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范文

时间:2023-08-23 09:19: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

篇1

语文学习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知识才能被学生轻松接受。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重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这些正是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不足之处,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农村初中教学是很必要的。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就会把学习看成是自己内在的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愉快的体验,就能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主动进行知识探索。

二、充分展示感性化、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需要老师的个性,让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但在课堂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魅力。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获取知识,提高语文修养。

三、通过合作模式,注重个体与集体智慧的结合

在农牧村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认知和个性发展,以及互动学习模式的完善都有重要意义。合作学习倡导互启、互学的状态,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的优势互补效应,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打造“质疑”、“问题”课堂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走出只答不问的误区,这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大胆质疑的热情,让思维随着疑问的产生而活跃起来,使之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质疑的声音,“百家争鸣”的现象是语文学习的良好方式。例如在讲完《出师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征前,诸葛亮为什么反复强调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你觉得诸葛亮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久而久之,面对课文内容时,就会自觉形成问题意识。教师要十分注意不善于课堂发言的学生,要多给予他们关注,对于他们所提出问题,要多加肯定和表扬,而对于经常不能提出有效问题的学生,要做到耐心引导,鼓励其探索和尝试。

五、拓展语文课外教学活动,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2

一、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不同点探究

1.中职语文教学设计要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变化

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更具有主观性,各科的语文教育都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中职语文教学设计更偏向于专业性,从教学挖掘中职教育的专业元素,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相融合,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的统一,这也是中职语文教育的突破口。

中职语文对教师授课的灵活度要求较高,教学方法应随着专业的不同而灵活调整。比如教学《天山景物记》,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化。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采取“风景素描”的授课方法,实现美术专业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对于旅游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导游”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语文,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完全融入教学,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也能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语和形象表演之中学习到专业知识。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将专业元素与语文课本的有机结合,其教学设计要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变化。

2.中职语文教学安排强调使用性

中职教育主要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主,故而对语文专业性教学较注重。同时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中职语文教学并不能像初中语文教学那样精深,而应语言精练、内容具体、表达上通俗易懂,这就与初中语文讲究内涵厚重、语言委婉、感情丰富的特点不同。中职语文的教学更讲究实效性,更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

3.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情境教学模式

与中职语文教学相比,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情境教学模式,这主要因为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更加注重学生语言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情境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初中语文教学。

二、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相同点探究

1.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都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都是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制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都具有连续性,同时也具有系统性。但中职语文较初中语文在语法方面淡化了很多。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安排上既要有具体规划,也要明确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系统性,让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接受不同的教育,同时体现出初中语文的独立存在意义。

2.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都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写训练

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都肩负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中职语文教学虽然注重专业教学和实用教学,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仍然是中职语文的教学重点,在课程安排上,中职和初中均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必要的语文晨读,在课堂上教师也都给予学生独立表达、锻炼的机会,课外亦创造多种机会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活动,包括辩论赛等。

3.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具有相同性

中职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都是选用叙述文,这比较适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文章的设置上都采取了激情引趣、设置悬念、简洁扼要的原则。篇幅选择上,中职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都选用了小篇幅文章,因为这样比较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都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都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能够触动学生内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趣味性教材。同时文章中所讲的故事,通过课堂组织实践活动进行情景展示,让学生通过发挥想象,现场模拟文章场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感及中华文化的发扬都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它对青少年的思想启蒙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政府近些年更加重视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并出台了很多促进教学的政策,提出了若干要求,也加大了支持资金投入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国家提供的有利机遇,踏实做好中职与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明仙.中职语文教学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探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2]万红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1(22):54.

[3]周冈.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0(5):59.

