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范文

时间:2023-08-20 14:41: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采购管理的研究背景

篇1

中图分类号:E24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Management of start-up phase in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is related succinctly first in this paper. On this basis, aiming at ensuring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terial competitiv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f start-up phase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terial competitive procurement is devised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appointing a project manager, organizing a project team, confirming a clear project goals and requirements, identifying persons relative to the project profits. The research has certain guidance meaning towards the competitive purchase work of maintenance material.

Key words: maintenance material; procur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start-up phase

项目启动阶段管理,是指在项目寿命周期中启动阶段对项目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简单的讲,实施启动阶段管理就是要在确定项目可行性后,为确保项目管理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一系列活动。从项目启动阶段管理的概念可以得出: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的启动阶段管理就是在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启动阶段为保证项目管理活动顺利开展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1项目启动阶段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启动阶段作为项目寿命周期中重要一环,对其的有效管理对于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至关重要。不少人对启动阶段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甚至没有启动管理意识,个别人把“启动”简单理解为领导开个动员会,指定几个人,项目管理工作就开始了。甚至为了所谓的赶进度,跳过启动管理直接进入了计划管理阶段[1]。草率的启动项目会给后续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例如:目标与要求不明确将导致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认识不统一,后期工作难度增大;利益相关者未经辨识将导致相关利益者的期望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无从取舍,导致工作协调难度增大。因此,项目启动阶段管理务必应当引起项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通常,项目启动阶段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选定合适的项目负责人,组建结构合理的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的目标与相关要求,识别项目的相关利益人员等方面。

2基于项目管理的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启动管理设计

为了规范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的启动管理,各级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应对启动阶段的工作内容、方法及成果提出明确的要求,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使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管理人员明确应该做什么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且也便于上级的监督与控制。本文将主要从任命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目标与要求、识别项目利益相关者四个方面对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启动阶段进行设计。表1表示了在启动阶段管理工作内容、责任人、工作成果和完成活动的衡量标准。

2.1任命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实施的领导者、组织者、责任人,通过对项目各项活动的计划与控制,保证项目在规定的时间、成本、质量和范围内完成[2]。项目负责人应在启动阶段尽早介入项目活动,以便较好地了解和把握项目的全局。项目负责人是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工作项目管理的具体指挥者,项目负责人的选择对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的成败影响重大。任命项目负责人之前,必须建立项目负责人的选择标准,标准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项目管理理念。项目负责人应该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团队建设、沟通、解决冲突、资源管理等方面能力;具备在没有足够的正式权力下,发挥项目权力和个人影响力管理团队的能力;具备学习的能力。项目负责人不一定是技术方面的专家,但必须能通过学习以达到熟悉维修器材业务等专业领域的要求。因此,项目负责人可以优先考虑从那些具有在装备采购领域、项目管理领域、维修器材业务领域及领导岗位交叉任职经历的人员中选拔。

2.2组建项目团队

在任命项目负责人后,项目负责人应着手组建项目团队。在组建项目团队过程中,必须考虑装备维修器材实施竞争性采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所选人员的特点等诸多要素,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预选人员从前的经验分析,在职权范围内挑选那些具备必需的技能、有过类似的经验、有合适的时间能够担任竞争性采购工作的人进入预选名单。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团队应包括5类人员,他们是:需求分析人员、市场调查人员、技术领域专家、采购业务人员、采购相关领域人员,表2给出了5类人员的技能要求及来源。在确定具体人员时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领导应与各维修器材使用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进行沟通。确定项目团队名单后,在项目启动会前应制定团队的规则,包括工作规则、行为规范和角色分工。

2.3明确项目目标与要求

项目目标与要求分别是指项目完成时所能够实现的项目结果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项约束[3]。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委托后,必须弄清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对项目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将项目的最终结果区分为必须取得的成果和期望能够取得的成果,只有达到了必须达到的目标才能算是成功的项目。与此同时,项目负责人还必须弄清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对时间、费用、质量、风险等方面的要求。项目发起人对项目的许多方面往往并不十分明确,一般只有一个总体概念,如需要投入多少资源,要求何时完成等。因此,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要求进行详细研究。在明确目标与要求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可以进一步把握采购管理部门的意图,也有助于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自身更好地明确需求,从而为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

2.4识别项目相关利益者

成功的项目管理只有在项目负责人把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影响考虑进去以后才能实现[4]。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满足所有项目干系人的期望,但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干系人的期望,这就要有所取舍。这就要求对项目干系人进行识别,找到项目主要干系人,并了解他们分别起的作用,然后对不同的干系人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表3是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工作中的干系人分析表。

在完成以上四方面工作后,维修器材采购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应包括有关职能部门代表、维修器材使用单位代表及项目团队成员。启动会内容应包括:介绍项目的目标、内容、要求等;任命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成员;宣布团队规则;团队成员彼此熟悉;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启动会是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启动阶段管理工作的结束和计划阶段管理工作的开始。

3结论

启动阶段管理是对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实施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以上对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项目启动阶段管理进行的设计,可以帮助组建合理的项目团队,搭建牢固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帮助明确项目目标及要求,提高制定时间、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可以清晰识别各干系人的个体需求,为良好的沟通提供基础。总之,对装备维修器材竞争性采购进行启动阶段管理对竞争性采购的实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冬. 一汽设备备件集中采购项目化管理模式的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2

采购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采购始终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正因如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地强化于采购的电子化管理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做好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在采购管理上的实践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从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现如今企业在信息化采购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1 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发挥的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信息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到了采购管理工作之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与采购管理质量。所以,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采购管理中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而言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还细化了管理监督工作。这是因为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控制物品采购的每个环节,进而通过更加直观化的物品入库管理工作、验收工作、合同管理工作,实现对采购管理工作全面质量控制,同时也细化对物品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与精细化,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投入。这是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各项采购管理工作都控制在预定的规范条例之中,从而进一步规范了采购管理工作。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采购人员对采购数据的重复记录与填写,使采购管理人员摆脱了烦琐的工作,提高了采购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使更多的采购管理人员走向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处理工作之上,这不仅仅降低了企业大量人工成本的投入,还使得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采购管理的现状

现如今虽然许多企业都已经积极地投入信息化采购管理工作的建设中,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在信息化采购管理的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严重地影响到了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首先,仍有部分企业的采购管理部门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致使企业实际的物质采购数据根本无法与仓库的库存数据相匹配,也就无法得到及时正确的反馈,实现有效的共享。而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造成库存信息管理数据的严重重复,还会给企业的数据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其次,仍有部分企业在采购计划的制订上,与供应商的联络上,对采购合同的实施管理等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业且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就给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最后,仍有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信息化采购管理流程,也就无法做到及时地公开采购流程,更无法在各个采购环节中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

3 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对询价书、报价书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根据询价方案生成询价书。采购管理人员在询价书的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采购需要对询价书进行相应的录入、修改、删除。最后将询价书发送给物资供应商,由物资供应商编制相应的报价书。

