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21 09:26: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心理护理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护理措施

篇1

引言

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个常被人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看到“眼病”一词就给人一种顾虑、焦虑、恐惧的感觉[1]。有些人认为,眼病只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做一些详细检查就好,根本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但是事实证明,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人格特点和心理品质等都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1心理特点分析

1.1起病方式

1.1.1意外事件。如因为火灾、燃放鞭炮、车祸等意外事件造成的眼睛的损伤,因事件发生得太突然,患者往往会出现心理应付机制和理智突然丧失的心理特征[2]。1.1.2急性发病。这种发病方式往往让那些自以为无任何眼科问题的患者难以接受,易产生消极低落甚至是因无法接受事实而带来的轻生心理特征[3]。1.1.3慢性病情加重。如慢性青光眼和视神经急性发作的病人,长期患有眼病可能会慢慢地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爱挑剔、多疑、易激惹、敏感等心理特征[4]。

1.2年龄特点

1.2.1老年患者。影响老年患者心理特征的因素有很多,像与子女关系如何、个人财产的多少、有无伴侣及其是否健康、有无医疗待遇和其他经济来源等。如无经济收入的老人往往渴望子女的经济支持,但又怕给儿女带来负担,因此内心非常激烈,很难平静下来。1.2.2中年患者。这一阶段的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上面要赡养老的,下面要抚养小的,因此这一阶段的人患眼病后往往担心和顾虑特别多。1.2.3青年患者。青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往往是:活泼好动、感情脆弱、热爱生活等[5]。

1.3个体差异

1.3.1性别的差异。对于女生来讲,她们比较敏感、容易表现、脆弱,比较依恋家庭。因此她们在患病时往往需要被重视和关心,在一些打击面前容易失去自我[6]。1.3.2社会的文化差异。社会的文化保括多个方面,比如文化水平的高低、职业、经济条件的好坏等,这些因素的不同都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7]。如靠自己支付医药费的患者总是会担心自己经济情况甚至耽误治疗,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而且影响了自身的治疗效果。

2心理护理措施

2.1态度热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8]:(1)语言:在医生与患者之间,语言是其主要的交流方式。语言能够影响人的心理、人的健康,甚至是整个机体,是影响眼科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发挥出语言的积极作用,与患者说话时语气要热情和蔼,能够宽待和体贴病人,为病人着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病人要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耐心劝导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2)讲文明,有礼貌,要从神态、语调、仪表和举止上对患者的心理需要进行满足;对待老年患者要尊重有礼,对于心态不佳的青年患者要特别照顾。(3)工作态度一丝不苟:技术到位,能够面对不同反应的患者做出相应的护理工作,加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赖。所以医护人员神态、仪表应该关切、热情、果断、庄重、沉稳,操作时轻、快、准、稳,让病人放心。(4)除了要给病人在医院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首先,护士要有礼貌,对于医院的规章制定要让患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患者的基本生活要求要进行满足。其次,要经常对患者进行心理排解,要让他们相信护士,相信护士是真的会帮助他们恢复健康,从而达到互相信任的最佳医患关系。

2.2建立心理应付机制。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解释药物的反应及其会带来的效果,让患者事先有个心理准备;对于比较严重的情形,比如视力恢复的希望很小甚至是需要动摘眼球的手术,此时如果直接告诉患者实际病情肯定会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9]。所以在告知病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病情时要注意方法,让患者能够有接受现实的一个缓慢过程。

3结论

通过科学合理的情感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很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缓解了因患病带来了悲伤情感,抑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减少对健康恢复的不利影响[10]。心理护理使患者的心态由起伏逐渐平和,从抵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使治疗过程的进行更加顺利,增强了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在实际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心理护理不仅使得患者对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而且也加强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游玲,黄雪莲,许婷婷.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策略[J].微创医学,2016,11(4):649-650.

[2]吉莎莎.眼科手术后俯卧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2):2669-2670.

[3]郑绮华.局麻眼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86-87.

[4]米英囝.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30):220-221.

[5]陶凤萍,邬艳月,胡丽薇.围手术期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老年眼科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2):226-227.

[6]张平云.心理护理对改善眼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2,28(11):10-12.

[7]孟立芳,贾丽娟,张丽红.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眼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4):160-161.

[8]张黎.浅论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今日健康,2015,14(7):325.

