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精髓范文

时间:2023-08-18 09:3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茶文化的精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茶文化的精髓

篇1

结合当前英语教育体制的实施状况,不难看出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和价值思维,将为该活动的推进实施,提供本质性帮助。而从茶文化精髓的具体内涵看,其中包含诸多元素内容,尤其是人文精神的融入,以及学习理念的诠释,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育机制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

1文化融入不足、机制落后:当前英语教学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

英语教学是一门涉及面广,且教学时间、学习时间都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而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开展实施来说,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中未能注重融入文化不足,尤其是整个教学内容的筛选和应用,以及教学机制创新度不够等等,已经成为目前该机制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文化元素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在英语教学体系中,缺乏文化元素的渗透,当然融入文化要素,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集中展现,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态度,特别是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来说,其所要展现和诠释的是基于文化底蕴背景下的学科机制,而想要实现整个教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文化元素的合理融入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内涵,从而才能满足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诉求。从外,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实施状况看,其中所存在的不足,还集中展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内涵缺乏有效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多数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学的表层,特别是缺乏对整个英语活动的本质认知,这就使得整个英语教学机制中缺乏价值内涵的集中存在,而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也忽略了英语教学的人文属性。结合目前所具体实施的英语教学机制,我们不难看出教学理念中,缺乏精神思维和人文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精神理念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就至关重要。结合茶文化的展现状况和诉求内涵看,如果能够通过精准探究,深度挖掘茶文化精髓,并且将其与整个英语机制相结合,从而才能服务英语教学的理想推进。

2内容融入、价值凸显: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发展的具体内涵及诉求

随着我们对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认知不断下沉、深化,如今教育机制已经实现了从内涵要素、到教学体系的全新塑造,与整个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所不同的是,部分学科在具体教学时,其使用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思维缺乏常态化更新,这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举措。结合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看,教学元素的多样性、教学内涵的系统化,已经成为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当然,归根结底,这实际上是英语教学创新机制塑造的重要要求。与其他教学所不同的是,英语教育活动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有两大特殊性,其一,英语学科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其在实施教育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融入合理的语言要素,同时也要注重语言内涵的全面融合。客观来说,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想让学生真正感知和品味整个学科的内涵所在,其也需要学生能够突破语言环境的应用障碍,通过丰富完善语言要素的多样化应用,进而实现英语学科教育的最佳效果。其二,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英语想要学习的好、教育的好,必须充分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具体来说,英语语言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就需要学生在具体的交流实践过程中,去把握英语学科的内涵所在。而想要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就需要将整个教学内容纳入到应用机制之中,通过具体实践,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圆满实施。

3文化底蕴、价值引导:茶文化精髓的具体展现状况

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精髓内涵,可以看到精神理念,尤其是积极的行为规范恰恰是该体系的核心所在,而这些内容不仅能够为我们了解茶文化提供基础平台,同时更重要的是融入这些内容,恰恰也能大大提升英语教学的内涵与精髓所在。对与学生具体培养来说,其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其所需要做到的远远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引导及培养,以及学习思维理念的具体教育。因此,融入茶文化精髓内涵,将让整个英语教育机制的实现全新高度。茶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其中精髓,可以用:文化底蕴、价值引导,来集中概括,文化底蕴是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元素实现最佳应用效果的关键。当然,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文化底蕴的影响力和价值要素对社会大众认知及传承该资源理念内涵有着重要关联。文化底蕴不仅仅是文化元素内容,同时更是文化思维、文化底蕴的集中融入及诠释。而价值引导则是整个茶文化理念传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力,也就是说,茶文化内涵的价值引导力的存在,事实上,其本身并没有过多予以展现,更多情况下是基于相关元素内容,这一前提下,所具体实施的文化传承活动。

