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18 09:32: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居住区建筑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居住区建筑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TU2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30-01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房屋设计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居民区建筑设计研究时就需要多方位的考虑,按照居民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设计出既符合人们要求、绿色无污染又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居民区建筑。这对建筑施工和社会发展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现阶段居住区建筑设计的问题

1.1 户型单一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居住区的户型结构严重失调。房地产商比较偏重于大型户型,开发大型户型的比例相对比较大,所以导致大小户型失调。

1.2 质量问题

在建筑设计时,一些建筑设计师会考虑到成本方面的问题,进而为了降低造价,忽略了设计住房的长久性,这样不仅会影响社会长久的经济效益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设计问题

居住区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居住而建房。很多时候,居民只能接受建筑师设计的居住格式、结构,居民无法给建筑设计提出意见。在房地产开发商眼中重视的是建筑的施工过程,对建筑的设计过于草率,没有考虑到居民实际需求的住房结构设计。由于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师都属于初出茅庐的状态,对施工开发和设计居民住房没有经验。对户型中的细节开发不够了解,导致很多居民住房设计空间不合乎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建筑设计师不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生活上购买一些高科技生活用品做出合理的设计。

1.4 安全设计不到位

居住区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面积扩展及空间延伸的作用,是展现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空间。因为居住区人员活动量较大,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会相互影响。为了使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居住区成为提高居民素质的活动区域。居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在设计的重点考虑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居民区在酒吧、网吧等类似的环境下建设,这样不仅会使居民的思想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目前的开发商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只考虑地皮的造价,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并不重视。另外,对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也过于疏忽,很多开发商都没有设计系统的居住区安全防范设施。

2 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建议

2.1 按客户实际需求设计

在确定户型标准的情况下,在设计居民住宅区布局时应考虑到其配套的合理性。比如在设计卫生间、卧室、厨房时应充分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将居民需要的隐私空间与开放空间分离。根据客户的要求合理掌握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到全方位的考虑,做到即实用方便又能有良好的造型。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充分利用室内可用面积,在设计想法上,要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尽量满足居民在空间设计上的构思,在保证不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的情况下,满足居民对空间设计的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但维护了消费者的想法,还能有效提高设计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在空间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最大的效果。还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作储存,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墙壁式的橱柜,并合理的将空间分层,尽量创造出更大的储存空间,间接性的增大室内面积。以这样的设计理念作为空间设计的标准,促使居民使用面积最大化。

2.2 追求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

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是空气质量的保障,也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准。在建筑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整体采光及通风效果及其建筑原材料的选择,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利用当地可用资源展开设计,做到利用可再生资源及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作为设计的宗旨。在设计居住区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相关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在设计的同时控制各种施工材料,如果设计中需要采用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材料,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替换或重新构思,保证从建筑前期就可以杜绝有害物质混淆在建设中。

2.3 结合当地环境

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室内设计的空间、造价、环保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人文因素。在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但要根据他们居住的环境来判断还要根据当地的风俗及文化内涵。设计居住区建筑本就是以人为本的,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的考察当地的人文环境及需求。一些地区的居民因为地区环境因素,常年都处于暴晒的状态,所以设计时,尽量避免建筑物长时间接受阳光暴晒,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筑的朝向问题是一直影响消费者选择居住建筑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多层住宅区建筑的朝向会直接影响居民消耗能量的多少。由于朝阳的居住建筑,接收阳光的面积大,有效改善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得到平衡,减少空调等家电的使用率,促进居民节约能源。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多层居民建筑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朝向适合当地居民生活状态朝向的居民建筑。

2.4 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布局

一般情况下,居民建筑的布局设计布局主要以周边、行列及自由式为主;在一些特殊的地形下可能还会使用斜列式的布局方式。而这几种平面布局都有显著的特点,周边式的通风效果差,而行列及错列式之间的变化是最普及的平面布局形式;具有封闭性,他们普遍都受地形的影响。居住区的建筑对通风效果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在布局时,应使用自由式的布局,因为自由式的布局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受光效果,更符合居民区建筑的要求。

2.5 提高建筑设计师素养

在居民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师的专业水准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建筑设计师经验不足是普遍出现的现象。因此建筑商在选择设计师时要做好岗前培训及实地考察,并对设计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选择一些经验丰富或有非常强的专业水平的设计师,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

