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09:19: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乃是学之学问之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精神与智慧的载体,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江河若断流,我辈何以对子孙?文化若失传,我辈何以面祖宗?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总体说来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为人处世、人性修养、精神气质等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五千年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通过丰富的形式留存下来,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重要著作。这些经典论及孝悌、诚信、友善等道德伦理和规范,以其通俗性、可读性、隽永性流传于世,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中,供后人学习和领悟。因此,高职院校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特别是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提升自我修养,积极对待人生,是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当代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基本准则,这与思政课程教育目的不谋而合。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学会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家庭是社会基本的构成单元和组织形态,每个家庭的信仰反应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信仰形态。儒家认为仁爱始于家庭,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从家庭亲情中培养起来的,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普爱天下人。所以孔子说“孝睇”是“仁之本”。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而去爱别人,古人谓之“悖德”。《弟子规》是做人的根基,若能“入则孝,出则悌”,自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若能“谨信,爱众,亲仁”则修身、处事与接物,自能进退有方。如此身修家齐,自然国治天下平。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将圣贤教诲落实在生活点滴即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在家庭、学校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人生心态,引导学生树立礼仁博爱的价值观,带动良好社会风气。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理论的专家,而是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公民。给予青年学生关于人生、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引导与帮助。所以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作为一位社会人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调适心理状态,圆融人际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了《弟子规》,学生就会懂得“孝悌”是修身的基石;学了《大学》,就会悟到修身对家、国、天下的重要影响;学了《中庸》,就会体会到人应该走“中道”,“中道”是人的本性。《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应该如大地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包容各方面的人和不同的意见。宽厚之道包含了宽容待人,理解他人的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善、注重和谐,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今天,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相处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这些对于当今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避免人际摩擦,增强学生人生智慧与职业能力。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意识。孔子曰:“言必诚信,行必中正。”诚是信的前提和基础,信者即是诚者的典范,孔子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生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诚信既是衡量一个民族人文素质及社会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准,又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与秩序的重要标志。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三)奠定人生格局,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中国人总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个人价值是有限的,但社会的价值是无限的,只有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和社会无限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释放无限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民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高职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契合方式
(一)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且大部分学校重视学习的实效性,希望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密切联系,因此很多学校都有重视专业课程,忽略人文素养课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为零,这在理工科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要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来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动手能力,他们不仅仅是从课堂中接受教育,而且更愿意从课外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其中,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比如,可以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月;定期开展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比赛活动,汉字书法、中国绘画、文房四宝、传统手工、围棋、中国武术、古典乐器、传统中医、茶艺茶道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这些精粹都能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青和积极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院成立了武术协会、茶艺社等学生社团,由教师定期指导培训,在2015年重庆市大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中荣获高职高专组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结合学院“上善若水,学竞江河”的校训,学院基础教学部打造“上善大讲堂”作为一档提升人文素养、营造浓厚氛围的校园文化节目,自2013年10月成功举办以来,每一期都给全院师生带来一场文化的饕餮大餐,凝聚了大量的人气。作为高职类工科院校,这些活动形式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同时,每一次活动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组织、参与,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重视高职院校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以德行为根本发出来的一种优良文化,学习理论与身体力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应该有生活化的一面,教导学生学知识要先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现良好的道德修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学教育中经常需要学生对经典内容能熟读成诵,而实践证明,熟读成诵是开发智慧的好方法。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30-0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趋向多元化,一些不利因素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某种程度的迷茫和空虚,人文素养缺失,甚至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扭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大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贯彻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热衷过“洋节”,崇尚吃西餐,用“洋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样一些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感到困惑、悲观、失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向,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1.重理轻文,传统文化知识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然而缺乏人文素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一问三不知的人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在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当中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儒家文化语焉不详,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
2.重技能,轻修养,功利心重。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也没有耐心阅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往往就是上网、看电视或者参加各种对将来就业有利的培训班。不看书,不写字,使得一些人提笔忘字,读写技能退化。很多学生学习和深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一些大学生甚至开口闭口谈钱,终日把名和利挂在嘴边。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摩擦,使人们的功利心理增强。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各类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分数、文凭、证书成为社会上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社会普遍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一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感到较为茫然。
2.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普及和滋润。高考指挥棒下,课业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一切唯考独尊。大学校园本应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但现在大学生主要看的书籍除了专业课本,就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类书籍以及面试求职技巧、社交方面的书,至于提升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少有问津。很多大学生读书与求职的目的和心态非常明确和务实,他们考虑的只是获得文凭和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性知识和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和人际交往知识。
3.家庭原因。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寄托的期望很高,在当前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的促使下,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的思想意识。很多家长“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孩子能考高分,毕业后能找份又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父母的成功,其他事情则置之不理,概不关心。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精华。
(一)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的整体意识和爱国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因此,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坚持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反抗外民族的压迫与侵略,开创中华文明、建设祖国大好河山都是爱国的集中体现。