第二,对采购方案的信息化管理。供应商与价格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采购方案的制订。所以,在评价采购方案的过程中企业采购人员必须秉持着严谨、科学的态度面对每一份采购方案,并只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之后的采购方案方可予以实施。在采购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采购审批的相应程序要求开展实际的采购管理工作,并通过网络化信息技术进行无纸化的合同签订,从而确保采购管理决策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开展。

第三,对采购合同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合同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采购订单的审核、变更、注销、初始化、回退等系统功能。采购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对采购核对进行及时的修改、删除,并在完成采购合同以后对采购合同进行核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合同管理台账,从而使采购合同的整个执行过程都能够被采购管理人员全程监督,进而有效地了解到采购合同的发展情况。

4 完善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对策

第一,制订正确的物资定额与物资供应计划。编制与实现物资供应计划是进行物资采购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想进一步完善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就必须为其制定正确的物质定额与物质供应计划。首先,应该始终遵循积极稳妥、先进可行的指导思想;其次,要充分依靠平时所积累的丰富定额资料与统计报表,确保物质定额与物质供应计划的准确性、可靠性;最后,要发动全体职工,做好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紧密配合,确保数据信息的及时反馈。

第二,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约束机制。合理的采购管理约束机制能够确保采购管理信息化向着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完善,确保各项采购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所以,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约束机制尤为重要。首先,应该从管理制度上入手,对采购管理行为进行约束,确保各项采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从管理权力上入手,有效控制采购权,确保采购运行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最后,从管理监督上入手,坚持监督部门与职工监督相结合的约束模式,使采购管理监督工作更加公开化、经常化。

第三,做好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与更新。现如今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仿真系统也被开发出来,可以说这给企业的采购环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要想更好地完善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促进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发挥其最大效用,就必须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与仿真系统,对企业的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定期的更新与完善,使信息化技术能够覆盖物品采购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各项信息数据都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与反馈,从而不断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 结论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之下,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力。而物品采购对企业而言恰恰是提高企业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进一步顺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必须从创新与完善企业采购管理工作入手,积极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采购管理之中,强化对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变得更加顺利,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赟莉.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完善探讨[J]. 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2]李志远.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的问题探究[J]. 中国商论,2016(31).

[3]石刚.浅谈信息化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4(6).

篇3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108-04

一、引言

企业采购的材料和产品在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均会对降低环境冲击产生重要影响(全球环境管理倡议,GEMI,2001),故而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策略为将环境管理与采购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环境管理技术的传播,这是企业提高环境绩效(Robert Handfiel,Steven v Walton,et al,2002)及获得真正的竞争力(GEMI,2001)的有效途径。

尽管饭店采购从传统采购过渡到绿色采购已经经历了一场采购范式的革命,然而,现行的绿色采购由于仅仅关注所采购商品或服务在使用、加工、替代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未能将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物)分解等环节纳入管理范围,因而使采购管理缺乏系统性而难以真正全面满足饭店对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呼唤饭店环境管理的深化,并由此催生出一种更为先进的采购过程和模式的问世。2003年,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它为包括饭店业在内的诸多业态指明了一条新的企业绿色管理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概念的讨论,这些讨论带给人们诸多启示,并进一步导致了最近(2010年上半年)一个崭新概念――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出炉。从理论上讲,低碳采购将开启新的饭店管理理念、文化、环境、过程,并将引发经营管理人员行为模式的变迁。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及绿色采购工作,厘清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概念、内涵、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已经正当其时。饭店的低碳采购不仅是绿色采购的延伸,它更是一种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这一更为系统的绿色采购管理机制,既可降低饭店的总体采购成本,又可降低采购过程和供应链中的总体碳排放。有理由相信,这一新型的采购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饭店业采购的发展方向,同时,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普及将使饭店业真正获得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和资源节约型的经营之路。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涉猎有关饭店绿色采购问题的研究,并且在本领域已经有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然而,随着世界饭店业的快速发展,饭店绿色采购所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有必要来评估及重新审视现行饭店绿色采购的现状及问题以便找到应对变化的对策。不仅如此,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以国外的饭店业为研究对象,鲜见针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相关研究报道。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利于饭店业实业界和学术界加深对这一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认知和理解,推动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在国内的实施和普及,同时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当然,中国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对世界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也将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

尽管已有学者就绿色采购和低碳饭店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然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定义直到2010年才由洪文艺提出。在他看来,“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要求饭店在采购设备、物资、食品时,既要关注商品的质量价格,又要关注所购商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加工、消费、降解等过程中的碳排放,在综合比较权衡中作出既有益于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又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选择。这一定义较好地把握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这一定义。

通过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进行概念对比,可以清晰地了解两者的差别。绿色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并作出环境保护努力,有利于资源的再循环、再使用、材料的替代使用和废弃物的减少。当我们选择所关注的环境因素对两者进行比较时,会发现在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前者,各个环境因素均被考虑;而在后者,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及降解等因素并未涉及(见表1)。比较显示,低碳采购管理比绿色采购管理具有更高的系统性、生态性、技术性。

三、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模式

传统的饭店采购管理流程一般由5个步骤组成:制定采购计划;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采购方式;商品验收、入库和使用的动态管理;总结、修正并制定新的采购计划。“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方法是:对应传统饭店采购管理的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步骤)上实施不同内容的“低碳干预”。即:考虑饭店的环境绩效和减碳目标;比较商品的碳排量;选择低碳排量的采购方式;对商品库存和使用的碳排放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对结果进行总结、调整和修正并制定新的低碳采购管理方案和目标(如图1所示)。干预的结果是:饭店通过自身的低碳采购努力达到减排的目的,并不断提高饭店的整体低碳管理能力和环境绩效,使饭店业为全社会的减排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必要性

(1)在气候、环境、能源、人口等世界性的问题不断加剧之时,国际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注重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深化饭店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又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相互交织。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全球的资源容量也难以承载。因此,饭店业有必要采用低碳采购来降低资源的利用以为国家的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3)“全球环境管理倡议”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所采购的材料或产品对于企业产品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饭店企业为降低环境影响,有必要通过低碳采购来对材料和产品的采购流程加以干预。

(4)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对现行绿色采购管理流程的革命性再造,饭店企业对

自身真正竞争力的持续追求使得低碳采购成为必然。

2 可行性

同传统的饭店采购比较,低碳采购管理具有“新颖性”、“生态性”、“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1)新颖性。低碳饭店及低碳采购管理均是新生事物,前者以饭店的资源节约性和环境保护性为特点,后者则表现为一种新的采购模式;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全球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预示着低碳采购管理在低碳饭店创建的热潮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获得较大的成功。

(2)生态性。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低碳排放。饭店要么通过购买低碳材料、商品,要么鼓励提倡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来实现低碳排放。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直接的目标便是通过供应链干预来从源头上和全过程降低饭店运营中的碳排放,降低环境冲击。这一环境价值取向顺应了国内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潮流,必将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并走向成功。

(3)文化性。饭店的生产经营是一种生产方式,饭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消费方式,饭店的低碳采购管理涵盖了从生产到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新的采购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和消费文化。这一文化营造恰好契合了国家对新型旅游文化的弘扬,更具体地说,它是对中央政府于2009年大力提倡“低碳旅游方式”的一种管理响应。文化上的融通可以使饭店的采购部门借助政府对低碳消费文化底蕴的主导式夯实,消除或减少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文化壁垒,培育饭店低碳消费的客源市场。

