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需求范文

时间:2023-08-21 09:26: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采购管理需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采购管理需求

篇1

系统需求分析

1系统边界

采购管理系统是根据厂家对采购信息的管理需要来设计开发的,目标是提高厂家管理采购信息的工作效率,为厂家提供强大的管理支持和查询服务。因为不同厂家对采购信息的要求未必相同,所以系统重点不仅是要具体显示采购的哪些确定信息,而且要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使用户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使用本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厂家对功能的需求

(1)采购计划管理

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及采购规则形成采购计划。

(2)采购过程管理

根据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规则形成采购订单并执行订单。

(3)供应商管理

完成供应商的增、删、改、查等基本功能。

(4)生成报表

根据上述需求可以将采购管理系统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划分结果如下。

1)采购计划管理模块:从生产部门拿来生产情况表单,根据仓库部门库存情况表,经计算自动生成采购计划。

2)订单管理模块:采购计划经过审核生成订单后可以对其进行查询、若原料还需采购可以继续审核后生成订单,若订单生成以后不合理则采购主管可以对其修改或者删除订单信息。

3)采购合同管理模块:合同的增删改查及其状态,从而体现采购流程。

4)供应商管理模块:当收到采购单以后,需确定能够满足此需求的供应商。在这个模块里,先查询数据库中相关供应商,如果数据库中没有合意的供应商,则根据现实信息添加供应商信息,若供应商的某些信息有改动还需对其进行修改,某供应商无法提供合格原料时删除该供应商。

5)入库验收模块:当供应商收到订单并发货时,就进行入库作业。向系统中输入采购后的原料信息生成入库单给仓库部门。

6)生成报表模块:生成订单表,入库表给财务部和仓库部门。

采购管理系统的工作重心:根据生产部门和仓库部门提供的信息和供应商及时联系,适时通知供应商供货,使库房货源充足。

2.系统执行者和用例

采购管理系统只负责供应商管理,订单管理,原料采购等一系列功能,对于企业商品的生产和原料的库存以及使用功能不包括在内。

经上述系统需求可知,采购管理系统有3个执行者,即计划人员,采购人员,供应商客户,采购主管。

1)计划人员:制定采购计划。

2)采购人员:与客户签订采购合同负责监督合同的正常执行,合同执行完毕,设置履约标志。

3)供应商客户:与采购人员签订采购合同,并发送原料。

4)采购主管:参与制定采购计划,审核采购订单。

根据需求分析中客户对系统功能提出的要求,可以找出系统用例。采购是企业主要业务活动之一。为了保证企业采购到合适原料,必须认识了解采购过程,做好采购业务决策,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监督,确保采购工作的圆满完成。

3.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的扩大,供应商的增加,传统的手工记录或者已有的旧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日常需求,而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也为开发新系统提供支持,竞争对手给的压力,供应商的需求也会迫使企业进行系统更新,所以系统的开发相互的更替是无法避免也是必需要进行的。

4.管理可行性

采购管理是企业为了达成生产或者销售计划,从适当的供应商,在确保适当品质下于适当的时期,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须数量的物品或者劳务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在取得物品与劳务的过程中统筹兼顾事前的规划,事中的执行以及事后的控制,以达到维持正常的产销活动,降低产销成本的目的。

5.经济可行性

采购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减少了企业管理费用和人力开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为企业的采购决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从良莠不齐的供应商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降低成本并且提高原材料质量,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在经济方面,采购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6.技术可行性

该采购系统拥有有好的人机互操作界面,操作人员只需要进行少量的培训,采购系统的功能基本上就能顺利实现。所以在技术上采购系统也是可行的。

7.系统分析

7.1系统层次结构图

8.性能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对本系统的要求,确定系统在响应时间、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8.1界面需求

1)页面内容:主题突出,站点定义、术语和行文格式统一、规范、明确,栏目、菜单设置和布局合理,传递信息准确、及时。

2)导航结构:页面具有明确的导航指示,且便于理解,方便用户使用。

8.2响应时间需求

无论是客户端还是管理端,当用户登录进行任何操作时,系统应该及时地进行反应,反应的时间在5秒内。

8.3可靠性需求

系统保证在多人同时使用时不死机,用户能正常使用

8.4开放性需求

篇2

高等教育要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为发展之路,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转型,这势必对高校会计信息披露提出新的要求。按照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要求,财务报告旨在告诉利益相关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使用需求。多年来,高校投入大量精力满足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甚至忽视了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决策信息需求。本文将高校决策层、中层管理者、师生员工、会计人员作为内部利益相关者,他们是会计信息的重要需求者,高校财务报告既要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也要为这些内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其需要的信息,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是高校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责。

