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6: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上了一节课,其实感觉还是蛮好的,小小的,简陋的教师里,坐着不是很多学生。当我给孩子们一点点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那种渴望学习和了解外面的世界的眼神深深地打动着我,震撼着我,勤劳、刻苦、努力、上进,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知欲是我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和孩子们一起是我几天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学生代表给我佩戴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戴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自豪的唱着<<ABC>>英文字母歌时,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最值得骄傲的还是一个学生居然给我一个红包,虽然只有一块钱,但当时我真的很感动,眼睛再次模糊了。上课接近尾声,也是最后的一天了,孩子们都激动的再没有心情上课,非要闹着去我家,(其实当他们一声声李老师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高兴)我想我成功了,至少我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他们在课堂上尊敬我,课后又和我打成一片,关键是他们在十多天内业学到了不少知识,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德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同志?quot;三个代表"的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20__元/亩,西瓜4000元/亩,西葫芦5000元/亩,环绕村子还重了5000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
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样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办法,上项目。"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办法: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 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该村的经济主导产业是农业,除此之外并没有形成其他产业更不用说发展其他产业,因此村民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农业收入,并且是“靠天收”的现象。如果年成较好的话那么村民的收入自然就多一点,一旦遇到年成不行的时候,村民的收入就没有了保障,生活水平就也没保障。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了“走出去”。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留在当地的劳动力也就随之减少,劳动力的减少继而引起许多农田旱地的荒芜。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土地被设施建设所压占。土地被压占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商机”,村民对当地土地升值的期望越来越高,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赔偿费用,村民大多选择在土地上建房,在一时之间形成了一股“种房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一夜之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建起了一个村。大量的抛荒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大量的城市建设压占和私房建设就又引起土地资源的大量减少,这一浪费加之这一减少该村的土地就所剩无几了。
除了上述存在的土地问题外,村民外出务工还诱发了另外一个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当然这也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教育上,该村目前有不少孩子辍学在家,适龄孩子的入学率低,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低。形成这三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村民的思想上出现错误。大多数的村民只看到了眼前却忽视了长远,他们认为读书没有多大用处还要花钱,因而让自己的孩子放下书包课本去打工挣钱,他们并不知道这样会误导孩子的一生,这样做是完全错误的。在生活上,他们得不到很好得照顾,缺乏亲情关爱和教育。他们过早的踏入社会,并且形成不好的习惯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存在的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并不能过于悲观或者对其视而不见,而是应该乐观面对并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坚持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各个击破的统筹指导方针。
目前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村民的收入低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好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那么一系列相应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切实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由此可见,增加收入对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的重要。
那么应如何增加村民们的收入呢?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切实解决收入低的问题。因此发展经济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大力发展乡村的经济。那怎样才能让乡村经济发展起来呢?
首先,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前那种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其他相关产业,例如渔业、林业等。这样一来可以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交通便捷、临近湖泊、有大片适宜种植林木的山地、有适足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形成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相关产业发展起来了必将改变当地农民的收入结构,让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他们的收入。与此同时这还将促进本地的农民就业,将大量的农民留在本地,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量也会因此下降。
其次,就是要转变村民的思想,这一条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从思想上有了根本的转变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否则一切只是治标不治本。转变思想就是要改变以前那种轻视教育的思想,就要让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的孩子重返课堂接受教育;转变思想就要让他们明白真正的财富是靠双手劳动得来的,而并不是投机取巧。转变思想就是要改变以前那种陋习歪风,从而形成一股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后,就是要增强村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明白只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经济建设就一定会搞上去。让他们对将来充满信心,他们的收入一定会增加,将来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让他们相信,只要肯诚实劳动,努力付出,他们并不比别人差。
做到了以上的三点,上述这些问题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该村的经济肯定会有长远的发展,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该村的生活水平会大幅提高,人民必将生活得幸福美满;该村的村容村貌也会大有改观。
总而言之,我相信,江王村的发展前途必然会是一片大好!
大学生暑期调查报告
暑期会计工作实践优秀调查报告
2016年暑期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
工商系暑期实践优秀调查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优秀调查报告参考题目
2016关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6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暑期“兼职热”调研
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是好事,不仅能提高农村农民的整体素质,还给初出社会的大学生提供锻炼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对未来提拔年轻干部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基础,这种想法是科学的,能加快农村的经济建设步伐。
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的计划,让我想起了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的历史性胜出。奥巴马的经历对我们青年学子有很大的启示。奥巴马大学毕业后,曾经在芝加哥社区做过选民登记工作,帮助克林顿问鼎白宫成功,而他本人也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对于他了解真实的美国很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的成功。我们大学生很有必要在基层锻炼,认识清楚我们这个社会不单有繁华美丽的城市,还有贫穷落后的农村,我们在注重个人发展之外,还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希望我们的大学生“村官”们能为农村带去新的思维、新的营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大学生到农村做“村官”大有作为。相信这些年轻人将会给农村带去改革,带去活力,改变观念意识和知识结构,有助于农民知识化、观念城市化、干部年轻化,科技现代化……也算是个“小四化”啦。
