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26 19:55: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相关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相关教育论文

篇1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教育的权力,而是建立了以州为单位、分权为特征的各具特色的治理体系:复合型治理模式、规制型治理模式、无缝隙模式和社区服务模式以及市场型治理模式。复合型治理模式又称为分割模式。如加利福尼亚州的UniversityofCalifornia、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和CaliforniaCommunityCollege各自拥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学术项目及权利,州政府是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调节者,加州继续教育委员会在三大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起着协调作用。三大机构均享有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各自拥有一套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与州政府及立法机关沟通的工作程序,机构的具体职能和工作不受政府干涉。教师参与治理主要通过教师评议会、教师工会等组织,就涉及教师利益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规制型治理模式又称为统一模式,有22个州采取这种模式。以佐治亚州为例,佐治亚州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由一个统一的协调委员会负责管理,州宪法赋予该董事会极高的自治权。GeorgiaEducationCoordinatingCouncil(简称ECC)由州长和州高级官员组成,包括了校长和佐治亚大学系统的董事会成员。ECC负责全州的教育事务,在理事会之间进行教育政策与项目的沟通。ECC中没有教师成员,但教师个人可以在ECC季度公开会议上发言,还可参与ECC下属委员会中的审计、发展和执行特别事务,教师的建议通常能得到实质性的批复。州长通过宪法赋予的权力直接与ECC打交道,州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资源提供者的角色。ECC利用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平衡学术和社会公共利益,保证了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延续和运行,维持了良好的学术内部治理,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无缝隙治理模式的代表是明尼苏达州和佛罗里达州。Minnesota把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治理联结起来,不同层级的教育在评价标准、师资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良好衔接,确保学生顺利升学,维护教育的效益与公平。LocalEducationAgency(简称LEA)负责向公众、政府和立法机构提供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财政明细、战略规划、项目和数据分析以及政策等,州政府依据法律向独立大学董事会(具有公法人资格)制定规则和拨款,不参与经费的支配。教师参与系统层次的决策主要通过教师工会,也可自由参与公开的董事会会议。该治理体系提高了教师、学生、学术专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在大学教育发展、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决策权,创造了良好的学术和工作环境。社区服务模式的代表是NorthCarolina,其公共高等教育主要服务于所在社区,由社区和学生家长决定公立高校的发展方向。社区理事会负责审批学校预算、发展规划、决策方案和课程材料选择以及新教师聘用。社区学院的使命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州内各社区。社区学院董事会拥有选举校长、确立学校项目等权力,非常重视社区、学生和家长的需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社区学院董事会中没有教师代表,但教师可以作为教师协会的代表参与董事会会议和分委员会会议。社区服务模式在董事会、教师和行政管理者之间形成利益平衡。市场型治理模式的代表如密歇根州和特拉华州,高校有独立的董事会,其成员多通过全州选举产生,拥有治理大学的决定性权力,可以根据州政府的法律和拨款、高校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的需求独立做出决策。依据州宪法,董事会拥有议会和行政部门不可介入的权力。市场型治理结构使高校既可以接受政府大量拨款的资助,又可以免受州立法机构的控制和政治的影响。高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中,高校不同专业的学费能反映出学科或专业的市场价值。公立院校的董事会成员通常是选举产生的,能够代表公众利益,可以很好地将学术使命和社会使命统一起来,既有助于实现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发展目标,又有利于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但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这一治理模式会形成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不利于资源有限、实力较弱的大学成长。

(二)美国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的特点是:(1)政府不是高等教育的直接管理者,而是通过提供资源和制定规则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间接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不同模式下,州政府或扮演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调节者的角色,或根据法律向独立大学董事会拨款和制定规则,但州政府不能支配经费和操纵大学的具体管理。(2)除市场型治理模式外,其他模式均设置了宪法赋予自治权、拥有较强独立性、在职能及工作程序中不受政府干涉的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使其较好地充当了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的矛盾调和者。(3)高校有独立的董事会,其成员基本通过选举产生,拥有治理大学的自力。(4)教师通过教师工会、教师协会等组织积极、全面地参与大学决策。(5)较高的社会参与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公立大学的政府拨款逐步下降,社会参与度日渐提高,高校主要通过与工商企业以及各种形式的基金会合作来稳定和发展财政及其他事务。根据BurtonR.Clark的三角模型分析,美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的融合度较高,对政府拨款的依赖逐步减少,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规则,派生了独具特色的经费市场、生源市场和师资市场。尽管美国存在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但是总体而言,均对社会经济变化的敏感度较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服务于教育产品需求方,所提供的智力资源和教育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使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其中,社区服务模式和市场型治理模式尤为显著。

二、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再造建议

根据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治理基本是政府中心模式,高等院校和社会都是从属者。要使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参与、分享高等教育的成长,政府就应明确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入市场机制。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包括市场)融合度较高,因而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一)政府角色的再定位建议

政府中心型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政府角色再造是理顺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核心。政府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自。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主要责任,应由教育资源的直接提供者、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控制者转变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制定规则并进行宏观调控。在教育管理方面,可以更多地依靠行政合同而不是行政手段和命令来管理高校,将办学权交给学校,使高校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角色定位的角度,政府应该从规则制定者与执行者转变为规则建议者与监督者;从治理层面的角度,政府应该由具体操作转变为宏观调控;从治理方法的角度,政府应该从行政管理转变为合同管理或目标管理。各级政府和所管理的高校之间可以采取每5年(与国家的5年计划保持一致)签订管理合同的形式,从总体上对高校的专业方向、发展目标以及财政拨款进行协商。高校在合同目标约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政府在合同中对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进行约定,形成制度性文件,在目标清晰的基础上,不应再对高校财政的使用情况和具体的教学过程,甚至教学文件的细节做干预。

(二)成立负责教育事务的第三方机构

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除市场型治理模式外,其他模式均设置了不受政府干涉的委员会,负责教育事务。由于该机构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因此能够较好地调和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建议成立负责教育事务的第三方机构,由该机构建立教育质量、绩效与经费管理的评估机制并定期向政府、高校和社会公众公布关于专业设置、发展方向、经费使用、教育质量的相关信息。

