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

时间:2023-08-20 14:41: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

篇1

中图分类号:F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其要求各领域各企业都做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下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国有资产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就必须开始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当以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作为大背景,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所制定的政策制度,以确保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在新时期下,传统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公路行业的发展要求,必须改变公路行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采用全新的管理手段,以创设出科学而完善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公路国有资产及管理体制的概述

公路国有资产指的是我国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国有资产,从狭义上看,公路国有资产主要指的是公路经营企业进行投资以及投资后所收到的效益所构成的资产,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资产并不包括事业单位的效益;从广义上来看,公路国有资产的范围要更为广阔一些,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有公路管理部门、施工企业的资产等。公路国有资产的分类种别较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具备社会公益性,特色性十分强烈。

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国家对公路国有资产的分配和利用等。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及实施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所制定的运行机制。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十分密切,缺一不可,只有完善各部分的内容,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协调配合各部门的工作,才能够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解决。其问题主要在于:首先,从管理层的角度上来看,监督权不够明确,管理主体三方的关系处理不好,实施的是多头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果不佳,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矛盾,而且管理者对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不是很了解,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无人承担责任。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公路经营企业的内部体制并不够完整,缺乏企业凝聚力,而且在编制财务核算等内容的时候,并未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而且公路经营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来执行工作;最后,将这两个部分结合来看,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经营企业之间的矛盾较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交通主管部门是管理者,而公路经营企业则是被管理的一方,却难以服从于管理者,也正是如此导致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三、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利弊

(一)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的有效作用

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高质量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工作,能够清楚地认识政府和企业的之间的关系。利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能够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提供重要的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出资人,而公路经营企业则是被出资人,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干预公路经营企业的现象。第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开展,备受人们的关注,能够增强人们的信心。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活动,可有效的改善当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的不利之处

虽然发挥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能够带来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却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此监督工作的开展缺乏法律的保障,不具备科学的依据。在开展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时候,影响了公路经营企业的工作,削弱了交通主管部门对其的管理,而且在此过程中主要以盈利为主,反而忽视了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

四、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确定正确的方向

在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时候,应当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十分重要,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整个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时候,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我国公路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结合我国公路国有资产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其目标。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应当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所制定的管理体制要能够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性,突显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公益性;其次,要确保公路国有资产具有安全性,所实施的管理体制要能够保证公路质量不受损害;最后,所制定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能够促进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公路国有资产效益的提高,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

除此之外,还应当确定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方向。第一,要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主体者,要将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相统一,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关系;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出资范围;第三,寻求最佳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方法,有效整合公路资源,严格按照相关立法来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把握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之处

在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时候,应当把握其关键之处。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出资人代表,将此工作落实到位,以保障出资人代表的权利,促使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便捷,从而提高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要完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施两级出资政策。两级出资制度中涉及到了三个主体,一个是交通主管部门,一个是公路经营企业,最后一个则是公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企业。严格贯彻两级出资制度,有利于协调三方的出资关系,分配各自的职责和权利,能够避免行政干预,保障各方的权益。

(三)创新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为了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应当突破传统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以适应新时期下的要求,从而提高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应当分配好各个主体的职能。可以实施具有层次性的职能管理工作。在第一层次中,主要是由交通主管部门来进行管理,将其作为公路国有资产出资人,并且用法律的形式来明文规定。第二层次的管理则是由公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来执行,其贯穿于整个国有资产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负责优化公路国有资产结构,促进公路行业的稳定发展。第三层次则是公路经营企业,其主要是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实施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并且根据公路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应用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做好财务核算工作。

五、结束语

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措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完善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能够促进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行业带来更多的资产效益,推动整个交通行业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解决。建立健全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以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实施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结合我国公路国有资产的特点,结合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现状,贯彻落实我国相关政策,以提升我国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总而言之,加强对我国公路国有子很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珊.共容与发展: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南京大学,2013.

[2]赵青青.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曾桂华.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4,23:57-59.