一、高等学校财务报告的现状问题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财务报告是反映高等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高校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定期向各有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提供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这是国家规范统一的外部财务报告。目前高校财务报告有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报告种类以对外为主,不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目前高校财务报告限于对外报告的主要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这种报告模式出自我国事业单位传统单一资金来源的历史时期。彼时资金规模小,主要来自国家拨款和事业收费,内部管理对信息的需求量小,对外报表可以兼顾内部管理的需要,必要时账簿记录可直接提供更进一步的信息支持。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大大拓宽,各种无偿和有偿资金进入高校,很多高校还设立了各种基金会,建立了独立学院,现行财务报告对内部管理和其他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考虑不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报告内容以收支为主,不能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财务报告是反映高等学校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现金流量、财政拨款收支情况等的书面文件,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组成。这一制度对高校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财务报告披露信息较为全面,但还缺少对资金管理和教育成本的反映。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债务增加,财务风险在不断加大,已引起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国家已出台了高校化债意见。为了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对资金链的管理,而新制度对报表体系的改革依然没有体现对内部资金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缺乏反映现金实际收支情况的报表。同时,高校财务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也没有补充设置相关的报表,不利于高校自身的管理。所以,新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仍旧不能很好地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三)报告范围以总量为主,不能反映部门预算执行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外部报告仅需要反映单位总量指标,而不需要具体到内部的责任部门和个人。但基于内部管理的要求,部门、个人责任和绩效是重要的管理目标和依据。因此现行报表在支持内部责任核算和绩效评价与考核方面严重不足。内部责任信息没有在报告中给予充分披露,这种不完整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高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障碍,使内部决策层和管理层不能很好地利用报表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迫切需要财务报告的“增容”、“加深”,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深度,改进会计信息的报告模式。

二、内部管理视角下高校财务报告体系的设计

在高校内部管理视角下,财务报告应根据高校内部管理要求进行设计,协调好专业化趋势与通俗化要求,对现行的会计信息进行 “翻译”,利用通俗化的表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日常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便满足学校相关决策管理需求。通过对报告内容的浓缩和文字的提炼,以图表、文本、数字、音像等综合形式进行编制的信息报告,是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内部报告。它与外部财务报告共同构成了会计报告的完整体系。

(一)收入、支出预算及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随着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绩效考核评价已纳入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管理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反馈和调整。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其中:收入预算是高校年度内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用于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的收入计划,按照反映的时间可编制月报表和年度报表等。对收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时,可以通过分析收入预算完成情况、收入的构成比例,找出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密切关注学校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完成年度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是高校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和特定的任务目标而编制的支出计划。对于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分析,可使用支出预算完成率和支出结构分析,用以评价学校资金运用方向、结构、规模。对专项支出需要按项目管理,通过对专项经费支出的跟踪和分析,确保项目支出的质量,维护项目支出预算的严肃性。

(二)现金流量情况报告

为了提供更加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新制度增设了现金流量表。该表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可以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的变动结果及原因,即把收入和支出等会计信息转化为衡量支付能力、偿债能力、资金量的现金流量信息。高校通过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既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高校不同来源的资金结构及其使用情况,也有利于高校的决策者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以便于管理者、债权人等及时掌握高校现金流的基本信息,通过现金流入、流出的分析和管理,能够有效地对经营活动进行动态控制,更好地做出管理决策。高校业务在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归为: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基建活动等五类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分别列示各项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总额,利用现金流量报告可以准确地反映高校各项活动的现金来源和运用情况,分析现金的流入、流出是否合理,从而有效地调度和使用资金,实现现金流量的动态平衡。

(三)债务情况报告

高校债务报表由3张子表组成,包括债务余额表、债务来源情况表以及应偿还银行贷款期限情况表等,反映高校各项债务的举借、贷款的规模、利息、借款期限、借款用途、贷款余额、高校化债资金的来源、债务化解专项资金的安排、学校实际完成基本建设情况、学校自身化债计划等情况,以明确反映高校发展中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并从源头上控制债务。该报告可根据需要按月或季、年度编报。

(四)教育成本情况分析报告

成本核算是指按照核算对象将高校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计算的方法。在收付实现制下,不进行成本核算,高校取得的各项收入无法与相应的成本进行匹配,引入权责发生制后,可获得教育、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本信息。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校在教育活动中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价值总和,它是综合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情况信息应当反映教学成本、业务辅助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后勤服务成本、学生事务成本、常规科研成本、其他成本等项目,并考虑生均培养成本、生均固定资产占有额,职工与学生比率,成本结构比率等信息。高校通过对教育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五)非财务数据类报告体系

