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6: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政治哲学知识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与发展的观点并称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坚持联系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反对】否定和割断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无限多样,事物之间的联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事物之间多样性的联系表现为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等等。多种多样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方法论】人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对它所处的各种不同联系作出具体的分析。
【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区别:
①二者的内涵不同;
②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③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2)联系:
①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
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说明在我国的改革和建设这些重大问题上,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中央的权威,又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说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全面发展;说明航天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5.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系统整体的各个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4)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1.高三政治哲学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点总结
2.高考政治哲学辩证法考点整理
3.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德性论。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思想家关注自然事物,探讨宇宙的规律,苏格拉底则认为除了自然科学知识,还有一种关于人和人性的知识,他开始探究关于人的学问,关注知识与美德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探究关于人的知识,就是要“认识你自己”。我们所能探讨的知识是关于人的德性的知识,德性包括了正义、虔诚、忠诚、勇敢、公民义务等。从德性论角度看,苏格拉底将人们追究事物意义的视线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具有了西方古典人文精神,实现了古典人文精神的一次大转向,他明确提出了我们不需要探讨自然事物的意义和本质,而应探讨“人”的意义。
(二)方法论 。苏格拉底将关于自然事物的本原放在括号内悬置起来,而关注德性知识,这具有现象学的意义。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就是强论证法或者说是诱导论证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智者运动就是教人们如何用强论证战胜弱论证的,苏格拉斯诱导的概念主要是与政治哲学有关的,例如正义、德性等。苏格拉底用这种方法探讨了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公民不服从理论等公民政治哲学思想。
二、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思想
(一)德性政治本体与知识政治本体的结合。苏格拉底政治哲学的本体论是关于德性政治和知识政治的关系问题,试图回答人在政治生活中的本体意义。所谓“美德”就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要追求的德性,将这种政治美德放在公民身上,认为公民要为城邦承担义务,履行责任。这种责任和义务要像“牛虻”,时时给当下的雅典城邦以刺激,因为雅典城邦已走向衰落,其标志就在于德性的衰败。知识政治本体,是关于城邦和公民政治生活中的德性的知识。德性本体和知识本体在公民和城邦政治生活中实现统一。
(二)城邦与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双重主题。城邦与公民是苏格拉底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对这一核心的论述,回答了古典政治哲学的主题问题。关于城邦政治生活方式的探究,具有整体主义国家观的倾向,苏格拉底主张城邦至上,过以正义、节制等为原则的追求城邦美德的政治生活。在德性城邦与法治城邦的选择中,苏格拉底是以纯粹的古希腊人崇尚的公共德性为城邦生活的方式。
在关于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探究方面,苏格拉底认为公民的生活方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卷入到政治生活的中心,追逐名利,正如一部分智者所教授的那样要热衷于城邦政治生活,学习演讲和辩论,热衷战争。另一种则是站在社会政治生活的边缘,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苏格拉底认为公民需要做一个积极的沉思者,而不是冷漠的,无望的,不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旁观者,要探讨人间美德,关心政治、关注政治,要成为为城邦之善尽责任和义务的好公民。
(三)苏格拉底的“正义”观。在苏格拉底看来,正义就是知识,伦理是政治性的,而政治又是伦理性的。至高至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苏格拉底将其看作是管理城邦事务的艺术,正是借助于这种艺术,人们才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正义是合乎法律的规定,无论是不成文的神的法律还是成文的人的法律都要考虑到正义,正义性并不只是立法的标准,而且是立法的共同本质。苏格拉底认为公民必须维护城邦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正义也在于公民美德的教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既然就是知识,因此城邦应当注意培育公民的美德。他虽强调天赋,但并不否定后天教育,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负有培育美德责任的教师。他提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极善或极恶的,而是介于善良与邪恶之间,因此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教育和引导。他教育人们成为高尚、正直的公民,他说:“最幸福的人和达到最理想目的的人,是那些养成了普通公民具备的善良品质的人。这些品质就是所谓的节制和诚实。”
三、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对柏拉图及后世政治哲学的影响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政治哲学传统的奠基者和真正源头。他的一生都是“述而不作”的,他的思想直接体现在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之中,而且对整个西方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西方世界称为古代思想家中的最伟大的人物。苏格拉底的方法论(助产术),知识本体与德性本体相融合的本体论,以及公民应该选择何种生活方式的思想,都对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苏格拉底的思想也通过柏拉图影响着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一个真正的城邦是一个追求正义和善的城邦,以追求德性为目标,应当选择的政治生活方式也是追求德性与知识的统一。希腊化时期城邦走向衰落,城邦式的公共德性已经破碎,人们向往、追求过个人宁静的生活,追求个体伦理德性的完善,苏格拉底的人文精神对希腊化时期和整个古典政治哲学思想也产生了影响。
参考文献
