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3 06:2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学校对个体的思想道德行为训练
以理性作为支撑的道德认识才具有作用;如果离开了感性的道德体验,学校的德育活动将成为枯噪乏味的操练。康德认为道德的动机是出自于对道德法则的敬畏,而不是对于义务的爱好,道德是理念和动机均是来自先天的理性,个体所获得的道德教育是生活所获得。他认为道德教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当下生活,而是从过去的生活典范中获得。康德在道德教育目的上强调道德教育应与社会性统一,即把来自实践理性的道德律令的尊重和履行作为道德责任,即个人需做什么才能体现人格的道德价值,康德考虑的是现在和未来的需要。道德的教育目的在于强化实践理性,培养他人的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培养个人具义务知心和善良的道德人格。康德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注重利用道德观念及名人传记教材进行教学,以榜样和规则培养儿童的义务心,其中对于教材的选择上康德注重教材的逻辑性,目的是为了能增强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并通过宗教教育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在判断和解决道德问题上,康德思想以个人的良知天理作为判断的依据,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他反对利用奖惩的手段解决道德问题.主张以自然奖惩为宜,他认为若以奖赏行善,这将是属于道德的贿赂,会降低道德的尊严。
2.存在着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倾向校企合作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园,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就是要求学生作为企业员工参加企业实践。这样,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就明显减少了,学校往往会采用压缩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时间来补足专业课的学习。像语文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在低年级阶段完成,不能贯穿始终。同时,不管是在校内的实训课还是顶岗实习期,老师、师傅关注更多的是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存在着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倾向。
3.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成熟不稳定,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进入企业后,他们的身份关系发生了变化,企业会像对待员工一样对其严格要求。对此,有些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自己还没有毕业,就是个学生,不愿积极地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实践活动。这些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实习对自己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为实习与专业知识没有太大联系,在实践活动中不能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有时甚至会出现怠工旷工现象。
4.企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投入缺失由于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企业,脱离了熟悉的校园环境。在此期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企业的参与。但学校和企业是完全不同的社会机构,它们有各自的运行规律,也有各自的追求目标。学校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标,而企业则以追逐利润为主要目标。这就决定了企业不愿或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来解决学生产生的众多想法和矛盾,存在着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投入缺失的现象。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生产劳动、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就会产生许多想法,甚至是矛盾。学校虽然安排实习带队老师跟踪指导,但教师们却很难像在学校一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文化特别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重视员工的沟通协作能力,所以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高超的员工,更需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员工。但对于学校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行为,而忽视了沟通与协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1.加快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转型,提升队伍素质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熟悉企业的文化内涵,树立“育人为本,注重实效”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将“工”“学”有机融合,吸取先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中有价值的元素,融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将企业文化因素渗透在各个专业教学中。这种融合,解决了思想教育工作的空洞乏力,变“照本宣科”为“择需而教”;这种能力的转型,将会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加快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转型,提升了队伍素质。
2.丰富和创新学校德育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真实而直观的企业环境中学习与锻炼。德育工作者则可以通过学生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和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寓德育教育于各项形式样的活动当中,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完全改变以往课堂上理论说教、机械灌输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走出校园,使之不断社会化,具体化,企业化。
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真实地接触到企业的生产环境及其文化氛围,了解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了解到一个人的品德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就会自觉并发自内心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学生被分配到不同企业的不同岗位上,工作较为分散,管理难度明显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原班主任因为在校内还担任课程教学等原因,只能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来回跑,很多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管理质量显著下降,所以必须加强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进入企业后,尽量安排原班主任随学生进入企业。(2)要壮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数量,以适应校企合作下学校的发展。(3)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管理水平,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等。学校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老师能够结合学校与企业的文化来找到最有效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2.加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拓展思想德育教育内容技校道德教育的立足点是职业性和实践性,在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围绕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展开。在学生未进入企业实习之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切实有效地促进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可以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邀请企业人士、专家、优秀毕业生等到校进行讲座,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等,使学生了解企业相关状况、管理规范。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和学习,让学生耳濡目染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风气、企业氛围和企业舆论。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传授的职业道德理论与企业的要求是相融合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本职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完善工作机制,推行现代师徒制,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作用校企合作模式,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实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质养成、行为习惯管理等工作。