(4)经济性。采购是饭店运营和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瞄准所购买的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性,这实际上有助于节约采购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有利于饭店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然,这一经济性特点本身便可充分调动饭店业主从事低碳采购管理的积极性。

五、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实现途径

1 政府创建低碳化的政策体制环境

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稳定平衡全球生态系统而提出的。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往往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企业固然应当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然而,在环境体制尚未制定和完善以及各种环境机制尚未有效运行,特别是当饭店采购部门的经理认为环境管理的成本高(如认为循环使用意味着不经济等)的情形下,企业的环境行为特别依赖于政府环保政策的引导。当前,中国饭店业低碳化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包括饭店采购的低碳管理在内的饭店自身的低碳化管理。但仅有饭店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鼓励性、引导性政策的出台,公平、合理的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饭店低碳化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政策体制环境因素。引导性政策可以使饭店企业明晰努力的方向,鼓励性政策可以激发和调动饭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潜能和积极性,而合理的体制、机制则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个阶层和部门实施低碳管理的社会责任。

2 饭店业主及管理者树立低碳理念

高层领导的环境意识是企业绿色采购的动力。国外的实践表明,采购部门及采购经理已经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在没有强制性和奖励性措施的情况下,中国饭店企业主动实施低碳管理的可能性较小;而企业缺乏环境意识和低碳理念指导的低碳行为,可能会脱离可持续的发展轨迹和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饭店业加强环境绩效、实施包括低碳采购在内的低碳管理的直接动力,往往来源于饭店业主和管理者所持有的低碳理念和他们对饭店环境绩效的不懈追求。

3 选择专业化、集约化的低碳采购方式

由于单体饭店所占比例大,个体采购规模较小的原因,中国饭店传统的采购方式一般以购买式(临时性)采购、比较式采购、招标式采购等方式为主。前两种方式常使饭店采购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状态,招标式采购一般只适用于四、五星级的饭店,更多的中小型饭店无论国营还是民营,一般不会采取开招标会的形式来进行采购。即使是招标式采购,也多以成本和质量为主要追求目标,对环境因素考虑得不多。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委托式采购、网络式采购、集团式采购等专业化、集约化的采购方式有利于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化,其中,委托式采购是指饭店将采购业务委托给专业的采购公司,并对采购公司提出低碳要求和低碳管理目标;在网络式采购中,饭店企业采用“绿色+资本+网络”这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绿色”、“资本”、“网络”这三大抓手,可推进中国饭店业实现以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采购流程战略转型;集团式采购,无论是若干个单体饭店组成采购联盟或联合体,还是饭店集团或饭店管理集团的统一采购,均能以集团的优势来提出低碳管理的目标诉求,以达到提高饭店环境绩效的目的。

4 从有关研究机构获得技术支持

尽管低碳理念在全球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各领域、各行业有关低碳技术的研究正处在不断的探索和修正之中。专业技术往往依赖于专业机构的研究,饭店业只能从有关组织和研究机构那里获得专业的低碳技术支持。当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在有关商品贴上“碳标签”的做法,中国的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贴“碳标签”的尝试。但由于饭店采购的商品涉及的行业和品种特别繁多而且复杂,因此较为成熟的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技术,特别依赖于有关环境组织和饭店协会等机构的权威。

5 提供低碳采购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保证

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化的低碳采购管理人才必须做到:掌握丰富的低碳知识和生态学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和较高的环境责任感;有追求平衡的心态和工作技巧,即在追求饭店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的平衡以及饭店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善于追求商品价格与质量的平衡,追求成本与效益的平衡,追求采购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平衡,同时保持采购人员心理的平衡。只有同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意识、伦理、道德、意志和情商的人才队伍才能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结语

篇4

中图分类号:G3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中,企业的采购管理模式发生着转变,在企业管理中,采购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着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房地产行业是热门行业,其竞争非常的激烈,因为经济体制、企业管理模式等存在一些问题,造成房地产行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增加房地产行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难度,本文针对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房地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管理、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在房地产行业中,物资采购主要是为了保证房地产企业的各项房地产开发活动可以正常的运行,满足房地产项目开发中所需的物资,而进行的采购活动[1]。从当前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进行的物资采购为咨询服务、工程、材料、设备等采购。但是从以往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水平。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浪费严重

以往的房地产物资采购,因为没有进行充分、完整的计划,采购人员的素质又存在差异性,在房地产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无法对未来采购计划进行正确的评估,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进而增加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材料管理费用,出现严重的浪费。

第二,质量控制难度大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受到材料、设备等的影响,如果施工材料存在问题,将严重的影响房地产的质量,为了房地产物资采购人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验收检查。房地产物资采购的把关工作非常的重要,而且难度较大,房地产采购部门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价格、质量、交货期。但是房地产物资采购部门,无法参与到供应商的物资生产以及质量活动中,只能在事后进行质量把关,进而增加了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难度。

第三,竞争较大

虽然房地产企业与房地产项目开发供应材料、物资的供应商是合作的关系,但是这种合作是短期的,同时两个合作方的竞争大于其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因为日常问题的解决上所消耗的时间较长,没有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双方的长期合作、计划性长期合作工作中,为房地产物资采购留下了很多不确定问题。为此造成房地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为房地产物资采购带来更多的问题[2]。

在以往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中,除了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之外,还有很多的问题,例如采购不透明、物资供应缓慢等等,这些问题、弊端的产生,严重的影响着的房产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质量。

二、提升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和有效途径

为了实现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提供物资保障,需要将以往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房地产开发中成本,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物资消耗等,还会保证房地产开发的质量,为此有效提升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实施集中采购

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实施物资集中采购的模式,而物资的运送则根据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进度进行分批配送。首先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施工进度,向物资供应商突出物资供应需求计划,其次在保证物资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根据物资的价格,选供应商,并向供应商发送物资订货单。

第二,加强房地产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将需求的物资进行合理、准确的分类,根据不同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采购难易度等,选择合适的物资供应商,在没有签订订单合同之前,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物资质量等进行考核。签订合同之后,需要不断的更新物资供应商物资质量、价格、服务等信息,实现动态管理。加强房地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将物质供应中产生的问题、物资供应需求、供应时间等进行有效的解决,提高供应商物资的供应水平。

第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物资采购需要发地产企业与物资供应商形成合作关系,房地产企业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进度,向供应商反馈物资的使用情况,让供应商及时的掌握物资使用信息,了解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和物资质量要求等,为了保证供应商物资与房地产项目开发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需要在房地产企业与物资供应商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为双方的发展提供保障。

第四,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物资采购管理网络平台[3]。按照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进行进行物资的购置,实现随用随提,降低库存积压,降低房地产的开发成本等。

小结

近几年,房地产企业迅速的发展起来,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影响着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在当前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网络时代,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工作,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的完善,将传统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和物资采购成本,提高房地产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和水平,为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5

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市场的国际化促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实力,企业需要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下,实现采购流程的优化与完善,进而强化企业与供应商间的沟通,以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获得竞争优势。从目前我国制造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现状看,一系列问题凸显,整体上的采购管理的效率偏低,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实际发展之需,因此,如何实现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与完善,亟待解决。