2.6 建立居民区建筑安全体系

在设计居民区建筑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居住区的安全问题。为了给居民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将小区的室外面积控制在监控范围内,并实行一人一卡的方式来控制外来人口入内,通行卡必须是由本人身份证办理,如有丢失必须本人拿着身份证进行注销,并从新办理。将每户居民住宅内都设计一个安全报警器,以便发生紧急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并选择四周环境人文素质富有正能量的地点进行建设,避免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3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节约环保,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了现代居住建筑的主要方向。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方针,将建筑设计住房以舒适、环保、节能、美观、科学的设计为基本原则。因为建筑设计主要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在设计上,首先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科学的住房环境,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2居住区中商业建筑的设计思路

商业建筑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思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商业盈利等问题,居住区中的商业建筑需要运用合理的设计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圈和人们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为二者达到互利互用的双赢状态。

1)整体布局和规划的设计思路。

对于新开发的楼盘来说,开发商在居住区和商业建筑的布局、规划中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时刻以人们居住的环境和生活的便利为主,在商业建筑的布局和规划中,要考虑商业建筑的数量能够与人们的需求相符,以免造成商业建筑量小而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所需,或者建筑过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困扰。在布局上,一定要遵循居住区和商业建筑的紧密性,能够给人们的生活所需带来更便利的条件,例如,在设计布局上可以选择人们通往居住区的道路两侧。同时更要确保在居住区人们入住时,商业建筑的招商引资已经得到批准和入驻,在实际招商时,要考虑到招商的营业性质,争取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实现招商性质的综合性,给人们的生活打造出一个全面的商业圈,同时开发商更要不断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引进或者开发出符合人们现代生活的特色商业,让本居住区的人们能够更加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环境。

2)建筑本身的设计思路。

首先就是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开发商可以为开发的商业建筑进行特色的外观设计,但是在这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商业建筑的实用性,并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设计的商业建筑能和居住区及周围的环境充分的融合,满足人们的视觉性和商业圈的应用性。针对双层以上的商业建筑,设计便捷式的通道,以便人们能够更便利的进行购物等。在建筑本身的设计中,开发商更可以应用创新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前可以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创造设计灵感。商业建筑本身的质量也要得到一定的保障,不能只是为了人们的日常需求,而要求了较低的质量标准,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开发商建筑的品质,还会遭到更多商业业主的指责,影响后期的盈利。在设计方案中,一定要更多考虑商业建筑的使用面积,设计不同面积的建筑,这样才能满足于不同需求的商业招商,在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上,还要保证建筑层高的合理性,将采光问题也要考虑其中,能够确保商业建筑的人性化。

3居住区中商业建筑的设计要素

商业建筑在居住区中的设计要素主要分为两大内容:建筑形态的设计要素和建筑色彩的设计要素,以下针对这两大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1)建筑形态的设计要素。

商业建筑的形态,主要分为内部和整体两种形态。所谓的整体形态的设计,也就是商业建筑的外观设计,这里包括商业建筑的造型、商业建筑的布局、商业建筑的整体形状等。商业建筑中整体形态的合理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的视觉冲击,相关的开发商在商业建筑的设计方案中,可以通过对大众的审美标准进行研究,以此来满足商业建筑的整体形态,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建筑的内部形态的设计,也就是各建筑内部的布局,内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够决定是否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在建筑内部的设计中,一定要将建筑内部中的柱子、梁等进行合理的优化,层高设计要错综并形成规律,确保建筑内部使用面积的宽敞和合理性,对于建筑之间的隔断,要进行有效的分割,并保持一定的整体性,满足商业的需求和人们的视觉感受。

2)建筑色彩的设计要素。

在商业建筑中,建筑的色彩设计决定着商业建筑的整体视觉性,色彩要素的合理设计,能够让居民区和商业建筑均变得各具特色,并且能够突出商业建筑的主要形态和个性,为整个商业圈营造出一个特殊的环境和氛围。商业建筑的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材质,因为建筑物本身材料的不同,影响着建筑本身的光滑程度,很多建筑材料本身就具备着色彩明亮度的调节效果,影响着设计色彩的实际效果,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材质,运用不同的色彩原料。在设计商业建筑的色彩时,一定要与居住区的色彩相互结合,特别是对于居住区来说,居住区的建筑色彩基调都非常的单一且分布面积较广,所以,在设计商业建筑的色彩时,要保证其色彩的基调和居住区的相互统一、相互联系,针对商业建筑比较重要或者需要突出的元素进行色彩渲染,可以提高其对比度或者颜色的亮度,打造出一种立体的视觉感。

