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09:19: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家庭环境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06-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双重转轨的特殊时期,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大众化快速发展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普及的同时,入校学生的素质和言行表现却越来越良莠不齐,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分别从社会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分析了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并尝试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大学生行为失范进行概念界定,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被广大研究者所认同和接受的统一的科学概念[1]。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恰恰说明大学生行为失范这一现象的复杂性,也表明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防控与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等都负有一定责任,尤其是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应当承担主要教育与防控职责。为了论述的清晰与明了,此处认为大学生行为失范包括一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等偏离或与现行教育规范相冲突的行为表现。
本文作者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自身工作实际,主要论述的是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与其家庭成长环境的关系,着重分析家庭离异与家庭暴力两种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影响,以期提升对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一、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失范现象大多与其青少年时期家庭成长环境相关。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青少年成长的首位教师,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人格和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塑造乐观积极、行为规范的个人;相反如家庭离异、家庭暴力等家庭环境会在孩子的心中根植阴影,这些早期形成的阴影甚至会成为一个人心理上难以逾越的鸿沟或缺陷,这种心理缺陷也往往成为了青少年行为失范的起点。心理学家也认为“心理缺陷”或“挫折”是导致一个人行为失范的原因。家庭离异与家庭暴力是较为突出的两种非正常家庭环境,这类家庭环境是促使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重要因素。
(一)家庭离异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家庭离异指的是父母婚姻破裂,婚姻关系解除从而导致家庭解体的社会现象。在转型期的中国,家庭离异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子女在生活和学习以至心理、人格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许多有关离婚家庭的研究也表明:离婚产生严重的压力会引起家庭成员的机能紊乱和情绪不稳定[2],离异家庭的家庭成员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和完整家庭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首先,离异家庭中子女的学习动机与智力水平较低。在离异家庭中,子女成长的部分家庭环境被剥夺。对子女来讲,无论其与生父还是生母生活,他们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完整的。而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是影响子女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因素。离异家庭中另一个问题就是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父母在家庭中扮演两种不同的社会性别角色,彼此或他人都是无法替代的。因此,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会导致子女有关社会性别的智力发展不完善。
其次,离异家庭中子女的情绪多表现为易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消极情绪,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父母离婚产生的一场情绪通过父母的表情、语言、行为反映出来,造成家庭气氛的压抑,加重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家庭人际关系也有恶化倾向。在这种环境下子女享受不到父母的亲情之爱,且被父母的异常表情、语言和行为浸染从而导致孩子情绪焦虑、精神紧张和反应失常。失和家庭和单亲家庭或者再婚家庭在情感的表达上有明显的缺陷,孩子从小需要的爱并没有得到满足,自己感情的表达也受阻,这就直接导致了子女的感情障碍。
最后,离异家庭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受到限制。完整家庭子女较之于离异家庭而言被同学接纳的机会和程度较高。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灵的打击会持续发挥作用,并在逐渐积累中而得到强化。尤其是情绪低落、消沉和自卑感会随着单亲家庭不良环境气氛的不断刺激而得到增强,从而无形之中提高了同伴关系建立的遏制阻力。同时家庭离异后父母单独相处,也大大削弱了对其子女同伴关系建立的指导和帮助,使子女结交同伴、与同伴相处的能力逐渐下降。
(二)家庭暴力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家庭暴力会给子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或生理创伤。家庭暴力直接表现为家庭教育缺陷,父母的暴力行为会诱导子女产生行为失范现象,而这种行为失范往往超越了一般的越轨行为,接近于违法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而且研究表明家庭暴力还往往和青少年犯罪存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家庭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几率[3]。
事实上,家庭暴力容易促使子女形成犯罪心理。父母间的不和、纠纷和暴力行为时刻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健康,使子女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扭曲,并最终形成子女犯罪的导火线。面对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多子女感到厌烦,他们对父母之间的暴力感到厌恶,就会想方设法逃离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当子女从主观上意欲脱离其家庭环境时,其从心理上便瓦解了抵抗社会上不良现象诱导的防线。同时,由于他们心理受到创伤,受到打击与挫折,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缺乏自我防范和控制失范行为的能力,严重的越轨行为(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便产生了。