篇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71-02

[作者简介]何冬梅(1981―),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

高校国有资产即高等学校拥有和使用的,从法律角度来看是归国家所有,可实现货币化的经济资源的统称,该项资产是推动高校教学、科研有序进行的基础。高校国有资产涉及多种资产形式,如流动、固定、业务运营、各项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等。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也在深化改革,重视和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家教育资源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健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被浪费,提升办学质量与绩效。在高校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办学,高校扩建、改建等筹集教育经费进行办学的情况不断出现,很多经营服务机构也融入进来,新的产权格局与多元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形势已经形成,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都必须以高等学校国有资产为前提,我们通常也会将之视为评价高校办学效率的重要衡量标准。国家教委于1990年制定了与国有资产管理有关的通知与决定,此后管理高校国有固定资产逐渐成为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高校逐渐了解了管理固定资产的必要性,而且专门成立了专职机构,如国有资产管理所等,同时还分配了相应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固定资产,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也不断在提升。

现阶段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入支出在增加,加上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及高校自身所面临的发展环境,高校陆续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不断增加。然而同其他机构相比,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有其自身的特征,比如资产结构较为复杂,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管理起来比较困难等,且高校对资产管理了解程度还不够深,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账物不适应、多次购置同一资产等现象不断发生。鉴于此,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目前摆在高校面前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任务。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体制在不断深化改革,而高校现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中也还面临着不少难题与不足,如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手段单一化等,本文认为应制订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可分为:

(一)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命脉。而高校国有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财政部出台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就明确提出:“高校等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实施集中有效的管理。”因此,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组建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单位,仅靠物资、设备等机构已满足不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要求。而让其现行所属部门来取代资产管理,这样也不尽如人意。组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让其对资产进行统一、集中、有效管理,高校国有资产便不会再处于分散凌乱的状态中。

(二)完善高校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应完善高校自身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有序,实现国有资产规范、集中化管理;健全采购登记制度,在购买资产前,应结合政府采购部的相关要求进行预算,做到按需采购。针对购入的资产应做好登记工作,使其与账务保持一致。应完善资产管理监管制度。针对教学、科研设备特别是大型精密昂贵设备,要做到专管专用,避免向外租借。应完善处置调剂制度,针对破损和落后的设备资产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按要求进行鉴定与审批,同时应做好设备资产的登记、检查、补购等工作,及时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批给相关部门,运用管理制度来约束其管理行为。

(三)针对高校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涉及多方面内容,如教学科研所需,即非经营性资产,它在学校资产中占主导地位;高校经营性资产如运营、校企合作增收、经济实体所创造的效益,教学、科研再利用后形成的混合性资产。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批各种资产形式,了解各项资产的拥有者及其职权关系,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年底还应对各项资产进行盘查,按需处理国有资产盈亏等问题。

(四)强化审计与督查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协调财产管理部门有效管理高校的各项国有资产管理,应将其审计责任落实到位,将审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视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监管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遇到特殊情况,还应及时盘查国有资产,找出和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序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新形势下,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现阶段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推动高校持续稳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现阶段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公路交通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公路事业单位的资产指的就是确定为国家所有被公路事业单位使用或占有的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类经济资源的总成,其不但是公路事业单位严格履行公路养护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维护公路路权路产和提供良好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公路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就应积极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

一、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职责方面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相关主管部门针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已经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而很多公路事业单位在实行这些管理制度时,却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在实行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单位并没有严格的执行,大大的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效果;管理职责不清。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如行政管理、养护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对各个部门都应实行职责到人并且分工明确的管理制度,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公路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实物资产管理与资产使用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是相脱节的问题,那么国有资产就很容易流失。

(二)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

资产总量不清,使用情况不明。公路事业单位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非常久远的,而根据预算每年需要购置的资产类型很多,并且数量也很大,长期以来,公路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就是不够重视的,因此,在很多基层单位中都存在着资产总量不清并且使用情况不明的问题,这样就根本无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的使用管理;一些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使用效率较低。在公路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中,既有通用的各类设备和资产,同时也有一些特殊的设备和资产,而这些特殊的设备和资产每年的使用次数都是很少的,有一些设备几年才使用一次,所以很多资产就都处于闲置的状态,资产的配置太不合理,大大的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问题

资产处理有法不依。一些公路事业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通常都不是严格的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往往都是先处置完成后,再去办理相应的手续,还经常出现不进行资产评估就对外投资以及擅自对外出租资产等问题;无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置国有资产。一些公路事业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还会出现不向上级汇报就私自暗箱操作的行为,如在不实行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就出租资产的问题。

二、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

公路事业单位应遵循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并且国有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原则,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暂行办法》等文件中的各项规定要求,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发展情况的国有资产购买、保管、使用、处理、更新以及报废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对外出借、出租、担保以及投资等各项管理要求,从而进一步的规范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各项行为。