篇3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点,影响了这项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我就从这些难点出发,探讨如何能破解难题、深化教学。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

我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问题,专门做过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难点问题:(1)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兴趣比较小,喜欢作文的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持不喜欢也不讨厌甚至讨厌作文教学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写作没有新颖的主题,被动写作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写,可见如何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重要问题。(2)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困难,有学生认为写作技巧有待提高,有学生认为不知道如何展开内容,表达有问题。(3)学生的写作没有主动性,写作本来是一个“我手写我心”的过程,但是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等各方面原因,没有足够的写作动力。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够在教师布置任务之外经常写作文或者日记等,其他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教学工作,这种功利性导致学生对写作没有激情和动力,主动性有待提高。(4)很多学生反映,现实中自己没有可以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很多学生周围没有可供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更不用谈写作投稿了。如果能有一些典型人物在报纸上刊登作文,可以想见,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有莫大的好处。(5)学生对作文反馈结果不重视导致后续不能持续提高写作水平。对于生生互改、教师批改等反馈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是一眼带过、不费力气仔细思考再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能主动修改的不到三分之一,可见提高学生的后期思考和改进力度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作文教学的难点是作文教学存在功利性倾向、无序性问题。针对这两个大的问题,我认为要采取以下重点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功利走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价值观,就要让学生先爱上写作。实践中,我多注意指导学生从阅读入手积累素材,让他们发现中文的魅力和故事中的乐趣,让他们有写作的冲动,并布置他们多写一些“放胆作文”而不是命题作文,放开手脚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力争做到我手写我心,不再纠结于一些陈年老旧话题和陈词滥调,从而让他们爱上写作。比如,不再写《记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的妈妈》等这些初中常规作文题目,而是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写一些类似于《爸爸,请让我 》的半命题作文或者就韩流等流行文化现象写自己的看法等,这种不限题材和体裁的做法能赢得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做好阶段性写作目标,让成果积累

篇4

引言

“生本教学”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其核心是顺遂自然。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知到不同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局限性,善于发现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自然规律,尊重阅读认知,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来正确引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健康的成长。因此,认真思考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的途径尤为重要。

1.“生本教学”的概述

生本教学指的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对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转变,精心挑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并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元化以及多方向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知识、教师、家庭以及社会充分融合在一起,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大大提升,并实现生命质量的有效提升的一种教学。生本教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生本教学是专门为学生而设计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本教学不仅要求在教学方向上以学生为主体,同时更加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下,学生除了是教学的直接对象之外,更加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换而言之,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认识以及发展的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和意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是自主参与学习的个体,需要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构建。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自身的天赋、潜能以及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个性的发展。第二,生本教学的载体是活动。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生本教学属于开放型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并强调将学生当作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皮亚杰认为,认知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互相作用的活动当中。由此可见,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活动是主体的具体表现,是主体参与的内容、对象以及目的。同时,活动也正是因为有了人的主体参与而使之成为了活动,而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因此,活动是使学生得到自我展示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2.关于如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的途径

2.1充分认识学生认知的局限性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认知的局限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在常态阅读下保持足够的自由解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读书的至关紧要处往往会遇到许多沟坎U塞,因此,教师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认知的局限性,及时予以沟通指导,否则便会阻滞不畅,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的课堂教学时,不同学生必然产生许多不同的疑问,比如,某些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陶渊明生活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究竟有什么可以陶醉的呢?从这个疑问当中,我们便可以认知到这就是学生认知的局限性阻碍了学生对这首诗文的理解,并且阻碍了学生对这首诗文思想感情的体验。这时,教师只需要向学生进行稍微的介绍和点拨,当学生正确认识到诗人陶渊明对田园风关和大自然的热爱并不是一时之兴,也并非个性乖戾,而是因为特殊的个人经历和特定的社会现实所共同熔铸出来的性格时,学生便很容易理解诗人陶渊明为什么那么钟情于山水和旷远明澈的思想了。这样一来,不仅打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认知,实现了有效开展生本教学的目的。

