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精髓范文

时间:2023-08-18 09:3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茶文化的精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茶文化的精髓

篇1

结合当前英语教育体制的实施状况,不难看出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和价值思维,将为该活动的推进实施,提供本质性帮助。而从茶文化精髓的具体内涵看,其中包含诸多元素内容,尤其是人文精神的融入,以及学习理念的诠释,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育机制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

1文化融入不足、机制落后:当前英语教学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

英语教学是一门涉及面广,且教学时间、学习时间都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而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开展实施来说,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中未能注重融入文化不足,尤其是整个教学内容的筛选和应用,以及教学机制创新度不够等等,已经成为目前该机制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文化元素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在英语教学体系中,缺乏文化元素的渗透,当然融入文化要素,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集中展现,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态度,特别是对于英语这一学科来说,其所要展现和诠释的是基于文化底蕴背景下的学科机制,而想要实现整个教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文化元素的合理融入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内涵,从而才能满足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诉求。从外,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实施状况看,其中所存在的不足,还集中展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内涵缺乏有效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多数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学的表层,特别是缺乏对整个英语活动的本质认知,这就使得整个英语教学机制中缺乏价值内涵的集中存在,而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也忽略了英语教学的人文属性。结合目前所具体实施的英语教学机制,我们不难看出教学理念中,缺乏精神思维和人文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精神理念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就至关重要。结合茶文化的展现状况和诉求内涵看,如果能够通过精准探究,深度挖掘茶文化精髓,并且将其与整个英语机制相结合,从而才能服务英语教学的理想推进。

2内容融入、价值凸显: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发展的具体内涵及诉求

随着我们对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认知不断下沉、深化,如今教育机制已经实现了从内涵要素、到教学体系的全新塑造,与整个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所不同的是,部分学科在具体教学时,其使用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思维缺乏常态化更新,这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举措。结合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看,教学元素的多样性、教学内涵的系统化,已经成为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要素。当然,归根结底,这实际上是英语教学创新机制塑造的重要要求。与其他教学所不同的是,英语教育活动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有两大特殊性,其一,英语学科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其在实施教育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融入合理的语言要素,同时也要注重语言内涵的全面融合。客观来说,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想让学生真正感知和品味整个学科的内涵所在,其也需要学生能够突破语言环境的应用障碍,通过丰富完善语言要素的多样化应用,进而实现英语学科教育的最佳效果。其二,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英语想要学习的好、教育的好,必须充分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应用环境。具体来说,英语语言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就需要学生在具体的交流实践过程中,去把握英语学科的内涵所在。而想要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就需要将整个教学内容纳入到应用机制之中,通过具体实践,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圆满实施。

3文化底蕴、价值引导:茶文化精髓的具体展现状况

结合我国茶文化体系的精髓内涵,可以看到精神理念,尤其是积极的行为规范恰恰是该体系的核心所在,而这些内容不仅能够为我们了解茶文化提供基础平台,同时更重要的是融入这些内容,恰恰也能大大提升英语教学的内涵与精髓所在。对与学生具体培养来说,其想要实现最佳效果,其所需要做到的远远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引导及培养,以及学习思维理念的具体教育。因此,融入茶文化精髓内涵,将让整个英语教育机制的实现全新高度。茶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其中精髓,可以用:文化底蕴、价值引导,来集中概括,文化底蕴是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元素实现最佳应用效果的关键。当然,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文化底蕴的影响力和价值要素对社会大众认知及传承该资源理念内涵有着重要关联。文化底蕴不仅仅是文化元素内容,同时更是文化思维、文化底蕴的集中融入及诠释。而价值引导则是整个茶文化理念传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力,也就是说,茶文化内涵的价值引导力的存在,事实上,其本身并没有过多予以展现,更多情况下是基于相关元素内容,这一前提下,所具体实施的文化传承活动。

4融入茶文化精髓的英语教育创新机制构建思路

对于英语教育创新机制构建来说,完善的教育思路中,首先要注重确定整个教育机制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精准把握整个机制的内涵所在,通过创新丰富的教育体系,从而实现教育活动的效果。对于英语教育机制创新来说,其核心内容是学科教学的诉求和学生培养的整体内涵。英语教学机制在推进过程中,其关键和本质在于如何才能有效做好英语教学知识内容的有效融入。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中有着词汇知识内容和语法内涵的多样化融合,而这些内容,实际上都不是在一般的教学机制所具有的。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只有充分诠释该活动的实践应用特性,从而才有可能实现最佳教学。而结合目前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看,其中存在诸多欠缺不足,只有集中解决这些问题不足,才能更好实现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事实上,在英语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只有充分注重融入必要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实现整个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学科,而从语言与文化的关联性中,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将必要的文化内涵渗透融入其中,只有彰显其中所具有的价值思维,才能更好的实现英语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当然,其不仅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同时也要结合英语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实质情况,只有全面构建,充分融入,才有可能实现文化元素的深度应用。其起码要求就是必须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出发,通过构建完善的文化渗透机制,才能实现学生语言学习与文化提升的最佳效果。就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发展与传播状况看,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尤其是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元素,这不仅为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渠道和平台,同时借助茶文化元素,也能够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具体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随着当前文化交流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元素也呈现了多元化融入的特点,而想要对整个茶文化机制实现最佳传承效果,就需要看到茶文化的交流融入状况,尤其是通过深层次把握文化交流的价值所在,从而实现整个语言交流的最佳效果。当然,在进行英语教育机制创新发展来说,可以选择合适的茶文化元素内容,通过集中诠释和有效发挥,进而实现对该资源内涵的成熟而体系化应用。

5结语

文化与语言之间,从来都不是割裂存在的关系,两者的互动共融,不仅仅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通过融入必要的精神要素,从而实现了基于文化应用基础上的语言传播活动。对于英语教育机制创新构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教学创新,更重要的是融入合适的元素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茶文化精髓的内涵看,其中融入的精神元素,恰恰是当前整个英语教学机制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黄澄婷.论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与《综合英语》教学的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226-229.

篇2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篇3

 

 一 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自古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比较而言,茶在“开门七件事”中,排在末位。但在文化领域而言,茶又贵为兄长,能入俗家之门,可登大雅之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产生了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而茶元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茶文化应包括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用。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往往偏重于人文科学。中国的茶文化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容十分丰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也跨越了国界,广传天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

 二 公共关系传播

 1.公共关系传播的内涵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公共关系的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同组织的内外部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完整的、系统的活动,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传播的手段也是多样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所面对的公众是复杂、多元的,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达到多层次的传播目标,公共关系传播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公众,借助不同的传播媒介、采用多种的传播形式,尽可能地实现信息的全方位传播。扩大传播的影响面,使更多的公众接收到或向组织反馈信息。

 2.公共关系传播的作用

 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双向传播活动对于主体的公共关系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准确地把握自身与现实环境及其关系的真实状况。其次,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增加选择能力,扩大选择范围,从而提高决策的可行性。最后,可以使公共关系主体的预定目标易于实现。传播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必要中介。

 三 我国茶文化需要公关传播

 茶是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生活中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接见元首,接待贵宾,一般都以茶招待,在今天这个文明互动的世界里,人类需要对话,而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中介。茶作为公关媒介,让公关者把茶文化通过茶艺、茶道、茶礼的形式传播出去,其在当代公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渗透,国人都受到极大的影响,盲目地崇拜外来文化,忘记自己文化的精髓。现在一提到茶、茶道,多数人会首先想到日本、韩国,而不是中国,茶具和茶礼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相当一部分人已经简化甚至是抛弃了这些东西,实质是抛弃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这说明我国茶文化的宣传做得还不到位,国民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非常有必要将其弘扬广大,使海内外更多的人来了解茶文化。所以说,我国茶文化需要公关传播,需要通过公关传播使之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它,吸取其精华。

四 我国茶文化公关传播的意义

 1.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为世界六大健康饮品之首,也是中华民族的国饮

 茶既是饮料,也是食物,同时又是药。唐代著名药物学家陈藏器说:“茶是万病之药”。在当代人们称之为天然的健康饮料,日本人称之为长生不老的仙药。当今人们所追求的是“绿色”饮料和“绿色”食品,而茶就是纯天然、安全、保健的饮料。宣传茶文化,进一步提高茶的“国饮”地位,通过公关宣传,积极倡导以茶养生,让更多的人爱饮茶、会饮茶,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的体质。

