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20 14:41: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学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学研究

篇1

教育科学是与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进行的,无一例外,我国的教育科学与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近代社会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落后,实行闭关锁门的政策,国家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的迫害,虽然西方列强给我国造成了不可估量、难以想象的不利影响,但是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传播到了我国。我国也是一个教育文明古国,在过去我国与其他其他国家地域的交往密切,各种学术思想相互融会贯通,在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兼容并蓄,相互碰撞,相互促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的学制和课程自然而然地引进到了我国。中国早期师范教育也在此时应运而生。近代社会,苏维埃在许多方面给予我们效仿的支持援助。解放以后,我们效仿苏维埃实行了抛弃一切西方国家的教育科学理论。至此苏维埃教育模式在我国相当一段时间长期发展蔓延。我国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学提倡始于1958年,这时苏维埃教育模式不再适用,不再发挥原本固有的作用了,于是我国开始了长期的教育学探索道路。由于那时“左”的思想严重泛滥,最终我们自己的教育学体制树倒猢狲散,并为真正建立起来。十年的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危难。结束后,开始了相当长期的拨乱反正的运动,我国的教育学才迎来了复苏的时代。一个世纪以来,经过长期以来特别是过去的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硕果累累,取得了许多值得国人骄傲自豪的成就。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深刻认识到当前教育学科危机的隐患还是真实感受得到的。面对教育理论的诸多方面的需求和要求的背景下,我国现今的社会现实与教育改革实践必须遵循这一千载难逢的时代背景,然而对于解决攻克教育学科发展问题迫在眉睫。

2.我国当代教育学科发展的局限不足

(1)教育学科知识和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大教育论》的成功问世以来,教育学研究者把创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作为一项伟大艰巨的任务。而从目前来看,教育学科发展的缺憾主要有以下几点:认知论上的本质主义认识观和知识观,方法论上的思维范式。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如果二者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就会导致危机的产生。

(2)简单的“拿来主义”的弊端

教育学科发展不能一味地盲目借鉴,我们要知道引进国外的教育学理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帮助,但是引进的目的和动机不可能根本解决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努力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方案,建立不同的模型方法,不能出现概念体系和研究范式都是别人的,要有着自己的思维与研究范式,有自己的原创元素。

二、教育学研究概述

1.实践在教育学科的作用

简单的“拿来主义”与片面的学科知识体系是当代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重大问题。纯粹的研究方法领域、体系结构,借鉴和简单的“拿来主义”是根本行不通的。“本源的教育实践”才是最根本的出路。这关键要增强和确立实践关怀与立场,直面问题的症结所在。

2.教育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1)生成鲜活的教育学知识

“‘确定性”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简单的“拿来主义”这两种倾向在内容和话语上显示出“晦涩、艰深”的特点,这是脱离于生动的教育实践的,也从形式上疏远了实践理论工作者、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更要立足于现实,力求做到真实可靠,植根本土。教育学研究还要遵循研究者必须深入实践,必须承认教育发展的实践逻辑规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功能灵活的教育学体系的构建与教育学科地位的提升

在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以摒弃过于看重研究知识和学科逻辑体系的“确定性”。获得丰富鲜活的教育理论知识,需要把投身到教育实践当中。教育学科地位的提升要得益于教育实践需要与发挥学科功能。理论来源于实践,要想提升教育学科地位就要加强整体现实可操作性。

篇2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计;课程编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庆将于2016年上半年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省市,将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反映出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实的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内容和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剖析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季诚均认为大学课程设计包括大学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过程、理论取向、设计模式、大学教学计划编制、大学教材编写。[1]汪霞认为,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当人们的意图是要识别一种存在实体的各种成分时,便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重视微观层次上课程诸因素的安排,如学校各具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安排、实验设备与教具的使用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课程设计是在怎样的背景、理念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为什么要设计课程?二是课程设计究竟要设计什么?即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对“课程设计”做如下定义:课程设计是指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路线和方针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组织、编制和修订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

关于大学单门课程的设计,从理论角度,我们做了尝试性的思考,而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的课程如何设计呢?不仅仅是因为在“教育”两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为这样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课程设计的普适性规律认识上。基于上述对课程设计含义和教育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含义。它是指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对该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所进行的组织、整合、调整与编制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规定。如体现教师如何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属于公共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本内容,内容没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去学习也同样可以收获教育学类知识。那么,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期望,促进本科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生长。如果这个课程目标没有设置好,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教学中心和重心,教师在课程把握与教学中容易坠入“照本宣科”的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扮演好“导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按照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包含于教学设计。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教育学课程对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对于师范生而言,它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它又属于公共课、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导的,知识与现实问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即使这样,也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记忆,因为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进行考试的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指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在笔者担任教育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我们更多的是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某堂课的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对某门课程的若干堂教学目标的集合。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学校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的规定与文字描述:教育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师范类专业课程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问题

课程计划就是某一门课程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如课程内容讲解的进度安排、课时数的分布等等。就笔者任教的教育学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来看,实验实践学时才2分。这样的设计时间过少。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可以为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这里谈及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从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学校对本科生专门安排的实习学期。在该门课程设计时,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的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案等环节中需要不断深思与探索的命题。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章目节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进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应避免千树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讲授过体育专业专科生和生物专业、地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使用过两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杨小薇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基础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教材学理性较强,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作用更大。从教学的感受和专科生的学习状态分析,该套教材对于体育学专业的专科生来说有些偏难。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对地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教育学课程时,就改用了王彦才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凸显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而减少对学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来教师岗位中会有一些实际帮助。实践证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对滞后性。第一,从编著教材的想法到编委组的成立,到编写,再到出版发行,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这个时间大致有1年左右,这客观上造成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编写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育学课程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应适度超前,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只有适度超前才有可能弥补“时间滞后”造成的毕业生知识与技术的老化,才能将所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2]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问题

