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范文

时间:2023-08-23 09:19: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对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30日

新疆地处边疆,在许多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存在差距。本文从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出发,以若干主要年份的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新疆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缩小新疆与全国差距的对策。

一、主要年份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与全国对比分析

(一)从生产总值看。新疆人均生产总值1978年为313元,1990年为1,713元,2000年为7,372元,2009年为19,942元,2010年为25,057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381元、1,644元、7,858元、25,608元和29,992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1990年外,新疆的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全国水平。1978年与全国的差距仅为68元,2000年为486元,2009年为5,666元,2010年为4,935元。

(二)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看。新疆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8年为106元,1990年为595元,2000年为3,368元,2009年为13,181元,2010年为16,312元。而全国同期该指标分别为50元、389元、2,444元、16,830元和20,741元。数据显示,新疆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978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高于全国水平56元、206元和924元,2009年和2010年则分别低于全国水平3,649元和4,429元。

(三)从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看

1、人均拥有的粮食。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303.0公斤,1990年为453.8公斤,2000年为446.2公斤,2009年为537.1公斤,2010年为530.1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319公斤、393.1公斤、366.1公斤、398.69公斤和409公斤。除1978年外,其他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粮食均高于全国水平。1990年高出60.7公斤,到2010年高出121.1公斤。

2、人均拥有的棉花。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4.5公斤,1990年为31.4公斤,2000年为82.8公斤,2009年为117.7公斤,2010年为114.2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3公斤、4.0公斤、3.5公斤、4.8公斤和4.5公斤。显然,1978年新疆该指标低于全国水平2.2公斤,其他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棉花则远远超过全国水平,1990年为全国水平的7.85倍,2,000年为全国水平的23.66倍,2009年为全国水平的24.52倍,2010年为全国水平的25.38倍。

3、人均拥有的油料。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8.5公斤,1990年为26.1公斤,2000年为33.2公斤,2009年为29.8公斤,2010年为30.7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5.5公斤、14.2公斤、23.4公斤、23.7公斤和24.2公斤。不难看出,在各个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油料均高于全国水平。

4、人均拥有的猪、牛、羊肉。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7.9公斤,1990年为18.6公斤,2000年为42.4公斤,2009年为46.5公斤,2010年为48.6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9.1公斤、22.1公斤、37.6公斤、44.4公斤和45.8公斤。从以上数据看,1978年和1990年新疆该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其他三年则超过全国水平。

5、人均拥有的原煤。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884公斤,1990年为1,408公斤,2000年为1,546公斤,2009年为4,108公斤,2010年为4,575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650公斤、950公斤、1,100公斤、2,230公斤和2,420公斤。从数据看,新疆人均拥有的原煤在各个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978年高于全国水平234公斤,1990年458公斤,2000年446公斤,2009年1,878公斤,2010年则进一步扩大为2,155公斤。

6、人均拥有的原油。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289公斤,1990年为466公斤,2000年为1,021公斤,2009年为1,171公斤,2010年为1,179公斤。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108.82公斤、121.84公斤、129.09公斤、142.33公斤和151.75公斤。从以上数据看,新疆人均拥有的原油在各个年份均高于全国水平,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1978年高于全国水平180.18公斤,1990年344.16公斤,2000年891.91公斤,2009年1,028.67公斤,2010年为1,027.25公斤。

7、人均发电量。新疆该指标的情况为:1978年为173千瓦小时,1990年为468千瓦小时,2000年为1,011千瓦小时,2009年为2,664千瓦小时,2010年为3,131千瓦小时。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68.36千瓦小时、547.22千瓦小时、1,073.62千瓦小时、2,790.07千瓦小时和3,144.77千瓦小时。

从以上七个指标看,新疆在人均拥有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原煤、原油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新疆人均发电量在各个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但除2009年外,差距在缩小,1978年与全国的差距为95.36千瓦小时,1990的差距为79千瓦小时、2000年的差距为62.62千瓦小时,2009年的差距扩大为126.07千瓦小时,2010年又缩小为13.77千瓦小时。

(四)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新疆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179元,1990年为699元,2000年为2,066元,2009年为5,490元,2010年为5,104元。而同期全国水平分别为162元、726元、3,085元、9,942元和11,708元。除1978年外,全国水平均高于新疆,且差距在1990年为27元,2000年为1,019元,2009年为4,452元,2010年则进一步扩大为6,604元。

(五)从海关出口总额看。新疆人均海关出口总额1978年为0.8美元,1990年为23.2美元,2000年为66.5美元,2009年为644.6美元,2010年为789.3美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10.13美元、54.31美元、196.62美元、900.42美元和1,176.63美元。从以上主要年份看,全国水平均高于新疆。差距从1978年的9.33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387.33美元。

(六)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看。新疆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78年为57元,1990年为746元,2000年为4,913元,2009年为14,129元,2010年为17,113元。而同期全国的水平为22元、623元、5,076元、19,541元和22,619元。显然,2000年以后,全国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开始超过新疆的水平,且差距在扩大,从2000年的163元扩大为2010年的5,506元。

二、缩小新疆与全国差距对策分析

(一)优化新疆产业结构。从以上分析数据看,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新疆当地工业、服务业发展,并注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如新疆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如何使新疆的旅游业从全国的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发挥新疆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新疆拥有诸多的资源优势,但必须要加强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这样才能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如新疆人均棉花拥有量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但新疆对棉花的深加工能力却未达到先进水平。在前述主要年份,新疆人均拥有的原煤和人均拥有的原油均高于全国水平,但新疆人均发电量在各个年份均低于全国水平,这些都表明新疆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才能使新疆的资源优势真正得以发挥。

(三)利用新疆地缘优势,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新疆与周边诸多国家接壤,具体来看,东北部与蒙古国毗邻,北部同俄罗斯联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西南部与阿富汗共和国、巴基斯坦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接界。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口岸的逐步开放,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机会与挑战并存,周边国家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对贸易活动就会产生影响,因而要把握时机,在双赢的策略中开展对外贸易。

综上,通过新疆人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与全国的对比,明确新疆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缩小差距的路径,这对新疆经济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0.引言

铁路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必须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综合经济评价。通过对项目进行经济指标的科学计算,分析和论证,提出全面的经济结论,从而为项目决策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1.基本原则