 2.弘扬中国茶文化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各名茶、名山、名水、名人之地,均可通过举办公关活动,如茶文化节等,将其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引进外资投入,兴建茶文化景点,使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跨越省界、国界,广交天下朋友,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中国绵延不绝的文明传统,赋予了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将自己对茶的喜爱之情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弘扬中国茶文化,有益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4.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之一,风情各异的茶俗、茶礼及制茶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重视茶具、茶礼的应用,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从而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凝聚力。

 5.进入现代社会,茶是一种生活的剂,是改善人际关系的调节阀

 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的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

 平衡人的心态,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通过饮茶来放松心情,找到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6.帮助下一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城市里啤酒屋、咖啡馆、酒吧等舶来品充斥着饮食、娱乐市场,被一部分青年、白领青睐,已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久而久之,则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某些负面影响。我国的茶人、茶文化爱好者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咱们的下一代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品文化之一——茶文化。因为茶不仅仅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健康的饮料,而且在茶的背后还蕴藏着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

 想要恢复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我们每个人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且是长时间的努力。我国茶文化已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它的精髓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光大中华民族的形象,就需要公共关系传播的推动,同时,公关传播也会更有力地体现其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篇4

关键词:日本茶文化;发展;社会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始于于中国,中日两国在茶文化方面的交流的可说是源远流长,自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起,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并且由中国逐渐向外发展。

一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在奈良、平安时期。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在中国留学的最澄把中国的茶籽,由中国带到了日本,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的一个小院子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饮茶方式是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然后碾成粉末,汲取清澈的泉流,点燃兽炭,待水沸腾起来,加入茶末,如果在茶里面放点吴盐,那味道就更美了,煎好的茶,香气四溢,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在这段时期,日本与中国的来往非常密切,同时在日本的影响下,唐朝的文化也达到很大的发展。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随之饮茶在其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但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2.镰仓、室町时期。镰仓时代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所见所闻,记叙了中国当时的茶饮方法。自从这本书问世后,日本的饮茶文化就不断普及扩大,为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于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荣西从宋国回到本国时并且再次把中国的茶,以及沏茶法输入到日本,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在日本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室町时代末期,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在大德寺酬恩庵参禅时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珠光把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很好的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精髓、打下了坚实基础、完善了原有的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3.江户时期。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纵所周知的煎茶道,公认的“煎茶道始祖”隐元隆琦,他把中国当时流行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碳翁柴山元昭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煎茶确立茶道在日本的真正地位。总之,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发展时期,日本从中国吸收、消化茶文化后有给予深化,终于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

二 、日本茶文化对其民族精神的影响

由以上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茶文化都和佛教有关,因此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也即为佛教,佛教的思想的核心是禅。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茶道里禅的内涵,不在于什么“直心就是禅”,而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规不再让饮茶者感到厌烦的时候,他才算真正的领会了茶的真谛,不仅喝到一杯好茶,还从茶中品味到了人生的哲理。繁复而熟练的礼法虽然束缚着人们但可以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让人们真正的领悟到禅的真谛。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的哲理,需要饮茶者用宝贵的一段生命生命时光去理解、领悟。真正茶人的生活既是近似常人的生活,又是近似艺术家的生活,禅与茶息息相关,因此茶人要想明白茶道的精髓,他们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参禅中磨练他们的身心,从禅中去领悟茶的真谛,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茶道现今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之一,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现在,茶道被认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 为什么茶道对日本文化影响那么大那?因为日本茶道有他自己的茶道精神实质。日本的茶道精神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解释:

1.和敬清寂:“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精髓。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2.一期一会:一期一会,字面上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白。融会到茶道的仪式里,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参与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礼,达到更高的状态――冥想中的涅磐。这,是一期一会的道理,也是茶中的道理。一期一会,日本茶道的用语,出自日本茶道师千利休。“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意味着仅有一次相会,劝勉人们应知所珍惜身边的人。一期一会与日本禅当中的“瞬间”概念有关,而日本茶道也体现了日本禅的精神,所以这句话经常会被写上挂于茶室的字画上,意味着每次的茶聚都是独一无二的。

3.独坐观念:“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是说一个人面对茶釜一只,独坐茶室保持一种寂静的状态,在心里回味今日的茶事,静思此日的一切都不会再重演,只能成为历史,我们所能做的是怎样把握好明天。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若矢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实之感。茶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三 、 结束语

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由唐朝传至日本后,日本就开始对茶进行研究,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体现了茶的宗旨,茶的精髓所在,有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和”、“敬”、“清”、“寂”。这不仅是茶道的精神实质,同样也是人的生命真谛。日本茶道不仅影响了日本人,同样也影响着中国人,这也许是文化交流给各国带来的益处。现在的日本经济发展很快,但茶道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我相信,随着日本经济发展,茶道将会有更加发展空间。(南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参考文献:

篇5

茶叶包装中“意”的分析

茶叶包装多以峰峦叠起、参天古树、溪涧峡谷为主要素材,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些都是一种对“意”的表现。中国茶文化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讲究茶崇尚自然和修身养性的哲学思想。因此,我认为茶叶包装中的“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自然”:自然之道;二是“隐逸”:虚实恬淡、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自然之道 所谓“自然之道”,即自然而然也。自然从人类出现之后,就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画种如风景画、静物画、山水画等都以美的自然景物和对象来描绘;许多工艺品的造型及其装饰纹饰也都以自然形态为主题,自然美是美的基本形态之一。茶叶源于青山绿水之中,吸收天地灵气。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发现它、享受它。正因为这样,作为茶叶这一特殊商品的包装,更应体现文化内涵。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岁月的长河中茶的清香和高雅与中华文化相结融合。如大多数茶叶包装,其画面上都向我们展示着苍翠的群山、嫩绿的茶叶,包装中渗透着原始和自然的气息,其茶越发显得天然和幽香。

隐逸品性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崇尚“自然”的理念,产生淡泊超逸的心志,这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茶文化有着虚静恬淡的本性。古代隐逸之士把素朴致远的山水田园看作是生存之理想空间,把自在逍遥的隐逸生活看作是达到精神澄明的途径。这是在老庄恬淡、顺其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老子在《老子・道篇》中就曾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人和自然看成是统一的整体,正是这样开启了隐逸文化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这与茶文化传达的超然脱俗的意境正好吻合。茶叶包装中的隐逸文化虽然是在道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融合了其他文化的思想精华,如禅宗的“禅茶一味”。如崂山绿茶包装设计中,主要体现出茶不仅是解渴,更可使人心沉静。

茶叶包装中茶文化“意”的表现

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茶带给人物质上享受,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起源和传播的中心。茶叶包装设计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以传统为根,在文字、图形、色彩与盒型上合理运用;设计中如何把握好传统茶文化“意”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并让这种文化气韵在茶包装设计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茶文化的因素。

茶叶包装设计中首先应考虑设计定位,包装设计的定位是一种具有战略眼光的设计指导方针,没有定位就没有目的性、针对性,就没有目标受众,商品也就无法销售,从而也失去了包装设计的意义。茶叶包装设计可定位在茶的历史性上、地域特点上、茶艺、茶道、茶具、茶俗上;在设计时应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市场观察力和文化艺术修养。设计出既富有市场竞争性,又具有文化内涵的茶叶包装。这样的茶叶包装设计不仅具有商业卖点,而且展示了设计师对传统茶文化的探索与领悟,是形神兼备的设计作品。中国人对茶的特殊情感使得我们在设计茶叶包装时应考虑如何与传统的茶文化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从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字、图形、色彩与盒型等方面来考虑。