在高校里,大学教师是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高校里,学术领域一般是指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它们对高校课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约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训练(即教师所接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训练)是对课程编制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十分重要。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它属于怎样性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如何影响着该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时候既要求理论知识的呈现,也要求实践环节的体现。教师的课程评价既要有对课程本身设计的评价,也要有对其自己设计课程能力的评价。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DeeFink在他的《创建深刻的学习经验:一种大学课程设计的整合方法》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的大学教师都成为学习经验的设计者,而不是继续做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教育学课程标准应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课程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去,以此把它作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纲领性的文件。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赋予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课程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课程任务指标的表述形式,是指导课程设计的准则。从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分析,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一般源于两个标准:一是关乎于人的标准;二是关乎于国家的标准。由此推之,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自然也应遵循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标准。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标准。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课程的实践环节。因为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

在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安排适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如教育学教材中设计了教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教育学教师可以把写好一份教案作为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写法。写教案是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课程设计时,需要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对课程内容做适度的调整,这样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帮助。同理,如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安排几节课让本科生来讲课,通过教师评课、学生讲课、学生评课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可以在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进行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安排在学校安排的实践周或实习学期,平时都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施良方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课程问题的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材的编写、使用和修订问题。丁念金指出,各种教科书都应该注意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化产品,教科书在结构上应该体现课程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第二,教科书的纵向的形式结构采用单元的形式比较理想。第三,教科书除包括主体性的内容外,还应有大量的附带性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一般应该比较厚。[5]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果的检验,学校对课程评价的标准更科学才能有效检验课程的实验效果。在课程评价的环节,笔者任职的学校增加课程实习成绩或实践教学的权重,在保持理论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略向本科生实践课或实习课成绩倾斜。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过体育专业、地理专业、生物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2014年秋季后,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改变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没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为不及格。这样的考评方式加重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为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发展。

作者:王琳博 艾小平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105.

篇3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属基础理论研究范畴,多少年来,人们不懈地在此领域耕耘,深深体会到其过程的长期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一门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首先在于它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

关于对象的研究,许多学者都曾进行过归纳和综述。我们认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根据时代特点可以总体上分为两种:传统主流观点和后现代观点两大类。

一、传统主流观点

第一种,我们将它称之为“活动说”或“过程说”。这种观点立足于从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出发,研究教育管理的过程及规律或教育管理的活动及规律。在我国,一般人认为教育管理是由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部分构成,故对此问题的研究又要分二个层面,即广义的以整个“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工作规律”为对象;狭义的以“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工作规律”为对象,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等等。类似这种观点,我们可以罗列出种种已出版的教育管理学和学校管理学的教材或专著,其提法大同小异。

第二种,我们将它称之为“现象规律说”。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大都秉持教育管理现象规律说。譬如,刘文修先生认为:“教育管理包括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工作。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这些管理工作的科学理论和行动规律的科学。”张济正先生则以一种“二元系列式结构”的论述方式阐述了其看法。他认为,“教育行政学应以国家教育行政组织对各类教育事业与所属教育机构进行有效领导和管理活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

第三种我们将之称为“问题说”。这种观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济正先生就提出了这一说法。他提出“学校管理学研究学校和学校教育领域中的管理问题”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教育行政学则是探讨国家和政府及其所属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问题。吴志宏教授也曾提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并进步提到“教育管理学是以学校组织的管理为核心,并探讨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

第四种观点我们称之为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是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中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对象学说。从有关的资料来看,张济正先生较早提出了这一观点。他在《学校管理学导论》中写道:“学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存在于学校现象的领域之中,是有关这一领域内的管理方面的特殊矛盾性。”黄云龙、安文铸他们是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的主要倡导者。黄云龙认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泛泛而谈的所谓教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而只能是教育管理的特殊矛盾性。并且认为“要确立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还需要从与其他各相关学科的比较中揭示出它的特殊矛盾性”。他明确提出,“教育管理学的特殊矛盾性就是教育系统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资源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的运动规律。我们构建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就须紧紧把握住‘教育资源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个特殊矛盾性,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

二、后现代观点

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杨天平教授,他认为,"总而言之,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宏富的、多样化的变动发展的概念,它遮蔽了教育管理的一切过程和一切范域,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在空间上覆盖全球,在内容上涵指所有教育管理要素,在范围上包括各类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既可以撷取其某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个问题、一个侧面、一个过程作为对象也可以取其整体作为对象。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是一个长时段大空间的概念,又是一个融研究内容和目的于一体的概念,还是一个不断衍变日趋多样化的概念。作为一门科学的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的整体为其研究对象,它追求的是从整体上剥去教育管理现象的虚饰,在终极真理的层面上窥秘和揭盖教育管理的本真,从而实现对教育管理认识的整体突破和在教育管理实践与行为上的统一超越。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合杂多的概念,其学科研究应取民主宽容开放的家园式态度,在全球、全社会的范围内平等地思考问题,平等地对待各类教育管理客体以及作为对象性的主体自身,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等手段加强主客体间及各自内部的理解与信任,激励并焕发对象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任何企求统一抑或是将其割裂开来抓一点不及其余的学科对象思维都无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试图打破“中心―――边缘”两极框架的理论旨趣正在对教育管理学研究产生某种微妙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天平.教育管理学学科概念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版),2002(1).