近年来,随着人人校园网、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网络平台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整个活动过程得到及时直播和全程分享。伴着“95后”群体逐渐成为大学生实践的主力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得到社会的关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推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路径的探索创新是当前大学生工作的重难点。剖析贯穿大学生成长教育始终的思想政治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构成其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当代大学生课堂教育的补充形式,又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方式。哲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实践,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其真正的哲学内涵就在于人通过自身的活动不断地创造和生成着属人的世界。笔者依托的实践理论,对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中实际存在的不足方面进行了梳理,开展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路径的创新研究,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当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存有的问题,推动大学生自主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帮助大学生的全面进步。
1“95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95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处于全面推动开展阶段,深入摸索和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和实践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必须认清当前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对如何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技能知识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为引导学生增强综合素质以及成长成才打下重要基础的探索有着指向作用。笔者通过与之前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分析和对比,发现“95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不受重视
“95后”大学生的创造性特点突出,但自主性相对缺乏,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协同督促。然而,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来源,学生家庭对该项工作的紧迫性认识缺乏,支持力度也相对不足,同时,作为社会活动宣传指导的地方政府对实践活动成果及社会影响的后期反馈不及时,导致了暑期社会活动从起始到开展进行都不被社会所重视。
1.2社会实践存有形式主义、草草应付问题
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的一些活动成为媒体秀,社交媒体上的炫耀背后却充斥着不能脚踏实地做事的浮躁,“95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同时与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息息相关的活动编排内容在目的性和实效性上也亟待提高。1.3“95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由于未能形成固定的实践基地,大学生往往需要寻找新的基地,分散的实践导致难以形成品牌特色。同时实践队伍自身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实效活动由于未形成较大的影响而无法获得实践基地高的关注度,最终活动的开展无法切实推行。
2“95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效路径的创新
2.1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互动结合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客观性、现实、感性世界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学校与社会本是统一的结合体,社会实践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构成环节。然而受传统办学理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社会实践与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被分开。事实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突破了高校原有的课堂教学体系制约,展现出在活动中实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同时其还具有特有的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因此,扎实稳健地推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使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互动结合切实可行。
2.2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系统
高等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育系统,建立包括组织、领导、管理、评估、考核、总结与奖励等一系列措施在内的完善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体制。[2]学校要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归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当中,并将其作为推进大学生素质品格提升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育目标,使其成为计划内的教学环节。在教材研究、教师配备、经费投入、教学方式与教育理论的研讨、教学评价等诸方面落实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2.3综合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协同推动大学生自主实践
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协同推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有效开展,通过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综合考试”,拓展实践教学基础知识,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广泛宣传并鼓励大学生自主组织社会暑期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识,自我提出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并努力去完成。在网络媒体平台实践要点,对大学生自主实践开展加以引导,指导他们充分调研、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树立以服务地区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为导向,保证自主实践目标的切实可行。
2.4院校相关部门积极跟踪指导暑期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全面负责实践过程的管理,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高等院校要积极设立完善的实践进度跟踪控制平台,就是要建成一整套实践活动讯息接受整合、信息处置办理、结果告知反馈架构,及时有效地对实践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良好的暑期社会实践文化氛围。在上海电力学院暑期赴崇明社会实践队的实践过程中,每天都会有校团委的负责老师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汇报实践活动相关情况。学校团委随时跟进实践队伍的活动情况,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随时引导实践策略调整,从而保证达到预期目标。
2.5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
多渠道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一是通过海报张贴、媒体报道等方式增强社会宣传,形成全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广泛认知,从而报以大力支持;二是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将地方与高等院校形成紧密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结合,共同为相关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支援和智力支持。
3“95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路径创新的现实意义
3.1激发“95后”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志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3]通过实际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当代“95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意识到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重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当代大学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勤奋学习的自主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民族品质和弘扬民族精神。
3.2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品质,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
