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21 09:26: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型工业化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型工业化建设

篇1

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也是招大培强的目的所在。全市上下要围绕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以上的目标,全面发动“211”战役,瞄准电子电气、机械冶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央直属企业,大力开展“亿元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春季攻势”,以大项目引进的早行动、快见效,赢得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按照“全员招商、专业跟进、主帅出征”的要求,深入开展协作组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接力招商、产业链招商,始终保持对大项目的强劲攻势,努力引进更多科技含量高、经济贡献大、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群众受益多的好项目。大力实施“规模企业上台阶”和“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得力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寒流”,认真落实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22条政策,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适时研究解决随时出现的矛盾问题,千方百计雪中送炭,坚决杜绝釜底抽薪,切实为企业撑腰壮胆、排忧解难。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能参与较大区域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市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年内要确保全市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20亿元企业2家以上。高度重视软件和服务外包等生产业发展,围绕数据交换、呼叫中心、在线服务、培训认证、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领域,积极引进和扶持国内外知名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在*发展壮大。健全大项目考核机制,坚决对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当年投入5亿元的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00万美元、当年投入*00万美元的外资大项目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以鲜明的工作导向、严格的奖惩措施,凸显工业突破、项目推进的主体地位。

二、强化信息化带动作用,努力增添新型工业化的内在动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实施好*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个科技创新项目、*个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有自主品牌、有优势产品、有发展潜力的“四有”成长型科技企业,确保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50个。切实加强企业孵化器、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三大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力争年内新增省级以上技术中心5家,省、市两级技术中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别达到销售收入的5%和3%以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力量引领企业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确保年内新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6件。进一步加大本地软件企业推介力度,认真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积极推行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综合性信息管理,加快地产品配套信息、企业物流信息、外贸进出口信息平台建设步伐,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再造业务流程,切实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坚持环保优先方针,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攻坚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最大限度增加生态环境容量。

三、切实加强载体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承载平台

工业园区和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成效,也决定着区域的持续竞争实力。要始终把发展性载体建设作为基础性、长久性的工作,紧抓不放,抓出成效,为促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坚持将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尽快使园区在开发上实现“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在功能上实现“商务、政务、服务”三配套。按照“八通一平”的要求,加快区内统一的道路、管网、供热、绿化、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围绕项目做基础、有了项目才配套的落后做法,尽快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严格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强化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使各类园区真正成为观念新、体制优、机构简、人员精、效率高的现代化园区。全力推动南北共建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切实增强集聚带动功能。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工业经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较长的扩张期。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蓝领公寓、廉租房、定销房等保障性用房,以“低房价战略”吸引外来人口安居乐业,吸纳本地群众进城入居、进城务工、进城创业就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发展市场、物流、商业、金融、办公、信息、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立银行与企业互动、企业与企业协作、企业与市场对接等产业间的现代依赖关系。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瞄准资金投向,积极开展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进盘子、上本子、入笼子。千方百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通信、水利、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不断增强区域基础设施的配置力。

篇2

二、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模糊不清。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赢利能力。大部分管理者认为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效益没有关系,他们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归之于企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等。因此,他们更关注企业的营销和管理。只有少数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企业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准确的定位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照抄照搬,不能结合企业的自身性质和特点来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模糊不清,导致企业文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准确的定位。一些企业的领导者甚至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简单的文体活动。因此,他们认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达到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当然,文体活动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方式而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但它绝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企业管理者更需要通过这些方式和方法,去凝练和塑造企业精神,打造真正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3.企业文化建设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急于求成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而现实是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观念墨守陈规,方式缺乏创新。当然,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建设才能实现的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每个企业都要真正的转变观念和创新方式,构建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而得到完善。

三、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改变对企业文化的错误认识,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重要任务来抓。分析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具有企业特色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保障机制。定期制定适合本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和计划并按时落实相应工作。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领导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氛围。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从而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篇3

1、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1)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即是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

(2)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素,即: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④环境污染少;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其中,科技含量高是指高科技作用的充分发挥,它统率其他四个要素:①要使经济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充分应用高技术改造原有产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②要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必须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也必须依赖高新技术作用的发挥;③要减少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治理污水、废气、废物的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创造,而且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④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同样离不开用高科技内容来武装劳动力和管理人员。

事实上,在新世纪,对于高新科技的掌握、创新和应用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紧紧抓住高科技这一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总纲”,从而为新型工业化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信息化的含义:

(1)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知识(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

(2)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信息化是手段,目的是要加快提升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信息化只有和产业结合,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

(2)信息化覆盖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伸展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特征,并以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主要标志。

4、信息化与高科技的关系:

(1)信息化是高科技的基础,它提供了高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化构建的网络科研平台,高科技的发展不可想象。

(2)高科技又源源不断地为信息化输送更加新鲜的血液,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5、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三化”水平:

(1)信息化水平(NIQ):38.46%(2000年);工业化水平:51%(2001年工业产值);城镇化水平:37.7%(2001年)

(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标准:

国际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3)我国工业化现状:

在我国,1979年的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为15%、51%和34%.所以从产值指标看,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转贴于

但是,从更为重要的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65亿,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50%,高于20%的国际工业化标准;而到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7.7%,也低于60%的国际标准。

二、信息化与建设事业

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城乡规划关系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关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等。所以重视和加快信息化与建设事业的结合,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设行业,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和建设事业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建设事业的发展,应重点开展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推进建设事业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监督管理水平、决策水平。加快政府对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

2、积极推进建筑业、住宅产业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积极推进给排水、供热、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等领域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

4、科学、有效地推进建设事业各类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适应新的技术、市场、体制环境,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5、积极推动数字社区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水平。