篇4

引言:特殊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身体上的不方便可能不能像正常的学生一样上学学习,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发展可能受限因此需要老师带着同学来进行适当的训练,可能有些同学因为身体方面的缺陷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不如正常的学生,因此心理可能也会可能不像其他学校的同学阳光,因此需要特殊教育的职业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敞开心扉,为学生未来良好的发展打基础,通过合理的特殊教育让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积极的迎接学习的生活,和其他同学和睦相处。

一、特殊教育的现状

1.特殊教育的教职人员不足

我国的教育领域殊教职人员的不足不利于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很多老师觉得特殊教育这个工作岗位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技巧和学生进行相处,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可能性格古怪,如果聋哑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技巧的沟通,因此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当前的特殊教育工作,这样特殊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从而让特殊教育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教育,这样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心理问题严重,身体有缺陷,这些学生可能会更加自卑,觉得不如别人,这样的教育现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来讲不利于他们以后就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2.特殊教职人员较少,由许多其他老师代课

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比较少,因此需要从其他学校安排老师过来进行教学,而其他学校的考试习惯了他们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自己一个人主导课堂,把整节课都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比较好的,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想把自己头脑里的知识都让他们学会,整个课堂都被他们主导着,可是他们没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身体有缺陷的同学可能不能很好的对老师讲述的内容加以理解,另外如果一节课四十分钟都让他们集中精力去听课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老师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更低。许多聋哑学生还有失明的学生更不能很好的上课,不是专业的特殊职业教育的老师也不会手语等特殊教育方法,因此,小学生上课思想神游,讲台下的小动作是传统语文课堂中常见的问题,甚至有的聋哑学生自暴自弃放弃学习。所以,解决特殊教育领域老师的短缺问题迫在眉睫,更需要在岗的特殊教育的老师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激发身体有缺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积极的去学习,和同学良好相处。下面就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具体方法策略:

二、促进特殊教育发展的方法策略

1.增加对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

传统的教育方法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学生来讲不受用,而特殊教育领域的老师又比较缺乏因此需要国家对特殊领域教师数量的增加,这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进行奖励,让特殊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增多,让很多老师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应该让教育领域对于特殊教育的设备配备齐全,增加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职业培训工作,让老师拥有更多的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相处的方法,让老师有更多的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让聋哑学生,失明学生或者身体有其他缺陷的学生能够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当中,也能够和正常的学生一样获得良好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够像其他正常学生一样进入工作岗位。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多媒体应用到课堂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些老师习惯应用的教学方法,他们只想着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給学生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他们整节课整节课的讲不利于他们掌握知识,但是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应该进行适当的课堂创新,针对身体有缺陷的不同同学的状况进行课堂教学,如果班级里失明的学生比较多,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然后学生感受学习的美好,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节课时老师可以把这节课的内容用多媒体按段落播放出来,需要老师重复多播放几次,因为他们看不到课文的内容,老师需要耐心对待他们,直到老师提问学生他们可以自己回答出来老师提的问题,然后失聪的同学看着课本,老师让他们朗读出来,失明的同学听着他们读的内容,老师就要作为中间协商者让失聪的同学和失明的同学之间进行积极配合,然后失明的同学听着失聪的朗读发现他的错误并且指出来。要注意的是这个同学朗读完成以后其他失聪同学也要有顺序的指出他读音不对的地方,这样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到了课堂中,上课的积极性更加高了,他们的自卑感也会降低,而且还可以巧妙的把不同缺陷的同学积极让他们进行配合全班同学一起合作,老师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师积极的利用多媒体不仅减轻了专职教师的任务量,还让同学学习到了知识。

2.利用游戏方法,激发学生上课的欲望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可能上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作为特殊教育的职业老师就要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能够和正常的学生一样学习,如老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让不同身体缺陷的学生互补,老师可以玩猜字的游戏,如对失明的学生老师可以让失聪的学生读出文字,然后让失明的学生去解释这个字的意思,然后老师作为法官进行判断,对这两个学生进行评论。另外,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识字让失明和失聪的学生相互配合,通过师生的配合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配合,学习好知识把身体缺陷进行客服,还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让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能够和其他正常的学生一样积极发展,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

总之,国家应该积极重视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把身体有缺陷的学生的心扉敞开,学生积极交往。但是要想得到好的效果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特殊教育领域现在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通过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让特殊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让老师和学生能够和睦相处,让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勇敢放开自我,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丽清.体育人文社会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15 

[2]周晓林.语义激活中语音的有限作用. 见:彭聃龄主编. 汉语认知研究.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 159-195 

[3]崔耀.心理语言学.见: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00~431 

篇5

最早的“循证教育学”概念在1996年被提出,在当时循证教育学的研究重点是:教师基于经验进行教育教学而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知识,教育研究者则注重对教育知识的研究而缺乏教育实践,循证教育学的研究为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可能。针对循证教育学的概念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释,但学者们都一致认同循证教育学是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沟通的基础理论。在笔者看来,尽管论证的角度不同,但无疑循证教育学立足于科学的论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很好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相结合,将受教育者、教育评价者乃至整个教育研究领域相结合。

(一)循证教育学数据分析构成要素

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具体的要素构成上,需要采取定性分析,形成基本的数据模型,并以此为证据开展深入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基于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认识,是能够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的。教育研究是在教育工作中发现教育的规律,通过归纳、总结和提炼得出的系统化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在教育对象的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不同阶段、层次的特征,因此教育理论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普适性,也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可能产生的脱节埋下伏笔。教育实践是在教育活动的内在逻辑基础上产生的,是理论指导下的以人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本研究基于循证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形式,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搭建一个可以沟通交流、融合的新平台。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阐释