哲学将实践摆在分析和思索一切现象的首要位置,就是任何的现象的解释都离不开实践的参与。[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磨练意志,贡献温情,提升自身素质品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盲目乐观、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让他们感受到当今学科专业的高度分化与综合,从而对知识更新周期有深刻的体会,对当今的社会竞争有深刻的认识,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存有忧患感和焦急感,从而抓紧时间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积累财富。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与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1],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他们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客观定位自己,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寻找差距,克服自以为是的缺点,从而完善自我。摆脱成才过程中产生的迷茫和心理障碍,踏上正确的成才之路。不断学习,加强自我鞭策,掌握相应的技能,铸就良好的素质品质,为未来就业和创业奠定根基。
3.3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过去的哲学家们仅仅满足于采取不一样的思维或方法来解释世界,而对于现实存在的世界却不考虑通过何种方式加以改变。[1]与以前的哲学家们不同,尽管马克思意识到解释世界是必要的,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使命是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改变世界。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实践唯物主义就是要通过实在的活动对现实的存在方式加以改变,其价值意义在于获得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在上海电力学院经管学院赴崇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崇明县虹桥村为其实践基地,益行崇明,爱心支教,帮助当地村委会创立“美丽虹桥”微信公众号,更大程度地满足农村社会发展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共建美丽乡村的中国梦。通过学生在当地调查研究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情况,“三农”问题的解决得到了很大的推进,同时大学生把传播科学物质文化与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为促进当地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提供了智力支持。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的专业特色这一优势,紧密结合高校的人才优质资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提供不竭动力。[5]综上所述,“95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真正将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紧要的位置,积极推动实践教学进入课程编排以及考核步骤,同时大胆开拓,保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更加饱满,形式更加多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环境,逐步改变传统过分强调专才教育而造成的专业越分越细,服务窗口越来越窄以及“灌输式”知识教育的学生培养模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相整合,弥补知识与能力之间的鸿沟。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95后”大学生领略到创造的无限乐趣,分享成功,大学生自我的潜能最终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钟志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活动课程开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吴晓明.深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在这次实践中,我被分配到xx店街道xx社区当主任助理,我感到非常的欣喜和荣幸。在这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中,[莲山 课件]我对社区各位领导和同事的细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我从中受益匪浅。
因此,首先我简要总结一下我在这期间的主要工作。
在社区工作过的人都知道,社区里的事情都是比较繁琐的。作为主任的助理,我日常都是帮主任整理一些文件,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转告一些居民的意见等日常工作。尽管社区工作比较杂乱、烦琐,但是事情也并不多。所以我也帮助其他同事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具体的工作都是不固定的。在这期间,我们社区的主要工作有:农转非问题,城乡养老保险问题,4050发放,以及政府慰问金的发放等一些关系民生的工作。每天看到吴主任和其他的同事各负其职,又团结一致的处理和解决问题,我感受颇深。特别是吴主任处理事情的能力让我钦佩和折服。我也竭力的参与其中。然而,半个月的时间短暂而匆忙,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事情。这有些许遗憾。
尽管实践的时间短暂,但是我学到了很多,这些都是我终生受用的。
首先,社区的工作是直接和社会底层打交道,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源,因此,在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很多冲突和矛盾。作为领导,要有协调和处理民众纠纷的能力。也要作好上级安排的工作,切实为人民服务。社区的工作情况,居民的生活质量等一些问题是领导决策的基础。[莲 山课件]因此社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感受很深的事是吴主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领导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民众纠纷上,显示出了领导应有的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态度。这是我值得学习的,也正是我欠缺的能力。在今后学习工作中,我一定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第三,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也初步了解了政府工作、行政的基本流程。我近距离的意识到政府在关注民生问题上的态度。
第四,面对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当今农村青年生存发展的现状,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应向农村青年尤其是闲散青年投入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帮助,引导他们学榜样、学技能、学科学、求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找到人生奋斗目标,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新一代农村青年。
第五,全面提高人们的素质道德水平的重要性。人的道德水平,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各种行为。因此,对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营造和倡导良好的社会时尚风气,引导青年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向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从而抑制发展中传入的不良思潮的影响。
第六,懂得了学知识、求发展,坚持以繁荣文化塑造人。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因此尽快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刻不容缓。政府及社会应在有关方面要对他们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习党的富民政策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
总之,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提高了认识,充分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探索创新、增强了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寒假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二: 1月22日至2月27日,我随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转眼间大三第一学期已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希望赶快回家,同时各自也在为自己制定寒假的实践活动。随着假期的到来,束缚已久的身心终于可以迎来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着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属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我们充实自我、增加阅历、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计划:打工,是一种身心的磨练,在赚取生活费用的同时,又可以亲身感受社会这个熔炉;进修,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完善的补充;跋山涉水,游历神州各地,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 而我则是希望能够深入社会,融入群众中。所以我决定参加今年我们学院组织的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自己今后从事相应工作奠下基础。
在这次实践中,我被分配到xx店街道xx社区当主任助理,我感到非常的欣喜和荣幸。在这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中,[莲山 课件]我对社区各位领导和同事的细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我从中受益匪浅。
因此,首先我简要总结一下我在这期间的主要工作。
在社区工作过的人都知道,社区里的事情都是比较繁琐的。作为主任的助理,我日常都是帮主任整理一些文件,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转告一些居民的意见等日常工作。尽管社区工作比较杂乱、烦琐,但是事情也并不多。所以我也帮助其他同事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具体的工作都是不固定的。在这期间,我们社区的主要工作有:农转非问题,城乡养老保险问题,4050发放,以及政府慰问金的发放等一些关系民生的工作。每天看到吴主任和其他的同事各负其职,又团结一致的处理和解决问题,我感受颇深。特别是吴主任处理事情的能力让我钦佩和折服。我也竭力的参与其中。然而,半个月的时间短暂而匆忙,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事情。这有些许遗憾。
