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23 09:19: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篇1

一、作为“发展性”教学的“问题教学法”

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问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对“问题教学法”作了明确的论述,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认识性作业和对话设计。

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接受的综合性教学法,其主要蕴含三方面内容: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过程的创造性。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及阅读的理论知识,笔者如此理解“问题教学法”:即以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为导向,引导学生从事自主探索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的一般发展并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其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索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

二、“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的应用模式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行之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质,即通过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刺激和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探索活动并解决问题。其衍生的基本模式如下所述:

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物理环境的教育形态,它包括自然界与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文字或者语言表述的物理过程、具体实验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包括物理教材和仪器设备以及物理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教学氛围等等。问题情境的核心是由教师或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设计科学型问题,这类问题应与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所描述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在一起,问题的深度广度适合学生发展水平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最终解决问题。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能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探索活动。

2、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根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和科学探究的特征将其细化为制定计划、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归纳结论、拓展应用六个基本程序。自主探索过程应该包括这六个程序环节可以有所变化,灵活掌握,尽量使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或者深化问题、发现问题的活动中。

三、“问题教学法”应用模式所展现的核心特征

问题教学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具有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过程的创造性三个主要特征。其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自主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解决过程为学生的自主性地充分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问题情境的创设依据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物理认知结构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和需要等心理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内在需求,并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完成自主探索。

2、导向性。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充分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问题以物理事实(包括物理现象、物理学史中的资料和生产生活中的实践等)为中心,把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部分所包括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此类问题情境中所呈现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并且通过学生收集数据和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组块”能够最终予以解决。

3、实证性。问题教学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并体会到实证在解决物理问题和评价探索结论中的作用,了解并逐步掌握获取实证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其中,突出物理实验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是自然现象在实验室中的重现,是获取实证资料,检验结论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4、方法性。问题教学中注重物理方法的运用和渗透,即解决一个物理问题的过程都包括物理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了解、运用和掌握物理方法,例如:观察法、试验法、类比法、理想化方法、假说方法等等。问题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物理方法的运用,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物理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关键所在,逐步学习物理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5、合作性。问题教学法强调问题情境同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但是,由于个体在智力水平、知识结构、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自主探索活动中会存在不同的方法、结论和表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通过讨论和对话,可以相互启发,检验实证材料,提出新问题、找出错误的推理等等,完成对学生社会属性的构建,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6、创造性。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应用中所体现的创造性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第一,问题教学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自主探索活动中,探究的结论往往具有一致性,但是探索过程是开放的,应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于此同时,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深化问题、发现新问题,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创造性。问题的来源很多,但是形成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科学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而且,对于问题的表述,问题情境呈现时机的把握,将学生提出的具有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新的问题情境等等均能体现出创造性。

物理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包含多种矛盾的复杂系统,但是体系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事物发展变化方向的根本因素。高中物理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为了提高每一名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而且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2

当代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成为人类继广播和影视之后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媒体。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话题。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其呈现出不同的显著特征,本文对其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1.网络文学的内涵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关于“什么是网络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人们对它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众多已有的关于网络文学的概念,笔者认为,所谓网络文学,就是指在互联网上发表,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网民为接受对象,具有网络技术特征和网络文化特征的文学。

2.网络文学的特征分析

2.1自由性

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自由性,即它是完全自由自在的活动,具体表现为创作的自由、发表的自由、传播的自由、接受的自由、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自由等。

创作的自由。人人皆有参与的自由,都可以平等自由地在网络空间进行创作,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创作时间、创作空间、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式。写什么、如何写,不受任何写作规范的限制,无需顾及刊物、编辑的思想倾向、审美趣味与大众的趣味,无需顾及出版社的意愿和市场的需求,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按照自己的喜好敲打敲打键盘,移动移动鼠标,充分张扬个性、激扬文字,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作品。

发表的自由。网络文学写作不受传统出版商和编辑等社会角色的严格制约,不必经过复杂的投稿、审稿、编辑、校对、印刷、出版和销售等一系列众多繁缛的中间环节,只要轻轻点击鼠标把自己写就的水平不一的作品上传到网站,就表明作品已发表成功。在哪个网站或哪个网页发表,没人限制,无需顾及任何人的情绪,不存在发表的障碍。

传播的自由。网络作品一经发表,一眨眼的工夫就能被世界任何地方的读者所看到,而不受出版商以及编辑的影响和约束。

接受的自由。从接受角度来看,作品一旦上传,读者就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点击、阅读、鉴赏与交流、批评与再创作,无需通过购买或者借阅才能阅读文学作品,享有了充分的阅读和评论自由。

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自由,即双向互动交流的跟帖和回帖的自由,使作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读者反馈的意见并即时予以接受,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文学鉴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再修改,使之不断地趋于完美,实现了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自由。

2.2大众性

网络文学的大众性,即网络文学成为众人能欣赏的大众化文学形式,网民在网络文学面前人人平等,具体表现在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平民化、传播的网络化、审美品味的世界化和文学批评的大众化。

作者的大众化,即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可以成为作者,作者即民众、民众即作者。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作者群极为庞大、发表容量极为庞大,可以说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作者,真正实现了文学创作的大众化。因为它的创作不需要经过专业编辑的严格筛选,只需要作者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一个点击就可以轻松地在网络上发表。

内容的平民化。由于网络文学作者的大众化,因此,网络文学能够反映出当下最广大人民生活的全貌,其题材集中于爱情、都市、奇幻和武侠,内容平民化,更贴近生活,最大限度地涵盖了政府官员、公司白领、艺术家、大学生、暴发户、下岗职工等众多群体的普通生活。

审美品味的世界化。网络文学决定着它的语言具有规范性,世界上不同肤色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消除了狭隘的地域观念和种族歧视,传统的地域风格将渐趋淡化,而个体风格则越来越明显,写作行为越来越个体化。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人们更关心的是作品的个体风格,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网页的设计、版式的安排、插图的艺术等等,而不再是每一特定语种的风格。

文学批评的大众化。在传统文学状态下,有专业文学批评家,而在网络文学状态下,每一个读者同时是作者,也是批评家,真正实现文学活动的大众化,是一种真正大众参与的行为。

2.3娱乐性

传统的文学创作重视文学的审美意义和功利意义,而轻视文学的娱乐功能,即注重深入剖析人性的深度和意义,实现某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追求艺术的创新和完美;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的文学形式,最大限度地追求身心的愉悦和。网络文学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如此的繁荣,正是由其娱乐性的特征催发的。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表现在由于不受时空、版面、编辑个人喜好的限制,绝大部分的网络更乐意在网上即兴地、无拘无束地发表言论,从而达到身心愉悦、自娱的目的。

网络文学的娱乐化特性表现在文学语言的标新立异上,它忽视标点符号的使用,编造数量较多的新词,大量使用数字符号字母、外来语。通过谐音、缩略、绘形等方式制造出来的网络语言真是直观醒目、千奇百怪、生动幽默、快速直率,让人叹为观止,很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甚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还表现在多媒体科技和超文本式样的运用上,在网文中艺术的排版和构图,再配上一些令人逗笑的音乐、图片、字体、符号等,既使网络们的情感得到自由的宣泄,又使网络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减少阅读疲劳和作品审美疲劳,增强了审美娱乐性。

3.结束语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生事物应运而生。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目前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不断谈论的热点话题,并以其独特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喜爱和推崇。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网络文学的诸多创作特征,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学的本质和走向,极大地推动文学自身的发展。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由互联网催生出来的网络文学,更不例外,有它的不成熟、不足之处,因为网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篇3

1958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的张德祥,1986至1996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艺思潮研究,其主要著作有《悖论与代价》《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现代化与精神境遇》《文心独白》《人“快”了》《当代文艺潮流批评》等。在社科院文学所的“磨剑十年”,让张德祥具备了深厚的文学评论功底,而这种文学观念、素养和功力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了张德祥的电视剧评论之中,形成了其在电视批评领域富有思想见地和文化功力的独特风格,使其往往能够从纷繁芜杂的电视艺术现象中解析出独特的规律。

他认为,回顾我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萌芽阶段,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那个时候,电视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艺术形式,甚至还没有成为一个大众传播的媒体。究其原因,首先是电视机的数量非常少,私人家庭很少拥有电视机;其次就是电视制作能力很低,技术设备缺少,经济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第二是起步阶段,即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电视机慢慢增加,电视节目数量增加,但节目形式相对简单,经常是通过电视台播出话剧、戏曲、电影,可以说,电视正在借助‘兄弟艺术’的力量不断发展。这一时期,电视机开始进入到家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电视艺术的‘飞天奖’也在这一时期设立。”