循证教育学视域下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因果关系。如果以循证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则主要研究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证据来源和证据分析。教育理论相对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教育理论反映着教育的规律性,是既定的已经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的内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证据来源变性更大。我们不妨以文献检索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等数量情况来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线性数据表象,统计情况见表1。分析2015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文献检索数量及应用数量,可以发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证据来源的差异性———教育理论关键词检索次数和教育实践的检索次数差距最为明显,可见教育实践的证据来源较为丰富,而相对于研究文献的数量形成来说,教育理论内容的文献具有相对多的数量。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为关键词的文献检索在2015年有136篇,涉及的学科领域有18个,说明文献检索方面的证据来源还是较为丰富的。按照表1推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学科内容和研究方向上具备学科交叉性和互惠性。对于循证教育学的研究情况,我们按照文献检索及关键词检索统计了2002年至今近13年的论文篇数,并绘制了图1。由图1可知,2002—2015年,循证教育学相关的文献检索数量共有45篇,而2010—2015年以其为关键词的文献检索数量仅有7篇,可以看到循证教育学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少的。单从文献的检索状况来看,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据来源是不足的,亟待丰富。从目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来看,从脱离走向融合需要一定的现实依据。研究者应该通过教育经验和价值理念等多方面,提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关度。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离

教育理论是教育研究者对教育过程研究得出的结论,但这样的研究会因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影响而存在局限性,理论的研究可以超前或者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脱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二是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理论存在着排斥的现象。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表现

教育理论分为基础教育理论和应用教育理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味着只有在教育实践检验中才能够确定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发展的作用。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矛盾,两者既相互依存又各有发展轨迹,按照各自的逻辑起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离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理论不能满足发展中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落后于实践。过程教育哲学反对机械的、僵化的教育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发展变化和内在相连的有机整体[1]。教育理论本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理论知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的需要。基础教育理论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框架,成为教育学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应用理论是从教育实践中得来的理论知识,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学术界一般偏重于对基础教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对教育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在应用理论缺失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研究者将教育理论神秘化、高深化的现象,使教育理论成为高不可攀的东西,艰涩难懂的理论讲解使教育应用者很难读懂,更难运用这些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了[2]。教育理论不能满足教育实践还表现在普适性的教育理论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多彩的实践。随着全球一体化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单单依靠普适的教育理论将很难适应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发展与循证才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达成融合的关键。2.教育实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排斥教育理论的现象。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离的现象不仅仅由于教育理论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还在于教育实践固有的惯性及利益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也排斥教育理论。例如:很多老教师在教学中将会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对变化的教育环境视而不见。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育中经验主义是割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行业中存在着研究者与实践者分离成两个阵营的现象,也是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相排斥的表现。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而人是一种可能的、开放的、成长中的复杂性存在[3]。教育实践者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教育理论,却将理论研究的任务转交给专门的“闭门造车”的研究者,从而导致不能在现实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分离现象在教学中就使得教育实践往往忽视甚至排斥教育理论的应用。但多层次、多序列的教育理论必定具有多样的功能、内容和形式,既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观念的指导,又可为他们提供可操作的程序规则[4]。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原因

笔者认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脱离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1.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专业化的教育理论研究使教育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但绝不完美。那些后时代的高深教育理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接受教育实践的检验而束之高阁,其结果只能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渐行渐远。“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理论的探索和发展推动着经济技术的革新,人们膜拜于理论巨大生命力的同时也固定了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将理论凌驾于实践之上,盲动抑或盲从于理论的教条应用。教育理论研究的不均衡也是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相互统一的关键原因所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随着社会经济变化而相机抉择,因此教育理论的研究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侧重,在兼顾应用的同时还要考虑教育理论的后续延伸,要系统化、科学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2.教育实践者对教育理论的重视不够。教育活动有其特殊性,是针对人的活动,因此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十分重要,但是经验主义的错误认识也时常在教育实践者身上出现,对经验的过分依赖就会导致一些教育实践者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单凭教育的经验进行实践,割裂了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教育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研究者本身就是被研究的对象的一部分[5]。另外,由于教育实践者自身素质、能力的不同,导致其不理解教育理论的实际内涵,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片面地运用教育理论,甚至错误地运用教育理论,导致教育理论达成的效果欠佳。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来源的基础,不论是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还是实践者,他们所有关注、研究和探索的领域都是教育的过程,然而脱离实践过程的教育研究都是“缘木求鱼”、不切合实际的。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教育实践过程的观察、对教育现象的客观把握的基础上,仅仅在图书馆中进行以往学者著作的拜读或者纯文本的探索而罔顾现实,往往会偏离理论研究的方向,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渐行渐远[6]。而循证教育学就是利用客观证据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搭建桥梁,倾向于实证分析的循证教育学把理论研究者从书本中拉到教育第一线来,进行教育实践领域的探究。“循证教育”旨在使教育者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谋求专业智慧与实践证据之间的融合,其方法论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跨学科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上[7]。

(一)以教育理论为基础提炼出实践应用理论

循征教育学研究是通过研究者的实践活动探索科学的证据,通过证据为理论提供支撑,并以构建的理论来指引实践,真正达到教育理论从实践中来,进而指导实践的效果[8]。基础教育理论和应用教育理论一般被看作是教育理论的两个分支,而通过提炼与总结将基础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将教育现象纳入教育研究之中发展出实践应用理论,这就成为循证教育学搭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第一步。在循证教育学的视域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运用循证教育学方法使研究者深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实践,分析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在不同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认真把握,教育研究者才能真正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于应用的教育理论。二是使教育实践者回归到教育过程的研究中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两层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不完全是同一批人,这就导致了教育理论很难真实把握教育实践的变化,教育理论超前或滞后于教育实践。循证教育学理念就是将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融合,教育理论应用者通过现实教育活动提炼适合现代教育的应用理论。循证教育学就是需要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实现教育的评价与反馈,这关系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融合和促进的程度。因此,按照循证教育学理念,一种教育理论是否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该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所达成效果的好坏。

