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企业实习感悟范文

时间:2023-08-20 14:41: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企业实习感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企业实习感悟

篇1

继续响应十七大的号召,落实十七大精神,关注农村,关注同村建设。部分同学做了关于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流向的问题、农名收入和负担、农民工子弟教育状况、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构建和谐农村等问题的研究。能够运用学校所需调查方法调查研究,分析数据。德除了让时间单位满意的结论,为自己的家乡做出了贡献。

利用有利条件,在专业对口党委相关部门实习。不少同学在自己的努力或亲戚朋友的介绍下在税务机构,公司财务部,政府会计部门等于财务管理,会计相关的部门实习。一方面,增强自己的交际面;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把自己所学的真正用起来。

自己打工,相信自己能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在寒假打工,这样不仅能创造一笔不小的个人财富,而且在打工的同时能够跟更多的不同层面的各种人接触,了解步入社会后生存的不容易。在有了深刻地认识之后,跟贾在学校的美好时光,学好专业知识。

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民营企业是大头。不少同学对民营企业给予了很大关注,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民营企业中政府职能,明瑛企业的管理、经营、组织结构作出调查,并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实践效果

作为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假期社会实践,同学们都有吃苦的精神,都有较为认真的态度,都努力自主解决问题,虚心听取单位工作人员的意见,能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有较为深刻的感悟

200*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但这并没有成为同学们在家偷懒的借口,在公司等有严格作息时间的单位实习的同学几乎没有愿意迟到的,这从实践单位意见可以看出。甚至有单位愿意将月度人物将颁发给本班某同学。而在其它实践单位意见上,多次看到该同学在本单位实践期间态度非常认真的字样,而也有同学在自己的时间感悟上写道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我要抱以十二分的热情足见同学们的重视程度。有些在会计事务所侯志在税务财务处实习的同学,虚心听取老会计介绍当前的工作现状,工作中遇到问题向工作人员寻找帮助,学到不少新的宝贵的知识。有时遇到觉得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也会自己去查阅资料。不少同学子啊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学好专业知识是基础,加强专业项目操作能力是敲门砖,多才多艺是优先通行证。还有人觉得,在单位工作,用友好的专业基础是一方面,人际交往更是一方面,在单位人与人的关系不在如学校里那般单纯,如何做到将来在与单位同志相处吃得开成了他们要想的新问题。

总的看来,实践效果令人满意。大学生暑期电信实践调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意义

对于实践同学自身主要有3方面:

一迈出了大学生走经社会的第一步,使他们更切身的了解社会现状,特别是就业现状。

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

三增强对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了解,对已学知识在实践中巩固。

对于实践单位

事实证明,本班同学都是有思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不少时间单位都承认,在实习期间,咱们的同学给该单位提出了重要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在给实践单位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同时,我们也各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激发和带动了该企业的蕴藏的青春活力。

3对于社会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9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本科教育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加强实践教学,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带动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其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我国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容乐观,困难重重。大学生校内实训资源匮乏,校外实习单位难以确定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引起各高校的普遍关注。

一、当前工科院校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工科院校一般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培养,而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则存在重大问题。首先,高校实验室建设问题突出。基础设备过多,专业配套设施太少,甚至配套不全或没有,实验室教师队伍配备良莠不齐。例如:计算机学院的实验室,由于经费不足或人员配备不齐,造成基础课实验室过多,网络实验室没有或配套不全,学生实习时一些新技术实验不能做。其次,课程教学体系过于向理论课偏重,实践课过少,造成大多数大学生动手能力过差,课堂内容无法验证,不能进一步对其加深理解,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时供需脱节。最后,学生的实习不能有效解决。因为系统理论课程不能有效完成,新的创意无法验证,校内指导老师没有工程经验,这是导致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降的部分原因。

二、引入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造成实践教学困境的主要因素是经费不足、资源匮乏。校企合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它的引入无疑为高校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找到了一条好途径。在文章中其主要思想是实践教学由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完成。企业提供实训、实习课程资源和专业实习导师,在校外实习期间负责向学校反馈学生相关信息;学校提供校内实训场地,并且学生校外实习期间指派相应实习管理人员,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监督实习企业。

(1)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高校教师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偏差,再者教学大纲又偏向理论教学。高校要提高本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校内实训重在巩固大学生学过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课堂内容消化吸收。由企业派遣专业技术教师讲解最新的实用技术和项目流程,将企业的项目案例带进实训课堂,使学生掌握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校内实训作为实践教学的有力补充,帮助其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首次蜕变,实现质的飞跃。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将辅导学生考取相关专业认证,这使学生可以选择多证出门,提高就业竞争力。

校外实习采用的方式是将学生分配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由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学生利用在校内实训期间掌握的知识,到企业中亲身实践。这不仅仅是对实训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增强了实践和创新能力、了解了最新就业信息以及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彻底蜕变。

在实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会被企业留用,提前就业,有效降低了学校的就业压力。

(2)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展实训。实训内容设计必须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实习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认识、掌握具体工作岗位的基本工作方式、方法,缩短企业培养时间,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所以,实训必须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展开。

经高校调研发现,每个专业都有部分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传统的、以班级和专业为单位的实训组织形式不再适合当前形势,将学生按兴趣划分到不同实训班级已是发展趋势。例如,计算机网络专业和软件开发专业可以分为网络工程师实训班、软件工程师实训班、营销实训班等。实训组织形式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训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

(3)校内实训课程的设计。实训内容设计主要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同时兼顾其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心态的调整,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以岗位所需的基本工作技能为主,定位在初级专业技能,不宜过深。培养的方式方法上,打破了传统的灌入式课堂授课模式,导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一系列的游戏、户外活动,感悟一些人生的哲理,如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团队意识等。学生的本身素质关系到将来的发展空间,学生正式踏入社会之前,一定要经过正确的引导,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职业伦理,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

(4)校外实习平台的搭建。经过校内实训,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对其学过的理论知识也会有更深的感悟,对以后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就业目标也更明确。实习性质与实训相似,学生可以直接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和探索创新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顺利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针对不同实习岗位,实习公司指派相应数量的导师,在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与学生沟通,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学校。在校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导师,对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度,深一步促进其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5)实训、实习过程的管理。学校对学生实训、实习进行系统管理,如图2所示,实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状态。

三、结论

本文改变了传统的重教学轻实践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引入校企合作、跨专业实习等实习方式。双导师制度的引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升他们的工程素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在校内实训,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并且学生有机会多证毕业,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校外实习,大学生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实践和探索创新能力。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入,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减轻其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沈剑.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马强,付艳茹.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典型分析与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03-104,110.

[3]杨洲.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0,(1):75-76.

[4]谷钰,李辉,牛汝良,等.推动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J].实验室科学,2010,(1):170-172.

[5]John Wells,Karen Barley.Sharing Control:The High C''s of Partnership[J].Corporate University Review,2008,(2):23-26.

[6]任渝婉.浅析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问题[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8-70.