(三)尊重高校的自治权

高校不同于企业及行政单位,其根本职能是发展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中,高校具有学术属性、行政属性和社会属性。学术属性是高校的根本属性;社会属性由其在应用学术研究的成果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演化而来;行政属性则是由高等教育政府中心化的治理结构形成的。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的灵魂,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特征。高校只有不断探索、研究、产生、传播和运用知识,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前沿,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高校应该按照学术发展的规律形成其治理结构,学科组织、建设和管理应成为高等教育治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是高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学术研究必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一旦脱离社会,学术研究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机与活力。因而,高校的价值诉求是坚守与融入,即坚守学术研究,融入社会发展。同时,高校应去行政属性,成为具有学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独立法人。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石,应该有参与治理的途径。在美国高等教育治理的不同模式中,教师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表达诉求,积极、全面地参与到高校的内部治理。建议高校赋予学术委员会真正的治理权,实现“教授治校”,将教学、课程设置、招生、学位授予、科学研究等事项交由教授委员会决定。在“教授治校”的基础上,进而实现“教师治校”,工会主席应该由教师选举产生,使工会成为教师参与内部治理的组织,而不仅仅是一级行政机构。学术研究不能急功近利,短期性的量化指标无助于提高研究质量。同时,教师应该有权参与到教师绩效、晋升标准的制定中。高校成为“教授治校”“教师治校”的具有学术和社会属性的独立法人,将有助于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研究导向及功利化的绩效管理趋势。

(四)引入社会资源

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再造的理念下,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提供教育产品或服务。美国私立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仍旧无法与公立高校相提并论。社会力量办学既有助于高等教育多元化,也有助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接轨,从而更好地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属于较年轻的私立大学,它创立的思想是与社会进步相融合,理念是“功用”,教育目标是培养“有教养的和有用的公民”。虽然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院校,但它争取到了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抓住机遇发展工学,审慎掌控科研的学术性和功用性的平衡,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来实现其教育理念。斯坦福“有用”的理念使其与社会紧密结合。1965年,“硅谷”在斯坦福诞生,形成了世界性高科技社区,树立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典范,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富有活力的知识生态。社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既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的压力,又可以使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高等教育治理利益相关者角色再造的视角下,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业,推荐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与相关高校合作,研究形成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高校的投资、创立及管理中,从而使高校融入社会,协同创新。

篇2

师:同学们,昨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同学,姓刘,是开文具精品店的。她听说同学们要买文具,非让我向大家推销推销。

生:她卖哪些文具呀?

师:她让我带来一些样品,并且说质量很好,价钱又便宜,但生意人的话,我只相信一半,到底怎样,还是你们自己判断吧!

师:大家看大屏幕。(课件:10种文具及标价)谁来说一说这几种文具的名称、标价及自己的看法?

(生争相说)

师:你们看看,这些文具中有你需要买的吗?价钱怎样?

生:我想买几支铅笔,不过,她的太贵了,要8角钱一支,我妈妈买过,只要5角钱一支。

师:看来,我这位老同学是有点儿黑,大概是以为我们小朋友的钱好赚吧,你可以跟她讲价钱嘛。(众笑)

生:我跟她讲,4角钱一支,我买5支,不卖就算了。

师:你也够狠的,将人家的价钱砍掉了一半。(众笑)谁还想买什么?

生:我想买个笔盒,要三层的,表面要动物图案。里面最好带吸铁功能的,不知她店里有没有。

师:你的要求还挺高的,要问清楚、看明白再买。你们知道买东西要注意什么了吗?

生:要注意讲价钱,要看清楚东西。

生:还要有礼貌。

二、表演示范,让学生会说

师:下面老师当买东西的小朋友,谁来当卖东西的刘阿姨?

(一生上台,老师为其佩上胸花,老师系上红领巾)

师:刘阿姨,您好!

生:(笑)老师,不,小朋友,你好!你要买什么?

师:听我老师说,你这儿有很多文具,质量也不错,我想买个转笔刀,有吗?

生:有,有,你要哪种?

师:我要盒式的,用手摇的,可用上几年不坏的,表面图案要求是动物的,有吧?

生:有,你自己选吧!

师:(挑选状,点击屏幕上的转笔刀)就这个,多少钱啊?

生:28元,不是标着价吗?外面都卖30元呢!

师:太贵了吧!(转向全体,轻声地:难怪我老师说她有点儿黑)我邻居买了一个才13元,你也13元吧?

生:我看你是个好学习的孩子,这样,卖一个给你15元吧。

师:13元,行就买,不行就算了。

生:行!拿去吧!

三、小组交流,让学生乐说

师:请同学们两人一个小组,自由“买卖”。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种东西向同桌“买”。

(生同桌买卖)

师:谁愿意上台,把自己的“买卖”做给大家看?

(两生上台)

男:刘阿姨,您好!我要买块橡皮,有吗?

女:小朋友真有礼貌,你要什么样的橡皮啊?

男:透明的,带图案的,擦了不会黑的,我现在的橡皮擦过后老是一片黑。

女:请你自己选吧。

男:(指一块橡皮)多少钱一块?

女:一元钱,小朋友这么可爱,便宜卖给你啦!

男:还便宜?我妈上次买的才5角。

女:上次买的质量比这种差,当然便宜啦。8角吧,小朋友,没法再便宜了。

男:好吧!

师:这两位小朋友还挺会做买卖的,特别是买东西的小朋友,会挑选,会讲价,还挺礼貌的,我送你一块橡皮吧。还有谁愿意说?