(二)“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
一、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民族文化传播使命
20世纪以来,电视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尽管近十年来,网络媒体和各种新媒体强势崛起,但毫无疑问,电视依然是当下社会文化中的主流媒介。“从文化发展的意义来说,电视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革,电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当今其他任何文化形态,电视成为改造社会的一种全球文化力量。”[1]一般认为,电视是大众文化的重要推手,但作为现代社会具有主导意义的大众媒介,电视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电视所有的受众中,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不容忽视的群体。对儿童受众的吸引和影响,不光左右了电视发展的现在,同时也决定了电视媒介的未来。因此,随着频道专业化的不断发展,各省台相继开办了少儿频道,比如湖南卫视的金鹰卡通、北京卫视的卡酷动画等。健康向上的少儿节目,可以让孩子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学、说、玩的过程中建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而对于儿童来说,通过电视媒介潜移默化地获得对于地方民族文化的知识,是当前有效传播民族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从另一个角度看,电视在儿童的生活里也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电视已经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儿童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这个在儿童电视节目中高频次出现的角色很容易被儿童接受、模仿,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
和其他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同,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的是对世界一无所知却充满好奇心理的孩子,这些孩子需要通过主持人的知识信息传递来启发、诱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每一位主持人,由于经验、气质、相貌、兴趣、专长、习惯等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不同,他们的主持传播肯定会体现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化的传播必将给受众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中,鞠萍姐姐、董浩叔叔、金龟子、红果果、绿泡泡都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小朋友留下了不同的个性化印象。因此,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乎节目质量,还会影响儿童的成长。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对儿童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传播方式来说,主持人是电视媒介重要的传播符号,他们通过语言、肢体、着装和眼神等进行传播,而且传播符号融合了声音符号、画面符号、颜色符号等,他们在电视媒介和受众之间扮演着“人际传播”的角色。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2],是人类传播最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交流各种观点、思想和情感的过程。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播现象。电视节目主持人从本质上说是人际传播的大众化,通过电视传播的媒介优势,真正实现了麦克卢汉所说的“人的延伸”。因此,民族文化要在现代社会中有效传播,就必须充分重视电视主持人的潜在作用。如果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完善,就不能满足儿童受众的需求,实现电视的社会传播功能,也不能有效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传播的使命。
由于电视媒介对少年儿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作为直接面对少儿受众的传播终端——主持人的素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发现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误区并科学构建其传播素养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传播误区
1.角色设定错位。角色设定是主持人成败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节目中赋予的角色是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种媒介角色形象的具体呈现”[3]184。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代言人,其形象必须与节目内容、风格相一致,因此,主持人的形象设定应保持节目风格、主持人形象构建与主持人个性特质的三位一体。儿童电视节目,需要满足孩子们的娱乐、知识和情感诉求,要让孩子们在乐趣中成长,而这正是主持人工作的基本诉求。我国目前的儿童电视节目中,绝大多数主持人都以较为固定的形象展现在小观众面前,比如央视《智慧树》栏目主持群的金龟子、红果果、绿泡泡等,用纯真、活泼的形象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较好地贴合了儿童受众的接受习惯。然而,也有一些儿童电视的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过于成人化或者时尚化,与儿童审美习惯形成反差,让孩子们难以接受。同时,主持风格程式化、交流思维模式化,完全忽略了儿童受众的主体性,让孩子按固定的程式被动接受,局限了孩子的想象空间。错误的角色定位让孩子失去了与主持人交流的欲望,失去了学习和游戏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与节目的距离感。
2.知识结构残缺。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与灵魂,主持人的知识结构是构成其传播素养的基本要素。对于处于求知旺盛期的儿童电视观众来说,收看电视往往是他们进行学习的一个形象化过程。作为直接面对儿童观众进行知识传播的主持人来说,要担负起民族文化传播的使命,他们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民族文化的知识储备至关重要。不管电视节目的创编思路如何新颖合理,如果主持人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就无法真正实现节目诉求。受众对主持人的文化修养期待不断提升,而儿童又处在接受新事物最多和最快的阶段,也是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他们在收视中总是伴随着很多个“为什么”,主持人如果没有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是无法满足这个特殊收视群体的信息需求的。传媒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让儿童拥有了更加全面的知识,如果一个主持人不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就难以真正获得儿童的信任,从而导致节目在儿童中的吸引力被削弱甚至丧失。
3.语言表达失范。文化以语言为载体。电视是视听媒介,有声语言是主持人不可或缺的基本交流工具。而有声语言的介质当然是声音,语言传播的效果首先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语言的表现力体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功,而面对儿童的主持人则有更高的要求。儿童电视节目以儿童作为传播对象,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符合儿童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主持人必须用适宜的语言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会和小朋友真正融为一体。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他们知识贫乏,语言表达单一,因此,节目主持人在语言策略上一定要恪守通俗易懂、生动简约的原则,从孩子的立场和心理出发,去进行有效沟通。目前,我国很多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由于缺乏儿童心理学的修养,往往在语言表达上与孩子形成代沟和隔膜,造成了和孩子间的距离感,导致民族文化本身具有的传播魅力被消解。
三、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民族文化素养构建
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民族文化素养构建至关重要。主持人必须从角色定位、知识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来全面培养自身综合素质。
1.准确的角色定位。“主持人角色定位的目的在于清晰确定自身角色,以更好地实现节目传播效果。”[3]185角色定位清晰的主持人往往能很快获得观众的理解和认可。根据儿童电视节目不同的栏目定位,主持人的角色往往在策划阶段就已设定。比如金鹰卡通频道的主持人小燕子和E哥,在节目中通过扮演喜羊羊、美人鱼和灰姑娘等孩子们熟悉并喜爱的角色,有效地设置了节目预设情境,让孩子们在童话故事的生动情境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摆脱了死板的说教和抽象的讲解,增强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主持人其实是一个复合型的社会角色。对儿童受众来说,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同时还是演员。作为老师,是因为主持人必须在某些方面,比如信息的占有和整合方面优于受众,能为受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知识传播功能;作为朋友,是因为主持人在传播系统中和受众是平等的,主持人没有权利也没有必要对受众颐指气使,否则很难取得想要的效果;作为演员,特别对于少儿节目主持人,很多时候需要扮演各种少儿喜欢的角色,做出许多夸张甚至戏剧化的动作,来引起儿童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节目中来。不同类型的节目有不一样的功能,需要有不一样的主持人。主持人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目,实现准确的角色定位,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质和优势。央视新版的少儿栏目《智慧树》,由于确立了“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反映儿童”这个传播理念,让主持人都贯穿“以儿童为主体、一切从儿童出发”的角色意识,最大限度地张扬和激发了儿童的智慧和风貌,才使得在栏目播出后第二周收视率就达到了3.5%,跻身全国样本地区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收视率的第八位,并在此后一直保持在中央电视台200多个栏目的收视率前20名。
2.完善的知识结构。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以缺乏判别力的儿童为受众,主持人的语言和动作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电视媒介要实现社会教育功能,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目前我国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由年轻时尚的青年主持人担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视觉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识内涵不足的困惑,尤其是在民族文化的修养上普遍存在着不足。如果主持人在节目中传递错误的民族文化知识,这对儿童带来的误导效应是远远超过其他媒体的。因此,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深入学习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对儿童感兴趣的领域,如传说、风俗、音乐、舞蹈等,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儿童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3.生动的口语表达。作为传播的第一要素,语言是人际传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传播手段,是人们用来交流感情、表达意愿,以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符号系统。少儿期是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通过电视学习、模仿,从这一点来说,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具有语言教学的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少儿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掌握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外,更要特别强化有声语言的形象化,以达到与少儿观众顺利沟通,生动形象传播民族文化的目标。