6、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探索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和路径,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各项必须的基础,包括信用、法制、物流、观念、体制的基础等。

7、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进程。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具有双重意义:通过创造信息资源市场化的环境,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基础、就业基础。如建设领域的GIS数据的开发应用。

8、构造完整的建设事业信息化支撑体系,从装备、技术、市场、管理、运行

机制到人员培养等各个方面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三、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问题。在前面论述中,我们知道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高科技和优化产业结构,事实上,我国面临着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从全局看,要发展那些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呈现多层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需求和发展潜力。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既形成了低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也对就业造成了巨大社会压力。比如,建筑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但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较低、效益也不高。在利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致关重要。

2、关于建立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问题。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业务跨度大,情况复杂,所以,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人们常讲改造和统一已有的多个应用系统比新建一个统一的、新的应用系统要困难得多,这个问题是由于原有各系统标准不统一或无标准造成的。标准不统一就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过去我们对规范化、标准化重视不够、工作滞后,造成了行业内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式的开发,导致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以及通用性差、生命周期短等一系列弊端。所以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重视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第三、制定的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应使其成为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并能引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不应使标准变成技术壁垒或成为技术发展的阻力。

3、关于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需求牵引问题。

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庞杂,概括起来说建设事业信息化内容包括: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三大方面;二是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众多,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条件迥异。所以为确保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应首先制定出总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其次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行业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第三本着实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分期分批开展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和组织协调非常重要。

4、关于提高认识与人才培训问题。

篇4

关键词 推进 保障房 建筑工业化 建设

建筑业是一个大产业,是一个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保障房项目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各个环节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先进的建造技术和建筑体系日益成熟,不少地方和企业对推进保障房建筑工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越来越强,因此,作为保障房项目建设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推进保障房建筑工业化的意义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模式,推进现代建筑业发展就是要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而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使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基地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建筑施工方式,实现建筑业生产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并在节能减排、降低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发展重要作用。可以说,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建筑业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高建筑业集成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建筑业现代化水平,形成以技术为主导,产业结构合理,专业化、机械化施工水平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优势的高效、节能、环保型产业集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理清思路,加快推进保障房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

加快推进保障房项目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的任务。那么如何推进呢?本人结合项目建设管理实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y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保障项目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规划。先在局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试点,时机成熟后在一定区域内推广。分阶段、分步骤解决设计模数化和材料部品化,逐步形成适应本省特点的预制装配式住宅体系,并结合实际,稳步提高单体建筑预制装配化率。

2.面上推动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在推动保障房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同时,要结合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等不同类型住房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结构形式,分类推进建筑工业化。政府推动的大型居住社区和保障性住房要率先采用装配式住宅,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注重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把各种要素引导到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3.加强推进成套技术集成应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涉及到建筑构配件的模数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规范化运输和建筑现场的标准化装配等各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也是一个产业链的整合过程,缺了任何一环都行不通。一是加快围护结构、厨卫、装修等部品体系的建立。注重防水构造、抗震性能及材料的研究,加快形成相关的设计、验收标准以及图集、工法,加快开发应用相关设计分析软件。二是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应实施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鼓励其他保障性住房实施住宅全装修。三是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以适合预制装配整体式住宅的外遮阳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积极推广绿色建筑。

篇5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紧紧抓住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速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不断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体呈现出增长快、规模大、效益好的良好趋势。一是工业体系日益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相发展;工业布局从无到有,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矿业和乳业已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坚定不移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优势资源为纽带,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吸引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大大加快了全市工业化建设进程。三是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坚持把矿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对优势矿种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对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等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来看,××市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在逐年加大。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解决。一是工业基础仍然薄弱。2008年,全市二产比重占gdp的

21%,工业比重占二产的

75%,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15.4%,还远远落后于疆内发展较快的县(市),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轻重产业发展不平衡。2008年,以矿业为主的重工业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89.4%,而轻工业比重不足12%,可以说,我市轻重工业发展比重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深度加工层次低。我市工业化发展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要途径,但由于技术、投入等原因,深加工项目仅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延伸和扩张,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无法产生最大的效益,极大地迟滞和延缓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四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从目前来看,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结构单一。同时因资金、技术所限,多数企业采富弃贫,回采率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五是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目前,我市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存度较高,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征。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处于偏低水平,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保护好环境的责任尤为重大。

