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教学实录范文

时间:2023-08-21 09:26: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课堂教学教学实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

篇1

一、参加对象:本次活动相关学科分别为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思品、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共10门学科,参加对象为全县初中教师(兼任两门及以上学科的教师可以参加相关1-2门学科的评比)。

二、选题范围:

教学设计:各相关学科教师要求针对现行使用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教材为主。

课堂教学实录:选取本人在平时学科教学中觉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节课,以文字形式将其实录下来。

三、写作要求

(一)教学设计要形式规范、内容详尽、符合新课程理念,并附500—1000字的设计说明或自我评价。

1、设计内容包括课题、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及设计说明(或自我评价)等板块。各学科建议参照“**市初中学科备课常规”提供的相关学科精品范例进行设计。在教材内容分析中先注明教材版本、年级、册和单元(课)。

2、书写体例:

⑴课题: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教学设计(第*课时)”,三号黑体字。

⑵正文:正文内容要全面,教学流程要具体。一般以“一/(一)/1/(1)”的序号排列。大标题小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段落行距为1.25倍,页边距设置均为2.5cm。

⑶设计说明或自我评价:标题小四号黑体,内容五号楷体。

3、字数要求:每个教学设计为一个课时,字数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

4、打印要求:文稿用A4纸打印,正文不能出现姓名及单位。承诺书、封面各1份,参评文稿一式3份。

(二)课堂教学实录应突出真实性、典型性、实用性,并附500—1000字的教后反思或自我评价。

1、课堂教学实录内容包括课题、教学具体过程(不仅要写出师生对答过程,还要写出师生当时的行为和情态)及教后反思(或自我评价)等板块。

2、书写体例:

⑴课题:标题要具体、明确。通用格式为“《***》课堂教学实录(第*课时)”,三号黑体字。

⑵正文:正文内容要具体全面。正文五号宋体,段落行距为1.25倍,页边距设置均为2.5cm。

⑶教后反思或自我评价:标题小四号黑体,内容五号楷体。

3、字数要求:每个课堂教学实录为一个课时,字数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

4、打印要求:文稿用A4纸打印,正文不能出现姓名及单位。承诺书、封面各1份,参评文稿一式3份。

四、送评要求和办法:

1、各学区、直属学校按规定篇数向县教研室推荐。(见下表)

篇单

数位

类别

灵溪

龙港

宜山

钱库

金乡

马站

矾山

桥墩

直属

教学设计

35

35

20

25

25

20

20

20

10

课堂教学实录

35

35

20

25

25

20

20

20

10

2、本次评比的截止时间为3月28日。各单位选送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必须在此之前送**县教育局教研室陈兰香老师处(207室,联系电话:64718867,手机658166),逾期不候。

五、其他:

篇2

我们首先来认识白菜花,请同学们看挂图(出示挂图)。这是一朵白菜花,请大家从整体上仔细观察一下,看谁能发现,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认真观察、交流。)让学生说说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有花瓣,花芯、小叶。)像小叶的这部分,它的科学名字叫做萼片,它是花的最外一层。还有花瓣,花芯的科学名称叫做花蕊。花蕊有两种,一种是雄蕊,一种是雌蕊,数目较多的这部分是白菜花的雄蕊,花中心的这一部分是白菜花的雌蕊。(边叙述边板书花的各部分名称。)指板书、遮住板书再分别让学生完整他说一说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评:让学生通过看挂图,观察、叙述白菜花的构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为解剖白菜花打下了基矗]

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白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下面我们还要亲手解剖一朵白菜花。解剖白菜花时要用到小镊子,镊子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住它,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控制镊子的松紧,像老师这样做。(边讲解边示范。)现在同学们注意看录像里老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解剖白菜花的(放教师解剖白菜花的录像,并同时解说)。(1)老师用左手捏住花梗,右手拿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也就是下部;(2)按照认外向里的顺序一层一层撕下来,首先撕下萼片,然后依次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边撕边按顺序在白纸上分类摆好;(3)注意不要损坏花的每一部分。下面我们再来看录像,按照老师这样先摆好萼片,然后是花瓣、雄蕊、雌蕊。现在,大家像录像里老师做的那样也来动手解剖一朵白花菜,看哪位同学解剖得最认真、最仔细。(学生解剖白菜花,教师巡视指导。)[评:白菜花小,教师示范解剖的话,学生很难看清楚。利用录像示范解剖,增强了可见度,同时对解剖步骤进行详细解说,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容易掌握解剖技能。这就充分发挥了电化教学的优势,增大了教学密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解剖完毕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解剖结果。)通过解剖白菜花,你们发现白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各是多少个?(白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

2.认识桃花的构造。

我们已经知道了白菜花的构造,下面再来认识一种新的花(出示桃花模型)。这是一朵挑花的模型,请你仔细观察,桃花又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桃花也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

3.认识完全花。

同学们比较一下,白菜花和桃花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点?(它们都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像白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谁能说说完全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回答。)哪位同学能用完整的话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完全花?(像白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评:对同一内容,设置不同问题反复提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加深了学生对完全花的认识,有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突出了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既不显得罗嗦,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显示了教师较高的教学艺术。]

4.认识不完全花。

篇3

同学们,在高一,老师曾经带领大家学过著名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谁还记得那首诗属于什么风格吗?“朦胧诗”,好!回答得非常准确。但是你们知道中国朦胧诗的鼻祖是谁吗?“不知道。”那我就告诉大家,就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啊!”史梦琪同学语惊四座。当然,我是就他的创作风格来说的。因为艨胧诗的主要特点就是把感情隐藏的很深,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她又做了这样的补充,同学们发出会心的微笑。

好,请大家把书翻到29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齐读)

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整体把握这首诗。时间大约3分钟。

接下来我们进行课堂讨论。第一个小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马云同学回答。马云:“我觉得虽然诗的画面看上去比较宽松舒畅,但是却暗含着一股非常悲凉的气氛。”请同意马云这一看法的同学举手!一部分人举起了手,个别人还在观望。“我们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见风驶舵。”大部分人举起了手。“对呀,这不是很好吗?看来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那我们就来看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一感情基调的?为了能够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诗人的生活背景。看来史梦琪是有备而来,她在讲台上一边板书,一边侃侃而谈:李商隐年轻时期也是一个极有远大抱负的人,例如他在《登安定城楼》就有“钦回天地入扁舟”之志。但是他生活在晚唐风雨飘摇的社会之中,又处在当时“牛李党争”的夹缝里,起初因为受到牛党代表人物令狐楚父子的赏识,在令狐陶的推荐下中了进士,步入仕途(当时科举选拔和推荐选拔两种制度并存)。后来因为令狐楚的死,使他失去了依靠,在穷愁潦倒的情况下,被一直钦慕他才华的李党代表人物王茂元招入幕府,并且将女儿许配与他。因此之后始终受到牛党的中伤、漫骂和诋毁。他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政治旋涡的溺水者,一生沉沦下潦。所以崔珏有《哭李商隐》诗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可见李商隐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这样的遭遇又不能不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

了解了诗人的处境,下面我们结合注释8来讨论一下这首诗的主旨(讨论后归纳):对于这首诗的主要看法有两种:第一种认为是“自伤之作”,赞同者主要有清代学者何焯和当代学者钱钟书:第二种看法认为抒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恨”,支持者主要是当代国学大师周昌平先生。课本的注释说是“悼亡之作,”显然是采纳了第二种观点。

下面我们按照老师教给以往教给我们的起承转合的思路来讨论。先说“起”。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是一种乐器,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弦和柱,借代音乐、乐曲,第一句是起兴:“思华年”就是回想过去年轻时候的情景,华年就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三个字是这一联的关键,也是这一首诗的关键,正是这一关键统领了全诗。因为如果不思华年,也就没有了后文的忧愁和伤感。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拿到了解读后面的各联的钥匙。接下来我们请宋超同学给我们谈一下对颔联的看法。

宋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旬紧承首联的“思华年”展开。从诗人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也是有远大抱负的,可惜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没有给他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所以十分的忧伤。

史梦琪:宋超谈得非常好,我们给他一些掌声好不好?(鼓掌)。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找出这两句诗的诗眼各是什么?