文字 在包装设计中,文字是包装的灵魂。中国文字经过了历史的锤炼,使汉字本身即已具备了形象之美而达到了艺术的境界。在汉字中,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精髓,茶文化与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它们之间本身就已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图形 茶叶包装的图案设计能够使商品更加形象化。设计师可以通过图形直观的传递商品信息,充分挖掘出与商品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中国悠久的茶文化,不再只满足于自然的再现,而应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使茶叶包装的画面更意境化、理想化,更具有文化品味,更切合茶叶品牌的特点。传统是一种风格是一种时尚,在传统元素中加入现代的设计思想,赋予其新的内容,新的生命,使它更具现代品味。

色彩 色彩具有引人注目、打动人心和吸引顾客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色彩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要使茶叶包装更富有文化气息离不开色彩渲染,从色彩心理角度而言,绿色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红色体现了高贵与热情。绿茶清新鲜爽,给人清高淡雅的感受;红茶因其口感醇厚,给人格调高雅之感;花茶因清香爽口,传递芳香保健之理念。这些特别的品质就需要适当的色彩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在茶叶包装中要力求色调与茶叶口感相吻合。如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以大红色为主色调,视觉效果非常强烈。

盒型 包装设计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手段,它独特的造型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关注。通过包装的造型和结构体现传统的茶文化,制作出具有意境和特色的盒型,设计中应该注意造型美观、别致和精巧,结构的科学性和牢固性。可以从古代的茶艺茶道上找到设计灵感,设计出独特的包装盒型,将民族性、现代艺术审美相互结合。设计时应充分了解茶文化的精髓,将中国三千多年的茶文化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设计师应把握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并让这种“意韵”在茶包装设计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篇6

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直接关系我国美术行业教学的发展。其职业素养,成为每年为美术行业输送学生的关键。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交融的关系。利用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的互通性,将茶文化的元素融入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中,实现职业技能的应用性创新。

1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

美术专业人才,承担着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因为其专业的素质、职业的能力,对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起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职业培养,就是作为美术教育人士,所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1.1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必要性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简言之就是提升其本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后者决定了专业人才对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驾驭能力。例如:有的美术教师,其本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对绘画的基本功掌握距离教学要求相差甚远。一方面,在教授学生相关的绘画技巧内容时,不能具备比学生更高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当学生问及绘画相关的问题和知识点时,该教师也不能提供准确的答案。这不仅耽误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兴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队伍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也就不能称之为美术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所以,加强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是教育学界应当重视的问题。在很多地区已经将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作为美术教师职业的上岗必备条件之一和职业发展方向。

1.2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内容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内容,主要涉及其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美术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方法、职业道德的培养等等。在美术专业知识方面,这是其能成为专业人才的基础,具体可以包括对点、线、面等造型因素的应用,对素描、油画、中国传统画的基础掌握,对印象派、抽象派,以及人物画、风景画的基本了解等。在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中,作为专业人才,应当有区别于一般普通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快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技巧。在美术教育的职业道德中,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该有的师德,还应当树立起让学生产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爱,决心在美术的道路上走下去的远大目标,将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发扬光大。

1.3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方法

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应当建立在灵活性和自觉性的基础上,具备系统的培养体系。所谓灵活性和自觉性,就是指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必须有美术专业天赋,对美术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敏感,先天基础好;其次,就是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具备对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汲取和钻研的精神,后天知道努力。系统的培养体系是对专业人才,开展职业培养的规范和升级。应当有对美术专业教学技巧的专门化培养,包括直接培养和实践化培养方法。对职业道德的培养遵循先有师德,然后才是人才技术的顺序,以专门化的教育方式如模拟教育等实施职业培养。例如:在河北的高校中,对于美术教师的上岗要求就是必须经过事先的职业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教学素质以后才能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保证了美术的授课质量。

2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共通点分析

茶文化与中国美术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很久。茶文化中有很多与中国美术可以相容和共通。2.1茶文化思想的精髓中国的茶文化思想有很多涵盖。例如:对茶叶质量的追求,人们除了精益求精之外,还对茶叶的口感、色泽和营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茶文化的思想之一就是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现代实例和医学能够证明,茶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这些有益成分是从大自然中天然获取的,并非人为合成。茶文化的思想之二,就是对于健康和天然的追求。人们从饮茶的过程中提取出了很多艺术化的产物,例如:茶艺表演、茶道、饮茶环境的背景音乐和装饰品等,艺术化的演变使得茶文化与传统思想的结合,以及与艺术文化的结合。综合来看,茶文化思想的精髓,就是人们从自然中获取健康、获取哲学、获取真理的过程,衍生出了与艺术的结合。这就为美术艺术与茶文化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2.2茶文化与中国美术的融合点

茶叶中本身就含有许多美术的融合元素。茶叶本身的外形就具备一定的艺术形象,茶叶的枝叶外形、嫩绿的色泽等,带给人一种生机和生命力的情感。因此,茶叶在许多绘画和影视等可视化作品中,经常以一种代表生机和希望的植物来出现,背后也承载着类似的寓意。另外,茶文化的形象内涵也能作为中国美术的艺术特点来加以应用。茶文化讲究柔和、和谐的饮茶文化气息,这在中国美术作品中,对于笔法、结构等方面也有相通之处。例如:在美术雕塑作品中,作者将雕塑作品以一种灵动、柔和的方式来呈现,不重视雕塑的细节处理,更多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与茶文化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

2.3茶文化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茶文化对人的文化渗透作用,加之其与中国美术教育的共通性,使其在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中有特殊的效果。虽然茶文化可能在直接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能力方面作用有限,但是其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抽象的教育内涵却有深远的作用。例如:茶文化中平和、自然的内涵元素,要求教授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在具体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智慧的、平和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掌握。而如果以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体现不出茶文化的思想精髓,也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茶文化融入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

茶文化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有许多可融之处。但是要注意融入的途径的方式。

3.1教学素质的结合

茶文化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的教学素质融合,主要体现在茶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融合。例如:河北地区生产茶叶的地方,茶文化浓郁,茶艺等艺术表现形式历史悠久且声名远播。而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如果需要对某项美术艺术技艺熟知,就必须从亲身体验这项技艺开始,作为美术教育专业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对茶叶形象、茶艺表演等艺术形象的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运用,应该深入当地茶叶种植生产的地区进行了解,亲身感受茶文化带来的艺术文化熏陶,在感同身受之后,才有可能对茶文化中的艺术元素进行了解和体会。掌握了全方位的艺术知识和艺术素养,才算是具备了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养。

3.2教学方法的结合

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往往不把饮茶作为主要内容,而是常当作配角出现。人们在会客、交谈、聊天甚至是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品茶。茶叶中的清香和营养,都是在无声无息中被人们所感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正是中国美术教育需要的。河北地区风景秀丽,学校在开设美术户外教育课程时经常将学生带至户外,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自然之美,从而发掘出对美术课程的灵感。而如果只是让学生们在教室内接受抽象和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则属于知识的灌输,与对美术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相比,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为学生们的感受不深刻,即使当场能够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但是过后也会很快忘记,教育效果不佳。

3.3职业道德的结合

茶文化中的营养元素,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文化体验。这对于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培养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课程的教育还停留在辅助课程的地位,还在扮演着调节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角色,而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大部分美术教育教师,都是将基本的绘画技能教给学生,再由学生们自由发挥,然后便没有了下文,这并不利于中国美术教育的长久发展。茶文化带来的职业道德,要求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将发展中国美术后备力量作为己任,激发出更多人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在课堂上能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一部分学生真正从美术中找到了快乐,甚至成为今后的发展和从业方向,这便是对中国美术业的最大贡献。

4结论

茶文化被所赋予的丰富内涵,使其与中国美术教育具有了更多的相通之处。从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培养为例,可以将这些共通之处作为茶文化融入职业培养的着力点。茶文化本身的艺术形象、茶文化的内涵等,可以在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中成为促进点。以茶演绎出来的艺术形象能够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素养,以茶文化精神完善教学方法,以茶文化内涵提升美术教育的职业道德。

作者:刘会瑜 单位: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余佳友.把生活请进美术课堂———茶文化与美术课堂的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0):89-90.