2.2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顺学而导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还应该“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顺学而导。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部分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意外想法或者不可思议的一些回答往往只是蜻蜓点水般的一笔带过,这样的对待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缺失而课堂教学的本真。因此,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苦于课堂教学中缺乏生成导学。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顺学而导,让生本课堂在生成过程中变得真实有效。例如,在进行《枣儿》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第一环节的课堂推动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发的寻找舞台说明的句子,然后顺势将课堂推动过程导向第二环节,即标点符号和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意义,向学生清晰地讲解矛盾的根源,突破本课程内容的重点,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的领悟亲情。最后,让学生认真品读课文中的经典桥段,如:“爷爷,你为什么把枣儿放在那里晒了又晒。男孩拍拍脑袋:爷爷,我带回家去吃……。”紧接着,便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课文当中的爷爷在沉思什么呢?他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通过品读文章内容,在进行问题的思考,便可以从中看出大人的等待,归于不归,走与留。这样一来,通过品读人物对话,便可以顺学而导,将学生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以生为本开展教学的目的。

2.3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

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无疑也是有效途径之一。生本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也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其核心是顺遂自然,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由此可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无疑是开展”生本教学”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下转第194页)

(上接第68页)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将生活与学习的语文课程灵活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立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以全新的状态深入到生活当中,从实际生活当中充分汲取营养,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教师在进行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便可以积极地引入生活因素。该课程内容着重表现了的伟大的父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每一列举出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讲述在实际生活当中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关爱的举动,并让他们表达出对父亲那些举动的深刻理解。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学生必然会瞬间开启自己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无疑是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学生通过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便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父爱的伟大,对父爱产生深深地感激之情,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更加尊重和敬爱自己的亲人,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亲人给予的这份爱,最终实现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真正意义上达到生本教学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本教学是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种教学手段,其实质是以人为本,核心是顺遂自然,具有生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和生本教学的载体是活动等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本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能够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而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生本教学”,则必须充分认识学生认知的局限性、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顺学而导以及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实际生活。

【参考文献】

[1]舒琦.探讨新课改下如何创新语文教学[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66(02):183-185

[2]杨颖.顺遂自然以生为本――关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本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14,55(03):89-90

篇5

诗歌因句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而被大家所喜爱,它最适合朗读、吟颂。而且,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读出其深涵的美感和意境来。因此,诵读是初中诗歌课堂教学中一个关键性的教学环节,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发挥诵读的作用,尤其是诗歌教学应当格外注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培养对诗歌字里行间透暴露来的信息与意境的认知。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开展诵读指导,一是熟读成诵法,要求学生反复的对诗歌教学主要内容进行诵读,可以进行朗朗上口的朗读,也可以是低唱慢吟的慢读,甚至也可以进行“不求甚解”的悟读,让学生在读中增强语感,体会情境与主题;二是音乐帮助法,结合诗歌内容与表现主题、情感意境,选取相协调的音乐作为帮助本领,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之中开展诵读,可以较快地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三是想象入境法,指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想象,让自身进入到诗歌描写的环境大概意境之中,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地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心与主题。

二、营造氛围,创设意境

由于古诗的历史悠久,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隔膜,所以表现在诗歌中的意境美学生难以理解体会。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营造出一定的氛围来,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人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如学习《沁园春雪》时,通过多媒体所展示出来的北国雄伟壮观的风光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中掌握要点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实变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预习提纲等方式,指导学生开展提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中获得知识,提升掌握水平。笔者在诗歌教学工作中,注重发挥学生预习学习的作用,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本领。一是给学生安排预习提纲。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便是充分刺激引发学生自觉的认真学习激情,笔者在教学中,从指导学生制定预习提纲入手,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课文学习重点,增强预习环节的针对性,提升预习效率;二是要求开展综合学习。在预习整个过程中,在反复诵读和透彻思考的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充足运用工具书和网络等资源,寻求学习方面的帮助,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效;三是筛选学习疑难之处。在学生透彻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本人比较预习提纲所无法实现的内容整理出来,作为将要进行质疑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针对性。

四、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本领

在开展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作为提升学生学习综合能力和教学成效的突破口。一是让学生“动起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表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角,可以搭建自主互学习小组之类的学习载体,让学生可以具有可行的自觉地认真学习平台,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摆脱以往语文诗歌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二是让思维“活起来”。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学生在整个自主教学方式中,应充实开动脑筋,不停拓展与延伸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此处老师还应当发挥点拨带领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带领,提升其思维缜密程度;三是让成果“精起来”。在最后的成果梳理环节,老师一定要注重集中大家的智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完善答案,提升教学成果的全面性。