所以必须构建全员育人体系,把学校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的相关制度结合起来,要建立校长和企业主管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组织实施,学生处、团委、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企业实习管理人员具体落实的联合管理机制,充分凝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在学生中推行现代师徒制,让学生在企业中找到自己新的“师傅”,在充分了解学生心声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共同育人,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4.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性格校企合作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在考察技能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和工作态度等职业道德元素。这也就要求中职学校要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主导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追求技精的同时,更要注重厚德。因此,学校在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时,可以模拟企业环境,通过创造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学生进行良好职业性格的塑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胸卡、校园网、宣传栏、指示牌、信封、稿纸以及文化墙、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寝室的标志都应力求精美有品位,并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和职业道德要求,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增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家庭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同。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家长由于自身教育素质的局限性等各种原因,未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错误价值观往往是青少年不良习惯形成的重要诱因,这就要求父母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1.2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仍然处在“摇摆不定”的阶段,他们在面对一些现象和问题时仍不能做出客观和恰当的评价和分析。而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本身存在着不良的癖好,如酗酒、赌博等行为习惯,甚至有些家长在子女面前毫不避讳,这些不良的行为举止被子女看在眼里,很容易效仿。
1.3家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家庭周边环境也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周边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家庭周边开设的娱乐场所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个别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逐渐变得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家长仅重视青少年智力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其道德素质的提高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学校和家庭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角度来评定学生,这就使得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仅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其道德等其他素质的培育和提高。青少年教育,只有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综合发展,才称得上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提高和发展,这种教育才算是合格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也不应忽视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地位。
2.2家庭中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当代青少年的物质生活状况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衣食无忧。这种生活状况下的学生追求的仅仅是对现有物质生活的享受和占有。但是在精神生活中,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一些新的优秀思想潮流毫无兴趣。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受社会的整体氛围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单纯重视青少年物质生活保障所致。在物质生活丰腴和浮夸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们已经不再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注重物质的占有和享受,不思奋斗,追求奢侈,嘲笑简朴等“去崇高化”的错误言行大行其道,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与家庭生活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及其满足有关。
2.3家长因自身素质的限制忽视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
家长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子女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部分家长未能及时跟上前进的步伐去提高充实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对子女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在家庭教育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3.1引导青少年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自觉性
部分家长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任务和责任,忽视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仅是家庭内部的私事,同时也是社会赋予家庭的职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增强广大家长为国育才的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理念,以保证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2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其教育子女的能力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我们要善于教育他们———这都需要才能和广博的生活知识。”在家庭教育实例中,很多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不注重了解子女成长的规律和内心需要,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力不从心。在对家庭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中,多数家长表达出其对于子女教育的困惑和担忧,时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家长与时俱进。家长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现状,采用正确且适当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教育目的。
3.3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由于其处于模仿性极强的阶段,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的举止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他人而来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言谈举止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为教育子女做出表率作用。这就要求家长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最佳的行为方式,通过明断是非的能力,以正面力量影响和教育子女,以德树人,以德树威。
3.4重点把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时,家长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他们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人的教育、习惯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抗挫折的教育。