(其他小组“买卖”略)

师:请同学们回家后向家长要些钱,到文具店去买你要的文具,看看有什么感觉。

上述教学实录启发我们,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如竞赛、模拟表演等多种形式,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上述实录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老师在大街上遇到开文具精品店的老板,要他帮忙推销,并在屏幕上出示实物。这样的情境,引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篇3

1.“模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

80年代后期,“模拟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4月,世界30个国家建立并且在数据库中可以查到其信息的“模拟公司”有2775个(详见下表)。此外,一些国家还建立了“模拟公司”协调中心,负责本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业务交往和人员培训,及从事国际商务和交流协调活动。为促进各国“模拟公司”之间的交往,1993年11月,欧共体和德国北威州政府支助建立了“欧洲模拟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组织??“EUROPEN”协会。德、法、英、奥地利等12个欧洲国家为正式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不久也将成为正式会员,亚洲、南美的一些国家也在积极申请入会。该协会还组织一年一度的“模拟公司国际博览会”,为促进世界范围内“模拟公司”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做出了贡献。

2.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职业学校在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相继建立了财会模拟实验室、商务模拟办公室等。从1994年起,上海、北京、浙江、山东、辽宁、河南、内蒙等地的一些学校,在丹麦和德国专家的帮助下,引入了“模拟公司”这一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国家内贸总局和教育部通过开展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实践证明,“模拟公司”能够有效地解决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长相关知识。“模拟公司”这一概念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教学机构的重视。

二、“模拟公司”的教育与基础

“模拟公司”的雏型诞生于50年代,但何以在80年代后期迅猛发展起来呢?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都是特定教育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体现。而“模拟公司”正是行为导向教育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1.80年代以来,“行为导向”一词频频出现在职教,特别是欧美职教教学论著作中,一时成为追求和提高职教教学质量、改革教学的代名词。它与其说是一种概念,毋宁说是一种新的职教教学理论更为确切。德国职教专家T?特拉姆对其作了的明确界定:“行为导向……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在教学中,行为导向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取决于学习目标、、方法和媒体等因素的重组,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质上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模拟公司”的建立正是为了创造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进而会预期形成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2.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过去,对学习过程最传统的认识是:动机、接受、理解、记忆。而今人们无论对“教育”还是对”学习”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强调“交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版)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将“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在此,学习是指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或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是涉及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包括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转移关系。

柏林工大的教育专家杜霖先生形象地把学习比作“呼吸”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不仅要“吸进”还要“呼出”。他指出:“学习的核心是‘呼吸’,伴随着思考和,把记忆的东西进行融合、转化成实际和任务,然后去解决问题。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及行动。‘呼吸’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实践,通常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可在一体化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而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找到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这样的学习场所。因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员工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学校乃至学习者本人都畏惧此类情况的发生。建立“模拟公司”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式。

3.“模拟公司”的教学和组织形式。“模拟公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在“工作岗位”上的,采用的正是行为导向教学常用的几种方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表演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

上述教学法的共同特点有三个: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教学组织形式采取自我控制的独立作业、小组制定计划独立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具体采用哪种形式要视培训目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换。例如,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则要求较多地采用小组作业形式,这样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等。

4.“模拟公司”的教学环境。从60、70年代开始的教学环境以确凿的事实证明,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劳动现场等环境,直接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模拟公司”就是从改善教学环境入手,来达到其教学目的的。

建立“模拟公司”首先要考虑环境布置,应尽可能使学生感到真实。“模拟食品公司”摆放有相应的食品样品;“模拟旅行社”的办公室挂有地图、招贴画……例如,加拿大的许多“模拟公司”就建在正式的办公大楼里,学员培训时,就像楼里其它公司的职员在这里上班一样。学员之间谈话时,常讲“我们公司”如何如何,多采用实际商务活动中惯用的称谓“您”,甚至着装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商人……这种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对于学员从学习场所向劳动现场过渡是大有裨益的。

篇4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的特性就是生长,其实就是生活,于是教育就是生长,除却生长以外,不会有其他目标。所谓“生长”便是指孩子自己成长的各个时期,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含智力和德性方面。当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他学习的工具,而直觉是通过体内表达出来的;因此,身体教育的抑制活性,是本能的抑制,因此阻碍了学习自然的方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下去。成长和生命是无止境的,因此没有最终的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自己的成长和生活中不断进步、改进、革新、重组,逐渐成长为并最后成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教育即生长,要求舍弃稳定、刻板的儿童发展观,不断想办法创造条件激励儿童的本能成长,创办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获取经验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教育哲学是实用主义经验论。“经验”是他的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也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经验是世界的基础,经验的过程是一个实验的、理性的过程,是机体对环境的主动改造。教育便是经过孩子本身举止去得到种种直接经验的进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必须以前人的经验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因此,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儿童不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一切真实的有用的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进程要考虑到儿童身心成长情况与程度,兼顾到儿童的兴致,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总而言之,杜威的教育观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孩子的积极举动来体验及寻找行动和担当结果之间的过程,即不断地使经验得到整合与重组。任何独立于这一过程之外的东西都不应是教育的本意。

二、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语文教育回归生活,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必须植根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感情上,脱离社会生活,那语文能力的提高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头脑就会空洞,思想感情就会贫瘠。生活,是养育语文能力的沃土。而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充分说明了语文的学习要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课堂上的语文教学,还要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校园、家庭、社会等等的关系。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发现语文,语文的视域是与生活一样的。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来学习语文,比如某一秒钟的情感体验,对某件事、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亲近自然时的那种愉悦、怡然的心态,甚至看到某一句广告词、某个宣传海报、某个明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的感触和想法,这些看法、想法的记录和抒发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的运用过程。我们每个人与他人正常交流,表达自己观点,与别人思想交融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语文能力的过程。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过程就是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不断有人试图创设类似于“情境教育”“体验式教学法”的语文教学模式,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把生活情境搬入课堂,把教学移出教室,让儿童在情境中与教师、与文本对话,在情境中理解他人、表达自己。充分让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儿童自身成长的过程相结合,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语文的学习当成儿童的生活的一个方面,“教育即生活”,如此,儿童的自然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外部的压力和忽略儿童自身的倾向,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必须首先符合儿童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天性和兴趣,避免一味地教授,而不管不顾学生自身的体会和想法。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选择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强迫孩子去学习文本、词的用法,而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能够调动起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这要求教师首先对语文要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如果教师自己不带任何感情地去讲授一些冰冷的知识点,又怎么让学生对它产生好奇和热爱?儿童的心理实质上是以本能为中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持续成长和发展,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推进这种本能的发展。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压抑这种本能,不应以牺牲个人的独特理解力和思考能力为代价,而把学生训练成一个个应付升学、考试的机器。“尊重儿童时期”,要充分尊重孩子生长的需求和时机。孩子的生长不仅需要学习,也需要游戏和娱乐。这种天性同样不能压抑,教师可以设法在各式各样的娱乐和活动中,将语文的学习贯穿其中,这样,才能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身体和人格及其他各方面的健康协调的发展。

