现象便广泛地涌现了。

5.大中型企业的垄断与自由契约的冲突已见萌芽。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力结构,使得有些领域形成了人为的行业垄断。不少大中型企业对某些行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实际上的封锁、垄断,支配着其他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垄断的结果必然是对自由竞争的限制,这与正在创建中的自由交易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6.企业预算的软约束状态,减弱了企业的索赔动机,同时为企业嫁祸于人找到了借口。若遇他方违约,企业宁愿向上级机关要求突破预算追加资金,而主管机关则有权任意压缩预算,减少投资。此时企业就难免发生履约困难,而最容易采取的弥补措施就是通过对他方违约,转移损失,以平衡自己的利益。

7.司法机关追究违约责任的过大偏差,尤其是模糊责任界限的大量调解,淡化了权益观念,助长了违约意识,从而影响了契约化进程。合同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处理契约纠纷时,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在计算违约金与赔偿金时忽视间接损失,违约方只承担有限的直接损失责任:二是过份强调调解结案,而大量的调解是以和稀泥式的折衷调和为特点,其后果不仅是使一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更严重的是使违约人的违约心理得不到应有的警醒,进而产生敢于进一步违约的潜在侥幸心理,这无疑给正常的市场交易埋下了隐患。

8.诉讼成本的高昂与合同诉讼对审判机关的要求之间存在严峻的矛盾。企业为解决一个合同纠纷往往需要付出过高的代价,这首先体现在诉讼时间的拖延上,一个案件有的耗时达二、三年,双方当事人都被拖得精疲力尽;其次,审理结果每每难尽公平合理,当事人期待已久却大失所望;再次,即便是公平合理的判决书、调解书,其实际执行也是多费周折,极不容易。这些因素使得纠纷当事人在是否诉诸法律时往往犹豫不决,不少企业权衡再三后,干脆放弃诉讼的选择,最终不了了之。

9.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以及立法本身的不协调、不科学,既是产生摩擦的一个重要诱因,也是摩擦的一个主要表现形态,这主要体现在:1)立法滞后,改革措施与改革成果得不到法律及时有效的保障,缺乏超前立法的意识;2)立法内容不严密、不科学,伸缩性大大,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执法上的随意性;3)法律监督的立法不配套,造成因缺乏法律监督而形成的执法不力甚至事实上的无法可依;4)法律、法规之间前后冲突、相互冲突的现象颇多,造成执法、守法上的无所适从,降低了法律尊严的,5)不少重要的法律、法规以试行、暂行的形式颁布,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三、减少摩擦、加速创建市场运行新秩序的法律对策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商品经济新秩序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上,只有运用法律确立和保护商品经济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商品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表现为规则、制度,新经济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实质上就是一种法律秩序。商品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求各经济关系主体间公平竞争,平等交易,排斥对市场行为的非经济的权力渗透和干预,而只遵循价值规律和法制原则。因此,必须首先确立法律的绝对权威和尊严,打破官本位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桂桔,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法律神圣的观念。

其次,就治理、整顿本身而言,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治理、整顿,而不是长官意志的任性的治理、整顿。治理、整顿是必要的,而且不能手软,应从严整治。但所谓严,要从法律上严,要依照法律采取各项整治措施,不能超越法律,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事实上,治理、整顿如果不依法进行,就不可能达至预期的效应,只能是严一阵又松一阵,有的严有的不严,随意性太大,风险也就增大,最终回到“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统”的老路上去。所以,既要防止治理、整顿走过场,又要避免治理、整顿走过头,就必须将“治理整顿”置于理性的、严格的法律规则和程序之下进行。

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技巧问题。过去,我们以政策导向改革,每一次重大改革方案的出台都是以政策形式,当政策指导下的改革发展得较为成熟时,再追加立法。这种做法过分强调立法条件的成熟性,忽视立法的超前性和对经济发展导向作用;而且,由于政策相对于法律而言,无论是严肃性、稳定性、连续性、权威性,都远不及法律并容易为长官意志和行政干预找到借口。因此应从以政策推进改革尽快过渡到以政策-法律并重推进改革,并最终走向以法律推动改革。

第三,强化市场发育和契约化进程中的法律约束机制。就市场交易和契约行为而言,其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就是合同法,它对于市场运行状况起着直接的作用,是法律约束机制的精髓,因此,强化契约的法律约束机制就意味着一部条款齐备、内容翔实、逻牲严谨的合同法的颁布与施行。然而,目前调整我国契约关系的基本法即《经济合同法》,颁布于1981年,由于这部法律是在农村改革初起而城市改革尚未正式拉开序幕的背景下制定的,其所规定的内容、原则以及立法技巧等已与现在深刻变化了的经济条件脱节甚大,无法适应。因此对现有《经济合同法》作大的修改实为刻不容缓。我认为,修改该法的基本思路应当是: 1)从性质上把合同法规定为商品经济和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律制度;2)确认广泛的契约主体,赋予所有经济主体以参与契约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3)扩大契约对经济生活的覆盖面,将改革中出现的大量新型合同如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合伙合同、联营合同、居间合同、委托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纳入合同法的调整范围;4)合同法的原则和内容应当能够促进市场的发育与成长,便于各种市场交易活动的有效进行,保障市场运行的有序状态,鼓励人们的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5)突出契约自由和尊重企业法人自由意志的原则;6)严格违约责任及追偿制度。