表达口语化。传播学者施拉姆曾经说过:“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就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能改变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感到困难地从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中来,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回到原来的形象中去。”[4]儿童对书面语言尚未形成接受习惯,因此,相对其他节目,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表达需要更加强化口语化色彩,注意选择儿童熟悉的词汇、了解的形象,多使用短句,尽量避免长句。口语化的语言会成为少儿电视节目有效传播民族文化的桥梁,能迅速拉近孩子和主持人的距离,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语调个性化。在主持儿童电视节目时,更应该注意语调的丰富变化。儿童节目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语调抑扬顿挫的夸张表现。儿童注意力有效集中的时间比成人要短得多,电视节目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主持人在语言策略上必须加大语调的变化,通过语调的升降、停顿、轻重和快慢来最大限度地传达民族文化的内涵特征。在一期《智慧树》节目“智慧树乐园”环节,主持人要告诉孩子们跟动物和睦相处,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绿泡泡说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我们今天到场的三个家庭中,都有人扮演成非常可爱的小动物……”语句的重音是语调变化的重要表现,在这里,绿泡泡将“好朋友、都、非常”当作重音加重,使语调上扬,采用这种方法,使小朋友立刻进入到节目的期待中去,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4.丰富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又称“人体示意语言”或“态势语”,包括人的形体、服饰、表情等非语言符号信息,是人际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美国传播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流中,语言符号只能传达30%的信息量,而非语言符号则能传达70%的信息。体态语言能够使表达方式更加丰富,传播效果更加直接,进而推进人际传播整体效果的实现。主持人的体态语言使用得当,对有声语言能产生强化、补充、丰富和修正的作用,否则,就会削弱和干扰信息传递和交际的功能。可以说,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讲,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通过丰富的体态语言来赋予民族文化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外在表现。比如,夸张的表情、积极的眼神、恰当的手势,为电视传播民族文化营造出儿童易于接受的生动直观的良性氛围。
四、结 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乐于接受他们喜爱的传播者提供的信息。电视观众头脑中对于主持人的印象和情感一旦确定下来,就会形成心理惯性。而对儿童受众来说,这种惯性更为强大和持久。因此,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充分凭借电视媒介的强大传播力,有效构建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成为儿童观众不可或缺的民族文化的交流者、传播者和引导者,以其特殊的媒介地位担负起传播民族文化、构建多元文化生态的历史使命。
[本成果为国家民委科学研究项目《土家族原生态艺术的电视传播策略研究》(09HB09)、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武陵山试验区电视节目主持的本土化策略研究》(13G330)和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武陵山试验区少数族群原生态艺术的现代传播》(HBMW201203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67.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1.
[3]倪慧慧.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艺海,2010(1).
1.道德层面现状
德行是儒家文化孔门四科之首,反观当代大学生的德行,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从公共道德方面来讲。许多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顾他人利益,大声喧哗,在公共墙壁上乱涂乱画,说脏话,乱扔垃圾。这些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其次,从人际交往道德上来讲。父母、教师、同学与朋友,大学生的主要交往对象。在校期间,许多大学生存在与同学关系紧张或者对人冷漠的问题。一个宿舍舍友之间关系决裂,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尊重教师与父母,不懂得基本礼貌,路上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课堂中说话睡觉。不能孝敬父母,亲和待之。
2.知识层面现状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许多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完成。首先,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科学。在儒家思想中有这样的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将学习作为乐趣,也不能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存在不懂装懂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强,只学习对考虑有帮助的东西,不能平等对待知识。
3.人生观层面现状
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让大学生具有正确处理成长问题的能力,从容面对挫折。但当代大学生往往都是各地的优秀学生,一下进入到人才济济的大学,优越感消失,自卑心理产生。大学生自杀问题频繁出现,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
二、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与应用
1.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就具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能够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爱国主义元素。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观念,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爱国之心。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道德修养大学生成长之本,没有规范的道德观点,大学生很难成长起来。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文化的诸多道德观点,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推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义轻利与见利思义的观念。与功利相比,道义更重要。这与许多学生的人生观是相反的,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名利观与道义观,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应用
第一,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发挥其作用,就要彰显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内在需求,才能促进学生认可传统文化,发现中华民族珠宝的魅力。传统文化不是部分学生思想中的枯燥内容,而是服务于历史、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社会中讨论较为激烈的“老人倒了扶不扶”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第二,运用现代技术统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表现上看起来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但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需要教师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让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像在讲解道义观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近些年来反腐案例,让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更清晰地了解反腐案例,从中意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第三,用良好的校园环境传播传统文化。校园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形成有直接影响。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设施的建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管理者要利用校园广播或者学校内的橱窗做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引导相关社团组织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像在端午节,学校可以对屈原的个人事迹以及端午节的意义进行宣传,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伟人的爱国之心,以此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建立。利用校园环境这一无形的工具,帮助大学生的成长,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快速提高。
学校应给与人文素质教师一定的地位,这关系到教师工作积极性,也关系到学生人文学科的学习热情。如果高职院校本着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培养理念,那么高职院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得以顺利实现。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当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在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上下功夫:其一,要提高“两课”教师及人文学科教师的素质,让教师努力以其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去熏陶学生,塑造人格。其二,要提高专业技能课教师的人文素养,鼓励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得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寓素质教育于知识传授中,避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人为分割。
三、在课程设置中尝试开设通选课
据有关学者介绍,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当今时代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发展,均愈来愈呈现综合交错的趋势,许多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往往在交叉点和结合部出现。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借鉴通选课的设置,不失为一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逐步为学生提供一批基础扎实、学养宽厚的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对他们的全面成长非常有利。
四、充分利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当今,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我们今天的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却遇到空前的冷落。有调查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哪怕是中文、历史专业的大学生,真正关心、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也并不多。历史和民族的虚无,使得现代大学生缺失了该有的积淀与素养。几位美籍华裔教授对中国学者说:内地教育有个缺陷,内地的留学生ABC很好,XYZ也好,也懂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一点不知道《史记》《四书》《资治通鉴》,请问,这种学生毕业后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华裔教授们的话表达了对中国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失望和忧虑。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讲:“丢失民族文化,就是丢失民族精神;丢失民族经典,就是丢失精神之源。”
五、利用文化活动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
在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创造,体会运用艺术创作的成就感。例如,我院就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去年举办了以“文明修身”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大学生人文素质重要还是专业素质重要”辩论赛、“挑战杯”篮球、足球联赛等活动。今年我院又开展了大力宣扬和学习洪战辉先进事迹的大型育人工程;同时在全院实行学生德育评分管理办法;通过广泛开展如英语口语演讲比赛、书法大赛、学生田径体育运动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出了一种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着名文化学者认为“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意识和观念;二为“文物”;三为“制度和风俗”。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国历代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美术作品和资料,如彩陶、青铜器、雕刻、汉画像石、壁画等等,都富含生动的文化内涵,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而作为“孔孟之道”的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谦谦君子,仁者爱人”等思想,凝铸着美术艺术工作者的灵魂,闪烁着他们高尚的行为准则,影响一代又一代国人,可谓“先做人,后做画”,是画如其人的真实写照。