尽管实践的时间短暂,但是我学到了很多,这些都是我终生受用的。
首先,社区的工作是直接和社会底层打交道,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源,因此,在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很多冲突和矛盾。作为领导,要有协调和处理民众纠纷的能力。也要作好上级安排的工作,切实为人民服务。社区的工作情况,居民的生活质量等一些问题是领导决策的基础。[莲 山课件]因此社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感受很深的事是吴主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领导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民众纠纷上,显示出了领导应有的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态度。这是我值得学习的,也正是我欠缺的能力。在今后学习工作中,我一定会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第三,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也初步了解了政府工作、行政的基本流程。我近距离的意识到政府在关注民生问题上的态度。
第四,面对新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当今农村青年生存发展的现状,各级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应向农村青年尤其是闲散青年投入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帮助,引导他们学榜样、学技能、学科学、求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找到人生奋斗目标,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新一代农村青年。
第五,全面提高人们的素质道德水平的重要性。人的道德水平,极大地影响着人的各种行为。因此,对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营造和倡导良好的社会时尚风气,引导青年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向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从而抑制发展中传入的不良思潮的影响。
第六,懂得了学知识、求发展,坚持以繁荣文化塑造人。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因此尽快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刻不容缓。政府及社会应在有关方面要对他们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习党的富民政策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
总之,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提高了认识,充分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探索创新、增强了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寒假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二:
1月22日至2月27日,我随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吸引青少年开展阵地实践活动
阵地开放活动是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开展活动的重要平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积极开辟多种类型的实践阵地,吸引青少年开展实践活动。
1.美劳世界。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美劳艺术创新实践活动阵地,开设了透光水晶画、陶艺坊、石膏彩绘、创意沙画、卡通胶画、迷你机床、软陶、创意时钟、泥巴创意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综合实践项目,让孩子们在玩中展开艺术畅想,并尝试实现艺术创意萌芽向动手实践的转换。
2.假日广场小舞台。这是一个可以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平台,活动主要在周末和假日进行,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的主题每期都有变换,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尽情展示自我,丰富人生体验。
3.“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2007年,我们在国内首创了少年儿童社会综合模拟体验场所―“Do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该馆以现代真实社会生活为模型,通过模拟设计,在馆内设置了100多个行业和工种,设置了市政府、工商局、财税局、公安局、法院等政府管理机构,让少年儿童在这个小社会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成人世界的社会生活,体验应聘、打工、纳税、消费、社会管理等多种社会生活环节,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掌握简单的行业相关知识,以加快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该场馆自2008年10月开放至2011年底,共接待52万余人次的少年儿童参与体验活动,引发了全国体验教育实践探索的热潮。
二、努力挖掘社区资源,
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从2009年开始,我们已经先后在杭州的社区和农村成立了101个“阳光天地”社区青少年俱乐部,并以俱乐部为依托成立了少先队校外组织,通过校外少先队组织开展社区“Do都城”“我是小社工”等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Do都城”是“Do都城”设计理念向社区的延伸和向真实社会的拓展,就近组织社区的商店、餐饮、理发店、修鞋铺等单位,对其中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聘任他们做实践辅导员。青少年学生以社区少先队小队为单位,自主到这些单位上一天班,有的做理发师,有的做面包师,有的做餐饮服务员,还有的做快递分拣员、送报员等。根据孩子完成工作的情况,我们以“Do都”币(“Do都城”中的纸质货币)作为工资。既解决了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社区的活动组织渠道问题,也解决了家长普遍担心的安全问题。
“我是小社工”活动是让孩子到就近的社区参加各项社区管理工作,有的穿上小保安服跟随小区保安进行收发和巡逻值班,有的到社区服务中心做引导员、图书管理员,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坐在社区服务大厅里,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为社区居民办理各种手续等。
孩子们通过上述活动,不仅学到了生活服务技能,更是了解了社区管理服务部门和社区单位的职能和运行情况,加快了对社会的了解,为他们理解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2012年,杭州市委决定在全市推广社区俱乐部的做法。到目前,建成的社区俱乐部达到了200多家,孩子们在家门口参与社区实践活动逐渐成为现实。
三、积极联合社会单位,
组织大、中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实践
针对中学生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接受教育,迫切需要了解各类职业的现实情况,自2010年开始,我们联合了省市近百家企事业单位签约合作,在每年寒、暑假来临之前,活动中心集中举办两场中学生社会实践现场招聘会。这些企事业单位在现场公布实践岗位、指导教师和招聘要求,学生根据兴趣对照自身情况填写求职简历进行面试。应聘成功后,学生在假期就到被录单位上班一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指定的工作,工作结束后接受岗位工作考核鉴定,并将情况反馈活动中心存档。每场招聘会成功应聘的学生一般都在2800多名,有的学生在一个假期应聘参加多个岗位的工作,也有的学生几次应聘都在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岗位。学生们有的应聘当法庭书记员、医生助理、博物馆讲解员、古籍修复师,有的应聘到政府部门担任行政秘书、行政中心办证员,活动中心每次提供的岗位多达上百种。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但丰富了假日生活,拓宽了社会交往面,也为今后接受高一级教育奠定了实践认知基础。
为了给高校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我们联合杭州师范大学等几十家在杭高校专门成立了“哥哥姐姐服务队”志愿实践组织。大学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后,经过岗前实践培训,在节假日深入社区、学校、农村,为中小学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回馈社会”“快乐直通车”“流动少年宫”等公益服务活动,帮助他们丰富社会经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成立社团组织,
引导青少年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杭州少儿艺术团每年开展新春音乐会、交响乐等专场音乐会,还经常到基层(乡村社区、工地、劳教所、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专业演员的真实生活,也体验到了艺术为群众服务的价值。
杭州少年科学院从2000年开始每年暑假组织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小院士们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到山区、海洋、湿地、运河开展野外专业科考活动,并形成科学考察报告向社会,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杭州少年文学院和杭州少年通讯社从2006年暑期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了“浙江地域文化寻根之旅”系列活动,以“走、看、听、问、记、访、动、写”等文化体验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先后领略了浙江省范围内的海洋文化、山地文化、平原文化等各种文化现象,使孩子们对浙江文化由文本间接认知走向身体力行的直接体验。
英语俱乐部的小导游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来到西湖景区,为外国游客讲解旅游景点,在锻炼口语、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此外,我们还注重将实践教育的思想融入日常性的各项活动中,以实践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改造传统活动,要求举办的各项活动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突出实践体验,改变学生作为活动“看客”的现状。