[7]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8]刘影,刘海峰.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

[9]张玲,曾春水.对高校培养复合型、创业型人才的思考[J].党史文苑,

篇3

(二)更易获得认同感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自己身出非名校、所学非热门专业而遭招聘的用人单位冷眼,缺乏就业自信心。而优秀校友与大学生有相同的专业、学习环境、学历背景,因此,大学生对优秀校友就业主题教育的认同感更强。优秀校友是学长中的佼佼者,但光环背后,他们也像当下的大学生一样,曾在学业上困惑徘徊、为找工作烦恼……针对大学生在求职前后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做好职业决策和规划、如何准备求职资料、如何筛选就业信息、如何评估就业环境、如何调整受挫心态、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等,校友用亲身经历为毕业生答疑解惑。此举对鼓励和鞭策大学生提高就业自信心和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二、优秀校友就业主题教育的途径及影响

(一)成长报告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举办以优秀校友访谈、成长事迹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的主题教育,帮助在校学子了解校友的成长足迹和成长历程,如学生干部经历、在校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将对大学生就业与成长成才产生一定影响,可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更好更早更科学地做好职业规划。

1.通过校友了解当今市场需求。校友可以从自身职场的角度出发,告诫毕业生具备哪些素质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青睐,具体到面试中的注意事项、求职技巧、如何制作简历、如何了解企业文化等,有效帮助毕业生克服“就业难难于上青天”的畏难心理,做到胸有成竹。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可以针对创业前的具体准备、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创业感悟等方面为毕业生传授经验,帮助他们把握、创造机会成功创业。

2.创新就业观念,热爱基层就业。很多优秀校友毕业时,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胸怀满腔热情,赴基层就业,接受基层工作的洗礼和锻炼,勇于在平凡的岗位奉献青春,成长成才,为基层增添了蓬勃生机和活力。但很多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渴望体制内就业、大城市就业、远离基层就业,认为基层就业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待遇偏低、难以发展,对基层就业充满恐惧,甚至谈基层色变。高校可以邀请那些在基层就业的校友回校,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大学生讲述精彩故事,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国家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认识。通过基层就业校友的主题教育,可帮助大学生树立基层就业的责任感,使他们甘于扎根基层,报效祖国。

篇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中国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把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课程设置要与专业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当前,各地高校均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抓手,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创办科技型和服务型小微企业,做创业发展的开拓者,倡导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创新创造的追求者。然而,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工科类青年学子的创业意识相对薄弱,自身创业能力存在不足,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少,创业成功率低。

一、培育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意识

高校应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工科类青年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新时期创业就业文化传播活动,引导莘莘学子把创业梦、就业梦、实现个人抱负融入建设美丽“中国梦”的伟大实践。通过讲述创业故事、举办创业就业大讲堂、分享创业感悟等教育引导活动,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答疑解惑,引导其增强创业意识,激励更多的学子勇敢走上创业之路。以“校园创业先锋”、“十佳创业青年”、“创业挑战精英赛”等评选表彰和竞赛活动为抓手,在工科大学生中间及时发现、培养、树立创业典型。举办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典型报告会、座谈会、推介会,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的创业事迹,推动校园内形成鼓励、支持、参与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

高校应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为引导,联合政府机构,集聚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针对有志创业或已经创业的工科类大学生,通过比赛选拔一批大学生创业带头人,培育一批具有市场价值、发展潜力巨大、符合社会实际的创业项目。努力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宣讲、辅导咨询、宣传营销等链条式服务,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倡导全社会关心、鼓励青年大学生创业。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导,在原有“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完善赛制设计、拓展大赛内容等方式,促进工科类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或大学科技园落地孵化,提升赛事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发挥高校创业类学生社团组织在引领和服务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示范导向作用,激励更多工科类大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

三、深化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

加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工作,实施大三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计划,通过与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推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实习项目,进一步整合实习资源,提升实习质量。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多渠道拓展工科类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工科学生创业就业分群体、分层次培训机制,依托《大学生创业实践》等课程的培训平台,推动完善创业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项目设计,鼓励工科类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加强大学生创业导师库建设,建立一支由经济学者、青年企业家、创业就业培训师等构成的创业经验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为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等“一条龙”创业培训服务。通过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项目、拓展海外培训交流项目等途径,帮助工科类大学生提升创业就业素质。积极加强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依托创业就业信息化平台实现跨地区创业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增强高校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加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库建设,重视创业型人才培养,通过举办创业竞赛、组织推荐等方式,筛选、确定培养对象,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库,对人才库成员优先提供政策法规、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等服务,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对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帮扶作用

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创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与相关国际国内创业就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在资金、信息、技能等方面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拓宽渠道,提供便捷性、针对。充分发挥青年创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建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创业大学生联谊会、大学生创业沙龙、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等组织和交流平台,增强对创业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凝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等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其在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工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生自身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需要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需要企业发挥助推作用,需要政府发挥政策扶助和制度保障的主导作用。只有高举创业旗帜,紧扣创业就业意识教育、创业平台建设、创业就业服务等内容,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加强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篇5

带薪实习,也称之为“合作教育”,是指高校与用人单位经协商后,安排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假期)参与用人单位某些岗位的工作实习,以拓宽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简单讲,带薪实习就是大学生取得劳动报酬的学业实习,与大学通常教学安排的义务的课程实习是有区别的。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目的是提供给他们各种形式的实践场景,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带薪实习是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价值系统,它内涵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思想。大学生在带薪实习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认知事物的能力、领悟到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员工爱岗敬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劳动光荣等思想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蕴。大学生带着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机关、工厂、企业、餐饮行业体验劳动,运用知识,与人相处,了解他人与社会等行为本身就是在塑造科学的价值观。这一方面避免一味在课堂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来,让大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感染与认同。同时,大学生与单位员工零距离的接触,分享“老板”“管理者”“师傅”等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从而把书本的深奥的理论通过“工作对话”的方式融入到实践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数个寒暑假的带薪实习的磨练,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会指引大学生成才与进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

2.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目前一些大学生的共同弱点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综合能力不高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可以提高实践认知能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这是因为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涉及到与实习单位各种人、各种事情打交道,他们在与人相处,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沟通能力、书面表达、电脑操作、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例如,实学生向车间师傅学习操作技能的过程,向党政干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既是沟通能力的锻炼又是操作技能、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再如,安排到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既是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各种事务能力的锻炼,又是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动手能的提高。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也会让学生逐渐明白:做好平凡之事并非易事,它需要投入心智,做好简单的平凡的事情意义重大,这是为将来做好大事、重要事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意义深远,是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理想路径。

3.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缓解经济压力,丰富大学生活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兼职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而给他们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便满足了这个要求。既锻炼又能赚钱。一方面在工作体验中享受到劳动创造价值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获取报酬认可自己劳动的付出与收获。这种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能力的提升,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特别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既为自己解决生活费、甚至部分学费问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是利用假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增知识,长才干,丰富了大学生活。可以说,带薪实习是一些大学生喜欢选择的一种实践学习方式。

二、大学生在参与带薪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带薪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什么又是带薪实习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头脑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认识模糊不清。认识不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主观随意性比较大,认为可有可无,可不参加也可参加。当然,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思想混乱,这跟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亦或与用人单位在对学生安排的实习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反过来想想一些学生对实习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如:“实习啥?毕业后再说!”“高考整得我太累了,又去受罪,不干!”“那是学校没事给我们找的活儿。”“上网打游戏安逸,实习的事情与我无关!”“单位尽安排低贱的活儿让我做,丢人!”等等。看看这些学生消极的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说明他们对社会实践及带薪实习就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艰苦创业精神的学习、学会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认识不够,目标不清,因而行动懈怠。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们的学校、社会要肩负起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偏差的责任中来。