篇7

检 索:.cn

引言

众所周知,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这已是被中外公认的事实。根据我国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四川地区就已经把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到了唐朝,特别是自陆羽后,茶逐渐成为我国民间的主要饮品之一,饮茶习俗逐渐深入社会各个阶层,我国还较早的把茶叶融入药材之中。《神农本草经》中曾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些都说明,茶文化慢慢地融入中国的文化之中。

一、中国茶文化及茶叶包装的发展历史

饮茶之风最先兴起于唐朝南部地区,由于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饮茶文化随之传入了北方及边远地区。陆羽的《茶经》所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可见,茶在当时已是十分盛行,特别是杜甫、柳宗元这些文人雅士不仅喜爱品茶,写诗,作画,而且自己也参与茶的种植,这种浓厚的茶文化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但是,有关茶叶保存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的采用散装纸包。到了宋朝,饮茶习惯更加盛行,已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与唐朝相比,饮茶时,宋朝人把煎茶法发展为文雅的点茶法。同时在茶叶的包装工艺上,一种新型模压方式,即以龙或凤为原型的专用贡茶“龙团凤饼”的出现,是茶叶包装的一大突破。元朝时期茶文化日渐走向成熟,此时人们饮茶的时候,摒弃加入葱姜等多余香料的习惯,采用简单的清饮方式。直到明朝,人们开始用沸水去冲泡茶叶,称作瀹饮法,也就是沿用至今“泡茶”的饮茶方法。同时,散茶生产技术得以广泛发展,由饼茶向散茶工艺的转型也恰恰符合饮茶中由繁到简的精神,可以说,这一时期我国饮茶文化的转变是一种质的飞跃。

二、包装设计所体现的茶文化

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物质内涵和精神财富。现代社会的茶叶包装,已从单纯的储存保护功能转变为沟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包装设计承担着体现茶文化的重要职责。茶叶包装不仅仅是商品的包装,更加是文化的包装,优秀的设计,承载茶叶品质的同时,也蕴育浓厚的茶文化。

(一)茶叶包装的造型设计

我们都知道商品的包装设计,已成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包装是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因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茶叶包装的设计上,首先以茶叶产地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为载体,继而适当地融入茶道精神,让人们在品味浓郁茶香的同时也感受醇厚的茶文化精髓。如“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包装的设计上,把茶文化的精髓,即“清”、“静”、“雅”、“和”作为永恒的主题(图1)。画面运用莲花为主要元素,自古以来,莲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象征着圣洁高雅之意,这样设计,也恰巧符合清正的茶之精髓。在色彩的选择上,以淡雅的蓝色为主,配合古朴的龟裂纹,传承着不变的中国风。茶叶的储存罐采用仿古的白陶瓷(图2),瓷器自古以来都有着明丽雅致的文化内涵,与茶文化“清”、“静”、“雅”、“和”的内涵相一致。茶叶采用这样的包装,一方面表现碧螺春的千余历史,突显茶的清雅气质,另一方面,相较于铁质茶叶罐,陶瓷器皿的透气性更加,经久耐用,并且还具有一定的装饰观赏性能。

(二)茶叶包装的图案装饰设计

包装离不开不图案,消费者往往都是通过最直观的视觉图案来理解商家意图传达的含义。茶文化历来与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皎然有诗云:“此物清高世莫知”,可见,这种幽静的茶之记忆,已成为茶文化中约定俗成的概念,而想要表现幽静的意境,则非中国画莫属。中国画本是笔与墨、情与景的结合,追求的自然也是超凡脱俗,清新雅致的境界,这点正好与茶文化的“静”和“雅”两大精髓不谋而合。如“茅山青峰”此款茶叶的包装设计用中国画的方式表现茅山的优美风景(图3),由于茅山是金坛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又特产青峰,故将其运用到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展现了强烈的地域特色。不仅如此,把茅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融入设计之中,配以郑愚的《茶诗》,把自然美景与茶文化有机地融合进中国画的写意中,达到了深邃的效果。画面中山峰与云雾彼此呼应,似如人生仙境一般,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茶文化精神。

(三)茶叶包装的色彩设计

色彩在包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往会影响到包装的整体效果。由于人们对于色彩具有不同的主观和客观的认知,所以在包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商品的自身属性,而且需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和审美情趣。设计时,应根据不同茶叶的种类运用不同的色彩。例如红茶的包装则以暖色调为宜,绿茶多采用冷色调为佳,白茶可选择清柔的色调为好,这样通过外在包装的色彩可以进一步映射出内在的商品实物,给消费者初步的情感认知。如“金坛雀舌”属绿茶的一种,闻之香气清高,泡之汤色明亮,饮之浓而不涩、回味甘爽。此款茶叶的包装色彩遵循绿茶的特点(图4),整体运用绿色系色调,给人清新舒爽的感觉。在绿色的运用上使用明度对比,即以墨绿为主,浅绿铺底,这种对比,加强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再配合明亮的黄色加以点缀,所展现出素雅但又不失活泼的效果。画面中绿色茶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茶艺思想,这也是诠释茶文化的良好途径。

(四)茶叶包装的字体设计

茶叶包装上的字体大部分运用中国书法字体,这是因为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汉字艺术,至今已有5000~6000年之久,正好与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相符,是展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最好表现。“新益号”普洱茶的产品名称字体采用行楷(图5),该字体优美实用,如同普洱一般,不但口感极佳,还具备减肥、降脂等多种适用功效。在茶饼的包装上,“金茗陈香”四字为隶书,同样是中国书法,但又与行楷不同,凸显字体设计的多样性。在印刷上,“金茗陈香”采用传统的烫金工艺,一方面正适合茶叶这种拥有悠久历史的饮品包装,另一方面,字体也变得更加清晰、耐磨,光泽度高,色彩鲜艳夺目。

三、茶文化对未来茶叶包装发展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文化已不可能再停留于先前的“清”、“静”、“雅”、“和”,必须要融合当下世界发展的主题,达到丰富其内容,增加其文化内涵的目的。

(一)生态环保主义

如今,随时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低碳环保已成为热门主题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的茶文化也需要注入生态、节能、环保这些新鲜血液。在当代茶叶包装中体现环保主义就是要遵循最少化、最轻化和可回收原则。最少化原则指的是包装使用的材料品种最少化,材料数量最少化;最轻化原则即为在保证商品安全运输的情况下尽量减轻其包装重量;可回收原则则表示使用可回收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这三项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指引日后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如有机茶叶公司设计的可重复使用的茶叶包装(图6),此款设计采用纸质材料,精致小巧,方便携带。在包装上巧妙的设计一道开口,通过两端的拉合来控制开口的大小,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出茶量。当茶叶用尽时,此款包装还可以再次使用,只需简单的注入新茶即可。这些独特的设计无不体现生态环保主义。

(二)全球国际化主义

中国自从加入WTO之后,茶叶国际化亦是大势所趋,中国的茶文化已不再单单面向国人,更要走向世界。2012年8月一份共300人问卷调查显示(图7),有121人,约占总人数的40.3%认为未来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应适当融入全国际化思想,而不是单单展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我国茶叶市场如今面临国外茶叶品牌的入侵,这种国内外茶叶市场的交流自然对我国茶叶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包装设计时,可以加入英语译文,考虑国外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欣赏价值观。

结语

近年来茶叶包装设计运用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不仅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包装,使整个设计具有独一无二的中国气息,而且注重民族和地域个性的表现,展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丰富茶文化的内容,完善其思想体系,并将其服务于包装设计之中,开拓美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文莲:《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30~35页,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席志新:《中国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理念》,144~146页,《文艺争鸣・艺术空间》,2010(8)。

篇8

关键词:

茶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引言

以茶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媒介,是高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语言驾驭能力为前提,不仅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借助这个有利平台,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传递华夏民族精神的责任,将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1大学英语与茶文化概述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当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中国茶文化自发源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4700多年的历史,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丰富而深厚,承载着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其核心内涵集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大学英语属于语言教学范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基于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理论范围之内进行。从英语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开展英语语言相关的文化教学,才能够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的统一,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内容丰富,包括语法、句法以及各种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教师将茶文化作为基础背景,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能够使高校英语教学丰富和完整,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能力、驾驭能力会不断增强,但是从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情况来看,文化教育与语言之间的链接并不紧密,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文化对于语言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了解不够透彻,教师应该将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中西茶文化差异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词汇,掌握英语语法和句法,同时能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中西茶文化差异概述