4融入茶文化精髓的英语教育创新机制构建思路

对于英语教育创新机制构建来说,完善的教育思路中,首先要注重确定整个教育机制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精准把握整个机制的内涵所在,通过创新丰富的教育体系,从而实现教育活动的效果。对于英语教育机制创新来说,其核心内容是学科教学的诉求和学生培养的整体内涵。英语教学机制在推进过程中,其关键和本质在于如何才能有效做好英语教学知识内容的有效融入。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中有着词汇知识内容和语法内涵的多样化融合,而这些内容,实际上都不是在一般的教学机制所具有的。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只有充分诠释该活动的实践应用特性,从而才有可能实现最佳教学。而结合目前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看,其中存在诸多欠缺不足,只有集中解决这些问题不足,才能更好实现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事实上,在英语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只有充分注重融入必要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实现整个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学科,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性中,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将必要的文化内涵渗透融入其中,只有彰显其中所具有的价值思维,才能更好的实现英语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当然,其不仅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同时也要结合英语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实质情况,只有全面构建,充分融入,才有可能实现文化元素的深度应用。其起码要求就是必须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出发,通过构建完善的文化渗透机制,才能实现学生语言学习与文化提升的最佳效果。就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发展与传播状况看,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尤其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元素,这不仅为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渠道和平台,同时借助茶文化元素,也能够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具体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随着当前文化交流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元素也呈现了多元化融入的特点,而想要对整个茶文化机制实现最佳传承效果,就需要看到茶文化的交流融入状况,尤其是通过深层次把握文化交流的价值所在,从而实现整个语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当然,在进行英语教育机制创新发展来说,可以选择合适的茶文化元素内容,通过集中诠释和有效发挥,进而实现对该资源内涵的成熟而体系化应用。

5结语

文化与语言之间,从来都不是割裂存在的关系,两者的互动共融,不仅仅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通过融入必要的精神要素,从而实现了基于文化应用基础上的语言传播活动。对于英语教育机制创新构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教学创新,更重要的是融入合适的元素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茶文化精髓的内涵看,其中融入的精神元素,恰恰是当前整个英语教学机制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黄澄婷.论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与《综合英语》教学的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226-229.

篇2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篇3

 

 一 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自古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比较而言,茶在“开门七件事”中,排在末位。但在文化领域而言,茶又贵为兄长,能入俗家之门,可登大雅之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产生了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而茶元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应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用。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往往偏重于人文科学。中国的茶文化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容十分丰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也跨越了国界,广传天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 公共关系传播

 1.公共关系传播的内涵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公共关系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同组织的内外部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完整的、系统的活动,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传播的手段也是多样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所面对的公众是复杂、多元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达到多层次的传播目标,公共关系传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公众,借助不同的传播媒介、采用多种的传播形式,尽可能地实现信息的全方位传播。扩大传播的影响面,使更多的公众接收到或向组织反馈信息。

 2.公共关系传播的作用

 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双向传播活动对于主体的公共关系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准确地把握自身与现实环境及其关系的真实状况。其次,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增加选择能力,扩大选择范围,从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最后,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的预定目标易于实现。传播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必要中介。

 三 我国茶文化需要公关传播

 茶是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生活中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接见元首,接待贵宾,一般都以茶招待,在今天这个文明互动的世界里,人类需要对话,而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中介。茶作为公关媒介,让公关者把茶文化通过茶艺、茶道、茶礼的形式传播出去,其在当代公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渗透,国人都受到极大的影响,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忘记自己文化的精髓。现在一提到茶、茶道,多数人会首先想到日本、韩国,而不是中国,茶具和茶礼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人已经简化甚至是抛弃了这些东西,实质是抛弃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这说明我国茶文化的宣传做得还不到位,国民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非常有必要将其弘扬广大,使海内外更多的人来了解茶文化。所以说,我国茶文化需要公关传播,需要通过公关传播使之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它,吸取其精华。

四 我国茶文化公关传播的意义

 1.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为世界六大健康饮品之首,也是中华民族的国饮

 茶既是饮料,也是食物,同时又是药。唐代著名药物学家陈藏器说:“茶是万病之药”。在当代人们称之为天然的健康饮料,日本人称之为长生不老的仙药。当今人们所追求的是“绿色”饮料和“绿色”食品,而茶就是纯天然、安全、保健的饮料。宣传茶文化,进一步提高茶的“国饮”地位,通过公关宣传,积极倡导以茶养生,让更多的人爱饮茶、会饮茶,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的体质。

 2.弘扬中国茶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各名茶、名山、名水、名人之地,均可通过举办公关活动,如茶文化节等,将其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引进外资投入,兴建茶文化景点,使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跨越省界、国界,广交天下朋友,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中国绵延不绝的文明传统,赋予了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将自己对茶的喜爱之情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弘扬中国茶文化,有益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4.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之一,风情各异的茶俗、茶礼及制茶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重视茶具、茶礼的应用,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从而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