五、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之中引发热情

在初中诗歌教学之中,老师要可以立足于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学习,充实拓展教学空间,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充实发挥课外活动对诗歌教学的促进作用。一是要注重发挥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分析作用。相比某一类诗歌的教学大概,某一位诗人的诗歌教学,都需要组织开展专题分析活动,带领学生针对上述内容进行拓展性学习,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要注重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诗歌教学需求,创建专门的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朗读、感悟、模仿与分析之中深化对教学主要内容的理解;三是要注重发挥各种比赛作用。老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中结合以赛促学,经过比赛活动增强教学效果,营造积极的竞争氛围。

总之,诗歌作为文学的精灵,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从而让诗歌教学的课堂展现出蓬勃生机,让诗歌焕发青春活力,使诗歌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篇6

语文教学大纲是教学依据的准则,通过对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综合整理,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层面的口语交际训练:第一层面,基础语文口语训练(普通话朗读);第二层面,倾听与领会训练(听读、倾听、应答);第三层面,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复述、讲述、讨论、演讲、辩论、采访等);第四层面,口语交际策略与思维训练(口语交际与语境、礼貌语言、说话艺术)。这四个层面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口语交际教学虽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但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时间并没有增加,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达到口语教学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口语训练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口语交际与阅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口语训练

普通话是我们教学通用的话语,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我们可以把课本内容当成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要读准每一个字词的标准音,就必须正确识记一些难度较大的字或词的读音。当然仅仅课本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补充一些语言材料,但要注意纠正一些现实生活经常用到但又容易读错的字音。这也与中考考试中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这种基本的口语交际训练不仅可以夯实口语表达的基础,还可以学习了语文基础知识,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二、阅读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阅读教学是我们学习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的主要教学板块,口语交际表达能力训练主要由以下几个内容组成:复述、讲述、讨论、演讲、辩论等。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教学要领,给学生多种不同的话题样式,采取多种听说训练方式。所谓的话题在本质上要反映学生实际交流的需要以及兴趣,选择的话题要利于激发学生说的情趣,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让他们得到教益与启示。教师要善于从所学教材选择合适的话题,创设适合口语技能训练的课堂情境,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组成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情境。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许多说话艺术和辩证思维较强的文言文,如《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小儿辩日》等;还有一些精彩的演讲文章,如《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赏析文中的说话和辩论艺术,并在课堂模拟表演训练,这就比空洞的说教所起的效果要好得多。有些语文课程内容的故事性强,对话很能体现人物个性,情节冲突而激烈,可以现场组织学生排练表演。这种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表演,如《威尼斯商人》、《市长》等;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改编成剧本的小说或散文等,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在编剧的过程中,同学们就像实际上参与了整个文本的创作过程,通过扮演角色演出,借助表情、动作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会停留在浅层面上了,进而能够深入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发展智力。除了这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口语技能的训练,如课前5分钟演讲、学生欣赏评议、朗诵比赛等,进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写作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说”和“写”本身就是紧密相连的两项基本能力。“说”更强调思维的敏捷和信息整合的速度,因此经常练习“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同样可以联系口语交际,比如口头作文、学生对话模拟生活场景、讨论学生习作或者作文话题等等;在一些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写新闻和通讯、人物采访时也可同样进行口语训练,这都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写作本身也是对语言的运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口语训练密切相关的,写得好了,说也就不会差。当然不论我们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口语训练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案,符合科学的教学原则;二是所选的口语教学训练要符合学生的要求,等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不能脱离学生可接受的范围,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学习和探索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去主动训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篇7

