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6: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物学科的魅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很多生物概念、原理的建立都来源于科学的实验。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在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与理论教学相比,以实验为内容的教学活动无论是直观性、生动性都要远胜于理论教学。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活动获得感性的现象,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学科的规律原理。因此,生物实验可以更加有效的展示生物学科千变万化的魅力。然而,在如今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呆板、教学方法落后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实验教学中,讲实验、背实验、模仿性实验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使得实验教学的魅力丧失殆尽,也使得实验活动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功能。那么,面对如今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来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呢?
一、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实验活动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活动,要想顺利地实现实验目标,实验操作者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就接触过生物学科和生物实验,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一些教师就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的一些实验基本技能已经够扎实了。然而事实情况却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因此,即使进入高中以后,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一,重视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最初的实验课上,教师给学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观察,然而观察活动质量如何却很难保证。并不是认真仔细的看就能够观察到需要观察的现象,很多时候,学生还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才能获得好的观察效果。作为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传授一些观察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教给学生采用直接观察、对比观察等不同的方法来观察不同的实验对象,在观察过程中,按照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观察等等,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技巧、观察技能才能够不断提升;第二,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实验操作是整个实验活动的核心部分。生物实验本身就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更是讲求每一个操作步骤的严谨性,一个不小心,都可能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因此,从学生进行第一次实验操作开始,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严格的要求,力图让学生的每一个操作都科学、标准,以保证实验的效果;第三,重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进入高中阶段以后,我们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要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和操作方面了,教师还要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课上,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充分研究实验原理、实验目标以后,尝试着自己设计实验,即使实验方案存在各种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很好地自我锻炼和创新的机会。
二、重视实验的探究性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探究性的实验往往十分有限。验证性的实验由于事先就知道实验结果,并且很多的实验步骤都是既定的,这样就给学生的实验活动事先设置了很多的条条框框,影响了学生主观想象力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要努力改变目前这种以验证为主的实验模式,多开展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实验。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为了避免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统一化的实验,笔者就在实验开始之前在桌上摆出了白色洋葱、紫色洋葱、鸭趾草、5%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60%蔗糖溶液等实验材料,在完成既定的实验目标以后,笔者就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所开展的这个实验为什么选择紫色洋葱的表皮细胞?能不能选择白色洋葱的表皮细胞来进行实验?如果我们把刚才做的实验,由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改为浓度为5%或者60%蔗糖溶液会产生怎样的实验结果?问题提出以后,笔者就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然后各选一套实验方案,来探究一下以上所提出的几种实验设想,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来探讨一下实验结果的原因所在。就这样,原本模式化的实验在教师的稍加改变下变得探究味道十足,在整个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实验结果是未知的,学生的好奇心被有效地激发了起来,学生纷纷带着好奇心认真地进行实验的操作和思考,从而令本节实验课在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中获得了完美的效果。
三、重视实验结束后的收尾工作
在实验教学中,当想要的实验结果出现以后,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实验结束了,但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实验结束后的收尾工作往往也至关重要。例如,处置实验废弃物,整理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等,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事情往往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品质。因此,在实验结束以后,教师一定要重视实验的收尾工作,让学生养成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优秀的品质,这对于学生在将来所从事的实验活动中也会大有帮助。
实验教学作为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把实验课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努力优化实验课的质量,用高效的实验课来提升整个生物教学的质量,用实验手段来向学生展示实验学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芝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如何对待和利用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呢?
1.允许出错,保护自尊心;正确引导,增强自信心。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作为教师,我在课堂上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几个“允许”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
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教师应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替学生想想,想想学生此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因此,我告诉学生:“失败乃成功之母,学习就是在不断出现错误、不断纠正错误中前进的,克服了错误,就会获得胜利和成功。”在教学中,我不断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2.暴露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教学四年级上册“画角”时,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形成画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画角。在巡视学生练习时,我发现有学生把100°的角,画成了80°,看来“量角器上如何读刻度”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我想既然学生有了这样的错误,何不把它当成“诱饵”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呢?于是,我把这位学生画的80°的角展示了出来,让学生判断画的对不对。学生马上都说:“错了。”我故作生气地说:“你还没用量角器检验一下,就说人家画错了。”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100°的角应该是个钝角,而他画的明明是个锐角,所以肯定不对。”我笑着说:“同学们认为有道理吗?那你们知道他为什么会画成这样的角呢?”于是我就请这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画角的过程,接着问:“在刚才这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同学说:“他画错了,因为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我马上接着问:“那么怎样正确地读出角的度数呢?”学生再一次认识到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的0刻度线在外圈就要看外圈,反之就要看内圈,深刻地意识到看0刻度线的重要性。接着我又问;“这位同学的错误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呢?”学生说:“以后量角、画角的时候,要先估计一下,判断一下是什么角,不能把锐角画成钝角,钝角画成锐角。”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上面的例子中,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