中国茶文化在中国发展并传承了4700多年,茶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基于中华茶文化差异背景下进行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奠定学生的语言基础和交际能力,在学生语境分析,以及语言驾驭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中西茶文化差异的教学,学生理解语句,分析阅读方面都会有所进入,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茶文化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习惯,充分借助茶文化的教育价值,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茶叶风靡世界,在不同的国度里都非常受欢迎,受到社会环境、民族民俗的影响,不同国家中的茶文化内涵也存在很多差异,茶叶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传入欧洲国家,最初,茶叶有荷兰和葡萄牙人带入欧洲,后来在十八世纪初期才进入英国,那个时候,茶叶在英国是极为奢侈的饮料,只有皇室、达官显贵才有品饮茶叶的机会和能力,后来随着茶叶的普及,一般民众才有机会饮用茶叶,茶叶在英国非常受欢迎,英国人每天都需要饮茶,在饮茶习惯、时间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存在差异:

2.1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

从中国历史记载来看,神农氏最早发现了茶叶,并以茶叶解除了自己在尝验草药时所中的毒,因此最初是被作为药用的,后来人们发现茶叶经过蒸煮,制作,能够被作为一种非常可口饮料,不但生津止渴,还唇齿留香,尤其是中国的文人雅士,在饮茶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感悟和体会,因此茶叶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少的一种饮品。作为茶的故乡,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煮茶、制茶以及品茶十分钟爱和了解,说到中国茶文化就会不得不提到中国巴蜀。茶圣陆羽的著作《茶经》中曾经记载,茶文化是起源于巴蜀,实际上巴蜀不仅是一个地名,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的代表。古代的巴蜀地区在华山之南开始,西边到黑水,大致的范围就是当代的四川以及重庆等地。巴蜀地区具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特征以及文化特征,中国茶文化就是这个地区孕育起来的。虽然中国茶文化在发展中多多少少经历了一些改变,但是其外在形式与内在的文化表达是一致的。中国茶文化主要是以采茶、制茶以及烹茶等茶事为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西方国家茶文化的起源同样是中国,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并将茶叶带入英国,她推动了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凯瑟琳公主会邀请闺蜜以及好友在自己的卧室中饮茶、吃点心,聊天,这种习惯被很多上层社会的贵妇效仿,茶叶也被视为一种象征高贵和地位的奢侈品。当然后来茶文化不断发展和普及,目前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的主要饮品。但是不管西方国家的茶文化多么“色彩纷呈”,它们的起源也远远落后于中国“茶文化”,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同时西方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中国“茶文化”中所蕴藏的巨大文化财富,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2中国人在饮茶的时候喜欢清饮

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都是一杯清茶,三五好友,谈天说地。中国人对待茶,已经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习以为常。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明茶已经作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老百姓饮茶没有太多讲究,也比较随意。当然也有十分讲究的品茗者,他们会准备精致的茶具,按照一定的工序泡茶、滤茶、喝茶汤,并且中国人几乎不会在茶中加辅料,吃茶点。喝茶没有固定的时间,可以一天喝好几次,也可以两天不喝茶,当然也可以每天都喝,依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和爱好而决定。英国人喝红茶,并会加入一些奶、糖以及其他辅料,目前英国是世界第一大茶叶进口国,英国人对茶的热爱并不亚于中国。也正是因为如此,英语系统中茶语数量也越来越多。英国人习惯于开茶会,他们会在家中拿出精致的茶具,约上好友,一边吃茶点,一边喝茶,消磨无聊的下午时光。也有很多工作十分忙碌的英国人,他们就算再忙碌,也会抽出时间喝上一杯下午茶,正所谓“雷打不动的下午茶”,说就是英国人的下午茶文化。

2.3中英茶文化

除了以上两点的差异,在茶道精神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中英茶文化的茶艺还体现在茶道精神与饮茶礼仪等方面。饮茶经历了历史的沉淀,既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精髓。与中国相比,英国人喝茶更讲究品味以及享受。他们最初就是为了消磨时间才举办茶会。并且每天都会喝茶,饮茶有固定的时间。

3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在分析了茶文化与英语教学,中西茶文化的差异之后,在这些的基础上,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与茶文化教学相结合,这对于高等语言教学来说,不仅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进步和创新。

3.1阅读中西茶文化文学作品,丰富英语教育内容

阅读是高校英语的重要部分,在引入茶文化之后,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为目的,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具有茶文化特色的西方文学作品,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西方茶文化,并感受英语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会受到熏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会更具兴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量,教师就应该鼓励他们去阅读原著作品,或者是汉英互译的版本,英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都涉及茶文化,作者本身在茶文化氛围中生活,对于茶文化十分热爱,因此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会融入很多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就是是简•奥斯汀,她的《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等等,都多次出现了关于茶的描写,并且这些描写的意义不仅仅具有推动茶业发展的作用,还体现了英国茶文化对于文学领域以及语言领域的影响。教师将这些成功并且极具茶文化价值的作品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并建议他们经常阅读这些作品,用英语对话,以此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3.2立足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树立学生正确的认知观

高校开展英语教学,要基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设计英语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包括学生的交际习惯、交际规范以及句法等,这些方面的教学,都应该以茶文化差异为背景,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学习效率会更高,比如:在很多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引入中英茶文化差异,以红茶为例,英文对应词汇是Blacktea,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是黑茶,那么中文与英语之间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这与红茶最初引入英国时有直接关系,通过讲解英国红茶词汇的来历,强化学生记忆,帮助他们理解词汇的内涵,这样在联系的时候,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

3.3注重茶文化导入的层次性,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人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会更高。大学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引入茶文化之后,教师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依据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第一步从语言结构等基础讲解,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阅读文学作品,或者进行语言交际才会更加顺利。接着,教师将茶文化系统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结合英语课本总结出文学教育框架。最后,进行拓展教学,从茶文化向其他文化领域拓展,促进和巩固学生的语境、语法能力。

4结束语

本文对茶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茶文化差异,以及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茶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21):220.

[2]刘俊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体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4):286-287.

[3]张瑞.基于茶文化角度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究[J].福建茶叶,2016(4):332-333.

篇9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现代足球精神;“殊途同归”

茶文化在儒释道文化影响中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其不仅仅是一种烹茶饮茶方式、待人接客的礼仪以及修身养性之道,而且形成以“和”为精神内核文化形式,陈香白教授认为:“‘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是中国茶文化精神的核心[1]。足球是世界性的运动项目,每年大大小小的足球赛事不胜枚举,尤其是足球世界杯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足球运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人们的生活、文化精神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实这项运动最早起源于中国的“蹴鞠”,但现代意义上的足球产生于近现代的英国,使得足球在近现代文化洗礼中形成以和谐精神、个人素质、爱国主义以及民族精神等为内容的现代足球精神。这一精神与茶文化所注重以自然、和谐、包容、拼搏、团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以及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相一致。本文从儒道思想角度来分析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核,采用跨学科研究手法,尝试分析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足球精神在和谐精神、个人素质要求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内在统一,旨在说明我国传统茶文化精神的博大精深,在当代依旧散发独特的光芒,以及当下世界文化多元和谐发展呈现出“和而不同”的趋势。