G633.3

电子白板由普通白板发展而来,它是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实现无纸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全新的极具时展特征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的过程中,电子白板能蛴行У乜朔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不足,电子白板本身所具有的便捷性和强大功能,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将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会极大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般而言,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联想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诚然,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但相比较电子白板而言,多媒体多付教学似乎又显得相对落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可以弥补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不足。在这里,我们首先看看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1、注解、编辑功能。电子白板的一大优势在于编辑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编辑可以不受限制,教师可以随时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素材进行灵活地编辑、展示和控制。2、存储和回放功能。和普通的白板不同,电子白板具有存储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写在白板上的一些文字、图画或者其他资料,都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储存起来,并且可以输入电脑,成为学生复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这种记忆功能,是很多教学资源不可比拟的。此外,电子白板还具有绘图功能、放大、探照灯等功能。只是这些功能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用得不多,在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而述。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是这种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在教学中的运用,本身就是一个焦点。很多学生在教学中,会被这些高技术的产品吸引住,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电子白板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记忆功能,有助于让教师在教学之余,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这种记忆功能,还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今后的复习奠定基础。

二、电子白板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电子白板是高科技的产品,在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实用性。只是作为一种高科技的产品,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与运用。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电子白板的普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而对于一些有专项资金支持的学校,电子白板已经被广泛运用。在这里,笔者不再阐述电子白板是否普及的问题,只是结合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分析电子白板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利用电子白板,攻克重点和难点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已经成为很多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个问题。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更显著,具有色彩标注、画面截取、隐藏动画等教学功能,能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一课,一些教师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课本插图感悟山市,从而理解“山市”这一抽象的概念。而由于学生从没见过山市,更不知道山市有何特点,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添加了“山中蜃景”和“海市蜃楼”的优美图片。学生质疑提出什么是“山市”这个问题时,教师就可以从资源库中适时地拖出一幅优美的图片及对图片的解说词,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欣赏中,学生明白了“山市”是光的折射的一种现象。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有效地结合Flas,利用Flas动态地展现“山市”的神秘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利用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白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如《〈论语〉十则》。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个章节的内容时,往往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现象,甚至会有学生出现对文言文的抵触和反抗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利用电子白板资源库强大的这个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的有关资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添加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每涉及一个问题就可以到资料库中去寻找学生自己传送的资料。这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对课文的内容、作者资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后学生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有的提供了《百家讲坛》对《论语》的评价; 有的查找了名句的含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还有的甚至找到了孔子的祖籍等相关知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朝着高效课堂迈出了一大步。

3.利用电子白板,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而在课堂教学中,电子白板的运用,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进行课堂教学,将会极大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合理运用电子白板,实现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篇8

一、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从七年级起,笔者就让班里的学生积累每课字词。每册语文课本,包括文言单元的基本字词,笔者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巩固,一册书结束时,让学生以练字的方式反复摘抄积累,作练习册上每课课前的字词练习,再把整册书的字词以试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积累。

2.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准确”等套话带过。

从这两种现象中发现,在对字词学习的认识上,师生都极为重视语文字词的认知方面而忽视综合运用。

二、如何应对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良局面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做法,笔者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从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字词

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从民族文化精髓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3.从大量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

在众多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此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4.从多读、多写中提高记忆效率:

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5.从作文评改中的纠偏字词

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6.从课堂教学中,应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作到一举两得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积累这些字词,如笔者在讲课时出了以下题让学生做:填字组成词或短语。

()然泪下()然发动进攻()然若揭

()然悔悟()然若失()然无声

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精神()()神痛()()痛

贼()()贼举()()举防()()防

做了这些题,笔者就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

7.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积累记忆法

主要做法是,将平时教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

8.对字词的把握要放到具体语境中

听过很多课,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检查字词,尤其是文言文,学生还没有走进文本,教师一上课就进行20分钟的字词大检查,学生能会吗?即使是会,那也是一种机械记忆,效果很差。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怎样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开启思维,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如笔者在教读《范进中举》时,文章的结尾部分胡屠户收银子时的几个动词用得非常好,分析这几个词时就要和胡屠户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

9.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

篇9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把刻板化的课本中的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生活。初中语文教学如果能和生活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从学生听课的视角去寻找生活中随机出现的一些语文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这门看上去比较死板的科目的关注度,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活化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加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与课本相结合,这样的做法有非常多的优点,一方面让学生很生动地接受书中的内容,同时让他们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在让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距离变小的过程中,也能让他们更了解作者的生平、基本情况等,无形之中也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展教学空间,有利于教育改革