第四,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紧完善市场规则。如前所述,商品经济祈秩序首先体现在市场秩序上,现阶段各种磨擦与漏洞大都产生于流通领域,治理、整顿的焦点也集中于流通领域。流通领域混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商品交换和竞争的市场规则。由于多年的改革仅仅侧重于主体方面的简政放权,仅仅热衷干推行横向联合、承包祖赁等,忽视了市场法则的创建与运用,忽视了市场外部环境的治理,使原本设想的平等、繁荣、稳定、健康的市场景象迟迟未现。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包括使用国家和集体财产的责任、政府在市场竞争的超脱地位、合同的权威、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限制等在内的市场法律制度,制订市场管理法、竞争法、价格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等法规。同时,通过增加交易渠道、发展贸易组织、促进市场信息传播,改进商品推销形式等途径,加快流通领域的改革。

第五、加速政企分离和廉洁政府行为。庞大的官僚机构,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官权的繁衍与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从来就是改革的主要障碍和威胁,其危害远比价格、工资等改革难题的风险大得多。就政企关系而言,企业至今仍保持着依赖政府的制度惯性和心理惯性,其独立法律人格尚未彻底形成,这是严重违背市场运行和契约发展方向的。

因此,必须一方面提倡政府廉洁清正,减少经济行为中的低效与腐败现象,另一方面加快政企分离,创新和完善企业制度。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通过承包和租赁以及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推行,逐步形成关于国有资产关系和国营企业经营机制的契约制度,将企业制度的改革置于法制契约他的基础之上。

第六,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建立金融调节系统,扩大资金市场。资金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本身就是契约演进的重要标志。目前,除巩固已经开始发展的资金同行拆借、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外汇调剂等措施外,还应准备创建证券交易所,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推行商业信用票据化,同时加紧制订《票据法》、《银行法》、《证券交易条例》等金融立法,保证资金市场的顺利发育。

第七、加强和改善对指令性计划合同的管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的执行是通过合同的形式实现的,因而计划合同的履行情况是反映我国市场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计划合同的管理,提高其履约率,首先要求企业和国家主管机关在认识上有正确的着眼点,要强调计划合同的法律属性,并协助和监督企业优先执行好计划合同。

篇12

前言

长期以来,中华武术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教学方式,许多武术家将其对武术的真均见付诸笔端。留下了许多著述,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观点和结论,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对武术运动的正确实践与不断完善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武术的发展给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武术运动走向世界也给广大武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管理学行为学等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总结。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

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市场是用于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武术要走向社会,在市场中成长发展,必需利用市场营销工法自身产业化发展之路。武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必定要走向市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拿来使用,只有运用科学市场的规律才能把它成功的推向市场。

二、武术产业市场及其现状

1.武术产业。在经济学文献中产业一词是指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业部门或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产业概念已从物质生产部门扩展到了非物质生产部门。武术组织在投入了一定的生产要素后,能生产出满足个人想象的或实际需要的服务产品,如精彩的武术表演等等,这就是服务产品的表现。这种服务产品大多数不采取实物的形式,属于一种在服务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以区别于事物,并与实物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一道构成社会消费品,成为社会总产品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要武术组织生产出服务产品,就证明了它的这种产业性。

2.武术产业市场的现状。武术产业市场作为体育产业市场的一部分也要受到体育产业市场内外要素成熟程度的影响。就武术产业市场来说,其市场主体的发育不良,在需求方面,青少年主要是在学校参与体育活动,但学校体育中的武术课的开展的明显不足,而中年人由于家庭负担重,基本上没有时间,只有老年人从事武术锻炼的人很多,但武术要真正得到发展光靠老年人这一块是远远不够的。在供给方面,作为体育市场主体的体育经营组织还没有完全与政府脱钩,难以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准确灵敏的反应。不能真正进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亏自负营亏的主体。同时武术产业化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结构不完整,功能也不健全。

三、运用市场营销概念开发武术产业市场

市场营销学认为的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在具体的执行超作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下列几步。

1.进行市场调研。这是进入市场的前期工作。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性非常显著的国家,进行产业开发之前市场调研就显的十分重要,武术是我们国家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农村城市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同地区的武术开展程度不同,且武术风格大相径庭,南拳北退少林武当,因此,要根据市场调研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置不同的武术项目。

2.进行市场细分选定目标市场。市场细分是按照某个标准把武术市场进行划分,使企业的生产服务的目标性更明确。在这里市场细分有很多标准,但是,无论是什么要的标准,都是为了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正像前面对武术市场的分析,青少年,中年人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比如武术器材生产商要做的市场细分,老年人使用的太极剑与青年人使用的太极剑在需求上的不同颜色,图案,以及所附带的装饰上有所不同,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对太极剑爱好者的需求。

3.制定产品价格。在选定好目标市场后接下来做的就是要制定产品价格。国家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体育产品价格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无形资产开发的很好。武术是中国的国萃,是一个传统体育项目但同进也是一种文化项目,要想制定高的产品价格又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力,就要开发武术的无形资产。中国古代的神话、各种武术功夫片都成为都为无形资产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4.设置合理的分销渠道。武术表演市场要选择好表演场地,要距离居民区近的,方便观众前去观看的地点进行。武术器材生产上要确立名牌战略,尽可能的在各地建立专卖店。在没有开设专卖店的地方要进入大型的百货商店,开设专柜进行销售。

5.采用有效促销手段。中国散打王争霸赛的报道。其观赏性,娱乐性都有很强,但知道了解的人并不多。相反不少不懂得体育的人都知道霍利菲尔得和鲁伊兹将在北京上演拳王争霸赛的消息。

6.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众形象这一点对体育尤其重要,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以及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些永远是体育所追求的。武术的公众形象随着全民健身各种功夫片在上海内外的火爆上演,都说明了武术在广大人民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