在清醒地认识到差距与不足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市加快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市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点,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热潮。××市资源禀赋明显,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40余种,可开发利用的就有24种,其中尤以铁、铅、锌、黄金等矿产储量丰富,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内将是××市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是以矿业勘探开发为重点的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们已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矿山企业技改扩能不断加快,同时,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矿业深加工,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后盾和现实基础。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全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的现实条件。一产方面,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长。三产方面,在旅游业的拉动下,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宾馆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为工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国家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项目已列入计划,必将对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启动期,拥有着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勇于争先,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就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三、××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矿产、旅游等优势产业;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推进××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包括人的发展的整个过程。就经济发展而言,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强调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强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强调让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特点无一不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因此,从本质讲,新型工业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业化。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确保新型工业化建设不走弯路,必须统一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来说,资源优势是××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步伐越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是要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是我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最具吸引力和潜力的方面,短短几年时间,××宏泰、福建天宝、山东招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我市矿业发展,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从目前情况看,矿业将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最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首先,要加大地勘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将××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公益性地勘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与技术先进的地勘队伍和企业合作,尽快将矿产资源的家底摸清搞准,为我市今后矿产资源的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促进成果转换。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深层次加工利用则是无限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增值了就是增产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节约了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分散采选、集中加工的要求,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支持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和风险勘探项目。根据资源分布情况,以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为突破口,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合理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市场流向,变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为市场调控优势,结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输出的局面。同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资源转换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奶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良种奶牛养殖,努力提高农牧民致富增收能力。目前,全市良种牛饲养量达7.1万头,其中优质奶牛3万头,奶业拉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继续借助奶业发展的“龙头”效应,加大对××光明、阿尔曼乳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乳品企业发展下游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促乳品产业链延伸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同时,紧紧抓住地区设立农牧产品加工发展基金的有利时机,立足丰富的农牧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种养、高效加工”的要求,大力发展牛羊肉、奶制品、马铃薯、冷水鱼、油料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附加值高、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和重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兄弟县(市)近几年工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来看,引进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做强我市优势产业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产业,像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都需要建选厂、冶炼厂,而这些工程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仅靠我们自身的积累和实力来搞,只能是“鸭行鹅步”,坐失发展机遇,客观上需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做大做强优势资源产业。另一方面,引进了大企业大集团,也就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核心技术、管理理念和营销网络以及人才队伍,也就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竞争力。2007年,我国第一钢铁巨头宝钢集团注入30亿元对八钢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八钢集团资产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到2008年产钢能力达到了600万吨,对自治区钢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沿海内地发达省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明显加快,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思路更开阔一些,把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的与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联姻,全力提升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后来居上。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市地处偏远,远离消费大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甚至就连具备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也十分缺乏,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矿产资源,如果资源量得不到保证,大企业大集团是不可能落地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切实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以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步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进驻创造条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市的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国家的扶持和战略投入外,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整合资源和产业,加快要素集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投资硬环境。借助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新动向,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工业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工业优先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对重点产业的合理引导,土地、电力、水资源的配置优先向工业倾斜,加快保障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在这里强调一下电力和矿山道路建设问题。电力既是能源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可以说,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缺电问题,去年经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北屯—××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电力总公司评审,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矿山道路建设上,在积极鼓励矿山企业自身投入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地区筹建矿山资源路的有利时机,做好我市资源路建设项目筹划、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为矿业的大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我们一定要从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资源节约和综合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一是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属××的丰水区,市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能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但这仅仅是开始。目前,我市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我们的水能开发利用工作也才刚刚起步。我市境内的河流基本上都发源于高山,梯级开发潜力巨大,加快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步伐,对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在起,对凡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河流,我们都要好好规划,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资本、企业参与梯级电站建设,科学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能资源潜力。二是矿产资源节约在我市同样大有文章可作。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否则将会做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这些年,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滥采乱挖,低水平开发,浪费资源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某些富有矿产资源的开采中,采厚弃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从开采加工环节从严抓起,逐步关停那些回采率达不到要求,严重破坏资源的小矿山、小企业。同时,要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等各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和制止无计划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矿产资源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到科学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篇6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紧紧抓住中央赋予新疆的特殊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速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不断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体呈现出增长快、规模大、效益好的良好趋势。一是工业体系日益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相发展;工业布局从无到有,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矿业和乳业已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坚定不移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优势资源为纽带,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吸引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大大加快了全市工业化建设进程。三是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坚持把矿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对优势矿种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对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等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来看,__市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__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在逐年加大。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解决。一是工业基础仍然薄弱。20__年,全市二产比重占gdp的 21%,工业比重占二产的 75%,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15.4%,还远远落后于疆内发展较快的县(市),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轻重产业发展不平衡。20__年,以矿业为主的重工业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89.4%,而轻工业比重不足12%,可以说,我市轻重工业发展比重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深度加工层次低。我市工业化发展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要途径,但由于技术、投入等原因,深加工项目仅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延伸和扩张,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无法产生最大的效益,极大地迟滞和延缓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四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从目前来看,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结构单一。同时因资金、技术所限,多数企业采富弃贫,回采率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五是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目前,我市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存度较高,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征。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处于偏低水平,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保护好环境的责任尤为重大。

在清醒地认识到差距与不足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市加快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对新疆>!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长。三产方面,在旅游业的拉动下,