(二)健全资产管理手段,搭建国有资产公用和共享的平台

定期的清查实物资产,做到账面上的内容与实物是始终一致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资产信息数据库,动态的管理实物资产的购买、报废以及更新等状态,确保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与政府的采购预算和部门的预算编制能够有效的衔接起来;搭建国有资产公用和共享的平台,提高专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对于在某一个单位使用频率较低但自身价值较高的设备,如公路、隧道和桥梁等专用的检测设备,公路行业应积极的搭建公用和共享的平台,建议采用集中购置并且分散有偿使用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这类设备的重复配置,同时也提升了这类设备的利用效率,将本就有限的财政资金尽可能的应用到公路养护工作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完善公路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制

公路事业单位要想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还必须健全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定期或是不定期对公路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同时还应充分的发挥领导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作用,保证单位内部的资产情况更加的清晰和明确,防止单位领导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资产管理的风险;还应定期的评估公路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动态的监管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的发现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的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浪费或是损失的问题。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公路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效果对公路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因此,我们应深入的研究现阶段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详细的分析其成因,同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利弊

(一)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的有效作用

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高质量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管工作,能够清楚地认识政府和企业的之间的关系。利用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能够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分开,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以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提供重要的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出资人,而公路经营企业则是被出资人,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干预公路经营企业的现象。第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开展,备受人们的关注,能够增强人们的信心。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活动,可有效的改善当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二)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的不利之处

虽然发挥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能够带来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却并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此监督工作的开展缺乏法律的保障,不具备科学的依据。在开展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监督工作的时候,影响了公路经营企业的工作,削弱了交通主管部门对其的管理,而且在此过程中主要以盈利为主,反而忽视了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社会效益。

三、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确定正确的方向

在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时候,应当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十分重要,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整个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有利于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时候,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我国公路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结合我国公路国有资产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其目标。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目标应当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所制定的管理体制要能够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性,突显出公路国有资产管理的公益性;其次,要确保公路国有资产具有安全性,所实施的管理体制要能够保证公路质量不受损害;最后,所制定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能够促进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公路国有资产效益的提高,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除此之外,还应当确定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方向。第一,要明确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主体者,要将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相统一,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地方政府和中央的关系;第二,要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出资范围;第三,寻求最佳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方法,有效整合公路资源,严格按照相关立法来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二)把握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之处

在构建新型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时候,应当把握其关键之处。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出资人代表,将此工作落实到位,以保障出资人代表的权利,促使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加便捷,从而提高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要完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施两级出资政策。两级出资制度中涉及到了三个主体,一个是交通主管部门,一个是公路经营企业,最后一个则是公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企业。严格贯彻两级出资制度,有利于协调三方的出资关系,分配各自的职责和权利,能够避免行政干预,保障各方的权益。

(三)创新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为了保障公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应当突破传统的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以适应新时期下的要求,从而提高公路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应当分配好各个主体的职能。可以实施具有层次性的职能管理工作。在第一层次中,主要是由交通主管部门来进行管理,将其作为公路国有资产出资人,并且用法律的形式来明文规定。第二层次的管理则是由公路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来执行,其贯穿于整个国有资产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负责优化公路国有资产结构,促进公路行业的稳定发展。第三层次则是公路经营企业,其主要是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实施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并且根据公路企业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应用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做好财务核算工作。

篇5

第二条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应属国家所有的资产组织产权登记,取得所有权凭证和确认占有、使用单位国有资产经营权的法律行为。

第三条 凡是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和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企业单位),都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四条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工作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本级企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委托其它机关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尚未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地方,由财政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第五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将本级企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情况定期报告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第六条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统一制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表式附后)。产权登记表一式两份,其正本作为国家对资产拥有所有权的法律凭证,其副本作为企业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凭证。

第七条 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单位在填报产权登记表时,应附送资金平衡表等有关报表。

第八条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应结合企业单位财务决算中国家基金增减变动的情况,每年填报一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发现填报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有权要求登记的企业单位予以更正或重新进行登记。

第九条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主要内容为:

(一)单位名称;

(二)住所;

(三)法定代表人;

(四)经济性质;

(五)主管单位;

(六)资产总额;

(七)注册资金总额,国有资金所占比重;

(八)实有资金总额,国有资金占实有资金的比重。

第十条 企业单位的名称、住所、经济性质发生变更以及增设或撤销分支机构时,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企业单位分立、合并、迁移、被撤销,应在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批准后三十日内,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产权变动登记,并按国家规定对其国有资产进行清查,做出价值评估,登记造册,办好交接手续,妥善处理,防止国有资产被侵占、哄抢或变相瓜分。