(三)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提出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指导原则即“教材的心理化”,把教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以此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五步”方法,使学生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能力,得到教育。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以此为导向创立了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这六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对经验连续性和交互性的尊重。对当今的语文教学模式做出自己的诠释。它能够引导学生真正主动学,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因素得以和谐地相互作用,共同建构了一种活泼、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这也正是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理念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例证。所以,今后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把课堂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经验的获得和不断改造的过程,使教师愈少意识到自己在施教,教师就把自己当做班级中的一分子,使学生愈少认识到自己在受教,这样平等的教学对话关系如果确立起来,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真正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四)对儿童情感及价值观的启示课堂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那么课堂和学校就要担负起培育学生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任。杜威的教育本质观非常注重实践、实用的功能,认为凡是对自己有帮助的都可以借来应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拿来使用。比如小偷偷窃的经验也是一种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我们是绝对不能拿来学习和发扬的,而应该坚决地摒弃。要注意在实际的生活和教育中树立积极正当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要把那些适用的、积极的经验灌输到孩子的理念中,而把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造成负面影响的经验舍弃掉。如此,才能正确把握和运用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实现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树立阳光、正能量的、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对杜威教育本质观的进一步理解和发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将其思想得当的运用于教育和生活之中。

篇5

一、 认真研读原著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从文学名著到改编成影像,语文教育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那些古老的名著焕发出新魅力和新奇效。特别是我国四大名著虽然在民间通过图画或评书形式传到百姓中和语文教育中,但教育和普及功能有限。真正大幅度普及和扩大传播作品的手段还是现代影像的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很多文学名著改编成影像,通过影像运用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广大学生是百看不厌。四大名著先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国学生教育成长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先后两次被改编成影像,上世纪80年代呈现出万人空巷的现象,全家老小围观电视,不能不说是影像给观众带来的奇迹,其巨大震撼力、深刻性和审美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给那些正在求学的广大儿童和青少年,从日常生活举动到人生观的形成,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语文教育的学习和提高,基础是研读原著,这个是根本功夫。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把原著读好了,读熟悉了,背诵多了,写作多了,生活体验多了,见识广了,生活阅历多了,再观看经典影像,二者交叉结合,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文学经典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考验留下来的精华。因此,阅读作品与观看影像不可本末倒置,不管视觉时代的影像多么发达,原滋味阅读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而不是整天陶醉影像的世界里。古人教育特别是发蒙教育强制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开始,这牢固的基础正是靠下功夫背诵原著得来的,这些功夫付出之后终生受益,现代语文教育也要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认真研读名著可以感知作家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精致刻画、精彩的语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描写、细节安排的合理巧妙,在一字一词中可以揣摩作家创作的艰辛劳苦。当今科技的迅猛发达,让我们摆脱以前那种单一的文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给语文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二、 观看影像需要从视觉原理去解读

从文学名著到影像生成后,这会发生不少变化,因为这里有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劳动创作,影像在视觉上更生动、更刺激和更形象。特别是当青少年还没能力理解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丰富内涵时候,通过观看影像,提前把读者带进文学经典的广阔世界里,现代影像打造出的逼真环境以及拍摄场景的大气魄,动作技巧的娴熟运用,影像作品呈现出的悦读性、审美性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效果。

·文化艺术蔡兆蓬:论语文教育与改编影像的关系 现代青少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一些优秀学子才会认真阅读原著,不少人是懒得去专研和阅读名著的。因此,通过改编的文学名著的影像,可以让那些不喜欢直接阅读的学生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影像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让读者提前对名著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教育的效果。比如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阅读作品,由于作品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读者未必能读懂其中滋味。但通过张艺谋导演、巩俐和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其中抬脚、颠轿动作、在红高粱地野合的镜头,唱煮酒歌以及打日本鬼子的精彩场景,影像具体而又生动,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性和审美效果,这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让学生认真去多读几遍《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大部头著作,这是难以做到的。但观看电视剧,那读者就会有兴趣得多。影像来源于名著,但融入了导演、编剧、演员等集体创作成果,特别是生动的视觉图像,那些感人动心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六小龄童演艺的孙悟空形象,成为广大学生学习模仿的经典案例。三国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黄盖、司马昭等从文学著作到改编成影像,成为广大学生议论和模仿的对象。文学名著《水浒传》里刻画了108个英雄好汉,改编成影像之后,广大学生也更喜爱了,在观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愤愤不平,对英雄人生遭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腐败险恶的痛恨,这都让学子深深陶醉在影像世界中。文学名著从高雅之堂走到大众生活,更贴近人生的日常生活,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传播更广泛、更深刻,我们更喜欢这些名著里刻画的英雄人物了。

篇6

陈鹤琴先生认为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并且儿童具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音乐教育是儿童所自觉要求和接受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出生后不久,音乐就易于让他入睡,并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幼儿园的孩子,对于音乐的需求和能力更进一步,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同时,他反对把音乐作为一种特权,他认为儿童喜欢音乐的天性,是不分国家、种族和性别的,音乐应该成为全人类享有的一种权利,幼儿也应该享有,并有能力享有这一权利。而且,音乐教育的关键期就在于学前阶段。因此,音乐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幼儿园应特别重视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陈先生非常注意环境对儿童喜欢音乐天性的熏陶、培养和激发。他认为儿童虽然具有音乐的天性,如果没有适合他们音乐教育的环境,他们的音乐能力也不会得到发展。他进一步指出,儿童音乐教育的环境是整合的,成体系的,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的参与,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单独承担的。只要为儿童创设适合的、全方位的音乐环境,特别是家庭日常生活中音乐环境的创设,就会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儿童音乐的兴趣、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反对单纯音乐技能培养,主张“从内心而歌”用音乐陶冶儿童的性情

陈鹤琴先生反对把音乐教育技能化的倾向,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从内心而歌的精神活动”,更应该注重的是它的审美价值。他说“: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能,现在的艺术教育是要注意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天真、儿童的创作。“”我们中国应采取这种创造性的新精神来改进陈腐、呆板的‘艺术’教育。”[1][p.86-90]所以,儿童唱歌应以反映精神面貌为主,不能偏重于演唱技术的教学。满足儿童唱歌的欲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第一要务,培养技能是其次的。陈鹤琴先生对于音乐的情感陶冶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和音乐交融,由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引起身体和精神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要用音乐来陶冶儿童性情,“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2][p.401]陈鹤琴先生提倡用音乐激发人们团结一致、爱国向上的精神,非常注意发挥音乐对儿童良好品德与人格的培育作用。而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国人甚至连国歌也不能普遍地会唱,更谈不上个人的情感、团体的精神的激发和表现。所以,他主张为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唤起民众爱国的精神,就必须特别注重音乐教育。为此,陈先生亲自为儿童和幼师的学生创作歌曲,用歌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良好品德的熏陶,鼓励学生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三)使儿童生活音乐化,儿童音乐教育生活化、综合化