3.4.1做人的教育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应试教育下,我们不能仅仅追求青少年文化课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对他们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无数实践和实例证明,仅仅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成绩而不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培养的青少年未必能在成长路上一帆风顺,如留日学生机场杀母案等实例,暴露了在家庭教育中忽视道德培养的恶果。在对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如家长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等做人教育会帮助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4.2习惯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数实例表明,成功人士均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注重对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培养。一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表达了其教育的难度和力不从心。结合子女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父母教育的及时有效。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如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为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埋下有利的伏笔,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会因此受益终身。而如果不重视早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今后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困难重重,同时也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4.3理想的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对未来充满向往的追求。崇高的理想犹如一盏前进路上的指明灯,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人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远大理想的树立不仅为青少年奋斗过程树立了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激发他们生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前进的动力,从而保障其健康成长。
3.4.4抗挫折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抗挫折教育也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他们多是在父母长辈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一些家长甚至为子女成长全程“买单”,使得子女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无能为力,不能自理,甚至采取消极的措施和手段处理问题。这就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培养青少年战胜挫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正确的心态,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困难,克服问题,以培养战胜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应培养青少年在战胜困难和挫折时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最后,应教育青少年在克服困难后及时作出总结和反思,以积累生活经验。
二、重视教材
任何科目的思想道德教育,都应该结合其本身的特点来具体实施。高校日语教学在面对新生的时候都是从零开始,所以基于这一特性,教学内容必须紧扣、深挖教材,同时教师必须通过认真钻研和积极备课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夯实基础,避免照本宣科,避免内容僵化,在此基础之上再深入发掘教材中包涵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并据此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有理有据,避免脱离教材,避免空泛说理。例如在讲授新编日语第一册第二课はじめまして、第六课大学の生活这类有关人际交往的内容时,在落实课本语言学习的同时,就可向学生逐步介绍日本的人际交往礼仪,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礼貌应对;在讲授新编日语第一册第五课上海の外灘、第八课北京オリンピック这类有关我们国家发展富强的内容时,在加强相关词汇学习的同时,还可通过中日发展对比来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在讲授新编日语第一册第九课家族のデジカメ写真、第二册第七课誕生日这类有关家庭生活的内容时,在全面学习家庭相关语言知识之后,还应该通过对家庭成员相互间的——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行为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更爱自己的家庭,更深刻理解孝敬父母的涵义。
三、重视技巧
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技巧向来是提高日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要加强日语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好的教学技巧更是十分关键。日语本身并不特殊,但日本这个国家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有一定的特殊性。中日虽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差距,同时由于日本的历史事实,使得中国人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结;所以基于这一点,在日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就不能向学生一味的、盲目的宣扬日本的发达和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优良,否则很有可能无功而返甚至适得其反招致反感,而应该加强中日对比,介绍两国在思想道德方面共通的和独有的长处,同时追根溯源,让学生知道许许多多现金看来非常日本式的优良作风,其实都源自日本人对古代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更乐于接受这些一脉相承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并愿意从我做起,发扬传承。
四、重视实践
1、成分多样,参差不齐由于高职学生是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属于最后批次录取的考生,因此会出现高职院校的生源成分多样,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学生是因为本科落榜了,降录到了高职;有的学生是因为成绩不好,只能选择高职;有的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调剂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有的学生只求有一个高校就读,因此选择了一个水平较低的高职院校,……。诸如此情况,成就了高职学院的大学生成分多样,参差不齐。
2、学习能力不一由于高职学生成分多样,有来自发达地区的,有来自贫困山区的,因此由于基础教育的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培养的学习能力各有千秋,学习意识也大不一样,接收知识的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3、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入高职院校的考生,一般来说都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及文化熏陶,都有待在高职院校提高。目前,中国的高考大军主要是90年代的考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溺爱教养方式,导致了进入高职校的考生自私心理较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团队意识薄弱。这些现状都势必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困难。
二、加强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再加之对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剖析,结合多年来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针对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提出如下的建议:
1、加强高职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做好高职学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者,这个实施者就是辅导员。只有大力加强辅导员的师资队伍,对辅导员进行相应的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才能让辅导员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交心朋友”,“沟通大师”,“良师益友”。通过对多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经验发现,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向快速成长,也可以帮助学生洗涤心灵,指明方向,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一个不合格的辅导员,不仅不能好好的教导学生,更可能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导致与学生之间沟通困难,交流不畅,最后出现“学生不好管,学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由此看来,加强高职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加强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势必放在高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首位。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仅仅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里开设了思想政治修养课,制定了思想道德综合素质的评分制度,这些方式只能从初级层次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对于自身约束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这些思想道德教育都不能起较大的作用。因此,建议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从本质上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如何能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3.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我们德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改变,使一些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疏导,引导他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