第十二条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妥善保管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表,并建立产权登记档案和国有资产登记统计制度,了解并掌握国有资产的存量和变动状况。

第十三条 企业单位不按本规定执行的,财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认定的财务管理部门不予开具资金信用证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办理企业登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权建议主管部门对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党派社团中的国有资产,以及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产权登记管理办法,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对境外国有资产,应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结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令,办理确定所有权归属的法律手续,并进行产权登记。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篇6

高校国有资产,指高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它包括国家划拨给高校的资产、高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的资产和其它经法律确认为高校所有的资产。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形资产,即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二是无形资产,即各种专利技术、著作权等。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持续增加,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数量急剧增加,总量也日益庞大,近几年来,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重庆教育学院在2000年首次对国有资产进行了清查,2006-2007年又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国有资产大清查活动。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看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当前,一般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由国资管理部门、各二级单位共同管理。各二级单位虽设有专人管理本部门的国有资产,但大多数是由办公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兼职,由于精力和能力的原因,管理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高校的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和划拨,在使用中既不提折旧,也不计算盈利,因而使一些高校没有树立使用国有资产要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领导和管理人员“重购置轻管理”,不重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较深,认为高校是专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纯消费单位,造成了人们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的不足,形成了“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由于上至领导,下至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散,长时间对本部门国有资产不清查,造成国资管理存在很大漏洞,给国有资产的流失埋下隐患。

2.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许多高校二级部门对本部门资产长期不清查,国资管理部门和二级单位没有坚持定期核对并抽查国有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高校接受捐赠仪器设备较多,有的不入账,任意处置;(2)一些二级单位管理人员调动或退休时,不办理资产的交接手续,责任不清,引起后续管理人员心中无数,家底也不清;(3)有的二级单位,遇到上级审计部门要求清查时,出现各种原因和困难不能在短时期内查清楚,便用一些闲置设备充数。

3.国有资产重复购置,使用率低

高校各部门都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不断购置仪器设备,资产一经形成就被单位或部门占有、使用,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共享。各部门只顾自己的利益,宁愿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它部门使用,因此形成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设备购置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各单位却有许多的资产闲置,无法发挥其使用效率,且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资金浪费,资产使用率低下。

4.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责任不明确

各高校虽然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资产管理手段落后。一方面,资产管理软件不完善,不能完全反映实物资产的现状,如存放地点,给管理者带来不便。另一方面,资产管理未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中建立查询平台,二级单位资产信息的管理、查询等程序必须要到资产管理部门才能办理。再者,二级单位表面上虽然有资产管理人员,但资产责任人不是资产的使用人或保管人,因而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对资产管理到位,责任不是十分明确。

5.仪器设备、材料物资采购把关不严

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大宗物质采购办法,但由于领导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不按照物质采购办法规定办理,不通过采购小组从价格和质量两方面考虑,而是自由采购仪器设备、材料物质,结果可想而知,购置的设备有的因质量不过关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而形成低效率使用或提前报废,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6.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一些高校,设备处置过程缺乏评估,未经过评估或估值过低就随意报废。此外,设备在报废过程中,未认真核对设备的配置,造成一些设备部件被替换而过早报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完善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国有资产意识

要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员工转变认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起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从领导到国资管理者,再到使用者,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国资管理的认识,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素质,是提高高校国有资产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工作队伍至关重要。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上,要重视培养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比如,学校可组织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的培训。有了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上新的台阶。

2.健全管理体制,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过程

(1)完善采购制度。高校应制定仪器设备、物质采购办法,成立物质采购领导小组,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利益,从源头上把好资产管理关,避免重复采购,资产闲置。

(2)坚持资产登记制度。高校必须建立固定资产的账卡制度,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应按照国有资产的存量、分布及变动情况做好登记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账实不符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丢失和人为损毁。

(3)严格资产处置制度。资产处置,包括调拨、报废、报损、移交等。资产处置应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专家组鉴定后,根据结果办理处置手续,避免人为因素的随意处理,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处置后的资产,应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处理,二级单位不得随意处理。

(4)落实移交制度。各二级单位人员调动或换岗或离职时,必须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移交时,须由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三人共同完成,移交结果及时反馈到国资管理部门备案。这样,才有利于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5)落实清查制度。各二级单位国有资产,每年都在增减变化,如果不及时清查,时间长了,资产存量、使用情况就会不明。因此,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经常对学校各二级单位存量和使用情况进行清查,每年一次,确保各二级单位国有资产账实相符,管理到位。

