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6: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设计规范与标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1=αFK(tn-twn) (2)
式中Q1、α、F、K、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温差修正系数、面积()、传热系数[W/(・K)]、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及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高度附加和间歇附加。
2)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 (3)
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tn和twn与上同,L表示渗透冷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
L=L0l1mb (4)
式中L0表示在单纯风压作用下,不考虑朝向修正和建筑物内部隔断情况时,通过每米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理论渗透冷空气量[m3/(m・h)] 、l1表示外门窗缝隙的长度(m)、m表示在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考虑建筑体型、内部隔断和空气流通等因素后,不同朝向、不同高度的门窗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隙渗风指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取b=0.67。
3)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4)通风耗热量;
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2.2 节能标准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方法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W/)。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计算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qH = qHT + qINF-qIH (5)
1)qHT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应分别按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屋面、地面、门窗、非采暖封闭阳台等的传热量分项计算后汇总,且计算公式如下:
qHT = qHq+ qHw+ qHd+ qHmc+ qHy (6)
式中,qHq、 qHw、 qHd、 qHmc、 qHy分别表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外墙、屋面、地面、门窗、非采暖封闭阳台的传热量,其计算公式及含义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2)qINF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W/),且计算公式如下:
qINF =(tn-te)(CpρNV)/A0 (7)
式中CP、ρ、N、V分别是空气的比热容(取0.28Wh/kg.K)、空气的密度(kg/m3)、换气次数(取0.5h-1)和换气体积(m3)。
3)qIH为折合到单位建筑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建筑物内部得热量(W/),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等的散热所得热量,本标准居住建筑取3.8 W/。
3 暖规与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及分析
3.1 概念差异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建筑物室内外设计计算温度条件下的能耗量,其值是按暖规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温度所必须选型、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2/T25-3033-2006规定,甘肃兰州地区其值不应超过32.6 W/、白银地区不应超过33.4 W/;后者是在采暖期内、在建筑物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的耗热量,是全部采暖期间内耗热量的平均值,其值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节能标准规定甘肃兰州地区(4~8)层建筑不应超过14.4 W/、≤3层不应超过16.5 W/。
2)在计算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建筑物耗热量时,暖规中都用到了室内外最大温差(tn-twn),而节能标准中都用到了平均温差(tn-te),二者的差异是很大的。如在甘肃兰州地区,前者一般为27℃(采暖室内设计温度取主要房间18℃),后者为18.6℃(室内计算温度取18℃),前者约为后者的1.452倍。
3)暖规是从纯渗透的角度出发(卫生间除外)计算确定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渗透耗热量,而节能标准是从空气换气的角度出发计算确定建筑物空气渗透耗热量。
3.2 方法差异
1)暖规是对每个房间分别进行热负荷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采暖热负荷;而节能标准是按室外平均温度、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平均值对整栋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建筑内部得热量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耗热量。
2)暖规与节能标准中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公式是类似的,但修正系数的选取方法不同;由于计算分类不同,面积的选取也不同,但从整体上讲,计算所用的面积基本一致。
3)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节能标准中对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都有上限值要求;而实际工作中按设暖规计算选用的传热系数有时比按节能标准计算时规定的传热系数限值要大一点,此时就需要设计时采取合适的节能措施以降低传热系数,直至符合节能标准的规定。
4 结论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节能标准中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有本质判别的两个概念,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且节能标准对各参数、指标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些。
建筑设计文献资料管理在协同设计管理平台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119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7月7日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进行局部修订而成。