4.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
虽然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的时间跨度,但他们的心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跨越而跟进。随着他们学龄一同变化的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所处的不再是以前老师管教式的环境,与之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感到空虚、迷茫和无所是从。此外,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也会引起心理波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学校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1]这种心理的落差可能就使他们走向自闭,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缺陷。
二、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德就从属于政治,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2.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
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
3.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对大学生进行观念重塑。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2]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种冲击和影响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个重塑大学生各种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及法制观念。[3]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确立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把握具有时效、时事性的信息资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精神空虚的泥潭,另外,增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并促使他们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彻底走出心理缺陷、人格失衡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极度扩张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才能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论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解决方法
论文摘要:以往的德育工作往往重社会需要轻人本身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在如今,国内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国际的形势复杂多变,大量信息涌入校园,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学生在自身成长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也未能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和帮助,这就迫切需要德育工作者的指引与导行。
参考文献:
康德认为道德的动机是出自于对道德法则的敬畏,而不是对于义务的爱好,道德是理念和动机均是来自先天的理性,个体所获得的道德教育是生活所获得。他认为道德教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当下生活,而是从过去的生活典范中获得。康德在道德教育目的上强调道德教育应与社会性统一,即把来自实践理性的道德律令的尊重和履行作为道德责任,即个人需做什么才能体现人格的道德价值,康德考虑的是现在和未来的需要。道德的教育目的在于强化实践理性,培养他人的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培养个人具义务知心和善良的道德人格。康德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注重利用道德观念及名人传记教材进行教学,以榜样和规则培养儿童的义务心,其中对于教材的选择上康德注重教材的逻辑性,目的是为了能增强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并通过宗教教育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在判断和解决道德问题上,康德以个人的良知天理作为判断的依据,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色彩;他反对利用奖惩的手段解决道德问题.主张以自然奖惩为宜,他认为若以奖赏行善,这将是属于道德的贿赂,会降低道德的尊严。
二、在化学教学中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化学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一些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反应是以发现它们的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在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家的故事来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通过思想道德教育相关内容的引入,教师可以将化学家与爱国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并且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播放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以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事件、视频或者著名化学家的相关视频资料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化学学科,引导学生从人生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从而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以初中化学教学引导
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化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新鲜的课程,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作为一门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此外,在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教师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也使其认识到规范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实验的开展,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其能够掌握正确的规范和标准,并且养成做实验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的良好习惯.这些都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化学教学中贯穿更多行为规范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礼以持性”
张载认为,“气质之性”向“天地之性”发展的“变化气质”过程就是“成性”的过程,而完成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礼以持性”或“知礼成性”。在他看来,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就是立于“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其核心是“礼”。张载强调:“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他十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倡导“以礼成性”,推行设礼、明礼、守礼。张载很注重“礼”在“成性”中的作用,他的“礼”教观念重视“礼”对人内在道德品行的提升,以达善为本。他认为“礼本天之自然”,“礼不必皆出于人,至于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经学理窟•气质》)同时,他还强调“礼之原在心”,“礼”之体是“天道”自然,而制礼、行礼等“礼”之用。他指出:“盖礼之原在心,礼者,圣人之成法也,除了礼,天下更无道矣。”张载特别强调在贯穿学“礼”、得“礼”、行“礼”等“礼以持性”、“知礼成性”这个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全过程中,应首先“立于礼”,即“立本”、“立心”或“中道而立”,先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弘之,无中道而立,则穷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则无地以崇其德。”(《正蒙•中正》)心有所据守,才能不违于礼,才能“崇其德”,实现“知礼成性”“,礼”立则“性成”,“性成”则“道义立”。
三、“知礼成性”的方法与途径
张载的“变化气质”、“知礼成性”与其修养功夫是紧密相关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
1.“大其心”。
所谓的“大其心”,就是以己心而合于“天道”。张载说“: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正蒙•诚明》)在他看来,以“心”统“性情”,只有“尽心”才能知“天道之性”,“心”是一个人识“性”的工具。“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正蒙•大心》)在张载看来,即使个人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等感性认识的“见闻之知”也是非常狭隘的,极容易形成自己的“私意成见”,很影响到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道德教育与修养首先必须做到“大其心”,才能超越狭隘的“私意成见”,达到天下万物有机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张载特别主张,“大其心”便是“平物我,合内外。如是以身鉴物便偏见;以天理中鉴则人与己皆见。……只为天理常在,身与物均见,则不自私”。(《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立诚”。