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宾馆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为工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国家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项目已列入计划,必将对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启动期,拥有着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勇于争先,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就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三、__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矿产、旅游等优势产业;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推进__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包括人的发展的整个过程。就经济发展而言,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强调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强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强调让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特点无一不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因此,从本质讲,新型工业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业化。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确保新型工业化建设不走弯路,必须统一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来说,资源优势是__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步伐越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是要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是我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最具吸引力和潜力的方面,短短几年时间,新疆宏泰、福建天宝、山东招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我市矿业发展,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从目前情况看,矿业将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最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首先,要加大地勘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将新疆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公益性地勘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与技术先进的地勘队伍和企业合作,尽快将矿产资源的家底摸清搞准,为我市今后矿产资源的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促进成果转换。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深层次加工利用则是无限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增值了就是增产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节约了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分散采选、集中加工的要求,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支持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和风险勘探项目。根据资源分布情况,以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为突破口,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合理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市场流向,变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为市场调控优势,结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输出的局面。同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资源转换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奶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良种奶牛养殖,努力提高农牧民致富增收能力。目前,全市良种牛饲养量达7.1万头,其中优质奶牛3万头,奶业拉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继续借助奶业发展的“龙头”效应,加大对__光明、阿尔曼乳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乳品企业发展下游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促乳品产业链延伸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同时,紧紧抓住地区设立农牧产品加工发展基金的有利时机,立足丰富的农牧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种养、高效加工”的要求,大力发展牛羊肉、奶制品、马铃薯、冷水鱼、油料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附加值高、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和重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兄弟县(市)近几年工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来看,引进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做强我市优势产业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产业,像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都需要建选厂、冶炼厂,而这些工程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仅靠我们自身的积累和实力来搞,只能是“鸭行鹅步”,坐失发展机遇,客观上需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做大做强优势资源产业。另一方面,引进了大企业大集团,也就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核心技术、管理理念和营销网络以及人才队伍,也就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竞争力。20__年,我国第一钢铁巨头宝钢集团注入30亿元对八钢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八钢集团资产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到20__年产钢能力达到了600万吨,对自治区钢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沿海内地发达省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明显加快,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思路更开阔一些,把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的与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联姻,全力提升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后来居上。实事求是的讲,我们__市地处偏远,远离消费大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甚至就连具备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也十分缺乏,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矿产资源,如果资源量得不到保证,大企业大集团是不可能落地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切实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以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步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进驻创造条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__市的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国家的扶持和战略投入外,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整合资源和产业,加快要素集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投资硬环境。借助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新动向,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工业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工业优先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对重点产业的合理引导,土地、电力、水资源的配置优先向工业倾斜,加快保障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在这里强调一下电力和矿山道路建设问题。电力既是能源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可以说,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缺电问题,去年经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北屯—__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电力总公司评审,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矿山道路建设上,在积极鼓励矿山企业自身投入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地区筹建矿山资源路的有利时机,做好我市资源路建设项目筹划、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为矿业的大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我们一定要从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资源节约和综合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一是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__市属新疆的丰水区,市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能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但这仅仅是开始。目前,我市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我们的水能开发利用工作也才刚刚起步。我市境内的河流基本上都发源于高山,梯级开发潜力巨大,加快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步伐,对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在起,对凡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河流,我们都要好好规划,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资本、企业参与梯级电站建设,科学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能资源潜力。二是矿产资源节约在我市同样大有文章可作。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否则将会做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这些年,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滥采乱挖,低水平开发,浪费资源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某些富有矿产资源的开采中,采厚弃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从开采加工环节从严抓起,逐步关停那些回采率达不到要求,严重破坏资源的小矿山、小企业。同时,要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等各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和制止无计划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矿产资源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到科学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篇7

二是技术进步显著加快。“十五”以来,坚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有机结合,实现速度、效益、后劲相统一。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十五”是全市技改投入增幅最高、总量最大的时期。“十五”共计投入442亿元,是“九五”投入的3倍,年均增幅29.8%,预计2005年全市工业投入可达150亿元,是2000年的3.68倍。近两年投资超千万元以上项目数连续翻番,2003年为l50个,2004年为300个,2005年达到600个。“十五”期间,在工业投入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市技改投入在2004年突破100亿元;全市工业发展史上最大的项目――淮钢集团投资12亿元的“十五”技改工程2004年竣工投产;县区最大的工业项目――涟水锦纶化纤公司投资2.17亿元锦纶帘子布项目2005年投入生产;投资7亿元的全国单套最大的联碱装置建成投产;另外,全市共实施国债技改项目7个,“双高一优”项目5个。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十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500多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率达16%,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25%。淮钢集团企业技术中心、安邦电化企业技术中心、淮化集团企业技术中心等7个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评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30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安邦电化氯系列阻燃剂、清江石化特种溶剂油等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企业的主要装备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淮钢集团自主开发的铁水热装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士力帝益药业抗脑胶质瘤新药、淮钢转炉特殊钢生产线关键技术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700万元。

三是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3亿美元,引进内资100多亿元,建成了韩泰轮胎48万条全钢子午胎、华尔润化工30万吨纯碱、大洋化工20万吨元明粉、源通制帽生产线等项目。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淮安经济开发区和8个县(区)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70多万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45亿元,已开发面积62.87平方公里,竣工工业项目900多个。预计2005年淮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30亿元。淮安经济开发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6亿元,已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有369个项目竣工投产,2005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盱眙县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92亿元,已开发面积14.7亿元,累计竣工工业项目209项,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工业品出口增长较快。全市列统工业出货值达35亿元,纺织、机电产品继续保持较好出口态势,轮胎、精细化工产品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是改制改组稳步推进。“十五”是淮安市改革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阶段。在国有资产运营、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等各个层面,市县联动,全面推进。建立了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制。将国有资产按类别划归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形成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控股公司、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的三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2002年完成了机电、纺织、化工、轻工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组建工作,为国有资产的高效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继续推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努力推进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四到位一保障”为标准,全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国有集体资本从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赖,理顺职工的劳动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企业和职工走向市场;通过国有、集体资本一次性退出,依法理顺劳动关系,让职工走向市场。到2005年底,全市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累计达95%以上,金湖、洪泽、清河、清浦等县区已基本完成了企业改制。

通过改革,激发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增强了发展活力。淮钢、安邦电化等企业改制后,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发展速度快、后劲足。清江电机在改制后,引入美的集团控股投资,增强了企业实力,落实了投资项目,为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在对清江化肥厂实施破产后,引入外来投资,盘活存量资产,投资近7亿元,新上30万吨纯碱装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是县区工业得到提升。“十五”期间,以县区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工业投入总量,加快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十五”8个县区共完成工业投入近300亿元,建成投资超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00多个。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各县区都初步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金湖县依托金石集团,大力发展石油机械产业,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盱眙县通过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集群,轴承、凹土加工和电器产品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涟水县建成了锦纶化纤帘子布、鸿鹄化纤公司3万吨差别化纤维以及锦惠化纤等一批化纤企业,形成了产业竞争优势。另外,淮阴区、洪泽县、楚州区以岩盐资源为依托,盐制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确立了淮安盐化工在华东地区的市场地位。涟水县、淮阴区、洪泽县大力发展木材产业,使全市中、高密度纤维板、多层板的加工规模得到提高,各类板材总能力超过l00万立方,发展前景良好。