[1] 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呈现出新问题、新特点,教育工作者只有认真研究这些新问题,把握这些新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今年4 月,我们在高职大学生中抽取1200 个样本进行了有关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学生普遍关注就业问题,但对于在校期间应该怎样为就业做准备,约50%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打算。第二,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己的认知。有46.4%的学生上了大学后才发觉自己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说明他们未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认真的思考和选择,并且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指导。第三,大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比较差。对于职业的困惑,有49.7%的学生采取的是放任态度,只有5.4%的学生走访过就业指导部门,17.2%的学生向教师求助。第四,大学生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比较弱。从选择专业到应对学习中的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实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反思
在承担着学生巨大就业压力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广泛被重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就业指导工作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有些高校在20 世纪末就组织熟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学的教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而有些院校尤其是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专科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较为薄弱。
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对就业指导内涵的认识。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压力,这种现实决定了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形成了人们对就业指导工作内涵的认识。人们一般认为,就业指导就是为求职者提供可能的帮助,就业指导工作也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选会”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范围的界定,虽然也有一些人认为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正确择业观、就业观等方面的教育,但由于首先要完成硬性的工作指标,这些教育内容被隐藏和忽略了。如果将就业指导工作改为职业指导,情况则可能发生变化。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包含的内容大体相同,但是侧重点不同,将高校的就业指导改为职业指导,实质上是将工作的重心进行转移,这样有利于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进行(。2)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及表现。一是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定位于“就业”指导,即将就业的人才会去关注,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前松后紧”的局面,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二是就业指导工作重点不够突出。造成大学生求职障碍的普遍因素是思想问题和职业价值观问题,由此在职业指导中要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三是就业指导的渠道单一。就业指导必须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只靠少数人的工作,不能引起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四是就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由于人手不够,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在择业指导中,讲具体问题多,解决思想疑惑少;在创业指导中,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育少;大学生毕业时盲目就业的多,深思熟虑的少。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们对就业指导认识上存在偏差的体现。
2.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任务。大学生从求学到求职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三盲现象”:盲目选择专业而不考虑自身特点,盲目学习而不清楚自己优势与劣势,盲目择业、就业而不注重自己的长远发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面对现实情况,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承担起三个方面的指导任务。( 1)明确就业方向。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要进入职业领域,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缺乏明确的目标,没有长远打算,学习缺少原动力。因此,职业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自己将来的岗位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 2)强化就业意识。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继续升学的打算,学习压力较小,就业意识淡薄,缺乏长远考虑。职业指导的责任在于将就业意识不间断地输入学生的思想中,并逐渐地进行强化。学习的过程就是准备就业的过程。( 3)做好职业规划。做职业规划是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职业规划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特质进行重新审视,对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认真思考并使其具体化,明确自己的追求,增强可操作性,使大学生能够有意识、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训练。
三、就业指导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通过对多年职业指导工作的总结和借鉴国外职业指导工作的经验,人们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已经形成共识,即为了使劳动者能够各展其能、各就其位,职业指导工作要“以就业为主线,以专业认知为导向,以职业设计为核心,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体验为保障”,健全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向社会推荐优秀毕业生。
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时期,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是中职学校的时代担当。而中职学校在完成时代赋予的担当中,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在当前全媒体的信息时代,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着各种观点与信息的包围、干扰和阻击。因此,当前中职学校如何切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做好师生政治思想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不足
(一)认识高度不够,重技能水平轻德育教育
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品德良好、行为规范,有一定技术技能水平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保障。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进程中,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最基础、受众最多的机构肩负着这个重任。合格的劳动者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一颗热爱劳动,善于创新创造的心。而当前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较多的重视技术和技能水平的培养,却对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和学生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在政治思想工作中认识高度不够。