二、行为失范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一,认知结构不合理。就行为失范大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言,他们大都存在知识储备不完善、人生观不正确、道德素养不高、纪律观念不强,缺乏判断力、自觉性、内省力,面对复杂事物时易显茫然态度。而从心理学上讲,认知结构一般是指个人在以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其质量,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等都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而家庭环境恶劣的学生,其早期在家庭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其在大学时期产生认知冲突或认知障碍,进而导致行为失范。
第二,情绪波动较大。就情感而言,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情绪易激动,情感不稳定,情感体验比较原始、低级,更有甚者表现出情感的冷漠。行为失范大学生倾向追求生理和感官的直觉刺激,这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需要。比如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容易促使他们做出过分举动。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愤怒时冷酷无情,高兴时过度兴奋。行为失范大学生往往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对朋辈间、师生间、亲属间感情的稳定性不信任,缺乏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正确感知。
第三,意志不坚定。就行为失范学生的意志而言,他们大都意志比较薄弱,易受暗示,但却不乏探险和冒险精神,且有明显的两重性。这类学生的理性是非分辨能力比较弱,很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而盲从。在不良社会风气的诱使下,甚至会表现出狂妄自负、不听管教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在实现社会化目标方面意志薄弱,在实施的活动方面却表现出意志的顽强性。
第四,行为失范的无意识动机明显。就大学生行为失范背后的动机而言,无意识动机比较明显,动机不稳定,动机产生情景化。行为失范大学生在潜在的本能冲动、社会规范适应及对学校规范的服从与对抗中,主体往往处于迷茫、选择与孤独、对抗与妥协等强烈的消极体验中,但其主体并非时刻对这种冲突和对抗具有清醒的自我认知[4],这种无意识动机也就成了失范行为的驱动力量。
三、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行为失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分析其失范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各方共同协作进行防控与教育。
首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由于家庭环境造成心理缺陷的学生,我们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专业心理诊疗门诊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心理缺陷或障碍容易导致学生性格怪异,行为失范,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导致过激言行的发生,严重的时候甚至引发犯罪。因此,学校教育者应善于发现和了解行为失范学生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症结,避免把心理问题道德化处理,从而错失最佳防控时机。
其次,抓好道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而实践表明,大多行为失范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道德缺陷,具体表现为对道德规范的无知或藐视。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行为失范学生的道德感化与教育,用道德的规范与示范来潜移默化地矫正大学生的失范行为。
最后,抓好纪律教育与法制教育。大学生行为失范现象即偏离或与现行教育规范相冲突的行为。因此,通过加强纪律与法制教育,用制度和法律来防范大学生失范行为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要用制度和法律这种刚性的管理措施,通过预防、惩戒、奖励等手段来强制性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让行为失范大学生最终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大学生发生严重的失范行为。
行为失范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家庭环境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这一因素。我们认为不能将大学生行为失范全部归结并依靠于学校,家庭作为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作为子女成长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并加强与各级学校的沟通,切实为子女的健康成长负责。
参考文献:
[1]杨明光.转型期我国大学生行为失范研究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4-61.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青少年正处于成才过程的素质优化期,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有助于青少年成才尤其是成为高层次的人才。
1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2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3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
3.2.2树立科学成才观
科学的成才观是青少年成才道路上的指明灯。青少年能否成才,科学的成才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青少年的成才方向。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兴趣和爱好。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来帮助他们早日确立成才方向。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人才之所以为人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造性成果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父母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确定成才之路。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影响最大,最持久的环境。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对青少年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学科分类:教育心理
课题负责人:莫书亮
工作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430079
本课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其二者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综合影响及其机制。本课题试图在生态系统论背景下,探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的关键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过程,用更加动态、全面的视角研究这一过程,期望能够澄清或深化前人的研究,并提出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综合理论模型。同时,通过对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研究,对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行为实验和追踪研究方法,在文献整理、理论分析和资料调查基础上,拟选取幼儿园3岁、4岁、5岁的儿童,对其进行3年的序列设计研究。考察儿童的家庭环境状况(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依恋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教育质量)和学校环境状况(包括教学管理风格、师生关系类型、老师与学生对话交流质量、同伴关系)对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共同影响。