2.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存在差距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大学生,他们身上虽具备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信息量大、主动展现自我等优点,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他们往往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首先考虑自己,大局意识缺乏;他们生活阅历浅薄,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一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吃苦的经历少,心理抗挫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些特征,在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我们与实习单位交流的过程中,常常都会收到实习单位反馈的一些信息。他们说,有些实习生在家可能太过宠爱,不能吃苦,不会做事,单位安排的简单的事情,一怕吃苦二怕做不来;有些实习生在工作期间,不遵守单位上下班规章制度,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行我素,且上班期间不是认真做事而是无止境地上网、电话聊天,豪不顾及周围同事的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对策探析

1.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每年学生参与寒暑假的带薪实习活动中,我们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一些同学参与此项活动的热情是高涨的,积极的,主动的,但也一些同学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转变,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对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文章前面也相应提及了在一些同学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不知晓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动机各异,导致他们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躲避,亦或中途“逃跑”等现象发生。作为学校有必要在学生参与带薪实习前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对大学生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实践观,围绕时代的主旋律,教育他们利用各种社会实践途径收获真知、增长才干。学校教师、辅导员利用课堂教学、周末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现实重要意义的教育与引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带薪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与总结,在全校、各学院展示一批优秀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参观、欣赏与学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渠道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就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努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除了自身自觉加强学习与提高之外,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开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从高校教学来讲,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减少实用性不强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任务;从学生管理工作来讲,认真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寝室管理、活动、讲座、竞赛、带薪实习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明白,校内锻炼不是走过场,带薪实习、“三下乡”锻炼不是走过场,而是真真实实在锻炼和提高。包括带薪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锻炼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我们对学生参加各种实践锻炼做好充分培训与准备,在锻炼中,在实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加强实践本领和为人处事艺术的指导,才能确保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大学生在学中做,座中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以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

大学生在校外单位实习时,接触到的是陌生的环境,遇到的是陌生的人和事,实习之初,可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学校的指导教师或辅导老师就应多关注在外实习的同学,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关心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沟通与交流,对他们遇到的难题及时疏通与指导。同时提醒学生在带薪实习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要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对不懂的问题,不熟悉的业务,放下面子,多向同事、师傅学习请教,力争让每个学生学有说获,学有所用。

4.引导学生做好带薪实习的总结与理论研究,使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经验是富贵的财富。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弯路,少摔跟头,还可以大大缩短成功的进程,并且为后来者提供前车之鉴。带薪实习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带薪实习经验,必要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一是可以提高学生总结事物、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总结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让低年级或以后进校的学生有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不走甚至少走弯路,在带薪实习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如此循环坚持下去,带薪实习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让我们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无疑会逐渐深化师生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如此反复,会让带薪实习活动形成规律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大学生在这项工程里不断进步与成长,是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代征,汪露.大学生带薪实习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张勇.论大学生带薪实习及其权益保障[J]. 高教探索,2008(2).

篇6

1.2 大学生进入大规模公司的弊处 众所周知很多大公司在对于员工素质方面要求相当高,学历高、工作能力高、办事效率更高,也就是说要求员工能立即上手,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要想进入这样的企业工作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自身的条件非常优越,公司愿意花时间与金钱培训,但是毕竟要上手一份工作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过程,在大公司里面每个人都注重效率业绩,没有人会浪费时间来教你,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于个人发展的,进步的空间也会相当小;二是通过关系进入公司。而通过这样的渠道进入大公司的,对工作既缺乏热情也没有欲望,只是把上级交待的任务尽量不出差错地完成,纯粹是一部为老板打工的机器,有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在这里工作稳定没风险,福利也高,久而久之自己慢慢地失去了斗志,也忘了自己以前的追求和抱负。

2 大学毕业实习生进小规模公司的利弊分析

2.1 对我国中小企业状况的分析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7年6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为460万户,个体经营户3800多万户。目前,全国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5%以上。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80%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而且,我国66%的发明专利、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创造了6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税收入,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2.2 大学生进入小规模公司的利弊分析 根据群体动力学专家的说法,一个高效能的最佳群体规模是5个人。由此可见,小企业优势由于群体小的关系还具备以下几个优势。第一,小企业不具备大公司的等级阶层(这些阶层是高效运营一家大企业所必须的),因而也就不具备浓厚的官僚政治色彩,而是更加灵活。第二,创新是小企业的特点,这也是由于少了等级制度和官僚机构,而等级制度和官僚机构遏制了创新所需的无序状态。第三,小企业中的个人无法隐藏在巨大招牌或是公共关系的机器背后。如果某人没有尽到职责,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那么每个人都会知道,因此小企业易见性和较小的容忍余地对个人效率和责任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3 大学毕业生个人能力的分析

3.1 大学生的劣势 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成学校教育以后,所学知识都是书面的,所考取的专业证书也全部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实践经验,对于做人做事都还比较青涩,不够成熟。走向社会的起点就是工作,因为工作可以学以致用,体现自己的价值。虽然我们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很多时候这种观念也会无形中给我们带来许多包袱,自负的心理会让我们把视线往往抬得很高,对于工作要求过高,却忽略了身边很多的就业机会。如果是以这样的心理在择业,那么低不就高不成的现象会愈演愈烈。从用人单位而言,很多企业对大学生的价值缺少正确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往往更加关注眼前利益,常常把应届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3.2 大学生的优势 当然大学毕业生业有其各方面的优势,有潜能、年轻、素质高等等。是社会进步的新鲜血液。毕竟经验不等于工作时间,工作经验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的时间,有人做了一辈子同样的工作,却依然碌碌无为,他积累的经验不可谓不多,但是这样的经验又有什么价值呢?学生在学校专心于理论知识,这种教育经历的本身就是一种经验,而且是一种更为全面的经验。理论总是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是一种战略高度的指导,有时候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容易显现出来。但随着工作层次的提高和岗位重要性的提升,理论和战略的作用愈发重要。如果给大学生实践的机会,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收益。为企业与社会注入新鲜血液,新的力量,使企业有更好、更高的发展。

4 个人亲身实践感悟

4.1 实习公司介绍 我是在舟山腾龙食品有限公司实习销售跟单的岗位,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食品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海之最”月饼、汉堡面包、果酱面包、日式麻薯等系列食品。产品畅销全国。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自己的小型生产车间及现代化自动生产线。公司内部实行全套标准化管理,具有独立研发能力。

4.2 实习经历感悟 我在公司从事的是销售跟单岗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订单的接收,与车间主任及仓管及时沟通,在库存足够的情况下,联系货运部安排发货,对在运输路途中的货物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客户能按时收到货物。以及对货款的受理,确保每笔货款都能及时到账。但是由于公司规模不是很大,并且公司员工不多,因此分工也不很明确。作为公司的一员,要对各个岗位都很熟悉,在同事有事或者休息的时候,要能胜任他的工作。我刚去公司的时候,只要是公司里有事情做就一定要去帮忙,小到传真复印、销售开单、内销采购、发货搬货,大到跟踪货物流程、催款对账等等都要面面俱到。另外公司内部的员工管理、考勤、工资结算、招聘、档案等资料管理也都由我负责。虽然事情很多也很繁琐,刚刚接触的时候难免有点措手不及,但是在短短的两个月工作时间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两个月很锻炼人,虽然有时候会很辛苦,但是与自己所学到的宝贵的工作能力而言绝对是值得的。我想这是在那种几个人负责一个部门的大公司里体会不到的。