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比较复杂,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和完整,并坚持系统原则,稳健性原则,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原则,定量分析为主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经济评价指标

在进行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即建设项目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比较。经济效益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微观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建成后给业主即投资者带来的经济效果。围绕微观经济效果问题展开的研究工作,称为财务评价。宏观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建成后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果。围绕宏观经济效益所展开的研究工作,称为国民经济评价。

2.1财务评价指标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包括赢利能力指标与清偿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

2.1.1投资回收期

系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项目投资回收期宜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可借助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值变为零的时点,便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2.1.2财务内部收益率

系指使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当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所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时,项目方案在财务上是可考虑接受的。

2.2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要用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来分析国民经济盈利能力。

3.案列分析

3.1项目概况

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起自青连铁路的董家口站,终至董家口港区码头,全线共设董家口站(接轨站)、产业园区站(预留站)、港湾站(工业站)3个车站,正线长度14.188km。铁路运输货物主要为上水矿石,到达煤炭及发送钢材等。疏港铁路作为董家口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港口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青岛市国民经济的发展。

3.2基础数据

3.2.1评价范围

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线路全长14.188km。

3.2.2设计年度、建设期和计算期

(1)本线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2)建设期。

本项目拟于2015年初开工,2016年底竣工,总工期1.5年。2017年开通运营。

(3)计算期。

本项目计算期(含建设期)采用25年(2015~2039)。

3.2.3货运量

本项目计算期内各有关年度的货流密度汇总表,见下表。

3.2.4货运周转量

设计年度本线货运周转量见下表:

3.2.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估算为181706.51万元,每正线公里造价为12807.06万元。其中静态投资为166801.6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5263.63万元,机车车辆购置费9471.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70.26万元。

(2)资金筹措及建设期利息。

本线资金筹措方式按自有资金50%,银行贷款占50%;分年度投资比例分别为65%、35%。银行贷款利息按5.94%计算,建设期利息为5263.63万元。

3.2.6运营成本及营业支出

(1)运营成本。

本项目货运成本340元/万吨·公里,无关成本936.41万元/年。

(2)基本折旧成本。

本项目土建工程折旧率4%,机车折旧率6%。

(3)运价率。

目前铁路平均货运价约为0.0975~0.12元,鉴于本项目修建铁路投资较高,低运价难以带来效益,而且本项目是合资铁路,本次货运票价按0.21元/吨·公里。其他收入占运输收入的12%。

(4)其他。

1)税金及附加。

铁路建设项目的税金及附加取运输收入的3.24%,企业所得税率25%。

2)营业外支出。

根据铁路统计资料汇编分析,本项目营业外支出取10元/万换算吨公里。

3.2.7基准收益率

铁路建设项目的基准收益率取3%。

3.3财务评价

3.3.1财务评价报表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主要有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和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3.3.2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1)财务内部收益率。

全部投资:税后=3.18%。

自有资金:税后=1.74%。

(2)财务净现值。

全部投资:税后=3564万元。

自有资金:税后=-21451万元。

(3)投资回收期。

全部投资:税后=19.52年。

(4)投资借款偿还期。

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借款偿还期为10.89年,说明项目具有一定的借款偿还能力。

(5)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本项目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18%,略高于铁路建设项目的基准收益率3%,但是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略低于3%,全部投资财务效益可行,自有资金略差。

3.3.3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本项目对固定资产投资、运营成本、运价和运量进行了单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以确定项目的承受能力,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从敏感性分析可见,最敏感因素为运价,其次为运量、投资、经营成本,当各因素分别向不利方向变化2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均低于3%的行业基准收益率,说明项目抗风险能力一般。

3.3.4财务评价结论

从财务评价的指标分析看,本项目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3.18%,略高于铁路建设项目的基准收益率3%,但是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略低于行业标准,若贷款比例降低或利率降低,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会转好。本项目财务收益及抗风险能力一般。

3.4国民经济评价

3.4.1相关参数

根据本项目研究区域经济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社会投资收益水平等确定国民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3.4.2国民经济效益

(1)直接效益。

包含运输收入、回收土建资产余值、回收机车车辆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2)间接效益。

包含公路转移货运量运输费用节省的效益、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

3.4.3主要指标及分析

根据以上费用效益计算值,编制全部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9.93%,高于社会折现率8%。

(2)经济净现值:当社会折现率为8%时,经济净现值为33795.2万元。

3.4.4敏感性分析

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最敏感的因素是运量,其次是土建工程投资。当运量向不利方向变化10%时,经济内部收益率即小于社会折现率8%,说明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弱。

3.4.5结论

篇3

现代物流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储运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推动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

表1显示:1991-2007年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对GDP的拉动力指标从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从1991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长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在此阶段,二者都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13%和40%,这两年也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两年,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5.26%和33.16%。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

从表1看,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其中物流业功不可没。1991年至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上升到75.2万亿元,增长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现价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3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

现代物流业和国民经济高度正相关

根据1991-2007年GDP和社会物流总额统计数据绘制被解释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社会物流总额)相关度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进一步确认两者高度相关。

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知:r0.01(15)=0.606<0.990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据此可以构建线性模型:Y=a+bx,其中,a与b是待估计参数,x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y为我国GDP。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参数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归方程:Y=2.843+0.306x,R2=0.980。

该结果说明,我国物流总额每增加1万亿元,GDP增加0.306万亿元。其中GDP变异的98%可以由社会物流总额的变异来解释。

但是回归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实地反映GDP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联度,能否合理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回归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成立的概率等于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极为显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物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综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篇4

现代物流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储运资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密切的关联,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推动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加大

表1显示:1991-2007年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物流对GDP的拉动力指标从1991年的6%增加到2007年的7.71%。从1991年到2007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物流增加值和GDP的增长变化状况基本一致,在此阶段,二者都处于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中,1994年和2005年是我国物流发展最快的两年,这两年的物流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13%和40%,这两年也是我国GDP增长最快的两年,GDP分别比上一年增长35.26%和33.16%。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

从表1看,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约10%,其中物流业功不可没。1991年至2007年,全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上升到75.2万亿元,增长了24.1倍,年均以22.3%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16.5%(按现价算)的年均增长速度。“十五”期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近1.4倍,年均增长23%。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8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5.2万亿元,同比增26.2%,增幅比2006年提高2.2个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43.29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1991年到2007年,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物流需求系数从1991年1.5增加到2007年的3.0,即1991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而到了2007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3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