(二)以价值认知整合的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升华

循证教育学主要致力于改变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两层皮”现象,真正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促进现代化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在真实、可靠的多元证据基础上,依照实际教育情境开展教育实践的循证教育思维,较之以往教育学中的应用理论真正缩短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9]。基于循证教育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统一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研究者实事求是地按照循证教育学的研究程序进行教育理论的证据分析。根据循征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将教育理论中的证据进行不同的分类,并要求分类中的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者进行充分沟通,就教育理论的应用以及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证据进行合理的判断,达成共识,然后教师再依据证据进行教学调整。在循证教育学中教育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受教育者的日常表现,而是对受教育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外在环境以及心理、生理变化等进行分析取证,通过全面的证据调研进行总结提炼。其次,要有全局观。循证教育学的研究需要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的配合,不仅包括教务部门,学校学术发展的科研部门,甚至学校的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都需要参与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循证当中[10]。最后,在循证教育学的应用中更要平衡好研究者、受教育者、管理者及实践者之间的关系[11]。通过循证教育学的研究为教育理论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案例和实证分析,让受教育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融合点;同时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协调方法,达成一体化共同发展的态势,为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指引方向,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引导教育理论关注教育实践。实践者作为教育理论的直接应用者,只有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自己的职业潜能,才能更好地依据证据来改良并发展出更加适合教育教学实践的新的教育理论[12]。

篇6

(1)学校音乐硬件设施现状分析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要与普通学校有区别。由于特殊学校教育对象是残疾学生,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是由教学设备和康复训练仪器设备两部分组成。学校配备的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直接对学校实际办学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聋哑学校中,国家配备音乐硬件设备的标准是:律动教室,一架钢琴,套架子鼓打击乐器、一套电声乐器、一套音响、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一组练功垫。在培智学校中,国家配备音乐硬件设备的标准是:语音好康复训练室、三台以上电子琴、一套音响、一套奥尔夫音乐教具、一套蒙台梭利教具。在盲校中,国家配备音乐硬件设备的标准是:专门的音乐教室、三把电吉他、三架以上的电子琴、一把电贝司、一套架子鼓、两台校音器、三套音箱、三把二胡、一架古筝、一把琵琶、一架扬琴、一把中胡、一把大提琴、一套竹笛、一把中阮、一把大阮、一套电鼓。

(2)音乐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在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程设置现状方面,调查显示: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中,市级的学校在音乐课程安排基本都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但在县级27%的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程设施节数低于国家有关规定,往往表现为实际上课情况与功课表上课节数不同,音乐课被占用情况时有发生。市级盲、聋哑学生每周课时数为2节,每节35分钟。智障学生每周课时数为2至3节,每节35分钟。音乐教师每周总课时数为10至18节左右,除了按时上音乐课外,音乐教师还要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算在音乐课时中。开设课外活动小组的主要目的是便于音乐教师发掘特殊儿童的音乐潜能。经过访谈得知,开设兴趣小组最主要原因在于应付各种演出比赛。

在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材使用现状方面,通过调查,广西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中,音乐课使用教材情况如下:有25%的学校没有配备统一的音乐教材,主要以县级的特殊教育学校为主。市级的学校大部分能按照国家的要求配备统一的音乐教材,但是在调查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市级学校在拥有统一音乐教材的基础上,35%的音乐教师却没有按照音乐材料来上课,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重新组织音乐课程内容。在教师访谈时,一位教师这样说到:“由于学校各方面客观条件、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统一的音乐教材在内容知识点上很难把握,在具体实施上会遇到很大困难。从学生的上课状态来看,也没能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兴趣。”各个特殊教育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本音乐教材。

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师的待遇方面情况,广西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他科目教师工资待遇持平,但是校领导在音乐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对音乐教学设施的购买量不足、用于音乐活动开展的经费明显少于其他学科、对音乐教师的奖励少等方面。学校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会导致音乐教师们在教学中缺乏积极性。很多音乐教师在访谈中提到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上完规定的课时后,,还要组织学生排练课外活动,参加比赛等,获得优异成绩后,学校未对教师发放额外补贴的占65.4%。得到过补贴的教师也普遍认为补贴额度太少。学校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了教室上课积极性。

二、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广西所有的特殊教育学校里都存在着用于音乐教育专项经费少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音乐教师的培训机会明显少于其他科目教师;在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时,活动经费不足;用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设备的配备程度明显高于音乐学科;音乐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帮学生排练时,学校没有给予奖励措施等等。造成广西特殊教育学校整体音乐硬件设施匮乏,用于音乐教育经费不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学校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广西的特殊教育学校音乐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整体欠佳,主要表现在:很多音乐教师在最初选择从事特殊教育事业时,是出于被动,在问卷中关于“您最初选择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原因是?”这是一道多项选择题,76%的人都选择了就业压力小这一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师没有真正的意识到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因此,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教师观上出现了误区。在教育观念上,很多教师认为,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已经造成,音乐教育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科目,对特殊儿童的实际帮助不大。笔者在听培智学校的一节音乐课时,一名学生不愿意参与到音乐教师的教学中来,教师对于这种现象置之不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上完了这一节课。课后笔者和这名教师进行了访谈,问道:“为什么对那名学生置之不理”?教师的回答是:“孩子本来在智力方面就有很大的问题,这种事情在课上经常发生,音乐教师在其中起不到任何作用。”这位音乐教师把所有的责任归结于学生自身的缺陷,并未从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找原因,这种教育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三、促进广西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措施