对于我们这样刚毕业的实习生而言,重要的不是一份多安逸、多体面的工作,我们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否则即使你现在拥有一份好工作,你也没有能力去胜任它。

5 总结

篇7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高职生也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对高职教育的误区与偏见,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缺乏了解,常常片面地认为高职院校是末流的高校,高职毕业生是末流的大学生,致使学生及其家长不情愿选择这类学校,学校的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用人单位也低看这类学校的毕业生,高职生自身也由此受到影响,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产学合作教育探索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法,许多高职生对其培养目标和其实际意义还缺乏认识,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难、挫折和困惑。因此,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培养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其成功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2+1”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属于职业定向教育,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2+1”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为目标,努力培养社会急需的“银领”人才。它的突出特点是产学紧密结合,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共同培育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其功能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

这要求高职教育应该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来提炼、整合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以此增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的紧密度,提升毕业生与岗位需求对接的紧密度,使毕业生适销对路。

二、树立正确就业观,辩证看待就业问题

1.高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

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人才,而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工作是能成为“白领”,或者是到效益好的企业去,到大城市去。他们重视自我发展,朝着重视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比较乐意选择发展潜力较大、行业前景较好的单位。这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就业期望,说明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这种改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应该提倡的。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就业的认识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不能客观认识社会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盲目追求大企业、好单位,对自己没有客观的评价、合适的定位,期望值过高。

2.正确认识和辩证地看待社会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就业的能力和需求影响明显下降,大学在扩招,毕业生在增多,下岗失业人员增多都增加了就业的供求矛盾。一方面就业需求在增加,另一方面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大大增加了就业压力。大学生年纪轻,阅历浅,思想单纯,心理不够成熟等,因此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认识社会就业问题。其实社会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还是非常需要的,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动手操作能力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非常看好。

三、正确定位,将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1.正确分析自我,认识自我

在实际择业过程中,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都会给择业带来危害。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技术技能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同时,要认真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了解将要去求职的单位对求职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要相信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减轻心理负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确立或调整好自己的就业目标,避免过高的心理预期。

2.将个人就业愿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毕业生个人的愿望不可能都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人才,职业教育属于职业定向教育,毕业生理应对口就业,但是由于有的专业设置还比较狭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高职生在择业时要立足职业教育就业方向,注意把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适当降低择业期望值。

3.摆正就业心态,立足生产一线和基层就业

“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是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大型国有企业,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如愿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不仅是政策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是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正确方向,更是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毕业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从现实和发展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能只靠城市资源,更不能仅在城市就业。高职毕业生应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到中小企业去,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因为那里更急需职业技术人才。

四、适应就业市场,树立务实就业观念

在“2+1”模式下,高职生从第二年结束前就开始进入了就业市场,参加企业实习或者就业的面试,进入社会,进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此一定要认真分析目前就业现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进入就业市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了解现行的就业政策法规。大学生在进入企业前,加强对就业法规政策的学习非常重要。既要了解当年和往年国家和有关部门及省市(州)制定的行业性和区域性就业政策,以及所在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也要学习领会《劳动法》、社会保险法规和人才(劳动力)市场管理、运行、办事程序以及国家即将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就业地区、行业、职业和单位,走出就业的“误区”。

(2)了解“2+1”模式合作单位。学生第三年要在企业这个育人环境里进行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一般情况下,这种实习是和就业挂钩的,因此,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素质教育环境等是非常必要的。

(3)掌握丰富有效的需求信息。主管部门和具体用人单位在进入就业市场时一般都带有各种介绍材料,毕业生应及时获取这些信息,认真筛选排队,然后加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洽谈的成功率。

(4)掌握必要的礼仪和面试谈话技巧。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改革开放的大步推进,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人力资源也同样在流动,社会不再有从一而终的职业。大学生不必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学会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的流动就业创造了条件,如毕业时将户口迁回生源地,把档案托管在工作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因此,毕业生没有必要强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职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发达国家,一个人一生平均要换工作4~5次,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学生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3.诚信就业,慎签协议

现在的用人单位在进人与用人方面越来越重视诚信,不少单位在进人时就提出德才兼备,这里的“德”就包含了“诚信”。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公平、公正参与就业的竞争,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高职生在参加“2+1”合作单位实习就业面试时,因为是在大学二年级下半年,二年级的学业成绩、获奖情况等还没有出来,因此,在参加企业组织的实习就业面试时,更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地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从“2+1”实施情况来看,一些学生在参加面试时,用夸张的美语推销自己,夸大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动手技能,结果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后“原形毕露”而被辞退。

目前高职生的就业形式主要是协议就业和灵活就业两种。协议就业能够明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对毕业生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就业形式。目前高职院校协议签约率很低,有的专业不到5%,所以高职生对于协议就业非常看好。因此,一方面出现了有些毕业生滥签协议,甚至签定了几份协议,既抢占了其他学生的就业资源,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个别企业也抓住了高职生求签协议的心理,双向选择确定不久就和学生签了协议,在当学生发现企业不理想而解约时,收取违约金。上述两方面实际上也是就业市场上的一种不诚信现象。

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同时也是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洽谈十分必要。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包括单位的隶属关系、规模、效益、管理制度、户口审批手续以及将来的劳动合同等,一定要慎重签约,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4.树立自主创业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并不只是参加传统意义上的双向选择就业,自主创业也是一条很好的就业之路。自主创业是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其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的高职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以外的“创新之路”。诚然,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自主创业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5.充分发挥校企共同育人作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就业

“2+1”培养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作为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是高职教育领域校内、校外不同时间和空间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学校和企业既有责任又有义务,二者应该充分发挥不同阶段的育人功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就业。

(1)高职生在“1”中的思想教育。学生经过两年校内专业学习结束后,通过实习“录用程序”后到企业“顶岗实习”初期,是学生思想状态的大暴露时期,相对而言是学生管理教育的盲区。这一阶段,学生刚刚下企业实习,对企业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价值理念、行为标准等等还没有形成理性认知,许多思想认识问题或生活、工作不适应问题都迅速暴露出来。这种短期内“剧烈”的暴露和“阵痛”,从长远来看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为我们今后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工具”和“方法”信息,指明了下一步学生管理和实习控制的方向和目标。当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后,初期的一些认知逐渐清晰,此时根据学生思想状况的暴露情况和企业对学生思想品质等诸方面的反馈和评价,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再教育”,通过“正”和“反”、“前”和“后”的思想对比,对所有实习学生进行形象而生动、有理有据的思想剖析、行为诊断和实践引领,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根本转变和职业人良好素质的基本形成非常有利。