篇3

居住区建筑的主要构成:

居住区的建筑构成简单的可以划分为居室、厨房、卫生间、户内过道(户内楼梯)或前室、 贮藏间、室外活动空间(庭院、阳台、露台)等。按照其使用用途主要可以划分为用来聚会、娱乐、进餐的较大的公共空间,我们把它叫做集中活动空间;还有以工作、学习、睡眠为主的需要安静的较小的分散活动空间,根据使用用途我们就可以确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的方向。

二、居住区建筑设计的特征分析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是一个将社会、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交叉而成的建筑规划学科。它具有多元化特征。这些综合性的特征可分为环境因素和居住感受两个方面:

环境要求

环境要求涉及到多种因素,一般是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实践和认知的客体对象有关的,比如,建筑所在的大环境、施工结构、气象、气候、材料、设备、绿化、卫生等因素。一个宜居的环境离不开其周围的环境,周边的基础设施,以及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间距,房屋朝向、周边的绿化、小区的环境卫生等等诸如此类的环境因素。

2、居住感受:

建筑自身同样涉及到多种因素,它一般是与社会的发展环境以及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实践活动有关的。比如,居住者在建筑物内生活所带来的感受,他可能于建筑本身有关系外与居者的修养、心境、学习等等都有关系。除了一部分的经济及人口因素以外,大多数的软性因素集合的边界难以确定,因而无法直接进行计量和分析,只能用比较弹性的方法做模糊的处理。

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的双重特征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在规划系统是介于比较微观的建筑单体设计与比较宏观的城镇设计之间的一个层次外置,因此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具有环境要求和居住感受的双重特征。

由于居住区建筑设计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所以仅仅依靠人模糊的认知或者举例分析是无法准确处理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的。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各种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居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才能提出更合理而准确的方法。

通常用于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的科学方法理论有:优化论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仿生论方法、物元论方法、寿命论方法、智能论方法、模型论方法以及模糊论方法等等。

以上各种理论方法虽然在数学分析方法上有所差异,在理论的认识角度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哲学思维方面比较接近,而且都带有辩证逻辑的特点。比如:我们可以将设计的对象分割为一些基本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之间必然会存在普遍的联系和相互的作用,这种相互关系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对立性,系统的结构与特定部分的功能相互制约、量变质变关系、时空存在的形式,这些都是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的体现。此外,在技术与艺术的软硬关系之中也充分的体现了设计中的辩证关系。比如:建筑的造型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文化生活、视野舒畅等设计要求都属于艺术和心理方面的因素,而面积、人口、光照、服务设施以及交通等因素则属于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人的生理因素和技术因素。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师在对以上的特性进行辩证的分析之后,可以对前者采取软处理的方法,也就是凭灵感创作、经验和技巧以及形象思维、形象描述、定性调查等方法进行处理。而对后者则应该采取硬处理的方法,即依靠数理统计、逻辑思维、各种标准规范、抽象模型、物理实验、电脑系统以及抽象模拟等方法对硬因素进行处理。

设计内容的不同不仅体现在从设计草图到施工图的整个过程,还反映在环境生态、建筑造型、居住功能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因为这些方面最终决定了设计的目标效益。软硬综合交叉的设计方法应该贯穿在整个方案的构想之中,从构思到描述,到质量的评定,到识别反馈以及方案的修改和文件的编制,整个过程都要注意软硬思想的综合交叉。此外,在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优化中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接口技术将各种因素和方法联系起来,最好是能构成技术系统,以便更好的使用软硬综合技术。

建筑设计优化的综合特征:

在建筑设计优化应该注意一下问题:

1、建筑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其实际用途-宜居

建筑设计优化就是要让不同用途的建筑最大化的满足其功能需要,居室要求合理的大小,充足的采光,能够摆开大床的空间,墙壁的隔音性要好,适合舒适安逸的睡眠需要;客厅是家庭公共活动的空间,需要满足娱乐、会客、进餐的需要,因此客厅的设计要掌握视野开阔,采光尽量充足;阳台门带窗可居中;靠一侧设置,宜与居室门在同侧;室内有多个门窗位置适当靠近,以保留较大的完整墙面;作为辅助用处的厨房,设计时应该兼顾其内设物品的摆放以及人在其中活动的方便,厨房内存的物品主要有冰箱、操作台、洗槽、配餐桌、灶具、厨具、消毒设施等等,所以在进行厨房设计时应该针对这些物品适宜的长宽高以及摆放以后人自由进出以及两个人同时操作时的方便程度进行有目的的优化,同时应注意尽量利用空间,炊具、餐具、粮、菜、杂物等的贮藏;好的通风,墙内设置通风道;连接服务阳台;墙、地面的防水和清洗等因素。卫生间的设计应考虑座便器、洗浴空间的合理布局。