2.当代基础美术教育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塑造。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建,我们应着重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这一单一、狭隘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因为每一种、每一个时代的美术都与一种特殊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因此必须把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作为美术课程价值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素养。新课程的改革也把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文精神与传统的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美术教育要与生活联系一起”,“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技巧的训练”,美术学习应“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这些都体现了美术教育对于人文价值塑造的要求。
3.民族传统文化升华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国际大师赵无极,在他的抽象绘画中意象地体现着道学的至深境界,他曾精辟地说“画面要呼吸”,画一旦完成就具有生命,正是立足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让他走向了世界艺术的巅峰。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传统文化是肥沃的土壤和无尽的源泉,更是历代美术和艺术大师成功的基石,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与人文素养高尚的艺术大师,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证实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和美术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作用,不断升华历代大师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水准。在当代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之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传承、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回归、发展、创新。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溶
1.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多年来,我们对这方面探索甚感不足。学习传统文化,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
(一)传承传统文化是弥补学生素养缺失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实用经济思潮对传统文明的冲击,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宣传的缺失,学校教育过早地进行“理、化、数”的禁锢,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不足,家庭在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上的忽视等等,都是造成目前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当前学生普遍正义感、责任感淡化,道德修养不足。不少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等基本文明方面表现欠佳。
(二)传承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应该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课标强调,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明确指出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背负着一个不可回避的使命,那就是首先成为传统文化的拥趸和实践者,进而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散播到学校、学区,甚至是社区,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互促互进。
(三)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内在一致性是促进二者相长的必然选择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内在追求上,都存在着天然的、有机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决定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联系的图例示范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与新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相一致;二是语文教育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同时又可以反哺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容,扩大文化影响力。
二、精选传统文化载体,构建适宜时代需要、学生特点的语文课堂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举凡国学典籍、戏剧曲艺、建筑设计、饮食医药、天文历法等,艺术种类繁多,必须加以取舍,选取最能适合社会发展特点与易于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载体。为此,在选择这些载体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与语文教育联系紧密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具有语文味,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绝不能是遥不可及的文化的空中楼阁。
二是让学生喜闻乐见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效性。
三是便于课堂和课外开展原则,即语文教育选取的传统文化必须适合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者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要为文化而文化,而应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相得益彰。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注重国学经典诵读
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其根本意义在次。朱自清先生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读四大名著,感历史人生;品《论语》《孟子》《道德经》之为学,可以深化对文学经典、国学精粹的认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感受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比如,《论语》中提到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并不是常人所解释的,学得好就去做官,学得好就是为了做官。反而应该看到这两句的并列关系,是说做官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就自然懂得做官了。这样仔细解读就有了正本清源的效果。再比如《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这些都是“自我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提示,告诉我们要成为高度的自觉者,谨慎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忠实对自己的了解,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用仁、礼对待别人,成为仁爱之人。这些道理在物欲横流、浮躁喧嚣的世界里正是自我修心的良方。
(二)要识琴中趣,还劳弦上声——注重传统艺术品鉴
古书讲到“琴道”时常说,陶渊明静坐,膝上常抚一无弦无徽之琴,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意思是只要参透琴的意境,何必拨动琴弦,令其发出声音呢。陶渊明说的或许是人们在精神世界里应该保有的一份独立与清净,不管会不会抚弹高雅的古琴,都应该有所怀抱。让学生泛知古琴、古筝之基本常识,享受现场表演,更能在自己拙笨而真挚的拨弦声中荡涤心灵,真正地劳弦上之声,更识琴中之趣啊!书法高居中华传统艺术之冠,生息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它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 “中和”思想。古人云,中和之极归于平淡,大和之美方臻大道之境。连法国总统都盛赞“中国书法艺中之艺”。语文教师应该将书法训练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的执笔基本,横平竖直、重心平稳的结构要领,亲历书法世界中的“正”“清”“和”,贯通人生与书写中和谐在矛盾中化解的对应关系,彻悟现实中清静无为的精神幻化为书法中虚实、布白的似无还有的审美志趣。
三、采取有效策略,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促互进
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感人至深的传统艺术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语文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语文教育必须彻底摒弃呆板、单一的灌输、填鸭方式,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渗透,在理念上要大力提倡,在方法上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切实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动。
(一)诵读经典,知书识礼
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先割除重理轻文或者只学、只考、只闻读书声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这个全方位的大课程融入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课堂、黑板、宣传栏等阵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其中;我们可以适当地组织相关的美学美文欣赏与诵读的比赛;我们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们重视孩子们的国学教育。如果能坚持营造儒雅轻松的诵读氛围,就有理由相信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比较全面地掌握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爱家、道德、伦理、尊老爱幼……等一系列塑造人文素质的重要思想。当然,熏陶积累不应是被动的无思考的诵读,而是强调有理解、有分析、有比较、有批评地自我建构。人文素养的塑造也不能仅仅靠单纯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来解决,更需要在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社会风气中慢慢熏陶养成。
(二)书写经典,怡情养性
笔者认为,书法是素质教育天然的载体。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书法教育的潜在因素,穿插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学书的故事,适时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书法的兴趣。中华书法禀承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中和”思想,学生能在实践中体会到书法艺术中的哲学内涵,比如礼让、向上、和谐等等精神志趣,从被动接受到自觉修得,通过感受汉字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情感与民族精神。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和书法一样怡情养性的艺术品类还有很多,譬如古琴、古筝等等。
(三)静态文物,动态体验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基本精神的最根本点,是儒、道、法、佛等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儒家侧重于人的精神价值,旨在天人合德,尽其心,知其性,在为仁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道家侧重以人合天,要求人们能以更开阔更豁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超越物欲,“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势利导,“循理”、“因资”地举事立功,功成事遂。佛家认为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只有修炼消除欲望才能达真我,天人合一。三者指出了人的精神指向,旨在强调如何做人,无疑,为现代人的生命栖息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为现代职业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道效法天道,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其要求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目标,积极入世,修己修身,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学习,靠自己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同时,要有否极泰来之慧力。能预见事物两端,逆境中看到光明,能够变通变革;顺境中能居安思危,主动把握规律,乘时、应时,才能达到亨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自省自修,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张弛有道,才能成功立于天地,有为、有位,实现“内圣外王”。
(三)贵和持中