第三是繁荣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电视机大量普及,国家、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应的,电视节目也在不断充实、变化、创新。电视甚至一度取代报刊而一跃成为第一媒体,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强强联合。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很快被拍成电视剧。从短篇电视剧到长篇电视剧,数量、质量不断提升。到了90年代中后期,我们的长篇电视剧已经很成熟了,看完一部剧,人们都在议论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甚至形成热点话题,关注度比较集中,使一部作品的收视率非常高。另外,这一时期,电视还承载着一定的教育功能,人们通过电大来接收电视教育课程。”

第四是平台阶段,即新世纪以来“电视频道大量增加,播出剧目内容繁多,关注的人群从大众走向分众,客观上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社会舆论的集中指向,以往那种‘集中关注一个作品,共同议论一个作品,万人空巷地去看一部作品’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电视艺术尽管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但这种发展已经不是质变而是量变。频道资源、节目资源都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再不能有什么更好的东西引起人们的惊叹了。像过去一部电视剧或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引起整个社会强烈关注的盛况已不再有了。某种事物停滞不前,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平台期’,这个平台期也已经10多年了,而且这个平台期越来越艰难,尤其是新媒体出现以后,对电视艺术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构成了威胁”。

采访中,张德祥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说除了以上四个时期之外还将出现一个时期,那就是在未来的5到10年将会出现电视艺术所谓的“危机期”。“长剧遇到微时代,这是电视剧遭遇的新境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创新元素注入,在一个时期内的调整是必然的。但危机并不意味着衰亡,而恰恰是一种蓄势待发。”

张德祥进一步将电视艺术的“平台期和危机期”出现的根源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创新乏力。80年代到90年代间,电视艺术辉煌阶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白,人们在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里开发、拓展、创造,显得得心应手,但当各个领域都被占满之后,新的辉煌需要观念、体制等一系列的创新,这也是事物发展呈螺旋上升的必然规律。

第二,文学使然。综观电视艺术发展这几十年,凸显出一个规律,即文学艺术的发展曲线往往间接地反映在电视艺术之上,二者基本上相差5年时间。比如,近几年的长篇小说乏善可陈,对应的长篇电视剧开始进入疲软期,现在很少有央视或者地方台的几十集电视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电视艺术开始步入一种危机期:电视作为一种艺术不能表达这个时代,不能关注这个时代,不能给人们带来思考,不能用艺术的思考来回答人们关切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关注它?

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电视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关于“电视是什么”的话题却争论至今。笔者认为,从哲学上来看,单纯地讨论电视是不是艺术的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艺术本身也不是一个具有明显边界的概念。艺术应当是一种“力量的场域”而非“力量的来源”;应当是一种“思维的情感”而非“情感的思维”。任何艺术都有其基本特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唯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才具有独立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论界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论,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电视在诞生之初就在借用电影的表现方法,所以,在有关电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无我有的”对基本特征的共识。

张德祥在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后,得出三点耐人寻味的结论。

首先,电视作为一种艺术的自觉,还欠缺一些必要条件。

张德祥认为,从总体上看,电视艺术的外部条件建设已经完备,而内部条件建设正在进行。内部条件建设主要是依靠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如今,电视正在走任何一门艺术在诞生之初都要经历的那种竞争格局。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回顾其他艺术门类在诞生之初时的状况来找到答案。比如,书法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不叫书法,书法的艺术身份确立也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并且书法艺术的诞生也是依靠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绘画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最初也是没有所谓的书法家的提法的。一定是在一个相当广泛的范围之内,有那么一些人对依靠毛笔、墨汁在一些特殊材料上完成一种富于审美的创造充满了兴趣,当这些创造性活动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美感,影响了周围人的思维,书法艺术就随之诞生了。人们都在研习这种艺术,彼此之间的对比成为一种竞争,竞争的标准往往来自于受众的观赏。这不就是电视艺术当前的状态吗?

任何一种艺术在诞生之初很可能都和艺术没有关系。不管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其在诞生之初都是传播消息和新闻的一种工具,所以电视的诞生、电视艺术的诞生、电视艺术学科的诞生,都是一个渐进过程。

其次,应当认识到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和作为一种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个事物往往会有两面性,电视既是一种媒体又是一种艺术,二者辩证统一。报纸分不同版面,副刊上有散文、诗歌等,电视也分不同栏目,有新闻、电视剧等。电视从诞生起是新闻媒体,之后转变为文化媒体,就像网络一样,诞生之初是为了传播信息,后来可以传播很多东西,包括书法、新闻、电视、电影、戏剧等,只是一个载体。

再次,情景性和连续性是电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电视是新闻文化传播媒体。文化是作为拓宽传播功能之后出现的,从80年代初期开始,电视媒体和改革开放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电视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平行前进的,一条是媒体,一条是艺术,艺术要晚于媒体。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电视的基本特征首先是连续性,电影最多做成上、中、下三部,而电视可以做得很长,从而能够固定地收看,这也是电视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根本差异;其次是情景性,在一个场景里,只要有时间的演进,就可以连续不断地发生很多事情,如《编辑部的故事》《武林外传》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艺术观念与文化精神

从事文艺批评工作已近30年的张德祥认为,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评论,最终都必须统一到“人的塑造和建设”上来。张德祥于2000年6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文艺评论与“人”的建设》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创作是人的塑造,是通过描写人来塑造人,那么,评论也应当是塑造人,是通过美学的理论来塑造人,来发掘和显示人性中真正能使人变得高尚一些、优美一些的优秀品质。如果说文艺评论不能没有标准,那么,这标准就是历史的美学的标准,也是人的标准。历史是人创造的,美也是人创造的,人是历史和美的主体,人是历史和美的推动者。”

张德祥倡导在电视艺术批评领域建立一种健康的先进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荧屏上方兴未艾的“皇帝戏”,张德祥对其中存在着的传播封建权力崇拜观念的现象进行了理性反思和批评。其对影视剧作中有关权谋文化的批评最终形成了一场关于权谋文化的讨论,这场讨论在《深圳特区报》进行了半年多时间,讨论文章结集为《权谋文化批判》一书,由花城出版社于2004年5月出版。

着眼于对电视艺术观念与电视文化精神的责任意识,张德祥对电视艺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均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比如,对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张德祥总结出两种倾向,“其一,对电视剧艺术规律至今认识不清,导致内功不足。电视剧固然是表演的艺术,但更是语言的艺术,生活的艺术。电视剧吸引人主要靠人物的魅力,靠情节的生活化和生动化。因此,编剧的功力决定一部剧的艺术质量……很多,剧作家寥寥。其二,淡化了‘真善美’,粗俗盛行,厚黑彰行,缺乏完美的艺术形象。”

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实际上,张德祥曾经撰写《名著遭遇改编》一文,是最早涉及电视剧改编文学名著的文章之一。其认为,改编名著,实际上对改编者的思想水平和艺术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越是名著,越是经典,对改编者的艺术素质要求越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胜任。这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对话,是艺术对艺术的改编。但如今的商业操作导致谁有钱谁改编。张德祥尖锐地指出,“这些年来,名著改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很好地对一些名著中明显存在的落后文化因素加以甄别和克服,甚至还有所渲染,喧宾夺主,使名著中的思想精华没有得到很好发扬;另一方面是对名著的‘庸俗’化处理,有意迎合低级趣味,降低了原著的思想含量和艺术品位。出现这两种倾向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艺术观念的倾斜,其次是文化艺术准备不足,文化艺术素质达不到改编名著的要求所致。”

对张德祥的采访最终以如何更好地实现电视艺术学的“中国梦”为落脚点,其将这个“梦”归结为电视艺术领域的三个具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电视艺术领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83 — 02