众所周知,儿童在幼儿阶段受到的家庭因素影响较大,而在小学阶段,随着学习活动的加强和交往范围的扩展,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加大。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在影响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交互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德育基本
理论发展研究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
学科分类:德育
课题负责人:张忠华
工作单位:江苏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212013
德育原理主要是研究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学科。加强德育理论的自身反思研究,是形成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的重要条件,也是落实“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保证。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对实践问题关注较多,对理论反思研究较少,对德育理论发展成果的研究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反思,这不利于德育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在21世纪使中国的德育理论更好地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对德育理论进行反思研究,是加强学科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学校教育缺失的影响一些学校在信仰教育内容方面出现了泛政治化和教条化、教材化,往往把信仰等同为政治信仰,偏重于社会共同信仰,忽视了个人人生信仰,造成信仰内容的单调和空洞。一些高校片面强调信仰教育的讲授和灌输,出现了信仰教育智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学生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只将自己看成出成果、得名次的工具,很少想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更不用说理想和信仰了。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其思想、情感和意志等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给予的时间最多,经过时间的积累,已经在意识深处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且成为他们自己的信念、思想、意志,进而成为其性格的一部分。大学生家庭环境中人们的品德、思想、习惯等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在于父母的言行以及与亲戚邻舍的交谈和接触中,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也在下意识状态下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
(四)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受学识、阅历所限,导致他们的价值认同感、定位的人生方向难免出现偏差,往往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很难理解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认识问题难以全面,言论观点难免偏颇。特别是从紧张的有明确奋斗目标的高中生活一下子到没人管没人逼的闲散的大学生活,部分大学生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感到精神空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出现了没有信仰或者即使有信仰却出现了多元、迷失、功利化、自私化、空想化、片面性、模糊性和肤浅性等偏差信仰。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大课堂,社会上有形形的因素制约着、影响着信仰教育的效果。社会环境既包括现实环境,也包括网络虚拟环境。在现实环境方面,应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党的建设,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网络虚拟环境方面,完善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加厚互联网的文化土层,让网络空间的“雾霾天”晴朗起来,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信仰氛围。
(二)优化和谐的教育环境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应继续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上下足功夫。校园文化环境既包括校园硬环境,例如,走廊里、道路边的展板上是传递正能量的宣传画和励志文字,又包括校园软环境,例如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服务态度;既包括现实环境,又包括网络虚拟环境。高校应把这些硬环境、软环境、现实环境、网络虚拟环境中的看似互不关联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具有正能量特质的“符号”有机呈现出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悄然无声中形成一种内隐性的“文化效应场”,使大学生在这个“场”的作用下接受影响和熏陶。2、丰富教育理念和内容在教育理念上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把信仰教育和深入分析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学业特点、恋爱特点和就业特相结合,切实增强信仰教育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二是把信仰教育和关心、关注、关爱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服务学生的学业发展、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学生的身心健康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完善学生诉求表达、矛盾化解、利益协调机制,增强信仰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把信仰教育和全员育人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全校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增强信仰教育的凝聚力和实效性。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要更为开放,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来引导信仰教育,使知网用网成为生活方式,以知识教育来扎实信仰教育,使知识转变为内在理念,以实践感知来丰富信仰教育,使内在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以生活体验来加深信仰教育,使实际行动渗透到生活当中。在话语体系上要与时俱进。多说言之有物、入情入理的“家常话”,少数空话、套话、场面话,不能把大学生信仰教育搞成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搞成脱离实际的概念堆砌,搞成照本宣科的刻板说教,搞成应付检查、对付考试的器物。