(2)在“2”中进行就业“全程化指导”。树立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做起”、进行三年全程指导服务的理念,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在大学一年级,侧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情况,将所学的专业与未来的素质要求和就业出路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大学二年级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阶段,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教学,以及各种技能的实习、实训,学生成了准“宽基础、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即将进入“2+1”中的“1”实习就业。因此,在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结合社会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适当的技能培养,以塑造适应未来就业市场需要的全人。二年级下半年,要根据高职生特点进行就业制度政策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并要对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其打好“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转换的基础。

(3)在“1”中推行“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三年级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性阶段,因为此时即是“2+1”中的“1”的实习与就业结合阶段。“三位一体”是通过学生实习工作的流程和分工,把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导师三部分人员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立体网络。“三位”是指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专职实习导师三者,这三者的工作领域几乎涵盖了学生从学校到实习单位所有时空,能够把实习学生的岗位工作情况掌控起来,具体适时进行指导;“一体”是指以上三者通过实习学生的实习思想汇报、实习月总结、实习季总结、实习感悟等材料的交流,突发事件的及时沟通、解决和总结等,统一思想、统一步骤,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就业心态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篇8

在学校期间我就经常出去实习,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了在以后工作后不被淘汰,就得这样。找到了实习的地方,我就开始实习了。

这次我去的地方是工厂,生产第一线,让我了解什么才叫艰苦。

时光如流水,转眼即逝,实习结束后给我的报告是:

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⑤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篇9

2008年以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看起来很被重视,先是被列入必修课,各年级全面展开,各级职业规划大赛轰轰烈烈地举办,GCDF、TTT、职业指导师等培训项目纷纷展开,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首先,来源复杂且专业水平欠缺的教师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广受质疑;其次,职业规划教育归口不明,令全校性的教育规划和协调难度增大;第三,缺乏具体考核指标体系或评价标准,很难直观地显示出教育成效。

民办高校在经费来源和师资培养方面先天不足,其经费来源有限,主要依赖与学费收入,且大量的资金不得不用于学科建设、硬件投资。整合全校的各种资源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并将职业规划教育归口问题、教育内容纳入统一体系,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整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来说,非常关键。

如何使投资方和学校管理层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在招生、学生管理、专业发展以及就业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愿意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和师资培养力度,需要从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咨询体系、评估体系和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民办高校自己的生涯教育咨询服务系统。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分时段、师生合作的教学体系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为36个学分,可以将其分成以下四个时期进行。

第一,新生入学教育是一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普及的机会,在充满憧憬的学生心中种一粒种子,引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建议2课时,以讲座形式进行。

第二,大学课程开始之后,学生对专业、学习方法、自我、大学生活满怀好奇,也有着很多的困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带领学生进行自我的探索,逐步完善自我概念,可以使用测评的方式,也可以使用非正式评估的手段;进行相关职业领域和社会环境的探索,通过课堂或网络逐步了解未来的职业环境;学习做出未来职业发展的初步决策,并进行计划。建议16课时,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主要是介绍方法、推荐书籍和实施初步测评。

第三,大学专业课程结束之前,学生对专业认识比较充分,即将考虑就业、深造、创业等方面的决策,此时需要开展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可以是讲座,对国家、地方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介绍;可以是课程,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开始做就业前的准备。建议8课时,以讲座、课程、团体咨询或个体咨询形式进行。

第四,大四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之前,存在困惑、不安和担心最多,此时帮助学生树立走入职场的信心,也给予学生脚踏实地和稳步发展的引导。建议4课时,以讲座、团体咨询或个体咨询形式进行。

二、建立涵盖课堂、校内、校外多方面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并非独立地存在,而是融在大学生活的各个地方,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课外实践。在组织实践教学时,教师主要的责任是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对校园实践环节进行设计和引导,学生则作为主体在其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1.在课堂上体验自我与他人的职业生涯观念的区别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职业生涯课不是为了学习职业生涯的理论,也不是掌握那些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知识,而是掌握方法去规划个人的未来。普适性的理论对学生个体来说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学生在各种课堂活动中有何体验,对自身有何反应,对内心有何触动。

2.校内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是形成职业素质的土壤

除了课堂上的体验,学生最常参加的就是校内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他们在其中能够体验合作配合和孤身行动、坚持和妥协、工作的困难和收获的不易等等,很多职业需要具备的素质在此时慢慢形成、沉淀。有怎样的职业生涯目标,将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去选择和面对实践活动;任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以在人生中留下痕迹,为未来职业决策、行动产生影响。

3.社会和学生共同作用的校外社会活动帮助学生初涉社会

校外的社会活动,主要是企业提供的假期实习或毕业实习,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了解的职业。学校需要在企业及职位的选择上,审查企业资质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组织企业进行实习生的招聘;帮助学生进行薪资和工作条件谈判;实习过程中继续跟进指导,不能因为学生在企业实习而免去自己在教育中的责任。

社会活动的主要角色是企业和学生。企业提供职位和机会,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因此希望选拔优秀的学生;学生在各种实习机会中也会选择相对感兴趣的、专业对口的或条件好的企业。比较完美的结局是企业满意学生的实习表现,将学生作为正式员工聘用,或者对学校的教育产生良好的印象,愿意保持实质性的联系,继续接纳学生实习。

也会有些社会大型的公益活动或赛事,招募志愿者或临时岗位,学生通过竞聘获得职位,在工作中与形形的人相处,通过体验、观察、交流或者访谈,能够得到广泛的职业信息,对职业认知更加深入,扩大自己的职业选择面,有时可能产生新的火花和创意。

三、基于师资建设构建能应对团体和个体困惑的咨询体系

1.针对具有共同特点或共同困惑的学生设计的团体辅导课程

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困惑,这也是前面分阶段设置课程的基础。在课程和实践之外,学生仍然会产生种种困惑,常见的有新生如何面对入学后的种种茫然,学生面对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或找工作时的选择困难,实习前的焦虑和担心,或者是对专业没有兴趣却不得不读的烦恼。团体辅导的课程可以预先设计、运作成熟后可以普及,也可以根据学生在某一特殊时期出现的状况临时设计。

2.针对有较大困惑的或毕业1-2年的学生实施个体咨询

个体咨询在开展了普及教育、测评、课程之后,学生仍然存在矛盾、困惑,这种困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规划和生活状态,需要职业咨询师提供较为针对性的辅导。通常需要较多的时间,咨询师陪同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找到造成现实学习、专业或职业问题的原因。

面对毕业1-2年的学生,也应该继续提供职业咨询服务。这个阶段学生跳槽频繁,对职业的体验更多,困惑也会更多。为历届毕业生提供职业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也能与社会保持紧密接触,为在校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知识积累和更新。

3.打造职业化的职业咨询师队伍

不管是授课、指导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实习,或是进行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离不开的就是职业化的师资队伍。职业化意味着从业者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背景,长期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熟悉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和测评技术,对学生有着充分了解、理解和包容,对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有着深入了解。

职业生涯教育不是说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单纯是讲台上的师生关系,而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挚友关系。职业化的职业生涯教师能够在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起到导航灯的作用,能够指导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兴趣、愿望、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自我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不够职业化的职业生涯教师,有可能误导学生,制定的目标与自己的能力相差甚远,或者替代帮助学生决策,看似帮助了学生一时,却造就了未来的更加茫然和更多困惑。