“视听语言”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影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电视、电影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影视剧评论还是剧本创作,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因此,也可以说,视听语言是相关专业学习的一个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只有学好、学精这一课程,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行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视听语言” 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是对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所作的一种比喻。它是通过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达信息的一种相对感性的语言。因此,视听语言不同于其他的语言系统,它直接作用于受众的视听感官,以非常直观的形象来传递信息,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性。将它称之为语言,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视听语言讲述影视作品的语言构成及一般语法规则,内容包括视听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则以及视听语言与影视艺术的关系等方面,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分析影视作品视听元素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相关概念与方法分析文本并进行创作的能力。”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首先要学最基础的语言符号和元素,然后才能拼写单词,造句,撰文。视听语言包括画面、声音和剪辑三个大的方面,而画面又包括构图、角度、光线、色彩、景别、运动等诸多元素,声音包括音乐、音响和人声。

“视听语言”课是高等院校影视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理论课,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影视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从而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平台,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创作夯实基础。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以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的人才为目标,通过“视听语言” 课程的设置,在使学生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 让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建立起视觉思维的习惯,告别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字思维,从而写出具有画面感的剧本,而非“纯文字”的剧本。这一点对于学生日后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重视并完善视听语言课的教学,至少能做到将学生“领进门”,让其了解视觉思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视听语言” 课的教学现状

在目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些院校,并没有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仅将其列为专业选修课。在授课方式上,“视听语言”课的教学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收效甚微,同时也不能适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因此,要想让“视听语言” 课发挥启迪和引导的作用,教师就应在教学中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勤动手,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理论课教学过于僵化

“视听语言”本身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教师讲授理论时应以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为目标,而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忽略这一点。有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甚至课堂上所使用的影片实例均出自教科书,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照本宣科的讲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影片实例的选择上,部分老师也缺少创造性,所选片段经常与其他课程重复,一个经典电影片段,有时学生可能已经看过十几遍,这种规范式教学常常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新鲜度刺激不够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很难被激发出来了。

2.忽视实践教学

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分离出来或者附属于该专业,任课教师也常常是出自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因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在“视听语言”课的教学中,不设置实践环节、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实践课与理论讲解相脱节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恶果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理论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3.影片分析“走过场”,不够深入

很多老师在分析影片时往往时“就事论事”,只分析例子中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部分,例如,讲到景别,就忽视镜头的运动、场面调度、声音、光线等因素,这样做虽然能够突出重点,但却不利于建立起学生解读影片的整体观。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的美体现在各个方面,所以教师在分析影片,就要做到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来解析。

三、“视听语言”课教学方法探索

1.强化实践教学

在大学期间,影视艺术理论知识的课堂学习是必要的,而创新知识的培养则是更重要的。知识是可以传递的,可以从书本上、课堂上获得,而智慧和创新则需要学生在获得了知识之后,通过创新实践去亲身领悟之后才能获得。实践教学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观念是先理论后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但也可以先实践后理论,先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讲解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会促使他们对理论产生兴趣,主动回到理论学习中来。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而学生则对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矛盾。

首先,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影视是用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视听艺术,“视听语言”课就是要向学生讲清楚影视艺术的这一基本特征,教会他们怎样使用画面与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一门基础课,基于此,在这门课上只进行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应在在课程开设上使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时间得到协调,比较合理的安排是“大致理论——实践——详细理论——实践”,其中实践课时往往应该是理论课时的1—2倍。〔1〕

其次,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设置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式要灵活多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选择优秀作品组织观摩与研讨,所选作品不必太长,以 10-20分钟左右为好,宜选择具有类型意义的影视作品。设置作品评议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所选作品可以是经典影片,也可以是学生习作。结合写作课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短剧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创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2.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以往的“视听语言”课的考核都是使用书面笔试的方法,所考内容都选自教材,这种考核方式带来许多弊病,例如无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理论运用的熟练程度等等。考试的目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把考核的方向确定正确,才能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因此,在加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将考核分为书面考核与实践操作两种形式。前者主要考查学生对“视听语言”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的理解程度,后者则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团结协作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

3.善于运用多种媒介组织教学

基于“视听语言”课要调动学生感官接受的特性,在课堂上单凭文字讲授恐怕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来丰富教学。而这其中,一定不能忽视的就是课件的制作,不同于其它课程的课件以文字为主、只突出重点的特点,“视听语言”的课件既要图文并茂,又要声画结合,尽量做到每个概念和理论都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配合讲解。例如讲到运动轴线,可以从《罗拉快跑》等影片中截取相应镜头的画面进行阐释,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此外,在讲到镜头以及场面调度等原理的时候,教师还可将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带到课堂上,亲自向学生示范讲解。〔2〕

4.加强拍摄实践训练

虽然目前很多院校已经开出了DV拍摄课。但是大多存在课时不饱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不完善的缺点。训练学生拍摄短片,可以先从模仿一段优秀电影的片段开始,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把握电影中的镜头及其调度,揣测原片导演的拍摄意图和影片所传达出来的意境,这步完成之后,由老师提出拍摄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命题进行拍摄。“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3〕命题应该尽量是开放式的,例如让学生拍摄“我生日那天”,以便给学生一定的表现与想象的空间。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使用所学知识来达到指导教师所要求的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自由发挥阶段,学生可自拟题目,自由地进行拍摄,用影片尽情展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上述训练都应以拍摄小组的形式进行,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也可在拍摄过程中相互交流对知识的理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利用新媒体建立课程教学互动学习平台

所谓“新媒体”,正如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副教授所表述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比以前有更强的参与意识,他们从被动变接受为主动出击。与旧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的途径更为丰富,这是个人人均能参与传播的时代。〔4〕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方便地搜集和及时更新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教师讲解抽象理论的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链接到教师所引用的影视片段,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影视作品有助于他们理解比较抽象的理论,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例的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完善“视听语言”课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训练他们的视觉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剧本创作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萍.从大学语文教育中寻求高师生从教能力培养的途径〔J〕.中国人才,2010,(11).

篇5

【关键词】 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 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 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篇6

一、修订教学大纲,加强课程建设

导演系继1993年根据导演本科学制的改变(由5年改为4年)修订了教学大纲后,特别是在2007年教学评估活动中,根据生源的变化和戏剧(影视)导演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增设。

(一)在表演、导演专业课的内容里,明确增设了两轮文学片断改编

第一轮是作为表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将原有一年级下学期表演教学中的学生自选文学片断,改变为教师改编。这一调整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外部条件、掌握表演元素的情况和学生创作个性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学片断,使教材的选择更具有针对性、训练的有效性,也使学生不在片断的改编上占用时间和精力,而是集中精力将所学的表演元素运用于创造文学片断的角色,使“文学片断改编”成为表演元素训练与表演片断之间过渡的坚实桥梁。

第二轮是作为导演课教学内容的文学片断改编,要求学生在教师改编文学片断的示范下,从文学作品中选材进行改编并排演,使学生在学习导演元素与导演剧本片断之间有一衔接过渡的桥梁,同时也为三年级影视导演课程中的短片作业提供教材,允许学生将导演文学片断改编的剧本作为短片作业的创作素材,根据影视视听语言要求改编为影视拍摄脚本。对同一部文学作品先后用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加以改编、创作,有助于学生通过文学片断的排演和拍摄实践,了解戏剧舞台艺术和影视屏幕艺术的创作共性与个性,在比较中更为有效地学习、掌握戏剧与影视导演的创作规律、方法与技能。

(二)增设“戏曲导表演基础与影视导表演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走出校门后有可能参加戏曲和影视导演、表演创作的机会,也为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导演系在导演本科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增设了两门专业基础课:戏曲导演、表演基础;影视导演、表演基础,并明确要求这两门课是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改变了过去主要为理论讲授的讲课方式。

戏曲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行课,通过讲授传统戏曲导演、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戏曲行当、流派的表演特色、传统戏曲经典作品、样板戏与当代优秀戏曲作品的案例分析,以及结合实践传授戏曲表演功法、戏曲龙套调度等,使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与特性,现代戏曲导、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的行当流派、表演形式、独特的时空处理等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创作中吸纳中国戏曲导、表演艺术精华,丰富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创作手段。

影视导演、表演基础课安排在学生完成了两轮导演片断后行课,通过教师讲授影视导表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使学生对影视导表演创作的规律有基本的了解,并掌握初步的创作技巧和方法,进而指导学生完成“照相蒙太奇”和“DV短片”的拍摄制作实践,让学生初步掌握影视导演创作的基本技巧,初步掌握镜头前创造人物的规律和基本技巧。