“迷”、“托”大家异口同声。“完全正确!”接着她话锋一转,但是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看大家集中了注意力,她又接着讲:梦蝶和望帝的典故高一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已经讲过。注释上也有,我们需要的是把新旧知识贯串起来就行。我要讲的是这两个典故经过李义山这么一用,已经没有了“栩栩然”化蝶的轻灵,也没有了化鸟的神奇,这里虽然包含着美好的情景,但是既然把美好的愿望托之于梦境,付之于来生,就不免给入以虚无缥缈之感;再加上锦瑟繁弦,杜鹃凄音,哀音怨曲,更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戚和难言的幽愤,故自有奇情深恨在,只把浮生托来世。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再举数例:李义山在《秋日晚恩》里有“枕寒庄梦去”的句子,说的是醒来以后发现那美好的蝴蝶已经离我而去。在他的《偶成转韵》里还有“怜我秋斋梦蝴蝶”的诗句。说的也是蝴蝶对人的同情与关爱。总之,在李商隐的笔下,不管是沉迷于美梦,还是托之于来生,表达的都是美梦不能成真的凄凉心境。明白了承接是颔联。接下来我们欣赏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肯定了赵延同学对这两句的整体解读之后史梦琪接着讲第一句“沧海,青色的海,就是大海。我们学习这一句。重点应该抓住三个意象,那就是月、珠、泪。古人有云,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中。用珠喻泪,古以为然,在诗人笔下,月、珠、泪三者化一,聚焦为一个忧伤,再又一化为三,体现为三个意象,真是鲛人涕泪,颗颗成珠,个中情怀,自难尽诉。所以,沧海明月。境界虽然高旷皓洁,心境实则凄寒孤寂,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下面看这一联的第二句,先请姜涛同学试讲一下。

姜涛:“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一句也是用典,蓝田,山名,也叫玉山。古人认为玉是接天地之精华的灵物,被埋在地下,在温煦的日照下,玉气自然上升,所以说会生烟。

姜涛的分析非常好。我们是否也应掌声鼓励?(掌声)玉是极其纯洁的灵物,只可观赏,不可亵渎;它的玉气也是远望似有,近观则无。显然这是诗人的自况,以自己为玉,以自己的才华为玉气。也暗示了自己的清高,这也正是首联里说的所“思”之“年华”。

以上是起承转合的“转”。那么,这首诗是如何“合”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尾联的收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过去的华年在当时失去的时候就已经痛切地感觉到了,并不是今天追忆的时候才有,只不过今天是越加的苦痛罢了。我们给诗人换个说法就是,人生的苦痛本应该是随着时光的推移逐渐地淡化了的,可是我的苦痛却像阴天的乌云,厚积而不散,并且是越来越厚,越来越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面对着韶华已逝,面对着悲欢离合,诗人是多么地无奈,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这首诗。首先是意境,我知道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就对这首诗的格律、节奏、对仗和押韵都已经搞清楚了,这里我们就没有多讲,现在我请大家把这首诗中所涉及的物象找出来。

明确(板书):物象:锦瑟、弦柱、庄周、梦蝶、望帝、杜鹃、蓝田玉,沧海月。

篇4

(学生猜诗、背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小儿垂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对照画面猜诗、背诗。假如不给你们画面,而是给你古诗,你们还能够把它变成生动的画面吗?

(大部分学生摇头,有同学边举手边说――能!)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你怎么能把古诗变成画儿?

生:我会把古诗里有的景物画出来,比如说有小草我就画小草,有小鸟我就画小鸟。

师:你可真聪明!知道要把古诗变成画得抓住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可是,咱们所说的这个画可不是在纸上画画。那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读懂古诗意思的方法――把“话”变成“画”。谁知道,这里面的“话”指的是什么?

生:说话。

生:不是说话,是诗的内容。

生:是诗中的语言文字。

师:你说得真准确!这个“话”就是指诗文,就是诗中的语言文字。那么“画”呢?

生:画面。

师:是真的要大家动笔画画吗?

生:不是,是在头脑中画画。

师:依据文字描述的情景,在头脑中画画。假如你还能够把这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那就更了不起啦。

师:今天我们就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来学习把“话”变“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请大家自己来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想一想这首诗讲得是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生自由读,同桌检查读,教师指名读)

附: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现在可以提问。

生:“寻”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够解答他这个问题?

生:“寻”是寻找的意思。

生: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所以不应该用寻找,应该用寻访。

师:你真会思考和比较,一个“访”字就显示出了作者对隐者的――

生:礼貌。

生:尊敬。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叫隐者呢?你们快看看书下的注解。

生:就是隐居在山林里的人。

师:这样的人往往有一颗淡泊的心,有一份宁静的情感。

生:老师,我不懂什么叫“不遇”?

师:“不遇”就是没有遇见。谁能把这个题目完整地讲给大家听?

生:贾岛去寻访一个山中的隐者,但是没有遇到。

师:“但是”这个词用得很好,表示意思的转折,本来想访问人家,结果没有遇到。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生摇头)谁能把这首诗的大致意思讲给同学们听?

生:贾岛到山里去寻访一个隐者,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彩太多了,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师:谢谢这位同学清楚的表达。可是我有一个问题,并诗中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

生:“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

师:能够从文字中找到自己这样说的依据,很了不起。

师: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你们同意吗?

生:我觉得主要是说云彩太浓了,太厚了,当然也很多,所以看不见师傅到底在什么地方。(众笑)

师:这样一说就更准确了。接下来请每一位同学都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生自由说)

第二板块:提问题,想画面

师:说到这里,好像这首古诗我们已经读懂了,其实还远远不够。不信,你们看第一句,老师就还有好几个问题要问呢?(展示ppt)

贾岛在什么样的松树下面?怎么样地问?问一个什么样的童子呢?请你来想象并描述一下。

生:贾岛在一棵古老苍翠的松树下面,遇到了一个正在闭目养神的小童子,于是他给小童子深施一礼,问道:“小童子,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们听,他多会想象,多会表达!“古老苍翠”说出了松树的特点,“闭目养神”点出了小童子的神态,“深施一礼”则表现出了贾岛的动作,多好啊!就这样沿着问题来想象和表达,谁的脑海里还有不一样的画面?

生:贾岛在一棵高大茂盛的松树下面,彬彬有礼地问一个头扎着发髻的胖乎乎的小男孩儿:“请问,你的师傅到哪儿去了?”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小男孩扎着发髻呢?

生:书上插图里画着哩!(众笑)再说,我从古装电视剧里看到的小男孩就是这个样子的。

师:看来,看书上的插图、看电视剧,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师:接下来,请你自己针对后面几句诗来提问,看看你还能问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生:小童子是怎样回答的?

生:山什么样?

生:山中都有什么?

生:隐者什么样?

生:隐者怎样采药?

生:采些什么药?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你们提出的一两个问题静静地思考、想象,两分钟后我们来汇报,看谁想象得更合理,描述得更清晰。(学生静静地思考2分钟,指名汇报)

师:按照诗文的顺序,谁来先说说小童子是怎么回答贾岛的提问的呢?

生:小童子急忙还一个礼说:“我师父到山中采药去了。”(边说边做动作)

师:这个小童子真有礼貌!

生:小童子仰着头,指着远处的山说:“我师傅到那座山上采药去了。”

师:这里山挨山,山连山,简直分不清是哪一座。不过,师傅就在这里采药,只是云雾弥漫,找寻不到踪迹啊!那么,师傅什么样?怎样采药?在什么样的山中采药呢?

生:师傅长着白眉毛,留着白胡子,眉开眼笑,唱着山歌走在山路上。

师:好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啊!这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老仙翁啊!

生:师傅非常和蔼,身穿长袍,脚踏草鞋,肩背药筐,手举药铲去采药。

师:这位同学前几个用词非常精当,穿、踏、背,我很欣赏。后面的“手举药铲”我觉得改为“手持药铲”会更好,你说呢?(生点头表示赞同)

生:师傅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他一会儿蹲在草地上小心翼翼地挖出人参,一会儿爬上峭壁去采灵芝。

师:这山里的好东西可真是不少,又是人参又是灵芝的。(众笑)当然,这也说明我们同学知识非常丰富,知道这都是些名贵的药材,能治病。你刚才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位老人――鹤发童颜。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头发白了,但是脸色很红润。

师:是啊,就是形容老人的气色特别好。

师:师傅要是采药时累了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大青石上休息一下。

生:师傅采药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一下,他可能会闭目养神,也可能会望着天上的白云发呆呢!

师:师傅要是渴了饿了,该怎么办呢?