打造职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队伍,需要选拔有一定知识背景、工作经验以及愿意帮助他人的教师担任课程设计和个体咨询的主力,将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纳入到职业生涯教育队伍中,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融入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学习职业生涯教育领域中的新课题、新方向,不断收集和关注学生的困惑,不断保持对社会职场变化的关注,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在实践中操练和督导。实现了职业生涯教师的个人成长,对学生的成长帮助更大。

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务为辅助的短期和长期质量评估体系

职业生涯教育有效,会影响就业率、招生数,但是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还需要研究,因此其效果不能用就业率、招生数来评价。必须建立起适当的质量评估体系,以检验和保证职业生涯教育健康有效地发展。这种评价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以教务为辅助,通过选拔对职业生涯教育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生涯学生社团,组织和参与职业生涯教育评价和监督。

第一,短期效果的评价在于职业生涯教育的课堂教学、辅导、咨询和实习实践,可以采用专门设计的课程满意度调查、团体辅导满意度调查、个体咨询意见反馈的方式。困难的是对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的职业生涯教育效果评价,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他所参加的活动、实践和实习等都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因此在学生参加每种活动之前,都可以举办职业生涯教育的宣讲动员,让学生带着充沛的职业发展意识去实践,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学到了与未来职业决策、规划、素养或是能力方面的知识并得到一定的提高。

篇10

大学生实习生转正申请书1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给我到贵公司从事工作的机会,对此,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我于____年8月15日来到公司进行实习工作,现如今六个月的试用期将满。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现郑重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本人工作认真热情、细心且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责任感强,确保完成本职工作,与同事相处融洽,配合同事与领导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主动向同事学习,并利用下班时间充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近六个月来,我曾在以下部门和岗位实习和学习,并不断成长:

(一)客户服务部——基础客服岗(一周)

(二)交易部——柜员(两周)

(三)客户服务部——投资顾问团队

1、协助同事做好短信服务:按行业和主题进行客户分组、每日编辑上市公司异动信息、编辑研究所个股和行业研究报告,负责每日推荐短信的追踪等;

2、接听客户电话,为场外客户提供服务和支持;

3、配售股、增发、可转债强制收回权证到期等的短信和电话提醒;

4、协助部门做好刊物资料的搜集和编辑工作,为其他投资顾问做好支持工作;

5、现场客户的引导和服务。

(四)____届新员工培训(一周)

通过六个月的学习和工作,在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我受益匪浅:

在客服部基础客服岗的实习,我发挥了本身善于与人沟通的长处,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初步了解公司客户的类型和不同需求,使本身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及时甄别客户类型,并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通过在交易部的实习,我认真学习了公司各项基本业务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本身办理基本业务的熟练程度,使本身能够及时准确的回答客户在办理基本业务中遇到的问题;

在投资顾问的学习和工作,明确了投资顾问的工作定位和发展方向,每天在按时完成日常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向部门经理和周围同事学习,使本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争取早日将本身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为投资顾问团队的成功运作做出本身的贡献。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大学生实习生转正申请书2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于20____年__月15日成为单位的试用员工,到今天1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单位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单位正式员工。

作为一个刚从学校出来没的任何工作经验的我来说,初来单位,很担心该怎样从一个学生转变成一名仓库保管员: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让我很快适应了自己的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一直在仓储部工作,工作内容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都很大;但是通过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单位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部门的整个操作流程。

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由于刚开始对工作的不熟悉,难免出现了一些错误需领导指正;但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提醒和指正。

经过这一个月的试用期,不管是从打扫库区,还是防洪抗灾;不管是粮食保管,出库入库等,各项流程我已基本熟悉。包括查粮情,埋线,环流熏蒸等技术上的工作也有所接触,我相信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尽快为部门为单位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恳请领导批准,给我继续在单位学习锻炼的机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大学生实习生转正申请书3尊敬的领导:

我叫______,于20____年8月1日进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安全员一职,负责公司安全管理工作。

首先很感谢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看我的申请,也很荣幸地能够成为公司的一员。

我从入职至今已满三个月,这几个月里,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对工作流程了解许多,后来又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又使我了解了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认真负责、团结协作”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及各项规章制度。

一、以情服务、用心做事。工作中我对来访的客人以礼相待,保持着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自己不能回答时,我向主任、同事请教后,给予解答,工作中时刻想着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对处理违规违纪的事情都是做到“礼先到”,不摆架子,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于他们谈心,避免和他们矛盾,影响公司形象。

二、遵守制度、敢抓敢管。项目施工期间,我按制度、按程序对工人进行管理,对进出的人员、货物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免可疑人员进入、公司财物被盗;对于那些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比如:“进入施工区域吸烟及没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没系安全带;动土时没有动土票”等之类的现象,我都按照公司的制度、程序要求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进行处罚,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以确保施工期间无事故。

三、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对领导的安排是完全的服从,并不

折不扣的执行,以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心态去工作,一如既往地做好每天的职责,始终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经验。

本部门的工作中,我勤奋工作,获得了本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认同。当然,在工作中我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差错和问题,部门领导也及时给我指出,促进了我工作的成熟性。

如果说刚来的那几天仅仅是从简介中了解公司,对公司的认识仅仅是皮毛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公司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公司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进入到了工作角色中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团结同事,搞好大家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我,使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

总之,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有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积极向上、大气磅礴的公司和领导是员工前进的动力。公司给了我这样一个发挥的舞台,我就要珍惜这次机会,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恳请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大学生实习生转正申请书4尊敬的酒店领导:

您好!

我于20____年__月____日成为酒店餐饮部的试用员工,到今天试用期有一个多月,根据酒店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酒店正式员工。

作为一个刚接触这行的实习生,初来酒店,曾经很担心不知该怎么与人共处,该如何做好工作;但是酒店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让我较快适应了酒店的工作环境。我深知作为酒店的一员,不仅需要有耐心、细心,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负全部责任,并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酒店员工转正申请书。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别人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可以为酒店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刚开始在工作中我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差错和问题,部门经理也及时给我指出,促进了我工作的成熟性,今后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做出的提醒和指正。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段时间的工作历程让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传菜是酒店对客人服务的窗口,一言一行都代表酒店,接待酒店的客人要以礼相迎,接听电话要态度和蔼,处理菜单、对号入座事务更要认真仔细,容不得半点差错,对待同事要虚心真诚,点点滴滴都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看到了酒店业务的不断发展完善,深感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服务水平和修养内涵,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在新的学习中不断的总结经验。

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价值的机会。酒店员工转正申请书。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酒店创造价值,同酒店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大学生实习生转正申请书5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是____部门的____,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已经有三个月,试用期已满。在这段时间里,我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完全能够胜任工作,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正式员工。

在这段时间里,我主要的工作是____,通过锻炼,我熟悉了____的整个操作流程。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领导分忧。________方面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然,初入____(部门),难免出现一些小差小错需要领导指正,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经历也让我不断成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杜绝类似失误的发生。在此,我要特地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入职指引和帮助,感谢大家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给与提醒和指正。

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同时让我很快与同事们成为了很好的工作伙伴。经过这三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本职工作,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很喜欢这份工作,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

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各位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17

Finance and Economics Majors Professional Managers' Potential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Ways

JIANG Niantao

(Department of Students' Affair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Abstract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students are senior professional managers of personnel needed a "reserve army." Based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desired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the potential quality of the constitution include justice, materialistic, real, new and so on, proposed ways focusing on developing the quality of "experience" and "Intuition", as well as its growth mechanism and unique way of learning.