二、引导学生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向“表现”领域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在新时期话剧创新、探索过程中,导演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直接、根本的原因,是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导演艺术家开始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自觉、愈来愈智慧地追求在演出中表现自己的主观意念、主观情感,愈来愈普遍地倾心于遵循“表现”的美学原则,采用富于“表现美”的形式,创造各种假定性语汇、表现性语汇和象征性语汇,去直观表现生活本质内涵和人的深层心理。导演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拓展,使新时期的话剧舞台从整体面貌呈现出向“表现”美学原则的倾斜,这种倾斜在迈入新世纪后仍在继续。

面对当代戏剧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导演系拓展了教学内容:在教会学生遵循“再现”美学的原则,掌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增加了引导学生向“表现”美学拓展,培养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教学内容。

(一)在基础教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主观思维、表现性思维

想象力的解放、活跃、飞翔是培养发展学生创作思维的基础,在第一学期的导、表演教学中增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素质训练。因为与表演课结合,做“物件想象练习”——把具象事物与抽象概念结合为题的练习,将无生命的物件赋予生命、性格,并呈现一定的主题立意。

将导演元素训练的“音乐、音响小品”教学单元作为发展、培养学生主观思维、表现思维的重要阶段,引导、提倡、鼓励学生在学习掌握处理音乐、音响规律和方法的同时,敢于向主观思维、表现思维领域跃进、冲击,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飞翔起来,有可能进入表现、象征的领域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学习运用音乐、音响去创造现实时空和各种非现实时空(心理时空、哲理时空),运用音乐、音响去开掘人的心灵、意识或潜意识,把人物的主观感受和创作者的主观意念给予外化、物化;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向主观思维假定性思维、表现性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显现、释放创作个性。

(二)在高年级教学阶段重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作个性

在完成第三、四学年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在继续努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现实主义创作基础的同时,重视通过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例如,在第一轮现实主义优秀剧作片断的排演中,要求学生在对剧本进行深刻分析、认识剧作的基础上,可以用现代意识、观念去观照剧本,开掘剧本内涵,使剧本更具有现实意义,并允许学生在准确深刻地认识把握剧本内涵、剖析人物心灵的基础上,允许遵循“表现原则”去处理舞台空间、创造片断的演剧形式和具有“表现”“象征”意蕴的导演语汇。

在第二轮非现实主义剧本片断的排演中,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导演不同风格流派的剧本片断,探索、实践各种风格、流派,各种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掌握处理不同风格、体裁剧本的规律与技能”的教学要求,剧本风格、体裁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学生对“表现美学原则”的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创作个性的释放提供可能。

在进入多幕剧排演阶段,明确要求两台大戏的选择,在教材选择上要求第一台是现实主义经典剧作,第二台是风格流派鲜明的优秀剧作,在培养导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舞台演出艺术和培养表演专业学生掌握创造完整人物形象的规律、方法、技能,夯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基本功,同时坚持向“表现美学原则”拓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个性。

三、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于1993年在对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可能性、优越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次在我国开办了“导演、表演混合教学班”,这是一个具有明确教学研究、教学实验目的的本科班。随后在2002—2006年连续开设5届“导演、表演混合本科班”,培养出毕业生178名,其中导演专业学生68名、表演专业学生110名。这6个班排演了教学实习剧目和毕业剧目18台。通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验与不断总结与完善,建立了符合导演和表演专业教学规律、特点,适合“导演、表演混合班”联合教学理念的“导演、表演专业教学大纲”,形成了一套符合联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措施、内容及教学阶段和课程的安排。

导演系开设“导演、表演混合班”的目的不是为了扩招,而是为了“以导促表”“以表促导”,是在学习、借鉴前苏联的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圣彼得堡音乐、戏剧、电影学院开办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全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设的。

在以往导演本科与表演本科分开的独立教学中,导演本科的5年专业教学一直实施导演、表演并重的“双轨制”教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导、表演混合性质,所不同的是,这种“混合”体现为教师导演与学生演员、学生互为导演和演员两种形式。通过这两种形式为导、表演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导演专业学生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不仅学习、掌握导演创作规律、创作方法和技能,而且学习掌握表演创作规律、方法和技能。演员通过用自己的血肉、神经创作的“炼狱”升腾出对于表演艺术的真知灼见。

根据导、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和教学基本规律对实行这两个专业的联合教学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具备可能性和优越性的,因为导演和演员都是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中最主要的力量,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是创作的主体,两者的合作贯穿创作的始终,合作是否密切、默契,直接决定作品创作的成败。

要探索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唯有在联合教学的碰撞中才能发现、发挥联合教学的优势,应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以“全面实施联合教学”为原则,在为期4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有意识强调两个专业教学上的“合”,必要的“分”( 两个专业分开独立教学 ) 只是阶段性的、相对的;“合”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绝对的。因此,在连续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进程中,始终贯穿这样一种追求:在严格遵循教学规律,严格掌握每一教学单元的教学任务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大胆、谨慎地探索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导演、表演联合教学的优势。

在实施联合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追求“联合”是“相辅相成”意义上的联合,在遵循导演、表演双方的教学规律,保证导、表演学生都达到专业培养规格基础上的“联合”,而不是让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处一堂的表面联合,两门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为了使两个专业的教程能够统一,经过论证后,我们把导演本科的教程从传统的5年压缩到4年,有意识地在所有导、表演教学中实行导、表演学生混合编组,而且尽可能做到每一次练习、每一个小品、每一个片断中的演员,都应同时有导演和表演专业学生,使导、表演专业学生能在大量共同创作实践的无数次碰撞中,相互以自己的优势影响对方,相互作用于创作素质的互补、培养、开掘。

经过6个“导演、表演混合班”的教学实践和成果证明,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创造类似剧院雏形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气氛;

(二)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两个专业学生创作素质的培养与创作潜能的开掘;

(三)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

(四)实施导演、表演联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能力与方法。

篇7

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在进入影视

之后已经互相融合,形成电影、电视自身的特性,使得影视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影视艺术本身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正是由于影视艺术自身具有综合性的美学特征,使它能够兼视觉与听觉、时间和空间、动态与静态、表现与再现于一身。

影视艺术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影视艺术的审美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影视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作用,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有助于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影视艺术教育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影视观众,他们是一个人数广泛、构成复杂、趣味多样的庞大群体。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准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对于影视艺术在内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但是由于我国影视艺术批评理论,尤其是影视艺术鉴赏理论研究和影视文化教育的相对滞后,造成了广大观众影视文化知识和修养的缺失,这就妨碍了影视艺术创作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广大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影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影视艺术教育承启了影视艺术的本质,在教育形式上表现出直观的视觉造型、丰富的声画语言,形象的内容展示,具有影视艺术通俗化的特长,也因此,它具有最为普及化的优势。比起传统的书籍、口耳相传、黑板教育形式,影视教育一开始就应该和多媒体教育手段结合,成为新式教育的范本。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电影、电视从技术的意义上说,是现代多媒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多媒体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突出教育形式当中的声音、画面造型所形成的丰富信息量。这些表明了多媒体教育与影视艺术教育具有众多类源性的特征,多媒体教育应该是影视艺术教育的先行手段和形式载体。

传统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教师事先备好课,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和学生以教室为基地,以黑板、粉笔等为工具,面对面地完成对知识的传输与接收;学生课后复习,教师以作业、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督导、考核。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显而易见,多媒体教学进入影视艺术教学之后,体现出如下优势:

1.直观展现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表现在外部形态上,主要是视听造型。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影视作品的图形、图像、声音、语言、文字等影像符号直观地呈现,加强学生对教学对象的印象和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影视艺术的视听造型特征。

2.课程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大

以高科技为媒介来完成知识的教与学,对教师而言,可以更多地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省略了对课堂气氛的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项目,能更充分地把时间用到对知识的讲解上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安排所学的内容,省去了许多可有可无的环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教学较单一、僵硬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智能型、具有亲和性的界面,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充当学习的主体这一角色。

4.教育资源的共享,节省人力、物力

这是跟多媒体教学自身特点相关的。传统教学往往是一个教师指导数十个学生,而多媒体教学中,一个老师授课,通过具有受众面极其广阔的多媒体传播途径,其受益者是以千、万计的。另外,一个新的教学成果,一个人的创新,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会造福他人。

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上,多媒体教学进入影视艺术教育领域具有更加得天独厚的优势。

具体表现在:

1.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态性特征本身就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多媒体教育手段的介入,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化了这个基本特征。