(二)视野不够宽广,重教师队伍轻学生群体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认为做好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使教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好教学工作,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就做好了。在政治思想工作中都比较重视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而对学生群体的德育教育则明显重视不够,没有做到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全面到位。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庞大的学生群体才是学校的主体,做好学生群体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
(三)方式方法守旧,重宣教灌输轻创新交流
当前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中的最大弊病,就是依然用老套的会议传达、集中学习等方式,简单重复的宣讲着高大上的政治理论。同时,政治思想工作中没交流少互动,也缺乏弹性的时间安排,沿用着领导宣讲教师听、教师宣讲学生听的方法,使师生对政治思想工作的接受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幅度降低,甚至产生烦躁反感情绪。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着力点
(一)以职业素养和德育教育为重点,全力作好政治思想工作
1.提升职业素养,培养教师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传道就是作政治思想工作,就是讲授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是教师职业最主要的职责。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为着力点,努力塑造“身正为范、师爱为魂、言行一致”的良好师德,培养教师的职业荣誉感,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名合格的德育教育者,是中职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一要培养教师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激情。二要培养教师“以人为本”理念和正确的孩子观、行为观、教学观。三要促使教师修养以“爱”为核心的良好师德。四要促使教师具备“学(技)高为师”的学识与技能。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教育,中职学校教师既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传授实际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学技能是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
2.强化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职学生人数多、年龄小,正处于正确世界观的养成期,因此更要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为着力点,对学生群体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热爱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爱国做人的基本道理,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与财富,也只有劳动创造的价值与财富才是光荣的;让学生明白学会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为自己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与财富,以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社会进步。
(二)以就业创业教育为切入点,突破政治思想工作范围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直接就业而非继续升学读书,因此各类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学生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在这种前提下,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应主动的介入到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中,按照国家“双创”要求,借助为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过程,讲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需求以及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中职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达到社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等德育内容,为中职学生全方位展示一名热爱劳动、有高超技能且不断创新,符合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大国工匠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以新媒体和弹性化为着力点,创新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45.1;5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2-005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left ventricular synchronization in hypokalemia patients with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Methods A total of 52 patients with hypokalem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3 were included. 32 cases with QRS duration above 100 ms by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inclu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20 case with QRS duration between 100 ms and 60 ms were included into control group. Bo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by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to aquire the left ventricular synchronization index.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ultrasonography TAS-POST and ECG QRS were conducted. TAS-POST being greater than 130 ms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criterion of left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Results Ultrasonic synchronization index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electrocardiogram.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technique can observe the myocardial mechanical motion directly,which is more accurate,visual and comprehensive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synchronization in hypokalemia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greatly.
[Key words ]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Hypokalemia; Left ventricular synchronization