一、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知识的增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没有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表现于农民对权力的崇拜、权利义务的模糊、主体意识的淡薄和法律知识的缺乏等。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这使得农民群众往往不知道法律关系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也不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在遇到纠纷时,依旧采用古老的宗法或请有威望的人裁决、甚至不惜使用武力解决。即使走上法律途径,也会因为实体法或程序法方面知识的欠缺而使得自身权利的保障大打折扣。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不仅严重影响其法律意识的增强,而且严重影响其行为选择,也使农村宗法势力有了生存空间,强化了农村法治的障碍。
(二)农民思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缺失法律信仰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群众不信任法律,羞于或怯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一者认为家丑不外扬或者碍于人情世故;二者保留着“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封建法律文化观念,认为没钱没“关系”,法律并不能为自己主持公道;三者在一些农村地区,至今仍有人治生存的土壤。一些政府部门、村干部存在用政策取代法律、用行政命令取代法律、用权力压制法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讲法律程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因为土地承包征用纠纷、房屋拆建纠纷造成的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广大农民群众却往往通过上访甚至暴力抗法、自焚等极端方式维护权益、表达不满。
(三)农村基层政权存在腐败现象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基层政权的腐败也逐渐凸显。一是假公济私,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村干部大肆霸占集体土地、操纵集体资产、侵吞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或者包庇、纵容亲属和利益相关者;二是生活作风腐化,有些乡村干部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贪污腐化,公款吃喝、赌博、现象屡见不鲜。农村基层政权的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农村司法机构尚不健全
在我国,县区一级设立基层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县区管辖地域广阔,其下设有众多的乡镇行政单位,而这些级别的行政单位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司法机构,村民出现纠纷要借助司法程序解决时,只能费尽周折去百里之外的县区法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导致村民放弃法律解决途径而另寻其道。近年来,各地基层法院、检察院大力加强了基层人民法庭、检察室派出机构建设,但由于缺乏资金、编制,这些机构硬件设施还不完善,人员素质也亟待提高,影响了村民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意愿。
二、高校法学院系参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着力点
(一)着力针对培养村民法律意识提供帮助
1.培养农民的权利意识。从法律身份的角度来看,农民和市民都是我国的公民,但是由于城市二元结构,农民在经济、文化资源等社会资源的占有上都不及市民,以至于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对于法律的接收相对落后,并且不能有效地享有现代公民被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甚至农民对自己合法利益的实现和保护还都不明确。如农村候选人用金钱“买选票”的事情屡见不鲜,农民兜售选票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村民不知道这样滥用权利的后果,其实是破坏了村民自治的有效性,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其小农意识局限了对自我权利的使用,而这种对权利、义务意识的淡薄性,最终会将尚未完全完善的法治体系推向深渊。没有进行公正选举而得出的“果实”,也只能是华而不实。
2.帮助农民树立法律信仰。由于中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民俗习惯、道德传统等,农民本身对于法治就会存在摇摆性。农民固然会因生活所需而欢迎法律,但是一旦法律的作用在实践中被社会负面因素所消解,他们对法律的好感度也会随之消失。如伯尔曼所说“法律不被信仰,它将形同虚设”。现今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严重缺失,确切的说,农民对法律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更何谈信仰。所以在面对各种矛盾纠纷时,他们往往会拿道德、风俗习惯等说事,摒弃法律途径去选择“私了”“上访”等方式。
3.助力提高村官法纪意识。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人,其法律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法治建设的成败。目前,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村干部的职权大、制约弱,他们利用职权之便侵害农民的权益变成一种常态。比如村干部单方终止土地承包合同、暴力执法、违法买卖土地、环境污染严重等。在农村,农民缺乏法治意识已是事实,多数人认为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应该比较丰富,其实不然。村干部的整体法纪意识淡薄,加之没有受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对于很多专业性强的、涉及自身职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甚了解。因此,他们往往没有认识到某些行为已经触及法律,譬如一些村官涉嫌腐败犯罪,还抱着只要退还相关财务就会相安无事的想法。
(二)着力针对农村现实问题进行法律服务
1.帮助农民解决现实纠纷。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农民权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需求亦然增加,关于多种纠纷也亟待解决。除了传统的邻里、债务、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纠纷外,城镇化建设、旧村改造、农村股份制改革等带来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确权、村民待遇、经济联社股份分红等方面的纠纷也日益增多。而农村的法治是自上而下进行推进的,农民不会思考法律与乡规之间的关系,他们追求的是适用性。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的博弈,优胜权的抉择就在农民,所以为农民提供解决纠纷的法律服务,是推进农村法治的最快途径。
2.辅助村官处理法律问题。农村由于村级干部法治意识弱,致使各种矛盾纠纷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阻碍了法治建设的进程,还会造成农村的不稳定。多数村官还在用最原始的调节方法,甚至还有一些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社会事务,往往忽视法律手段,执法人员在执法时,以言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时往往是身兼数职,而且他们对于法律制度与法律程序上知识的缺乏,都导致了解决纠纷或执法上的困难。农村基层干部也在寻求用法律解决事务的突破口,法学院教师及学生专业上的协助意见能起到有益的效果。
三、新农村为法学专业教育提供宽广的实践教学平台
从法学教育角度看,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偏重于学历教育而非执业教育。近年来,对于改变教学中呆板“书本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参与新农村建设,正好为高校法学院提供了一个实践性的“大舞台”,可以将法学教育从纯理论模式慢慢转向实践模式。
对于高校服务农村已经有了很多的优秀模式,但都是以提供农业科技为主,如以南京农业大学的科技大篷车模式、河北农大的“太行山道路”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等科技服务农村,但从法学角度具体研究高校服务农村,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和谐农村建设,农村实践促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等尚存在较大缺失。在中国,目前开设“法律诊所”的学校已达50余所。法律诊所的模式即是以案件为对象和“教材”,为了打破单纯的纯理论教育而产生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无偿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而农村恰好为法律诊所提供了大量的案例,也为大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
对于大学生而言,积极深入农村、服务农村,可以在实践中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既是新时代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客观需要。开展深入农村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到“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还能使学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契合点,让他们可以更加贴合自身专业特色,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和实际操作。同时,在为新农村服务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服务社会的情怀。
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已然不是被束缚在校园内脆弱的花朵,而是真正能融入社会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时代需要,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挑起时代赋予的重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高校法学院在新农村的实践服务,既是法学院学生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桥梁,也是校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高校法学院参与到新农村法治建设中无疑给二者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四、结语