Key words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managers; potential quality; way

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过程中,对于以智力主导的现代企业来说,其成败的关键更多取决于管理和人才,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尤为凸显。麦肯锡公司2012年的调查表明,截止2010年底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仅有3万余人,与到2020年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总量为4200万人相比,差距巨大。作为财经类大学生,将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肩负起经营管理、创造价值、推动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大学期间,不仅应掌握好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着重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潜在素质。

1 关于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是一个舶来品概念,其本质在于经营和管理。提出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是基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品质和就业压力。财经类学生所学的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和财税等专业知识,正是企业所需,如果在大学期间的教育学习中植入职业经理人观点,并潜移默化地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意识和素质,使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可选的就业结果,这不但是对学校教育内涵的延伸和扩展,更能为社会储备一支庞大的“准职业经理人”队伍,可谓一举多得。

2 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经理人潜在素质构成

职业经理人的素质依据不同的行业、岗位有不同的要求。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有其共性的方面,即坚持正确的“义”与获得合法的“利”,始终是企业的主要价值追求,立足实际创造性地经营管理,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从社会“前移”至校园培养的大学生职业经理人,潜在素质的构成可概括为“重义,重利,唯实,唯新”。

2.1 重义

所谓重义是以道义为重。义是最高道义,人间正义,是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道义,而非单纯的江湖义气,这是衡量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条件。著名管理学家张维迎教授指出:“中国不缺企业家,也不缺想当老板的人,而是缺少愿意为老板诚心服务的有道德的职业经理人。”在实践中要以义为基,不逐利而忘义,合义的利益才追求。一个不重义的人,只要有利可图,能赚大钱,就可以不择手段,不要人格,践踏法律,为非作歹。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引用的资料所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恩全集》第2卷第564页)。因此,财经类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应注意良好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的培养,要养成立德、守法、诚信的优良品质,更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

2.2 重利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必须重视商业的基本规则,因为企业盈利,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不可能回避“利”、回避“钱”的,而如何重利,为企业取得合法利益利润则是考核一个职业经理人最根本的因素。从本质上看,重“利”、重“钱”,实际上就是按照价值规律,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认真计算成本,取得利润,这是市场经济普遍存在的规律,反之,那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者,一生只围着钱打转,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他们不知道有别的痛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3页)。如此这样,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更谈不上以正当的手段重利、取利、追求利。因此,在大学阶段,财经类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义利观,只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为国家创利,为集体谋利,才能在将来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2.3 唯实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实实在在”的过程,这个“实”就是市场经济规律。面对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职业经理人据“实”分析判断,据“实”科学决策,据“实”主动作为,这就需要职业经理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行为素质,才能把企业引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因此,财经类大学生在大学生阶段应充分利用带薪实习、定岗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途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不断加强职业素质的锤炼,在“实”上下功夫。按照所言: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就是学习要踏实,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锻炼要扎实,重在行动,贵在实干。只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态度,去掉浮躁心,脚踏实地,才能把所学所思所想逐渐转化为经营管理的实际能力,为未来职业经理人职业生涯积累良好的经营管理潜能。

2.4 唯新

唯新就是要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是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据一项名为“职业企业经理人任职资格考证指数体系”的课题研究认为,职业经理人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这就需要唯新的思想和能力。学生在大学课堂教育期间掌握的是专业知识,但在与实际对接时,就表现出概括程度高而迁移性不强的弱点,而企业需要的核心知识、技能并非仅仅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主动地发挥作用,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经理人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养成途径

美国企管界大师史考特派瑞博士指出,按“MAP管理才能评价”所设定的12项基础能力考查,中国经理人在“目标与标准设定”方面的能力表现最为突出,指数为75%,但在与“人”有关的沟通能力群及领导能力群,平均指数为39%,表现不尽如人意。这表明,作为职业经理人“后备军”的大学生更需要职业素质的养成。

3.1 素质养成的基础和前提

财经类大学生的本职工作是专业学习,这是最重要的知识资本积累阶段,是促进一个人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但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业界有一种普遍说法是经理人的经营管理技能“哈佛学不到”。常识告诉我们,职业经理人不可能靠大学教育批量生产出来。如,享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原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原用友软件总裁何经华、以及加盟长虹的“手机狂人”万明坚等等,他们作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经验和直觉,与其先天禀赋和潜意识正相关,确实是“三分科学(硬知识)、三分经验(社会知识),还有四分直觉(软知识)”。因此,财经类大学生在校期间潜在职业经理人素质养成也应该是重点提升其经验和直觉的水平,这是基本前提,这也是为什么企事业单位招聘大学生就业时往往需要有“经验”的原因之一。

3.2 成长机制

从本质上看,校园的组织架构类似企业,在学校提供的广阔成长空间和施展才能的舞台上,学生的学习即经营,生活即管理,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每个学生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挑战性都不同,这如同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工作一样,很少有现成的经验和理论可以直接搬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因而学生在大学生期间的成长就会更多地靠体验和感悟,在学习中获得“经营”经验,在生活中得到“管理”感悟,在创造性活动中收获认识和了解事物的直觉。

3.2.1 理论熏陶与实践锻炼

在课堂上掌握系统的最前沿的经营管理理论,在课外了解最新的企业经营管理动态,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形势,是大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必备的基本功。有了理论的熏陶,就可以大大加悟经营管理秘诀的过程,有了在企业中的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创业实训等实践锻炼,就能把一些理论性的经营技能通过在实践中的反复揣摩而悟到,就能深层次地提升大学生对实践感悟的深度和广度。

3.2.2 试错与失败

大学生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经营管理”学习、生活、活动中的难题、困惑和无法得到的答案等等,就会产生挫折和失败感,这是成长过程的“阵痛”,如同职业经理人经营的失败,管理的失误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试错和失败几乎是零成本,但这恰恰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鼓励成长的同时,更要宽容学生的挫折经历、容忍学生的“不经意”失败,但要尽量防止重复性试错与失败,这是大学生必须牢牢记住的,因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市场这只“上帝之手”没有从头再来的可能。

3.2.3 成就激励与目标压力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如同其他高级职业经理人才一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根据广泛引述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及其同事的研究和理论:“工作完成的高水平是受到高成就需要的支持。对于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来说,往往意味着改进现有的事物或创造全新的事物。”与成就相联系的是目标,是对事物有所企求,有所期待。正如伟大的艾德米勒・拜尔德说:“没有目标,日子便会结束,像碎片般地消失。”目标压力绝对是必要的,成于艰辛败于闲散,对大学生和经理人同样都是绝对真理。大凡世界上知名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无不是如此。

3.3 独特的学习方式

职业经理人是靠能力而不是靠资本吃饭的人才,其能力的获得更多的是在千变万化的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不可能在常规的、大规模的企业培训中产生,因此,大学生职业经理人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都应该是更特殊更高级的,是有别于一般的,是以合作、问题、实践、个性为主的学习方式。