低钾血症(hypokalemia)[1]是钾离子摄入不足或排出过多而使血清中血钾的浓度< 3.5 mmol/L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肌无力、胸闷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传导异常甚至心肌损害引起心跳骤停而危及患者生命。由于病情发展速度快,因而心脏功能的保护是治疗中的首要问题。而心肌损伤的早期表现在左心室收缩的不同步。以往多将QRS时限(正常为60~100 ms)作为心室同步性的参考指标,虽然心电图作为电学指标是机械活动的表现,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然而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直接观察心脏机械运动,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低钾血症时左心室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 月~ 2013 年6 月期间我院治疗的低钾血症患者52 例,其中男35 例,女17 例,年龄20~42 岁,平均(29.2±6.8)岁;血钾浓度1.6~3.2 mmol/L,平均(2.15±0.64) mmol/L;肌力Ⅰ 级10 例,Ⅱ级20 例,Ⅲ级7 例,肌力正常15 例。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乏力、无力、胸闷等,均符合成人低钾血症诊断参考标准[2]。本次研究的52例低钾血症患者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QRS时限>100 ms的32例为观察组;QRS时限≤100 ms且≥60 ms的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
1.2 检查前处理
本次研究的52例患者均在补钾同时由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以便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 仪器与方法
1.3.1 图像采集 本组研究病例均使用菲利浦iE33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频率为1~5MHz的S5-1扇形探头。患者身上连接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的三根心电导线,使屏幕下方同步显示患者的心电图。在心脏组织多普勒成像条件下,于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切面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采集时尽量使探头声束角度与心肌运动方向保持平行。
1.3.2 数据收集 采用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的Qlab6.0 软件中的TMQA 插件分析图像[5],然后软件会将目标区域的心肌分为6个节段,选择左室短轴基底部水平各壁心肌作为研究的节段,并给出心肌的应变-时间曲线。
1.3.3 计算数据 采用心肌二维纵向应变的方法分析左心室短轴水平图像。测量自心电图QRS 起点至峰值正向径向应变的时间为收缩期达峰时间(TRS)。以左心室每一短轴水平前间壁和后壁的最大收缩期达峰时间之差作为同步化指数(TAS-POST)。见封三图1。
1.3.4 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标准 根据Suffoletto 等的研究,把TAS-POST≥130 ms 作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判断标准,且TAS-POST 越大,收缩不同步的程度越大[3]。见封三图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能在补钾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检查。两组低钾血症患者TAS-POST结果见表1。
研究结果显示,心电图QRS时限增宽时,特别是在100~110 ms之间,超声TAS-POST存在
3 讨论
当血清钾< 3.5 mmol/L 时,细胞内钾浓度与细胞外钾浓度比值([K+]i/[K+]e)增大,因而肌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增大,细胞兴奋性降低,严重时不能兴奋,亦即细胞处于超极化阻滞状态。临床上先出现横纹肌肌肉无力,继而发生弛缓性麻痹,心肌则表现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4]。如果体内钾严重缺乏,心脏可呈“缺钾性心肌炎”[5],表现为心肌局灶性坏死,肌纤维断裂和间质炎症细胞浸润[6],同样的引起心脏传导阻滞。这是低钾血症导致心室运动不同步的病理生理原理,从而使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严重者可引起不可复的损伤甚至猝死。因此评价低钾血症时心室的同步性刻不容缓。
心电图一直作为心脏的常规首选检查手段,然而心电图是心脏机械活动的间接表现,是生物电指标,虽能够较特异地反映心脏的生物电传导[7],从而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但缺乏直观和全面。
传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通过肉眼观察心内膜的运动和测量室壁增厚率来评价心肌的收缩功能,结果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组织多普勒虽能够得到局部心肌的运动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心肌主动运动还是受周围节段的被动牵拉。而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评价心功能的新方法[8,9],以二维超声图像为基础,在室壁中选择一定范围的感兴趣区,应用分析软件自动追踪心肌内回声斑点的空间运动[12],通过运算与重建心肌组织实时运动和形变,从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位移以及心脏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等各方面参数对心脏的力学特性在选取的心动周期中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可精确跟踪追踪的目标组织,自动检测运动的中心[13]。大量文献表明[8-11],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不受观察目标摆动的影响,克服了角度的依赖性,更真实地反映心肌运动,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心室局部和整体的功能。本研究判断左心室同步性指标TAS-POST就是运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中心肌的应变及应变率,直观、可靠。本研究52例低钾血症患者均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不会对患者造成治疗上的延误,安全性值得信赖。
放射性核素造影亦可以评价心室的同步性[14],但由于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较低,评价效果较差。MRI可用于发现心室的不同步区域,但不能够很好地动态观察心脏运动情况。另外此两项技术检查时间较长,费用昂贵,MRI更不能用于装有起搏器患者的随访,因此不宜广泛推广。
相比之下,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直接观察心肌的机械运动,对评价低钾血症时左心室的同步性更为准确、直观、全面,能给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利的依据,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对预测心衰的发生、早期判断患者心室功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 84 例低钾血症的内科急诊疗效及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99-200.
[2] 金惠铭. 病理生理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8-29.
[3] Suffoletto MS,Dohi K,Cannesson M. Novel speckle-tracking radial strain from routine black-and-white echocardiographic images to quantify dyssynchrony and predict response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 Circulation,2006,113(7):960-968.
[4] 安振梅. 低钾血症[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28(1):33-34.
[5] 李群,刘尚.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心电图对低钾血症敏感性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6) :94-95.
[6] 临床医学编辑委员会.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37.
[7] 刘锦萍,胡小娟,韩鄂辉,等. 心电图诊断低钾血症的临床价值[J]. 医学论坛杂志,2010,31(13) :38-40.
[8] 曲俊朴,陈瑶. 斑点追踪技术原理及其分析局部心肌功能的作用[J]. 肿瘤影像学,2013,22(3):271-274.
[9] 付建莉,丁育增.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J]. 心脏杂志,2013,25(6):705-707.