生:师傅要是渴了就喝点矿泉水,饿了就摘点野果充饥。

师:你知道师傅喝的是什么牌子的矿泉水吗?(众笑)

生:没有牌子,就是山里的水。

生:是纯天然牌的。

师:谁能够完整地再来描述我们头脑中这么生动的画面?

生:师傅休息时,有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身边飞舞。师傅喝水时,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呢!

师:这位师傅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自得啊,不为世俗所干扰。小童子虽然没有给我们描述师傅如仙人一般的生活,但是他自己是完全可以想见得到的。你们说,他说这话的时候该是怎样的语气呢?

生:高兴。

生:骄傲。

生:得意。

师:请你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那个小童子高兴、骄傲,甚至有些得意的感情。(生练习读诗)

第三板块:入诗境,悟诗情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想象使画面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生动。请你们结合题目再来想一想: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但是当他想象着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

生:贾岛把棋盘摆在石桌上,一边和小童子下棋,一边等着隐者回来。

师:总之非要见上一面,因为毕竟为拜访而来。可以这样想。

生:贾岛坐在松树下,和小童子聊天,进一步地了解隐者的生活。

师:这棵大松树可派上用场了,它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一片绿荫给贾岛和童子提供了聊天和休憩的场所。

生:贾岛让小童子拿来纸笔,即兴写下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师:想得妙啊!或许这首诗就是这样即兴而作,一挥而就。

生:贾岛背着手,站在松树下,望着远处的山,陷入了沉思之中。

师:虽然我们不清楚贾岛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今天的寻访对他触动很大。

生:贾岛辞别小童子,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入密林,他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

师:贾岛是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

生:不是。我觉得他是向往隐者这样的生活,他也想过隐者这样的生活。

生:贾岛留在隐者的茅草屋里,他要等着隐者回来与他喝酒、对诗。他甚至还想搬到这里来和隐者一起住。

师:这样的生活少了世俗的烦扰,所以贾岛寻访隐者不遇,非但不失望,反而心情愉悦,充满了向往。

第四板块:明方法,重训练

师:同学们,最初我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时候,只是说“贾岛到山里去找一个隐者,可是只见到了隐者的徒弟,一个小童子。小童子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里,但是云太深了,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然后我们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础上,针对诗句中的文字提问题,结合问题来想象,使得我们真正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看来,把“话”变成“画”真的是读懂古诗意思的好方法。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古诗,你还能够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吗?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大致讲解意思,然后请学生结合诗文提问)

生:小路是用什么铺成的?

生:树头上的花怎样落下来?

生:儿童用什么来捕捉蝴蝶?

生:他们是怎样在菜花中寻找的?

师:请你结合自己提出的问题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画面,用三两句话写下来。

(学生思考写话约4分钟,然后汇报)

生:一个叫杨万里的诗人住在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的店里。一天早上,他走出门来,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眼前的景色把他牢牢地吸引住了。只见有一条石子铺成的小路沿着稀稀落落的篱笆伸向远方。

师:他给大家开了个好头儿,谁能接着他的往下说。

生:小路两边的桃树啊,杏树啊,枝头上的花已经开过了,随着微风的吹来,像小蝴蝶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师:老师建议你把“开过”了改成“开败”了,这里的“败”就是花朵凋零的意思。

生:几个孩子正在捉蝴蝶,他们用衣服扑,用网子罩,一会快步跑过去,一会又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飞进了菜花丛里,你就再也找不到它。

师:要是我来写这段话,我会这样写,“几个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捉蝴蝶,他们有的用衣服扑,有的用网子罩,一会快步跑过去,一会又蹑手蹑脚地悄悄靠近。可是蝴蝶聪明极了,躲进了菜花丛里,你就再也找不到它。”你们觉得我这样写好吗?

生:好!

师:好在哪儿呢?

生:您用了好词,例如兴高采烈和蹑手蹑脚。

师:这两个词怎么好啊?

生:把孩子们捉蝴蝶的样子表现出来了。

生:您还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说明有好几个孩子,他们捉蝴蝶的方法不一样。

师:你听得可真专心!

生:您把他说的“飞进了菜花丛里”改成“躲进了菜花丛里”,因为要捉小蝴蝶的小朋友太多了,所以小蝴蝶只好躲起来了。(众笑)

师:仅仅一字之差,你就能体味出其中的妙趣,我们要向你学习。

师:今天,我们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学习了把“话”变成“画”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方法经常用才会成为技巧,才会对你的学习更有帮助。老师祝愿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总结出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能手!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

读着王文丽老师的古诗教学实录,我的脑海里闪现一个词汇:幸福。每个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课堂是幸福的,孩子是幸福的,老师是幸福的。不得不让人想起《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老师关于幸福课的言论:“幸福课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理念;幸福课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境界;幸福课不是课堂改革的短期目标,而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王文丽老师的课应该可以归结于这幸福课的范畴,因为她的课堂体现的是古诗词教学的理念,达到的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境界,实现的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纵观《寻隐者不遇》这一首诗的教学,板块清晰,遵路寻真,展现了具有古诗词特点的教学。

舒适,才是愉快的。古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体,它往往意思跳跃,语句浓缩,成分省略。《寻隐者不遇》这首古诗相对似乎比较直白,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障碍。疏通语句,这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教学程序。一字一句的理解,字字落实的翻译,往往使这一环节成为学生学习古诗最痛苦的情感体验。但是在王文丽老师的课堂上却寻找不到一丝疏通诗句带来的疲累。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代以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教师扮演的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有一个问题,诗中并没有说这个小童子是隐者的徒弟啊?你为什么这么讲?”“刚才这位同学理解云深就是说云彩太多了,你们同意吗?”整个教学氛围是宽松、自由、平等的,学生是以舒服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的。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有这样的发现和言论:“我觉得他要寻的隐者是一个人,不是一件东西,所以不应该用寻找,应该用寻访。”“‘言师采药去’里面的‘师’应该是师傅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小童子就应该是隐者的徒弟。”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愉快的交流中,原本了无生气的教学内容也变得情趣盎然。

投入,才是有激情的。怎样让孩子投入,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带领孩子走入情境。王文丽老师是一位富有智慧的教者,她巧妙地带领着孩子畅游在古诗词特有的意境中,握着孩子的手触摸到了这首诗的“意象”。意象是诗词作为一种文体的典型标志。诗人创作诗词,缘于外物的触发。但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为了弥补言不及意的困窘,诗人创造了独特的表达方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用意象传达诗情,即使可直接表达的情思也往往寄寓于意象。古诗词凝练的话语背后一幅幅形象的画面,形成的就是直观可感的意象。从上课开始,至课的结束,自始至终,学生投入地学习一个教学内容:把‘话’变‘画’。我认为这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而更应该称为“触摸意象”的艺术。老师展示问题,学生想象描述;学生自主提问,再思考、想象、描述;最后完整地描述头脑中生动的画面。多么随意!教学最高的境界是无痕,王文丽老师让学生把“话”变“画”的过程就是踏雪无痕!原本朴实得就如拉家常谈论天气式的诗词语言,在想象过程中,变得这么有情有趣。一个仙风道骨的师傅,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深山中手持药铲采药。休息时,有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身边飞舞;喝水时,还有小鹿在旁边看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如此悠闲自得的生活怎么能不让小童子骄傲,如此不为世俗干扰的生活怎么不让学生激情地醉一回?

“贾岛寻隐者的结果是没有遇上,但是当他想象出原来隐者过着这样一种生活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当学生谈到贾岛要去寻找隐者的踪迹时,王文丽老师又以波澜不惊的方式掷出了激起学生更投入思维的小石子:“贾岛非要找到隐者这个人不可吗?”是啊,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在读着简单到几乎在陈述一件简单事情的诗句后,我们是否去思考过诗人凭借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不遇”,从事情本身来说,是令人失望的。但是,诗人创作这首诗时需要倾诉的情愫就是失望吗?相反,非但不失望,反而心情愉快,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期待。期待与隐者的进一步相识,向往也能过上不沾世尘的生活,为不虚此行而感到愉快。

篇5

听:《变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变妈妈》和《我当老师》这两首歌曲的欣赏、演唱,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

2.能用活泼、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我当老师》的幽默、天真的情绪;通过图形谱直观地感受歌曲《变妈妈》的节奏、旋律变化,并能随音乐做出自然的表情与体态语言。

3.模唱不同节奏形式的do、re、mi。知道休止符在两首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休止符在歌曲中的准确把握。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音乐朋友,它们调皮地躲进了我的歌声里,听听――它们是谁?