现代物流业和国民经济高度正相关

根据1991-2007年GDP和社会物流总额统计数据绘制被解释变量y(GDP)与解释变量x(社会物流总额)相关度散点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高度线性相关。使用SPSS11.5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0,进一步确认两者高度相关。

查相关系数检验表得知:r0.01(15)=0.606<0.990

这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GDP和社会物流总额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据此可以构建线性模型:Y=a+bx,其中,a与b是待估计参数,x为我国社会物流总额,y为我国GDP。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参数a和b的值:a=2.843,b=0.306,于是得到回归方程:Y=2.843+0.306x,R2=0.980。

该结果说明,我国物流总额每增加1万亿元,GDP增加0.306万亿元。其中GDP变异的98%可以由社会物流总额的变异来解释。

但是回归方程Y=2.843+0.306x是否能真实地反映GDP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联度,能否合理解释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验证。因此有必要对回归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0”成立的概率等于0,从而应该拒绝H0,说明回归效果极为显著。模型Y=2.843+0.306x可以用来描述现代物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综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应致力于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努力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物流亟需人才的培养,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的物流产业不断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怀政.全球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篇5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分析参数,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在宏观经济上的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是把国家有限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外汇、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投入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项目中,并使这些可用于投资的社会有限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意义

国民经济评价用全局的、长远的观点分析项目的盈利,有利于国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概括地说,对投资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有限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运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能够对资源和投资的合理流动起到导向作用。人口以及消费欲望的不断增长,国家资源却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仅从财务角度来评价项目得失已经无法正确反映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国民经济评价中采用了影子价格和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不仅能起市场信号反馈的作用,而且是在资源最优分配状态下的边际产出价值,因此能够对资源合理分配加以引导,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任何行业,都采用统一的社会折线率,可以使投资最终流向投资效率高、资金回收比率大的行业或者生产部门,这肯定会促进资金的高效利用,一直和淘汰某些不适宜的产业和某类项目的建设与存在,使社会整体效益提高。

(2)能够真实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需要在我国,不少商品的价格,不能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即所谓的“价格失真”。在这样的条件下,按现行价格来考察项目的投入或产出,不能确切地反映项目建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效益和费用。通过国民经济评价,进行价格调整,运用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价格,来计算建设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以便得出该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总目标的结论。

(3)国民经济评价是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这种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运用国民经济评价的相关指标以及有关参数,可以影响国民经济评价的最终结论,进而起到鼓励或抑制某些行业或项目发展的作用,促进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②有利于抑制投资规模。当投资规模过激时,会引发通货膨胀,这时通过适当提高折现率,控制一些项目的通过,从而控制投资规模;③提供了公平的比较基础。由于国民经济评价不仅统一采用评价价格体系——影子价格,而且采用统一的评价参数——通用参数(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社会折现率)。这样,就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投资项目,在经济评价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其互相之间在校以上、效益费用上具有可比性。这种横向可比对于宏观上选择最优投资方向是十分有益的。

(4)对公益性项目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公益性项目主要指政府为社会、国家和公众利益而投资兴办的非赢利项目,包括交通运输、邮电、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教育、科学、卫生、体育、气象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交通、能源动力、城市列出啊等公共事业项目。这类项目一般以谋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作为投资、兴办主体而由大众受益,并且这类工程一般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受益面广,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等特点。显然,对于公益性项目如果只做财务评价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要以国民经济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把对国家和社会的效益放在首位。

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识别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测算和选取影子价格、编制国民经济报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进行方案比较选择。

三、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

对于一般工程项目,其主要步骤如下。

(1)效益和费用范围的调整。主要是剔除已计入财务效益和财务费用中的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并识别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尽量对其进行定量计算,不能定量计算的,则应作定性说明。

(2)效益和费用数值的调整。主要是对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经营费用、销售收入和外汇借款等各项数据进行调整。

(3)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盈利能力。编制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并据此计算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对于使用国外贷款的项目,还应编制国民经济收益费用表(国内投资),并据此计算国内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

(4)分析项目的外汇效果。对于产出物出口或替代进口的工程项目,应编制经济外汇流量表和国内资源流量表,并据此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等指标。某些工程项目,例如社会公益项目,也可以直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其主要步骤如下。

篇6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1-0092-03

保护资源与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从多方面努力。在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上改变现行的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单一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采用能够反映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实行以绿色GDP(G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可以更好地体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程度。

一、绿色GDP与传统GDP的比较

绿色GDP(GGDP)是指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对资源(包括土地、森林、草原、矿山、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的核心指标。绿色GDP是经济净增长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

绿色GDP=GDP-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其中,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包括:资源的损耗、环境破坏的损失和恢复成本、社会的人文的损失(如精神享受的损失)等。绿色GDP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是对GDP的修正和完善,对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eneral Domestic Production)的英文缩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国内所有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例如,GDP增长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富裕程度,GDP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总量的大小,等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SNA体系是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单一投入产出核算体系,中国近年来也开始使用这种国际上通用的SNA核算体系。

采用GDP为主要指标的SNA核算体系,忽略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忽略了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经济增长的负效应,甚至把对人类福利和社会进步有害的生产和活动当作国民收入来计算,掩盖了其消极作用,是一种虚假的增长。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快慢的结果,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即经济增长就是目的,是目标,是业绩的体现,陶醉于GDP的增长,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损害后代人的利益的后果熟视无睹,对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沾沾自喜。正是这种思想的作用,导致了地球资源的锐减甚至枯竭,导致环境的污染和严重破坏。相反,绿色GDP的提出和运用,使人们认识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我们看到很高的GDP在扣除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污染破坏的损失后大大减少,从而促使人们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投资模式,实行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护环境和资源为手段的循环经济模式。绿色GDP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协调的程度。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大,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小,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程度越高;反之,则负面影响大,和谐程度低。

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对传统GDP核算制度的调整,是经济净增长的总量核算指标。由于它去除了环境成本和资源代价,反映了投资带来的最终成果。如果投资者是社会责任型投资者,在投资时考虑环境影响,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没有造成污染和资源损耗,没有造成对人类的负面影响,那么,产生的经济成果可以直接纳入GDP中。