[10] 段艳,左蕾.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后缩短对比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7):648-650.
[11] 王志强,管琰,刘娴,等.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2013,20(4):562-564.
[12] Biswas M, Sudhakar S,Nanda NC,et al. Two-and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Echocardiography, 2013, 30(1):88-105.
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高65%以上, 可伴有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严重认知功能损害会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执行透析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1]。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长春西汀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2例,为我院肾内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9月新诊断的尿毒症且须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符合ESRD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18~45 岁,平均(25±7.8)岁,病程1~5年。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9例,IgA肾病8例,多囊肾5例,梗阻性肾病4例;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0~43岁,平均(28±6.5)岁, 病程1~6年。原发病为慢性肾炎6例, 糖尿病肾病12例,IgA肾病9例,多囊肾1例,梗阻性肾病3例,不明原因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每周透析3 次, 每次4.5 h, 血液流速20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双反渗水透析水,碳酸氢盐透析液,低分子肝素抗凝,两组余治疗(如促红细胞生成素、1.25 OH2 d3 等)均相同。 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氯化钠注射液(沈阳志鹰制药厂,批准文号: H20030075) 20 mg静脉滴注(共200 ml),qd,连续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928) 0.75 g静脉滴注, qd,连续15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均经2名以上经过培训的肾脏内科医师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及量表(MMSE量表及Blessed-Roth痴呆量表)评定。其中,MMSE量表侧重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及视空间功能; Blessed-Roth痴呆量表侧重评价患者的社会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情感人格及兴趣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被试者神志清醒,无语言障碍,能够配合采用MMSE和Blessed-Roth量表测试;均于治疗前及疗程的第15 天分别检测上述指标。
1.5 P300检测 分别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P300的潜伏期(PL)和波幅(Amp),在屏蔽隔音室中进行,受试者保持觉醒状态及注意力集中,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Neauroscrean Plus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按国际10/20统一电极安置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检测,每例受试者均先行预试,待受试者明确方法后再进行正式检测,每例重复4轮,每轮靶刺激20次,受检者默记靶刺激结果误差>10%则作废,最后取4次P300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平均值,潜伏期及波幅测定按杨文俊介绍的方法进行[3]。计算机自动分析P300波的潜伏期及波幅。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 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比较 治疗组患者MMSE和Blessed-Roth评分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3 讨论
CRF患者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或易激动、易怒、记忆力减退、警觉力下降、定向力减退、反应较迟钝、思考缓慢、工作效率低等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机制尚未明确,早期主要原因可能为,尿毒症毒素潴留,肌酐、尿素氮作为小分子量毒物,抑制了参与脑细胞正常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使其反应速度减慢,甲状旁腺素等中大分子毒素可引起精神神经症状[4]。电解质紊乱及贫血也是造成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晚期主要与透析性脑病相关。
MMSE量表及Blessed-Roth痴呆量表是评价认知功能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脑高级功能有关的长潜伏期事件相关电位主要是P300,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反映大脑认知功能的客观生物学指标,P300潜伏期反映对刺激物的认知初加工所需要的时间,P300波幅反映大脑对信息加工过程中能动员资源的程度[5]。P300潜伏期越长认知功能障碍越重,MMSE分值越低。Madan等[6]报道随着CKD的进展,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 P300潜伏期与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血钙和血红蛋白负相关。本研究结合主观检测的MMSE量表及Blessed Roth痴呆量表和客观检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更好的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也可以早期发现认知功能异常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长春西汀别名长春乙酯,是从夹竹桃科小曼长春花(vinca M inor L)中提取的生物碱[7],有以下药理作用:增进和改善大脑氧供给,可增强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及ATP的产生从而改善脑功能。研究显示长春西汀能改善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MMSE量表及Blessed-Roth痴呆量表评分和客观检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水平,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
参 考 文 献
[1] Madero M.Congnitive 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Semin Dia, 2008, 21(1):29-37.
[2] 杨文俊. 事件相关电位. 新医学, 1999, 30: 298-301.
[3]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49.
[4] 杨立明,张东航,林绯,等. 尿毒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探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14:104-105.