非财务数据类报告体系指以非财务数据信息为依据编报的一系列报告分析,需要学校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数据信息来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主要有:(1)基本办学条件表,主要包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资料数目、教室,机房配备情况、固定资产、生均教学设备值等,可以反映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还有人力资源指标,如教职工人数、专职教师数、高级职称人数、各类专家数、博士硕士数等。(2)教学、科研、生产绩效分析表,这些指标主要有:生师比,反映高校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科研项目个数及等级,反映了学校科研的能力和规模;科研成果应用转换率,体现高校科研成果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 毕业生就业率,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获奖项目情况等。(3)社会贡献指标,如社会捐赠情况,反映学校通过自身的影响及知名度从社会筹集资金或合作办学的能力。

三、内部管理视角下高校财务报告的两个难题

(一)预算细化与与报表指标的计算

首先是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的项目细化。对于收入预算,为了方便比较分析,可将报表设计为滚动表,以前1年或前2年的数据作为基期,可按照收入项目分别列示,计算收入构成比例,同时对需要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的收入项目,应列出上缴财政专户情况,并对例外项目单独列示,反映高校依法筹措经费的能力。对于支出预算,与收入预算一样可将报表设计为滚动表,按支出明细表(项目)分别列示,专项支出需要按项目管理,通过对专项经费支出的跟踪和分析。其次是预算的部门细化,特别是支出预算的部门细化。无论是项目支出还是运转经费支出,都应该根据责任部门进行细化,将每一项预算具体到责任部门,并据此开设明细科目,将每一笔开支核算到部门,这样才能将预算和日常核算均按照统一的口径进行一致的记录和报告,既方便日常管理和控制,又支持期末分析和考核。

(二)现金流量的核算与报告

在传统核算环境下,日常核算通常不单独组织现金流量的专门核算,也不建立现金流量的分类账记录,因此对现金流量表不能直接根据科目余额或发生额填列。为正确编制现金流量表,在手工传统核算条件下通常使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等方法,从全年的各类账户记录和其他报表指标中分析计算各项现金流量指标。这些方法存在着及时性差、计算不够准确等缺点,无法保证现金流量表的及时编制。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实现会计信息化,现金流量表可以通过项目核算法得到解决。具体做法是将现金流量表项目设为辅助核算项目,指定给现金类会计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作辅助明细核算项目,于是每一笔涉及这些科目的经济业务――即现金增减业务的处理,在借记或贷记某一现金科目同时,必须指定所属的现金流量项目。这样就为每一个现金流量项目建立了一个明细分类账簿。由此,就可以随时查询现金流量项目账的记录,以得到每一现金流量项目的发生情况。期末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相应的报表指标就可以直接根据其发生额填列。例如,在用友软件中,现金流量表指标的计算公式可以用累计发生额函数“LFS()”。以“业务活动收到现金”(代码为“01”)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为:LFS(“10”,全年,“借”,“01”)-LFS(“100”,全年,“贷”,“01”)。其他项目依此方法一一定义,整个表即迎刃而解。

总之,本文探讨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要求,既涉及货币化的信息,也涉及非货币化的信息;既涉及高校战略管理的信息,也涉及高校日常管理的信息,丰富了财务报告的基础,提高其可靠性和相关性,也为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决策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对于补充和完善高校财务报告体系,推动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推进高校科学理财、民主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友.电算化条件下利润表编制方案的优化[J].财会月刊,2003(07)

[2]李平.试析高校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的财务报告体系[J].财会通讯,2012(2)

篇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089-02

随着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在我国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速度日益加快,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高职院校在旅游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截至2014年,全国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788所,招生人数达46 083人[1]。尽管培养出的人才数量较为充足,但人才质量却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还无法满足旅游业实际发展需求,导致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从行业实际需要入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

(一)“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实际综合能力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该模式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理论和能力本位理论基础之上的,强调以人为本、能力本位,以加强学生综合实际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满足旅游业人才供应。

(二)“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兼容性

“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前人总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得到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也适应于常见的“工学结合”、“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

2.双向性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既能完善学生自身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又有利于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为市场需求提供宝贵的财富。

3.综合性

“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从能力、知识和素质这三方面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体现了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4.前瞻性

“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使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具系统性,为培养旅游管理人才获取新知识,发展新技能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方案,不断适应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能力与需求两个要素为基点,分别从这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最终形成完整的模式框架图。

(一)培养目标

随着旅游业不断向国际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培养具有一线服务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已成为当前旅游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及任务[2]。“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倡导能力培养与行业需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即从业者能力的提升可以满足行业需求,行业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培养从业人员自信心的提升,从而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自身能力。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助力人才培养。“能力-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最终形成优化标准。课程设置在具体环节中都不能偏离以下要求。