此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以及民政部2015年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具体修订内容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与相关标准进行协调,最后经审查定稿。
此次局部修订,共涉及一个附录和10条条文的修改,分别为附录A和第3.4.3条、第3.4.4条、第4.4.1条、第6.4.5条、第7.1.7条、第8.2.7条、第8.2.8条、第9.2.16条、第14.3.1条、第14.3.2条。
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次局部修订的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黄世敏 王亚勇 戴国莹 符圣聪 罗开海 李小军 柯长华 郁银泉 娄宇 薛慧立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徐培福 齐五辉 范重 吴健 郭明田 吴汉福 马东辉 宋波 潘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609号
关于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2、1.0.4、3.1.1、3.3.1、3.3.2、3.4.1、3.5.2、3.7.1、3.7.4、3.9.1、3.9.2、3.9.4、3.9.6、4.1.6、4.1.8、4.1.9、4.2.2、4.3.2、4.4.5、5.1.1、5.1.3、5.1.4、5.1.6、5.2.5、5.4.1、5.4.2、5.4.3、6.1.2、6.3.3、6.3.7、6.4.3、7.1.2、7.1.5、7.1.8、7.2.4、7.2.6、7.3.1、7.3.3、7.3.5、7.3.6、7.3.8、7.4.1、7.4.4、7.5.7、7.5.8、8.1.3、8.3.1、8.3.6、8.4.1、8.5.1、10.1.3、10.1.12、 10.1.15、12.1.5、12.2.1、12.2.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5月31日
前 言
本规范系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E-mail:GB 50011-cabr@163.com)。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设计院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重庆大学
云南大学
广州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主要起草人:黄世敏 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1、前言
2010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踩踏事故,其中重伤7人、轻伤34人,校园踩踏事故一般都发生于学校建筑的走廊和楼梯间,对于校园踩踏事故来说不仅反映出学校管理不当和教师责任心缺失,同时也意味着一些中小学建筑的规划和疏散楼梯设计存在较多问题,最终导致一些中小学建筑在运行阶段出现了上述悲痛的校园踩踏事件。因此,设计单位在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其能否满足具体要求,避免设计师在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胡乱套用以往设计,否则势必会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效果难以达到使用要求,这对确保中小学建筑物在运行阶段的使用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行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的研究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以《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为主要依据,其中设计规范中对中小学建筑的选址、总平面布局、房屋面积指标以及层数等进行了准确界定,其中第八章的“安全、通行与疏散”是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相关内容,但是该规范在使用阶段存在下述问题。
2.1校园规划分散模式存在缺陷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均以分散模式为主,即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以及运动场等单体建筑,这些单体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其功能进行布局划分,并且在不影响中小学生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来消除人流高度集中而带来的风险性,例如,学生在中午会由教学楼走向食堂,中小学生这种迫切的心情会导致距离食堂最近的楼梯间和安全出口人流高度聚集。所以对于在该种模式下势必会导致一些疏散楼梯的人流较少,而一些疏散楼梯在运行中的人口高度集中,如果有些中小学生在行走过程中滑倒,则会受到其他中小学生的踩踏,因此,我国中小学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分散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2疏散楼梯净宽度不完善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建筑物疏散楼梯的净宽度进行了明确限定,教学内廊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其净宽度控制在2400mm,而外廊的净宽度要控制在1800mm以上,行政建筑和教师办公建筑的净宽度要控制在1500mm以上,这些数据只是对中小学建筑内廊和外廊的净宽度进行了明确限定,但是对于教学楼的走廊却没有制定完善的标准,同时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设计中也没有准确的最低标准,这也是当前一些中小学建筑、乃至高校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不够合理的主要原因。
2.3疏散楼梯防滑设计缺失
中小学建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服务于中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在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增加防滑设计,避免中小学生在疏散楼梯攀爬过程中发生滑倒事件,但是在现行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没有完善关于疏散走廊、疏散楼梯的防滑设计,导致一些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十分缺乏必要的防滑设计。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明确规定了楼梯踏步在设计中要采取防滑措施,并且提出了楼面必须要具备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滑、防污染、隔声以及便于清洁等要求,但是这一规定中只是限定了建筑物在设计阶段要做好楼梯的防滑措施,但是对于疏散楼梯设计中防滑标准并没有进行定量要求。