教师演唱《do、re、mi》,过程中邀请学生加入,对演唱姿势、气息、声音作简单要求。

师:它们是谁呀?

生:do、re、mi。

师:这三个音中谁的位置最高?

生:mi。

师:谁最低?

生:do。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教师弹奏,师生齐唱do、re、mi,感受三个音的高低位置。

二、模唱不同节奏形式的do、re、mi

1.师生接口唱游戏

师:现在我唱do,大家接唱后两个音。

教师弹奏,师生接口唱。

师:听!我有什么变化?

师:dododo(手势提示)

生:rerere、 mimimi。

师:真棒!听,老师又有什么变化?

师唱:dodo(啪啪)(手势提示)

生:rere(啪啪)mimi(啪啪)。

师:看!这里出现了谁?

生:休止符。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唱准这个节奏,我们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拍两下。

巩固练习:

师:dodo(啪啪)(手势提示)

生:rere(啪啪)mimi(啪啪)。

师:现在老师增加一点难度,把这三个音结合到一起!请听mimiredo(啪)(手势提示)

生:mimiredo(啪)/ mimiremi(啪)

师:老师发现有个小朋友可细心了,他已经发现了这两句的不同,你知道在哪吗?

生交流,发现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接口唱,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节奏的变化及休止符的表达方式。

2.教师模唱歌曲《我当老师》的旋律,学生模唱某些熟悉的片段。

师:现在老师将这些不同节奏的do、re、mi放进一段旋律中唱一唱,遇到红色部分的时候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唱,让我们先来试一试!

模唱歌谱第一行,把握节奏。

师:嗯!大家跟老师配合的真不错!让我们跟着琴声完整地模唱一遍。教师伴奏,范唱乐谱,学生在红色部分模唱。

师:刚才我们模唱的就是歌曲《我当老师》的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听,歌曲中“我”给谁当老师?当老师的感觉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充分体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三、学唱歌曲《我当老师》

1.初听歌曲

师:歌曲中“我”给谁当老师了?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给小动物们当老师,是什么样的心情?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在休止符处拍手。

师:大家的休止符拍的真准确!让我们一起来给小动物们当老师吧!

3.齐读歌词,充分熟悉歌曲内容,体验给小动物们当老师的感觉。

师:小动物们真是太可爱了!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4.分句听唱歌曲,解决部分音准、连线、休止符(前面的字要弱唱)

5.完整演唱歌曲,发现音准或节奏问题及时解决。

师:通过歌曲演唱,你发现了哪些不太好唱的地方吗?(生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解决学生的难点。)

6.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师:老师发现今天我们班上的女孩子特神气,下面就请她们当小老师,先来唱,男孩子接红色字体的部分。

7.男、女生接口唱,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师:瞧!她们当起小老师来有模有样。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给小动物们当老师有趣吗?

师:我们在演唱时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唱出歌曲天真、活泼的情绪呢?

生:稍快。

师: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时,声音应该怎样呢?

教师范唱两种声音,学生选择适合表现歌曲情绪的一种来演唱。

8.选择更能表现歌曲情绪的演唱速度,再次完整演唱歌曲。

师:大家唱的真投入!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演唱,谁愿意?

他在演唱时,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为他加上表演,好不好?

9.请个别学生为大家演唱,其余同学自由表演,体验音乐活动中合作的欢乐。

师:(结合演唱情况点评)我发现很多小朋友表演起来特别可爱,老师将大家的动作进行整合,让我们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吧!

10.教师整合学生的部分动作,师生一起表演歌曲

师:通过演唱和表演,我们感受到了《我当老师》这首歌曲天真活泼的情绪。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歌曲,想请你来听听歌中唱了些什么?它又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四、欣赏歌曲《变妈妈》

1.初听歌曲,感受并对比两首歌曲的情绪。

师:你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生答。

师:还听到了什么?生答。

师:你敢吗?生答。

师:这个时候歌曲中的小姑娘是怎样想的呢?生答。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歌曲内容,让学生体验当“小大人”的感觉。

2.复听歌曲,教师板书图形谱

师:通过图形谱我们可以看出,当小姑娘特别兴奋时,节奏会变得舒展,旋律上扬;而当她忐忑不安时,节奏时而紧密、时而舒展,旋律也会下滑。现在我们知道,当人物心情发生变化时,歌曲的节奏、旋律都会发生变化,歌曲情绪也跟着发生变化。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轻声地唱一唱,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谱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随着小姑娘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了解音乐可以表达人们丰富的情感。

3.再听歌曲,随音乐轻声哼唱,把教材卷成筒状,随节奏上下拍打和上举手臂左右摆动,感受并表现歌曲情绪。

设计意图:在充分熟悉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能随音乐律动。

篇6

生1:圆的。

生2:很亮。

生3:里面有玉兔。

生4:有嫦娥奔月,有吴刚折桂的传说……

师:那你听说长了腿的月亮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下面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并有“鬼才”之称的陕西作家贾平凹的散文《月迹》。

板书: 月 迹

贾平凹(wā)

(重点讲述“凹”的写法和读音,凹读wā)

师:其实啊,第一个发现长了腿的月亮的可不是贾平凹先生,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就曾写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千古佳句;王维也曾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千古名句。但是,贾平凹笔下长了腿的月亮究竟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52页。

为了能够让长了腿的月亮走得顺畅,走得坦然,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我们一起帮月亮扫清行走路径中的障碍,那就是文章中的生字、生词。

请看大屏幕。

清 晰 倏 忽 嫉 妒 粗 糙

面面相觑 笑容可掬 相依相偎 了无踪迹

请同学们跟老师,将每个词语读两遍。

二、走进文本,理清线索

师:从同学们那急切的眼神,老师知道大家已经急不可待了,很想知道那长了腿的月亮究竟是个啥样?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第1~3段。请你看过文章之后,回答老师两个问题:1.文章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月亮是长了腿的? 2.这个长了腿的月亮首先出现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消失的?(分析: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教者尽可能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从动作方面来回答,二是从形态方面来回答,这样回答起来思路就比较清晰,层次就比较清楚。学生找到了“溜”和“爬”这两个写动作的词之后,我们可以接着这样分析。)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动词一般是用来写谁的?

生:写小孩的。

师:很好,恰恰就是这样的动词,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长了腿的月亮如同这群孩子一样,可爱、灵巧、调皮、好动。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从形态这个角度来表现月亮也是长了腿的呢?大家可以从课文的第3段去找一找,哪些词语表现了月亮的形态变化。

(学生找到“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了无踪迹”这一组词后,接着继续分析。)

师:月亮从一开始的白道儿到最后的消失,恰恰验证了月亮也是长了腿的,但遗憾的是,它跑啊,跑啊,竟然最后跑没了……

师:那么老师要问的就是第二个问题:这个长了腿的月亮首先出现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消失的?

生:中堂里的一个穿衣镜里。

(板书:中堂里)

师:有一首歌,唱得很好,“月亮走,我也走”,既然这样,我们也走啊,跟谁走,跟奶奶啊!那就让我们跟着文章中的奶奶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到哪里?

生:院子里。

师:好!看它能跑到哪儿去!

(板书:院子里)

师:到了院子里,孩子们找到了月亮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里看得出?

生:玉玉的,银银的。

师:啊呀!是两个叠词,可老师觉得,这里也可以用圆圆的,亮亮的来表述啊,你们觉得哪一个表述更好一些?

生:“玉玉的,银银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叠词不仅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形象和色彩,而且表达了这群孩子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师:分析得真好!大家是不是可以给这个学生点掌声?!

师: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在写孩子们在院子里寻月的时候,还写到了一棵桂树,这又有何用意呢?(分析:学生可能有这样的回答:一是与下文奶奶说月亮上有桂树相照应,二是为下文写孩子们认为他们“已在了月里”埋下了伏笔。)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是透彻,你们和文章中的那一群孩子一样的棒,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真让老师佩服!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的过程中,好像犯了个错误?

生:是的,我发现了。

师:犯了什么错误?

生:一是说月亮里的人是女的,让孩子们有点失望,因为这群孩子中只有一个女的,伤了两个男孩子的心。二是说月亮里的女子跟三妹一样漂亮,这让三妹有些“狂”,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时髦的词语,叫自恋。甚至她竟然狂妄地说这月亮是属于她的,无形之中再一次伤害了两个男孩子的心,这让两个男孩子产生了嫉妒。

(板书:嫉妒)

师:文章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为奶奶捏一把汗,怎么办呢?奶奶,你犯这样的错误,你该怎么收场呢?