合作式的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反思,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要求与他人或团队共享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成果,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从而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问题式的学习,就是要求大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问题,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经常与相关的有很深造诣的老师共同探究经营管理的问题,共同交流感想,这种问题交流的相互碰撞,相互启迪,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实际上比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

实践式的学习,就是以实践为依托,充分挖掘在实践中的学习资源,比如,在社团沙龙活动中策划、开展活动的体验性实践,在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中的学科实践,在处理身边日常事务的生活实践,在班级、学习俱乐部管理中的管理实践,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的交往实践,等等,这些能够把大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够理解、运用的东西,也必然是生动的、完整的,深刻的学习技能培养、学习素质提高的过程,就会得到许多“哈佛学不到”。

个性式的学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就没有创造人才的呈现。大学生基于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学习方式上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创造性则是个性的核心品质,学会创造性的学习是最困难的,需要有趋异求新、自信冒险的态度,敢于涉猎和研究新问题,善于革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教改项目:本文系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度教改项目“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研究与实践”(经费项目:6703103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蒋年韬.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探索[M].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0.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96-02

随着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实践――实习成为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的铺路石。为了推动大四毕业生就业,笔者所在的太原科技大学交通与物流学院制定大四毕业生就业培训实习制度,安排我院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2011年暑假,由笔者带队到山东临工实践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从而融会贯通。同时,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从而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与企业相互了解,增强沟通,让学生感受企业、认知企业。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目的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企业进行实习,为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笔者认为此次临工之行,对学生受益匪浅。当今社会,由于人才市场的要求而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大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价值。高校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

一、高校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同学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增强了广大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近年来,高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去感受市场竞争,去锻炼意志和品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帮孤助残、环境保护、文化宣传、支教扫盲、社会调查等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青年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和各种社会思潮,培养青年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推进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系统教学与专题讲座、传播知识和营造氛围、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接受与发现、灌输与读书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社会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将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劳动、知识与能力连成一体,使大学生在有限的四年时间里累积丰富的文化财富,全面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郑州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在省共青团扶贫示范村鲁山县辛集乡东肖楼村进行了“乡村建设规划”活动中,学生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基础薄弱等实际,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许多专家教授,提出了合理的规划方案,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同时,这一活动也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丰富了专业知识。

3.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力开展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多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尝试与摸索,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造能力,并从创业成功者的实践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逐步具备创业者所需要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远见卓识。大学生在深入基层、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实践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以及在实践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分析研究,提出攻克技术难关或管理难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与方法。同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别,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并尊重学生现有个性,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促进学生个性释放与完善,为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展现个性和升华个性的舞台。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独立处世的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地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获得成功,对他们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面对社会更加自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现实中强调教育社会功能的同时,也使得教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5.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实践活动多是群体性的活动,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参与、合作才能完成,它强调“团队精神”,讲求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逐步实现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因此,今天的实践活动,也许就是其明天生活的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使他们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实现理想与实际、理论与实践、自身与社会的统一,尽快成为一个独立的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瞬息万变的社会,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取决于能力的兑现情况,这其实是整体素质的综合运用问题。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问题

1.社会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不对口。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的重要方式,但同时它也是提升在校大学生个人能力和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在校大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意识,渴望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体现自身价值。但是有的社会实践组织者在实践内容的选择上过于追求社会轰动效应,而忽视社会实践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对口。社会实践所选课题与专业对口少,内容缺乏实际性,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不到充分利用,部分学生也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单调、脱离实际、流于形式而不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不足,自身缺乏主动实践的意识。近年来,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不够,态度不够端正。学生把参与活动仅仅视为教学环节一部分,只是简单地去完成任务,或为综合测评加分。还有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作赚钱的机会,有的当作旅游观光,也有的当作提高社交能力的手段等。这些同学打着社会实践的旗号,对其过多地投入时间,荒废了自身学业。由于“考上大学就有了好工作”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印刻在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中。走过“独木桥”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兴奋使他们忽略了社会上残酷的竞争。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还是一味地沿袭着等、靠的思维,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最终表现出实践能力的缺失。

3.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散单一。目前的社会实践大多为参观考察、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等传统形式。在这些实践形式中,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时代性不足,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大学生的实践需要。散兵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涉猎社会的多个方位、多个层次,收到一定功效,但本身就是一种低产出低效益的活动。只有重点突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专业系统集中、优势互补、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最大合力,更有效地体现社会实践的价值,发挥其最大功能。

4.社会实践支持系统不完善。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约2500万,做好数量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单依靠教育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实践育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高校的积极努力。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和法制不健全,许多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缺乏社会为其社会实践提供岗位、信息等有效信息。部分家长出于安全考虑或其他原因,不支持子女独立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大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远远超过他们在校期间的消费水平,自费参加近两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

三、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对策

1.在社会实践内容上体现专业性。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课外兴趣活动、暑期“三下乡”、毕业设计等为加强教学实践而开展的活动,它们都以社会为课堂,而且是结合专业特点直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的有效措施。因为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使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我们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引导、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开展如科技兴趣小组、电脑节、科技节等学术活动。在校一、二年级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但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比较窄,实践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比较低,可以安排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方式,即认识实习;到了三、四年级,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实践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题调研甚至进行工作实习、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2.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具有个体社会化功能、成才的催化功能和理论的强化功能。因此,大学生应当把握好“为什么要实践、怎样实践、实践之后怎么办”三个问题。在此,就要加强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意识,在重视理论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加强对自身一般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多参加社会实践,尽可能多实习,增加社会阅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实际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锻炼、体验生活、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社会实践有所提高,有所感悟,有所成长,而不是走马观花般地完成任务。同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支持引导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

3.增强社会实践的多样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方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从而不断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在社会实践的形式与方法上敢于创新。首先,社会实践活动要点、面结合,灵活多样。不论是各实践团队还是个人,采取多种方式,形成全面细致的实践成果。其次,要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倡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力争使社会实践活动做到重要节点有主题,重大活动有影响,常规活动有品牌。另外,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和创业模拟活动。

4.强化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发展空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桥梁作用,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道路。首先,高校应本着“双向收益、互惠互利”的原则,主动加强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的协商协作,为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实现彼此的互惠互利,共赢发展。此时,就要求高校要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校所合作等,建立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数量足够、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全面开花的态势。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开拓社会实践市场,使得社会实践基地不仅为大学生锻炼自我提供场所,更可以借助实践之机充分展示自我,创造就业机会。最终,我们要广泛动员整个社会资源来促进高校社会实践的发展。

四、结束语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顺应了大学生自我成才的渴望,适应了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其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活动的本身。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实践可以很好地解决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脱节的现象,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不断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适合其能力培养和自主发展的全新舞台,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课题来源:山西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编号:SX2011C06)

参考文献:

1.许敖敖.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探讨[C].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

2.王艳红,王艳飞.当今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7(5)

3.邹富发,杨卫平.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浅析[J].科技资讯,2006(26)

4.马丽,周莉.加强高校社会实践培养高素质人才[J].科技资讯,2005(26)

5.潘珞琳.浅谈高等教育如何加强素质教育[C].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4

6.夏光兰.新时期高校企业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研究.科技资讯,2008(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