陈鹤琴先生批判当时幼儿园音乐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反对把音乐教育仅仅作为课堂内的唱歌或舞台上的表演。他主张要寓音乐教育于儿童生活之中,让儿童生活音乐化。他说“: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游戏、走路或是休息,都本能地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认为儿童的生活离不开音乐”,[3][p.345]同时“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的生活里面,使儿童无论在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4][p.401]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他设计了“整个教学法”,把各科围绕儿童生活整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各科不能分,就连科目和儿童也是不分的。他主张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给儿童;提出儿童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的主张;提倡实施综合化、整合化的教育;反对“四分五裂”、“杂乱无章”的分科教学;提出音乐教育要与其他各门学科相结合,把音乐教育融入各领域、科目的教学之中,形成音乐教育的系统。同时,不能只是学校的音乐课上有音乐,还应将音乐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的生活相融合,使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

(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儿童音乐教育“中国化”

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幼稚教育有三种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陈鹤琴先生对陶先生的批判非常赞同,主张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应中国国情,要走民族化之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他说“: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唱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都不能逃出美国的范围。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环境均不相等,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对中国未必合适。”[5][p.75]陈先生提出办园要适合国情,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如琵琶、笙、箫、古琴、鼓、磬、钵等,这些既易于获得,又便宜,对儿童的教育具有与西洋乐器一样的价值。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

二、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

从幼儿教育机构正式成立之日,“儿童中心”就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遵循的准则,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平等,特别是杜威更是明确提出“儿童中心”的理念,被称为“教育上哥白尼式的变革”,陈鹤琴先生秉承杜威的先进理念,提出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时至今日,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仍存在着不从儿童出发,重“技”轻“人”的现象。按照陈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做到:

1.让儿童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音乐是每个儿童所喜欢的,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在音乐中获得乐趣,原因是传统音乐教育过于“功利”,只关注几个优秀的“小音乐家”,不能顾及全体儿童特别是音乐技能发展较慢的儿童,音乐教育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和优势,成了许多儿童的痛苦和失落。因此,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时,我们不应过于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关注少数音乐特长儿童,而应让每个儿童生活在音乐之中,享受带来的快乐,享受生活的乐趣。应做到不论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不论儿童声音是否优美,让每个儿童都能体验音乐的美和生命的价值。

2.让儿童音乐教育动起来

陈鹤琴先生把儿童心理突出的特征描述为“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把“做”作为教和学的中心,认为教学要围绕“做”展开,认为“做这个教学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6][p.68]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应该把音乐转变为儿童表演、游戏的形式,而且应该让儿童自由表现,因为儿童有“一百种语言”,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表现情感的方式。比如,在音乐响起时,我们可以让儿童站起来自由的按照旋律、节奏跳舞、表演,可以让幼儿根据音乐的体验去模仿动物、做游戏、讲故事、绘画等等。既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体验、欣赏和理解,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又能促进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儿童所喜欢的,儿童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游戏,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儿童音乐教育,易于受到良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他就会很快的去认知、体验和探索,就会积极学习。儿童感知动作思维占优势,但凡能成为其动作操作对象的物体,他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儿童音乐教学要溶入游戏,让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快乐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内容上把儿歌故事化,让儿童去表演;也可把儿歌学习形式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不知不觉中获得发展。

4.儿童音乐教育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特点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幼稚园要有幼稚园的歌曲,要有幼稚园的节奏”[7][p.290]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儿童音乐教学中,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环境都应适合儿童。从内容讲,儿童音乐教育应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选择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内容简单便于儿童掌握的儿歌;从形式讲,可以用团体教学的形式面向全体,但也要顾及每个儿童的特点采用小组教学或个别辅导,同时应提供各种玩具、道具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从方法上讲,儿童音乐教学应从音乐的整体入手,应儿童完整的欣赏和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切不可为了记忆歌词把一首优美的音乐分割的“四分五裂、支离破碎”,违背儿童整体认知的特点和音乐自身的规律;从环境来讲,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促进。

5.儿童音乐教育加强“情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情商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一种“情育”,它对人类的情感起着陶冶、净化、启迪、培育的作用[8]。因而,我们要利用音乐教育的“情育”功能,培养儿童的情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着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9]学前儿童遵从“唯乐原则”,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他才愿意探索,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因而应充分运用音乐对儿童情感的陶冶作用,让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学会体验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激发儿童的良好情感和积极态度。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儿童期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激发儿童的想象,创造性的去演绎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会和其他儿童合作、分享。

(二)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回归生活”的课程观

1.儿童音乐浸润于一日生活

音乐本来就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创造而生,让枯竭冷漠的儿童艺术教育回归到儿童真实、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这既是儿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应该享受的权利。[10]我们要把音乐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早上让孩子听着熟悉、激昂的音乐入园,幼儿很快就能进入幼儿园的活动氛围,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和探索的愿望,高高兴兴的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餐点听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营造一个温馨的进餐环境,优美的旋律能使幼儿安静下来,增加食欲,有助于细化吸收;伴着抒情、缓慢的摇篮曲午睡,让幼儿回味到母亲的爱和温暖,幸福自然入梦;利用音乐引导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可使幼儿不知不觉的形成习惯。

2.儿童音乐教育与各领域教学相融合

《纲要》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音乐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还要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领域相融合,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发展。一方面,各领域可以利用音乐这种儿童喜爱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利用音乐促进儿童运动的兴趣、缓解儿童的紧张,也可以利用配乐进行声情并茂的语言教学,还可以把音乐作为背景,协助各领域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音乐教育要自然的融入语言、科学等知识,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良好的情感体验和社会情感,与其他领域共同促进儿童发展。