3.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高校国有资产动态管理

当前,管理手段落后是制约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急需构建一个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施信息化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可自行开发或选择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使其能涵盖高校固定资产全部内容,实时管理国有资产的存量和变化,获取国有资产管理的最新信息,便于充分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发挥其效益,最大限度地使国有资产发挥保值增值作用。同时,能满足各二级单位对本部门资产的管理需求,可为各实验室评估统计数据提供有利条件;还可实现国资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单位实时对账,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林媛,谢颖.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

篇7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可见,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各级政府部门执行国家职能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这种经济资源具备以下特征:

(一)占有和使用固有资产的行政单位有非生产性。行政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分布在非生产领域,行政单位使用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项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不能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所以,这些单位对资产的使用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

(二)行政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和使用有非增值性和服务性。行政单位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证国家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就决定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只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对行政单位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管理重点不是实现增值,而是保证其实物形态的完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服务效能。

(三)对行政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固有资产的增值补偿具有间接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扩大只能依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通过财政预算拨款补足。为此,行政单位在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节约,并且要大幅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与企业国有资产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于2006年5月30日由财政部公布,并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促进我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办法》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办法》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入各个环节的管理,构建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以下简称《条例》)于2003年5月27日颁布施行。按照《条例》规定,企业国有资产,是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促进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支持国有企业依法自主经营,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按照《条例》要求,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其经营管理的企业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接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不得损害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从《办法》和《条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有差别的。行政单位对其国有资产的管理,一般不承担资的保值增值责任,其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来实现资产的增值,体现的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而企业对其经营管理的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其主要依靠创造利润来实现资产的增值,体现的是企业市场服务职能。所以,相对于企业国有资产难于实现无偿调节来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无偿调节就成为国有资产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资产增值补偿渠道不同,体现资产的服务职能不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应当由一个部门利益相对弱化的综合部门来负责管理,而企业国有资产应当由一个部门利益相对强化的部门来负责管理。

三、建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一)从思想上要重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各行政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必须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政府对这一工作的直接推动和领导。要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法制的权威,促进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要以政府令的形式,明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在政府,使用权在单位,管理权和处置权在财政,确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范围、权限、程序等,减少阻力,推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顺利开展。

(二)规范行政单位资产核算工作

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工作要做到账实相符,针对行政单位资产账务混乱、账实不等的现象,首先是加强行政单位资产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使他们认识到规范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工作的能力,认真做好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工作,做好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其次是进行行政单位资产大清查。通过开展资产清查,摸清行政单位家底情况,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掌握资产的实物量、价值量及运行状况等信息,对资产的利用率、费用开支情况进行反复研究、分析、测算和修正,根据行政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和实物费用标准,为细化预算编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三)搭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

平台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是及时掌握和了解各单位、部门国有资产情况的一条非常快捷和有效的途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系统软件,建立一整套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基本的数据库,搭建中央与地方、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与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计算机和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动态反映资产名称、型号、数量、价值、计量单位、配置时间和使用状况等基本情况;完整反映全国和各省、市、县所有的资产清查、登记、申报、统计、分析、查询、审核、处置及变更等基础数据,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使用管理与预算管理提供最基本的依据。建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是提高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要靠广大资产管理干部来完成的,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是做好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第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第三,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财政部门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工作原则,摒弃重审批轻监督、重微观轻宏观的管理模式,把工作重点转到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研究、制度制定、监督检查、重大资产变更审批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避免陷人具体繁琐的事务之中。第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工作中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第五,加强廉政建设,正确行使审批权力,增强防腐抗变的能力。

篇8

中图分类号:F6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淡薄,重金轻物现象严重。高校资产主要属于非经营性资产,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无偿使用,不提折旧,不计盈亏,致使在高校重购置、轻管理等重钱轻物的思想十分普遍,一般只有经费的划拨、开支的报销意识,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非常淡薄。出现了账上一分钱不平衡也要查清原因,而丢失的成千上万元的精密仪器、机密仪器等却无人问津的怪现象。