1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核

中国茶文化从内容上来说,注重饮茶者人格上的完善和精神上的享受,在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现代茶文化的内容凸显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本节从儒家和道家角度分析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想和生活,也成为了中国思想界的主导思想。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是其思想的精髓,古人从天地万象之自然变换之中提炼出人生哲学,进而成就为了人生最高的道德性智慧。“中庸”之道即是“中和”,“中”即是指“自然适度,是事物运行发展的自然法则;“和”即是有序、和谐,万物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对人类来说就是符合法度思想、言行,情绪在合理的范畴内,不至于失控。“守住中庸之道,达则兼济天下,困则独善其身”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的事情,强调培植人的韧性、知足、甘于处下的品质。“礼仁”是中庸的关键与核心,中国茶文化将儒家“中庸之道”的人生观、处世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茶道不仅仅在于待人接客之道、修身养性之方法,更是关键之处在于对“度”的处事哲学的把控。茶性平和,煮茶、喝茶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取水、火候把握、茶叶量的多少,冲泡方式、氛围的营造等等都需要重视,只有灵活掌握技术,熟能生巧,才能恰到好处地泡出好茶;其次,喝茶可以作为调节人际关系,在饮茶之过程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的氛围,利于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在中国饮茶是接待客人的必备之物,这体现出友善的精神,团结的意识,“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体现君子之德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酗酒打架之事,却很少遇到常喝茶打架。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核心”的道家思想,意在强调和谐之美自然本性,淡泊名利的茶道精神,这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生共荣。《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一是指摆脱外界的影响,二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只有遵守规律才能体悟万物的生命之美[2]。道家这一思想影响着茶道的理念精神和道德观念,虽是体现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超脱社会的处事哲学,但其中蕴藏着崇尚自然、简朴的真善美的人生理念。这与足球运动以及各种体育运动不允许使用兴奋剂,在公平公正的状态下运动员进行竞技赛事,也即是(《老子》六十四章)所言唯有处于和谐、纯真的状态中,世界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3]从古至今中国茶文化不断丰富社会的人文精神,历朝历代都构画茶文化的形式,成就了不同阶段茶文化的特点,但其内容相同都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理念,这一理念在依旧是近现代社会追求最高的精神境界。

2现代足球精神分析

现代足球精神是立足于现代足球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现代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形成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现代足球文化属于人类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现代足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其现代精神的内容也融合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足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运动,非常注重技巧性的运用,首先运动员不仅拼体力和力量还要斗智斗勇,赛场上足球瞬息万变,这就需要足球运动员既要见招拆招,又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出奇制胜,因此,运动员要发挥拼搏、坚持、克服种种困难的竞赛精神,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获得好成绩。其次,伴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与进步,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进而形成了一种社会需要,推动现代足球成为一种职业,成就一种文化,缔造了一种精神,要求运动员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一种团结友善的人文精神、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以及公平和谐的竞赛精神,这些精神都源自于球员个人素质的体现。第三,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旋律,因此,现代足球被称之为“和平年代的战争”,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中,各国似乎将足球上升到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如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牵动了多少人、多少国家的心,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崇高的民族精神,进入决赛、取得世界杯的冠军,不仅仅是个人成就、个人价值的体现,而且代表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荣誉,是本国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4]。从这里我也可以看出现代足球的第四个精神体现,将个人精神与团队精神、民族以及国家精神和谐统一在一起。从简短的分析中,我们便能看出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足球精神在和谐精神、个人素质、公平公正、团结等人文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下文将重点概括两者的共通之处。

3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足球精神内涵的一致性

茶与足球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从文化形态上来讲,茶文化处于静态文化,现代足球运动属于动态文化;从表面上看茶与足球形成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很多人认为茶与足球没有共通之处,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从两者文化内核来考虑,茶与足球确实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3.1和谐精神

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于“和”,不仅仅是儒家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中庸和谐之道,也是道家思想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现代足球是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的产物,对精神生活有着高尚的追求,在展现力量与智慧的舞台上表达了运动员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奋力拼搏,其最终表现为在激烈的对抗中追求人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这种精神才是现代足球精神的精髓;在技巧的运用方面也体现出茶文化“和”的思想中对“度”的把握,对平和心境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在赛场中发挥实力。在这些方面,现代足球精神与茶文思想在和谐精神上达成了统一。

3.2个人素质要求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待人接客的礼仪,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因此,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讲究“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的为人处事之风格,用现代通俗语来说,茶文化有益于个人素质的提升,帮助现代人解决精神困惑和消极情绪,能够使人的心态趋于平和。现代足球俨然成为了一种职业,对运动员都有基本的职业操守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比如与队友的团结友善,互相配合、协助,甘于奉献,诚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竞赛对手以礼相待、以诚相见,用实力与能力和对手叫板。

3.3爱

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以“和”为中心的茶文化精神,其最终代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结,也表现出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茶作为中国文化与公共外交进行预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终浓缩为一“茶”字和一青花瓷茶瓶,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到的精神内涵,既体现出我们一直坚持的和平共处国与国相处基本原则,也表达了华夏子女的爱国情结,对民族的感情。同样,现代足球精神也包含了强烈了爱国主义热情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如前所述,现代足球运动不再仅仅是对身体活动的超越、挑战等层面,而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精神。我们经常看到球员进球之后的狂热、球迷的疯狂,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疯狂呢?从小处说是个人荣誉,从大处着想便是为国增光,是在爱国主义精神驱使下的兴奋,这种兴奋远比个人荣誉让人感动。

4结语

当今世界文化越发呈现出多元和谐发展的趋向,纵使各国政治、经济竞争的激烈,但世界文化“和而不同”局势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使各国存在文化差异,但在文化精髓方面存在相似性或一致性。笔者分析中国茶文化精神和现代足球精神的基础上,发现两者在精神内核上呈现出“殊途同归”现象,希望通过本文的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者加以讨论、研究。

作者:吕彦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篇10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并为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文化的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精髓,所以,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应用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当中,并积极地予以借鉴,能积极地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

1中国传统茶文化

第一,《茶经》。中国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其中记录了茶史和茶学以及完整的茶文化。而且,《茶经》也同样确立了茶叶饮用与清饮的主导地位。而在此后,茶叶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茶经》一书使得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从朦胧阶段发展成清晰阶段[1]。第二,茶艺。从本质上来讲,茶艺是茶文化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可以利用茶与饮茶礼仪程式当做学礼与施礼的重要手段,进而使人实现修身养性的目的。而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不断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当中,也逐渐形成了茶的品饮艺术,进而饮茶也逐渐向着艺术化与审美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品饮的过程中也将茶树、茶叶等赋予了美的含义,人们可以通过茶艺来陶冶性情,使日常生活更加具有情趣。第三,茶道。所谓的茶道,其实就是饮茶的程序与方法,而饮茶则能够养心,提升个人精神品质。茶叶的生长环境优美洁净,蕴含着静与和的内涵,也正是因为茶具有节俭的特点,所以,能够以俭养德,随着茶叶地位的提升,其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以茶为礼的习俗,并且沿袭不衰,在各个民族与地区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俗与茶礼。茶道所提倡的就是十三宜七禁忌,将修养、人际、情绪、环境和品位等连成一体,充分融入选水、火候、冲泡和煮法等内容,实现了饮茶的规范性[2]。茶道充分展现了古人思想品德,应做事有规矩,通过茶来积极地传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在历史时期,茶道也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与伦理,并且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第四,茶馆。茶馆是中国人饮茶的专业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休息和娱乐,甚至是买卖交易的场所。茶馆可以被称为浓缩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茶馆当中的茶事也是茶文化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然而,在茶事活动当中,喝茶并不是简单的生理需要,其实也是将修身养性融入到社会中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五,茶文化传播。在中国和世界接轨的过程当中,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茶叶也同样在此过程中被传播到亚洲与欧洲的各国。最初,中国的茶文化在亚洲传播,中国鉴真和尚与日本荣西禅师是中日两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臣。而后,随着茶文化的广泛传播,日本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茶艺术。其中,日本的茶道,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沏茶与饮茶来更好地养心修德,更好地学习礼法。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几十个国家种植并生产茶叶,而且饮茶的国家也逐渐增多[3]。通过茶文化的广泛传播,人们也逐渐习惯了饮茶,并且形成了本土的新文化,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茶文化也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2高校后勤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站在学校的角度上分析,也是对学校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学校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分析,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的生活与环境,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性。由此可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学校综合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领导在重视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对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视,进而积极地完善并发展后勤管理服务体制,确保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进而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问题

3.1后勤管理观念落后,制度规范性不强

目前阶段,因为高校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而且学生的数量极多,所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该工作的开展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所以很难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难以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进而导致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其自身的管理意识与能力都比较薄弱,无法保证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后勤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大部分高校在改革的过程中都偏重于教学工作,所以,严重忽视了后勤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性[4]。同时,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学历较低,大部分的管理工作人员都无法全面地理解管理制度内容,而且,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无法予以及时地解决。长此以往,对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对后勤工作正常开展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队伍仅在数量上具备独特优势,然而,在素质与质量方面却十分欠缺,并且大部分的管理工作人员,其工作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本身的素质偏低,无法全面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后勤管理工作的作用。另外,学生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后勤管理队伍未建立完善与全面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无法体现自身价值。