转贴于

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如理论知识提纲这些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静态的图形可以像动画一样移动,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式的记忆和理解。如具有运动特征的视听造型的影像,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绎,增强学生观摩、鉴赏、分析的兴趣,从而为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提供必要的视听经验。

2.变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更能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知的难度,变难为易。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

影视艺术教育除了影视审美教育、影视鉴赏教育,还有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影视创作教育。多媒体教学可以部分模拟影视创作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锻炼,参与到影视创作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当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影视艺术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时,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这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尽管为影视艺术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在多媒体教学广泛进入影视艺术教育时,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以人为本,教师为主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人为地割裂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多媒体教学发展的大忌。如果教师对于展示影视艺术的多媒体素材没有充分的理论见解和实作能力,他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多媒体课件,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讲;或者在讲课中,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学生有一些疑问,面对多媒体的“死模式”,怕老师尴尬而又无法启齿,这样便导致了学生学而不实,老师授而不深,达不到本课的大纲要求,这节课就成了一堂课件演示课,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是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思想的理解、教师的经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复杂微妙的师生双边活动等等在内的过程。

2.重视分化,合理引导

对于影视艺术的理解和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是良莠不齐的,在多媒体教学中,这个问题将更加突出。那些自制力强、接受能力强、自身具有一定影视艺术修养的学生将如鱼得水,越学越好;而那些自制力弱、接受能力差、影视艺术基础素质缺乏的学生将会排斥部分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主动性差,只会愈学愈糟,这势必造成两极分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实际情况,要注意学生在影视艺术学习当中的反馈信息,加强引导。

3.节约成本,科学使用

多媒体教育设备投入成本高,制作影视艺术相关的多媒体教育材料一般比较费时费力,制作流程和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假如引进设备后由于缺少课件制作的先进技术,缺少人才,或者课件制作过于简单,不能充分利用设备的优越性而使设备闲置,导致资源的浪费,又缺少技术维护而导致设备损耗严重,这样又浪费了才力、人力、物力。

篇8

一、利用童话的蕴涵,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

童话具有妙趣横生的童话形象、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浅显易懂的语言、独特的文学构思方式等,从美学角度来审视童话,童话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底蕴。我们尝试利用美的童话意境,激发幼儿产生审美愉悦,许多道理可以很轻松地在通话欣赏中倾入幼儿的心扉。如跟幼儿讲“不要以外表取人”的道理时,就可以选择《动物王国的故事》:外表漂亮的金龟子、蝶类和各种蛾类,虽然它们“鲜艳夺目”,但因为它们啮食农作物,与人类为敌,往往不被认为是美的;而外表并不好看的蝙蝠、青蛙,却因为能够消灭害虫,有益于人类,人们都时时不忘它们,它们的本质是美的。

童话的艺术表现形式、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等都很独特,多让幼儿接触和学习童话故事,能够为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格林童话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特别是儿童故事,开辟了民间童话许多新的表现领域。在表现形式上,差不多囊括了民间童话所有的类型,如魔物宝物型、哲理型、“灰姑娘”型、特殊小人型、奇人奇事型、“小红帽”型等。利用这些童话蕴涵的魅力,发挥这种文学美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功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建构童话环境与氛围,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

美的感受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认识和反映,是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联想、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对美的理解能力,感受美是理解美的前提。

在一些教学或游戏活动中,投幼儿所好,选择幼儿平时喜欢的童话故事的形象、场景,为幼儿先创设好环境。如在课外自由自选活动中,我首先是为幼儿合理地划分好场地,利用走廊与平台,划分好区域把幼儿分散开,“白雪公主”、“蓝精灵”、“樱桃小丸子”、“葫芦娃”等区域有明显标志,幼儿对各个区域都有很浓的兴趣,玩起来也很逼真、很容易遵守规则。同时这样由于游戏人员的分散,活动时就显得非常安静,此时幼儿会感受到一种幽静、整齐的童话境界的美。其次,在场地划分好后,我提供给幼儿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供幼儿选择,如彩色拼图、玩具汽车、童话故事插画书等,孩子们看着色彩鲜艳的玩具、精彩有趣的图画书往往会爱不释手,特别是对一些图书中的优美画面他们会很喜欢,此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色彩鲜艳的美。美工室里师生一起创作,用吹塑纸做出童话里出现的小动物,用彩纸折出各种手工,如桌椅、窗帘等,用彩泥捏出各种童话故事里的形象,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把这些作品有机组合,布置成一个童话故事的场景,给孩子以熏陶。

三、挖掘童话的语言美,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陶冶孩子心灵美,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思想情操的培养,坚持从上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美的语言标志着家庭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优秀的童话往往融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于一体,给儿童以巨大的美的享受。童话中的人物、童话中的故事、童话中的环境,被幻想笼罩着的一切都是美的。而童话的美,最集中表现在有色彩有节奏的意境美。冰波的《大海,梦着一个童话》开头意境的创造很有代表性。“当圆圆的月亮,微笑地望着大海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它的温柔。当清凉的海风,缓缓地、轻轻地唱起一支古老的摇篮曲的时候,大海感到了微微的倦意。它轻轻地和着海风的节奏摇荡起来,把雪白的浪花推上金黄的沙滩。大海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呵,我真想睡了,看那星星都在眨着眼睛哩。大海睡着了。月亮披上了白云的薄纱,海风还在唱着轻柔的歌。大海安静地睡熟了。”这是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心灵纯净的美的意境。美的陶冶会使人变得纯真而高尚。

四、塑造童话形象和事件,陶冶幼儿美的情感

篇9

摘要: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之间呈现出交叉和融合的现象。戏剧演员可能出演影视剧,而影视剧演员也会出演戏剧。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它们的“合”(相同之处)与“分”(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帮助和指导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影视表演;戏剧表演;表演特征;表演异同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69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47—02

收稿日期:2014—10—12

作者简介:曹嘉睿(1986—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表演技巧与影视文学。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呈现出交叉和融合的现象。戏剧演员可能在某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出现,而且这个比例越来越高,例如:戏剧演员徐帆就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出演女一号。同时,很多影视剧演员也会出于个人喜好等原因,出演戏剧中的某些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特征,但又有不同之处。

一、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基本特征

影视表演一般是通过影视演员的表演,演绎剧本中的特定角色,将影视演员的声音、语言与形体的造型技巧、叙事逻辑等结合起来,通过媒介技术(如电影或者电视)创造出影视人物形象的过程。一般来说,影视表演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由于影视表演大多是在真实环境下的表演,这为影视演员提供了展示剧本人物形象的机会,从而具有纪实性和美学的特征;第二,由于是非现场表演,因此,具有观演分离的特征;第三,由于影视剧存在后期的编辑工作,因此,具有可以改变表演顺序和时空跳跃性的特征。

戏剧表演是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声音、语言和形体的造型技巧创造出舞台人物形象的过程。常见的戏剧种类主要有话剧、歌剧、音乐剧等形式。戏剧表演的特征通常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戏剧是在舞台上现场表演的,因此,戏剧表演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第二,由于舞台人物形象或剧情主要依靠戏剧表演来表现,因此,戏剧的核心集中在戏剧表演上;第三,戏剧的表演和观众的欣赏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具有戏剧表演和欣赏的同步性;第四,戏剧表演有可能面临突况,由于是现场表演,戏剧表演又具有即兴发挥和临场应变的特点。

二、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相同点

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具有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相同

无论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在场景和布景方面有多大的区别,也无论借助舞台还是荧屏或者电影去表演,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由于剧本和场景的不同,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在表演风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是,这两种表演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追求、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即要通过戏剧表演或影视表演,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人物形象,从而通过表演展示出舞台或影视人物丰富的内心和情感。故事情节只是吸引人们的手段,舞台或电影、电视只是展示表演的媒介,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目的都是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这是两者最大的共同点。

(二)情节的虚构性相同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表现的,都是在虚构的情节下进行的,所以,它们都具有情节虚构性的特征。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或者影视屏幕上的表演,利用虚构的情节,通过一定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以及借助于一定的道具,向观众展示生动的人物形象。虽然影视表演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表演,而戏剧表演是在舞台上现场表演,但是,两者的情节都是虚构的,通过表演来展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这才是两者的目的。