中学的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能够形成一个比较良性思维模式的帮助,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教育本来就不应该脱离生活,时代的发展也不允许刻板的理论知识。进行生活化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拓展教学的空间,也可以因此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环境,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进一步的教育改革。

学校在考察语文教师成绩的时候,在调查相对的学生考试成绩的时候也要考查知识层面之外的情感积累,了解学生对语文科目甚至对生活是否积极向上;除此之外,教师授课时的课堂氛围、学生听课是否专注等都可以纳入对语文教师的考察范围。考核语文教师的水平高低往往不能单纯依靠考试的成绩,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二、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可实行方案

1.明确教学目标,探索教材

教师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将这个理念带入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的想法,适当听取学生的意见,对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调整,采取最好的方式投入教学。

课前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必须要读透教材,努力将包括生活环境在内的生活中的一些因素和教材提到的内容相结合。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过程中寻找身边的生活因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利于课堂上授课的进程。

2.课堂环境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具备一个比较良好的课堂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置上,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课堂模式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让学生能够非常亲切地感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表达思绪,培养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生活和课本的知识结合得非常好,学生就能从情境中很直观地感受到课本上描述的生活情境,并因此感受到语文的乐趣,也只有真正了解了语文的乐趣,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习语文,进而产生对整个学习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语文是一门依靠自身情感比较大的科目,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接受的能力都不尽相同,教师教学不可以一概而论,教师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选择比较适合他们的方法。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科目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枯燥”,这也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将生活与课本适配起来,使课程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3.引导课后自主活动

课堂上的教学并不是生活化教学的全部,知识是来自于生活实践的,只有仔细注意生活里的小事情,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以适应社会。可以说,生活的大环境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用不完的资源,所以在生活化教学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指引学生观察生活,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积累知识。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开展一些比较生动的课后活动,比如成语大赛、汉字听写比赛一类,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真正喜欢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模式,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这一科目对生活的重要性,将课本上刻板的知识与灵活多变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之后,学生也能体会到语文的乐趣所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解决很多在课堂上很容易发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选桃.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语文天地,2015(2).

篇10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时所运用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学方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接受和反馈信息的主要方法,没有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培养更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是相对性。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其中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就唯物主义的观点而言,不管是何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是教师在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用这种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要做好利与弊之间的平衡。

二是针对性。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自然,教师一般会采用自己比较熟悉和擅长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并将这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针对各种综合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三是综合性。教学方法应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综合选择,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所以,教师既要重视示范、引导和点拨,又要培养学生观察、运用和创造的能力。只有有助于发挥两方面作用的教学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是多样性。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二、使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一是坚持启发性。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本质上都应该对学生具有启发性。教师既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又不能放任学生自流,需通过正确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二是坚持培养三维目标。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工作应该实现对学生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学习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对于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优化教学方法,使它们更具启发性和针对性,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坚持因材施教。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因材施教就是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快乐、主动地获得知识。

三、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们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把这些教学方法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话,可以从以教为主、以学为主、教学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以教师的语言讲解为主,传递语文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讲授本堂课的语文知识,包括课堂导入、课程引导、介绍背景分析课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各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使语文知识更加系统化,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目前讲授法还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一堂语文课,教师适当的讲解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能为了避免“满堂灌”的嫌疑而不敢开口讲,该讲则讲,而且还要讲透彻讲到位。

2.串讲法。串讲法一般是指教师把文章中的内容从字、词、句、段、篇章全部连贯起来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章进行概括,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理解。串讲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由教师单一的讲解转变为师生的双边互动,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讨论法。讨论法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集体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2.研究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根据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探索新知识、提高语文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法中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

(三)常见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1.问答法。这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回答问题,或者学生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或者疑问,在小组内或者班内互动交流、共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来讲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美感染人、以情感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具体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并妥善实施,都会对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努力探索,创新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毛森梅.初中语文教学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125-126.