今后五年,是淮安加快振兴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关键的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抓住当前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引进一批与我市现有产业相近的项目,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力度,按照集约化发展思路,加快提升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食品、医药、建材等新兴支柱产业,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培植重点骨干企业。实施培育规模企业“3311”计划,即“十一五”期间,培植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300户,超10亿元的企业30户,超50亿元的企业10户,超100亿元的企业1-2户,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使之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中坚。

――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应用先进使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档次和产品附加植,增强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以“一站两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

篇8

关键词:广西 新型工业化道路 人力资本 在职培训

刚刚审议通过的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后规划将更多地关注GDP增长结构而不是增长率。无工不富,广西很多市县纷纷提出“工业立市/县”的发展战略,开始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转移的不仅仅是产业,还有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广西必须走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增长模式的新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雄厚的人力资本为支撑力量。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区域竞争优势理论,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和培训、劳动力流动和迁徙、劳动力的健康等,其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积累途径。

广西企业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方面

1.认识不足,曲解了在职培训的风险和收益。在调查中发现,企业规模大小与对培训的认识有重要的不同。2009年广西共有198所大型企业,400所中型企业,2557所小型企业。一般大中型企业都能对企业在职培训持正确的认识,将其视为企业人力资本积累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法。但小企业往往由于其管理者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认为培训是“耗时”、“耗金”、“不经济、不划算”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亏本买卖”。即使对员工进行了相关技能培训但由于小企业劳动者流动性太强而使企业蒙受损失。为减少损失,企业一般倾向于在招聘中接收有工作经验的劳动者。

2.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培训效果反馈机制,培训成果难转化。完整有效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培训效果评估。调查中发现,大企业每年都有职工培训经费,会定期邀请企业内部高层主管领导或者聘请在职培训师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内容培训,以授课为主要形式,形式较为单一。培训基本上能覆盖各级员工。小企业的员工培训一般是要求员工干中学,以老师傅带新徒弟方式(学徒制)进行,虽然知识技能可以迅速传承下来,但由于与外企业缺乏沟通交流,缺乏思想碰撞,技能老化的较快,阻碍了企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小企业也缺乏系统的培训规划,培训的随意性较强。此外培训的效果不能及时评估,也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使得美好的培训设想往往流于形式,对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明显,培训效果不佳。

3.培训投资不足。国外大公司培训费用支出占他们销售额的1%到3%左右,最高的占7%,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培训经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我国企业即使是那些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如IT、家电行业培训费用能够占到销售额的2%左右。2009年广西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为1.4%,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1.5%)。

(二)员工方面

培训收益不显著、缺乏培训热情。培训期间,员工必须将部分精力转移到培训方面,这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培训期间员工工资水平一般低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工资水平。而在培训期满后,员工即使提高了技能等级,工作岗位和工资水平并不能快速体现人力资本投资给个人带来的收益,往往是受训员工从哪个岗位来还要回到哪个岗位去,工资水平只是恢复到未培训前的状态。培训中付出成本的不仅仅是企业,受训员工也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体力和时间。任何投资都要追求回报,如果员工投资收益不明显,一方面会消极对待培训,另一方面在培训期结束后选择用脚投票―自动离职。

自身文化素质低,短期培训效果不佳。2009年广西工业企业新招工102678名,其中从农村招工53305人,占总招工人数比重为52%,从城镇招工20365人,占总招工人数的比重为20%;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共15096人,占总招工比重为15%,农民工占了绝对比重。这其中,初中文化的农民工占49.1%,小学文化和高中文化的分别占22.0%和13.7%。接受过中专(技校/职高)和大专教育的已经分别占6.7%和3.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占比例超过7成。较低的文化素质影响了工人的接受能力、削弱了培训效果。

(三)政府方面

从微观层面上看,在职培训的收益主体主要是企业和受训人员,培训活动一般由企业主导,企业和个人双方各自承担部分培训成本。从宏观方面来看,社会也是受益人。企业通过在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企业获得丰厚利润的同时政府也能获得相应的税收从而使得社会收益,因此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在职培训市场需规范。广西的在职培训市场由于进入门槛低,培训师队伍鱼龙混杂、培训师素质良莠不齐。目前广西持证的培训师约有700多名,培训师身份背景复杂,一部分来自专业培训机构,一部分来自政府或高校的培训中心,为谋高额利润,区外一些培训机构也趋之若鹜,培训费用不菲,有的培训师一天收费高达数万元。由于对培训师市场缺乏规范管理,培训机构间的恶性竞争引致市场混乱无序。

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在职培训引导和激励。广西工业企业构成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对比重,约为94%。而这些企业往往缺乏长远战略眼光,顾及眼前短期利益,不舍得投资,不舍得付出,以节约成本的错误观念去节约培训费用。如果任由这种观念蔓延,广西仍将重蹈旧的工业化道路覆辙:人力资本弱―创新不足―竞争力低下―产业链低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继续延续区域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鉴于企业在职培训收益具有强大的外溢效应,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激励方法给企业培训注入强心剂。虽然地方政府已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多是将职业培训的重心定位于两个群体:一是最困难就业群体的技能培训;二是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培养,基本未涉及在职职工的培训问题,培训覆盖面过窄。