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深入炎黄子孙骨髓中的精神,也是朴素辩证法在中国人几千年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其强调和谐平和,恰到好处,收放恰如,不走极端。儒家提倡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道家追求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谐,遵道而行,率理而动,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功利的和谐。这些中庸艺术,都是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为人处世的高明艺术。中庸是要告诫人们做好本分本职工作,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职责,恪守职责,庸要有法,权衡把握利害,平衡各种力量,选择最恰当、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达更高状态。要时中,合乎时宜,把握契机,行为恰切,依时权变,执两用中,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二、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基本内容
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分属文化下的不同子项,但在现代社会平台下,却能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进行一个有机融合。那就是从普识角度,进行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等的泛化融合。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道德是传统文化强调的核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如儒家积极入世,通过反躬内省、存心养性、重学与力行等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求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安守本分,在利与义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守道德底线。如墨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交相利”,德行、言谈、道术全面发展,用科学的实践精神兴利除弊。如道家“依德而行,循道而趋”,如法家“去私心行公义”,以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形象。
(二)职业规范
职业规范是指从事职业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业者要了解政策,遵守纪律,在利益、信念、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儒家的“克己复礼”,“名实相符”,法家的“刑名之学”其旨在强调遵守岗位职责与制度,自觉工作。学道家,“道法自然”,以“无为”的手段去“为”,任其自成其功,才能无不为。学儒家“敏于行讷于言”,不逾越职场规矩,中庸而为,把握分寸,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和而不流”、“矜而不争”、“欲而不贪”、“
转贴于
乐而不”、“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惠而不费”,才能成功地在职场立德、立行、立言。
(三)职业心态
职业心态是从业者对职业活动的心理反应。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不熟悉职业环境,往往视个人心态为职业心态,导致不能更好地胜任职场工作。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优势,教育大学生有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乘势待时”,“交相胜,还相用”之心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的德性、能力和优缺点,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谦逊、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日三省”,学会反省。“外圆内方”,团结合群。“兼相爱交相利”,与人为善,包容合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懂得舍弃,服从大局,在服务、学习、奉献中实现双赢。
三、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方法
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的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在理念、平台、模式上探索,还需要将传统教育方法推陈出新,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一)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三重功能:学高、德高、技高。但近年来高职教师队伍德性素质不容乐观。学高为范,师德为上。对学生、同事、工作、社会的态度为教师德性素质基本表现,爱心、责任心、公允心等透视出其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折射出其传统文化积淀,因此,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其对学生职业素能传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教育,让教师积淀传统,熟谙时代,融会贯通,德技双馨,才能在课堂内外有机对学生进行濡染点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 从阅读课文的“经典”词句中,感悟人文内涵。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中的意蕴是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有一定内含的词句段来品味,反复阅读,使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如,教学课文《长城》时,教师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让学生感悟整个句子的人文意蕴。通过成千上万的人登上长城,想象他们目睹长城后的不同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学生在这样的感染下,也得到了高一层次的人文教育――那就是崇高的爱国情感教育。
3. 从阅读课文的内容中,感受人性关怀。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体味人性关怀。如,课文《她是我的朋友》,小小年纪的阮恒肯献出自己的鲜血去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小朋友,文中深刻地体现了这种“肯为朋友奉献生命”的可贵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敬佩的情感反复阅读课文,并挖掘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洋溢在文章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要教育学生在当今的社会里,交朋友要以诚相待,当对方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挺身相助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的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体会人物的高尚品格,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人文价值,受到人文教育。语文课本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师认真分析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更好地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1-0065-04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积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在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一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少一分轻浮的言行举止;多一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少一分对于多元价值体系的迷茫与困惑;多一分对于传统文化中惰性因素的清醒认识,就会添一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因此,学校要重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文化同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历史,不仅包含国家民族的历史,还包括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来看,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①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校风、教风和学风,折射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传统,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学校的精神记忆。学校文化就在传承校本文化中得以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时间的锤炼,才具有感染力。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创造积累形成的,但是学校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不是消极地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创造的新的学校文化。”②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学校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师生形成一种视野开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勇于创造的治学思想、学术传统、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气”。③ 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注入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让文化底蕴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
二、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与人文的合力推动的。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的研究对象有关人和社会一切事务。科学以物为尺度,推崇工具理性至上,追求严谨和真实;人文则以人为中心,推崇价值理性至上,追求善良和美好。有人说,假如把人类文化看作一枚硬币的话,科学与人文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对立又统一。从文化的层面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的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同源互通,共生互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在于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④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都不可偏废。科学教育对科学自身、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要价值。⑤ 它在开发人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环境下,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功能、客观求实的理性精神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人格化。人文文化在促进师生员工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完善人,注重师生员工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树立仁爱的伦理价值观,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对物的崇拜”,形成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完整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融合的文化。
三、尊重个性,和谐宽容
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尊重个性,在学校教育中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标准不外乎听话、听教,在此基础上,若能学习成绩优异,则在教师眼里就完美无缺了,而有棱有角、有突出个性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被想方设法放进“熔炉”,“打磨”成标准件。因为有了这个无形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都朝这个标准方向努力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听话”的状态,泯灭了自己的思维与个性。这种“只讲统一,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顶尖人才”。⑥