2.4疏散楼梯间的设计缺陷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封闭楼梯间进行了明确限定,其必须要在首层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者是在首层采用大封闭楼梯间的设计方式来满足其要求,其中首层设置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是指在疏散通道上增加一道疏散门,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导致中小学疏散通道的实际宽度缩小,同时也导致通畅的疏散通道中重新设置了一道屏障,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在紧急疏散过程中无法准确找到正确的疏散方向,这也是导致一些中小学建筑物在运行阶段容易出现校园踩踏事件的主要原因。
3、中小学疏散楼梯设计的改进措施
3.1更新《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上文不仅揭示了我国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中存在的较多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现行《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中小学要求,因此,对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进行革新经成为一件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我国现行科学技术水平、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以及中小学生素质来进行革新,才能彻底消除我国现行《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在运行阶段存在的滞后性。行政部门可以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来制定更为准确的定量标准,包括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净宽度、防滑措施的定量要求,并结合不同地区中小学生整体素质进行差异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质量可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3.2合理化中小学建筑布局模式
近年来所发生的校园踩踏事件都是因为中小学生由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转移过程中,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难以满足高度集中人流的通行需求,因此,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质量的提升,是离不开对中小学建筑布局模式的整体优化设计,彻底消除分散模式在运行中对疏散楼梯使用性能产生的影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均采用综合体模式,所有的教学功能都集中在同一栋建筑物内,这样便可以使中小学生不需要向另一栋建筑进行集中式转移,这也可以有效避免中小学生高度聚集在疏散楼梯,所以我国中小学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这种先进的模式,其对降低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的人流集中有着重要作用。
3.3注重中小学生体力差别
设计人员在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要明确中小学生智力、体力的差别,不应该按照民用建筑标准对疏散楼梯台阶的高度、参数进行设计,否则势必会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效果难以满足疏散要求,因此,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要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总宽度定量要求作为基础,结合中小学生自身智力、体力特点来对疏散楼梯净宽度进行控制,确保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成效可以满足运行要求。
3.4疏散楼梯的防滑标准进行定量要求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尚未就中小学疏散楼梯的防滑措施进行定量要求,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对疏散楼梯的防滑需求,则会导致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在运行阶段容易出现滑倒事件,这也是导致当前国内一些中小学出现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必须要对其防滑措施进行定量要求,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防滑设计标准来进行定量,并且明确规定除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设计过程中的材质要求与标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疏散楼梯的防护措施可以满足中小学生使用要求,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小学建筑设计的适用性有着重要作用,避免我国中小学建筑在运行阶段因疏散楼梯设计缺陷,导致其在运行阶段出现一些校园踩踏事件。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疏散楼梯的设计存在较多缺陷,而国内关于中小学疏散楼梯设计的针对性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小,所以我国教育部门应广泛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来对其加以完善,确保中小学建筑疏散楼梯的设计效果可以满足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引言】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住宅建筑的发展尤为迅猛,底层带商业门面的住宅建筑的大量涌现,造成了底层框架结构设计上的很大缺陷。底层框架建筑设计归纳起来存在两方面的抗震问题:一是底层框架设计因投资者需要存在大空间的使用的问题;二是建筑物一面临街,而且临街面一般不布置抗震墙,使得抗震墙数量过少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映秀镇漩口中学,建于2007年的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整座教学楼倒塌以及教学楼附近一栋四层砖混结构的办公楼,一栋五层砖混宿舍楼尽管破坏严重,却没有倒塌,通过详细对比与原因分析,结合作者本人自身工作经验,针对框架结构中的围梁与构造柱的抗震作用,提出了建筑框架设计中应加强的几个抗震问题:加强建筑设计中抗震意识与多道抗震防线设置理念、加强底建筑底层的圈梁、构造柱,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与抗震目的。以期对建筑设计师有所帮助与启迪,达到消除抗震设计隐患。
一、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框架结构的构造柱与圈梁抗震设计与构造措施均有一定的规定。作者在几年的建筑工程设计实践中发现,近年来,建筑物底部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临街门面,从而使框架建筑设计呈现平面多样化,给建筑结构设计和结构处理带来困难。