在绿色GDP的核算体系下,通过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可以知道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为降低环境损失、提高环境效益指明方向。为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绿色GDP,政府必须通过有关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绿色投资的发展。

二、绿色GDP核算方法

绿色GDP的核算方法,有两种思路:其一,非货币化方法。就是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进行多层次细分,对最低层次的子类提出分指标,再按照分指标的权重或其他统计方法,分层次得出综合指标,使用综合指标评价可持续发展。其二,货币化方法。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提出生态GDP(EDP)的核算方法。雷明(1996)提出绿色GDP(GGDP)的核算方法框架。这两个方法都与传统GDP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衔接,比较容易操作,易于为人们接受。在货币化核算方法体系中,一定年度的绿色GDP是通过统计方法,从各行业的年度会计报表中汇总而来的。

雷明(1996)博士在研究联合国SEEA和世界银行SNA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生产总值(EDP)的指标。他认为,从生产的角度看,非生产自然资产的使用正如同固定资产消耗一样,应从传统GDP中扣除,即:

EDP=GDP-固定资产消耗-非生产自然资产使用

这里的非生产自然资产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经济资产中非生产资产的使用,如矿藏的耗减、森林的采伐、水土流失、酸雨等;另一部分是环境资产的使用,包括从海洋和河流中捕鱼、采伐原始森林、猎取野生动物、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及其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传统GDP忽视了资源耗竭和环境破坏的自然的隐性投入,没有把资源、环境成本计入投入成本中,同时,还把治理环境污染的未来投入排除在成本之外。分析投入产出的过程可以看到,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不仅生产了满足自身需要的产品,还生产了副产品――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同时,为进行环境保护,又必须进行相应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环保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应被视为产出新增加部分。

三、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难点与对策

实行绿色GDP核算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20世纪70年代这个概念提出后,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GDP核算体系。主要难点在于:

第一,核算技术上存在缺陷。截至目前,对资源和环境进行定价较难。价格机制不完善,难以准确确定环境的价值和资源的价格。在使用资源环境上,不考虑环境退化的成本,在现行的SNA中没有扣除资源的耗竭成本。

第二,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造成的损害通常存在滞后性。从环境污染看,许多污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恶果才显现出来,甚至影响到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资源损耗后,当时看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增长,但是,长期的增长潜力受到损害。对长期损害和增长潜力降低的成本进行估算存在很大的难度。

第三,缺乏绿色GDP核算制度,比如,统一的统计标准,有关数据制度,一系列的检测指标、核算标准等。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应当可以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因而要求GDP的系列指标、测算方法、参数选择和核算标准必须统一、规范。

第四,资源环境的产权还不明晰。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等。资源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竞争性,但是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存在过度开采、缺乏保护的问题。

面对绿色GDP核算的困难和问题,在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时,可以考虑的思路是:

1. 以现行的GDP核算体系为基础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统计数值计算可以简化为:当年GDP-当年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费用-当年资源耗竭成本-恢复环境和资源的费用等+环境保护+资源恢复部门新创造的价值。为了计算绿色GDP,必须建立的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包括:(1)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的价值核算。(2)环境资源的耗减核算。(3)环境资源的损失成本核算。(4)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再生成本和保护成本核算。(5)环境资源的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核算。(6)环境资源的改善收入。其中(1)~(5)为GDP的减项,(6)为GDP的加项。

2. 建立资源环境的价格体系。资源环境价值核算要以实物量为基础,对我国现有的资源总量和环境质量进行价值估算,根据国际市场相同资源的价格计算中国资源的价值,结合中国实际,确定相应价格体系。随着中国自然资源产权越来越明晰,一些资源的价格逐渐通过市场确定出来,例如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等。但是,环境的价格难以确定,因为环境具有突出的公共物品的性质,不易分割、共享性大、产权的界定比较困难,因而交易起来困难。但是现在许多国家通过规定排污水平和排污权交易来实现减排的目的,为环境定价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3. 制定绿色GDP指标体系。绿色GDP的指标通常要包含三类:一类是自然资源指标,用来反映自然资源损耗的程度,主要有自然资源储量指标、自然资源开采率指标、自然资源利用率指标、自然资源恢复率指标等。二是环境资源指标,用来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环境指标包括:环境投入产出比、环境恢复率、城市环境指标、农村环境指标、“三废”处理率等。三是社会经济指标,反映经济发展与人口、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结构等的变化。其主要包括失业率、国民接受教育率、犯罪率、医疗保健水平、人均绿色GDP、城市化比率等。

4. 建立企业绿色会计制度。企业是进行绿色投资的主要承担者。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扩大,企业绿色投资更加频繁。建立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把资源环境成本纳入企业会计核算,有利于企业加强绿色投资。在企业绿色会计核算中,设立资源环境账户,记录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损耗,将其记入企业成本,并对绿色投资产生的收益进行核算。例如,将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的投入作为生产成本的同时,将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和资源耗费造成的不利影响作为环境成本进行核算。通过核算环境资源成本,将使企业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性投资。

5. 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察办法,把绿色GDP作为考核首要依据。要改变地方政府的业绩考核方式和办法,把绿色GDP增长作为首要的标准,也就是在考察GDP的增长情况时,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社会就业、公平公正、收入差距等作为地方官员的业绩标准,凡是有不良记录的,即使GDP增长速度很快,也要进行相应的折扣;甚至在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恶化严重、资源浪费过多、社会差距过大、就业状况差等情况发生时,给有关当事人严重处分,同时,对绿色投资做得好的地方政府官员予以奖励。

参考文献:

[1]邱建安.绿色GDP核算难点及对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3).