建立以企业为主导、以政府为推手、个人联动的企业培训体系

(一)理顺成本与收益并明确企业、员工与政府的责任

培训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给企业创造的利润远远高于培训成本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所以企业是在职培训的主要受益人,企业在员工培训中应居主导地位。受训员工由于在培训中也付出了劳动,并忍受了培训期间的低报酬,理应于培训结束后在岗位、工资上体现培训的收益。政府作为间接受益人,也应承担引导、激励工业企业、规范培训市场的责任。

(二)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首先要进行情况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需求从而设置培训目标。培训目标必须满足培训需要并选择适当的培训设计,然后付诸实施。实施完毕及时进行培训评估,比较与培训需要的差距、衡量培训效果如何,并在此后的系列培训中予以查漏补缺、规避问题再次发生。此图中培训评估意义重大,因为科学的评估才能帮助企业识别培训的效果如何,并予以及时修正,同时企业在进行培训目标设计时应将培训评估作为重要的内容。

(三)以企业在职培训为支点小政府撬动大工业

北部湾建设、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无疑给广西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会,如果延续传统的发展思路根本无法实现跨越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也是奢谈,广西将永远是雁阵式发展序列的那只尾雁。随着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广西经济的外向型将更加显著,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出国门开展国际贸易,广西工业企业竞争环境会更加复杂。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广西工业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在职培训为突破口:通过政府为企业注入的强心针,以外部力量激励为手段,激发企业在职培训动力,增加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广西工业竞争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以图1为例,文章勾勒了一幅政策激励框架图如图2。

1.规范广西职业培训市场。针对鱼龙混杂的广西培训市场,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规则去规范。首先要对企业资质予以辨别,没有培训资格的企业予以退出;其次对培训师的资格严格审核,并实施年审制,不合格者不准上岗;最后要对培训收费予以一定的监管,禁止漫天要价,或者恶性削价竞争。

2.政府组织培训机构开展对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广西中小企业比重大、规模小,对于组织员工培训的需求非常弱。即使有培训需求,在选择培训方式、制定培训方案方面也常常走弯路,常常是钱没少花,效果却不明显。地方政府可出资请专业培训机构对经营者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为制定科学的培训体系提供支持。

3.对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予以培训补贴、税收减免,激发企业培训动力。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源。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往往是在生产上占优势、产业贡献率高的行业。广西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少,不可能对所有工业企业都实施税收优惠,可以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掀起区域内在职培训风潮。

4.对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补贴。对高级人才给予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奖励和补贴。针对不同层次的高级人才设立不同奖项,以政府名义颁发奖金或补贴,在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照顾。

5.设置常规性职工技能大赛。韩国的工业发展迅速,职工素质提高快,其中就得益于常设的职工技能大赛。参照别国经验,广西在全区范围内也可设置常规性技能比赛:一要规范程序。从举办时间、选手资格审核、报名选拔、竞赛工种确定、命题、赛场选定、竞赛日程、评判规则及标准、表彰奖励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程序,使技能竞赛工作顺利开展。二要完善制度。常年开展竞赛活动,并辅以政府法规敦促企业参与竞赛。三要科学组织。开展工种分析,对比赛命题和检验提供科学标准。四要奖励到位。可设置多重奖项,重奖获得名次人员,如领导会见、颁发奖金、提供学习和就业机会。五要资金扶持。国家和企业提供职业技能竞赛的全部费用,保障竞赛顺利开展。六要宣传到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在重要媒体杂志上报道竞赛实况,唤醒社会对比赛的重视和热情。

6.简化职业技能鉴定程序,降低技能评定成本。职业技能评定程序一般较为复杂,技能评定的成本太高,且信息获取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员工往往由于不知悉技能评定的相关文件要求从而影响了技能评定。评定条件繁杂,员工理解起来有歧义、有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一是要在费用上给予适当减免或补贴,二是要求扩大宣传力度,沟通技能评定部门与员工之间的信息通道。

参考文献:

1.于桂兰,魏海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广西统计局. 2009年广西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篇9

——产业项目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2015-2017年,每年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以上(其中竣工8个),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鼓舞士气,凝聚合力。

——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实现新的突破。筛选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融资、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落实各项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各类研发机构,重点支持投资8000万元的冀春二甲醚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以四星玻璃、福林电路板等企业为重点,筛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行扶持,实施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

篇10

一、搞好大项目培植,做大做强重点企业

一是膨胀规模。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规模以上企业扩张的发展思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直接融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推进企业规模低成本、裂变式扩张。重点分三个梯队推进:

第一梯队,培植10家“旗舰”企业,使大者更强。重点扶持海尔冰箱、海信空调、青啤三公司、碱业化肥等10大企业膨胀规模、提高效益、做大做强。对10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土地使用、税费收取、优惠政策、资金协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议,到20__年1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6家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1-6月份,除淄柴博洋外,9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2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特别是光明轮胎和宏泰铜业2家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光明轮胎销售收入增幅高达153.2,利税增幅53.4;宏泰铜业销售收入增幅81.8,利税增幅113.8。宏泰铜业目前铜管产量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吸引加拿大客商投资1000万美元,总投资3亿元,扩大出口铜管规模。目前,26000平方米厂房正在建设,10月份竣工投产。投产后,可年产铜管8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第二梯队,培植50家“双倍增”骨干企业,实现“规模扩倍、效益增倍”。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组织领导、优惠政策、土地利用等方面全力扶持,充分发挥骨干企业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1-5月份,49家骨干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分别增长28.2、32.6、13.7,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1.6、51.9、44.5。

第三梯队,培植330家规模以上成长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紧张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从土地、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企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53.9;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税8.3亿元,同比增长54.1,三项指标增幅均超过50。

