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1: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活动的本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56
Secondary Vocational Math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ion of Basic Activities
ZHONG Lin, WANG Zhicheng
(Suzhou Taihu Tourism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66)
Abstract Mathematical basic activities of experience,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explore and build basic math and other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accumulation mode of thinking from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features. In Maths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emphasis on math knowledge and skills lear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mathematical awareness, foster mathematical thinking, experie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basic activitie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learning of studen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activities Experienc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n come up with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student access to basic activity in practice experience. Finally, in teaching practic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o obtain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experienc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athematics; basic activity experience
1 问题的提出
(1)中职数学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双基”教学。注重“双基”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但双基教学往往因为远离了学生的切实体验,而让学生觉得枯燥而厌烦,觉得数学学习无用.将“基本活动经验”作为课程目标,是对数学“经验性”①学科本质的肯定,是对数学价值认识的回归,也是对“双基”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2)中职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生态。中职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的严谨性、技能掌握的熟练性等方面往往存在不足,在学习新知时,学生普遍感到吃力,教师考虑到学生基础,只要求学生“依样画葫芦”,学会模仿完成一些基础性训练,长久下来,学生因缺乏真实体验和情感投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激情。“基本活动经验”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研究过程,获得直接而真实的体验,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2 “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论基础
(1)“基本活动经验”的哲学基础。中职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的严谨性、技能掌握的熟练性等方面往往存在不足,在学习新知时,学生普遍感到吃力,教师考虑到学生基础,只要求学生“依样画葫芦”,学会模仿完成一些基础性训练,长久下来,学生因缺乏真实体验和情感投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激情。“基本活动经验”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引领学生经历与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焕发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2)“基本活动经验”的教育学基础。杜威认为经验就是“做与经历”,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活的生命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教育必须以经验为基础,将“做”作为学习的方式。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面向实践的态度,教育应该向生活世界回归。而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历和体验,学生在不断的经历和体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并逐渐上升到理性知识。
(3)“基本活动经验”的心理学基础。活动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和载体,在活动中主体需要对先前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整合,对本质一致的不同情境进行类别划分,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抽象、编码和图式化,这个自组织过程是反思和内化的过程。反思和内化的结果是形成在归纳和经验下的直观,形成直觉性的知识。数学教育心理学家菲斯宾认为,直觉是源自个人、经验的一种直接的了解或认知,是不同于分析性思考的一种整体的跳跃性认知,是在稳定、自我一致预期的基础之下形成的信念。当重新遇到类似的或者相关的情境时,这些图式化的经验便成为一种直觉性的认识,进而触发相应的行为方式。实践表明,个体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越多,数学直觉思维就会越强,进而帮助个体选取最佳的数学观念的组合,从而当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和事实时,能敏锐地察觉现象背后的本质,预见到可能的发现和创造,从而形成新的数学思想和概念。
3 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
“获得基本思想、积淀基本活动经验,最终形成学科思维方式,是学科课程最终的核心目标。”②基本活动经验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非常重要,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呢?
3.1 引导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直接感知和领悟活动经验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生要自主参与的学习热情,通过问题性、探究性、趣味性的数学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例如,二面角概念的学习,基本活动经验目标:体会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维方式;经历操作、比较、辨析、说明、归纳等过程,体验建立二面角平面角概念的合理性,形成找二面角平面角的一般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投入探究过程,由于是自身亲历的,所以形成的体验是深刻的,获得了“斜着剪、垂直剪、不同方向剪”等通过观察不能获得的经验细节,通过操作,获得了对于角的“唯一性”的直观认识,促进了对概念的理解。而画图、符号表示、解释、说明,这些表象操作,为后面通过“三垂线法”、“垂面法”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提供了思维的经验。
3.2 通过回顾反思,内化活动经验
要获得活动经验,形成思维直观,除了亲历活动过程外,更重要的,学生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活动特征进行归纳和反省抽象,对概念所具有直观背景和形式定义进行必要的综合。
例如,函数图象的横向平移变换,基本活动经验目标:经历横向平移变换过程,体会横向平移变换规律,获得函数图象平移变换的直观经验。学生之前已有图象横向平移的“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直观经验,实践证明,这时学生形成的是“片面经验”,针对自变量系数不为1的不同类型的函数图象平移往往“拿不定主意”。引导学生经历下面的过程:在学生画出 = 与 = ( + )图象,观察、体验,并得出“上加下减、左加右减”这一与初中经验吻合的结论后,提出问题:给出 = 2与 = (2 + ),研究二者图象关系。学生对能否沿用“上加下减、左加右减”这一规律产生了分歧。教师提醒学生画图观察后,学生给出了个性化解释。归纳发现,平移变换的基本模型为“ = ()到 = ( + )”的变换。
从具体函数的变换到抽象函数的变换,是从表象到抽象的概括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并逐步体会,通过对活动内容与活动细节进行有条理的反思,才会形成对同类问题的思考经验。
3.3 在新情境中证实和运用,重新领悟和创造新的经验