(三)表演所要求具有的生动性相同

虽然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来展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表演情节都是虚构的,但是,却要求表演具有生动性,即要求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力求反映真实情景中的“真实性”和“生活化”。无论是在舞台剧的表演中还是在影视表演中,都设置了一定的剧情和情景,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必须通过自己的表演反映剧本中的人物及其心理变化。实际上,无论是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演员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常说的“演什么像什么,演谁像谁”,这个评价指的就是生动性。

三、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点

从艺术形式上看,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着较多的相同点,但在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上,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时空关系的差异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时空关系上。在戏剧表演中,一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演出的空间受到限制。对于戏剧演员而言,只能通过自身的表现以及借助于一定的道具来表现剧本中的人物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戏剧演员可能会采取一些放大或者缩小的表演手法。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影视表演场地一般都是在现实世界中挑选的,因此,表演的场地就可以随着剧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动,表演舞台和道具可以多种多样。这时,就要求影视演员要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及其心理,通过还原的方式再现剧本所设计的当时情景下人物的表现。而且,由于影视剧存在着后期的编辑处理过程,因而在时空关系上比戏剧更为宽阔。从时空关系上来说,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创作程序的差异

戏剧表演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一个完整的剧本或者故事,因此,对于戏剧表演的要求是循序渐进和连贯的。在整个戏剧表演中,要求表演的角色是在剧情的推进中不断地出现,从而完整地展示整个剧本或者故事。一般是在整个剧情达到的时候,结束整个戏剧表演。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需要真实生活中的环境作为背景,再加上主客观条件,比如天气、时间等的影响,很难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集中拍摄,而且由于可以进行后期剪辑、编辑,因此,整个拍摄过程也没必要完全按照剧情设计的次序推进。因而,影视表演是间断的、不连贯的。

(三)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戏剧表演一般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剧场或者舞台中演出,演出的时间也是观众直接欣赏的时间,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戏剧演员在表演的同时,观众就直观地看到了整个剧情和表演,从而产生直接的交流。这种直接的交流方式一方面会给观众带来直接的心理变化和感官享受,但另一方面,观众的鼓掌或者其他声音又会对戏剧表演造成一定的干扰。而在影视表演中,由于是导演指导影视演员在特定场景下拍摄的,再经过后期的剪辑和处理,才呈现在观众面前,因此,这种演员和观众间的交流是间接的,观众只能在影视拍摄完成后才能看到经过加工后的表演。

(四)对演员的要求及表演方式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中,一般要求演员不仅要具备充分理解剧本人物及心理的能力,还要对舞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及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情况的出现。戏剧表演方式主要采取的是还原和夸张的手法。而在影视表演中,对于演员的要求则可能稍微降低。因为整个影视表演是片段式的,所以,只要能完成某一段时间的表演就可以,无需具备对整个剧本的掌控能力。同时,影视演员的表演方式主要是还原或者缩小。

参考文献]

[1]赵美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异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治飞.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之我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3).

篇10

Cheng huina,Wang yunbo,Qi jianfeng

【Abstract】

PE teaching is an art ,the PE teaching art reflected better teaching effect,the first task is to “guide ”,”play”,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This article will specifically elaborate.

【Keywords】

PE teaching art;“guide ”,”play”art

体育教学艺术是一门独特的教学艺术,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遵循体育教学原理和体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美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具有审美意蕴的艺术。体育教学艺术的美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共同创造的审美因素和美感效应综合而成的整体美。以前很多人说作为教师要做演员,而现在本人以为要很好的展现体育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即做“导演”,又做“演员”。

1. 体育教学艺术的特点

1.1 审美性。既然谈到艺术,那么审美性则是体育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现代教育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就算可以的,教学的方法、手段,教学的艺术性、创造性,古板的讲授知识已经不足以能够胜任现代的高校教育,体育教育也不例外。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处处存在美得运动项目或者文化,体育可以带来身体的外部形象的美,体育中对思想品德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存在中美。如何将体育中的美通过教师的理解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发现美,领会美,从而展现体育的美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职责。

1.2 创造性。艺术的美是在不断地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展现出来的,体育教学艺术也不例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前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并结合现有的教学实际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不同的,都是要创新的,因为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即使教学内容是相同的,但教学的对象也是不同的,即使教学对象是相同的,那么不同时间不同境况下对于相同动作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我们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创造性是我们完成一节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1.3 实践性。实践性是高校体育教学有别于大多数理论课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并且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在运动场上教师和学生沟通、合作中完成额。教师前期的备课,课上的指导都是建立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掌握的程度存在着很多不可预知性,如何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的设计将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课下准备充分,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1.4 表演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即做导演,也做演员,在课程实施的课堂中,学生将是主演的身份,而教师则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及时这样,教师的穿着、语言、形态等一言一行也将是整个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如何让主要更好的在课上得到发挥,更是绿叶需要努力地。教师的优秀表演可使学生被不知不觉的带入到演出中去,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好的学,创作性的学才能水到渠成。

2.导演和演员的职责

在一部影视作品或者舞台表演中,导演和演员有着不同的分工。导演是影视艺术的掌控者,从创作的分镜头脚本到导演创作阐述,从演员的选择,指导到机位的摆放,景地的选择都需要导演来决定。演员则负责演出时候的表现。

2.1 导演的具体职责

2.1.1 良好的文学功底。在整个作品的不同阶段,如筹备阶段,导演需要和主创人员一起研究剧本,查阅和剧本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剧本,为剧本由文字的变成形象的影像做准备。导演还需要撰写导演阐述,用来说明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构思,完成导演的纲领性的整体设计。创作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蓝本和依据,也是导演为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导演创作总结也是一部作品完成时必不可少的文字。总之,作为一名导演需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

2.1.2 良好的表达能力。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和主创人员对剧本的研究沟通,还是拍摄时期和演职人员的沟通,交流,都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导演既要正确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也要通过演员展现自己的意图,特别是拍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的临场发挥和即兴创作,这些发挥就需要导演和演职人员很好的沟通,做到思想统一。清晰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导演必须的条件。

篇11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分类是艺术学学科基础建设任务之一。艺术学学科的分类理论因其内涵的丰富性、形象化和多元交叉等特点,要实现“多层多角”的分类理想,尚需时日。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①,艺术学由此脱离“文学”学科门类,成为“学科目录”中第13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升门”后的艺术学,在“调整后”和“学域扩张”②的新的学术视野下,分类问题再一次成为学科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艺术分类所面临的基本形势

在艺术范畴中,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绘画、建筑、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电影、电视、动漫等后起形式更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当下,艺术呈现出总体繁荣的趋势。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各种艺术形式在追求最佳艺术效应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追求艺术手段的综合性和多样化。原本意义上的单个艺术形式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本能而发酵、膨胀和扩张,如:杂技戏剧化,器乐演奏歌舞化,声乐演唱伴舞常态化,戏曲表演话剧化,行为艺术的出现,新媒体的产生等。各艺术形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内涵和外延等方面都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之产生了新一轮艺术形式的交叉与融合以及新形式的出现。艺术分类自然要直面如此多彩多姿的艺术形态。倘若照旧原封不动地以各艺术形式的名义进行分类组合,必然会遇到诸多新的问题。“升门”后的艺术学,首先需要迅速厘清文学与艺术的学术分界,更要在立足艺术现状,对既有的艺术分类做出新的判断、分析,并就此提出一种新的分类设想。

二、既有艺术分类方法分析

一般认为,在艺术学史上,首先提出依据某种原则对艺术形式进行分类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是模仿,并根据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区分了绘画与音乐、悲剧与喜剧、史诗与戏剧等。我国先秦时期的《尚书・虞书・舜典》和汉代《毛诗序》中都涉及到对艺术分类的思考。20世纪以来,出现了真正具有现代形态的艺术分类学研究。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形成的,并在当代被广泛应用的艺术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时间艺术如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时空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舞蹈。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静态艺术如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实用艺术如建筑、工艺,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语言艺术如文学,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如音乐、舞蹈、抒情诗;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叙事文学等。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艺术、表情艺术等。行为艺术是艺术家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通过某种行为方式展示其文化观念和美学态度的艺术;肢体艺术如舞蹈;语言艺术如文学,表情艺术如音乐、戏剧等。

从媒介的角度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象、听象、心象和视听形象。视象如绘画、雕塑等;听象如音乐;心象如文学;视听形象如戏剧、电影、电视等。