二是创新技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抓好海尔车载冰箱、海信空调实验室改造、碱业化肥精细化工等15项技术创新项目。1-5月份,全市共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11项、***市科技项目13项,其中2项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6项列入***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技术创新项目26项,申报***市技术中心4家。全市14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41.1亿元、销售收入30.6亿元、利税9308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6.4、23、11.2。

三是培育品牌。大力发展品牌经济,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行重点培植,催生一批品牌产品和名牌企业。1-5月份,已申报了5家企业的5种产品争创省名牌产品,正在组织4家企业申报***市名牌产品;新申报省著名商标2家,正在申报***市著名商标5家。文秘站版权所有

二、抓好大项目引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坚持把招引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和关键,始终紧紧抓住不放松,大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面向知名企业招引大项目。积极把握全球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资本转移带来的机遇,突出招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在招商方向上,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字号企业、绩优上市公司、山东100强、***“十大集团”、“十强企业”。在招商地域上,对外主攻韩国、日本和港台地区,开拓欧美;对内主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招商策略上,认真分析国内外大企业投资趋势,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精心包装项目,实施定向招商。1-5月份,由市级领导牵头,先后拜访了世界500强驻京、驻沪机构(办事处)和日本、韩国等500强企业以及中粮、中农发、中材科工等国内500强企业60多家。目前,世界500强项目韩国现代金属(3000万美元)、日本三菱食品(3000万美元)、住友食品(1000万美元)近期签约;“国”字号企业,投资2.5亿元的中农发淄柴博洋柴油机项目8月份投产,投资5亿元的中材科工集团水泥项目正在完善项目建议书,投资3亿元的中粮集团花生加工项目正在完善项目承接方案;“青”字号大项目,投资10亿元的海信空调二期工程、11.2亿元的碱业工业园等12个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全市过亿元的在谈内资项目18个,总投资42.5亿元;在建项目7个,总投资12.5亿元,投资3亿元的雅坤陶瓷和投资1.35亿元的宜美木业9月份投产、投资1.5亿元的东森家纺10月份投产;7月底前拟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5亿元;新投产项目2个,总投资2.9亿元。过千万美元的在谈外资项目25个,总投资4.5亿美元,投资6000万美元的加拿大秸秆发电项目5月31日签约,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规划定点、勘察设计;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2.4亿美元,投资1057万美元的金龙包装厂房已竣工,投资1200万美元的邦德纺织一期7400平方米厂房 投入使用、二期20__0平方米厂房正在安装钢结构;拟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1.4亿美元;新投产项目5个,总投资7470万美元。

二是围绕产业集群招引大项目。以***支持**建设***电子家电、汽车配件、出口食品、橡胶化工、机械铸造、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为契机,细化产业重点,突出产业优势,围绕家电电子、机械铸造、汽车配件、橡胶化工、食品加工五大产业,发挥**制造业基础实、后劲足、吸引力大的优势,强化中下游企业招商,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配套产业专业化,提升五大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1-5月份,新引进电子家电项目25个,投资1000万美元的宏辉磁文秘站版权所有电7月份开工建设,投资1120万美元的中莹电子10月份投产,投资20__万美元的tdk电子进入试生产,投资1500万美元的诚汶电子已投产。新引进机械铸造项目84个,投资2亿元的开拓集团机械加工7月初开工,投资1亿元的海汇机械7月底开工。新引进汽车配件项目16个,投资20__万美元的机械已签约,投资1000万美元的裕信汽车配件10月份投产。新引进橡胶化工项目21个,投资1000万美元的速力达橡胶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投资1.1亿元的光明轮胎热电联供11月份投产。新引进食品加工项目112个,投资2970万美元的三统万福6月7日投产。

三是利用现有企业招引大项目。引导企业主动出击,增强与国际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结洋亲”的胆略和气魄,加快由单纯的贸易合作关系转向以资产和市场为纽带的战略伙伴关系,自觉融入到世界跨国公司的产业分工体系中求生存、求发展,构筑企业招商引资的新平台。海信空调发挥全国最大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的优势,引进了开拓集团机械项目,3个配套项目近期也将签约。三莹电子年产铝基电容器60亿只,产量世界第一,先后引进了三新电子、诚汶电子等7家配套企业,并大力吸引总部投资,力争用三年时间再造一个同样规模的新三莹。北苑家俱引进加拿大环球林产公司投资500万美元,合资建设英特沃木业项目,7月底将投产。即将竣工投产的淄柴博洋柴油机项目已引进配套项目3个,总投资1.8亿元,在谈配套项目5个。随着配套企业的跟进,环环咬合其产业链条,将带动**整个机械制造产业的腾飞。

三、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大项目集聚“洼地”

一是大力优化服务环境。积极推进三大机制,下大气力做好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投产后的服务,真正让投资者满意。1、政策导引机制。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培植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三年行动纲要及年度操作性计划》等一系列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特别对培植和招引大项目制定了具体详细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招引和培植大项目。2、服务保障机制。围绕具体项目抓环境建设,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减少内部运转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按照“有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大企业提供日益完善的“直通车”服务;成立新型工业化工作委员会,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明确了14家企业由市级领导帮包,帮助企业加快发展。3、协调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市长、副市长等组成的大项目综合协调小组,协调重大项目的签约、开工和投产,定期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对外资过千万美元和内资过亿元的大项目逐一落实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篇11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思想工作方法,促使员工形成个人内心信念并贯穿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使之转化为企业建设力量,更好的为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做久服务,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做贡献。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容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在发展、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也有所不同。作为 党的最基层组织要把握不同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容,不断变换、调整工作方法,使之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主要是转化为生产经营的动力。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其工作中心就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一切服务、随从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容易形成疲劳,应不断创新,要有新路子、新方法,灵活多样的开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老是重复在会议上,应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开展。诸如文体、知识竞赛、技能竞赛、旅游渡假、民主生活会、评比等形式结合生产经营开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之有生命力,才能使之转化为生产建设力量。