(二)资产存量不清,账账、账实不符。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投资意识、效益意识淡薄,导致对资产管理的弱化,致使高校资产存量不清,账账、账物不符的现象非常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产权不明,国有资产产权效益受到严重侵犯。高校的资产分布在学校的各个部门,有些部门视国有资产为部门所有,随意处置、转让,所得收益纳入部的“小金库”,甚至侵吞。有些个人任意占有公物,有借无还,化公为私,造成国有资产失。二是重购置、轻管理。对购人的资产,高校进行入账管理,但对资产的使用、管理、转移、报废则不重视,致使有账无物的现象非常普遍。三是财产清查走过场,前清后乱。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或学校新领导上任进行财产清查,往往是报表一报了事,查而不清,不了了之。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严重。各高校现有的管理制度中已规定了资产的购置、验收、入库、领用、维护、报废、转让等相关制度,但实际上没有按照制度执行。例如,房屋建筑已经使用多年却未入账或拆除多年后仍未办理报废手续。学校各部门由于管理方法不统一,又缺乏强有力的指挥协调机构,形成了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脱节,价值量核算与实物管理各行其是的局面,严重影响了高校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四)经营性资产在管理中无法保证其保值增值,流失严重高校经营资产按经营方式可分为投资、出租、出借和内部经营。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主体不明确。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校、院、系和其他职能部门均以投资者的身份出现,使得投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对出租、出借、内部经营的资产存在着多头管理和校办的各类经济实体无偿占用的问题。投资到学校举办的各类经济实体中的资产,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的问题。学校投资不到位,而各类经济实体却无偿占用着学校大量的资产,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由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后不按规定提取折旧,致使这些资产的价值得不到补偿,加之经营收入的分配过多向个人倾斜,经营收入少交或不交学校,转为经营性的资产,无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五)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不能适应资产管理的要求。近年来,高等学校根据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立了资产管理部门(或设立在财务处,或设在设备管理处等),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但大多高校物资管理部门都缺乏专门的财产物资管理人才。由于资产管理工作在高校不被重视,由于资产管理人员在评定职称、晋升职务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及优秀人才的引进,严重制约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明确资产管理责任

一定数量的国有资产是学校办学的基础,资产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水平。在工作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并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工作目标任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而且要重视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管理,只有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统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并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工作体制。高校法人对学校资产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层层分解资产管理的责任,真正落实到人。

(二)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1.建立国有资产购置制度。要根据学校或部门需求,认真组织论证资产购置的必要性和配置标准,对需执行政府采购的设备和工程,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来执行,并建立和完善学校的采购制度。

2.建立国有资产清查和定期对账制度。资产清查和对账制度是账实相符的重要保证。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各部门存量固定资产和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并及时将资产清查结果与财务资产账进行核对,财务部门要对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的增减变化与银行等部门进行核对,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3.建立国有资产处置制度。对大多数国有资产来说都存在使用期满处置的问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按照《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建立校内国有资产处置办法,严格按照程序和金额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待批准后再做账务处理。

(三)重视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最重要的因素在人。学校一定要重视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要多方创造条件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同时,由于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模庞大,种类繁多,要加快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将实物管理与学校财务账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账物相符,并通过网络信息实现资产利用的最大化,避免重复购置等浪费行为。

参考文献:

篇9

(一)注重了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一是成立了管理机构。2012年,我县成立了国资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全县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工作。二是出台了管理办法。为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配置、使用和处置,县政府先后出台了《____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____县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和规定,明确和规范了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和方法,使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2012年5月,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清理核查,核查出全县共有国有土地589宗,非经营性房产1189宗,经营性房产225宗,车辆341辆。今年4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办公用房清理核实统计工作,清查出全县办公用房建筑总面积23.6万平方米,使用总面积22.24万平方米,房间总数3952间,办公用房间数1950间,其他用房1683间,闲置办公用房319 间。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做到了国有资产统一管理。二是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县国资管理中心自2012年9月成立至今,共出具国有资产处置、调剂等文件158份,对县属国有企业的国资监管文件24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550万元。

(三)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是规范经营性资产管理。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委托国资公司统一管理。2012年以来,举行了6次国有经营性资产公开竞租会,竞租成交年租金534.57万元,比原年租金177.7万元增长200%。其中,2013年第三批竞租中的最高单宗标的物成交年租金86.5万元,比原年租金11万元增长幅度达到786%。二是优化资源配置。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资管理工作中,调剂解决了县旅游局、残联、文化馆、司马相如研究会等单位及多个社区的办公场地和办公用房问题,处理了海田乡、金溪镇等乡镇的国资管理遗留问题,实现了国有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三是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作,2012年帮助马电公司实现技改融资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引导企业推进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____马电公司、县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三户国有企业共实现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