篇2

热情接待患者,让他们有种到家的感觉,给患者做人院宣教。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知识、医院环境、责任护士、主治医生、主任、护士长以及一些有利于患者的规章制度及承诺。告知每种心脏病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邀请已治愈或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正在康复的患者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同时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手术医生和护士技术都是熟练的,对患者是有高度责任感的,特别要讲我们已做过同样手术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可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术前护理措施

了解患者的心态:由于患者来自家庭、社会、经济方面等的压力,表现出恐慌,心理比较脆弱,觉得自已是最不幸的人。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通过诚恳、友好、自然的交谈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应用疏导性语言使患者倾吐心中的苦闷和忧虑,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亲人的陪伴:加强患者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和交流,使患者从中得到鼓励和支持。

预防性心理指导:告诉患者手术是最佳的方案以及不做手术的危害性,手术之前应做那些准备,回ICU病房后怎样配合医生护士治疗等。全麻手术会带许多管道和各种心脏监护仪,是每个心脏病术后必须要做的,由于ICU气氛比较紧张,医疗设较复杂,与外界隔绝。患者要保持好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随着病情的恢复会陆续拔除。另外带呼吸机不能说话,告知患者可以用写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好好呼吸,配合ICU护士治疗护理,争取早日拔出气管插管。

术后护理措施

患者从ICU返回病区,护士要细致、周到、热情地迎接患者,给患者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并做好术后宣教。

环境干净整洁,床单整洁,集体就寝,统一管理主动巡视病房,与患者交流,使心理护理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上,而不是雇佣、恩赐的关系。要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神、态”去影响患者,学会控制情绪、以开朗乐观的情绪去感染人,给予不是亲人胜亲人的关爱。

适时减少护理刺激,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篇3

结果:影响足月妊娠产妇心理反应因素主要为疼痛耐受程度、了解分娩知识程度、婴儿性别期待程度、亲人陪伴程度,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合理措施能显著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反应。

结论:给予足月妊娠孕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

关键词:足月妊娠产妇心理反应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12-02

足月妊娠产妇经过漫长妊娠过程,难免心理情绪上会出现波动。临床护理实践发现认为产妇围产期的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分娩质量,导致产时出血量增加,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以及婴儿发育[1]。因此针对足月妊娠产妇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择2012年8月至2012年9月我院86例足月妊娠产妇,平均年龄(30.6±5.4)岁,其中初产妇62例,经产妇24例;城市户口59例,农村户口27例。排除标准:①既往无不良妊娠史和流产史;②无精神障碍;③无慢性身体疾病。

1.2研究方法。根据临床护理实践及查阅资料后,预先设计好问题,通过利用问卷调查、咨询交谈形式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2心理反应类型

2.1紧张烦躁心理。产妇从熟悉环境进入到陌生环境,加之产房的环境嘈杂、繁忙,产妇难免会出现紧张情绪。由于经常有同病房孕妇存在着难受、紧张表情,会导致某些产妇不能理解护士的工作,也无法更好的配合,同时会因为不满产程长而出现急躁情绪,甚至会产生激进行为[1]。

2.2焦虑抑郁心理。产妇对于胎儿发育情况、分娩疼痛的畏惧、分娩方式选择以及自身健康的担忧等问题上会因为了解程度不够而产生猜疑,进而焦躁不宁、顾虑重重等不良心理状态。由于害怕遇到态度不好、技术经验欠缺、责任心不强的医护人员而出现抑郁不安等表现[2]。

篇4

【关键词】 高血压;心理护理;护理对策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代谢失常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指导。

1 心理护理

1.1 心理指导

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让患者解除由疾病伴随而来的不愉快情绪和各种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2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尊敬患者、爱护患者、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作息时间。部分患者的隐私要保密、解除思想负担,使患者感觉到住院如在家里一样。视患者为亲人、朋友,从而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理解,对患者不论身份、文化水平、社会地位高低均应同等对待。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治疗成功的保证。

1.3 创造良好环境

病房舒适、环境幽雅,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恢复期患者病房可配电视或收音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

2 护理对策

2.1 积极治疗原发病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遵照医嘱合理服用降压药。定期测量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稍高水平。但不宜降的过快、过低。有高血脂或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调脂或降糖药物治疗。目前,降压药物的应用仍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因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发展较慢,需长期服药,因此,在服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2.2 保持良好心态、克服悲观失望的不良情绪

如果患者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大喜大怒等不良心理,会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改变急躁脾气,学会沉着冷静,自我控制情绪,不让各种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剧烈的情绪波动。总之,健康的心理对防止高血压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而平衡的情绪有助于维护血压稳定。

2.3 坚持锻炼

高血压患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而加重心脏负担,应开展适合自身活动的项目,如体操、太极拳、散步、慢跑等。根据患者的体力、病情、心功能情况量力而行,适当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4 合理饮食

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尤其芹菜、卷心菜、白菜等以及豆制品。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故饮食不宜太咸,尽量少吃咸菜、酱菜、咸鱼、咸肉等,大米含钠较面粉少,故吃米饭较面粉为佳。牛奶富含蛋白质,而胆固醇与钠盐含量并不多,可适当饮用。应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

2.5 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便秘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预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适量饮水,如出现便秘,应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以肠道,刺激肠蠕动,以利排便。上厕所应注意大便不宜过分用力,以免引起血压升高,病情加重,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必要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家属与之密切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孤独之情绪。护士应教会患者家属一些基本护理常识,以便科学地协助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