一、优化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的要求与总体目标

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讲,采购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是企业完善落实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整个采购流程设计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一旦采购流程存在问题,就可能会导致企业库存过多,进而造成资金周转流动性差,进而不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下,实现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势在必行。在实际落实这一内容的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对企业采购流程所提出的要求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进而为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简化交易过程并通过信息共享来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与市场应变能力,进而为企业规避风险、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奠定基础。

优化企业采购流程的目标为:第一,缩短采购周期。通过优化企业采购流程,能够提升采购各流程的速度与实效性,进而在降低采购周期的基础上,为满足企业实际生产之需并规避库存风险等奠定基础;第二,提升采购原料的质量。为了提升企业产品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就需要把好生产原材料的这一关,提升产品的质量;第三,降低采购流程运行总成本。面对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则就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降低采购流程的总体运行成本,就能够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保障;第四,强化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基于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需要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作出及时的响应,进而才能通过这一信息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所以在优化企业采购流程的过程中,需要强化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

二、优化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的策略

(一)企业要与相应的供货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要与供货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对供货商的资质等进行严格的审核,进而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资源之中,同时要针对合作的具体内容签订合同,以在约束双方行为、保障双方利益的基础上,为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与决策能力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为企业降低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奠定基础。基于供应链下企业采购流程的开展主要是以顾客需求订单为基础的,进而通过这一驱动模式的搭建能够降低采购流程的运行成本并降低库存等。

(二)以外部资源管理形式来实现事中控制

为了提高企业采购管理的柔性,并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就需要逐渐将采购管理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以事中控制的实现来取代原有的事后控制模式,通过强化企业与供货商间的交流与合作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质量与竞争实力。当前,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落实外部资源管理则是其逐渐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降低库存、提升自身运作效益的有效保障,进而能够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三)实现信息系统的完善搭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采购流程的优化需要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统来强化信息的流通,进而为企业提升自身的综合效益奠定技术基础。企业需要积极的将MRP、ERP以及EDI等应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中,以通过信息的高度共享来强化企业与供货商等间的沟通,并迅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映,以确保在提高企业生产决策能力的基础上,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并提升经济效益与服务水准。

(四)构建网上采购平台

构建网络采购平台能够在进一步优化企业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将整个采购流程运作的成本压缩至最低,进而为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奠定基础。从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看,企业需要以完善的网络采购平台的搭建来实现对自身采购业务的全面掌控,进而结合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实际发展要求来实现对采购流程的有效控制。

三、优化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流程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一,要求相应的主管部门要给予全面支持。要根据采购流程优化内容之需实现相应组织团队的构建,并强化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落实有效的指导;第二,强化宣传与培训。在整个采购流程的运作中,要求企业采购部门要与供应商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因此,这就需要以强有效的宣传与培训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优化采购流程的目标,为协调好各项工作内容、提升整体工作绩效奠定基础;第三,实现对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这一工作主要是由采购部门进行全面负责的,相应的采购人员队伍需要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及时解决问题以优化采购各流程,实现对采购流程的完善设计,同时明确职责并构建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对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第四,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针对采购流程优化这一工作内容,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以确保通过约束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实现采购流程的不断优化,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第五,实现专业采购实践指导框架的构建,以确保基于供应链管理下各项采购流程的顺利且高效开展,为降低企业成本投入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奠定基础。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抓住设计要点,具体如下:实现业务的优化组合、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各项工作流程要按部就班的落实、化简程序并明确落实职责,进而为实现对企业采购流程的完善优化与改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需要实现采购流程的系统化设计,进而通过对采购流程的合理优化与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企业要在明确优化采购流程要求与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采购流程优化策略,并要结合优化采购流程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设计要点,为切实实现对采购流程的优化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联通延安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吴雪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采购机制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篇6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近年来,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更注重从管理角度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多以横向一体化取代原有的纵向管理模式,竞争关系在各企业中的表现更趋向于供应链方面的竞争。而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主要环节,采购管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也随之发生极大的改变,要求采购管理过程中注重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以此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一、供应链管理与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传统观念中对采购的认识强调其为内部需求的反应,集中在产品或服务的获取方面。而现阶段的采购工作更侧重于满足企业营运需求、确保采购流程有效、使供应源的选择更为合理且适应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从采购流程角度,主要体现在首先对产品或服务型态进行确定,判断应用一次性或持续性的采购方式。其次需对采购的总金额与实际需求量进行确定,保证与供应商议价过程中获得更明显的优势。最后保证能够企业与供应商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或直接结为策略联盟。而所研究的供应链管理主要由SCM领域人士提出,且在长期完善与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对其概念从六方面进行概括,即:①供应链管理的原动力在于市场需求,而管理中心以用户为主;②供应链管理强调在供应链中对核心业务进行定位,并使其他业务外包;③企业间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利益的同时可共同承担风险;④供应链运作时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优化,保证供应链各流程得以改进;⑤使产品生产时间得以缩短,满足实时需要;⑥使采购以及运输等各环节中涉及的相关成本控制最低[1]。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采购管理策略分析

(一)采购中的全面策略

以往学者对采购中涉及的全面策略进行系统分析,将其以许多次策略进行概括,如供应商的开发、供应商的缩减以及与供应商的合作等。综合考虑全面采购策略主要包括:第一,确保供应策略,主要指为供给需满足企业预期计划需求,而预期计划很大程度上受供需状况变化影响,也可能给因议价方式而发生变化,要求注重相关信息与材料的收集。第二,支出供应策略,要求采购单位在与供应商合作中引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通过网络通信系统的应用使双方能够保持随时沟通,尤其采购单位需及时了解供应商产品知识等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第三,环境变动策略,指与采购单位相关的如政策变动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需做好预测工作。

(二)采购中的分阶层策略

该观念的提出主要源自Robert E・Speckman,其对采购策略由不同管理阶层中所执行的策略构成,且各阶层在任务方面也有所不同。从最高管理阶层,即公司阶层角度,采购策略的任务集中在使人员采购能力以及其中的议价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能够对市场环境以及供应商选择方面综合分析以获取更多利益。而其以下阶层即企业的事业部阶层,任务在于管理库存与分析价值并协调其他各部门的关系。另外,在最底阶层方面则负责执行采购的策略,保证采购活动满足企业预期计划需求[2]。

三、采购管理中应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具体策略

除上文中提及的全面采购策略以及分阶层采购策略外,企业中常用的策略也体现在由Peter KraIjie所提出的竞争导向策略,确保在此策略分析基础上对采购单位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分析。而在具体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中,采购管理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物料分类管理

许多大型企业中所采购的物料无论在种类或数量上都可能成千上万,很难与每种物料供应商保持长久合作关系,所以需在采购物料分类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即:综合分析物料在企业中的实际价值;物料的可靠性与获取物料的难易程度;供应市场存在的风险情况;采购单位与供应商之间在优势与劣势方面的对比分析。采购单位可根据这些原则判断未来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展趋势。