生: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月亮竟然奇迹一般出现在每一个人的酒杯里,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师:奶奶毕竟是奶奶,老到啊!一个字:神!简直太有才了!

师:其实啊,奶奶的神,不仅表现在她化解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更神的是,我们发现奶奶还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认为,不能让这群孩子独自占有这个月亮,她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拥有这个月亮,拥有这份美丽。所以,她竟然说出了一句让孩子们更觉得月亮神奇的话,你知道是哪句话吗?

生:“月亮是每个人的……”

(板书:神奇)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群孩子有没有同意奶奶的这个说法?

生:同意了!

师:是的,这就把孩子们寻月的地点又搬到了另一个地方……

师:什么地方?

生:院子外。

(板书:院子外)

师: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又怎么样?

生:满足

(板书:满足)

三、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师:同学们,讲到这里,我倒要问一下你们,那月亮真的长脚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说月亮长脚了呢?由此你联想到哪些东西?

生1:孩童的好奇心。

生2:孩童丰富的想象力。

生3:孩童的美丽胸怀。

生4:孩童对美的追求。

生5:如何保护孩子的童心童真。

生6: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童心童真。

师:刚才大家都分析得很好,那么为什么能有如此的感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奶奶和这群孩子一起去话说“月”。

师:好!这一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课后请大家完成配套训练中的第1到第4题。

附板书:

月 迹

贾平凹(wā)

寻找月迹 心理变化过程 感悟心迹

中堂里 失 望 好奇的心

院子里 嫉 妒 童真的心

篇7

导入:

师:看!老师给你带来了好多神话故事呢。出示夸父追日图、后羿射日图、嫦娥奔月图、开天辟地图。一幅画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老师呀,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出示女娲补天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31课《女娲补天》(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生:31 女娲补天

师: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补?怎么补?……

师总结:同学们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整体感知:

课前读了几遍课文?用手告诉老师(你真棒!不过读得少的也别灰心,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认真读,积极思考,也能赶上!)

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谁来试试?

生:课文主要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师:女娲怎样补天?为了补天她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生:先找石又炼石。

师:女娲是怎样找石、炼石的?

师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和感受深的词语,再读读,看能体会到什么?

(生自读自画自悟,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三四段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

生:女娲找石头很辛苦。

师:从哪体会出?

生:几天几夜。

师:这些天里她始终在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

生:找石。

师:为了找石,她来到?可能碰到什么危险或困难?

生答。

师:她怕了吗?

生:没有。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

生:不怕困难

……

师:五彩石终于找齐了,女娲?

生:高兴极了!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生:……

师: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开始炼石了。

师:大家知道找全五彩石的女娲已经筋疲力尽、疲惫不堪,是什么力量一直支撑着她一直做下去?

生:拯救人类。

……

师:面对着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女娲才这样义无反顾的,冒着生命危险去找石、炼石、补天,谈谈你的体会?

……

师:这种不怕危险、不怕困难,为他人着想,不计较名利,不计较汇报的精神叫?

生:无私奉献(师板书:无私奉献)。

……

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像女娲一样,为了人们的幸福无私奉献着的神话人物?

生:后羿、夸父、……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将他们的故事传承下去!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了解到为了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类,女娲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去找石、炼石、补天。从而拯救全人类,赞扬了女娲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一直被深深感动着,希望同学们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8

2.说出自己的见闻。

3.学会倾听,并学习辨别同学说的话。

4.明白做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亲自动手试一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教学难点:

辨别同学说的话。

教学过程:

一、情景铺垫,引导复述

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躲雨》这篇寓言故事,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讲述故事:有三只猴子耐不住林中的寂寞,相约下山一游。大概是贪恋于田野的景色,竟忘了时间,已到黄昏,天阴沉沉的,就要下雨了。恰巧,路旁有一座看护树林人的小木屋,三个猴子便决定进去躲雨。

谁还记得第一只猴子是怎么做的?(生:第一只猴子说:“别急,别急,我去看看。”它飞快地跑到门口,一看门是关着的,它心里特别失望,转身对两个伙伴说:“唉,倒霉!这门是关着的。”)

第二只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生:第二只猴子听第一只猴子说完,它说:“唉,还是我来看看吧!”它急忙绕小屋转了一圈,然后垂头丧气地告诉大家:“窗子也都关着呢,进不去。”)

第三只猴子呢?(生:第三只猴子一听着急了,它喊道:“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快来想想办法吧!”)

然后怎么样了?(生:于是,三只猴子围成一团,冒雨商量进屋的办法。它们想:如果墙有个洞就好了,那就可以进屋避雨了;又想如果找到屋子的主人就好了,可以开门让他们进屋避雨,他们想来想去,却没有一个有用的办法。最后,它们都认为这木屋是根本不能进了,只有冒雨回到树林中去了。正当它们要走的时候,一阵风把门吹开了)呀,原来门没锁呀?那猴子为什么没找到进屋的办法呢?

生1:花那么大的劲儿去开会研究,还真不如动手推一推呢。

生2:做什么事,不能光想,要亲自动手试一试才行。

生3:做事只看和想不行,要动手做一做,试一试。

生4:猴子太笨了,都不知道用手推一下门。

师:同学们对这件事认识的可真深刻啊!既然大家这么聪明,我就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二、再现情景,引导表述

情景设置:(老师拿出一个空空的小桶,把手伸进桶里,再把桶倒过来甩两下)

师:我在干什么?我这样做是想告诉你们什么?

生:这是一个空桶。

(再捧出一个大的桶,用手在水面上撩起水。或稍挤一下,让水溢出来。)

师:刚才老师又做什么了?你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桶?

生:装满水的桶。

师:观察的可真仔细。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1:同意

师:那现在问题来了,我想把大桶里的水,倒到小桶里,小桶能装下吗?谁来告诉我答案?

生1:小桶那么小,大桶那么大,我觉得根本就装不下。

生2:也有可能。

师:那同意能装下的请举手。你们有改变自己看法的吗?其实刚才有个秘密我没说,我的这个桶有点问题。站着的同学有什么话说吗?

生:我感觉我被骗了。

生:我也想改变主意。

师:那这样吧,想改变主意的同学请坐下。现在场上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装下的变多了,装不下的变少了)现在还有改变主意的吗?你是站着的,那就是认为装不下,能用你的理由说服我和对方吗?

生:装水的桶粗,空的桶细,我觉得空桶装不下那些水。

师:你是坐着的,认为能装下,那你能用你的理由说服我和对方吗?

生:我觉得空的桶高,装水的桶矮,所以能装下。

师:两方都说了自己的理由,现在有改变主意的吗?唉,谁也劝不了谁,这可怎么办呢?要不开会研究一个方案出来吧?

生:动手试一试(动手把水倒到空桶里,还剩下一些水)

师:水没装下,对不起坐着的同学,猜了这么久也没猜对。现在我宣布站着的同学猜对了结果,可以坐下了。我们大家前面做了很多的猜想,看起来就像是那三只小猴子一样,猜来猜去呀,还有很多的同学猜错了。

三、多向互动,延伸表述

师:现在我想采访几个同学。这个结果和你们想象的一样吗?

生1:不一样。

师:你当时怎么想的?

生1:空桶那么细,而装水的桶那么粗一定装不下的。

生2:我和他的观点是一样的。

师:想终究是想,这个结果和你想的背道而驰了,看来说的、猜的、想的都不如(动手做)。那你现在想说点什么吗?

生2: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只是想,还要动手试一试。

师:刚才的结果和你想的一样吗?你怎么想的这么准呢?

生:我和他想的是一样的。

师:有没有猜的成分在里面?

生:有

师:这也挺悬啊,以后可得做点有把握的事啊,想说点什么吗?

生:以后坚决不乱猜,要做有把握的事,有些事情一定要动手试一试才行。

师:今天我们大家懂得了凡事要动手试一试的道理,那么今天的收获可能会让你一生受用。现在就请大家把你心里的想法写下来。你可以写你的收获,也可以写你这节课经历的事。

篇9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我们都喜欢的小朋友的家中去做客,看看这个小朋友的家庭生活场面。

(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画片《大头儿子》片段并以歌曲《可爱的家庭》伴奏)

(旁白):窗外下着大雪,天真冷啊!大头儿子一家呆在温暖的家里。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欣赏窗外的雪景,围裙妈妈在编织毛衣。他们一家在开心地说着、笑着。他们的家庭生活多么幸福、温馨啊!