[5] 黄慧,王晓明,赵小琼,等.正常人听觉P300的初步研究.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20:282.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56
生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之处,无论是理科类学科,还是文科类学科,很大一部分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特别是政治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更是紧密相连的。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学生主要接触两大类知识点。一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二是哲学常识。这两方面的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它极大地帮助了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政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是哲学常识,其作为最基本的哲学知识,对于帮助高中生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极有帮助的。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一下如何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
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和挖掘政治教材中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的知识点,借助广播、杂志以及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充斥在我们周围。这一方面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会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局限。一些教师面对纷繁的信息资源,变得无所适从,导致在他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满堂灌的行为,学生在教师的一言堂中极其容易感到疲倦,也很难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有些教师过度依赖这些信息,而缺乏个人的思考,这就很难在教学活动中教出新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面对纷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开动脑筋,善于发现和挖掘政治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点。由于政治课程在学生所有要学习的学科中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容易找到二者的联系之处,特别是关于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知识,教师很容易将之与生活联系起来。作为社会公民,我们享有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需要了解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学起来也会很轻松。
二、教师在讲授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在政治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随学随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也很乐意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促使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有效保障。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教材中哲学常识部分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一下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如其中的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坚持矛盾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还有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很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教师不用讲解太多,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与我们的政治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鼓励他们善于将所学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这也就达成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因此,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以往的学生独自学习、思考的惯例,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在小组内部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极为有帮助的。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特定的研讨题目,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解决研讨过程中的难题,教师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难题,然后全班同学组成最终的研讨会,并在教师的讲解中得出最终的结论。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很多的能力。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也会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学政治课教学,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大有加强的必要。高中阶段正是处于高考的关口,是学业甚至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并且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很多学科在教学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那么我们的政治教学是不是也能有所创新和突破呢?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第一线工作已经多年,就现今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思考,究竟怎样才能突破教学瓶颈,实现创新呢?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一、突破旧方法,推陈出新
多年来,我们的政治教学始终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进入高中阶段后,课业压力大,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多,老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讲解知识点,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尤其是高三,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知识把学生裹的严严实实的,而不是学生充分的掌握了知识。长久下来,那些来不及理解的知识还没等到被消化,学生就已经被落下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旧方法,就观念,推陈出新。
(1)这种新首先就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新颖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生活,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大量需要识记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及时的吸收,很容易就会被落下。因此,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的诉求放在第一位,学生学习的状况是怎样的,对当天学习的知识有没有真正的理解,课下有没有及时的复习,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的。
(2)要真正做到求新,还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实现教材的求新。政治课的一大特色就是和现实相结合,和时政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多去关注新发生的事件,把这些事件和课堂知识相结合。比如,哲学是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单纯的去讲哲学,讲什么是矛盾,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是很晦涩,而且难理解的。但如果和实际相结合,就能使学生对这些难懂的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如对社会上新发生的事件,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讨论的形式,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什么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求新,是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更多的和社会现状,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的眼光去看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这里一方面是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踏实的进行,要按照一定的安排,有计划的进行;另一方面也指我们的政治教学要让学生切实掌握住那些基础的知识点,要以不变应万变,稳中求胜。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安排进行。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很多老师,今天发现学生这方面有问题了,就多加几堂课,明天发现那方面差了,又加几堂课,这样就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很多内容没有讲到,自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授课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课程有所安排,把学生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提前预留时间,各方面实现互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政治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对于政治考察方式不同,历史可能更注重史实,地理可能更注重计算,而我们的政治最注重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对知识点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来分析各种问题和社会现状。因此,我们对政治的考察通常通过材料分析以及论述的形式来进行,但这恰恰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地方。我们有很多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的也不错,但就是答材料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点上。老师们都知道,这就是考试大忌,无论写多少,只要分析不到点上,就没有分。对于这样的现象,光靠背是解决不了的,重要的还在理解。要从知识点的根本出发,在学的时候就应该和相应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遇到考题,从问题本身出发,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整个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又是什么,它对应是哪个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实现稳中求胜。