(二)供应商的选择

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通常将供应链管理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便需做好供应商认证工作。对于已认证的供应商应保证供应商能够将成本分析表提供给企业,从表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使不合理成本得以控制。另外,也需注意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保证有效规范采购业务的同时合理选择供应商,并对建立合作关系的供应商进行产品质量以及采购等内容的沟通。

(三)采购策略的制定

采购策略制定过程中首先应注重采购流程的优化,可引入现代先进企业中成功的采购管理经验,但需保证切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如以分散采购配合集中采购的模式等。其次在战略物资采购方面,要求产品或服务的供应需长期稳定,注重做好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构建。最后对于重要物资的采购,前提应从物资自身需求量较大等特征角度出发,在议价谈判中利用采购量大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3]。

四、结论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的提高需注重采购策略的科学合理。而在实际采购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作用,确保其能够实现采购成本降低的目标,通过物料的分类管理、供应商的选择以及采购策略的制定等方面的完善,以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目前国企采购存在的问题

1.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企一般都会有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这些管理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管控制度严重缺乏,这个问题除了在采购当中存在以外,在其他方面也存在,这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时之间难以得到解决,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国企采购工作的正常进行,效率和科学化都无法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企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国企采购内部管理中,不管是人员还是事物上的管理都缺乏一定的规范,这也影响着国企正常的运作。

2.考核机制操作性差

考核机制的不规范严重影响着国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于采购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缺乏一个规范的采购目标,考核的标准也不十分明确,导致现有的制度根本没有任何约束能力。奖惩制度不完善,工作做多了做少了都是一个样子,没有任何的差别,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出现了很多恶果,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觉悟能力,都不是活雷锋,即使不干活也有工资可以拿为什么还要累死累活好好工作呢,即便是出现一个觉悟高的人,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也会在长时间高投入低产出的工作中丧失积极性。另外,由于在采购中重大的问题都需要领导进行决策,领导的决策又缺乏一定的制衡机制,所以领导在采购决策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完善国企采购管理的作用

从国企当前的采购现状来看,完善国企的采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增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完善国企采购管理,可以进一步保障采购原材料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其次,采购管理的科学合理,可以大大较少采购的成本。再次,在采购成本降低的基础上,国企的效率也自然增加,加上采购管理完善以后,采购原料质量的提高,使产品进入市场的数量增加,价格随之也会增长。最后,由于国企已经远离了市场竞争,所以不具备竞争能力,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只有快速提升科学的管理,国企才有步入竞争的可能。

三、解决国企采购现状的对策

1.制定严格的采购计划

在采购之前,国企内部各个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经营的需求进行采购的工作,一个采购项目能否顺利完成,还要看采购部门与其他各相关部门是否能达到协调与合作。制定好详细采购计划以后,经由相关负责部门上交审查,采购计划需由相关单位向上级申报和审查,通过审查以后再交给采购部门执行。采购部门需要各部门领导经过对采购物资的数据进行再次的确认,并签字确认以后,下发到采购部门中的专门采购人员手中,采购人员需要依照采购计划进行下一步的采购工作,确保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2.激发管理层的主动性

激发管理层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使国企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应大力提高公司采购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技能。作为国企购成本内部控制活动实施的主体,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尤为重要。最后,应加强检查和考核,使采购成本内部控制活动得以有效实施,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保证采购成本内:部控制活动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不断得到完善。

3.培养全球化采购管理意识

要想形成全球化的采购管理意识,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全球化采购管理意识。当前的竞争已经全球化,我们的产品除了要在国内竞争,还要在国家市场上竞争,如果缺乏全球化采购管理意识,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国民跑去日本买中国产的马桶盖的笑话。怎样才能形成全球采购意识,首先全球化采购管理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做到厚积薄发,有个词叫来日方长,所以不用急,管理者的国际视野需要慢慢来培养。要有眼界,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更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从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终会有一天国民会回来买马桶盖。

4.采购流程需要优化

国企在设计流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关键点,根据采购申请、结算凭证、经济合同和入库单等流程,建立控制系统,让每一项需要处理的的采购工作都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另外,还需要明确责任到人的政策,采购工作人员不可以同时担任验收货物的工作,审批工作者和付款人员也不能办理索价和供应商业务,货物的保管人和使用人不可以担任账目工作。最后要确保控制好采购的整个流程按照规定的顺序完成,要特别避免一个领导对多项采购计划签字的情况发生,坚持在不同的部门实施同一个采购计划,从源头上斩断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四、结语

随着国企采购中出现问题的增多,采购管理的规范化越来越受到国企领导层的关注,要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采购成本的节约要使国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另外采购的计划流程和制度要对国企在防腐问题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腐败问题的防治对于国企来说是采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朱定法.实施采购管理体系改革[J].施工企I管理,2016(10).

篇8

由于上述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对几种方法的改进模式,例如Johnny等[1]对JIT和MRPⅡ两者相结合,提出改进的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模式框架。在实际应用中,有学者提出了JIT和MRP[2][3]以及TOC与MRPⅡ的具体集成方案[4]。张凡[5]对三种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陈建华等[6]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集成化生产管理模式。

上述三种生产计划管理模型主要应用在生产物流中,而电力物资管理既有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又具备物流管理的一般性,本文通过借鉴生产物流的计划管理模式,通过对比三者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性,同时对三者基本思想加以整合,构建TOC、 MRP以及JIT相结合的集成化物资采购计划与控制模型,与电力物资采购模式相结合,对现有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2集成背景和基本思路

21集成背景

电力物资需求管理的主要模式分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批次物资需求计划两种实施模式。省公司计划发展部制订电网规划,按照时序将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建设周期细化到各年度,已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可进入项目储备,具备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条件,形成里程碑计划,作为计划编制基础。公司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年度里程碑计划中的项目投资、建设安排,将相应的项目物资采购需求形成下一年度物资需求计划,批次物资需求计划的提出需严格基于年度物资需求计划。

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制订后由物资部结合公司采购战略、经济发展趋势、产能情况、历史数据、价格走势等,对年度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公司年度物资采购方案建议。物资需求单位根据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和年度物资采购批次安排,在每批次内提报的物资需求计划形成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其为正式实施招标采购的物资需求计划。月度物资采购计划管理,由地、市公司编制,省公司汇总并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总部物资供应公司审核物资采购计划,审核通过后提交到总部物资部审核。经总部计划、招标审查会专家审核通过后实施采购。

22集成思路及集成化的计划与控制模型

对MRPⅡ、TOC与JIT各自优缺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三者的侧重点和适用环境不同,并在追求目标、计划展开方式、物料需求以及能力控制存在诸多不同点,但并非完全对立,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通过取其长处,实现三者优势互补,与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相结合,定能更好地实行物资计划与控制的职能。

基于电网物资的采购流程和特点,建立如下集成电力物资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首先,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采用的是MRP思想,通过物资需求预测,经分类汇总、综合平衡审批后形成公司年度物资需求计划,并作为电力物资管理的主要依据,用于制订公司年度采购策略,并进一步确定采购模式及采购方式等具体信息,为月度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月度物资需求计划制订后,除将物资采购方案进行分配,还要考虑到采购方案的可执行性,作为采购计划的执行方,制订瓶颈平衡计划,对瓶颈资源进行调整,并考虑库存情况,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修正。