2、建筑设计应该综合考虑环境对居者内心的影响-乐居

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应重点考虑环境对居者内心的影响,一个建筑设计优化的评判标准还是居住者内心的满足。让居者满意出了关注独立的空间外,公共环境以及其他的配套建筑的设计都能给身处大环境中的人有一个内心的改变。新颖别致的楼体造型、清新亮丽的楼面颜色、温馨浪漫的院中小湖、绿绿葱葱的绿化带,这些无不对这个建筑的优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小区内设置供人休息的长凳、供儿童游玩的乐园、设置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购物场所,这些看似平常的设计都对整个设计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助新的技术对建筑设计优化

由于人工智能只是在一定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和一定机制条件下的固化,所以设计师的思维创作应该是影响和主导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计算机能够对数据、图形以及文字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大大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离散数学以及模糊数学的方法都是在居住区建筑设计中处理双重性问题经常使用的技术。而数学方法、逻辑方法以及形象方法和经验的交叉使用常常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即用平衡常数方式和权值来解决对不可直接计量因素的量化分析问题。

作为人机交互和软硬件结合的设计条件,CAD是进行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所必备的,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要做好CAD系统环境的软硬件配套,为设计工作的做好软硬件的准备工作。

结语: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介于微设计与宏设计之间,受到许多软性因素和硬性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双重性特征。在进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优化时,要综合考虑和处理软硬因素,交叉使用相关的科学方法。同时处理好在各种技术交叉使用时的接口问题。本文对居住区建筑设计优化的综合性特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处理各种技术运用中的接口问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岳宗晓. 人・空间・环境──居住区设计“以人为本”之我见[J]. 北京规划建设, 1998,(06)

[2] 张兴国, 郭璇. 三峡库区移民居住区人居环境建设初探――以巫山县大昌新镇移民居住区设计为例[J]. 新建筑, 2004,(06)

篇4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在稳步提升国民经济水平的同时也令城市居住人口呈急剧上升趋势,这一显著问题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给规划工程人员、建筑师增添了大量工作。

2 树立继承发扬传统文脉的科学规划设计意识

处于不同区域的各城市之间,甚至是相同城市的不同方位、地段其固有文化历史与地域特征均会有所不同,该类特征及文化通过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沉淀与积累逐步形成,其存在同当地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包含一定必然性,因而可称之为传统文脉。在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中我们应科学尊重历史、辩证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文脉,取其精华依据文脉特征参照具体项目工程令设计规划实现全面的突破与创新。由城市角度来看,对其传统文脉良好的继承与发扬可令整体城市风貌、文化与特色不断延续,同时由使用者层面来讲,传承及发扬传统文脉,实现突破与创新可令使用者形成一种良好的归属感与亲切感,进而增加项目拥护度与喜爱度。

3 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

3.1 欠缺人性化考量

当前我国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主要将居民基本日常生活作为依据,将考虑重点放在对物质空间的规划布局、对建筑外观的艺术性设计,而对于居民精神与社会的需求、适用、实用功能需求及低能耗、高能效需求却不良忽视,这样一来令居住区应有的配套设施、环境绿化、节能减排配备少之又少。同时对建筑工程与居住区的设计规划多停留在主观层面,没有令公众良好的享有发言与参与权利,居住区居民也只能对建筑设计与区域环境设施规划方案被动的接受。这样一来令居民之间欠缺良好的交往、沟通,甚至无法对社会认同与理解。

3.2 绿化用地量、建筑材料选用无法全面达标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与居住区规划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令材料选用与绿化用地量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即开发、设计建筑项目方为一己之力、追求利润价值最大化而以次充好、选用劣质建筑材料或能耗不达标材料进行设计规划,甚至将应该做绿化规划的居住区面积擅自变更为建造房屋用地,这样一来令居住区绿化用地大大缩水,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建设质量无从保障。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扩大建房面积恶意的破坏绿化,令整体居住区环境呈持续恶化发展趋势。