[2]苏敏.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76.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51-01

说起语文教学的历史,人们不会忘记大圣人——孔子,自从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打破以后,私塾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千年的漫长时期,四书五经几乎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死记硬背成了古代教学的基本方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们可以想象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死读书,读死书。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白话文逐渐代替了文言文,现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迈开历史的步伐,走进中国教育的舞台。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据语文课堂评价转载,语文教师很多,但上好语文的教师却很少。初次见到这句话,我有点怀疑,可是,几年来的教学现状,使我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师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我努力寻找原因,也采取了不少改变方法,但效果不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误,除了联系日常生活太少,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行为的不当,信息化技术运用太少,还应该思考:“老师努力了吗?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这就使我不得不想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个细小环节。

字词学习仍然是重点。通过小学的识字教学,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对汉字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因而,初中课堂除了平常的情感教育以外,字词学习仍然是重点。但初中生书写潦草,错别字太多,成了语文学习的大问题。许多语文知识就是从书写开始,逐步演变为学习的障碍。在这一方面,田格本书写,教师要求,学生态度非常重要。

认真去写规范字,杜绝错别字。错别字,指写的不成字,在规范字典词典上找不到的字。归根到底,因为汉字本来很复杂,难认﹑难记﹑难写;另外,学生平时不重视,认字不细心,不会也不查字典。我觉得原因是,学生写的太少,没有认清字形结构。我上小学的时代,没有现成的草稿纸,操场成了天然的写字场,一人一块,用小石头在上面写字,记忆效果很好。我想,是不是要让学生多写多练,或许认字效果会好一点。

在语文课上,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声音太小,夹杂了不少方言俗语,成为农村语文课堂的语言习惯。而我们看到,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让学生学会说普通话。大多数学生没有在意这一点,想语文就是跟文字语言有关的学科。在课堂上,除了听课做笔记,很少有人说普通话。我们可否想一下,教师在普通话授课的同时,是不是提倡让学生运用普通话,或许对学生口语表达有一定的帮助,进而促进语文成绩的进步。

古代的传统教学,以死记硬背为主,不用说四书五经的繁杂,固定的写作格式就让人们头疼。而现在的语文课本节选了不少古代诗词,在讲解诵读以后,出现的情况往往是,个别学生的自觉性很差,古诗词没有背诵,或者字词注释句子的含义不理解,这样,有些默写填空就没办法做,造成了有些不该出现的失分现象。可否设想,教师加大抽查力度,让学生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对学生学习语文也有帮助。

新课改实施以后,逐渐淡忘了对文化常识的讲述,加上学生平时课业负担重,很少有学生刻意去了解什么是文化。以至于不少学生不了解中外历史,更不用说平常的语文学习了。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同时,讲述一些人文地理自然知识,让学生知道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改变以往以字词句篇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学习注重理解与运用,而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就是这个知识点。从平时的答卷来看,学生对现代文阅读做的不够好。原因在于,课外阅读太少,不用说让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是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能仔细阅读的又有几个?教师在授课时,经常设计问题练习,可是,学生的效果呢?只注重了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作品的思想倾向,养成自学的好习惯,现代文阅读就不可怕了。

篇1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传递教材内容,完善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但从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阅读课堂的个性化缺失问题仍然突出。由于阅读教学缺乏个性化,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多停留于表面,难以深入了解其内涵,阅读教学的转化、内化、迁移作用不够明显。基于此,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应重视落实以下五种策略。

一、营造好更具个性化的阅读氛围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需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学生差异性,充分保护学生的探究欲与好奇心,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创新和进取。由此可见,在初中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氛围的营造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保持自身个性,通过阅读完成自我知识的构建,以此促进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传统阅读课堂上,教师为了学进度,往往划定统一的阅读教学标准,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忽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严格按教案进行课堂规划,在教学中按部就班,课堂就如同工厂流水线,教师的教学思路被严格限制在教案中,不但生硬呆板,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引入个性化阅读。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本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高学生思维与感官的反应灵敏度,让学生在阅读中读出意境、读出品位。