3.3后勤管理设施落后,技术手段不先进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高校发展较晚,而且在后勤设备与设施的更新方面速度较慢,先进技术手段的引进也不及时。所以,在高校后勤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等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技术层面,同先进高新技术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关键的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效果也十分不理想,严重制约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在完善并强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方法与设备,还有全新的理念,进而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4高校后勤管理借鉴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策略

上文阐述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改善上述问题,就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茶文化历史悠久,并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强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4.1借鉴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讲究的是修身养性,而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同样也可以借鉴这一内容,不断增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5]。众所周知,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与后勤管理工作者是分不开的,所以,增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并且积极地制定出详细工作计划,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与健全,进而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规范,保证对后勤管理的工作予以实时监督,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与处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其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积累工作经验,进而更好地开展后勤管理工作。

4.2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素质

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当中,茶道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与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完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利用这一影响,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一定要对管理工作者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并对其予以定期的专业培训,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使得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教育,进而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制定出后勤管理制度,贯彻并落实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进而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深入发展与改革的过程当中,高校的发展也必然会应该改革的新时期。所以,高校中的后勤管理工作也必然会更加复杂,由此可见,一定要加强后勤管理工作,进而保证高校在竞争市场当中可以更好地站稳脚跟,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予以借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策略与手段。通过茶文化在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使得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人性化,并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完善与改进的过程中借鉴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志贤 单位:塔里木大学后勤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朱海燕,王秀萍,刘德华等.中国传统茶审美方法略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64-68.

[2]宋燕鹏,崔素芳,安永平等.浅谈中国传统茶文化[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74-76.

篇11

1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分析

1.1体育文化与茶文化都强调团结协作和健康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体育活动经常是集体或者团队活动,离开任何人都是一种损失,都会导致团队的凝聚力大大下降,从而影响团队的整体实力,不仅不能起到整体力量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反而因为成员内部的矛盾和纠纷导致水平有大幅度的退步。只有团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国传统茶文化讲究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同时选茶、泡茶、制茶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协作关系,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败都会导致最终效果的差强人意,茶文化本身就在向人们无声地展示着合作精神。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文化中去会在无形中对从事体育活动的成员进行耳濡目染,让他们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地球缺少谁都会一样转动,自己不过是团队的一份子,离开了团队自己也是无英雄用武之地,从而扫除内心的不安,更好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体育文化的精髓不在于比赛的胜负,而在于加强交流、丰富人的内心、健全人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过分强调了胜负的重要性,将比赛的乐趣和重心摆放在错误的位置,这就导致体育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歧途。茶文化讲究内心的安静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可以荡涤人们内心的杂质。引入茶文化必然能够净化运动员的内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更完美的体育人。

1.2体育文化与茶文化都注重礼仪规范、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的竞技成分很高,肢体接触也比较频繁,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矛盾。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不同的体育活动都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则和规范,在它们的指引下,比赛才能正常进行。但是即便有这些规则规范的约束,现实中因为越界造成的体育冲突依然不胜枚举,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运动员缺少必要的道德修养,对于道德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做到尊重对手、尊重比赛。体育活动的初衷是为了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如果发展成这样裸的相互攻击则与它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茶文化对于选茶、制茶、泡茶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讲究、甚至对于茶具的选取也有一定的规范,这样的环境能够让运动员充分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在潜移默化的环境里明确礼仪规范的重要性,在赛场上也会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和风采,无论输赢的最终结果,都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个人魅力。另一方面,民族的体育文化活动,其目不仅是培养优秀的运动员,而是在于健全人们的内心、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茶文化在这一方面和体育文化有着相似的最终目的,饮茶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个过程是个人的修炼也是个人的提升,讲究内心的祥和和平静。将茶文化引到体育文化中去能够促进身心的共同发展,促进人格的健全、形成健康的三观。

1.3两者都易于参与、有利于个人的拓展

绝大多数体育活动的门槛都是很低的,如果不以成为专业运动员为目的的前提,都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上手,对于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等都没有苛刻的要求,只需要你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即可。同样的,茶文化亦如此,只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到茶文化、茶艺的研究中去,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部分奥秘,它对于爱好者的要求没有特殊的规定,同样很容易上手,因此这两种文化的全民参与度很高、门槛低,群众基础强。另一方面,茶文化和体育文化都能够培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在体育文化的实践中,如果按图索骥、一成不变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很多体育活动都讲究一定的创新,如体操、跳水、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几乎每一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主观因素的渗入,形成一个创举。如香蕉球、托马斯回旋、程菲跳等等,这些技术性名词都是因为有无数人在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才出现的。事实上,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打法,这些都是个人思考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个人能力和素质拓展的过程。茶文化亦如此,茶艺的学习不是对古人艺术成果的照搬照套,只有融入自己的想法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2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相融合的意义与价值探究

2.1有利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我国无论是大中小学在体育教学上存在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很多人抱怨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变过。这样长期无聊的学习自然而然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在内心形成厌倦和烦闷的心情,上课也变得不积极、被动起来。这既让体育课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同时更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在这个关键时候,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小小举措就能改变现状,重新找到体育课的乐趣。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宝贵之处,同时因为茶文化和体育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促使体育课的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学生的领域度也会得到提升。

2.2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茶文化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功,这份收获不仅局限在体育课身上,更将伴随学生终身。茶文化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茶文化的学习既是丰富和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做法,同时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让他们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在后面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努力和训练来改变现状,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水平。另一方面,茶文化中内敛、谦让的元素能够促进学生恬静淡然、不争不抢,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礼仪和素质,展现独特的个人魅力。最后,茶文化中包含不计其数的理念和规范,对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体育课上的内容有着功不可没的帮助,通过对于茶文化的融入,学生理解事物的能力也会上升,看待事物也多了一个新的角度,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品质,是在课堂上学不来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因此,也减少了诸多壁垒和不和谐的学习障碍。

3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探索

3.1积极开展茶文化教育,通过茶文化培养体育活动的集体意识

出于多重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方面,当今社会的学生个人能力和表现能力相对以前来说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但是在集体意识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简单来说,就是自私泛滥。这一点表现在体育活动中来就是争强好胜、藐视规范,这种“吃相”实际上是很难看的,一时的胜负可能通过明争暗斗得来,但是个人的修养和礼仪也随之付诸东流,得不偿失。茶文化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人人平等,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学生会渐渐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和集体力量的无限性,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难处,不恃宠而骄、咄咄逼人。如果将茶文化引入到体育文化中来的话,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到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更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尊重对手、尊重自己秉持的价值观,从而保证赛场上的和谐,体育文化的教学氛围也会有一个质的上升和提高。

3.2推广茶文化的同时,融入体育精神

要想将茶文化和体育文化进行充分结合,茶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只通过一方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其中主要的问题自然是如何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文化中去,但是在宣传茶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将体育文化的精髓进行分析和举例,在茶文化中体现体育精神,只有二者相互借鉴,才能相得益彰,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将体育精神融入到茶文化中去在新的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的推陈出新。这也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新时期需要通过一定的革新才能让其赋予新的力量和生命,在新时期有一个更长足的发展。体育精神中不怕吃苦、用于开拓的特点就是茶文化所缺少的,将其引入到茶文化中来则能丰富茶文化的内容和精髓。

3.3积极调动全民参与度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无论是茶文化还是体育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都有着不一样的精髓和特点,因此呈现出来的面貌自然也千差万别。这些不同的特点不是我们发展茶文化和体育文化的障碍,反而给我们融合和发展这两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源泉,是我们不竭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茶文化和体育文化,我国都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喜爱这两种文化的人群众多,如果能够调动社会的集体力量,那么则能掀起波澜壮阔的惊天骇浪出来,而且这一效果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带来的成果也会让我们瞠目结舌。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仍然没有能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且也没能调动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3.4开拓市场,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

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形成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播,同时更是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茶文化和体育文化都是文化的分支,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如果利用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将其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特殊的产业,那么必然会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首先因为这两种文化都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也就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两者的结合就是对双重市场的打开,群众基础加倍,市场潜力也会翻番。笔者前一段时间在江西看到茶艺武术的表演,即将体育文化中的武术融入到传统的茶艺中去,使得茶艺中带有铿锵有力的精神,让原本柔和的事物赋予了张力,让人眼前一亮,人们在欣赏茶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武术的魅力,双重享受自然让人拍手称快。这只是其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将二者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目前在我国仍然处于起始阶段,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因此,抓住早期的机遇至关重要,等到后期市场饱和时难度就大了。

参考文献

[1]张丽;蔡伟璐.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探讨与分析[J].福建茶叶,2016(10):289-290.