 5.进入现代社会,茶是一种生活的剂,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调节阀

 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的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

 平衡人的心态,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通过饮茶来放松心情,找到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6.帮助下一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城市里啤酒屋、咖啡馆、酒吧等舶来品充斥着饮食、娱乐市场,被一部分青年、白领青睐,已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久而久之,则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我国的茶人、茶文化爱好者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咱们的下一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品文化之一——茶文化。因为茶不仅仅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健康的饮料,而且在茶的背后还蕴藏着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

 想要恢复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我们每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且是长时间的努力。我国茶文化已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它的精髓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光大中华民族的形象,就需要公共关系传播的推动,同时,公关传播也会更有力地体现其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篇4

关键词:日本茶文化;发展;社会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始于于中国,中日两国在茶文化方面的交流的可说是源远流长,自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起,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并且由中国逐渐向外发展。

一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在奈良、平安时期。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在中国留学的最澄把中国的茶籽,由中国带到了日本,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的一个小院子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饮茶方式是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然后碾成粉末,汲取清澈的泉流,点燃兽炭,待水沸腾起来,加入茶末,如果在茶里面放点吴盐,那味道就更美了,煎好的茶,香气四溢,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在这段时期,日本与中国的来往非常密切,同时在日本的影响下,唐朝的文化也达到很大的发展。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随之饮茶在其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但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2.镰仓、室町时期。镰仓时代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所见所闻,记叙了中国当时的茶饮方法。自从这本书问世后,日本的饮茶文化就不断普及扩大,为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于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荣西从宋国回到本国时并且再次把中国的茶,以及沏茶法输入到日本,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在日本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室町时代末期,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在大德寺酬恩庵参禅时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珠光把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很好的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精髓、打下了坚实基础、完善了原有的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3.江户时期。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纵所周知的煎茶道,公认的“煎茶道始祖”隐元隆琦,他把中国当时流行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碳翁柴山元昭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煎茶确立茶道在日本的真正地位。总之,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发展时期,日本从中国吸收、消化茶文化后有给予深化,终于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

二 、日本茶文化对其民族精神的影响

由以上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茶文化都和佛教有关,因此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也即为佛教,佛教的思想的核心是禅。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茶道里禅的内涵,不在于什么“直心就是禅”,而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规不再让饮茶者感到厌烦的时候,他才算真正的领会了茶的真谛,不仅喝到一杯好茶,还从茶中品味到了人生的哲理。繁复而熟练的礼法虽然束缚着人们但可以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让人们真正的领悟到禅的真谛。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的哲理,需要饮茶者用宝贵的一段生命生命时光去理解、领悟。真正茶人的生活既是近似常人的生活,又是近似艺术家的生活,禅与茶息息相关,因此茶人要想明白茶道的精髓,他们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参禅中磨练他们的身心,从禅中去领悟茶的真谛,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茶道现今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之一,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现在,茶道被认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为什么茶道对日本文化影响那么大那?因为日本茶道有他自己的茶道精神实质。日本的茶道精神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解释:

1.和敬清寂:“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精髓。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2.一期一会:一期一会,字面上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融会到茶道的仪式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礼,达到更高的状态――冥想中的涅磐。这,是一期一会的道理,也是茶中的道理。一期一会,日本茶道的用语,出自日本茶道师千利休。“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意味着仅有一次相会,劝勉人们应知所珍惜身边的人。一期一会与日本禅当中的“瞬间”概念有关,而日本茶道也体现了日本禅的精神,所以这句话经常会被写上挂于茶室的字画上,意味着每次的茶聚都是独一无二的。

3.独坐观念:“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是说一个人面对茶釜一只,独坐茶室保持一种寂静的状态,在心里回味今日的茶事,静思此日的一切都不会再重演,只能成为历史,我们所能做的是怎样把握好明天。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若矢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实之感。茶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三 、 结束语

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由唐朝传至日本后,日本就开始对茶进行研究,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体现了茶的宗旨,茶的精髓所在,有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和”、“敬”、“清”、“寂”。这不仅是茶道的精神实质,同样也是人的生命真谛。日本茶道不仅影响了日本人,同样也影响着中国人,这也许是文化交流给各国带来的益处。现在的日本经济发展很快,但茶道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我相信,随着日本经济发展,茶道将会有更加发展空间。(南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