“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⑦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需要学校文化的宽容。“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宽容,最重要的是对富有个性的人与富有个性的思想的宽容。”“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⑧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摈弃那种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赋予个性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应该创设和谐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使“失败者”不再成为学习困难者的同义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差异,接纳学生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不足;关注每一个学生,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教。学生有多少需要,学校就提供多少服务,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施展才华,激扬人生的沃土。这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四、旗帜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出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学校都是多元的。” “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年龄、性别、性倾向、政治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智力水平、语言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⑨ 学校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化特征。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融过程。在学校,不同的文化广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
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1)文化的多样性影响着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教育体现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3)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渠道是渗透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渗透进学校所使用的课程和教学策略,渗透于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解释教学和学习本质的方式”。“由于多元文化教育以批判教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将知识、反身、行动(实践)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它因此促进了社会公正的民主原则。”⑩ 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对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重构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世纪作出贡献”。“不仅应该认识到外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且更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11} 应该给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爱,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1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
学校文化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凸显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从育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文化层次侧重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管理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教书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实践育人。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学校往往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实际上,学校文化不是靠物质包装出来的,而是人与物相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务虚与务实”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四个层面,实现学校文化整体内容的发展,包括从内核到表层、从硬件到软件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13} 学校文化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无声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独有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性格,并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
注释
①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1日(5)
②{1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③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④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页
⑤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⑥⑦张建新,薛飞:《专家指出 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日(6)
⑧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⑨⑩[美]威廉・G・坎安宁,保罗・A・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赵中建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107页
内容提要: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化生态 民艺 旅游资产 保护 开发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民间采风调研活动的逐步开展,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民间艺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隐藏在民艺作品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不仅有着比艺术作品本身更深的内涵,而且更全面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也能够更好地解释民艺作品的诸多意义,它使我们真正理解了民艺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这一确切论断。民艺作为一种生活形态的存在,使我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它在民间生活中的意义。作为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民艺的生存发展,或演变传承,深受民间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民艺的消失、衰落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形态的演变和发展。换句话说,民艺的严峻现状缘于民间文化、民间生活传统形态背景的丧失。当然,社会形态、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民艺的研究、保护、拯救和整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民间文化、民间生活的分析和研究,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发展不应该以对传统文化的抛弃为代价。因而认识传统文化状态下、传统生活状态下的民艺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的丧失必将使艺术丧失。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之上,我们更关注民艺作为民间文化的存在,作为民间生活内容的存在。 作为文化现象的民艺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是准确的,它表现为文化的载体,展示一种文明的结果;另一方面,民艺既具备艺术形态,同时又是民众的社会活动、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生联系,它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因而我们只有将民艺还原到民众生活的环境中去,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民间的生活形态决定了民间艺术文化意义的存在,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存在,以民众的生活为依托,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民间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民间文化果实,民艺也正是这种生态环境的产物,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文化产品的研究显然是冷落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在生命力。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发展,即使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不仅是那些以保护环境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与大自然的关系,或是描述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去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社会丢弃的人类文明,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并侧重于以手工文化和民艺为重点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 中国传统思想长期受"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适应自然为标准,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亲近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自身的关系始终是协调发展的。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那就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共存,这表现出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的有机结合,并影响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形成。历史塑造了中国人重人文轻数理的思想,但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中国人的人文情怀和人格精神。21世纪科学技术是否已发展到与人类社会相处的极致状态,文化冲突愈演愈烈,人类社会在呼唤和平、呼唤人文关怀、呼唤科学与情感精神的结合。人类生活需要物质的繁荣,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弘扬,需要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享受,更需要人文情感的关怀,需要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协调。优秀的文化生态环境要与人类共存,并能相互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完善,相互依存,共同持续发展。如何总结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然、科学与人文整合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生态共荣,与文化生态共存的和谐空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人类追求自身尽善尽美的生存空间,是建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基础之上的,同时更不能丢掉几千年文明的成果,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那些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那些与人身相依的服装饰品,那些曾在中国土地上运行了几千年的车轮,如此等等,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直接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环境不能无休止地被丢弃和践踏。我们绝不能重复要科学就忽视人文,要现代化就要丢弃传统的愚昧作法,社会的发展也绝不允许以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来残害我们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代价。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和有形的文化资产,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审美情怀、营造法式、风水学说等,无不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终始关怀着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认为,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与保护,应借鉴国际社会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尊重文化的时代风尚,认识社会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生态的关系。以城市发展为例,按目前城市发展的速度,如果不保护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或许再过半个世纪我们的后人将无法了解中国传统的民居或市井风情,只留下如林的冰冷的水泥构造建筑物而已。如果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弘扬民族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尽管传统手工艺已走过了几千年,成为一种文化遗存,但它是工业社会的前身,在信息社会也仍有它生存的空间。