张载认为,“诚”乃“天所以长久不己之道”,既是个人“尽心知性”所追求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所谓“立诚”,就是通过“穷理尽性”,使个人扫除己私而顺乎“天道”。他说:“‘屈伸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杂以伪也。至诚则顺理而利,伪则不循理而害。”(《正蒙•诚明》)人如果“至诚”则顺应了“天道之性”,就具有道德价值。张载把《孟子》“良知良能”说,与《中庸》的“诚明”说相结合,提出“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因而,只有以“立诚”这个“知礼成性”的基本方法,去除个人私欲,才能使个人复归“天地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张载在《西铭》中明确提出了“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西铭》被认为“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二程集•伊川文集》卷五),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性命之学,忠孝仁义之理。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蒙•乾称》)他主张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都来自同一个“气”,因而应将乾坤当作父母尊长,视天地为自己的躯体与本性,将世人看作自己的骨肉同胞,把万物作为自己的亲密同伴。他将“仁孝之理”从血缘家族拓展到了宇宙天地,提出对宇宙这个扩大的父母也应当像对父母那样同样尽孝道,认为国家社稷是君为父母、臣为家相的道德大宗族。在“民胞物与”与“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尊高年”、“慈孤弱”的道德要求,主张应将儒家伦理现实化为世人的生活准则,在有限而坎坷的人生中,用道德的自律与践履,达到“民胞物与”的道德境界。
4.“克己”。
张载认为“克己”也就是“无我”,即人应当“以理义战退私己”,(《横渠易说•下经》)“反归其天理”,以“立天理”(《经学理窟•义理》)而去私欲,不断地克服“私己”、“人欲”和主观偏见,才能最终改变自身“亦是一物”的客体地位,而达到与天地同德的境界。他说:“今见人意、我、固、必以为当绝,于己乃不能绝,即是私己”(《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而“人欲无厌,而外物有限”(《学大原下》)。在张载看来,人若徇“私己”、“人欲”,任其发展,则“天理”就会丧失,就必致于行为恶,导致人格尽丧,“天理”无存。这里的“人欲”,除“饮食男女”的本能之欲外,还指人的“利己”之心。这种“私己”之心既违背了“天理”,也必然影响到人的行为价值。因此,必须“不为外物所役”,“不以嗜欲累其心”(《正蒙•诚明》),达到“无物我之私”的道德境界。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
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教师教学方式。
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
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1)具体法律内容稍微不足。与2010年修订版的内容相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进一步删减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相关内容,与2009修订版、2006修订版相比,具体法律内容更是少之又少。鉴于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笔者认为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内容,而不应一味的删减。
(2)教材编排较为死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两课”教材之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但是纵观历年修订版本,教材编排在排版、内容形式、用语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步,书中充斥着大量死板的教条、概念、条文等。这不但较难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不能很好地去影响学生,无法达到国家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
2.法律教育部分的教学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作者:李晓溪 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为适应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应围绕产业需求,建立工作室机制,整合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文科、理工科以及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融入艺术教育之中,设立跨学科课程,加强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借鉴,增强互补性,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课程互补的结果必然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关联与交叉,随之各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会相对变得容易。对管理者来讲,组建跨部门、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作团队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也将水到渠成。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高等艺术教育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有了相应要求。同时,艺术学单列门类之后,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是每个高等艺术教育教师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不搞或不会搞科研创作,不仅自己的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自我发展难以实现,也培养不出适应时展需求的学生,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难以体现。“产学研”是拆掉第三堵墙的最好工具,教师应充分利用“产学研”拆掉第三堵墙,紧密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在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同时,及时将科研创作成果转化为教学的内容,发挥科研创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四、拆掉第四堵墙:拆掉“教”与“学”之间的墙,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等艺术教育有其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教育就没有方法和规律可循。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独立思考启发不够,不仅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钱伟长指出:“大学就是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教才能获得知识的人,培养成为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取知识,无师自通的人。”“教”与“学”历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拆掉“教”与“学”之间的“墙”,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学习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对艺术类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其个性予以充分尊重。学生应参与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互动,逐渐培养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如何学习、创作,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实际上较之其他理论学科的教育,艺术教育是最适合运用方法教育的,因为它有一定的媒介载体来说明这个方法。
“拆”的过程包含了管理者、教师、学生,也包括了课程、专业、科研等内容,既为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了理念的指导,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拆掉四堵墙”的过程,必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这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的实践。在这个实践中,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得以培养,动手能力得以加强,掌握了独立思考的方法。同时,教师的自我发展也相应得以延伸,管理者在此过程中能够学习到管理的经验。除了“拆掉四堵墙”的教育理念,钱伟长还说,我们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这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文化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文化产业对相关人才的人文素质有更高要求,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核心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也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与文化产业对人才的标准相一致,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艺术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