在具体操作阶段形成的思维操作模式,在面对具体情境时是否有效?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因此,当学生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之后,为了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用概念,还应该经历一个重新寻找意义、提升经验、创造新经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通过变式进行,变式是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问题的多层次的变式构造,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可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丰富的变式问题及多样性的化归策略,这本身就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集中体现。
学生问题解决过程表明,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知识结构不断协调和整合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具体体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实践”几个阶段。在活动中形成的初步体验,经由反思后并在新的情境中得到检验,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把握同类问题解决的步骤和本质,形成条理化的且深刻的经验,进而产生运用新经验的信念,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概括,形成个性化理解,创造新的经验。
4 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优化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操作过程
(1)进行情境的优化设计。学生的理解、参与需要以情境作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载体,教师要积极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境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积极反思,从而学会从情境中获得解决同类问题的思维模式。(2)进行数学活动的优化操作。以灵活的方式引领学生对同一数学对象进行多元化的数学操作活动,实现对数学对象的多元表征,使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同时又最适合所学内容的操作方式,从而形成个体对数学对象的个性化理解。(3)完善活动过程。从初始经验到新经验的生成,一般要经历信息搜集、具体经验评价、反省和再运用等环节,这是一个不断积累与积淀、创新的过程,因此,只有经历活动、对活动进行及时回顾、反思和提炼,并努力尝试在新的情境下去验证、应用,才能获得完整的、条理化的经验。(4)关注“对话”过程。让学生成为经验形成的责任主体。虽然经验具有“个体性”、“缄默性”等特点,但却离不开在交往和互动,以往,在教室里“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样的现象――教师发问,学生回答;教师不问,学生不答;教师只关注符合教案的回答;学生则只关注教师的指令而无视同伴的想法……”这些现象说明,只经历,没经验,真正的学习并未发生。所以,必须促成学生成为学习责任的承担者,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参与、去探索,去倾听、去质疑。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研究课题:中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a/2013 /03/009)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王志成)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鲜活、灵动的数学,建立生动、丰满的认知表象,积累实践和操作的活动经验。
1.有趣
尽管操作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摸索,赋予操作活动更多的新鲜感。比如,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和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青青草原的美食节上,喜羊羊做了10个青草蛋糕,美羊羊做了6个青草蛋糕。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熟悉的卡通人物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热情盎然地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中开展操作活动。
2.有序
高效的操作活动必然要有合理的序列,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各操作步骤的反馈及时调整,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的体验中开展后继操作实践。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引导学生认识“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操作序列,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①做一做: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③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厘米宽?
3.有效
剔除操作活动表面的喧嚣热闹,要真正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到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将操作与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初步认识“11”;然后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要求摆出的小棒使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再比较优化,让学生理解“把10根扎成一捆,再在旁边放1根”的摆法最直接明了,使学生明白一捆就表示“1个十”,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比中思——反刍生活经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教师应当认真地审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及时挖掘生活经验中起到有力支撑的有益部分,同时也要注意对新知学习负迁移的干扰。
1.建立起点。甄别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其中与数学学习的内容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一部分为教学起点,创设出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情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出示了理发店门前的旋转灯柱这个动态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里面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往往会受到视觉错觉的影响,认为旋转是柱子在旋转,平移是彩条在往上走。由此展开教学,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区别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沟通联系。让模糊的生活经验变得清晰,让生活经验“数学化”,用数学的眼光重新观察世界,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升和毫升》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体积的概念,我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组织学生用“体积”的概念去重新阐释这个经典童话背后的数学内涵。
三、练中悟——启发思维经验
1.往前走。立足迁移,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通之处,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脉络,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和独立解题的乐趣。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在计算长方体侧面积的问题中,当已知条件给出的是底面周长时,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让学生把一个没有上下底的长方形纸盒沿高剪开,这时立体的长方体变成了平面的长方形,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感知“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就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突破了难点,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市属各委、办、局、总公司、各区县财政局、劳动局:
根据财政部、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财社字〔1998〕94号和劳社部发〔1998〕8号文件精神,现对《北京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作如下补充规定:
1.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应在银行开设专门帐户,对政府统一拨付和企业自行筹集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进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2.企业负担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专项资金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
3.经市政府同意,将我市市属停工集体企业纳入享受“三三制”政策范围。