3.3 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欠缺对城市整体发展的综合考量

一些开发商在片面追求自身利润效益时,较少会考虑到项目开发对城市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令较多居住区设计规划欠缺应有的公共设施,这一现象在边缘城市社区极为普遍,更谈不上应有娱乐文化设施与教育设施的良好配备,令其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脱离,无法令居住区内部交通良好的与城市交通衔接,过分集中的单一功能社区令城市交通发展流量呈现出不均匀性。在建筑设计层面由于无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环保理念,令建筑能耗高等显著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规划设计欠缺良好的预见性、经济性、适用性令建筑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养护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无法良好的契合低碳经济持续发展目标。

4 居住区布局规划实践

4.1 多样化体现社区功能,令其充满人情味

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紧张,邻里关系逐步淡化,为打造和谐人文社区,我们应树立新都市主义理念,重建邻里关系、再造人性化社区。整体居住区内部应配备消费者综合需求的各类公共设施,例如适宜步行的服务点、零售点等,同时整体居住区应与高速城际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例如轻轨、地铁、公交系统等全面连接,为居民提供真正优质的公共交通及便利出行服务,而非在郊区建造一个庞大的、与世隔绝的社区。倘若在这样一种居住区中生活,居民们早出晚归,仅仅将社区视为睡觉休息的地方,那么居住区环境就失去了其核心内涵。新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充满了多样化与集成性,可令居民在社区之中愉快的生活、工作、休闲、购物,该类混合型功能利于居民的交往、接触,增进居住区安全感与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在多样化设计实践中,我们应摒弃僵化绝对的进行功能分区,而应倡导功能的完善性与多样化,规划建设多样化的建筑住宅类型,为居民提供多重选择。居住区域中的公园、商店、学校等设施应合理规划建设于居民步行可及的范畴之中,进而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并增加居住区多样性社交活动。

4.2 提升公众参与性、倡导生态、节能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充分体现规划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构建完善的决策规划体系,为大众参与创设多重渠道,令其享受应有的公共利益并真正体现人性化理念。城市建设与居住区规划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各异性令其均包含自身的固有特性,居民的情感、心情会受到居住区植物、气候及周围自然景观的综合影响。为此针对自然特征与原始居住区自然条件我们应进行因地制宜的人性化设计规划,倡导生态设计与环保设计,将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入居住区,促进人们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及平衡发展。小区主路设计应体现一定的短捷性,进而有效节约道路建设投资,同时应将主要小区管线位于主路沿线两侧布置,降低线路损耗。在景观设计规划中应尽量保持原有地貌、地形地块与植被,适宜选择树种,体现原生态并降低成本投入。景观水系可应用潜水溪流,降低环境投入成本,还可科学设置居住区收集雨水系统,将其用于景观水系与绿化灌溉主体水源,进而真正体现生态、环保、节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5 建筑设计实践

5.1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体现建筑设计特征

建筑设计实践中我们不仅应融入现代化设计理念,引入科学设计工艺、新型环保材料、创新设计方式,同时还应依据不同地域特征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建设即实用、经济、富于现代气息,又不失地域特征、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项目,令其别具一格,富于特色风格,同社区规划与城市建设紧密融合,真正体现现代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同时在设计进程中我们应统筹规划,不应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开发建设,应科学注重对现有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5.2 建筑户型创新设计

建筑户型设计中我们应科学遵循经济性、舒适性与灵活性原则,舒适性可体现在每户应设有生活阳台与景观阳台,后者可采用阳光室与一步台结合方式,全面打造两种室内外空间感受。为体现经济性我们应尽可能节约公共交通面积空间,护墙体应确保方正进而有效降低建筑成本并创设显著节能效益。同时我们应采用较大进深且规整的户型平面设计进而节地节能,降低公摊系数节约构成投资,建筑层数应合理控制在十八层以下进而节约消防投资,还可采用竖向设计理念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提升景观绿化面积,为用户创设良好优质的室外环境。例如可在高层地下设计两层车库、将商业建筑设计为下沉式街区,将屋面进行覆土绿化,进而体现良好的经济、环保与适用性。

6 结语

总之,建筑设计与居住区布局规划是决定整体建筑工程项目水平的先决条件,面对设计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人员只有依据项目具体特征展开细致深入的人性化研究、调查与分析,秉承环保、节能、低碳、人性化设计理念做好布局规划与建筑设计,才能真正满足大众对居住区与建筑规划设计日益提升的丰富需求,进而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