大体上看,上述分类方法中有些是按照“大艺术”的概念来分类的,譬如:“时间艺术”、“语言艺术”“心象”等类别,已把文学整体性的纳入艺术的范畴。这种大艺术观虽然从其实践的角度出发,但是作为更加精细、缜密的学科理论建设工程,不仅与“升门”后艺术学的独立学科思维相矛盾,也与早已成为独立学科的文学学科建设思想不相符。那么,如今做艺术的分类,首先,需要请文学③出局,并要对艺术中的文学元素如戏剧、电影、说唱艺术中的文学内涵做出新的恰切的阐释。再者,“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之分与“视象、听象、心象和视听形象”之分显然有着异曲同工之趣,特别是在作为“心象”的文学出局后,两者已别无二致,两相存在则缺乏理论的独特性和实践意义。第三,“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与“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表情”的两种分类方法即使在文学出局之后也还有相类和缺乏自洽之处,也需要再斟酌。当然,既有的几种分类方法在学科建设和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意在立足于新的理论基点,发现和认识过往各种艺术分类方法的历史局限,从而为新的分类设想提供参考。

具体来讲,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划分的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的分类方法所反映的是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时空观,是基于人类生活经验的一种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所构成并被人们所普遍感知的艺术存在方式。在特定的感知范围内,以这种时空形式解释艺术,把艺术的创作与审美过程置于一个与客观存在相一致的特定的界域来进行,不仅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也与人的认知能力相契合,是一种具有共识基础和便于应用的分类方式。然而,又不能不看到,科学体系中的时空观是多样的,是挣脱了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知局限的对宇宙天体及其客观存在的创造性发现。譬如:以霍金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是用十一维空间来解释宇宙的。高维空间不会因为它不被人类所感觉而不复存在,就如我们人类听不到超声波、看不到红外线的客观存在。现代科学认为,宇宙的许多自然之谜如黑洞、超自然力、意志力、时空通道等,以更多空间的理论才有可能存在和解释。看一看时间的“穿越”理论,空间的一维、二维、三维……十一维……二十六维、N维等理论,就不能不说采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为艺术分类或多或少地显得有些奢侈和粗疏。时空概念更多的应用于超越生活经验的天文物理科学,也适用于几乎所有客观事物,并且是多义的、相对的,其内涵远远大于人类的艺术生活。现代艺术正以开放的姿态在作品中表现科学的、更加多样的时空观。一句话,时空概念不是艺术所独有的,这样的艺术分类不易真正触及艺术的特殊本质。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的分类方法,与上述的时空分类方法似乎有相应之处――听觉艺术对应时间艺术,视觉艺术对应空间艺术,视听艺术对应时空艺术。所不同的是,以人的视听功能作为艺术分类的依据,能够从人的感官感受出发,体现了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基本路径和人性特点。尤其是关于“视觉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已使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依赖视觉而呈现的艺术形式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进而在“读图时代”获得了时代认证和现代意义。与之相比,“听觉艺术”显得有些寂寥,其同类较少,并且,作为听觉艺术主体的音乐艺术只能依赖“音乐的耳朵”来感受,又大大减弱了它的接受群体及其影响力。作为分类结构中的一支,听觉艺术的提法虽然明白无误,但是结构性的支撑力还显得薄弱。对于“视听艺术”的框定似乎也有些笼统和松散,致使戏剧、电影、电视等所谓视听艺术形式无需借助其理论,甚至完全抛开视听艺术这个称谓而竟自发展。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这种分类方法是否更偏爱视觉艺术?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已然显得过于粗疏,因为世间万物无外乎动与静两种运动形式,并且,物质的动态和静态存在方式均具有相对性,这一分类方法对于认识各种艺术形式的艺术特性到底能有多大帮助?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在去掉“语言艺术”之后,还应该看到,其中“实用艺术”与其他艺术种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关系。实用艺术确实有着十分广泛的实践意义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一般认为,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原始艺术都曾是实用艺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实用物品的审美性质,致使一部分实用物品最终发展成为纯艺术品。这一变化过程还将继续。再者,从理论上讲,能与实用艺术并列和相对应的,也许只能是非实用艺术或纯艺术,而不是其细类。

表演艺术与综合艺术其实也是有交叉的,尽管类似的分类方法在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等一大批原理性著述中均可找到,即使在作为经典释义的工具书《辞海》(1980版)中,也在“艺术”一词的释义中作了类似的表达:“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不难看出这也是一种大艺术观。问题还在于,被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的戏剧,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演艺术?但是,无论如何本文仍认为,这是几种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最为贴近艺术特性的分类方法。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分类方法也是值得慎思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与其说该方法所列举的表现艺术如音乐、舞蹈、建筑、书法,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电影,不如说以上每一种艺术形式无不渗透着表现与再现的艺术手法。任何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都反映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美学判断。尽管歌剧中含有主要用于叙事的宣叙调和主要用于抒情的咏叹调,舞蹈中有抒情性舞蹈和叙事性舞蹈,绘画有写实和写意、抽象与具象,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特别是在综合艺术形式里,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在同一形式乃至同一作品中的截然分离几乎是不存在的,每每使人难于分辨。表现与再现不过是艺术家艺术审美经验的主观倚重或曰同一形式的不同侧重而已。表现与再现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而将其运用于艺术分类则往往使各艺术形式和作品难分难解,以致不能真正实现其分类意义。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将艺术分为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表情等的分类方法同样需要首先除去“语言”类。同时,其中的“行为艺术”与“肢体艺术”二者也存在矛盾,因为所有行为艺术都是通过肢体来完成的,有些肢体艺术本身就是典型的行为艺术。

尽管行为艺术不断地僭越艺术学学科规诫并获得新发展,但是它仍然“能够被匡正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对象”,被认为是传统架上艺术形式(绘画、雕塑)的观念化移置或拓扩,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之“行为绘画”(Action Painting)和“无形式艺术”(Art informal)的延伸和变异。④由此,行为艺术被作为艺术分类中的一个大的类别会引起质疑。本文认为,它起码不适于位居艺术类别的第一层级。

该分类方法将行为艺术、肢体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均以“表情”来概括,其做法也同样值得商榷。一般认为,表达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表情的,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行为艺术、肢体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也有将表演艺术统称为表情艺术或单纯的将音乐和舞蹈称之为表情艺术,那么,这些基本特征也一定能够从行为艺术和肢体艺术中寻找到。可以说,这种分类方法没能在同一层面上进行。

三、新的分类设想、分类原则及其基本形态

受既有艺术分类研究成果的启迪,本文所要提出的新的分类设想立足当下,是从实践的、经验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并力求对艺术学学科门类进行整体性思考,来寻找和思考各艺术形式间的同一性、关联性和方向性。新的分类设想遵循如下原则:

1.只适于艺术学特性,反映学科内在联系原则;2.顺应与其他学科的外部关系原则; 3.从艺术形式的主体出发,去表象化、综合化,力推原型、元素和基本特征原则;4.力求穷尽类项,规避将不易归类的或具有综合性质的现象归入“综合”类、“假设”类、“其他”类等把问题堆积一隅原则;5.兼顾新形式的归属和未来发展原则。

本文认为,在艺术学范畴里,在艺术学与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电视等具体学科之间,还实际存在着一个中间层级――它集中了某些艺术形式的共通特性,并使各艺术形式相互联系与区别。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类设想,即依据艺术呈现方式的介质不同分类,将艺术划分为动作艺术、声音语言艺术⑤、材料艺术、操作艺术、音像制作艺术。

第一,动作艺术。动作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含戏曲舞蹈)、杂技人体技巧、哑剧等。其主要特征是:1.人的表演的本真性;2.人体技巧的真功夫;3.动作语言体系的特殊性和包容性;4.动作语言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时代性及个体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重要艺术活动中,包括国家艺术学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杂技是被放在戏剧类中进行评审的。这从一个角度充分肯定了杂技与戏剧都是以人的自然身体为媒介的基于身体表现的艺术,以及身体技能对于二者的重要性,也肯定了当代杂技与戏剧在戏剧性、情节化方面的相关性。但是本文认为,这种做法模糊了杂技与戏剧在主体方面的重要区别――杂技是一种以人体技巧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戏剧则是以声音语言为主、以对话或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从基本属性来看,杂技与舞蹈更为贴近,二者同为动作艺术。