[2]徐玉凤.对绿色GDP和传统GDP的理性评价[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篇7

一、引言

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式形成,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并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房地产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投资过热、房价过高、结构不平衡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按照调控的目标房地产宏观调控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8)抑制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第二阶段(2008-2009)刺激房地产市场,鼓励楼市投资,带动消费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第三阶段(2009至今)遏制房价,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进行绩效评价能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提供依据,有效检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保障公众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和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是政府绩效评价的一种,房地产调控绩效评价是对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实际效果的评价。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历史较短,房地产调控仍处于探索阶段,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房地产周期、房价波动、调控政策选择等问题展开,对房地产调控绩效的研究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研究中,大多集中于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单一政策的研究,并且主要是研究对房地产供求、房价的影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系统的绩效评价的研究很少,本文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生态性目标设计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指标体系,并且建立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模型,最后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二、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房地产宏观绩效评价,首先要构建指标体系。调控绩效指标的选取必须符合全面系统性、科学性、可测性、独立性。本文按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生态性目标(5E)选取了10个具体指标。

1. 经济性目标

经济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在保证质量条件下将其资源消耗量降到最低。就房地产宏观调控而言,主要指政府在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主要有经济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经济成本指政府在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政治成本指中央政府在对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影响地方政府的利益,地方政府政策与中央政府政策不一致,减弱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中央政府威信下降。社会成本指政府在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时,造成从事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人员失业。基于数据可得性,选择的指标主要是住房保障支出。

2. 效率性目标

效率性指产品、服务或其他形式的产出与资源消耗的关系。一项有效率的活动应该是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或者一定的产出实现投入最小化。就房地产宏观调控而言,效率性主要指开发的房产投入使用情况和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指标主要有商品房空置率和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3. 效果性目标

效果性是指一项活动的目标实现程度,以及一项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关系。就房地产宏观调控而言,效率性指标主要反应为房价调控、房地产规模调控、与国民经济相协调的调控。具体而言,指标主要有商品房平均价格增长率、商品住房价格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房价增长率/GDP增长率。

4. 公平性目标

公平性主要指社会的公平程度。就房地产宏观调控而言,公平性指从社会层面考察房地产宏观调控对社会公平的影响程度,是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平性原则主要可分为价格公平和结构公平。指标主要有经济适用房房价收入比、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与住宅总投资额之比。

5. 生态性目标

生态性指一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就房地产宏观调控而言,生态性主要指房地产对耕地资源的影响。生态性原则既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的必须考虑的因素。反映生态性的指标主要有耕地净减少率。

表1 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

三、构建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体系

(一)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及其依据

评价指标理想值是衡量指标的标准尺度,是评价政府各项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指标可以达到的理想预期。理想值的确定既要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又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指标理想值见表2。

表2 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指标理想值及确定依据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标准确定后就需要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认,常用的指标权重确认方法中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非模糊数判断矩阵法。基于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由于专家打分法尚未在房地产绩效评价中运用,因此本文根据问卷情况及房地产业当今的发展情况模拟打分,最终结果如下所示。

表3 指标权重

(三)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1. 指标标准化的处理

(1)当现状值小于理想值时,采用比例推算法确定分值

(2)当现状值大于理想值时,但并不是越大越好时,评价指标选择调整值

公式为Sij= (1-(Xij - Tij)/ Tij) ×100

(3)当现状值大于理想值时,数值越大越好时,实现度分值为100分

2. 综合评价计算模型

(1)目标分值的计算

Fi为目标的评价分值

(2)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F 为综合评价值

Wi为目标的权重

(四)2011年上海市房地产调控绩效评价

通过统计数据及查阅文献,获得上海市房地产2011年数据,并且根据权重和评分原则可以得到各指标及目标层的得分表。

表4 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分指表

根据指标标准化处理原则,可以得到上海市2011年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83.95。由表4可以看出上海市2011年房地产宏观在效率性、效果性和生态型目标做的相当完善但在经济性尤其是公平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房价仍在上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房价增长率是小于GDP增长率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房价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货币的超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政府在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时,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物价水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度超过合理水平,说明现在房地产投资过热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占住宅总投资额的比重小于合理水平,说明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做的还不到位。

四、结论

本文在构建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绩效评价模型,并且引入上海市房地产调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时不仅要关注房产价格的合理回归、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要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的规模,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 更要关心房地产的供给结构,扩大财政对房地产的保障支出,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构建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叶.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D].江西师范大学

[2] 高振华.关于构建房地产宏观调控绩效系统的论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22):16-17

[3] 吴 亭.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研究[D].南京大学,2012:12-20

篇8

作者:姚峰

世界财政经济统计,顾名思义,就是对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财政经济现象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与世界各国财政经济方面的交往越来越多,很有必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统计工作。下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体会。

一、翔实的资料是进行世界财政统计的基础。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并使这种统计成为对领导决策有益的东西,就必须做到资料全面、系统、真实可供统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公开的、内部的、国际的、国内的、历史的、现在的以及预测未来的书刊。由于书刊资料浩如烟海、纷纭繁杂,就使得世界财政经济统计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而要求我们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搜集、剪辑资料,并按国民经济和财政经济进行分类整理。为了使领导了解一国的经济全貌,要注意选用一些能反映其经济实力,又能与其他国家对比的综合性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等。对财政资料,要注意搜集预、决算数字,这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

二、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经过搜集、整理得到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因其来源不同,往往是零散的、互不相关的,有些数据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要使统计分析科学、严谨,还必须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鉴别、加工:首先要弄清其指你体系、口径和计算方法。如东、西方国家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就不同。前者采用的是物质生产体系,后者采用的是国民帐户体系。由于二者的指标体系不同,概念上有区别,口径也不一样,在进行比较时,就得换算。对财政方面的数字,还要弄清该国的财政管理体制、预决算制度、收支统计口径等。第二,将选定的统计指标进行排队,弄清每一个指标、每一个数据的涵义。在通过搜集而得到的材料中,往往既有相对数,又有绝对数,所以,还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必要的加工和计算。最后,将有关统计数字绘成统计图表。

三、作出有理有据的统计分析,是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最后环节。为了方便决策部门运用世界财政经济统计资料,在完成数字统计、绘表以后,还要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比分析法,是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及其给经济、财政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后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国民经济和财政发展中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供决策部门参考,是我们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目的。

篇9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国民经济核算而制定的核算标准和规范,是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为更好地进行宏观经济监测,评价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而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类主要指标:

一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状态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以及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收支、就业状况、价格总水平等等。

二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包括行业利润、资金能源利用效益、劳动生产率等等。

三是国民经济资金状况的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资本市场交易状况、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状况、外汇市场运行状况等。

四是反映国际经济环境的指标,包括世界经济增长状况、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状况,以及主要商品市场运行状况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帐户、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政府财政收支平衡表和货币概览等。