(二)实现城乡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拓宽大学生就业领域,缓解城市就业压力。211年我国招收普通本专科生达68159人,毕业生6815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1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19%,而1978年这一数据仅为1155%。2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17万人,2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些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危机造成企业需求人数下降,致使大量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绝大多数毕业生扎堆城市,不利于人力资源效益的发挥。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对于改变常年来农村人才、资金净流出的现状十分有利;同时也能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减小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三农问题的解决,人才是关键。城乡一体化战略能否实现取决于人才的一体化,大量人才积聚在东部沿海省份和内陆城市、广大乡村已成为人才洼地状况必须改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农村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但是毕业后能回农村工作和创业的较少,这不仅造成农村资金外溢,更造成了智力外溢,再加上二代农民工已很少返乡,使得农村发展愈加缺乏合格的建设者,农村发展后劲乏力。要想实施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要有人才保证;否则,没有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农村发展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二、课程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能有效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学而优则仕、重工轻农等传统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最大心理障碍。毕业生对到农村创业心理准备不足,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毕业后自愿到农村创业者少之又少,一个家庭倾尽财力培养大学生的初衷是希望其毕业后能在大城市找到一份体面的高薪工作,毕业后再回到农村工作不仅父母不同意,就是大学生本人也不愿意,他们宁愿在城市过着居无定所的打工生活,也不愿回农村工作和创业。通过在大学课程中适当加入农村创业的内容,使大学生认识到农村创业不仅可行,而且是大有作为的,和工商企业一样,农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大学生做好从心理上到农村创业的准备。课程教学对于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课程教学等活动,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二)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大学生农村创业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大学教育与农村创业教育必须做好有效衔接才能体现课堂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作用,从而体现出大学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这一本质特征。通过大学课程教学,在工业和商业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业方面的教育,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为拓宽学生未来的就业渠道做好专业上的准备。通过课程教学传授创业、经营管理、农村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知识,能够使大学生很快融入到农村创业中,减少了农村创业的风险,提高了成功的可能。
(三)有效弥补现阶段大学教育中农村创业教育缺失的现象。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创业,不仅是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造成的,而且与大学教育中重工轻农也有直接的关系。在大学招生中,学生扎堆报考财经类和理工类大学,而农业院校却很少能招到高分学生,不少老牌农业院校纷纷被一些新兴财经、理工、科技、外贸类大学超越,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农业大国中的年青一代不重视农业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为改变此类现象,不仅要在农业类院校中进行农村创业教育,而且在各类院校中都要有农村创业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择,通过课程教育有效弥补农村创业教育缺失的问题。
三、高校在大学生农村创业教育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单一,重理论轻实践。通过对不同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除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之外,所设置的选修课基本也是专业课程的延伸,很少有跨专业的课程,课程设置专而精,人才培养重专才轻通才。创业教育课时较少,基本都在8学时左右,讲授内容虚而不实,学时、学分少,不能引起师生的重视。短短几节课,学生根本掌握不了创业的精髓,理论课程设置过多,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不少实践课是通过在实验室操作模拟软件进行。即使到工商企业现场教学,实践课也成了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教学,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掌握。
(二)缺乏高校教育与农村创业教育的有效衔接。目前不少高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但是很少有涉及农业的内容。大学教育和农村创业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很少有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打算,宁可在城市打工,也不愿回到农村创业。高校从自身发展和招生方面考虑,也不希望学生到农村发展,不主张、更不鼓励开设农村创业教育的课程,学生本身也缺乏使命感和责任心,对农村发展缺少关心。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经常被当做反面教材教育学生,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对到农村创业产生抵触心理。每所高校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却很少有涉及农业方面的基地。高校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创业者企业管理与市场运作经验缺乏,高校毕业生涉农创业项目的立项与资本筹措相对困难[1]。
(三)涉农教育不足,缺乏对农村发展前瞻性的分析。在涉农教育方面,没有或很少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目前,学生和农村接触的渠道是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和三下乡等活动,有不少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发现农村生存的艰辛和风险,更不愿到农村创业和就业。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缺乏对农业发展的前瞻性预计,认为农村发展没有前途,收益少、风险大、条件艰苦,没有看到农村发展的机遇。事实上,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除种植和养殖外,可以从事加工和服务业,而不必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模式。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各种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较而言,农村创业也有很多优点,竞争压力小、生活成本低、环境污染少、创业项目多等是城市所不具备的。
(四)非经管类学生缺少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知识,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对市场经济的规律有确切的了解,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经营管理、市场运作、创业学等知识应熟练掌握。而事实上,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除经管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很少涉及这方面的课程。从目前就业渠道看,绝大多数毕业生不得不到企业就业,从而直接面对市场,很多学生在工作初期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就是在学校缺乏相关教育造成的。
四、创新课程教学机制,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涉农教育内容。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关键一环,学校应制定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应该体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目的而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设置不能太狭窄,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可适当增加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把开设涉农课程作为硬性要求。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一门农业方面的课程。可以定期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开设讲座,讲授我国农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强化学生对于农业的认知,提升他们到农村就业的信心和能力。从区域发展视角,把区域建设与高校教育及大学生创业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规划,有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现高等教育的实用性。由于农村创业面临风险大、挫折多的特点,应加强心理挫折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强化大学生村官和基层选调生制度,完善农村创业机制。实现大学生村官制度与农村创业相结合是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途径之一[2]。