3.儿童音乐教育做到家、园、社会相统一

儿童音乐教育不单是儿童教育机构所能单独承担的,音乐教育要融入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使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会音乐融为一炉,而使儿童整个生活达于音乐的境界。”[11][p.402]这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融为一体,使儿童就能时时、处处都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欣赏到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各种场合自由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三)儿童音乐教育应树立“民族化、本土化”的价值观

1.儿童音乐教育的民族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教育,如果不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就谈不上继承、弘扬和发展,更谈不上走向世界立于世界之巅。因此,儿童音乐教育“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12]现在,我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着名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科达伊音乐教学法、美国综合音感教学法和日本的铃木音乐教育体系等,也有许多儿童音乐教学演唱国外的歌曲、使用国外的乐器,当然在世界多元化、一体化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对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歌曲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国外好的东西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再有,作为儿童阶段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教育、情感陶冶为主,应该使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因此,这些国外乐器、歌曲甚至教学形式的引进,必须立足于我们本国文化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篇7

比如,月考成绩下来后,引导学生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表扬“尖子生”,鼓励“学困生”。尤其是对于一些成绩下滑或者长期落后的同学,可以单独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提高成绩,重树信心。另外,可以通过讲解英雄故事、展示艺术作品、开展实践活动、举办小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培养他们自立自强、团结合作、奋勇争先、迎难而上等优秀品质。在理论指导和活动开展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运行规则,端正学习心态,纠正自我行为偏差,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

二、学校和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板、校内报纸和闭路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积极宣扬好人好事,及时、公开表扬学生和老师的良好道德行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正能量,培养坚强、乐观的性格。

篇8

二、培养学生自主、自由的思维习惯

自主、自由是人文关怀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自由的思维习惯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关键,这不仅体现出了教师的人文主义精神,还使教师的人文关怀得到了传播,并逐渐发扬光大。我们国家对于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言传身教”,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和观念的关键时候,作为他们知识上的领路人和精神上的导师,教师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政治教师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导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就能够影响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教师行事光明磊落一诺千金,学生们就容易养成信守诺言的好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学生们也会受到感染并认真负责。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打开思维,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表现出自己独立自主的活跃思维,并且以实际行动对学生的自主自由的思维方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这种自主、自由的思考方式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创新的源头,也是我们的学生缺乏的良好品质,对于学生的发展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自主、自由的思维习惯,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开展人文主义教学的作用之一。

篇9

二、“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

如今的“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大潮逐步成长起来的,其价值观是在多元因素的影响下而生成、变化、发展,并且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未定型和成熟,因此他们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还具备一定的可塑性。但是在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会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浸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这些“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

(一)受到社会文化影响,使其价值观更具主观性

“90后”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经济迅速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环境中,生活环境优越,物质条件良好,没经历过任何风波动荡,也没经受过任何挫折磨难,这些都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科学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大量涌现,外来文化不断入侵,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明星效应等现象应接不暇,这些都诱发了“90后”大学生对物质的渴望,对时尚的追求,使他们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也使他们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而忽略了对国家、家庭的关心和对社会、家人的责任。

(二)受到社会竞争影响,使其价值观更具功利性

“90后”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因为他们看到了在这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停步不前即意味着退步,不去竞争就意味着不能生存。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强化了他们个体意识,他们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懂得如何趋利避害,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圆滑世故常令我们这些成年人都为之一震。他们认为理想就等于空想,现实才是最有力量的,凡是对将来就业、未来职业发展有用的就积极参与,没有用的就不予理会。

三、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育人,热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但是这个“高水平”不仅仅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优异学习成绩,还应该包含高尚的思想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要想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其必须先学会做人,因此高等院校在育人工作中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对于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其不仅是对我国普通公民道德建设标准的最新阐述,同时也是对当代“90后”大学生做人准则的最好诠释,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优秀人才的育人标准。

(一)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高校师德建设进行整合

育人为本,关键也在教师;教师育人,关键在教师。高校最宝贵的是大楼、大师、大爱;大楼容易、大师难、而大爱最难。高校教师除了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和人们以外,其更重要的职责就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因此,要实施荣辱观教育,那就需要教师首先树立起荣辱观,要努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道德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以此来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用优良的思想作风和良好的道德形象去引导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加强高校教师自身荣辱观的建设: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和教师自身综合思想素质;其次,要结合学生生涯规划、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等方面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90后”大学生人生目标迷茫、缺乏学习动力、思想观念不够坚定成熟等问题;第三,提高高校教师思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强化高校教师思德教育的专业素质培养,使他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识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从而有能力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帮助。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强化荣辱观教育

高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高等院校的教育首要任务是进行“做人”的教育,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则是最好的育人教育内容。高校的荣辱观教育要以“亲近大学生心灵、接近大学生个体、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原则,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始终贯彻于整个高等教育中。落实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需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将其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中。同时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专业课、基础课中也应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可以开设中国道德、文化、历史等内容的公共选修课,同时开办各种形式的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还有就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进一步强化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做到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

(三)创新高校荣辱观教育形式,巩固荣辱观教育效果

篇10

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网络的诞生让现代媒介一下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传播速度迅猛,内容广泛让现代人一下子应接不暇、措手不及,人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良莠不分,来者不拒,同时因现代媒介运用广泛、功能的强大让我们的家长也好似找到了家庭教育的神器,把家庭教育的任务一下子交给了现代媒体这个“高级保姆”。

三十年前一个村庄有一两户家庭殷实的人家有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是了不得的事情,每天不等天黑人们会忙着早早吃完晚饭,搬着小板凳怀揣着那份不好意思但又放不下的心情蹭到人家,踮起脚尖观看每天记挂的《武则天》《射雕英雄传》等。十五年前当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位成员拥有一部手机时,是这个家庭多大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会计算着每个月用去了多少话费,手机只是人们用于最重要时刻的联络工具而已。十年前,电脑、网络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但也只有机关办公室、知识分子、或专业学习机构才能普遍接触到电脑,电脑对于家庭还是一个奢侈品。但很快,电视、电脑、网络象一张无形的大网一下子罩住了人们每天的生活,美国学者威廉·j·米切尔曾预言:“在21世纪,我们将不仅居住在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实城市中,同时也栖身于由数字通信网络组建的软城市里。”人们每天的生活、出行、工作都离不开这一切,做菜要百度、出行刷手机、工作要搜搜、写作要黏贴,每天的每天现代媒介这位导师无时、无处不在,渐渐地现代媒介在家庭中得到了所有人的青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自出生以来就朝朝暮暮、无时无刻地在家庭这个大环境中接受着各种有意无意的熏陶,家长的一言一行,家长的生活习惯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发展。现代媒介的介入,让我们的家庭生活习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所有的家庭休闲时光都交给了电视、网络娱乐,遇到问题找“度娘”,孩子哭闹有动画,现代媒介在家庭中是无所不能,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到了万能的地步,事实真的如此吗?