篇7

一、引言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体育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提出特殊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残疾人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锻炼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1]。本论文通过对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阻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大同市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大同市城区培智学校为调查学校。其中,共调查体育教师6名,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3名、大同市城区培智学校3名。由于体育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残疾种类及等级。为了研究的顺利开展,本文研究的学生群体主要为听力与语言障碍的学生共170名。其中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130名、大同市城区培智学校聋哑学生40名。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藏书馆、大同市图书大厦等查阅了三十余篇相关文献,获得了有价值的理论质材。②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课题内容的需要,结合专家学者意见,设计了先关问卷,并邀请有关教授、领导对问卷内容进行了审查、修改。调查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检验方法,求得r=0.8241,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共发放教师问卷6份,学生问卷170份。③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2007,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师资力量现状分析

1)师资现状参加本次调查的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共6名。从年龄的分布上看,出现了断层现象。而且大部分教师的学历都在中专水平,只有两名教师是大专。可见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文化程度有待提高。2)体育教师工作内容及工作量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被调查的两所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内容都非常复杂,既包括早操、课间操、活动课等课余体育活动的安排和执行;也包括一些后勤工作,如查宿舍、查校园出入人口等,进一步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大同市特殊教育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多样化,工作内容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2、残疾学生体育学习情况

1)残疾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通过调查,学生体育爱好集中在游戏、跳绳、羽毛球和篮球这四项体育运动中。因为游戏、跳绳和羽毛球没有太多的身体接触、运动量小,学生没有太多的心理抵触,并且这三项运动没有性别特征的差异,男女学生都可以参加。选择篮球的比重也在这些体育运动中较大,对于其他的运动项目,一方面因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异,另一方面因为场地器材有限阻碍了学生对其他运动项目的了解和认识。2)残疾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中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是能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占到84.2%;为了促进人际交往的有74.3%;有72.4%为学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调试身心的占到59.9%;为了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占52%,为了促进身体康复的占到32.9%。由此可知,绝大部分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都有明确的动机和目标。3)残疾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态度绝大部分残疾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认真的,对学习的性质认识水平较高,学习所带来的身体愉悦感使得这类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成绩提高更加快;反之,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由于不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厌恶感,因此会感到巨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学习进度的正常进行并严重影响学习效果。3、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情况大同市两个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不容乐观。既没有建设标准的田径场地,篮球场地数量较少,羽毛球和足球场地没有建设,很难满足教学需要,阻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场地建设质量也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田径场都是沙土和煤渣,篮球场地也是普通的水泥地面,对于残疾学生而言,在这样的场地上体育课、活动安全系数太低。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师资薄弱,教师数量少,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所学专业与职业技能要求不配套;学历主要以中专为主,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有待于进一步从专业技能方面提升。2)学生学习体育动机明确,都是为了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增进人际关系、增加自信,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娱乐身心、调节压力等。对残疾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3)体育设施数量质量都无法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严重阻碍了运动项目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开展和普及;限制了残疾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建议

1)政府应该更加重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特殊教育职业岗位的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2)相关部门从管理角度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健全管理制度。3)相关部门要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投入足够资金,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

作者:柴梓 邹淼 张博 单位: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号,1998,12

篇8

1.2研究工具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量表由Derogatis编制,包含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将SCL—90归纳为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以及因子分,作为本研究的心理健康水平指标。SCL—90量表包含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都会反应被测者某方面的症状。本量表经过大规模人群测试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目前也为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主要用于反应被测者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1.3研究步骤本量表通过邮件形式发送给每一位被测者,并对量表注明统一指导语。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与全国18-29岁青年组的常模结果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

2调查结果的分析

2.1结果分析100名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在SCL—90量表上的得分结果:100名研究生中,因子分≥2的学生18名,占总人数的64.3%。其中总分大于250分的被测者暂无,说明都无严重性心理问题。但是阳性项目超过43项的学生12名,占42.9%。筛查阳性者因子分布情况中较为明显的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这里饮食睡眠属于附加项目,作为第十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于总分。见表1。

2.2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等各项因子与国内常模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国内常模里没有饮食睡眠这一项,故这里暂且忽略,不影响比较结果。见表2。表2职业教育学研究生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x±s)

2.3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SCL-90各因子的得分间差别具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t检验结果均为正值。见表3。表3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SCL-90因子分(x±s)

3讨论与结论

篇9

一、前言

与一般院校不同的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经过相应的专业学习后,会直接进入到社会进行工作。同时,学生可以选择校企合作的模式,直接进行定向的培养,最终得到稳定的岗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如果自身的体育能力较低,那么对后续的发展而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理论当中,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通过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体魄,进而加强心理上的栽培,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面对困难时,可以选择较好的发泄方式和解决方式,告别过往的极端行为,对国家人才储备而言,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特点

在现代化的社会当中,任何人在进入到工作单位以后,都必须尽快的适应,尽量减少各种理由的不适,要为单位做出足够的贡献,才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中职院校学生,本身的年龄并不高,而且正处于青春期当中,很容易因为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各种身体上的不适,也有可能出现心理上的严重负面影响,对自身的健康和未来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此时,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从特点方面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1、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阶段性的提高自身素质、特长,巩固心理上的稳定,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中,初始阶段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让学生将自身的体魄更加强健,提高耐力,学习正确的生活作息方法等[1]。中间阶段,对学生开展各种拓展运用,保持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观察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后续阶段,持续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帮助学生形成长久体育锻炼的习惯,巩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就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本身而言,其会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开展。现下的很多中职院校,都会配备大量的体育器材,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同时,日常的竞赛项目上有所增加,敦促学生开展自我训练,教师给予相应的建议,保持在个人承受范围内时,取得最大化的成就。