师:我们每个人都像动画片中的大头儿子一样,有自己幸福、温暖的家,家中有关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今天就以“家”为主题,来说说我们自己的家。

(二)介绍我的家

师: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张全家福照片,这张照片记录着你们家最幸福、最开心的时刻。现在谁愿意上台给大家讲讲你的这张全家福的来历?

生1:我叫吴佳。这是我五岁生日时,我们全家在一起给我过生日时拍的照片。照片上有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瞧,照片上的我多么高兴啊!

生2:我叫黄岩。这张照片是今年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出去游玩时拍的,看,我们全家笑得多开心啊!

生3:我叫张晓雅。这张照片是我奶奶过生日时拍的。照片上有我的爸爸妈妈和我,还有叔叔婶婶……大家看,我们这个大家庭多幸福啊!

(为发言的同学奖励大胆发言智慧星,其余的学生同桌互相介绍。)

师:从大家的介绍中,老师知道每个小朋友的家都非常幸福,非常快乐!

(三)爱心猜一猜游戏

师:我们在家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今天老师特地请来了几个小朋友的家长,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几位家长上台和他们的孩子一起来做“爱心猜一猜”游戏,看看他们之间究竟了解有多深。

(学生和家长上台,由学生分别介绍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和大家认识。)

出示游戏规则:老师提出问题,家长在答题板上写出答案,然后孩子回答,家长出示答题板。如果他们的答案一样,台下的小朋友就掌声鼓励。

出示题目:

妈妈的生日

妈妈最喜欢的体育运动

孩子最喜欢吃的饭

孩子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评出冠军,奖励沟通智慧星)

(四)关爱家人

师:我们的爸爸妈妈不仅经常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而且还非常关心、爱护我们。谁来说说你的爸爸妈妈在生活上、学习上是怎么关心你、照顾你的?

生1:我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忙着带我去看病,给我做可口的饭菜。

生2:我学习上遇到难题时,爸爸妈妈耐心地给我讲解。

生3: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照顾我的生活,给我做饭、洗衣。

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在生活中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场景(一):妈妈生病了。

生1:帮妈妈倒水拿药。

生2:帮妈妈端饭。

生3:做好自己的事,不麻烦妈妈,让妈妈好好休息。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场景(二):奶奶过生日的时候。

生1:给奶奶唱《生日歌》,祝奶奶生日快乐。

生2:给奶奶送生日贺卡,祝奶奶生日快乐。

生3: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礼物,祝奶奶生日快乐。

(五)制作贺卡

师:大家这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生l: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生2:妈妈你辛苦了!

生3:妈妈,祝你永远快乐!

生4:爷爷奶奶,祝你们永远健康!

师:既然大家有这么多要对家人说的话,那就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画笔及准备的卡片,在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话,然后再画上一幅美丽的画,做成一张漂亮的爱心贺卡送给他们。

(播放“让爱住我家”音乐,学生做贺卡。)

篇10

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及进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

歌曲《甜甜的秘密》是一首曲调活泼轻快的少儿歌曲。歌曲借物抒情唱出了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歌曲是4/4拍,由两个乐段组成,其音调节奏有着内在的呼应。第一乐段较多地运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学生一连串“悄悄”动作表现得栩栩如生。第二乐段从自由的节奏展开,乐句从弱拍起,其中的附点节奏和曲调的跳进形成旋律的高低起伏,与孩子的亲切语气非常贴近,表达了孩子盼望老师发现“秘密”的急切而幸福的心情。

教学思路:

本课以“情”为串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歌曲,在歌曲中体验情绪,在情绪中感知声音。教学中通过聆听、感受、体验、表演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乐中进行情感体验,情感交流,情感相融,借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受到心灵的感悟和净化。

教学目标:

1、能用甜美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抒发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2、掌握歌曲中前八分、后八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方法,初步掌握歌曲两个乐段中弹性与连贯的演唱技巧。

3、在感受、模仿、对比、探究、实践等学习环节中多方位体验歌曲并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

两个乐段之间不同演唱方法和情绪对比。

教学策略:

以师情激生情、以境情导生情、以趣情引生情、以乐情染生情。

教学准备:课件、音像资料、橘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一)组织教学,交流问好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活动一下好吗?

(师生随着《甜甜的秘密》的伴奏音乐律动)

师:老师姓肖,你们能美美的叫一声肖老师吗?

师:如果你能像这两位小朋友一样,笑起来,露出你的两个小苹果,声音会更美。来,老师再听一次!(出示课件)

师:美极了,让我们用这美美的声音问声好吧!

(二)初步感受歌曲

1、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师:谢谢,我很好哦!因为我前几天刚收到个小礼物,你们猜猜……

(师拿出一个橘子)

生:这是个橘子!

师:老师想唱一首橘子的歌,你听听它是甜的还是酸的?

(播放伴奏音乐,师范唱)

生:甜的,甜在老师的表情里,歌声里……

2、聆听旋律,再次感受

师:现在肖老师把这甜甜的音乐画出来,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秘密?

(师随着钢琴版《甜甜的秘密》在黑板上画出歌曲图形谱)

师:你发现了吗?老师画的音乐上面和下面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画的是点,下面画的是线。

师:你真会发现!

生:一个感觉很活泼、很跳跃,一个感觉很抒情、很连贯。

师:你的感受真准确!这些词用得特别贴切!(师边说边板书:跳跃、连贯)

3、复听旋律,感受歌曲结构

师: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两部分。

师:那我们可以用A和B来表示。(板书A、B)

师:好,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指,让我们把A段和B段的音乐画一画,准备听哕!(师唱旋律,生画图形谱)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对比、分辨等引导学生比较两部分旋律、情绪的异同,学会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感受、鉴赏、理解音乐,为后面更完整的演唱和表现歌曲做好铺垫。

二、新歌教学

(一)揭示课题,激情诱趣

1、教师范唱,出示课题

师:这高低、起伏的旋律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秘密。请同学们在肖老师的歌声中来寻找,我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合作,谁愿意来?(生扮演正在休息的老师,师表演唱)

师:我们两个配合得好不好啊?掌声在哪里?同学们送给你掌声,你开心吗?看来快乐是可以互相传染的。

师:这到底讲了一个什么秘密呢?

生:给老师送橘子。

师:那是大大方方地去送,还是悄悄的去送?

师:哦,他们是去藏橘子。(板书:藏)那藏完橘子后,特别想老师怎么样?

生:盼望老师赶快发现橘子。(板书:盼)

师:这真是一个(边说边出示课题)……,一起说:“甜甜的秘密”!

师:还有点酸,再甜一点!(学生有状态地读)

师:加上你的表情,甜到心里去了!(学生声情并茂朗读)

2、营造氛围,朗读歌词

师:哦,甜甜的秘密全部藏在这里。(课件出示歌词)

师:来,孩子们起立,让我们一起来甜甜的读一次吧!

【设计意图】在歌曲新授环节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的演唱欲望更容易调动。同时配以现场抑扬顿挫、动情的吟诵引导学生兴趣盎然的集体朗诵,增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解决难点

1、节奏练习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太棒了。掌声送给自己!伴随着你们动人的朗读声,故事开始了,小文听说老师生病了,去给老师送橘子,听听他的脚步声是怎么样的——

师:快到老师办公室了,为了不被老师发现,小文的脚步声又有了变化:

2、乐句的对比学唱

(1)师唱两句旋律让学生分辨

师:你看小文一会趴在窗上看,一会儿又怕老师发现蹲下来从门缝里看。老师来唱两句旋律,听听,哪一句是蹲下来?(边点图形谱边唱)

生:第二条。

(2)师引导生指出两条旋律的不同之处

师:大家都觉得是第二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两条旋律哪里不同?