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因商业要求,无法合理安排构造柱的设计,从而引起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这类建筑抗震性能先天不足,底层因为临街原因需要大门洞与大窗户设计,圈梁、构造柱的设计布局极为不合理,加上临街一面底层抗震墙设置减少,引起底层的侧移刚度比纵横墙较多的第二层要小,这种结构的建筑物其地震倾覆力矩主要由钢筋砼框架柱承担,使得底层钢筋砼框架柱的承载能力大为降低,当地震时,因为“下柔上刚”从而危及整座建筑的安全。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就是建筑设计者所面临问题。
二、框架建筑结构不合理的地震危害分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2级强烈地震,从汶川地震震害分析来看,砖混结构房屋破坏严重的都是90年代以前的建筑,基本上没有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设置足够的构造柱和圈梁引起的倒塌。
以白鹿镇小学教学楼为例证: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的是大开间大窗洞的教学楼,9米的大开间,中间只用用两根进深梁代替横墙来承受楼板的荷载。大梁两端下面并没有设置构造柱,而是搁置在窗间的墙上,严重违反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圈梁、构造柱设计规定,从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在汶川地震灾害中人们发现:映秀镇漩口中学建于2007年的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受害严重,整座教学楼倒塌,但就在教学楼附近,一栋四层砖混结构的办公楼和五层砖混宿舍楼尽管破坏严重,却没有倒塌。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设计没有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要求,圈梁与构造柱设计结构不合理所致。
三、增强建筑设计抗震意识与圈梁、构造柱的抗震能力
我们认真的分析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建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震害损失,惨痛的教训教会了我们在建筑规划时,首先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讲究建筑物规则对称与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明确建筑设计的抗震目标,强化建筑设计中的圈梁、构造柱的抗震作用。
(一)明确建筑的抗震目标与多道抗震防线理念
严格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从而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
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计中,明确多道抗震防线设置的理念,加强圈梁、构造柱的砖混结构,即使是砖墙被破坏了,可圈梁、构造柱能把建筑物的墙体箍起来使建筑物不倒塌。
(二)框架建筑设计中“强柱弱梁”的目的
按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框架建筑设计预期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来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筑框架设计中“强柱弱梁”的理念就是: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计预估的地震时让梁端先出现裂缝,形成塑性铰来消耗掉一部分地震能量,从而保证框架柱这个竖向构件不坏,达到建筑物在震害中不坍塌的目的。
(三)加强底层框架结构圈梁与构造柱的作用
通过分析大量的地震灾害给建筑物造成的损害,结合作者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针对圈梁、构造柱在抗震时的重要作用,认为所有纵横墙顶部均应设置圈梁,抗震墙端部均应设置构造柱,同时增加构造柱与圈梁的强度,采用钢筋砼抗震墙来代替砖抗震墙,从而达到底层抗震设计标准。
事实证明,在汶川大地震中,凡底层合理设置了圈梁和构造柱的框架建筑房屋,在震害中建筑物虽然受损严重,但建筑物并没有倒塌,由此可见圈梁、构造柱在地震中的作用,圈梁、构造柱不但能增强框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凝聚力,防止墙面因在地震时的裂缝发展,抵抗来自地震和其它原因引起的沉降破坏作用。
【结束语】通过对框架建筑存在的设计问题,以及地震对建筑带来的灾害分析得出:只有加强框架建筑设计中的抗震意识、加强底层与过度层抗震能力、强化框架建筑圈梁、构造柱的抗震作用,才能使建筑物达到抗震标准和良好的抗震性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才会有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54 文献标识码:a
1、智能控制消防设计的依据
1.1消防智能控制设计标准的选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和《智能控制设计规范》都以独立条款形式明确规定宜采用感温探测器。几年来许多设计人员曾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认为采用感烟探测器更为合适,这不仅节省投资而且有利于火灾的早期发现。
地下室内消火栓泵,因处于潮湿场所,根据智能控制规范的一般要求应设漏电保护。而按照《智能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对于突然断电会导致比因漏电或过负荷而造成的损失更大的配电线路,不应装切断电路的漏电保护器。如果设计错误,当发生火灾消防泵运行时可能因漏电突然被切断,从而造成一些消防设施的瘫痪,严重影响灭火的进行。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设置
2.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敞开或封闭或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2~3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
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发生火灾时的烟气也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
电缆竖井故易形成拔烟炎的通道;发生火灾时火势不易沿电缆延燃,为此,“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智能控制设计规范”分别在建筑上和在电线或电缆的选型上提出详细的具体规定。但考虑具体实施的难度及现状,电缆竖井装设火灾探测器是十分必要,并配合竖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2~3层或每层安装一个。
电梯机房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其一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二电梯机房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其三电梯竖井存在必要的开孔,如层门开孔、通风孔、与电梯机房或滑轮间之间的永久性开孔等;其四在发生火灾时,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胁电梯机房的设施。为此,电梯机房设置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电梯竖井之顶部也宜设置火灾探测器。