21世纪国际社会将呈现出经济的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 我们的研究要站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里去体味逝去的亲情和温暖,否则面对民间文化我们就无法接近它、理解它、认识它,就会用片面的现代化的价值观去丢弃它。如果认识不到位,我们不但不能拯救它,反而会破坏已经濒临危机的传统文化生态。所以改变我们以往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尤为重要,把它定位在与自然生态同样的高度,并从中认识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和人文观念的深刻内涵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文化生态环境是与自然生态相互依存的,在这里人是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并构架相互联通的血脉,不要把民间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障碍而淘汰,应该认识到自然与文化,人造物与自然物都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意义,而不是把它当作历史的躯壳,而是让它服务于社会,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21世纪信息社会的到来,发达国家大量的生产、消费以及环境问题,能源消耗、资源浪费,损害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搞乱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而精神文化的追求却日益缺乏,劳动的传统也淡化了。为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益于身心健康,就必须保护那些已失落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用心去沟通大自然,用心去感悟文化,提升人文精神。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生态的破坏所造成的人们心境的失落,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要关注民间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民艺资料的遗存在逐日减少,一些优秀的民艺品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渐趋消亡。特别是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民间手工艺品、民间交通工具、纺织工具、生活用器用具等每年又有多少在消失,甚至人为地丢弃和破坏,我们没有理由不像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动植物那样保护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保护正在遗失的传统。假如有一天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真的消亡了,我们会不会像忍受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一样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态的失衡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也在遭受着如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样的破坏。韩国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抢救作为国家发展的大事,有“文化财保护法”,把艺人尊为"无形文化财";日本则称民间艺术人为“人间国宝”;德国在一些村落有各种乡村博物馆,以此唤起当地民众的自豪感;我国台湾地区制定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保护,派专人传习,以传世后人。我国也在1995年颁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关学术团体和学人也投身于调研、收集和研究之中,为我们的研究、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效益,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掠夺也是残酷的,同时,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现代文化思潮、艺术样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许多也是以对我们本土文化生态的牺牲为代价的。物质生活虽然获得了富裕和满足,但精神生活愈来愈贫乏,似乎有些失落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已失落的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以此构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更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在国际大家庭中,以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形象和自尊,留住民族文化的传统,留住我们文化的精神家园,留住民族民间那朴素的民艺传承十分重要。同时,把这些宝贵的遗传,与现代社会沟通融合,服务于现代社会,融入民族文化的优秀成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也需要文化的转型,彻底打破"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的错误观念,以此形成国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如此以来,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就会照耀温暖我们的心灵。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永恒主题,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文化都需要引起人类的重视。在保护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代人应该具有国际视野,有远大的胸怀和境界,把中国优秀的文化置身于国际大文化环境之中,在发现抢救的同时去批判地继承,在承传的基础上提炼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 新千年之始,中国推出了以我国2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景点的神州世纪游,2002年又是"中国民间艺术旅游年",其目的是宣传我国民间文化与旅游的总体实力,让国内外游客在新千年来临之际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游览与欣赏中国的优秀文化。这是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表明21世纪的中国旅游将更注重文化的渗入,并将发展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如果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工艺产业部门都能把它们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对待,有针对性、预测性、地域性和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可以想象,它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目前的旅游环境,充实游览内容,增强文化氛围,同时又能增加创汇收入,更能吸引旅游者对旅游景点深刻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多为自然风光,缺乏人文的内容,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体现民族文化特有的因素,让旅游者能亲身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识,并能参与一些民俗活动,参与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制作和艺术审美的活动,从而增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如果旅游资源与旅游资产能同步开发,在未来20年间,我们国家再争取获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话,有可能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景和富有典型性的民族文化资产。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文化资产,促使自然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与地方经济同步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文化资产同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措施之一,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与弘扬,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据有关资料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委员会公布的我国23个自然与文化遗产中,文化遗产占14个,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只占3个。除西藏的布达拉宫和云南的丽江古城两处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部分文化和自然遗产都集中在汉族地区和内地。我国有56个民族,目前保持少数民族特色较为典型的分布在云、贵、川、桂、藏等地区,像贵州的苗寨、广西的漓江等自然景观风光秀丽,与汉族的民俗文化区别较大,也较为典型,可挖掘的资源潜力较大, 是自然与文化生态良好的利用地和保护区。这些文化资源和遗产,除了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经典文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像在自然状态下仍比较原始的少数民族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都应是当代人珍惜的遗产。若有计划地合理开发,将保留民族本土文化的延续性,以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已获成功的旅游名胜和准备开发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可以补充我国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使旅游产业更富有文化内涵,并营造21世纪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几代民俗学专家、社会学家和学者以及国外的某些专家学者对中国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历史、风俗、语言、文字、社会变迁等曾作过不少的探讨,但是对现存于民族民间的传统手工文化和民艺的研究却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在利用民族文化优势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更明显不足。一方面,传统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正在遭受着同自然环境一样的破坏,手工文化资料的遗存逐渐减少,资料征集不仅显得落后而且越来越难,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品类正在逐渐消失。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生存于民间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陶瓷、雕刻等,以及生活用器、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等遭受着自然的破坏和人为的丢弃,如果能把这些文化资产由实用转 化为旅游纪念品,或许有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这也是为了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让它们转化为另一种生存的方式和用途,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民间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作为旅游资产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经济建设。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少数民族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如贵州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村寨格局保持得相对完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资源环境。在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的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十大圣地”中,西藏和贵州的黔东南地区被列入其中。近几年,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雷山上郎德民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民俗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建设方面开了先河。贵州省政府在世纪之交召开了民族村镇保护建设工作会议,与挪威合作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广泛意义上的中国生态博物馆,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发展利用了文化遗产资源。这些举措都表明,把生态文化产业和旅游的发展同步进行研究,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少数民族研究已取得建设性的成果,这是一个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基础,而旅游资产的传统文化是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不仅蕴含了民俗内涵、科技内涵,又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它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同时又体现出现代文化的特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对它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和开发对加强民族自尊心以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步伐都具有促进作用。