瓶颈资源平衡结束后,进行电力物资需求计划的制订。由于电力物资供应具有不确定性,除要考虑采购计划的执行外,为避免因物资采购延迟而对项目生产计划执行造成的影响,还要考虑项目部门的物资需求,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物资变动情况做出基本调整。物资供应公司应实时对项目物资需求信息进行了解,对已到货物资实施优先生产,对计划期内无法到货的物资向上层的月度物资采购计划及时反馈,对月度物资采购计划进行调整。

最后,将JIT采购管理模式应用到电力物资现场管理中,结合对关键资源的调度,实现对电力物资管理的实时供应,满足电力物资实时供应的要求。

3结论

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是保证电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通过三者集成思想,将MRPⅡ计划的优势应用到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制订这一层次,TOC及时调整瓶颈资源,并运用JIT保证项目类物资的及时供货,将三者有效融合,对电力物资采购模式的短板进行改造,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整个采购管理模型。

参考文献:

[1]Johnny CHo,Yih-Long ChangAn integrated MRP and JIT framework[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1,41(2):173-185.

[2]Zhang Qinghua,Cheng Guoquan,Wang Zhuan,et alResearch on MRP/JIT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edical equip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cerned with spare part manufacturing[J].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9(12):1106,1110.

[3]Li Bo,Wang Jun,Zhuang Wanyu et alResearch on integration logistics system of MRPⅡ and JIT based on BOM[J].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5(1):557,561.

篇9

物资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反映电力企业运行情况的同时,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电力企业的总体效益。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更具复杂性,因此加大力度对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变革与提升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1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各发电企业物资采购流程不统一,采购权限分配不够合理。一些电力企业基层部门以种种名义进行物资采购,造成很多的生产部门以及车间出现物资采购管理无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司的物资储备以及物资管理上的混乱。企业的物资储备以及物资管理流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处在一种失控状态。还出现采购大量不需要的设备造成资金使用不合理、在需要某一种设备时反而不能及时到位等问题,这样不仅造成了物资的大量冗余,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无序,大量资源被浪费。物资采购运作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有序、规范的招标,招标范围也没有进行严格控制,只对金额相对较大或者大批原材料进行招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存在招标企业单位管理、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供应商也有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在询价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是整个招标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很多电力企业物资采购时,不能达到至少3家供应商的要求,往往是询价1家或2家就直接发出订单。物资管理流程存在纸漏,物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对物资管理采购过程制定标准衡量体系和采购价格体系,并且很多物资采购管理部门主要采取部门询价的方式,由部门内部独立完成,其他部门无法参与。的电力企业内部仍然存在部门职责划分不合理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使采购流程分散,造成重复采购。

2电气企业物资管理的改革措施

2.1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当以该企业年度生产建设实际情况以及投资总额为主要依据制定可行的物资管理计划,并严格落实到电力企业各个生产环节中,促进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2.2实现物资集中化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总体效果,应当积极加强物资集中化管理,促进电力企业物资实现科学化应用,实现电力企业资金的合理化利用。在出现物资确实问题时,便于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对物资进行补充和采购。因此在物资集中化管理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强化管理职能,在明确物资管理计划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物资采购渠道,加强物资验收和有计划使用,对电力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物资消耗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为后期物资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2.3物资采购管理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物资采购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企业成本和总体经济效益,并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成效性。因此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细化各个管理环节,促进物资采购管理效率的提升。所谓价格工程,就是质量比和价格比的统称,以最低总成本做出优质产品为价格工程的实质。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物资管理的总体效果,应当对价值理论的管理理念充分运用到物资管理中,细化物资采购过程中每项内容的评价体系,对价值工程进行合理化应用,节约点力企业成本,强化物资管理效果,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采购计划和采购原则来进行物资采购,将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谁采购谁负责制度模式;为切实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应当遵循先利库,后短距离、直行式、大量采购的原则开展物资采购工作,最大程度上减少库存积压,强化物资采购工作中的成本控制。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物资采购管理程序,坚持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尤其是要对供应商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积极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从整体上促进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2.4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

为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的变革与提升效果,应当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推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在物资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强化对物资管理信息化的认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企业物资管理状况,切实提高电力企业经济运营指标,推进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2.5加强物资仓储管理

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物资仓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缓解,为电力企业顺利生产提供可靠的先决条件,也是物资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大力度做好物资仓储管理工作,在推进企业现代化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的来看,物资仓储管理工作主要包含运输、检验以及保存等多项内容,物资仓储管理效果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总体质量,因此电力企业物资仓储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做好物资的保管和保养工作,认真细致的开展物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电力企业的总体效益。就物资的保管和保养来看,电力企业物资存储后,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存完整,确保物资数量准确且质量完好。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物资仓储管理人员应当以物资的性质为依据对物资进行规范的分类保管和保养,为后期物资利用提供便利。与此同时,产品配件等相关物资在存放时应当做好防锈处理,以免产品配件等于化学物质接触后性能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际应用效果;橡胶制品在保管保存的过程中应原理油、水、硫化物,以保证其实际应用性能;高压电器设备应置于干燥通风地带,以减少安全隐患。

3结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群体对电力需求逐渐增大,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加强物资管理的变革与提升,加强物资集中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建立具有高度适宜性的物资采购模式,在保证电力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电力企业成本,实现物资的合理化应用,促进电力企业自身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江艳茹 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 电力企业 物资管理 建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电力市场的开放度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的分散式电力物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需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采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物资管理模式,帮助电力企业提升物资管理的集约化水平,为电力物资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以及可靠的决策支持。

1 电力物资管理的现状评价

(1)部分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由于采购流程的不统一,容易导致采购分配不合理。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基层部门和各个车间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标准不同,造成物资采购管理混乱,物资过盛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但是物资不够又会影响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在人为干预下,采购的物资很难进行有效控制。

(2)物资采购运作机制不完善,采购标准是电力企业进行物资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十万以上的设备以及装置性材料的采购,需要进行公开招标,招标范围没有进行严格控制,没有进行有序、规范的招标,招标范围没有进行严格控制,仅仅针对一些金额较大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招标,这样一来,对供应商的管理也将缺乏合理性。

(3)物资管理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制定物资采购监督机制,很多物资采购部门都是内部单独完成采购任务,缺乏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从而产生诸多问题。总之,现阶段电力物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物资管理模式

2.1 集约化管理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本意是指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物资管理一般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两种形式,传统的粗放、分散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对物资采购和管理进行集中化、规模化管理,提高物资管理的科技含量,实现服务手段的电子化也是物资集约管理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实行集约化物资管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物资计划管理

根据电力企业年度生产发展的投资总额,科学、合理的计算出物资消耗量和使用量,对物资管理进行标准化要求,制定有效的电力物资管理计划,并且把计划贯穿到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力物资的科学、有序化管理。

2.3 物资采购管理模式

采购是物资管理的核心环节,与电力企业生产成本有着直接关系,采购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的最终效果。因此,对于电力物资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细致,做到精益求精。在整个电力物资采购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采购获取了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资源,保证电能的正常供应,这是采购的效益;另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费用,这就是采购成本。我们要追求采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是不断降低电力物资的采购成本,以最少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建立采购物资质量评价体系,总结各种电力物资的质量比和价格比,努力追求电力物资的科学采购。

2.4 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与实现

电力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设计,主要包括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三部分,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将电力企业的物资信息进行资源共享,将传统的人工管理变成电子智能管理,实现电力物资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最终提高电力企业经济运营指标。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渴望高质量的电力输出,M足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电力需求。导致电力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使得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对电力物资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通过集约化管理,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信息化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以及仓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挖掘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潜力,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怀富.基于双模型修正的电力物资存贮策略[J].电网技术,2006(S1).