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我国设立的一项创新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能为农村一线输送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型人才,还可以为政府培育后备人才,其意义重大,基层选调生也大都走向农村最前线。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农村工作的经验,很多人对农村工作的困难缺乏预见,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低效。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也是农村创业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应该把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创业结合起来,选择具有开拓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学生作为大学生村官。高校如果加强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社会方面的知识教育,可以大大缩短他们适应农村工作的时间,并能提升他们的工作绩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农村创业诱导机制,使大学生自愿和乐于农村创业,为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位于济南市东郊、济南国际机场东邻、美丽的白云湖畔、济青高速公路沿线,有一千年古镇,山东省著名的农业大镇,久负盛名的大白菜之乡。
唐王镇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于此地安营,在考察了一番后,信口吟诗一首:齐鲁多圣贤,物华天亦宝,人杰地更灵,大业在此成。唐王镇由此而得后,或许借唐太宗的灵气,更有改革开放的东风,唐王镇日益欣欣向荣,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唐王镇拥有人口5.9万人,面积x3平方千米,耕地x400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质资源丰富,灌溉便利,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唐王镇已成为济南市著名的特色农业、高新农业、设施农业为一体的高产高效农业区。唐王镇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粮油作物,粮食总产达4x50万公斤,生产白菜、西红柿等几十种蔬菜,大棚菜生产已形成规模,蔬菜产量达到2.25亿公斤,而三鲜(鲜食花生、玉米、大豆)生产已形成特色,还种植葡萄、李子、苹果等水果,并已经和正在引进一些名、优、特、高新瓜果蔬菜品种,如反常色蔬菜、黑玉米等。由于发达的农业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养有猪、黄牛、奶牛、羊等牲畜。境内的白云湖则为渔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渔业生产红红火火。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3.8亿元。
唐王镇以木器加工、蔬菜深加工、服装加工、矿泉水灌装等低污染产业为主。
唐王镇工业交通便利,距济南机场只有5千米,济青高速公路穿越境内,贯穿全镇的龙泉路和唐遥路的大十字路为主的路网使全镇交通四通八达,利用世行贷款加强农业灌溉项目修建的田间生产路使农产品运输十分便利。
唐王镇小城镇建设已具规模,镇政府驻地住有居民2万余人,城镇建设整齐有序,以龙泉大街中心的镇政府驻地楼房林立,学校、商场、邮电、酒店、银行、农贸市场齐全。
二、前期准备
在20xx年6月中旬,济南历城下乡队正式组建,形成了一支以柯成兵、张兆文同学为首的团结向上,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队伍。
准备内容:
1.了解唐王镇韩东村的基本概况(与实际情况有差异)
2.举行小型活动,增进队员之间的友谊与下乡情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学习三农理论,拓宽队员知识面,引起队员对三农问题的深入思考,在团队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辩氛围
4.先后进行了支教与调研培训,增加了队员在下乡实际操作过程的技巧
5.进行活动分工,确定各项活动负责人,以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展
6.文艺节目的排练,队员们都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x.在几次不同的会议中,讨论了文艺下乡的方式目的及意义等内容,给队员以一定方向上的指导
8.下乡临行前的各项物品的准备
三、实践内容
以组建文艺队为主线,以调研相关为内容,配合有一对一帮扶活动和趣味运动会活动等活动贯穿其中的下乡实践。
四、实践阶段具体流程
x月11日撒网式调研,了解下乡地点的基本情况和文艺基础
x月12日依然进行撒网式调研,参与并协办文艺晚会
x月13日开展文艺骨干个案调研;宣传并动员村民参与14日的才艺展示
x月14日文艺骨干个案调研攻坚阶段;确定才艺展示人员;举办晚会
x月15日对村民才艺展示进行回访调研;举办趣味运动会
x月16日进行理论学习;召开文艺骨干会议
x月1x日一对一个案帮扶;对18日晚会进行宣传
x月18日对节目进行最后排练,准备晚会;举办济南大学与唐王镇联合会演文艺晚会
x月19日对文艺晚会进行回访,道谢、道别;离开唐王
五、唐王镇七村(韩东、韩西、颜家、唐东、唐西、司家、东张)有关组建文艺队SWOT矩形分析
S)优势
1.地处唐王镇镇政府驻地,基础设施完善(如唐王广场、桥头广场等)
2.唐王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吕剧的发源地,文化氛围浓厚
3.文艺骨干较多,特别是老一辈艺术家;另外,后起之秀,也在茁壮成长
4.村民比较富裕,对文艺有需求,能够自愿、自发的组织一些文艺活动
W)缺陷
1.政府缺乏指导与资助
2.村庄过于密集,地域范围过大,人员整合困难
3.文艺形式与年龄层次之间存在差异
4.现有舞蹈队,分布过于分散
O)机会
1.目前已有4支舞蹈队分布在不同村落
2.当前文化产业正在兴起与发展
3.国家宏观政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T)威胁
1.市场经济冲击,人们的金钱观强化,对精神上的追求降低
2.有关文艺方面的投资大,收益期长;政府追求政绩,文艺方面投资份额小
3.村民过于依赖镇政府,而政府却没有明确的支持态度
4.追求不当利益的人,利用文艺队谋求个人利益的可能性
六、有关调研
我们主要采用访谈法,进行调研活动,包括x月11-12日的撒往式调研、x月13-14日的文艺骨干个案调研、x月1x日的一对一个案帮扶调研以及回访村民调研。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范文二: 1月22日至2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 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 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 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 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 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 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 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 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 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 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 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 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 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乡下支教毕业生实践总结一
xx日,我随xx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 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 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 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 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 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 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 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 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 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 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 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 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 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 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 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 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 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 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 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 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乡下支教毕业生实践总结二