二、 企业文化内容与新型文化建设

我们说文化就是习惯,是人们由始以久的形成共识并自觉遵守的习惯。反映在人的意识、行动及器物层上。企业文化就是反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习惯,包括经营理念、生产方法、规章制度、工作方法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一切内容。良好的文化反映企业水平、发展潜力,触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对企业改革、建设、和谐发展、永续经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决定着企业命运,因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重要工作内容、追求的目标。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更新文化内容,使之符合企业特点、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才能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确保企业生机。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环境等的改变而改变,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能形成有用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触动形成后劲。人的意识、行动阻碍或推动企业发展,故应不断适时更新,以科学的态度建设新型企业文化,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按客观规律进行,达到好、强、大、久。才能真正落实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关注民生、实现小康目标。

三、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篇12

1 前言

建筑企业信息化是当代建筑管理中最具有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化建设水平代表着公司集约型管理的水平,标志着公司管理现代化的程度,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建筑企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建筑企业经营及管理中的应用和服务范围,提高行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建筑企业信息化总体建设应用水平不高,特别是中小型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几乎还停留在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处理阶段,表现为:不重视信息化标准规范,基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还有很大差距,企业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效果不好,项目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困难重重,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普遍存在。为提升行业的管理水平,引导建筑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大力推广信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2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由于中小建筑企业的分散性、非标准性、工人的流动性,给规范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困难。建筑工地分散在不同的城市,项目部往往脱离公司的管辖,工程建设过程中推广现代化技术比较困难。缺乏信息化的调配,传统项目与劳务公司相结合,使工人经常处于半停工状态。建筑公司总部和个项目部之间没有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所以总部和项目之间信息不对称,使总部不能及时获得分散各地项目的全面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致使建筑企业的决策机制僵化、反馈速度慢。

一部分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较差,给计算机使用、联网使用造成困难,因此,中小建筑企业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行信息化的条件。

通常中小型建筑企业以低成本的方式来实现管控,管理效果较差,而那些管理相对松散、粗放型、以包代管的建筑施工企业,总部没有实施管控的压力,而项目部却有逃避监管的动力,其实施信息化较为困难。

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一直比较低,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实施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战略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工程结合起来,实现工程信息资源的共享。

目前,全国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约占总数的15.79%,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及资金投入与国外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信息化特点主要为:1、总体投入和应用水平不高; 2、缺乏信息化人才;3、对信息化风险认识不足;4、没有掌握信息化发展规律;5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式选择不当;6信息化建设方法急需改进; 7、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信息化效益; 8、信息化建设是短期行为; 9、缺乏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 10、缺乏统一标准规范。

3 信息化实施管理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建筑企业信息化由于认识不够深入,没有统一的办公平台。

建筑施工企业开始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进程,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对于施工企业运营而言,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而许多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却相对工程进度来说落后很多,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到人员调配、项目进度、物料采购这些事关成本的关键环节很难实时体现成本管理的价值,在需要进行“价格决策”的环节,无法依靠掌控成本管理进程做出合理的决策,往往靠经验来定,从而无法科学的部署企业资源来提高企业利润。

因此,在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围绕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项目管理,对合同、生产、物资、机械、劳务、专业分包、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竣工、风险和项目验收和考核实现信息化管理,达到企业流程的标准化、规划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对策

1)局域网建设。针对某个企业、某个具体工程设立,包括企业管理体系、工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等,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管理、生产的高效运转。围绕企业目标和组织的管理,采用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组织岗位、制度、考核、知识实施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加强企业间协作,建立电子商务、协同办公、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支持企业间的高效协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在专业业务管理上,建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等信息系统,支持各业务系统的专业管理,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2)坚持分步实施原则。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不能搞运动式推广,管理是没有止境的,是持续改进的,信息化的过程同样是循序渐进的,企业完成阶段性信息化的建设必定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坚持分步实施,保证前进一步达标一步,扎扎实实、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是我们走的更长远、更深入。

3)重点突出,狠抓核心业务应用。核心业务指与成本管理相关各项工作内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成本管理,这一部分的成功应用是系统成功应用的最重要标志,应当扎实做好包括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编制与输入、各类成本业务数据的按成本挂接科目划分、按规定数据标准、按规定期限的生成与录入,最终呈现成本分析的结果,实现与财务系统管理的有效对接。系统成本管理不应用或应用不到位,我们可以判定应用失败。

4)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录入。住总集团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所以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务必保证经营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录入,真实数据才会真正让我们掌握经营管理过程中隐含的、暴露出的经营风险,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系统应用价值。

5)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激励机制。信息化的推进与企业业务管理一样,同样需要制度保证,所以我们在企业层面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建立应用手册,规范权限管理,落实具体岗位工作责任,建立起项目应用水平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在完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端正认识,认识到信息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既要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迫切性,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相当长的建设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5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施工企业的运营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与共享,优化产业结构,促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通过先进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来提高办公效率,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将信息化系统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借助信息化手段规范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组织,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3)通过网络办公、远程政务、信息公开等,有利于一个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监管体系的形成,可提高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为公众、为企业的服务水平,并且信息化技术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项目班子个人能力的依赖,使得企业的统一标准能够在每一个项目都得到实现。

(4)建筑产业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建筑企业信息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6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