第二,声音语言艺术。声音语言艺术是以人的声音和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戏曲、曲艺、声乐等。其主要特征是:1.由人的声音创造出的语言和音乐艺术形式;2.多以艺术中的文学元素作为创作的基础。正如曲艺形式被直呼为“说唱”艺术。话剧突出一个语言功能。尽管戏曲以唱、念、做、打著称,但是一般的剧目还是以“戏”甚至以唱念为主。即使是以武生、武净、武丑、武旦、刀马旦唱头牌的戏曲武戏,也还是以戏为主,以武为辅,如:《挑滑车》《伐子都》《长坂坡》等。为此,还出现了专供欣赏武功表演的折子戏,如:《三岔口》《挡马》《杀四门》等。

这里之所以把声乐与器乐分离开,是更加看重声乐和器乐的相对独立性。声乐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产生振动所产生的音乐效果,而器乐则是由人操作物,使物体发出音响、音律、音频等的音乐效果。二者的发声材料和发声原理明显不同。在艺术实践中,声乐与器乐也常常被分开来应用,凡单纯的人体人声艺术都是声乐的近亲或本是它的归属。例如:声乐训练被作为戏剧学院学生的必修课;民间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载歌载舞。器乐学习和训练是另一套功夫,它是人与自身之外的其他器物共为介质的音乐艺术,当属于操作艺术。

第三,操作艺术。操作艺术是指由人操作物、人与物共同完成,乃至以物的某种性能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即:通过人的技能所产生的物理的艺术呈现。它包括器乐、木偶、皮影、魔术、驯兽等。其基本特征:1.人与物一同进入创作的共时性;2.始终在人的操控之中,使物的某种性能成为审美对象,“驭物为灵”;3.以人的艺术技能为主导,并由此决定艺术品水平的高下;4.离开人的操作其艺术效果便不复存在。操作方式一般有演奏(吹、拉、弹、打),耍弄(耍皮影、耍木偶、耍杂技道具),魔变(变魔术),驯化(马戏、驯兽)等。吹、拉、弹、打基本包容了乐器演奏中的所有管乐、弦乐、打击乐器;耍皮影、耍木偶、耍杂技、变魔术、马戏、驯兽……等,更是呈现出了人操作物的千姿百态和无限可能。

动作艺术中包含了杂技人体技巧。这里的杂技道具节目(如:手技、蹬技、顶技、走钢丝、抖空竹、舞流星等)和魔术、驯兽被作为操作艺术形式,在于着意强调人与物(动物、实物)在艺术呈现过程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如实反映杂技艺术⑥所含纳的“杂”之属性和技术特点。

第四,材料艺术。材料艺术是物化了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建筑等。材料艺术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一种可见形式,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完全依托于物、显现于物的艺术。其基本特征:1.依材质、材料性能、形态等特性在材料上形成;2.艺术品是为审美对象,艺术家与艺术品分离。例如:绘画由水墨、水粉、水彩、油彩和宣纸、绢、画布、画笔等材料实现画家的创作。艺术家的审美创造一经凝聚于物,便就此形成一个艺术品实体而凝固不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材料艺术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第五,音像制作艺术。音像制作艺术是指录音录像艺术形式。即:以镜头形式、录音效果等录制技术呈现的,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各种活动影像、声音效果的摄录、创制及放映与传播的艺术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艺术等。其基本特征:1.跨介质⑦;2.技术的作用显著;3.艺术家的现场参与与艺术成品相分离,即“缺席的在场”;⑧4.具有音像记录、合成双重属性;5.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制作;6.机构、团队形式的集体劳动。

音像制作艺术的跨介质性质不同于以往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是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的集合体,它还汇集了人、物、特定材料和技术设备等共同作用共同参与的艺术创作,突出了技术的特点。它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媒介系统。

音像制作艺术与物化了的材料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先进技术引导下的成像方式和录音、传输方式,其物质介质本身均具有科技含量。譬如:当前影视技术已经出现了光-电子-数字成像方式,并有最终替代传统的光-化学成像方式和光-电子-模拟成像方式的趋势。由于人的审美需要,音像制作艺术还将继续积极引入高技术手段为之所用。

四、新的分类设想的实践意义

1.自始以来,宏观艺术学与各艺术门类之间缺乏理论打通与拓展,即缺乏对艺术总体的分解、分析,对艺术个体的归纳、综合。构建艺术总体与艺术个体之间的中间层级是艺术学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为新的分类设想提出了学理性、实践性要求。

篇12

一、小说的开放型与多元化

文学是一种开放型结构,这决定了外国小说欣赏选修课程是开放型的。综观世界名著,选编的小说文本是开放型的。选修课程下的小说选本只是纷繁小说史的一些“点”,小说的容量、内涵相对较少,需要通过这些“点”来带动“面”。这个“点”一如一扇窗口是开放的,在学习过程中对诸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究。小说文学的这种开放型决定了欣赏也应该是开放型的,

文学是一种最具灵性的活动,多元化是小说欣赏的内在要求,小说具有多元化解读的特性。外国小说所呈现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下的小说表达着多元化的内在特征。小说作为多元文化的一个载体,主体在欣赏活动中可以更容易多一些尊重、理解和包容,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

二、小说欣赏是一个繁复的动态系统,是多重要素的构建

1、进入小说情境,回返叙述本身

在外国小说欣赏课程中,可以领略小说更多元、更开放的叙述方式和情境。主体在对小说不同的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叙述速度的解读上,在对小说场景的铺陈、渲染、衬托、象征的赏析里,在对小说情节的生发、摇摆、嬗变的品味中,可以身临其境,沉潜涵咏。

2、在开放、深入的探究活动中欣赏

开放型和多元化的小说欣赏不是停留在知晓叙述故事、了解小说人物、清理小说情节的单一层面和向度上,必须向小说文本的纵深发展,进入文本的内核,开放、广泛、深入地探讨小说,开放型与多元化的小说欣赏才能更好地达成。

虚构:小说是“说谎”,是想象,是虚构。在小说的虚构中,“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卡夫卡的“城堡”里,主体可以探讨一种世界的神秘、人生的荒诞处境,欣赏一种更深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

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呈现着自身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在欣赏活动中,完全可以对小说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和探讨。譬如对《沙之书》的主题探讨,“沙之书”代表神秘之物、无限之书,有着多重隐喻。

人物:选本引入了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对这一类人物,主体尤其要注重探讨。在小说的变化的叙述流程和多重的情境里,人物形象逐步完善和生成,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形象。譬如老托尔斯泰笔下的“娜塔莎”这一人物,由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长成多情、满怀梦想的少女,到进入热情奔放的青年时代,到爱情毁灭,到绝望服毒,到再度回到幸福并再度陷入痛苦乃至绝望,早最终进入完美幸福的生活。要探讨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观察她的行动,聆听她的语言,深入揣摩其心理,窥探其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等。

场景:有些优秀的小说或淡笔勾勒或浓墨重彩地展开场景描写。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人物在场景中生活,事件在场景中展开。所以欣赏活动规避不了对场景的赏读。场景不是单纯的客观再现,往往具有多重的功能。它可以导引人物出场,譬如“炮兽”肆虐时,“乡下人”(布瓦斯贝特洛伯爵)的出场;它可以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不妨探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不同场景下的欢快热闹、清新闲适和萧瑟忧伤的意境和氛围。当然在对场景的欣赏活动中,还可以探讨其推动情节、揭示人物性格、衬托事件、作为象征等多重功能。

3、朗诵、表演、观摩影片等生动活泼的欣赏活动

面对难以理解的小说,我们可以“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结合观摩剧、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剧场的戏剧演出、有关音像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如观看影片《战争与和平》有关娜塔莎参加舞会的片段,改编《丹柯》并进行舞台剧表演等,可以更好地贴近人物,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深入领会小说的内涵。

4、延展性探究欣赏

《外国小说欣赏》只是一个小说的选本,从发展的角度和终生学习的观念上说,主体对小说的阅读和欣赏不可能拘囿和停滞于此。选本不是藩篱,而是一个有力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窗口,是为了主体的更高远目标和心境,所以需要引领主体进行延展性阅读和欣赏。

延展性欣赏可以打开课外文学读物的新窗口、新天地,加深欣赏活动的深入,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倡导开放型和多元化的小说欣赏就是要积极调动起主体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悟,全身心地进入小说文本,让小说的各组成要素不再孤立,让小说这一虚构艺术来滋养主体的心灵世界,照亮精神生活,让文学的梦想抵达生活的现场。

参考文献:

1《小说叙事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