1、生产总值核算介绍

社会生产总值(也称社会总产出)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价值总和。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要素的相互投入,社会生产总值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社会生产总值的计算:全社会生产n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产量为Qi,商品价格为Pi,那么第i种商品的产值就是Qi*Pi,所有的商品产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在实际统计中,往往按产业部门计算社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季度)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由于扣除了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是世界各国核算的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核算。

把各种产品的产值扣除原材料(也称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就是产品的增加值。所有产品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实际统计中,按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如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合计为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按生产投入的资源、固定资产、劳动等要素贡献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营业盈余+资源租金。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按收入以后的支出去向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投资+消费+净出口。消费按消费主体区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2、我委测算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多年增加值率:统计部门计算当年价是在固定统计指标框架、指标体系范围内,根据相应的产值、增加值统计办法汇总而成。速度是根据可比价格(在90价基础上调整)计算总量后对比测算得来。我委因无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源,对GDP及其构成的测算只能抓住工业、农业、投资、消费等关键指标进行。首先考虑多年平均增加值率。即利用统计公布或部门预测的各行业产值以增加值率计算相应的增加值,如:一产增加值率一般掌握在60%~62%幅度内;二产中,工业增加值率掌握在4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率掌握在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用增加值率参照计算外,其余主要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用增长速度测算。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率掌握在45%左右。各县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增加值率要根据本地的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如:第一产业增加值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率=建筑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行业发展速度:除按增加值率测算外,行业发展态势及其产值发展速度又是一重要测量指标,以保证产值与增加值增减相一致,正确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方式为一产、二产按增加值率方法分别计算出增加值后,对照农业、工业、投资增长速度调整平衡;三产当前更多是以速度测算。

物价指数:我委对GDP的测算大多数是测预期数、当年价格数,其测算必须考虑物价指数。计算公式为:现价生产总值=基期生产总值×(1+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反过来,可测算增长速度。

其他考虑的几个比例关系:规模工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70%;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72%。各县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别,要通过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进行必要的预测结果校验:经济指标间存在一定的恒定关系。如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长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第一产业增速+基期第二产业的比重×第二产业增速+基期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同样三次产业的预测数据也可通过类似关系进行校验。

贡献率的测算:投资贡献率=投资增量/GDP增量;消费贡献率=消费增量/GDP增量;三次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也可根据上述计算方法类推。

二、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及实践运用

1、主要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常用的一些具体分析方法有: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不带有价值判断,主要是陈述事实,讨论经济运行怎么样;而规范分析则带有价值判断,主要讨论经济运行应该怎么样,可能与经济现实本身无关。经济分析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实证分析,但是也包含了规范分析的内容。例如,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本身是实证分析,但是在评价这种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的时候,则带有了价值判断的色彩,而在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时候,则更多带有价值判断的倾向。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所谓静态分析,也称为均衡分析。所谓均衡,是所分析的经济系统内各个变量经过彼此之间的调整后,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维持稳定。而静态分析或均衡分析则是指不考虑时间变动,仅对各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动态分析,则是探索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在经济监测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不是处于均衡状态,而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和趋势,则是经济监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常的增长率分析,就包含了动态分析的成分。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的给出性质变化的判断。如对投资状况,给出的判断是平稳增长,或者是加快增长。定量方法,是指在经济监测过程中,对经济变量或经济事件给出具体的度量,如2006年我市投资为223亿元,这就是从数量上说明了投资的规模,或者说投资增长15%,这也从数量上界定了投资的增长率。

2、经济运行分析实践

如何分析好经济形势,写好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材料,是发改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将一些经济运行分析的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总供给方面,从三次产业分析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

首先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有一个初步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就是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作出的,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应的发展阶段也有三个。一是农业经济时代。人类从依靠阳光、水、土地,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到种植狩猎,以自己的体力从事简单的劳动,最后到驯养家禽家畜来繁衍后代,来发展自然经济。农业时代的生产比较弱,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的缓慢,主要是依靠农业劳动以及其他的手工劳动发展生产。二是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的时代(从英国工业革命起始到现在为止大致上300年左右的时间)。主要表现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占有绝对优势,生产力快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水平已逐步由初期解决温饱向中后期的发展型迈进。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处于这一阶段。三是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只需要少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二产业就可以创造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大量的劳动力从一、二产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服务业作为一大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也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迈进。如今的发达国家基本处于这一阶段。

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产业,一是要把握气候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二要看结构调整形成的新增因素,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增加,畜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产业化推进情况等。三要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其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产业,主要分析工业运行的情况,一要看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可分轻重工业或行业进行分析;二要看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产销率来反映;三要看是否有新增生产能力、市场状况是否有利于扩大生产以及煤电油运资金等生产要素供需情况。

第三产业,主要分析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行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快,可对其详细分析。

第二,总需求方面,从投资、消费分析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进出口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明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协调和相互促进,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投资、消费是内需,净出口是外需,三者被经济学界称之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三大需求口径来看,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格局具有突出的“投资打头、消费殿后”的特征。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是由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必然带动投资增长,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投资增长不是无限制和无止境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也容易产生盲目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带来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在分析三大需求时,应当积极地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本轮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的是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其特点又是结构性的调控,不搞“一刀切”。对于农村、西部和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要加大投资力度;对于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投资,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而对产能过剩行业和盲目低水平的扩张则要严格控制,以期达到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投资需求不是最终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如不适当予以调控会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运行。

从我市来看,主要是分析投资和消费两大需求,具体讲:投资主要监测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是从投资性质看,分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三类。二是从投资来源看,分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三是从重点项目实施情况来分析。

消费主要监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包括总量和增速。一要看消费能力是否提高,二要看消费预期如何,三要看消费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四是看有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