2.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针对各楼层的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应作为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选部位。此外,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在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大厅、过厅、餐厅、多功能厅等)及主要通道等处,人员都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活动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在主要通道内设置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米”。
3、充分保证消防供电、配电系统的自主性
3.1 消防供电应处于最高供电层次
《智能控制设计规范》第24.9.2条规定:“火灾消防及其他防灾系统用电,当建筑物为高压受电时,宜从变压器低压出口处分开自成供电体系,即独立形成防灾供电系统。”消防系统电源的供电负荷等级(一级负荷),自成供电体系是为了保证消防供电的可靠性。
3.2 消防配电应具有独立性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第9.1.3条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本条规定的供电回路,是指从低压总配电室(包括分配电室)至最末一级配电箱,与一般配电线路应严格分开,但在有的设计中,往往是注意从配电室引至消防控制室配电箱这一段的供电可靠性,而忽视了各层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如电动防火门、排烟阀等,并没有形成消防专用独立系统。
4、接地
为保障人身安全、供电的可靠性,现代智能建筑中越来越多
电子设备都要求必须有一个完整、可靠的接地系统。因此,在高层智能控制设计中,接地系统的设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设备需要设置直流工作接地,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可采用专用接地或共用接地装置,一般尽量采用专用接地为好,但因为难以满足间距的要求,建筑物中各种用电设备往往采用的是共用接地。设计中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应注意接地干线的引入段不能采用扁钢或裸铜排等,以避免接地干线与防雷接地、钢筋混凝土墙等直接接触,影响消防电子设备的接地效果。
5、防雷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也非常重要。根据近年来统计资料表明,由雷电造成的信息系统损坏呈上升趋势。国家标准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在原基础上新增加了“防雷击电磁脉冲”部分,把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定义为信息系统,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通信等均属于这个范畴。
6、 智能建筑物中使用消防控制室的问题
国家了推荐性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智能化是在建筑这个平台上,由三大系统组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网络系统(cas)。而bas包含了三个子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监控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即通常所说的ba、fa、sa;火灾监控系统在建筑物中可以独立运行,除了完成火灾信息的采集、处理、判断并实施联动控制外,还应该具有与其他系统进行通讯的接口或进行远程信息传输。火灾监控系统可充分利用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硬件和软件资源实现联网通讯,为城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城市综合管理网络提供并与城市其他管理中心共享消防系统的信息。
参考文献
[1]gb 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
[2]gb 50045-9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jgj/t 16-92,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多层办公楼建筑设计
多层办公建筑的设计则既注重世界上先进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采用,又在合理适当的程度下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办公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多层办公建筑具有水平横向间公共空间组织灵活的优势,它在我国城市的一些地区和城市开始有相当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有关专家的统计预测到2015年我国各城市的人均办公楼面积指标需求将达到0.7m2[1],则近年内需要进行建设和设计的办公建筑量仍然很大。
人们由物质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因而办公建筑,往往集办公、娱乐、餐饮、休闲、购物、居住等于一体,这样不但节约城市用地,节省城市市政设施投资,缩短交通联系路程,而且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和沟通。办公楼一经建成,其结构及布局就很难改变。因此,充分考虑设计的适应性、灵活性就成为现代办公楼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兴建的相当部分多层办公楼都采用了大空间灵活平面布局形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现代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便捷性、不确定性促使现有办公楼朝着大空间小隔断的布局方式、综合化、透明化方向发展。现有办公楼功能形式上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建筑内部能源消耗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现有办公楼的能耗特征的变化。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2]规定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3]的有关规定。与《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4]规范相比,此规定为新增条文,目的是满足老年人、伤残人的特殊使用要求,方便他们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和进行业务联系,并体现社会文明和社会对伤残人的关心,故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还必须执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在建筑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以满足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近年来国内考虑宜人化办公空间设计的一些多层办公建筑案例主要有:清华大学的设计研究院办公楼(生态节能的绿色中庭为特点)、北京南天大厦(多功能的合理化的特点)、深圳华工科技办公楼的设计(多空间变化的特点)、南京圆通广场(高层综合体)等案例。