[2]赵晔.基于ERP的电网企业物资超市化采购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3]Yong ZHAO,Shi-fang DANG.Research on Material Management of A Power Supply Enterprise[R].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ITME 2014),2014(04).

作者简介

篇11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85-02

前言

完备的企业采购管理系统能够提升企业物资的管理水准,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传统物资管理体系侧重于事后控制,这样有很多弊端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之下构建的新型物资采购管理体系是分阶段运行的,便于企业对采购事宜进行事前控制。物资采购体系的核心思想便是将以往只能在事后管理物资事宜转换为在事前或事中便能游刃有余地控制企业资金流动动向。现代企业以监督权、执行权、决策权分离的方式保障新体系的良好运行,以建立技术支持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为构建新管理体系的有效手段。如此一来,施工企业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又能够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为企业资金流动增速和企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一、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概况

1.企业物资采购的基本流程。企业物资采购业务的流程会因为企业类型不同而有差异。甚至在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物资采购的步骤顺序也会有很大不同。通常情况下,这类差异表现在采购来源、采购对象和采购方式这几个方面的差异上。采买物资规划员会在项目生产组织、设计完工以后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总体方案将总的生产计划进行细分[1]。根据企业各部门实际需求,利用技术部拟写的所需材料清单和原材料仓库出具的原料采购计划或书面请购单,转达给负责采购的部门以作为企业采购物资的具体依据。

在负责采购的人员收到这个清单后,在企业所熟知的供应商中挑选诚信度高的几方,通知报价或询价,将经过材料购买方批准的订单提交给达成买卖的供应商处。经供应商确认自己有货源、价格合理之后,再向买方企业递交回执函,达成买卖的基本协议。如果买卖双方在买卖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采购员都应该与供应商及时取得联系,使买卖顺利运行。

在签约并确定货品之后,买方企业应督促厂商按时交货。当货品到达使用单位后,该单位质检部门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货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检验合格后,厂商要开具收货发票,采购部门要核对发票内容的正确性并填写物资采买验收单,到财务部挂账付款。以上基本就是企业采买物资的基本流程。

2.企业物资采购的基本管理模式。企业物资的采购有两个显著特点:物资采购的多样性和物资供应的多变性。首先,企业产品一般需要大量的构件、配件、材料,而构件与配件很难有统一标准与规格。单一物件不能够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采购的物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其次,各个企业设计部门设计思路均有差异,其欣赏水平与平时喜好不可能一致。再次,企业生产产品的水平、材料运用和技术工艺都有差异,使得产品在造型、规模、样式、生产组织方面千差万别。最后,企业生产产品具有不固定性,企业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生产所需产品,生产所使用的材料不仅要随着产品的改变而变动,客户对产品规格外观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2]。为了不造成生产的混乱,导致材料错用的现象发生,企业管理者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购管理效益审计措施,避免因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损失。

3.供应链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特点。首先,企业物资的采购管理应服务于企业目标,满足客户所需求的一切价值要素。在购买方制订采购计划时,要考虑到交货的及时性与交货提前期的时间。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之上实行的采购管理,要基于考虑交货提前期与及时性的基础之上。其次,设计系统模型时要进行市场分析,根据供需对比实际情况来选择供应商和采购方式,对拟发展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供应商要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沟通合同事宜,促进买卖顺利进展。在双方确认合作试运行阶段结束后,双方可以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进入正式合作阶段。在合作正式开始之后,采购就会在双方所约定的协议框架下进行,不用每次都再签订一次采购订货合同。供应商在确定采购订单后执行采购部门的货物采买计划。需要强调的是,在采购实施过程中,采购部门要不断沟通、协调生产部门与供应商的关系,保障供需平衡一致。在交易的最后,买方企业要填写采购评价和供应商评价。采购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采购过程、结果进行权衡与分析,得出结论以便向供应商做出反馈。

二、企业物资采购效益审计所遇到的问题

1.购买方策略失误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在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严峻,如果在企业购买物资时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偏差,就会在采购中出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3]。物资采购的成本超出预算是困扰企业领导者的一大问题,如果一个企业难以在采购物资时做到使预算的钱款与成本资金达成平衡,长此以往,企业会陷入亏损的困境之中,更别说适应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

2.缺乏制约机制和先进管理模式。如果企业物资采购缺乏严格管理机制与有效的约束力,极易导致不规范的采购行为发生。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之下,采购很有可能会脱离企业的管理,变相采购、舍近求远、舍廉求贵的不良行为会时有发生。企业的成本会化成供应商和贿赂方送上的回扣,被揣进采购员自己的腰包里。长此以往,企业购买物资的成本必定居高不下,价格隐形流失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这些不利因素将会造成企业生存发展的艰难。一些企业陈旧的采购管理模式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导致库房与账面过于冗余,重复储备会造成企业人力与物力的极大浪费,挤压、抢占流动资金份额。企业物资资源的超量储备与使用率低会导致内部资产被掏空的恶果。

3.招标失误与采购方式过于单一化。首先,在企业物资采买环节中,企业在社会上为招商引资做足宣传,引来众多供应商进行竞争,企业在素质参差不齐的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然而,供应商提供自身情况的资料信息过于简单,使得企业只能从价格与表面信息进行筛选。如果招标价格与供应商预期比较过于高时,签订了合同的供应商会在采购过程中擅自提升价格或作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招标过程中熟知各供销商的信息,全面掌握优先权,避免日后合作不愉快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其次,物资采购过程中采购员对网络采购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科技发展更新的脚步很快,一些网络渠道提供的货品不但物美,而且价廉。企业应有意识对员工进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其思想高度与社会发展接轨,在采买过程中不仅要采取人工招标的方式,还要尝试在网络上搜索合适的购买方。这样也利于采购公正公平的进行,节省操作时长,提高采买效率。

三、应对企业物资采购问题的对策

1.加强采购管理制度建设。采购管理在企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工作重心在于满足供应需求,同时尽可能降低企业采购成本[4]。物资采购管理通常会以降低企业成本、确保物资供应、减小资金风险等方面作为企业物资采买管理规定的总体要求。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集中采购的方式会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纰漏及时弥补,相比分散采买的方式更有利于企业采购资金的集中节省。在企业中进行集中式采购能够轻易获得批量采购产品的优势,降低采购资金成本,同时获取批发采购的价格优势。

