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08-21 09:26: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古典园林景观设计

篇1

DOI:10.14051/ki.xdyy.2015.24.102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充分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想内涵,也能够让园林景观具有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艺术内涵。我国园林景观事业近年来对古典园林设计精华予以充分地继承和吸收,打造出具有典型中国古典特色的现代化园林景观。文章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进行探讨。

1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较为独特的乡土景观。在历史漫长的古代,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都会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将艺术文化应用其中,以便能够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光线、气候、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无论是布置亭台楼阁,还是种植植被,亦或者布局园林结构都对其予以考虑,除此之外,还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予以有机结合,让人们在对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与大自然实现亲密接触。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还较为重视空间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法,努力做到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化功能空间。例如扬州个园就是扬州古典园林中最具艺术价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2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极为推崇顺应自然的发展让园林设计与大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效果务必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来看,虽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就造成较多生态资源浪费。

2.2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特别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颐和园在自身建筑的独特性基础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让二者相映成辉,一起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体现出来。又如扬州个园的面积虽不大,但一处一景,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让人叹为观止,个园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堆叠4种不同的石料(宜石、笋石、黄石、湖石)来营造出“春、夏、秋、冬”4景,表达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种截然不同的诗情画意,最终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2.3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气污染、用地日益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用地面积也较小,应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空间变化往往要求既统一又多样,那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层次变化的特点,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打造出现代、立体、多样的园林景观空间。

3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冲击,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也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还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都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许多思考、许多借鉴。从目前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多地受到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影响,虽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但缺乏内涵,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内心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不利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务必要继承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营造出具有适宜居住和较强观赏性的景观作品。这既是对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也能够让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4结语

总之,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务必要基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借鉴和学习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创造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篇2

引言: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古典文化历史,有力的创造出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它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高难度的艺术水平。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主要是建立在自然山水上。通过人工的手工与建筑模仿得自然,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想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园林景观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充分的吸收与继承,从而积极的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1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

随着地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大量土地、风景资源被破坏和浪费,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念日益被重视。作为设计工作者不能仅仅从园林形式上了审视。具体来说,例如园林中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妥当等等,这些都是要进行理性分析的。

1.1 中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特殊,赋予了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因此,各种自然资源所构成的独特的乡土景观类型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主要的空间主体,提高园林景观的意境表达和来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造林理念,使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更加充分,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设计效果。

1.2 由于古代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方面较差,并且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是比较艰苦的,因此,在我国的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比较重视对小型气候等条件的改善,努力的营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园林内的结构、布局、植被种植和亭台楼阁等都是充分的考虑到温度、气候、光线等自然因素,从而设计出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园林环境。然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对一个小庭院的设计,而是借助于广大的自然环境空间,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在欣赏园内优美景观的同时,还能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真正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1.3我国的古典园林比较注重对布局的设计,主要是结合动静和虚实相间循序渐进等的空间组织的手法与不同空间内的曲折变化。所以,在实际的古典园林设计中,园林常常是被分割成了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度组成个性独特空间,从而给人以视觉上参差交错的效果,并且将自然与山水等一些景观适当的分成若干部分。既可独立成体,又可以融合在整个园林景观当中,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古代的艺术家们还将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观一一再现于园林中,以突出园林的三维视觉效果,进而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无限的空间。

2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对于天人合一与天然雕饰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积极推崇与自然的有机融合,顺应自然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园林设计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园林事业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景观设计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但是,人们对于自然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没有重视,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且绿化的保护意识也不强,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

要积极贯彻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遵循生态学与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还要建设出顺应自然发展和现代园林景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由于受到城市扩张、大气污染与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缩小了现代园林建设的占地面积。因此,为了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需要充分吸收古典园林建设中的因地制宜的设计技巧。如古典园林的设计中,通常在空间变化上都比较多样式且统一,而且将这

种充满着层次变化的特点有机的融入到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才能达到的增加园林的立体感,并且在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园林布局同时,还可将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草等元素的运用同样融合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打造更多多样立体的现代园林景观空间。此外,由于现代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除了山水花草等元素的融入,还可以将