抓住学生看似粗心的错误,把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发现别人错误原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强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3.巧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敢于创新,就必须采用变异的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或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错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这些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错误,突破原有条件和问题锁定的框框,进行将错就错修正条件或问题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发展迅猛的学科,是生命技术的前沿学科。它包含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病原细菌学、食品微生物学等多种多样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涉及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的描述与讲解及复杂细致的实验操作技术。传统的微生物教学主要以课堂黑板式讲授,课本图片资料相对有限,且图片质量较差,因此教学效率低,效果差。随着计算机日渐普及,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优越性不断显现出来,利用计算机可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及声音等元素进行有机地结合,且可相互随时调用,所使用的媒体资料的质量不会因为使用次数过多而下降,对资料及课件的再加工和修改十分方便,同时学生还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从而达到个体化教学的目的。然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过多滥用、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交流。这样的授课方式没有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有时还降低了教学效果。当前,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现代教育技术与微生物教学的整合[1],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方法的关键[2][3]。下面主要结合教学经验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体会,对微生物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进行浅析。
一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微生物教学强调情境直观,重视协作,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将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互助能力、以及动手的操作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用。
(一)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应用视、听、说等方式为多种感官刺激大脑,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比较重要。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微生物教学中,有一些过程很难理解,譬如病毒的复制过程,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生动地将病毒的复制过程,用动画的方式展示到学生眼前[5]。结果证明,将多媒体引入生物教学课堂后,加速了学生的感知、认知过程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利用多媒体技术转换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大大节省了教师板书与绘图的时间,教师就可以在节省下来的时间内合理增加一些必要的内容,对教学内容作一些合理的补充,增加一些本学科领域前沿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
如在“生物固氮”这一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每一种途径会有大量的板书,而生物固氮过程包括很多条固氮途径,在同一黑板写不下,擦掉了又不利于多条途径的比较。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通过切换,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幻灯片还可以为供课堂练习提供方便,尤其是带有附图的习题或文字叙述较长的选择题,不必上课临时抄黑板。
(三)活跃课堂气氛、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正确选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距离。比如有的同学对新陈代谢途径不是很理解,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Flash课件,既形象又生动,能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二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
尽管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也充分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但它并非万能,不能全部替代模型、实物、标本等,更不能一味地将亲自动手操作的微生物实验改为计算机模拟实验,那将是舍本逐末。因而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过度依赖多媒体,课堂缺少灵活性
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但它终归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6]。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师根据做好的课件来讲课,忙于应对课件展示的内容,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应和气氛,无法有针对性地组织或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授课形式呆板,教学灵活性不够,只能十分被动地跟着课件“走”,缺少一种师生、生生互动式的交流,少一份与教师面对面的亲切感。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需要知识交流,更需要情感交流。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学的艺术其实也就是师生之间交流的艺术,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同时,课堂上学生能从教师的眼神、体态和语言中感受师德和师爱,感受到肯定和成功,感受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变换快,像放电影一闪一闪而过,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短,课堂笔记来不及记,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这将影响学生的记忆与思考,忽略了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信息量大,既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优点,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缺点[7]。
(三)削弱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动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感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态和生理过程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重复观察,但却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8]。因为视频录像等材料是经过加工制作出来的,有很多材料具有片面性,如时间的缩短或延长,实物的放大或缩小。如果只看图像和动画,不看实物,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只有在图像、动画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接触大自然,走进生产生活实际,经过仔细的观察、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对生物及其现象有一个真实完整的感知。
微生物的多媒体教学现今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完善。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上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并充分发挥出来。但我们不应把多媒体教学看作是一种万能的工具,多媒体教学无论怎样发展,都只能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我们针对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寻找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点,来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微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振铭.高校生物多媒体教学利弊剖析[J].陕西教育, 2009(9):105
[2]王妍等.关于多媒体教学“弊端”的不同观点[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1):45-50
[3]张勇,唐冬生.采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5(3):45-50
[4]《微生物学》教学的体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1):10
[5]多媒体课件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适时应用[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09(47):192-193
例如"遗传规律"这部分内容涉及抽象的概念、实验及微观领域的理论非常多,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接受这部分知识有一定困难,缺乏此方面的感性认识。在上课时首先用多媒体放映豌豆植株、豌豆花结构的彩色照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以重叠渐进方式出现,迅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准确而丰富的表象,并以此作为思维的起点,在接受闭花传粉、异花传粉、杂交、自交等概念时学生便容易理解,进而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化静为动,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遗传规律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且肉眼难以观察,因此是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3.利用多媒体强化教学效果
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出题。通过练习,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大量抄题 浪费时间,这样可以更快更好知道教学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进。
但不少教师认为,运用多媒体上课就是新课改的体现,不用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每节课都用,每个环节都用,从导入、亮题、教学内容、展示思考题及训练题,直至板书设计等教学过程无一例外都依赖这种电教手段,将生物课堂教学单纯技术化。因此,在利用多媒体也应该注意几点。
(1)课件完全代替了板书,形成教学依赖
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调动课堂气氛、提升课堂容量、丰富课堂内容等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作用。但一些老师在使用的时候也陷入了另一个误区,那就是老师用课件完全代替了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连当堂的课题也没有板书。
(2)不顾学情,统一要求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应多媒体教学。多数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多媒体教学,他们习惯于教师讲授,自己做笔记的听课方式,忽然进入多媒体教学课堂中,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快节奏的教学,思维强度跟不上课件难度,做笔记的速度跟不上课件播放的速度,有的学生抄下了课件上所有的内容,完全没有听教师是怎样讲授的,有的学生则如走马观花,看过一遍则罢,最后发现,自己根本不会做当天的作业。
(3)幻灯片的数量过多,阻碍师生直接交流
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容易陷入"电灌"的误区,多媒体成为灌输式教育的工具。试想一下,一个课件由30-40张幻灯片组成,一节课45分钟,平均1.5分钟一张幻灯片。整节课中,教师忙着操作电脑,学生则是忙着看画面和记笔记。虽然内容看起来五彩缤纷,但是实际上实用性不强,学生失去了思考、探究、讨论的时间。
那么,如何克服以上的弊端,使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发挥最大功效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2.明辨课型,择机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