三、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的对策

(一)加强实践工作

目前,很多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当中,会积极的听取学生意见。在学生当中,可以划分为三种意见,分别是赞成、反对、中立。教师对三种意见并没有良好的把握,以至于长久的体育教学中,仍然在遵从传统的方法,对学生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建议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深度的加强实践工作。1、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必须将基础良好的巩固。学生自身的发展阶段特殊,又处于青春期当中。所以,在训练上必须严格的遵从国家体育教育的标准,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抵抗力、心理素质不断的提升,让学生高度认识到,自身是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人员,并非一般的学生可比[2]。2、实践的过程中,注重个人体育能力的培养。现下很多学生都具有体育方面的爱好。在不影响体育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给予学生较多的帮助,让学生在自我能力上得到较强的巩固,为以后的工作提供较多的帮助。3、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开展,同时加强各种技能的训练,包括游泳、登山、求生技巧等等。这些都应该在体育当中适当的灌输,让学生见识到体育的魅力和自身内容的丰富,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价值,从而积极的学习,保证师生交流的和谐[3]。

(二)注重心理上的变化

从时间上分析,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必须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近几年的教育工作当中,各个科目的学生,均出现了极端行为,以及严重的负面思想。虽然个体数量比较少,但还是在社会上造成了广泛的影响,需要进行高度的关注。1、体育训练过程当中,不可以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来进行训练,要对个人的素质进行充分的考量。例如,女生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存在生理期的情况,在特殊时期当中,体育教师不可以对学生做出强烈的训练,如果造成了严重的疾病或者是身体损害,将有可能是终身性的,这对学生而言,负面影响极为严重。2、教师应该将训练的力度合理控制。一方面,应对学生做出积极的鼓励,促使学生可以自我加强、自我拓展;另一方面,必须做出正确的引导,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开展,让学生持续的进步,杜绝“一蹴而就”的问题。

四、总结

本文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教学展开讨论,从已经得到的工作成果来看,很多地方的中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上均出现了较大的转变,整体上的成绩符合预期,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日后,应该在体育方面深入研究,健全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冬岩.大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实践探索———以师范院校教育学类课程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07:148-150.

篇10

    环境教育由来久矣,几十年前就呼声不断,然而,环境教育由于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上,仍然停留环境法制教育的基础上,仍然以道德约束之。固然,这些不可缺少,但是仅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必须是全面整合各个层面的教育,如此,才有希望臻于完善。

    环境教育中环保知识是基础,法律约束是底线,最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宣传环境伦理思想。因为它是各种环境教育知识的综合,如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法制教育、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不一而足。环境教育益处多多,能够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改善文化观念。而且,在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二、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教育学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环境问题逐步显现,日趋严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1.分析人类环境的今昔演变,研究其利人与不利人的条件,从而为环境教育学指出研究的方向。

    2.彻底研究人在环境中的因果关系以及怎样协调这种关系,使得人类既能更好地生活,又能促使人类社会环境得以全面协调发展。

    3.分析人类社会中,由于人类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全球性变化趋势,对人类的利弊。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三、什么是环境科学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科学应运而生,其分支较多,具有跨学科的属性。

    1.自然科学方面: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和环境物理学等等。

    2.技术科学方面:环境工程、环境医学。

    3.社会科学方面,在这方面较多,主要有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生态法学、环境政治学等等。

    四、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的要求,必然推动了环境教育学的发展。开展环境教育,人的素质随之增高。人的素质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心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在基本的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必不可少,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人生活的质量与和谐。人与自然共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且,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这是学校教育功能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体现,也是一个人自我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

    五、环境教育学的创立是环境教育的深化发展

    要想提高全民素质,要想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环境教育不可或缺。具体来说,环境教育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2.环境法律法规知识。这部分主要是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研究环境保护政策。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明确环境管理的任务,学习环境保护法,从而增强环保观念,完善法律意识。

    3.环境伦理道德知识。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人类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和环境发生接触,由于需要,与其对立,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行为造成大量的无可挽回的灾害,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伦理学,旨在号召全人类自觉地保护自己唯一的生存家园,让生活环境改善,避免一切的污染,将生态环境做到最完美的改善,对所有的资源做到永续经营、最大的利用,做到最大的节约,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对经济的增强、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利益都大有裨益。人类只有增强环境保护观念,保护地球,人类才能和地球保持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更好的保证,人类才能永远的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

    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让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增强全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不可缺少;对于生存环境伦理而言,势在必行。民族要兴旺,祖国欲繁荣,舍此别无出路。我国人均资源极其微薄,如果不合理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要让每一点资源都充分利用,发挥其价值,要高瞻远瞩,造福子孙。

篇11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 研究 性质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这是他赖以形成、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前提。根据大量史料证明,音乐教育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教育现象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关音乐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也由来已久。

一、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国内外对此论述亦不多见。这门学科的产生及一切有关研究的着眼点,都离不开其本源的条件————音乐教育现象。只有对音乐教育现象全面、整体的涵括,认识和把握其规律,方有可能准确、科学地揭示出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探讨音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从音乐教育现象开始。

音乐教育学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本世纪放初具规模,目前人处于建立、积蓄、和发展的阶段。本世纪,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空前迅猛的发展,当代科学呈现出了既高度分裂、有高度综合的两大突出特点:一方面,各门科学相继分化出许多新的科学。仅以教育科学为例,在普通教育教学为母体的基础上,目前就已经不断分化出愈来愈多的门类和分支,形成了诸多具体门类和微观研究领域的分科教育学。另一方面,各门科学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呈现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何不用领域相互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其结果是大量综合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额不断出现。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进步与高度发展,教育科学和音乐学的理论的日趋成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音乐文化在现代人类和社会生活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年轻一代的全面发展,形成完善人格方面的作用,逐使人们愈加关注和重视音乐教育。在长期、大量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由于人们对音乐教育规律的认识的日益加深,是人们不仅注重从音乐教学理论上研究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将其积累的音乐教学经验总结升华为各具体教学科目的教学方法,而且愈来愈家注重从宏观上对音乐教育原理和教学规律方面、对音乐教育育人之路的全部问题从宏观上对音乐教育原理和教学规律方面、对音乐教育育人之路的全部问题和全部过程做全面的研究。