1. 现代媒介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一定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和本人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在众多影响儿童性格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动因,是儿童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潜心研究提出了四种家庭教养方式,其中“放任型教养”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教养方式。现代媒介让家长错误地认为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捷径:孩子哭闹了就可以放动画片,电视剧,让孩子安静地成长;孩子没有玩伴可以找“电游”,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暂时满足孩子现实世界里不能实现的需求;孩子完成不了的任务可以找“度娘”,百问百答,渐渐地孩子不需要家长的陪伴,家长也觉得“省心”了,素不知在这种放任型的家庭教养中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取得了成绩也得不到家长及时的鼓励,孩子遇到困惑也无需与家长交流,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使孩子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不重要的而失去归属感。这种类型的父母导致孩子固执、散漫、社会适性差,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玩世不恭等消极性格特征。

2.现代媒介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也许在人们的印象中对于“自闭症”还不是太了解,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哪些因素会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机率?家庭原因: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经常陪伴孩子,家庭气氛又不温暖,如果孩子长期一个人,会诱发孩子自闭症的。环境因素:早年生活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或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产生兴趣。这些看似不相干的链接在现代媒介越来越发达的如今变得越来越敏感:很多年轻家长为了自己生活的安逸,或者自己工作确实比较繁忙,常常把孩子交给了现代媒介这个“高级保姆”,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能从这些电视网络上学到很多,孩子能够自己从中吸收营养,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就省心,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忽视了人与人之间需要的那份亲情和交流,孩子在长期与现代媒介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变得越来越孤独,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

2014年秋季开学时,我园一下子来了三位特殊儿童:“自闭症儿童”,留在我班的杨天一小朋友属于症状较轻的一位,在与其家长交流中了解到:杨天一小朋友从小是由外婆带大,外婆说:杨天一小时候很乖,只要有电视他就不哭也不闹,外婆没上过学,不知道怎么哄孩子,同时为了手里的活计干脆就让杨天一整天安静地看看电视,渐渐的到了入学年龄,杨天一小朋友的自闭症症状显现出来:喜欢一个人到处乱走,不能与老师交流,不会和同龄孩子相处,有时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他会不停地拍手或躺在地上不起等,转了几所幼儿园都无法入学,后来家长带着杨天一小朋友到上海鸿慈儿童医院、苏州儿童医院就医,专家诊断要求:家长多陪孩子,多

关注孩子,多和孩子交流。3. 现代媒介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今年春节我到朋友家聚会,看到最多的是大人小孩手捧着手机不抬头,朋友吐槽:儿子今年高二,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小高考,可是他每天都要花很多的精力陪在儿子的身边,因为他的儿子特爱打游戏,稍有空闲就上网。这个话题让我想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谁来陪伴,谁来监管?电视、网络这种“平易亲人”的娱乐工具在当今这个时代普及到了每个家庭,在每个家庭的客厅、房间里几乎电视是必备的家居物品,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孩子只要知道按钮就会打开,这种很易操作且娱乐性很强的媒介让老少都喜欢上,“留守儿童”就在这“茫茫电网”的陪伴下悄悄地长大,因为缺失了父母的监管,确失父母正确的引导,这些儿童不能够在这个复杂的“电网”世界里甄选出正确的知识给予自己营养,现在很多新闻报道留守儿童:很早失学在家,很早混迹社会,还有很多走上了不归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催生了不少畸形的网络等媒介,这给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的负面影响给家庭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后患,由此可见,互联网给社会、家庭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也已经暴露无遗。

家庭教育在与现代媒介的博弈中,明显落于下风。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应对挑战。此时此刻最为关键的是树立长期的危机意识,思考应对方案,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的抵御能力。

否定“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选择“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做好监管工作,家庭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积极向上一面,有选择性的让孩子通过各种现代媒介吸收正能量。在家庭教养中多进行挫折教育,如果一味地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所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只有这样,在面对现代媒介所产生的诱惑时,才能具备抵御的可能,也为家庭教育减轻不少压力。

2、通过多途径的学习,培育儿童良好的媒介素养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儿童特殊的心理特点与接受特点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方案,通过多途径的学习真正培养和完善儿童对媒介的判别能力,自觉抵御其中不良信息的方法与技能,应通过立法等手段, 尽早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学校课程, 并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 加快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设步伐。

3、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网络知识教育:在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加强道德自律和伦理规范,并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不断改善家庭环境,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 改善家庭的精神环境,建立良好的夫妻、亲子关系,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并给孩子多一些的温暖和关爱。

4、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选择适合的方式

对于家庭教育和现代媒介的冲突,香港乃至国外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与成功的案例。在借鉴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学会选择性的学习接受,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家庭教育的意义在于育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现代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家庭教育带来一系列压力与挑战。也许,我们会感到无助与困惑;也许,我们还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这些“也许”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许变得都不再重要,而重要的是,当浓雾渐渐散去,一群追梦人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道路上依旧迈着坚实的步伐,培养出一批批能够肩负起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参考文献:

篇11

一、相关资料评述。

从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看,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的分析与对策及实现途径的研究是重点;从列举出的问题看,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相关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的缺乏是主要问题;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上看,教育者思想观念滞后于现实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设计和行为实施未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是主要矛盾;从实践上看,不能正确看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辩证关系,误用其他教育要素的问题,是造关怀缺失的现实因素等。

(一)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分析与对策思考。

《基层政治工作需要人文关怀》[1]指出,不注意个体的层次需求及个人期望值,不尊重个体自身情感体验,人文教育相对贫乏是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提出,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生活、生命和健康的细心呵护,即是要关系体贴基层官兵的生活、身体健康,积极改善基层的生活环境,在工作实践中时刻把官兵生命放在首位,科学施训。其次是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关爱教育,以关爱为主线,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发展个体的关爱能力,使官兵形成个体关爱品质,塑造理想人格,形成积极的生活氛围。