(引导发现,并让学生在图形谱上标记出来)

(3)师用柯尔文手势、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旋律的进行。

师:跟着琴来唱一唱。(边用琴敲击节奏边随节奏说话)(注意音准)

师:再来一次,跳跃一点。(强调声音)

师:带上动作试一试,请起立一二走!再来一次,预备起!(巩固音准)

师:带上“悄悄地”歌词,预备唱。(填词演唱)

师:两边同学比一比,你们先来“悄悄地”,你们接着“悄悄地”。

师:交换过来试一试!(接龙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柯尔文手势和肢体动作以直观的手段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旋律音高的变化。

(三)学习歌曲,层层深入

1、学习歌曲A段。

(1)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2)生随琴完整填词演唱。

(3)纠正歌曲出现的问题。

(4)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和情绪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A段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学会演唱,同时通过藏橘子的动作和心理的描绘,迁移到歌曲轻巧、有弹性的演唱与表现。

2、学唱歌曲B段

(1)师范唱。

(2)生跟唱。

(3)生完整演唱。

(4)生随范唱加大幅度画旋律线条,再次感受声音的连贯与激动的情绪。

(5)运用各种对比手段引导学生处理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按照线条图形谱,用手划出高低起伏的线条,再配合肢体的表现,体验歌曲的音乐表现要素。

3、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1)生随琴演唱歌曲。

(2)生利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加强体验。

(3)请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三、延伸拓展,情感升华

(一)情境表演

师:唱得不错。老师忍不住也想跟你们一起来表演。谁愿意来扮演小文?那其他的同学就用歌声来藏橘子,你们唱的越好,他就藏得越好,看看你们能不能合作成功。

(利用幻灯片、鲜花营造温馨的老师办公环境)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领会歌曲的含义,有感情地演唱与表演。

(二)观看视频

师:在同学们的歌声中,我听到了你们对老师的爱,肖老师也特别喜欢你们,同样每一位老师都深深爱着她的学生们。(播放视频)

师:孩子们,看完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觉得很感动!

师:你们一定也想到了身边的老师,他们也有很多让你感到的地方,谁愿意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师适时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创编歌词表达对老师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具体生动事例的视频,进一步真切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再由学生发现身边的师生情,从而以发自内心的情感进行演唱与表演。

(三)深情演绎

师:你们真是一群懂事又贴心的孩子,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我们现场也有很多这样的老师。此刻,我想什么语言也比不了你们甜甜的歌声。来吧!孩子们,向后转,让我们用歌声唱出心中的爱吧。

师:刚才同学们的歌声让我很感动,我也想把这首歌重新演绎送给你们——今天我收到个小秘密,孩子们送我甜甜的秘密,谢谢你!让我的心里充满温馨和甜蜜。感谢你们送给我这一个甜甜的秘密,我会珍藏这个秘密,让这个秘密永留在我心底。

【设计意图】创设浓烈的音乐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歌唱申做到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

四、小结

伴随着温馨音乐的响起,学生谈感受与收获。

(课件出示一颗爱心裹着“甜甜的秘密”,钢琴版音乐响起)

师:孩子们,谢谢你们,希望这份甜甜的秘密永远藏在你我心中。伴随着温馨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谋即将结束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你有什么话对老师说吗?

师:你们甜甜的歌声和出色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让我们对现场所有的老师也用美美的声音说声再见吧,全体向后转。

课后评析:

肖老师执教的《甜甜的秘密》这堂课,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她把技、情、曲融为一体。以“情”为导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师情激生情、以境情导生情、以趣情引生情、以乐情染生情。教学设计始终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最后做到声情并茂。其教学特色与亮点有以下几点:

1、以“师情”激“生情”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进入角色、注重情感的表现方式,用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共同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音乐教师的情感,源于对乐曲及歌词的深刻领会,而情感的运用是否妥当,表现是否到位,要看是否能将学生的情感火花点燃起来,有一句话说得好:“你欲感动他人,情感必须漫过心弦”。只有你的情感漫过了心弦,才有感情流淌出来去感染别人。

(1)范唱深情动人课堂上的热情与活力能感染每一个人。肖老师的范唱深情、真切,表演逼真,深深进入孩子们的心中。音乐的各种要素都体现了情感,让孩子们领会唱歌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在表演歌曲的环节中学生很投入,这与前面老师的生动范唱表演有关。

(2)配乐朗读感人

肖老师在歌词教学环节中,精心录制了歌曲的钢琴独奏版,在温馨、纯净的音乐背景中,教师配以现场抑扬顿挫、充满深情的吟诵,学生深深地被感染。接着的集体朗诵同学们兴趣盎然、心潮澎湃。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那份深情,也增强了对歌词的理解。

2、以“境情”导“生情”

特殊的教学场景能渲染出特殊的教学气氛,极易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如同身临其境,加深了体验。

肖老师在教学中能牢牢抓住《甜甜的秘密》中的“秘密”二字,以语言描述情境、故事引境、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唱、感受和表演歌曲,淡化了教师“教”的痕迹。尤其是情感升华阶段,在创设创设情境、深情演绎等环节中,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而真正达到学生情感表现的。最后的情境表演,是在一个以温馨办公室为背景的氛围中,老师表现辛勤工作的形象,学生分工合作给老师送上一个“甜甜的橘子”,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表演时,那歌声、动作、表情无不表达出浓浓的爱意,那是何等美丽的意境!

3、以“趣情”引“生情”

《甜甜的秘密》这首歌曲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它内在的情感因素和对人心灵的感染力,往往容易在枯燥的重复性练习和过度的讲解中被磨灭许多。肖老师的教学设计,把律动活动安排到歌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律动中感受节奏与节拍;在律动中建立音高概念;以律动带动情绪;在律动中背唱歌曲。歌曲的情感被表达得更丰富,可谓“锦上添花”。

4、以“乐情”染“生情”

音乐课堂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教师紧紧围绕音乐的表现要素,通过对比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如:两个乐段之间的力度、音色、情绪对比;相同歌词乐句的音高对比;八分休止符、附点音符作用的对比等。注意指导学生在理解歌曲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用有乐感的声音唱好每一个音、每一句歌词。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能为学生这一阶段乃至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从学生上完课还不愿意离开的感动场面,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甜甜的秘密》正是这样一节好课。

(评析:李映晖 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肖丽静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六小学

舞蹈、音乐剧及各种艺术教育资料

我部多年来致力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料供应工作,与全国各校的音乐教师保持着联系,建立了正常的供需关系,老师们需要什么资料,总会习惯地问问我们,我们会以周到的服务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服务于全国的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

十几年来,我们不但经销全国各大音像出版社出版的艺术类音像资料,同时还自己投入巨资,出版了十几部有关舞蹈、校园剧等碟片,拥有我们自己的版权,独家经营。除此之外,多年来我们还收藏了大量的儿童舞蹈、音乐剧、童话剧、表演唱、合唱、健美操啦啦操等经典资料,这些资料都是很珍贵的,市场上是很难买到的精品,我们愿意与全国各校进行交换分享。目前我们的艺术资料有万余种,可以说资料最全,在全国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您在网上看到的精品我们可能都有,但是我们有的您不一定能在网上搜索得到。您在别处买不到的,或者是想要得到一个容易获奖的参赛节目,打个电话,可能就会得到收获。

目前我们有:舞蹈(全国各类舞蹈大赛、大中小幼获奖精品舞蹈、广场舞、排舞、舞蹈基本功教程、舞蹈考级教材、舞蹈小组合、形体训练、适合老师演出的各类舞蹈)、音乐剧、校园剧、课本剧、情景剧、相声、快板、小品、表演唱、诵读、戏曲、独唱组唱合唱、各种演唱曲谱及伴奏、民乐管乐合奏总谱、专业打谱记谱软件、口琴竖笛、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大型团体操、校园集体舞、各科优质课、班队会、英语文艺节目、自编课间操、各类晚会、晚会开场舞、各种乐器辅导演奏伴奏光盘、教材配套磁带、获奖教案、体育美术资料等等,还有音乐论文免费赠送。

另,我们还可以为您制作音乐伴奏、剪接音乐、记谱、打谱、升降调(免费)、演出服装道具、筹划晚会、专业拍摄制片等。

购买方式:“先看后买”为方便老师参加比赛获奖,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有的别人没有,希望能挑选到自己满意的节目,我们收藏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好节目,开辟了先看后买的服务,欢迎全国各地老师直接到葫芦岛我们服务部来观看完整节目,或者qq联系,我们按您要求,选出最优秀的节目片段发给您,先看喜欢了再买。看节目目录请到QQ空间日志里(部分)。具体购买方法可电话联系我们,或者直接qq联系,如果您想电话咨询又考虑到长途话费,可以发来短信,我们会反打给您。