一、各区县、局总公司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管理
1.各区县、局总公司必须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专门帐户,并督促、指导所属企业设立资金专户(下岗职工较少的要设立专门帐页),严格执行财务纪律,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2.各区县、局总公司要建立基本生活费按月核拨程序,每月按照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实际需要,按月核拨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各项标准。
3.各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必须按月、按标准以现金形式将基本生活费发到下岗职工手中,不得代领或通过银行。
二、关于划转下放到区县企业享受“三三制”的有关问题
1.对于下放以后批准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享受“三三制”待遇的下岗职工和已建中心随下随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应由财政负担的三分之一资金,从6月1日起,由区县财政负担。
2.下放到区县前,已建立享受“三三制”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并已拨付第一年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其第二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中财政负担部分,由区县财政负担。
1引言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就是财务本质,因为财务本质是对财务现象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最基本解释。由于不同的学者对财务本质的研究视角不同,从理论上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深刻的发展过程,曾出现过货币关系论、货币收支活动论、资金运动或关系论、价值分配论等观点,本文将其分为五类,并进行简单评述。
2财务本质理论相关观点及评析
2.1货币论
(1)货币关系论。货币关系论是在 20世纪 50年代引进到我国,在我国曾产生较大影响。苏联学者N.日夫加克提出:“企业、联合公司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是一种特定的货币关系体系。这种货币关系体系客观地发生于货币基金形成和使用时。这些货币基金在产品(劳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被用来为资金周转服务,用来分配企业、联合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收入,以及用来对其经济活动实行监督。”在我国直到九十年代,仍有一些学者赞同此观点:货币关系论已将社会主义财务的性质、作用与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徐大海,1992);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吴水澎,1996)。
(2)货币收支运动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前苏联,认为“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货币资金贯穿于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使用、收回和分配四个环节。杜英斌等(1988)认为“企业财务就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货币收支活动);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对货币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
2.2资金运动或关系论
从20世纪 60年代起直至今时,“资金关系论”一直是我国财务界对财务本质认识的主流观点。资金关系论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体现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财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财务学家王庆成等提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这就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该理论较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企业的财务本质,不再把企业财务看成是静态的“关系”,而看成是动态的资金“运动”,既包括了财务表象――财务活动,又包括了财务本质――经济关系,许多财务管理教科书都以它作为首选观点。
2.3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本金投入与收益理论认为,资金按性质和用途分为本金和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基金是国家行政组织与非企业化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和运用的专项资金。郭复初教授(1997)在将资金区分为本金和基金的基础上提出: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该观点认为把基金和本金加以区分,划清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限,突出财务的经济属性。
2.4分配论
(1)劳动分配论。从经济活动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因素出发,郭泽光(1989)提出劳动分配论,认为“财务实质上是经济活动中和生产要素在物质形态上的组合相应产生的劳动分配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简言之,财务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配”。郭泽光(1995)还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中曾经讲过的关于鲁滨逊的故事分析,得出财务源于劳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启示,最终得出财务的本质是社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与产出比例关系的优化所决定的劳动分配的结论。
(2)价值分配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财务本质新观点。该观点认为,企业财务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价值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王广明、刘贵生,1989)。刘贵生(1993)指出,从企业经济角度考察,企业财务正处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企业财务本质便是以企业为主体形成的分配活动与分配关系。企业财务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要素的分配活动;二是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活动。企业财务关系也就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
2.5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论
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具体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个方面。唐与仕(1987)提出用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来概括财务的本质,认为“财务活动是企业在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的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包括资金的投入与退出、资金的耗费与补偿资金的收回与分配等内容。财务关系是经济范畴,即社会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会和有关方面发生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财政的资金下拨与税利上缴的资金分配关系,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与结算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相互协作和商品交换而发生的资金结算关系,以及企业内部所发生的各种财务关系等”。张惠忠(2000)也赞同该观点,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应该表述为企业财务活动及其发生的财务关系”。
3财务本质理论的评价及启示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财务本质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学者们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认识不断深化和多元化。对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资金展开,如货币关系论和货币运动论,这样的理解是不完善的。随着财务本质认识的发展,对财务本质的理解又发展到“资金”层面,而后出现了分配关系论和价值运动论,财务本质上升到了价值层面的讨论。但学者们的研究也在一些方面达成共识,比如:对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既包括财务活动,又包括财务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财务关系;认同对财务本质的研究,不仅要从经营角度,还要从所有者的角度对财务进行研究,把企业财务细化到多种层次来纵深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复初.财务理论研究与发展.会计研究,1996(2):13-16.