篇10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83-02

一、导言

公共项目是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在“市场失灵”的基础设施和自然垄断行业中建设的投资项目。公共项目主要涉及公路、铁路、港口、桥梁、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道路、水库、大坝等公共工程;供水、供电、管道煤气、排污、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项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项目是指所有投向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行业,能为社会提供基础性和公共性商品或服务的投资项目,其资金来源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非政府投资,既包括物质性投资也包括非物质性投资。狭义的公共项目特指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基础设施和自然垄断行业投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文使用的是狭义公共项目的概念。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后评价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迅速,从军工领域拓展到其他领域,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开始运用这种方法研究投资项目的建设问题、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经济政策的制定等,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公共项目经济评价对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优化投资结构,减少和规避投资风险,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是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从项目财务及国民经济角度进行分析,对拟建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经济评价,从而确定项目未来发展前景的一系列活动。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是投资者得到预期收益的前提,如何选择客观、恰当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对正确进行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二、公共项目的经济特征

1.经济外部性特征。对于公共项目供给的正外部性的争论,如果政府是公共项目的投资者,那么各种基于国民经济系统的上述目标就是政府投资决策考虑的内部效果,也是该项目得以建设的原因,如果将其视为外部效益计入效益费用分析,则属于重复计算。而如果是私人资本作为项目的投资主体,由于项目效果不能纳入投资者账户,因此是外部效益。我们界定的公共项目主要投资主体是政府,是研究财政支出资金来源的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问题,很多财务评价的“外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被视为国民经济的评价体系的“内部效果”,但这一“内部效果”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又常被漏算,或被计入其他系统的效果。因此,在研究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时,这一问题应该考虑如何解决。

2.经济福利性特征。一般将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公共支出”和“转移性公共支出”,公共项目的建设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包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前者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一般是间接的,例如公共项目的实施带来的对于相应需求的增加,刺激相关行业、地区的劳动力、投入物的需求增长,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和财富的增长;后者则涉及到对于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影响,例如水利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以工代贩”;生态移民过程的“移民补贴”等。对于如“扶贫开发项目”、“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这一类的公共项目,一个重要的目标效果就是解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从而带来的整个国民经济总福利效果。而对于大型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则对于项目影响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明显的影响。国内对于此类公共项目的评价中都设置了社会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来加以评价,如“分配效果”指标、“分配系数参数”等。因此,研究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问题,公共项目的福利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

3.公共项目的循环经济特征。基于循环经济的“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循环经济的特点表现为:对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更加关注低数量、高质量、高价格获得的增长;经济活动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在社会就业方面,循环经济使得就业的重点从生产转向维护。资源、能源等类型公共项目的实施对于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中与循环经济目标相关的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此类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应该考虑其对循环经济目标的贡献。基于循环经济的公共项目经济评价,就是要从国民经济系统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关系,将资源、环境、经济要素纳入国民经济运行系统,考虑投入物循环利用与经济持续发展的效果。

三、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

1.公共项目财务评价。公共项目财务评价是指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从财务的角度,分析测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收益,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考察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等财务状况,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它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公共项目财务评价所使用的基本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平衡表、财务外汇流量表等,所适用的参考报表有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投资使用计划表、总成本表、单位成本表、销售收入表、借款偿还平衡表等。

公共项目财务评价的内容和主要指标包括:(1)项目盈利能力评价主要考察投资项目的盈利水平。在进行项目盈利能力评价时,需编制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三个基本财务报表。项目财务盈利能力评价的主要计算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2)项目偿债能力评价可在编制贷款偿还表的基础上进行。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一般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借入资金必须按期偿还。因此,项目的投资者需要关注项目的偿债能力;借入资金的债权人也需要关注贷出资金能否按期收回本息。(3)不确定性分析是指在信息不足,无法用概率描述因素变动规律的情况下,估计可变因素变动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程度及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4)风险分析是指在可变因素概率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分析可变因素在各种可能状态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取值,从而了解项目的风险状况。(5)外汇平衡分析主要是考察涉及外汇收支的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的外汇余缺程度,在编制外汇平衡表的基础上,了解各年外汇余缺状况,对外汇不能平衡的年份根据外汇短缺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公共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公共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总体利益出发,使宏观与微观效益相结合,用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观点,从经济、技术、政治、军事和社会等方面,全面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宏观依据。

公共项目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角度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项目财务评价结论可以满足投资决策的要求,但有些项目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从国民经济角度评价项目是否可行。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项目主要有:(1)国家及地方政府参与投资的项目。(2)国家给予财政补贴或者减免税费的项目。(3)国家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开发项目。(4)主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较大的水利水电项目。(6)动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较大的中外合资项目。(7)主要产出物和投入物的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的项目。

国家计委1987年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规定:国民经济评价以经济内部收益率作为主要指标,以经济净现值、经济净现值率和投资效益率作为辅助指标。国民经济评价主要参数包括:(1)社会折现率是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定的,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用以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参数,代表了资金占用所需应获得的最低动态收益率。(2)影子汇率是反映外汇真实价值的汇率。影子汇率主要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段时期内进出口的结构和水平、外汇的机会成本及发展趋势、外汇供需状况等因素确定。一旦上述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影子汇率值需作相应的调整。(3)影子价格是指项目增加一名劳动力,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

3.公共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公共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就是指在项目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可能导致项目投资损失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权衡,并依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排序,综合评估整个项目投资的风险水平。

公共项目投资风险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准则:(1)风险回避准则。根据风险分析,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或完全回避项目中的各类风险,特别是对项目整体目标有重要影响的那些风险因素。(2)风险处理成本最小原则。在处理风险的时候考虑成本最小,甚至可以接受风险。(3)风险权衡准则。确定可接受风险的限度,可接受风险是指在项目中存在的一些可接受的、不可避免的风险。(4)社会费用最小准则。将风险的社会费用与风险带来的社会效益一同考虑,以社会费用最小为原则。(5)风险成本效益比准则。处理风险是考虑处理成本和风险受益相匹配,以最经济的资源消耗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公共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评价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是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分析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率和对社会福利所做出的贡献,从而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适用于财务价格扭曲,财务现金流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经济价值,财务成本不能包含项目的全部资源消耗,从而财务效益不能包含项目产出的全部经济效果的项目。公共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从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的角度看,存在着很强的外部性,其财务现金流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经济价值,所以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识别公共项目的经济费用与经济效益就是要对项目所涉及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有关费用和效益进行判别,也是全面分析项目投资及运营活动耗用资源的真实价值,以及项目为社会成员福利的实际增加所做出的贡献。识别的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费用和效益;内部或外部费用与效益;有形和无形费用与效益以及项目的近期影响和可能带来的中期或远期影响。经济费用的计算应遵循机会成本原则,分析项目所占有所有资源的其他最有效利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计算。经济效益的计算应遵循支付意愿原则和接受补偿意愿原则。支付意愿原则用于对项目产出物正面效果的计算;接受补偿意愿原则用于对项目产出物负面效果的计算。