综而言之,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是开发旅游资源资产等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对旅游文化的发展将相得益彰,对新时期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在世界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个性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民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对传统手工文化的内容进行发掘和研究,其目的不仅在于从学术上和理论上进行研究,对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传播和经济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研究方面以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艺术学思想为指导,探讨传统手工文化的传播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以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突出的民间村落为试点,以现存于民间的日常生产生活为考察的切入点,重点调研民间的文化与生活状态,寻找与旅游纪念品有关的工艺形式和内容,对他们的手工工具、器具、居宅陈设、服装饰品、乐舞道具等用品进行专题研究,并对民间手工艺的原材料、加工工艺、技术内涵、技艺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并以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原则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和纪念品。 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进行综合的考察、记录、发掘与整理,从而对民间传统手工文化的历史、现状、资源、技艺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为进一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提供部分第一手可借鉴的资料,为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些实际有效的工作。内容可以主要从旅游资产方面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主要包括编结、印染、纺织、雕刻、挑花、剪镂、刺绣、制陶以及木工、金工等。对这些手工制作工艺的考察和调研,除了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其造物思想、价值尺度、文化内涵、审美理想、加工技艺等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建立传统手工文化的档案和资料库,为今后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这不仅是对传统手工文化和科技内涵的记录和总结,重要的是为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传播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旅游产业的全面振兴和有特色地发展,必须依靠以开发和利用我国民族民间的自然与文化资料这一综合优势,提高景点的多样化和特色化,突出旅游内容的文化含量,这样,既保护了民族文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也就是说,实行开放立体式的发展战略,使保护与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把民族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真正纳入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的观点表明,开发旅游资产既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又利用了文化生态的优势,使两种资源合理地兼融,服务于社会与人类,从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的目的。
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3册教材中引入了一定量我国古现代优秀的文化精华。笔者深入细致地挖掘后,所有人文素材及其相对应的传统文化教育如表1所示。
2 频度统计
通过对表1所有数据的统计,最后结果如表2所示。
3 结果分析
3.1 整体方面
从表1、表2所提供的数据可知,人教版这套必修教材在我国传统文化人文素养这个方面,整体上追求“诗词生物学文化”和“唯物主义价值观”这两类人文素养,出现频度分别有26次和23次,占所有内容的半数以上。出现这样的价值倾向,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可虑:
① 古典诗词中有大量对花草树木、鸟禽虫鱼等生物现象的刻画,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和人文素养价值。在教材中引入一定量的诗词,可以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我国先人诗词的生物学人文文化,培养高尚的古典人文情操,提升自我人文素养。② 这样的选择安排呈现出上述的传统文化教育,也符合课标中关于这方面的课程目标设置要求,即使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当然,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代思潮的文化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素养相融合与协调发展。
3.2 具体方面
3.2.1 必修1――人文素养观
《必修1・分子与细胞》整册教材引入了系统分析思想,即以“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然后围绕这个系统,从各个方面展开阐述。其中,教材引入了一定量的我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素材,体现出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教材中呈现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在大部分栏目都有出现,如科学家访谈、正文、章首页、练习、问题探讨等,都能找到相应的内容。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该套教材出现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有14次,体现出的人文素养价值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唯物主义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永恒情感、酚谘习和享受生物学文化。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比例和相应的人文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时,得到相应的人文素养思想感染,同时也给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了另一条拓展教学思想的路径,以延伸教学内容。
第五章第二节的节头引入了一首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给人以诗词人文文化的陶冶,短短28个字,就形象生动地描述出了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不过,这不是教材引入它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整个高中阶段在生物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一首诗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学生和教师一种诗词生物学文化的导向。更深层次的说,是要师生更加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生物学相结合,达到提升整个民族的人文素养目的。这首诗中的流萤,用生物学术语说就是萤火虫,从诗歌中的一个词汇联系到生物课程中的生物学知识――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等。事实上,尽管文艺作品的内容千差万别,形式千姿百态,但无一不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真实也同样是它的生命。其真实包括客观景物、事实的真,也包括主观上的思想情感之真。真正能打动人的诗歌,或是对自然现象的真实反映,或是诗人个人真实情感的流露,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3.2.2 必修2――诗词与情感人文素养
必修2模块和必修1相比,教材在编写时,加入了更多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共出现的频度达到了29次,主要有:我赞叹生命的美丽――与杨焕明院士一席谈、章首页小诗、“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谚话、成语“牝鸡司晨”、漫画、严复等人引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出现在“科学家访谈、章首页、正文、自我检测、思考与讨论等教材栏目中。这些人文素材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是“享受诗词生物学文化”,如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共5个章节,都配有一首人教版特色的原创配诗,体现出编者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这些小诗既高度凝结了整章所要讲解的课程内容,又无处不让师生感受到一股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体验着,回味着。“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痴迷,蕴藏,开辟,揭示……,这些都是人文字眼,体现孟德尔的科学人文精神。“基因在哪里?悠悠百年,寻寻觅觅。怀疑、争论、推理……最终是观察和实验,探明它神秘的踪迹!”寥寥数字,把学生带入了探寻基因的无烟“战争之中”。悠悠百年,寻寻觅觅,这些富有人文思想的字眼,在以理性思维为主的教材中出现,给人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生命的图案,扑朔迷离:从信息到物质,从蓝图到现实,繁复、简约,粗放、精细,是谁创造出,如此的和谐与统一”――多美的诗,多浓的人文味,仿佛一幅幅漂亮的生命图案,展现在眼前。最后一句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更加生动地让学生感受到基因的作用,同时加入了社会人文元素,构建和谐文化,体现唯物主义价值观。
这些人文素材另一方面是“展现人类永恒情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情感,或喜或悲,或酸或甜,或乐或哀,亲情、感激、同情、敬畏、坚毅等。这些人类永恒的情感承载在一部部文学作品、一首首经典诗词、一句句名言诤语中……如我赞叹生命的美丽――与杨焕明院士一席谈,这则人文素材中,杨焕明院士言传身教,和风细雨,娓娓道来,他告诉我们:生命是美丽的,探索生命的奥秘一定会使人生更美好,也将使生命世界更美好。同时,杨院士还解读了一幅在《科学》杂志上刊登的,蕴涵着中国悠久文明史的图片,民以食为天,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3.2.3 必修3――天人合一人文素养
《必修3・稳态与环境》在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上,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学生乐于学习,有着乐观、悲悯、关怀等人文情感,还有科学的唯物主义价值观和人文生物学文化。人文素养的素材在必修3中出现的总频度为49次,是3个必修模块中,出现我国传统文化最多的一册书,其中“唯物主义价值观”占了26.5%,“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占了14.3%,“人类的永恒情感”占了16.3%,“乐于学习”占了14.3%,“享受诗词”占了28.6%。这些传统文化教育都有所体现,也有所偏重。在教材中出现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有的在“科学家访谈”栏目,有的在“章首页”栏目,有的在正文里面,也有的在练习里或者在问题探讨中等。
生物学文化从知识体系的构建、表述到学习活动的设计,或隐或显地渗透着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孙儒泳院士科学贡献的介绍,到教材中一首首小诗中;从《红楼梦》的女人是水做的,到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从苏轼《格物粗谈・果品》到《诗经・小雅・小宛》;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到古代哲学与现代文学;从文学作品《韩非子》到诗句:天涯若比邻;从孟子的天人合一到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处处都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如在教材第128页,讲述可持续发展思想时,引入了我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和庄子等提出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这个命题是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练的表达。有人认为,这一思想包涵着三方面的内容:人生存与天地之中,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应顺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不是与其对抗;人的道德原则也应当合乎天道,这是人的最高觉悟。这种相对比较严肃的古代哲学命题在教科书中出现,让学生去思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和牵引着学生步入人文哲学大门。
另外,在本册书的最后一个STS栏目中,关注的是“生态伦理道德”,这是一个既热点又永恒的话题。文中指出:其他生物同人类一样,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生存权利。如,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为了保护藏羚羊,不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修建了专门的涵洞,并规定列车在行驶时,不准鸣笛。这些举措是多么富有人情味,富有人性的,o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邓过房,王永胜.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分子与细胞》的人文教育素材[J].生物学教学,2010,3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