在当代社会,音乐教育从所涉及的返回来看,不仅关系到学校音乐教育,并构成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组合部分和一门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措施;从所包含的内容来看,不仅诸多门专业音乐教育科目中也早已突破了传统音乐教育以唱歌为主的狭窄、单一的内容,而包涵了歌曲、器乐、创作、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欣赏、音乐常识等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从类别上看,音乐教育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两大类。

音乐教育实践:主要研究音乐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情况,探索各种领域音乐教育活动的规律。由于音乐教育处于音乐一出这一特殊领域之中,而艺术的构成是以声音为主要特征的,具有技能型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

音乐教育理论:主要研究音乐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其他一些专门课题的问题。它既是音乐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升华,又是指导音乐教育实践的依据。几种主要包括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心理学、比较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社会学、音乐教育工艺学等。

音乐教育一次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广义的音乐教育泛指一切能够增进人们音乐知识和技能、促进其音乐教育的含义来看,在今天的社会文化生活中,音乐教育就是所有音乐文化的体验过程和形成过程的总和,而音乐教育血迹是来自于音乐教育的理论,也是用于音乐教育理论。这样来看,反系与音乐教育现象有关的内容均在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之列。

二、音乐教育学的性质

音乐教育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性质:既具有教育学的属性,又具有音乐学的属性,处于双重隶属状态。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看,音乐教育学是一般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和应用部门。教育学从总体上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和普遍规律,它所提供的教育是最一般的规律,对教育学的各门类分支均具有普遍规律,它所提供的是一般的规律,对教育学的各门类分支均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音乐教育虽属于一般特殊的教育门类,但在关于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方面,同其他教育门类一样,必须遵循教育学关于教育的普通规律和一般性原则、途径及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亦包涵在一般教育学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和内容之中。因此,教育学为音乐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前提,音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门类和组合部分,是教育学理论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具体的落实和应用。从总体上看,音乐教育包括普及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两大部分。前者属于普通学校美育范畴,后者则以培养专业型音乐人才为目的,在这两个方面领域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课题、过程、方法是一般教育学涉及不到和难以解决的,呈现出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性研究为己任,并以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显现和证实了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因此说,音乐教育学不但在一些具体的研究内容方面超越出教育学所研究的范畴,而且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延伸、扩大了和补充了教育学的研究领域。

篇12

一、环境教育学微妙精深,至关重要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自然资源如何保护,怎样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如何把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怎样对已经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行完善的治理,已急需找到解决之法。人类生活的环境江河日下,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形形的疾病令人防不胜防,各种各样的损失触目惊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立即改善,以保障生命的安全、生活的和谐与经济的顺畅发展。

环境教育由来久矣,几十年前就呼声不断,然而,环境教育由于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上,仍然停留环境法制教育的基础上,仍然以道德约束之。固然,这些不可缺少,但是仅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必须是全面整合各个层面的教育,如此,才有希望臻于完善。

环境教育中环保知识是基础,法律约束是底线,最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宣传环境伦理思想。因为它是各种环境教育知识的综合,如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法制教育、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不一而足。环境教育益处多多,能够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改善文化观念。而且,在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二、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教育学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环境问题逐步显现,日趋严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1.分析人类环境的今昔演变,研究其利人与不利人的条件,从而为环境教育学指出研究的方向。

2.彻底研究人在环境中的因果关系以及怎样协调这种关系,使得人类既能更好地生活,又能促使人类社会环境得以全面协调发展。

3.分析人类社会中,由于人类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全球性变化趋势,对人类的利弊。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三、什么是环境科学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科学应运而生,其分支较多,具有跨学科的属性。

1.自然科学方面: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和环境物理学等等。

2.技术科学方面:环境工程、环境医学。

3.社会科学方面,在这方面较多,主要有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生态法学、环境政治学等等。

四、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的要求,必然推动了环境教育学的发展。开展环境教育,人的素质随之增高。人的素质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心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在基本的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必不可少,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人生活的质量与和谐。人与自然共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且,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这是学校教育功能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体现,也是一个人自我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

五、环境教育学的创立是环境教育的深化发展

要想提高全民素质,要想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环境教育不可或缺。具体来说,环境教育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2.环境法律法规知识。这部分主要是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研究环境保护政策。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明确环境管理的任务,学习环境保护法,从而增强环保观念,完善法律意识。

3.环境伦理道德知识。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人类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和环境发生接触,由于需要,与其对立,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行为造成大量的无可挽回的灾害,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伦理学,旨在号召全人类自觉地保护自己唯一的生存家园,让生活环境改善,避免一切的污染,将生态环境做到最完美的改善,对所有的资源做到永续经营、最大的利用,做到最大的节约,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对经济的增强、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利益都大有裨益。人类只有增强环境保护观念,保护地球,人类才能和地球保持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更好的保证,人类才能永远的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

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让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增强全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不可缺少;对于生存环境伦理而言,势在必行。民族要兴旺,祖国欲繁荣,舍此别无出路。我国人均资源极其微薄,如果不合理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要让每一点资源都充分利用,发挥其价值,要高瞻远瞩,造福子孙。

1.掌握环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我们要树立生态系统平衡的观念,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己任,促进自然的良性发展,保持人类爱护家园的优秀品质,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大事,谨小慎微,慎终如始,关爱地球母亲,从点点滴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促进环境的改善,日日努力,逐步使得向最佳生存环境迈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