“反映”是指按照反映论的原理,对经济活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对于将“反映”作为会计职能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反映”包括观察、计量、记录、归纳、综合、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在内,是深刻地认识客观经济活动的过程。即“反映”是对过去、现在的反映和对未来的预测,是对表象和实质的反映,是对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深刻认识。还有人认为“反映的过程就是把大量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的过程。”
“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资金运动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核算往往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经济业务事项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会计法》所规范的会计核算,主要限于事后核算方面的内容,即对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作出规定,而没有过多涉及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等管理会计的内容。
从上述“反映”和“核算”的概念中可看出,两者反映的对象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采用专门的方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依据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参与决策。两者的区别在于:1.“反映”比较抽象、概括,“核算”比较直接、具体;2.“反映”的范围大于“核算”,并且“核算”侧重于过程,而“反映”侧重于结果。
在讨论会计职能的过程中,究竟用“反映”还是“核算”的争议最初来自于对“观念总结”的不同理解,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还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或核算”。笔者认为,“观念总结”是指运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包括三层含义:1.利用观念上的计量标准和尺度(货币),客观、正确地计量和反映经济活动;2.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记账、算账、报账,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分析;3.对经济活动进行考核、评价,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将“观念总结”表述为“反映”源于马克思关于会计性质、作用的论述,因此用“反映”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既符合“观念总结”的原意,又能体现会计的本质,还能弥补采用“核算”的不足。
二、控制与监督辨析
从会计角度看,“控制”是指会计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应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驾驭或支配,即通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手段完成预期的目标。“监督”,一般理解为监察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反映来进行监察督促,使资金运动符合财经法纪和规章制度。监督一般应建立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利益冲突的基础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存在,也就不会产生监督问题。由此看出,“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也有联系:“会计监督是会计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与特殊的经济环境相联系的一种会计控制。”
笔者认为应将“控制”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其理由主要有:1.从词义上讲,“控制”所包含的内容比“监督”要全面,控制包括预测、决策、计划、监督、分析、考核等内容,而监督只是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2.“控制”符合马克思关于“过程的控制”的本意;3.“控制”比“监督”的要求更高。如果在《会计法》中将会计职能规定为“控制”(代替监督),在贯彻实施中就很难操作。同时,应看到《会计法》中的“会计监督”包括“会计的监督”和“对会计的监督”两个方面,从而形成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而单位的内部监督是靠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实现的。
三、会计本质与会计职能
会计本质上包括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控制系统两个子系统。会计本质决定会计职能,经济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能是提供信息,即“反映”;经济控制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加强经济管理,即“控制”。会计职能体现会计本质,“反映”主要体现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职能;“控制”主要体现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职能。因此,会计的基本职能应是“反映和控制”,它高度概括了会计内在的功能,揭示了会计的本质特征。
2.经济管理工作本质分析。
2.1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由于现今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决定了经济管理是一个发展极为客观以及不可逆转的动态发展过程。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知识、科技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不能一直停顿不前的发展自身的经济价值,其不需要跟上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以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可实践性。第二,经济管理的内容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动态发展,无论是经济管理的宏观内容,还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微观内涵,都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管理都必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而转变。
2.2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系统。由于经济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与范围决定了其自身工作运行的系统具备复杂性,各个管理要素之间不仅相互影响,还互相制约,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来形容当前的经济管理工作再好不过。
2.3当前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还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经济管理工作的动态性决定了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满足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还需要一个独特的平衡系统,该系统要求经济管理工作势必要不断符合社会中经济的不断变化。因此,本人认为,经济管理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态性,还要具备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系统性,从而使得其能够在本质上彻底的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运行条件。
二、经济管理在经济中的重要意义探析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收入大幅度上升,除了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控与广大群众离不开关系之外,还与经济管理工作的调控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笔者对经济管理在经济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适当合理的总结,发现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国家政策的辅助经济之外,对经济发展的动态进行不断调整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经济管理。其不仅能够对我国的经济活动中的动态发展工作,做出最为合理的分析,还能更好的调节国民经济社会活动,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管理步入正轨,减少了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脱轨”情况的发生。