虽然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中发现,全县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意识不强。从调研的情况看,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的思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及县政府有关规定,对国资管理部门的工作配合支持不够。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有的由其他岗位人员兼管、代管,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有的因工作人员变动,没有及时安排工作人员接管,国有资产管理缺乏连续性。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近年来,县国资管理部门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掌握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基本信息,但仍然存在部分单位上报数据不够全面,瞒报、漏报、少报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没有产权证的房屋和使用、借用资产,存在登记不全、记录不清、资产底数不明等问题。一些单位的内部台账对拍卖、处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销、调整账务,对财政投入新形成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存在国有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卡不符的情况,以致国有资产基数不准,家底不清。

(三)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调研中发现,有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根本没有管理制度。即便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也有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使制度形同虚设。县国资管理中心作为县政府授权监管国有资产的部门,由于成立的时间不长,专业人员少,监管力量薄弱,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不到位,以致出现县天然气公司原班子违法挪用国有资产的情况。

(四)考核激励不到位,经营者积极性不高。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是,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依照法定程序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对其考核结果进行奖惩”。而县国资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和约束机制,对企业负责人或经营集团没有进行有效的目标考核,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调动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今年以来,经县有关部门清查核实,全县有闲置办公用房319 间,超编制标准建筑面积24889平方米。闲置办公用房以及清理腾退的办公用房,未能得到有效使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目前县粮食系统有15个粮管所资产闲置,有的无人看管,损毁也比

较严重。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调研组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县政府要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县国有资产运营的决策和监督管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在国资管理工作的职责,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单位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负总责,切实承担起本部门、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县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篇10

    一、组织领导

    为顺利开展工作、按时完成我镇自查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机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属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镇党政办、财政所两个部门牵头,镇属各工作单位负责人各自开展本单位使用和管理的国有资产自查等工作。

    二、检查主要内容

    内部管理制度、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投资以及出租出售管理的决策程序及效果,资产使用管理台账,资产账务管理情况,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资产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等相关内容。

    三、开展自查情况

    我镇管理和使用的国有资产总金额为*******元,其中国有土地******元,办公用房******元,公务用车******元(含消防车、洒水车各一辆),电子、电气设备******元,办公桌椅******元。在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一是国有资产购置上,根据各部门工作实际要求,确需购置设备办公设备的,先写出书面报告,经分管领导签字报镇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由镇党政办组织人员按程序统一采购,防止盲目采购,造成国有资产闲置、浪费;二是大宗物资采购工作,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执行**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通知》要求(*府办发〔****〕**号文件),我镇不存在超标准、超限额采购;三是各部门建立了规范固定资产使用台账,明确了保管和使用的责任人;四是我镇新增国有资产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交付使用及时入账,做到账实相符,并按要求录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五是国有资产处置方面,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无私自处置国有资产的现象。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11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基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而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收益形成的,以及国家拨款、接受赠与等形成的各种财产和财产性权利。根据规定④,高校国有资产是各高校中属于国家所有而为高校占有和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范围包括:国家拨付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对外投资。

高校的国有资产一是用于开展教学、科研正常活动的国有资产,二是用于从事教学、科研等有偿服务活动的国有资产,三是用于开展经营性活动的国有资产。高校国有资产是完成各项教育与科研任务,实现学校各项工作计划,以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物质基础。具有来源渠道多元化、形态的多样性、非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并存等特点。

2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1)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物质条件,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保障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必须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办学效率,降低办学成本。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强化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可以有效降低高校办学成本,进而提高办学效能。

(2)现实状况促使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

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在资产配置环节,由于缺乏必要的、严格的审批控制,资产配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资产使用环节,由于缺乏有效的共享与监督机制,资产使用效率较低;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家底不清;部门、单位之间资产配置不公平等。针对上述问题,财政部于2006年7月1日出台实施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办法》的出台,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次重要改革,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有力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面、深入地进行。

3 现行高校国有资产内部管理的问题描述

(1)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

单位国有资产从购置、验收、核算、使用、保管、调拨、处置等一般都有一套规范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单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或因为认识不到位,或因为手续繁锁等原因,不按流程执行,不按规范操作,导致单位或个人随意处置、任意调拔、去向不明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管理混乱。

(2)办公用设备较难管理

办公设备,由于其移动方便,随着时间、人员、科室的变化,较难管理,形成长期账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国有资产盘点,但往往由于资产交接手续不全,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3)忽视对设备的保养