三、培养综合能力,挖掘学生潜能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我们要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就要往“深”里下功夫,挖掘学生的潜能。
(1)我们对于知识点本身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问题本身进行讲解。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旧的事物已经消失,新的事物也在源源不断的出现。而我们政治所讲的知识点,如唯物主义,矛盾论,实践论等等,都是事物变化之外的根本东西,是一切变化的源头,是真理。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深入的挖掘这些内涵,学生就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我们的政治教学也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课本上,应该对课外知识以及原理有更多的认识。这种广度的扩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现有知识,更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想扩展的过程,也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但对于这方面,我们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毕竟高中的课程繁忙,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也不同。但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如果学生有这样的潜质和意向,我们就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进步,给他们创造条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我有一个学生,对于哲学十分感兴趣,我向她推荐了几本哲学著作,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样的作品对于高中生有些许难度,但她很喜欢。实际上,从不懂走向懂,从完全看不明白到有了基本的认识,这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也是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步。
教育理念以及各种方法在不断的进步,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各种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实现政治教学的创新,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政治教师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本身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读好教材是一个高中生学好政治的基本功,这在复习课中尤为重要。我在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特色选择的前提下,对学生读教材的方法做如下要求,以期提高学生读教材的兴趣和实效性。
1.熟记目录,理清板块。复习课学习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整体把握教材知识,反复浏览进而熟记目录,使学生对教材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学生可以通过比对目录,将教材知识划分为若干板块(如《生活与哲学》可分为四块),从而在脑海中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2.做好联结,深化教材。第一,前联后挂读教材。学生读教材时,不能像初学时那样就一个部分去读一个部分,应有意识地、能动地前联后挂知识点,找出共通点,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记忆教材。第二,结合实际读教材。联系实际读教材不仅会使学习有兴趣,还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联系的实际应尽可能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第三,联系考纲读教材。考纲对各知识点有明确的考查层次要求,要求不同读教材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第四,联系考题读教材。坚持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随时联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平时比较规范的训练题,做到能熟知近些年各知识点的考试命题情况,并大致预测未来考查方向和考查方式。
二、构建知识体系,做到胸中有数
学生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良好记忆,而要做到这些,除了有效利用教材和现实中的典型实例作为助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复习课中要做好知识体系建构工作。知识体系构建主要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以课(或单元)为单位构建。
2.以知识共有特征构建。如创新问题,在《生活与哲学》中讲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在《经济生活》中讲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在《文化生活》中讲到无论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都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在《政治生活》中讲到不管是民主法治的进一步完善还是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都需要创新。
3.以综合运用构建。《生活与哲学》中讲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这一哲学思想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哲学道理中。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世界观道理,它的方法论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世界观道理,它的方法论要求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人教版的高中政治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内容,主观题的考点也是针对这些内容而展开,每一道题都有相对应考查的知识点。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给出了两段阅读材料,材料一说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中国之谜”。材料二是说中国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弊端。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经济与生活方面的知识点,问题一和问题二都是围绕经济与生活的知识点展开的,提出的措施要注意实用性。一般来说,主观题的问题设计是层层递进的,并且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知识点相互交融。例如这道题的第三个问题考查的就是哲学常识,要求学生用哲学的原理与材料的问题对应起来。
二、 找准答题坐标
回答主观题首要的任务就是准确找到知识的定位,这也就是答题的坐标,所有回答的内容都要围绕坐标而展开。还是以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为例。材料一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基础。材料二反映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问题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问的是“中国之谜”的原因;第二个层次要求提出相关措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结合哲学常识当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问题三就上升了一个层面,要求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的现实意义。考生在回答时,要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的具体内容列举出来,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等。
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考生反映自己对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原理已经掌握透彻,对每一个原理所有包含的具体内容也能一一列举出来,但就是无法在主观题上取得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回答原理的具体内容时没有注意与材料进行结合。回答原理的过程是摆道理的过程,有了道理才能说服人。道理要怎样才能讲得透彻呢?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材料阅读题来说,原理和实际结合显得特别重要,要不然就失去了材料本身的意义。比较容易掌握的技巧就是,抓住原理的层次,或者说原理中的概念,找到材料分析中与原理概念有关的点,再将这些点按照原理中的关系模式表达清楚。有些主观题是要求学生表明态度的,学生要注意在谈论问题的时候要作出明确的态度表示,否则也会失分。
四、理顺逻辑关系