一、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完整而系统地显现。第一,唯物史观作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恩格斯指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史的过程”,他认为,“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么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揭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第二,抽象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不可以用化学或物理实验去研究,不能靠单纯地感性直观,只能借助思维的抽象力去分析。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不是一种先验的或纯粹思辨的,而是历史的,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暂时性,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一般规律。第三,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种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和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又是统一的,研究的方法就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叙述就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的具体,这两种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第四,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从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范畴出发,在思维中具体化,即就是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方法是从事物的实际发展顺序去研究,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经济学中,逻辑与历史是相统一的。
二、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个人、厂商、政府或其他组织如何进行现实生产的选择,使得资源高效利用,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回报。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科学主义,在实际的经济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规范经济学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在具体的经济活动行为过程中会依据价值判断来做出理性的经济行为选择。实证经济学是采用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函数关系,构建一定的经济模型,通过这种模型进行一定分析来证明经济活动选择的可行性。第二,均衡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去分析某一时间点、某一特定市场中的某一商品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决定。考虑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在现实经济活动分析中常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第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完全抽调时间及其相关的变动因素,静态地进行经济现象的分析;动态分析法与静态分析法相反,是对经济活动变动的过程进行分析,比如分析某一时间内有关经济总量的变动以及相关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第四,经济模型分析和边际分析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就是运用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来建立一定的经济模型,然后去分析经济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边际分析法就是运用微积分方法去分析经济活动中的某一经济增量的变化,用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过程,其结果可以用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量的比率来表示,可以分析出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依赖程度。
(一)财务会计概述
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是货币。是对存在经济活动的经济体的经济数据整合分析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
财务会计是会计工作其中的一种,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传统会计基础上,以相关准则为约束,采用诸多方法对企业或单位经济活动中各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分析。整理结果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与管理上,为之提供数据信息服务,让企事业单位能够对企业或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准确的调整,实现更好运营。
(二)审计概述
审计是对财务会计具有监督检查效力的规范经济行为的财务管理手段。审计并不是依附于会计而存在的,有专设审计机构以及专职人员。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存在经济活动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确定经济体的运营情况。审计又可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二者区别在于审计执行者不同,根本目的存在些微偏差,但审计流程大致相当。
(三)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
(1) 工作对象之间的关联
会计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就产生了初期的审计。二者的工作对象是经济活动的财务资料。财务会计是对财务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将整理结果以财务报表形式反映出来,供单位运营使用。审计是对财务资料进行审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时做出处理以保证财务制度的落实以及企事业单位经济的安全运营。早期审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对象的一部分。随着审计的不断发展,其对象逐渐扩大,但并未包含所有会计对象,并且与之还存在一些区别。在如今的审计与会计的发展中,审计对象不仅包括会计工作所有对象,还存在更多内容,如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真实性等进行监督审查。审计对会计同时起到监督作用。由此看来,二者工作对象可大致概述为“被包容一大致相同一包容”的一个动态发展关系。
(2) 工作职能之间的关联
财务会计本着统一管理原则,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监督,审查经济利益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审计本着独立客观的原则,对已发生经济活动进行严肃审查,判断其合法性。此处应该注意的是,财务会计工作中只有监管部分的工作与审计职能相当。而会计监督仅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工作,并且审计监督反过来对会计监督又可以产生再监督。二者都是为了加大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创造更多经济利益。
(3) 业务之间的关联
财务会计的管理要依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审计工作不仅需要真实的会计资料,还需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如此才可以进行客观正确的审计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在正常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要依照国家以及单位的要求进行财务资料的核算,记账;审计要参考财务资料对财务会计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审查,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二者都需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作为基础,否则工作开展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1)产生条件不同
当人们在劳动成果富余时产生对其管理分配的技术需要,就刺激了会计的产生。早期的会计是对劳动成果的计量与记录。生产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高要求促进了会计独立。而审计是在会计产生的基础上,为满足对会计活动的监督管理应运而生的产物。早期的审计是经济体内部选取负责人进行经济与会计活动的监察,后又发展到聘用外部人员进行会计资料的审计监督。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尤其是“甩手掌柜”经营形式的出现,聘用独立审计机关或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急切需要,因此审计开始成为独立职业。
(2) 责任不同
财务会计的责任是整理反映出真实经营资料,促进经济活动高效稳定进行。审计只负责审计报告的客观真实,对会计工作的合法性负责。
(3) 方法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方法包括财务资料核算、分析与检查,通过完整核算体系对财务资料进行核算汇总,为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营提供所需资料。审计方法包括了方案制定、资料审查、对象选取与评价、审计报告设计与提交,最后还要判断会计活动的合法性。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同之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暂不做论述。
三、怎样正确对待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1) 明确对本质的认识
虽然二者目的相同,但是本质上却存在差别。财务会计和审计的本质,一为理财,一为监管。财务会计的监管要以货币计量为基础,范围上存在局限性。审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全方面审查,范围涵盖经营活动整个过程,帮助发现问题并应对,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 掌握二者的动态发展关系
如前文陈述,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动而变动。二者是相互监督、相互影响还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都取决于经济发展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与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明辨二者关系不混淆,可减少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开展与提升过程中问题的杂合,提高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发展速度与效益。