2、钢筋混凝土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
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所采用的抗震规范中,结构抗震设计是以承载力为基础的设计。为了解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就必须进行弹塑性分析。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5]提出了两阶段设计方法来验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要求。
目前,结构抗震的弹性分析己经由简化的平面结构发展到空间协同、由空间协同再发展到空间分析,逐步接近实际,而且有些程序还可以将楼板变形引入计算。但对于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性能,则还处在初步使用阶段。发现结构中某些薄弱环节并进行加强,进而判明结构的屈服机制、薄弱环节及可能的破坏类型,是结构弹塑性分析最可靠的方法。对于一些由位移及构件延性控制的高层建筑,十分需要应用这种方法,但是由于地震波的不确定性,房屋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计算工作量大,结果处理繁杂等原因,这种方法目前还不能在设计中普遍采用。
近年来,介于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动力分析之间的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over方法是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对结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的方法,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结构或设计方案进行抗侧力能力的计算,从而估计其抗震能力。它将设计反应谱引入了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解释。弹塑性静力Pushover分析是在结构上施加竖向荷载并保持不变,同时施加某种分布形式的水平荷载或位移,随着水平荷载或位移的不断增加,构件逐渐屈服进入塑性状态,从而得到构件在横向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性能。
近年来,在地震工程领域,弹塑性静力分析作为对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的一种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使工程人员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破坏情况做出较为详细的预测,这一点是目前所用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所欠缺的。我国学者对此方法开展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6]。它比静力分析的结果要准确又比动力分析更简便。
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以及破坏状态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面,采用可靠度理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和基于可靠度理论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来处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指出,要增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因结构破坏而带来的损失,必须要求结构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夏倩等人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概率分析方法,建立了准确反映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工程意义的功能函数,通过概率运算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建议以可靠指标度量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保证概率。马宏旺[15][16]等人用可靠度理论分析钢筋混凝土梁柱“强剪弱弯”设计的可靠性。
4、结语
作为一所综合办公楼设计,在设计之前作为设计者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其所属位置地理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建筑及结构设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重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许安之.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中国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6
[3].中国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而建筑设计规范,即就是由政府或立法机关颁布的对新建建筑物所作的最低限度技术要求的规定,是建筑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日益复杂、多样、全面的建筑给使建筑设计的难度和挑战性越来越大。如今随着各式各样、功能全面的大型建筑,如高层、超高层建筑等各类新型建筑物的出现,现在普遍使用的建筑设计规范不能再墨守陈规,也应推陈出新,尤其是防火设计规范。本文就基于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同时也探讨了相关的改进优化措施。
1、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问题
1.1、规范中说明不清楚的情况
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按各种建筑物进行分类,根据有关消防安全的要求,对建筑物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装修材料控制、安全疏散、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设施等每项设计,都详细规定了具体的参数和指标。但是由于每座建筑的结构、用途及内部火灾危险的大小、分布等不同,居住者或使用者的素质等条件差异,对于按照现行建筑防火规范统一给定的设计参数做出的设计方案,未必就是最科学、合理的方案,甚至还有些重要的设计参数在规范中说明不清楚的情况也经常会出现。比如在一项有一个二类建筑,用防火墙分隔成二个部位,每个部位的面积为1200m2,并且整个建筑都设有自动灭火系统。详细见图1:
《高规》GB50045-95第6.1.1条要求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高规》第5.1.1条也明确规定了二类建筑拥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为3000m2。那这个二类建筑(A+B=2400m2),可以看成一个防火分区,它的面积是满足规范的。同时这2个部分一共有2把疏散楼梯,也是满足规范的。但从实际情况分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火灾时,A区有人,那么他的逃生路线只能有一个,就是A区的疏散楼梯。因为对于他来说,不可能穿过中间的防火墙从B区的疏散楼梯下去,这样的后果就是如果一个疏散楼梯被烟火堵住时,他根本没有其它备用的疏散楼梯逃生。很显然这个是不对的,但从规范上看这样的情况也是不违反规定的,那我们如何去处理好这种规范对实际情况说明不清楚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1.2、具体规定的技术数据与日益扩大的建筑规模不相适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物类型日趋多样化,如:大型会堂、场馆、候车(机)厅以及超大型的综合商业场所及住宅建筑群。现行规范在适应发展要求方面显现出局限性。由于在制定规范的年代,这些大型或超大型的建筑尚未出现,因此用那时制定的建筑防火规范来指导和规范现代的设计,很明显会在设计上述建筑时遇到现行规范条文没有规定,或有规定但与实际情况有矛盾的问题。且有时在不同规范中,还不时发生条文之间互不协调的情况。如防火分区面积的划定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工艺的发展对建筑防火安全工程设计的要求。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性质,明确规定了防火分区的面积标准,当发生火灾时,通过人为规定的防火分区把火灾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这种做法对我国六、七十年代生产厂房和商业建筑来说是合适的,而对现在众多的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和商业经营规模化来说已明显不适用。
1.3、单独设防,缺乏综合考虑和系统兼顾,甚至与实际相冲突的情况发生
现行的建筑消防技术规范常常要求业主在建筑耐火结构、防火分区、消防给水、火灾监控、防排烟等方面层层设防,投资较大,而未能将各单一的防火、灭火措施的作用统一考虑,结果造成消防投资的片面性和极大的浪费。例如:《高规》第9.1.3条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那么如果有以下一种情况,就是这个建筑里消防电气只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并且所有的消防应急设备都采用蓄电式应急照明。那么我们有必要一定要设专门的回路吗?这种实际情况与规范相冲突时如何去处理呢?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所有的应急设备都采用蓄电式应急照明,并且和正常的用电使用一个回路,在火灾发生以后,也可以直接切断电源进行灭火战斗并且也不影响用电设备的运行,因为第一使用的全部都是用蓄电式应急照明,按照《高规》第9.2.6的要求,蓄电式应急照明设备要保证断开电源以后能连续供电不少于30分钟。这种设备在短时间内对电源并没有依赖性;第二火灾发生以后完全可以直接断开电源以保障消防队员的安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一个回路虽然不满足规范的要求,但是从规范的出发点来看,这种做法是合乎要求的,并且消防队伍是为了保障地方经济的健康安全发展,如果一味的苛求与规范的完全符合,会有很大的困难,也加大了投资,对经济发展不利。所以在审图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清晰规范制定的目的和出发点,这样才能把规范与实际中相冲突的情况合理的解决。
2、关于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存在问题的有关建议
2.1、引入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针对火灾特性为基础所进行的具体活动,这是一种创新性的工作。性能设计方法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一定的规范、规定、标准来指导。它属于柔性法则,适用于:规范规章没有规定的情况;规范规章虽有标准规定,但不能或不足以应付现实情况;设计者能在安全无虞又合乎经济利益的情形下,自由地设计合乎需求的使用空间。尤其是对于上述1.1规范中说明不清楚的情况问题,我们如引入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概念,明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是为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的,并且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是立足于自防自救。从这一目的来看,主要是火灾发生时能尽量让人员疏散,减少损失。所以我们在审图的时候就应把握这个中心思想,这样才能把规范中说明不清楚的、不明确的、不详细的尽可能去处理好。
2.2、建立性能化设计的基础数据库
建立数据库的作用是为分析与计算软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对于火灾危险分析和性能化设计来说,尤其需要建筑物可燃物的燃烧特性和火灾过程的数据库。例如设定火灾的热释放速率是进行模拟计算的主要输入数据,只有这一参数的设定合理才能得到可靠的计算结果。现有不少实验数据比较零散,而且如何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也有待研究。这样以来,对于解决目前建筑设计规范中具体规定的技术数据与日益扩大的建筑规模不相适的问题也是非常有效地。
2.3、增强有关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规范来源于实际,但是又滞后于实际。所以我们在从事建审工作的时候要依据规范,但又要领先于规范。性能化设计与处理方式设计的基本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别,要使有关建筑设计人员、建审人员熟悉并愿意采用这一新的体系,需要大力加强对各方面有关人员的培训。这项工作可由各级消防主管部门牵头,发挥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分期、分批的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满足当前和今后制定性能化规范,推进性能化设计的需要。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形式越来越多样,性能化消防设计作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与热点,是一种在性能的基础上实施的防火设计,更具合理、科学性,也是今后建筑防火设计发展的方向。但是新规范的实施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较全面的设计依据。规范的制定不可能囊括了全部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而且有较多的情况待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可以发挥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 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 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3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 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在建筑设计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便取得最优方案、选取最短路径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一身、利用现代化工具去达到目的,而没有必要非得从零开始向上爬。这里技术、信息、情报是很重要的,仅提出设计质量合格的要求,只依据设计规范、条文的被动制约,显然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形势是极不相称的。
5 结语