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教育科普服务部(群英路南段40号)125001

联系人:张风文15542925598 04293902571 04293891518 QQ95126136

篇11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相关数据表明,2012年10分分值的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全省均分仅3.39分,如此低的得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古诗词教学效率的低下。古诗词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教学功利化和文本解读能力薄弱,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浓,教学中师生对古诗词整体感知缺失、教师缺乏古诗词情境创设……本人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听完后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思考。

一、导入环节

师:喜不喜欢诗?生:不喜欢。师:为什么?生:难!读不懂!师:诗歌真的有想象的那么难吗?我们不妨来解读一首2012年高考短词温庭筠的《梦江南》。

二、整体感知

(生读词)师:读得怎样?生:太快了,太平淡了。师:为什么?生:读诗要依据诗歌情感。师(微笑):诗歌最浓烈的情感是什么?生:恨。师:“恨”的程度怎样?生:“恨”多、重。故应读得低沉、缓慢一些,一些表示“恨”程度的词,比如“千万”“天涯”应强调一下。师:(赞许)你善于抓住情感与诵读之间的关系,那你范读一下。(生掌声,师范读,生齐读)

三、品味“恨”意

师:“恨”在诗歌中体现得很明显,恨什么?生:诗人因思乡而怅恨。师:从哪里得出此论?生:从词牌《梦江南》看出来的。(此话一出,全班哗然)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生:不同意。因为词牌不等同于词的题目,词牌规定词的曲调,而词的题目往往与词的内容紧密相关。师:(鼓励)能举些例子吗?生(全班学生一起补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师:很好,同学们能将教材与新诗知识打通,做到了知识的迁移。生:还有问题,词主人公在很多词中不完全等同于词人本身。比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明显是“男子作闺音”,欧阳修《蝶恋花》亦如此。师:再次解释词牌和抒情主人公,并追问:再读诗歌,你觉得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生各抒己见,师点评,全班比较一致地认为是思妇。)生:从关键字词句中看出来。生:从词的意象中看出来。生:依据知人论世方法探究。生:根据积累,联系词人同一词牌名的作品《梦江南》(其二)探究(以上具体分析省略)(最精彩之处是对“摇曳碧云斜”的理解。)生:“碧云摇曳”是指天上的云飘荡,暗示女主人公内心的不宁。

师(微笑):你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并联系女主人公的处境,品味其内心情感,说得好。那“碧云”为什么指天上的云呢?生:碧云是古诗词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我们学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也学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生:我们还学过“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与“碧云”似乎都染上了悲伤之情。师:看来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碧云”往往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还有哪些景能暗示女主人公的心情?生:“碧云斜”暗示时间是傍晚,表明女子心情的低沉。师(赞许):同学们能联系所学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表明同学们诗歌鉴赏能力水平不错。生:老师,我觉得“碧云”指女子的发饰,“碧云斜”指女子头斜歪着,一幅因思念而心神不宁的样子。师(鼓励):你的见解真的是一鸣惊人啊,估计高考命题者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说明我们同学敢想!

四、总结与扩展

总结:古诗词鉴赏的整体感知离不开上述几点方法,但具体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诗词整体的感知上。扩展:比较温庭筠两首《梦江南》,探究闺怨诗的独特意象。

五、练习巩固

这节课师生互动性强,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逐步揭开诗词的神秘面纱,最终解决命题者设置的问题。这节课,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如下启示。

(1)教师要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偏重技巧来应付考试的教学,充满急功近利的味道,对学生思考力、领悟力、学习兴趣是戕害。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摒弃功利,学会等待学生的成长。从古诗词专业教学的角度,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诗歌解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途径。教师提高自己诗歌解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读书。不仅要读古诗词、诗歌评论、文学理论,还要涉猎其他书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该课堂实录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意象、典故、知人论世、表达技巧、情感各个方面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教学语言亲切,表情柔和,反映了教师基本功的扎实。

(2)以诵读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当前古诗词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为主,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主要是师生对话,很多时候对话流于形式,学生活动的单一也蚕食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自我存在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学生的课堂表现时间和机会得到了保证。同时,“诵读者将文本转化为有声话语的过程是一种探究”。

上述课堂实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包括学生个体、老师个体、学生集体的诵读,整体上感知诗歌的“恨”意。学生积极参与诵读,课堂活动方式得以丰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增强。

(3)辩证地对待古诗词的整体感知教学。古诗词教学中知识点分解式的教学方式破坏了诗歌的整体意境,因此整体感知对于诗歌教学尤为重要。但“整体感知(把握)”“与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在整体观照的前提下处理好古诗词教学中关系诗歌主旨情感的字、词、句等。

总之,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必须建立在对教学现状的理性分析的前提上,这样相关的教学建议的实施才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12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周长的概念和周长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教学的。教材首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庆祝元旦装饰黑板需要多少花边,引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对周长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强调长方形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测量,重视长方形周长的探索。同时,淡化纯周长的计算,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等活动,同时也了解了周长,经历了长方形周长的初步探索,已经具备了在探索过程中必要的计算能力。因此可以判断他们已经可以尝试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好,现在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多,请同学们听好了,“七天七夜”打一个数学名词。(周长)

2、复习周长的概念。

周长是我们最近学习的知识,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指名学生举例子说一说对周长的理解,以及找一找周长定义里的关键词。)

3、大屏出示兔子图。

(1)两只兔子同时出发,第一只兔子绕三角形一周,第二只兔子绕五边形一周,问题是:它们谁走过的路线长?

(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

(3)演示兔子绕两个图形各一周的过程。

(4)得出结论:同时出发,同时到达。

三角形的周长:20+20+10=50(米)20×2+10=50(米)

(根据周长的定义计算)(根据周长的定义以及数字的特点计算)

五边形的周长:10+10+10+10+10=50(米)10×5=50(米)

(根据周长的定义计算)(根据周长的定义以及数字的特点)

4、大屏幕出示长方形,复习长方形边的特点。

教师:下面老师请出的是大家的老朋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学生:长方形对边相等。

教师:相邻的两条边中我们把较长的边叫做什么?较短的边叫做什么?

学生:较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教师:因此长方形有这样相等的两条长两条宽。

5、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需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下面老师有一个打算,想在过新年的时候把我们教室的黑板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到底买多长的花边呢?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黑板),假设这就是我们教室里的那块黑板,现在我要紧贴黑板边线给黑板的一周围上花边(演示花边围黑板一周的过程),黑板这一周的边线是个什么形呢?

学生:黑板一周的边线是长方形。

教师:要算花边的长度其实就是要计算什么的长度?

学生:长方形黑板的长度。

教师:要计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长方形黑板的长和宽。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把它的一周围上花边,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题。(学生读一读)问题里有一个关键词,谁发现了?是什么意思?

学生:是“至少”,就是用料最少的意思。

教师:回放刚才围花边的过程,老师围的时候既没有重叠也没有在花边的接头处互相压住,这样围得花边就叫做至少。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快速的计算花边的长度,算完后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各自的算法并说一说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2、教师指导学生的算法。

3、汇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分别指明学生汇报:

(1)学生1:我把4条边都加起来,根据图形周长的定义可得: 34+12+34+12=92(分米)

用文字的形式表示: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大屏幕演示学生的第一种算法并读出算式和文字表达式。

(2)学生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根据图形周长的定义以及数据的特点可得:34×2+12×2=92(分米)

用文字的形式表示: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再次演示学生的算法并读出算式和文字表达式。

(3)学生3:我把1个长和1个宽加起来,再乘2,根据图形周长的定义结合图形的特点得:(34+12)×2=92(分米)

教师最后演示学生的算法,并读出算式和文字表达式。

3、优化算法,强化算理。

(1)组织学生看着大屏幕讨论哪种计算方法既简便又省时。

(2)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第三种方法简单,只要将长与宽代进去就可以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

(3)根据得出的第三种算法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闯关练习

1、计算图形的周长。

出示两个图形,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算完后汇报,教师演示计算结果。

2、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50米,沿操场跑2圈,跑了多少米?

学生汇报算法,教师强调:(100+50)×2是一周的长度,要算两周的长度必须再乘2。

3、学校靠墙有一片草地,准备用篱笆把它围起来,(如图),已知草地长10米,宽6米,共需多少米长的篱笆?

先引导学生理解靠墙是什么意思?然后计算并汇报算法。

4、淘气和笑笑赛跑,裁判员宣布比赛路线,淘气沿图(2)边线跑,笑笑沿图(1)边线跑,淘气急着说:“不公平,我跑的路程比他长。”同学们你们说裁判员公平吗?到底谁跑的路程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