(3) 加强对审计与财务会计的监督
审计又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若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无法得到保证,联合领导甚至是审计人员做假账,占取经济利益,财务会计与审计的监管职能无法得到体现,更为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加强对二者岗位的监督以及对专职人员素质的提高教育,对于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的进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摘要〕 现代经济正义的实现面临着经济运行与伦理价值诉求相疏离的困境:一方面是经济的片面发展造成了对其他正义价值的忽略或损害,导致“物化”、“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执着于抽象道义层面对经济活动的指责与干预,导致经济制度与决策上的技术非理性,经济正义难以伸张。如何通过人类的实践理性尽可能消除现代经济中资本对人性发展的扭曲,应对经济世界中多种价值目标的冲突,均衡各种价值目标并通过经济技术转化为现实有效的经济制度、政策力量,是现代经济正义需要面对的时代挑战和现实任务。
〔关键词〕 经济正义;经济伦理;道德目的性;经济规律性;正义价值;经济表达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41-06
〔作者简介〕谭亚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 611130。
一、经济正义的实践要义——道德目的性与经济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预期能否兑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的运行状况,正义作为实践的价值导向必然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及其所包涵的各种要素、关系、结构、机制的总和,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实践活动,随着文明的推进而不断丰富、扩张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其运行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同时,经济活动虽然产生于人,但已形成了一个外在的、对应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具有客观性,有自身运行的规律,以经济必然性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相当的支配与影响。经济的主体目的性规定了经济活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正确性和方向性;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经济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及其实施效果,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律是目的的客观依据,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这个目的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客观规律;目的是规律运行的主体归宿,客观规律如何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因此,能否促使经济朝着人类既定目标迈进,取决于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诉求与经济运行的客体规律能否统一。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是合宜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经济是正义的?通过如上对经济实践角度的哲学解读可以得知,这既取决于人们的经济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是否人道(道德),同时还取决于人们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具体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此为经济正义的题中之义。“经济正义”就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通过把握社会经济规律,将促进人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系列价值理念往经济世界渗透,并外化为现实的经济原则和经济制度规范、决策,从而引导和约束经济行为及经济活动,使之符合人性发展和社会完善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经济正义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功能:首先,经济正义是一个批判实践的范畴,它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哲学反思和意义追问,不断审察当下经济生活世界的“不义”,并提出合宜的价值主张和要求,以不断完善和超越现有的经济方式和经济理念;同时,经济正义还是经济实践的范畴,其价值诉求需要通过系列经济技术行为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目标、经济制度以及公共决策。总之,经济正义的实现就是经济合道德目的性与合经济规律性相统一的实现过程,经济正义不仅要关注经济实践目标的道德正当性与理想完善性,还要关注经济正义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现实合理性,以及经济行为、经济制度与决策的技术合理性。
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外在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商品世界),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并以经济必然性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经济世界的运行中,价格、供求、货币、利润等一系列运动指标,遵循着自成一体的规律而运动。经济领域中所依循的客观规律包括:一是经济活动整个过程的规律,包括经济活动手段的规律、经济活动对象的规律、人以手段作用于对象活动过程的规律等等;二是经济活动组织方式的规律,主要就是经济制度(体制)的规律。人的活动必须符合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条件。而这些规律,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则主要是以财富增长为核心,以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作效率为标准,通过商品价格、货币、利润等量化指标得以考察的。
一、经济利益的对立与竞争是保密活动的深层本质与根源
保密实践作为主体求生存、保安全、谋发展的社会运动和特殊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主体追求自身物质经济利益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构成了保密的深层本质和基础,而保密服务于经济,并为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和内在动力。
(一)经济利益的对立与竞争构成保密实践的深层本质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地位不同,经济利益也不同,他们之间往往是对立与竞争的关系。除此以外的其它社会集团,如企业、国家等利益主体之间同样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对立与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各利益主体一方面积极争夺各种经济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另一方面也想法设法获得对方的经济秘密。这样,利益主体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和竞争就表现为对自己经济秘密的保护和对竞争主体经济秘密的窃取之间的斗争。
在商品经济中,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被商品化,各利益主体的经济秘密等都成为不宜为外人所知的商业秘密。利益主体的商业秘密包括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知识(如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计、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经营信息(如企业的发展规划、营销方式、货源客户、谈判底盘等信息),它们是利益主体的无形资产,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对利益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一定意义上说,利益主体保住了自己的经济、商业秘密,也就保住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住了自己生存、发展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反之,利益主体就丧失了核心竞争力,就会给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隐患。所以,利益主体保守住自己的经济、商业秘密,是在与其他利益主体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关键。
由此可见,经济秘密源于资源稀缺,保密活动源于经济活动,各利益主体经济利益的对立和竞争构成了保密实践的深层本质。
(二)经济利益的对立与竞争决定保密实践的发生发展
保密的前提是有秘密存在,而秘密是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在原始社会中,为了维持氏族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氏族部落的成员总是把满足全体成员生存需要之外的剩余产品和稀缺资源隐藏起来,不让外人发现,从而萌发了最早的保密意识,产生了最早的秘密事项和保密活动。保密意识的萌发、秘密事项和秘密信息的出现和保密活动的产生,表明了原始社会不同氏族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和竞争。