总之,设计的优化管理,关键在于优化,实质是部分的优化及与整体优化的组合,所有这一切都是动态管理,就是时时向高的目标奋斗,从而调动每一个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主动地开拓进取。当然目标要在运行中不断地提高与完善,其花费的功夫越大,收获也就越多。优化设计管理就意味着在运行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当然学习不是照搬,也不是非要具体学到什么,而是要学习本质的东西,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当然学习的最终是要创新,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建筑设计优化管理的理念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
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二、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相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三、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定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酌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四、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开展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是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四个之城”目标特别是建设精致大气之城的一项重要任务。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建筑行业单位执行相关规范,确保各类新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率100%。本委直管的市政道路、公园、游园广场、公共建筑改造率不低于60%;其他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达标。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宣传培训,全面提高所有从业人员的创建意识。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动员会精神,动员全市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建筑施工、工程监理等广大从业人员,全力投入创建工作中,努力将创建目标任务与“四个之城”建设紧密结合,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机融合。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学习贯彻《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有关技术要求,使住房城建系统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并在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全面提升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
(二)加强监督管理,在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严格执行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严格要求全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按规定建设无障碍设施,各类新建项目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标准》等各类规范标准。
(三)强化整改落实,确保本委直管的市政道路、游园广场无障碍设施达标。针对市政道路、游园广场无障碍设施不够规范,损坏、侵占等现象时有发生的实际情况,市政处、园林局等单位要对直管的道路、公园、广场等无障碍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对盲道、缘石坡道、无障碍标志牌、建筑物出入口坡道、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无障碍厕所厕位、无障碍路线图等内容重点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制订计划,全面进行整改,确保达标。
(四)强化指导服务,努力提高全市各类道路和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的达标率。对辖区政府开展属地管理的道路、游园、广场、住宅小区无障碍设施整改,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宾馆、医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整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组织培训阶段(4月10日—5月10日):依据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要求,召开市住房城建系统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动员会。组织全市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建筑施工、工程监理等广大从业人员,开展《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有关业务培训,使住房城建系统广大从业人员自觉贯彻执行无障碍建设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调查摸底阶段(4月10日—4月25日):对我委管辖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公园、游园、广场现有的缘石坡道、盲道、建筑物出入口坡化处理、安全走道及楼梯、无障碍厕所及厕位、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标志、无障碍行进路线图、低位服务台、低位窗口、低位电话等无障碍设施进行调查摸底,对照标准逐项查找,对调查摸底情况进行汇总,制定整改工作计划。
(三)整治改造阶段(4月26日—8月31日):对我委管辖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公园、游园、广场的无障碍设施,按照整治改造计划全面落实整改补建,完成改造任务。为区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无障碍设施整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四)检查整改验收阶段(9月1日—9月30日):对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有关技术要求,对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按规定建设无障碍设施情况进行检查,对本委系统管辖的城市道路、公园、广场及办公楼等无障碍设施改造进行全面检查整改验收。
(五)迎接创建考评阶段(10月份起):委系统各单位收集创建资料,上报委创建办汇总,整理、装订创建工作台账,迎接市级省级创建考评,对创建检查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
四、工作保障
本人认为,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