[2]唐尧.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茶文化生态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6(5):382-383.

[3]康娜娜,张文慧,张玉超.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与传承[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6):81-84.

篇12

茶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最无私、最美好的恩赐。茶的品饮之道以宽为其体,茶的品味之道以和为其魂。茶文化之中既包含了以茶示敬之仪,又包含了以茶养廉之义,同时,亦包含了以茶明伦之志,并且,更包含了以茶教化之理。

1茶文化崇高的和谐为本的核心思想

1.1茶文化中生态自然的和谐

所谓道法自然,茶依自然而生,集天地之美,蕴超然之气,独得自然和谐之机。茶之一物,深刻蕴含了天地有大美、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的自然哲思。大自然本就是和谐有序的浑然一体。而茶荈则孕育于自然,凝聚了生态自然中的山川之灵秀,与日月之精华,因此,茶荈既是大自然和谐产物,又是大自然和谐的表率。和谐既是中华民族弘传了数千载的传统美德,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所在。儒释道三教都将学究天人之际的和谐,视作一种最高的智慧与境界,这是中国所特有的辩证思维精要,这种辩证思维精要,恰恰与茶文化的内涵不谋而合,同时,二者之间皆存在着在道法自然方面的与自然至理的深度融合。

1.2茶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茶之一字,草在上,木在下,而人居其中,由此可见,茶文化其实是一种人在草木间的悠然禅意,人即便是栖身于闹市之中,啜一盏茶亦能得人在草木间的山水之韵。显然,这种人乐活于草木之间的物我玄会的和谐,才是茶文化的至高境界,同时,这亦是人与自然一期一会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茶文化既饱含着生态自然的自体和谐智慧,同时更饱含着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和谐智慧。茶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孜孜以求的一种崇高境界,这种崇高境界以返朴归真,融于自然为根本诉求;以学究天人与自然达致的精神统一和和谐为基本标准[1]。在茶文化中,取材于自然、畅饮于自然、乐活于自然才是茶文化的最高境界。

1.3茶文化中的人本和谐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渊源薪火相继达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礼仪的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根性灵魂,其中的思想道德承袭更是礼仪美德之中的精髓,而茶文化则是中华传统思想道德礼仪美德之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在草木间联结起了茶与人,事实上,人与社会其实更有着诗意的牵系与禅意的联系,数片青叶所承载着的又何尝不是一碗清香四溢的人生,此即所谓饮茶知味。由此引申开来,即是一种人自我本体的身心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先,茶之清能够成就为人之清与为官之廉,其次,茶之和则能够实现个体与他人的和睦、团结、友爱、理解,最后,茶之礼则能够完善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化的融洽与和谐。

2茶文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2.1茶文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协作精神感召影响

茶文化中的和谐为本,既是以一心融于天地万物的负阳抱阴,又是我中华各民族一体和睦的相亲相爱,同时,更是整个社会和谐共处的相依相存。对于健康保健专业的同学而言,未来工作过程当中,必然要较其他专业更频繁地与社会打交道,在与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之中,礼仪自然首当其冲。社会交往中的个人礼仪,是衡量个体道德程度、思想深度、品德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以茶道的和谐为本的核心思想,作为健康保健专业同学的思想行为参照,能够使得同学们以茶道通晓人道,学会并懂得尊重之道、思考之道、取舍之道。尤其是茶文化中的一味同心的团结协作精神更是值得大力弘扬,在茶道的表演实践过程当中,我们知道,通常需要多人紧密合作方能更好地完成,在合作过程中,亲密无间的团队意识与精诚合作的协作意识更是增强同学们相互之间紧密团结的金钥匙。

2.2茶文化对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神境界影响

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物质文明,而且更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精神文明。中国的茶文化在其数千年的传承历程中,早已形成了围绕着人、水、器、艺、境、茶六要素的独特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置身于闲适自然之境,取自然纯静之水,以自然锻烧成就之器,煮清香芬芳之茶,品怡情怡心之韵,全身心地融入到茶文化的秘境,真切地感受由自然传递至茶,由茶传递至人,由人传递至整个社会的那种整体和谐、整体愉悦、整体温馨的无上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能够令健康保健专业的同学们,不仅自己可以在沉浸于茶文化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受益,而且亦能够由同学们向周围以一盏清茶传递茶文化的馨香于世人。中国的茶文化之中,有着太多的可供健康保健专业同学汲取的思想道德教育精粹。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大系之中已是势在必行,茶文化中的乐活精神,更是能够赋予同学们以茶道领悟生命,以茶道缓释人生,以茶道增进沟通等其他学习过程中所无法体悟到的人生真谛。

3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3.1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志与意志修炼中的运用

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健康保健的同学们而言,有着正能量引导的影响,同时,茶文化所潜移默化熏染陶冶的情操,更能促进同学们的精神境界与审美修养的全面提高。而茶文化中的礼仪的运用则能够令健康保健专业的同学们收获一份茶文化中的冲淡宽仁的礼仪精神,以及纯洁雅致的性情本真。对于健康保健的同学们而言,不仅应关注身体的健康保健,而且更应关注心灵的健康保健,在人生的许多关键时刻,在人生的许多成败瞬间,其实起决定作用的恰恰就是人的心灵,亦即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由此可见,茶文化的陶冶情操的身心综合修养的运用,将为健康保健的同学们未来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并且,从健康保健的视角而言,身心双健才是一种真正的健康状态。而茶文化透过思想道德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对心灵的滋养则更加能够令同学们保持平和、喜乐、慈悲的心境,从而形成一种逆境中不屈服,顺境中不失足的坚忍、顽强、愉悦、昂扬的心志与意志[2]。

3.2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志与意志修炼中的运用

教育不仅应着眼于知识技能,而且更应着眼于对知识技能起内驱作用的人文思想素养与心灵世界的本质提升。茶宜静而唯宁静方能够致远,茶宜淡而唯淡泊方足以明志。大学时期既是大学生朋友们心志与意志渐趋成熟的重要阶段,又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平衡的极为重要的与社会开始反复交互的调试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朋友们从表象上而言可能是意气风发的,但是从心理层面而言,则显然仍处在整个世界观建构的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新时期新常态下扰动因素较多,因此,在这一至关重要的阶段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偏差都极有可能侵蚀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可见,在这一举足轻重的阶段中,运用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所涵养的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帮助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朋友们建构起正确的世界观,显然对于完善大学生朋友们的整个人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在进一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完善化过程之中,同学们更宜学习,学习茶的既芳且芬;更宜学习茶的馥郁内蕴;更宜学习茶的轻标敦本[4]。

4结语

茶文化中深刻蕴蓄着个体思想道德涵养,与社会和谐大同的教化旨趣。而道德涵养与和谐大同显然最能够体现,亦最能够代表茶文化的精髓。在数千载的诸家思想的共同灌溉之下,茶文化与诸家思想的深度融合更使得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茶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和谐为本的核心思想,以这一核心思想为基础,由个体思想道德的自觉觉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将使得茶文化在新时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思想光华。同时,茶文化与思想道德亦是相辅相成的,积极弘扬茶文化,并将茶文化不断地应用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去,显然是一种必要的双赢式做法。

参考文献

[1]张娟玲,李秋红.探究茶文化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0):229-2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