到了奴隶社会,随着金属工具的发明和运用,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者的产品也开始变为商品。这又导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为了防止同行的竞争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商人们往往把自己的商业定价与成本等视为秘而不宣的商业秘密,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同时,手工业者在长期的工作中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和技术诀窍,他们视这些技能和诀窍为自己生存的根本事项。为了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手工业者把自己掌握的生产技能和技术诀窍作为不可外传的商业秘密,进行严密保护和严格控制,只允许它们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并逐渐形成了父传子承的保密方式和传统。在这一时期,作为商业秘密的成本信息和技能诀窍只是在父子之间、师徒之间等很小的范围内传承,商业秘密处于静态阶段。尽管如此,与原始社会相比,这一时期的保密实践,无论是保密意识还是保密方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发展同样根源于利益主体(商人、手工业者)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和竞争。
在封建社会晚期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商业秘密进入动态阶段,开始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被秘密持有人在有限范围内有偿地转给他人使用。到了近代和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化大生产及国际经济技术贸易的空前发展和高技术的大量涌现,技术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商业秘密的范围与内容不断扩大,逐渐由技术秘密扩展到管理秘密、商务秘密、经营秘密等。同时,商品由早期的社会供应量不足,到供应相对丰裕,整个社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商业秘密在竞争中的价值日见凸显,因商业秘密被窃取或者商业秘密泄露等引起的商业纠纷日益增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这种情况一方面促进了各利益主体保密措施和手段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促成了保密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保密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从原始社会保密意识的萌发到现代社会保密理论体系的建立,从单纯的物品隐藏技术到综合的保密防范措施,从对稀缺资源和商业秘密的武力争夺到保密法律体系的建立完善,人类的保密实践不断丰富发展,而推动保密实践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和竞争。
二、一定的经济条件构成保密实践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一)保密实践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物质条件
保密以秘密的存在为前提条件,最先的秘密是稀缺的自然资源或者剩余产品,稀缺产品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价值而数量又十分稀少的自然物质,剩余产品是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无论是稀缺资源还是剩余产品,都是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或经济活动分不开的,没有人类的生产活动或经济活动,就没有稀缺资源和剩余产品,有了生产活动,稀缺资源才显示出它的存在价值,生产水平得到提高之后,才有剩余产品的出现。有了稀缺资源和剩余产品,才有保密意识的萌发,也才有秘密事项的形成和保密实践的产生。由此可见,保密实践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物质条件。
保密实践的发展过程同样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物质条件。推动保密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利益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和竞争,不断革新的保密技术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在保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保密理论和法律体系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更是离不开由以产生的经济物质条件。综观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和人类保密实践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看出,保密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和水平有多高,人类的保密实践能力和水平也就有多高,人类物质生产的速度、广度和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保密实践的速度、广度和程度。
(二)保密实践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物力财力的持续支持
保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一定的条件,需要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一是安全保卫工作。保密离不开安全保卫工作的有效保障,如对要害部门、部位,会议以及重要国防保密工程、设施的保护,重要产品的制作、运输、使用、存放等运行环节,都离不开安全保卫。在对保密的安全保卫中,安全保卫人员的雇佣、安全设备设施的购买等都需要一定的财力投入。二是保密技术应用。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码通信应用的领域增多,密码更加复杂,使用密码通信,防窃听、防窃照等技术产品,不断增加了保密的成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密技术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对新产品进行保密技术分析,增加新产品中的保密技术含量,以及开发新的保密技术等,也都需要物力财力的支持。三是组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立专门的保密管理机构和组织以及对保密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四是必要的经济手段。人是保密的主体,在秘密信息的开发及传递过程中,都有人参与其中。人员负有保密的义务。然而,人员不可能一直被限定在保密部门,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保密岗位。要让这些曾经接触秘密的人在离开秘密岗位之后,继续甚至终生负起保守秘密的义务,就必需使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对其进行补偿。
三、保密实践是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动力
(一)保密是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的持续有序发展,是企业和国家的共同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各利益主体总是想方设法获得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市场竞争中,保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保密就是保生存、保市场、保地位,只有保住自己的商业秘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推动经济持续有序发展;对于民族和国家来说,保密就是保尊严、保、保安全,只有保住了自己的经济秘密,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主动、抢占先机,才能推动本国、本民族经济社会的持续有序发展。
(二)保密是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重要动力
保密是经济持续有序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主要表现在:规范化、体系化的保密法规与制度,包括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物权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法等,它们作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经济社会长期稳定、持续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体系化、信息化、高效化的保密工作网络,是经济建设持续有序进行的重要情报支持和信息平台;广泛深入的保密宣传教育,是增强国民保密意识、促进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激发企业经济能力增长的精神动力;普及保密技术知识,推广运用先进的保密技术,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保密防范手段;保密督促检查和查处失泄密事件,及时堵塞泄密漏洞,可以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保密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必然推动经济建设持续有序地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保密对经济的发展也有负作用。保密活动的广泛开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研、生产和工作的程序,降低了工作效率,耗费了人力物力资源,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垄断和高利润产业的经济壁垒,常常迫使人们重复研发、重复生产,而从整个社会和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看,这无疑是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由于人们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限制,保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偏激行为,出现多种失误甚至错误,如定密主体宽泛、责任不清;定密标准不清,宽严失当;保密范围模糊,任意夸大;重定密轻解密,一密定终身现象比较严重;定密程序失范;等等,所有这些不仅给保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而且直接干扰、影响和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怀彦,巨乃岐.军队保密文化建设[M].金城出版社,2011(99).