1.结合实际需求,优化课程设置

旅游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态势,淘汰陈旧过时的课程,融入新的课程因子。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懂得运用实践进行检验,使课程所学及时融入到实际当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如此循序渐进,不断完善[3]。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课程设置方向

学校能够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很多,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实训基地及实训设施、校风、学风等各个方面,但最终都会形成一个总的发展方向。学校应该秉承从实际出发,为市场需求提供合格人才的宗旨,分析学校基本情况,如所处环境、拥有的教育资源、办学规模及特色、学生情况等,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设置课程。

3.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积极实施课程改革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动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一味的“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不懂创新,不重改革,只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滞后于行业发展。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现实发展,开拓视野,根据现实及未来需求对课程实施有效的改革,才会体现出课程载体的价值,正所谓,“求改革,才能促发展”。[4]

(三)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认知路上的引导者,对激发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振兴师资力量。

1.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服务性质的专业必然要求旅游高职院校具有一支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既能满足课堂知识的需求,又能轻松应对实际操作带来的挑战[5]。可以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也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培训,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66-02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推动课程改革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核心。在连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连锁专业如何适应连锁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成为专业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我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方向在学院2013级人才培养意见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毕业生访问和专家、教师的多次组织讨论,完成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关注行业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一)连锁行业发展的趋势

1.连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进入稳步成长期。根据中国连锁协会数据统计,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87万亿,同比增长10.8%,增长速度比前几年稍有降低。连锁行业度过了快速的成长期,开始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电商与传统模式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商品或服务销售的数量和速度,很多连锁企业在保证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自身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同步运营。据统计,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经有将近70%拥有自身电商业务,并且为适应不断更新的消费需求方式而继续创新着。

3.供应链优化速度加快。供应链管理是连锁经营的重点管理对象,建立高效、合理的供应链体系成为连锁企业追求的目标。随着物联网的建立以及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物流配送更加有效率,更加科学合理化。

4.信息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连锁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提高了连锁管理的水平。连锁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获取市场优势,必须建设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握更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对各个职能部门和经营环节做好严格把控,确保整个企业有序发展,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基于连锁行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所需人才必须掌握不断变化的商业管理技术和服务管理技术;拥有更专业和更综合的管理能力以及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因此,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要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做出切合实际的思考。

(二)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连锁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门店数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2年连锁百强企业门店数量达到17.6万,比上年增长了8%,与此同时,扩张的加剧导致门店管理人员的缺口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更是成为抢手的“香饽饽”。通过调查,75%的连锁企业认为缺乏总部、门店优秀的管理人员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根据以上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全球连锁经济高速发展需求,面向泛珠三角经济圈,掌握现代连锁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与连锁企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具有较强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复合型、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具体的定位为连锁门店的基层和中层管理者。根据连锁企业基层和中层管理者的职业能力要求,需要连锁人才掌握几大核心技术,包括门店开发及设计技术、商品管理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根据这些技术在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分解和技术活动执行过程两个维度来确定连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几种核心技术涉及到门店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技术细化结合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连锁人才应该具备复合型的特征。再加上职业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渐渐清晰,即在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训、实习经验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最终培养出符合连锁企业要求的复合型、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

二、结合“双需求”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连锁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依托于“双需求”的分析,即以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为主线,来解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素养。根据分解的要素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既要强化技能训练,又要强化技术训练;既要教授实务知识或技能,又要鼓励学生能够有创意、具备创新和创业精神,在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协调发展。据此,连锁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大组成部分:(1)博雅教育课程。主要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素养,掌握最基本的工作应用技能。(2)专业教育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3)技术技能训练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训实现能力的提升,实现和社会岗位“零距离”对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并帮助学生提升后续职业发展能力。

以核心的专业教育课程板块分析为例,从连锁门店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四大核心技术为分析要点,从岗位工作需求和技术活动过程为主线,分解出若干具体的技术技能,以技术技能训练板块分析为例,为实现学生的技术技能应用能力,设置了基本技术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模块、综合技术技能训练模块和创新的技术技能训练模块。模块按照循序渐进提升应用能力的原则设计,体现由点到面的过程。同时为了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门开设了跨专业技能实训项目(包括电工实训、现代物流技术实训),使学生多掌握一到两门技术,增强竞争力。

综合几大板块而成的课程体系,注重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术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体现出与以往人才培养方案相比的不同之处:比如在工作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设计中,注意连锁企业商品管理、配送管理和门店开发等工作的层次性、渐进性和关联性;结合连锁行业新趋势对以往课程进行了重构,增加了《连锁物流管理实务》、《连锁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等课程;在总学时中适当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加大了实训课程比例,实训课时达到了55%等;课程以理论为基础,更加突出实务性等。

三、深化校企合作,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