在人员管理方面进行控制,从加强员工业务能力到加强对供货商家的监督控制,成立专家评标数据库,在招标时随机邀请专家进行招标,防止暗箱操作的行为发生。加强对商家的监督与控制,在采购招标之前要制定好合乎规范的文件,在招标时严格按照这个文件执行,事后对物资采买进行全程追踪。

2.加强成本控制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现代化。企业要加强采购的成本资金控制,紧紧依靠现代化科技手段,强化信息管理与市场调查,对拟定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在物资采购结束后要对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认真结算,以防采购经费的流失。企业要建立起物资采购管理的信息系统,积极发挥批量采购在降低采购成本和强化供应商管理的优势。采购部门要合理降低采购的标准,对于物资价值的资料信息要尽量掌握,并进行信息的备份以便日后查找。

3.充分发挥网络招标采购优势。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招标采购的方式,以计算机为载体,将原有的招标过程转换为电子化的运作。这样能够超越原有采购模式,以全新的科技概念投入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物资管理部门应对物资依照计划进行仔细核对,安排具体的采购计划,利用物资竞价部门信息允许招商,通过专家测评制度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 孙建利.新背景下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商贸,2012,(15):86-89.

篇12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085-02

近年来,由于国内炼焦煤中的焦煤资源极其紧缺,价格持续上涨,以致焦煤市场相对较混乱,混煤供应现象普遍,对钢铁企业的炼焦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钢厂采购的主焦煤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混煤现象。当然,这种混煤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观方面,焦煤的价格通常要高于一般炼焦煤(如:气煤、1/3焦煤、瘦煤等)200元/t以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供煤厂商利用我国煤炭分类标准的局限性,将两个或几个煤种掺混达到焦煤指标后外卖,可称为“主观混煤”。客观方面,因煤层形成原因,部分矿点由于具有多个采掘面,各采掘面的质量指标存在差异,造成 “混煤”,这种情况在矿务局所供焦煤中比较常见,但混煤并不严重且质量波动很小,焦煤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一般是肥煤和焦煤混洗而成,属于相对较纯的“混煤”,可称为 “客观混煤”。钢铁企业控制焦煤混煤的重点和难点是“主观混煤”。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 日本、 澳大利亚等在20世纪60年代就淘汰了单纯依靠煤化学参数、 引入煤岩分析指导炼焦配煤,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成果时有报道,但真正用煤岩分析指导炼焦煤采购管理的却很少。三钢原燃料采购公司结合采购管理的实际情况,将煤岩分析运用到国内外炼焦煤采购过程中,指导炼焦煤采购,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三钢运用煤岩分析的背景

三钢焦化厂年产焦炭85万吨,炼焦煤年采购量在120万吨,焦煤配比在35%~40%,年需求量45万吨,煤源主要来自江西、 河南、 安徽等省及部分进口焦煤(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中国内煤矿国有煤矿占70%左右,地方煤矿及洗煤厂占30%左右。近年来,随着三钢1850m3大型高炉的投产,焦炭质量不稳定特别是热态强度的频繁波动一直是困扰炼焦生产的难题,反应后强度CSR最高在70%左右,最低达不到60%。

当焦炭热态强度恶化时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多配加焦煤能提高焦炭热态强度; 当然,思路是正确的,按照这个思路,一般会增加焦煤比例3%~5%,但经常出现焦煤比例越高焦炭热态强度越不稳定的情况。经过原燃料采购部门、质检部门、焦化厂等部门分析后认为:主要原因是采购的焦煤来源不稳定、煤质复杂多变;从地方煤矿或洗煤厂采购的大部分主焦煤属于多种煤混洗,而且每批次并非是严格按照比例混配,并不因理化检验频次、频率升高而有所改善,传统的全分指标已检测不出入厂焦煤煤质有多大的变化、难以辨识煤质的优劣。

混煤在炼焦过程中难以起到单种焦煤应有的作用且质量不稳定,造成了焦炭质量波动。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图是鉴别单煤与混煤的唯一方法,并判断煤的变质程度、混煤煤种及比例。如下表为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及煤种大致对应关系表。图1、图2为焦化厂煤A、煤B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

2煤岩分析在炼焦煤采购管理中的运用

2.1将煤岩分析作为采购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钢原燃料公司通过对市场资源的深入调查分析,与各供应商积极沟通交流,要求调整原煤结构,进行单一洗煤(或限于主焦煤之间的简单混煤)。原燃料公司自2012年1月起在煤炭采购过程中引入煤岩分析执行标准作为采购参考,正式将煤岩分析中的平均最大反射率、标准偏差两项主要指标作为合同管理的补充参考,规定了其合理范围,即: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1.2

(1)对于该类供煤点,如今后煤质无法改善,拒绝其供应。

(2)已进厂的混煤另行堆放,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判断煤的变质程度及混煤煤种、比例,确保配煤准确可控。

2.2评价煤的结焦性能

在焦化企业的来煤中,煤的变质程度相同,结焦性有可能相差很大。有的反射率分布图集中在某一较窄的范围,有的分布在较宽的范围。研究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在R0max/%=1.1左右围成的面积越大,结焦性越好。在采购前,我们可以容易、很好地通过煤的反射率及反射率分布图对某一煤种的品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2.3指导煤场堆放

焦化厂受场地限制,采用挥发分、黏结指数、胶质层厚度等煤分类指标指导堆放,将这些指标相同(或相近)的来煤堆放在一起。但用上述指标对来煤分堆堆放后,常出现配煤与焦炭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原因在于这些指标无法鉴别来煤的单、混性,少数来煤堆放不合理即可导致配煤质量混乱。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结合全分析指标与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有效指导炼焦煤的合理堆放。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检验部门引进全自动煤岩分析系统由德国莱卡显微镜、全自动图像采集系统(包括自动扫描、聚焦、采集)、图像处理软件及计算机等组成,在加强混煤监督和煤岩分析方面,加大对质量波动较大、标准偏差较大的矿点煤种的把关力度,并加强煤岩信息反馈和交流。煤岩分析结算全分析检验指标,更好地指导了三钢的炼焦煤采购。

3运用煤岩分析取得的效果

3.1杜绝了 “主观混煤”现象

实施煤岩分析以来,三钢焦煤标准偏差平均值由2011年5月的0.32降低到2012年11月的0.13,基本为单一焦煤或简单混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基本在1.0~1.8范围内,混煤中以混有极少数的肥煤或“15”号焦煤为主,混煤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主观混煤”杜绝。焦化厂焦炭CSR也稳定在62%以上,保证了高炉稳定顺行。

3.2对混煤加大扣款力度,降低了采购成本

减少焦煤配比更改,降低配煤成本,三钢对进厂平均最大反射率大于1.7或小于1.1的焦煤,并结合参考全分指标,分别参照价格相对较低的瘦煤、1/3焦煤价格结算;对标准偏差大于0.2的焦煤降级、降价使用,降低了采购成本。当然,因采购进厂的焦煤为单种煤,保证了焦煤的“纯度”,尽管价格比一般的混煤要高一些,但因焦煤质量稳定且相对单一,配煤时减少了高价焦煤配比3%左右,降低了配煤成本。

3.3利用煤岩分析达到与供应商、焦化厂的深度沟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