在高考评卷中,很多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对知识点有比较清晰的把握,但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面面俱到,答题时没有层次之分,显得逻辑很混乱。所以,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技巧,以便学生能够理顺逻辑关系。在考场上,更改主观题的答案是很冒险的举动,有可能会造成时间不够,答题不完全的后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先在草稿纸上列举好提纲,这一点对于问题层次比较多的主观题来说特别管用。这样回答的时候就知道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不会出现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混乱情况。
五、明确评分要求
教师要在平常的模拟训练中,让学生明确主观题改卷的具体要求。大致的要求有:1.按知识点给分;2.逻辑要严密,层次要分明;3.书面整洁,字迹工整,语言规范;4.不允许出现方言和网络语言;5.原理和材料要紧密结合;6.切忌空题和从选择题中直接抄答案。
实际上,主观题是一种相对发展成熟的题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固定的回答模式。如果学生的主观题答题技巧掌握得好,是很容易在政治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模拟题的讲评中渗透答题的要领。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可见,针对学生思维性的训练,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日常教学开展中的重要内容,结合高二政治哲学中的内容,笔者认为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教材,并且对于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
意义。
一、善于设疑,激发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所谓疑能得益,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善于设疑,引导学生形成分析思维能力,传统的政治课堂之所以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陈述知识点和内容,没有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很多时候一堂课下来,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疑问是学习的心脏,更是学习的核心,如果学生一问三不知,或者学习过程中毫无疑问可言,那么很显然学生肯定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激发学生分析思维的能力。
比如,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这个哲学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到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所以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由此,我联想到学生平日的学习,我提问学生:“某个学生学习非常用功,她用功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别人都在睡觉她还在被窝里看书,看到凌晨,第二天跟别人一样早起,上课也很认真,尽管她这么用功,可是成绩并不理想,因为她总是记不住课堂上的知识点。请问她这么做合理吗?”学生摇摇头,很快联想到我们的学习中,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学好知识点。结合这样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我引导学生要意识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要尊重客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我们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二、回归生活,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哲学内容过于深刻,无法理解,其实哲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哲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善于思考生活,将哲学的理念运用于生活中,以此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碰到难度比较大的哲学理念、原理的时候,会先从生活的一些事件出发,在讲解方法论的时候,也会带领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此来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认知哲学原理,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生活。比如,学习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学生就学会了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在进一步的讲解中跟学生提到:“现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过不必自卑,更不要妄自菲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要相信自己的以后,对自己今后充满信心,不过眼下要付诸努力,才能真正产生发展;同样的,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也不必骄傲自满,今天的成绩不代表明天的辉煌,要想继续保持好的成绩,时刻都不能松懈自己。”通过将哲学原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活跃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问题驱动,力促学生实践性思维能力
问题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的能量是强大的,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没有体会到这一点,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来自于学生的记忆能力,不可否认,记忆在学习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思维才是学习的主干,更是决定学生是否学好、学活知识点的核心要素。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问题情境、问题驱动等模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哲学内容呈现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是要带领学生认识世界,那么学生对于哲学知识点的运用则是要完成改造世界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最终为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为社会中参与实践的个体,最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提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的问题时,我就提到了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往往不会写到经济基础的问题,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里面的男女主角也是突破了现实的阻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考虑经济基础,那么是不是说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时候没有联系,是可以相互分离的呢?伴随着我的问题驱动,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结合实践,他们了解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我国的近代史“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那些灰姑娘的故事里,一般都是嫁给了王子,王子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可以一起创造经济基础。而对于眼下的高中学生来说,我们的经济基础来源于父母,所以要好好学习才能回报
父母。
四、巧妙引导,提升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点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疑惑,疑惑的原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点无法全面理解、消化吸收。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善于巧妙引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真正促进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体现为学生对一些“矛盾”“问题”的看法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解决。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收效、成效不高,是因为没有让学生辩证掌握,很多教师一味强调了知识点和原理,有的教师仅仅讲述了一个层面、一个方向的知识点,没有让学生掌握整个知识点的维度。笔者认为,知识点真正掌握,是一个立体维度的层面,如果仅仅了解某个面,那么在辩证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偏差和错误。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巧妙引导,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真正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的引导中,笔者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否值得提倡”,面对这样的一个辩题,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不可提倡,过于愚钝,有的认为可以提倡,因为哲学上说量变会引起质变的。在最后的讨论中,我跟学生讨论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种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愚公移山的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因为这种行为本身缺乏巧妙的方法。
总之,在教与学双边关系中,教师作为双边关系中的引导者,学生作为双边关系中的主体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教师的鼓励、引导、鞭策等方式,提升、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所以教师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给学生加大、加重课业负担。以上是笔者关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思维提升的几点方法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