公共项目的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公共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方法。要对公共项目正确作出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需要对其费用效益予以正确的识别与计量。在识别与计量过程中,需明确项目基本目标,围绕目标进行必要的情景分析,进行有无对比分析,正确识别正面和负面外部效果,合理确定效益和费用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确评价公共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为政府审批或核准项目提供依据。

公共项目的经济评价内容缺一不可,每种评价的指标都能从不同侧面科学地衡量项目的可行性,财务评价是从微观盈利角度进行分析,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宏观社会角度对整个项目的运行以及为社会带来的贡献进行分析,而风险评价更是公共项目运行之前必不可少的评价内容,综合这些评价得出的结果才能更好地为公共项目的运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万威武,孙新梅,孙卫.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佟芳庭.浅析公共事业项目的经济评价[J].经济论坛,2005(22)

篇11

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和功能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指标及其体系,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所进行的计量;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进行的计量;对经济运行中形成的总量、速度、比例、效益所进行的计量等。广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它们相辅相成。分工协作,有机地组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狭义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仅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试图通过系统地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系,更好地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统计描述。

1.2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

作为国民经济统计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有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采用大量信息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计划、决策的确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咨询、服务与监督作用。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数据,是制定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规划、计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有关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再次,国民经济核算是微观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对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的需求增强,国民经济核算部门能否提供准确和丰富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统一要求,国民经济核算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足其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两者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只是计算口径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索收入计算取得。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而后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一般来说,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差数额不大,除非某个国家在国外有大量的投资和大批劳动力,该国的同民生产总值可能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3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人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核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的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一进口一国内生产总值。

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评析

3.1各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评价

以上3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在统计学上。是允许出现一定范围内的统计误差的。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种计算方法中采用收入法的国家较多,其实3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对目前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等构成的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问、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其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库,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用于各国之间的比较。

篇12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研究样本或指标的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起源于考古分类学。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了更为强大的数学工具的聚类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经济分析和社会工作分析中。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根据影响国家、地区乃至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聚类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快速聚类分析方法”(K-Means Cluster Analysis),另一种是“系统聚类分析方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本文将根据2004年浙江省各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利用系统聚类的Ward’s Method,对浙江省11个市进行分类。

一、聚类方法简介

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是使用最多的一种聚类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

1.将全部n个样品各看成一类,即得到n类;

2.确定样品与样品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

3.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为一类,形成一个新的类;

4.重复步骤3。这样从有n类开始,每次合并一类,经过n-1次合并后,所有的样品成为一类;

5.将上述合并的全部聚类过程用一个直观图形画出来,即画出聚类图;

6.决定类的个数,并由上述步骤得到相应的聚类分析的结果。

以下我们用Gij表示第i个样品与第j个样品的距离,G1,G2,…表示类,GKL表示GK与GL的距离。本节介绍的系数聚类法中,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与样品之间的距离相同,即DKL=dkl。

二、 数据处理

(来源:2005浙江统计年鉴,见参考文献[13])。

: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1.原始数据标准化

标准化后的数据

2.SPSS软件处理结果

我们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的Ward’s Method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下面对软件输出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使用SPSS的ClassifyHierarchical Cluster程序进行聚类分析。其中Method子对话框里,方法选择最小方差法(Ward’s Method),间距测度变量选择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的平方),然后得出如下结果:

(1)系统聚类分析的概要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11个样本都进入了聚类分析。

本表格的第一行表示,第4个样本和第6个样本最先进行了聚类,样本间的距离为0.195,这个聚类的结果将在后面的第五步聚类中用到;第二行表示聚类的第二步中第8个样本和第11个样本进行了聚类,样本间的距离为0.653,这个聚类的结果将在后面的第八步聚类中用到。其他行的含义和上面的类似。可见,经过了10步聚类,11个样本聚成了一个大类。

该表格是样本系统聚类分析聚成3个类时,样本的类归属情况表。从该表格可以看出,杭州市,宁波市2个市聚为一类;温州市,嘉兴市,绍兴市,台州市4个市聚为一类;湖州市,金华市,舟山市, 衢州市,丽水市5个市聚为一类。

(4)聚类图

这个图是系统聚类分析的谱系图(Dendrogram)。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类之间的距离在25的坐标内。借此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聚类的过程。

3.通过以上的分类表和龙骨图(谱系图)可以清楚的看到,离差法聚类分析结果

(1)较发达城市:杭州市,宁波市;

(2)中等发达城市:温州市,嘉兴市,台州市,绍兴市;

(3)发展中城市:金华市,湖州市,舟山市,衢州市,丽水市。

三、 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聚类分析,根据2004年浙江省各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我们将目前浙江省各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个经济区域:

1.较发达城市:杭州市,宁波市

2.中等发达城市:温州市,嘉兴市,台州市,绍兴市,金华市,湖州市,舟山市

3.发展中城市:衢州市,丽水市

从聚类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城市杭州市和宁波市,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建设比较完善,产业机构比较合理,城市规模较大,城市经济发展快,所以把它们归类为经济发达的城市。而中等发达城市,湖州市、嘉兴市和舟山市由于靠近上海,与上海的社会经济关系比较密切,依托上海,大力发展外贸经济。其他4个城市一般为沿海城市,对外贸易便利,而且这里有浙东两条黄金旅游线(杭州―绍兴―宁波―舟山;杭州―绍兴―台州),旅游业也很发达,因此经济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而金华市跟多个市比邻,所以跟其他市的经济贸易也比较频繁,经济方面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发达的。而衢州市,丽水市由于位于地理位置原因,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财政收入少,所以经济会相对比较落后。

当然,以上分析结果仅是根据一年的经济主要指标得出的结论,如果要想进行更准确合理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其它的数据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王学仁王松桂: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钱俊龙:概率论与应用统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4]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6]李双杰顾六宝:用聚类分析法评估区域经济[J].中国农村观察,2001

[7]苏金明: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郝黎仁:SPSS实用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9]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科学出版社,2003

[10]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