2.巨乃岐,王恒桓,田华丽,欧仕金. 军队保密文化研究的价值探析[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1).
许多会计理论界人士认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必死抓住会计的本质即会计是什么不放,而应该从会计的假设、会计的目标出发,去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但现在又出现了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的新思路。他们从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实例中得出结论:西方没有从会计的本质入手,但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亦或较中国更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因此,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完全可以不去深究会计的本质。但这种观点忽略了这样两个事实:
一是会计本质不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不等于会计本质的研究不重要。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不否认以会计假设、会计目标或会计环境为理论研究的起点有其科学性,但是以它们为起点建立的理论体系,与以会计本质为起点建立的理论体系中会计本质的地位的重要性是相差无几的。例如,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时,对会计目标的确定毫无疑问要基于对什么是会计的研究。可见会计本质无论是不是逻辑起点,对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美国《现代会计手册》在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并没有因为其理论体系的起点不是会计本质而摒弃了会计定义的研究。西方关于会计的定义也同我国一样,存在着很多观点,例如“商业语言论”和“描述性艺术”等等。
二是会计本质不重要的观点,没有考虑到会计本质的认识对会计实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会影响会计实践中侧重点的不同。例如,持“管理活动论”的人员会注重利用信息进行管理;而持“信息系统论”的人员则侧重于提供信息。实践重心的差异将会使实际工作产生诸多的混乱。
综上所述,会计本质无论是对理论的构建还是在指导实践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会计的本质出发,为会计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二、会计的本质在于量化
纵观会计定义的各种提法,其实质都认为会计是一种文字与数字的结合,是为管理提供情况的应用技术,只是在文字表达上存在某些差异。“管理活动论”的缺点是把会计与财务管理相混杂。“信息活动论”的缺点是只考虑了财务会计,而忽略了管理会计。鉴于此,笔者认为,会计应该被表述为:
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环节及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量化的一门软科学。
量化并不是简单的计量,是将事物予以价值表现,与软科学相对应,量化所运用的技术、方法、程序、模型涉及到高等数学、系统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容。量化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不仅仅指数据的输出,还包括量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对会计本质的界定,会计的主要职能可确定为两个:管理支持和提供信息。确定为管理支持而非管理,是考虑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会计人员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目前股份制的推广使得会计人员的“受托责任”地位越来越明显,此时的会计人员不应该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对内的职能是管理支持和提供信息,对外是提供信息。
上述观点的提出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量化作为会计的一个代名词,是同会计的本来面貌相一致的,会计工作无疑是一种货币表现形式的量的运筹。实际上,这一观点在“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中都有论及。“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过程,恰恰是量化的过程,而“信息系统论”中提供的信息正好是量化的结果。但是,这两大流派都没有从这一根本点加以论述。
2、经济活动的量化与软科学是相辅相承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包括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意味着会计所要研究的内容即量化的内容随之扩大。从生产过程中物的要素的量化到人力与物力的量化结合,从微观主体量化到宏观主体量化,从现在要素的量化到将来事项的量化,人力资源、社会责任、未来事项及自然经济资源配置的综合效果,已成为会计研究的重要内容。会计作为一门软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得到体现。
3、量化一词的使用,能体现出会计的职能:管理支持和提供信息。量化可分为一次量化和再加工量化。一次量化是指通常意义上财务会计中数据的得出;再加工量化则是为了决策的需要把一次量化的结果再进行量化。把二者作用中的重叠部分忽略掉,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说,一次量化可以提供信息,再加工量化的作用则是管理支持。另外,量化是信息处理与信息利用的高度结合。“管理活动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会计工作的重点不在于信息取得,而在于信息利用。实际上,如前所述,经济的发展将使量化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目前衍生金融工具中期权的量化就涉及到正态分布等一系列知识。所以,未来的信息处理并不是因为将由计算机全面完成而不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将和信息利用一样成为会计研究的两大主干。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都是一次量化和再加工量化的过程,而管理支持和提供信息,与信息处理、信息利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由此可见,量化能充分体现会计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