为期两个多月的暑期生活即将结束,回眸暑期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感慨之情油然而生。以前懵懵懂懂的自己并不了解工作的价值与生活的艰辛,但这次的社会实践,却让我真真切切的了解到工作的幸苦、父母的不容易。我想,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过后,我会更好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在以后的学习中、工作中,加倍努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更结实的基础,去拥抱一个更好的未来。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对于一个从不知社会为何物,被父母呵护长大的我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所给予我的收获是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全然不同的,也是富有挑战性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沟通是心灵的桥梁,不主动去跟别人说话,别人也不会去了解到你,唯有敞开胸怀,真诚对待别人才会交到朋友。与人为善,不多言他人所恶,慎言是对他人的尊重。但该说的时候就绝不可胆怯。在工作中需要沟通,跟领导沟通,领导就会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方便安排工作;跟同事沟通,当不懂得地方就可以很方便的去请教;跟客户热情沟通,客户就会对我们机构有良好的印象,成功率相对于寡言的要高很多。所以,合适的沟通在工作中、生活中必不可少。而沟通也的确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必要方法,无论是父母儿女、朋友、同学还是同事。 在社会上要自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充足的自信,凡事只有自己先告诉自己“你行的”,才会成功。自信给人的是一种能为敢为的气概,但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那他做什么事都是唯唯却却的,试问如果你是他的上司你敢把重要的事务交于他么?一个自信的人,并不是盲目自大,他的自信来自于日积月累,来自于坚定的信念,这样的人不需要自荐,自然而然,别人都会信服他。并且社会上,“能冲的出去的”人总是占据优势。而如何做到自信?那就要克服胆怯的心态,并且在工作中不断丰富知识。
恰巧这家机构正逢生意火红又缺人手,并且亦在家的附近,所以综合考虑了一番,便决定在这里工作了。虽然工作与我的专业没有半毛钱关系,但终究是社会实践,是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的。在正式工作前,我就向我的父母和我的朋友询问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但做起来还是需要很多技巧的和细节的把握,自己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的。
刚开始每天的工作除了有客人来了要招呼一下,就是整理一些堆积的文件,帮忙到点开水,打扫一下卫生什么的。文档的资料可能有些比较重要,所以打扫起来要注意一下,不然会给机构造成损失,我可不想第一份工作就导致如此不好的结果。每次整理,我都尽心尽力去完成,没有注意保持自身的整洁,结果好几次都是把衣服都脏了,心中郁闷一下(毕竟是爱干净的新时代学生)。
有一次,我把一些资料放错位置了,把东西都搞乱了,正好领导急需那份资料,导致需要的资料寻找了半天,延误了工作进程,内心很是愧疚与担心,但还好领导宽容大量,仅仅只是在事务处理完后,喊我至办公室批评了我一下。在这段期间是闹了不少笑话出来,也给机构导致了一点麻烦,但领导、同事和顾客却都宽容我了,这更是激起了我向上,回报他们之情。
短短的工作时间内,我就发现了自己有太多的问题了,长时间呆在父母的保护下,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做很多事,只有经历了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那么多。特别是我写的字太对不起机构的形象了,以前也不注意,以为没什么的,到现在才发现字迹真的是人的第二张脸,特别是给顾客开发票的时候,把发票的到人家手上时,对方一看到字那流露出的表情让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当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把字练好,至少不要让自己给机构、给自己丢人。
不过社会是复杂的,什么样的人都有,特别是有些不讲道理的客户。刚面对这种人时,真没有办法,不知道如何去应对,于是搞的场面很糟糕,直到领导即使出现才解了围,后来我也免不了一顿批评,领导也同事告诉我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和面对一些特殊情况的技巧。 社会,在我们长大成人终将踏上旅途的时候,它成为一个锻炼我们的战场,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和和修养,等待我们的只有挫败和失落,但只要认真对待,学习和反思,迟早有雏鹰翱翔天际的一天。 工作不同于平时在家里,在家里可以起多晚有多晚,而工作的环境却不允许,它要求我们每天8点就必须要到,这个也是对耐力的一个考验。工作的时间内是不允许离职的,有些时候身体比较累,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坚持。还有一点就是有时候需要记很多东西,当时就准备一本册子纪录,然后把顾客要求的一一记录,但是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轻松,有时候记录的内容非常多,这样子付出的精力就要多很多,特别是1礼拜一总结,对比一下以前做的帐,光是总结就花了很大的功夫。甚至看的腰酸背痛,休息了好久才恢复过来。这个过程中,很多次几乎想把本子一扔了事,但是想到来之前给的承诺和自己身上担着的责任,要把事情坚持做好,于是还是咬紧牙关撑了过来,最后的成就感就特别的大,远远比过了以往的抱怨。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人物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毅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远没有那么简单。只要我们认定了,坚持把事情做下去,我认为,这个习惯会成就我们一生的。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和更远一些的社会工作中,类似的、困难的事情还有很多,但这些工作又不可逃避,我不能不去做,所以必须要养成一个好的耐心,以及更好的毅力,不管做什么事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完成。
在这段时间的时间,虽然不是选的我的专业,但是从中我还是学到了不少对以后工作有用的东西,比如说心理素质的培养,耐力的考研,这都是我们以后的工作重要碰到的东西,我们的专业再好,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不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足的。从中我也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抓住学习的好机会,多学点东西,以便在大学毕业后的社会工作中有自己的一席之位。我相信成功始终会眷顾有所准备的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到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入社会的良好形式。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这次的社会实践一闪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践,可谓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学到了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知要在学校里学好只是,还要不断在生活中、实践中穴道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社会是另个一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田地里,既能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更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殷实的基础。陶渊明说过“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还可以让我从中得到锻炼和学习。
社会总是不同于学校的,学校中的那份简单、纯真、轻松自在的氛围,在社会上是基本上不存在的。在学校里,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事都是那么简单,而社会上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在学校中,我们除了学习就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去担心去做的了,生活自由自在而且又轻松自在,但在工作中就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那么多,那么琐碎,然而,没有人会告诉你,你要怎么做,做什么,只能凭感觉去做。要想做得好,做得认真漂亮,就必须把最简单的事情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不一样的评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向别人学习更丰富的知识,才能学习别人为人处事的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打工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在这次寒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这次的打工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成熟。
乡下支教毕业生实践总结三
xx号中午,匆匆忙忙开完下乡前的动员大会,回到宿舍收拾好必备的日常用品,拉着沉重的行李,坐上包车,开始了我们中国语言文学系小伙伴队____镇前一小学三下乡的征程。
上课篇:我教了五年级1班,五年级2班总共四节体育课。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去备课,打算带给学生们带来新颖的体育课程。课程包括准备活动环节、正式课程环节、游戏环节。将跳远与跳远接力联系在一起,既锻炼学生们的弹跳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将篮球教学与“抓球鬼”的游戏结合在一起,既锻炼学生们的篮球基础知识,又考验着学生们的反应能力。教学与游戏并重,锻炼身体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一举两得。
家访篇:本地特产的我,在家访的时候身价高涨,成了班主任家访必带的主要人选之一。家访时总会习惯性的与长辈们交谈,也自然的反映了其小孩在学校的各种表现。热情、重教育的家长们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未来,而我们的叮嘱相信孩子们都不会轻易辜负。
调研篇:调研的题目定为潮汕高铁站对周边的影响,所以调查的对象与任务执行也就清晰明了。十分感谢候车的旅客陈女士,热情的高铁专线司机王大哥,在田地了辛勤劳作的阿伯,善谈的当地村民铭伟的爸爸,还有学识渊博的老人公会郑会长为我们的调研报告所做的帮助。
厨房趣事篇:每两天一次的早上五点半起床到隔壁镇市场买菜的特殊经历,眼花缭乱的大市场,让我感觉到做主厨的辛苦。争先恐后抢着切菜的情景记忆犹新。当然最欣慰的是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饭菜得到了小伙伴们的肯定。
广财友谊篇:很开心认识了____财经大学____支教团队的伙伴们。记得第一天到达前一小学的时候天气特别热,你们很体贴的特意煮了绿豆汤给我们喝。各种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合作才变得十分愉快。到最后离别时的不舍,留下了彼此的微信,我们说好以后还要经常联系。
队友小伙伴篇:一起熬夜备课,一起熬夜写新闻稿,一起谈心分享各种心得,一起玩各种休闲游戏。吃饭前会唱我们的歌,成群结队的逛超市,踊跃积极的去家访,热心的去做义务劳动,手牵着手围着转圈跳舞。记忆中留下了你们的身影,很甜蜜。
学生篇:小学生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好动与积极让人难以Hold住,但这正是这个年纪所该具有的活力。“好不容易熟悉起来了,我们却要走了”。最舍不得的是你们,那一个个灿烂的笑脸。
文艺汇演篇:全体出动搬桌子、铺地毯、搭舞台、吹气球、挂横幅、排节目、拉背景。流下的汗水见证了我们的付出。辛苦,却在看到汇演结束的那一刻真心的感到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