一些科技元素融入,如喷泉等。

2.3 最后,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在古典园林中,要通过对景的合理布局,从而创造数一种意境,进而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以有限面积,创造无限意境的作用。而

在现代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就可以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融合到园林中,从而使现代人在精神与文化层面得到双重的享受。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充分的吸收与继承,从而积极的应用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比较重视其社会性与功能性的需求,而通常忽略了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扬,从而使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无法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而古典园林

作为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与艺术内涵。在当前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追求其功能的多元化,还需要积极继承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并将其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的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邹伟周.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1(11)

篇3

一、概念的限定

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设计者必须考虑园林中诸多因素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合乎科学规律: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设计者更应考虑景观的构图、立意和意境,能使人获得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的艺术享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汉字由音、形、义组合而成,由一个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维方式在特定的空间、配置在一个正方块内而组成,因此有方块字的别称。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具有“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通意”的规律(萧启宏.《汉字世界》.军事谊文出版社.2007)。

汉字艺术广义的讲就是凡是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全部或者任何一部分进行的艺术创作;狭义的汉字艺术指以汉字本身为载体进行的书法创作,篆刻,及印刷体形式。本论文中所指的汉字艺术包括古汉字及以汉字结构形式为载体的书法,篆刻艺术。

园林景观设计与汉字同为造型艺术,汉字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式及内容丰富,各种书法艺术风格鲜明;造园艺术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二者在空间形式、结构、审美理念上都具有相似性,基于这样的关联性,研究园林景观与汉字的关系,从中探索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些新方向。

二、传统园林景观与汉字在结构上的关联性分析

中国传统园林在整体布局、叠山理水及建筑物造型上的排列组合、结构、空间、层次、节奏韵律与汉字艺术中的空间结构、穿插、共建、叠合的形式极为相近。在中国园林设计中,通过山、水、石、廊、桥、亭、台、榭等元素将园林建成各种变化的空间;汉字中的点、横、撇、竖、那等笔画,书法中的线条变化,黑白的相互穿插等形成不同的空间形式。

汉字间架结构的复杂多变与园林中的布景相吻合。间架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结构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汉字的结构大体分为: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等。欧阳询在结字三十六法中讲到笔画之间的穿插、组合、避让等,这与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序列组织有其相似。以下总结园林的空间结构形式并对照不同结构的汉字。

1、闭合式,指在一个中心主导空间周围组合一系列次要空间,从而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单一空间。在汉字中闭合式形式的如:围、园,由“口”表围墙,里面的笔画如同园林中的空间布局。 (“围”篆体)

(园、圃、囿、苑古汉字形式)例如苏州的畅园,为一宅旁小园,呈闭合的环形序列,建筑物沿周边布置,中央设水池,点缀亭榭,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单一空间。

2、线式,以一系列内向封闭空间沿轴线向纵深发展的空间序列。线式组合的特征是“长”,因此它表达了一种方向性,具有运动、延伸、增长的意味。线式结构的空间组合特点是空间有大有小,但都比较规整,方向性很强,整体气氛端庄、严整,主要意图在于强调位于尽端的主体庭园空间,以形成。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常运用于离宫型皇家园林的宫廷区,颐和园、避暑山庄、圆明园的宫廷区都是如此。 串篆体 申 篆体 用 篆体乾隆花园呈串联式,每个院落一个接一个依次展开,但各院落间大小不等,形成自由严谨、开敞与封闭等方面的对比,让人感到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3、辐射式,指线式空间组合从一中心空间辐射状扩展,以集中、内向的主体庭院空间为核心,向周围发展、生长的空间组合。例如:北海公园的画舫斋,四栋建筑及连廊形成的水庭,位置适中,以中部规整的水庭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古柯庭等很有特色的小庭院或曲折、或狭小互相对比衬托。 亚 篆体 非 篆体

(北海公园的画舫斋)

除了以上归纳的三种空间形式,园林景观的空间组成形式及其复杂,但无论如何复杂都能分解为多个子空间形式,例如苏州留园的空间布局,在入口处一条窄暗的巷道,逼仄的空间产生收缩感,行数十步经过折廊,进入留园门厅后豁然开朗的空间,绿荫、鸳鸯厅、石林小屋、冠云搂等小景散列有序。