忽视对设备的保养,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对国有资产清视不够

国有资产清查是单位财务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进行国有资产盘点,对单位及时掌握国有资产的使用状况、科学分析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信息,但由于各种原因,单位对国有资产清视程度不够,往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有的甚至简单地把账面国有资产从一个报表换到另一个报表中,就算完成了国有资产清查任务,而没有真正深入到现场,对每一项国有资产进行认真核对,更没有对清查后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使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失去了它应有的作。

4 思路及对策

(1)国有资产岗位分工控制

不相容的岗位应该相互分离,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国有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国有资产购置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保管与清查,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等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等,应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彼此之间相互分离,形成合理的监督制衡。

(2)国有资产业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

必须明确国有资产的申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处置等业务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及审批人的权限、责任。对于超越授权范围的国有资产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例如,规定国有资产的购置预算须经单位高层领导批准,取得和处置须有管理部门领导的书面批准,国有资产的内部转移必须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等。

(3)国有资产取得和验收管理

建立国有资产购置预算制度,控制预算的编制、调整与审批,对于重大国有资产的采购过程应当规范、透明。由项目检测部门批准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国有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分配手续。财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确认国有资产的建造成本,保证国有资产计价的准确性。资产管理要将资产相关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流程化,建立与各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相适应的管理,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工作。在资产的实物管理、静态管理的基础上,扩大资产的管理范围,强化资产的价值管理,做到资产的动态管理,落实资产的效益管理。

(4)国有资产使用与维护管理

建立归口分级管理与岗位责任制,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国有资产的实际存在和合理养护;建立明细分类辅助账,保证国有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准确;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使用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盘点,每年年末与财务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检查、分析,核对账实,如有差异及时分析,报批后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篇1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国家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已经摆在社会的面前,亟需提升和优化。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是推动其优化方式探究的主要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国家国有资产的占据的份额在逐渐的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及机制进行探究,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涵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社会中的非生产领域,与社会中的生产领域中的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有着明显的形式上的区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进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这种形式,行使政府的权力。并且,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趋向是服务型和非盈利性的,这也是其根本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本质是竭诚为人民群众服务,行政事业单位一直确立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工作理念,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其还应该考虑到国有资产带来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权力行使的机构,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因为众多综合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中,效率较低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采取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法来进行对现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原有方法使用于计划经济时代,但是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来说,已经不能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也不能满足国有资产需要高效利用的要求。这种现象致使国有资产较低效率使用情况的出现。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亟需解决这种现象,减少国有资产使用中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象,以及完善缺乏系统性、不符合现代化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2.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中,流失情况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虽然一直在发展和改革的道路之中,但是仍然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甚至较为严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对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责任细则不明确,对国有资产的专项专款的意识没有较强的认识,致使部分领导或是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按照自己意愿处置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无意义流失。此外,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转向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随意估价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在处置和转换国有资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流程执行,这种情况急需解决。

三、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践及机制的建议

1.对原有资产管理周密排查,为资产管理的优化做好基础

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因为众多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出现种种方面的问题,要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创新性实践和机制的优化,就要对原有的资产管理有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将普通设备资产、单位占有或是正在使用的房产与土地等等要有详细的数据记载,为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做好数据搜集的基础工作。

2.构建科学性的资产专业化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内容的重点,要有科学性的理论知道,构建资产专业管理机制,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首先,要明确产权的统一,对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条例管理国有资产,无授权杜绝使用,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机制的构建。其次,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专门组建日常管理执行机构和管理核算中心,负责日常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详细记录,明确具体到个人的工作细则。最后,在明确了监督管理部门后,实行专权专管,与日常管理和核算管理相分离,实现对资产的具体监督和整体监督,数据监督和流向监督。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专业化方向管理的有效方式,能够使职权更加细化,管理责任和监督职责更加明确,实现国有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3.构建合理性的资产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国际和国内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表现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依托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有基础上,构建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地方的国有资产流向和具体管理的特点,建设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方便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对整体资产管理详情的监督。并且,信息平台的相应的更新要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相适应,对资产的规模、总量和具体的分布情况要有准确和详细的体现。对资产的详细信息形成电子信息存档,并根据存档数据进行核查和维护。完备的数据库的形成,是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良好运作的基础和关键。资产信息平台的搭建将最大程度地简化日产的资产管理工作,并以最佳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平台是实现资产精细化管理的依托,实现从管理到处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从日常到整体的全程管理,为下一步实现资产购置、产权变更等管理事项的网上申报、审批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资产财务核算和报表汇总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部门预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国有资产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已经实现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明确改革。实现创新性的实践和机制的优化,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率,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推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