随着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在如何实现人文关怀的问题上,《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与人文关怀》[2]论述了军队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认为二者相异且相融,各有侧重,互相促进,认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时代的人文关怀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前景。在发展与创新中强化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促进官兵个性化人格品质的养成,增加人文知识含量,丰富政治工作的新内容,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推进政治工作方式变革。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措施建议。

《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的思考》[3]从应具有的观念、素质和觉悟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在转变观念方面,要强化“服务”观念,弱化“教育”观念,强化“社会性”,弱化“政治性”,强化“履行育人使命”观念,弱化“完成工作任务”观念。在人文素质方面,提出教育者具备人文素质是落实人文关怀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和外化。

(三)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的学理探讨。

人文关怀的新发展表现在确立以人为本的建军理念,注重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和疏导,积极为官兵提供法律服务。在谈及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的时候,提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性轻情感、重主体轻客体、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在分析缺失的原因时,对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和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因素加以分析。在思考与对策中提出了指导思想,提出坚持关爱个体生命安全与培育战斗精神的统一、坚持关心官兵的切身利益与贯彻军队宗旨使命的统一、坚持促进官兵长远发展与当前发展的统一的基本原则,把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关注官兵合理需求、理解官兵个体差异、维护官兵正当权益、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作为人文关怀的基本内容,选择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优化军营人文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途径。

(四)从人文视阈下看待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

第一,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反映着社会总体的思想和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表征着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观);第二,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价值目标;第三,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的原则;第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基点;第五,加强机制建设,改进工作方法;第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与本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应达成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内在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应实现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双向互动。

二、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展望。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成为推动人文关怀的难得机遇。

从教育者来看,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都显不足,这就从根本上对作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形成了制约;教育者的教育在教育后就会受到教育对象的积极检验,使教育效果受到严肃的考验等。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向性所产生的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树立宏观教育视角,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根本观念,是破解困境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为基础,但更需要启发和诱导。启发式、诱导式的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平等的教育,显示出对人的尊重。要让每个人都真正觉得部队经历是一种财富,那么就需要从整个人生来着眼教育,实现历史发展和阶段性的统一,而不是仅仅立足于此时此处的眼前需要。教育既要灌输理论,又要引导官兵自己运用理论去解决思想问题。因此,必须给予更为广泛的非政治领域以表示足够的重视。

(三)有助于重新设计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提升教育实效。

从教育理论看,教育对象与教育主体在核心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是居于平等的地位的。教育者对人文精神的探究无疑有益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但是也要看到教育对象的探究也是一个不断前进发展的过程。二者由于环境的同一性和发展的终极性,因此有着诸多的交合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元素的增加为二者融汇推进提供了最佳平台。

三、人文关怀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要实现受教育者与社会发展阶段性和根本性的统一。

(一)促进教育者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阶段目标。

现代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反映在过程中,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应当将其生活的期间当作自身思想由沉淀到成熟的一个发展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内涵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二)为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这一目标,第一个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必须是将受教育者作为社会主体,将受教育者的发展作为整个发展历程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第二个前提是人文关怀的目的是实现官兵的社会化,即使他们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现固然需要教育者用到诸多的学科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的运用仅仅是手段,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融化”于日常的普通行为互动中,引起受教育者的主观认同、感情共鸣。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7.

篇12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层面,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在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能力、心理健康程度的自我评判能力及保持健康心理的调控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内容,如环境适应策略指导、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性心理教育、智能训练、情感教育等;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行为矫正;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开发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层面,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展系统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历史传统、民族精神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思想素养、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以遵纪守法为重点的法治纪律教育。

(二)教育主体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才,主要有三支队伍: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辅导员能够较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因而辅导员能够发现并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他们能从专业课教师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和技能技巧的指导;三是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既从技术上支持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又以专业的技能和水准帮助前来咨询的学生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体包括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等;广义的教育主体则涵盖了高校的全体教职工。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一)教育性质的统一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性质方面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在哲学意义上,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物质以外的所有事物都属于意识的范畴,其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还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意志、情绪等。从认识的阶段看,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感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理性认识,二者都是意识层面的教育。根据哲学原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分属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不可割裂。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外部世界,实现主客观统一。大学生只有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和社会环境,才能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等问题,进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教育对象的统一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大学生为对象,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生活各方面研究大学生,运用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二者都强调将大学生的知、情、意外化成行为,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武装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行为,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生发展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三)教育目标的统一性

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等,教育目标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机统一,二者都服从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着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调控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时难免产生畏惧、烦躁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优秀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重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相结合,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可见,二者在教育方向上虽各有侧重,但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着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教育功能互补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虽然在教育方法与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心理或思想层面发挥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互补,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心理失衡、心胸狭隘、思想偏激的人难以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相反,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能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直接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和科学的理想,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人一般具有辩证思维,在遇到困难时心胸豁达、立场坚定,具有克服并解决问题的坚强意志,能积极快速地调整心态,保持身心健康。可见,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前提和基础。从实践层面看,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前后矛盾有关,或是由他们面临的现实环境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冲突所造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教育内容相互支撑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互有交叉、互相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二者存在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帮助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倾向性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原理与最终目标一致,在教育内容中都包含了知、情、意、行等元素,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紧密联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远大理想和高尚品格的人往往拥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能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耐力适应环境甚至改变不利环境,最大限度地维持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受到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身心健康的学生更有效,能使其更顺利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内心信念,最终在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高校中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缓解心理问题、化解心理矛盾、促进心理健康,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紧密结合,从心理、思想两方面开展学生的知行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内外一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觉悟,使教育效果相得益彰。

(三)教育方法互通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过于强调大学生的社会属性,而应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遵循个体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和彰显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互相借鉴并融会贯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多建立在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测量、摄入性会谈等方法能帮助教育者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内心;运用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方法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促进大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进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可见,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和方法可以获得大学生心理层面的接受,进而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观念,将由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转化为学生内心的价值认同,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和方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向大学生施加影响,其教育方法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具有主流性和宏观性,能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因注重具体问题而局限于特定情景。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互相借鉴教育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并积极开创二者结合的教育新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