三、传统园林景观与汉字艺术构造的关联性

汉字以取法自然物象为本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关于汉字的构造原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是最早最基本的构成因素,为表达人类思想、信息而把客观世界事物的外形特征浓缩为图案化线条。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创作中是人情感的表达,自然美的事物在书法中应有尽有。中国传统园林“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设计也源于人对自然风景观察的基础上体现人的情感与智慧,设计者集各种自然景物天然一体,根据自然景观的基本构成,将其凝缩、概括、组合成园林的整体空间。

中国传统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及“借景”的办法。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强调幽深曲折,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行经其间,就象用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如同一幅幅风景画般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划分景区和空间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划分若干个景区,各有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特色的重点景区。如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四面透空,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景区很有特色,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汉字造字原理中的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形声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城”在小篆中写做“ ”省去了金文字体中左边的城楼和城围的合体图形而简化为土,而成为一个“从土从成”的会意兼形声字,表明城是用土筑成的,而“成”属“戈”部,含有用兵器守卫之意(陈鹤岁.《汉字中的古代建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与园林中的“借景”同出一辙,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构成园林中的意境。如苏州古典园林沧浪亭,特色便是善于借景,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在《园冶》中总结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苏州网师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造园手法引人入胜,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引用,而汉字是中国人一直利用其形式作为记录、储存、交流、传承知识与记忆的工具,正在成为越来越丰富或者永远与现代同行的视觉文化形式,已成为设计与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切入点,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关注。园林景观设计与汉字均在外形上形成大与小、方与圆的对比,在整体关系上形成聚与散、疏与密的节奏、韵律对比,这种对比无疑加强了二者的艺术关联性。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对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做出某种程度新的尝试与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振濂.《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篇4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形成较为独特的乡土景观。在历史漫长的古代,无论是官宦之家,还是文人墨客,都对审美有着较高的要求,都会在设计居住环境时将艺术文化应用其中,以便能够打造出更加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充分考虑到光线、气候、温度等一系列因素,无论是布置亭台楼阁,还是种植植被,亦或者布局园林结构都对其予以考虑,除此之外,还将园林内的景观环境与外界的景观环境予以有机结合,让人们在对优美的园林景观进行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与大自然实现亲密接触。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还较为重视空间曲折变化和空间组织手法,努力做到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打造出独特的个性化功能空间。例如扬州个园就是扬州古典园林中最具艺术价值、最富盛名、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园林,集中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2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天人合一”的古典造园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极为推崇顺应自然的发展让园林设计与大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园林设计效果务必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予以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来看,虽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就造成较多生态资源浪费。

2.2古典园林中意境创造思想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特别希望“用有限的土地面积来营造出无限意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合理布局景色。例如北京颐和园在自身建筑的独特性基础上巧借玉泉山的美景,让二者相映成辉,一起将颐和园的整体美观体现出来。又如扬州个园的面积虽不大,但一处一景,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个园的叠石艺术让人叹为观止,个园利用分峰用石的手法,堆叠4种不同的石料(宜石、笋石、黄石、湖石)来营造出“春、夏、秋、冬”4景,表达出“冬山宜居”“、春山宜游”“、秋山宜登”、“夏山宜看”4种截然不同的诗情画意,最终形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品杰作。

2.3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的应用

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加、大气污染、用地日益紧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用地面积也较小,应用因地制宜的古典园林设计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于空间变化往往要求既统一又多样,那么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层次变化的特点,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打造出现代、立体、多样的园林景观空间。

3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文化正在遭受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冲击,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底蕴也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渐行渐远,但无论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还是古典园林的创作手法都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许多思考、许多借鉴。从目前来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多地受到西方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影响,虽然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个性,但缺乏内涵,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人内心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和感受,必然不利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务必要继承发展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营造出具有适宜居住和较强观赏性的景观作品。这既是对中国历史传统的继承,也能够让打造出来的园林作品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