例如,在阅读《散步》一文时,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有利于体现个性化阅读成果。怎样在阅读中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怎样体会母亲和“我”的态度?“我”在“散步”中心理出现了怎样的起伏变化?这些问题单凭教师的理论讲解是很难深入进行的。只有学生在阅读中细心揣摩,将自己置身于阅读情境当中,才能对其中的心理变化与文本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体会出文章中折射出的人性与亲情之美。这些美好情感的体验正是构成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元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出判断,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出观点,进而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这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二、关注学生阅读当中的精神互动

阅读教学涵盖了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多种互动,是一个成体系、持续化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与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发掘文本内涵,对文本精神进行深层解读。要对解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也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所要传达的思想与价值。解读目标的设计有两个着眼点:第一,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第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这两个目标对阅读文本进行选择,并设计相应的教学重点,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使读者与文本之间产生共鸣。

在确定阅读目标之后,教师要规划出有利于文本解读、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情节与内容,也就是帮助学生找到“文眼”,减少阅读课堂的无用功。文眼的确定有利于促进个性化阅读的深入开展,学生根据主题定位,能够寻找到文本的内在精神价值,从而以更新颖的角度解读文本内容。例如,在《背影》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描写父亲行动的细节入手,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父亲的形象;从作者的心理描写中感受到含蓄而深沉的父爱。两处文眼有利于学生把握阅读重点,进而探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内涵。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引导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清阅读脉络,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有益实践。

三、个性化阅读与拓展教学相结合

读教学本身形式多样,教师要充分发掘阅读教学中的拓展空间,实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转化作用。读与写本身是一对孪生姐妹,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读与写有机结合,更利于体现阅读的个性化与实践化。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利于增加教学弹性,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知识拓展中,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指向更明确,拓展方向更清晰。

例如,在《幽径悲剧》的阅读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沉,而文章的写作背景也较为复杂,有些学生表示“在读完文章之后心情压抑,情感消极”。为了实现积极向上的阅读教学引导,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的积极情感,体会作者“困与幽径而不消沉”的情感意图,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情感。鼓励学生以读后感、阅读随笔等形式,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写作与阅读的有效互动,使学生的阅读心理变化有迹可循。从阅读到写作的拓展,充分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弹性,同时也使语文知识技能得到了有效转化,为个性化课堂的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个性化阅读与课堂表演相结合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表演也叫即兴表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者某一具有表演价值的片段来引导学生进行的即兴表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体会,将文本中的内容当场表现出来。以表演形式丰富阅读教学课堂,迅速提升学生的关注力和参与度,促使学生对阅读有更全面、更生动的体验,尤其是将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表演实现了文字与肢体语言的协调发展,产生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强化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表演更能体现学生认知、情意与身体运动的协调发展,有效突出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能力的强化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阅读教学与课堂表演相结合,不但是阅读教学的创新,同时也使个性化阅读效果更加突出。尤其是将课堂表演形式引入到一些学生感到内容枯燥、缺乏阅读兴趣的文本中,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苏州园林》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说明文缺乏阅读兴趣,尤其是科普知识,更觉得枯燥无趣。但以表演形式展示阅读内容,并以此形成积极的课堂互动,则有利于阅读效果的提升,同时也能使阅读趋于个性化。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将学生转变为“旅游团”角色,教师担任“导游”,结合多媒体与课文内容展示苏州园林的画面,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表达观赏苏州园林的感受,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有何感想”,在师生互动表演中,一场“游园小记”的故事顺利展开,学生在表演中对苏州园林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了。这种教学方式在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促使了个性化阅读效果的提高。

五、构建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同样需要以完善的评价体系为基础,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评价模式的束缚,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使学生在阅读评价中获得个性化发展。多元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关注发展性评价的形成。发展性评价不但关注陈述性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且更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是批判思维与创造思维的评价基础。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中,不但要有总结性的评价,更要引入过程评价,在定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引入定量评价。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阅读感受有直观的了解,以此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的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犹如教师带领学生去探索神秘的知识宝库,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够采撷到其中的智慧之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